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周汝昌百家讲坛范文

周汝昌百家讲坛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周汝昌百家讲坛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周汝昌百家讲坛范文

【关键词】《百家讲坛》 大学语文教学改革 学术;

一、大学语文教学现状

大学语文作为非文学专业的公选课,担负着传承民族文化、弘扬人文精神、陶冶审美情操等多项重任。从实际授课效果来看,却并非尽如人意,处境非常尴尬。很多同学认为大学语文内容是千百年前就存在的文本资料,其中所涉及的人与事以及作者所使用的语言距离我们现在的生活都很遥远。学习这些对我们意义不大。他们觉得大学语文可有可无,学习兴趣日益低下,许多学生对其存在一些偏见,甚至把大学语文课堂作为专业和外语学习外的“休息”场所。

笔者为了配合学校项目化改革的需要,曾在大学语文课堂上对大学语文授课情况进行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辅之以访谈法,共抽取300名我校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采用的是自制调查问卷、随机调查的方式,共发放调查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75份,有效率为91.7%。为使本次调查更具代表性,在学生抽样的选择上,力求覆盖我校开设大学语文的所有专业。调查内容主要涉及大学语文的地位、作用、最喜欢的授课方式及大学语文的建议与意见。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被调查学生68.8%认为大学语文的学习对专业学习无直接帮助;73%的学生希望通过大学语文的学习对自己所学专业有所帮助、能力有所提高;在授课方式上,89.6%的同学不满足于传统的“黑板+粉笔”的授课方式,而是倾向于有自己更多参与的授课方式。

《百将讲坛》是央视十套于2001年开播的一档讲座式节目。栏目开播之初邀请了许多学术权威来进行课程的讲解,如杨振宁、叶嘉莹、周汝昌等,但节目收视率不甚理想。后经过新导演郭巧红大刀阔斧地改革后,重视文史类的节目讲解,特别是河南大学王立群老师讲授的《史记》、北师大康震老师讲授的《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苏轼》及“唐宋家”相关系列,引起了极大的轰动,与大学语文相关授课效果形成了强烈反差。分析《百家讲坛》成功原因,为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提供借鉴,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百将讲坛》成功原因

1.首先,主讲人的讲演风格大众化,诙谐幽默

通常在人们的印象中,文史哲类的学科是枯燥乏味的,学术研究更是抱着书本啃读,学术性极强,远离普通大众的生活需求。《百家讲坛》成功的要素之一就是贴近大众贴近生活,语言的大众化程度比较高。比如在易中天教授《品三国》的时候把刘备比作一名“民营企业家”,把诸葛亮比作是“职业经理人――CEO”,把公司运营的概念和理念融入文学讲演中,十分罕见,但是效果非常好,民众很快就对这一观点有了平民化的认识。主讲人语言风格幽默风趣、平易近人,拉近了观众与学术权威的距离,使得讲座取得的效果愈发明显,达到了知识的普及目的,也让民众对于学术神坛上的权威们有了较新的认识。

2.其次,讲座有目的性地选取讲座话题

在对《百家讲坛》开播以来做的调查发现,其中历史文学类题材的话题占45%左右,中外文学占了34%,其他占了22%。调查可以看出,《百家讲坛》栏目的篇幅多数都用在了历史文化和中外文学的讲座上,这里的原因是很明显的,因为历史文学类题材具有较强的可读性、观赏性和趣味性,适合作为讲座的内容进行讲演;而且在民众中具有极高的认知度,比如一些细说演义的历史故事,一些广为传颂的诗词歌赋和民间美德佳话等等,都为讲座题材的选取奠定了一些知识基础,使人们在听取讲座的同时可以联系到自己所了解的内容进行评论和探讨,具有极强的回味感觉,而且对于民众的知识构成要求也是不高,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结合电视媒体的现代化制作手段的应用,使观众愿意接触和乐于听取讲座,这就保证了节目的可持续性。

3.再次,学术“枯燥”与故事“生动有趣”之间的平衡

《百家讲坛》不是高深的学术讲座,也不是电视剧一类的泛娱乐化影视节目,它是通过较为平易近人的方式理解复杂的文学历史问题,以大众熟知的问题为讲座主线,并阐述了一般的学术观点和认识,使观众在嬉笑中了解学术发展的动态,并有兴趣进一步深入了解,可谓是引人入胜。融合了学术的权威性、知识性、严谨性,以及电视媒体的可视性、观赏性等特点,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赏。正是有了这些专家学者以及节目组的努力,才有了这样一个成功的普及优秀传统文化的节目。

