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我爱这土地范文

我爱这土地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我爱这土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我爱这土地

第1篇:我爱这土地范文

一年三百六十五个日子里,我闻着花香,聆听鸟鸣,于不经意间,满头的秀发已平添了根根银丝。与生俱来,对大自然由衷地热爱,大自然也回馈给我无上的欢欣,使我享之不尽。厨房屋后是一片冠杨树林。我每天喜欢把饭米粒抛撒在厨房门前的空地上,静观小鸟自在地啄食,听鸟儿愉快地畅谈人类不懂也无需他人懂的语言,闻雄鸡高唱每个黎明,拥有小家的浪漫与温馨,生活平淡而自足。生态的平衡,自然的和谐,只有拥有爱心的人才能体会,我心中更爱这片热土。在对大自然的观察与体验中,使我学到了一些知识,花鸟虫鱼我都喜欢,尤其喜爱小鸟。

在所有的鸟类中,只有喜鹊在树上筑巢。而喜鹊婉转的叫声最能张扬它的个性。它的名字包括两个含义,一是“鹊鸣”,故谓之鹊”,二是“灵能报喜,故谓之喜”,合起来就是指人见人爱的喜鹊。喜鹊的寿命为七到八年,因品种不一寿命略有长短。据说喜鹊能够预报天气的晴雨,古书《禽经》中有这样地记载:“仰鸣则阴,俯鸣则雨,人闻其声则喜。”俗语说:贵客到,喜鹊叫。便是门前大树上的喜鹊在提醒主人,不要走远,以免怠慢了客人。我国民间将喜鹊作为吉祥的象征,并有鹊桥相会的神话传说。

屋后的树林里最常见的鸟儿还有鹊鸲,又名“四喜儿”,它活泼好动,叫声如银铃般清脆,因它四季不分晨昏,只要一高兴就会在枝头唱歌而得名。它的体态小巧玲珑,尖而长的嘴巴,雄鸟大都是黑色的羽毛,翅及后腹部羽毛呈白色。但雌鸟则以灰色或褐色替代雄鸟的黑色部分。其它部位同雄鸟。还有一种雄鸟,头部、脊背、尾巴及前腹部呈黑色,翅及其它部位皆是白色。我乍一看见它精神抖擞的样子,不由得我怜爱至极。

今年夏天,树林子里又来了一只稀禽。它的体积跟鸽子差不多。头部顶着深黄色的凤冠,背部与腹部羽毛皆为黄褐色,只是腹部羽毛的颜色略微浅淡些。每当它飞起翅膀尖上有两个白点小圆点,翅膀及背部的羽毛黑黄相间呈几条波浪形横纹,煞是好看。去年,我在《盛夏风光》那篇文章里,曾提到有种不知名的鸟儿,可能与此鸟同属一类,但羽毛颜色不同。这只鸟儿的凤冠也没有那只鸟光彩照人。它的胆子很大,可见与当地居民相处得十分融洽。待我走到近前,它才缓缓地飞到冠杨树枝上,并俏皮地回头望着我呢。

“老鹰”(也叫鸢),属于禽兽类。一般的鸟类属于杂食类。在鸟类中属猛禽类,吃蛇、鼠和其他鸟类。老鹰,可以活到70岁。当老鹰活到第40年时,利爪麻木老化,尖喙变成弯钩,全身羽毛厚重干涩。此时,老鹰会选择一处悬崖栖息蜕变——它拼命啄击岩石,使老化的喙全部脱落;然后用新长出来的尖喙把爪子拔掉;接着再用新长出来的利爪将全身陈旧的羽毛拔光——经过五个月的“浴火重生”,老鹰获得了一个全新的30年的生命!这是一个空前的洗礼!是生命的赞歌!

