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电厂个人培训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火力发电厂;仿真培训;思想理论;理论架构
中图分类号:TM6 文献标识码:A
1 系统论指导下的培训人才任务
1.1 培训前的技术人员的基本情况了解
在正式培训前,先要了解培训人员的基本状况,运用系统论的指导,做到培训师与培训人员基本沟通,身体状况、知识储备、技能运用,培训人员对于计算机的掌握和运用,在火力发电厂的技术仿真培训中,大部分是模拟实践中的现实场景进行的。掌握计算机的运用可以说,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的学习与教学培训活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具有全新沟通机制与丰富资源的学习环境[2]。这样可以运用已有的知识,做到培训的任务完成。
1.2 培训前的人员设计方案
在系统论的指导下,针对培训人员的已有了解,做出培训火力发电厂的人员设计方案,主要是从几个方面考虑:(1)考虑培训需求分析;(2)培训方案各组成要素分析;(3)培训方案的评估及完善[3]。在此环节中,设计方案必须本着系统论的指导思想,在各个组成要素中目标,对象,时间,频率以及应急机制等要协调一致。以仿真情景下培训火力发电厂的实践操作要求,既要合乎目标的制定,又能做到实践工作的学习和掌握。
培训中的设计方案,是一个环节相互叠扣在一起的,在系统论的理念指导下,逐渐的建设成一种制度,并且不断对其思想体系进行完善,逐步做到规范化。培训能够使得火力发电厂会投入大量的资金来进行,通过培训,员工的工作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力可以得到不断提高[4],从而增加火力发电厂产出的价值,使其获得较大的产出利益。
培训方案制定的合理性,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培训技术的高低,因此显得尤为重要。培训的结果可以从它的评估上来验证,培训质量的高低,培训方案的测评从内容效度、反应效度、学习效度来考察[5]。培训方案的成功,可以从就近的经济效益上来验证,培训投入的费用低于收益,显然说明这是好的培训方案;反之,则说明是个失败的培训方案,就需要从中找出原因,总结分析,然后在做出新的方案。
2 系统论所指导下的仿真培训系统
2.1 仿真培训系统的技术设计
在仿真培训系统中它是一个集计算机、通讯、多媒体技术、电力系统运行控制的高新技术产物[6],这个系统的完善之处就在于它拥有内部和外部的设备,包括培训实施的直接场所,这是培训技术环节的关键所在。火力发电厂的技术都是具有高参数的技术,因此在技术培训的设计方面就得具有更高的要求,可操作性和可行性较高,在投入的资金中能够得到最大的发挥。
培训系统中的完善,可以更好的运用系统论的理论指导思想,建立相关的培训平台,这样每个技术人员都可以做到技术共享,同时可以提升每个人的能力,在运用培训平台中可以做到技术的初始化和教学培训,不断研发系统的体系结构、数据库的设计以及系统功能[7]相结合的方式,不断的改善和完善培训系统,也从而丰富培训平台,让更多的培训人员参与进来。
2.2 仿真培训系统的教学平台建设
在教学平台的建设中,培训系统也在不断的丰富着,在此环节中是居于重要的位置,它的建设是基于教学软件和一些仿真机的加入,都为教学服务。仿真平台应用的教学软件中,更多的采用的是以字、图、音、视等元素,将火电厂生产流程贯穿其中,更多的是便于学员自学。该平台的特点是具有投资少、表现手段灵活、信息量大等特点,适合于有关人员的教学与培训使用[8]。对这一教学平台的建设,一直是收效成本最有利的培训方式,可以更多的获得火力发电中的一些重要技术技能,还可以完善技术的改革与创新,都是在这一教学平台中实现的。
在培训中,多数都是采用的比较新颖的培训系统,有研究者在培训中采取这种方法,提出了利用最小配置的DCS和常规的控制模块搭建仿真模型来实现火力发电厂仿真培训系统的方法[9],这种方法可以为了弥补投资不足的情形下所带来的较好的培训效果,不仅可以拥有这个最小的DCS系统,更能够起到了实现热态备件存储的功能,取得了一举多得和收效较为宏观的效果,这是培训所必须面对的,也是成功的培训系统所要求的。
通过以上培训平台的建设,不断丰富教学平台的培训机制,也可以完善火力发电厂的培训制度的创建。这就为以后火力发电厂的培训打下良好的基础,更能够提升技术人才的技能而不断巩固。
3 仿真培训系统中的不足
在培训中一些不足之处,能够在系统论的指导下,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可以预防和抵制应急事件。在火力发电厂中,有若干的突发事件,面对此种状况,做到异常状况的培训,才能更好的解决和处理一些培训不足。因此,仿真机在这一环节中就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它用于培训变电运行人员,可以提高运行人员的实际操作技能,大大增强运行人员分析和处理事故的能力达到现场培训和理论教学都难以实现的培训效果[10]。拥有仿真机是可以预防突发事故的,做到培训完善,可以更加有效的降低火力发电厂的成本,这个也是在培训中所倡导的理念之一。
同时,在仿真培训系统中,也存在着理论上的缺陷,这在实践中要不断的总结经验后,再应用到教学平台中,将培训系统的体系健全,这是火力发电厂的企业效益所在,也是关乎着技术人员对于技能掌握的熟练程度的运用,不断的发掘技术人员的才能,更好的完成火力发电的日常工作,做到尽职尽责,同时在培训中要做到:严格要求培训人员对技术进行掌握。只有做到技术熟练后,才处理应急事件中才能得心应手。
面对火力发电厂的培训,而有选取的仿真培训系统,在系统论的指导下,不断健全其制度,巩固它的仿真培训系统,不断挖掘培训人员的潜力,凝聚智慧共同打造一个完善,系统的培训,不断为火力发电厂的企业效益增色添彩。
参考文献
[1]林森.国内外员工培训理论研究综述[J].对外经贸,2012(3):127—128转131.
