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酒中八仙范文

酒中八仙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酒中八仙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酒中八仙范文

关键词:巴渝文化;传统元素;视觉传达

巴渝文化是长江上游最富有鲜明个性的民族文化之一, 是重庆文化的重要源流,是相对独立的文化,其中有典型的文化视觉符号,比如川剧脸谱、大足石刻、铜梁龙舞、秀山花灯、綦江农民版画、荣昌折扇和陶器、东南地区的古镇、吊脚楼等。这些形象多次出现在摄影作品、杂志和宣传海报上,已经成为巴渝文化的象征符号。

作为重庆本土设计一个研究的方向,我们着重研究巴渝的传统图案设计形式与现代设计艺术的基本理念的有机结合,探索民族艺术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价值,使传统视觉符号服务于现代设计,既能体现巴渝文化的本土特色,同时兼具时代性和国际性,符合现代视觉审美规则。

视觉传达中所涉及的范围很广,涵盖平面广告、标志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装帧、网页平面设计等。重庆本土视觉传达设计应该立足于本土,充分拓展巴渝传统符号在现代设计中的适用性,挖掘符合民族文化的设计风格,构建更富创新的设计思路和设计理念,推广和发扬巴渝优秀传统文化,既有丰富现代设计语言又包含富有代表性的视觉造型符号。探索巴渝文化符号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运用具有现实意义。

探讨视觉传达设计传统图形元素的运用,研究如何让传统图形符号的衍生和重构,在现代设计理念基础之上,把传统图案与现代设计理念结合,创造出新的设计语言,对文化的传承提出新的思考。在当代视觉传达设计当中,挖掘巴渝传统文化中典型的、可改造的视觉符号,通过分解和重组,构建新的符号体系,既符合现在设计的审美要求又继承了文化特征。

日本在挖掘传统文化视觉符号,并在现代设计里发扬光大这一点上,做得非常好。日本是一个历史比较悠久的国度,同时,日本的现代视觉传达设计又排在世界前列。日本的现代设计无时无刻不与日本的传统文化精神发生联系。日本设计师也非常注重本民族元素在符号化过程中的地位。日本设计重视对本国文字和传统文化符号的研究,作品有强烈的民族性和典型的国际风格。

日本的科技也相当发达,他们从摄影和电脑等方面获得了更多的表现手法,设计作品向多元化发展,他们的作品里都渗透着对日本传统文化的热爱。所以,当我们提到日本的优秀设计作品时,我们能很快把它们同日本的传统文化联系在一起,比如文字、建筑和服饰。

我们把中国传统视觉符号看作一个经过历史演变的视觉信息体,它包含了丰富的视觉造型语言和深刻的人文内涵,这些内容与中国传统生活、传统建筑、绘画艺术,传统戏曲艺术等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它们都具有典型的中国视觉文化的特征,必定也会影响着中国现代视觉设计发展的轨迹。如何看待和取舍当今视觉符号与传统视觉信息,是一个研究中国现代视觉传达的发展与创新的重点。随着大众审美取向、心理趋向以及社会意识形态的改变,中国传统视觉符号的存在价值也在发生着变化。

如何做到价值的创新,让传统视觉符号重新焕发活力,以适合的姿态融入到当代视觉设计中,同时能呈现给世界应有的东方声韵与风采,值得每个中国设计师思考。

设计师们利用传统的符号、民族元素结合原有的作品本身的文化特色或历史风情重新组合,而在早期的现代设计作品中,优秀的作品往往是那些把旧元素加以新组合的作品。以建筑设计为例,它们在设计风格上的体现通常是在作品形式或形象上就能让受众直接感觉到这个作品中的中国元素。

早在1982年落成的北京香山饭店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贝聿铭在香山饭店这个原清代皇家园囿中没有搞琉璃瓦大屋顶,而是把江南民居、传统庭园中许多装饰元素与现代形式融合于一处。

当然,中国传统建筑中除了能作视觉符号用的形象成分外,凝聚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中国传统的观念、意识、心理方面的因子,也被吸收进新建筑中来。传统文化的作用对社会群体的影响力是巨大的,也是潜移默化的。由美国SOM公司设计的坐落于上海浦东的金贸大厦,在国人眼里与东方明珠相比其风格是现代的,但反而更易于被接受的,或许人们通常不会去追究原因――其外观造型与中国古典宝塔的传统形象相似,这种视觉上并不十分明显的特色无需文字宣传便在国人的潜意识中被默认了。

中国传统文化、传统图案作为一种构成元素融入于现代设计中,在充满现代气息的外部造型和材料加工工艺中,突出传统地域文化、民族特色的人文特征。仿佛这些元素有跨越时空的能力,它们经过衍生、变形、夸张等方式演变为现代人同样认可和喜好的视觉符号。

我们能看到的文化符号种类繁多:如中国书法、篆刻印章、中国结、秦砖汉瓦、兵马俑、京戏脸谱、皮影、武术、桃花扇、景泰蓝、玉雕、中国漆器、红灯笼(宫灯、纱灯)、龙凤纹样(饕餮纹、如意纹、雷纹、回纹、巴纹)、祥云图案、中国织绣(刺绣等)、对联、门神、年画、 鞭炮、谜语、饺子、舞狮。图形元素如:蝙蝠、鹿、鱼、石榴、鸳鸯、松鹤等。又比如石榴象征多子多孙,鸳鸯象征夫妻恩爱,松鹤表示健康长寿。梅,兰、竹、菊 “岁寒三友”“三羊开泰”等图案则又是一种隐喻,借用植物某些生态特征赞颂人类崇高的情操和品行。

在靳埭强为中国银行设计的标识中,受到结了红绳的古钱的启发而产生出创意。用古钱孔和红线构成了“中”字,现代造型中内含着民族特色,形简意赅地体现了中国银行的信息内涵和视觉形象。该标造型简洁流畅,形象传神,寓意深刻,在单纯中有变化,表现了中国资本、银行服务、现代国际化的主题,以及诚信、规范、勤勉、高效的服务宗旨和以客户为中心、全心全意为客户服务的理念。标志取汉字“中”与图形“古币”的复合象征方式,极具中国格调,正是这两者的有机结合,使得这个标志获得了高品位的审美性,成为现代标志设计中的一个经典之作。

在重庆,巴渝文化符号在重庆产品的包装设计、海报设计和书籍装帧设计中被运用得很广泛,但是都是比较传统的形式,没有赋予传统符号新的生命力。目前我国对传统文化符号的解读和创新有许多新的理论和成果。重庆大学戚序教授长期研究传统文化与现代视觉传达这一课题,并创作了很多以传统文化符号为主要造型语言的作品。这些作品及延续了传统图案中的“意”和“神”,又延伸了它的构成形式,经过改造、提炼和运用,赋予作品时代感。她的作品里传统与现代并存,既有民族性又有个性。