记得小时候,无论男女老少,但凡见到鹰每每谈鹰色变,生怕自家的牲畜被它叨走了。往昔农业社会大凡聚落、乡村有人烟的平原,都可以看见老鹰在天空翱翔。但是随着城镇工业化的发展,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天空已愈来愈少见到黑鸢了。大片的耕地被人为地侵占,农民可有耕地所剩无几,随之而来的便是自然环境被破坏,生态的失调,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都将受到威胁。请问: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仅靠政府的补贴、供给只不过是杯水车薪。我仿佛听到了苍鹰那凄厉的尖叫声、拖着长长的尾音,突破云层从天而降,哦,那久违的叫声在大地回荡,在我的耳畔萦绕。

第2篇:我爱这土地范文

这片黄土地犹如以为朴实的农民,带着真挚与热情,用无言的行动表达着无限的爱意。这片黄土地是上?人民几千年来的民族魂,她犹如一位老人,任岁月在她身上留下痕迹,任风雨吹打着她的身躯,她依然笑着站立。

这片黄土地聚集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文化。5500年前,古老的原始村落永清堡在这片黄土地上繁衍生息。在这片黄土地上还孕育出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最强悍的民族——秦人。战国七雄,“鹿”死秦手。秦最终统一了中国,统一了政治,统一了文字,创造了中国历史上辉煌一页。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挥军南下,不料。与世长辞,逝于清水。这是这片黄土地上人民永恒的骄傲。

北风呼啸,黄沙漫漫,山上的杨柳摇摇欲坠。在这片黄土地上驻足观望,感受这北风的粗狂与豪放,给人带来一种叱诧风云的豪情。课时这漫天的北风总是给人带来一种凄凉,这片黄土地上总是充满了苦味。

这片黄土地长不出名贵的花草。春去春来,风雨中只剩下几颗杨槐嫩柳的种子,在这片黄土地上生根发芽。这些不起眼的小种子,在这片黄土地中深深扎根,吸取水分,追求着生命。这些杨柳种子的命运如同生活在这片黄土地上的人们一样苦苦的在这片黄土地中挣扎。北风吹起,吹响这片黄土地上人民的奏歌。这歌声粗狂而嘹亮,因为这歌声不是唱出来的,而是广大人民用嗓子吼出来的。吼出来的秦腔,吼出人们心中的怒火。吼出的歌总是带着一种凄凉的感情。但这歌声却是这片黄土地上人民生活的缩影。这歌声吼出了这片黄土地上人民改造自然的艰辛历程,将他们所遇到的艰辛于困难,痛苦与仇恨全部用嗓子吼了出来。

在这片黄土地上,春天总是姗姗来迟,而又不辞而别;夏天嚣张而放肆,使黄土地上的每一个人都脱了一层皮;秋天总该欢笑了吧!可是洪水,霜冻,冰雹又让一年的艰辛附之东流;冬天冷漠漫长,好像一切都让无情吞噬了。一年四季中,这里的人民只能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着。

好芳的黄土地啊!倘若有人问我“你爱这片黄土地吗?”我的回答是:爱,当然爱!这里虽然不如长江的博大,不如黑土地的肥沃,又哪是桂林山水的对手。但是,这里有凝重的黄河水,有坚毅而刚强的民族精神,正因为这里苦,我才深深地爱着这里。因为这里使我成长,使我进步,锻炼了我面对困难时永不放弃的勇气。

第3篇:我爱这土地范文

这片黄土地犹如以为朴实的农民,带着真挚与热情,用无言的行动表达着无限的爱意。这片黄土地是上?人民几千年来的民族魂,她犹如一位老人,任岁月在她身上留下痕迹,任风雨吹打着她的身躯,她依然笑着站立。

这片黄土地聚集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文化。5500年前,古老的原始村落永清堡在这片黄土地上繁衍生息。在这片黄土地上还孕育出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最强悍的民族——秦人。战国七雄,“鹿”死秦手。秦最终统一了中国,统一了政治,统一了文字,创造了中国历史上辉煌一页。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挥军南下,不料。与世长辞,逝于清水。这是这片黄土地上人民永恒的骄傲。

