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电脑技术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作者:朱云捷 单位:江苏省常州市人民检察院
从网络管理范畴来进行分类,就是要对具体的组成部分来进行管理,如对主干网络进行有效的管理即对路由器等的管理;对各种接入设备的管理如服务器交换机的管理,对行为上的管理,如用户的管理以及对资产的管理,就是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各种软件和硬件系统的管理。同时,依据网络管理软件发展阶段上的差异,可以将其分为三个不同的但是又相互连接的阶段。第一阶段的原理较为简单,基本上就是采用命令方式和各种不同的监测工具的配合使用来达到监测的目的,其缺点主要在于它对使用者的要求非常高,所以其适用范围上受到的了很大的限制,毕竟从使用者多角度来看,更多的是中低层次的体验用户,如果过高的理论要求毫无疑问会制约他们的使用频率和使用信心。第二代软件在这方面做了很大的改进,界面更加友好,对客服适用上的要求也不高,无需掌握更多的软件原理和概念等,所以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使用范围,的那是新的问题依然出现,就是人为的影响过大,很容易产生误操作的行为,降低工作上的效率,无法满足速度和效率上的要求。第三代软件管理则显得较为智能化,它是一款将网络和管理进行了高度结合的软件管理产品,自动化的操作和智能化的管理时期最大的特点,所以只要在网络系统中深入最为基本的信息需求如用户的个人情况,设备的使用情况以及资源之间的分配情况等就可以非常方便的进行软件管理,开展计算机网络管理的功能。
国内关于计算机网络管理的研究起不的较晚,尽管在发展上呈现出很快的速度,但是由于基础相对的薄弱,所以在目前的整体水平上还有着很大的提高空间,因而,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的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技术上的落后,功能上的单一和管理方式和管理水平上的相对的单一,发展尚处于管理中的较为低层次的阶段。因而我们可以判断,从计算机网络管理上的趋势来看,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管理上的更新。首先是需要实现对多个域进行有效的管理,目前看来最好的方式就是实现分布式的网络管理系统的构建。它的核心在于跨对象的平台连接和交互问题,最重实现分布式应用系统。分布式技术研究的范围还相对的狭小,主要运用于两个方面,其一是移动技术的运用其二是CORBA技术的研发和运用。其中后者的研究尚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而移动技术也只是区域性的研究,至于何时在更大范围内进行有效的推广目前还没有定论,所以分布式的管理系统必然是一个具有发展潜力的方向和角度。其次是对业务进行实际的监控的功能上的开发和运用,这是革新传统上的管理漏洞的必然要求,传统网络管理系统都是对于网络硬件方面的管理,而对于设备故障业务的管理方面却没有起到作用,市场上已经出现了有些产品的监控业务上的,但是监控的力度和范围仍然显得不够,因为依然无法对于服务进行监控。再次是智能化管理发展要求,在电子技术迅速发展非常迅速的同时,更新换代的速度已经远远的超出了人们的预期,所以智能化必然成为网络技术管理的首选之道,智能化管理的首要的特征就是对于策略管理和网络管理系统本身进行诊断和调试业务,智能化的作用发挥的场所还体现在当网络管理和用户需求无法直接联系时候,网络的使用性能下降时等等,这些都是智能化的网络监督管理系统发挥作用的最好时机。也即是对网络资源进行监控的执行必要。最后就是首先综合化的网路管理系统。
综合化的网络管理系统可以满足多种机制的网络支持,所以其综合化的服务必然能够满足不同的客服的需求。通过一个端口对于整个系统进行有效的操作,对所有管理的业务进行了解和提供故障的发现和障碍排除等等。便利之处在于对于所有互联的各个网路系统之间进行有效的管理。关于综合网络管理系统的实现方式,学者有不同的意见,即从分类上看有几种不同的看法和意见,但是基本的看法也是大多数学者所同意的就是通过两种不同的途径和方式实现,其一是将综合系统建立在各个已经建立完整上的子系统的基础性,其二就是直接越过第一个环境,进行第二层次的构建,即使直接进行综合系统的研发。应该说二者之间都有有缺点所在,但是从我够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第二种情形的实现可能性更大,但是无论如何综合化的网络管理方式是一个必然的选择趋势。
20世纪末诞生的“电脑音乐制作技术”多方面地渗透到传统的音乐教育学及音乐活动中,并且在教学和活动中表现出色。本文主要立足于小学音乐教育,从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教学及课外开展的文艺活动(以演出为主)出发,阐述电脑音乐制作技术给其带来“恩惠”。1、音乐教学中的直观性和音响化——文字、画面和音响的结合;2、音乐活动中音乐的质量有保障;3、缩短教师的预备工作的时间,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
电脑音乐制作技术小学音乐教学课外活动
说起“电脑音乐制作”或“MIDI”,在当今社会上,对于从事音乐艺术工作的人来讲,已不是什么生疏的事。自20世纪末“电脑音乐制作技术”诞生以来,电脑音乐制作技术就多方面地渗透到音乐艺术领域中,比如音乐表演艺术中,声乐歌曲的MIDI伴奏,音乐教育中利用软件进行视唱教学……等等,这些方面都有其身影。它的业绩如何?实事求是的说,优点多于缺点。本文阐述就是其在音乐教育方面的业绩——“电脑音乐制作技术”对小学音乐教学及活动的积极影响。
在进入主题前,首先让我简单介绍“电脑音乐”。电脑音乐是指利用多媒体电脑及和音乐相关的软件为工具制作并播放出来的音乐(如摘要:wav文件、mp3文件、midi文件等)。而后,我们就知道“电脑音乐制作技术”是生产“电脑音乐”的一种方法、手段。
电脑音乐制作技术,包容MIDI技术和数字音频技术,这两项是它的核心。在PC电脑没有介入音乐前,MIDI就是音乐制作的代名词。随着数字音频技术的出现和MIDI技术的融合,就形成了电脑音乐制作系统,对于这一系统的操作就是电脑音乐制作技术。本文主要阐述在电脑音乐制作技术诞生之后,它给音乐教育事业(小学音乐教育)带来的恩惠(至于具体的电脑音乐制作技术这里就不再详述了)。
