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现代化理论范文

现代化理论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现代化理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现代化理论

第1篇:现代化理论范文

[关键词]生态现代化理论;环境问题;先驱国家;技术革新

[中图分类号]D8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848(2013)02-0061-12

[作者简介]李慧明(1973—),男,山西忻州人,博士,济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主要从事环境政治和欧洲政治研究。(山东济南 250022)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绿色变革视角下的国内外生态文化重大理论研究”(12AZD074)、济南大学博士启动基金项目和2012年度济南大学科研基金(社会科学)项目“‘软权力’建设视野下的中国绿色发展战略研究”(X1231)的阶段性成果。

Title: Connotation of Ecological Modernization Theory and Its Core Points

Author: Li Huiming

Abstract: “Ecological modernization” is a new idea and method to solve th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n narrow sense, ecological modernization is understood as systematic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diffusion based on market-orientation. The core points of this eco-political theory are that forward-looking environment-friendly policies, through market mechanisms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n promote industrial productivity and upgrade economic structure, and achieve win-win result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improvement. One nation’s smart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diffusion, the “greening” of the socio-economy are important approaches towards ecological modernization. In the contex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however, ecological modernization is also facing a number of challenges.

Key words: ecological modernization theory; environmental problems; pioneering countrie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随着环境退化和资源枯竭,人类社会的发展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应对环境问题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个越来越重要的问题。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①生态环境问题本身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基于对环境问题起源和应对思路的不同看法,学界形成了不同的生态政治理论和主张,其中生态现代化理论是当前影响较大的一种理论思潮。该理论用符合生态建设的原则来推进人类社会的现代化发展,与我们当前坚持和贯彻的“科学发展观”本质上是一致的。本文旨在对这种兴起于西欧的生态政治理论进行考察,概括其内涵,归纳其核心观点,理解其主张,以期对这一理论有一个较为清晰的理解和把握,为我们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某种理论借鉴和思路。

一、“生态现代化”的兴起及其原初含义

生态现代化理论20世纪80年代初首先兴起于德国。一般认为,这种环境政策理念是由德国学者马丁·耶内克(Martin J[a] [ǖ]nicke)和约瑟夫·胡伯(Joseph Huber)较早提出的。这一概念最初只是在一个被称为“柏林学派”的学术团体中接受和使用,后来逐渐从柏林走向整个德国,从学术圈研讨变成执政党的基本政策。1998年,在由社会(SPD)和绿党组成的德国红绿执政联盟政府中,“生态现代化”成为其联盟协定的主题。20世纪90年代,在环境科学的争论中,这一概念已经在国际上被广泛使用。②

生态现代化理论没有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不同的学者在不同的视角和背景下使用这一内涵广泛的理论。正如阿尔伯特·威尔(Albert Weale)所指出的,对于生态现代化这一概念,目前尚无像凯恩斯主义之源——《就业、利息、货币通论》那样公认的权威论述,它是关于环境、经济、社会和公共政策之间的一种关系的理念,这一思想来自多种学术观点的综合。③我们可以通过这一理念的主要创立者马丁·耶内克在最初提出这一理论时的思维框架来理解这一理论的原初含义。耶内克曾指出,一般来说,应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有四种可能的思路,即修复补偿、末端治理、生态现代化和结构性改革(见表1)。前两者是一种被动的回应方法,最大问题是成本太高,无论是生态环境破坏后的修复,还是环境污染物产生后的处置,都需要耗费大量的物质财富和经济成本,这已经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环境污染与治理实践所证实。最后一种虽然是预防性的方法,但它的最大问题是现实可能性太小,公众对于结构性改变所带来的不确定性(比如对物质生活水平的影响)有一种强烈的抵触,很难给予足够的政治支持。相比之下,生态现代化理念有着自己的优越性,即可以通过一种政策推动的技术革新和现有的成熟市场机制,减少原材料投入和能源消耗,从而达到改善环境的目的。也就是说,一种前瞻性的环境友好政策可以通过市场机制和技术革新来促进工业生产率的提高和经济结构的升级,并取得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的双赢结果。因此可以说,技术革新、市场机制、环境政策和预防性原则是生态现代化的四个核心要素,而环境政策的制定与执行能力是其中的关键。①

二、狭义和广义视角下的“生态现代化”

从这一理论的起源来看,其主要创立者,无论是马丁·耶内克还是约瑟夫·胡伯,实质上都强调环境技术革新对于解决环境问题的极端重要性,一种超越纯粹“末端治理”的预防性技术革新对于从源头上消除环境伤害和污染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如果说这两位学者有所区别的话,那么耶内克在强调预防性环境技术革新的同时,更加强调环境政策与国家能力建设的重要性,这就是耶内克在强调“生态现代化”的同时也强调“政治现代化”的重要意义;②相对而言,胡伯更加强调技术性环境革新(Technological Environmental Innovations, TEIs)在生产和产品本身的生命循环过程中的极端重要性。③后来,一方面由于一些学者(主要是来自荷兰的摩尔等学者)对这一理论进行了更加系统的阐发,使这一理论包含了更加宽泛的内容;另一方面,这一理论从诞生之日起就不断经受批评和质疑,在与其他学术理论论战的过程中,④这一理念日渐完善和成熟,一些学者开始从更加宽泛的角度去应用这一理念。因此,事实上,随着理论的不断发展,生态现代化出现了狭义和广义上的区别。荷兰学者马腾·哈杰尔(Marten Hajer)区分了“技术-组合主义生态现代化”(techo-corporatist)与“反思性生态现代化”(reflexive)。“技术-组合主义生态现代化”是一种纯粹的技术管理意义上的生态现代化,而“反思性生态现代化”是一种社会选择的民主化过程,包括社会学习、政治文化和社会制度的转变。①彼得·克里斯托弗(Peter Christoff)区分了两种含义的生态现代化:强生态现代化与弱生态现代化(见表2)。②还有学者区分了“经济-技术生态现代化”(economic-technical)与“制度-文化生态现代化”(institutional-cultural,见表3)。“经济-技术”意义上的生态现代化主要强调技术革新对于改善环境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价值,使经济社会朝向更高效率、更加环境友好的方向转型;“制度-文化”意义上的生态现代化强调包括社会文化和制度在内的整个社会发展进程的转型。③

因此,我们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种视角去理解生态现代化理论。狭义上的生态现代化实质上就是从经济技术视角理解的经济社会的“绿化”过程,强调一种超越末端治理的预防性环境技术和政策革新与扩散可以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从而达到环境和经济的双赢。这一视角在突出强调经济技术重要性的同时也强调相应的社会结构变化的必要性,以解决生态现代化过程中因结构调整而引发的“现代化失利者”的抵制和经济发展的抵消作用。而广义上的生态现代化包括社会制度、社会结构和文化的生态化变革。耶内克一直强调经济技术视角下的生态现代化与全方位社会变革视角下的生态现代化之间的区别,并把后者界定为“生态重构”(ecological restructuring)。他主张生态现代化概念要“保持它最初的经济-技术版本”,从一种狭义的经济技术视角来理解生态现代化,给生态现代化概念一个明确无误的边界。④本文赞同马丁·耶内克的主张,主要从一种相对狭义的经济技术视角来界定和理解生态现代化。

三、狭义生态现代化理论的核心观点

(一)生态现代化的根本性背景与前提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全球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给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和制约,从根本上限制了人类发展模式和手段的选择,从而引发了全球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全球气候变化的灾难性后果使温室气体减排行动成为一种必须作出的政策选择,从而促使现实社会以及未来人类社会的发展道路开始发生深刻转型。始于18世纪后半期工业革命的传统工业社会在某种程度上开始发生蜕变,学界和一些政治家讨论的“第三次工业革命”①隐然显现,发展一种低排放经济或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这是人类社会走向“生态现代化”的一个根本性背景和前提。

