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辅导员班级建设方案范文

大学辅导员班级建设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辅导员班级建设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学辅导员班级建设方案

第1篇:大学辅导员班级建设方案范文

【关键词】高校 辅导员 班主任 现状 原因 措施 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6-0223-02

当前,在高校的班级管理工作中,有两个角色不容忽视,那就是辅导员和班主任,他们是班级管理的灵魂和核心,是班级凝聚力建设的关键。辅导员、班主任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而纵观当前高校班级管理工作实际,高校班主任与辅导员之间很难做到分工明确,常存在职责混淆的情况,辅导员与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协同工作还面临很多难题,需要不断探索与思考。

一、“辅导员+班主任”管理模式的产生与建立

根据中央文件规定,各高校专职辅导员按照学生人数1:200比例配备,然而各高校实际情况很难满足这一配备比例,很多高校存在辅导员所带学生人数超量,达不到实际配备比例要求,还有些高校在配备专职辅导员上,无法满足专业对口,因此专职辅导员在工作上会存在力不从心的局面。因此,各高校除了配备专职辅导员之外,还配备了兼职班主任加入学生管理队伍,与辅导员共同管理学生工作,“辅导员+班主任”管理模式相继在各高校实施开展起来。各高校“辅导员+班主任”管理模式的具体做法也有所不同。比如:有的高校院系辅导员所带学生人数比例按照1:200的比例配备,多出的人数按班级配备兼职班主任;有的高校院系以班级、专业为单位,配备兼职班主任,以兼职班主任为主体,实行“年级辅导员”制,由班主任具体负责学生的思想、生活、学习、心理、就业等各方面的指导以及班级一切学生管理事务,辅导员统筹管理一个年级,组织开展各类团学活动收集、统计、整理各班级提交的材料等;有的高校院系以专职辅导员为主体,专职辅导员负责管理学生的思想、生活、心理等工作、组织开展班级活动,各班级配备“专业导师”―兼职班主任,主要负责班级学生学业与就业方面的指导。各高校根据自身具体情况所提出的不同的“辅导员+班主任”管理模式,不同程度的引发了“辅导员+班主任”制在工作分工、协作等各方面的一些问题,值得学生工作管理者去不断探索与思考。

二、“辅导员+班主任”管理模式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1.工作职责、内容不明确,分工不清,职权不明

各院校在“辅导员+班主任”管理模式实际操作中,辅导员与班主任共同管理班级,存在二者的工作职责、内容上的重叠,分工模糊不清,导致辅导员与班主任工作存在相互推诿、甚至存在矛盾对立的现象。

2.班主任管理归属问题不清,选拔、培训、考核缺乏规范

目前,根据中央文件明确规定,各高校专职辅导员的选拔、培训、考核由学校学生工作管理部门和院系双重管理,而兼职班主任的选拔、培训、考核基本都有院系主要负责,院系对兼职班主任的选拔、培训、考核缺乏规范,存在很多漏洞,导致兼职班主任队伍缺乏统一管理,兼职班主任的责任心、工作方法、管理能力等层次不齐,有些院系对兼职班主任无选拔条件、培训方案和考核方案,有些院系的考核方案无法得到政策支持和严格落实,导致兼职班主任工作落实情况无约束无考核,造成工作拖延和落实不到位的情况。

三、“辅导员+班主任”管理模式进一步发展完善的措施和建议

经过各院系“辅导员+班主任”新型学生管理模式在各高校的广泛推行,能看出此模式是可行的,针对运行过程中出现的上述问题,如何进一步发展完善该模式是关键,对于此问题,在此提出一些想法和建议。

1.建立协作机制,解决分工问题

理顺辅导员与班主任的关系,明确分工与责任,二者之间建立合作机制是关键。高校党委、学生工作相关部门和院系党总支要把辅导员队伍和班主任队伍融合成一个团队,团队成员之间既要分工明确又要通力合作,设法增加团队的凝聚力,才能发挥团队的最高效能。

2.完善“辅导员+班主任”统一领导,加强班主任选拔、培训、考核的力度与规范性

为了增强辅导员与班主任之间的工作协作度,各院校应对二者的领导、选拔、培训、考核的力度、规范性等方面做到公平、公正、统一领导、统一对待。各高校对专职辅导员的领导、选拔、培训、考核制度已基本完善,则应加强对兼职班主任的领导、选拔、培训与考核的规范性以及落实。

3.提高辅导员、班主任的各项待遇,发展完善保障制度

第2篇:大学辅导员班级建设方案范文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6C-0087-02

在经济快速发展、教育深入改革的大背景下,社会文化和高校环境都发生了巨大改变,因此,高校需要审视现状,想方设法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班级是大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载体,班级文化是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源泉,它能体现班级成员的精神面貌和发展状态,渗透并影响到班级成员思想、行为、活动的各个方面,构成班级独特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战略。加强高校班级文化建设,可以增强班集体教育与自我教育的实效性,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相契合;同时,加强高校班级文化建设也是创建平安校园的需要,是完善学生管理体制的需要。辅导员作为班级管理者,肩负引导和陪伴学生健康成长的重任,应全身心投入建设班级文化,打造积极向上、团结和谐、充满正能量的班级文化。

一、高校学生身上普遍存在的问题

对于新进入高校的学生,从学习环境单纯的中学校园文化到多元化发展的大学校园文化的变化,从中学教师具体管理到大学教师陪伴引导变化,从中学单纯学习的班级文化到大学自助管理的班级文化,大部分无法适应新的环境,导致他们对学习与生活充满迷惘,从而出现一连串的效应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一)目标混乱。学生进入高校后,大部分家庭认为孩子到了独立阶段,因而对他们的管理逐步放开,同时也没有继续赋予明确的目标,只要求毕业后孩子能找份理想的工作,但是具体找什么样的工作,如何努力达成就业目标,都无法明确。因此,许多学生高考成功进入大学后,原有的学习目标已经达成,新的学习目标未建立,对新学校、专业学习还缺乏认知,职业生涯规划缺失,丢失了高考时的学习劲头,缺乏学习动力,甚至自我放任。