我国的小学音乐教育包括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主要是文艺活动,特指演出)两个方面。前者是实施音乐教育的主要途径,后者则是前者的延续和拓展。抓好小学音乐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是对青少年进行美育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在小学音乐教育活动中,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是频繁的,而且内容相当丰富多彩。这无形当中就加大老师的工作量,要求教师要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假如此时您是为小学音乐教师,会使用电脑音乐制作技术,应该说工作起来会相对轻松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在于电脑音乐制作技术给予我们的工作带来了许多方便。
电脑音乐制作技术和课堂教学
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利用音乐软件(如Cakewalk音序软件)进行视唱教学。我们可以预先把将要学习的视唱曲或节奏练习曲制作在电脑中,上课时利用电脑音乐软件将其用各种乐器的音色播放它,这样既可以节约我们的备课时间,也可以使视唱教学变得稍微活跃些(演奏乐器音色的变化);另外,利用电脑音乐制作技术进行音乐教学可以大大提高上课效率(和传统音乐教育手段相比,如摘要:课前或上课中抄谱……等)。
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利用音乐软件(如Encore制谱/音序软件)进行音乐知识(乐理)教学,可以使音乐理论和实际音响联系在一起,可使音乐理论知识更为直观,同时增加学生的学习喜好。比如说,我们讲滑音。传统音乐教学中更多的是用语言进行描述(因为钢琴无法演奏滑音);如今有了电脑音乐制作技术可不一样了。通过电脑音乐制作技术,预先在电脑中利用软件中Wheel控制器制作出滑音,在上课时将其播放,让学生对滑音这个概念有个从文字到音响的统一熟悉。
在小学中高年级音乐课堂教学中,利用音序软件对学生在音乐方面的创造性培养更是体现电脑音乐制作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优势。除此而外,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电脑音乐制作技术还可应用在唱歌教学中的范唱、教材歌曲伴奏的制作;在欣赏教学中进行总谱浏览、简单的曲式分析、熟悉乐器及其音色特征等等。
电脑音乐制作技术和课外活动
小学音乐教育的另一方面是课外活动,通常我们小学音乐教师所涉及的课外活动大部分是文艺演出。说起文艺演出,音乐教师都不生疏,甚至是好手。但大家都知道演出少不了音乐,什么舞蹈音乐、歌曲联唱伴奏呀……等等。这些都需要去预备。为了避免重复或和别的单位相似,力求创新。这可就有事做了。怎么办?电脑音乐制作技术的应用可以为您排忧解难。
有一种彪悍叫小Y,联想Y460笔记本电脑技术领先给你带来全新体验!(联想电脑开学季广告语)
敢选择,敢释放,联想热力推荐I3笔记本,小小黑赠品一箩筐。
想让你的大学生活丰富多彩吗?一部联想乐phone,乐自由我。
遵从自己的想法,尊重自己的生活态度,联想乐phone,乐自由我。
最接近iphone的感觉——中国的iphone。
联想乐phone,开学冰点价,零距离体验。
乐phone上人人,玩转校内外!
【论文摘要】数字时代使新闻摄影产生了飞跃,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隐患。如何消除隐患、应对隐患,数字时代给新闻摄影带来了哪些新的要求?文章作了如下阐述。
1.数字技术给新闻摄影带来的隐患
科学是把双刃剑。有人曾预言,数字技术的运用将会葬送新闻
摄影。这话虽嫌偏激,但有一定道理。
数字时代使新闻照片的真实性受到了空前的挑战。过去,传统摄影也可把摄影特技运用到新闻摄影中而造成新闻照片失真,但其操作方法复杂,需要具有专业水平的人才能完成,且经过处理后的照片效果差,加工痕迹明显。而当今的电脑技术不仅能够对照片进行改头换面,甚至可以无中生有,使用PhotoShop这种功能强大的图像编辑软件,在一台普通的电脑上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将新闻照片修改得面目全非且天衣无缝。
真实性是新闻摄影的基本属性,也是新闻摄影的生命。摄影记者只有选择拍摄角度的权利,没有变动新闻真实的权利。
2003年海湾战争期间,有着25年从业经历的《洛杉矶时报》摄影记者布赖恩.瓦尔斯基与3月30日向报社传回一张英军士兵和伊拉克平民的照片,该照片令图片编辑激动不已,因为画面要素和构图等显示是一幅足以竞争普利策奖的作品。时报将它刊登在2003年4月1日头版,但有细心读者将照片放大到一定倍率后发现是合成照片,合成的照片将英军士兵和伊拉克平民的距离拉近,目的是为了改进构图,增加视觉冲击力。此事在世界新闻媒体引起震动。《洛杉矶时报》立即在其网站上刊登更正和道歉声明,并作出了开除布赖恩.瓦尔斯基的决定。又如2004年7月14日,我国西安连续暴雨,地面严重积水,某报记者将拍摄到的照片用PhotoShop软件中的“橡皮图章”修改,结果原来没膝深的水改成了齐腰深的水,“积水”也就变成了“洪灾”。照片经美联社采纳发稿后被芬兰读者在报纸上发现了修改痕迹,芬兰报纸编辑通知了美联社,美联社对照片仔细鉴定后确认其造假,从而将该照片删除,同时通知用户不要使用该照片,此事在我国新闻摄影界引起了很大反响,这说明新闻照片的真实性不容忽视,数码相机拍摄的新闻照片中任何内容都不能被随意修改。
利于电脑技术制作各种类型的假新闻照片,使得新闻摄影的真实性在数字时代变得十分脆弱,以往新闻照片的“眼见为实”、“以图为证”的权威性和见证性受到了强烈冲击。如果放任这种电脑技术的滥用,将会使新闻摄影失去存在的意义。这绝非危言耸听。
2.如何消除和应对隐患
2.1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可从以下两方面对所发表的新闻照片进行规范和把关:第一,不绝对排斥对新闻照片进行电脑处理,因为数字技术在新闻摄影中的发展和应用已成必然,但运用数字技术对新闻照片作改动应制定一个底线----以不损害新闻的真实性为前提,允许作者为突出新闻主题,对照片的清晰度进行调整,对一些污点、划痕等进行处理。第二,对那些违背了新闻真实性的照片,要加强加大惩处力度。
2.2对那些制造和假新闻照片者,要有相应的法律来进行制裁,使造假者不敢轻举妄动。
