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业培训个人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省农委皖农科函〔2012〕1091号精神,紧紧围绕市2012年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和中心任务,以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需求为导向,以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国家农技推广示范县项目实施、粮食生产“三大行动”、粮棉油高产创建、畜牧业升级计划、水产跨越工程等农业重点项目为载体,坚持“政府主导、上下联动、多元参与、广泛培训”的工作机制,利用春季农闲季节,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农业科技培训,结合为民服务争先创优活动,形成大联合、大协作、大培训的工作格局,在全市范围内掀起“学科技、用科技、促双增”的热潮。
二、目标任务
分区域、分专业、分班次培训基层农技人员500名;围绕春季农业生产,开展一事一训、现场指导等方式,培训指导农民80万人次;印发技术明白纸80万份,开展广播技术讲座100次;推广农业主导品种20个,主推技术30项次。
三、培训方式和内容
(一)基层农技人员培训。根据农业部《基层农技人员培训大纲》要求,以国家农技推广示范县项目、新型农民培训项目为载体,以部省级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和新型农民培训基地为培训承办单位,依托省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团队,围绕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主要农产品重点推广的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对5个国家农技推广示范县技术指导员进行异地培训,对全市基层农技人员开展集中培训。
(二)农业科技示范户和种养大户培训。依托国家农技推广示范县项目、粮食生产“三大行动”、畜牧业升级计划、水产跨越工程、粮棉油高产创建工程等农业重点项目,围绕防灾减灾知识、节本增效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以及小麦、油菜春季田间管理、生猪、家禽饲养出栏补栏、水产品捕捞与投放等种养业关键技术内容,采取集中培训、分户指导、实地观摩交流和田间学校等方式,重点培养种养规模较大、示范带动能力较强、有一定科技水平的科技示范户,提高他们的科技种养、自我发展和辐射带动能力。
(三)普通农民培训。结合各级各类农业项目,采取“手把手、面对面”现场培训、田间学校、入户指导、远程技术服务、发放光盘、明白纸、农村“大喇叭”等多样灵活的方式,开展科技培训,快捷有效地为广大农民宣传强农惠农政策,提供技术、信息和咨询服务,全面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
四、任务分工
从现在开始至今年4月底,在全市持续开展大培训。
(一)基层农技人员培训。根据省农委有关文件精神,组织5个国家农技推广示范县的500名技术指导员,到宿州职业技术学院开展5天集中培训,提升其服务能力。从3月份开始,分期分批对全市1100名基层农技人员进行培训。
(二)现代农业科技与农耕文化远程大培训。由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牵头,利用远程网络系统举办农民知识更新大讲堂、现代农业科技大讲堂和农耕文化大讲堂。
(三)稳粮增产大培训。由市农委牵头,市农科院、市农技中心等单位参加,围绕粮食生产“三大行动”、粮棉油高产创建等,举办稳粮增产大培训活动,重点对种粮大户开展培训小麦春季田间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防灾减灾等技术。
(四)农机化技术大培训。由市农机局牵头,重点对农机大户,开展农机化新技术、安全生产技术、新型农机具使用与维修技术等培训。
(五)水产健康养殖培训。由市水产局牵头,组织水产技术推广体系等人员,重点培训水产品生产、水产品防疫检疫、科学用药、水产品质量安全等技术。
(六)村级动物防疫员培训。由市畜牧局牵头,结合畜牧升级计划、畜牧科技进万家活动等,对村级动物防疫员开展培训,重点培训常见动物疫病诊断、用药原则及常用治疗等技术。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开展春季农业科技大培训,对促进全年农业生产、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各县市区农业部门要高度重视,要根据本地生产特点和实际,制定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落实措施,确保培训扎实开展,取得预期成效。国家、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各综合试验站、5个国家农技推广示范县,要在春季农业科技大培训中率先垂范,认真做好培训工作。市农委成立由有关单位负责人组成的工作协调组,负责总体方案制定、综合协调、政策落实和总结宣传。
(二)整合项目资源,形成工作合力。各县市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统筹利用各方资源,依托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粮食高产创建工程、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超级稻新品种选育与示范项目等,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大培训工作,形成“体系、项目、基地、人才”相结合的强大合力。
(三)开展督导检查,确保任务落实。各县市区农业主管部门要积极行动起来,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扎实抓好大培训的每一个环节。要加强监督检查,及时掌握各地培训工作进展,了解培训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提出应对措施,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并取得实效。
关键词:农民科技培训;存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6-0016-1
1 当前农民科技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1.1 农民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吉林地区周边乡镇,在家务农的农民,普遍年龄偏大,文化水平低下,思想观念保守,平时只顾低头种地,不闻外界时事。对新知识、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低,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因此,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增强农民学习兴趣,将成为今后吉林地区农民科技培训的立足之本。
1.2 农民科技培训投入不足
我地区农民科技培训技术力量主要分布在市、县级农业机构,各乡镇村屯技术人员比较少。面对当前农民培训规模,往往是顾此失彼。加之培训经费投入缺乏,目前培训仍以举办各种养殖、种植培训班、田间地头面传口授为主,培训手段科学技术含量不高。一些先进的“声、光、电”教学技术和设备没有得到普及和利用,缺乏生动的现代化声像、影视等科技教学设备,甚至在偏远村屯,还没有固定的科技培训场所。
1.3 农民科技培训缺少跟踪调查
农民科技培训的目的是推动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在培训过程中,普通只注重培训环节,而忽视培训效果。农民反馈的意见和建议不能及时总结并修改培训内容,只能按照计划进行多次重复培训,培训内容脱离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
1.4 农民科技培训网络信息薄弱
互联网作为主要信息载体,在当前农民科技培训中所占比重比较少,主要原因在于农民对网络比较陌生,基层农技人员对网络接触少,网络知识缺乏。目前在我国农村,通过互联网获得农产品市场信息和农业技术信息的家庭仅为9%,在互联网熟练操作出售农产品的家庭还不足 5%。
1.5 培训资源未能得到合理利用
