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钳工基础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建筑工程;桩基础;施工质量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在建筑工程中,桩基础的方式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基础类型。在施工过程中,对于桩基础的施工工艺如果掌握的不够到位,或者是施工操作存在不规范,都有可能会对建筑桩基础的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从而给建筑整体的稳定性、安全性带来影响。
一、桩基础施工常见的质量问题
(一)桩倾抖过大
预制桩的质量同要求的质量有偏差造成桩的顶面或者桩尖倾斜、不正、 变形而导致桩的倾斜。桩基的安装不准错误的打桩顺序基坑和土方开挖不当都会导致桩的倾斜。并且桩距过小打桩顺序不当而形成强烈的挤土效应和桩端遇到障碍物桩基角度不准确造成的桩架与地面不垂直也都会使得桩的倾斜过大。
(二)桩身离析
桩基础的这种质量问题具体表现为桩身表面有蜂窝、空洞,桩身夹土或夹泥及桩身分段级配不均匀。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是因为在浇灌混凝土过程中,没有及时边浇边捣,或振捣的部位及其深度不够;又或者是混凝土搅拌时,其搅拌时间或用水量变化,导致混凝土本身的塌落度不均匀,和易性不好,从而使得桩身离析。
(三)断桩
导致断桩出现的最为常见的原因为桩倾斜,除此之外,造成断桩还有三种原因。(1)较多的锤击次数,如果桩锤击力度过大,而贯入度不够的话,施工作业时会引起桩断裂。(2)起吊与运输时,位置不当的支点和吊点。(3)沉桩时,过力扭曲桩身,遇到较硬的土层锤击而弯曲。
二、桩基处理的一般原则
当桩基在发生质量问题之后,假如没有及时的处理,结构就会工程留下了隐患。为了有效地防止类似的问题的发生,其具体的处理方法如下:
1、处理之前应具备的条件
事故的性质以及范围清楚;目的务必要明确,应该有预定的处理方案。
2、事故处理应充分的满足其基本条件
对事故的处理方案,我们务必要要求经济合理、安全可靠。对没有施工的部分我们还得应该提出预防以及相应的改进措施,来在最大程度上防止事故的再次发生。
应该充分的考虑事故对已经完成之后,工程的质量与后续工程的质量与后续工程的影响。比如,在事故处理之后我们采取补桩的时候,还得要考虑是否会损坏较低的邻近桩以及混凝土的强度。
确保桥梁桩基础施工质量的措施
(一)完整细致的设计图纸
要有一套详细合理周密、完整可行并且经过审核的施工图,这就要求甲方与设计部门积极协调沟通,施工单位也要在事先预知的情况下与甲方和设计单位保持沟通,保证在施工工程中尽可能不出现变更,采取适当的施工方法,而且考虑到之后有关的问题;这样重复考虑了客观因素,就导致在之后的施工工程中能够迅速的开展工作,并且免去了施工过程中的其他事项,为节省时间和工程造价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二)全程监测桩基定位
桩基在施工过程中,因为桩的挤压作用会造成施工表面的隆起,这样就会导致原来定位的控制点出现移位。这就需要对桩基的位置重新校核,以保证桩位置的准确性。在正式施工之前,应做好规划部门的控制桩引桩工作,将保护措施落实到位,防止这个桩点受到影响。在打桩施工过程中,要进行全程监测,一旦发现位置偏移就应该及时纠正,以保证装点的布设定位准确性。要是不注意桩移位的问题,就只能运用扩大承台的方式加以补救,这样就会造成成本增加,也会使工期延误。
确保原材料的质量
其中最主要是钢筋、水泥、石子、砂等主要原材料的质量。比如水泥要进行标准稠度、凝结时间、抗压和抗折强度试验;钢筋要进行拉力、冷弯等实验;砂石要检测其级配、含泥量等。要是运用商品混凝土,就应该对水灰比认真核对,保证符合现场地质条件。
(四)确保冲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
1、加强钢护筒安装
这是前期工作,主要有导锤作用,保证桩孔位置固定到位,对孔口起到保护作用等。保证钢护筒的准确安放是控制好灌注桩质量的基础。在钢护筒放置的过程中,要掌握好垂直与水平位置的关系,借助重物进行压入处理,之后再进行回填并压实到位。
2、做好清孔
在对钢筋笼进行安放的过程如果出现碰撞,就可能会使孔壁泥土落如孔中,所以,一定要保证清孔到位。
3、控制成孔施工质量
成孔是第二道重要工序。把制备好的泥浆装满孔中,在开挖溢浆槽孔口时,一定要做好泥浆回流控制,以保证泥浆循环到位。要是采用冲孔机起吊冲击锤,必须对孔到位,做好自由落体冲击,对岩层进行切削破碎处理,保证成孔到位。由于泥浆密度较小,极易对孔底沉渣的正常浮起造成影响。
4、控制好灌注成桩质量
做好配合比、水灰比的试验,严格控制砂率等参数。通常采用灌注车做好灌注。在导管吊入孔内时,要确保位置准确和轴线顺直,这样才可以放置碰撞孔壁及卡住钢筋笼问题的出现。
严格要求钢筋笼的质量
如主要关注钢筋笼的制作质量、下笼、焊接质量、搭接长度。分段制作的钢筋笼的长度以钢筋的定长为宜,但最好不要短于6m,连接时50%的钢筋接头应予错开焊接,且两钢筋轴心在一直线上。为放置灌注导管挂笼及钢筋笼上浮,笼底钢筋略成喇叭状。对非全长配筋的桩,钢筋笼顶标高低于地面时用吊筋将钢筋笼焊接牢固,避免下落。钢筋笼的保护层最好是设置成混凝土滚轮,厚度为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每隔2m 均匀布置4 个,穿在箍筋上,这样不但可以保护层厚度,还可以减少对孔壁的干扰。在夜间施工时尤其要注意焊缝的饱满程度。
(六)做好桩位下障碍物的清除工作
为了保证施工到位,应该加强对钎探的清查。要加强桩平直度的检查,要是发现桩身弯曲度、桩尖等与不符合要求,就不可以使用,避免移位或断桩等问题出现。在沉桩过程中,一定要全面对过程进行监控,尤其要注意对钻孔质量、沉桩深度等方面是否满足要求,对土体隆起、水压力等对周围情况的影响要密切注意。如果发现异常,应及时做好有关处理工作。在进行接桩施工时,应该把杂质、油污等清除干净,保证上下节桩保持在同一轴线上。为了避免有开裂脱落的问题出现,一定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用硫磺胶泥做好处理。对于留下的桩孔,应采取回填、加盖措施。在桩基施工时如果突发意外情况,应及时与建设、监理、设计等部门取得联系,采取设计修改后再进行施工。
(七)施工中的技术细节
当制定好施工的顺序时,就需要注重施工中的细节问题,因为它与整个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密切相关,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施工人员对于工程中的任何一个细节都不能疏忽, 因为可能就是这一个疏漏就会让整个工程毁于一旦。一个工程一定要经过经纬仪细致的测量才能开工,误差不得超过标准的0.5% , 这是对技术施工人员的挑战。在规定范围内如果偏差值太大,可能直接造成桩断裂,接桩的方法通常用钢端板焊接方法进行处理,在桩离地面一米时方可进行焊接处理。在打扫干净桩顶后进行定位板的固定,对空心桩通常不进行截桩的操作,如果一定要截桩那么运用机械分割方法进行分割。
结语
在当前科技和生活迅速发展的社会大背景下,建筑工程有了很大的提高和改善。在建筑工程中,桩基础所占的施工比例非常大,其质量的优劣对于工程只管重要,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一定要统筹安排,精准计算,排除工程中的一个个障碍,确保工程桩基础的施工质量和建筑物的安全。
参考文献:
【关键词】后浇带;温度伸缩缝;沉降缝;技术措施;建议和看法
后浇带作为超长建筑不留温度伸缩缝及高层建筑高层部分与裙房间不留沉降缝的技术措施,已普遍采用。有效设置后浇带是列入高规中的一种目前设计人员常采用的方法,它利用了混凝土早期收缩量大的特性,其设计思路是“以放为主”。主要作用是释放早期混凝土收缩应力,减小以收缩为主的变形。高规虽然对后浇带的间距、宽度、钢筋处理、浇筑时间有较明确要求,不少资料对此也有所介绍。但如在施工过程中有些环节注意不到,往往会使后浇带起不到应有作用,还可能给施工带来不便,给结构造成隐患。某地块北区地下室建筑面积12910㎡,地下为车库及部分设备用房,上部5 栋均为24 层住宅。主楼与地下室连为一体,未设沉降缝。这其中的底板、外墙及顶板系采用后浇带的技术措施来处理温度伸缩缝。经过本工程的实践证明,在超长和高层建筑中施工采用后浇带技术,以及在后浇带后期清理、浇筑过程中的经验,本人就后浇带的具体做法提出
以下几点建议和看法:
1 后浇带设置位置及要求。
1.1 间距:高规规定为30m~40m.建议具体工程应结合建筑物长度、气候环境特点综合考虑,一般应控制在30m 左右。
1.2 位置:
1.2.1 小跨梁开间或受力较小的部位,一般可在梁跨三分之一处。
1.2.2 平面布置时要注意梁的布置宜平行于后浇带以免梁截断太多。
1.2.3 视具体情况可沿平面曲折通过。
1.3 宽度:高规规定800~1000mm.建议预留的宽度要考虑满足钢筋错开搭接要求。可允许大于1000mm.