北风呼啸,黄沙漫漫,山上的杨柳摇摇欲坠。在这片黄土地上驻足观望,感受这北风的粗狂与豪放,给人带来一种叱诧风云的豪情。课时这漫天的北风总是给人带来一种凄凉,这片黄土地上总是充满了苦味。

这片黄土地长不出名贵的花草。春去春来,风雨中只剩下几颗杨槐嫩柳的种子,在这片黄土地上生根发芽。这些不起眼的小种子,在这片黄土地中深深扎根,吸取水分,追求着生命。这些杨柳种子的命运如同生活在这片黄土地上的人们一样苦苦的在这片黄土地中挣扎。北风吹起,吹响这片黄土地上人民的奏歌。这歌声粗狂而嘹亮,因为这歌声不是唱出来的,而是广大人民用嗓子吼出来的。吼出来的秦腔,吼出人们心中的怒火。吼出的歌总是带着一种凄凉的感情。但这歌声却是这片黄土地上人民生活的缩影。这歌声吼出了这片黄土地上人民改造自然的艰辛历程,将他们所遇到的艰辛于困难,痛苦与仇恨全部用嗓子吼了出来。

在这片黄土地上,春天总是姗姗来迟,而又不辞而别;夏天嚣张而放肆,使黄土地上的每一个人都脱了一层皮;秋天总该欢笑了吧!可是洪水,霜冻,冰雹又让一年的艰辛附之东流;冬天冷漠漫长,好像一切都让无情吞噬了。一年四季中,这里的人民只能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着。

好芳的黄土地啊!倘若有人问我“你爱这片黄土地吗?”我的回答是:爱,当然爱!这里虽然不如长江的博大,不如黑土地的肥沃,又哪是桂林山水的对手。但是,这里有凝重的黄河水,有坚毅而刚强的民族精神,正因为这里苦,我才深深地爱着这里。因为这里使我成长,使我进步,锻炼了我面对困难时永不放弃的勇气。

第4篇:我爱这土地范文

李博禅1992年出生在北京,母亲是舞蹈教师,父亲从事美术设计工作。5岁开始,他开始跟随教授过自己母亲的一位老教师学习钢琴。除了艺术基因,父母身上的创作基因也遗传给了李博禅,小时候,他经常在钢琴上自编自创一些小曲子,用音乐来讲故事,表达内心的感受。父母也经常带他到各地去旅行采风,让他开阔眼界,丰富内心世界。8岁时,他报名参加中央音乐学院的“音基”考级培训班,教视唱练耳的老师说他听觉和乐感很好,建议他朝专业方向发展。小学毕业时,他决定报考中央音乐学院附中,母亲也为此放弃舞蹈教师的工作全心陪读。当时以他的条件可以考钢琴或者作曲专业,可是天生喜爱创造的他最终选择了作曲专业,并以第一名的成绩被附中录取。

考入附中时,李博禅才12岁,对于什么是作曲还很懵懂,也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只是凭借内心那股强烈的创作欲望写曲子。从艺术歌曲、钢琴独奏曲到二重奏、三重奏,再到管弦乐,编制越来越大,作品也从校园走向世界乐坛,13岁便获得美国芝加哥国际作曲比赛特别奖,14岁创作的音乐剧《玫瑰刺》在附中音乐厅首演,15岁受邀前往巴黎参加中法当代音乐节,16岁获得意大利伊贝拉国际作曲比赛杰出作品奖,17岁获得美国JLC国际奖学金作曲比赛第一名,18岁荣获奥地利G.K金钥匙国际作曲比赛高级组第一名。李博禅成为当时荣获最多国际作曲比赛奖项的中学生,也是我国年龄最小的国际作曲比赛获奖者之一。由于成绩突出、发展全面,2010年他被保送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5年后再度被保送攻读硕士研究生。