(二)生态现代化的内在驱动力量

作为一种以技术为基础的环境政策,生态现代化根植于人类社会走向现代化的持续动力。“现代化——在其经济意义上——的核心是一个程序和产品持续改进的过程”,②在这个过程中,特别是在一种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中,虽然技术进步是一个以市场为基础的过程,但是通过国家政策的有效干预(比如某种旨在促进环境友好技术发展的政策)去影响并引导这种现代化的方向是可能的。生态现代化的一个核心任务就是改变技术进步的方向,并把持续革新的强烈驱动力变成一种服务于环境的力量。实质上,生态现代化就是要协调国家和市场的力量,在一个环境改革的框架下重新界定二者的关系。③所以,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市场的力量,改变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把市场及其主要经济行为体视为导致生态环境问题根源的观念,使市场经济主要行为体及市场制度本身成为一种促进环境改善的力量;另一方面,改变国家环境管治的模式和方法,把过去那种官僚制的、等级式的、被动回应性的、控制和命令式的管治模式变为一种更加灵活的、分散化的、预防性的管治,运用各种方式和手段引导社会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所以,作为对“国家失败”④问题的一个积极回答,“政治现代化”也是生态现代化一个关键的补充性概念。由此而论,现代社会在应对生态环境问题严峻挑战的过程中存在以下三个内在的驱动力量,促使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式实现“绿色转型”,使生态现代化逐渐成为一种无法逆转的全球发展趋势。

第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行为体追逐经济利益的动机和持续存在的市场竞争产生了一种技术和管理不断革新的驱动力量。一方面,生态环境问题的严峻挑战已经限制了经济发展的手段选择,自由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行为体已经很难“自由地”选择和无所顾忌地行动。另一方面,绝大部分环境问题都具有国际性甚至全球性的特点,解决环境问题的技术和政策也就具有了国际性或全球性扩散的可能和潜力,这种国际或全球环境需求的市场潜力为环境技术和政策革新者带来了巨大的先行优势。

第二,先驱国家实施的“明智的”(smart)环境管治。可以说,生态现代化的核心之处在于两点:一是超越末端治理的环境技术革新,防患于未然,从源头上有效控制环境伤害的发生;二是国家采取灵活有效的环境政策,约束和引导市场行为,把生态原则贯彻和融入到其他政策之中,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的“绿化”。对于这两点而言,每一点都与国家的政治干预密切相关,“这就是为什么本质而言‘生态现代化’是一个政治概念”。①在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通过国家有效的环境管治,在某些领域取得技术革新的国家往往会在这种革新技术对外扩散到其他市场之后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在巨大的经济利益的驱动下,这些先驱国家实施的旨在促进环境技术和环境政策革新的“明智的”环境管治,对于生态现代化的全球战略具有极端重要的意义,成为生态现代化在世界范围内扩散的一个重要驱动力。

第三,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和人们环境意识的逐渐提高,污染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环境压力与经济挑战,因而增加了经济不安全与风险,这种商业风险的日益增长使得生态现代化成为这些企业更加安全的一种战略选择。②一方面,随着环境压力的日益增大,能源和资源价格产生波动,企业的生产和产品面临越来越大的风险;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行为体参与到了环境治理之中,形成了一个多层次、多行为体参与的多重治理网络(见图1),“多重治理为给那些顽强抵抗的污染企业施加压力提供了大量的机会”。③在这种情况下,污染企业同时面临着来自其行业内部和外部多重治理体系的双重压力,选择生态革新势必成为其应对严峻挑战的有效战略。

(三)生态现代化理论的核心观点

上文已经强调指出,生态现代化理论目前尚没有统一的定义和系统的理论表述,不同的学者往往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和研究目的出发来阐述生态现代化理论的主要观点。在有关学者论述的基础上,本文把生态现代化理论的核心观点归纳和总结为以下十点。

1.对生态环境问题根源和性质的界定

“生态现代化指的是沿着更加有利于环境的路线重构资本主义政治经济”。④生态现代化理论认为环境问题是一个现代工业社会的结构性设计缺陷,而不是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制度性后果。比如,胡伯在分析现代社会时区分了三个不同的领域,即工业系统(或技术领域)、社会领域与自然(生物领域)。现代社会最主要的问题在于生物领域与社会领域都遭受了工业技术领域的“殖民”,这些问题是工业系统本身的结构性设计缺陷,通过技术领域的生态重构能够得到克服。⑤环境退化是一个结构性难题,它只能通过经济组织方式的调整和优化得到解决,而不是建构一个完全不同的政治经济体制。也就是说,生态现代化理论承认环境问题的结构性特征,但是现存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仍然能够通过把环境关切“内在化”于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而得以解决。①同时,生态现代化理论认为环境退化是经济活动效率低下的表现,经济活动过程中出现的污染物排放(比如废料和废气)需要进一步技术革新的解决。事实上,工业革命以来的整个现代化过程导致的环境退化恰恰说明这样的现代化过程的不完整性或缺陷,生态现代化的核心就在于通过预防性理念与技术革新来提高经济效率,使整个社会经济的现代化过程包含环境向度。

2.经济和环境在国家科学的环境管治下可以协调发展

对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二者之间关系的讨论与界定是环境社会学与环境政治学的一个核心问题。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的“生存主义”生态政治理论话语中,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是一种相互对立的零和关系。面对环境问题,形成了两个相互竞争的政治联盟:一个是积极保护环境的力量,另一个是担心环境保护限制经济发展而伤害经济竞争的力量。环境问题成为这两种政治力量之间冲突的根源。这种理念长期以来对生态政治理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生态现代化理论”的一个核心任务就是“重新概念化”(reconceptualise)二者之间的关系,寻求一条不同的回应环境问题的思路和方法。②生态现代化理念的一个核心观点是:严格的环境政策与较高的环境标准非但不是经济的负担,从长远来看反而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

3.环境先驱政策与经济竞争力之间的关系

哈佛大学学者米切尔·波特(Michael E. Porter)对环境保护与国家的经济竞争力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之后,提出了严格的环境政策与环境标准最终会提高国家经济竞争力的“庞特假定”(Porter Hypotheses)。③这个论断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如果一种严格的环境政策随后能够产生国际性扩散,那么首先采取这种环境政策的国家或地区就会获得竞争优势,因为严格的环境政策会促使企业(不一定是污染企业)进行技术革新,而随后采取这种环境政策的国家就会引进这种技术,技术革新者就会获得竞争优势(通过后来者的学习支付或技术革新专利与知识产权保护)。另一方面,严格的环境政策会导致污染企业本身进行技术革新,这种技术革新能够补偿甚至会超额补偿他们改造技术的成本(“免费午餐”甚至“付费午餐”假定)。④

4.国家与市场之间的关系

市场失灵与政府环境管治失灵一直是生态环境问题持续恶化的制度性原因。长期以来,古典经济理论竭力强调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自动调节力量而反对国家的干预,但是市场力量在面对环境问题时往往表现出某种程度的“失灵”:经济行为体的自私理往往使环境资源呈现某种外部性特征,环境一方面成为无休止物质输入的免费供应之源,另一方面也成为无限的废物处理场。所以,必要的国家管治对于环境问题的解决是不可或缺的,但是传统的国家管治往往更多地采取末端治理的方法,加之命令与控制式的管治也往往导致了政府与市场行为体的对立关系,而使环境管治更多地呈现出低效甚至无效。生态现代化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重构市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一方面,需要国家灵活的管治来引导市场力量和经济行为体的经济活动,使之朝着更加有利于环境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国家管治也需要市场机制和市场力量,利用经济或以市场为基础的管理手段(比如税收、生态标签和排放交易体系等)来实现环境目标。国家成为市场的推动者和保护者,超越了末端治理和传统的控制命令方式,而环境保护目标成为协调国家与市场二者关系的桥梁与最终归宿。国家与市场关系的协调使“生态现代化”与新自由主义经济哲学达到兼容。①