目前,吉林地区农民科技培训资源还未能得到有效联通和衔接,组织培训工作的单位和部门除农广校以外还有市妇联、科技局、就业局等多个单位。这些单位各自培训管理体制和机制不同,致使农民科技培训陷入混乱无序的状态。由于各部门举办的培训没有做到合理整合配置,教育培训资源不能得到统筹运用,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重复培训、无序培训,浪费了宝贵的教育资源和培训时间。
2 改进农民科技培训工作的对策
2.1 进一步加强对农民科技培训的领导工作
农民科技培训工作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工作,也是一项“民心”工程,培训部门应联合植保、环保、土肥等相关部门,创立研究、培训、推广三位一体的协作模式。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密切配合,积极有序地推进农民科技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2.2 增加农民科技培训项目的经费投入
中央和地方财政每年要有足够的培训经费预算,培训部门将培训专项资金切实的用在农民身上,用在农民科技培训的项目上,任何部门和个人不挤占,不挪用,做到专款专用,以保证农民科技培训工作的顺利有序进行,为农业生产和发展做出贡献。
2.3 培训要符合当前农民的实际需求
对农民开展科技培训,必须先调查研究,统筹规划,根据当地的生产特点,制定培训计划。不能搞“一刀切”、“大帮哄”,要了解农民的需求,培训内容要迎合市场需求,培训形式要多种多样。2011年冬季,市农广校举办农业创业培训项目——肉食鸡养殖技术培训班,所有学员统一食宿、学习在一起,学员学习热情高,此次培训紧跟培训学员所在地的农业结构调整,教学形式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根据学员的专业需求补充专业知识,教学中有必要地技术介绍,有专家现场解剖讲解及现场精彩答疑,课堂气氛热烈。亲自到各大养殖基地进行现场参观及技术咨询指导,让学员更是大开眼界,培训效果反响极好。
2.4 开展培训后跟踪调查活动
在今后的培训过程中,应开展有效的跟踪调查活动。形式有入户调查、问卷调查、电话回访等。跟踪调查不仅可以了解培训的效果,而且有助于培训改善和提高。通过亲自与培训农民交流,积极实现知识和信息的互动,了解农民的想法和要求,完善相关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更好地完成培训工作。
2.5 强化农民科技培训的宣传和引导
开展农民科技培训,普及农业生产知识、更新思想观念。加强绿色农业、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的知识培训。利用“12316”热线,农业网站等涉农信息传输渠道,让农民轻松地利用电话、点击鼠标就能及时、准确地掌握农业信息。通过电视、广播、报纸、书刊等宣传媒体向农民公告农业市场行情信息,用科学知识指导农业生产,从而避免或降低农业生产经营的风险。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改革突破、转型提升、创新驱动、统筹融合”的思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构建“政府主导、上下联动、多元参与、广泛培训”的工作机制,建立农业系统多部门联合、协作、培训的工作格局,在全区范围内掀起“学科技、用科技,促增长”的热潮。
二、目标任务
紧紧围绕我区农业主导产业,突出农产品质量安全重点,整合农村劳动力阳光培训工程、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项目,大力开展农村科技示范户培训、村级技术员培训、标准化畜禽养殖技术培训、花卉苗木技术培训、农民田间现场培训,全年组织实施送科技下乡培训农民140场1.6万人次。其中:培训农民技术员160名、科技致富带头人840名。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1.5万人。印发技术资料1.8万份,确保农业实用技术入户率和到田率。
三、培训内容及形式
依托现有各类项目资源,重点围绕乡镇、村主产业防灾减灾知识、种养业关键技术、花卉苗木培育技术、柑橘大实蝇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家庭农场建设、合作社规范化运营、农村土地法制化流转、农机使用与维修、农产品加工与营销管理、强农惠农政策、涉农法律法规等重点,突出培训蔬菜、柑桔、茶叶春管技术和无公害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与模式,柑桔、茶叶低产园改造技术,标准果、茶、菜园管理技术,设施栽培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花卉苗木栽培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与绿色防控技术。农民科技大培训活动采取全区统一部署、分乡镇组织培训,区、乡、村三级联动。根据不同产业、不同层次人员的不同需求,采取分层次、分类型培训,坚持理论学习与田间实践相结合,以田间操作培训为主。采取集中办班、分户指导、实地观摩交流和田间现场培训等方式进行。
为了提高农民科技大培训活动的实效,培训中要做到“六个结合”。一是与优势特色产业区域布局、产业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建设相结合。二是与送书籍资料、送信息、送物资装备相结合。三是与惠农政策宣讲、法律法规宣传相结合。四是课堂讲授与田间示范相结合。五是与“送科技下乡”活动、“百名农业科技人员进驻示范户”活动相结合。六是与“三进五访”活动相结合。
四、任务安排
2月下旬至4月下旬,各乡镇(街办)必须以乡镇为单位对村级技术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协会)、专业服务队人员在企业、合作社、服务队的集中点培训;主导产业、示范基地农民以村为单位集中培训。各乡镇(街办)必须于2月底将春季大培训“四定’’(定培训时间、定培训内容、定培训老师、定参训对象)计划方案报农林水局办公室。
五、培训经费
各乡镇(街办)要从以钱养事资金中筹措培训经费解决资料编印、课件制作、音像教材等方面的支出,确保春季科技培训活动的正常开展。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成立专班。春季农业科技培训是搞好当年农业生产,实施农业“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重要抓手,是农业部门的重要职责之一。各乡镇(街办)农业办、农技服务中心和乡镇林业管理站、畜牧兽医站为培训具体实施单位,实施单位要按照工作职能各尽其责,确保春季培训工作顺利进行。
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扎实开展“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切实转变农业系统干部作风,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有效推进全区现代农业发展,根据市委市政府实施的四分之一工程部署和市农业局关于开展“百、千、万”农业干部下基层、解难题、送服务行动实施方案的要求,动员全区农业系统技术干部,深入基层开展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培训为重点,提供全方位技术服务,宣讲惠民政策,指导农民科学生产的科技服务行动,实现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制订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利用4月至11月共8个月时间,全区农业系统技术干部积极投入到全市农业系统“百、千、万”农业干部下基层、解难题、送服务行动中去,根据农业生产特点和农民生产生活需要,深入生产一线开展技术指导,突出抓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培训。局班子成员带领5名具有高级技术职称以上的技术干部分包*镇、*乡、*乡、*乡、*乡、*办,并组织*名技术干部深入各乡镇分包所有村,力求让更多的农民群众受益。
二、任务目标