[2]薛枝梅等.我国企业E—Learning培训的现状及对策[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3):115—118.
[3]王俊.员工培训方案设计研究[J].经济师,2012(5):219—221.
[4]卢华.培训的价值取向及提升策略[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17(4):81—82.
[5]鲍守杰,张晶.论员工培训方案及培训的重要性[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1):79—80.
[6]朱金文.220KV变电仿真培训系统研究[J].大众科技,2005(5):85—86.
[7]王旭,张媛媛.变电二次设备仿真培训系统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东北电力技术,2005(2):47—49.
[8]苏泽光.基于WEB火力发电仿真教学平台开发[J].实验技术与 管理,2005,25(9):89—91转95.
[关键词]发电厂; 运行班组 ; 高效 ; 管理
[引言]:
目前发电厂运行班组的管理已经有了完善的管理制度,最简单的办法按照各项规章制度执行即可。但重点是通过值长的管理,从安全生产、经济运行、技能培训、文明生产等方面入手强化管理,提高人员道德和职业素质,使运行班组成为一支和谐的、年轻的、充满活力和斗志的、具有凝聚力的队伍。
1、班组安全生产管理
发电厂在日常管理和运行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安全管理问题。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发电厂作为特殊高危行业,在运行生产过程中一旦发生安全问题,不但会造成发电厂的经济利益损失,同时可能造成设备损坏、环境污染、人员伤亡等严重后果。可见安全管理问题的重要。因此,在日常安全管理上应谨小慎微,时刻保持一颗如履薄冰的心。
1.1日常检查监督
值长在班组安全管理过程中,应在值内全面、认真推行安全标准化管理,坚决贯彻执行两票三制,杜绝出现违章指挥和人员误操作。同时值长要保持清晰的头脑,不定时进行两票动、静态检查,加大两票违章的考核力度,做好整个班组成员的工作监督和检查,对容易出现的地方,值长应亲自去监督检查。
1.2开展安全日活动
1.2.1新员工安全教育。值长应及时对新入厂的员工进行上岗前的班组安全教育。介绍本班组生产概况、特点、岗位职责、作业环境、设备状况等。重点介绍可能发生伤害事故的各种危险因素和危险部位,用一些典型事故去剖析讲解;安排学习《安全规程》内容,并进行安规考试;加强两票的培训;加强现场规程和系统图培训等。
1.2.2开展事故案例分析。通过对安全事故案例的分析,了解事故发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总结经验教训,从而提高员工的异常分析能力和事故处理能力,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加深员工对事故理解,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
1.2.3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
严格执行部门下发的运行岗位巡回检查制度,按照巡回检查路线、时间、标准,员工在自己的岗位管辖范围内,对生产设备的运转情况进行详细检查,对特殊情况如天气变化,异常工况应增加检查次数,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采取措施消除隐患,排除故障,防止事故发生和扩大。
1.2.4严格执行交接班制
值长重视运行交接班质量,做到当班期间心中有数。班前会及时了解当班期间的工作任务、运行方式、设备缺陷、检修工作、安全措施等,交代安全注意事项并做好相应事故预想。把设备运转情况、异常情况及处理结果、存在问题、处理意见,以及生产的原始记录、领导的生产指示等一一交接清楚。做到不清楚不交班、不接班。班后会要结合当班工作情况,表扬好人好事,批评责任心差、忽视安全等不良现象,及时分析原因,查找问题,提醒教育以便不再出错,提出对策、措施和建议,从思想上真正提高人员工作责任心。
1.2.5开展安全大检查
安全大检查不仅要查设备缺陷,还要查人员安全责任心,员工是否掌握了安全操作技能和自觉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以及各种安全生产制度,对于不安全的行为是否敢于纠正和制止,是否严格遵守劳动纪律,是否做到安全文明生产,是否正确、合理穿戴和使用安全工器具,检查班组成员是否熟练掌握规程及系统图。
2、班组经济运行管理
发电厂作为发电企业,需要整合有利资源,通过合法、合理经营手段获得最大的利益。在机组运行中应提高机组效率,降低发电生产成本,提高发电厂的经济效益。值长应带头进行指标分析,树立节能降耗的意识,督促监盘人员加强参数分析和调整,加强锅炉燃烧调整,合理选择运行方式,努力降低辅机电耗,节约厂用电量。值长应实抓实干,科学管理,合理分配指标竞赛奖励,充分调动值内人员节能减排的积极性。
3、班组技能培训管理
只有班组每位成员素质过硬、技术过关、安全意识强、反事故能力强,才能保证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减少事故发生。结合理论和实践的学习深入,掌握运行操作规程,熟练应用“两票”操作流程,背、画操作票和系统图;加大仿真机培训力度,通过事故演练,使班组人员熟知事故现象,结合实际经常性开展专题培训作为补充。通过上述手段使班组人员能够熟练掌握安全知识和专业技能,夯实安全基础,从源头上杜绝运行人员无知违章和技能不足导致的不安全现象发生,提高事故处理能力。