5.生态理性(ecological rationality)具有越来越强的独立性

摩尔曾经多次指出,从最根本或抽象的层面来讲,生态现代化理论指的是一种日益增强的“生态理性”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尤其是相对于经济理性而言的时候。②“生态理性”指的是生态利益、生态理念与生态关切在社会实践和制度发展过程中日益增强的重要性,从而导致人们环境意识的日益增强,一种环境诱导的与生态激发的社会转型和环境改革由此进入现代社会的核心实践和核心制度之中。本质而言,生态现代化归根结底是要运用生态原则使现代化进程走向一种合生态化的方向,“绿化”整个经济社会,使环境关切和生态考量“一体化”到整个经济社会进程之中。正是从这种意义上讲,“生态理性”开始挑战并逐渐弱化“经济理性”主导,并决定经济社会进程的“霸主地位”,生态原则成为生态现代化的第一原则或首要原则。也就是说,随着“生态理性”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日益增强,生产和消费过程的分析和判断、设计和组织越来越既要从经济视角更要从生态视角出发,生态利益越来越成为经济活动关注和考量的重要方面。这种理念实际上就是要把环境目标“一体化”到整个经济社会的其他政策领域,强调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只有通过一个更加广泛的政策目标调整才能达到,环境目标只有通过经济、能源、交通和贸易等多个政策领域的协调才能真正得到实现。③

6.科学技术革新在解决环境问题中的核心作用

从本质上而言,生态现代化就是一个技术不断革新与扩散的过程,技术革新在生态现代化过程中发挥着核心作用,也正因为如此,生态现代化理论经常被批评为“技术中心主义”或“技术决定论”。④但是,生态现代化理论在强调技术革新及其扩散是实现生态现代化最为关键的要素的同时,也同样注重支撑这种技术革新的环境政策和政府管治的核心推动作用,而且生态现代化主要强调超越末端治理的预防性技术革新,从生产和产品设计的源头就包含环境关切,利用技术进步减少原材料的输入并减少废物和废气的排放,这实质上已经超越了“技术中心主义”的束缚而更加强调生态现代化是一个系统的社会经济生态化转型的综合工程。同时,生态现代化更加强调技术革新及其成功市场化的经济意蕴,这种技术革新及其成功市场化运用不但具有重要的环境效益,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有着巨大的经济效益,这实质上也正是生态现代化理论的全部要旨所在。正如胡伯对生态现代化所作的形象比喻——“肮脏丑陋的工业毛毛虫转型为生态蝴蝶”,①生态现代化实质上是一个工业社会的生态大转型,而技术和技术革新是这个过程最主要的发动机。

7.民族国家在环境治理与促进技术革新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环境技术革新和扩散事实上在相当大程度上是环境政策推动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国家的环境政策及其执行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耶内克认为:“在环境革新的政治竞争中,(明智的)管治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明智的管治可以被认为是‘生态现代化’的一个关键驱动力量。”②环境技术革新有着不同于其他创新工程的特殊性。首先,由于市场失灵的可能性,它们特别需要政治上的支持,政治战略应该加强潜在革新者的生态动机,提供技术革新的基础设施,减少他们的投资风险,在技术革新及其市场化的初创阶段给予特别的支持。其次,生态现代化作为一个经济社会的结构性转型,必定会造成一部分生态现代化的失利者,比如传统污染产业的衰落,或转型造成的结构性失业,或既得利益集团的损失,这就特别需要政府的政治支持和战略上的通盘考虑。第三,由于环境革新的外部性问题,对于环境技术革新的“搭便车”行为存在某种内在的激励,一方面等待别人技术突破之后的扩散效应,在技术应用方面寻求捷径,另一方面,环境效益的公共产品属性也无法避免他人的“免费搭车”行为,因此,环境技术革新更加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和激励。同时,对于环境技术和政策的扩散,在一个国家组成的国际社会之中,更主要也是国家政策推动的结果。国家之间双边或多边的合作,国际组织或国际制度的推动,通常是环境技术和环境政策向外扩散的主要方式,因此,生态现代化也需要“政治现代化”的支持。在某种程度上,“政治现代化”是生态现代化一个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

8.环境“先驱国家”的重要作用

在全球化背景下,环境技术和环境政策领域“先驱国家”的开创性革新行为是生态现代化的最重要的驱动力。生态现代化概念的核心在于:“它是一种强烈依赖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革新及其扩散逻辑的环境政策方法。这样一种以革新为导向的环境政策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国家的先驱政策。”③在全球化背景下,环境“先驱国家”从两个方面影响和促进了生态现代化的发展。一方面,全球化的发展使世界市场紧密相连,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增强,在某些环境技术和环境政策领域的革新在给其他国家带来压力的同时,也可以获得技术和政策扩散之后的巨大利益。另一方面,鉴于环境挑战的日益加深和复杂,增加了决策者决策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先驱国家”的技术和政策给其他国家展示了某种可行性,为其他国家提供了政策学习和吸取经验教训的机会。

9.环境技术和环境政策扩散的重要作用

全球化时代环境技术革新以及支撑这种技术革新的环境政策国际化甚至全球化扩散是实现生态现代化全球战略的重要途径。环境技术和政策的扩散已经成为生态现代化的一种重要途径和标志。由于某些环境问题本身的跨国性、国际性甚或全球性的特点,使得解决这些环境问题的革新性技术和相应政策具有了极其重要的示范性意义,其他国家的需求和创新国家的利益驱动使这些技术和政策的扩散具有了强大的动力。环境技术和政策的扩散既可以通过一个国家向另一个国家直接学习或借鉴的方式来实现,也可以通过国际制度、国际组织或某种专家网络的方式来实现。同时,环境技术与环境政策的革新与扩散,二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促进(见图2)。国际环境治理中的“先驱国家”是国际环境政策发展的最重要的支持者和拥护者,也是全球生态现代化的支撑者。通过这些国家的环境技术和政策的革新与扩散,生态现代化逐渐深化(地理范围的扩大,经济社会生态化转型程度的提高)。

10.“领导型市场”(Lead Market)的突出作用

环境领域的“领导型市场”是促进生态现代化发展的核心要素。“领导型市场”是环境技术和环境政策在世界范围扩散的地理起点。所谓“领导型市场”,就是在某一环境领域取得技术革新的国家或地方市场,这些革新设计虽然是为了满足当地的需要和适应当地的状况,但随后也能够被成功地引入到其他地理市场,并且不需要经过许多修正即可在这些地理市场实现商业化。“领导型市场”一般具有以下特征:高的人均收入、要求甚高的消费者、较高的得到国际认可的质量标准以及灵活的并有利于创新的技术生产条件。“领导型市场”是世界市场的核心。这些“领导型市场”的成功为其他国家提供了某种示范效应(demonstrating effect)和最好的实践(best practice)。而且由于环境问题的国际性或全球性特点,也使得这些领导型市场具有扩散他们技术和政策到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强烈动力,而其他国家和地区也有引入这种技术和政策的强烈需求。在全球化背景下,“领导型市场”不断创造越来越严格的环境标准,这给整个国际市场发出了一个具有双重意义的潜在信号:其一,一个促进环境友好技术发展的市场形成之后,要向更大规模的市场扩展;其二,拥有严格环境管治政策的先驱市场也向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供应方发出信号,促使它们采取更加严格的环境政策。①

四、生态现代化面临的主要挑战

技术革新与“领导型市场”的形成及其国际扩散需要特定的条件,②其中严格的环境政策和较高的环境标准以及国家实行的“明智的”环境管治可以说是最为关键的因素。但是,在一个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当一个国家或地区实行比其他国家或地区更严格的环境政策和更高环境标准的时候也面临着风险和挑战,或者说采取积极环境政策和严格环境管治的国家也面临着以下三种担心:其一,严格的环境管治给企业强加了额外的成本负担,最终损害了国家的经济竞争力;其二,全球化背景下“污染天堂”以及“竞次”(race to the bottom)现象的存在;其三,全球化的发展和深化导致民族国家管治能力的弱化。因此,生态现代化理论必须从理论和实践上对这些问题作出回答。

第2篇:现代化理论范文

在中国主动融入国际社会的进程中,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新问题。

其一,中国原创性的思想资源中,虽然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在个人修行、国家治理中提出了一系列的伦理原则,但是却未能成功地提供适合社会发展最优化模式的探索方式和选择方式;因而也没有提供个人在社会公共领域中形成行为规范的制度文化传统,这一知识体系在近生的内部瓦解是不难理解的。“所以,就秩序失去了其知识根基,因此也失去了知识的内聚性。理解中国的重要知识点,乃是中国有史以来是如何保持不变的”。其二,西方现代社会的政治、经济、管理、分配和艺术等形式,是其历史阶段中由其制度文化选择的使然。然而,普遍性的渴望使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将其特殊性作为普适性和客观性的认知结构加以复制时,现代性的单一性与多元性就内在地呈现在新的文化地理版图之中了。而中国在遭遇全球化问题时,其政治身份、社会运行方式和价值诉求就成为了一种互为关联的结构。这一过程中,中国社会所呈现出的各种问题亦是其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特殊性的使然。中国在其现代化过程中也出现了某些西方社会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中类似的社会状况和思想变化,现代化与现代性问题由此成为中国学界反复界定和思考的问题。