“学习任何东西,都会经历一个非常苦的阶段,作曲是一个从无到有的创作过程,如果不是出于热爱,没有那么强烈的创作欲望,学起来会觉得很苦。一定要对它充满热情和兴趣,这样即使遇到困难也会努力克服。”回想初学作曲的经历,李博禅不无感慨,“初中的时候还不知道自己想要写什么,只是通过听大量的音乐、分析作品寻找自己喜欢的东西,从单纯的模仿开始。直到高中以后,差不多18岁前后,才开始明白自己想要做什么。那时,我不断地参加各种比赛,也是为了给自己更多的激励,有目标,前进的脚步就会更有动力。”

虽然整个初中阶段李博禅一直都在寻找,但他认为这个过程非常重要,“那时候可能并没有写出什么真正的作品,却为我以后的学习和创作打下了一个牢固的基础。我也很幸运地在附中遇到了有着丰富创作经历和教学经验的刘长远教授。”刘长远教授曾经留学俄罗斯,作曲功底非常扎实。上大学后,作曲系开始实行本科生老师轮换制度,李博禅先是师从于叶小纲教授,大三起跟随郭文景教授学习至今。“作为老师,他们从不要求我刻意去用某个技术写作,而是激发我内心的创作欲望,让我写出内心的真实感受,然后用理性思维进行归拢,把技术和想法更好地融到一起。另一方面,老师也会通过给我分析大量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帮助我树立起一个好的音乐概念,找到适合自己的创作方向。现在每周去上课时,郭老师对作品严谨生动的讲评,时而激情澎湃,时而淡定缜密,那种感觉就像经历了一场冰与火的邂逅,每次课后的大汗淋漓,都让我觉得即学到了东西又非常过瘾!”

用真实的情感创作走心的音乐

李博禅是一位非常重感情的人,音乐创作是他内心情感的真实表达,他说:“最伟大的音乐都是源于一颗真诚的心。我最喜欢老柴和贝多芬的音乐,特别是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末乐章《欢乐颂》:,那一定是作曲家内心最想要表达的。每当我有任何失落、不知所措的时候就会去听它,听完后就会满眼都是阳光,仿佛心灵得到净化和洗涤。作曲家只有把自己先感动彻底,才能感动到别人,因此不仅要有丰富而细腻的情感,还要有一颗纯粹而强大的内心,不让任何东西阻碍自己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在音乐创作中,干扰内心的东西挺多的,包括音乐风格以及外界的评价等等方面。我一般都会遵从自己内心的感觉写,写自己想写的东西,写出来以后如果有不同的意见,该坚持的坚持,不该坚持的再去反思和调整。如果在创作的过程中去考虑很多外在的东西,写出来的作品就很难保证是真实的。无论好听与否,只要是真诚的、走心的,音乐就一定能感动自己、感动别人。”他接着说:“作曲技术是为音乐服务的,不能为了技术而技术,当结构和想法发生冲突时,我一般都会依从于想法。当然,我也很重视在排练过程中与演奏家的磨合与交流,演奏是对作品的二度创作,虽然现在的作曲软件能够直接出音响小样,但是和真正的乐队演奏出来的感觉还是不一样的。排练中经常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演奏家会给作曲家很多启发,从反馈中我可以学到很多东西,这样的打磨也会让作品越来越好,我们这个年龄能和乐队合作是很幸运的。”