4、班组文明生产管理
班组文明管理是班组管理中最轻的一个点,很容易被忽视。但如果抓好这一点,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①。值长应以人为本,经常引导班组成员注意个人素质修养和心态的调整,可以说班组成员的职业道德、个人素质修养、心态决定了整个班组运行生产结果。值长在班组管理中提倡建立积极的心态和行动,抵制消极的心态和行动起到至关重要作用,好的心态会产生好的行为,积极的心态会带来更多的产出。
6、团队建设管理
班组应树立努力的目标,因为没有目标,团队就失去了意义。对照目标对组内工作进行测评,显示班组的成绩,共同分析查找差距,提高班组凝聚力②。定期组织值内、值际间的文体活动,诸如球类比赛,增强班组凝聚力。组织需要团体协调、配合的活动让大家在不同层面了解一个人,以此来促进工作中的相互配合、默契。值长应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结语
运行班组管理是一项不断改进的工作,在实施上必须要严、细、实。运行班组作为发电厂最重要的基本单元,必须从安全生产、经济运行、技能培训、文明生产、团队建设等方面进行管理。提高所有运行班组的综合水平,才能保证发电厂的安全运行,才能提高发电厂持续盈利的能力。
[参考文献]:
2008年建厂初期,乌鲁木齐热电厂的生产主力军由来自苇湖梁电厂分流来100人,其中包括多经非生产岗位人员60人,其余40人中20名在生产主机岗位,剩下20人在生产辅助岗位。加之同年分配来80名应届毕业大学生组成,无论是立足企业的长远发展还是面对个人价值的充分体现,全员素质的提升都迫在眉睫。
融汇企业精神,实现人才成长通道
近年来,中国五大发电公司先后进驻新疆,并且开发建设了多个火电项目,为新疆发电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勃勃生机。但电力事业的迅猛发展背后,是大批电力人才的缺乏,这就迫切需要迅速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电力人才,以满足电厂发展的需要。乌热电厂远观这一形势的发展,在2011年初,本着“成就每一个人”的企业精神,为搭建人才培养平台,畅通人才成长通道,促进生产运行人员岗位技能和整体素质的快速提升,满足企业安全生产、持续性发展的需要,积极创新培训手段,结合培训工作实际、企业员工特点,结合薪酬激励机制,在该厂发电运行部即“每月一考”、“每班5分钟,人人当老师”、“仿真机比武”、“事故大演练”等一系列的活动之后,又开展了“创建星级值班员”活动。
乌热电厂全厂集控炉、机、电专业及辅控燃、化灰专业,共108人,岗位都是固定。4个班长、8个主值。岗位一般不会变动,也就意味着在一个岗位上工作3年、5年或者更长的时间,势必会造成人员思想的波动。热电厂发电运行部,在不断探索中发现了这一问题的存在,通过不断研究、深入基层和针对现场实际情况的了解,开展了“创建星级值班员”活动。通过“创建星级值班员”活动的开展,畅通了人才成长通道,使每一个员工都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达到更高的岗位级别,得到更多的晋升机会,提高自身的成就感和归属感,使人才在没有空余岗位的情况下,也能够有成才和上升的空间,从而激发员工学习业务技术、苦练岗位基本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工作热情,进一步巩固全能岗位培训的成果,提高运行人员独立操作及事故应变和处理能力,全面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集控、辅控全能值班员。
形式新颖多样,实现动态管理考核
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根据乌热电厂《发电岗位星级员工动态管理》,星级值班员评定每半年举行一次,实行动态管理考评,评定依据为员工半年综合测评成绩。正所谓“学好了上,学不好就下”,所有运行人员晋星都不受岗位限制,集控、辅控运行岗位均按十星级划分,基础星级最低为一星级,最高为十星级。集控星级为金色,巡操基础星级为一星,副值基础星级为四星,主值基础星级为七星;辅控星级为银色,值班员的基础星级一星,主值基础星级为四星,班长基础星级为七星。参加星级员工评定的人员,晋星期间必须完成发电运行部年度培训计划内容和部门规定的专业学习内容,从理论知识、实际操作、仿真机培训、现场考问等多个层面进行考评,结合“每月一考”、“人人当老师,每班5分钟”、“每月事故演练”、“仿真机技术比武”等,分别对集、辅控人员能否完成锅机电、燃化灰专业的日常独立操作、事故处理进行测评,判断能否晋星。
“发电岗位星级员工动态管理”活动一经全面开展,班前班后惊喜的发现——身边问问题的同事多了、翻规程的同事多了、跑现场的次数也多了……一个月一度的考试、专工的现场考问,就像是在搭建实现自我价值的阶梯,块块青砖砌地平平稳稳。半年学习期满后,综合测评成绩高于85分者,具备晋星资格,并进入下一专业学习;综合测评成绩在70分—85分者,保持原岗位星级,继续原专业学习;综合测评成绩低于70分者在原岗位基础星级上下调一星,继续本专业学习。同一岗位星级最高的人员优先推荐晋升更高一级岗位。达到晋升岗位对应的星级及培训积分时,如没有空缺岗位,推荐成为所晋升岗位的备员,当岗位空缺时,直接推荐上岗。每次评定晋星人员比例控制在15%范围内,80%的人员保持原岗位星级,5%的人员降星。员工评星结果需经厂长办公会审议通过,由人力资源部根据厂长办公会审议结果,对晋星和降星人员按相应的系数发放绩效奖。以此激发员工学习业务技术、苦练岗位真功的主动性、创造性。一时间全厂上下形成了良好的培训意识和浓厚的学习氛围,使“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思想高度重视,实现“公平、公正、公开”