三、《百将讲坛》给大学语文改革的启示

1.首先,了解各专业职业能力,寻找大学语文与职业能力的“对接”

电视节目《百家讲坛》成功的因素之一就是节目制作方和推广单位对于市场的准确把握和熟知,对于观众的需求有着较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为了提高授课效果,在大学语文的授课过程中,授课教师先要对各专业职业岗位所需能力进行分析,确定各专业的职业能力,寻找大学语文与专业能力的对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制定相对有个性和创意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他们是真正被理解的。教授给学生的知识不应该是理论和技巧,而应该是以方法和能力的培养为基础的学习能力,注重学生对于文学理论的收集处理,随后是分析和论证的能力的培养教育,甚至是交际能力的培养也要好过纯知识的灌输。这样才能让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而不是只是知道老师教的东西,而不去怀疑、不去论证教师的“克隆”。

2.其次,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兼容并包

《百家讲坛》通过各种观点的集合,把学术自由、百家争鸣之风重新带入了观众的视野。刘心武《揭秘红楼梦》中关于秦可卿的相关论述曾引起较大的争议,甚至有专家和学者认为,他们是在对观众进行误导。但是作为普通观众来说,学术观点固然重要,如果是正确的观点可以有理有据地进行解释和论证,我们是可以接受的。从这一点上看,国人对于学术观点的包容之心是出乎意料的,而在现实中的大学语文课程中论资排辈,对于已经进入教材的观点不容许质疑和评论,拒绝思考,盖棺定论的方式生硬地阻挠学生能力的发展,这对于学生学术研究能力是一种无形的损害。古代文学学科中更有“资质”一说,阻碍新学说的发展和应用,思想上教条化十分严重,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作品的选择上,当代学生喜欢的网络小说如悬疑类、盗墓类小说,很少出现在大学语文的教材中。基于学生的现实情况,在对课程教学体系进行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接受能力,避免授课内容偏深、偏难,影响学生的学习信心和积极性。同时,通过分组学习、个别指导,利用分组学习中其他组员的示范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的兴趣,激励大家在竞争中提高学习能力、协作能力,通过由易到难的课程内容设计,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从而提高他们的兴趣,使他们快乐学习,提高授课效果。

总之,《百家讲坛》的成功,让更多的国人产生了对文史哲的研究兴趣和参与热情;从侧面印证了不是我们传统文化没有魅力,而是我们的教育教学手段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从《百家讲坛》的成功中学习经验,准确定位,激发学生兴趣,使优秀的文学能够再次换发新的活力,切实提高大学语文授课效果,无疑是不错的选择。

【参考文献】

[1]杨荣祥.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的多学科渗透[J].文学教育(上),2009(01).

[2]邓莹辉.论古代文学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S2).

[3]孔艳梅.古代文学教学方法探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02).

[4]肖扬碚.古代文学教学的传统模式与现代错位[J].柳州师专学报, 2008(05).

[5]孙小力.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改革设想[J].中国大学教学, 2007(06).

[6]袁国兴.现代文学教学中的“认知”和“能力”问题[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07(01).

第2篇:周汝昌百家讲坛范文

业,却有意无意地忽略了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老板们也会有自己钟情的兴趣爱好,甚至是与自己赚钱的老本行八竿子都打不着的兴趣爱好。事实上,他们其中的一些人惯于“三心二意”,不仅在生意场上长袖善舞,在自己的兴趣爱好上也颇有小成。就让我们来看看这些个另类老板的另类追求吧。

罗红:爱摄影的“蛋糕王”

开个蛋糕店,就像开个豆腐房,谁都可以开,谁都可以卖。不过,一开开了800多家,一卖卖到近10个亿,全中国只有一个罗红。除了麦当劳、肯德基和星巴克这三大洋品牌,“蛋糕王”罗红旗下的好利来集团正无声无息地成长为中国第四大、本土第一大烘焙连锁食品企业。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国内已经没有品牌能和好利来一决高下,“只在区域层面有一些竞争,作为全国性的品牌,好利来在市场上没有竞争对手。”

