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课堂教学设计的方案范文

课堂教学设计的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课堂教学设计的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课堂教学设计的方案

第1篇:课堂教学设计的方案范文

大唐镇小 戚飞云

一、指导思想

“与时俱进,弘扬个性”是时代的主旋律。素质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要把人的因素放在第一位置上来考虑,要把着力点放在挖掘人的潜力,发挥人的主体性和发展人的能力上,要努力使学英语课堂教学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即学生的学习、生活、劳动的需要,学生学习兴趣、爱好特长及个性发展的需要。我们开展““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主题教研活动,就是要探索能满足在英语课堂中学生个性特长发展需要的途径、方法。使英语教育主动地适应社会、适应学生,这对推进学校的素质教育是十分有意义的。

二、活动目标

作为教师我们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应实施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来释放那些被压抑的潜意识,要彻底地摆脱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把精力放在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提供信息,引导学生的积极思维上。要在课堂中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操作、实践探索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英语和感知英语,体会到英语就在身边,感受到英语的趣味,体验到英语的魅力。作为学生只有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投入学习活动,才能使外部的学习活动逐步内化为自身的智力活动,从而更有效地获取知识,发展智能,提高素质,弘扬个性。

三、活动内容

(一)创设愉悦的自主探究情境,激发学生参与意识

(二)注重课堂实践活动,提供实践参与时空,展开自主探究的过程

(三)创设生活化的英语情境,营造参与氛围,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四、活动过程

2008学年第二学期

教研活动主目标英语课堂教学中全面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教研活动主题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自主探究与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实践与研究

教研活动主形式理论学习+课例研究+教学沙龙

教研活动流程设计

时间地点分活动内容参加人员分活动形式预期效果

2月下旬校外自主研修系统的理论知识分备课组读书报告,总结,体会等认识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特长重要性

3月上旬校内听取专家有关个性特长发展的理论与案例全组人员讲座初步了解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学习观课方法和数据记录手段

3月中旬校外观课—记录全教研组观课,运用《课堂教学监控观察表》收集有效信息,产生初步思考

3月下旬不限撰写观课反思分备课组案例研究观课反思成文,文章要以数据和记录为基础

4月上旬校内实践---创新全教研组个人教学实践,实践反思成文

4月中旬校内全组主题式教学研讨全教研组初步制定主题“教学展示”活动形式教师能将教研生成运用于实践,以教学是否有效反过来验证教研是否有效。

教研活动评价(这部分需要在后期完成,教研设计时要考虑进去)

教研活动是否针对教师现实需求(是否)问题解决方案是否形成(是否)教师参与程度与研修现场氛围(好、较好、一般)教研活动是否为教师寻觅到专业支持(是否)教研活动的成果是否得到体现(用论文、反思等形式为活动中的生成寻求理论支持)(是否)教师是否有运用活动成果与教学实践(是否)教师的教学实践验证是否和教育活动中设想的解决方案相关教研组长自我总结和反思

课题观点记录

一、突出个性发展主体地位的英语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个性特长的主渠道,为发挥好主渠道作用,我们对课堂教学的组织、课堂教学的结构必须改革,建立起突出个性发展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有以下设想:

1、创设民主和谐的英语课堂教学氛围。

2、确立适合主体发展的英语课堂教学结构。①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相结合。②教学情感和学习情感相结合。③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相结合。

3、创设一个发展多元格局的小学英语教学体系。①变统一的教学内容为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②变固定的班级统一练习为多层次的练习。③变“应试型”评价为多元化评价,以更全面、更精确反映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与整体综合素质情况,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二、拓展个性发展广阔天地的学生活动课程,设想创设一套符合本校学生实际的英语校本活动课程,以拓展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努力创设满足学生个性特长发展的硬环境,这需要学校有整体的规划和中长期的目标,为学生开展课外兴趣活动提供物质上的保证。

第2篇:课堂教学设计的方案范文

英语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意义

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多种要素构成的。教学设计是以获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及传播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修改方案的过程。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用系统的方法对这些要素进行合理的安排和计划,就是课堂教学设计。这样的设计使诸要素之间联结起来,有利于促进教学的系统化,有利于提高教师处理各种教学信息的能力,有利于教师全面、客观地认识教学,并不断改进和完善课堂教学。可以说,课堂教学设计是改善课堂教学的一种更高层次的探索,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一项必要工作。

英语教学设计就是英语教师根据正确的教学思想和英语教学原理,按照一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针对具体的教学对象和教材,对英语教学的整个程序及其总体结构、具体环节及其有关层面,预先作出行之有效的策划,是英语教师教育思想、思维流程和教学艺术的体现。教学设计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艺术。所谓科学,一是要求正确运用教育思想和英语教学原理,既切合教学的内在联系及其规律性,又反映英语知识的内在联系及其规律性,两者相辅相成;二是要求这种思维流程顺畅、清晰,富于条理性。思想正确性和思维逻辑性的有机结合,便是英语教学设计科学性的基本内涵。所谓艺术,就是要求英语教学设计日臻精致、完美、行之有效和富于创造性,能极大地刺激学生的学习情绪,满足他们的学习欲望,形成师生之间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作为一名中学英语教师,研究和掌握课堂教学设计,是抓好英语教学必不可少的基本技能。

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

不论哪种学科,不论哪一种教学设计模式,都包含有下列五个基本要素:教学任务及对象;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对象、目标、策略、过程和评价五个基本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了教学设计的总体框架。

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程序是:

(1) 分析教学任务,阐述教学的预期目标;从学习的需求分析开始,了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期望水平之间的差距。这样以解决“为什么”及“学什么”和“教什么”的问题。

(2) 分析学生特征,教师在分析具体的教学内容,不仅要考虑课程、单元及课时的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更需考察学生在进行学习之前,对于本课程中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具有什么知识和技能,即对学生初始能力的评定,了解学生的一般特征和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和态度,即确定学生的起点状态。