乌热电厂一直以紧抓员工基础培训为首要工作,在培训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创新。此次《发电岗位职工星级员工动态管理》一经提出,便引起了厂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即刻便成立以厂长为组长、生产副厂长为副组长、人力资源部主任、教育培训主管、发电运行部主任、副主任、各专业专工为成员的星级员工评定领导小组,专门负责对星级员工评定全过程的监督、指导,审查,最终确认评定结果,并经厂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
《发电岗位职工星级员工动态管理》中各部门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坚决做到“公平、公开、公正”。星级员工评定领导小组成员中,发电运行部负责制定发电岗位职工星级员工动态管理的具体实施方案、培训内容及细则并加以实施,并做好员工星级评定期间日常培训内容的制定、组织各类考试、阅卷、考试成绩及培训积分的统计、上报等工作。人力资源部主要负责对员工评星期间培训全过程进行监督、审核,对发电运行部上报的员工考试成绩、评定意见等进行审核、备案,提交厂长办公会列入议事议程,全程进行监督,将“公平、公正、公开”的精神贯穿全程。最后员工评星结果需经厂长办公会审议通过。由此看出,该厂对促进生产运行人员岗位技能和整体素质快速提升的高度重视,该厂深刻认识到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电力人才,是满足电厂发展的迫切需要。
做细评定内容,实现由点到面的结合
发电岗位职工星级员工动态管理以员工晋星期间的各类考试综合测评成绩为依据。其中各类考试包括月度考试、晋星理论考试、仿真机考试、岗位实际操作、现场考问等。晋星期间,每月出各专业学习计划,员工月度考试以培训计划内容为主,集控、辅控晋星理论考试包括炉、机、电和燃化灰三个专业内容,仿真机、实际操作考试为本岗位所学专业内容。
由发电运行部炉、机、电专工每月对集控主值、副值、巡操分别进行出题考试,燃、化专工每月对辅控班长、主值、值班员分别进行出题考试。考试试题理论部分从试题题库内随机抽取专业考题,仿真机部分为必考题和随机抽取考题。实际操作由部门各专业专工组织,设专业评审人员测评。
晋星期间的各类考试均由发电运行部负责组织,人力资源部全过程监督、审查。考试一般安排在每月25日后进行,15日内所有考试必须全部结束。考试阅卷工作由发电运行部负责,并将考试成绩在考试结束后5个工作日内上报人力资源部教育培训主管审查后予以公布。因各种原因3次未参加月度考试者,则取消该阶段晋星评比资格。
员工无论是否具备晋星评比资格,都必须参加部门每月组织的各类考试,综合测评成绩达不到70分者降一星。星级值班员评定工作的开展,调动了一线员工主动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使“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更加具体化,全体员工比学赶帮超热情高涨、全厂上下创争氛围浓厚。
奖惩多元化,“经济、安全、发展”多位一体
乌热电厂针对实际情况,以保障机组安全、稳定、经济的前提下,对做出突出成绩的给与奖励或优先晋级,对工作中安全存在失误等给以处罚和降星处理,还结合经济指标的评比,使全员从安全生产、经营管理、节能降耗、等全方位看问题,大大提高了全员素质,落实了创建“星级值班员”的实质。
《发电岗位职工星级员工动态管理》中指出参加华电集团、新疆公司及厂级专业技能大赛、技术比赛获奖的员工,在星级评定时给予一定的奖励。集团公司级一等奖晋升一星,二等奖综合测评成绩加3分,三等奖综合测评成绩加2分;新疆公司级一等奖综合测评成绩加3分,二等奖综合测评成绩加2分,等奖综合测评成绩加1分;厂级技术比武、知识竞赛,获技术能手综合测评成绩加3分,一等奖综合测评成绩加2分,二等奖综合测评成绩加1分。
评星期间员工若为人为异常、障碍责任人,予以综合测评总成绩减分或取消评星资格。异常综合测评成绩减1分/次,二类障碍综合测评成绩减4分/次,一类障碍综合测评成绩减8分/次,半年内发生2次一类障碍,取消评星资格。
创新培训模式,结出丰硕成果
随着第一批星级值班员的诞生和全厂上下高涨的学习热情、良好的学习氛围,标志着“星级值班员”的评定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集团公司领导也对乌热电厂这一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目前,已有7名员工成功晋星,成为了全厂员工学习的楷模。培训是企业积累人力资本、赢得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资源的重要手段。而“星级值班员”的评定作为这种新颖培训模式得到了员工的普遍认同,大家在工作中认真总结经验、虚心请教,工作之余不断充电,掀起了空前的学习,进一步巩固全能岗位培训的成果,提高运行人员独立操作和事故处理能力,全面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集控、辅控全能,全体员工比学赶帮超热情高涨、全厂上下创争氛围浓厚。