1.4 钢筋:目前对后浇带内梁纵向钢筋处理有两种做法。
第一种:梁板钢筋均断开后搭接(高规要求),但由于梁钢筋搭、焊接处理困难,质量不易保证,易给结构造成隐患。
第二种:板钢筋断开,梁钢筋直通不断。目前工程采用较多,但由于截断梁较多时,钢筋全部不断会约束混凝土收缩,达不到予期效果。
建议:梁上部钢筋、腰筋及板墙钢筋断后错开搭接或必要时先搭后补焊。梁下部钢筋不断,可适当加大配筋。这样即可大大减小梁钢筋全部不断对混凝土收缩形成的约束,又可避免梁钢筋全部断后造成的钢筋搭、焊接困难,这种处理方法已在一些工程中较好的进行了使用。
1.5 浇筑时间:高规要求,宜在两个月后且浇筑时的温度宜低于主体混凝土浇筑时的温度。由于混凝土早期收缩量大,相对一年的收缩量,半月约占30~40%;1 个月约占45~55%;2 个月约占65~75%;半年约占80~90%,故应按规范执行,一般应保证两个月后浇筑。
1.6 后浇混凝土:采用无收缩或微膨胀混凝土,强度较主体混凝土提高C5 级。
2 后浇带的模板支撑
作为超长建筑的温度后浇带,一般要求混凝土的间隔时间不少于30 天,作为高层建筑高层与裙房之间的后浇带,要求高层部分主体施工完后再浇筑混凝土,间隔时间可能要几个月甚至整年。由于一些跨过后浇带的连续梁被后浇带断开,造成这些梁在该跨出现悬臂现象,而结构设计时这些梁按连续梁的受力特性配筋,并未考虑梁的悬臂问题,同样一些单向板或双向板,由于设置了后浇带出现了由四边固定支承变为三边固定,一边自由的现象。使板的受力特性发生了变化,为避免这些梁板挠度过大或出现裂缝,同时不影响上部结构的施工,应对后浇带部位及其两侧各1 米范围内的模板及支撑独立计算设置,确保受力和稳定,否则可能会造成梁板上部裂缝或后浇带部位下挠顶板面不平下沉等质量事故,故在模板支撑中应采取以下措施。
2.1 后浇带两侧保留受荷支撑不少于两排,排距不大于1 米,包括梁板支撑均应保留该部分模板支撑系统要相对独立,以便于其他模板及支撑的正常拆除和周转。后浇带保留的支撑,水平方向应可靠拉接以防失稳。
2.2 对地下室较厚底板、大梁等属大体积混凝土的后浇带,两侧必须设置专用模板和支撑以防止混凝土漏浆而使后浇带断不开,对地下室有防水抗渗要求的还应留设止水带或作企口模板,以防后浇带处渗水。后浇带保留的支撑,应保留至后浇带混凝土浇筑且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逐层拆除。
3 后浇带浇筑前的技术措施
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后会产生干缩变形导致新老混凝土结合不良,对此采取下列措施以防止后浇带产生裂缝。
3.1 后浇带两侧用快易收口网、钢丝网或堵头板作侧模,堵头板应按钢筋间距上下刻槽,后浇带的形式按设计要求,若设计无明确要求时采用何种形式视具体情况定。其中地下室外墙一般采用平直缝,并安装钢板止水带,后浇带混凝土施工前应清除钢筋表面锈层,混凝土表面凿毛。若采用快易收口网或钢丝网,网不拆除不需凿毛,清理混凝土表面杂物,并用压力水冲洗。
3.2 钢筋若采用断离法,则按设计及规范要求搭接接长或焊接;有加强附加钢筋的,还需视附加钢筋具置,穿插施工。后浇带浇筑时的措施,选用带补偿收缩作用的微膨胀混凝土,掺量为水泥用量的14%左右。后浇带浇筑前要用高压水或压缩空气进行清理,清除混凝土表面的碎片、松散颗粒和浮浆,浇筑后浇带时,在施工缝边沿周边模板上粘贴断面的泡沫塑料条,以保证接缝口光滑平整,防止漏浆和烂根。
3.3 施工中对钢筋应采取保护措施,以防钢筋被踩弯和压弯。若有踩弯和压弯现象,浇筑混凝土前需矫正,接缝处混凝土应认真振捣,以求密实,待后再抹压收光。浇筑后应避免振动和冲击,混凝土浇筑时温度应尽量低于主体混凝土浇筑时的温度。强度等级应按设计要求或比主体混凝土强度提高一至两级。后浇带混凝土初凝后,应在内覆盖浇水养护,养护期间要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
4 后浇带的质量标准
4.1 钢筋的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间距、锚固长度和接头位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
4.2 混凝土配合比、原材料计量、搅拌、养护和施工缝处理必须符合设计与规范要求;
4.3 对设计不允许有裂缝的结构,严禁出现裂缝。设计允许出现裂缝的结构,其裂缝宽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4.4 混凝土应振捣密实,不得有蜂窝、孔洞、露筋、缝隙、夹渣等缺陷。
5 几点体会
5.1 后浇带的施工缝处理后应采取临时保护措施,防止杂物、污水等进入后浇带内给后续施工带来困难。
5.2 垂直的后浇带表面要粗糙干净、凹凸不平,新旧混凝土粘结力才能保证达到要求,有效地保证混凝土的整体性。
5.3 后浇带的断面形式应考虑浇筑混凝土后连接牢固,一般宜避久留缝。对于板可留斜缝;对于梁及基础可留企口缝。而企口缝又有多种形式,可根据结构断面情况确定。
5.4 后浇带的混凝土应减小水灰比;控制坍落度;掺加高效早强型减水剂减水率一般在4%左右。
5.5 混凝土的拌制浇捣必须认真,严格配合比计量,并适当延长搅拌时间,浇注顺序宜从一端向另一端分层斜面赶进,这样有利于析水排出和混凝土的结合。
5.6 后浇带应待主体完成后,主体沉降或伸缩基本稳定后再封闭后浇带,浇筑时应自下而上逐层进行。
实践证明,在后浇带施工中只要采取以上这些措施,后浇带的效果一定能达到设计要求。
参考文献
[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王铁梦.工程结构裂缝控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3]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关键词:地基;条形基础;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Abstract: combining with engineering examples bar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every link of the quality control for some summary.
Keywords: foundation; Bar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V5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工程概况
该工程基础为条形砖基础,楼层基础的埋深为-3.5米。为了加快施工进度故基础采用机械大开挖。
基础大开挖―打龙门桩―基础放线―30cm素砼垫层―条形砖基础―地圈梁―基础柱及阳台挑梁―回填土。并挖“先运后进”浇筑顺序,由于设有变形缝,故基础施工可分段施工形成流水作业。
一、土方开挖及边护
根据本工程特点,工程土方采用了二台反铲挖掘机从两端同时开挖,采用机械大开挖,机械开挖至垫层标高以上100mm后,采用人工挖至设计标高。由于施工场地不足等问题,经有关单位同意,土方开挖分两次进行,第一次挖9~18轴(即伸缩缝处),等地圈浇筑完毕后在进行第二次开挖。
二、基础垫层施工
(一) 浇捣C15砼垫层时,按每个台段留置试块3组,做试块时请监理公司人员旁边监督,送试验室养护。
(二)在垫层浇筑前要对土方进行修整,应用竹签对基槽的标高进行标识。先用竹签订在基槽的中,然后用水准尺对其进行测定标高。在素砼浇筑过程中,将以这些竹签的顶为基准,进行总体标高测定。在砼具体施工时,测量员应对全程进行控制施工。浇筑时采用泵送砼,由远而近,并不得在同一处连续布料,应在2米范围类水平移动布料,且垂直于浇筑,振捣泵送砼时,振动棒插入间距一般为400mm左右,振捣时间一般为15~30S,并且在20~30min后对其进行二次复振。确保顺利布料和振捣密实,采用平板振动器时,其移动间距应保证平板能覆盖已振实部分的边缘。砼振捣完毕后,表面要用铁筒滚压及磨板磨平。
(三)砖基础施工
1.基础采用MU10机制粘土砖,砖的强度等级必须进行复试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提前1―2天浇水润湿。其含水率宜为10%―15%.