每位局班子成员都要建立一个基层联系点。每名技术骨干每人至少抓一个示范点,建立一个联系村,讲五堂技术课,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保证生产关键季节在生产现场或技术指导畅通,全年累计下乡时间不少于50天。包村技术人员,每人要确定2-3个重点村,确保村村有联系技术指导人员和干部,对接受指导的农户做到“三个一”服务,即每户一人接受培训,每户发放一份技术资料,每户接受一次技术咨询,全年累计下乡时间不少于100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培训要做到每村一期培训班,每户一张技术明白纸,每村培养1个示范户,每村有1块示范田。全区共举办300期培训班,培养600个示范户。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培训要在6月底前完成,7月份市局将组织验收。通过农业干部下基层、解难题、送服务行动,使每个重点作物或产品都有相应的技术服务方案,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得到普遍应用,每名下乡干部和科技人员要至少解决一项生产技术难题或培养一个典型样板,力争使全区基层农技人员普训一遍,培训农民5万人次以上,1/3以上的农户得到技术指导。
三、责任分工
全区农业干部下基层、解难题、送服务行动,实行行政逐级负责制和技术首席专家负责制,采取“分级负责、分片包干、责任到人、一包到底”的办法。局科教科具体负责行动的部署、组织实施、检查督导、总结宣传等工作,因地制宜制定行动方案,明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注意加强配合,上下联动,形成合力,推动活动深入开展。局土肥站具体负责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的检查督导和总结宣传,对工作进展情况、经验、问题每星期收一次汇报,每周五通报。
局技术骨干负责制定技术指导意见,培训区、乡两级技术人员,为区、乡两级技术人员提供技术支持,重点做好示范点建设,分类技术指导,编写通俗易懂的技术资料,开展对乡镇技术人员和广大农户的培训与指导,并配合省厅百名专家、市农业局技术专家开展工作。包村农业干部重点围绕建设示范样点、政策宣讲、科技培训、信息服务等,加快农业科技进村入户。
四、行动内容及方式
局属有关单位要结合各自业务工作特点,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为培训重点,因地制宜确定服务内容。重点搞好以下服务:
(一)提出技术方案。针对农业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组织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制订出切实可行、针对性强的管理技术方案或解决对策。
(二)实施现场指导。深入田间地头和农户、园区等生产现场,进行实地技术会商、超前技术指导,因时、因地、因户指导农民、种植大户具体落实技术措施。通过发放科技明白纸、口传面授、专家咨询、实物展示、图片资料和影像播放等形式,进村入户传授技术,宣传政策,提高专业技能。
(三)制定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重大病虫草害等灾害,提早制订防灾应急预案,指导农民落实有关防灾减灾措施。
(四)开展技术培训。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手段,结合测土配方施肥、新型农民培训、高产创建、植物病虫害防控等项目,对基层农技人员和农民开展普及性培训。在关键农时季节,在集中产区,举办各种专题技术讲座,在关键时期深入田间地头、棚室现场进行手把手、面对面的技术指导和服务,提高农民的管理技能和种植水平。
(五)宣讲惠农政策,确保惠农政策措施的落实。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局属有关单位要切实加强领导,提高认识,把农业干部下基层、解难题、送服务行动作为“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的一个重要载体,作为锻炼队伍、转变作风的一项有效途径。为搞好这次行动,局里成立了由局长英彦青任组长、党组书记刘广武、副局长杜风亭任副组长的农业干部下基层、解难题、送服务行动领导小组,成员有局科教科、办公室、综合科、农广校、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蔬菜技术推广站等单位主要负责同志,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局科教科。
(二)创新工作机制。这次农业干部下基层、解难题、送服务行动受众面大,持续时间长,活动内容丰富,基层群众期盼程度高,局属有关单位要切实增强针对性和时效性,不断创新行动机制,切实做到“技术人员到户、科技成果到田、技术要领到人”,努力建立科技下乡服务的长效机制。为使行动扎实有效,区农牧局成立了由市局专家和6名技术骨干组成的解疑小组,会商答疑农业技术难题,制定解决方案。
(三)强化督导调度。局科教科要建立下基层服务工作台帐,对参与行动的农业技术人员和干部,要明确具体任务和服务地点,做到人人有任务、事事有着落。要加强对行动的督导,及时发现和解决行动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参加行动的专家、农业科技人员和干部名单进行公示。并不定期对行动开展情况进行抽查督导,并予每月14日进行通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培训进展情况每周四上报市土肥管理站。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省人民政府关于2016年实施33项民生工程的通知》和《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意见》精神,围绕创建省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县,以需求为导向,以提升农民综合素质、职业技能和创业发展能力为核心,建立教育培训、认定管理和政策扶持“三位一体”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体系,着力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为推进农业绿色发展、转型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有力支撑。
(二)目标任务
全县计划培训人员750人,具体目标任务如下:
1、职业农民培训550人。培训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400人、专业技能型职业农民50人、专业服务型职业农民100人。对培训合格者颁发《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证书》,对培训合格并经认定的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颁发《新型职业农民证书》。培训合格率达到90%以上,认定并颁发《新型职业农民证书》率达到60%以上。
2、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产品电商人才(以下简称“电商人才”)培训200人。培训合格率达到90%以上,对培训合格者颁发《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证书》。
(三)奖补标准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奖补资金实行直补培训机构的办法,具体奖补标准是: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培训按人均3000元、专业技能型和专业服务型职业农民培训均按人均1000元,电商人才培训按人均2000元。奖补资金的具体拨付、使用和管理要求,按照省财政厅、省农委制定项目资金管理办法执行。
(四)实施范围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项目在全县各乡镇实施,重点培训范围是美丽乡村中心村、贫困村的新型职业农民。各乡镇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任务分解情况见附件1。
二、重点工作
(一)确定培训对象
1、职业农民。职业农民培训主要分为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专业服务型三类。生产经营型主要培训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骨干等,涉及茶叶、猕猴桃、中药材、高山米、蔬菜、笋用林、畜牧等七个产业;专业技能型主要培训从事茶叶生产加工的工人和雇员;专业服务型主要培训统防统治植保员和村级动物防疫员。培训对象遴选条件:长期稳定从事农业,有培训需求和愿望迫切,初中以上文化、年龄不超过60周岁,其中生产经营型培训对象的家庭人均纯收入为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倍以上,且产业达到一定生产规模(见附件3)。培训对象遴选遵循立足产业、农民自愿的原则,由县农发委按照个人申请、村委推荐、乡镇初审、县农发委确定的程序择优确定。2014、2015年已培训的职业农民今年不再培训。
