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等教育智慧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人们对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持续增长,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却趋于下降,这几乎是所有国家面临的问题,现在也没有几个国家能够单靠国库来支持整个高等教育系统,因而必须寻找资金来源。因此,作为高等教育受益者的学生或其家长支付一定的教育成本是完全合理的。然而在这些年实施过程中却造成了教育机会不平等,这主要表现在以下的教育起点不平等、教育过程不平等和教育结果不平等三方面。
1.从教育起点来看。自1989年实行收费制度以来,我国高校的学费呈现逐年快速上升的趋势。1989年的收费标准是100~300元,1993年普通高校生均缴纳学费610元,到1996年翻了一番,达到1319元,1999年则又翻了一番,达到2796元。扩招后学费又大幅度上涨,2000年比1999年上涨28.2%,2001年达到生均3895元。直到2001、2002年教育部等部委先后两次发文规定高校不得提高学费标准,学费快速上涨的趋势才得到缓解。面对沉重的学费负担,贫困家庭子女在同样的学习成绩面前,可能会因交不起学费而放弃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或者选择收费较低、生活费用较低的学校(如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区的学校、农林地质类学校、非重点学校)和能够减免学费、政府能提供较多经济帮助的专业。这就造成了贫困家庭子女在接受高等教育起点上的不平等。
2.从教育过程来看。一方面,贫困家庭子女在想尽办法跨入校门以后,由于其所选的学校在师资、经费、仪器设备等方面较重点院校处于劣势,处于十分不利地位,这样,使其在享受教育资源的质或量方面与所选重点院校(收费一般较高)的学生存在非常大的差别;另一方面,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可以不考虑学费、杂费、生活费等经济方面的问题,于是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贫困家庭子女却不得不花费较多的时间用于勤工俭学,筹措经费,因此可能只有较少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学习,甚至在实行学分制的学校,前者可以凭借自己的经济和精力优势提前选修课程,这些无疑都会影响到贫困家庭子女在参与高等教育过程中的不平等。
3.从教育结果来看。教育起点、教育过程的不平等必然导致教育结果的不平等,因为贫困家庭子女所选的这些学校和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前景大不如那些重点院校和热门专业(这些学校和专业的收费一般较高)的毕业生。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大学生就业日趋紧张,一些非重点院校的毕业生甚至会找不到工作,或者找不到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较高的工作,就使得这些家庭的成员很少有机会改变自己的经济和社会地位。但是,那些重点院校和热门专业的毕业生却可以轻易地谋到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较高的职位。此外,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提前选修了课程,就可提前修完所有的学分,那就可能会比贫困家庭子女早毕业,这样就业机会就会比贫困家庭子女多,可能会找到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较高工作。这些无疑都会进一步加剧生活前景机会上的不平等。
二、高等教育收费制实施中的教育机会不平等的原因探讨
我们必须对我国高等教育收费制实施中存在的教育机会不平等的原因进行理性的分析,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科学的依据。我认为这其中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的不平等一度是机会不平等的主要根源。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城乡二元结构更是凸现,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在我国现阶段,农民仍占全国人口的大多数。2002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纯收入低于500的占2.16%,低于1500元的占28.31%,低于2500元的占59.4%,低于3500元的占77.64%,低于4500元的占87.08%。如果“三农”问题不能很好解决,农民的收入无法提高,其他事业的发展都将受到根本性的限制,高等教育也不例外。
2.辅助措施不完善。要确保每个学生不因财力不足而辍学,国家必须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助学措施,而我国目前的奖、助学金和国家助学贷款还难以承担此任。例如,据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李文利博士提供的来自全国学生贷款管理中心的数据显示,从全国范围来看,到2001年5月底,全国有53.4万名学生申请国家助学贷款,16.9万名获贷,获贷率仅为31.6%;到2002年6月底全国累计申请贷款的学生为112.5万,获得贷款的人数累计为35.1万人,获贷比例比2001年略有提高,但依然很低,约为32.1%。这说明,还有大量的贫困学生没有申请到国家助学贷款,助学贷款制度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3.收费标准平均化。国家没有相应的高等教育收费的支持系统,反映在学费标准上,通常考虑的是一个平均值,对城乡家庭子女收取同等的学费,缺少分层研究。
4.人们认识上的原因。现在人们仍然停留在对过去免费上学的留恋与对缴费上学的抱怨之中,这是因为从高等教育免费到收取高额学费的转变,西方国家经历了战后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社会各方势力之间的反复斗争。而这种转变在我国只用了10年不到的时间,而且几乎没有任何阻力,短时间的巨变带给人们心理上的打击自然也大。
三、对策与建议
本文第一、二部分分别分析了高等教育收费对教育机会平等的影响以及存在的原因,根据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和建议:
1.收费应适合居民承受能力。确立高等教育收费必须以付出费用的人的经济承受能力为基础,不应超出居民平均最大承受能力。家庭年收入和可承受能力应是主要依据。
2.完善学生资助体系。目前,我国高校的学生资助体系包括“奖、贷、勤、俭、免”几项制度,但奖、勤、俭、免的数量还不充分,在学费上涨时,它们还不足以支持学生继续接受高等教育。因此,在提高收费水平的同时,需要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投资的资本市场,并在奖、勤、俭、免等方面投入更多的资源,以便更有目的地为低收入水平家庭的学生提供更有效的支持,帮助他们克服由学费上涨所造成的消极影响。
但是以上几项制度中除“贷”之外的几项都难以成为确保贫困家庭学生“不因经济原因而失去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首选之策。国家助学贷款作为高等教育收费政策的配套措施,是目前我国学生资助体系中最主要的方式,自1999年伴随高校扩招,学费水平提高而推出,获得很大发展。但近来由于个人信用制度不完善,银行害怕贷款回收困难,恶化经营状况,贷款积极性不高。从目前情况看,我认为可以尝试以下改革:第一,对家庭困难的新生来说,报到的路费、开学的书费、最初几个月的生活费以及独立生活的装备费等,都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若学生能在开学前持录取通知书到当地银行贷款,就可以避免入学时的窘境;第二,实行对提前还贷者一定比例的折扣优惠,以提高借贷者的还贷积极性;第三,除了继续改革现行贷款制度外,可以考虑在社会信用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后,建立与个人收入挂钩的贷款制度,将银行的管理职能由收贷合一改为收贷分离,由社会保障或税收机关代为回收银行的贷款,降低拖欠率。
