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中历史答题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中考历史 解题效果 试题特点
在新课改大背景中,中考依然以卷面考试的形式出现,因此中考历史复习的重中之重便在于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在教育实践中,教师们最头疼的一个问题便是:明明已经在课堂上将知识讲得一清二楚了,为何学生一考起来还是一塌糊涂?实际上,知识的讲授和书面的考试,既相互关联也存在较大的差异。书面考试更加注重的是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它需要一定的能力和技巧。因此,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中考历史复习中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系统方法。
一、提高学生归纳知识的能力
从初中教学的整体情况来看,七八年级的历史教学主要是打好学生的基础,而九年级的历史教学将会面临一个重要的新任务,那就是引导学生将初中的历史知识进行整合。这种整合的重要性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它能够使学生对初中历史形成一种整体观感,对历史有着一种宏观的感知;第二,它能够帮助学生在答题的过程中更好地把握题目,毕竟中考的历史题目往往是建立在综合多方面知识的基础上的。
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个任务,九年级历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应提高自身的综合归纳能力。教师在整体把握初中历史知识的前提下,应用心寻找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对知识点进行精华式的概括,从而为初中历史知识构建出一个完整的系统。
当教师完成了对知识的整合之后,教师应根据班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首先,教师可以向学生示范如何对知识进行总结,例如将、第二次、、等历史事例放在一起进行归纳和比较,这样既可以减轻记忆的负担,也可以增进对这段历史的理解,在日后的答题过程中可以以不变应万变。其次,教师应向学生传授归纳知识点的方法,如时间线索法、比较法、相似归纳法等,让学生在理论的指导下具体地感知如何进行归纳。最后,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训练,在日常的教学上习惯性地要求学生对某方面的知识进行归纳,让学生在频繁性的实践中真正增强自身的总结能力,并且将这种知识归纳成为一种内在的需求。只有这样,九年级的学生才能具备对初中历史知识的整体掌控力,也才能在各种习题中应对自如。
二、让学生掌握解答题目的技巧
中考的历史题目并不完全是知识的考核,其中还包括着各式各样的能力考察。因此,教师在提高学生归纳知识的能力之后,还要注重培养学生掌握解答题目的能力以及掌握答题技巧。
一般而言,初中的历史题目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是以选择或填空形式出现的客观题,二是以材料题的形式出现的主观题。在历史客观题方面,教师主要应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判断能力和排除能力。在历史材料题方面,教师应培养学生的读题能力、寻找能力以及书写能力。
在确定这些能力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总结出初中历史的答题技巧。在处理历史选择题时,教师可以教会学生掌握排除法,即先用排除法将两个不符合的答案进行排除,然后在剩余的两个答案中权衡哪个更加接近题意。也可以教会学生掌握联系法,即根据题干在选项中选择最具有联系的答案。在处理历史材料题时,教师可以在日常的课堂上训练学生掌握“四步走”的技巧:第一,仔细阅读并且认真理解完题目后再阅读原材料;第二,划出材料关键句,圈出问题关键词;第三,根据问题找出答案所在的区域;第四,根据材料的内容分条列点进行作答。这种“四步走”的答题技巧并不是一朝一夕便能掌握的,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多让学生进行实战演练,在“真枪实弹”中让学生感受如何去摸索出属于自己的步骤和方法。同时,教师也要根据学生实战演练的结果,为学生指出不足之处,并且帮助学生真正掌握答题的技巧。
三、增强答题的心理素质
当学生提高了归纳知识的能力以及掌握了答题的技巧之后,初中历史教师在中考复习中还应重视另一点,那就是增强学生答题的心理素质。实践证明,在学生答题的过程中,知识的掌握度并不是影响学生答题效果的唯一因素,心理素质的好坏有时也能左右着学生的答题成果。因此,教师在复习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平时的练习或测试增强学生答题的心理素质。
1.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由于中考历史题目往往是以综合型的形式出现,题目也具有新颖性和迷惑性。因此,部分学生往往在拿到题目时受到一定的迷惑,感觉自己无法驾驭题目,从而在丧失自信心的情况下发挥失常。因此,教师在日常的训练和练习中应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让学生接触各种不同类型的题目,这样学生才能熟悉中考出题的思维逻辑,消除陌生感和恐惧感。
2.帮助学生养成细心的习惯
历史题目往往存在着许多关键性的细节,倘若不细心审题,随时可能做出错误的答案,这些因细心而失分的情况经常在历史考试中出现。为了尽量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教师应在平时的练习中帮助学生养成细心的习惯,在处理易错题时提醒学生应注意哪些关键性的细节,或者将那些易错的细节进行整理分发给学生,减少学生做题的错误率。
四、结语
