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描写杜鹃的诗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一节 如何把握古诗的意象
技术点拨
“意象”中的“意”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感,“象”是指诗人感受到的客观物象,“意象”就是蕴涵着诗人思想感情的具体形象,是诗人表达情感的载体。诗歌的意象,包括三个方面:人物意象、物象、景象。
一、人物意象
人物意象指蕴涵诗人情感的抒情主人公形象。鉴赏人物意象要注意以下几点:
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知人论世”主要指要了解诗人的阅历、情趣、心境乃至创作风格,了解诗人创作诗歌时的时代特点。“知人论世”应注意两点:
(1)单项思考。了解诗人的写作背景,有利于掌握他的写作意图,或别有所指,或言在此而意在彼。同时,还可以联系诗人的创作风格,如苏轼的豪放旷达,杜甫的沉郁顿挫,李清照的柔婉幽深等。
(2)双向联系。就是要把诗人笔下的“客观对象”与他的“主观情志”联系起来,两者之间总有某种联系,或命运不济,或遭受打击,或不被重用,写物实则写人,物不过是诗人的“代言人”。常用手法为暗喻、象征、烘托。
2.抓人物形象的语言、肖像、动作、心理和细节描写。人物形象的塑造离不开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诗歌也不例外。古诗中的人物形象不如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丰满,完整,它通常描述的只是人物的一个神态、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一组人物的语言、声音,或是一个典型的细节等。通过精当的描写,以简练的笔法刻画人物的形象,表现人物的性格,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如刘禹锡的诗句“何处深春好,春深稚子家。争骑一竿竹,偷折四邻花”,诗人写道:哪里的深春景色最好?最美的春色原来是在儿童嬉戏的庭院里。你看他们正争着骑一竿竹马,悄悄地去邻居家折花。诗人用典型的动作“争骑”“偷折”写出儿童好动、淘气的天性,惟妙惟肖,极具情趣。用“竹”“花”写孩子的,暗示他们将如竹、如花一样地茁壮成长。
3.关注对人物描写的侧面烘托。侧面描写是不直接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描写、刻画,而是描写与之有关的其他事物,或通过其他人物的评价来表现描写对象。通过侧面烘托、映衬,含蓄地表现出描写对象的特征,给读者以特殊的美感。如李白的《子夜吴歌》一诗:“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镜湖方圆三百里到处都是盛开的荷花。五月里,西施到这里来采莲。若是在若耶溪,来看西施的人就要把若耶溪挤得水泄不通了。诗人用婉曲的手法从侧面渲染了西施的美貌绝伦。全诗只字未写西施的外貌,但是这种婉转表意的手法却言已尽而意无穷,足见其艺术感染力的深远。
二、物象
物象,即饱含诗人主观情感的事物形象。一般来说,物象所蕴涵的情感是有一定的习惯性的。简要举几例:冰雪的晶莹象征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月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梧桐、杜鹃是凄凉悲伤的象征;鹧鸪鸟是离愁别绪的象征;鸿雁象征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梅兰竹菊松和蝉象征坚贞高洁的品质。因此,在古诗阅读中,学生应抓物象的内涵。
当然也不可一概而论。比如同是《卜算子咏梅》,在笔下,梅是不畏严寒、凌霜美丽的形象,表达了他的赞美与喜爱之情;但在陆游笔下则是孤高清绝的形象,寄托了词人的悲怜与同情。
三、景象
写景诗中的景象最集中,鉴赏时学生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诗人的思想感情。一般来说,除了诗人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外,大多数的写景诗寄寓着诗人各种各样的情怀。有的借眼前景物的壮丽抒发个人的雄心壮志,有的借山水寄托坚守信念、乐观旷达的情怀,还有的在大自然的奇伟瑰丽中感悟人生哲理。当然穷山恶水也会引发诗人凄凉的身世之感,异地山水会让人有思乡之念。中国诗人历来有伤春悲秋的情结,见流水落花而感伤,悲叹的诗篇不在少数。有些诗人因为仕途不得志被迫隐居,景物之乐,虽然能感受到,但诗人志不在此,美景徒增诗人对现实的不满。这种情感以南宋诗人居多,学生鉴赏这些诗歌时应结合诗人生活的朝代知人论世。
2.关注诗人写景时的表现手法。大致说来有几下几种:
(1)对比衬托。如唐求的诗句“岩间松桂秋烟白,江上楼台晚日红”中“秋烟白”与“晚日红”色彩对比鲜明,如一幅加彩的水墨画。
(2)动静结合。如孟浩然的诗句“天开斜景遍,山出晚云低。余湿犹沾草,残流尚入溪”,“天开”“出山”是静景,意象开阔;“斜景遍”“晚云低”颇具动感,给人以清新、明。
(3)虚实结合,即将写实与想象结合在一起。如李贺的诗句“天河夜转漂回星,银浦流云学水声”,诗人写实中融入自己的想象,将星空描绘得美妙多姿。尤其后一句,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为画面加进了醉人的声响。
(4)渲染色彩。如杜甫的诗句“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青”“红”二色,令人觉得花红欲燃,柳青如碧。
(5)观察角度的变化。①远近高低变化角度。如杜甫的诗句“河汉不改色,关山空自寒。庭前有白露,暗满团”,描绘的是月隐云端后的景象。银河不因月出月隐而改变其明暗,关山也如往常一样空寂冷峻。院前有白露,在不知不觉中挂满了露珠。河汉、关山写远景,庭露、言近景,远景近景相映成趣,描绘出月隐云端后的一幅朦胧夜景图。②东西南北中、前后左右上下的变化。如晏殊的诗句“小阁重帘有燕过,晚花红片落庭莎。曲栏干影入凉波”,描写的是一处安静闲适的居住环境,流露出词人闲适自得的孤高情趣。古雅的小阁楼,低垂的层层帘幕,轻盈的娇燕在堂间来回穿梭。片片落红飘洒在庭院中,犹如散在绿毯上的朵朵彩花,分外鲜艳。夕阳晚照,栏影斜映于凉池之中,随波荡漾,这是多么悠闲深静的环境呀。词中画面是依据时间的先后,采用视转景移的方法,从内向外,由上而下,从室中到水面的空间顺序进行着墨的。③调动各种感官综合感受。如杜甫的《绝句》一诗:“日出篱东水,云生舍北泥。竹高鸣翡翠,沙僻舞鸡。”这四句诗描绘了山间村院雨过天晴之后清新明快的景象。诗人调动各种感官综合感受,使诗显得错落有致,情趣盎然。
(6)侧面烘托。如王勃的诗句“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岂知人事静,不觉鸟声喧”,诗人写山中春兰茂盛,遮掩了小路;城外的庄园中桃李争艳,绚丽多彩。面对这样的美妙春光,一切人间俗事都不愿过问,内心无比宁静,就连鸟的吵叫,也没发觉。诗人正是用侧面衬托的方法,描绘出醉人的风光。
3.掌握写景诗常用的修辞手法。
(1)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做另一种事物或情景。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能够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
(2)比拟,把物当做人来描写叫拟人,把人当做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得更形象,生动。
(3)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能够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
一、杜鹃
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子规鸟即杜鹃鸟。起句写即目之景,在萧瑟悲凉的自然景物中寄寓离别感伤之情。三、四句以寄情明月的丰富想象,表达对友人的无限怀念与深切同情。宋人贺铸《忆秦娥》:“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三更月光照在庭院里雪白的梨花上,杜鹃鸟在凄厉地鸣叫着,使人禁不住倍加思念亲人,伤心欲绝。词人通过描写凄清的景物,寄托了幽深的乡思。
二、燕子