2.抄平设置皮数杆。放出墙身轴线。并将砌筑部位清洗清理干净。表面平整度超过1.5cm的要用细石砼抹平。
3.砖墙的砌筑形式为梅花丁式,砌筑方法为铺浆法。其铺浆长度不得超过750mm。砂浆标号为M10水泥砂浆。砂浆搅拌时应按配比单进行重量比配制。搅拌时间不宜小于120秒。随拌随用每次在3―4小时用完。
4.砌筑时应在墙的转角处及构造柱与墙体的连接处设置皮数杆。皮数杆应垂直放于预先做好的固定水平标高砂浆快上。砌筑时墙体最上一皮砖和最底一批砖,均砌丁砖层。
5.砖墙的十字交接处。应隔皮纵横墙砌通。交接处内角的竖缝应上下错开1/4砖长,砖墙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起,对不能同时砌起的应留成斜搓长度不应小于斜搓高度的2/3。
6.砖墙水平灰缝和竖向灰缝宽度宜为10mm。但不小于8mm也不大于12mm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得小于80%,竖缝宜采用挤浆法或加奖法不得出现透明缝、死缝、假缝。严禁用水冲浆灌缝。
7. 墙体与构造柱的交接处应留置马牙槎及拉结筋。马牙槎从每层柱角开始留置。先退后进。拉结筋为2¢6.5钢筋。间距沿墙高不得超过500mm。埋入长度从墙的留槎出算起。长度不小于1000mm。伸入构造柱的长度为200mm。末端应做90度弯钩。
8.墙体砌筑完毕后应把墙体上的浮灰和杂物清理干净,包括构造柱内的落地灰及浮灰。
(四)钢筋制作与安装
1.学习、熟悉施工图纸和指定的图集,明了构造柱、圈梁、节点处的钢筋构造及各部做法,确定合理分段与搭接位置和安装次序,本工程梁、柱钢筋锚固长度为40D,搭接长度为48D,钢筋保护层梁、柱为30MM。
2.钢筋应出厂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不同型号、钢号、规格均要进行复试合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方可使用。
3.I级钢(直径6至12MM盘圆钢)经冷拉后长度伸长(2%至一般小冷拉,钢筋不得有裂纹、起皮生锈、表面无损伤、无污染,发现有颗粒现状不得使用。按施工图计算准确下料单,根据钢材定尺长度统筹下料,加强中间尺寸复查做到物尽其用。
4.所下的各种不同型号、规格不同尺寸数量按施工平面布置图要求,按绑扎次序,分别是堆放挂上标识牌,绑扎前要清扫模板内杂物和砌墙的落地砂浆灰,模板上弹好水平标高线。
5.绑扎基础构造柱钢筋时,箍筋的接头应交错分布在四角纵向钢筋上,箍筋转角与纵向钢筋交叉点均应扎牢(箍筋平直部分与纵向钢筋交叉点可间隔扎牢)绑扎箍筋时绑扣相互间应成八字形,构造柱与梁的交接处上下各500mm加密区,箍筋用φ6@100。牛腿梁应放在构造柱的纵向钢筋内侧。
6.绑扎地圈梁,在模扳支好后绑扎,按箍筋间距在模板一侧划好线放箍筋后穿入受力钢筋。绑扎时箍筋应受力钢筋垂直,并沿受力钢筋方向相互错开。各受力钢筋之间的绑扎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并在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Ⅱ级钢筋的弯曲直径不宜小于4d,箍筋弯钩的弯曲直径不小于2.5d,弯后的平直长度不小于10d,并做135。弯勾。在钢筋绑扎好后应垫水泥垫块,数量为8块/M2。
7.在钢筋加工时不得乱锯乱放,使用前须将钢筋上的油污、泥土和浮锈清理干净。绑扎结束后应保持钢筋清洁。
(五)模板施工
1.构造柱模板安装
构造柱模板由侧模、柱箍、支撑组成安装前应先将构造柱内及钢筋上的杂物和落地灰清理干净,先安装侧模再安装柱箍将其固定,为了保证柱模的稳定,柱模之间要用水平撑、剪刀撑等互相拉结固定。
2. 圈梁模板的安装
圈梁模板支模采用扁担支摸法系在圈梁底面下一皮砖处,每隔1m左右六一丁砖孔洞,穿50mm×100mm方木做扁担,高应根据墙体50线确定,并在侧板上钉托木,竖立两侧模板,用夹条及斜撑支牢,侧板上口设撑木固定,侧板上口的水平标高应根据墙体50线确定,复核梁的轴线位置。
3.模板的拆除
⑴ 承重模板在砼强度能够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时方能拆模。
⑵ 梁小于8m的砼强度要达到75%以上,悬挑部位应达到100%方可拆模。
⑶ 拆除的模板要及时清运,同时清理模板上的杂物,涂刷隔离剂,分类堆放整齐。
(六)地圈梁、基础柱及阳台挑梁砼
1.浇筑前应先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查,保证水电及原材料的供应,掌握天气变化情况
2.检查模板的标高、位置及截面尺寸,支撑和模板的固定是否可靠,钢筋的规格数量安装位置是否与设计符合。
3.清理模板内的杂物及钢筋上的油污,并加以浇水润湿,但不得有积水。
4.砼的强度等级为C20,构造柱梁板采用机械搅拌
5.浇筑构造柱时,砼的拌制应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控制,并控制水灰比及坍落度。搅拌时间不小于120S。浇筑前构造柱底部应先填50~100mm厚与砼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振捣时,要注意振捣器与模板的距离,并应避免碰撞钢筋与模板。浇筑时应以最少的转载次数和最短的时间从搅拌地点运至浇筑地点,使用振捣器时,要轻拔快插捣有序,不漏振,插入的深度不小于50mm,每一振捣的延续时间应使砼的表面呈现浮浆和不在沉落。在浇筑是要经常观察模板,防止胀模。
6.地圈梁振捣砼时,振动棒插入间距一般为400mm左右,振捣的时间应使砼的表面呈现浮浆和不在沉落。对于钢筋密集部位,应先制定好措施,确保顺利布料和振捣密实。在浇筑的同时应经常观察钢筋和模板,如有变形和移位,应立即采取措施处理。砼振捣完毕后,表面要用磨板磨平。
7.浇筑结束后应进行砼养护,即覆盖及浇水。在强度未达到1.2N/mm2以前不得在上面踩踏及安装砌筑。
(七)土方回填
1.因工程现况,基础回填分为二次回填(第一次回填至地圈梁处,第二次室内回填至-0.500米处,室外回填至-0.600米处),并且因施工场地有限等问题,经建设及监理等单位同意,分两个施工段进行施工,先施工9~18轴,在进行1~8轴的施工。回填时采用自然土分层夯实。
2.本工程土方采用人工回填,铺平、机械打夯,打夯遍数为3~4遍,每批回松土20cm,其夯实厚度在15cm左右。填土时,应保证边缘部位的压实质量,填表土后将填方边缘宽度填宽0.5m。
3.回填前,将坑内树根、木料等杂物垃圾清理干净,将洞、坑积水抽干,清净淤泥砂,将挑担洞用细石砼堵实,并保证墙体及砼强度达到一定的要求,在土方回填时不致于损伤方可回填。
4、基坑(槽)回填时应在两侧或周围同时进行,基础墙两侧标高不可差太多,以免把墙体挤歪,不得随意填满一处,再回填下处。
结束语
关键词:房屋建筑;桩基础施工;深基坑支护
1、深基坑支护技术
为了确保深基坑施工的质量,在施工的过程中应根据实际出现的问题做出适当的调整和应对,确保深基坑工程满足建设高层住宅的要求。在高层住宅施工中,深基坑施工要点有以下几个方面:①确保安全。要把安全第一的理念落实到深基坑施工中,制定具体规章制度和责任人负责机制,使得深基坑施工安全、可靠。②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深基坑施工会产生一定的噪音、废弃物,极容易影响生活在高层住宅附近的居民,所以应注重引进新的技术和措施,降低噪音的分贝,减少废弃物的排放。③加强管理与检测。高层住宅大多处于楼群密集的区域,而深基坑施工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沉降,导致地基变化,继而影响相邻建筑物的使用安全,所以应加强基坑支护施工的管理与监测,根据发现的问题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采用相应的施工技术和机械,消除消极影响。④加强和市政的沟通。在深基坑施工中,如果缺乏和市政有关主管部门的沟通,很难了解施工场地下管道的敷设情况,盲目施工极容易破坏地下管道和设施,而这些管道和设施大多与水、电、天然气、电缆有关。