(二)态度消极。由于大学都是经过三年煎熬的高中生活,再经过他们认为残酷的高考。高中时,教师为了学生能百分之百地投入到学习中,总是无形地给学生做思想工作――同学们能坚持努力煎熬过高中,大学就轻松了。学生的观念里就会认为,来到大学真的应该放松了,在大学里开始享受舒服的日子,这所谓的舒服日子就是他们态度消极的开始。

(三)被动上学。高校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各方面的素养也不一样。学生普遍存在不愿深入探究,只求任课教师划重点,考试时临时抱抱佛脚或采取考试舞弊,学习被动。在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里,他们认为学习生活枯燥煎熬,通宵玩游戏上网、吸烟等才是他们的快乐。被动上学,被动学习。

(四)集体意识差、不和谐,缺乏包容心。高校现在大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从小养尊处优,没有养成与人沟通、为他人着想的品行,重视索取、不讲奉献。重视个人利益,轻集体利益。集体观念差、不为别人着想、容易为一点小事大动干戈。对同学、对身边的朋友、家长、教师缺乏包容心。同时存在自私的想法,当遇到问题或困难时,优先考虑自己的问题。觉得对自己没有好处或回报的事情不想去做,不想去关注。没有考虑他人的想法,不为他人着想。这样给班级或学校开展活动带来困难,不利于与他们和平共处、团结奋斗。同时,由于社会的现实与大学生的攀比心理,他们过于关注钱,对与自己并且与钱无关的活动觉得没有任何意义。忽略了对大学生本人自身能力、学习技能、文体活动、工作能力等各方面的提高。很多大学生不能主动参与参加学校、系部、班级的活动,因而难以得到全方面的锻炼。

二、立足辅导员岗位打造班级文化的措施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履行学生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也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在大学生班级文化建设工作中,其工作内容及能力要求如下:其一,辅导员能够对班级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总结;其二,辅导员能从高校班级文化建设中的主要问题及产生原因出发,进一步探讨高校班级文化建设应遵循的原则和具体实施路。

班级文化,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是特定的文化环境,对学生的发展起着导向、约束、熏陶等教育功能。加强高校班级文化建设,可以增强班集体教育与自我教育的实效性,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相契合。同时,加强高校班级文化建设也是创建平安校园的需要,是完善学生管理体制的需要。因此,应从多方面着手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具体可采取如下措施。

(一)发挥辅导员的导师作用。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作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善于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及时发现大学生的思想动向,通过有效的思想引导工作,努力将大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辅导员作为大学生进入大学校园的第一位导师,而且是整个大学生活的导师,应充分发挥其导师作用,与班级学生一起对班级文化建设进行整体规划,并与他们一起施行规划,对施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指导,对班级文化的各个活动与内容进行监督。

(二)班干部的培养。班干部是班集体的中坚、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是辅导员的得力助手。班级建设得好不好,与班干部在班级建设中的作用发挥息息相关。

图1 班委结构图

1.班干部选举。班干部选举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接受大家的监督。要求竞选班干的同学严格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有为班级服务的精神,在班级中有一定的影响力,能在班级中起到带头作用。班干部选举的流程如下:自愿报名―公示―辅导员与全班同学对报名的同学进行审核―竞选演讲―投票―公布投票结果―确定班干部。

2.班干部的培训。培养和使用好的班干部,不仅是搞好班级工作的重要一环,而且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所以在班干部的培养工作中,提高班干部的整体素质是非常重要的。辅导员培训班干部应指导为主,教会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班主任还要引导他们根据对问题的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一个方案,最后,还要让他们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不断努力完善方案。

3.班干部管理制度。班干部是一个班级的代表、班级的向心力,为使班干部工作职责更加明确,实现班干部管理的规范化,应根据班级情况制定符合本班级的《班干部管理制度》,让每名班干部了解自己的职责所在。

4.班干部的跟踪。对于班干部的任用,不能只是选举出来,然后经过培训就没有辅导员的事情了。辅导员要时刻了解与跟踪班干部在班级的工作,并适时给予指导与帮助。

(三)班级制度建设。班级的制度建设包括的方面比较多,但是为了让班级文化朝理想的方向发展,必须用制度来进行规范。

1.班歌、班旗、班训。辅导员与学生一起选出一首能代表班级奋斗或鼓励大家或对班级有意义的歌曲作为班歌。同时,一起设计出班旗的设计图,并拿到旗帜制作店去制作班旗。至于班训,可以让大家讨论出代表本班文化的一句话。班歌、班旗、班训是班级的象征。

2.各项制度。根据上级的文件、学校的规章制度,再结合本班的情况,制定出班级特色的班级制度。如《班级文明公约》《班级财务管理制度》《班级奖勤助贷工作制度》《宿舍管理制度》等各项班级制度。

第3篇:大学辅导员班级建设方案范文

[关键词]新生 班级班委 重要性 建设方法 探讨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a)-0022-01

对于大学班级来说,要想在大学四年内建立一个学风优良、团结互助、成绩优异的优秀班级体,首先从大一就应该开始重视班级班委建设。大一刚去学就开始好好建设班级班委,整个班级以后几年班级建设好坏的重要基础。所以,学校必须要加强对大一新生班级班委的建设。在对大一新生班级班委建制方法探讨之前,我们首先应该对大学班级班委建设的重要性有一定了解。

1.大学班级班委建设的重要性

对于挣脱了高中束缚的学生来说,大学是一个相当轻松的环境,进入大学后学生可以很大程度上对自己的生活进行自由的安排。在没有教师督促,家长监督的环境下,学生在大学里能真正地释放自己的内心感觉。但与此同时,在这种大环境中同样还存在着一些未知的诱惑,对于刚进大学什么都不懂的学生有很大的负而干扰作用。作为大学生们集体感受最大的地方,大学里班级班委建设就显得更加重要。

进入大学,学生们来自五湖四海,在这样一个新的班集体里,大家彼此相知相识,良好的班级班委建设能够带给人更好的班级感受,使大家感受到集体力量的快乐。大学班级班委组织的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更是每一个大学生们人生中不能忘记的一抹美丽。其次,班级班委的建设对班风也有很大影响,班级班委建设搞得好其班风也会随之变好,而反之则班风通常都会不好。此外,班级班委建设对班级凝聚力也有很大的影响,班级建设的成功与否很多时候会直接反映到班级凝聚力的强弱上。