3.建立对贫困家庭的补偿制度。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对处于不利地位的贫困家庭问题,应该逐步解决,以体现公平原则。教育资源的分配应优先考虑物质条件上较为欠缺、处于“文化贫乏”环境下的学生,使其得到补偿文化经验不足的机会。同时,政府还应制定各种有利于发挥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投资社会公益事业的政策和制度,在税收等相关政策方面提供优惠条件,引导社会资源流向,鼓励资助贫困家庭子女接受高等教育,建立一个政府功能主导的、全社会资助高等教育的助学机制、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营造一个有利于最大限度地保证全体公民接受高等教育权利的社会环境。
[论文摘要]高等教育公平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价值尺度。实现高等教育公平,政府应该承担主要责任。高等教育公平有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有助于政府行政能力的提高,有助于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有助于公民权利与个人发展得到保障。
[论文关键词]高等教育公平 社会价值
一、高等教育公平的内涵
高等教育公平是教育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公平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延伸。归纳起来,对高等教育公平的内涵与本质的认识,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三种:
1 高等教育公平即高等教育机会均等和高等教育权利平等。著名学者胡森将教育机会均等分为教育起点的平等、教育过程的平等和教育结果的平等。1998年8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首次高等教育大会上通过了《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宣言,该文件指出:“能否被高等院校录取应根据那些想接受高等教育的人的成绩、能力、努力程度、锲而不舍和献身的精神,而且一个人在一生中的任何时候均可被录取,其以前所获得的实际能力应得到应有的承认。”简言之,高等教育应该对一切人平等开放,使更多的人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和权利。我国《高等教育法》第九条明确规定:每个公民都享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和机会。我国学者杨东平也认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主要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两个方面。
2 高等教育公平是教育利益分配的合理公正。美国学者斯蒂芬·海纳曼认为,机会均等的实质可以归纳为:享有公平使用教育资源的机会,不一定因为就读机会的不平等就应该减少社会对高等教育的投资。刘复兴教授认为,教育公平的基本内容是实现教育利益分配的公平。对于每一个受教育者及其家庭来说,教育利益分配并不直接体现为物质、权力和地位的分配,而体现为个人的发展机会、发展权利、发展条件的获得和发展水平与资格的认定。陈玉琨认为,从本质上说,教育公平是和教育资源的享受联系在一起的。他还指出,教育资源分配经历了能力公平、权利公平和金钱公平三个阶段。
3 高等教育公平是对高等教育现象的评价或价值判断。高等教育公平是人们主观价值判断的产物。张应强认为,教育公平从实质上反映了人们对既存利益(教育资源、教育机会等)分配平等与否及其产生原因、标准等的价值评价和判断。李润洲认为,教育公平是指人际间教育利益关系以及非利益关系的反映、度量和评价。
二、高等教育公平是社会的责任
以“促两化融合发展信息产业、实现沿江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为主题的“长三角首届县域信息产业发展论坛”10月29日在江苏省如皋市举行。
论坛就宏观经济形势对信息产业短期及长期影响、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带来的新机遇、全球信息产业技术及产业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中国信息产业发展前景、长三角信息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长三角信息产业未来的发展机遇、如皋市信息产业发展展望、智慧如皋等内容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和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主办,江苏省如皋市人民政府和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承办这次论坛的目的在于通过促进工业与信息化融合来发展信息产业,从而带动沿江经济的发展,并实现沿江经济结构的优化与升级。
微软面向企业用户抛出七套解决之道
11月5日,微软在Tech Ed2009上,面向企业级市场推出了Windows7、Windows Server 2008 R2、Ex-change Server 20L0、Forefront、Sys-tem Center、微软企业桌面优化套件(MDOP)和Windows Embedded Stan-dard 2011七款产品和解决方案。
在以“创新效,揽新机”为主题的TechEd上,微软还演示了针对开发人员的下一代开发工具和平台Visual Studio 2010的预览版。微软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梁念坚表示:“经过15年的积累、成长,TechEd已发展为全亚洲IT专业人士、开发人员体验新技术、了解行业最新趋势的平台。微软希望通过这个平台,与业界一同探讨在不确定的经济环境下,企业如何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实现节省成本、提高效率,从而促进中国IT产业发展和行业的信息化建设。
瞻博变革网络体验及网络经济模式
瞻博网络未来10年发展愿景,即未来的网络将是开放的、可扩展的、简化的,安全的和自动化的,可以应对爆炸式增长的个人及商务互联网服务。
关键词:信息技术;智慧学习系统;教育信息化;建设方案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Introduction)
近年来,“智慧”理念研究不断引起社会各界的注意,“智慧学习系统”也成为了教育行业信息化建设的方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飞速发展,如何在高职教育中建设满足学生需求的“智慧学习系统[1]”是需要我们研究的问题。
2 什么是智慧学习系统(What is the intelligent
learning system)
智慧学习系统是指包括信息化教育所需的网络等硬件环境、智慧学习平台、适应教育信息化的师资队伍、优质的教学资源库、数字化仿真实训基地等多维度一体化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它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与面对面(Face-to-Face)教学相互融合,充分利用各种现代的和传统的、个人和机构的、商业的和免费的教学资源进行全方位的教学活动。
在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推动下教学由单项传输转向多维发展[2]。在学习时间、地点方面给受教育者提供更多的方便,而课堂教学也由以教师为核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如何利用好数字化的资源引导、辅助学生学习。智慧学习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提高了教学的效果和效率,因此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在尝试进行智慧学习系统建设。
3 智慧学习系统建设意义(The significance of the
intelligent learning system)
3.1 突破时空界限
教育信息化以网络的虚拟形式最大限度把数字课堂活空间利用起来,并突破时空的限制实现随时随地上课[3]。在信息化平台的支撑下,学生不仅可以在课堂中学习书本知识和进行各项实验,还可以在宿舍、图书馆、实训基地、实习工作岗位等任何存在互联网络的场所获得相应的教学资源来进行以上操作,实现了真正国际化“名师名教”的教学模式。
3.2 突破传统师生关系