2、电商人才培训。主要培训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中,从事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以及返乡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和退伍军人等。培训对象遴选条件:已开展或有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愿望、年龄原则上不超过50周岁、有电脑和智能手机应用基础。培训对象遴选由县农发委按照职业农民遴选程序择优确定。电商人才与职业农民培训对象不得重复。
(二)确定培训机构
根据《市2016年新型农民培训实施办法》规定,结合我县实际,择优确定县农广校作为全县2016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机构(见附件2),同时将职业学校作为职业农民培训理论教学基地,共同组织培训。县农广校负责学员整个培训期间教学实践管理,制定培训计划,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台账,职业学校负责制定学员理论教学期间管理办法,全程参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
(三)明确培训内容
按照农业部推介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规范》要求,科学安排培训内容和课程,培训内容要符合我县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广泛征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训需求,鼓励采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点单式”培训。培训内容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两部分。
1、职业农民培训。公共基础课重点培训新型职业农民素养、涉农政策法规、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农业生态环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品牌化经营、市场营销、“互联网+”农业、现代农业经营与管理等内容。专业技能课重点培训农业绿色增产增效攻关模式、良种良法配套、农信农机农艺融合、一控两减三基本、农业标准化生产、农产品储藏保鲜加工等技术技能。
2、电商人才培训。公共基础课参照职业农民培训内容安排。专业课重点培训农产品电子商务知识、网络店铺建设、产品包装、客户服务、网络店铺营销等内容。
(四)创新培训方式
1、职业农民培训。实行分类型、分专业、分阶段、参与式、重实训、强服务的培训方式。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培训时间累计不少于15天,专业技能型和专业服务型职业农民培训时间累计不少于7天。为提高培训效果,原则上每期培训班不超过50人;结合农业生产周期、农时季节和农民对技术需求等,分时段培训,每段培训时间不超过2天;注重实践技能操作,理论课和实践课时间按1:2安排;做到系统知识培训与跟踪指导服务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传统培训方式与现代培训手段相结合。
2、电商人才培训。培训时间累计不少于7天,其中理论和实际操作培训5天、参观学习2天。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提高学员的参与性、互动性和实效性。
(五)做好考试考核和认定发证工作
培训结束后,培训机构采取理论考试和实践考核相结合方式,对学员进行考核,考核结果报县农发委审定。对考核合格者,由培训机构颁发《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证书》。对培训合格的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按照省农委皖农科[2015]125号文件要求,进行新型职业农民认定,颁发《新型职业农民证书》。对培训合格的专业技能型和专业服务型职业农民、电商人才进行统计造册。
三、进度安排
按照立足产业、政府主导、多方参与、注重实效的原则,组织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项目,按照以下步骤有序推进实施。
(一)精心制定方案(3月中旬前)。制定实施方案。按照《市2016年新型农民培训实施办法》要求,结合实际,及时分解落实培训任务,认真制定整体实施方案,明确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点工作、进度安排和保障措施等,实施方案报省农委、省财政厅及市农委、市财政局备案。制定分专业培训方案。按照《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规范》要求,围绕创建省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县,由县农发委牵头组织县农广校和产业专家等共同制定分专业培训方案。方案要按规定时间(15天或7天)和分阶段(7次或3次)培训要求制定,主要明确每期培训班的培训机构及培训具体时间、地点、内容、形式和工作要求等内容,以便培训机构实施。分专业培训方案及培训机构承担任务情况报省市农委备案。三是制定教学管理方案。县农广校、职业学校要根据专业培训方案,制定每期培训班教学管理方案。方案主要反映组织领导、学员名单、教学计划、培训管理及后勤服务等方面的内容,报经县农发委批复后实施,做到“一班一案”。
(二)认真开展培训(3月中旬至11月中旬)。县农广校严格按照实施方案、分专业培训方案和教学管理方案开展培训,严格培训时间进度和质量。遴选专业理论水平高、实践和教学经验丰富、语言表达能力强、深受农民欢迎的专家、教授、农技推广人员,以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优秀管理和技术人才、优秀农村实用人才为授课教师,每期培训班至少聘请一名省级专家。电商人才培训师资主要聘请省农产品电子商务培训讲师团成员,并根据需要扩大聘请师资范围。认真选择教材,并保证参训学员人手一套省级以上统编教材(公共课教材10种以上和专业技能课教材3-5种)。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化手段开展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每期培训班建立5项制度:即班主任制度(每班确定一名班主任,负责日常管理工作);第一堂课制度(每期培训班县农委安排人员上第一堂课,宣讲政策,并了解培训机构培训工作安排和学员需求等情况);学员培训考勤制度(实行学员每天签到);满意度调查制度(每期培训班最后一堂课,县农委安排人员组织学员开展满意度评价,了解培训实施效果),培训台账制度(建立培训台账、培训过程影像资料等培训档案)。
(三)验收总结阶段(11月下旬-12月底)。抓好验收工作。培训机构在完成培训任务后,要及时向县农发委提出验收申请,县农发委会同县财政局组织验收,对验收合格的出具验收报告,对存在问题的待整改后再验收,直至合格;抓好认定工作。培训结束后,及时开展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认定工作,并为新型职业农民建立档案,落实跟踪联系服务和扶持政策;抓好总结工作。县农发委在项目验收基础上,认真做好总结工作,并按照省农委、省财政厅关于绩效评价的部署和要求,对年度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自查自评。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切实加强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以分管县长任组长,县政府办、农业、财政、人社、教育、职业学校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领导组(见附件4),领导组办公室设在县农发委,统筹协调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落实解决培训工作遇到的问题,确保培训工作有序开展。