燕子属候鸟,随季节变化而迁徙,喜欢成双成对,出入在人家屋内或屋檐下。因此为古人所青睐,经常出现在古诗词中,或惜春伤秋,或渲染离愁,或寄托相思,或感伤时事,意象之盛,寓情之丰富,非其他物类所能及。
1、表现春光的美好,传达惜春之情,如欧阳修《采桑子》:“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晏殊《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韦应物《长安遇冯著》:“冥冥花正开,燕新乳。”
2、表现爱情的美好,传达思念情人之切,如《诗经・燕燕》:“燕燕,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晏几道《临江仙》:“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殊《破阵子》:“罗幔轻寒,燕子双飞去”等。
3、表现时迁,抒发昔盛今衰、人事代谢、亡国破家的感慨和悲愤,如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晏殊《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张炎《高阳台》:“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
4、代人传书,幽诉离情之苦,如唐代郭绍兰《寄夫》:“我婿去重湖,临窗泣血书,殷勤凭燕翼,寄于薄情夫。”冯延巳・《蝶恋花》:“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来时,陌上相逢否?” 张可久・《塞鸿秋・春情》:“伤心燕足留红线,恼人鸾影闲团扇。”曹雪芹《红楼梦》:“我婿去重湖,临窗泣血书,殷勤凭燕翼,寄于薄情夫。”等,其悲情之苦,思情之切,让人为之动容。
三、鹧鸪
鹧鸪的鸣声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如“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唐人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诗中的鹧鸪都不是纯客观意义上的一种鸟。
四、寒蝉
寒蝉(秋蝉)是悲凉的同义词。
唐人骆宾王《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以寒蝉高唱,渲染自己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之情。
宋人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还未直接描写别离,“凄凄惨惨戚戚”之感已充塞读者心头,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寒蝉鸣我侧”(三国人曹植《赠白马王彪》)等诗句也表达这样的情思。
五、鸿雁
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如隋人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早在花开之前,就起了归家的念头;但等到雁已北归,人还没有归家。诗人在北朝做官时,出使南朝陈,写下这思归的诗句,含蓄而又婉转。以雁写思的还有“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欧阳修《戏答元稹》)、“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唐人赵嘏《长安秋望》)、“星辰冷落碧潭水,鸿雁悲鸣红蓼风”(宋人戴复古《月夜舟中》)等。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鸿雁传书的典故大家比较熟悉,鸿雁作为传送书信的使者在诗歌中的运用也就普遍了。如“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李商隐《离思》)等。
六、梦蝶
《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蝴)蝶,栩栩然胡(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蝴)蝶与・胡(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庄子以此说明物我为一、万物齐等的思想。后来文人用来借指迷惑的梦幻和变化无常的事物。如陆游《冬夜》诗云:一杯罂粟蛮奴供,庄周蝴蝶两俱空。”
七、双鲤
代指书信。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诗云:“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即以双鲤借代远方来信。《敦煌曲子词・鱼游春水》:“凤箫声绝沆孤雁,望断清波无双鲤。云山万重,寸心千里。”字面上好像是清波上无双鲤跳跃,其实是指千里之外,烟波浩淼,音信全无。清人宋琬《喜周华岑见过》:“不见伊人久,曾贻双鲤鱼。”写的也是睹物(双鲤鱼)思人。
八、莼羹鲈脍
指家乡风味。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张翰)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归。”菰(gū)菜羹:菰菜、莼(chún)羹。后来文人以“莼羹鲈脍”、“莼鲈秋思”借指思乡之情。例如:辛弃疾《泌园春・带湖新居将成》:“意倦须还,身闲贵早,岂为莼羹鲈脍哉?”徐自华《慧僧先生解职归见》:“转瞬西风又起,忽摇动莼鲈乡思。”
一、 建立系统的知识储备库
中国是诗歌大国,诗歌在中国曾经无比的灿烂辉煌,作为一门独特而魅力无穷的艺术,不仅流传下来无数的美妙诗篇,同时也创造了很多的诗歌专业知识。对这些知识,我们必须要有一些认识和理解,这样我们鉴赏诗歌才能有“底”。
1熟悉一些常见的意象及其暗示意思。
“月亮”(思乡)、“”(清高)、“梅花”(冰清玉洁,不愿同流合污)、“松”(坚贞,高洁品质)、“莲 ”(爱情)、“梧桐”(凄凉悲伤)、“鸿雁”(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感伤)、“浮云”(漂泊的游子)、“丁香 ”(愁思或情结)等。
2了解一些常见语言特点。
清新、平淡、绚丽、明快、自然、含蓄等。
3知道一些诗歌常见的艺术手法。
铺陈直叙,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正侧描写、工笔白描、点面结合、声色结合、绘形写神,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寓情于情、情景交融,以小见大、化用典故、意象叠加、联想想象、象征寄托、乐景写哀、明褒实贬、寓褒于贬、超越时空、换位描写、渲染铺垫、伏笔照应、卒章显志、借古讽今或借古抒怀、诗中有画、赋、比、兴等,比喻、拟人、对比、衬托、借代、对偶、夸张、互文、隐语(谐音、双关)等
4了解一些常见的诗歌思相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田园隐居、忧国忧民、思乡怀人、建功立业、离情别绪等。
5熟悉一些著名的诗人,能背诵一些名句名篇。
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只要熟读古诗几百首,便能吟咏也会赏析。
以上内容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积累整理,理解熟悉。有了这些知识,我们做题才能正确运用术语,才能专业,才能准确,从而把握住得分点。
二、 全面把握信息,理性分析鉴赏
鉴赏诗歌的第一步应该是读懂诗句,理解诗意。全面把握诗歌所表现出来的信息。
1主信息:诗句。诗歌的主信息当然来自诗句,诗句是由意象组成的。竟象就是融合了诗人主观情感的景、物、人、事等。我们通过读诗,明白诗句写了何景,咏了何物,叙了何事,谈了何人,然后由整个诗句的意境去体会、感受诗人发了何议,抒了何情,阐了何理,表了何志等。如:
柳宗元《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我们从诗句中可以看到披蓑戴笠,不动声色地孤舟独钓寒江雪的渔翁是诗的主要意象。其次“千山”皆无鸟飞,“万径”不见人踪,连同那一条江,都笼罩在寒雪中。是渔翁所在的环境。通过对全诗信息的把握,我们可以进一步明白,这渔翁形象,正是“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逐南荒的诗人远离尘世、清高孤傲、坚贞不屈的精神境界的象征。