一般的理解是“‘现代化’过程就是指商品化、城市化、官僚机构化和理性化的过程,这些过程共同构成了‘现代世界’‘现代性’通过新的技术、新的运输方式和交往方式、产品的分配和消费形式、现代艺术和意识形态而散布到日常生活中去”。由于“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兴起,包含着一种将价值、利益和意义领域里的特殊性作为客观历史领域里的普遍性强加他人的过程。”因而在思想与人文学术领域,中国学界的研究亦出现了变化,并且这种变化与西学再一次以文化研究为重点展开。实际上中国自二十世纪伊始,其人文学术发展史就是某种与西学框架的关系史。

因此,现代性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总体框架中的现代性的区域问题研究。对任何一个民族国家为代表的文化区域而言,现代性就必然包含自身的传统与外部资源、西方现代性与自身现代性的挪用、借鉴、反思、选择的过程。“我们把现代性理解为一种反思过程的开始,一个对批判和自我批判某种程度进步的尝试,一种对知识的渴求。”现代性也绝无单一的现代性,而必然在不同文化区域的选择过程中呈现出多元现代性的探讨。因此,对于中国学界而言,现代性的研究有一个多重的经验的梳理以及对这种经验的多重解释。因而,在中国进入现代进程的努力中,现实存在的文化意义的基础也就存在着多重的资源选择和解释方式。

如前所述,整个二十世纪的中国学术界一直处在一个与西学框架中的张力关系之中,并以刺激—反应、寻求—消化、改写—实践等形式呈现出来。而正是这些方式成为了中国人文学术在承接传统的过程中,形成了探寻中国现代性的问题中的知识结构。“现代性研究本质上是现代社会及其发展前景内在问题的知识化过程,是人类对于自身存在的基本和永恒的若干问题在当下条件中的自觉,是人类对未来社会理性规划的努力的一部分。因此,中国的现代性研究,应当在它的历史向度中表达当代人的批评精神和理论创造。”中国学术范式中原有的重文字符号文本、轻社会文本的传统正在发生着变化,社会层面的现实问题得到学界空前的关注。从文化的角度思考原有学科和既定的认知框架,从而对相关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已经成为国内学界共同关心的问题。在这种新的历史语境中,人们已经不能仅仅局限在原有的学科边界规定的范围内去挖掘那些“不经意”留下的纸质文本或由文字符号构成的文本新意、着力将叙述的历史视为客观的记录以寻求支撑点、在原有的知识谱系中去重复学界业已建立的议题。

20世纪中期源于英国并逐步弥漫到世界其他文化区域的文化研究,以及既有的文化批评所发生的演变,在观察视角、参照框架和解释性话语等层面上,可以说是中国在理论和方法论资源上可以从西方借鉴的双重资源。学术文化内在逻辑使得国内学界对此进行了相当多的译介,与此同时也以新的文化观念重新面对原有的学科,以及社会群体中的生存状态和大众的观念表现,由此开展了双向工作。即一方面对欧美文化理论和文化批评实践予以高度关注;另一方面,在一种新的视野下,借鉴新的理论资源和方法论,对中国新时期以来的社会文化发展现状和变迁进行不同角度的观察和分析。

中国学界在这两个层面上均取得了比较丰厚的成果。可以说这些研究已经覆盖了中国当今社会总体文化的各个主要侧面。从这些研究中可以看到,文化研究总是呈现出一个动态的发展方式,因而学人也就自然需要不断地了解观念形态的发生与相互之间的联系、需要不断地重新看待学科领域中的文献所形成的文化语法的成规以及条件、需要回顾社会历史中的事件、需要审视社会文本在技术、传媒和观念支撑下的持续转换。在一种历史的语境下,文化研究和文化批评成为了国内学界的焦点之一是学术转型期的逻辑反映,目前有关的译著、译文、论著、刊物和论文还在不断推出,形成了中国新时期以来学术生产的一大聚集地。上述所列的成果表明,在经历了一个多世纪以来的西学译介,中国进入新时期以来,学界对西学的译介依然保持了持久的热情。如当前的对西方文化理论的引介,我们在学理层面借鉴了延续了西方批判性话语,采纳了包括意识形态分析、体制分析、话语分析及文化政策研究方式,如从政府行为、市场、现象的个案入手,扫描研究整体的趋势。新的资源使得中国人文学术的传统注入了活力。因为传统是每一代人对其理解和解释而不断生成的。它包含着学人对资源的学理考量,而其学理性包括对自身文化内部结构的清晰度,以及这一结构面对外部张力和扩延的可能对接点,对国际学界在相关领域的发展所保持的特有关注、确切把握和应对方式。然而需要指出的是,我们今天对西学的译介,其中有一些依然是盲目跟进式的译介,而缺乏系统、深入的相关性研究。人们对于某一新说的译介,如文化研究及文化批评理论,其中也有一些并没有深入到它的文本环境之中,并没有在整个文化链中看到该新说何以能够呈现、以及该新说所形成的理论点何以成立、又是何以承接的。所以译介相关的系统研究的欠缺,也就没有对一些已经译介并在国内使用多年的词汇在其发源地的持续扩展有足够的意识。与此同时,也没有看到这些新说与中国的社会文化现状可以发生何种实质性的相关链接。而国内学界出现的某种对西方新说点到为止、平面译介的跟风现象却一直是不争的事实。那种对西方理论话语和相关术语稍加译介就长期延用、自我言说的现象本身在今天已经成为了问题之一。实际上,中国学界每一时期对西方理论的译介和运用都留存了相当一部分汉语化的词汇。同样,我们也可以在上述列举的国内译介和研究成果中不难发现,西方学界在文化理论和实践中所采纳的许多词汇,已经持续、频繁地进入到国内学界实际的言说当中。这不能不引起中国学界的重视。国内学界有相当的论述都大量使用一些舶来的术语或概念,而对这些术语和概念的理解和使用却是在翻译定型的汉语基础上进行的,即一些学术产品是在借用或沿用转换西方词汇的基础上进行再生产的。因而对这种舶来词汇和概念本身的研究即成为研究的前提之一。

一般而言,任何一门现代学科都是一种发展过程中的学科,即处于动态的关系结构之中。每一学科的框架由普通词汇和特有词汇构成了其理论话语的陈述方式,并在实际使用中形成一批关键词。这些陈述方式的特有词汇在其理论框架中有着专门、具体的指涉和相关的参照功能。当人们用该学科所建立的认知图示和解说系统难以覆盖新的学科疆界时,就必须对原有的规定性边界进行重新的划分,重新看待原有解说系统的有效性,并建立新的解说系统以便进行针对性的分析。而随着理论的变化,构成理论言说方式的关键词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固有词汇新的内涵与新的词汇则会不断地交替产生、同时又不断地演化为普通词汇。这样一种主要用于解说和言说的词汇,其产生既可以源自原有词汇的组合和扩延,如英文词汇的前后缀等,也可以通过借鉴或翻译外来词汇的途径,使之融入或内化到自身文化的词汇之中。在当今世界不同文化区域频繁交往中,某一文化区域的词汇含义大致有两种发展方式。其一是在其自身文化发源地产生了词义扩延和词汇组合;其二,该词汇会随着文化交往和传播迁移到另一文化区域,随同物化和精神产品的观念形态一同旅行,在与新的文化区域中的翻译、接受、误读、理解以及创造性运用中发生联系,产生出该词义的外部扩延。于是,某一中心词汇在不断地扩延、迁移和回返中,与不同的文化层面的使用产生交互作用,形成新的概念范围和解说系统。因此,学术领域观念与解说方式的发生史与某些中心词汇的演变和互动密不可分。而文化理论关键词研究一直受到西方学界的重视,这方面成果是相当丰厚的,这一点也自然应当成为中国学界在进行文化研究时必须要引起高度重视的基础性研究。