2.3利用技术手段规范互联网上的新闻照片。一方面可以运用类似于微软浏览器中关于网站内容分级的软件,对网上的新闻照片进行可信度分级。另一方面,还可以开发一种程序,对收到的已经过电脑处理的照片进行过滤和提示,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还原照片的本来面目。所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随着技术的进步,这是应该做得到的。
3.数字时代对新闻摄影记者的新要求
过去对新闻照片的评价标准是:见报快就是好照片。数字时代,摄影技术已经不再是问题,那么对新闻摄影的新要求则体现在新闻应该在更深内容层面上拓展。要求新闻摄影记者在更高层面以新的视角把握时代脉络,在新闻选题、价值判断和新闻深度等问题上下功夫。数字时代,对新闻摄影记者提出了以下三方面的要求。
3.1对职业道德的要求
数字技术让作者对影像的改变更容易了,这就对新闻摄影记者的道德修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闻摄影记者的职责决定了他是公众舆论的代表,他要向社会负责,要遵循新闻规律、社会公德和法律法规,用真诚客观的态度报道新闻,如果我们的新闻摄影记者坚持了道德规范,那么新闻摄影的真实性就不会因数字摄影的产生而遭到怀疑。
3.2对独创性和快速传递的要求
数字时代对新闻摄影产生的影响,将不仅仅停留在新闻照片的物理形态的改变和传输手段的先进。数字相机和互联网将新闻摄影的时效推向了极致。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以前从事摄影之前那种较长时间的技术训练可以在短时间内掌握,新闻摄影变得越来越强调如何获得信息,如何在新闻现场选取独家角度,如何迅速传递信息等。
3.3对数字化管理的要求
数字相机方便了摄影记者,但是比传统底片更多的数字照片只能无序地保存在各种电子储存盘上,没有统一的管理标准。照片和文字信息分离,图片杂乱保存在临时目录下,经常被丢失、删除,这些缺乏管理的照片无法成为媒体可以有效利用的资源。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音乐;影响
收稿日期:2011-06-20
作者简介:张欣(1990―),女,湖北英山人,本科,主要从事音乐制作的学习与研究。
中图分类号:J20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1)07-0249-03
1引言
自古以来,技术的革新必然推动生产力的改革,同时也对社会的方方面面产生一定的影响。随着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的广泛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对音乐的制作与传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个人计算机的普及与运用,改变了传统的音乐创作模式,而网络传播已成为当下音乐传播的全新形式。互联网以完善的功能实现了资源共享和信息的交换,缩短了时空的距离,大大加快了信息的传递,使得各种资源得以共享。网络创造出了更多的机会,也为各个层次的文化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进入互联网时代,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改变。互联网音乐资源作为一种全新的信息载体,对音乐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2计算机对音乐的影响
随着科技的进步,尤其是近代电脑技术的发展,音乐的制作也可以借助电脑来进行。电脑在音乐的制作上有着巨大的潜能。在创作方面,通常都认为只有深厚造诣的作曲家。才可以作曲,其实不然,在高科技时代,运用电脑创作音乐已不是什么幻想了,电脑有很强的修改、仿真功能,对音质的协调、综合能力也很强。另外,在讲究视听新感觉的今天,电脑制作的各类动画,又将音乐这一抽象化的艺术变得十分形象,对于烘托主题起了很大的作用。近年来,电脑音乐的产生让我们对音乐有了新的认识。可以预言,随着电脑技术的高速发展,各类电脑音乐将会不断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2.1计算机技术对音乐制作人的影响
目前,电脑和电子技术已经有部分介入了音乐的领域,20世纪50、60年代以来,电子发声、乐器已经在逐渐取代传统乐器在音乐中的地位。现在的摇滚乐、电声乐队以及大量的电子配乐就是这类产物。电子乐器的音域可控制性和可复制性上的优点突出,它的大量使用,丰富了人们的听觉世界,除去发音方面,电脑技术在音乐效果处理上也可以达到令人瞠目的效果,可以产生很多令人难以置信的完美听觉效果。由此,电脑所进行的音乐制作,不仅可行,而且是一种趋势。电脑控制的电子发声器,可以产生各种频率、振幅和音色的音响,提供了令人充分满意的声源,可以由特定的程序创造出优美的乐曲,电脑可以对以往音乐家创作名曲进行分析,提取其中要素创作,也可以根据听众人群的特点创作。如可以对听众的生理,心理反馈特点加以解析,创作令人听起来心情舒缓可兴奋的音乐。
(1)电脑音乐制作人必须兼具音乐与电脑两学科的综合知识,艺术修养的深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艺术作品的深度,电脑音乐虽然与现场有着极大的不同,但它是建立在现场制作的基础上。因此要求电脑音乐制作人有着极为丰富的现场制作经验,这样才能练就自己制作电脑音乐的深厚功底。其次对人体和音乐的感知和接受的生理构造应该全面了解。音乐结构是数学、几何学、物理学和谐的综合,是将单纯的音符通过数学式的严密逻辑在空间与时间上进行组合形式的美妙结构,因此,电脑音乐设计人亦需要具有形象和抽象的思维能力,能够通过联想进行概括和抽象并得到音乐的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
(2)电脑音乐制作人要通过电脑来制作音乐,就需要高度的电脑方面的造谐,能够较好地利用科技手段与人的生理特性满足不同观众的要求,会利用各种压缩技术,音频技术,创造高质量的音响效果,这就要求制作人可以利用专业的电脑音乐的制作软件极其方便、快捷地进行采音、录制、修改以及绘谱等一系列工作,当脑中想到了一段旋律时,就可以通过电脑的音频输入接口,通过哼唱的方式把这段声音资料存入电脑硬盘内。接着就是要对这段声音信息进行修饰、润色、修改、初步定形。然后通过电脑扫描技术进行扫描,最后通过打印机把它打印出来,从而创造出有自己风格的音乐作品。如果对此作品不满意,可以把刻有此音乐作品的光盘输入到电脑中再进行修改,直到满意为止。电脑创作音乐只需轻轻打击键盘,便可进行编辑等一系列的处理。