总之,在中考历史的复习中,初中历史教师不仅要从质上提高学生的解题效果,帮助学生提高归纳知识的能力,还要在细节上想办法让学生掌握解答各种题目的技巧,最后还要注重增强学生的解题心理素质。只有这三者并重,学生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的历史解题效果。
参考文献:
【关键词】初中历史;讲评课;思路与方法;重要作用
讲评课是练习或考试之后,教师对其分析、讲解和评点的课,是一种延伸了的具有特殊性的复习课,对教学起着矫正、巩固、丰富、完善和深化的重要作用。每次考试后,由试卷反映出的学生复习中的得与失、成绩与不足,要通过总结讲评来解决。只有通过及时高效的讲评、全面的总结、科学的分析才能在发现学生知识、能力的缺陷后,有目的的夯实、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以期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与技巧,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要上好初中历史讲评课,我认为应着重抓住以下几个方面。
一、讲“审题”
即讲出命题意图。无论是客观性试题,还是主观性试题,都有命题人的命题意图。只是一般来说,审出这一点,才能明确作答的方向。评讲时,要结合历史中考的几种题型,告诉学生如何审题。一般来说,选择题的审题主要是“三审”:审题干,审备选项,审选择方向。材料解析题主要是“二审”一审材料,最大限度地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二审提问,明确答题要求和限制条件。此外,还要结合具体试题,告诉学生哪些是题中的关键字、词、句,其“实质”性的要求是什么,从而弄懂题意,找到“症结”所在,打开解题的思路。在讲评课上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养成分析命题意图的习惯,可以解决学生中长期存在的审题能力差的问题。
二、讲“思路”与“方法”
各种题型中,既有知识掌握情况的检查,也有能力状况的测试,并且二者往往是互相渗透、交织在一起的。讲评时要结合具体题型和学生的答题情况有机的讲解。如选择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一般为:⑴首先要读懂题干部分所创设的情境,确定材料所涉及的历史知识;⑵抓住关键词,读懂材料,弄清材料内容及相关的人物或事件;⑶搞清备选项的内涵及与题干的关系,找出符合题目要求和历史事实的备选项。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思路一般为:⑴审题:拿到材料首先读题,不要急于看材料,审题包括该题中有几个要回答的问题,每个题的具体要求是什么,问题与问题之间有什么样的关联,只有清楚了这些问题,才能带着问题去读材料,更有针对性地解答问题。⑵读材料:读懂材料是答好题的前提。一般情况下读三遍,第一遍粗读,大体了解时段、地点、人物、事件等基本内容;第二遍细读,对材料去粗取精的简单处理,找到材料的中心词,找到材料之间的对比处,即关联信息;第三遍重点读,结合前后问题有重点地细读材料,理解材料与问题之间的关系,阅读材料正文的同时,还要注意提示性的文字,即时间地点、人物、材料的出处。⑶链接:回忆所学过的有关史实、观点及方法,根据问题的要求,分析材料,提炼观点,对材料逐一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思维加工,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历史信息。⑷答题:归纳、整理,用简练准确的文字去表达。
在试卷讲评时,由于能结合具体试题及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通过对解题思路、方法进行讲解,总结解题规律,可以举一反三地开启学生的解题思路,进而训练学生的思维方法、解题技巧和解题能力。
三、讲“误区”
对错误的问题进行分析比较讲解,特别是要讲出产生误区的原因。由于学生受到知识、能力等水平的限制,在作答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或失误,讲评时,教师要结合具有代表性的试题及学生的典型答案,有理论,有实际,逐一分析讲解,由表及里,追根溯源,使每个出错失分的同学,都能从较深层次上推究出自己失误的原因,明确自己的主要缺陷和今后的努力方向,从而更有针对性的搞好复习。
四、讲“拓展”
试题受考试卷面、时间的限制,不可能将所学知识全部涉及,面面俱到。出题者往往以点带面体现课本知识,每一种题型甚至每一个题目,都代表一定的面。教师讲评时就应从这一“点”出发,把“面”带出来呈现给学生。因此,在讲评时,不能就题论题,不能一题讲完,万事大吉。要力争一题多练,引导学生拓展思路,纵横联系,由此问题联想若干相关相近的其他问题,由此知识点联系到许多相同相似的其他知识点。这样的讲解,才能提高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克服目前存在的“题海战术”的弊端,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保证讲评课能够取得最佳效果。
五、讲“规范”
关键词: 初中历史活动课 特征 探索 反思
所谓活动课,是指以课程为依托,以现代教育理论中的“以活动促发展”为指导思想,以学生自主学习、直接体验、主动思考为基本特征,以促进学生个性养成和创新思维为目的的动态教学形式。它强调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作为主体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以达到融会贯通和拓展历史知识的目的。
传统历史教学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基本上采用单一传递、讲授、灌输的方式,忽视了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这与新课改所倡导的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的目标相去甚远。如何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以适应新课改对历史教学改革提出的要求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风格,谈谈如何上好初中历史活动课。