所以我们今天必须首先避免原来的那种缺乏系统、相关性研究的平面译介。因为,中国现代性与西学中的关键词汉化过程基本上是同步的,其中的经验和教训是较多的。而从学理层面讲,一方面,词汇以及词汇所形成的特有概念,并非是一种中性的表述方式,或在不同文化区域中存在着某种词语理解的共同参照系或理解共同体,语词的能指和所指并不存在着简单的等值转换,而在许多层面上存在着不可通约性。而另一方面,每一文化,尤其是中国文化则具有相当的内存空间,其关键性、观念性和概念性的词汇史就是一个文化包容的历史。虽然词语及概念的形成、演变和旅行有着复杂的历史过程,有着具体的指涉功能,内涵并浓缩着既有的思想,但并不等于中国学术词汇必须固守在自己的表达系统中对外来词语作情绪化排斥。于是,正确的态度就是一种基础性的工作,即对于这些进入到国内学术话语中的有关词汇及其概念的基本定义、内涵、旅行、扩延和发展,进行认真研究,加以切实的理解和梳理,厘清其指涉对象、范围和背后的思想轨迹。

由于语言的非等值性或不可平面通约性特征,汉语所呈现的指涉及文化附加值与原文存在着错位的现象。如果在论说中必须依靠舶来的命名系统,而在具体使用中又预设有一种普遍的指涉共同体或可通约的命名系统,那么,言说的变形则是难以避免的。正如张旭东在指出中国探索现代性的问题中所特别指出的那样,“现在,中国任何一个现象都只能在别人的概念框架中获得解释,好像离开了别人的命名系统,我们就无法理解自己在干什么。我们生活的意义来自别人的定义,对于个人和集体来说,这都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如果中国人获得‘现代性’的代价只知道‘现代性’而不知道中国,这会是很可悲很滑稽的事,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种本末倒置。”虽然语言间的非等值性会长期存在,但是对关键性的术语和概念始终有一个正本清源的工作,即不清楚它是何物之前的后继言说,必然导致某种文化的后遗症。

第3篇:现代化理论范文

关键词:经济管理现代化;经济管理发展;新趋势

公路管理属于公共事业管理的一部分,高效科学的公路管理是确保城市公路交通顺畅的保障。在社会经济大发展背景下,我国公路管理应该加强现代化建设,适应经济发展需求。

一、我国公路经济管理存在的机遇和挑战

经济管理现代化就是公路管理在经济管理过程中结合信息化时代特征,坚持市场经济主导,对传统公路经济管理进行更新换代,让公路经济管理跟得上现代经济社会。经济管理现代化给我国公路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竞争更加激烈的现代化经济环境,我国公路就必须重视经济管理现代化,正确分析公路管理在发展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我国公路管理面临的发展机遇分析

详细来说,我国公路管理面临的发展机遇主要包括:第一,市场经济全球化为我国公路管理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我国经济结构在市场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更为生动向世界展示自己的魅力,随时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经济发展与世界其他国家经济交流逐渐增多,我国公路管理获得的生业机会也在持续性增加,为公路管理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第二,先进的信息技术为我国公路管理发展提供了先进的经济管理思想。我国公路在经济管理中借助于先进的信息技术,获得了大量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经济管理信息,帮助我国公路自身经济管理完善奠定了基础。另外一方面,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以市场经济为主导,公路经济管理机制自然离不开市场经济的经验,所以公路在经济管理中需要不断总结归纳已经成形的现代化经济管理经验,促进公路经济管理效率提升。

2.我国公路管理发展面临的挑战分析

我国公路经济管理在全球化经济、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有着非常难得的发展机遇,但是同样也面临着挑战,详细来说主要包括:第一,我国公路经济管理现代化程度不高,虽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得了长期发展,但是并没有改变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国情,我国公路发展程度还相对比较落后,在进行公路经济管理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因此需要不断提升公路现代化经济管理水平,实现整体性发展。

第二,我国公路经济管理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复杂的问题。越来越多的国际大企业融入我国,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必然会给我国公路带来很大的挑战,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我国公路管理更新换代。因此我国公路应该在经济管理现代化进程中充分重视对经济管理中存在的复杂问题进行总结,归纳出公路经济管理未来发展趋势,从而促进公路管理持续健康发展。

二、经济管理现代化和经济管理发展的新趋势分析

本文从管理思想和管理组织两个角度分析公路经济管理现代化和经济管理发展的新趋势。

1.管理思想的现代化和经济管理发展新趋势

现代化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和解释,管理思想现代化就是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管理思想现代化也是经济管理的基础,详细来说主要包括:

(1)从科学管理向人本管理发展

科学管理与传统经验管理相比存在着一定优越性,但是随着环境的改变,科学管理也暴露了很多非人性化矛盾,这样就需要公路管理发挥创造性劳动。上个世纪80年代公路管理文化理论提出了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论,成为公路管理的最新发展理论,主要内容在于通过研究人的心理、生理等来激励员工的行为动机,带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在公路管理领域,以上这种思想就是人本管理理论,是管理者为了达到自己的组织目标,以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为根本来从事各项管理活动。

随着现代科技革命的发展,价值观、创造性等人为因素在公路管理中凸显出了自身的重要性,使管理以物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转变,人力资源也成为21世纪最为重要的资源,人力资源开发力度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人本主义思想也被广泛传播,目前人本管理理论已经成为公路管理思想的核心价值取向。

(2)经济管理的重点从硬件管理向软件管理发展

公路经济管理的内部对象也会从以人为中心向以知识为中心转变,这也是由于知识时代的产物。根据知识经济理论可知,知识是公路管理发展的重要资源,创新是公路管理的核心和主旋律,所以公路管理再造是一场管理革命,公路管理实现更大发展就必须加强知识和技能学习,从硬件管理向软件管理发展,更为注重公路管理发展战略、资源、测量分析改进等内容。另外一方面,公路管理在经济管理中还需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主动查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精益管理理念为核心,实现公路经济管理卓越发展。我国公路管理实现卓越管理还有一定差距,重要原因就在于还没有完全实现从硬件管理向软件管理的转变,公路管理发展战略、规等还没有成为公路管理发展的核心,公路管理还没有深入到各个细节进行查漏补缺,导致公路管理中仍然存在很多缺陷,所以应该主动查找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改进的有效对策。

(3)经济管理从生产者导向和技术导向向顾客导向发展

公路管理实现卓越管理发展就必须坚持顾客导向,以顾客需求为中心开展技术研发、产品制造等,详细来说主要包括:首先是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形成消费者为主导的市场经济,由消费者需求决定市场走向。其次是环境对管理发挥着重要作用,重视环境变化,准备把握环境的变化趋势,这样才能够抓住环境带来的机遇。再次是市场化进程对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比如全方位、新观念等,导致公路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最后是管理技术的发展,随着互联网技术的突飞猛进,如何利用网络技术带来公路发展的更好机遇也成为管理者面临的重要问题。

2.管理组织的现代化和经济管理发展新趋势

管理组织现代化就是公路经济管理应该适应现代化大生产的需求,能够在组织方面保证管理的效率,是经济管理现代化的组织保证。管理组织现代化促进经济管理向民主化和高效化方向发展,详细来说主要包括:

(1)组织结构扁平化

我国公路管理传统组织结构呈现金字塔型,命令自上而下,权威是管理的基础,维护权威是重要的管理原则,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界限比较明确,二者是智慧和服从的关系,这一组织结构限制了个人的能力学和积极性发挥。随着知识重要性的提出,人才成为公路管理发展的基础,所以必须让员工参与到管理中,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就需要建立自我管理的网络组织,让员工在这一结构中成为自我控制的知识型人才。公路管理员工在这一组织结构中将信息和技术相结合,具备敏捷的应变能力,也有着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会由于管理层次的减少而呈现扁平状,管理也不是生产的基本动力,员工才是公路管理发展的真正原动力,管理层次在这一新型组织中必然会减少。

(2)管理方式民主化和决策重心下移

组织结构扁平化会导致决策重心下移,管理方式也更为民主。决策重心下移就是充分吸收广大员工的意见,让他们成为公路管理决策的重要力量,同时能够使广大员工感受到自己主人公的精神,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自然能够得到发挥。管理方式民主化就是不再将上级领导的指示作为不可变更的规划,而是加强上级与下级之间的互动,加强员工和领导之间信息、资源的交流,坚持以员工为本,集思广益,共同促进公路管理发展,营造良好的公路管理文化。

(3)团队协作的普及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社会分工更为鲜明,团队协作也更加普及,分权化趋势也会带来团队协作的进一步发展,将团队协作精神上升为团队整体激励,减少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区分,更加强调团队的自我组织、自我管理,随着任务的变化而任意组合,保证每个成员都能够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在团队变化中也能够得到传播和共享。随着团队协作的开展,公路管理组织结构也不再固定不变,而是各个部门人员之间相互交换,生产、研发、销售等部门成员共同配合、协作,共同发挥自己的作用,实现公路管理效率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杨晓冬.经济管理现代化和经济管理发展新趋势探析[J].青年文学家,2012,17:276.