(3) 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分析学生从起点状态过渡到终点状态应掌握的知识、技能或应形成的态度与行为习惯;即学生通过学习应该掌握什么知识和技能。

转贴于 (4) 确定教学策略,考虑用什么方式和方法给学生呈现教材,提供学习指导;考虑怎样才能实现学习目标或教学目标。解决“怎么学”和“怎么教”的问题,其中应考虑教学媒体的选择和应用,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教学媒体或教学资源。

(5) 实行教学设计评价,考虑如何对教学的结果进行科学的测量与评价。考虑用什么方法引起学生的反应并提供反馈;对学和教的行为做出评价,在行为评价时,一方面要以目标为标准进行评价,另一方面评价提供了关于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从而对模式中所有步骤作重新审查,特别应检验目标和策略方面的决定。

教学设计与教案区别

教学设计有别于教学计划和传统的教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编者写形式上。教案(是课时教学计划)仅是实施教学的计划安排,教案是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实际教学方案,是上课的重要依据。它的编写呈现单向、线性状态。教学设计则是在新课程理念下对教学过程的解构和重构。课堂教学进程安排上,在以“目标——策略——评价”为主线安排教学进程的同时,出现了“活动——体验——表现”这一新进程。现代课堂教学更关注学生的主动参与,让学生在观察、运用、讨论、质疑、探究中,在情感的体验中感悟知识、学习知识,完善人格。教学过程更趋向于多维的、开放的形态。它对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要同时考虑教学的意图、教学组织中活动的主体(学生、教师,还是由他们共同参与)、行为(探索、思考、讨论、操作)和方式、媒体的使用、时间的分配以及对教学效果的预期等等。所以在一定的单位时间内对于教学的活动过程是呈立体或网状思考状态,教学诸因素不是沿“教”这条单行线前行,而是在学与教中交错朝着教学目标行进的。

(2)在编写内容上。教案通常包括班级、学科、课题、上课时间、课的类型、教学方法、教学目的、教学内容、课的进程和时间分配等。有的还列有教学媒体的使用、作业题、板书设计和课后自我分析等项目。教案主要考虑的是“教”的方案,而不是“学”的方案。教学设计则相当关注“学”的方案。教学设计对“学”有明确而具体的教学目标,着眼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客观地评价和判断自我学习效果。另外,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设计的功能与传统教案有所不同的在于它不仅仅只是上课的依据。教学设计,首先能够促使教师去理性地思考教学,同时在教学元认知能力上有所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体现教师与学生双发展的教育目的。为了实现这一功能,教学设计的自我评价是教学设计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在时间上,教学设计分为了三个时间段,即课的准备的设计、课的实施中的再次设计(即兴发挥和创造)、课后的反思性的设计修正。教学设计更加符合教学规律,容易取得最优教学效果,这一点教案是赶不上的。

(3)对于教学目标的理解和陈述上。两者体现在目标的维度、目标陈述的主体、目标陈述的功能等方面的不同。教案中以教师为阐述主体,以教材教法为中心,使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解决问题,在教学目标的描述中只考虑知识技能。教学设计则有较大的变化,教学设计是以教师和学生为阐述主体,从关注学生的学习出发,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中师生共同追求的,而不是由教师所操纵的。从教学目标设立的维度来看也更加全面,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教学目标,注重追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有机整合,突出了过程与方法的地位。教学设计在教学目标的描述中,把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都考虑到。

第3篇:课堂教学设计的方案范文

【关键词】课堂教学设计,意义,依据,原则,格式

【正文】

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 Design)也叫教学系统设计,是以传播学理论、学习理论和教育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从而找出最佳解决方案的一种理论和方法。

科学的教学设计,既体现了教育的目的性、计划性、针对性和预见性,也是顺利实施教学方案、调控教学过程的前提,更是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保证。教学设计分为宏观设计和微观设计。我们在平时教学中所作出的设计,更多的是微观设计。

一、教学设计的意义

教学设计之于课堂教学,犹如图纸之于工程施工,它有着很强的限定性。教学设计就是教师根据教育原理和教学思想,按照一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针对具体的教学对象和教材,对教学的整个程序及其具体环节、总体结构及其有关层面所作出的预期的、行之有效的策划。

英语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通过这样的设计,促进教学的系统化,提高教师处理各种教学信息的能力,有利于教师全面、客观地认识教学,并不断改进和完善课堂教学。可以说,实施课堂教学设计是改善课堂教学的一种更高层次的探索,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一项必要工作。

二、教学设计的依据

在英语教学中,不论是宏观设计还是微观设计,不论是整堂课的设计还是片断的设计,我们都应以语言学教学理论为依据,从目标、过程、评价三个方面进行考量并据此进行设计。

1.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期望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后达到的程度,是预期的教学成果,是组织、设计、实施和评价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教学目标可分为长期目标和近期目标。长期目标被称为教育目标,可是,这些目标无法在某一次教学中实现,而是长期努力的方向。近期目标被称为教学目标,主要是确定一节课教什么内容,通过哪些活动方式来实现。

2.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为达到特定的教学目标,针对学生特点,教师采取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步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对学生的兴趣、知识基础、特定年龄下的认识特点和智力水平等背景材料进行综合分析,作为安排学生学习活动和选择教学策略的依据。

3. 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结束时,对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的评定。它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1) 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与改善。通过教学评价,教师获得反馈信息,找出进一步提高和改善教学的途径。2) 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兴趣。通过评价,学生明确了自己的成功和不足,对不足之处的分析亦能使他们不断改进学习方法。

课堂教学设计对帮助教师减少课堂教学的随意性、改进课堂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是教师应有的教学技能之一。

三、教学设计的五个原则

1、要与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和内容紧密结合。

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是要求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将所学的语言知识达到牢固的掌握和熟练运用的程度,要紧紧地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而进行。