2.大一新生班级班委建制的方式方法

2.1大一新生班级建制方法

2.1.1确定班级建设目标

在对个体和群体进步进行促进的各种激励因素中,心理学和管理学告诉我们,目标因素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一个群体只有有了共同的目标,才能在努力的过程中形成凝聚力、战斗力和感染力。班集体作为一个群体来说,要想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和健康向上性,首先应该确立明确的班级目标。对大一新生来说,学校可以通过对其档案的查看和电话访谈等方式全面了解和细致掌握学生的情况,根据大一新生的实际情况确立班级建设的目标,且应该注意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其制定的目标还应该具有可操作性,要围绕着学生成长成才的中心,对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进行培养。班级目标不能是一成不变的,而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做出适‘当的改变。明确的班级建设目标,在大学轻松无拘的氛围中能够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压力,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同时提高班级管理效能和水平。

2.1.2对辅导员在班级建设中的作用积极发挥

除了明确的班级目标外,成功的班集体建设还具有其他两个特点,一是学生干部,二是辅导员。学生干部是班委建制方面的内容,暂且放在班委建制方式中。辅导员作为班级建设队伍中的中坚力量,必须要对其作用进行积极的发挥。师爱的传播,有助于学生老师之间关系的改善,师生关系的和谐则又会推动整个班级建设的发展,使教育收到更加神奇的实效。大一新生们在高中及以前几乎每一科目的教师都会关心他们的生活和教师,进入大学后则辅导员则替代了班主任的角色,对大一新生来说是一个绝佳的过渡。大一新生们刚来到校园彼此不太熟悉,什么都不懂,辅导员在其生活、学习中具有重要作用,对大一的班级建发更是至关重要。这就要求辅导员必须要具备过硬的身体素质和积极向上的新,要对热情和激情加以保持,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建立优秀班集体的重要基础。

2.2大一新生班委建制方法

大一新生刚入校的阶段要短时间内实现学生与学生、老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和了解并随意交流思想是很不容易的。所以,新的班级运行必须要具备核心的力量,即班委们。对于大一新生来说,为了使班级有一个良好的开端,辅导员必须在短时间内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完成学生干部的考察,对新的班委加以选拔和确定。大一新生班委建制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对学生的档案认真加以阅读。大部分时候学生的档案是他们成长的真实记录,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辅导员们在对学生档案进行阅读时应该去伪存真,从各种实际情况的比对中发现班级干部管理人才。另一种方式是通过军训期间对军训场地和宿舍的深入,对一些能吃苦、思想觉悟高且纪律性强,具备组织能力的人留心观察,也可以可以地给他们安排更多的临时性工作,在工作的过程中对这些学生进行全面的观察和了解,将候选人的范围逐步地缩小,留下真正的工作能力强、且认真负责、扎实肯干的人选,在新生班委建制中推荐他们组成新的班委,将班委的基本框架构成先确定下来。只有整体构建和核心力量建立起来了,才能进一步完善大一新生班级班委建设。

大学班级是大学生大学生活和学习中十分重要的部分,一个具有高凝聚力和健康向上氛围的班集体,不管是对大学新生适应学习环境的速度,还是大学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等的树立都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大学生们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因此,高校必须要提高对大一新生班级班委建制的重视度。

参考文献

[1]王士梅,班级建设初探[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4(01).

[2]邵丽丽,大学新生班级建设的方案设计[J],成功(教育),2008(08).

第4篇:大学辅导员班级建设方案范文

【关键词】和谐班级;辅导员;班主任;协同工作

一、新时代下班级管理领域的认识

(一)班级概念的认识

班级是一个社会组织,具有明显“ 目标、机构、规范” 的组织化特征,是具有教学功能和社会功能的特殊社会组织。

(二)班级管理工作的认识

班级管理直接关系着班风、系风、校风的建设,关系着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办好一所学校,关键在于班级的建设。一个好的班集体,关键是要有优秀的辅导员和班主任来引导。在当前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如何应对越来越多的学生心理问题,处理好学生日常管理与服务工作,需要辅导员、班主任齐心协力,共同探讨,建立协同工作模式。

(三)辅导员班主任的认识

辅导员一般是刚从高校毕业的本科生或者研究生,一般精力充沛,可塑性强。在很多高校的管理机制中,一般是一个年级或一个系(专业)安排一个辅导员。辅导员作为学生工作的主要负责人,一般是以学生年级或系(专业)为单位开展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全面负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班主任,则是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日常教育管理与服务工作的兼职管理人员,原则上是从该班的任课老师中产生。在日常管理中,班主任大多要配合辅导员,重点从班风、学风建设入手,同时要关心同学们的生活,督促同学们的学习,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并把了解到的情况及时反映到辅导员处,为班级管理档案的建立提供有效材料。

二、辅导员班主任协同工作模式探讨――针对学生日常工作

(一)优势互补,加强联络机制的建设

所谓的优势互补,源于辅导员、班主任负责的学生工作侧重点不同。辅导员管理和服务的对象的一般是一个年级或一个系(专业)的学生,负责学生整体的教育状况,在个别学生的个别问题上,可能会有疏漏。班主任大多由该班的任课老师担任,一般管理一到两个班级,负责的工作要更加细化。以上侧重点的不同,就要求辅导员、班主任要优势互补、加强联络。建立良性联络机制,辅导员负责学生整体层面的教育和学校政策的上传下达,班主任则要把“点”的工作做好。二者要定期开座谈会,辅导员将近期各班级的思想状况,活动开展效果等情况与各班主任交流,重点指出存在的问题与原因;班主任则要与辅导员交流近期自己所做的工作,班级学生个体的学习、科研、活动和思想状况以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二者就问题的症结所在,讨论下一阶段的工作重心。