要能准确理解,敏锐捕捉诗人的情、志、理,还得重视一个因素,那就是诗中的关键字、词、句。就是所谓的“炼字”或“诗眼”。它们常常是我们理解诗意的“密钥”,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评价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这一‘闹’字,境界全出。”因为“闹”是热闹,当它在诗句中与“红杏”和“春意”组合在一起时,表现的正是春意盎然,春光烂漫之意。表现了春光无限的意境之美,写出了诗人心头蓬勃的春意,表达了诗人对明媚春光的喜爱之情。
抓住这样的关健字、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所以这也是命题人常设的考查点。
2次信息:题目,作者(知人论世),注释。
要能全面把握信息理解诗篇,题目,作者,注释它们都是破解诗歌的关键。
(1)题目往往给我们点出了诗意和内容甚至情感基调。如贾岛的《题李凝幽居》,这个题目告诉我们和尚是去朋友的隐居的地方探望他,题目中一个“幽”字是全诗的诗眼,所以为了表现一种静谧的意境,“敲”字以声衬静,比“推”字更好。又如
村 居
张舜民
水饶陂田水饶篱,榆钱落尽槿花稀。
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这首诗的感情基调究竟是悲是喜呢?诗中有“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两句,“无人”、“寒鸦”这样的竟象,好像应该是萧瑟、悲凉,但结合全诗的内容和意境来看,尤其是从题目《村居》来看,可知是诗人写自己闲居村中所见所感, “牛背无人”是小孩子玩去了,“寒鸦两两归”是鸟儿双双回巢了。就知道诗中应该是表达对乡村闲适、安逸、自在生活的喜爱之情。
(2)不同的作者,有不同的风格,不同的胸襟气度,不同的关注对象等,如李白的浪漫狂放、个性张扬,杜甫的忧国忧民、沉郁沧桑,苏轼的豪放旷达,柳永的缠绵多情,陆游的悲壮爱国,陶渊明的朴素自然,王维的恬淡优美,李清照的婉约凄切等,所以我们还可以从作者推知其诗意、诗情。
(3)再有就是注释,它不仅仅是注解一些字词的读音意义,有时还注解作者当时的境况,这样我们就可以从其壮年还是老年,失意还是得意, 升迁还是贬谪等情况,从而推知其内心情感的悲欢愁喜等。
三、 看清题干要求
在做题之前,千万要仔细审题,看清题干要求,看命题所给出的考查点是什么,要求怎样作答。注意“简要分析”、“赏析”、“结全诗句”之类提示,明确思路走向,知道从哪些方面提取信息,思考作答。如
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2008年四川卷)(8分)
[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
吴西逸①
春花闻杜鹃, 秋月看归雁。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留下买花钱,趱入种桑园②。
茅苫三间厦③,秧肥数顷田。床边,放一册冷淡渊明传;窗前,钞几联清新杜甫篇。
[注] ① 吴西逸:生平不详,曾当过小官,终看破红尘归隐。此曲为归隐前后所作。
② 趱:赶快。
关键词:古诗词 鉴赏 内容情感 意象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之瑰宝,几千年来我国诗人辈出,佳作如林。这些古代诗词,或写景或叙事,或豪放或委婉,以简洁明了的词语表现丰富多彩、深邃的意境,让读者产生无限空间的遐想,给人以美的享受。因此近几年的古诗词鉴赏题在高考中几乎从未缺席。
《考试大纲》对诗歌鉴赏提出的是两方面的要求:一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二是“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下面具体谈谈从意象入手鉴赏古诗词的内容和情感。
意象通常是指自然意象,即取自大自然的借以寄托情思的物象,也可以是人文意象。“意象”一词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古人以为意是内在的抽象的心意,象是外在的具体的物象;意源于内心并借助于象来表达,象其实是意的寄托物。中国传统诗论实指寓情于景、以景托情、情景交融的艺术处理技巧。诗歌创作过程是一个观察、感受、酝酿、表达的过程,是对生活的再现过程。作者对外界的事物心有所感,便将之寄托给一个所选定的具象,使之融入作者自己的某种感彩,并制造出一个特定的艺术天地,使读者在阅读诗歌时能根据这个艺术天地在内心进行二次创作,在还原诗人所见所感的基础上渗透自己的感彩。
意象在诗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作用之一,是将抽象的主观情思寄托于具体的客观物象,使之成为可感可触的的艺术形象,使情思得到鲜明生动的表达;作用之二,是借助各自的独创性的意象,使相同或相似的情思得到独特的艺术表现;作用之三,是“言不尽意,立象尽之”,使难抒之情、难言之理,由意象代抒代言,产生逻辑语言所无法达成的“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作用之四,是如《毛诗正义》所说,是“见今之失,不敢斥言,取比类以言之。”“取比类”就是取意象。在一个没有言论自由的时代,诗人想要倾诉对社会阴暗面的一腔义愤,又不致于以言获罪被割断喉管,一个可能的选择,就是借助意象,藏匿锋芒,作委婉的表达;作用之五,是与现实社会政治保持一定距离,从而避免因为当时对某一社会理想、社会力量、社会人物的判断上的天真,缺乏远见,后来在该理想幻灭,该力量、该人物走向反面时,使作者尴尬,使作品成为殉葬品。需要强调的是,意象入诗也不是万能的。人的丰富深邃微妙的精神世界,与客观物质世界不可能一一对应,人的情思不可能随时都找得到恰当的意象来表现。有时,意象表现也可能还没有“快人快语”的直抒胸臆来得痛快。因而,片段的甚至通篇的直言其意,包括直述其怀,直发其论,直赞其美,就成为必要。
意象是构成诗歌意境的一些具体的、细小的单位。明朝诗评家胡应麟曾说过:“古诗之妙,专求意象。”对古诗词中的意象进行深入剖析,可以帮助我们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下面就结合一些诗词来分析几个古诗词中常见意象。
月亮: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笔法。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如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总是白的,但今夜更白,因为感受在今夜;月无处不明,但故乡更明,因为忆弟思家。诗人以幻作真,为的是突出对故乡的思念,把握了月,也就把握了作者的情感。
: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花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如唐人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
梅花: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与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
松: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三国人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送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
莲: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莲子”即“怜子”,“青”即“清”。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
梧桐:梧桐则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如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其他如“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人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等。
杜鹃鸟: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子规鸟即杜鹃鸟。起句写即目之景,在萧瑟悲凉的自然景物中寄寓离别感伤之情。三、四句以寄情明月的丰富想象,表达对友人的无限怀念与深切同情。