2、要具有趣味性和多样性。

兴趣是教学的潜力所在,兴趣的培养与教师的积极引导和教学艺术是分不开的。教师应根据英语学科的特点和学生年龄的特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引起学生学习的动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要体现英语交际性原则。

英语教学的实质是交际。在交际中,学生回顾、组织所学知识,然后通过练习,最终掌握知识。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是通过交际使学生认识英语,掌握英语,形成运用英语的能力。鉴于此 ,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时,要注意设置有意义的语言情景,安排各类课堂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语言和知识进行交际。

4、要充分考虑现代教学手段。

现代教学手段,如录音、录像、投影仪、幻灯、语言实验室,电脑多媒体等――现代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手段――对教学有着极大的好处。1)有利于创设良好的语言交际环境,使学生置身于一个真实的语言环境之中,全方位地感受语言的刺激。2)有利于发展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3)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现代教学手段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提高了语言信息的活动强度,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加大了课时容量,节省了教学时间,提高了外语学习效率。

5 、要精心设疑提问。

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设计中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提出形式多样、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对于学生来说,它既能激发学生兴趣,集中学习注意力,又能诱发积极思考,培养思维能力和习惯,启迪聪明智慧,还能充分训练口头表达能力。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来检查和了解学生的理解程度,鼓励和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这种提问可以分为五类:1)回忆性提问。2)理解性提问。3)分析性提问。4)综合性提问。5)评价性提问。

四、教学设计的格式

1、教学设计方案,内容包括学习内容特征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任务分析、教学目标、设计思路或意图、教学过程、课堂小结或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

2、教学设计的要求。

教学设计的书写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分析:分析学生的年龄特点、已有的认知水平、能力状况和对英语学习的情感表现;分析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行为。

2)课标分析 :分析《课程标准》对相关教学内容的要求。

3)教材分析:分析本教材内容在整个课程标准中的地位和作用,包括本课内容在本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以前学过的内容和以后要学的内容与本节内容的联系;分析本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水平之间的差别,确定对教材的处理意见,如删减、增加、调整顺序等?;预测本节教学内容与设计对今后教学的影响。

4)教学目标分析:依据《课程标准》,结合对学生和教材的分析结果,确定课堂教学目标:语言知识目标、语言技能目标、学习策略目标、情感态度目标、文化意识目标。

5)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6)教学方式分析:进行课堂教学所要采取的方法与技巧。

7)教学过程分析:(1)课前:设计出引导学生进行课前准备的方案。(2)新课导入:设计出新课的教学引语及导入方案,教学引语及方案要着力起到“凝神、起兴、点题”的作用。(3)师生互动:设计出每节新课的教学结构;写出每步设计的设计意图。无论怎样的互动都要体现下列6个要求:a.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b.从学生的问题出发营造教学情境,设计教学问题并引导学生探究、解决问题。c.设计出师生互动方式。d.争取准备两、三种针对不同群体学生的教学安排。e.对教材内容作适当的处理,发掘出教材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及育人作用。f.课堂教学要减少统一讲解,增加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分组活动。(4)课堂总结:设计出针对教材知识内容的系统回忆、巩固和发散、扩展、升华学生思维的问题及复习巩固方案。(5)课后作业:实用有效。(6)教具: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准备;教具的设计与准备。(7)教学反思:评价每节课的教学设计的实施结果;对每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及时的修改、补充、完善;写出教学感想、心得、体会。

【结束语】同其它任何一门语言一样,英语也具有其自身独有的交际特点,因此,要真正使课堂教学活动取得预设目标的达成,真正使课堂教学设计具有实效性,英语教师除了加强对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外,还应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深钻教材,掌握和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并在遵循学生语言学习规律和不同阶段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需求和特点的前提下,根据所学知识的难易度和学生的知识水平,对英语课堂教学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有一个清晰、完整的把握,精心设计,设计过程适时适度。检测教学设计的好坏,不是看它有多么的花哨,多么的完整,标准只有一个,即能否最大限度地使学生在45分钟的时间内掌握、运用最多的知识。教师只有在平时的教学中多积累,多实践,多反思,课堂教学的近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就会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张祖忻,朱 纯,胡颂华:《教学设计――基本原理与方法》;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

第4篇:课堂教学设计的方案范文

关键词:军校大学英语 课堂教学设计 多元智能理论

近年来,军校英语教学改革的开展已取得了丰硕成果。然而实践调查表明,深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以教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仍占据主导地位,大班授课等原因使得学员之间的差异受到忽视,大多数学员在语言习得过程中还处于被动地位,这与所倡导的“以学员为中心,教员为主导”的理念还有一定的差距。本文将围绕如何更好的优化课堂教学设计,突出以学为主进行探讨,希望对军校大学英语教改的开展有所促进。

1. 有关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的研究

作为一门能“使以前天才才能达到的水平让一般人也能达到”的学问,教学设计是指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乌美娜,1994)。教学设计有多种模式,但无论哪一种模式都含有四个基本要素:学习者、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有关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的研究,多数都是围绕“以学为主”展开的。鉴于军事院校英语教学的特殊性,在我院“十二五”规划的大背景下和在教研室实行小班教学的前提下,未来五年期间如何在教学观念上实现向以学为主转变,如何科学地进行教学设计,成为摆在广大英语教员面前亟需解决的一大问题。

2. 依据多元智能理论,优化军校英语课堂教学设计

多元智能理论由美国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教授提出,他(1983)认为人类至少具有七种以上智能:言语-语言智能、音乐节奏智能、逻辑数理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动觉智能、自知-自省智能、交往-交流智能,应该进行全面教育,开发每个人身上的七种智能,最大限度地挖掘人的潜能。每个人的智能表现各不相同,每位学生的学习类型和智能类型也都是独特的。多元智能理论倡导“开放式”的课堂模式,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改变了以往教师唱“独角戏”的局面。多元智能理论与大学英语的结合,为我们提供了课堂教学设计的新思路。下文将依据多元智能理论,围绕教学设计所包含的四个基本要素进行探讨。