[2]刘彦文.经济管理现代化发展趋势概述[J].中国市场,2014,29:84-85.

[3]惠冰,胡越啵刘香娟.经济管理现代化和经济管理发展新趋势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5,06:102.

第4篇:现代化理论范文

(一)由于监管任务不断的转化,有效推动了管理机制的革新。从几年的情况来看,工程管理难度逐渐加大,施工难度也在不断的加大,导致了开展监管工作更加的困难。相应的管理人员不能满足工程量的需求,加上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水平不高,导致了监管质量的低下。但是,也是因为这些原因的存在,有效推动了管理机制的革新。

(二)政府部门制定了相应的规范体制,有效推进了管理机制的发展。为了使当前的情况得到有效的改善,政府部门先后制定了相应的规范体制,以此来确保建筑管理工作的施行,比方说不再收取监管的费用等等。政府部门采取这些措施,是对社会实际情况做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后决定的。有了这些相应的规范体制作为支撑,管理机制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有效完善建筑管理工作方案

(一)在管理中要运用人性化方式,确保企业和谐稳定发展。在开展管理工作时,对于员工的心理状态、生理情况要做出深入的了解,采取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尽可能的减少员工的压力,最大限度的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假设不加考虑,只是给员工施加各种压力,不但不能达到预期的管理效果,还可能会给安全带来潜在的危险因素。

(二)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宗旨,提升员工安全认知。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要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主旨思想,确保员工的利益得到保证。对管理人员要加大基础知识和专业能力的培训力度,促使他们在面对问题时有能力去应对。而且,要最大限度的提升员工的责任意识,作为管理人员要努力提升自身的水平,规范自身的行为,提高自身的安全认知。

(三)构建相关管理规范和机制,确保工作的稳定有序进行。要确保能稳定有序的进行管理工作,就必须要采取科学的、规范的管理措施。构建相应的管理机制,要以能切实提升管理效率和工程质量为核心。只有具备健全的管理规范和机制,才能确保管理工作的稳定有序进行。具体来说,相关的体制包含以下内容:质量监管、信息化管理、监管执法审查、差异化管理、工程质量保险等等一系列的制度体系。

(四)对于施工周围的环境,要加大监管力度,让污染降到最低。作为企业,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要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最大限度的减少污染,最大限度的保护周围的自然环境,做到少破坏,甚至是不破坏,保证周围环境是原样原貌。在未进行施工时,对于施工区域周围的环境要做出充分的考核和规划,以便在施工时能有效保护环境。

第5篇:现代化理论范文

这主要表现在:首先,战略意识普遍增强,战略规划日益清晰。企业成为自主经营主体以后,战略意识普遍增强,普遍制定了长远战略目标和发展规划。根据前届国家级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的统计,企业战略方面的创新成果越来越多,经营战略实践的内涵越来越丰富;其次,逐步适应国际化竞争,中国企业勇于“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战略取得初步成效;再次,积极运用现代竞争策略。中国企业充分发挥成本优势,并逐步提高商品性价比,赢得国际市场核心竞争力观念深人人心,盲目多元化有所遏制,市场细分、业务集中、价值链延伸广泛开展;最后,重视创新,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中国企业技术水平正在逐步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不少企业开始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二、中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存在的问题

为加速中国企业管理现代化的进程,需要企业、政府与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巩固已经取得的成就,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其主要措施包括:转变经营理念、深化改革、完善法制、净化经营环境、加强对企业现代化管理的指导和政策引导、不断提高企业管理人员和员工的素质。具体表现在:

(一)有些企业缺少社会责任感

这个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首先,以假冒伪劣商品坑害消费者。其次,员工安全和基本权益缺乏保障中国企业总体上对员工利益保证缺乏强大制约力。再次,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由于一些企业的掠夺性开采,中国矿产资源浪费严重。最后,剥夺供应商、非公平竞争面对供大于求的局面,一些零售商利用其优势地位,克扣、拖欠供应商货款,收取进场费等现象十分普遍。

(二)有些企业只追求利益

首先,投机操作、盲目扩张和盲目多元化经营一些企业急功近利,盲目进人房地产、证券、期货市场等高风险领域,造成严重亏损或潜在风险。其次,基础工作不扎实,现代方法与工具应用水平不高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包括基础数据的收集、标准化管理、制度管理、员工培训、基层建设等。最后,管理不到位、缺乏战略执行力。

(三)缺少创新意识

中国企业近年来尽管在创新方面已经迈开大步,但是与国外先进企业比较,仍显诸多不足。首先表现在,自主创新缺乏全面规划企业自主创新应该是包括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管理创新在内的全方位创新。但是在中国企业创新中,自主创新通常被理解为单纯的技术创新,结果商业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多数企业缺乏全方位创新的规划。其次,创新层次较低,影响了国际竞争力在技术创新方面,中国许多企业依赖引进技术,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不足。表现之一就是核心技术,发明专利比例偏低。最后,创新投人不足,机制尚不够健全。

(四)竞争能力有待加强

第6篇:现代化理论范文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绩效管理 现代化

政府绩效管理可以定义为政府在积极履行公共责任的过程中,在讲求内部管理与外部效应、数量与质量、经济因素与伦理政治因素、刚性规范与柔性机制相统一的基础上,获得公共产出的最大化。

对于政府管理而言,经济全球化意味着政府生态环境的深刻全面转型,因此,绩效管理作为政府再造和重塑的主要途径和形式,有助于实现政府能力的现代化。在这样一种背景下,正确理解绩效管理与中国现代化的辩证关系,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绩效管理作为行政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我国现代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一、绩效管理的有效实施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绩效管理对于对于我国的现代化进程有着明显的推动作用。首先绩效管理有助于树立服务行政的观念,促进政府管理理念的现代化;其次绩效管理有助于市场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促进政府职能的现代化;再次绩效管理有助于建设数字型政府和走向在线服务,促进政府服务范式的现代化;最后绩效管理有助于在正确处理好政府政治功能与管理功能的关系,促进政府能力的现代化。

二、中国现代化的顺利发展则为绩效管理的施行提供必要条件

1. 文化条件,即现代化的发展对绩效管理的实施提供理念基础。现代公共服务的理念包括现代民主观念、公共责任意识、竞争性的政府理念等,这些理念具有顾客价值取向、以结果为导向和强调竞争性等特点。现代化理念的发展与成熟是推进政府绩效管理的精神动力和观念基础。

2. 制度条件,即现代化的发展对绩效管理的运行提供制度化、法制化的参照体系。现代化进程中,制度化和法律化是开展政府绩效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在各种管理工作中有法可依、有据可凭,使绩效管理工作持续不断,推动各项现代化目标的实现。

3. 社会条件,即现代化的发展对绩效管理提供多元化的评估主体。现代化的发展呼唤公民社会的觉醒,监督政府绩效管理的结果。公共选择理论非常清楚地说明政府组织具有自我牟利性,如果单一的政府机关评估,可能会产生“报喜不报忧”的评价失准现象,造成上级领导满意而群众不满意的局面。因此,必须引进专家学者和社会大众等多方评估主体对政府进行全方位评估。周志忍提出,推进绩效评估中的公民参与就是从某些环节的“部分参与”到“全程参与”的转变,从被动的“信息供给者”单一角色向“信息供给和决策共享者”综合角色的转变。