鹧鸪鸟:鹧鸪的形象在古诗词里也有特定的内蕴。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如“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唐人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诗中的鹧鸪都不是纯客观意义上的一种鸟。
寒蝉: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折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如宋人柳永《雨霖铃》开篇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息。”还未直接描写别离,“凄凄惨惨戚戚”之感已充塞读者心中,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
鸿雁: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如隋人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早在花开之前,就起了归家的念头;但等到雁已北归,人还没有归家。诗人在北朝做官时,出使南朝陈,写下这思归的诗句,含蓄而又婉转。
[关键词]游园 惊梦 伤春 哀怨 觉醒
汤显祖曾说:“一生四梦,得意处唯在牡丹。”“牡丹四人,得意处唯在丽娘。”《牡丹亭》是汤显祖的代表作,也是我国戏曲史上浪漫主义的杰作。全剧五十五出,通过描写杜丽娘感春成梦,由病而死,死而复生,终于同柳梦梅结成良缘的离奇、曲折的爱情故事,热情歌颂了反对封建礼教、追求自由幸福的爱情和强烈要求个性解放的精神。
《惊梦》是《牡丹亭》中的第十出戏,主要描写杜丽娘青春的觉醒,这是杜丽娘性格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即她从名门闺秀走向封建叛逆道路的第一步。这一出戏包括“游园”和“惊梦”两部分。“游园”产生的背景:杜丽娘终日在闺中刺绣,难耐寂寞。迂腐可笑的老学究陈最良是丽娘的教书先生,他讲的《诗经》中“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诗句,触动了丽娘的情思。适逢父亲杜宝下乡劝农,她便由丫鬟春香带路去后花园消遣。
“游园”在内容上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写杜丽娘游园前的心理活动,由三支曲子和一组人物对话构成。
第一曲(绕地游),写丽娘面对大好春光,感叹自己却被禁锢在深深的庭院当中。生活天地非常狭小(“人立小庭深院”),心情怎能不烦恼忧郁?“抛残绣线”,表现出少女的慵懒及对现实生活的麻木,而“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的景色,又怎能不触动少女的情怀呢?这也就难怪丽娘“今春关情似去年”了。紧接着“乌夜啼”这组人物对话中,用“晓妆残”说明丽娘心情烦闷,无意于打扮自己,实际上暗写了伤春。后又借用李煜《乌夜啼》中的诗句突出了丽娘的烦闷――闺居的寂寞,而这烦闷并不是无端产生的,是封建礼教对青年女子的长期束缚,使她们过着完全与世隔绝的生活,而这与少女的本性――向往自由美好的幸福生活相抵触,难怪丽娘的烦闷“剪不断,理还乱”,所以她才想去游园,排遣一下自己的无奈。
第二曲(步步娇)写丽娘对镜试妆。年轻女子必然爱美,她要使自己的穿着和美丽的春光相映衬。“袅情思吹来闲庭院”,自然界中的一缕游丝也被丽娘发觉了,突出了丽娘对春的关切之情。她此刻在关注着自然界的哪怕是一丝一毫的变化,她渴望春天的到来,似乎也渴望着摆脱禁锢她的小庭深院。丽娘穿好了漂亮的衣服却不料想“菱花”“偷人半面”。羞得她赶忙从镜子前离开。闺阁中的青春少女连自己姣好的容颜也不敢正视,可见封建礼教对人的禁锢是何等之深。
第三曲(醉扶归)写丽娘妆成出闺。面对丫鬟春香的赞美,丽娘道出了自己的心里话:“可知我常一生儿爱好是天然”。女孩子天生是爱美的,有对美的追求,但自己的美丽却是“三春好处无人见”,无人赏识,只能使鱼沉雁落,花羞月闭,这表现了丽娘对青春的珍惜,对爱情的向往和对个性解放的追求。
以上三支曲子,把一个欣赏自己的美丽而又抱怨幽居深闺无人赏识的贵族小姐的神态展现在读者面前。
第二部分(后三支曲子)抒发了杜丽娘游园时伤春的感情。
第四曲(皂罗袍),写丽娘到园中游玩,看到了姹紫嫣红的鲜花,展开了丰富的联想,她想象中的春天景色是无限的美好,而这些又引出了她的无限感慨,抱怨这大好春光无人赏识,而身居闺房的她却无权欣赏。杜丽娘的感情由喜而转悲,由叹而转怨。
第五曲(好姐姐),写丽娘因花鸟而触情。她在园中看到了杜鹃、荼蘼早开花了,而牡丹却因花开得太迟而没能占先。丽娘实际上是用牡丹来暗喻自己的美丽,这就流露出她对虚度芳春的怨怅,有对美丽的青春被耽误的幽怨和伤感。那成对的莺燕,更反衬出丽娘的孤独寂寞。
杜丽娘平日为闺阁训戒所束缚,向往美好的生活,因诗而触发春情,看到了室外的美丽天地,她应该感到高兴,就像一只小鸟飞出了牢笼,窗外的自由空气应使她春心激荡,然而并非如此,正是这些花鸟才触发了她的情怀。美丽的杜鹃花竞相开放,而她自己的青春却被埋没在小庭深院当中。大自然引发出她对青春的热爱,春色盎然却又引发了她对自己命运的感伤。她不满封建礼教的束缚,热爱生活,崇尚个性解放,渴望自己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婚姻,而这一切都无从得到,她不能不伤感触景生情,她连花、鸟都不如,鸟儿还能成双成对地在一起自由飞翔鸣唱,而她只能面对春色,顾影自怜,所以她要伤感。以花、鸟衬人,表达了丽娘无限孤独寂寞之情,她哪里还有兴致继续观赏春光美景?所以她说“去吧!”有一种无可奈何花落去之感。当春香说“这园子委是观之不足也”时,丽娘却说“提他怎的”,一切感慨都尽在不言中。
第六曲(隔尾)可以用遣愁枉然来概括(“便赏遍了十二亭台是枉然”),她只能继续在闺阁之中消磨时光(“兴尽回家闲过遣”)。
丽娘本因为寂寞、单调的闺中生活使她感到烦闷、窒息,才到花园里去散心的,不料,她那朦胧的无端的“闷”,非但没有解除,却因为姹紫嫣红的鲜花和“生生燕语”、“呖呖莺歌”的感发,她的青春觉醒了。她回到闺中的一段道白,就是她游园之后青春觉醒的内心独白,就是她对爱情、幸福与自由的呼唤,然而这一切在现实生活中都无法实现,她只能在梦中与情人相会。
高考试卷古诗词鉴赏题的参考答案,不论是给的答案示例,还是答案要点,正式阅卷时都会确定计分点,实际就是计分关键词句。如2013年高考辽宁卷的《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和评分参考》:
8.答出视听结合并加以分析,给2分(若答出衬托或动静结合并加以分析,可给1分)答出光影变化,给1分;答出比拟手法并加以分析,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9.答出形象特征,给2分:答全得2分,少1个关键词扣1分。结合诗句分析,给4分,答全得4分,2条3分,1条2分。如有其他见解,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我们从中不难看出其中关键词句的重要性,这个评分参考实际上抽象化为:
8.关键词“视听结合”(给1分)+关键句“加以分析(视听结合)”(给1分)+关键词“光影变化”(给1分)+关键词“比拟”(给1分)+关键句“加以分析(比拟)”(给1分)。
9.概括形象特征的关键词A、B、C+结合诗句分析的关键句D、E、F、G。
所谓“意思答对即可”、“言之成理”,其实就是说关键词句的近义词、“近义句”具有代替关键词句的权利,享受分值。
这样来看,我们在组织答案时,最保险的做法就是确定一个原则,即用自己的话,把关键词串联起来,当然,表达应尽量生动。二轮复习,尤其要重视与加强确定关键词句的训练。
完整答案的关键词句,包括三个方面,我们可以称之为“答案组织三元件”,分别是“点”、“析”、“评”。具体试题中,有时只需其中一个或两个元件。例如,因为涉及两道小题,此小题考查的又恰巧是彼小题的“评”的内容――思想情感,那么彼小题的答案元件是可以只有“点”、“评”两个的,而略掉对表达了什么思想情感的表述。
一、点:明确、专业、精准
“点”即点题核。如果题目问什么,我们就直接回答什么;如果题目要求简析某对象,我们就要回答该对象是怎样的。回答的这些内容,事实上就是答案的题核,而“析”与“评”都是围绕这个“题核”进行的,所以称之为“点题核”。“题核”关键词句要求明确,专业,精准。
点时,不能含含糊糊,一定要明确。因为这是一个体现考生在感受,理解,分析诗歌之后,对诗歌某方面的评判究竟正确与否的时刻。一方面,如果表达含含糊糊,会给阅卷者该考生不自信,鉴赏水平与能力不够的印象,自然会影响得分。另一方面,点的内容就是阅卷者想要看的关键词句所在,是计分点所在。如果点得不明确,阅卷者凭什么给分?