教育信息化也使课堂教学角色发生了改变,由传统的教师主导,转为学生为主体。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缺乏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缺少主动参与课堂能力。而现在学校的信息化下新型数字课堂具有在线教学互动,将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
3.3 突破媒介限制
信息化下的多维度新型数字主要是通过电子书包、电子白板、投影仪、电子讲台等教学终端和多媒体设备教学工具构成的新型教学沟通媒介,连接网络来将需要的教学资源传递到临时的课堂教学现场,师生在临时的现场当场教学、现场演示,实现走到哪就在哪学,突破书本、黑板和粉笔的限制[2]。
4 智慧学习系统建设方案(The building programs
of the intelligent learning system)
4.1 大力加强基础环境建设
在原有硬件环境的基础上,大力加强基础环境建设。
以我们许昌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目前我校共有多媒体教室46个,共配备1576台学生电脑;视听阅览室六个,共有300台电脑;每个教师和教辅人员都配备了办公电脑;整个校园装有线网络,学生可以在教室、图书馆、宿舍上网。
我们准备将每个教室都改造为多媒体教室,与网络运营商联合,着手建立覆盖全院的免费WIFI环境,从而实现学院教学管理、教学服务和课程资源及仿真实训方便快捷的应用。
4.2 利用数字信息化平台[4],提高教育管理和教学应用
水平
在已有的基础和优势上,提高智慧学习系统内涵建设,把数字化运用于教学管理、课堂教学、和个磊实训活动中,实现教学管理的智能化、课堂教学的便捷化、实训活动的网络化,以此来推动学校跨越式发展,改善育人环境,提高教学质量。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去建设与实践:
(1)构建智慧学习平台
通过开发或购买的智慧教学平台,将教学中的各类信息和资源通过数字化处理,最大限度地整合各类信息资源,快速、完整、便捷地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各种信息服务。在教学管理中,有每学期教师任课情况、试题库、课程资源、学生成绩统计、试题分析、科研信息等,在选课系统中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所需学习的课程,课程的面授地点、网上课堂、网上答疑、网上作业提交和作业反馈等。通过数字课堂平台的建设逐步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信息资料库,实现课堂教学的网络化和数字化。
(2)打造数字课堂师资队伍
在智慧学习系统的建设过程中,教师即是应用推广的对象,又是应用的推广者,起着非常重要的桥梁作用。教师的信息素养是适应数字化环境的前提,也是引领学生进入数字课堂的必要条件。教师必须和学生一起共同学习新的知识技能和信息技术,才能够满足教育对信息化技术支持的要求。数字课堂中教师良好的信息素养体现在:教师应具备良好的信息处理能力、良好的信息问题解决能力和信息交流能力。
鼓励教师充分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及相关的应用研究,鼓励教师参加全国信息技术比赛,结合学科教学研究,不断地挖掘技术应用的潜力,促使应用与技术形成互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积极引导具备良好信息素养的教师逐渐转变为网络应用建设者,将教师信息素养的发展与教师自身专业化发展结合起来,寻求实现数字课堂的根本途径。这样,教师的应用能力和水平与网络应用建设之间就会形成良性的循环,不断推进。
(3)积极开展精品资源库建设
利用开放资源、开发和引进资源,注重实现优势教学资源的互补;同类型职业院校通过资源交流互惠互利,缩小不同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带来的教育不均衡;同时使资源最大化服务于职业教育事业,避免资源库成为信息孤岛,造成浪费;各类职业院校要首先打造校内优质教学资源,建设具有高水平的优质教学团队,然后在校本资源、引进资源、开放资源上应形成不同的特色,取长补短、互相补充,对促进职业院校的专业交流、教学创新发挥积极作用。选择、利用优质开放资源的同时,注意尊重和保护资源的开放许可协议,尊重版权,遵守国际公约与国内法律法规。
(4)建造数字化仿真实训基地
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是进行高职改革与建设的重要支柱,是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以校企共建、资源共享、互惠互利为原则,根据不同专业的实际需要建立了一批设备生产化、环境真实化的产学结合、校企互动的生产性实训基地,使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结合所学专业,提高职业能力,养成职业习惯,提升职业素养。
而数字化仿真实训基地的建立则可以改善实训效果,提高高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质量。数字化仿真实训基地是面向学生、教师和学校管理者,同时也面向社会的一个超越时间、超越空间的虚拟与现实结合的实训基地。在仿真实训基地,学生可以自行安排到机房,针对所开选课程开设的实验和实训,进行网上虚拟实训。通过网络虚拟仿真技术掌握实训与实验的流程和操作步骤,在线进行虚拟实训考核,获取虚拟实训评价,然后预约进行真实环境下的实操考核。
(5)营造数字化育人环境
智慧学习系统[4]的建设会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由于网络信息资源丰富、传播速度快,而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定型的关键时期,一切积极的、消极的网络资源都将对学生产生十分深刻的影响,近朱则赤,近墨则黑。为此,我们在抓好常规学生思想建设的同时,还要抓好以人文文化为主的数字课堂建设,通过“一馆、一站、一台”的载体功能来教育学生提高品位,提高鉴赏力和辨别力,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利用网络去学习知识,既要成人,还要成才并发展特长,成为品行端正、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一定技能的合格的职业人。“一馆”即电子图书馆,“一站”即学院网站,“一台”即学院电台。
4.3 积极创造条件,确保数字课堂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
学院制定信息化发展规划,对信息化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建立以院长牵头、分管院长具体负责相关部门参与的学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并定期召开会议,商讨落实学院信息化工作。院长确立以信息化为平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改革教育理念和管理理念,带头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教学和实施管理。同时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从人员、资金、服务保障各方面促进数字课堂一体化的建设。
5 结论(Conclusion)
信息化平台下的智慧学习系统不仅仅是网络教学或课件教学,必须最大限度挖掘开发信息化平台下智慧学习的应用与功能,真正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全球人人共享,缩小人才培养的差距,满足人才培养的弹性和柔性需求。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熊频,胡小勇.面向智慧校园的学习环境建设研究:案例与策略
[J].电化教育研究,2015,03:34-35.
[2] 何克抗.我国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的现状及其对策[J].电化教
育研究,2009,10:23-25.
[3] 黄勇,李雅玲.课堂数字化教学测验的应用研究[C].全国高等
学校教育技术协作委员会第五届年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
集,2007(88):1024-1028.
[4] 王昌金.面向高等职业教育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过程管理
研究[J].当代职业教育,2012(06):43-45.