(二)在评奖评优方面,建立奖励加权机制

一般在年终考评时,有的是辅导员全权负责,有的是班主任全权负责,可能会有失偏颇。在这个方面,可以采取“三级分权”制度,辅导员、班主任所占的加权分分别为4分,班级自主考评为2分。模式如下:班级综合考评成绩=Σ(辅导员考评分×4+班主任考评分×4+班级自主考评分×2)(4+4+2)。针对班级考核指标,三方各自根据实际情况,严格按照考核细则进行考评,保证评奖活动的公平与公正。此方法特意把学生班级纳入考评小组,主要在于提高班级自我管理的能力,增强自我管理的意识。辅导员要严格地对学生的思想行为等方面进行审查,班主任则要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做客观公正的审定,特别要处理好学习成绩与综合成绩之间的关系。

(三)活动开展方面,双管齐下,加强反馈机制的建立

大学班集体可以组织的活动很多,那么怎样在活动中提高班级的凝聚力,是困扰学生工作者的一大难题。由于班主任平时与班级学生接触较多,对班级问题发现较早,因此,在这一方面需要班主任老师牵好头。但是,如果发现问题后仅仅采用单独说教的方式,却收效甚微。可以采取班主任与辅导员联合的方式开展活动,解决问题。班主任将班级存在的具体问题反馈给辅导员,辅导员则要召开该班级的班委工作会议,提出问题所在。辅导员,班主任、班委会三者联合讨论制定出具体班级工作整改计划;班主任、班委会根据班级工作整改计划,制定具体的活动方案。

(四)在违纪处理方面,协调一致,共同教育

针对违纪学生,辅导员、班主任应共同教育。学生违纪一般都有一定的原因,而且违纪的学生内心是恐惧和脆弱的,班主任和辅导员二者要协调一致,共同教育,把握好教育的方式和力度。辅导员和班主任要找违纪学生谈话,搞清楚学生违纪的原因。这一方面,辅导员要侧重对违纪学生思想方面的教育,多关心学生的生活、思想等后方因素;班主任则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日常活动等前方因素。教育过程中要加强信息交流,及时沟通交换各自了解的情况,而且要注重后期的培养教育。在处理学生违纪问题时,要注意稳定学生情绪,以防产生悲观轻生的念头。

三、辅导员班主任协同工作必须遵循的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热爱学生的教育理念

以人为本,热爱学生是最根本、最实在的教育理念,它需要高效辅导员、班主任对学生付出自己的感情、精力与期望。从尊重人的本质出发,尊重学生、帮助学生、理解学生、热爱学生,从学习生活的细微处发现学生思想观念等存在的漏洞,并加以矫正。

2.坚持服务学生,发展学生的教育理念

青春文化是当代大学生文化的底色,青春也是一个国家青年人应该具有的一种气魄。作为高校管理工作中的主力军,辅导员、班主任,既是领导者、组织者、教育者,又是服务者、协调者,一定要尊重时代的特色、个性,时刻以“青春的心”来教育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要坚持服务学生、发展学生的教育理念,辅导员与班主任要从思想上服务学生,从社会竞争机制中发展学生。可以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来激励学生不仅要学会生存,学会适应社会的发展,还要使学生具有全球化视野的战略性眼光,从而更好的服务国家和社会。

3.坚持与时俱进,理论创新的教育理念

教育要面向社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社会是在不断发展的,因此只有顺应了历史的发展,才能不断推进人类的进步。教育更是这样,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学生的观念和想法随之而改变,辅导员、班主任老师的教育理念更要不断更新。高校要通过各种方式不断提高高校学生工作队伍的理论工作水平,甚至还可以把国外知名高校先进的管理经验加以整合利用,用世界前沿的管理理论来教育、管理、服务学生,使学生成为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创新与实践[M].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2]关于高校辅导员、班主任工作的思考[J].红河学院学报,2005.

[3]大学生政治取向的引导方法[M].广西出版社,2006.

[4]朱其训.和谐教育论[M].人民出版社,2006.

[5]邓平均.大学和谐校园建设探索[M].新华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

第5篇:大学辅导员班级建设方案范文

【关键词】 大学城空间;班级管理;作用

世界大学城是一座网络虚拟城市。她是运用Web2.0、Sns、Blog、Tag、Rss、Wiki等为核心,依据六度分隔理论、XML、Ajax等理论和技术设计并以网络交互远程教育为核心、综合了远程教学、网络办公、及时通讯、商务管理、全民媒体、个性化数字图书馆等功能的一座既虚拟又真实的大学全球一体化远程教育互助平台。在此可以科研成果、发表文章专著、开展学术争鸣、组织远程协作的科研平台;是全球知名专家为导师的学习平台。

世界大学城空间历经几年的时间,已经在全国高职教育占据了重要的位置。教师利用大学城空间开展网络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为职业教育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在高校教师利用空间教学的同时,高校辅导员也在开拓自己的大学城空间班级管理新模式。

一、大学城空间与QQ(空间)的区别

在大学城空间没有出现以前,教师通过网络与学生联系主要是通过QQ进行。老师可以建立QQ群,在群里信息。或者在QQ空间中留言。大学城空间与QQ空间有比较大的差别。

1、“用户圈”不同

QQ空间的用户可以是任何人。然而大学城空间的用户则是高校教师和学生。在QQ空间里用户的职业没有任何的限制,所以在QQ空间里没有“圈”的感觉,即便是你建立了你的“圈”,在你使用的时候“圈”外的人同样也可以和你联系。然而大学城空间却不同,在大学城空间里,由于这里只有老师和学生,所以更有“学校”的感觉。

2、大学城空间功能性更强

大学城空间具有海量的学习资料,这是QQ空间不具备的,在这里学生可以随时查阅资料。大学城空间还有老师,在这里学生可以随时与老师联系,向老师咨询问题。大学城空间里还有专业的交流群组,如“数控交流群组”、“象棋社”、“13504班”等等。

3、大学城空间可以促进学生学习

从建立大学城空间的角度来说,大学城空间如果想建设的漂亮,就必须掌握flash、dreamweaver等软件。有人会说“那不是更麻烦了吗?”,因此,学校可以通过评奖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从学习课程的角度,教师通过大学城空间教学。学生可以随时通过空间学习课程,能更有效的激励学生的学习。