李博禅已经在“金钟奖”、“文华奖”、“塞尔维亚国际作曲比赛”等20余项国内外重要作曲比赛中获奖,其作品也已成为美国芝加哥国际大提琴比赛、第18届意大利瓦尔图多恩国际钢琴比赛、2014中央电视台CCTV小提琴大赛总决赛的规定参赛曲目,作品乐谱已由意大利BERBEN音乐出版社出版发行,但他只是把这些看作是学习成果的一种检验和对自我价值的一个认可,他说:“获奖可以带来阶段性的喜悦,但现在的我更看重演奏家、观众及社会对作品的认知态度。能把自己的思想与情感通过音乐传达出来,并且走进别人的心里,这对创作者是一个巨大的肯定。一次,一位老师在听了我的琵琶作品《晚秋》后,说他心里特别的失落难受,这让我颇有成就感,因为写这首作品就是因为当时的自己正处在一个失落的状态。这首乐曲写于2014年的晚秋,那年夏天,和我一届的很多同学都即将毕业各奔前程,我喜欢的一个女生也去美国了,那段时间经历了太多的送别,离别的情绪尤其浓重,感觉有些小小的迷惘与惆怅。琵琶曲《晚秋》、手风琴独奏《目送》和民族管弦乐《楚颂》(双胡琴协奏曲)等作品都是在那个时候写的,听起来都有些悲凉与伤感。不过,我这种低落的情绪很快就被研究生繁忙的生活状态稀释了。两年前我的好友、手风琴专业许笑男同学第一次演奏《目送》,我希望他演到最后一段时慢慢往台下走,灯光也要暗下来,走到台口回眸望向观众,然后再走下去。两年后再演这首作品时,我则希望他走到最后一刻回头时露出一丝淡然的笑意。两年的时间,我们都经历了很多,成长了很多,对作品的理解和演绎也自然会有所改变。”

为脚下的这片热土创作

李博禅对音乐创作是发自内心的热爱,他说:“感觉在创作时充满了热血,有很多东西想要表达。”同时,能够和有着丰富人生阅历和高超艺术造诣的作曲家导师学习,也让他受益匪浅,“我的老师是那种非常有个性、不走寻常路的作曲家,虽然他的人生经历和现在的我们已经有很大不同,但我从老师身上看到了对音乐的真诚,在音乐里蕴含着深厚的民族精神,彰显出浓浓的家国情怀。老师对我的影响不仅仅是专业上的,更是精神和思想上,从老师身上,我感受到那份为大时代创作的历史担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风采,一代人也有一代人的责任,我深深热爱脚下的这片土地,创作时常常带着一种民族感和使命感。中国现代民族器乐创作是一片肥沃土地,遵循前人的脚步,在学习西方传统和现代作曲技法的同时,我一直在努力探索中国民族器乐的创新与发展。相对于西洋管弦乐,民族管弦乐既要在不断融合吸纳的过程中发展前进,也需要保持自身高度的民族个性和文化自信。”

李博禅坦言,与老师们那一代人相比,他们这代人的学习条件更加优越,对各种知识和信息的获取也更加便捷,但缺乏人生阅历和在基层的实践经验。因此,他每年都会抽出一些时间到世界各地走访和体验生活。他曾去云南、和丝绸之路沿线采风,也曾去柬埔寨、印度和非洲等国家和地区体验世界各民族的风土人情,他曾站在喜马拉雅和阿尔卑斯的山峰感受东西方文明的厚重,也曾多次到中国偏远地区的山村小学进行支教。“视野的广度对作曲家很重要,经历丰富了,即便你的音乐中不刻意去用某一个地方的音调,人家也会从中听出你的故事和经历。”李博禅说。

2011年大学一年级的暑假,李博禅曾去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独克宗古城采风。2014年,那座千年古镇因一场大火毁于一旦,他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震惊,为纪念这座千年古城创作了一首名叫《独克宗》的民族室内乐作品,并把从当地一个老艺人那淘到的两个土磬贯穿在整个作品当中,他说:“每当夕阳西下,独克宗古城的藏族人和纳西族人都会在四方街围着篝火跳舞,那个场景令我深受震撼。在这首乐曲中,我并没有刻意使用云南的地方音调,但音乐里有对舞蹈场面的描写。”作品最初是一首七人编制的民族室内乐,后来因各种演出需要逐渐扩大编制,发展成为一首民族管弦乐曲,中国广播民族乐团、中央音乐学院德音组合等曾在加拿大、国内多个城市和台湾地区进行巡演,受到广泛好评。

第5篇:我爱这土地范文

这是一片小小的土地,她真的很小,小到让你甚至仅用一天的时间就可以走完:这是一片被山围绕的土地,放眼望去,山原便旷其盈视。这里是秀美的,白云、蓝天、青山,这里是安静的,虫鸣、蛙声、鸟啼,这里是清新的,干净的空气、芬芳的稻香……这里没有灯红酒绿的喧嚣,却常得欢声笑语相伴,这里没有环绕的碧水堤岸,却养育了一方民众。我爱这土地,爱这哺育我长大的明溪。

我爱明溪的小。记得小时候,我最喜欢缠着妈妈骑着车载我溜达遍整个县城,看大街的新奇,瞧小巷的有趣,乐此不疲。若是明溪不小,我又怎能享到这般的快乐呢?