作者简介:
王淑敏(1977-),女,硕士,副教授.研究领域:网站建设,网
络安全.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社会力量 校企合作
[作者简介]尹文涛(1983- ),男,陕西西安人,西安翻译学院基础课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马列主义思想教育;李正(1979- ),男,陕西西安人,西安翻译学院学报编辑部,编辑、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翟振东(1948- ),男,陕西西安人,西安翻译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陕西 西安 710105)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陕西省重点教改项目“民办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与职业能力发展途径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1Z67,项目主持人:梁栋)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6-0008-03
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当前世界各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双元制、CBE和TAFE等几种典型的办学模式都是社会力量参与高等职业教育的体现。高等职业教育投入不足是世界各国高等教育中的普遍问题,“单一投资渠道”已经不能满足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拓宽高等职业教育的投资渠道,实现高等职业教育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当前,我国虽然在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高等职业教育方面采取了一些鼓励措施,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结合我国的国情,改进社会资本参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动力机制。
一、社会力量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形式
(一)校企合作,产学结合
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最大区别是高等职业教育以实践教学为中心,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一方面,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符合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的本质属性;另一方面,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投入不足,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必须走对社会力量开放办学的新道路,校企合作成为新途径。校企合作实际上是由国际普遍认同的学校和用人单位合作培养学生的教育模式――Cooperative Education演化而来的,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三明治”以及澳大利亚TAFE体系都是校企合作发展职业教育的成功范例。
(二)企业举办高等职业教育,承担企业大学的责任
企业大学是企业集团完全所有和掌控,为企业员工提供学习机会的有效组织。“企业大学”这一概念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以1981年摩托罗拉大学为标志,现代企业大学在全球迅速兴起。其目的是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员工的职业能力、就业能力,激励员工终身学习。我国的企业大学更多地保留了培训中心的特点,“教育”和“培训”之间的界限比较明显。
当然,仅依靠国家和地方政府举办高等职业教育,很难满足社会经济建设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条件好、产业先进的大型企业本身积聚了雄厚的职业教育资源,成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力量。企业大学具有企业化的管理运营模式、创新性的教育理念和实用性的课程体系,是鼓励社会力量特别是行业企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行之有效的途径。中国第一汽车集团举办的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由中国南方机车车辆工业集团举办的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由鲁商集团举办的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都已经建设成为全国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二、社会力量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一)解决高等职业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需要充足的资金支持,而我国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仍然较低,有限的财政投入根本满足不了高等职业教育增长的需求。高等职业教育要实现内涵式发展,教育投资多元化成为必然。高等职业教育所培养的应用技能型人才需要较高的办学成本,按照国际通行标准,职教与普教的成本比为2.48:1,高职与普高的成本比为2.64:1。与世界上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较好的国家相比,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经费存在很大的缺口。举办一所在校生规模为5000人的高等职业院校,一次性建设成本(包括基础设施、仪器设备、生活保障、师资引进)总计需要4亿元左右,运行过程中,扣除应收的学费,每年还需投入2000万元以上。引导社会力量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可以缓解一部分院校办学经费短缺的问题,为高等职业院校提供经费、设备和人员(兼职)支持,共建校内外的实习实训基地,相应减少对实训设备的直接投入,从而打造办学规模适度、质量优良的高等职业院校。
(二)高等职业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多样化的需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明程度的提高,社会力量除了追逐经济利益之外,还热衷于对社会责任的追逐,如捐资助学。同时,社会分工的日益加强,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对技能型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推动高等职业教育走向多样化和投资主体的多元化。社会力量一方面直接承担了提供教育经费的责任,另一方面也影响着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方式。
三、社会力量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社会力量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社会力量参与高等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不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力量的资金投入较少,二是社会力量的实质参与程度比较低。在校企合作中,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到企业中进行实训时,往往是以廉价劳动力的形式出现。学生在实训时往往参与的是“体力型”劳动,达不到强化专业技能的目的,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目前的校企合作水平偏低。
(二)高等职业教育对企业的吸引力不足
在诸多社会力量中,企业是目前参与高等职业教育最多的,但是高等职业教育对企业的吸引力却依然不足。许多高等职业院校由于资金投入力度不够或片面扩大招生规模等原因,导致自身办学特色不突出、专业及课程设置脱离实际、教师缺少企业背景、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差等。有些高等职业院校虽然邀请企业员工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专业课程的设置、教学内容的安排等,但在最终考核时只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是否及格,毕业论文是否完成,而无视企业对学生的考核要求,使得双方的合作只能流于形式。同时,出于利益最大化的考量,很多企业“只用人而不养人”,他们担心投入大量精力培训出来的员工可能会跳槽,自己不受益反受损。人才的培养周期长与追求眼前利益的矛盾长期存在,企业过分追求经济回报,忽视了与高等职业院校进行密切合作给自身资源优化、结构调整、技术革新、产品换代等方面所带来的好处。有的企业甚至连实习的场所都不愿意提供,认为这种校企合作只是给企业增加负担,完全没有考虑到高等职业教育对促进企业长久发展的后劲作用。
(三)企业的营利性与高职的公益性存在矛盾
当前,我国企业在举办高等职业教育过程中仍然存在“零得益”的情况。高等职业院校对于经费的短缺,往往通过扩招来弥补,导致招生计划与企业用人需求的脱节。企业兴办高等职业教育,理应从中受益,获得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但高等职业教育又具有公益性特点,办学宗旨是提高国民素质,为社会服务。企业以营利为目标,举办高等职业教育长期不能获利,必然挫伤其办学积极性。
四、引导社会力量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途径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数量和规模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投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与高等教育相比,高等职业教育在师资建设、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尤其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社会力量进入职业教育的机制、法律法规等不够健全,制约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式发展。针对这一状况,应优化高等职业教育的投资结构,以“谁受益,谁投资”为原则,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高等职业教育,分担职业教育发展的成本,调动全社会支持高等职业教育的积极性。
(一)建立多元的投资渠道,吸引社会资本进入高等职业教育领域,实现高等职业教育非营利性与资本营利性的融合
社会资本投资办学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独资的民办高校,二是以民间资本为主体的民办高校。鼓励社会资本进入高等职业教育可以采取两种形式:一是设立各种形式的教育基金(投资基金),募集社会资金,对高等职业教育进行投资,适当地参与高等职业院校的决策;二是社会资本直接投资高等职业教育,采用股份制形式,组成董事会和监理会,进行院校的管理和决策,优化高等职业院校的治理结构。
1.吸引企业投资高等职业教育。鼓励企业以资金、设备、人员等方式,以股份制的形式参与职业教育,实现校企合作。以高等职业院校为骨干,社会资本为依托,组建区域性、专业性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引导有能力的企业兴办企业大学,培养高端应用型人才、技能型人才,通过精英式人才培养方式,提高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质量。
第一,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制定完善的政策、法规,保证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管理和监督,引导企业在为本集团培养人才的同时,承担为社会培养职业技术人员的任务。同时,通过财政的办法,对企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提供一定的经费补贴,特别是对培养计划之外的学生,按人数提供教育经费。
第二,通过鼓励企业兴办企业大学提高毕业生的实践能力。社会更青睐能适应职场环境、有丰富工作经验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应用技能型人才。引导企业开办企业大学,运用实用化的课程体系和便利的教学场所,引导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和企业大学在师资、课程、教学环节等方面进行多层次的合作。
第三,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与企业大学联合办学的全方位合作。校企合作不能仅仅停留在“订单培养”这种低层次的合作模式,高等职业教育要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可以与企业大学进行更高层次的合作,实现就业途径、师资培养方面的合作共赢。
2.鼓励社会资本与高等职业院校创建多种形式的办学联合体。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高等职业院校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建立多样化的校企合作机制。
第一,加强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建设。要提升高等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方面的水平,实现多个层次的合作,从浅层次合作(实现企业与高等职业教育在企业专家、教师方面的互访,同时根据企业的需要调整自身的培养方案)到深层次合作(信息共享,高等职业教育院校邀请行业专家协助调整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改革和教学计划;校企合作开发务实的课程和教材,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竞争力)。