2.1 课堂教学设计应重视学员的差异性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认知结构和学习方法。因此,对每个学员都采取同样的教法是不合理的。教员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全方位了解学员的知识基础、学习动机、兴趣爱好、智力特点,特长强项等,从每个学员智能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因材施教,设计内容丰富的教学活动,使每个学员都能以自己的方式来理解知识和建构对事物的认识,实现真正的理解并达到活学活用。

2.2 课堂教学设计应具备多维度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引领整个教学设计的全过程,教学目标达到与否还是衡量教学设计成败关键的主要指标。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大多数学生都有可能将任何一种智能发展到令人满意的水平。基于此,教学目标应面向每位学员。教员应制定切实有效的多维度的教学目标,即适合不同层次学员的、多维的,具体可行的目标及方法。细化到每个章节或每节课中,教员要在分析学员特点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从知识、能力和技能三大方面制定出通过本次课的的学习每位学员都应达到的共同目标,然后确定本节内容的扩展目标,为学员提供尽可能多的发展空间。

2.3 课堂教学设计应采用多元化的教学策略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拥有相对独立的至少七种以上的智能,而且每种智能都有其独特的认知发展过程。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员就应根据学员特点和教学内容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比如,为了发展学员的交往-交流智能,教员可以将探究式教学或任务型教学引入到课堂活动中,采用小组活动法,引导学员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学习;发展学员的音乐节奏智能,可以让学员学唱英文歌曲,学习与课文有关的视听材料等;学员身体-动觉智能的发展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课堂辩论等方式。多元智能的课程理论强调课程内容的多样性、教员的角色转换和学员的多元发展。因此在课程设计方面应将现有的课程转化成多元模式的学习机会,充分考虑使学员的不同智能都能得以发展,并对课堂上经常使用的活动和任务根据多元智能理论进行分类,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2.4 课堂教学设计应实施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的标准,运用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及结果进行测定、衡量、并给以价值判断。具体到每堂课的教学,教员应对自己本节课的教学成败有一个总结性的反思,不断总结、完善教学方案,使教学效果得到更大程度的改善。多元智能理论对传统的标准化智力测验和学生成绩考查进行了批判。传统的智力测验多采用纸笔测试的方式,过分强调语言和数理逻辑方面的能力,缺乏对学生理解能力、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客观考核。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力是由多种能力构成的。因此,教员应采取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可以将学员的课堂表现、活动参与、任务成果等都划分到评测范围中。用这种综合性的方式来评价学员,可以调动学员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具有不同智力特点的学员都能得到客观而灵活的评价。

3. 结语

军校大学英语教学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如何提高学员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离不开教员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多元智能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理论指导。依据多元智能理论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有助于突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学员为中心,并根据学员的不同智能特点组织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第5篇:课堂教学设计的方案范文

【关键词】教学设计;起点;课堂优化

按照新的课程标准,中小学生的课堂教学改革是否成功,直接关乎到课程改革是否顺利展开。课程教学的成功,其中的一项重点内容是抓好课堂教学设计,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对教学的起点和终点加以确定,优化教学中的诸元素,以引导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向主动地探索知识。

一、课堂优化完善中小学课堂教学设计

(一)课堂优化促进教学设计方案更为系统化

课堂教学是中小学教学的主阵地,教学设计是中小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教学内容中所涉及元素进行优化,建立在解决教学问题的基础上,以系统的方法安排教学方案,可以使教学设计更为有效地与用于课堂教学中,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课堂优化促进教学设计的目标更为明确

中小学课堂教学设计,就是将课堂教学内容中的原理性知识以教学材料或者课堂教学活动的形式呈现出来。这就需要对于课堂内容进行优化,合理地安排教学活动,将教学材料内容融入其中,这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教学目标的选择和设定。以教学目标作为方向,按照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进行教学设计,以更好地解决课堂教学实际中所遇到的问题。由此可见,教学设计是计划性展开的,同时对于实现教学目标还具有决策性。在具体教学的实施中,教学设计以布局安排的形式,创造性地对于实现教学目标制定决策,由此而设计如何开展教学。

(三)课堂优化促进教学设计的可操作性

从教育技术的角度而言,教学设计事实上是对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是教学操作有序展开,并获得最优的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的具体实施中,教学设计是将课堂教学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律衔接起来,以形成系统化的教学体系,达到教学目标。课堂优化,就是将这些课堂教学元素进行选择,相互之间建立密切的联系,在满足教学需求的同时,还能够解决课堂教学中所遭遇的问题。经过了优化的课堂教学技术,就是将课程教学程序确立为纲要,以期获得最优的教学效果。经过了优化的教学设计,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技能。

二、优化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将教学设计建立在教师自身素养的基础上

在课堂设计中,教师是主角,也是优化课堂的主导者。教师从课堂优化的角度出发进行教学设计,要以自身的素养为基础,将教师的个性渗入到设计当中,让教师独具魅力的教学风格展示出来。这就需要教师对于自己的专业特长和教学优势有所理解,在课堂设计中做到扬长避短,以在教学实践中对于课堂教学的进度以及课堂教学内容的展开驾驭自如。

(二)将教学设计建立在学生的学习实际的基础上

教学设计中,学生是设计的起点,也是终点,所要获得的设计目标,就是要从学生对知识的认可程度和接受能力的角度出发,对于教学本质以深入理解,并创新设计内容,以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能力。这就意味着,教学设计要以课堂优化设计为基点,树立为提高学生学习效果而设计的理念,使教学设计更符合学生的需要。