1.1 内支撑
内支撑有很多种的布置方式,可以根据基坑形状进行分类,可以分为对撑、角撑、圆环式以及框架式等等,其一般会在混凝土支撑、H 型钢以及钢管中应用,圆环式的内支撑有着对四周的受力较为均匀的优势,因此,使用圆环式的内支撑能够使得空间利用率增大。
1.2 地下连续墙
地下连续墙指的是地面以下的为了截水防渗、承重、挡土而构筑成的连续墙壁。地下连续墙对环境的要求比较高,比较适用于基坑较深的工程。地下连续墙在施工过程中震动较小而且噪声较低、墙体防渗性能好而且墙体刚度较大,在施工中几乎对周围的地基不会出现扰动,可以组成具有很大承载力的任意多边形的连续墙来代替沉井基础、桩基础或者是沉箱基础。地下连续墙对土壤的适应范围比较广,在中硬底层、软弱的冲击层以及密实的砂砾层中均可以进行施工。其中预应力地下连续墙是地下连续墙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而且其应用也比较的广泛,预应力地下连续墙能够有效的减少墙体的厚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支护墙的刚度,进而使得内支撑的数量减少,而且在曲线布筋张拉过后所产生的反拱作用,使得支护墙的变形以及裂缝都有所减少,而且还能够使得地下连续墙的防渗透能力提高,因此,预应力地下连续墙将会是地下连续墙的一个新的很好的发展方向。
1.3 土钉墙
土钉墙是由天然的土体通过土钉墙进行就地加固并且与喷射硅面板相结合,从而形成一个类似重力的挡墙,用来抵抗墙后的土压力,从而使得开挖面的稳定性能够保持,而这一土挡墙便称为土钉墙。土钉墙是通过插筋、钻孔和注浆来设置的,一般称之为砂浆锚杆,也可以直接打人粗钢筋以及角钢从而形成土钉。土钉墙适用于深度不是很深,而且对周围环境要求较低的工程,土钉墙技术的造价十分低,而且应用也十分便捷,比较适用于软土地区,因此,近年来土钉墙技术已经得到了十分巨大的发展。
1.4 逆作法施工技术
逆作法施工技术是目前高层建筑物最先进的施工技术方法。它是沿建筑物的地下室轴线或者是周围施工地下连续墙或者是其它一些支护结构,同时在建筑物内部的相关位置浇筑或者是打下中间支撑的桩和柱,并且将其作为施工期间楼底板封底之前承受上部结构自重或者是施工荷载的支撑。然后对地面一层的梁板楼面结构进行施工,并以此作为地下连续墙刚度较大的支撑,然后逐层向下进行土方的开挖和各层地下结构的浇筑,直到底板进行封底时。此时,由于地面一层的楼面结构已经完成,这便为上部结构的施工创造了一定的条件,因此可以同时逐层进行地上结构的施工,以此类推,地面以上和地面以下同时进行施工,直到工程结束为止。逆作法施工一般应用在地下层数较多的深基坑工程当中,这一施工技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施工经费的投人,使得施工效率有所提高,还能够防止周围环境的变形。
建立应急处理方案,以防出现材料短缺、设备故障,既要保证安全施工,又要确保工程的质量。比如,发现漏水后,应迅速查明漏水的源头实施止水措施,无漏水状况后再进行施I;发现地面或侧壁出现裂缝时,为了避免地下水的渗透,应进行灌浆修补。
2、桩基础施工技术
2.1 施工前的阶段
桩基础工程在施工之前,应该对桩基础施工的现场进行全面的勘探,从而为编制施工方案提供必要的资料,进而为成桩工艺!机械选择方面的确定以及成桩质量的控制提供强有力的保证。其次,在施工之前还应该根据设计好的桩型以及土层的状况从而选择好相应的机械设备,为桩基础施工进行工艺试桩。在此基础上,还应该做好现场准备,要使得场地平整,其中高层建筑物的桩基础通常为密布的群桩,而桩机在进场之前,应该对整个作业区都进行平整,从而保证桩机的垂直度,为了使得其能够方便于稳定行走施工现场首先应该做的便是将现场的障碍物进行清除。除此之外,还应该有一定的技术准备,首先应该编制好施工方案,对施工进度进行很好的规划,从而制定出质量保证、安全技术能够得到良好保证的施工工艺。在施工之前,还应该注意沉桩阶段的工作,在灌注桩成桩阶段,应该注意灌注成孔的方法主要有泥浆护壁成孔、干作业成孔以及成管成孔等几种,在成孔之后放置钢筋笼,然后浇筑混凝土,从而形成灌注桩,而预制混凝土桩的的形式分为两种,分别是方桩以及管桩,它们的沉桩方法主要有静力压桩法、锤击打入法、振动沉桩法以及水冲沉桩法。
2.2 施工阶段
在施工阶段,首先应该做好对原材料的抽查,主要检查的是钢筋、水泥、石子以及砂等主要原材料的质量是否符合标准。还应该对钻孔的过程进行监督,每次钻孔之前应该对桩位以及标高进行反复的核查,确保其准确无误,还应该对终孔的孔径、孔深、孔斜度以及二次清孔之后的沉渣厚度、沉浆密度进行检测,同时参照地质勘探报告,检查是否已经达到设计持力层以及进人持力层的深度。在此基础上,还应该对钢筋笼进行检查,主要检查钢筋笼的下笼、制作质量、搭接长度以及焊接的质量等等。在对混凝土灌注桩进行浇筑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对其进行旁站监理,主要对施工企业现场的施工人员的到岗情况、建筑材料的准备情况施工方案的执行情况以及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搅拌以及浇筑的质量进行监督,在对导管进行检查的过程中,必须使用接头抗拉试验以及水密承压进行检查。
3 结束语
深基坑支护和桩基础施工是高层住宅施工中的核心内容,而支护技术在深基坑施工中应用最为广泛,对深基坑工程的质量有着深刻的影响。不过,深基坑施工极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地下水位情况、深基坑的设计深度、流砂、建筑场地的地理环境、管涌、场地土质条件、施工天气,所以应注重施工工艺的选择和施工方案的确定,尽可能缩小不利因素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马建峡. 深基坑支护技术在软弱地层中的应用[J]. 工程质量. 2014(09)
《东方直播室》的成功之处
《东方直播室》是东方卫视于2010年3月倾力打造的一档群口辩论型谈话节目,立足于“直播转型中的中国”及“梦想离不开现实的关注”。自开播以来,《东方直播室》收视率、人均收视分钟数和到达率都取得良好成绩,并被评为“年度最佳脱口秀节目”。《东方直播室》之所以会获得观众的认可,其成功之处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多元开放的话语空间。《东方直播室》致力于建构一个“社会观念的自由市场”。在节目中,主持人、正反方嘉宾、当事人、现场观众以及通过网络媒体参与节目的网民、通过短信参与节目的观众,共同组成了一个开放、多元、互动的谈话场,最大程度地做到了给予各方观点平等、公开的表达机会,这在某种程度上契合了社会话语能量释放的需要。在《东方直播室》构建的公共话语空间中,具有平等观,不是高人一等的说教者,具有开放性,不是家长作风的一言堂。节目充满了思想交锋,真正做到了“让人民说话”。
富有张力的表现形式。《东方直播室》坚守的一条原则就是一定要让事件当事人出现在节目现场。每期节目邀请4―5名当事人或者话题相关人员,按照节目设计依次登场。当事人的出现,让嘉宾和观众能直击事件,使节目体现出扑面而来的现场感,成为引爆节目情节的关键,极大地满足了“感觉人”的互动需求,从而逐步把辩论引向深入。同时,《东方直播室》非常善于讲故事,注重叙事节奏的把握。一波三折的故事、意料之外的神秘人物、戏剧般的情节转折等近乎娱乐性的元素都在刺激观众神经,引起观众持续的收视兴趣。
新鲜热度的节目选题。《东方直播室》的选题定位是:关注当下热点新闻事件以及引起广泛关注、值得讨论的社会现象,直播转型中的中国。在遵循以上定位的同时,节目注重话题选择的关注度、冲突性、民生性。我们来看一下《东方直播室》部分选题:
从以上代表节目中可以看出,《东方直播室》的选题大都是炙热的具有冲突性的社会话题。这类选题一是具有广泛的关注度,能够有效激发众多嘉宾、广大观众参与话题讨论的热情;二是具有明显的冲突性,蕴涵着多元化的判断标准。在节目中各方在同一话题中各持己见,火药味十足;三是具有贴近大众的民生性,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使观众很容易从节目中找到共鸣。