第二,建立校企间人员的合理流动机制。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可以聘请企业中专业知识渊博、综合实践能力较强的技术人员作为外聘或兼职老师,通过课堂授课和讲座的方式,实现企业人员与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的强强联合,通过共同承担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企业可以让学校教师参与到企业技术改造、创新和产品的研发工作中,提高教师技术研发能力,为学校培养技师、高级技师类人才;学校可以帮助企业工人加强文化学习,指导企业工人总结经验,多出技术创新成果等。在尽可能的范围内,校企双方人力资源和设备资源开放共享,实现产、学、研的紧密结合,实现校企的互利双赢和良性发展。
第三,校企实体合作。企业以设备、场地、技术、师资、资金等多种形式向职业院校注入股份,进行合作办学。企业对职业院校承担决策、计划、组织、协调等管理职能,以主人的身份直接参与办学过程,分享办学效益。参与高技能人才培养是企业的分内之事,企业对学校的参与应是全方位的整体参与、深层参与。
第四,建立激励机制。通过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投入,提高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投入比例,如税收激励、名誉激励等。落实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有关优惠政策,对进入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资本主体按一定的比例返还,办学投入计入企业的成本;对民办高等职业教育要严格执行免征企业所得税的政策;对校企合作培养学生的实验实训基地给予税收优惠。同时,国家要从战略的高度支持社会企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鼓励按照实习学生的人数和实训时间的长短给予相应的税收优惠。
3.创新融资形式,探索高等职业院校基础设施融资的新模式。高等职业院校的建设项目可以探索BOT(建设―经营―转让)、BOOT(建设―拥有―经营―转让)、BOO(建设―拥有―经营)等广泛用于公共设施投资项目的融资形式,鼓励社会资本以更灵活的方式参与高等职业院校的基本建设项目,优化高等职业院校的资产结构,增强学校办学活力。引入多种模式,减轻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资金短缺的压力,通过社会资本的引入,使高等职业教育进入社会资本市场。
(二)完善高等职业教育治理结构
构建现代高等职业教育院校产权制度,完善高等职业教育治理结构是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必然选择。完善高等职业教育治理结构的关键是明确出资人的财产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分离情况下的权利、责任、义务关系,即建立合理的“委托―”关系,涉及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经营管理之间的关系。在职业教育发展比较充分的国家,由于资金筹措任务的加重,董事会的人员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工商、金融等领域的知名人士进入董事会,善于管理、熟悉教育的专家进入学校。
鼓励社会力量进入高等职业教育,无论是校企合作还是校银联合,都应形成独立的治理结构和法人地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高等职业教育中采取股份制形式,按照出资的比例组成董事会,在强调高等职业教育公益性的前提下,实现高等职业教育非营利性与社会资本营利性的融合;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赋予独立法人地位,把高等职业院校的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分开,实行董事会下的校长负责制,引入市场化的治理机制,以管理层的收益、岗位竞争等激励方式来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总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已经进入一个新阶段,产业升级呼吁高等职业教育走一条内涵式发展之路。要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式发展,仅仅依靠政府的投入是远远不足的,必须开拓投资渠道,引导社会力量的参与。
[参考文献]
Abstract: On one hand, one child families gradually increased, the number of students is reduced, and it must affect the enroll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On the other hand, with the extension of life expectancy and the arrival of an aging society, learning is a better way for the elderly being through the later life. In an aging society, the education object is complicated, an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be able to cope with this change in time.
关键词: 高等教育;老龄化社会;教育对象
Key words: higher education;an aging society;education object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0-0211-02
0 引言
老龄化社会是目前中国的现实写照,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离不开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的补充。高等教育的功能之一就是人才的培养,随着生源的减少,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着巨大的办学压力,一方面来自本科院校的生源争夺,另一方面面临着社会对于人才需求的向上位移。为了解决这个瓶颈,高等职业教育应拓展其功能,着眼于构建多元功能。而老龄化社会是一个机遇,把高等职业教育的校园拓展到社区及社会中。
1 老龄化人口的教育问题
人口结构的和谐是一个重要标尺,决定和影响着其他社会结构,人口结构变化中存在的问题,很有可能会对经济的建设造成重大影响,如果对人口结构变化及时反映并以积极妥善的姿态来应对,使其不和谐的因素逐渐趋向于和谐,这将对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大有裨益。[1]
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结构的影响最为明显,我国目前还主要不是劳动力数量不足的问题,而是劳动力质量不能满足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尽管老年人拥有丰富的经验,但是他们接受新技术、采用新方法、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与水平一般要低于年轻人,往往难以适应快节奏的经济社会活动,难以适应科技发展对劳动者自身的要求,不利于技术的革新以及生产率的提高。老龄化人口重新学习与培训的费用较高,职业流动性较差,往往在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最容易被裁掉,再就业非常困难,如何对老龄化人口采取有效措施应对产业的改造升级,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是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关注的问题。
2 高等职业教育功能的拓展
老龄化人口不太适合现行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他们不是年轻的学子,可以全力以赴的进入校园学习。因此,高等职业教育针对老龄化人口的特点,可以开展弹性学习制度,从而也是对学习者多样性的回应,可以在方便的地点、方便的时间学到他们需要的知识,无论学习的时空,学习的内容还是学习的方式都有多样的选择机会。“弹性”不仅带给老龄化人口新的选择,也给高等职业教育和教师带来新的责任。为了适应学习者,课程应偏向于为复杂工作提供相关训练,课程的职业取向应当非常明显。[2]
模块化的课程是弹性学习制度中重点建设的内容,老龄化人口不必要重新从课程的基础部分开始学习,模块化课程的设计路径主要针对现行的新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一是基于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的进行课程解构。一方面明确老龄化人口的需求目标,这种人才培养目标是具体化的,是有具体职业岗位或者岗位群的技能培养目标;另一方面对职业岗位进行深入的工作分析,确定了从事这个职业所要求的能力标准。这种课程解构的核心意义就在于它突破了经院式的课程标准,建立了以工作过程为核心的课程标准。二是基于职业岗位要求进行课程重构。首先,对形成职业岗位能力所需要的知识、技能进行梳理,确定模块化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其次,根据某项能力来划分课程模块;再次,确定每个课程模块的教学目标、内容体系、基本环境、教学组织;然后,根据模块教学目标的要求设计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从而形成在高新技术工作情景中做出判断和采取行动的能力。
师资是弹性学习制度中关键因素,老龄化人口不比年轻的学生,对于知识产生新奇感,他们往往会非常挑剔,加上老师比较年轻,另外,社会固化的观念一般是老一代向新一代教授知识,现在让他们虚心学习,师资水平必须过硬。随着教师传统权威发生动摇、教师作用与角色的改变以及新技术、新知识,教学对象的变化对教师提出的高要求,会使教师产生畏难情绪。不管畏难情绪是小范围的还是整个师资队伍的一部分,都将对过去长时间内被认为是合适的假定与惯例形成挑战。因此,畏难情绪的过程不可能是飞跃的,学校和教师都要花时间来适应。无论教师还是管理者都应该有一种正确的心态:与变化的社会环境相适应的教育对象的改变是一种常态。尤其是教师,教与学的成功实施,需要教师态度的转变及其新技巧与能力的形成。[3]
3 构建老龄化人口教育中高等职业教育的功能
受老龄化人口的影响,终身雇佣型的人力资源需求可能改变,高等职业教育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增加新的知识与职业技术教育,应对新领域的人才培养,以满足老龄化人口的高等教育需求。
3.1 人才培养对接企业需求。高等职业教育是与社会经济发展切合度极高的教育类型,以培养高技能应用性人才为目标,突出能力本位和就业导向性。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企业对教育的需求首先是对人才的需求。人才唯有被社会所接纳和认可方能体现和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自身价值。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衡量标准在于所培养的学生与企业需求的符合程度。所以,人才培养对接企业需求,是保证高等职业教育的有效性和人才价值的根本途径。
3.2 科学研究对接企业创新。技术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创新是企业制胜的法宝。科学研究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职能,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高职院校走应用技术研发的路子,主动将科研的职能与企业的技术和创新需求相结合,可以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保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资源的不断更新和丰富,在师资队伍与企业的技术改造和升级的紧密结合中,实现教学和科研的相互促进。而研究成果在企业中的推广应用,又使企业获得了不断的发展动力。科学研究对接企业创新,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保证。
3.3 社会服务对接企业责任。服务社会是大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功能的延伸。学校不是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场所,企业也不是“冷漠的拜金主义者”的温床,要长远发展,必须树立超越利润的社会目标。企业和学校都有服务社会的责任。通过企校合作,把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功能与企业的社会责任相结合,共同打造社会服务基地,有利于学校和企业在共同的价值观的指引下,发挥各自优势,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提高社会服务的效率,促进学校、企业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共建和谐社会环境。社会服务对接企业责任,是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功能的重要内容。
3.4 文化传承对接企业精神。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灵魂,文化传承和创新是高职院校的重要使命。高职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共有的价值观念是两种文化对接的基础条件,两者都以关注人的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文化的终极目标。高职院校借鉴企业中符合工业文化精神的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以及物质文化,构筑职业院校文化特色。
参考文献:
[1]王树新.中国养老保障制度研究[M].北京:华龄出版社,2003:62.