点,要尽可能点得专业,即能准确运用术语或专业些的词语、短语。用语是否专业是一个人鉴赏水平的体现。想要做到专业,就要求考生们对古诗鉴赏时常用的词语、短语比较熟悉,有一定的积累。
点,还需点得精准,力求答中参考答案的关键词句。一轮复习如果扎实的话,我们做到这些是完全可能的。条件是,我们熟记下了古诗鉴赏知识清单,能准确深刻理解常用词语和短语的意义,不断积累了大量习题训练带来的经验,“点”时用语专业化,还有,确实读懂了诗歌。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考生点不好的原因,是整体感知诗歌环节没有过关,不能准确理解诗歌的大致思想情感内容。这些考生应进一步强化整体感知诗歌,把握诗歌思想情感的方法训练。
二、析:结合诗句,言之成理
“析”即析理由。点了什么“题核”,就要对自己为什么回答该题核关键词句,加以具体分析。比如题目要求简析诗歌语言特色,考生点明该诗歌语言清新自然,那么就需要具体分析语言怎样体现出清新自然的;换个角度来说,就是需要对为什么认为语言具有清新自然这个特色加以说明。
“点”既然是针对诗歌某方面的点,“析”自然必须“就诗论诗”,结合诗句来分析。不然的话,一则不能体现出考生是否对诗歌真正读懂了,影响考生在阅卷者心中的印象;二则分析不易形成关键词句,也就更谈不上切中参考答案要点的关键词句了,影响得分。所以切记,分析必须结合诗句,言之成理。
相对于“点”来说,“析”具有更强的灵活性,计分点往往不再是关键词而是关键句,而这关键句的表达就更灵活了,基本上只要对“点”的内容能言之成理即可。这样,得分应是更容易的一件事了。但是,这对表达能力的要求更高了。想要在古诗词鉴赏部分取得高分,甚至满分,我们必须得重视“析”的训练,要能归纳,积累,擅长一组“析”的技巧,以便在组织答案文句时灵活运用,析得有情有理,析得生动深刻。
1.挑字析
古诗写作重炼字,以致“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古诗用字精炼传神,往往出现“著一某字,而境界全出”的神来之笔。解题时,确实会碰到不少这样的情况:我们对要分析的题,其实可以挑选诗句中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分析。这时,我们不妨抓住这个字词,来进行分析,这种方法就叫做“挑字析”。运用挑字析技巧的具体过程中,一般会涉及解释该字词在诗句中的意思或作用,常用的基本句式为:“写的是什么意思”、“写出了什么”、“从什么角度,表现了什么”等。
2.捕象析
诗歌是靠形象说话的,有人说“诗歌没了形象还是诗歌吗”,可见形象在诗歌中占有主导性地位。古典诗歌中的形象,尤其是意象,往往本身就沉淀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本身就是某些意义的象征,本身就能发挥不容置疑的作用。组织答案,分析理由时,不要忘记捕捉它们的身影,不要忘记它们对所点明的题核意韵的作用,诗人往往有意识地借助那些意象,渲染氛围的,借助这些意象丰富或深刻的内涵表情达意的。从形象,尤其是典型意象切入,来分析题核的方式,恰适合取个形象的名字――捕象析。捕象析特别适用于含有大量传统意象的诗歌。运用时的基本句式不外乎:“某意象怎么样,诗人借以表现某题核,寄托了什么样的情怀”“围绕所点的题核,诗人选用意象A、B、C,渲染了什么样的气氛,从而表达了诗人怎么样的思想情感”等。
3.抄句析
直接引用诗歌中的某诗句,围绕其与所抓的要点的关系来展开分析,即“抄句析”。叙事性较强的诗句,如果对分析的题核有表现作用,我们就可以采用抄句析的方法进行分析。运用抄句析技巧时,不一定引用完整的诗句,根据表达需要可以精简诗句,以更好地表述理由,或让文句更通顺且语意更严谨。所引用的诗句也不一定要独立成一部分,也可以作为分析理由的句子成分出现。
4.描图析
描图析即根据诗句,展开想象与联想,描摹诗句所表现出画面,从而达到分析目的的方法。一般而言,考查诗歌意境,或问“诗歌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画”之类的题目,是基本上需要用到此法的。其次,考查人物形象,思想情感,写景技巧等题目也能用到此法。
5.拆招析
当考查的是艺术手法时,当所点题核的关键词是术语时,我们需要对所点明的手法在诗歌中是如何运用的作适当分析,即“拆招析”。所谓“见招拆招”,根据艺术手法或者说是“艺术招式”的特点,结合诗句拆开来分析。譬如,“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虚实结合”、“动静结合”等表现手法,术语本身就直接显露出手法运用牵涉到两个方面,分析运用时,可将其进行简单拆分,再合二为一。以“借景抒情”为例,可先将其简单拆分为“景”与“情”两部分,如此分析:“诗歌哪里描写了怎样的景,表达了怎样的情”;再这样表述:“诗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完成“合二为一”环节。又譬如,“对比”、“比喻”、“拟人”等艺术手法,术语字面上虽不能体现饱含了两个方面,但实际上是有两者的,对比绝对是两者间的对比,比喻绝对是两方相似才能用,拟人绝对涉及人和物两方等。分析这些艺术招数时,同样可用“拆招析”的方法。以对比为例,先拆分出形成对比的A与B,运用基本句式“A怎样,B怎样”,再合二为一,接着表述“两者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出了什么”。
三、评:诗中作用、读者感受
“评”即评效果。
任何文学作品都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古诗词也不会例外。每一个字、词、句,每一种意象与手法的运用,都会对诗歌的表现力,诗歌的审美价值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可以说,鉴赏诗歌的任何一个方面,不管分析什么“题核”,都离不开对其效果的说明,否则,就会显得鉴赏不全面,不深入。除非另一道小题考查的就是本道小题答案中的“中心”的效果内容,或者通过审题过程,已经十分肯定“评效果”不占分值。
所谓效果,主要指在形象意境、思想内容、情感态度、结构形式或读者感受等五个方面中的某一个或某几个方面产生的效果。
提问的角度一般有:
(1)写出了某对象怎样的特点。
(2)烘托出了某人怎样的形象。
(3)渲染了怎样的氛围,营造出了怎样的意境?