一、抓住初中历史活动课的基本特征
1.历史性特征。
历史活动方案选择的题材上,必定应是与历史有关的题材,这往往取决于历史必修课教材,应以必修课教材为基础,使活动课方案的内容成为必修课内容的拓宽和深化。
2.综合性特征。
历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在很大程度上内容包括: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凡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乃至社会生活无所不有、无所不容。
3.兴趣性特征。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也是学习的动力,历史活动课能否达到理想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调动学生的兴趣,因此在历史活动课中激发学生兴趣是最为关键的问题。
4.自主性特征。
历史活动课应反映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自主选择与主支投入,着重自我显示聪明才智,焕发创造的光彩,这是活动课的灵魂,因此教师应放手让学生去探索,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被动的传统学习方式。
5.实践性特征。
活动课强调活动,重视实践应用。历史活动课时应为学生创设动脑、动手、社会交际等多种实践机会。
6.全员性特征。
全员性决定了历史活动中必须考虑学生整体的兴趣、爱好、实践能力等。
二、初中历史活动课中的几点探索
1.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他们“动”起来。
如:在上《破解彩陶之谜》这一活动课时,笔者首先让学生对实物、图片进行观察,让学生辨别这些陶器的名称、类型、用途。然后笔者引导学生注意下列问题(教师一边提问题,一边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说说自己的不同见解,同时纠正补充):陶器产生的历史条件是什么?有哪些工具可帮助制作?这些陶器是什么形状?有什么用途?你还能想到什么?一问一答,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加深了对彩陶的全面认识,真正地“动”了起来。
2.全面把握好活动课的特征。
历史活动课的基本特征是自主性、综合性、兴趣性为主的活动,在整个活动中教师是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如:在《成语历史知识竞赛》这一课时,笔者首先将学生分成四组,每组选出三名代表组成参赛队,另外再选出五名学生组成裁判组(其中包括主持人一名和记分员一名),各组其余学生全部作为本参赛队的支持者。将搜集到的成语交给裁判组,由裁判组进行汇总和选择,然后编成选择、填空、连线、问答等多种题型。并将题目按比赛程序依次编号,竞赛分三个部分,即必答题、抢答题、风险题,必答题依次由每组的一号、二号、三号独立答题,抢答题由主持人读完题目喊“开始”抢答,答错的倒扣相应分,风险题由参赛队抽取回答,答正确给分,答错扣相应分。然后由裁判组、记分组进行评判,给优秀选手发奖品,最后主持人总结。这样通过活动,学生既学到了相关的知识,锻炼了自主活动能力,又体现了主体性,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
3.创设有利的教学情境,逐渐渗透知识。
活动课是以学生自主活动、直接体验为基本方法,以获得知识,训练自学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发展个性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活动。活动课应以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和课堂实践为基础,将所传授的知识逐渐渗透到活动中,不能过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严密性。
三、注意活动中的反思
1.历史活动课与常规历史课是相辅相成的。过程就是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过程,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从而弥补了常规历史课的不足。
2.历史活动课减少了对教师和学生的束缚,为学生学习历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宽阔的平台,从而使学生形成了对历史学习浓厚的兴趣,使学生真正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科书插图;隐性知识
我们现在的教育制度逐渐在改变,教科书内容也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在古代,我们的教科书都写在竹简上。现在我们的时代进步了,社会发展,教育制度也在发生着改变,教科书内容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现在的历史教科书都会有很多图片来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知识,其中涉及很多隐性知识,老师可以通过这些图片来为学生讲解一些课外知识。
南宋的一位史学作家在《志通・图谱略》中曾提及“左图右史”“索象于图,索理于书”“即图而求易,即书而求难”等,从这些史料中可以看出,图在历史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1956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在编写中国的第一本历史教科书的时候,就曾规定了需要有图文的适当配合,从这个方面就可以看出在很早之前历史教学中的插图就受到了编写者的重视。
现在我们使用的新版教科书是广大编书者的集体智慧的结晶,他们在现在的教科书中插入的图都是精心挑选出来的,这些插图也都是现在新版教科书的重点内容。新版教科书的插图变多,色彩丰富,让课本形式更加丰富。而且新版教科书每课都会有很多插图,少的有三四幅,多的有十几幅插图,这些丰富多彩的插图可以在课前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效率。