二、大学城空间班级管理的内容与作用

大学城空间管理班级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可以设立新闻专区

利用空间及时班级动态和学生处信息。班主任在班级集体大学城空间主页上建立“信息动态模块”,滚动播出班级的最新信息。学生可以及时通过这一模块了解班级动态。

2、建立奖励评奖评优考核专区

评奖评优是学生最关心的事情,辅导员利用表格及时总结,更新学生的表现和学习情况。做到“有根有据、公平、公正、公开”,提高自己的管理效率。

3、设立贫困生动态专区

高职院校的贫困生工作,是辅导员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随着国家对职业院校发展的大力支持,助学金、奖学金的增加。贫困生助学金、励志奖学金受到学生和家长非常高的关注,如何才能将助学金发给真正需要的人,成为辅导员的重要责任,然而在具体进行这项工作的时候,很难对贫苦程度进行量化。因此,建立“贫困生专区”,让全班同学关注贫困生的真实情况,对于当面不好意思说的话,通过大学城空间反应给老师,让班级管理更加合理和顺利。

4、发挥专业指导的作用

作为一名职业院校的辅导员,除了班级的日常管理以外,还需要对学生的专业有所了解,帮助学生做好“大学三年的规划”,然而职业院校的辅导员大部分都不是专业课教师,那么有了大学城空间以后了,可以通过大学城空间建立“专业指导区”,班级的集体空间,做一个单独的区域链接着学生大学三年的所有专业课教师,这样学生虽然是大一,也不用为不认识专业课教师,无法获得专业知识和就业方向而感到迷茫了,辅导员也不用为不精通专业知识而感到苦恼了。

5、成为教师与学生的心灵交流区

高职院校的学生不同于本科院校的学生,学生的生源比较复杂。因此在班级管理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学生,通过大学城空间建立交流群组,避免了和学生的直面接触,很多学生不愿和老师面对面的谈心。通过空间,让他们更加放松,可以和辅导员说心里话。辅导员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对于促进班级的管理起着极大的作用。

三、大学城空间班级管理对班级管理的促进

大学城空间的班级管理对班级管理起着促进作用。通过大学城空间进行班级管理,辅导员即便不在学校,也可以信息,不会影响班级的日常工作。建立班级集体空间,让学生更加团结,学生在打开大学城空间的时候都要去看看班级有什么事情,对班级的关注度增加了,不再是班干部知道的事情班上其他同学不知情,而是全班参与的班级管理。例如:班级要举行集体活动,辅导员或班长可以立即在大学城空间中活动方案,征求全班同学的意见,不在因为班会时间仓促而无法做决定。在大学城空间里,学生可以经过思考,投票选出活动方案等等。

四、小结

利用大学城空间进行班级管理是职业院校新型的班级管理办法。它能有效促进高校辅导员队伍改变原有的管理模式。用大学城空间实施班级管理,可以使辅导员实现无纸化办公,使辅导员从繁琐的班级管理中解脱出来,尤其是兼职辅导员。大学城空间管理这一变革必将为职业院校辅导员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

【参考文献】

[1] 姚群.高校班主任应具备的素质[J].教书育人,2005 (11).

[2] 潘玉驹.论高校学生工作的理念创新[J].高等农业教育, 2006 (19).

第6篇:大学辅导员班级建设方案范文

一、高校班级文化建设存在的最主要问题

(一) 班级的凝聚向心力很差

班级的组成是1+1>2的模式,绝对不是成员的简单相加。根据本人咨询身边的同学(不同省份,不同专业),发现现在的高等学校很多的学生表示班级体让人很郁闷,对整个班集体不满意甚至发出“绝望”的呼喊,这样理所当然的就不会多多参与班级活动或者事务,直接导致了很多的班集体的团结性很差,甚至于这个班级根本毫无“向心力”,这样的情况主要集中于大学高年级阶段。本级文化这个向心作用不容忽视,尽管现如今从校园氛围看班级整体状态是上等的,但是撇下了“班级凝聚力”这一股强大的无形力,班级文化建设绝对无从谈起。

(二)做不到妥善处理寝室人际

我们如今的高校班级基本上是“课程班”,按照选修学分而定,这样类型的班级是随机组员、流动强且缺少互动交流的,但是寝室这个单位却有基本固定、日常交流互动频繁的特征。虽然宿舍是大学生们生活的第二直接场所,但其生活时间绝对不亚于课堂时间。这是同辈之间组成的一个小家庭,成员们平时接触频繁,生活时间及成员的基本固定会让人际间很多私密袒露。家庭生活会有摩擦碰撞,寝室生活也不能例外,一些鸡毛蒜皮的小矛盾、不愉快如果没有办法很好地处理,长此以往就会导致寝室生活的误会增多,出现不和睦产生肢体冲突,甚至于会被当做心理问题学生。因此,宿舍人际关系就成为大学生需要把握处理的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之一。大学生宿舍人际冲突的主要产生原因有,第一,每个人的性格,成长环境,生活习惯的不同;第二,大学班级间存在一种利益上的竞争;第三,大学生心理的不成熟,人际交往的不熟练。寝室人机关系如果处理得好会让在校大学生有一种强烈的归属感,但是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恰当地解决,一定程度上是会影响班级凝聚力的锻炼的。

(三)辅导员没有充分发挥班级文化建设、引导者的作用

现在的高等学校有一个具体实际:辅导员的精力的有限,没办法像中学一样,每个班级配备一个全职辅导员或者班主任。但是我们要知道,辅导员在班级建设中是教育管理者,建设领导者,实施协调者,在高校班级文化建设中是一个主导者的身份。但是现实就是让他们在一定程度上缺席了班级文化建设!

(四)班级学生干部的作用无法发挥

班级干部只是辅导员和班主任的传声筒,我相信很多高校存在这样的情况。民主选举的班干部或多或少有一定的班级威信,班级文化建设中不能丢失这部分的威信。班级干部队伍的建设以及良好的班干部工作氛围是班级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当下高校班级干部工作的被忽视,培养环节的被遗弃,必然导致该环节作用的无法发挥。班级文化建设中的领头羊都不复存在,何谈班级文化建设呢?