第2篇:酒中八仙范文

关键词:小宇宙;现代和声;和弦;和声终止式

《小宇宙》是巴托克在1926―1939年期间创作的一套钢琴教材,这部作品共分为六卷,共包括153首作品。在这些作品中运用了大量现代化的和声手法,为我们提供许多可供借鉴的意义。通过对这部作品的和声手法和音响效果的分析,可以得出这部作品中运用的现代和声手法大体有以下几种:

一、非三度叠置和弦

1.二度和声的运用

二度音程属于不协和音程,但其不协和程度不同。在五声调式构成的音乐作品中,大二度是个经常采用并具有区别于传统大小调三度叠置和弦的不同的音响效果。而小二度则不同,他是近现代和声中使用较多地一个音程。因此,运用大二度叠置和声,具有较强的和声民族性效果,而运用小二度叠置和声,则具有较强的近现代和声的特点。

在《小宇宙》中,巴托克专门写了建立在大二度或小二度的乐曲。例如第132首乐曲,巴托克命名为“分解和同时的大二度”是专门建立在大二度上的乐曲,这里的二度音程构成了整首乐曲的基础和主体。

2.四、五度叠置和弦

四度叠置或五度叠置的和弦在巴托克的作品中很有特色。例如第131首开始的前15小节,乐曲开始在一个以纯四度叠置形成的和音上,低音中形成纯四度音程关系与它纵向结合的高音中形成的纯四度之间既相互对比有相互依赖,同时结合构成一种新的和声音响效果,这样便形成一种复合四度的音响效果。这就是巴托克希望将多种音乐发展手法融合、交汇在一起的一种音乐思维的重要体现。

按照五度叠置构成的和弦比四度叠置和弦从和声构成来看更稳定些,从西方传统的调式和声体系中纯五度是可以单独构成和弦的基础而纯四度则运用很少。但传统和声中认为纯五度是一个完全协和并且很空的一种音响效果,为了避免这种很空的音响效果的连续出现,所以传统和声中需要完全避免五度的连续平行的使用。但在巴托克的作品中,为了探求与民歌的旋律想适应的和声,也为了寻求新颖的、现代化的和声效果,平行五度的连续使用也成为他和声手法现代化与民族化中的重要一种。例如第65首的引子中运用了两个重复性的纯五度的和弦,这种和声结构的方法很适合五声调式的音乐配置。在这首曲子中,钢琴伴奏的声部从头至尾一直使用了空五度和声的连续使用。在后面还有许多其它结构的空五度和弦的连续平行的使用,五度和弦的连续、平行、交替的使用成为这首作品的主要和声手法。

另外,在《小宇宙》中空五度和声有时也纵向叠置的使用。例如第66首结束处的几小节。乐曲的结束和弦主要在一个以纯五度叠置形成的复合和音上构成,低音中形成的纯五度与它同时结合的高音中的纯五度不在一个调式上,构成一种复合的和声音响效果。

除了运用平行五度、四度、二度以外,在他的这些作品中,还出现使用七度平行、复合的情况。如第144条的中间段落。这一段乐曲中,主要运用的和声手法复合七度的构思方法。低音声部与高音声部之间用各自的平行七度做着反向进行,取得平衡与对比。在它们的两个不同性质的七度叠置、交织在一起时,便形成了一种复合的和声音响效果。

以各种不同音程为基础的和声构思手法,具有灵活自如的特点;而不同音程结构的多种不同层次的结合,又可以避免两声部的单一性,从而创作出绚丽多彩的音响效果。这也是近现代和声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有效手法。

二、附加音和弦中的运用

在以三度、五度、六度等结构构成的协和和弦中,加入与当中的某一个和弦音为相邻二度的和弦外音所构成的和弦在巴托克的和弦构成形式中也经常会见到。这种和弦的构成中所谓的“和弦外音”其实已经是作为了和弦正音来使用了,无所谓外音不外音的概念。

例如第84条开始的前5小节中的和弦。这首乐曲的前2小节使用的和弦可以理解为用与根音成四度的音程来代替三度来叠置的和弦,在这里也可以看成是这个和弦的构思是在纯五度的和声上再附加一个二度音的和声构思方法。二度音程是不协和音程,这样,所有在协和音程或协和和弦的基础上附加一个二度音程都会形成不协和的和弦。

三、巴托克式同主音大小三和弦的运用及主和弦的现代化转换

巴托克式的同主音大小三和弦是巴托克在他的和声构成中采用的将大三和弦与小三和弦叠置在一起的和弦结构,这是巴托克所特有的一种和弦结构形态。这个和弦在音程结构上的主要特点是在一个三和弦中,大小三度同时应用。巴托克在使用这种和弦时经常使用它的六和弦形式,并且基本是把大三度排列在下方,将小三度叠置在和弦上方。

这种同时包含有大三度与小三度音程所构成的同主音大小三和弦是巴托克的一种创造发明,并在他的作品中广泛应用。如第119首开始的5小节中的两个声部采用的是同主音大小调双调式的手法。由于开始处形成E与#E两个音之间的增一度关系。可以把它理解为#C音上形成的大三度与小三度的和弦,由于只有两个声部,采用对位化的写作手法,所以我们通过横向分析可以看出他是在同主音上形成的大小三和弦的同时结合。

四、和声终止式的复杂化与现代化

在巴托克的音乐作品的终止式的运用过程中,使用传统三和弦结束的例子有很多。这些传统手法的运用我们在这里不做分析和研究,他显示了巴托克这位20世纪现代派作曲家尊重传统的一面,在这里,我们重点分析一些现代的、不以大小三和弦为基础的和声终止式的运用。

首先,在巴托克音乐作品中会见到运用四六和弦与六和弦结束的例子,在这里,我暂且称之为结束主和弦的不稳定化。如第79条的结尾处的最后9小节,它最后结束在了一个D大调的主和弦,是一个和弦的五音A处于低音位置的第二转位的和弦上,它的前面使用的是一个D大调二级和弦的第二转位和弦,形成一种音响上的不稳定结束。

第二种情况是运用复合和声的和弦结束。例如第61首结尾处的最后8小节。这是一首采用双调式的手法写成的作品。我们来看这首曲子结束处的和弦,它的低声部结束在了一个以C和G两个音形成的五度和音上,与它同时结合的高声部结束在了一个以G和D两个音形成的五度和音上,说明原本是不同调式的两个旋律的结束也结束在了各自的调上。单独看起来每个独立的调式的结束音都是协和的,但把这两个五度和声叠置在一起便形成了一个包含有九度音程不协和和弦。所以这个和声是一个复合调性、复合和弦的和声,也具有一种音响上的不稳定性和不协和性。