2.2计算机技术在音乐制作上的运用
随着微电子技术及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不可否认,作曲家在创作音乐时可采用的素材与技术手段越来越丰富。众所周知,首先是电子乐的发展使音乐家们可以不再依赖乐器,而是使用先进的创作软件进行创作。著名的软件如Cakewalk,CooI Edii2000等,不但可以通过键盘和鼠标来进行创作,还集成了MIDl接口,可以直接将电子琴等乐器的输出在电脑上转化成乐谱,而多媒体技术更是为作曲家提供了超越以往各种乐器的创作手段。如多媒体技术与软件技术的结合方便地提供了多轨录音、混响、合唱、回声,失真及自动吐音等多种功能与音效,避免了使用昂贵而复杂的数字\模拟式多轨录音机及各种庞杂的效果器,使一套多媒体设备构成一个复杂的音效工作室成为可能。
由电脑及软件结合更是可以演奏出普通乐器演奏家们望尘莫及的音乐,如超快的速度旋律,复杂的变调或变音色效果。这些是普通的乐器无法实现的,而利用多媒体技术却可以在后期的合成处理中轻而易举地完成。这极大地丰富了当代电影音乐的表现力,同时也对当代的音乐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不能及时地了解和掌握这些新技术,那无疑是会缺少竞争力。所以,当代音乐人除了对过去的创作模式熟悉外,更要掌握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才能创作出更先进、更前卫也更有感染力的音乐。这是时代的使然,制作人必须把握时代的气息,了解当今社会中人们所喜欢和关注的是什么,要在自己所创作的电影音乐中对这些内容有所体现。
3互联网对音乐的影响
音乐是这个声音世界的一部分,一种基于时间上的声音组织艺术[1]。音乐是感情生活的音调摹写[2]。音乐传播是指音乐在一定的条件下运用传播媒介来构建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互动桥梁。可以说音乐传播是音乐现象得以存在,音乐作品得以实现萁功能的一种社会行为。由于传播使得音乐从自己到他人,从个人到多人,属于信息的共有化过程,具有交流交换扩散的性质。
3.1网络资源共享模式
与传统媒介相比,网络传播具有海量信息和高速传播、综合性传播手段、整合传播模式、多元化传播者以及跨国传播等重要特征,并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诸多方面,形成了新的传播模式和文化理念。音乐网络传播在传播中除了传播音乐作品外,还传播音乐的创作、演奏、制作技术,传播各种音乐新闻、学术论文、创作思想.以及提供各类音乐软件的共享服务等。这种音乐的传播方式。把每一个人所面对的计算机世界,变成了一个音乐的虚拟大社区。音乐的网络传播,既具有上述传播共性,也具有自身的个性和特点,即即时性、反复性、时差性、主动性、交流性、自由性。由此必然带给人们音乐审美观、价值观的变化,并最终使得整个音乐艺术范式发生革命性的变革,给当代和未来人类的音乐生活带来深远的影响。相比以往的传播方式。网络音乐具备无限的可重复性,这是电视等其他音乐形式所没有的。网络中的歌曲可以被反复欣赏、下载、复制、传送.网络音乐具有其他媒介无可比拟的互动性,音乐制作和传播的成本也较以往大大降低。
3.2网络对音乐传播的影响
(1)网络传播的高速、广泛和即时性,导致了音乐创作观念的丰富和前瞻性。互联网络为人们构筑了一个丰富多彩的虚拟世界和信息宝库,使得艺术创作可以享受科技进步带来的各种便利。迅速获得当今世界不同风格、各种类型的艺术信息和音乐作品。可以说,当今艺术创作者的视野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开阔和广博。反过来,音乐艺术作品一旦问世,就有可能随着网络或其他媒体而传遍世界的角落。艺术创作者可以快收到受众的反馈评价,与他们展开双向的交流和艺术观念的碰撞。
(2)网络传播推进了音乐创作的个性化、自由化。网络作为一个自由空间,网络的创作和传播具有极大的自由度,每一个创作者都可以尽情释放自己的艺术激情,随心所欲地进行艺术语言的探索和创造并直接进行自由的传播。传播中的人为导向、人为干扰基本消失了。创作者也不必考虑某些组织、个人的肯定和爱好,其个性化创作思想、创作观念得到极大解放,从而创作产生大量不同特色、独具一格的网络原创音乐作品。
(3)创作观念的生活化、娱乐化。作为大众传播的强势媒介,网络传播在引导大众的艺术接受、消费过程中,促进了艺术与大众之间的相互亲近,艺术不再是少部分人的精神领地,而成为当代大众可以共享的日常生活对象。这种艺术与大众日常生活的广泛对话,直接促使音乐创作走向生活化、娱乐化。多数作品以通俗易唱的生活化曲调和趣味幽默、娱乐搞笑的歌词为主,表达的是小人物的日常生活和普通人的自娱自乐,展现的是艺术的消费功能和大众娱乐功能。从宏大叙事到日常生活、从心灵审美到感官消费,音乐艺术的创作观念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3.3互联网对于音乐传播的作用与价值
互联网是一个面向公众的开放系统,世界各地的人们可以利用互联网进行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而又有成千上万的人自愿地花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构造出全人类所共同拥有的成果,并允许他人去共享自己的劳动果实。互联网的运用,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使人们能够更加迅速地了解周围世界。它不但极大减少了信息在传播过程中的衰减和失真,降低了信息传播的成本,而且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起着直接的促进作用。互联网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第一个世界性的图书馆和第一个全球性论坛。通过互联网,使更多更好的音乐得到最大限度的扩散,让更多的人欣赏到美好的音乐,使音乐创作、表演、接受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使音乐的发展突飞猛进,促进了当代艺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罗杰・卡曼.音乐课[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4.