三、优化课堂教学设计的有效策略

课堂设计本身是过程设计,课堂优化作为教学设计的起点,不仅是打造高效课堂教学的关键,而且还有利于将教学过程过程中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确定下来,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课堂优化促进学生培养目标的确定

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作为课堂教数学的指导者,要将课程设计建立在实现学生的培养目标的基础上,严格按照课程标准中的重点要求,对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知识加以确定,并贯穿于课堂的重点内容中,引导学生学会知识的运用。教学课堂优化,就意味着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同时,在教学设计上也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对教学设计以扩展,从多个角度对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加以训练。课堂优化作为教学设计的起点,有利于课堂设计中避免目标虚化现象发生,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所掌握,并提高运用能力,使学生潜在的能力得以发挥。此外,设计目标可以对课堂生程度以评价,教学设计的可操作性因此而获得检测,

(二)课堂优化促进教学结构设计

课堂教学中,只有目标明确,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所掌握,才能够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那么,在进行教学结构设计的时候,就要将课堂优化落实到课堂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生潜在能力的发挥上,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以教学知识为元素,创设课堂情境,学生参与到教学所创设的场景当中,潜移默化中就可以完成课堂知识是学习。如果有条件,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诸如到科学博物馆参观,参加社区劳动等等,让学生从生活中,从社会应用中领会知识的内容,不仅可以启发学生思维的作用,而且还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并积极探索,从而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知识规律。

(三)课堂优化促进教学方法设计

要培养学生从“学会”转向“会学”,就要将学生作为知识的建构者,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会学习,自主学习,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合作探索中,使学生掌握个体学习方法,并明白协作解决疑难问题的有效途径。教师作为教学设计者,有义务对学生所不懂的知识予以讲解,对学生难以解决的问题予以指导。但是,主要的目的并不是完成教学任务,而是让学生懂得问题解决的思路和有效途径。那么,在教学设计上,就要从教学目标出发,优化课堂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灵活度,全面考虑学生的学习状况,以在完善教学设计的同时,维持设计的完整性。课堂优化,不仅要考虑到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而且还要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充分交流,乐于多方收集资料、处理信息,以自行解决所遇到的问题。教学方法设计中,以课堂优化作为起点,培养了学生的兴趣,还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使教学课堂更为高效有序。

结语:

综上所述,中小学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达到新的课程改革要求,就要对于教学设计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内容进行优化。教师的教学设计的同时,也是运用创新思维塑造课堂教学情境的过程。每一名教师都要从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角度出发,树立开发意识,以使课堂充满着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陈国林.课堂创新教学设计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2008(02).

第6篇:课堂教学设计的方案范文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设计;研究分析

1引言

教学设计是一种科学的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教学设计运用系统的分析方法对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和学生特征进行分析,在遵循教学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规划:如确定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类型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设计课堂教学模式、课后进行教学评价等,教师能够通过教学设计有效优化教学过程。本文就高中物理的教学设计谈谈自己的看法:

2高中物理教学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高中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具有严谨逻辑体系的自然学科,这些特点决定了高中物理学科有其必须遵守的规律。根据多来的探索研究,笔者认为高中物理教学设计应该遵循以下的基本原则:

2.1坚持以实验为优先

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应坚持实验优先的思想。只要是学生能够动手操作的实验,教师最好能够让学生亲自参与到实验当中,切忌用计算机模拟或者计算机仿真来替代。“对实验的兴趣是人的天性。”教师应尽最大的能力保持学生实验的浓厚兴趣。高中物理实验中计算机的应用主要是在实验方案选择、设计、过程展示分析以及数据处理分析等方面。

2.2整体规划物理教学目标

素质教育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教学方案的设计需要体现这一教学目标。学生物理能力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成,各种物理能力层次有相对应的内容体系,教师应根据这一特点整体规划教学目标,提出阶段性能力培养目标。 如高一重点培养学生观察事物、获取信息和提出问题的能力;高二重点培养学生信息处理、推测答案、实施实验以及联系实际的能力;而高三则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反思能力和构建完整物理知识体系的能力。

2.3推行教学主体活动化

当前流行的教学模式有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及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教学模式(即“双主模式”)。教学设计关键在于尽可能为学生创建真实的情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功能。“双主模式”在保留课堂教学环境的同时,利用多媒体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灵活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4教学方案设计应具操作性

教学方案设计应具操作性。教学方案设计的理论性很强,技术要求比较高,教学设计方案不宜太细太全,否则反而不易操作。其次因为高中教师工作量大,教学方案的设计不应该太过繁杂。

3高中物理教学设计的具体流程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高中物理教师应该结合物理学科的特点和自身教学实践设计具体的教学模式,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需要注意的是,教学设计不仅仅是指教学方案的设计,还包括了前期准备工作、课堂反馈过程以及课后总结修改等环节。

3.1前期准备工作

教师在进行物理教学设计之前,应先系统钻研高中物理教学大纲和教材,按照教材内容的不同设计不同类型的授课模式。如教师可以把高中物理分类成概念课、现象课、实验课和规律课等,针对不同类型的课制定教学计划。其次,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之前还应认真了解分析学生的物理知识存量、学习能力以及学习需求,在这基础上提出切合实际的教学任务和具体教学目标。

3.2教案设计过程

教案设计应以物理教材为载体,在三个方面加强注意:一是在分析教材的基础上,教师应整体把握物理教材的编排体系和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突出重点、难点和关键知识点。二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切忌照本宣科,应用系统的眼光看待知识点在整个物理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在这个前提下进行备课,将大部分力气花在重点难点和关键知识点的备课之上。三是对于一些较为容易探究的知识点,如果学生能够通过自学获得知识,教师应该尽可能让学生自足学习研究,只需要粗略地准备一个框架性教案把握教学的大方向即可。

3.3课堂反馈过程

教师根据具体物理知识内容设计教案和实施课堂教学时,最好能够借用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师能够更为清晰地向学生展现物理分析过程,同时还可以进行数据处理等。在课堂教学讲解中,教师还应该注意学生的学习心理、学习状况以及学习效果,并在这基础上分析自己的教学设计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3.4课后总结修改