现在的课堂上,学生还是比较注重学习显性知识,而忽略了图中的隐性知识。我们课本上有很多文字,这些知识学生在课下可以自己去思考,去学习,学生一般都会认为插图只是用来起个搭配的作用,所以不用特别重视,从而只去学习文本知识,而忽视了插图中的隐性知识。但是这些插图既然是编者精心设计安排的,那么必然有编者的良苦用心。而教师要做的是把图中隐性知识给学生讲解出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中的内容,更好地学习历史。
这些年我们的历史考试方式也在发生着改变,从一开始的简答题、论述题,到现在的全国考题中都涉及“图说历史”这样的题,而且这样的题所占的比例也在大幅度上升,分值也越来越大,这也说明了初中历史教科书中的插图知识越来越重要。
插图可以分为封面插图、历史人物图、历史地图、历史事物情节图、漫画等。老师可以先让学生欣赏一下课本中的插图来使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再来读图,解图,探究插图中所包含的信息,帮助学生了解某一时期或者某一事件的历史史实,开拓学生学习历史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综合能力。
接下来我们以封面插图为例,来对初中历史教科书插图中的隐性知识进行探讨和研究。
在每个学期初期,学生都会对所学的课程抱有无限的憧憬,有很多学生会在刚刚拿到书的第一时间,将书中的插图全看一遍。从中可以看出来学生此时的学习兴趣是非常浓厚的。但是有些老师却无法把握住这样的机会,使得学生的兴趣骤然下降。这就是老师没有运用封面的内容去导入新课。比如,我们初二历史教科书上册的封面插图是人民英雄纪念碑,老师完全可以运用这个插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以让同学们先观察封面的插图,然后设计几个问题,引导学生学习。比如,大家对于人民英雄纪念碑有多少了解?探讨一下为什么教材封面要设置成人民英雄纪念碑而不是别的?等等。这种环环相扣的问题,很容易将学生带入讲课节奏中来,同时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激发了学生探究近代历史的学习兴趣。
我们现在的历史教科书都是编者费尽心思编辑出来的,我们要让它更有价值,充分学习其中的隐性知识,这样才能不辜负编书人的良苦用心。希望教师可以多注意教科书中隐性知识的教学内容。
参考文献:
一、初中历史作业的有效布置
历史学科的作业和理科作业有所不同,理科作业更注重逻辑推理思维训练,以书面作业为主,而文科除了书面作业,更多的是非书面形式的。非书面形式的作业以教材中的识记内容为主,如历史年代、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同时必须结合相关历史地图进行记忆。简言之,笔者认为历史作业布置要做到有效,应包括有效的作业内容和有效的作业布置方式两个方面。要使作业内容布置有效,应做到以下三点。
1.题型全面、合理。初中历史作业的题型应包括基础的知识题,考查学生思维能力的思考题,拓展学生探究能力的论述题。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力争做到题型全面、合理。
2.精选作业内容,精心选编习题。凡是布置给学生的作业,教师必须弄清楚每道题目的目的性和解答的关键,精心选择并准确把握作业的难易程度及完成时间。根据班级情况、学生的实际能力,在题目的难度、数量等方面进行精选,精心选编习题,作业要有典型性、代表性、层次性、延展性、探究性。我们应做到“宁可教师多费时,不让学生做废题”。
3.要分层布置作业,难易适度。作业设计应考虑学生的参与度,为了让全体学生都有效参与,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所区别对待。布置作业的内容尽量做到难易适度,难度以中等学生水平为准,设计要有梯度。针对学生的不同水平,布置作业应因人而异。
传统的作业布置通常采用做习题、背诵、抄写的方式,是基于巩固知识的目的,却限制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容易使学生养成墨守成规的学习习惯,这样学生自身的个性发展就无从谈起。所以,教师应采取下列方式:
1.作业设计要具有开放性。作业设计的开放性,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作业的内容开放,学生有权自主选择;完成作业的形式开放,跳出原有的那种白纸黑字的书面作业模式,力求形式上的多样性,除了课后书面作业外,还可以是口头作业、查资料和制作小海报等形式;作业结果和答案的开放,不再是单一的、刻板的答案,开放作业环境,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热情,让学生在快乐的心情中完成作业。
2.作业设计要有趣味性。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都应该扎实、活泼、生动,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通过教师对作业的设计,能让学生趣味盎然地去完成作业;通过教师对作业的评价,能让学生喜欢上做作业,并期待着下一次作业。这样肯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查漏补缺,再布置作业。我们在教完一个章节后,把前面作业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加以总结,然后以作业的形式再布置下去,这样能使学生温故而知新,从而有效地提高作业的有效性。
二、初中历史作业的批改
【关键词】初中历史 教学 策略
历史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见证,记载着人类悠久的文明。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历史,也需要历史的积淀。唯有了解历史、尊重历史,才能促进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初中教育属于基础教育范畴,初中历史的教育目标也是具有基础性的。