(二)注重培训质量。依托与安农大的校县合作平台,聘请安农大、省农科院、合师院、合工大等相关专业教师为外请专家,职业学校、县农发委中级职称以上在职人员为培训骨干老师,县内乡土人才和龙头企业负责人作为培训辅导员,共同构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师资库。建立以部、省统编教材为主,其他正规出版教材和地方编印教材为补充的教材使用格局,保障教材质量。支持培训机构将实训基地建设与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农业企业基地等结合,确保每个专业建立一个实训基地,增强实践实训能力。
(三)强化监管督查。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纳入对各乡镇和有关单位的考评内容,加强对实施情况的跟踪调度,确保按照、按质和按量完成,达到预期效果。加大对项目资金的监督管理,确保专款专用,项目资金主要用于课堂培训、实训、参观交流、聘请师资、信息化手段利用和后续跟踪服务等相关支出。同时,建立项目资金审计制度,坚决杜绝“挤、占、腾、挪”项目资金现象,切实把民生资金管好用好。
一、充分认识粮食高产创建的重要意义
我县粮食生产实现了连续四年的稳定增长,但种粮效益不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为了继续保持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依靠科技、提高单产的路子。粮食高产创建是依靠科技提高单产的有效途径,它是集高产优质良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及优质高效投入品于一体的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活动。通过高产创建,能够实现统一品种、统一技术、实现良种良法配套,最大限度发挥品种和技术在产量、品质、抗性等方面的生产潜力,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粮食高产创建是农业科技推广的重要平台,能充分发挥样板方的辐射带动能力,推动在新形势下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对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各乡镇(街道)和涉农部门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出发,全面贯彻落实省农业厅有关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年的精神,把高产创建作为确保粮食稳定发展的中心工作,作为科技兴粮的关键举措,作为行政推动的重要抓手,促进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
二、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我县粮食生产实际,继续深入贯彻落实《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农业科技普及推广着力提高水稻单产的若干意见》(浙政办发〔20*〕86号)精神,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基本农田,提高耕地质量,稳定粮食种植面积;集约项目,集成技术,依靠科技进步,主攻单产,提高品质,节本增效;通过高产创建,树立典型,示范展示,辐射带动,推进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全面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二)目标任务
在全县水稻主产区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全县计划建设5个水稻高产创建示范乡镇(街道),30个水稻高产创建示范村,400个水稻高产创建示范户。通过三年(20*—2010年)的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力争全县水稻单产比项目实施前三年平均增5%左右,示范乡镇(街道)水稻单产比项目实施前三年平均增8%左右,力争实现全县单季晚稻亩产超过500公斤、双季稻900公斤。
三、高产创建活动的工作原则
(一)三级联创,以县乡为主
实行县、乡镇(街道)、村三级联创,以乡镇(街道)为主的原则。县负责制定高产创建活动整体工作方案,制定高产创建考核奖励办法,组建高产创建活动县级领导小组和专家指导组,制定操作规程,组织开展高产创建专题培训与指导,组织高产创建检查与测产评比等工作;乡镇(街道)和村两级作为创建示范乡镇(街道)和示范村活动的主体,要全面落实责任农技员制度,根据省、市、县要求制定工作方案,确定千亩或百亩示范方,制定具体操作技术规程,成立高产创建活动乡镇(街道)领导小组和实施小组,负责高产创建各项具体工作落实。
(二)突出优势,科学选点
粮食高产创建活动,以水稻高产示范乡镇(街道)创建为重点,选择水稻高产示范乡镇(街道)要有区域代表性,以整建制乡镇(街道)为单位,水稻播种面积万亩以上,农田基础条件好,农技推广网络健全,辐射带动能力强,基层领导重视粮食生产。示范区的确定要与全县各级开展的水稻高产示范、万村示范活动相结合,经过专家论证、领导认可,逐级报批。
(三)集约资源,合力推进
要充分发挥县、乡镇(街道)和村三级专业人才资源优势,提高粮食高产创建科技力量;集约项目资源,与良种补贴、粮食直补、农机补贴、病虫综防、测土配方施肥等政策与科技项目紧密结合,同时,争取配套高产创建专项经费,保证示范区建设的物质基础与资金优势,推进高产创建工作;集约各有关部门组织领导力量,县里明确由县农技推广中心牵头组织粮食高产创建工作,联合种子、植保、土肥、农机等有关科室、部门,加强协作,共同推进。各乡镇(街道)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积极配合,通力协作,扎实开展粮食高产创建各项工作。
四、高产创建区的实施内容
重点放在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稳定粮食面积,依靠科技,主攻单产,优化品质和降本增效上。
(一)加强耕地保护和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开展对标准农田特别是新建标准农田的培肥改良,切实提高耕地质量和地力。通过扩种绿肥、秸秆还田等,实行工程措施和农艺措施相结合,加强中低产田改造,增加旱涝保收、稳产高产基本农田面积。完善农田基础设施,水利设施做到灌排自如,农用电网配套齐全。
(二)示范推广优良品种。根据粮食高产创建总体要求,结合各乡镇(街道)示范区生产、生态特点,确定高产创建主导品种,并结合省级良种推广补贴项目实施,将高产创建活动与良种推广补贴相结合,确保主导品种在示范区得到大范围推广应用。通过统一供种,示范区良种覆盖率达到100%。
(三)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提高单产和效益。粮食高产创建要坚持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节本增效、高产优质的原则,实现良田良制、良种良法、农机农艺的有机结合,在试验示范的基础上,因地制宜集成、配套、创新高产栽培技术体系,并制定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推进标准化生产。水稻重点推广双机双抛技术、抛秧技术、直播技术、旱育秧技术、强化栽培技术、单季晚稻“五改”技术、稻鸭共育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等技术。
(四)大力开展水稻优质高产示范竞赛和万村示范,扩大示范辐射作用。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核心,以科技兴粮为支撑,坚持产量与品质并重,有组织、有重点地开展水稻优质高产示范方建设。加强对示范方内农户的技术培训,做到每个方都有农技人员蹲点指导,全面实行育秧、机耕、机插、机割、测土配方施肥、水浆管理、配套供应物资等重要农艺措施的统一,努力提高示范方的产量,开展高产竞赛活动。此外,全面开展水稻优质高产万村示范活动,在水稻面积100亩以上的村,选择1个种田水平高、科技接受能力强的农户作为水稻高产示范户,并采用省、市、县推荐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示范户向周边农户传授技术,扩大示范辐射作用。