照理来说,这样的一个老板,应该一心扑在事业上才对,可罗红偏偏就是个甩手掌柜,早在7年前,他就将集团交给他的团队打理,自己则“闲暇”地摆弄起他心爱的摄像机来。

其实,罗红本是个摄影青年,若干年前就有自己的摄影棚。18年前,为了给妈妈过生日,罗红跑遍了整个成都,也没有找到一个样式新颖、口味鲜美的生日蛋糕。就是这件事,让他破釜沉舟,下定决心创立自己的蛋糕店。

即使在创业之时,罗红也没有忘记自己的老本行。公司上轨道之后,他培养了五大区域总经理,并且选定了接班人谢立任总经理,自己则将更多的时间“挥霍”在另一个梦想之中。

十几年来,为了摄影,他长途跋涉达9万多公里,几乎走遍了中国西部所有的省份,并多次进入新疆、等地的无人区域,那些人际罕至、甚至连越野车都很难通过的地方都留下过他的足迹。作为第一个航拍非洲大陆的中国人,他十几次到非洲,用相机捕捉这块大地的美丽瞬间,观赏火烈鸟的火焰之舞,感受百万角马的生命赞歌,和坦桑尼亚马赛人一起狂欢起舞,也经历直升机的惊魂之旅。他的非洲作品被誉为“非洲大地的史诗”。

“做甩手掌柜,做我自己该做的事情,我重新找回了我的第一个梦,从终点回到了起点。”罗红如是说。

如今,在商业和摄影的双重世界里,罗红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人生轨迹,他一边在摄影的梦想里遨游,另一边致力于环保和慈善事业。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自己回头看走过的路,是追求梦想的过程。做蛋糕也好,摄影也好,都是儿时的梦想。当梦想照进现实的时候,人的存在就会格外地真实。”

黄怒波:爱写诗的地产商

诗人、地产商,这两个看起来不相干的身份,却都指向同一个人,他就是中坤集团董事长黄怒波。

在黄怒波的名片上,除了董事长的头衔之外,还有中国登山协会副主席、中国网球协会副主席、中国航空运动协会副主席。其实他还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理事、北京大学诗歌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新诗研究所副所长、同济大学兼职教授。

事实上,毕业于北大中文系的他,出版过好几本诗集,写诗的时候,他用另一个名字:骆英。

这领带像枷锁拴我在都市的监房/心儿在一座座大厦间流浪/每一个目光又像冷漠又像渴望/每一扇门儿都让我彷徨/这明净的玻璃让我无法穿越/网线像钢索紧紧捆住我的心房

这是他2005年出版的诗集《都市流浪集》部分内容。很难想象,这种洋溢着对都市失望和无奈情绪的诗作竟然出自一位资产超过100 亿元人民币的企业老总之手。

一面是理性到底的商业行为,一面是激情澎湃的感性表达,这两种身份的重叠似乎让黄怒波的身上具有了某种“双重性”。譬如他会在企业家聚会的场合,公开宣称自己是一名诗人,尽管会听到一些讥讽的笑声,却依然故我。

“我首先是一个诗人,只是后来从商了,才是商人。诗对我来说从来不是展露才华,从来都是寄托。”黄怒波自喻作诗如“困兽沉没在陷阱”,尽管他在努力地建设着城市,却“日日想从这城市逃亡”。

黄怒波不但写诗,也为诗歌业的繁荣尽自己的一己之力。他多次捐助母校北京大学及青春诗会、艾青文学奖等其他文化事业。2006年,他更是斥资3000万元捐助北大新诗研究所等三家诗歌研究机构,在社会上引起很大轰动。

除写诗外,黄怒波也爱登山,因为他最想做的还是一个“天涯孤旅的诗人”。2005年年初,他登上海拔5895米的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2007年7月,他登上海拔7546米的慕士塔格峰顶峰。

诗于他,是一种精神追求,亦是一种生活方式。

周岭:搞红学的董事长

2006年9月,轰轰烈烈的“红楼梦中人”选秀活动启动。镁光灯的聚焦下,一夜红遍大江南北的,不仅仅是参赛的选手,还有主席台上“指点江山”的评委们。

有一位评委酷爱用《红楼梦》特有的判词来点评选手,如他对海选黛玉的选手程媛媛所做的判词,“分付东风莫浪吹,葬花溪畔浣花迟。前身合是潇湘月,洒向人间知不知。”这些个文采斐然的判词在网上很受追捧。