[2] 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一、加强教育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理论素养
1、本学期要重点学习《英语课程标准》和《英语课程标准解读》等有关课程改革的材料。学习课程改革专著《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明确英语课程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四个基本任务,特别是要认真学习和理解课程标准中的"六个基本理念",并用这些理念来指导平时的课堂教学,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加快信息技术学习进程。组织本教研组全体外语教师学好电脑技术和网络技术,能熟练运用基本信息技术,从而推动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组织有关教师运用现代教学理论设计多媒体教学辅助课件,组织多媒体教学观摩活动等。
3、组织本教研组教师撰写论文。全体英语老师要通过理论学习,不断反思、探索,并联系实际积极撰写外语教育教学论文。
二、狠抓教学常规落实,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1、进一步抓好"教学常规"的学习和实施工作,组织本教研组年轻教师学习常规,学习校内外先进典型,加强检查督促,使学习常规,实施常规成为全体教师的自觉行动。
2、加强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是发挥群体优势,提高备课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落实教学常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必要措施。为此,我校教研组要积极备课,做到有计划、有目标、有实效。
3、抓好教研组建设。教研组要在落实常规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要做好常规落实的检查、督促工作;要定期组织教学研究活动,围绕相应的研究专题,组织相应的公开课、研究课、示范课,通过研讨、观摩、评议等形式,使本教研组全体英语教师共同提高,人人受益。
关键词: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教学实训 教学设计 教学改革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电脑的保有量逐年递增,已经从家家有电脑向人人有电脑的方向发展,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领域也就越来越向大众化普及了。《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既是职业类计算机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课,也可以作为其他专业的选修课。这门课主要培养学生组装和维护岗位所需的专业技能,能根据用户需要组装普通的家用机、商务机、游戏机,图形与影音处理机等不同的电脑,能对计算机的软硬件故障进行排除和维护,对计算机日常使用进行基本的维护工作,能跟进计算机技术的最新发展,适应计算机发展要求的岗位技能。
这门课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效果不尽理想,因此想对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1.名称的界定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这门课的主要内容是介绍普通台式计算机的硬件组成,组装及硬件软件的维护部分。有些教材也定名为《微机组装与维护》,教学内容大体相同。因此,《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这门课,其实就是普通台式计算机的组装与维护。对于计算机的组成结构来说,基本的原理部分是一致的,掌握了普通台式计算机的组装与维护,对与其他微型机,小型机等计算机的组装与维护,从理论的角度来说是可行的,但是从实际的角度来看还相差很远,所以在课程的名称上需要重新定位。
2. 教学模式
2.1弱化理论,强调实操
无论哪类教材,都不可能兼顾到职业类学生的特点,对于理论性强的知识一是不想学二是学不懂,因此讲理论的效果和不讲没有多大的差别,而且中职教育的目标不是培养高技术人才,而是培养一般的技术工人,只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操作技能就能满足社会中的岗位技能的需求。因此大胆地弱化理论,尽量少讲理论,对于难懂的理论可以不讲。理论讲解简单化,把重点放在操作的示范讲解上和实训上。把一些纯理论作为阅读材料处理。尽量把课堂从教室移到实训现场。
2.2启发提问,锻炼思维
启发式教学是非常成功的传统教学方法,学习计算机维护从组装入手,不论是硬件安装或是软件安装,不正确的装法就导致了故障的出现,同一故障可能来自于不同的错误安装,在讲授安装过程的同时也进行了故障分析,并常常采用启发式提问,老师给学生创造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答问题的机会,为每个学生创造了表现自己的机会,思想和信息得到多向交流,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增强了,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兴奋状态,从而,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
2.3 任务驱动,小组协作
将班级按四人一组,小组成员之间能够有机地互动和合作;采取以具体的组装实例为任务,提出要求;以组间竞争等模式,设计教学过程。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提高学生兴趣,激励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2.4 利用网络,追踪发展
停留在课本上的计算机组装教学,是满足不了当前计算机发展的需要的。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上网学习能力培养,引导学生学会在网络上学习,结合课本的基本知识技能,追踪计算机发展的动态,了解计算机发展的趋势。
2.5 市场调研,联系实际
在电脑市场上往往能看到最新的电脑硬件,学到最新的电脑技术知识和技能,有利于学生技能的更新,因此在学校的组装与维护教学中,组织市场调查方式引导学生学会市场调查学习的方法,了解市场行情,逐渐掌握辨别真伪的能力,学会从最新硬件的说明书中学习最新的知识。
2.6 展开讨论,激发创新