善于掌控的节目主持。《东方直播室》属于群口类谈话节目。对这类节目来说主持人既是组织者又是引导者, 需要灵活地掌控各种角色。《东方直播室》的主持人骆新有着长期新闻工作经验,曾当过记者、评论员,具备冷静、理性的特点,同时兼备对现实的关怀,有着难得的悲悯和自省精神;既强调交锋,又强调宽容,正如他自己所说:“节目中重在寻找一种平衡”。骆新的气质与《东方直播室》的定位非常符合。在节目中,主持人骆新善于抓住节目中的兴奋点,并进行放大,引导各方向纵深辩论;善于掌控节目现场,使嘉宾们在争论得面红耳赤的时候能够控制住局面,使现场的气氛保持高点,同时防止话题偏移,引导辩题回到节目正轨;善于总结提炼,使节目主题进一步深化、升华,使节目更有思辨性。
《东方直播室》今后发展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档成熟的节目形态需要时间去完善,但随着栏目同质化竞争的不断加剧,《东方直播室》要想继续在同类节目中拔得头筹,必须在今后的发展中注重以下几个问题。
坚守新闻真实性底线。近几年,部分电视节目为博取高收视率,在节目中制造噱头、编造情节,甚至雇佣演员,刻意渲染矛盾,表现扭曲的伦理道德观。在《东方直播室》节目中,出人意料的神秘嘉宾,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在抓人眼球的同时也难免让观众对节目内容的真实性产生怀疑。作为东方卫视重点打造的品牌栏目之一,总制片人陆天旗表示:“《东方直播室》把‘真实’看得比生命还重要。”作为一档触及民生的节目,《东方直播室》应继续坚守“真实性”底线,对内容真实性进行严格把关,做到人物真实、事件真实、细节真实。
避免节目过度综艺化。中国传媒大学胡智锋认为“《东方直播室》兼具民生新闻的贴近性和综艺节目的可视性。”从《东方直播室》的定位上来看,节目力求让综艺节目触及民生、触及心灵,传播并引导社会主流价值观。但是火爆的现场、激烈的争论、出格的言辞也受到部分观众的质疑,有观众认为节目是“吵架真人秀”,也有人认为“太过残忍”。《东方直播室》从本质上来说依然是一档新闻专题节目,通过融入综艺节目的元素解决了节目可视性的问题,但也应该警惕中国电视“娱乐至死”的路子,避免过度综艺化,避免为了节目好看而制造冲突,避免形式大于内容。《东方直播室》应坚持栏目定位,通过话题的选择、内容的贴近、思想的碰撞吸引观众,引领主流价值观和人生观,真正起到一个负责任的媒体应有的作用。
以内容制胜,避免同质化。在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以及东方卫视《东方直播室》取得成功的同时,各电视台纷纷推出了类似节目,如贵州卫视的《新闻当事人》、辽宁卫视的《交锋》、北京卫视的《有话就说》等等。一时间,电视荧屏上“争吵不断”,热闹非凡。一向谦虚内敛、不善言辞的国人突然变得不留情面、快人快语,甚至让人怀疑这是他们的本来面貌吗?《超男》《快女》等一批娱乐节目因限娱令沉寂之后,电视界迎来了以吵架为特征的论辩节目时代,再一次迎合了观众的围观心理。紧缺的话题资源使得各栏目内容趋同,紧缺的嘉宾资源使得几位“名嘴”忙于奔波在多个栏目之间。抢热点无可厚非,擅表达的嘉宾也可以高薪聘请,但不能仅仅是猎奇、亢奋。更应该从话题深度的挖掘上,解读视角的选择上多下工夫,从形式上避免雷同,从内容上避免重复,使论辩节目成为更有思辨性、更有启发性的高品质民生节目。
注重打造主持人品牌。品牌是一种跨时空的文化。应该说《东方直播室》在栏目品牌的建立上还是下了一些工夫的,从栏目包装、标识设计、演播室舞美等方面都做了很多努力,效果也非常不错,但主持人品牌的打造还可以做得更好。在电视行业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观众通过主持人风格能够对节目气质进行基本识别,从而使手中遥控器停留在这些节目上。脱口秀节目的灵魂就是主持人,特别是在辩论型谈话节目中,主持人的作用和地位显得尤其重要。如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就将胡一虎的品牌效应做到最大化,可以说胡一虎就是这个节目的代言。而目前看来,包括《东方直播室》在内的内地辩论型谈话节目虽然引起了关注,但主持人品牌打造还远远不够。骆新虽然一直从事新闻工作,但同时也担任了综艺节目主持人,虽然曝光率和知名度得到了提高,但对于个人品牌的形成并未发挥积极的作用,定位不够清晰。这就需要栏目,甚至是频道,对主持人进行准确定位,配备专门团队,突出主持人个性,加强营销,将主持人打造成为栏目的名片。
辩论型谈话节目毕竟还是一种比较年轻的节目形态,需要时间成熟和完善。我们通过对《东方直播室》这一个案的分析,也是希望能够对辩论型谈话节目共性的问题有所探讨和启发。我们希望这类节目可以做得更好,走得更远。
(作者单位:广播电影电视管理干部学院)
本文责编:邵满春
参考文献:
【关键词】桩基施工;常见问题;防治措施
1 工程概况
湘江四大桥是湖南湘潭市二环线上的一座特大桥,桥位周边地势较为平坦,区内不良地质现象主要为淤泥质土和表层软土,埋藏深度一般为0.3~1.2m;砂卵石层中局部含泥量较高,且多处于稍密状态,胶结性较差。河西岸自上而下依次为种植土、亚粘土、粉细砂、卵石土、强、微风化砂层泥质砂层;河东岸自上而下依次为种植土、亚粘土、砾砂、强、微风化泥质砂岩;河床表面覆盖卵石土,较薄,以下为强、微风泥质砂层。
2 桩基础施工常见问题及防治措施
桩基础的施工工艺已比较成熟,在此不在赘述,下面结合在湘潭四大桥桩基础的成功经验浅谈施工时容易出现的问题及防治措施,希望能提供一点借鉴。
2.1 桩基冲孔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预防、处理措施
2.1.1 桩基偏位、孔位倾斜度过大。
主要原因:测量放线有误,定位桩保护不当;桩机就位不准确、桩机摆放不平稳,施工时桩机有水平位移及不均匀沉降等。
防治措施:加强开孔前测量复合,保证桩机就位准确;扩大桩机支承面积保证桩机摆放平稳,水上桩基施工时可将桩机底座与水上施工平台焊接在一起。坚持每天检查中心点等,发现偏差及时纠正。
2.1.2 护筒下沉。
主要原因:护筒周围采用粘土填封,护筒底口没有埋置在密实土层中;护筒长度不足导致的底角漏浆严重导致护筒下沉现象,特别在软基地区,淤泥分布深度大且呈流塑状,如护筒长度不足,极易出现护筒底角漏浆现象。
防治措施:冲击成孔的开孔时要低锤勤打,形成坚固孔壁后,再恢复正常冲击;根据现场情况选择埋置合适长度的护筒,做好现场监控工作,如发现护筒底角漏浆或者轻微下沉现象,立即做填埋块石护脚、护筒固定或护筒加长工作。
2.1.3 塌孔。
主要原因:未及时向孔内补充加水或泥浆, 孔内水头过多降低;泥浆性能没有根据不同地层情况调整。泥浆过稀或桩机停冲过久造成上层泥浆过稀。
防治措施:根据地层情况,调整泥浆指标及孔内水头高程;加固地基,鱼塘处桩基施工平台不宜过小,保证桩基础施工平台的平整和压实。
2.1.4 漏浆。
主要原因:桩基钢护筒脚容易漏浆,在贝壳层等特殊地质容易漏浆。
防治措施:根据地质资料配置合适的优质泥浆,施工时保证泥浆的性能,当冲至护筒脚或贝壳层时加浓泥浆并减慢冲进速度;如在护筒脚或贝壳层漏浆,投入大量优质粘土,待沉淀后慢速冲进,积压粘土补漏,情节严重时要一并投入水泥或者粘土球。
2.1.5 缩径与卡锤。
主要原因:锤径减小必然造成桩基缩径,此时加焊锤头直接冲进容易造成卡锤。
防治措施:坚持每天检查锤具、及时加焊锤头,如锤头减少过多,加焊锤头后需填筑适当高的石头方可冲进。
2.1.6 梅花孔。
主要原因:钢丝绳质量差不能带动锤迅速旋转,锤具或锤销质量差不能自由旋转,孔底泥浆太浓,锤不能旋转,锤头位置加焊的圈筋不圆,锤不能旋转。
防治措施:保证钢丝绳及锤具等质量,及时加焊圈筋,根据实际情况调节泥浆性能。
2.1.7 捞取渣样过细。
主要原因:锤头上的锤齿磨损过大,能冲碎岩石,只是碾磨岩石;泥浆过稀,不能浮带大颗粒渣样;岩石很硬,无法冲碎。
防治措施:每天坚持检查锤具,及时补充锤齿,根据情况调整泥浆。
2.1.8 进尺异常缓慢。