在当今教改的大潮下,如何做好历史教学课程改革,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长期以来,历史教学采取教师满堂灌,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使得历史教学枯燥乏味,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增强学生历史观念,使其从历史知识中得到启发,成为一个当今历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教学目标。初中历史教育工作者要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就需要在新一轮课改的大背景下,实行先学后导、问题引领的课堂教学模式,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通过学生分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打造高效轻松的课堂,从而不仅实现初中历史教学的目标,还能有效培养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更能培养其终身学习的能力。
为此,初中历史教师应该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正确对待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问题,认识到课堂教学有效性在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并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一、抽签提问,学生机会均等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之一,但如何提问则要讲究艺术性。笔者在教学中经常使用抽签提问法,该方法不仅使学生回答问题机会均等,还带有一定的游戏性质,比较符合初中生的心理。具体步骤如下:①制造问题,让学生产生疑问;②解决问题,让学习在看书和思考中解惑;③抽签,通常选中几个学生回答,并列出不同的意见;④针对意见,自由发言来找出正确答案;⑤由老师总结评价,给予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信心。该方法①③是关键步骤。提出的问题要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同时还要融入一些兴趣元素,引导学生去思考。
当然,引导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渐渐学会自主探究。抽签让学生有均等回答问题的机会,彻底堵死一些学生的侥幸心理。抽签方式有很多种,最好选择带有一定游戏性质的方式。如课前准备好纸球,数量与学生数目相同。课上提问时随机将纸球发给学生,然后由老师抽取几组数字,抽到数字的学生回答问题。当然,为了引起学生的重视,可将学生的学习态度及答题水平转换成分数,记入平时成绩,期末根据成绩适当颁发一定的奖励。
二、课堂教学中应注意对学生的启发
历史课不是语文课,学生不是在学课文,而是在学老师对历史的心得体会。一些教师的教学完全按教参的分析进行,使丰富的历史教学走进封闭僵化的死胡同。事实证明,由于我们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上课时教师满堂灌,学生埋头记,课后死命背,学生自主读课文的时间太少,所以尽管老师费尽心血,教学效果并不是很好。因此,历史教学应常以疑促思,以思生趣,老师应有目的有步骤地启发学生生疑、质疑、解疑,学会爱思、会思、多思,使求知的兴趣,因疑而陡然增加。在课堂上,教师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专心读教材,大胆表达自己对教材的看法,交流自己学习的感受,培养他们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老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表现欲,给学生一片空间,让他们自由地去读书,并鼓励学生多思考、多提问。对学生提的问题教师不应包办,而应注重诱导和启发,让学生自己去感悟,让他们自己去探求答案。老师的指导点拨,话不在多,关键是恰到好处,要能够帮助学生打开一扇扇思考的窗户,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历史的快乐。在启发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而是学生学习的伙伴,与学生共同开展探求知识的过程。而学生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其思维活动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思维因此而更具创新性。
三、方法多样,培养创新能力
历史课堂的教学行为,应是讲、动、导、思的恰当结合。讲,不是简单的复述,而是精讲,是对学生学习的一种帮助。新课改下的“讲”,一是对难点的突破,二是对史实的补充,三是对必要的学科体系的建构。初中生的历史基础和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了“讲”是必要的,例如,重要的历史概念、基本的历史线索,没有老师必要的“讲”是不行的。“讲”应具有历史的逻辑性,特别是应联系学生已学过的知识;“讲”应饱含情感,富有哲理和启发,能对学生的学习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第一次世界大战》一章,课文中提到的首次用于战争的简陋的飞机、笨拙的坦克、远程大炮等武器,教学时可联系现在先进的水陆两用坦克、隐形飞机、海湾战争中的“飞毛腿”和“爱国者”导弹。
历史学科是义务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新编的人教版历史教材中也有了突破和改进。以中国古代史教学实践中的课堂作为案例,文章对教材内容进行透析与思考。
关键词:
人教版;中国古代史;透析;思考.