讨论式教学法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对于一些适合于讨论教学的内容进行课堂讨论。课堂讨论前先让学生明确讨论目的,布置讨论题目,要求学生根据讨论题目查阅相关资料、自学与讨论课题相关的内容,写出发言提纲;讨论时采用重点发言,随机提问、教师启发引导等多种方式活跃讨论气氛,讨论完后每人写一份讨论总结报告。例如:可以把不同的装机方案让学生讨论,让学生理解不同方案间的差异以及与用户需求之间的关系。
3.考核形式
取消期末理论考试模式,在平时的实验实训学习中对操作过程、与他人合作、人品和职业道德进行综合评价,最后到期末时把学生平时的评价汇总,作为学生学这一门课的总评成绩,这样的成绩突出了技能,突出了岗位能力,突出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也解决了评价的及时性问题,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理论教学缩短,实训课程增多,解决了职业学生上课睡觉的问题;教学模式改变,实训课堂活跃了,学生能主动参与了;考试形式转变,学生不再无所适从了。通过教学改革,不但使学习成绩提高了,学生具有了岗位能力和知识技能更新的再学习能力,而且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袁福华. 任务驱动法在中职CAD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2011年教育硕士论文
关键词:新兴电脑技术;网络交流系统;语音分析软件;外语听说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4-0285-03
一、 引言
当代大学外语教学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束定芳,2004),因此越来越重视听说能力的培养。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7)。此外,倡导使用网络,促进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也是《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显著特点。
然而,由于硬件教学设施和教师自身条件的限制,外语听说教学并没有找到便捷高效的途径,难以达到预期的良好效果(张金生、辛献云、刘云红,1999)。如一些外语教师本身缺乏专业的语音学知识,把音素的发音延伸到话语中,使得发音僵化生硬缺乏流畅性(Weinberg & Knoeer,2003),还有一些教师很难做到发音尽量靠近标准语,很难避免本族语的干扰(谢文怡,2005)。上述教师在听说教学中存在的局限,使得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难以得到有效的锻炼和提高。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大量应用软件的出现,拓宽了外语听说教学的途径。但在外语听说教学研究方面,多侧重于外语听说教学的目标原则,口语纠错能力分析,口语测试及方法改进,对目前新兴网络语音软件和交流平台的利用研究相对滞后,少有研究涉及新兴技术对外语听说教学的具体作用和影响。鉴于此,本文拟就Podcast、Praat等新兴应用软件加以介绍,评介其特点和使用方法,并讨论其对外语听说教学的作用和影响。
二、Podcast与Vodcast平台
(一)Podcast与Vodcast的特点
Podcast(播客)是苹果“iPod”与广播“broadcast”的合成词,指一种在互联网上文件并允许用户订阅feed以自动接收新文件的方法。Podcast录制的是网络广播或是类似网络声讯的节目,用户可以将其下载并随时随地收听,还可自己录制声音节目,上传网络与他人分享。Vodcast(影像播客)指在线通过RSS或Atom格式传送视频点播和视频片段内容的一种方法。Vodcast中的RSS feed可视为一种非线性的电视频道,用户可以通过个人电脑、电视、机顶盒和手机多媒体设备等订阅。
Podcast和Vodcast与其他音频或视频内容传送的区别在于其订阅模式。它们使用RSS 2.0文件格式传送信息,该模式允许个人用户进行创建和,给予了用户极大的自由。同时,RSS Feed功能可以定期检查并下载新内容。此外,Podcast并不强求使用iPod或iTunes,任何数字音频播放器或是拥有适当软件的电脑都可以播放播客节目。Vodcast的订阅软件也多种多样,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从中选择。
(二)Podcast与Vodcast的使用方法
1、Podcast能录制音频并储存为MP3格式。录制音频时,用户可以使用音频处理软件Audacity,也可通过Windows自带的录音机程序进行录制。Vodcast视频创建可通过使用视频录制软件VirtualDub来完成。录制完成相应文件以后,创建RSS种子文件,然后通过使用FTP(文件传输协议)程序或是基于Web的上传工具将制作的RSS文件和相应音频、视频文件上传到相应网站。
2、Podcast的订阅可以通过软件iTunes实现。用户可通过iTunes Music Store和feed URL订阅Podcasts。订阅之后Podcasts将被自动下载。用户可以每周、每天、每小时或手动更新。Vodcast的订阅也可通过iTunes来实现,其他可用的软件包括Miro、Juice等,用户可根据自身需要选择相应软件订阅。
(三)Podcast与Vodcast在外语听说教学中的作用
Podcast和Vodcast作为新兴网络交流方式,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在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应用前景广泛。
1、Podcast与Vodcast为网络教学与自主学习提供了极大便利,可以利用便捷的音频、视频传播特点,构建“零技术要求”数字化教学平台。教师可利用这个平台教案、教学计划等;学生也可利用这个平台进行自由交流,促进有效的自主和研究性学习(罗永昌、王基一,2006)。因故不能上课的学生可以通过下载老师上传的Podcast和Vodcast资源进行自学。老师因故不能上课时,也可上传教学资源以维持正常的教学进度(Tavales & Skevoulis,2006),从而保证教学效果。
2、Podcast与Vodcast为外语听说教学提供大量的课外资源。学习者可以将外语类Podcast及Vodcast节目下载到个人电脑或数字播放器中,随时随地锻炼自己的听力能力。现在许多主流媒体,如BBC和Business Week等都提供Podcast形式的节目。通过收听这些主流媒体的Podcast节目,学习者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国际新闻,在扩展视野的同时也能提高外语听说能力。
3、Podcast与Vodcast的利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纠错能力。外语学习者可以录制自己的Podcast,通过与英语母语者的发音对比,找到自己存在的问题和差距,从而对自己的发音、语音语调和语法使用加以矫正(Tavales & Skevoulis,2006)。还可以将制作的Podcast节目上传,了解同学和老师的评价和反馈,并根据他人评价纠正发音问题和语法错误。Ducate & Lomicka(2009)曾以Podcast为训练工具进行外语口语练习,发现学生们对于使用Podcast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对外语口语的认识也得到了提高。