二、高校班级文化建设吸现存问题的对策找寻

(一)寻找突破口,加强班级凝聚力建设

高校的班级凝聚力是一股无形却强大的力量它可以培养班级成员对班级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归属感。这样就可以保证一个班级的整体成长方向的不偏不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掌握班级成员整体以及个体。学分制,课程班的现实情况下的确很难找到很适合的凝聚力培养途径,我们只能把握平常课程生活的任何时间,从小事细节入手,逐步培养班级成员对于班集体的“忠诚感”。或者可以班级有意义的活动作为载体,当做突破口,增强班级凝聚力!

(二)班级干部培养有方,作用发挥有处

班级干部队伍的建设以及良好的班干部工作氛围是班级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对于班干部的培养,要从“学习、业务、创新”三个角度展开。影响力和感召力是学生干部实际工作的武器,很大程度上是靠自身素质进行培养,但是如果有良好的学习成绩,则有利于学生工作的开展,更有利于自身的发展。业务角度的培养就是说要锻炼学生干部的实际操作能力,表现为处理一件事情时,能够迅速形成自己的应对方案,并能够把班级同学们聚集在自己身边来共同处理好这件事情。创新就是指创新意识,对于今天学生工作的情况和形势而言,创新非常重要,大学生学生干部必须与时俱进,既要会一般性学生活动的创新,如利用互联网等新载体开展活动,也要掌握较高层次的工作思路、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

(三)开展多样丰富的班级活动,强化班级向心力

班级活动是班级文化重要的形成途径,建设班级文化最好的途径就是组织和鼓励学生们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是同学个性展示的平台,是交流交往的重要方式。适度开展班级活动,同学们的各种能力才能得到锻炼,班级凝聚力培养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第7篇:大学辅导员班级建设方案范文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现状

在高校设置辅导员工作岗位从解放初期就开始了,在2005年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加强高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指出“辅导员、班主任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组成部分”,在次年9月1日施行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又指出“高校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高校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

一、高校辅导员职业定位

随着辅导员所担务的事情越来越多,责任越来越重,高校辅导员成了高校教育的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下面来看看不同阶层对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定位。

党和政府认为高校辅导员担务着全面培养学生的重要任务,在2006年9月1日教育部实施的《规定》中明确了辅导员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明确了专职辅导员可以按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要求评职晋级,要求高校“要把辅导员队伍建设放在与学校教学和科研队伍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对辅导员的职业有了明确的定位,提升了他们的社会认同感,在制度层面上能够有效的激发辅导员的工作激情。

学术界对辅导员的职业定位有多种方式。因为辅导员工作内容已经从原来的单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到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就业指导、人际交往引导和学生日常事物处理等,于是辅导员的职业定位也出现了很多新的词语,把辅导员的角色定位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咨询师和知心朋友”、“德育教师”、“班级(楼)学生事务的领导者、管理者和服务者”等。

高校领导和同事承认了辅导员工作对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性,但对辅导员的职业定位却把它放在了教学、科研之后,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处于了从属的地位。一些领导和同事认为一切与学生有关的工作都可以找辅导员,辅导员实际就是高校学生的保姆和服务员,是校园事件的消防员,对辅导员的要求以管好不出事为主。有了这样的定位,于是辅导员在领导和同事眼中的地位就明显不如教师。

辅导员自身的职业定位。很多辅导员认为他们的工作主要是班级管理、处理学生事务和为学生提供各种服务,他们认为自己每天管理班级和处理学生事务性的事情都忙不过来,根本没有更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一般也不主动找辅导员谈心,除非他真的出现了问题。

在学生心中,他们认为辅导员也是把主要精力放在了与学生有关的事务性工作和提供一些咨询和服务上,对他们的思想引导和心理健康疏导方面做得较少,因为大学辅导员与学生相处的时间少,对学生的了解少,对他们人生的影响还不如经常见面的专业课教师,有什么心事一般想不到去找辅导员帮忙。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现状

随着高校的扩招,辅导员队伍的迅速庞大,辅导员素质参差不齐,没有专业性,辅导员入口低,对辅导员的职业规划、培训、薪酬待遇、评聘晋级上存在很多问题,导致辅导员对自己的职业发展看不到希望,丧失了工作的热情,使高校辅导员成为了短期职业。

辅导员的培训现状不容乐观。对于具有强烈责任心和成就感的辅导员,把自己的职业发展看得比金钱更重要,他们独立性强,喜欢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也愿意为之而努力。这种富有挑战性的工作需要从业人员不断进行培训和塑造,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缺少培训和学习,成天扎在一大堆的学生事务性工作中,辅导员没时间去研究学生,没机会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久而久之,不能在辅导员岗位上迅速成长起来,对这份职业失去信心。

辅导员的薪酬待遇比一般高校教师要低。虽然国家明确认定高校辅导员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但在实际学校工资方案上,辅导员的工资普遍比本校专任教师低。对辅导员的工作绩效考评缺乏科学有效的办法。辅导员工作的复杂性、广延性、教育效果的滞后性和隐蔽性、对学生影响的无限性等在考核中不能给予很好的考虑,给予相应的认可,只是笼统地给予一个“优秀、合格”的结论,影响了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

第8篇:大学辅导员班级建设方案范文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大学生,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45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9-0000-01

多元化文化发展的今天,大学生队伍受到多种社会思想的影响和熏陶,世界观价值观念不断的受到影响,如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树立积极的人生目标和人生规划,这些问题都是高校辅导员工作所要解决的。

一、高校辅导员工作面临的新情况

高校辅导员工作面临着许多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尤其是在学生个性的解读和对学生人生职业规划引导上的问题,高校辅导员应该在这些问题上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创新性的有针对性的提出新的解决方案。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水平得到很大程度的发展和提高,全方位发展的今天,人们接触到了更多的新事物和新问题,尤其是大学生而言,接受到大学教育,正在面临着从学校走入到社会的这样一个转变,价值观和人生观世界观极易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高校的辅导员就起到很重要的引导的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当今社会,对于金钱和物质的追求影响着青年人的成长,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攀比的心理让学生们拿着父母的血汗钱挥霍和浪费,这是与社会发展主流相违背的,大学辅导员应该时刻的关注关心同学的生活学习的状况,及时的发现存在的问题,并且给予积极的正确的引导。