三、绩效管理的缺陷会给中国现代化带来负面影响

1. 政府绩效管理目标设定不科学,阻碍政府职能的现代化。政府绩效管理目标,着重强调GDP增长率和经济指标,不能全面反映政府行使其他职能的绩效,从而不能对政府职能转变起导向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政府职能转变。

2. 政府绩效管理过程中法制不健全,引发现代化过程中的公共危机。例如SARS流行、煤矿安全事故频发等时,才对政府绩效进行“运动式”评估,使绩效评估流于形式。缺乏制度化、法制化的绩效管理,不能充分发挥绩效管理促进政府绩效提高的机制作用,降低了政府的权威,造成公共危机的突发。

3. 政府绩效管理评估主体单一,不利于现代化过程中公民社会的建设。

政府绩效管理过程中评估主体单一,多是政府内部评估,缺乏广大民众的参与;由于信息不对称,主要是政府行为缺乏公开性、透明性,人民群众也不可能对政府绩效作出客观准确的评价,同时,也使公职人员和领导干部在权力运用上失去群众监督,产生严重的腐败现象,阻碍中国现代化的顺利发展。

四、中国现代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会成为绩效管理实施的障碍

1. “经济生态环境”的制约: 经济体制类型不同决定了政府职能范围不同,从而决定了政府绩效评估标准不同,目前的政府财政使绩效评估遭遇内部动力障碍,惩罚节约的预算体制使评估流于形式。

2. “政治生态环境”的制约: 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作保障;评估以官方为主,缺乏社会公众和社会评估机构对政府以及政府内部的自身评估;政府机构改革的困境给政府绩效评估带来刚性约束。

3. “文化生态环境”的制约: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情至上”原则使政府绩效评估制度失灵;中国传统文化重感情、轻理性,重人的德行、轻科学的技术方法,导致政府绩效评估理论不足、评估程序不规范以及评估结果不够科学;中国传统文化重中庸、轻竞争,重“官本位”思想、轻“民本”思想,造成了政府缺乏竞争意识,导致了政府绩效评估常常忽视人民群众的意愿。

因此,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要更加重视绩效管理,不断地完善绩效管理,充分发挥绩效管理在推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积极作用,不断地将我国的现代化进程推向前进。在此过程中,我们也应该时刻认识到绩效管理中的缺陷会极大地阻碍我国的现代化进程,所以要不断地检讨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这样不仅能够使我国的绩效管理取得更好的成绩,更会有利于我国的现代化进程。

参考文献:

[1]吴迎春:如何面对经济全球化[J].人们论坛,2007(7)

[2]施雪华:中国政治现代化比较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486-487

第7篇:现代化理论范文

【关键词】土木建筑;工程管理;发展对策

土建工程管理是指在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管理理念、管理方针、管理政策、管理制度、管理人员、管理内容等的总的概括。由于建设工程设计内容较多过程较为复杂也就决定了我们的土建工程管理内容的庞杂程度。按照不同的标准我们可以把土建工程管理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以施工阶段为标准划分我们可以将土建工程管理分为施工前的工程管理、施工现场的管理、竣工后的工程管理三部分。按照不同的管理对象来划分又可以将土建工程管理划分为施工项目管理、工程造价管理、施工安全管理、工程专业管理等内容。这些管理内容及有交叉又有各自的特色就整个工程管理而言,无论是哪一阶段的管理还是哪一方面的管理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海一项管理工作都要认真对待。

1.当代土建工程的发展现状

受我国经济发展脚步的限制,我国土建工程管理与国外相比总体上是起步晚、起点低,但是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土建工程作为一个影响成本、安全、人员、进度以及质量为一体的系统工在国家宏观政策的大力支持下。现阶段正在不断的引入优秀的管理理念、开拓创新技术手段、加强土建材料的革新,为我国土建工程管理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与此同时,针对新时期我国土建工程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为了加强土建工程管理规范,国家也相继出台了诸多政策,以有助于约束并且规范招投标、建设、投资等过程中的不良行为。

2.当代土建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土建工程管理是一项系统的、全面的管理体系,我国为了规范土建工程各项工作、加强对土建工程的管理力度。已经出台了有关政策,比如:项目法人责任制、土建工程项目建设监理制、工程招投标制等。这些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我国土建市场,并且约束了招投标、投资、建设等各个方面的行为。但是现阶段我国的土建工程项目管理仍然出现了许多问题。

2.1市场投资管理运行不明确

现阶段我国的土建项目投资仍然处于政企国企占大比例的态势,加之由于部分建筑企业不注重土建工程管理工作,企业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以及土建工程项的市场运行主体不明确、投资主体较单一、渠道也较为单一,这就导致企业员工对效益投资的理解能力有限,管理制度相对落后,土建项目管理政企不分,不仅会使得工程的实际支出高于预算的定额范围提高了企业的投资成本,还接影响到土建工程的施工质量与工期,给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工作带来严重影响。

2.2管理任务分配不合理

工程管理涉及到方方面面在具体的操作时机要统筹兼顾又要区别对待,可是从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我们发现管理人员很难合理的做到这一点不是厚此薄彼就是顾此失彼不能全面兼顾并且轻重有别的进行管理很多不可或缺白勺管理竟然干脆不管。工程管理的力度分配不合理直接导致最终不好的管理效果。

2.3工程管理制度落后

土建制度比较落后,上建市场的秩序不够有序。虽然囚家也出台了很多的相关政策,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会出现一些不够公开、公平的现象,这些会导致土建工程的质量得不到有效的保证。对土建单位的法人缺乏约束,有的企业仅仅拥有项目建设的资金,没有其他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缺乏了相关的承担能力。因此,法人的约束方面缺乏管理要求。在实际的项目管理工作往往只重视施工中造价管理与控制,而对于投资设计层而的管理控制的重要性没有得到正确的认识;时常出现初期设计中缺乏对投资总体情况的准确估算,管理手段不科学严谨。

3.实现土建工程管理现代化的方法

在土建工程大力发展的同时,其工程管理却没有与之协调发展,这样,不仅造成工程质量不能很好的达标,而且使人民的生命财产和各种利益受到损害,而且也使工程质量的社会效益受到影响,导致企业的市场声誉也遭到打击。因此,对土建工程进行全面管理无论对于建筑企业、社会还是国家都有重要意义。

3.1引进创新的管理观念

现阶段,各行各业竞争都比较激烈,市场竟争也比较激烈,所以土建工程企业的面临很大的生存和发展挑战,尤其是长期依赖建筑施工的企业,在市场发展比较残酷的压力下,经营成本大大增加,利润所剩无几。所以,企业应根据目前发展现状,适时调整发展和经营模式,提倡新的管理制度,明确树立牢固的战略管理理念,高度重视企业的经营开发工作,把经营开发当作企业的第一要务。管理理念的创新就是要和国际接轨,而且应该重视发挥人才效应和技术创新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逐步培育一批高级管理人才和科技拔尖人才,才能保证管理的质量。

3.2明确市场运营主体

在进行土建工程管理过程中,首先应该妥善的处理好业主、施工部门、监理单位以及设备制造单位、土建构配件单位之问的关系,规范市场投资主体的权利与义务,明确各项目的市场运行主体,引导土建工程管理真正迈入市场轨道中。其次,提升工程组织的综合能力。要对电力土建工程施工人员进行严格的岗前技术培训,并对其操作技术和安全认识进行考察,对其是否具有相应的操作资格进行检查,并对不符合工程建设标准的施工人员应予以严厉的处分,以及时对工程中可能出现的隐患进行及时排查,避免造成损失,确保工程建设质量符合合同规定的质量标准。

3.3提高工程管理人员的科学素养

由于土建工程施工涉及的工作很多,施工过程也比较复杂,因此就要重视提高现场人员的施工素质,并提高对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首先在土建工程施工中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其工作技能在施工中一般人员结构比较复杂,而人员的技能水平也不一致,但是工程的质量却很重要,因此就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能业务培训,保证在施工时各施工人员能够根据施工图纸的要求进行科学的施工,以免违规操作,给工程质量埋下隐患其次要加强施工人员对施工制度的认识水平,使得施工人员能够自觉的根据施工制度展开施工工作,保持现场施工有序稳定的进行第三是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加强安全教育,使得施工人员能够掌握相关的安全技能、安全知识,在施工时做到安全操控机械设备,并且在施工时施工人员还能掌握一定的自我安全防护技能,保证自身的人身安全,在安全施工的情况下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