第3篇:酒中八仙范文

关键词 玉米;品种比较;高海拔地区;贵州威宁

中图分类号 S513.0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0-0034-01

2012年在威宁县农技站的支持下,从近几年来各科研育种单位,特别是与威宁县气候相近的云南省宣威、曲靖等地新推广的品种中,选择7个玉米品种进行品比试验,旨在筛选出适宜在小海镇种植的优良品种,为指导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现将玉米品种比较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安排在小海镇松棵村,土壤肥力水平中等,黄灰泡土(质地疏松)[1],海拔2 230 m,年均温11.6 ℃,年降雨量900 mm,前作马铃薯,土地冬闲,在威宁玉米生产区具有代表性。

1.2 试验品种及来源

试验品种靖丰8号,由曲靖种子公司提供;云瑞6号由云南农科院提供;振兴508,由云南昆明春喜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提供;大天1号,由罗平种子公司提供;胜玉2号,由云南富源胜玉种业公司提供;曲辰9号,由云南曲靖种子公司提供;昌隆98,由云南镇雄种子公司提供。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7个处理,即每个品种为1个处理,以曲辰9号作对照(CK)[2]。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每小区4双行,小区面积20 m2(5 m×4 m),带幅1.2 m。小区间不留走道,四周及重复间走道0.5 m,试验地四周设保护行。

1.4 试验过程

3月29日进行营养坨育苗,4月12日进行移栽,移栽时施用有机肥15 t/hm2、复合肥300 kg/hm2、尿素150 kg/hm2作基肥,窝距30 cm,双行净作,单株定向,栽植密度55 575株/hm2。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300 kg/hm2。

1.5 调查统计

生长过程中对各参试品种植株的特征特性、生育期、病害情况等进行调查记载,成熟收获前对果穗特征特性和产量、经济性状等调查测产并作相应分析[3-4]。10月15日收获,收获时每小区取除边行外的同一方向的2行进行测产验收。

1.6 气象因素影响

试验在育苗及移栽期遇高温干旱,生长期(5—9月)连续阴雨,对玉米灌浆及成熟不利[5]。

2 结果与分析

2.1 田间植株表现情况

从表1、2可以看出,综合性状表现比较好的品种为胜玉2号、云瑞6号、振兴508、靖丰8号以及大天1号。

2.2 产量结果

从表3可以看出,云瑞6号产量最高,达到26 250 kg/hm2,比对照增产4 333 kg/hm2,增幅19.8%;其次是胜玉2号,单产25 583 kg/hm2,比对照增产3 666 kg/hm2,增幅16.7%;产量最低的是昌隆98,为22 500 kg/hm2,比对照增产583 kg/hm2,增幅2.7%。

3 品种综述

(1)靖丰8号。生育期131 d左右。苗长势强,成株整齐度好,株型半紧凑,株高260 cm,穗位高110 cm。雄花紫色,花丝淡红色,叶色浓绿。籽粒白色,马齿型。高抗玉米丝黑穗病,抗小斑病、茎腐病。

(2)曲辰9号(CK)。生育期132 d,株高251 cm,穗位高104 cm,穗长26.0 cm,穗粗5.8 cm,圆柱形,穗轴白色,穗行数18.0行,行粒数50粒,粒色白色。

(3)云瑞6号。生育期126 d左右,株高260 cm,穗位高100 cm,穗长18.9 cm,穗粗5.2 cm,穗行数15.6行,行粒数32粒,出籽率83%,籽粒黄色中间偏硬粒型,穗轴红色。抗性接种鉴定,抗茎腐病、玉米螟,中抗大斑病、小斑病、丝黑穗病、纹枯病。

(4)振兴508。生育期124 d,株高270 cm,穗位高120 cm,穗长18.2 cm,穗粗5.6 cm,穗行数16.5行,行粒数39粒,粒型半马齿,粒色黄色,果穗锥形,株型半紧凑型,抗大斑病、小斑病,高感纹枯病。

(5)大天1号。生育期123 d,株高265 cm,穗位高115 cm,穗长17.0 cm,穗粗5.2 cm,穗行数14行,行粒数46粒,粒型半马齿,粒色黄色,果穗柱型,抗大斑病、小斑病。

(6)胜玉2号。生育期126 d,株高271 cm,穗位高120 cm,穗长19.8 cm,穗粗5.3 cm,穗行数14.0行,行粒数45粒,粒型半硬,粒色黄色,果穗柱型抗大斑病、小斑病。

(7)昌隆98。生育期126 d,株高260 cm,穗位高120 cm,穗长21.5 cm,穗粗5.5 cm,穗行数16行,行粒数34粒。抗大斑病、丝黑穗病。

4 结论与讨论

2012年,由于前期温度高、后期降水量大、低温连续阴雨造成低温高温、短日照对个别品种的试验结果产生一定影响,晚熟品种占优势[6]。通过试验研究,综合分析各方面因素,云瑞6号、胜玉2号、振兴508、靖丰8号、大天1号5个品种产量高、抗逆性强、综合性状好,可以在今后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和应用。

5 参考文献

[1] 张燕,蔡光泽,何天祥,等.盐源县高海拔地区玉米新品种比较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12(3):139-140.

[2] 陈松,甘东孝,罗红.安顺市玉米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J].耕作与栽培,2012(1):48,53.

[3] 李炜,刘珍琴,剡成虎,等.宁南地区玉米品种比较试验初报[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7(5):28-29.

[4] 严文学,张孝富,王德好,等.玉米品种比较试验与综合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03,31(5):825.