辅导员工作是联系学生、学生家长、专职教师三方面的纽带,正确处理好各方面的工作,协调学生在学习生活各方面的关系给辅导员的工作带来极大的挑战。辅导员工作繁琐却重要,如何使学生更好的适应学校的生活,正确应对学习中的挑战,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对于大一新生的思乡情绪如何安抚,对大四毕业生就业前做好何种就业指导培训,对大二、大三学生学业问题的解决都是摆在辅导员面前的难题。辅导员除了处理学生工作外,还要协调好学生与专职教师之间的问题,要及时做好沟通,让任课教师更好的了解同学们所处的心理阶段、学习能力、接受水平等,这些对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都有巨大的促进作用。辅导员作为学生入校后接触的第一位老师,直接代表着学校的形象,给学生最初的印象,这就要求辅导员时刻以严标准要求自己,应对挑战,更好的投入学生工作中,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才能,为学生顺利进行四年的学习生活保驾护航。

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是多方面发展的高素质的人才,对于辅导员自身而言应该不断的深入学习理论知识,同时应该有科研创新的能力和实践的能力。高校教育有很重要的时代意义,辅导员工作完成的效果直接影响着高校的建设和发展,影响着学生的人生的选择和未来职业规划和发展。所以,作为一名辅导员必须要有能够不断学习的能力,实践创新的能力,顺应时展的趋势,与时俱进。

二、辅导员工作的对策

首先,了解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特点。发挥学生潜能,依据学生不同的个性制定不同的学习方案,了解学生的生活情况,对生活上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帮助。在学习方面组织学习小组,让学生们能够相互的带动学习,形成班级中良好的学习风气。在日常活动中,积极的调动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去,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营造昂扬向上的班级风气,同时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努力的适应社会的生活,提升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同时,主动协调学校、家长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能够享受到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的环境,通过多方面的配合,帮助学生顺利的成长。

其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和制约规划的指导。高校教育为学生提供了专业性的理论知识的学习,作为辅导员应该明确学生学习的我目的性,定期的组织班会活动,了解学生的职业规划,向学生们传授更多的人际交往的道理,尤其是在社会实践教育和引导方面,为学生们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们参与到社会实践过程中,对学生在生活中面临的生活压力予以疏导,帮助学生找到人生的方向。

最后,做好工作总结和工作规划。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情况进行总结,深入的进行分析和研究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形成一套针对辅导员工作的策略,并且不断进行深入的学习,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这是一项长期的实践活动,并且对于教育的发展有着很重要的影响。辅导员工作对于教师专业素质要求很高,辅导员工作不仅仅需要积极的工作态度,还需要细致耐心的职业素质,不断学习创新的能力。

高校辅导员工作是一个责任大,任务重的工作,作为大学生人生方向的引导者,辅导员工作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在时展的浪潮下,严格的要求自身,不断的努力学习,深入研究学生管理工作,为学生迈向社会奠定更好的基础,做学生人生的方向标和奠基石,为学生能够有更加良好的未来不断的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 刘洪伟,和金生,双因素问题的理论分析[J],南开管理评论,2003(5)41.

[2] 王时利,论需要理论在教师激励中的作用6[J],中小学教育与管理(月刊)2003(3).

[3] 徐晓宁.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难点及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04)

[4] 魏炜,赵云慧.专业化要求下高校辅导员职业素质提升的途径[J].思想教育研究.2012(03)

第9篇:大学辅导员班级建设方案范文

民办本科院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建设的重要性

新时代背景的新要求

辅导员长期坚守在阵地的前沿,必须时刻牢记“以人为本”,坚持一切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和担当意识,引导大学生在规划他们未来职业时,将他们个人职业生涯与国家民族发展绑在一起,以国为荣,以国为家,真正成为有责任、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德育工作的中坚力量民办本科院校,必须坚持培养积极向上的新青年,培养有担当、有责任的时代新人。因此,民办本科院校必须努力建设一支能够承担起构建高校“德育共同体”重任的辅导员队伍。

学生成才的客观条件

随着现代社会互联网高科技技术的运用,辅导员不仅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路人,还要帮助学生解决学习、情感、心理、经济、就业创业及网贷等方面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解决,就会给学生本人、学生家庭、学校乃至社会造成较大影响。辅导员不能只是处理学生事务,而是应该站在学生层面,给他们提供一些契合他们个性和需求的指导和服务,关注学生学习与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的引路人。

民办本科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岗位职责认知存在误区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第43号令)》,对于辅导员的工作职责从思想层面到具体事务进行了具体明确的规定,并且把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放在了最明显的位置。辅导员的工作职责除了常见事务,如党团事务、班级建设、学风建设、职业规划以及校园危机事件应对外,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以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等心理层面的发展和变化。但是,这些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工作内容往往又很难展现出较为直观的教育成果,并且无法量化,也很难得到大家对于辅导员工作岗位的认同,目前是难以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职业能力发展存在局限缺乏有效的专业培训是目前存在的问题之一。辅导员不能只是掌握一些基本的课程理论,如心理学、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等知识结构知识内容,而是应该加强这些日常的专业知识运用培训。另外,就辅导员自身而言,日常的繁琐工作,使他们很难抽出更多时间和精力进行相关培训。就民办本科院校而言,对于辅导员的相关培训投入也是杯水车薪,导致很难有合适的培训机会。最后,对于学术科研,辅导员工作也很难得到相关的支持,本身从事的工作也较难产生科研成果,导致他们很难评职称,职业发展空间受到了较多的局限。此外,较低的职业认同感、过低的工资待遇等问题使得辅导员岗位难以招到优秀的人才,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制约其职业能力发展的局限。

师资力量存在不合理现象

1.年龄结构失衡以衡阳市民办本科院校为例,主要集中在30岁左右青年群体或55岁以上的退休人群,他们是能长期从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中坚力量,其中以招生骨干为重要人群。这种年龄结构失衡现象,也从侧面反映出了辅导员职业的人才流失较为严重,很难长期留住青年骨干,导致了辅导员年龄结构的失衡。2.性别结构失衡由于工资待遇低和社会认可度较低,在相当一部分民办本科院校,男性应聘选择辅导员者人数较少,男女比例不均衡。这也反映出辅导员职业亟需提升工资待遇和社会认可度。3.所受教育层次偏低民办高校辅导员学历虽然基本实现了本科化,但所受教育专业、层次等方面的限制,在学生的辅导工作方面欠缺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从而难以大面积开展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导致校园恋爱、校园贷、网贷等各种问题不能进行及时有效地解决,很难全面保障学生的各方面的发展。此外,辅导员所接受的教育层次偏低,实际上也还是辅导员的岗位难以得到社会认可的一种体现。