根据学生的课堂反馈,教师课后应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反思和总结,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修改教案,通过重新整合教材、改变教学方式等方式,使物理教学内容更加贴近教学目标的要求。

4结语

学校教育应根据教学对象和教材内容的不同采取恰当的教学模式,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水平。本文虽然是依据高中物理教学设计的思路进行展开,但这对其他学科的教学设计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高世金.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几点尝试[J]. 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08)

第7篇:课堂教学设计的方案范文

一、行动研究法应用于课堂教学设计的可行性分析

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教学问题和策略,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将行动研究法应用于课堂教学设计中,可以进一步优化教学效果。

(1)通过行动研究法与教学设计的结合实现微观和宏观的统一。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中最主要的环节,行动研究与教学设计相结合,教学设计把教学问题的解决上升到一个理论的高度,而行动研究则为教学问题的解决提供实践的土壤。

(2)通过行动研究法与教学设计的结合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一方面教学设计为行动研究提供教学活动方案,进行理论指导;另一方面行动研究为教学设计方案提供实践尝试的机会,从而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3)通过反思使行动研究法贯穿教学设计的全过程。在整个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反思是最重要的步骤,也是贯穿教学设计始终的。当行动研究法融入到教学设计过程中时,教师不仅能提出问题,而且还可以尝试把解决问题的方案进行实践,同时,可以再进行反思,从而为教学设计方案的修改提供参考。

二、行动研究法应用于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流程

在相关的教学文献中,有不少学者都提出了关于行动研究程序的建议,许多学者都依据自己的理解提出理想的程序模式。其中,卢因提出的“螺旋循环”的模式影响最大,后来的多数学者都受到他的影响,而迪金大学行动研究模式是将行动研究的各个环节与教学实际相结合,并用实例进行说明,使模式内容更形象化、具体化。

通过长期的调查研究以及课堂实践,根据行动研究基本特征和行动研究法的几种模式,我们可以提出行动研究法与课堂教学设计结合的一般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行动研究法与课堂教学设计结合的一般模式

这种一般模式吸取了行动研究法的优点,结合了先进的教学设计理念,与其它模式相比具有以下特点:(1)强调以“问题”作为中心;(2)强调对行动全过程的“监控”;(3)注意资料的收集;(4)强调教学反思。这个一般模式体现了行动研究法的基本特征,同时,又把它融合到课堂教学设计过程中,虽缺乏一定的逻辑性,但也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希望能在大量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中逐步完善它,并能在解决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时发挥一定的作用。

基于行动研究法的一般模式和现代教学设计理论可以将行动研究法应用于课堂教学设计,归纳为以下五个步骤:(1)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确立教学目标;(2)参考理论,协作讨论,制定方案;(3)教学行动;(4)教学反思;(5)方案总结。

三、行动研究法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中的应用实践

通过调查研究及自身教学实践,发现在信息技术课程中普遍存在着这样两个问题:一是学生喜欢用计算机,特别是网络聊天和游戏,但对教学内容并不是很感兴趣。二是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与他人的合作意识相对比较弱,有的甚至根本不存在合作意识。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的效果。因此,笔者结合学校的教学环境和软硬件建设的实际情况,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以行动研究法为手段,运用教学设计中的相关方法,将一般模式应用于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希望能获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案例一:因特网信息的查找

1.发现问题

在信息社会,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如何从网络上高效地获取有用的信息来支撑自己的学习和工作,是学生信息素养能力的具体体现。《因特网信息的查找》正是让学生了解搜索引擎,利用搜索引擎有效地获取信息。但大多数学生并不热衷于搜索引擎的学习,对网络的认识仅限于QQ聊天、听歌、网络游戏,不善于利用网络来获取学习资源。如何让学生学会从因特网上正确有效地获取自己需要的学习资料是关键。

2.制定方案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采用的是先讲解搜索引擎的种类以及搜索引擎的一些技巧,最后布置一些课后习题进一步强化,这样显然不是一堂成功的课堂教学,缺乏学生的主动参与,培养能力的目的没有得到落实。新课程教学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而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策划者。因此,基于学生的实际和新课程教学要求,笔者决定尝试采用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即让学生运用网络进行自主性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更深、更广地参与学习活动。

3.教学行动

(1)课题导入。播放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相关Flash,利用网络教学系统播放展示,吸引学生注意力,并提问:“你们知道奥运会的来历吗?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理念是什么?”此时学生的情绪可能会比较高涨,课堂气氛活跃,但课堂纪律需要控制好,否则,会适得其反。

(2)课程实施。

第一,试一试。让学生分组讨论,尝试利用因特网查一查奥运会的相关知识。学生自主探索,教师巡回检查,了解学生已有水平及学生个体差异,同时,让先查到的学生汇报自己的搜索结果和查找方法。最后教师总结常用的网络查询方法:利用搜索引擎,直接查询网页,查询在线数据库。

第二,想一想。询问学生,用的最多的是哪种方法。

第三,学一学。什么是搜索引擎?有哪些分类?