第4篇:酒中八仙范文

[关键词] 新巴塞尔协议 商业银行 风险管理

一、新巴塞尔协议风险管理理念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影响

1.客观评价银行集团风险促进其稳健发展

(1)风险管理是银行业的核心竞争力。银行业作为一种中介机构,不仅为个人和企业提供了各种结构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而且在金融市场上作为当事人或客户进行各种金融产品交易。金融机构的中介性经营性质决定其与一般工商企业的根本区别在于其高负债性和高风险性。金融机构经营的基石在于找出风险,从风险中榨出利润―包括使用风险吸收、风险中介、风险咨询等手段。所以说,风险管理是提高竞争力、建立战略优势的基础。(2)增加了银行经营的透明度。投资者、客户乃至公众对金融机构的“信心”是其安身立命之根本,历史的来看,在现实中公众很难判断金融机构的“可信度”,这一方面是由于为了保持竞争优势,金融机构有意对其“可信度”信息予以管理,使其信用状况处于一种不透明状态,另一方面则是由于金融机构的业务变化较为频繁和迅速,金融创新也使业务更为复杂,导致公众很难把握其信用状况,无法保证金融系统的安全与稳定。新巴塞尔协议通过采用信息披露制度、市场约束的方式有效地克服了这种信用不透明状态,使金融机构的风险状况暴露在公众面前,从而迫使金融机构改善其信用状况,有效的金融风险管理已经成为提升银行经营“信用度”最为重要的手段之一。

2.提出有效可行的应对措施

(1)自我约束机制。如公司治理结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内部稽核、财务管理、资本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银行对自身的明确定位,使风险管理成为银行义务的必然要求,其价值的创造是要通过对风险的有效管理来实现的。因此,更为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是银行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必需。基于这一定位,欧美银行不但持续努力提高银行自身的风险管理水平,而且也把为其客户提供风险管理服务作为在银行非中介化日益明显的环境下的新业务增长点。

(2)市场约束机制。新协议更多的是从公众公司的角度对待银行,强调以市场的力量来约束银行,认为市场是推动银行合理、有效配置资源并全面控制经营风险的巨大外在力量,具有内部改善经营、外部加强监管所发挥不了的作用。

二、我国商业银行现阶段应该采取新巴塞尔协议的哪些内容去管理风险

1.新协议中的最低资本要求与中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

新协议是通过实施资本充足率标准来强化国际银行系统的稳定性,消除因各国资本要求不同而产生的不公平竞争。商业银行可以通过收缩贷款、转换货币市场等对策来达到8%的资本充足率,也可以通过证券化等金融创新转换高风险资产或合理的风险定价机制等风险管理技术转移风险。

2.新协议中的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与中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

(1)全面监管银行资本充足状况。银行分步进行:首先是判断银行是否达到充足率的要求,判断的依据主要有银行所处市场的性质、收益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等;其次是根据银行风险状况和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提出高于最低限度的资本金要求;最后在资本规模低于最低要求时,适当进行必要的干预。

(2)加快制度化进程。商业银行除了按照巴塞尔协议的规定行事之外,还必须向监管当局提交完备的资产分类制度安排、内部风险评估制度安排等,从而使得与新形势相适应的新方法得到有力的制度保障。

3.新协议中的市场约束与中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

从中国金融界的信息披露情况看,银行业的信息披露还刚刚处于起步阶段,对于风险信息的披露尤其不充分,与国际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下一阶段应当将风险信息的如实、及时、充分的披露作为信息披露和市场监管的一个重点。

(1)金融市场的发展是引入市场约束的前提,这主要表现在市场化主体的多样化及其对市场信息的敏感、金融工具的多元化等。

(2)建立清晰的存款保险制度,取代目前在事实上存在的政府对银行的隐含担保,促使市场主体、特别是大额存款人、债券持有人建立清晰的风险预期,当然,这也需要利率市场化的配合。

(3)从银行的操作层面看,银行信息披露涉及到银行经营管理的所有方面,因而,完善的风险信息披露需要从董事会、高级管理层、经营管理部门等多个层次的分工合作,在设定既定的风险偏好、风险策略和风险政策之后,通过建立完善可行的风险框架来落实这些总体风险管理思路。

(4)建立以信息披露为导向、以风险为出发点的金融监管理念,逐渐取代过分注重行政审批的金融管制理念。

(5)当前构建市场约束的基础性条件之一,就是促使当前银行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成为市场化的主体,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

(6)考虑到不同金融产品可能产生的市场约束功能不同。当前应当重点发展债券市场、特别是次级债券市场,积极促进国有银行改造为股份制的商业银行,引入新的投资者。

在金融全球化,市场的波动性增强的趋势下、银行业面临的风险环境瞬息万变,加强信用风险管理已经是我国商业银行业所面临的当务之急,相信未来我国商业银行会更加有效地控制风险。

参考文献:

第5篇:酒中八仙范文

一、合理用兵,科学编组,确保兵力的有效运用

武警部队在抢险救灾中,部队长时间的疲劳作战,是安全工作的最大隐患,如何减少部队的人员伤亡,减轻部队的疲劳,最大限度地保持部队的体力,保持抢险救灾工作有效进行,是现场指挥员应当必须把握的问题。一是合理用兵,科学编组,充分发挥专业骨干人员的作用。合理用兵,科学编组,是有效实施抢险救援的关键环节。要充分发挥专业骨干人员的作用和发挥各方面的专家和科技人才的作用,灾害有其特殊的生成条件和发展变化规律,要对其实施有效的救援行动,涉及到许多救援和技术问题。必须依靠专业人员进行处理,要充分运用科学知识和科技手段,才能进行正确、有效的行动处置方法。二是充分利用救援器材和装备,确保救援安全。抢险救援工作量大,危险程度高,有效的使用救援装备是完成任务的前提,充分发挥装备、器材在抢险救灾行动中的作用,能提高作业效率,加快行动进程,在抢险救灾行动中,改善使用方法,提高使用效率,充分发挥技术优势。使用大型作业机械、应急净水设备等,提高了作业效率。三是引导官兵科学施救,注重救援效率。必须坚持科学组织抢险救灾行动,选择正确的作业方式、方法和步骤,有效利用救援间隙合理安排救援官兵轮番休整,补充体力,恢复体力,要根据任务和现场的复杂程度灵活指挥,使救援工作快速高效的有序展开,提高抢险救灾的行动效率。

二、做好各项保障工作 ,确保安全措施到位

武警部队是抢险救灾的重要力量,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主力军作用。每当发生重大灾害,武警部队官兵总是英勇顽强,不怕牺牲全力抢救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在抢险救灾行动中,全体官兵的体力消耗大,生活条件艰苦,面临困难难以想象。做好各项保障工作是后勤部门和救援指挥部门必须要高度重视的具体工作,要千方百计的搞好保障。一是要搞好生活保障,确保官兵保持良好战斗状态。要确保饮食安全,饮水安全,住宿休息场所安全和卫生防病等方面的生活保障,要想方设法解决好官兵的食宿和卫生保健,使官兵能够始终保持强健的体质和充沛体力,防止出现非战斗减员,人员体力己有一定消耗,在兵力投入上,应轮换作业,使救援人员能得到合理的调整休息,适时恢复体力,以确保作业进程的连续性,确保官兵整体战斗力。二是在做好安全防护物资保障。救援官兵安全防护保障是确保人身安全的有效方法,抢险救灾行动中,要尽量采用各种先进的手段实施行动。积极与地方单位加强配合,如依托先进的遥感监测技术、先进的通讯技术平台为部队救灾行动提供支持和重要的保障作用。要充分发挥装备、器材的救援作用。在抢险救灾行动中,要尽量配备和充分利用科技含量高的作业机械、行动工具、防护器材、通讯设备及其他专用装备和器材,有效提高行动效率。三是在使用器材和装备上搞好保障。有效的使用救援工具,避免徒手作业,加强器材和装备物资的保障力度,保证救援技术装备完好和器材充足。如利用“生命之爪”救生系列、生命探测仪、测电棒、逃生气垫等先进的行动装备、器材实施行动,能够极大地提高人员救生的效果。在通信方面,加强联络,确保立体通信网络畅通,确保部队指挥的顺利进行。