我爱明溪的秀美。明溪的美在平时或许体现不出来,不过如果你在清晨五、六点时登上山,站在山顶俯瞰,看那被雨雾缭绕着的明溪,看那一片祥和安静的明溪,那婀娜的模样,就像个少女般秀美。当太阳冉冉升起,当朝霞将云边镀上一层灿烂的金色,将明溪点缀得更加多姿时,那秀美真是叫人难以忘怀!

我爱明溪的景色。这里四面环山,峰峦重叠;这里有滴水岩的古洞幽径、钟乳石笋,曾被徐霞客称为“武夷三绝”之一;这里有枫溪聚龙寺的庙宇宏伟、香火不断;这里有龙湖的“龟山挺秀”;这里有南山的“狮塔标奇”;这里有东门的“白沙夜月”……这里的景色,有着别致的美感。

我生在明溪,长在明溪。我同这里的人们一样,经历了她的变化,也见证了她的发展。这里的人们热情好客,于是便有了客秋包和“闽西干”之首的肉脯干;这里的人们热爱运动,于是便有了县游泳池和体育场;这的人们富有想象力,于是在这土地上便留下了无数动人的传说故事……

第6篇:我爱这土地范文

我爱海西,我爱海西的一草一木,我爱这片飘香的土地,我爱这片壮丽的山河,我爱这的晚霞、夜晚……我爱这勤劳的人们,我爱这里的朝朝与暮暮!

啊,我爱海西,我爱那灿烂的晚霞——

每当太阳落山时,一片灿烂的晚霞便染红了天边,似乎万物都染上了鲜艳的色彩。瞧,赤的,橙的,黄的,绿的,青的,蓝的,紫的……我多想把这美丽的晚霞描绘下来呀!

啊,我爱海西,我爱那神秘的夜晚——

五颜六色的晚霞,像被泼了水似的,渐渐黯淡了,失去了光彩。这时候,夜晚静悄悄的拉开了序幕。者黑蓝黑蓝的天幕,是那么神秘,那么奇妙。一颗颗钻石般的星星,调皮的眨着眼睛,星罗棋布的镶嵌在夜空这块打宝石中。那默默发光的路灯似乎是比不上星星的晶莹而羞答答地低着头。璀璨的霓虹灯有节奏的眨着眼睛,它们眨眼的功夫,似乎不输给星星,甚至比星星还要夺目哩!在群星的簇拥下,月姑娘这才慢悠悠地“上岗工作”。

啊,我爱海西,我爱那勤劳质朴的人民——

第7篇:我爱这土地范文

这儿的月是多么皎洁,带着淡蓝的忧伤;风是暖和的,没有北方的狂啸。最令人留念的,是那薄薄的白色的雾。清晨,每当推开窗户,遥望天地,犹如一条丝绸在天地间飘舞,伴随着一阵阵花的清香,体会雾锁楼台的朦胧之美。

是江南独特的四季酿出了江南的美景。我就爱这儿多彩的四季。

我爱春。因为这里的春天不同于其他地方。这儿的春是绿色的,最重要的是,她绿得油腻,绿得刺眼,绿得叫人迷失了方向。独自徜徉在绿的海洋,吮吸着绿的甘露,不失为一种美的享受。绿,滋润着我的心灵。她唱出了春的心声。