(4)奠定了怎样的基调?
(5)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6)在结构上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7)给读者带来了怎样的感受?
回答的文字中,直接对应“怎样的”的形容词、形容性短语或句子往往就是关键词句,会被赋予分值。评效果时,不妨见机套用上一些常见词语,如“生动形象地”、“传神地”、“淋漓尽致地”等形容词,这些形容词不会计分,但能让表达显得更专业,更严谨。
组织答案时,“点”、“析”在前,“评”在后,有时“析”与“评”是结合一起的。一般情况下,即按照“点题核――析理由――评效果”的模式展开。这种模式颇似“论点――论证――论述效果”的模式,而“五析”中的“字”、“象”、“句”、“图”就类似论据。我们可以这么去理解,只不过须牢记,用的思维是议论文味的,而语言要适当用些散文诗味的,且在“点”、“析”、“评”时各自的关键词句中一定要体现出来。
组织答案时,字数多少,篇幅长短还是需要注意控制的。太多太长,会耽搁解答后面试题的时间,也会影响阅卷者寻找计分关键词句的效率;太少太短,不利于切中所有计分点关键词句这个目标,说不定还会让人怀疑考生的表达能力。我们最好根据分值多少,来判断字数大致多少,篇幅大致多长为宜。
如何组织答案?归根结底,就是先确定“点”、“析”、“评”各自的关键词句,然后用自己的话,结合诗句,把关键词句按“点题核――析理由――评效果”的模式串联起来。
下面我们一起通过例题实践来加深理解,熟悉方法模式的运用,巩固所学。
例1.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
南柯子・忆旧 [宋]仲殊
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
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
[注]①家:句末语气词,加强语气。
(1)词的上阕是如何表现旅途中的见闻感受的?(5分)
(2)本词的情感内涵较丰富,请作简要概括。(3分)
审题点拨:
“如何”表明,(1)题考查的是艺术手法;“5分”可当成6分题来解答,即尝试分三条陈述答案,每条答案分别有“点”、“析”的关键词句,析理由时可综合运用拆招析与抄句析两种方法。结合每条分值只有2分,且(2)题考查内容为思想情感,组织(1)题答案时,可不考虑“评”的关键词句。“情感内涵较丰富”,至少三点思想情感才配得上“丰富”一词的形容,而分值刚好为3分,这些题干信息暗示了我们最好分三条陈述,且只需确定好“点”的关键词句,完全不需要“评”。组织(1)题的答案:
例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8分)
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张先
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
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1)请简析下片的前两句在结构上的作用。(2分)
(2)末句中的“无影”二字佳妙传神,请分析其效果(6分)组织(1)题的答案:组织(2)题的答案:
[自主训练]
一、阅渎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1~2题。(8分)
赠梁任父同年一。
黄遵宪
寸寸河山寸寸金,侉离②分裂力谁任。
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
[注]①这首诗是1896年黄遵宪邀请梁启超到上海办《时务报》时写给梁的一首诗。②侉(kuǎ)离:这里是分割的意思。
1.诗歌最后两句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作简要说明。(2分)
2.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6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3~4题。(8分)
绵谷回寄蔡氏昆仲 罗隐
一年两度锦江游,前值东风后值秋。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
山牵别恨和肠断,水带离声入梦流。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
[注]①绵谷:地名,今四川广元县。蔡氏昆仲:罗隐游锦江时认识的两兄弟。
3.这首诗依次表现了诗人怎样不同的感情?请作概括。(4分)
4.诗歌颔联和颈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4分)
三、阅渎下面的唐诗,回答5-6题。(10分)
南 乡子
黄庭坚
重阳日,宜州城楼宴集,即席作。
诸将说封侯,短笛长歌独倚楼。万事尽随风雨去,休休,戏马台南金络头。
催酒莫迟留,酒味今秋似去秋。花向老人头上笑,羞羞,白发簪花不解愁。
[注]①黄庭坚为仇家构陷,被流放到宜州,只能栖身戍楼,困苦不堪。②戏马台,南朝宋武帝刘裕在彭城(今徐州)戏马台欢宴重阳。金络头,多为有功武将战马头部的佩饰。
5.词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作简要分析。(4分)
6.本词表达了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歌加以分析。(6分)参考答案
1.用典。(1分)“杜鹃再拜忧天泪”一句化用了“望帝啼鹃”的典故;“精卫无穷填海心”一句化用了“精卫填海”的典故。(1分)
2.①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深情,(1分)叠音词“寸寸”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珍爱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1分)
②表达了深切的忧国之情,(1分)作者以望帝自况,愿意为国家像杜鹃一样啼叫哀求,呼唤着国家栋梁之材,共同为国家出力。“再拜”,先后拜两次,表示恳切隆重,体现作者拳拳爱国之心。(1分)
③表达了救国救民的希望与决心,(1分)诗人借精卫填海表达了自己希望以微弱力量来挽救国家民族的危亡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坚定决心,同时也热切希望梁氏共赴国难。(1分)
3.①先写游览锦江之喜悦:诗歌开始叙写一年两次游览锦江,字里行间流露喜悦之情。
②次写离别友人之怅恨:写告别锦江山水的离愁别恨,取景寄情,极言别去之难。
③再写与朋友之深情:离别之恨,寄托怀念,都因友情。
④对锦江之留恋:尾联回首远望,抒发对锦江的留恋之情。(每条各1分,分析不计分)
4.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1分):颔联中借“芳草”“碍马”、“好云”“遮楼”等意象,营造出一幅情意绵绵的画面,借景抒情,表现了朋友对客人(自己)的热情和殷勤。(1分)
②运用了拟人手法(或答移情手法)(1分):颈联说山牵着“别恨”、水带着“离声”,诗人将山与水人格化,赋予它们人的动作与感情,表现了诗人自己对朋友的依恋难舍。(1分)
5.运用了对比手法,(1分)作者将众将热议功名与自己悄然独立,和着笛声倚楼长歌作了鲜明对比,(1分)突出了作者耿介孤高的形象,(1分)表达了作者对功名利禄的鄙弃。(1分。还可以答反衬或衬托。但答了拟人、借景抒情的不给分)
6.①诸将在议论立功封侯,而自己却悄然独立,和着笛声倚楼长歌,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鄙弃。
②一切的是非得失、升沉荣辱,都淹没在时光流逝的波涛中。即使是像宋武帝刘裕彭城戏马台欢宴重阳的盛会,也成为历史的陈迹而一去不复返了,表达了对人事(盛衰)无常的感慨。
情与物融
我们的古典文学作品通常都是含蓄蕴藉的,作品的情感抒发往往不直接表达,而是寄情于物。
我们可以以《诗经》中的两首诗为例:《关雎》写君子对淑女的追求,得到之前,辗转反侧,寤寐思服;得到之后,“琴瑟友之”、“钟鼓乐之”。这里,君子对淑女的感情既真挚又节制,让人觉得“乐而不”,典雅含蓄。那我们还应注意一下,是什么原因让这首诗歌呈现这样的含蓄之美的呢?不能忽略了那“关关雎鸠”,也不能忽略了那“参差荇菜”。雎鸠和鸣,赋予了诗歌以声音的美,荇菜的“左右流之”,赋予诗歌以画面的美。这些自然之物的描写,本身就奠定了优美的抒情基调,只有“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的优雅行为,才能与之和谐。再比如《蒹葭》,诗中的女主角甚至都没出现,作者对水边蒹葭反复描写,就已经把自己的哀婉缠绵之意表达得荡气回肠了。而这种忧伤又不是太过浓烈的,这是孔子所言的“哀而不伤”,也呈现出了典雅含蓄之美。这两首诗歌都是借助自然之物来达到抒情审美化的效果的。这是我们中国传统的审美追求,亦即“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让人和大自然处于和谐状态,把人的喜怒哀乐放在自然山水之中,这样的情感就不至于太过直白无味了,山水成了人情感物化之后的山水,所以“一切景语皆情语”。