主要原因:冲程及冲次过小;泥浆含渣太多,孔底存在大量渣样。
防治措施:检查冲程及冲次,冲进过程中根据不同地质控制冲程及调整泥浆。合适的泥浆不但利于保证孔壁稳定,而且有利于悬浮起岩渣加快施工进度。
2.1.9 桩基扩孔系数过大。
主要原因:地处淤泥层、施工时桩机摆动过大、桩基冲进时塌孔等。
防治措施:如淤泥层不厚并且扩孔过大,可以采取局部换填。
2.2 桩基清孔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预防、处理措施
2.2.1 泥浆离析。
主要原因:清孔时调浆速度过快,泥浆的稠度过小。
防治措施:普通清孔时加水调浆,不能用清水进行置换。
2.2.2 孔底沉渣过厚。
主要原因:清孔后泥浆浓度减小,泥浆稠度过小时,桩底的沉渣浮起困难。钢筋笼吊放过程中,如果钢筋笼的轴向位置未对准孔位,将会发生碰撞孔壁,孔壁的泥土会坍落在桩底,很难清除。
防治措施:采用性能较好的泥浆,控制泥浆的比重和粘度。添加调制泥浆,增加泥浆的稠度。钢筋笼吊放时,务使钢筋笼的中心与桩中心保持一致,避免碰撞孔壁。
2.3 桩基灌注混凝土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预防、处理措施
2.3.1 桩底沉渣量过多。
主要原因:清孔后,待灌时间过长,致使泥浆沉积;灌注混凝土时导管底部至桩底距离过大或过小。
防治措施:做好准备工作,清好孔后及时灌注;灌注混凝土时,导管底部至孔底的距离宜为40-80mm,利用混凝土的巨大冲击力溅除孔底沉渣,达到清除孔底沉渣的目的。
2.3.2 缩径。
主要原因:桩间距过小,施工时受邻桩挤压造成缩颈。拔管速度过快,管内形成真空吸力,对混凝土柱头产生拉力、也可能造成桩身缩颈。当桩身混凝土坍落度较小,和易性较差时,拔管时管壁对混凝土产生摩擦力,局部桩身造成缩颈。
防治措施:采用“跳打”的方式避免挤压;拔管时应先振动约10秒钟,控制拔管速度并在拔管时不断振动;混凝土浇注前应多做检测,不合格的混凝土不允许浇注。
2.3.3 导管进泥浆。
主要原因:过量上提导管将导管拔出混凝土面,导管顶部没入泥浆面使导管上端进泥浆。
防治措施:严格控制埋管深度,当发现导管进入泥浆后,应迅速将导管插到混凝土中,利用小型水泵或小口径的抽水设备,将导管中的水抽到之后,再继续浇筑混凝土。
2.3.4 灌注砼时坍孔。
主要原因:护筒脚漏水;灌孔时桩基周围遇到意外巨大震动或堆积物。
防治措施:稳定孔内水位,防止护筒及孔壁漏水;采取措施避免桩基周围意外震动及堆积物;及时测量砼浇灌深度。
2.3.5 断桩。
主要原因:混凝土离析使桩身中断;发生堵管、卡管、导管进泥浆及塌孔时处理不当使孔内加泥;灌注时间过长,首批砼已初凝,而后灌注的砼冲破顶层与泥浆相混。
防治措施:导管在浇灌前要进行试拼,并做好水密性试验;经常检查混凝土,确保其质量;严格控制埋管深度及拔管速度。
2.3.6 桩头不合格。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深基础基坑支护的设计原则及参数选取,进而提出了深基础基坑支护的施工作业过程,可以为基坑设计与施工作业管理人员提供合理的参考。
关键词:深基础 支护结构 设计与施工
在城市内部,由于建筑物比较密集,建筑物基础的资质水文条件比较复杂,因此,基坑支护的设计与施工成为基础工程的关键部分。科学的进行支护设计,合理的选择支护施工方案,对于确保基坑作业的安全顺利进行,保证基础以及建筑物的施工质量,缩短工期以及节约成本投入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深基础基坑支护设计
1.1 深基础基坑支护设计原则。
对于建筑物深基础而言,其基坑支护设计是保证基础安全的必要条件,因此,基坑支护的设计必须遵循安全可靠,经济合理,以及便于施工的原则。首先,支护结构的选择必须按照相关的规范要求,要做到确保坑壁的稳定以及基坑施工安全。其次,能够满足邻近建筑物以及地下管线的正常使用。第三,要便于施工作业,便于挖土以及模板安装、钢筋绑扎与混凝土浇筑作业的实施,支护工期较短经济合理的原则选择支护形式并制定施工方案。
1.2 深基坑支护设计参数的确定
1.2.1 深基坑支护土压力计算。对于深基础基坑支护土压力的计算,目前仍然沿用简化后的库仑公式以及朗金公式作为计算公式,在土压力计算中常用的计算公式:
土压力计算在工程实际验算过程中必须经过合理的修正,从而尽可能的满足工程实际情况的需求。
1.2.2 土压力计算中抗剪强度指标的确定。抗剪强度直接反映土体的承载能力,因此抗剪强度指标对于支护结构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抗剪强度指标的确定,首先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确定分析方法,从而确定采用总应力或有效应力强度指标,之后根据不同测试方法测试。在工程实际应用中,砂性土大多用直剪试验代替三轴试验方法得到强度指,粘性土大多采用直剪方法得到的强度指标,由于粘土的三轴与直剪内摩擦角之比的分散性较大,在实际工程中,不宜采用直剪方法获取地基土的强度参数,以避免设计中选择强度参数的可靠度较差。
1.2.3 水压力的计算。在基坑支护设计中,水压力计算大多采用水土合算的计算方式,对与淤泥质土可采用水土合算方法计算出土压力,不需单独计算水压力,采用饱和重度即可。对砂类土一般采用水土分算。
2 深基础基坑施工
2.1 支护结构的选择及施工。
基坑的支护形式种类较多,在基坑施工作业中,经常使用的支护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2.1.1 悬臂式支护结构。悬臂式支护结构是指不带内撑以及拉锚的板、排桩墙与地下连续墙支护结构的统称,悬臂式支护结构必须依靠其足够的入土深度和结构的抗弯能力来确保支护结构的稳定与安全,一般由钻孔灌注桩、沉管灌注桩、预制桩或钢板桩组成桩排挡墙。由于悬臂式支护结构桩入土深度以及桩身弯距大,因此施工成本较高,而且对周围邻近建筑的影响比较大。
2.1.2 水泥土桩墙支护结构。水泥土桩墙支护结构是重力式围护墙的一种,主要通过水泥作为固化剂经过深层搅拌机械在将水泥以及土体强制搅拌,从而形成具有一定强度和稳定性的的水泥土复合桩。水泥土桩墙支护结构主要是依靠墙体的自重来平衡内外土压力差,特别适用于适合软土地区的基坑支护结构设计。
2.1.3 内撑式支护结构。内撑式支护结构一般由支护结构体系与内撑体系构成,支护结构中,支护桩常大多采用钢板桩或者钢筋混凝土桩,支护墙通常采用采用地下连续墙或者钢筋混凝土桩排桩墙的形式。内支撑可以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梁或者是钢管支撑,钢筋混凝土支撑体系刚度较好、变形量小。钢管支撑加载预压力便捷,而且可以回收再利用。由于内撑式支护结构可适用各种土层和基坑深度,因而在基坑支护工程中较为常用。
2.1.4 门架式支护结构。们驾驶支护结构较常见的形式主要有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压顶梁和联系梁形成空间门架式支护结构体系。门架式支护结构支护深度相对较大,属于悬臂型支护。门架式支护结构主要用于开挖深度已超过悬臂式支护结构的合理支护深度的,属于对悬臂支护结构的延伸替代。
2.1.5 土钉墙支护结构。土钉墙支护结构一般情况下采取砂浆锚杆的形式进行支护,也有采用打入或射入方式设置土钉。土钉墙支护结构施工流程为边开挖基坑,边在土坡中设置土钉,并在坡面上铺设钢筋网通过喷射混凝土形成混凝土面板,形成土钉墙支护结构。
2.2 排水作业。
在深基础基坑施工过程中,必须重视排水问题。为防止地下水深入基坑,深基础土方施工需要隔渗处理,即利用高压喷粉、深层搅拌形成的水泥土墙,隔绝地下水渗入基坑内。排水作业时必须时刻观测地下水位变化情况,以免导致周围建筑物原地下水位变化。
2.3 深基础地基土加固。
目前常用的地基土加固施工方案主要有水泥土深层搅拌桩,旋喷桩以及注浆三种形式,对于基坑支护土体加固位置来说,加固围护墙体的被动侧可以有效提高被动区土体抗力,从而减少围护墙侧向位移。加固围护墙体的主动侧可以减少主动区土的压力,同时增强防渗帷幕的作用。对于基坑坑底以下的加固,应该在土体开挖前在坑底下部位置与围护墙底平面上之间做不透水加固土层,通过与周围墙体形成一体,利用加固土层以上的土重平衡以及抵抗承压水。