第6篇:酒中八仙范文

此句出自唐代杜甫的《饮中八仙歌》。全诗用夸张手法描摹贺知章酒后骑马的醉态与醉意,弥漫着一种谐谑滑稽与欢快的情调,惟妙惟肖地表现了他旷达纵逸的性格特征。

全文如下: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麹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世贤。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第7篇:酒中八仙范文

方法:对86块乳腺肿块进行X线钼靶摄片及MRI检查,所有肿块均进行穿刺或手术活检行病理检测,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及联合应用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结果:X线钼靶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假阴性率、假阳性率分别为67.2%、59.1%、32.8%、40.9%;MRI分别为82.8%、72.7%、17.2%、27.3%;联合检查分别为92.2%、90.9%、17.2%、27.3%;联合检查诊断乳腺癌的准确性明显高于单一检查(P

结论:两种方法联合应用能提高乳腺癌诊断的敏感性及准确性,降低误诊率和漏诊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关键词:高血压氯氢氯噻嗪片氯沙坦的影响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021-02

乳腺癌是危害妇女健康和生命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据统计占我国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早期诊断尤为重要,对其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都具有重要影响。我院于2009年4月-2012年3月期间,比较了X线钼靶、MRI检查及两者联合应用对乳腺癌的诊断结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2009年4月-2012年3月在我科进行检查的乳腺包块患者57例,共86块乳腺包块,患者均为女性,年龄42~61岁,平均53.5±7.3岁,发现包块时间4d~31d,平均14.6±8.9d;排除乳晕明显异常,双侧腋下淋巴结肿大及已诊断为乳腺癌的患者。所有患者均分别接受X线钼靶摄片及MRI检查,并于检查后48h内行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病理检查。

1.2方法。

1.2.1X线钼靶检查。患者取立位,暴露前胸,面对摄片台,将置于摄片台与压迫器之间,行双侧乳腺轴位、侧位及斜位投照。观察病变位置、范围、形状、边缘、密度、内部钙化、皮肤、及周围组织情况。

1.2.2MRI检查。使用GE signa 0.2T永磁磁共振扫描仪,检查前用18G静脉留置针建立静脉通道,患者俯卧于特制的双侧乳腺相控表面线圈上,使双侧对称自然悬垂于线圈洞穴内。常规横断位、矢状位、冠状位定位扫描后,采用短T1反转恢复序列T2WI(TR 9128ms,TE 60ms,TI 150ms,翻转角180°,层厚3mm,矩阵256×242);然后采用快速小角度激发序列(fast low angle shot 3D,FLASH 3D)行动态增强扫描(TR8.1ms,TE 4ms,翻转角20°,有效层厚3.0mm,矩阵192×256),9组无间隔扫描,于第1组最后15s内快速推注对比剂Gd-DTPA(剂量0.1mmol/kg体重)。

1.3判定标准。

1.3.1X线钼靶诊断乳腺癌的标准。根据美国放射学会创立并推荐的“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的分类标准[1]直接征象有:肿块或结节影、局限性致密浸润、毛刺和钙化,大多数乳腺癌肿块或结节表现为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边缘毛刺或星芒状,这是肿瘤细胞向周围浸润所造成的,被认为是恶性的征象。间接征象有:局部皮肤增厚或“酒窝征”、凹陷、乳腺结构不良、导管扩张。

1.3.2MRI诊断乳腺癌的标准。T1WI时癌性病变信号低于正常乳腺组织,高于囊肿,与肌肉相仿。T2WI时呈中等信号或中等信号间夹杂高信号;强化不均匀,动态增强扫描表现为早期强化,增强后信号强度迅速达到峰值,峰值出现后曲线小幅度下降,随之维持平台状。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5.0软件处理数据,采用X2检验,P

2结果

2.1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检测结果。86个包块经病理检测证实:22个为良性病变,64个为恶性病变,其中确诊为非浸润性癌(导管内癌、小叶原位癌)9个,早期浸润性癌43个(浸润性导管癌13个、浸润性小叶癌30个),浸润性特殊癌12个(状癌4个,小管癌4个,鳞状细胞癌2个,腺样囊性癌1个,粘液腺癌1个)。

2.2术前各项检查诊断结果(表1、2):单纯X线钼靶诊断为良性和恶性病变的分别为34个和52个,其敏感性、特异性、假阴性率、假阳性率分别为67.2%、59.1%、32.8%、40.9%。

单纯MRI诊断为良性和恶性病变的分别为27个和59个,其敏感性、特异性、假阴性率、假阳性率分别为82.8%、72.7%、17.2%、27.3%。

X线钼靶及MRI联合诊断为良性和恶性病变的分别为25个和61个,其敏感性、特异性、假阴性率、假阳性率分别为92.2%、90.9%、17.2%、27.3%。

3讨论

钼靶摄片主要通过X线片上显现的肿块影和钙化点等特征来判断病灶的性质。目前,X线摄影能显示的最小病灶为直径约1.7mm的小病灶,它能清晰显示乳癌的毛刺状边缘及微小钙化等特征性结构,从而诊断乳腺癌[2]。乳腺癌的X线钼靶表现包括了常见征象、特殊征象和合并征象。常见的肿块、微钙化、肿块伴钙化和结构扭曲属于常见征象,也是初诊判断乳腺癌的直接证据。①肿块:最常见,钼靶片上肿块的边缘特征反映了肿瘤的生长方式及其生物学特性,比肿块密度更具有鉴别诊断意义。恶性肿瘤常见肿块的浸润边缘或星芒状边缘,这是由于恶性肿瘤浸润生长所致,是明确的恶性征象;小分叶边缘是由于恶性肿瘤内部生长速度不一致而形成,高度提示肿块为恶性[3]。②微钙化:是乳腺癌的另一特别重要的常见征象,恶性肿瘤的钙化影在X线钼靶片上的显示率为40%~50%,同时,它往往也是早期乳腺癌的惟一征象[4]。③结构扭曲紊乱:很容易被忽视。因为许多良恶性乳腺疾病都会出现这种征象,如手术后瘢痕形成、脂肪液化坏死、硬化性腺病、导管内状瘤、乳腺局灶纤维化以及乳腺癌等,导致鉴别困难,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X线钼靶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④局灶性致密:是一种较常见的乳腺癌特殊征象,其显示几率与摄片位置有关,有时仅在一个投照位置显示,依靠这种征象诊断乳腺癌需要诊断医师的经验积累。致密影是由于乳腺实质密度不对称而导致,但也可以由乳腺发育不对称、腺体复旧中的正常变化、激素替代治疗的结果、活检后改变、纤维囊性变、局部炎症或脓肿所致,也可以是乳腺癌的敏感征象[5]。⑤乳腺癌重要合并征象是指异常血管影。