关键词:校办产业;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生产、经营、管理与服务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三大功能。与普通高等教育强调学科性不同,高职教育更强调职业性和岗位适应性。培养目标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高职院校的校办产业是高职院校利用自身的专业技术优势创办的具有企业性质、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运作、富于鲜明专业特色与服务功能的企业实体[1]。校办产业通过加强校企合作,走产学科结合的道路,在科技成果孵化、师资培养和学生创新实习、依托行业参与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服务区域经济和增资助学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促进高职教育办学水平的提高。本文以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校办产业之一江苏省无锡振华机器厂为例,阐述校办产业在促进高职教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一、校办产业是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孵化基地
高等学校积极响应党和政府“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号召,积极参与国民经济建设,大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在服务市场经济的同时,也促进了高校的人才培养和科研工作。
(一)校办产业是承接科技成果转化的孵化器
学校校办企业振华机器厂现有产品气动干式摩擦离合器是学校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并产业化的典型案例。学校通过相关专业学科的科研团队,引进国外产品进行消化吸收,并和锻压机床厂、研究所等单位联合成功开发了适应中国锻压机床的功能配套部件,替代了进口。该产品为国内主要锻压机床制造厂家提供配套已二十多年,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声誉。
(二)校办产业是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投资主体
近几年来,高职院校通过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和示范性院校的建设,政府和学校对科研投入越来越多,学校也愈发重视科研工作。指标考核再加上激励政策涌现出了一大批科研成果。但教育部明确规定:高校不得以国家财政拨款、基本建设经费、学生学费等各项预算经费作为对企业的出资[2]。由于投资主体的限制,不少高职院校的科研成果只能以课题奖项、论文和专利的形式被束之高阁。如何将这些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是各大高职院校科技产业工作的重点。
为此,不少高校以原有校办产业为基础组建国有独资的资产经营公司,并作为对新办企业的投资主体,而学校则利用经过评估作价的专利技术、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入股,共享企业发展带来的成果。
二、依托行业办学,参与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
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使得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必须紧扣行业发展的脉搏。“依托专业办产业,发展产业促专业”这种良性互动的校企合作方式能够达到双赢和可持续发展。
(一)利用行业背景参与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
校办产业是高职院校利用自身的专业技术优势创办的经济实体,有着深厚的行业背景。如学校校办企业为锻压行业理事单位,功能部件标准委员会委员。学校在制订人才培养教学计划,课程、教材建设等离不开企业人士和用人单位的参与论证,校办产业除了自身人员外,还可以积极利用行业资源和信息,进行相关的调研分析,为学校出谋划策。
(二)利用行业资源参与定向人才培养和社会培训
近年来,高职院校积极推动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接轨工作,诸如订单班等办学模式在各地兴起,实现了“学生毕业有工作、企业发展有人才、学院办学有生源”的多赢目标。校办产业在市场客户端有着充分的企业资源和人才需求信息,可以积极促成校企合作订单班培养项目。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一些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为了避免一线技术人才流失和提高技术工人技能水平,通过校办企业穿针引线,由学校培训部门为其员工分批次量身定制了专业化培训方案,开创了异地企业员工中短期培训的先例。
三、发挥校办产业对外产学研合作的平台作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在国家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过程中,政府往往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向和投资热点提出规划和引导。高职院校作为教学科研的事业单位,无法像实体经济体一样直接参与投资,培育热点产业。例如,无锡作为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两大基地之一,提出全力推广“感知工业、感知农业、感知物流”物联网技术应用的发展纲要,并将在2012年投入100亿资金加以扶持。对于感知工业的诸多项目,由于资金投入大,并且项目实施效益有待考验的原因,社会企业鲜有问津。
学院结合自身学科优势,利用前期相关领域的技术积累,委托校办企业无锡振华机器厂为投资主体,联合地方上的知名企业申报成功智能工厂项目。该项目建成后,除作为企业获得相应的经济效益外,还可以成为物联网感知工业技术的示范基地,为物联网感知工业技术的推广和师生技能培训提供示范和实践基地。
四、校办产业是学生创新实践和师资锻炼基地
高职教育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这一培养目标一方面对用于实习、实训和实践的设施和场所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双师型”素质。校办产业有着经济性和教育性的双重属性,可以成为学生创新实践和师资锻炼的基地。
(一)校办产业是学生专业实践和创新教育基地
高职教育要求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实践环节的学时数不低于总学时数的50%。为了达到这一目标,高职院校除了加强校内实训室建设外,一般都会建立若干个校外实践基地。校内实训室难以模拟真实的职业环境,对学生专业素养的养成教育不利;校外顶岗实习又受制于企业的生产组织安排,难以达到培养目标所要求的多技能、多岗位轮训。校办产业的教育属性可以将学生的实践教育与企业的正常生产很好的结合起来,做到真正的无界合作。企业的技术人才可以为学生的创新项目提供技术指导,车间的加工设备和人员可以为创新项目制作提供保障,从而成为学生的创新教育基地。
(二)校办产业是师资锻炼基地
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对教师的学历、科研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双师型”素质又要求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这对年青教师,特别是从学校到学校的教师,要同时具备这两方面要求难免会顾此失彼。为此,不少学校设立了“青蓝工程”、“下厂实践”和“校外挂职”等措施来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但从实际效果来看,这些措施难以让教师真正的融合到企业的管理、研发团队中,达到锻炼的目的。校办产业可以为青年教师提供锻炼的岗位,真刀实枪地参与企业的管理和技术研发工作中去,并保持长久的合作,一旦锻炼期满,也可以通过项目继续保持长期的合作,这样的顶岗锻炼也为教师奠定一个研究方向和领域。
五、大力发展校办产业,为高职教育增资助学
高校要将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工作放在与教学、科研工作同等重要位置,这不仅增强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而且可以通过经营获取经济回报,反哺学校各项教学科研事业,为重点专业建设提供资金保障,改善教职工福利待遇等。通过设立专项基金资助优秀青年教师科研活动,为优秀学生和贫困学生提供助学金等,做到既育人,又富校。
虽然校办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诸如产权不明确、体制不规范、机制不灵活等问题,使得校办产业与其他所有制企业相比市场竞争力不足,不少企业经营生存困难[3]。但是校办产业的定位与功能,对高职教育而言,总体上是利大于弊。而且只要理顺产权关系,通过建立高职院校资产经营公司等“防火墙”,扬长避短,放手校办产业按公司法进行企业管理。在相应的激励机制下,依托院校雄厚的科研优势和人才优势,有其市场竞争的优势,同时为地方经济建设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孙百俊.高校校办产业的定位与发展思路[J].经济师,2006,(4).