2.4 土方开挖。
在基坑土方开挖过程中,对于面积较大的基坑,应该采取分块分区对称开挖的形式。在开挖作业过程中遵循首先开槽支撑,先支撑后开挖,分层实施开挖以及避免超挖的原则。土方开挖作业应尽可能的缩短基坑无支撑的时间,对于同一基坑深浅不同时,应按照先浅后深的原则,如果施工作业现场两基坑相邻,应该采取先深后浅的作业方式。
3 结语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张,高层以及超高层建筑日益增多,高层建筑深基础的设计与施工成为基础工程的研究重点。高层建筑深基础支护的设计与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基础施工的安全稳定,因此,合理的确定基坑支护验算重点设计参数,科学的选择支护结构并制定施工方案,对于确保深基础基坑作业安全,保证建筑物基础的施工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关键词:技术设计 桩基施工 施工控制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当天然地基土不能满足地基基础设计承载力和变形的要求时,可以采用桩基础的形式将荷载传至深部土层。桩基础的整体性和刚度较大,能承受较大的竖向和水平荷载,可满足高、重、大建筑物对地基的要求。在近代土木工程的发展中,桩基础的作用日益显著。
一、桩基的分类
桩基础包括基桩和与桩顶连接的承台。桩身全部埋于土中,承台底面与土体接触的称为低承台桩基,建筑桩基多为此类;桩身上部露出地面而承台底位于地面以上的称为高承台桩基。
桩基按桩身材料分类:混凝土桩;灌注桩、预制桩;钢桩;组合材料桩。
桩基按基础的受力原理大致可分为摩擦桩(又可分为压力桩及拉力桩)和端承桩。摩擦桩是指利用地层与基桩的摩擦力来承载构造物,用于地层无坚硬之承载层或承载层较深时;端承桩是指使基桩落于承载层上以便承载构造物。
按施工方式可分为预制桩和灌注桩。预制桩:通过打桩机将预制的钢筋混凝土桩压入地下。灌注桩:首先在施工场地上钻孔,当达到所需深度后将钢筋放入浇灌混凝土。
二、 桩基的设计
1、桩基的设计选型原则
(1)明确上部建筑结构的荷载。
(2)根据地勘报告、建筑工程所在位置的水位状况(周边有无湖泊、河流等)、场地条件(临近有无既有建筑等)、桩端深度等具体因素,通过计算多种不同形式的结构,再综合考虑承载力、经济指标等最终确定桩基类型、外形尺寸、构造、数量及平面布置等。
2、桩基的应用范围
桩基是一种古老的基础型式,桩工技术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过程,无论是桩基材料、桩类型,或桩工机械、施工方法都有了巨大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现代化基础工程体系。如今已得到广泛应用,如对不均匀的沉降有严格要求的大型工业厂房、荷载超大的建筑工程以及高层建筑;需要抵消上拔力与水平力,消除倾斜等不利影响的高耸建筑(如输电塔等);以及特殊土体或软弱地基上的建筑物。
三、桩基工程施工控制
1、施工准备
(1)施工机械
在使用机械设备之前要对其进行全面检查,及时解决设备中出现的问题,并进行试机操作,观察机械运行是否正常,待所有检查合格后才可正式投入使用。对于机械设备运行的场地要进行平整与压实处理,防止机械设备在移动过程中发生倾斜等现象影响机械设备的使用。
(2)操作人员
施工之前要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工作,在相关技术和要点方面进行培训;操作人员要做好安全措施,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执行,不得擅自更改施工工艺。
(3)电气
施工过程中要密切注意电气安全,电线必须具备良好的绝缘保护措施,不得出现破损等现象。在电气设备中,金属部分要设置必要的接地措施,防止发生静电影响设备正常运行。此外还要做好防雨措施,防止淋雨使设备受到损坏。在使用之前,要对线路中的各个关键点进行检查,避免使用过程中发生漏电或突然停电,影响工程进度和质量。
(4)原材料质量
应有专业质检员负责抽查水泥、砂浆、钢筋、石子等原料的实际质量。如对水泥进行浓稠度、安定性、凝结时间以及抗压强度等试验;对钢筋进行冷弯、拉力等测试;对砂石应当检测其砂石级配、含水量等。对于商品混凝土,则应当全面检测水灰比,来满足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
2、施工操作
(1)钻孔过程的复核与检测
钻孔之前应计算桩位的标高、孔桩深度、直径及沉浆密度,保证其精确性。根据地勘报告,在施工过程中一旦发现地质发生变化或持力层的深度没有符合规范要求,应适当加深持力层的距离0.8~1.2 m,确保桩身的设计承载力,以便符合规范要求。
(2)压桩
桩身起吊要慢,防止桩头撞击桩架,撞坏桩身;地面多人观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压桩时执行“重锤低击、低提重打”方针。桩开始打入时,桩锤落距宜低,保证桩尖正常沉入土中。待沉入一定深度、桩尖不易发生偏移时,可适当增加落距并逐渐提高到规定数值,继续锤击。
采用旋挖钻机取土成孔施工中易出现的问题是钻孔作业至4~l0米亚粘土层时,桩孔缩径现象严重及成桩过程中桩孔坍塌,为避免出现这些情况,操作人员在控制钻进尺度及回转斗提升速度等方面需有足够的经验,且静态泥浆的配比、钻具的结构及护筒的埋护需合理。
(3)静态泥浆的配比
钻机施工中泥浆可以防止孔壁坍塌、抑制地下水、悬浮钻渣等。静态泥浆作为成孔过程的稳定液,可在孔壁处形成一薄层泥皮,使水无法渗透。
针对工程的地质情况,调整泥浆配比,控制泥浆比重,提高泥粉质量,增加粘性及感,添加处理剂,增强絮凝能力,保护壁泥皮的厚度及强度,调制出各项性能指标良好的泥浆。
(4)护筒的埋护
施工场地地质情况不同,护筒直径也不相同。直径越大,其内部贮存的泥浆量就越大,在提升钻杆时,护筒内的水压以及泥皮的稳定性也就越强,在钻进过程中,需要操作人员凭借经验对孔的定位进行目测,而目前的机械已可实现自动定位功能,保证了定位的准确度,提高了质量。
(5)钢筋笼的检测
需对钢筋笼的焊接、下笼、搭接长度等进行系统检测,对于钢筋笼的制作长度应根据钢筋的定长适应。
3、桩基检测
因地层变化复杂、施工方法欠妥等,桩身可能出现缩径、扩径、断裂等缺陷,会改变基桩的正常工作性状,从而对基础乃至整个建筑产生潜在危险。为了更好地确定桩基的质量,通过验收检测评价桩身完整性是保证基础安全的必然。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等对工程桩进行相应检测的主要方法有静载试验、钻芯法、低应变法、高应变法、声波透射法等几种。其中,在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方面,桩基静载试验是目前最准确可靠的检验方法,判定某种动载检验方法是否成熟,均以静载试验成果的对比误差大小为依据。因此,每种地基基础设计处理规范都把单桩静载试验列入首要位置。
桩基检测应注意:1、检测人员对标准规范的执行力度,检测单位的资质;2、现场准备工作、测试仪表、试验步骤、出具的检测报告等要符合规范要求;3、采取多种手段配合运用,严格检测制度,检测结果没出来前不允许进行桩基上部的施工。
结束语
无论何种形式的建筑,基础的作用不言而喻。施工图设计需谨慎,实际施工时更应结合现场情况等多方面因素严格按规范技术要求进行,加强监督管理,不断总结经验,提升施工、管理水平,建设放心工程。
参考文献
[1] 张雁,刘金波.桩基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 夏丹丹,刘蕾. 浅谈建筑施工中桩基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7).