我爱夏。江南的夏,到处飘逸着香气:花香、雨香,还有那蝉鸣的香。江南夏天的午后,常常伴随着一场雷雨,它洗去了地上的尘埃,洗去了天空的炽热,洗去了人们内心的浮躁。雨后,彩虹横跨天际,那是天的笑容。夏天的清晨,当太阳刚冒出一点影儿,一切都是火红的。不信,请品读白居易的《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

我爱秋。自古以来,文人志士对秋的看法大都是悲凉的。只因那“秋风扫落叶”的凄凉。然而,我独爱江南的秋。江南的秋,风凉而不寒,水清而不冰。站在平静的湖边,品读张孝祥那“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留我看斜阳,放起鳞鳞细浪”。秋,金黄,收获。

我爱冬。爱这无雪的冬。尽管,有雪的冬天才像冬天,才有冬的味道。但江南的冬,明净,安详。风是和蔼的,它不忍心吹掉一树的枯叶,总会留那一两片黄中带绿的挂在枝头。人们见了,心里暖暖的,总盼望着春天的到来。冬天,盼望的季节。希望,到处飞扬……

这便是江南的四季,唯美之中夹杂着人性。

第8篇:我爱这土地范文

我爱冬天的宽广。所有不平整的土地全都被雪遮住,看起来广阔无垠,像白色的沙漠一般,伫立在白色的原野。似被你感染,心胸也 变得开阔无比。又似被你震撼,呆立不能言语。那灰色的天际,在我看来,也是白色,因为它也像这雪漠一般广阔无垠啊。

我爱冬天的冷傲。那刺骨的寒气似乎不让别人接近你,那漂亮的雪花,让人忍不住轻轻地捧起来,却被他刺痛,果真如鲁迅先生笔下的“雨的惊魂”一般傲气。走在路上,你似乎把太阳也冰封住了,害怕他打扰你的雪花,又似乎把草、花都遮住了,害怕它们破掉了这天地间的一片白色。用那劲暴的北风将这一切的不和谐都摧毁掉。是的,我爱你的冷傲。

我爱冬天的优雅。“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你似乎看见那光秃秃的树枝不忍,便用那漫天飘舞的雪花给树枝又开上了百花。鬼斧神工的雪花,也只有你的优雅才会如此费心打造吧!给树戴上了雾凇,似乎你怕它受不了寒冷,想用这美丽的雾凇掩住它吧。你用那满天的雪花洒到了天地,不知有多少文人骚客被你吸引做赋?

第9篇:我爱这土地范文

池塘的面积只有几亩地那么大。塘边,几棵垂柳打扮着它。它虽然没有大海的雄姿,也没有西湖的风采,但我却深深地爱着它,就像爱我那温柔慈祥的母亲一样。

清晨,我爱坐在塘边轻轻地读课文,池塘就像美丽的母亲,悄悄地看着我。有时我爱把脚伸进水塘里,轻轻地搅呀搅,温柔的池水拍打着我的脚,像是母亲的手抚摸着我,舒服极了。

中午,烈日喷焰,密密的垂柳挡住了似火的骄阳,我有时静静地坐在池塘边看书,有时坐到柳树下沉思。任我想象的翅膀在蓝天中翱翔,偶尔有树叶投入池中,便泛起涟漪,微风吹拂下的柳枝就随着涟漪妩媚地拂动。

“游泳喽!”一声呼喊,一群孩子“扑通扑通”跳进水里,我也放下书,跳了进去。我们像一条条快活的小鱼似的,在水里钻上钻下,享受着池水的,沐浴着天地日月的精华,仿佛我们已和天地融为了一体。

黄昏,我爱坐在塘边静观。火红的太阳落进水里,染红了池水,好象水中着了火。它平平稳稳地躺着,像个红脸娃,全身发着红光,慢慢地一点点地往下坠落。四处散开着的绿水,像一张松软平滑的床,轻轻地托住了它。绿绿的池水托着红红的太阳,婀娜多姿的垂柳依依向水,多美的一幅画啊!真恨自己不是个画家,否则我会永远留住这美好的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