师生共同总结出常用的搜索引擎:百度、搜狐、新浪、雅虎、网易等。

第四,比一比。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利用不同的搜索方法查询答案,先查到的可以举手向老师示意回答。答对的,给所在组加十分,答错者扣十分,其他小组继续回答。整个比赛结束时得分最高组为优胜组。一轮结束后,改用其它搜索引擎,利用相同的关键词进行搜索,比较结果的变化。

第五,想一想。小组成员之间交流心得体会,想一想如何才能使用搜索引擎快速准确地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并推举小组代表总结发言。

第六,练一练。给各小组布置不同的任务,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利用多种搜索引擎,共同完成信息查询,再总结比较不同搜索引擎查询的差异。

4.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结束之后,学生都表示喜欢这样的上课方式。但由于是在机房上课,学生自主时间较多,需要花一定的时间来提醒学生注意课堂纪律,而且各个小组的参与程度不同和学生之间的差异,小组讨论的时间不能完全控制好。

5.方案总结

在课堂中运用行动研究法,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必须精心设计课堂,把活动安排得更细致,并考虑周全。最重要的是要引起学生的兴趣,这就需要教师有非常好的引导,并在过程中给予学生帮助与指导,要有随机应变驾驭课堂的能力,能随时调动课堂气氛。

(二)案例二:制作班级网页

1.发现问题

我国大部分学校仍旧实行的是“应试教学”方法,学生在求得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激烈的竞争。残酷的考试评价制度使学生不得不加入到竞争的大军中。他们求胜心切,往往拒绝合作,甚至破坏合作,同学之间的合作精神荡然无存。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学生大都学会了如何上网,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娱乐的时间也越来越长,直接的人与人交往机会减少了,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很多不利的影响。

2.制定方案

通过前面课程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多媒体信息加工的一般方法,将这些方法进行综合,利用FrontPage为工具制作班级网页,在这过程中,要求学生充分合作,增强班级荣誉感,在合作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3.教学行为

(1)课前准备。先根据班级学生人数进行分组,每个小组4-5人。如小组人数过多,小组成员会相互推卸责任,不能使每一位学生在这次活动中得到锻炼。

(2)创设情景。通过网络教学系统进行屏幕教学,首先展示学校主页,并在网络上搜索其他一些班级网站,让学生欣赏。通过观察、欣赏、回忆等一系列从感官到内心的引导,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和创新精神。

(3)引发课题。引导学生回忆FrontPage的各个菜单的使用,并导出本节课的课题:制作班级网站。这时要明确各小组的任务,让学生理解任务的内容和性质。同时,对作品提出要求:作品要有背景、文字、音乐、各种格式的图片、动画、动态字幕、超链接,等等。

(4)自主创造。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选择作品的主题、栏目。学生个人围绕主题以及栏目,通过网络或其他渠道搜集资料。通过小组讨论进行评价和筛选,并进一步搜集补充信息,讨论、规划、设计信息的呈现方式。小组分工合作,根据表现信息的需要,选择恰当工具,分别对声音、图片、图像、动画等素材进行处理。每个人完成自己负责的栏目的作品制作,小组内开展自评、互评,根据评价意见修改完善。小组合作,把各栏目的作品合并成一个完整的作品。在这过程中教师必须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引导、点拨,让每位学生都得到提高。

(5)经验交流。要求各小组把作品上传,组长向全班同学介绍作品内容及设计思路,组员进行补充。经验交流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在这过程中可以发现问题、加深印象、取长补短。

(6)自我完善。小组根据评价意见进行协作调整,修改完善作品。

4.教学反思

小组合作的方式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深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加强学生参与性,活跃课堂气氛,控制课堂纪律。

5.方案总结

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尝试实践,提出的问题基本解决,学生的合作意识得到了培养。但这种意识不能仅仅限于信息技术课或是其他课程的某一次课堂中,我们需要创设更多的合作情景,给学生提供机会,让其逐步树立合作观念,形成合作意识,加强同学之间的合作,从而取长补短,取得更大的成功。

四、思考与展望

行动研究法应用于信息技术课堂中是可行的,但还处于尝试阶段,相关的操作还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进一步地改进完善。在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笔者深切体会到,只有不断地以实践检验教学,以教学改进实践,才能真正创新教学方法,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行动研究法”构筑的信息技术研究性教学课堂,探索出一条学科教学与研究性学习有机结合的途径,打造了一个教研互动、相互促进的开放式平台,促进了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工作的进一步优化。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运用行动研究只是一种方法,只有将它与其他研究方法结合起来形成互补,在教学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为更多教学者所用,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教学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沈宏松.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行动研究之一教学反思与教师专业

发展[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5.

[2] 何克抗.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第8篇:课堂教学设计的方案范文

关键词: 教学设计; 诱思点; 课堂结构

在课堂教学之前,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极为重要。教学设计得巧妙与否,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课堂教学总体设计是备课中最关键的一环。克莱茵说:“好教师能使任何教科书都出奇迹,克服差课程缺陷,而差教师却会把好课程和好学生教坏。”教师的教学总体设计就是通过对教材的巧妙处理和对教学过程的组织筹划,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产生想学、爱学的心理。我从课堂教学设计的思想和课堂教学的总体设计程序以及化学课堂设计三个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课堂教学设计的思想:

(一)以诱思点的切入为先导

一节成功的课堂教学设计首先要让学生自己去想、自己探究。教材作为学生的学习材料,具有两面性。它既有系统、条理、规范的一面,也有繁杂、零散、正统的一面。如果教师没在诱思点切入上下工夫,照本宣科、枯燥生硬的讲授,怎能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知识的愿望呢?如何把化学基本内容变成一个个生动鲜活的知识探究点,就需要教师在课前精心设计诱思探究切入点,才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以揭示规律为重点

规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必然本质联系和必然发展趋势。例如,对于气体的制取,就可以抓住规律展开。先是研究药品的状态、所需的条件,由此可知所需的仪器。接着,收集气体的方法可根据本身的化学性质而得出结论。

(三)以多感官参与为手段

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多种感官参加学习活动能够有效地提高学习效果。这是因为:一方面,能使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由被动变为主动。化学课上实验很多,可根据学校的条件,分组让学生实验,让他们通过实际操作来感知事物、领悟概念原理。这样做一方面能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又会有真情实感的切身体会,这是学生单凭听或看所不能完全获得的。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各种感官协同活动,既能减少感知材料的错误,又会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二、课堂教学的总体设计程序