然而,Podcast与Vodcast作为新出现的网络交流工具,在技术方面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如网络门槛较低、无法有效监控等,使得低俗、粗制滥造的内容大量涌现(刘春茂、赵彦如,2009)。因此,在利用Podcast和Vodcast进行外语听说教学的时候,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引导,学习者也应加强自我甄别能力,尽量避免不良信息的负面影响。
三、PRAAT软件
(一)Praat的特点
Praat是一款跨平台的多功能语音学专业软件,主要用于语音的分析与合成并生成各种语图和文字报表,其设计的目的是使用计算机研究语音学。
Praat的主要功能是对自然语言的语音信号进行采集、分析和标注,并执行变换和滤波等多种处理任务。作为语音分析结果的文字报表和语图,不仅可以保存在个人计算机文件中、显示在终端显示器上,还能输出为精致的矢量图和位图,供写作和印刷学术论文和专著使用。Praat还可以用于合成语音或声音、统计分析语言学数据、辅助语音教学测试等。
Praat软件除了拥有强大而完备的专业功能以外,还具有以下优势:
1、免费使用。Praat为开源软件,用户无需购买可以免费获得。
2、通用性好。软件可以支持多种操作系统,包括Mac、Windows、Linux、FreeBSD等。
3、占用空间小。软件无需安装即可运行,运行空间不超过4M。
4、可更改性好。高级用户可按需修改源代码并重新编译,从根本上扩充原有功能。
5、支持用脚本宏命令的插件来拓展和简化操作。
(二)Praat的使用方法
1、Praat语音软件的功能非常强大,由和核心两层构成。主要包括对象窗口、画板窗口、脚本编辑器、按钮编辑器、数据编辑器、情报窗口和手册等辅组件。对象窗口也是Praat的主控窗口,在Praat程序的会话进程中始终打开,大部分功能也需要由此展开。
2、Praat软件无需安装,双击即可运行。每次启动时,自动打开对象窗口和画板窗口。由于计算机只能处理数字离散信号,而声音是模拟连续信号,所以用计算机来分析处理声音,需将其转化为数字离散信号。这一过程可借助Cool Edit Pro软件进行,录制完成以后,一般将其保存为Windows PCM(*.wav)格式。
3、借助Praat软件的语音合成工具可以创建纯音和复合音,在软件上方的“New”菜单中选择“Sound”—“Create Sound From Fomula”,在对话框中输入相应的名称、数值和函数之后便可以创建纯音。将多个不同的纯音叠加起来,就形成复合音。
4、进行频谱分析时,在对象列表窗口中选择需要分析的文件,点击右侧菜单中的Spectrum按钮下的To Spectrogram…。如做宽带语图,将弹出的对话框Windows Length(s)栏设置为0.005秒,如果做窄带语图,一般设置为0.03秒。在Praat Picture中可以完成对语图的绘制。通过Praat Picture中的Margins菜单可以对绘制的语图进行标记。
Praat是一款功能非常强大的语音学软件,其他功能和用法可参阅详细的用户手册。
(三)Praat在外语听说教学中的作用
1、Praat虽然不是专业的学习软件,但具有语音分析和视觉反馈的功能,可用于外语口语的教学与练习。该软件课将语音数据转化为基频、波形、音高、强度等具体的参数,并将这些参数以视觉反馈的方式展示出来。教师可以通过分析并总结学生在语音、语调、节奏、强调、停顿等方面的语言特征,使自己的口语教学更加有的放矢;学习者可以通过分析自己的语音参数,找到自己口语与本族语者之间在各个参数上的区别,并通过视觉反馈清晰地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进行有效地校正。
2、关于英语学习者口语自我纠错的研究表明,在口语语言形式错误的纠错情况比较中,语音错误的纠错率低于语法错误的纠错率(文秋芳、庄一琳,2005)。这说明学生对于语音错误的敏感度低于对语法错误的敏感度。而Praat提供的可视化音谱分析,可提高外语学习者的自我纠错能力。学生可以通过将自己发音与外语母语者的发音做对比,主动发现自己的不足与错误。
Praat软件从语音学的角度为外语口语教学提供了新的途径,也存在不尽人意的地方。例如,该软件不能直接访问某些常用音频和图像文件格式,其分析程序采用的某些数字信号处理方法,也会造成一些难以解释的结果,操作方法也令Windows用户感到不便。此外,该语音分析软件要求使用者拥有一定的语音学知识并了解各个参数的作用,对用户群体有特定的要求。
四、结语与启示
上述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极大地满足外语学习者对于视听资料的需求,有利于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对于外语学习者语言交际能力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网络交流软件与语音分析软件的出现,也使得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发生改变(陈曦、张晓华,2006),由原来的讲解者变为引导者,引导学生有效地完成计算机和网络辅助工具与外语学习的结合。
在Podcast等软件的的使用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造充分有趣的语境进行外语听说训练。这样不仅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使听说训练更加接近于真实语境。同时,教师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中介者的作用也更加凸显,可积极组织小组讨论促进学习者之间的语言互动,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增强其口语表达能力,创造融洽的班级氛围(李广琴,2005)。Praat软件的使用,需要教师不断学习新的计算机网络知识和语言学知识,有助于增强教师终身学习的意识,利用教师自身的职业发展和自我提高。
同时,应该认识到,电脑技术并不能替代教师在外语学习中的指导作用。外语听说教学面对众多复杂的情况,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发音特点、语言学习习惯,如何在个体差异中寻求最为有效的教学方法,不但需要网络技术的提高和软件的更新,还要求教师根据信息时代的特点,及时掌握新时代的教学特点,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指导学生充分利用新兴电脑技术,完善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把语言使用的机会最大化,从而提高外语听说能力。
参考文献:
\[1\]Ducate,L.and Lomicka,L.Podcasting:An Effective Tool for Honing Language StudentsPronunciation?\[J\].Language Learning & Technology,2009,(10):66-86.