试用期的三个月对我个人而言是收获颇丰的一个阶段。 通过三期培训和与各位同事、领导的相处,使我渐渐开始适应现在的工作和生活。在工作中体会到的领导到同事踏实认真的工作态度,值得一提的是领导做事的认真谨慎,让我更加的严格要求自己,把工作做好做细。在此,我须真诚的向各位领导和同事表达我深深的谢意,感谢大家在这段时间给予我的足够宽容、鼓励和帮助。下面就我三个月的试用期工作进行总结。
刚刚走出校园,没有任何的工作经验,很多专业知识对我来说虽然极具吸引力,但还是非常陌生,和其他同事相比自知存在着太大的差距。而我也知道自己的最大缺点之一就是急躁粗心,而这些在电厂是非常忌讳的。所以随着这些担心,初来时的兴奋逐渐被压力所取代,心里也总是倍感愧疚和自责。这在通过大家的帮助和自己的学习,逐渐进入工作状态后,不安与紧张慢慢得到了平复,自己也有了自信和做好工作的决心。初入厂时老员工对我们进行的一系列安全教育和培训都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因为忽略任何小的隐患都有可能造成今后大的事故。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也始终牢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向老员工学习,使自己个人安全生产的意识不断得到提高和增强,为电厂安全高效运行自己应尽的努力。试用期是学习的主要阶段,通过各位同事、值长的热心帮助,我对电厂的各种设备更加熟悉,对一些基本操作也有了掌握。我相信在自己不懈努力和各位同事的无私帮助下我的专业素质肯定会不断得到提高
值班工作包含许多专业知识,在这方面原本的学习基础就不扎实,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作量增多,,再加上个人学习主动性不强,所以很多问题一知半解,很多操作不能熟练完成。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应多加强专业方面的学习,同时多向同事请教。电站中设备很多,各种参数需要牢记,只有这样才可以在工作中游刃有余。培训的技能考试暴露出我的很多问题,一些关键设备不很熟悉,一些简单操作不熟练,很多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并不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电站涉及到的知识很多很杂,这就需要我认真努力学习,虚心请教,只有点滴积累才可以使自己真正成长为一个可以独挡一面的值班员。
通过三个月的工作,我发现了自身存在的很多缺点与不足。首先与同事们沟通少,工作时缺乏思考,遇到问题也不注意总结,尤其是在工作中细心不够,又容易急躁,这些都是导致工作不能很好完成。在今后工作中,除了加强工作的认真态度和强烈的责任心外,也应该加强与同事之间的沟通交流,通过不断学习和总结增加自己的知识面,不断提高专业素养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将工作完成好。我也会虚心听取同事的批评和纠正,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在将转正的时刻作出以上的总结,是对自己过去的自省也是对今后生活工作的激励。展望邻近的20XX年,我意识到,只有行动上有方向,工作上有目标,心中才能真正有底,才能够做到忙而不乱,紧而不散,条理清楚,事事分明,逐步摆脱刚参加工作时只顾埋头干,不知思考总结的现象。当然我们在管理处能安心的工作,愉快的生活也离不开领导们的关怀和照顾,各级领导的关怀和鼓励是我们立志为崔家营发展做出自己贡献的动力,我相信凭借自己的努力和领导们的关怀,我一定会不断进步、不断提高。
一、现状分析
(一)企业发展概述
热电厂作为蒸汽、冷风、发电、煤气等重要热动能源的生产供应单位,是保证莱钢钢铁企业蓬勃发展的生命线。随着莱钢打造千万吨级钢铁强企序幕的拉开,热电厂的生产规模同步扩张,产能迅速提升。热电生产区由一个增加到三个,固定资产翻番增加到10.3亿元,蒸汽锅炉由6台增加到13台、风机由5台增加到11台、发电机(包括TRT机组)由2台增加到6台。年发电量能力由1.2亿千瓦时增至2.34亿千瓦时,煤气转供能力增至4996万GJ。由于生产区域分散,管理难度增大,且新设备、新工艺技术复杂,特别是引进与应用的TRT发电技术、煤气干式除尘技术、水处理反渗透技术都是国际先进水平、国内领先技术,为热电厂践行精益保供、能动莱钢的共同愿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员工状况分析
1、管理技术人员状况
截止2004年底,热电厂新老系统管理、技术岗定员合计87人,在岗员工68人,其中管理岗定员61人,在岗54人,技术岗定员26人,在岗14人;大学本科及以上35人,大专16人;高级职称12人,中级职称44人;2000年至2004年共接收大中专毕业生15人,(2002年和2003年公司未分配学生);燃气工程专业现仅有专业技术人员1人。
2、操作岗位人员状况
随着热电厂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张,员工数量由两年前的565人增加到目前的1120人。新进员工占职工总数的51%;其中女职工387人,占人总数的35%;操作岗位人员1038人,取得职业资格证书者447人,其中高级技师5人、技师22人、助理技师123人。高级工239人、中级工139人。