关键词: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 创新 高技能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7(a)-0217-01
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未来主要从事技术、营销、生产、管理、服务等领域的工作,不是从事科学研究和专业开发、设计的工作。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未来主要是技术应用型、技术技能型或操作型的高技能人才,不是研究、设计人才。高职教育要重视对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的教育,它是高职教育的首要任务;另外学生还应具备良好的专业技术水平及实践能力。熟练的职业技能是学生未来从事某一行业工作的必备条件,只有具备了这些熟练的职业技能,学生才能从事这一行业的工作。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也是高职院校培养的目标,高职教育不仅为学生毕业找一份工作做准备,还要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做准备,使我们的学生在未来职业生涯中不断提升。
“工学结合、产学结合”以实践来带动理论的学习,联系实际才能达到最良好的教学效果。
1 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现状
各个院校间教学软、硬件设备不足;师资力量参差不齐;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动手能力差;课堂教授内容陈旧枯燥,大部分专业课内容授课方式单一且重复性较大,课堂实习实践内容少,理论脱离实践。目前,在教师中以自我为中心、以课程为主、采用“满堂灌”进行教学的仍然大有人在,这样的教学导致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抹杀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教师讲课要“精讲”,就是在学习内容上围绕当前和将来的使用精心选择,坚决舍弃那些现在用不到、将来也用不着的内容,突出“技术应用性”,不过分强调学科的“完整性”。具体来说,在教学过程中,要少而精地将知识点讲授清楚,多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尽量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交流,允许学生在课堂上向教师提出问题,将问题引入课堂;教师在讲课当中也要经常注意学生的反应,关注学生的课堂反馈,随时调整授课行为。这样一来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加强了学生的主动性,而且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2 职业教育如何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改革思路
2.1 以职业活动为导向
高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高的职业教育培养学生的什么能力,训练学生的什么技能,养成学生的什么样职业素养,要以学生未来所从事的职业活动为导向,为学生未来从事职业活动做好准备。
2.2 以能力训练为核心目标
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有很多方面,比如能力目标,技能目标,知识目标,素质目标等,其中最重要的是能力目标,特别是学生的操作能力。高等职业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核心目标。
2.3 以项目活动载体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必须通过一定的载体来进行和实现目标,没有载体难于实现目标,比如某一能力目标,必须通过一种活动来实现,没有活动能力的培养就是空谈。在各种载体中最好的就是项目活动,高等职业教育要以项目活动为载体,来实现培养目标。
2.4 用任务训练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
训练学生的职业能力的方法很多,在学校情境中更多的是实训,是一种模拟情境下的活动,所以要达到真正的训练学生的技能和培养学生的能力,就应以布置任务、提出要求、监督执行、最后完成任务这样的过程来督促和规范学生的模拟实践活动,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2.5 以学生为主
由于高职教学活动更多的是学生实际操作,是对学生技能和能力的训练,所以高职教学要以学生为主,教学目标的实现关键看学生的实际操作训练,所以高职院校的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
2.6 体现知识理论―― 实践活动一体化
由于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是技能型人才,教育的重点是让学生形成技能,提高能力,而技能的形成和能力的提高必须通过实践活动。同时任何一种技能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都有知识和理论的支持,任何一种实践活动都是某些程序性知识理论的体现,所以高职院校的教学活动应体现知识理论―― 实践活动一体化。
3 教改中可能出现的―― 些问题及应对策略
(1)高等职业院校的师资,教师是学校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资源,是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专业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好与坏,对高等职业教育任务的完成和目的的实现都有着直接的重大影响。对于新引进的老师希望是真正的“双师型”教师,职业教育需要有工作实践经验的教师进行执教。教师还应该在更新教育观念、加强教学反思、教师间相互学习探讨等方面做进一步的工作。
(2)政府在职业院校资金的投入,近年来,全国的职业院校一直处于逐年生源减少的现状。学校收入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财政;二是学费;三是一些专项费用。根据预测,2013年,初中生源将见底,然后进入缓慢回升、相对稳定阶段。学生人数不会有太大变化,变化的是政策。国家应该为中、高职教育制定质量标准,在此基础上进行精准的预算,并按照该预算来进行相应的财政支持。
高等职业院校应建立体现整合思想、开放的激励型管理机制。要教“课”,不要教“书”;要课程设计,不要照本宣科。把课程从知识传授为主转变为技能训练为主。把课程从传授学科系统知识转变为传授职业岗位活动知识。把能力培养从以学习知识为载体转变为以训练技能为载体。或者说从以学习学科知识达到对能力的培养转变到以完成某种项目活动达到对能力的培养。教师备课从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案转别为设计活动、创设活动场景、调动学生积极性等内容上。总之,教师要进行课程的相应改革,社会、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学生,我们就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充分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这既解决了学生难就业问题,也为企业减轻负担,是学生、学校、社会的三赢局面。
参考文献
[1] 傅筠,黄道平.创新、创业与就业[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2] 张惠娟,王艳廷,吕殿利,等.以科研促教学,带动本科生科技创新[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9(1):81-82.