初中历史课能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为其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学生能了解到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主要渠道就是学习历史课程。作为一名从事初中历史教学十多年的教师,笔者在教学中不断地学习和思考,对历史课程和历史教材有着自己的研究和思考。历史课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基础课程,它能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使其继承并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学生通过对历史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由于我校一直使用人教版的历史教材,笔者对此版教材有较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国家在进行素质教育改革的同时,也进行着课程标准的改革。以中国古代史为探究对象,可发现新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的与时俱进,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其自主探究能力。新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在编写体例、内容等方面都做了新的探索和尝试。如中国古代史的学习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朝代的发展特征,了解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教材主要将中国古代史划分为七个时期,分别是史前时期、夏商周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宋元时期和明清时期,每一个时期都有鲜明的特点,学生在学习中按照这七个时期,基本上对中国古代史有了大致的了解,主干知识也能够梳理清楚。
一、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中中国古代史部分的特点
第一,内容结构主要以版块和主题为主。中国古代史作为一个大的版块,其内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这三个发展阶段,以三个不同的主题按照顺序构建一个体系,使这部分的知识脉络清晰,学生学习目标更加明确。
第二,教材精简。新版教材将以往一些难懂的历史术语和概念进行了删减。尤其是中国古代史这一版块的知识,学生在学习和记忆的时候觉得较难,教材进行精简后,通俗易懂,学生也能更好地投入到这门课程的学习中。
第三,图文并茂。新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都是彩色插图版,如古代农具、甲骨文、活字印刷术、指南针、书法和美术等。如果单靠文字描述这些知识,会造成学生理解困难,然而配上相应的图片,学生的形象和抽象思维同时受到启发,学习兴趣增加,学起来也较轻松。
第四,每课内容编排中增添一些新栏目。如课文后“活动与探索”栏目。笔者在处理“活动与探究”这一部分时,重视学生学习的层次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教学效果明显。
第五,历史知识的延伸和拓展。笔者在给学生讲述秦始皇时,提到万里长城,教材中的自由阅读卡显示出长城的修建过程。学生在边听边看的学习中,对这部分知识就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对秦始皇的看法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养成多角度分析历史人物的习惯。
二、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中中国古代史部分的不足
历史教科书承担着“以史为鉴”的作用,教材的客观性和真实性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发展。身为教师,我们的教学方法和知识水平对学生的影响重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不能依赖课本,也不能脱离课本知识。因此,教科书的好坏对学生的发展影响巨大。根据笔者对人教版教材的剖析和多年的教学经验,发现了其中有一些不足之处。
第一,课程主题单一化。单一化的主题确实让课程的结构和理论知识的分析更加清晰明了,学生容易掌握。但是,对课本中的主要知识和课本外的拓展知识分析能力十分缺乏,对历史问题的关注也不够全面。在为学生讲授中国古代史这方面的知识时,笔者发现学生能记住这部分知识的基本框架,脉络也基本能理清,但是让他们深入到主干知识时,就会比较困难,思维发散能力并未得到拓展。
第二,教材没有得到充分整合。现在的人教版历史教材与过去的教材相比,虽然精简了,难杂的知识被删减了,在课本缩水后,教材一目了然,学生更容易懂,但是,这同时也不利于学生思考探究能力的发展。笔者在给学生组织开卷考试的时候发现,很多学生找不到答案,虽然有一些知识是不限于课本的,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大部分知识是没有脱离课本的,只是进行了深化和细分。如这样一道题:比较分析秦始皇和汉武帝这两个人物。在回答这道题的时候,很少有学生能呈现出条理清晰的答案,教科书中对这两个历史人物都有介绍,但是并没有进行比较,如果教师在平时上课也未曾提到过,学生的答题思路和方法可能就会出现偏差。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不只是承担着授业解惑的角色,教师对课程的研究、开发已经成了教材编写的重要部分。人教版历史教材在今后的编写中还需要不断创新,增强它的科学性与趣味性,教材内容呈现要更加现代化,更加明确学生主体性,增强教材的实用性,以达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历史教学的效率的作用。
作者:周莉 单位:南京玄武外国语学校
一、课堂竞赛是新时期的必然要求
活泼多样的教学方式是为了满足学生这一特定阶段的心理需要。初中学生尤其是高年级学生随着年龄地增长,抽象思维开始逐步形成,喜欢阅读,喜欢思考,表现在爱问爱说。且因为其思维活跃,他们非常喜欢探索事物的根源,喜欢发表自己的看法,且又常常提出一些新的想法或问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一个引路人,真正学习的主体应该是学生。作为教师,如何让自己的教学充满生趣和活力,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呢?众所周知:新世纪,教师也要多学习知识,探索适合现代化教学的方法,培养现代化发展所需要的人才。那么,传统的教学方法就是无法胜任的。长期以来,旧有的历史教学模式使学生习惯于看现成的教材,听教师讲课,靠教师复习,照试卷答题,形成了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记;老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模式,使教师习惯于离开学生备课、授课,这种教学方式容易使学生形成被动、消极的学习心理,不利于能力的提高和创造性思维的形成与发展。教师应采取全方位、多功能的多维教学方法,来启发、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组织等集合能力,检测学生掌握程度。作为教师,不能仅陷于课本的基础知识中,我们必须把培养学生的眼光放远,让学生尽快掌握独立思考和自学这一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业或事业奠定丰厚的基础。做到眼前有树木,心中有森林,每个学生都有内在潜能和多种发展的潜在可能性,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把学生的现在看作起点而非终点。