这一位评委便是周岭。细心的观众很快发现,他的身份很传奇,既是南海石油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方略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也是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著名红学家。既成功操作过中国境内资源性项目在北美上市及境外融资、受托管理、重组过国内大型主板上市公司,也曾做过87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编剧,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处讲课或讲学。

“我是一个比较奇怪的人,既是做企业的人,又是做投资的人,又是文人。”周岭曾这样介绍自己,事实上,《红楼梦》于周岭,是一生割不断的“姻缘”。

1981年,31岁的周岭参加红楼梦学术研讨会,他关于贾元春判词的理解,赢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随后,周岭就被调入了红楼梦研究所,开始从事专业的研究工作。当王扶林导演筹拍电视剧版《红楼梦》时,周岭作为编剧之一负责《红楼梦》后40回和整个剧本的统一定稿。

即使在商界,《红楼梦》也没有离开过他的生活。在香港,大大小小的聚会上,大家都会逼着周岭谈《红楼梦》。“和很多国内的企业家在一起的时候,本来是谈业务,可话题不知怎么就会转到《红楼梦》上去了。”

2008年,周岭在百忙之中,居然抽出时间,登上央视《百家讲坛》,成为继刘心武、周汝昌、王蒙、冯

其庸之后登录《百家讲坛》讲红楼的第五位主讲人。节目播出后,很多观众纷纷在网上留言表达对周岭先生的喜欢与钦佩,更有网友留对联评价周岭的讲演为“引经据典数处,挥洒自如有余。横批‘最脱稿先生’”。同年,重庆出版集团以开机30万册的条件签下了《周岭解密曹雪芹》一书的图书出版权。

对于旁人多少有些诧异、惊羡的眼光,周岭对自身的定位倒是非常谦虚,“我不是一个红学家,不是一个企业家,不是一个艺术家,也不是一个教育家,我只是一个红学爱好者,一个做企业的人,一个写过剧本的人,一个教过书的人。”

杨子:CEO演员

2005年5月14日晚,第12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在北京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揭晓,最佳新人奖由《青花》的男主角杨子摘得。杨子在这部戏里一人分饰三角,与之对戏的女主角是香港女演员李若彤。

这部戏最大的八卦不是男主角拿奖,而是拿奖的男主角竟然是某家族企业年轻的执行总裁。在娱乐圈撒钱的富豪从来都不少,但像这样放着“大腕背后的大腕”不做,反倒身先士卒地辗转片场的倒不多见。一时之间,杨子成为媒体娱乐版跟踪的热点。

大众很快发现,这位叫杨子的年轻人,还真是一位不缺少新闻的主,一手握亚洲惟一的超长悍马车,一手握价值不菲的青花瓷(杨子收藏瓷器时间长达15年,并且在北京的家中拥有一个私人瓷器博物馆),身上揣着的是价值22万美金的VERTU手机,手上戴着的是据说46亿年才出一块的祖母绿戒指,连送人的名片每张都要42美金。这边厢和玉女黄圣依戏里戏外剪不断理还乱,一顿饭吃了两万多,那边厢又带着对双胞胎美女亮相江湖;这边厢将做演员进行到底,一股脑的接拍了十余部戏,那边厢又组建了经纪人公司,当起了幕后老板。

正当媒体将他视为新时代公子哥的典型时,杨子却高调地自我辟谣,用博客、电视、报纸向公众展示他生活的另一面。

原来这位张扬的年轻富豪,竟然也是“苦孩子”出身,按家族传统,从小便接受了严格的教育和训练。“六岁以前,我生活在河北农村,那段经历让我对泥土产生了难以割舍的眷恋。从初二开始,我在家族企业的工厂勤工俭学。车间里人很多,谁也不知道你是谁,没有人知道我是老板的儿子。每逢寒假暑假,我就跟工人们一起干活,车工、铣工、刨床、磨床、钳工都尝试过,并且都拿到上岗证。”

工厂的打工经历一直持续到他读大学二年级,那年他成为巨力集团驻上海公司经理,每个周末飞往上海处理报表、账目和合同。

不拍戏的时候,他的生活完全围绕着工作转,参加会议,在公司处理各种事务。“我一度是个‘双脚不着地’的人,不是在飞机上,就是在汽车里,有时候早晨在广州吃早餐,中午在上海开会,晚上又去了新加坡。”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精选范文推荐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