关键词:电力线路;铁塔基础;施工
铁塔基础工程是高压架空线路工程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高压架空线路荷载的承担者,在线路施工中属于隐蔽工程。输电线路铁塔具有长期野外运行、使用条件复杂、长距离分布等特点。铁塔是通过基础将荷载传递到地基中去,无论地基或基础哪一部分出现问题或发生破坏,都将对上部铁塔造成恶劣影响甚至造成重大事故。因此,对电力线路铁塔基础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的研究意义重大。
一、原材料质量控制
(一)基础钢筋的质量控制
基础钢筋入库时要按照图纸进行入库检验。分型号堆放,并挂牌标识。发到施工现场的钢筋,为了避免错运或错用,在使用前应对照图纸逐个检查型号、尺寸、规格、数量。
(二)水泥的质量控制
对于水泥的选择与使用应是合理而科学的,要以电力线路铁塔基础的工程设计以及季节气候等实际情况为依据。在施工中应满足以下几方面条件:①最佳的水泥强度等级应该是混凝土强度等级的1.5倍~2倍;②在水泥的选择上,应选取收缩值较小的,这主要是由于水泥的等级越高、并且细度也越细,就会对混凝土开裂产生越大的影响;③在水泥的使用上,最好应选用低热水泥,这样有利于混凝土温升值的降低;④还应对水泥的碱含量进行严格的控制;⑤在水泥的储存上,不允许混装,而是应按标明的品种、强度等级、生产厂家和出厂批号分别储存;⑥在运输与储存的过程中,需要对水泥采取相应的防水防潮措施;⑦如果水泥是提前进货入仓的,就应控制其温度。
(三)骨料的质量控制
①严格控制砂、石骨料的质量,包括:强度、抗冻性、化学成分、颗粒形状、细度模数、级配、超逊径、针片状和杂质含量;②拌制混凝土时,应按批经常检测砂子的细度模数、粗骨料的级配、超逊径,及时调整配合比;另外砂子、小石的含水量每3个小时检测一次,及时调整用水量,保证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和水灰比;③粗骨料宜选用粒径20mm~40mm连续级配的碎石,含泥量不大于1%;④细骨料采用中细砂,平均粒径大于0.4mm.含泥量不大于1.5%,细度模数2.80左右,应质地坚硬、清洁、级配良好;⑤控制粗细骨料的质量和碱含量;⑥粗细骨料的最佳级配、各种粒径之间的含量(掺量)和最佳密度要通过试验确定。
(四)水的质量要求
拌制混凝土用水及养护用水,宜使用饮用水或经取样化验合格的水,水中不得含有油脂、泥土、杂草等,其上游应无化合物流入;有怀疑时应进行化验;为保征用水清洁,不得用水沟引水;严禁使用工业废水、污水及沼泽水。
二、混凝土配合比的选择和优化
施工前由检测部门定出施工用混凝土配合比,施工时严格按此进行投料。但混凝土配合比所用料为绝对干料,而基础施工为野外作业,受环境、气候等各方影响,砂石含水量一般较高,施工当中应对水量进行适量调整;人工进行加水应用经计量的容器,以保证用水量的可靠。经常进行坍落度检验,每班日或每个基础腿应检查两次及以上,其数值不得大于配合比设计规定值。如发现坍落度不能满足要求,在保证水灰比情况下,及时调整水量。
三、钢筋绑扎
基础中钢筋按部位分立柱钢筋和底板钢筋,主要起克服弯矩作用。施工中基础底板钢筋网靠边侧两行钢筋要求全部绑扎牢固,中间部位的部分交叉点可间隔错开绑扎,但必须保证受力钢筋不移位。箍筋弯钩叠合处应在立柱主筋转角处,沿主筋方向交错布置,如箍筋末段较长应用扳手弯至立柱钢筋笼内侧,箍筋与主筋连接部位应全部绑扎。严格按施工图纸进行底板钢筋网和箍筋绑扎,网眼尺寸允许偏差为±20mm、箍筋间距允许偏差为±20mm。
施工人员如需在底板钢筋网上走动,应在钢筋网上铺木板作为行道,发现支撑筋倒塌应及时扶正、固定。严格控制钢筋保护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5mm。
四、模板工程
模板材料、形状、规格的选用从工程结构本身出发,同时满足以下要求:确保工程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确;模板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新浇混凝土的侧压力;构造简单、装拆方便,符合混凝土的浇筑及养护等工艺要求;模板接缝严、不漏浆;钢筋必须按设计要求预留足够的保护层。
五、混凝土振捣
混凝土振捣是项重要的工作,应由有经验的技工操作,并设有专人监督。目前施工用多为插入式振捣器,其作用半径约为振动棒插入有效长度的1.5倍,使用时应当快插慢拔,插点均匀排列,逐点移动,有序进行,间距以300~400mm为宜,每次插入振捣时间一般为20~30s,以混凝土表面呈现水泥砂浆和不再出现气泡、不再显著沉落为止,不允许捣固过度。振捣上层混凝土时振动棒应插入下层混凝土30~50mm,以消除两层间结合缝,底盘、台阶采用斜面插入法振捣,立柱采用垂直插入法进行振捣。振捣时振动棒与模板的距离应大于100mm,应注意避免与钢筋的长时间接触。
六、混凝土养护
(一)基础养护
浇制完毕后,在基础坑四周放入生石灰(CaCO3),每坑石灰不得超过50kg,加入水进行熟化并产生蒸汽。坑口采用塑料薄膜封口,并覆盖蓬布、麦秸等保温材料,坑内放一温度计,保持15℃至2O℃左右。24h后观察坑内温度。温度仍保持在19℃左右,如果温度过低可适量加入一些生石灰,保持坑内温度。72h后拆模检查凝结效果。
为防止早拆模或因拆模温差太大.导致气温急剧冷却造成混凝土表层裂缝。当日均气温在0℃一10℃时基础浇制后应按蓄热法养护3昼夜,养护期间气温下降,特别是晚间应确保养护期间基础坑内呈正温;可将立柱顶部用草帘遮盖严实后再用塑料布或棉篷布将整个坑口盖严,并在上面加盖稻草或苞谷秸。
(二)拆模回填
基础拆模后,应按施工工艺要求、设计及施工作业指导书要求进行回填,土方回填作业时间应安排在上午11点至下午3点之间进行当天基础坑必须回填完.防止基础立柱受冻。然后在地面露出部分盖草袋或多堆土0.5米或者采用塑料薄膜进行保暖防护。
七、现浇基础质量检查
(1)基础强度检查铁塔基础的强度检查应以试块为依据。试块的制作应符合下列规定:试块应在浇注现场制作,其养护条件应与基础相同;试块制作数量应符合如下规定:①转角、耐张、终端每基取一组;②一般直线塔基础,同一施工班组每5基或不满5基应取一组,单基或连续浇注混凝土量超过100m3亦应取一组;按照大跨越设计的直线塔基础及拉线基础,每腿应取一组,但是当基础混凝土量不超过同工程中大转角或终端塔基础时,应每基取一组;③当原材料变化、配合比变化时,应另外制作。
(2)现浇基础尺寸检查:浇筑铁塔基础腿尺寸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保护层厚度为一5mm;立柱及各底座断面尺寸为一1%;同组地脚螺栓中心对立柱中心偏移为10mm。
(3)整基铁塔基础在回填夯实后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规定。
(4)质量记录由质检员负责监督质量,由施工负责人组织施工及检查,及时填写基础浇制把关卡、隐蔽工程签证以及基础施工检查及评级记录。
结束语
输电线路基础的作用是保证杆塔在运行中不发生下沉或受到外力的作用时,不发生倾倒或变形。基础施工质量的好坏,对高压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关系极大。因此,在电力线路铁塔基础施工中,应掌握相关的施工技术,并做好相应的质量控制,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电力线路铁塔基础的质量,进而为整个线路提供安全、质量保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