古代的诗歌基本上都离不开对自然之物的描写,比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比如“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比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比如“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这些写自然景物的诗句,其实是把人的情感都蕴含在里面了,因为抒情的含蓄,所以也就有了审美的蕴藉。
举个具体的例子说,有的诗人明明很失意,但是他的诗歌里也往往不会把这种失意很直接地表达出来,而是借助对景物的描写来间接表达,让我们在感受的诗人的情感的同时,还可以通过景物描写来获得审美的体验。比如李白的《行路难》,“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我们感觉诗人举步维艰,前路茫茫,可是呈现在我们眼前的依然是一派壮美的感觉,这就是景语的美带给人的感染力。如果李白把《行路难》中写景的句子去掉,全用直接抒情,那《行路难》就不再是充满审美意蕴的诗歌,而是一个庸人牢骚满腹的抱怨了。
在今天的写作中,我们得到的启示就是,抒情要找到一个寄托的物,比如我们思念一个人,可以思念与他(她)相关的一花一木;比如写离别,我们可以让离别的情境诗意一些,可以把离别放置在一棵柳树的背景之下(也可以是一棵桂花树、一棵梨树、一棵枣树、一片桦树林等等);写乡下的爷爷奶奶,就把人物放置在麦田或者稻田等田园的背景之下等等,这样人的活动就有了景致的烘托,既提升了审美的指数,又可以把自己干巴巴的抒情议论通过景语含蓄有味地表达出来。当然,直接抒情本来也有直接抒情的好处,但是我们通过对中国人审美心理的透视会发现,我们潜意识里还是更喜欢借景抒情,因为情与物融,是我们传统的审美观,早就积淀在我们的民族性格里了。我们喜欢情而不言,“拈花一笑”,让人去神会。所以写作的时候,还是要学会借物抒情,这样更符合我们的民族审美潜意识。
思与境谐
“思与境谐”是紧承“情与物融”而来的。一旦“情与物融”,那么带来的效果必然是“思与境谐”。
“思与境谐”这个说法,与中国诗人的自然宇宙意识密切相关。中国古代诗人,把自然风物都做了情感编码,他们的欢乐、愁绪、清高、憎恶,往往都寄托给了某些自然之物。他们抒情的时候,自己的心思与自然之物就会非常巧妙地融合起来,产生一种奇妙的境界,时间久了,这些自然之物所代表的情感也就约定俗成了。所以,我们的文化里,青山、明月、杜宇、鸿雁、东风、柳絮等等一系列事物,都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意蕴,已经成了我们抒情表达的符号性事物。诗人一旦想要抒情,就会选取适合表达自己情感的景物,来营造和自己的思绪相契合的意境。比如秦观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他所营造的意境是凄苦的,孤寂的,正好契合他贬谪途中,愁绪满怀的心绪。再比如陆游的“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写梅花的身居驿外的寂寞处境,就是在写自己无人赏识的悲凉处境。
这些在诗歌中形成“思与境谐”的写作手法,必然也会影响到我们今天的散文创作。我们写抒情散文的时候,有意识或无意识的,一般都会造境。比如朱自清写《春》的时候,他很自然地引用了“吹面不寒杨柳风”,这句诗一下子就把春天那种温软、多情的感觉写出来了,春天的感觉扑面而来。因为“杨柳风”“东风”这样的意象,创造的是一种温柔美好、情意绵绵的意境。再比如老舍写《济南的冬天》,里面有这样的一段:“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老舍简单的几笔,就勾勒出了一幅小水墨画,那这里寄托的是什么“思”,怎样与“境”谐的呢?老舍说这幅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唐代的水墨画追求的是什么境界?我们可以想一想“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王维,不难推想唐代的水墨画追求的应该是一种玄远幽深的意境,而这种意境不正是老舍的审美追求吗?这就是“思与境谐”的诗歌或者绘画手法运用于作文中的经典范例。
我们在指导学生写作文的时候,要让他们有一个“造境”的意识,自己写入文中的描摹风景的句子,都不是无端出现的,它们寄托着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或者暗示着文中人物的思想和情感,总之,这些事物都是有生命的,有情感的,有使命的。要学会让这些自然风物“说话”,也就是“思与境谐”,那么文章就会极富表现力,非常具有审美意蕴了。
言与意和
言与意和,探讨的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孔子云:“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的这句话本来是论述君子的理想人格的,我们还可以从另一角度来理解孔子的这段话:对美的看法,应符合人们对文艺作品的形式与内容的关系的要求。如果内容胜于形式,就显得粗野。形式胜过内容,则显得浮华。只有内容与形式配合得很好的文章,才称得上好文。这也是我们中国人审美追求的中庸之道。
在我们眼巴巴地期盼绿意时,天气却出现了异常的“倒春寒”现象,无意间,一场春雪给我们带来了意外的惊喜!雪,乐坏了孩子们,也喜煞了城市里的大人。盼了整个冬季却不见雪的农民更是把串串笑声撒进了村庄、田间地头。此时,一首《春雪》――“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呈献给孩子们,诵读后,所有赞美春雪的言语都显得乏味了。
第一站――惊蛰
我用一节课的时间给孩子们讲了24节气的来历。让孩子们对24节气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之后我在黑板上写出了24节气歌,第一次晨诵的内容确定为24节气歌:
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
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
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
这些就是交节日,有差不过一两天。
二十四节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
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问;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
然后布置同学们回家查看日历,记录下令年24节气的具体日期。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选择了几条有关惊蛰的谚语及韦应物的《关田家》作为诵读内容,使孩子们朦朦胧胧地感悟着农历的踪迹。
正当我们喜度妇女节,诵读《游子吟》的时候,我班同学肖越惊喜地向大家报告:“杏花开了。”我一听,便跑到山上,看着漫山遍野的杏花,真是“一夜春风来,杏花满园开”。回来后,我精心挑选了两首描写杏花的诗供同学们诵读:“日日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几时心绪浑无事,得及游丝百尺长?”“春色方盈野,枝枝绽翠英。依稀映村坞,烂漫开山城。好折待宾客,金盘衬红琼。”然后布置大家周日和家人一起边观赏杏花,边吟诵诗句。
杏花诗诵后,我们随着春的脚步步入了桃花、梨花诗词的世界,先后诵读了6首古诗《江畔独步寻花》(两首)《惠崇春江晚景》《千叶桃花》《杂曲歌辞
桃花行》《次韵梨花》和一首宋词《桃夭》。“桃天――桃之天天,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天天,有黄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天天,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当时,我带领同学们经过反复诵读之后,问大家读到“桃之天天,灼灼其华”你想到了我们班的谁?学生听后齐声高喊――潘金子。潘金子担任班长兼大队委,在同学们中威信很高。同学们说完,我赶快亮出了她的照片,大家不约而同地“哇”了起来,接下来,我告诉大家,什么样的女子才是最美丽的,然后,大家齐声把词朗诵给潘金子听。其实,这节晨诵已不仅仅是诵读了,孩子们还进一步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美!