\[2\]Tavales,S.and Skevoulis,S.Podcasts:Changing the Face of e-learning\[J\]. ww1.省略 / books / LFS / CSREA2006 / SER4351.pdf,2006.
\[3\]Weinberg,A.and Knoerr,H.Learning French pronunciation:Audiocassettes or multimedia?\[J\].CALICO Journal,2003,(2):315-336.
\[4\]陈曦,张晓华.论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及教师角色的转变\[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5):105-107.
\[5\]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Z\].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7.
\[6\]李广琴.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交互活动中教师的中介作用\[J\].外语教学,2005,(5):42-44.
\[7\]刘春茂,赵彦如.“播客”信息生成模式分析\[J\].情报科学,2009,(11):1612-1618.
\[8\]罗永昌,王基一.发挥Podcast在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中的作用\[J\].技术应用,2006,(4):68-69.
\[9\]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10\]文秋芳,庄一琳.对高水平英语学习者口语自我纠错能力的研究\[J\].外语界,2005,(2):33-37.
关键词:网上教研;优越性;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6-0047-02
青云中心小学是万年县的一所老牌名校,是万年县教育局首屇评定的校本教研示范校。在传统教研思想的指导下,我校的教育教研取得了一些成绩。如今新课程的深入实施,带来了全新的理念、全新的课堂,加上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互联网的勃然兴起,给传统课堂教学也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和挑战。海南教育研究培训学院率先在全国创建了“成长博客”这一网站平台,借助网络环境进行新课程教研。论坛、博客、QQ和E-Mail等时尚流行的网络沟通工具,被用于教育教学,通过在线学习、专业引领和资源共享,丰富了教育教学研究的方式。当前不少教育主管部门纷纷提倡网上教研,许多教育工作者也自发地开始了形式多样的网上教研。
一、网上教研的优越性
网上教研是信息时代教研方式的创新。它以一种开放、互动、共享、平等的交流方式,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跨越时空,实现专家与教师、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互动,突破了传统的限制,使新课程信息资源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共享。其优越性具体表现于:
1.快速便捷。在教育教学中一旦有问题,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连接到需要联系的教师或专家、教研部门,同时对方的指导意见或经验也能很快地反馈回来。
2.投入低廉。网上教研活动的展开只需要电脑和互联网络,教师一次性投入就可以不出门在网上开展研究。节省了出差的费用和时间,以及购买资料的开支。
3.灵活多样。网上教研的形式多种多样,只要双方认可。如发邮件,预约网上见面,内容可大可小,时间长短可许,人数不限,地点自选。总之,不受人员、时间、空间、内容、方式的限制,更容易取得实效。
二、网上教研的可行性
网上教研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约束,可以实现教师与教师、教师与教研员零距离的互动。网上教研的隐蔽性特点使得教师没有顾虑,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即使反对或批评也可直说。又因为大家的观点都持久留在网上,教师可以自主安排时间,进入分析和研究,并且可以把自己的心得和别的教师交流。
比如备课,设计一堂课,一个人的知识非常有限,而通过网络把自己的设计意图,以及辅助的课件发送到网上,请其他教师参与讨论,从中选择最好的教学方法、思路。上完课后,再进行反思,并放进论坛或博客里,集思广益,这样一来大大提高了教师的设计能力,拓展了设计的思路,丰富了设计的方法。网络教研的资源交换和共享也是培养教师、提高教师素质的一条有效途径。教师都拥有自己的电脑,会操作技术,懂得网络知识,这为网上教研活动提供了可能。
据统计,全镇小学40名青年教师中会QQ的教师100%,拥有个人邮箱的也有35名,创建了个人博客的约有20名,还有几名教师正在努力制作个人网站。其中李红东老师的博客,郑龙老师的QQ群、博客,饶细秀老师的QQ群等,加上学校开放了微机室,定期举行信息技术培训等。教研的形式多种多样,如:建QQ群,创建个人博客或学科论坛,固定时间,开展网上研讨。请名师在线谈课改、教学经验。当然,应正确把握网上教研与传统教研的关系。开展网上教研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提高教学研究的质量和效益,它和传统教研的目的是一致的,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在加强网上教研的同时,传统教研工作非但不能放松、削弱,反而更要发挥其面对面交流的优势,提升传统教研的水平。那些不会电脑技术的教师,不懂网络知识的教师,同样要积极投入教研,最终达到全面教研,全员教研。当然这里只是倡导和尝试,真正让网上教研走向成熟,还需要做很多工作,如争取领导重视、制订相关制度、建立校园网络等。
三、常见的网上教研方法
网上教研,教师们不要惧怕,只要有信心即可。如果在家里上网,跟跟帖子,发几句言,每天在网络教研平台上留点自己走过的足迹皆宜。至于质量,还得有一段路要走。为了方便教师,为了激发兴趣,这里简要介绍一些常见易行的网上研究的方法。
1.开展网上集体备课活动。教师可以把自己的教学设计上传到网上与大家交流,各自畅所欲言,共同设计出富有生命活力以及能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教学设计。
2.开展网上评课活动。课例回放——对精彩的课例或公开课由教研处统一录像,挂在网上,其他教师们可以随时光顾,然后通过网络进行评课活动。
3.展开网上专题讨论。由教研处提出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典型问题,通过博客或其他形式进行网上讨论交流。
4.开展网上研修培训活动。把一些学习培训的内容放在网上,让教师进行自我研修和培训,通过学习先进的教学思想,了解教育家的事迹,领悟课改的理念等来提高教师的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东兴.网络时代语文教学新策略的构建[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