[关键词]终身学习;成人教育;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9-0124-03
当前,我国正处在由经济大国、劳动力大国向经济强国,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型中,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使成人教育机遇与挑战并存。明确成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训目标,构建科学、合理、实用的成人高等职业课程体系既是适应地区社会经济转型要求的“顺势而为”,也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必然之举。
1 终身教育理念对成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
1.1 社会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给广东成人高等职业教育带来的挑战
2008年制订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将广东珠三角地区定位为“世界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提出要调整经济发展方式,构建具有广东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促进“广东制作”向“广东创造”、“广东服务”转变。对广东寄予厚望,他要求广东加速转型升级,努力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排头兵、深化改革开放的先行地、探索科学发展的试验区。为贯彻这一精神,广东珠三角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必须要由传统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三来一补”传统生产方式向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高新科技、高附加值的农业转变。当前,珠江三角洲地区正处在经济结构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成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既面临严峻挑战,也孕育着重大机遇:未来的社会经济发展对现代从业者的发展能力、复合能力、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业者只有不断地努力提高职业性能力,提升素质,学习技能,才能适应飞速发展变化的经济、就业形势,这就为成人高等职业教育创造了难得的机遇。来自传统的注重专业理论知识学习的成人高等教育课程体系已无法适应新形势下应用人才的培养需要,更不能满足人们对职业发展的学习需求,成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刻不容缓。
1.2 成人高职教育现状的困惑
随着普通高等教育逐年扩招,成人高职教育招生每况愈下。一方面学员人数下降,学校办学成本增大,生存与发展困难重重;另一方面学员工作生活压力大,工学矛盾突出,学习积极性不高,个别学员存在混文凭的现象,为成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及课程体系构建带来严峻的挑战。
1.3 终身教育理念对成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
终身教育是“人的一生中所受教养、教育和训练的总和”。世界成人教育会议的《汉堡宣言》指出,成人是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主体。“以终身教育理论构建的成人教育课程体系,一是应具有发展的功能,即协助和促进个人生涯发展,潜能发展,从而达到社会发展;二是应具有教育功能,如规划个人教育进程、职业训练、在职进修、转岗培训和继续教育的方针与导向,使个人能够随着终身教育与终生学习的历程,发展成功的生涯;再次,应具有创造的功能,成人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或养成创造的意识,成人教育不仅要使成人学员适应外在环境的变化,而且也完全能够突破环境的限制与障碍,积极创造个人生涯的理想,达成个人高一层次的需要和理想的实现。”
终身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导向自我发展与自我实现,使学习者能够获得知识、技能与态度,适应不断变迁的社会生活,拓展职业性的技能和提高生活质量。基于该理念,构建成人高等教育课程体系时,应考虑成人的学习动机、生活、职业和经验,满足成人自主学习与自我发展的需求。具体表现为具有不断适应新环境、胜任新岗位的适应性;应对职业生涯变化,具有可迁移能力,自我发展性;提出新思想、创造新事物、开发新产品、设计新方案的能力和素质。
2 成人高等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价值观、职业道德、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等教育作为高职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使培养目标发挥出整体功能。成人高等教育由于学员双重身份(在职,在校学生)的特点,课程体系构建的总体原则应为:坚持以人为本,坚持适用性、创新性、发展性原则,帮助学员挖掘他们的潜力,拓展知识结构,提高再学习能力,适应终身教育学习的需要,成为具备良好思维创新、社会工作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2.1 适用性原则(学以致用原则)必须把握好人才培养规格要求,正确处理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关系,注重“知识、素质、能力”的有机结合,必修课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程精选、精讲、精练。充分发挥学员学习和发展的能动性,并与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以符合成人学习需要。
2.2 实践性原则(工学结合原则)专业能力的培养是课程体系的核心内容,课程内容应突出体现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原则。在传授必要的理论知识的同时,更要强化实践教学,将专业学习与本职岗位结合起来,缺什么补什么、干什么学什么。
2.3 发展性原则(开放性、发展性原则)拓宽基础,淡化“专业”,强化“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应减少课程门类和课时数量,使成人学员用自由的支配时间选修切合实际需要的课程。此外,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增强学员的就业竞争力和岗位适应能力。
2.4 创新性原则
善于创新是成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在成人高等教育课程体系建构中,要引导和培养学员创新意识,激励学员勇于探索;要通过课程体系评价,有效地激发、引导成人学生的求知欲、创造性,培养学员提出新思想、创造新事物、开发新产品、设计新的解决方案的能力素质。
2.5 坚持自主学习引导的原则
网络技术的普及应用已打破了校内、校外、课堂内外学习的边界,网络公共教学资源平台的建设为成人学员带来了更大的方便。合理分配面授课时、网络学时、自学学时,引导学员提高学习的自主性,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持续学习的能力。
2.6 坚持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成人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应紧扣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不随意降低培养规格,同时又要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及成人的实际灵活施教,体现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特色。
3 成人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反映,成人大专课程体系建构要考虑成人学员的学习特点,突出“教养”和“本领”双元并重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应包括人文素养模块、专业素养两大模块。
3.1 人文素养模块
由思想品德+文化素养+职业素养三部分的课程组成各专业的公共平台课程。旨在有效实现素质教育目标,培养学生掌握适应社会生活工作的基础方法与基本能力,包括思考判断能力,学习能力、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具备社会责任感、知礼尚仪等人文素养,掌握英语听说、计算机应用、应用文写作等基本能力。该模块可占总课时的40%~50%。
3.2 专业素养模块
由专业核心能力+专业实践能力+专业发展能力课程组成,主要为专业基础课和基本技能训练课。它既是学员入行的敲门砖,也是职业发展的基础,更是体现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和质量要求的核心课程。占总课时的50%~60%。
专业核心课的构建按岗位能力的培养为依据,满足学生职业岗位的要求、挖掘其职业生涯中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专业实践课程包括专业实习、专题调研、毕业论文(含答辩)或毕业设计(含答辩)、课程设计、技能考证、创新项目等。为拓宽学生专业知识面,适应学生职业或岗位工作需要,可开设实用性的选修课,如“职业指导、创业、创新”等专题课程、专升本专题课等。可推行自主菜单式选课,满足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
课程体系框架如下图所示:
4 成人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实践
4.1 实施工学结合,“以证代考”
鼓励成人学员把学到的知识用于发现新问题,解决实际问题上。学员根据从事或将从事的职业(专业),通过选修课程、自学、参加培训等方式进修并考取职业技能证书,获取从事相关职业(专业)的资格可申请对应的免修课程。
4.2 实施“项目成果、奖项、创新活动等奖励学分”
鼓励学员学以致用,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勇于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开发新产品、设计新的解决方案,参加学科竞赛活动等,并根据项目成果、实物、奖项等给予奖励学分,奖励学分可对应专业培养计划,计算相应的选修课学分。
4.3 由CRP信息化网络学习平台提供学习资源
打造“校园资源计划”(即CRP管理系统),它将“空中课堂”、“教学资源平台”等系统构成一个数字的虚拟空间,使学习由校内延伸到校外,由课堂延伸到课外,学习时间可自由支配。学员可以通过“空中课堂”、“教学资源平台”提供的各专业课程的教学课件、视频等,通过“空中课堂”进行网上测试、师生互动交流,学习安排上将有更大的自主性与灵活性。
4.4 实行跨班上课、跨专业选修课
为解决成人学员工学矛盾突出的问题,可提倡跨班上课、跨专业选修等方式,使学员更好地兼顾工作与家庭、学习三者的关系。
参考文献:
[1]叶忠海.成人教育学通论[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8.
[2]李明善.成人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建构[J].继续教育研究,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