目前,MRI在诊断各种恶性肿瘤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乳腺癌的诊断应用中,也有报道。同时也发现,平扫MRI对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的特异性不强,因为两者的信号表现有明显的重叠性,为解决这一问题,常常需要采用对比增强技术。动态增强MRI能更好地显示肿瘤形态的血流动力学特征,其诊断恶性肿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大大提高。

MRI动态增强技术是在静脉快速团注对比剂后对感兴趣区(ROI)进行一系列快速连续扫描而评价其强化率的一种方法[6]。

良性肿瘤强化开始于肿瘤的中心区,继而扩散到病灶周边,延迟后,整个病灶的表现与平扫是相比呈显著增强的变化;而恶性肿瘤则不一样,增强后最早出现显著强化的区域出现在病灶边缘,多为不规则环状强化或周边不规则强化,表现为强化的厚薄不均,信号强弱不等,甚至可以呈现条索状强化影。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恶性肿瘤的周边区中,肿瘤细胞增殖活跃,为血管密度增高,中心区则因出现继发性微血管密度降低,从而出现强化减弱,或延迟强化。这种差异在MRI中很容易发现,从而增强了其对恶性肿瘤诊断的敏感性。解决了钼靶、B超等无法解决的问题。但MRI的应用也存在不足,如对钙化不敏感,无法明确地显示乳腺癌的微小钙化;设备复杂,检查费用较高,检查相对耗时;易受呼吸、心脏搏动伪影的影响等。

本次实验中,单纯X线钼靶诊断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67.2%、59.1%,于之前报道一致,而MR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82.8%、72.7%,较X线钼靶有明显提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我们分析,联合应用X线钼靶和MRI诊断乳腺癌,可以取长补短,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大大提高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 (ACR). 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 (BI-RADS)[M]. 3rd edition. Reston: 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1998.7

[2]Kronthal AJ, Fishman EK, Gottlieb LM, et al. CT evaluation of breast cancer: spectrum of disease[J]. Crit Rev Diagn Imaging, 1993,34(5):159-237

[3]顾雅佳,周康荣,陈彤箴,等.乳腺癌的X线表现及病理基础[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3,37(5):439-443

[4]李树玲.乳腺肿瘤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209-221

第8篇:酒中八仙范文

关键词:苔藓植物;种类;乌江水库,消落带

中图分类号:Q9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09008103

1 引言

苔藓植物(Bryophytes)是绿色植物界中细小且构造上相对简单的一大类群,是种数仅次于种子植物的高等植物[1]。有其特殊的生理适应机制,能在高寒、高温、干旱和弱光等其它陆生植物难以生存的环境中生长繁衍,并且由于苔藓植物广泛的适应性和强大的繁殖能力,形成了树生、土生、腐生、沼泽湿生、水生,甚至叶面附生等多种多样的生态类型,在各种生态系统,尤其是森林生态系统、高山草甸、苔原及荒漠等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生态作用角色[2,3]。近年来,对乌江干流中、下游多年来遭受严重的总磷(TP)污染[4],乌江渡水库水体富营养化研究[5],乌江渡水库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6]等方面均有研究蟮溃但在苔藓植物种类组成调查方面的研究没有相关的报道。因此,有必要作进一步的探索调查。本文从苔藓植物种类组成及其生长生境方面对乌江水库龙塘坝消落带苔藓植物种类进行了初步调查。

2 地理概况

本研究区域位于贵州遵义、息烽、金沙三县交界的乌江干流(乌江流域中部)上的乌江水库,两岸山高超过300 m,地质条件极为复杂,河谷狭窄,是典型的山区河道型水库[7]。水力滞留时间短,水流速度高,库水深度大,枯水期水深为 6~17 m,洪水期水深为24.8~50.3 m,水域面积47.5 km2,库区狭窄,河床宽一般40~100 m,温度年变化幅度相对较小,具冬暖夏凉的特点。

3 研究方法

3.1 采样时间和样点设置

于2014年7月对乌江水库龙塘坝消落带的苔藓植物进行初步调查,野外采集苔藓植物标本和基质。选取样地进行布点采样,每种生境均设置样地,每个样地设置调查样方,在每个调查样方内设10 cm×10 cm小样方取样。

3.2 标本采集、处理和分析

参照韦美静和何林等人的方法进行标本采集和处理[8,9]。用制作的临时装片在显微镜(OLYMPUS CX21)和解剖镜(OLYMPUS SZ61)下进行观察,查阅有关苔藓植物分类的文献《中国苔藓志》[10~14]、《云南植物志》[15~17]、《中国藓类植物属志》[18]等工具书将标本鉴定到种。

4 结果与分析

4.1 乌江水库龙塘坝苔藓植物种类及其组成

经初步整理、鉴定分析,在所采集的73份乌江水库龙塘坝消落带苔藓植物标本中有8科24属33种(含变种,下同)(表1)。

4.2 苔藓植物科的组成

从表1和表2可以看出,含3属以上的科有丛藓科(Pottiaceae)和灰藓科(Hypnaceae),共2科,占该区域苔藓植物总科数的25.00%,共含有苔藓植物19种,占该区域苔藓植物总种数的57.58%,含2属和1属的均有3科,分别占总科数的37.50%。

在对乌江水库龙塘坝消落带苔藓植物的分析中,把含有种数超过5种(包含5种)的科定为该区域的优势科,则该区域的优势科有3科,分别是丛藓科(Pottiaceae)(11属13种)、灰藓科(Hypnaceae)(4属6种)、羽藓科(Thuidiaceae)(2属5种)。这3个优势科共含有苔藓植物17属,占该区域苔藓植物属总数的70.83%;24种,占该区域苔藓植物总种数的72.72%。这与贵州其他地区[19~22]苔藓植物优势科基本一致。这3个优势科所含属种情况见表2。由表2可知,从属的角度来说,该区域的苔藓植物优势科中丛藓科(Pottiaceae)优势性比较明显。