(五)加强病虫害防控。坚持“绿色植保、公共植保”的工作理念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强化重大病虫草鼠害防控工作,切实减少粮食生产生物灾害损失。要及时监测病虫害发生动态,准确预报发生趋势,提前制定重大病虫草鼠害防控预案;要根据病虫害发生形势,科学制定综合防治方案,组装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技术措施,开展统防统治的专业化、社会化服务;要加强农药市场整治与高毒农药削减,对生产经营假冒伪劣农药行为依法进行查处和曝光,全面禁止“两高”农药的使用,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六)开展测土配方施肥。以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为依托,以土壤养分构成和作物需肥规律为基础,以高产创建产量目标为指标,制定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方案;围绕测土、配方、配肥、供肥和施肥等基本内容,为示范区技术指导人员及农民确定施肥数量、选择肥料品种、施肥时期和改进施肥方法等提供技术服务,解决农民施肥用肥问题,提高肥料利用率和施肥效果;要切实加强农资市场监管职责,做好对复混肥料、有机肥、微生物肥料、叶面肥料进行质量监督抽查,对肥料产品的登记证和包装、标识、宣传是否符合要求进行检查,查处违规违法行为。重点加强对配方肥生产企业的监管,推进配方肥质量追溯管理制度的建立,推介一批优质肥料,确保农民用上放心肥料。
(七)加快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进程,提高劳动效率,减轻劳动强度。积极发展以水稻机耕、机播(插)、机收、秸秆还田、烘干等机械化作业为主的农机大户和服务组织,鼓励购置大中型农业机械,广泛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进一步扩大水稻机收面积,力争在“十一五”基本普及。积极开展工厂化育秧、机械插秧、化肥深施、粮食烘干等示范,尤其要加强农机与农艺部门结合,加快推进水稻机插的应用。要建立和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对农机大户的技能培训,总结和推广农机跨区作业、农机作业合作社、农机一条龙作业等新型农机服务模式,创新和完善农机经营机制,扶持农机作业协会、经纪人等农机中介服务组织的发展,提高农机服务的组织化程度,鼓励农民和扶持农民购买和共同使用农业机械。
(八)推进粮田适度规模经营和粮食生产合作化经营、专业化、社会化服务,努力提高规模效益和经营水平。在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前提下,继续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使粮田向种粮能手集中,发展规模种粮。鼓励种粮大户拓宽经营范围,向周边农户有偿提供代育、代耕、代种、代管、代收等服务;鼓励种粮大户创建品牌,开展粮食产后加工、销售,延长产业链,提高经营水平。支持和鼓励各类粮食加工、经营企业和产销服务组织与种粮大户建立稳固的粮食产销关系,发展订单生产,扩大订单数量。大力组建粮食生产合作社、粮食生产专业服务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水平和粮食生产产业化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种粮效益。
五、主要工作保障措施
(一)成立组织,加强领导。项目按照“县、乡镇(街道)共建,分级负责,主抓在乡镇(街道),建设到点”的原则实施。县级农业部门重点负责制订本地区活动建设规划和指导各地组织实施。成立活动实施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县长为组长,农业、财政、科技、水利、电力等有关部门领导为成员,负责活动规划的制订、资金的落实以及组织实施等;乡镇(街道)成立活动实施小组,由乡镇长(街道办主任)任组长,责任农技员为成员,具体负责活动实施,要求把活动实施实绩列入责任农技员考核内容。
为保证高产创建活动年活动取得成效,县农业局成立以局长为组长的高产创建活动实施小组和专家组,具体工作由县农技推广中心牵头,县农业局有关科室参与。
(二)制订方案,组织实施。各乡镇(街道)要结合本地实际制订详细的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精心组织实施。重点是确定农田设施建设计划,粮食面积、产量指标,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推广计划,示范面积和地点,技术培训计划,粮食生产合作社和粮食生产专业服务组织的组建计划等。
(三)切实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工作。县农业局每年举办一期粮食生产技术培训班,重点培训乡镇(街道)负责粮食生产的技术骨干、重点示范乡镇(街道)的技术人员、种粮大户和科技示范户代表。乡镇(街道)也要制定各自的培训计划,对村级农技人员进行一次轮训。每个示范乡镇(街道)每年举办2次以上粮食生产技术培训班,要求培训到村干部、种粮大户、高产示范户等,努力扩大培训面。在生产关键季节,乡镇(街道)农技人员要实行分片包干负责制,都要下村入户到田,切实抓好技术指导工作。
(四)增加投入,加强管理。各乡镇(街道)要增加对活动实施工作的投入,要统筹各项粮食扶持资金,重点向活动实施区倾斜,确保各项建设顺利实施。要建立建设责任制,加强管理。县财政每年安排10万元资金,用于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对水稻种植面积100亩以上的示范方,达到早稻平均亩产475kg以上、单季稻平均亩产625kg以上、连作晚稻平均亩产550kg以上标准的,每个奖励3000元。
(五)切实做好总结交流。县农业局将根据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开展情况,组织开展阶段性的工作检查、现场考察、技术交流、产量验收与总结等工作。全面总结高产创建活动中的成效和经验,特别是对组织方式、技术措施、工作方法等进行认真总结,为今后更大规模实施高产创建活动,推进大面积农业生产发展提供经验。各乡镇(街道)也要加强材料收集,建立活动档案,做好工作记录,抓好总结交流。
(六)全面开展宣传表彰。县农业局将在农技110、*电视台“田野风”、《今日*》等媒体,宣传报道各地粮食高产创建活动的工作进展和经验。通过设立专栏、新闻、现场观摩、知识竞赛等形式,利用网络、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大力宣传高产创建活动的政策措施、成功经验、先进典型和实施效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我县将对在高产创建活动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表彰。并根据各地粮食高产创建活动的实际情况,将工作突出的单位,推荐为省水稻优质高产示范方、省优秀粮食生产服务组织和省水稻高产示范户。
六、工作进度安排
(一)三月份。印发《20*年全县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工作方案》,部署20*年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年各项工作;组织召开全县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启动仪式;组织开展全县春耕生产督查,检查督促高产创建示范点各项工作落实情况;召开全县双机双抛早稻育秧现场会;召开县农业局粮食生产专家指导组工作会议,研究制定专家分片包干开展粮食高产创建点技术指导工作方案。
(二)四月份。组织开展早稻生产调研与技术指导,指导示范点高产创建,组织召开全县双机双抛早稻抛秧现场培训会。
(三)五月份。检查早稻插种情况,指导农民早稻高产生产技术。
(四)六月份。组织专家对早稻高产创建示范区进行现场指导,提高中后期田间管理技术意见;开展单季稻生产调研及技术指导,指导示范点高产创建;组织召开双机双抛晚稻育秧现场培训会。
(五)七月份。组织专家对连作晚稻生产调研与技术指导,指导示范点高产创建;对早籼稻高产创建示范区进行观摩和测产验收;组织专家对单季稻进行苗情考察,提高中期田间管理技术意见,落实高产创建各项技术措施。
(六)八月份。提出晚稻田间管理技术意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意见。
(七)九月份。组织各类媒体对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年进行全面宣传;组织召开晚稻现场观摩交流会,为下一年主导品种、主推技术推介提供依据;组织单季晚稻高产创建活动测产验收。
(八)十月份。组织专家对连作晚稻高产创建示范区测产验收。
[图文]__E县植检专业工作总结