二、初中历史课堂竞赛教学法实施策略
课堂竞赛可以以一节课的内容作为竞赛的问题,也可以把一章(单元)的内容作为竞赛的内容,再把学生分组;用口试答题来检测学生知识与能力掌握的形式。
具体操作可以这样:教师可把竞赛内容编成若干个问题,然后把班级中的同学或分组或分男女进行竞赛,教师每问出一道题,两组的同学可举手抢答,答对加1分,答错不得分,有同学提示则倒扣一分。教师在提问时,也可将题目进行引伸、扩展。竞赛后,教师根据双方所得分数,宣布胜负。
这种方法看似游戏,但决不是游戏,只是在游戏般轻松,激烈的氛围中来检测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有具活泼性。竞赛能尽可能地调动学生思维,全神贯注地进行思考与答辩,既考查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组织能力。同时,这种竞赛方式,还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心理素质与口头表达能力、综合概括能力。因而,它能多方面培养,锻炼学生的能力。
三、初中历史课堂竞赛教学法组织方式
历史课堂竞赛一般可分组竞赛,也可采取男女竞赛的形式。男女竞赛就是把班级学生按照男女分成两组,由学生经过思考、讨论,然后参与竞赛,男女竞赛一般气氛活跃,你争我夺,男女各方都各抒己见,针锋相对。这可以打破传统教法上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沉闷气氛,使学生兴趣盎然,参与竞赛,但是由于女生性格上比较内向害羞,一般胆怯不敢发言,使竞赛中参与答辩者就集中在几位同学,使一些同学胆量、口才、组织概括能力得不到锻炼与提高。
关键词:新课改 历史 中考复习
2004年初中历史教学的新课程改革在我县己全面展开,本人很有幸从2004年起教授七年级历史并带领学生参加了新课改后的首次中考,并在2007年中考中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绩。中考过后我仔细的分析了中考历史试卷并结合我之前所采取的中考复习方法,发现在新课改下,我所采取的复习方法既有成功之处,也有不足之处。2008年中考即将到来,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复习效率以及如何在初中历史复习中体现新课改所要求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所有九年级历史老师和学生共同关注的问题。因此我将我在新课改下如何开展初中历史复习的几点方法做一些简单的小结,以期抛砖引玉。
一、巧安时间,四轮驱动
按照新课改的课时安排,在三月中旬新课即将结束,并由此进入复习阶段,到六月底中考有将近三个月的时间。这三个月的时间可以说是备战中考的关键时间,可以这么说,中考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三个月的复习时间。所以这段时间是教师必须紧紧抓住并有所作为的时间。因此我在这三个月的时间内安排四轮复习;即一轮夯实基础,二轮分清重难点,三轮专题复习,四模拟训练。其中,第一,二是重点所用时间也最长,大约从三月中旬到五月中旬,近两个月。这是因为中考历史的命题范围是中国古代、近现代史,世界古代、近现代史及安徽历史共七本书,如果平时对基础知识没有系统的掌握,想在短暂的时间内答好试题,难度很大。所以我在第一二轮复习的过程中应以书本知识为主,并相应的提出重难点。而且有时一二轮复习应交叉进行,做到既要讲面也要讲点,点面结合。同时把重点应放在八年级、九年级教材上。
经过两个月的知识梳理,一二轮复习之后,使大部分学生对历史的发展脉胳有了初步的了解,对基础知识有了基本的掌握。在这个基础上,我准备三轮专题复习和四轮模拟训练。这大概要一个月的时间,从五月中旬到六月中旬。在专题复习中,我把整个初中历史分成若干专题,每一节课讲授一个专题,注意有深有浅又强调平衡发展。在模拟训练中,我把平时收集到的比较好的题目和历年中考题目合成试卷对学生进行训练,在训练中找出问题,发现不足,然后再加以改正。当然我有
时是三四轮交叉进行的,这样,既避免了简单讲解历史知识的枯燥,又可以满足考生跃跃欲试想练兵的心理。经过这样的四轮复习,使学生既对整个初中的历史书本知识有个大致的掌握,又使自己得到了锻炼,从而在考试时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二、分层复习,面向全体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学校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根本保证。教学质量也是教师形象的体现。这一点,就算在推行素质教育和实行新课改的今天也是我们教师时刻牢记的。而教学质量的内涵极为丰富,其根本就是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学有所得,有效发展。但是由于种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一个班级的学生水平存在着参差不齐的情况,因此在历史复习教学中,教师要积极采用分层次教学方法,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而提出不同的要求。具体来说:做到要让优等生吃好,中等生吃饱,后进生消化得了。对于优生,重在学习方法的指导,知识灵活运用的引导,赞赏鼓励其超越教师;对于中等生,则赞赏肯定其克服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充分挖掘其潜力,力争挤入优等生行列;对于后进生,则要挖掘其闪光点,激发兴趣,培养自信,遵循循序渐进原则,起点低一点,坡度缓一点,步子慢一点,鼓励及时一点,力争向中等生转化。
在课堂的复习和练习的过程中,更要分层次要求学生,时刻关注他们的全面进步。针对中等生,后进生课堂复习要重视基础知识的系统性,针对优等生课堂复习则要有知识点的拓展性。同时在课堂题目的练习中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水平的差距,既要满足优等生求知的欲望,又要考虑到后进生的水平承受能力。通过对历史复习练习形式的不断探索和创新,力争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巩固和提高。例如,我在复习美国历史上的两次资产阶级革命时,面向全体学生,我主要讲解两次革命异同点的比较,强调指出美国历史是由美国独立战争开始的。在此基础上,教师可设计这样的思考探究题:列宁在《给美国工人的信》中指出:现代的文明的美国历史,是由一次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开始的。请根据相关史实回答下列问题:
(1)这里所说的“战争”指的是哪次战争?为什么说它是“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
(2)美国近代史上另一场战争又是哪一次?它在美国历史上产生了什么影响?