从以上人员数量和结构来看,存在着管理、技术人员严重匮乏。特别是工程技术人员总量严重不足、专业知识结构严重不合理、主体专业当中热能、热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燃气工程等专业人员相对缺乏,人才培养机制不完善,操作岗位员工持证率不高、文化程度偏低,女职工人数偏多,新进员工及转岗人员多、独立操作能力不足,岗位适应性差等一系列问题。这些情况严重影响到热电厂精益保供核心使命的完成。
(三)人力资源制度状况分析
随着热电厂产能的扩张,热电生产区由一个增至三个,车间由5个增至15个。由于管理技术人员缺乏,各单位管理技术岗位人员无法配置到位,各单位基本上都是由一名同志全面负责本单位工程建设和生产经营工作,职能科室实行复合设置,管理幅度增大,加之近两年来,热电系统生产经营和新上项目工程建设任务异常繁重。新进人员过半且分别来自于十三四个不同的二级单位,这些人员的价值观念、企业文化背景、理想信念、工作作风各不相同。我厂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管理体制、管理措施和管理人员的管理技能已越来越不能适应热电厂快速发展的要求。
二、人力资源战略分析与规划
我们紧紧围绕莱钢的总体发展战略,针对我厂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人力资源现状,立足于热电厂长远发展规划,进行人力资源能力的战略分析和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一)人员总量随热电规模而增加,但要注重质量,控制数量,年底人数控在1200人以内。
(二)管理人员的比例控在7%以内,以明确分工、强化职责为主。
(三)工程技术人员适当增加,以充实基层为主。
(四)机构设置相应调整,突出现场技术管理、强化生产过程控制。
(五)加大新进员工的管理,强化基础技能培训,按项目进展适时配置人员并做好人员的后期培训管理工作。
(六)注重人力资源的开发,以人为本,从企业文化入手,强调人的全面素质的提升。
三、对策与措施的实施
按照年初的人力资源规划和要求,积极开展工作,逐步实施并完善人力资源制度管理、员工强化培训开发、员工提升素质和整合、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工作。
(一)做好人力资源规划、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今年以来,我们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和人才观,从"以人为本、协同发展"的人力资源价值观出发,积极做好人力资源规划,不断优化劳动组织结构,规范定员管理,科学分析现有人力资源状况,开展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制定人力资源目标规划,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激活人力资源存量。系统思考、主动工作,先后招收录用大中专毕业生80余人、电校生20余人,有效缓解了人才需求压力。
加强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力度,探索完善精干高效、管理规范的员工配置方式,先后招聘录用300余名操作岗位员工并通过双向选择等方式优化配置到合适的岗位;打破常规、实施强化速成培训战略,培养了一批管理技术人才、一专多能人才、专家型岗位运行人才。使全体员工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提升了管理水平和业务技能。
全面梳理完善各类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创新管理思路,开展管理创新,推进业绩考核机制创新,加大管理考核力度,狠抓各项制度、措施的检查落实,有效的促进了员工行为方式在知识、技术、品行、道德等方面的改进与提高。
(二)强化岗位培训,提高员工素质
针对热电厂跨越式发展,新进人员多,操作技能素质低的实际,我们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扎实开展培训工作,掀起了史无前列的培训学习浪潮。
按照公司"提升执行力、推进标准化"岗位培训的要求,我们积极开拓工作思路、完善培训制度,细化培训措施,夯实培训工作基础,制定员工素质对照标准,创建员工简明技术档案,把员工的培训状况、学习力纳入全过程的控制之中,按照分析培训需求,确立培训目标,设计培训计划,实施培训方案评估、培训效果等步骤,强化全员岗位培训工作。
拓宽培训渠道,改善心智模式,实施全员品格提升训练,创新导师带徒,开展师徒互考,坚持班后总结,实施案例教学,开展月度抽考、季度三个区域同工种对抗赛,奖优罚劣、以考促学,以赛促学,注重培训效果,保证培训质量。对新进转岗员工实施强化培训,坚持每周不少于4小时业务培训,开展"一、三、六"考试考核,即对新进转岗员工满一个月进行考试、考核,不合格者将退回原单位;三个月期满考试考核,不合格者由各单位领导进行个别谈话,六个月期满进行全面考试考核,不合格者将调离原岗位。