3.4提高安全监督力度

在土建工程管理过程中还要强调安全监督管理。必须将施工安全放在所有工作的第一位,项目负责人要按期的进行安全培训。设计易懂好背的安全口诀以及安全考核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监督。促使项目施工中的安全生产操作以及安全规范都深入每一个员工的脑海中。并且给予鲜明的赏罚制度,发挥对标的功能,将安全意识深入到整个土建项目施工的每一个步骤。

4.结语

土建工程的管理是工程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加强管理方法和技术对于提高土建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有很大的意义。在土建工程的管理中,应该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提高工程质量,促进企业的竞争力,针对自身的发展建立完善的体制,加强对人员的培养,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从经济和技术的层面进行管理,在完善管理技术现代化的同时促进企业的发展,社会的进步。

【参考文献】

第8篇:现代化理论范文

一个企业组织自身具有很强的文化特色时,会通过企业成员的共同价值观念表现出企业的特殊性。这有利于企业形成别具一格的战略,为企业的成功奠定基础,提供原始动力。企业文化是企业战略实施的重要支柱。企业组织制定战略以后,就需要全体成员积极有效地贯彻实施。企业文化正是激发人们热情、统一群体成员意志的重要手段。

1.管理思想现代化是管理现代化的灵魂。实现企业管理思想现代化,尤其要注意克服小生产的管理思想,树立起与现代化大生产相适应的管理思想。具体来说,就是要树立和加强战略观念、竞争观念、效率观念、金融观念和人才观念。

2.管理组织现代化是管理现代化的保证,就是从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的整体效应出发,按照职责分明、领导和指挥统一、信息沟通顺畅和准确等原则,合理设置组织结构;根据每个职务、岗位的特定要求并照顾到每个职工的知识、才能、品德和个性特点,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合理地安排、使用人才,还要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作为全体职工的行为准则。这样,就能使管理组织高效、协调地运转,有效地保证企业目标的顺利实现。

3.管理方法现代化是实现企业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措施。现代化的企业管理,一方面要综合运用行之有效的传统的管理方法,即经济方法、行政方法、法律方法等。另一方面要积极推广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和技术。如在计划管理中,运用市场调查、市场预测、决策技术、滚动计划、网络计划等方法;在财务管理中,运用经济效益分析、全面经济核算、量本利分析等方法。

4.管理手段现代化是推行管理现代化的工具。管理手段现代化就是在企业管理中使用当代最先进的物质技术设备。目前主要是广泛使用电子计算机进行管理。

依据十六大对创新提出的要求,我们将全面实施管理创新,以网络化管理为基础,将网络管理与传统管理相结合,加快信息流动,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管理成本,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努力建设学习型企业,提高职工学习能力和整体素质,把企业建设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实力、持续盈利能力和抗御风险能力的国际一流企业。

(1)核心管理能力创新。一是提升客户关系管理能力,对外全面提升客户满意度,以此为优势提升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对内全面提升职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二是优化管理团队,对管理团队的职能进行科学划分,实行决策权与经营权相分离,使决策者集中精力研究市场并作出科学决断,经营者有充沛精力将决策者的决断执行到最佳状态。三是建立学习型企业。在企业内部大力营造“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的氛围,重点加强管理层对经营、管理、财经、国际规则等方面知识的学习与培训;在继续做好作业层技能培训工作的基础上,利用教育培训中心和科技中心及有关院校实施全员教育,全面提升员工学习能力。

(2)基础管理能力创新。一是突出对基础数据的统计能力管理,通过对基层单位各单项工程的工程量、工程进度、材料、物资、财务等各项数据的适时收集、分析、优化资源配置,进一步提升企业决策水平和效率。二是以ISO9001、ISO14001和OSHMS三项管理体系为基础,进一步规范完善各项管理职能,最终实现安全、质量管理的自我纠正、自我改善。

第9篇:现代化理论范文

关键词:企业 人力资源管理 信息化建设 发展趋势

全球的经济都在快速的发展着,随之而来的,是信息技术的突破与水平的提高。国与国之间的交流越来越方便,合作项目也逐渐增多,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要想获得长久、稳定、顺利的发展,走上国际化的道路,就必须开展人力资源的信息化管理。在人力资源的信息化管理中,领导层应该给予高度的重视,从上至下,都应该贯彻信息管理理念,对于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要积极给出解决方案,保证企业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的顺利实施,促进企业的现代化发展。

一、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意义

为了更好的管理人力资源信息化,就应该先去了解其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管理好人力资源信息化。本文就针对这点做出简单的分析:第一,信息化的管理可以提升人力管理效率,第二,信息化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够提高企业决策的科学性,第三,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对于优化企业结构,丰富信息渠道有很大的帮助。详细分析见下文。

信息技术的出现、发展及其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改变了原始的资源获得途径与共享方式,企业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对于数据的快速整合和资源共享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在信息社会,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有了很大的转变,由传统的行政管理逐渐转变为辅助决策,所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企业的决策水平。对于信息技术来讲,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具有多样化的传播渠道,因此,加强人力资源的信息管理能够大大的丰富信息渠道。

二、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对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重视程度不足

很多企业还存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上,暂时还没有做出转变,尤其是企业的管理层,所以,不重视企业人力资源的信息化管理,这样的话,要想在企业内部开展信息化管理就会有很大的阻碍。也有一些企业,认为信息化管理就是网上办公,所以,在这种认识下,就算实施了人力资源的信息化管理,也不会有很明显的效果,等于白白浪费资源,这种做法就会使得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流于形式,很难顺利开展。

(二)缺乏专业人才

由于市场上对于该部分的专业人才需求量比较大,加上本身高端技术人才就不多,所以很多企业都没有技术较高的专业人才,导致管理水平不高,所以很多企业都不能完全掌握人力资源的信息化管理技术。

(三)企业软硬件环境不完善

对于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来说,软件是基础,然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人力资源管理软件产品的开发还不够完善,同时市场也不是很成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硬件方面,很多企业网络环境差,网络服务性能不够用的现象经常出现,再加上企业对这方面重视度不够,资金投入不到位,使得企业没有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运作的基础平台,严重制约了人力资源管理朝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

三、完善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建议

(一)加深认识

在实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当中,具有主导意义的就是领导的重视,只有在这个基础才能改变企业的传统观念,加深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认识。除了管理层,管理层应该了解新时代的发展特点,明白人力资源的信息化管理不仅可以促进企业经济增长,还能够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开展,加快企业的现代化建设的脚步。

(二)建设人才

在对人力资源配置信息技术的实施中,专业人才是最重要的因素,只有利用专业人员的技术水平,才能更好的将信息化融入到人力资源管理中,体做好信息管理,也就是说,技术与人才是核心。所以,企业要注重人才的建设,培训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人才,为人力资源信息化的管理提供有利的技术保障。

(三)软硬件建设

首先,硬件是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得以实施的的主要平台,所以为了加快信息化管理的建设,必须提高硬件和网络基础设施环境的建设。现阶段,绝大部分的企业都已经完成了基本的网络设施建设,实现了办公自动化,对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其次,软件系统,是保证人力资源管理能够实现的先决条件,企业应该适当加大资金的投入,结合自身的发展状况,选择合适的人力资源管理软件,为人力资源管理信息技术所需的软件基础。

四、结束语

人力资源的信息化管理的主要技术手段就是信息技术,平台是软件系统,具有成本低、效率高、参与性强的特点,是人力资源战略的全面定位,也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新模式。面对信息时代的市场竞争,企业必须开发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以寻求企业的顺利发展。在如此巨大的挑战面前,也只有信息化技术才能面对它。虽然,我国对于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才刚刚起步,尚未形成一定的规模与规范,在实际的实施中还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我们应该明白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意义,抓住时代的机遇,推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建设工作。

参考文献:

[1]尹秀芳,徐海青.SAPHR在企业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J].现代企业教育,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