4.3 苔藓植物属的组成

内种的多少统计,把种数超过4种(含4种)的属列为优势属,从表3可以看出,小羽藓属(Haplocladium)为该区域苔藓植物的优势属,有4种,占总种数的12.12%。该区域内有17个属仅含有1种植物,占了该区域苔藓植物属总数的70.83%,种数占该区域总种数的51.52%。可以看出,该区域苔藓植物组成有寡种属相对较多的特点,这也从一个方面反映了这个区域苔藓植物的物种丰富性[23]。

4.4 生活型类型

生活型是苔藓植物生长型和群集方式及其对外界环境的长期综合反映。苔鲜植物的生活型,是苔鲜植物对于环境条件的一种适应表现,明显地反映出苔鲜植物与环境间的关系[24,25]。乌江水库龙塘坝消落带苔藓植物的生活型可以分为交织型、矮丛集型、高丛集型、匍匐型4种,生活型比较单一,主要以交织型为主:占总数量的61.64%(45份);矮丛集型次之:占总数量的24.66%(18份);高丛集型和平铺型较少,分别占总数量的8.22%(6份)和5.48%(4份)(图1)。

5 结论与讨论

(1)通过对乌江水库龙塘坝消落带苔藓植物的野外调查,将采集到的73份标本进行室内鉴定分析,初步整理出该区域有苔藓植物8科24属33种,全部为藓类植物,没有苔类植物(凭证标本保存于遵义师范学院植物标本馆)。优势科共有3个,其中以丛藓科(Pottiaceae)

为种类最多的优势科;小羽藓属(Haplocladium)为优势属,占该区域苔藓植物总种数的12.12%。

(2)水库消落带是水库因季节性水位涨落而使周边淹没土地周期性地出露于水面的一个特殊的区域,其生态环境具有淹没时间长、水位涨落幅度大等特征,特别是在一些坡度陡、水流急、土壤难以沉积的河段,植被常常完全消失而成为裸地[26,27]。而苔类植物对生境要求较高,多生活在湿生或水生环境中,因此温度升高及降水减少,必将导致苔类植物生境减少。乌江水库龙塘坝消落带的生存环境恶劣,水位变化和淹没的时间并不是每次都相同,这不仅使周边的陆地面积发生了变化,并且也使生态环境更加脆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苔类植物的生长与繁衍,这是影响苔类植物在该区域苔藓植物种类初步调查中没有分布的原因之一。苔类植物在本次调查统计中没有分布,这也有可能与采集标本时所走的路线和选取的样地有关。

(3)消落带水位的上升与下降,浪涌的冲刷,降雨的冲打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该区域的苔藓植物的生长与繁衍,进而影响其生活型。所以该区域内苔藓植物生活型大多数为交织型,其次为矮丛型,这也是在形态生长上适应了消落带水位多变的特征,是符合该区域内苔藓植物生长规律的。

参考文献:

[1]孙俊峰,陈其兵,王 怡,等.苔藓植物联合乡土草种应用于植被恢复工程的初步研究[J].四川草原,2005(3):16~18.

[2]陈圆圆,郭水良,曹 同.藓类植物的无性繁殖及其应用[J].生态学杂志,2008,27(6):993~998.

[3]吴玉环,程国栋,高 谦.苔藓植物的生态功能及在植被恢复与重建中的作用[J].中国沙漠,2003,23(3):215~220.

[4]常近时.乌江干流总磷污染的严峻形势与环保对策[J].毕节学院学报,2012,30(4):74~79.

[5]魏 浪,夏 霆,严志程,等.乌江上游梯级水库水体富营养化研究[J].水资源保护,2010,20(4):39~42,66.

[6]黄志敏,陈 椽,龙胜兴.江渡水库夏季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特征及水质评价[J].贵州农业科学,2013,41(4):171~175.

[7]江 川.乌江水库水质评价及原因分析[J].环保科技,2011,17(3):26~29.

[8]韦美静,何 林,孙中文.贵州万佛山省级森林公园苔藓植物的种调查[J].贵州农业科学,2012,40(2):148~151.

[9]何 林,吴安琴,张仁波,等.赤水四洞沟景区岩生苔藓植物种类调查[J].湖北农业科学,2013,52(20):4893~4897.

[10]高 谦.中国苔藓志:第2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

[11]黎兴江.中国苔藓志:第4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12]吴鹏程,贾 渝.中国苔藓志:第6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13]胡人亮,王幼芳.中国苔藓志:第7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14]吴鹏程,贾 渝.中国苔藓志:第8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15]高 谦,曹 同.云南植物志:第17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16]黎兴江.云南植物志:第18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17]黎兴江.云南植物志:第19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18]陈邦杰.中国藓类植物属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63.

[19]张华海,周 庆,张金国.湄潭百面水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集[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6:238~258.

[20]罗 扬,刘 浪,杨荣渊.贵州习水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研究[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12:197~214.

[21]喻理飞,谢双喜,吴太伦.宽阔水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集[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4:184~201.

[22]熊源新.黔渝湘鄂交界地区苔藓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7:32~37.

[23]何 林,黄正莉,杨通冠,等.大板水国家森林公园苔藓植物种类的调查[J].贵州农业科学, 2011,39(7):37~41.

[24]李晓娜,张朝晖.云南省罗平县三条喀斯特河谷苔藓植物生态特征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8(4):134~139.

[25]衣艳君,刘家尧,郎奎昌.唠山苔醉植物的生活型[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10(3):321~324.

第9篇:酒中八仙范文

关键字:访问控制;继承深度;继承范围

中图分类号:TP393.08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6970.2013.07.006

本文著录格式:[1]栗龙,卢山.物流信息系统中RBAC模型角色继承关系的研究与实现[J].软件,2013,34(7):15-18

0 引言

物流信息系统是把众多物流信息结合成一个有机系统,通过各种方式搜集、选择、输入与物流业务相关的各种有效数据,经过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计算机处理,输出对管理工作有用的信息。从某种程度上说,供应链系统中的每个组织利用物流信息系统都是为了一个目的,那就是将企业的各个部门、环节链接成为一个统一的、协同运作的系统集合,实现充分的信息共享。供应链系统中的各个组织能否及时、准确地获取各种有效信息,直接关系到整个供应链效率的提高。当然,这个系统是柔性的、动态的,随时可以依据客户需求的变化进行实时地调整,并以快捷、有效的方式向客户提供其所需的一切产品和服务。