通过一系列培训方法措施的实施,从而形成了厂指导学、车间班组辅导学、员工个人主动学的浓厚的学习氛围。从2004年底到现在,已举办各类学习班24期,培训职工1800余人次;车间培训15期,培训职工900人次;班组培训职工900人次;培训班组长50余人次。今年共有468人通过职业资格证书,51人取得技师、助理技师资格,有2人聘为莱钢首席技师。大规模、超常规的全员、全过程培训学习,使全厂员工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提高了业务技能。满足了岗位生产要求,为热电厂全力以赴践行保供核心使命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三)完善考核和激励机制,发掘人力资源潜能
通过建立员工业绩考核考评制度、完善岗位动态管理和竞争上岗制度,健全新进转岗人员配置管理办法,形成了公开、公正、有序的竞争上岗、择优配置制度;加大对员工的考核力度,对专业技术人员实行年度考核,对学科带头人、优秀技术人才、技师实施每半年期考核,依据考核结果兑现技术津贴;对新进转岗人员依据"一、三、六"考试、考核,依据考核结果执行相应的效益工资标准。建立健全全员简明技术档案,把员工的学习力、执行力、工作态度等状况纳入全过程控制,增强了员工的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激发了员工的进取精神。
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确立以业绩为取向的人才价值观,开展薪酬分配状况调研,不断完善薪酬激励分配机制,加大管理、技术、知识等要素参与分配的比重,加大效益工资的分配比例,在薪酬激励考核方面,创新工作方法,实行"重点"激励,对工作绩效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下达表扬书,进行奖励;对工作造成失误或工作不力的单位下达批评书,严格考核,实现了对工作的有效控制。这种公开、公平的激励措施,极大推动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使员工的工作目标更加明确,干劲更加十足。
导入企业文化理念,实施全员品格提升培训,打造优秀企业团队,实现热电人"精益保供、能动莱钢"的共同愿景。
通过以上各项措施的实施,在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激活人力资源潜能等方面取得良好效果。从而使生产经营稳定顺行,经济技术指标大幅提升,员工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企业的学习力、创新力、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出色的完成了精益保供任务。
四、下一步打算
(一)继续做好人力资源能力分析,持续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结合年度岗效工资动态考核及公司岗位说明书的制定要求,积极做好岗位分析与岗位评价工作,不断进行定员优化,完善岗位动态管理办法,做好人力资源能力分析,着力做好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工作。
(二)深入推进岗位培训工作,做好人力资源开发
本着"不学则退,学以致用"的原则,以岗位需求为导向,创新培训观念,以创建学习型组织为载体,构建全员、全过程的学习体系,搭建"学习、交流、共享"平台,深入推进岗位培训工作,做好人力资源开发,加强对员工品格提升的训练,使全体员工的整体素质不断增强。
(三)实施人才战略,激活人才资源
关键词:火电厂;热工自动化;事故预防
中图分类号:TM621 文献标识码:A
大型发电装置是一项十分复杂且重要的工作,装置工作包括很多方面,而热工自动化装置作为整个大型发电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操作工作水平和质量将直接影响着整个火电厂电力生产的质量,关系着后期工程的使用周期和使用寿命,甚至会影响人们生命安全。因此,探讨、分析在火电厂热工自动化装置操作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只有操作人员重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最终,才能认清工作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并积极寻找解决操作问题的应对对策,从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整个建筑火电厂发电的水平和质量。
一、热工自动化概念
火电厂的热工自动化主要是为了保证在电力生产过程中运用自动化装置或仪表对热力生产过程进行控制,达到生产过程安全、高效的目的。在热力过程中可以完全实现自动化处理,不需要人工进行参与数据测量、信息处理等。热工自动化不仅提高了热工自动化的设备安全性,而且还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时间。同时,随着电力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力设备自动化的程度也不断的提升,相应的设计也应该满足安全高效的目的。图1所示的是自动化系统的组成部分。
二、电热厂热工自动化现状