(一)课堂结构

课堂结构是指一节课的组成部分及各部分之间的联系、顺序和时间分配。课堂结构设计也就是把教学的有关因素组织在一起,按最优化的原则排列组合,从整体上设计一节课。一般地,新授课的结构则包括基本训练、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课堂练习、课后小结。

(二)课堂结构的功能

化学知识告诉我们,同是碳元素,其分子采取平面结构方式排列形成石墨,而采取立体网状结构方式排列,则形成坚硬无比的金刚石。元素构成一样,但由于结构方式不同,形成了截然不同的两种物质。同理,课堂结构的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课堂教学效果。

首先,从两种课堂结构的时间分配上看,传统结构把“检查复习”放在最佳时间里,转入“新投”时学生已经疲劳了,新课的教学效果就差。新的结构把“进行新课”放在最佳时间里,学生精力比较充沛,注意力也较集中,就能获得最佳教学效果。

其次,从各个教学环节师生活动看,传统教学结构基本上是属于以老师的“教”为中心,以传授为主的结构模式。而尝试教学法的课堂教学结构是以学生“学”为主的结构模式,“教”服务于“学”。前者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开发,而后者则有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所以后一种课堂教学结构优于前一种课堂结构。

三、化学课堂的教学设计

化学学科是要通过实验、理论及其元素化合物性质用途等知识结合成的知识网络体系,在教学设计时更要注重学生科学的发现观、思考观和观察能力及创新能力。

化学课堂如何能高效?我觉得首先要从教学设计入手。

第9篇:课堂教学设计的方案范文

1.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是对地理教学规律的客观总结和反映

现代教育理论主要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等,是对地理教学规律的客观总结和反映,为地理教学论提供了理论依据。依据科学的教学理论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地理课堂教学设计,在实施教学时就会得心应手,事半功倍。其中,作为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一门分支学科的学习理论,自20世纪初桑代克提出世界上第一个学习理论———联结主义学习理论至现在,人们对学习的理解可以归纳为四种观点:学习是刺激—反应间的形成过程;学习是知识的接受、获得过程;学习是人的自我实现的过程;学习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过程。与之相对应的学习理论可以分别称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乌美娜教授在《教学设计》一书中,专门讨论了“学习理论的发展使教学设计从萌芽到诞生,从起步走向发展”。加涅所关注的重点是把学习理论研究的结果运用于教学设计。加涅按照学习的类型、学习的结果和学习的过程,推导出他的教学设计原理。地理教学设计是对地理教学论“如何教学地理”的具体研究,学习理论作为地理课堂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继承和发展了教学论。

2.系统科学理论为有效整合地理教学因素提供指导

系统科学理论是包括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等的综合性理论体系,它揭示客观世界各种物质运动形式内在的共同属性与共同规律,是新兴的科学方法论。地理课堂教学过程就是一个系统,组成要素有教学目标、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媒体、教学环境、政治、文化背景、国情等。系统科学方法应用于地理课堂教学设计就是全面地综合各要素优化整合教学过程,传递、反馈信息,整体思考,有序性、系统化设计等,揭示教学要素之间必然的、规律性的联系,发挥教学系统的整体功能。在具体的教学设计中既要做到明确每个教学因子在教学进程中的作用,又要能为每个因子发挥作用提供时间、条件或机会。设计教学过程应遵循一定的顺序,应该从人的整体发展的思路出发,注意教学情境中学习者这一重要因素,以及教师的积极参与、教师的能力特征和个性特征在教学设计中的作用,并有效地运用系统反馈进行地理教学设计修正,以期获得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3.传播学理论是选择有效传递地理教学信息途径的理论指导

地理课堂教学本身就是一个传播过程。传播学理论揭示地理教学过程各要素之间的动态联系。在地理教学设计中运用传播学理论,能够很好地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的主动性。研究表明,人类各种感觉器官的功能是不同的,在相同条件下,五官获得知识的比率有较大差别。五官中视觉的比率最高,这一成果能为教学媒体的选择和优化组合提供科学依据。如果采用动态的媒体设计,如flash课件,再配上声音,学生比较容易接受信息。此外,合理的地理教学信息结构、适量的地理教学信息也有利于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二、地理课堂教学设计的理念

地理课堂教学设计理念是指教师进行地理课堂教学设计时所应遵循的教学观念,是地理教师教学思想和地理教学风格的重要体现。中学地理教学要以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为基础。(1)结合地理学科特点,认真研究地理课程标准、地理教材;(2)结合学生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知识的增长、技能的训练、能力的提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的发展;(3)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教学对学生生活有用的地理、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4)系统思维,教师要着眼整体,不仅要关注每一节课的各个要素、教学系统的各个部分,而且要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并要研究这节课与整个单元乃至与初、高中地理教学其他内容存在什么联系,起怎样的承前启后的作用;(5)教学相长,教师的教学设计是教师思想、知识、能力、直觉及创造等方面的综合,教师如果理解了教学设计的原理,通过系统设计教学的实践,教师在教学中就可能做到:目标更明确(知道要做什么)、程序更清晰(知道应怎样去做)、针对性更强(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和灵活性更大(知道在什么样的具体情况下该做什么和怎样去做),教师专业能力得到成长;(6)形成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要结合教师自身的素养,扬长避短,进行富有个性色彩和弹性的教学设计;(7)不断反思,教学设计虽构思于课前,但上课时并不能机械照搬,需根据学生等实际情况灵活调整,课后应当不断地反思、补充、修正,使教学设计不断完善和提高;(8)注重综合,地理学科内容十分丰富,兼跨自然和社会两个科学领域。地理教学设计应反映多学科知识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以及各学科思想、研究方法与手段的交叉综合,全方位地运用人的智慧、经验、审美情趣,多维、多角度地思考、分析和处理地理教学设计中的各种问题,创造性地进行具有时代特征的地理教学设计工作,努力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三、地理课堂教学设计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