“同学们,桃花落了,她把美好的光阴留给了果实,春天也总会过去,但是明年的春天再来时,你们还记得我们此时吟诵过的诗吗?还会记得你们此刻美丽如花吗?唐朝诗人崔护已为我们写好了《题都城南庄》,让我们来一起读一读: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第二站――春分
我给孩子们讲了有关春分的养生、趣事,并让大家搜集了有关春分的农事、谚语,从而使孩子们了解了今年的20日是春分。此时太阳运行到黄经0度,这一天为春季的一半,所以叫春分。春分这天阳光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相等。在这一站,我们诵读了唐诗《早春》和宋词《丑奴儿》。
第三站――清明
4月4日是清明节,利用一周的时间,我们诵读了两首唐诗、一首宋词――“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汨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第四站――谷雨送春归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要“提高语文素养,具有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在阅读与鉴赏中“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多年来语文高考也基于这些要求,把“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作为重要考查内容。
这样一来如何恰如其分地赏析古典诗歌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赏析要点
大量事实告诉我们,赏析常常因人而异,在这方面诗歌较小说戏剧尤为突出。这其中的原因有因生活阅历、知识结构、心理素质的不同而形成的鉴赏趣味和鉴赏力的差异,有对诗作了解不够或误会而引起的差异。但有一个事实是不容忽视的,那就是鉴赏趣味的广狭与鉴赏力的高低往往是成正比的。
同样,作为一种审美认识活动,诗歌赏析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它需要相当多的历史知识、专门的诗学知识和相对丰富的生活体验。这样,按照作品的审美结构层次,古诗赏析可划分为:文字声音表象层,主要是对诗句描绘的景物、诗歌韵律的把握;历史内容层,主要是对诗人生平事迹、诗作风格、诗中涉及具体的认识关系、诗歌反映的时代背景、风土人情等的把握;意蕴理解品味层,主要是指读者从作品的文字、声音开始,最终感受作者的激情,看到一段生活,这是审美的最高层次。多年来对高考诗歌鉴赏试题的设置,命题者往往也是基于上述三个方面来安排的。这种题目的命定对于帮助学生学习古典文化优秀传统,陶冶高尚情操,提高审美鉴赏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赏析思路、技巧
针对诗歌表现出的上述要点,笔者简单地谈几条赏析的思路和技巧。
第一,正确理解字句的意思,品味其精炼传神的妙处
古代诗歌以凝炼含蓄为其一大特色,这其中的诗歌语汇,有相当一部分是前人留下的语言材料,往往具有某种特定的涵义,若连其基本含义、特定含义都搞不清的话,那就无从谈其他内容的赏析了。
因此,鉴赏古诗,首先,必须弄清字句的涵义,不可放过每一字、每一句话。同时,碰上典故还应大致知道其出处、原意及在文中的特定意义。如被誉为唐人七绝第一的《凉州词》中“孤城”“杨柳”只从字面意义理解的话,则未免牵强。“孤城”作为一个诗歌语汇,有特定含义,它往往与征夫之离绪有关;“杨柳”作为一个诗歌语汇,常常积淀有惜别的感情内容。再诸如“明月”“鸿雁”透出羁旅思乡伤感之情,“杜鹃”“梧桐”是凄凉哀伤的象征等。
其次,应特别留意“诗眼”。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精炼最传神的一个字,便是该诗之眼了,有了诗眼,诗歌的形象会更鲜明,韵味会更浓郁,如“红杏枝头春意闹”,这一“闹”字,便境界全出,“闹”便是诗眼。寻找和断定诗眼,要注意词语或语句的以下特征:一是统摄全篇的情调,二是深化诗句的意境,三是集中体现作者感情。如《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一个“愁”字点醒全篇,定下了全诗的感情基调,体现出诗人的内心情感,“愁”即是该诗的诗眼。
第二,体味意境,把握情感意蕴
“意”指作者的主观感情,“境”指诗中创设的生活图景,主要是由景物构成。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感和客观的生活图景融合而成的一种艺术画面。画面或雄浑壮丽,或幽静明亮,或沉郁孤愁,或苍凉高远。透过画面,我们应体会诗作的味外味,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从整体上把握诗作的主旨。
体味意境要立足于诗中的景物描写,可由表及里分为三步:一是在脑中再现诗人描绘的画面,二是把画面中没有写出的部分通过想象补充出来,三是领会画面背后深远的意蕴。如:李清照《如梦令》描写了一个雨下个不停,风刮得很紧,主人公带着没有消掉的酒意睡得很深的画面,但倘若不是有无端的空虚和恼人的寂寞缠绕她的胸怀,封建社会的妇女绝不会轻易与“杜康”为伍的,因而足见主人公悲伤之感与烦闷之情。“一切景语皆情语”,要把握诗中的情感意蕴,必须分析诗中的景物描写,体味诗的意境。
第三,熟悉诗歌的表达技巧,感知古典诗歌的艺术魅力
为了增强诗歌的艺术性和表现力,诗歌常常运用一些修辞方法和表现手法来表现作者的心境。如李清照词中“应是绿肥红瘦”一句里,用“绿”代海棠树叶,用“红”代海棠花,比起直接说“叶肥花瘦”来,形象要鲜明得多。王之涣的《凉州词》以苍茫的边塞为背景,一个“怨”字,赋予羌笛以人的感情,表达了作者对戍卒征战之苦、思乡之情的深切同情,运用了生动形象的拟人手法。
古典诗歌运用修辞手法往往是为了增强诗中句子的表达效果,主要着眼于对句子的修饰,从微观角度来表现诗歌;运用表现手法是为了增强诗歌的整体或某一部分的表达效果,从宏观角度来表现诗歌。因此,赏析古典诗歌就需把握诗中常用的一些修辞方法和表现手法。古诗中常用的修辞方法有比喻、借代、对偶、夸张、比拟、排比、设问、反问、顶真、回环等;常见的表现手法有象征、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善于运用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去鉴赏诗词,往往会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