民办本科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实践探索

国家引导学院建立合理管理考核激励机制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各级教育行政管理机构还应加大对教育政策扶持和教育环境建设的力度,从宏观政策方面影响高校的辅导员队伍建设。从民办本科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角度考虑,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引导。1.优化辅导员选聘管理体系从民办本科院校实际出发,制定科学合理的选聘方案,综合衡量辅导员队伍整体年龄、性别、专业、职称及工作年限等情况,以保证新引进的辅导员是对现有辅导员队伍结构的优化。招聘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确保引进的辅导员是理论和实践能力兼备,并且具备良好的政治信念和师德师风。建立学生工作部门牵头,院系党委直管,工作岗位稳定,工作职责明确的管理体系,并且充分尊重辅导员在学生工作上的主体地位。2.完善辅导员学历提升机制民办本科院校学历提升可从两个方面同时着手进行,一方面积极鼓励在职辅导员加强理论知识,学校出台配套激励制度加资金扶持相结合的方式,对于在职辅导员学历提升,无论是从薪资还是从学费上都给予资金支持;另一方面与公办学校签订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协议,公办学校定向招收本校辅导员为研究生,以尽快提升现有辅导员队伍的学历及综合素质水平。3.完善辅导员科研考核机制鼓励辅导员开展关于大学生工作的科研活动,将科研业绩作为年终考核的指标之一,并限定辅导员获得每一级别职称所需的年限,以制度约束的方式,促使辅导员不断提升自己。其次学校可以用高薪从校外引进经验丰富、高职称的辅导员,在改变本校辅导员年龄结构的同时,还可以让这些高职称、工作经验丰富的辅导员带领年轻的辅导员,提升科研水平与实践能力,尽快提升工作能力与职称,尽快平衡辅导员队伍的年龄与职称结构。4.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建立辅导员职称晋升制度和薪酬激励机制,通过辅导员学历提升,参加岗位培训、理论学习与实践和科研等多方面考察的工资和绩效制度,加大学校对辅导员岗位的重视程度,同时进一步完善和提高民办院校辅导员的福利待遇,增加五险一金的上缴比例,提升幸福感指数,帮助解决他们因住房、疾病等产生的问题。

高校引导辅导员树立职业认同感和自豪感

民办本科院校应在制度保障提高辅导员队伍素质的同时立足学校发展实际,切实从辅导员的立场出发,多角度搭建平台,提高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和自豪感。1.定期推出辅导员专项津贴辅导员岗位是服务性比较强的工作岗位,为了更好地激励辅导员做好本职工作,可以从学生工作出发,如生活管理、学习督促等多方面统一标准,定期由各大院校推出“学期辅导员之星”“年度辅导员之星”“辅导员标兵”等荣誉称号,并对于获得优秀称号的辅导员进行文字报道和专栏特写,并给予专项津贴,同时开设辅导员工作室、学生发展工作室等。这样不仅有助于加强学生对于辅导员工作的认识和理解,也有助于提升辅导员对于这份职业的认同感和自豪感。2.激励辅导员认同扮演的角色学院成立专门的小组,深入辅导员队伍,定期和辅导员一起探讨职业发展问题,引导他们接受和认同教书育人和管理干部双重身份,认识并接受他们在高校中扮演的职业角色。辅导员要努力做学生德育知识意义建构的“引导者”、学生管理服务的“监督者”、学生成长发展的“朋友”以及学生人生道路开启的“导师”。在这些角色扮演的过程中,辅导员是先受教育人群,是重新发现自我潜能人群,对职业角色的认同有利于他们主动发挥工作热情,加强职业理论知识和专业课程学习,提升实践处理和应变问题的能力。3.培养辅导员“互联网+”思维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现在,辅导员队伍应加强对于“互联网+”思维的培养。搭建“互联网+”平台,就是搭建信息化服务平台,其根本目的就是更好地服务于学生。通过“互联网+”平台建设,一方面可以引导辅导员自身提高信息化技术素养,另一方面也是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引领。信息化服务平台往往能更加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动态,并且其对于紧急事态的处理有一定的帮助。合理使用信息化服务平台对于辅导员的工作肯定是事半功倍的。凭借对该平台的了解,辅导员还可以在班级学生参加省级大学生创业创新项目时,给予一些必要的帮助,甚至可以带学生一起参加项目。

引导辅导员合理规划职业生涯

辅导员岗位责任重,事务繁杂,而且现代社会日新月异,学生思维方式多元化,如果辅导员缺少自身的职业定位,那么很难胜任这份工作。辅导员需从自身角度出发,在明确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下,在岗位上不断加强学习、进修、培训及评职称等活动,以积极心态和工作态度,组织协调各方面的工作关系,从内心热爱自身职业。在众多职业中,辅导员职业面对的是高校学生群体,在某种程度上,因为辅导员和学生接触的面更广,涉及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刚进入大学的学生而言,其地位和作用都十分重要。可以说,做好辅导员工作不仅促进辅导员个人自身的发展,更会对学生的未来产生长远的影响。学校应将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任务提上日程,加大对于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投入,明确其晋升途径和培训方案,形成老带新的培养体系,并提高辅导员的普遍待遇,这样才能建立起稳定且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只有明确辅导员专业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在国家方针政策的正确指引下,不断改进和完善相关的管理激励机制,让辅导员能够从职业过程中得到满足感、获得感,才会支撑和强化他们不断地创造新的职业价值以及获得新的职业体验。

参考文献

[1]刘亚军,张艳.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问题及成因[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7(03):86-88.

[2]徐子良,董绍勤.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28):91-92.

[3]王悦.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探究[J].中国培训,2017(04):3-5.

[4]李文红.高校辅导员频繁流动的原因及对策——基于4所民办高校的调查[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2015,15(06):100-104.

[5]王昂.构筑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考评指标体系[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11,13(02):3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