____区20__年植物检疫工作总结____县植物检疫站20__年植物检疫工作在上级主管部门和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深入宣传、贯彻执行《植物检疫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和自治区植检总站的有关文件精神,积极做好疫情监测与治理,认真开展检疫,加强检验检疫新知识的学习,植物检疫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确保今年我地区农业生产的安全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将工作总结如下:一、加强队伍建设树立植检良好形象植物检疫既是一项技术性工作,又是一项行政执法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为了充实和提高我站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下步将增加专职植检员的人数。结合我地实际情况,今年主要抓了以下几项工作:首先积极组织有关人员参加自治区植检站举办的植检知识培训班;其次是认真组织学习《行政许可法》、《植物检疫条例》等法律法规,重点学习植物检疫对象的识别和防治,植物检疫案件处理程序等,第三是加强实践,针对今年出现的红火蚁疫情,组织到实地进行识别并在我区开展全面的疫情普查,在实践中增强知识水平。同时,做到公开行政许可法办事程序,将《植物检疫条例》、收费标准、调运检疫和产地检疫办事指南及审批程序图和需要提交的材料目录以及申请书示范文本均在办公场所上墙公示,方便客户办理有关手续,使要求检疫的客户更加了解我们的植物检疫工作,行动上热情服务,变被到服务为主动服务,逐步树立起了植检的良好形象。二、开展有害生物疫情普查扎实工作今年发生了红火蚁疫情,为了进一步摸清和掌握我地的红火蚁发生实况,根据自治区(省)农业厅植检总站和__地(市)农业局植检站的有关精神,认真开展有害生物疫情普查,扎实工作。(1)成立了__县农业局有害生物疫情普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农业局分管副局长担任,副组长由植检站长担任,成员由测报站、植检站、经作站、农技站负责人和八个乡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组成,共__*人参加了普查。(2)制定了普查工作实施方案,形成书面材料发到每个单位和个人。方案具体列出了各个乡镇的普点区域和方法及人员安排,普查时间日程表,使普查工作与各有关单位的常规工作相结合开展,做到两不互两促进。(3)举办红火蚁普查和防控技术专题培训班,邀请了地(市)植保站长等有关专家前来讲课,为顺利开展新形势下的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据统计,全年共培训技术人员__人次,__期。(4)加大红火蚁防控知识的宣传力度。通过分别召开区级、乡镇级和村乡会议宣传和发放宣传资料,会后开展宣传督查加以监督确保宣传面广并落实到位取得这效。全年共召开各种会议宣传__次,参加人数过____多人,发放各种宣传资料__*万多份。(5)县(区)农业局在经费紧的情况下,拔出了____*元作为普查工作专项经费,主要用于技术培训、宣传、普查车油费和下乡技术员的车旅费等开支,促进了普查工作顺利开展。三、严格报检制度规范办事在开展产地检疫工作中,我站严格按制度规程办事,要求各制种单位认真做好产地检疫的申报工作。明确规定凡不进行申报进行产地检疫的基地,不再进行产地检疫,种子调运时一律不给予签发检疫证。今年绝大部分的制种单位都能及时到植检站进行填报《种苗产地检疫申请表》申请报检,要求实施产地检疫,做到有效控制有害生物的传播危害,规范了产地检疫工作制度。其中有个别制种单位今年在我区制了部分种子,前期由于没有按规定向植检站进行产地申请报检,到了调运时才到植检站要求补签发检疫证。鉴于此情况,我站坚持有关的制度,不给予签发检疫证,并与其讲清有关的法规和程序,让他从中吸取教训,完善了我地的种苗检疫制度,规范办事程序,维护了农民用种的切身利益。四、存在的问题1、目前专职植检员不足,只有*名,辖区内的部分种苗产地检疫还暂时不够深入、全面。2、植检队伍的知识水平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学习提高。3、检疫设备简陋,手段落后,部分实验、检测设备是与土肥站、种子站等单位共同使用。4、经费不足,缺乏交通工具,影响一些植物检疫工作的正常开展。五、20__年工作计划
1、贯彻执行《行政许可法》和《植物检疫条例》,严格调运检疫申请、许可制度,切实维护农民的利益。
2、进一步加强有害生物的普查工作,对新的有害生物进行监测,一旦发现,及时向上一级部门汇报并采取扑灭措施,尤其是对今年在广西发生的红火蚁疫情,要加大监测力度,严格按普查方案和应急预案进行落实。
3、加强植物检疫人员的业务培训,增强对新的有害生物的识别能力,提高业务水平,真正做到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严格把关、热情服 务,把好关,切实树立起我们植物检疫工作者的形象和提高我们的水平。20__年12月18日
一、指导思想
以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需求为导向,以推进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推广应用为重点,以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农机购置补贴、深松整地作业项目补贴等农业、农机项目为载体,坚持“政府主导、上下联动、多元参与、广泛培训“的工作机制,利用冬春农闲季节,农村集市、庙(逢)会、午秋农机作业高峰期等时节,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农机科技下乡培训,培养造就一批新型农民及基层农机技术服务人员,推动我县农业生产和农机化再上新台阶。
二、目标任务
1.新型农民培训阳光工程农机驾操人员培训1200人,农机维修人员150人,农机营销人员150人,农村农机技术人员230人。(以具体下达指标为准)
2.新购机农民驾驶员(办证)培训1000人。
3.农机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社人员100人。
4.基层农机管理队伍(技术)人员90人。
5.包村联户指导农民及农机专业合作社1100人次。
6.午秋作业季节下乡现场指导培训1万人次。
7.印发技术明白纸2万份,制作宣传横(条)幅20幅。
8.推广农机新机具3-5种,新技术3-5项次。
三、工作原则
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针对农村、农民现状,本着分类培训、服务产业、注重实效的原则,以农民和产业需求为重点,因时因地采取集中或分散的办法,多形式开展培训。有重点有选择地传授一些农民能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的农机化知识、信息、技术,切实增强培训效果。
四、培训对象
1.农机驾驶操作人员。
2.新购机补贴的农民,服务组织从业人员。
3.跨区作业及从事农机作业服务的机手。
4.农机大户及农机专业合作社成员。
5.农机维修及经营网点的从业人员。
6.农机管理(技术)人员。
五、培训内容
1.农业、农机法律、法规、政策知识。
2.农业机械基本原理知识。
3.农机正确使用、操作、维修保养知识。
4.农机农艺相结合知识。
5.农机安全生产常识。
6.常用修理工具、量具、仪器的正确使用知识。
7.农机市场营销及管理知识。
8.农业、农机先进实用技术知识等。
六、活动方式
1.实施远程教育培训,制作专题,通过电视等媒体开展远程科技培训。
2.开展送科技下乡,利用阳光工程培训、农村集市逢会、购机补贴、安全检查、作业现场等多种形式深入一线送科技下乡。
3.组织专家巡讲,成立农机科技培训讲师团,分赴企业、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住地,开展讲座,解决生产经营中的疑难病。
4.举办座谈会,组织农机大户、技术人员、专业社人员、企业人员等座谈,交流经验,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七、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2012年2月20日-2月29日)。
认真做好宣传、发动和组织实施工作;技术人员按培训要求内容,认真编写培训教材、课件及相关资料。
2、实施阶段(2012年3月1日-12月31日)。
(1)阳光工程项目培训,严格按规定要求,在2012年5月底完成任务数的90%,6月底全部完成,10月底做好各种档案资料的整理工作,11月份迎接验收。期间,要充分利用春节农民返乡、购机补贴、午收前等有利时机抓紧组织实施。
(2)2012年5月份前,组织有关人员、企业技术人员等分赴农村集市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
(3)跨区作业及从事农机化作业服务的组织在5月份、9月份对机手进行跨区作业信息、安全操作知识、使用维修保养等知识进行培训,达到作业效率,避免无序流动,确保安全作业。