“访问控制(access control)”是一种保护资源免遭未授权访问的安全机制,是安全信息服务的一个重要组成模块。访问控制就是通过对信息系统访问主体授权的形式来显式地准许或者限制其对系统资源的访问范围和访问类型,利用不同资源重要程度的不同,对其赋予不同的操作访问权限,从而对关键资源的访问做出限制,使其不会因为非法用户的入侵或者合法用户的错误操作而造成丢失或者破坏,从而使应用系统中的信息交互一直被控制在合法范围。在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模型(role-based access control, RBAC)出现之前,自主访问控制(DAC)和强制访问控制(MAC)[1]已经提出并在诸多应用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然而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快速发展和应用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这两种传统的访问控制模型已经无法适应新的应用环境:它们都无法提供一种策略中立、具有强扩展性的访问控制框架。

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模型(role-based access control, RBAC)是一种被公认为较适合在大型物流信息系统中实施的访问控制技术。Ferraiolo等最早提出了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概念[2]。此后,Sandhu等提出的RBAC96模型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可。RBAC模型在用户和访问权限之间引入角色这一概念,根据安全策略划分角色,为用户指派角色,对每个角色分配操作许可,用户通过角色间接地对信息资源进行访问[3]。

当前,角色访问控制正在信息管理系统中逐渐被推广和应用,构成了信息管理系统安全机制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设计一个构建灵活、操作安全、管理分布的基于角色访问的控制系统,已经成为实现信息管理系统安全机制的一个重要课题。

1 RBAC模型的基本思想

在RBAC0模型中包含了:用户,角色,会话以及资源这四种要素。随着角色要素的提出,用户在每次访问系统时,都建立了一个与系统之间的会话。会话激活了用户的角色子集。一个用户可以拥有一个或多个角色,一个角色可以同时赋予多个用户。类似地,一个角色可以有多个权限,同一个权限可以被指派给多个角色。每个会话把一个用户和可能的许多角色联系起来。一个用户在激发本身所属角色的某些子集时,建立了一个会话。用户可用的权限是当前会话激发的所有角色权限的并集。每个会话和单个用户关联。这个关联在会话的生命期间保持不变。通过获得所属角色的可访问资源,完成系统所允许的工作,任何非角色授权的资源,用户都是无法访问的。[5](如图1)

在RBAC1模型对RBAC0进行了完善和补充,在RBAC0模型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角色层次的概念。所谓角色层次,是一种角色间的权限继承关系,即高级角色继承低级角色的权限。不过有时低级角色的某些权限拒绝被高级角色继承,这时就需要把低级角色的这些不能被继承的权限分离出去,而后形成一新的角色。那些可以被高级角色继承的权限叫公有权限,不能被继承的的权限叫私有权限,如图2所示。

RBAC2从另一个方面对RBAC0进行了完善。在RBAC2模型中,提出了约束的概念,约束通常包括:互斥角色、前提角色、基数约束和最小权限等。RBAC2中的约束条件(Constraints)指向UA,PA和会话中的user,role等。在实际的应用环境中,约束条件和实现的方式是各不相同的,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选取合适的约束条件。

RBAC3模型是对RBAC1和RBAC2模型的集合和延续,他不仅包括角色的层次,还涵盖了约束的概念。RBAC3的实际模型如图3所示。

2 对RBAC模型的改进

现有的RBAC模型,引入了角色继承、角色层次以及约束等内容,形成了一套功能比较完善和便于扩展的权限管理模型,很好的解决了访问控制的问题,但是在使用中,人们逐渐发现他的一些缺点和不足,随着公有权限和私有权限的提出,角色的层次越来越复杂,角色的数目也越来越多,在实际的系统之中,必须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管理,降低了RBAC模型的管理优势。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从两个不同的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改进模型。

2.1 角色的继承深度

在角色的继承当中,下级角色的权限可以被上级角色直接继承。比如,角色r1可以直接从他的下属角色r2中继承权限。因此,越高级的角色继承了下属角色越多的资源权限。如此就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比如,如何做到某些角色的权限不能被他的上级角色所继承。

基于此,本文提出了权限的继承深度这一概念。所谓权限的继承深度,就是对权限设置一个变量deep,权限每被继承一次,deep就减少1,当deep=0时,表明该权限不能再被继承。也就是变成了传统RBAC模型中的私有权限。(如表1)

2.2 角色的继承范围

所谓角色的继承范围,就是某个角色能拥有的最大直接下级角色数量。本文用scope表示继承范围。当角色的当前直接下级角色数小于scope时,可以指派下级角色给他,反之,则不行。

如图所示,角色S继承自角色T,S的权限包含了继承自T的t1、t2,同时,也有S自己的权限s1、s2,在S继承T这一行为中,T的继承范围(scope)限制了S的数量。即S的集合所含有元素数量必须小于或等于T的继承范围(scope)。

通过设置角色的继承范围,可以控制每个角色所能拥有的直接下级角色数量。从而避免由于角色的继承导致的角色数量呈现几何式增长问题。

3 模型实现

本文的模型应用于一套实际运行的物流信息系统之中,该系统为中石油某公司设计开发,解决了该公司各生产环节的物资调配和相关信息数据的管理问题。系统采用流行的Java EE框架SpringMVC+Spring+Hibernate,并采用了开源的Mysql数据库。

3.1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系统采用本文设计的RBAC改进模型,主要由用户管理模块和角色资源管理模块两部分组成。用户模块涉及用户添加、修改、查询和删除以及用户所属角色分配的功能。角色资源管理模块的功能包括:角色添加、修改、查询和删除功能,以及角色与系统资源的分配管理功能。

3.2 数据库设计

系统相关数据表有用户表、角色表、资源表、用户—角色表和角色—资源表这五张。主要功能介绍:

1.用户表:记录用户信息;

2.角色表:记录角色信息;

3.资源表:记录系统资源信息;

4.用户—角色表:记录用户与角色关联关系;

5.角色—资源表:记录角色与资源的权限关系。

(如图5)

4 结束语

本文在现有RBAC模型中角色私有权限解决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继承深度的概念,使得角色的传播深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理,避免了两个存在继承关系的角色之间不必要的层次环节。为了解决角色数量在继承中几何增长的问题,本文又提出了角色的继承范围这一概念,使得角色在继承过程中,可以通过继承范围这一属性来直接控制其下级角色的数量,从而避免角色数量在继承中的过多增长。

参考文献

[1] B Lampson·Protection [J]·In: Proc the 5th Annual Princeton Conf on Information Sciences and Systems·Princeton,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4·437-443

[2] R S Sandhu·Lattice-based access control models [J]·IEEE Computer, 1993, 26(11): 9-19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精选范文推荐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