通过这个问题,让那些学有于力的学生认真思考,来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激发起他们的思考兴趣。这样,通过这个题目既考查了中等生,后进生,又考虑了优等生。
总之,通过以上措施,就真正的做到了面向全体学生,真正做到了“一个都不能少”。
三、时政热点,时刻关注
纵观这几年的历史中考试卷,无论是传统的试卷还是去年新课改下的历史中考试卷,都有一个共同的现象:就是和过去一年所发生的时政热点紧密联系着。例如,2007年中考试题第15题,考到中非合作论坛,这就和2006年11月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有着紧密的联系。可想而知,
中考对时政热点的关注, 以前是,现在是,那么以后呢?我想也应该有着联系的。历史最主要的作用是给今天的人们提供经验和教训的。每当一件国家大事发生时,我们都能从历史中找到它的经验和教训。所以,我在历史复习的过程中,针对近一年来所发生的时政热点以及我在复习过程中遇到的与此相关的试题,我会有意识的加以收集和整理,然后以讲义或试卷的形式发给学生。这样做可以达到以下作用:1:使学生的历史知识得到锻炼,2:增强学生对时政热点的掌握程度。当然,在时政热点的复习过程中,应本着精而少的原则,不要一点一点的罗列,而要精选出中考有可能考到同时与书本知识有紧密联系的热点,从而给学生增加不必要的负担。
2008年中考在即,这就要求我们以贴近生活实际的眼光,关注日常所发生的时政热点问题,可以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多种媒体关注社会,关注世界,关注时代的发展变化,再联系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分析和比较,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模拟考试,增强信心
考试有利于了解学生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的情况,可分为单元考试、学期考试和模拟考试。在这里我要强调的是中考前的模拟考试。为了进行中考前的最后冲刺,教师应在中考前精心设计出2—3套针对性很强的诊断性、总结性、模拟性中考试题,让他们实战演习,这样做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应考心理及状态,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在复习中存在的问题,从而针对所发现的问题,在最后的时间内帮助学生改正,力争做到“万事具备,只欠东风”。为此,教师在模拟考试后应及时批改分析,讲解试卷。我在此点上,我一般做到三步:第一步,认真做一遍试卷,设想学生会在那些地方会出现问题,存在错误,这样我做到了心中应有数;第二步,认真阅卷,并在阅卷后,认真分析学生答题情况,哪些题目学生准确率高哪些题目错误率高,从而在分析试卷时做到有的放矢;第三步,确定分析试卷的重点,疑点和难点。当然,这要建立在第二步的基础上。分析题目时应抓住三点:1.讲错误率比较高的题,对易错、易混和模糊的知识点应反复强调;2.分析错误的原因;3.讲解错误题目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例如:在去年的中考模拟试卷中有这样一题:试举出中日历史上发生冲突的事例。结果很多同学的答案相同,都十分肯定的指出是:和。其实答案还有一个是戚继光抗倭。于是我在分析试卷时强调:1:这是很多同学都做错的,以减轻学生的压力,增强信心2;指出错误的原因:你们忽视了中国古代史3:经验:在以后做题时要注意知识点与知识点的联系,比如中国史与世界史的联系。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的联系等。通过这样做,既帮学生认识了自己的错误,又掌握了一个答题的技巧,从而更加增强了对于考试的信心。
总之教师通过认真组织模拟考试,并有针对性地分析试卷,同时着重在心理素质的调节上下功夫,力争让学生快快乐乐复习,轻轻松松迎考。
最后,我想说的是在初中历史复习的过程中,各老师所采取的方法和策略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无论怎么讲,要提高历史复习课的教学质量,教师必须深钻教材,了解学生,考虑方法,注重条理,做到既全面把握,又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既要面向全体学生,照顾一切,又要承认学
生间的差距,分层复习;既要注意知识点与知识点的衔接,使之条理化和系统化;又要紧密联系实际,关注热点;既要强调中考的难度,又要增强学生的迎考信心。总之,我们在历史复习中,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中考质量,一手抓新课改的要求和精神,从而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所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学历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