(4)农机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社人员培训,首先做好调研,摸清问题,确定人员,在3-4月份,对他们集中开展有关政策、经营管理、实用技术等知识培训,使他们力争成为基层一线的农机化骨干人才和有生力量。
(5)农机经营、维修网点从业人员培训,结合局“两网审定”检查办证时机,协调于适当时机举办,拟定于下半年进行。
(6)系统内人员培训在4月份举办,内容为有关农机化政策、管理及职业道德实用技术等知识。
(7)农村农机技术人员培训拟定9月份举办。
3、总结。
(1)每期每次项培训活动结束后,立即进行小结,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并完善各种软件资料的归档工作,上报上级有关部门。
(2)年终要对全年的培训落实情况进行总结,找出经验和不足,并谋划下步发展计划,写出书面材料留存并上报。
八、加强领导
局成立农机科技下乡大培训活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活动开展的指导协调、监督检查,以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
九、工作要求
1.培训单位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今年的培训工作。
2.阳光工程民生培训一定要按上级要求的时间、内容、程序等严格操作、规范操作,确保效果和质量。
3.师资人员要端正态度,树立责任意识、服务意识,认真备好上好每一堂课,要服从安排,服从大局,努力胜任完成工作任务。
为了不断激活我省农民创业活动主体,进一步提高农民创业能力,根据省农业厅、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江西省2010年阳光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赣农字[2010]58号)精神,就做好我省2010年阳光工程农民创业培训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促进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为目标,以提升农民创业理念、增强创业意识为重点,以提高农民创业能力为核心,以创业理论、创业实践、创业指导和创业服务为内容,着力培养创业型农民。引导和扶持受训农民扩大生产规模,领办合作经济组织,创办农业企业,推动农业的标准化、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规模化经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挖掘和拓展农业农村就业潜力。为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二、培训对象
重点是农村外出务工返乡青年、种养大户、农机大户、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带头人和有志于农村创业的大、中专毕业生。符合以下基本条件:思想素质好、品德端正、遵纪守法、诚信经营;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年龄一般不超过50岁;创业意愿强烈,具有与创业项目相适应的一定的产业基础,并能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三、培训任务与时间
2010年国家安排我省农民创业培训计划为2000人,培训时间为20天。
四、实施步骤
(一)认定培训基地。2010年,我省已确定江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江西通用技术工程学校、赣州农校四所农业职业院校为农民创业培训基地。培训基地须与省农业厅签订《农民创业培训委托合同书》(附表1)。同时,应申报《农民创业培训学校备案表》(附表2)。
(二)确定培训专业。结合我省产业发展现状,2010年农民创业培训具体开设专业为:畜禽养殖400人、淡水养殖200人、饲料加工营销100、果业200人、蔬菜500人、茶叶100人、食用菌100人、农机200人、其他200人。江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以养殖业培训为主,培训800人,其中,畜禽养殖400人、饲料加工营销100人,淡水养殖200人,其他类100人。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以种植业培训为主,培训800人,其中,蔬菜500人、食用菌100人、茶叶100人,其他类100人。江西通用技术工程学校以农机培训为主,培训200人。赣州农校以果业培训为主,培训200人。
(三)组织选拔学员。选拔推荐学员由省相关行业部门牵头组织。采取个人自愿报名、市、县农业部门组织推荐、省各行业主管部门组织审核的方式进行。各市、县对所推荐的学员应负责组织其填写《农民创业培训学员登记表》(附表3),加盖公章后报省行业主管部门审核,按照有关通知要求组织学员到相应的培训基地参加培训,并报厅科教处备案
(四)建立培训体系。各培训基地认真制定《农民创业培训教学计划表》(附表4),落实主讲教师和兼职课外辅导员,落实具有与培训专业相适应的实训基地,选择符合专业要求的培训教材,并报农业厅科教处备案。
(五)规范开展培训。培训实行理论学习和实践考察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分集中授课、实践考察、考试考核三个阶段进行,共120个课时。具体参见《培训环节、内容及学时分配表》(附表5)。各培训基地可结合当地实际,适当调整安排相应的培训学时。为保证整个培训工作顺畅有序,各培训班次要指定一名老师担任班主任,负责班级的日常管理;要选举班长和班委会成员(或小组长),协助班主任的工作。
集中授课阶段:不少于30学时。开展农业创业理念和基本技能、创业扶持政策、相关专业技术和质量安全及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等公共内容的培训。其间,各培训基地要指定和选聘富有一定创业经验的专职教师,负责辅导每位学员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创业计划书。创业计划书的设计必须由参训学员自己根据实际进行设计,辅导教师对其科学性、实用实效性和计划书的有关数据进行具体指导。辅导教师要对学员创业计划书进行评价。通过创业设计使学员基本掌握农业创业设计的基本框架、程序和步骤;要将创业计划书作为对学员开展跟踪服务的主要依据。
实践考察阶段:40-75学时。组织学员到相关农业基地、专业合作组织、农业企业进行考察学习、跟班见习和顶岗实习;学员在实习考察过程中有针对性的修改完善自己的创业方案。
考试考核阶段。5学时。各培训基地要加强对培训学员的知识和实践考核。考核结果分为“通过”和“未通过”两种。考核未获通过的培训学员须重新参加相应环节的培训。经考试考核合格的学员可由培训基地颁发结业证书。鼓励和引导参训学员参加相关农业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考试。
(六)搞好跟踪服务。各培训基地对参训结业学员应建立以创业过程和创业业绩为主要内容的学员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组织学员填写《农民创业培训情况跟踪记录表》(见附表6)。实行不低于2年的跟踪联系服务,定期或不定期聘请创业辅导专家,对学员创办的企业或生产经营实体进行诊断,建立学员与创业辅导专家的长期互动关系,指导其健康发展。
五、资金使用
农民创业培训补助标准为人均2500元,补助资金由中央和省级财政统筹安排,实行免费培训。培训基地不得向学员收取任何费用。培训补助资金采用培训券补助的方式直补农民,培训券由省农业厅统一印制发放。培训资金主要用于教材费、讲课费、场租费(培训、实训)、实习费、考察费、学员食宿费、后续指导和管理服务费等。培训资金必须做到专款专用、独立核算。新晨
六、工作要求
1、明确职责分工。各地和省行业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农民创业培训工作,以农民创业培训为抓手,深入推进创业服务年活动。省行业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学员推荐工作方案,提出并与培训基地共同商议相关授课内容,参与相关实训基地的协调联络,汇总创业培训情况,参与对农民创业培训工作的督导与检查;各市(县)做好学员入学组织推荐。各培训基地要成立农民创业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精心编制培训方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细化工作措施,并加强与行业主管部门的联系与沟通,共同把培训工作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