热工自动化技术是一种综合性的高新技术,它主要是运用信息技术诸如计算机技术、热能工程技术等对热力学的参数进行相关检测,达到在生产过程中进行管理、监控、优化等,实现提高产量,减少人力物力等成本的消耗。热工自动化技术主要是对所涉及的设备和辅助设备进行自动化的控制,保证其运行状态良好。但其相关的技术设备数量多且生产工艺复杂,同时设备大多都处在长期高速运行且易燃的环境下。因此,自动检测、保护、报警等程序是现代热工系统内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热工控制系统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测量系统、控制系统以及执行机构。随着技术的提高,相较于之前的热工自动化系统在设计原理上并没有太大的改变,只是控制系统逐渐向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方向发展,继而实现远程控制操作。
三、电热厂的事故防范
随着电热厂的发电设备技术不断的提高,发电机组的容量、机组的参数以及机组的运行也不断的在进行改变,火热厂的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并且由原来的辅助设备逐渐转变为决定电热厂发电机组安全高效运行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在自动化系统运行的过程中,任何一个细小的环节出现问题,都会造成一些重大的失误,诸如系统发生故障、发电机组跳闸等,甚至还会造成主设备损坏,因此,为了防止这类事故的发生,需要从以下几点进行考虑。
1 做好基础工作。热工自动化设备在从最开始的采购、选型等各个步骤及进行严格的把关控制。在进行设备选购时,要仔细进行对比,按照实际需要进行选购,对于非正规制造厂生产的设备,要坚决避免。对于有些设备没有经过实际运行考验的产品使用时要慎重,尤其是联锁、自动保护系统中的运用更要坚决避免。
2 加强检查力度。热工自动化设备在运行时,要及时对设备中可能存在的缺陷以及隐患进行排查并对查出的问题进行改善和修理。在对热工自动化系统中存在的隐患进行检查时,还要把相关责任落实到个人,完善管理制度。同时,对于设备中出现的问题、缺陷,要及时进行记录,以便为下一次的修整提供资料。如果有些设备不能进行及时处理,也要及时做好记录,并与相关部门或是生产厂家进行联系,及时做好安全措施。
3 加强员工素质。热工自动化设备由于数量种类较多,而且设备更新速度快,但是,相关的技术人员的培养的自身知识技术的更新却是很缓慢的。因此,就需要相关的技术人员要及时提高自身操作技术、完善设备的相关知识。在工作中,能够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和思考。而且还要定期进行专业技术的培训指导工作,要根据不同的操作人员进行不同的培训与测试。加强对工作人员安全教育的培训,从而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工作水平。
4 完善管理制度。在进行火电厂热工自动化工作,必须要加强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根据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对规章制度的不断完善和提高。除此之外,还可以从以下两点进行完善:(1)对于热工自动化设备进行定期检查,不断完善校检制度以及自动保护试验制度,提高对分散控制系统的检修维护工作的效率;(2)设备巡检、日常管理维护等工作制度要落实到位。在进行日常维护和检修工作时,对于发现的问题和缺陷要及时向有关部门进行汇报,进行及时处理,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结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火热厂自动化装置具体运行操作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对自动化设备存在的缺陷和隐患检查力度不够严格,管理体系存在漏洞和缺陷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自动化设备工作的顺利开展,必须要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提高工程施工质量。笔者提出,应该完善施工管理制度和体系,注重施工各个环节的管理,减少和避免管理漏洞。笔者希望更多的专业人士能投入到该课题研究中,针对文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指正建议,为提高我国火电厂发电工作做出重要的贡献。
关键词:水电厂;设备;管理
作者简介:舒采伟(1974-),男,湖南溆浦人,湖南沅陵凤滩水电厂,工程师。(湖南沅陵419621)
中图分类号:F27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9-0090-02
湖南沅陵凤滩水电厂(以下简称“电厂”)于1978年建成投产,共安装4台100MW混流式机组,总装机容量400MW。由于设备运行30多年,设备老化问题严重,机组发生了转子磁极阻尼条损坏、转子中心体及排水环开裂等一系列重大缺陷,电厂安全生产局面一度陷入“两多一少”(主设备问题多、机组强迫停运次数多、发电量少)的艰难困境。通过对设备进行综合治理,积极开展设备管理创新,电厂解决了因主设备先天不足而困扰安全生产的难题,在水电厂设备管理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一、设备管理的主要做法
电厂在设备管理方面的主要做法包括:科学决策、推行点检、优化工序、技术革新、国产化改造、从严管理六个方面。
1.科学决策,安全、效益两不误
在应对投产初期的主设备重大隐患时,电厂当初面临两种方案可以选择:其一,是4台机组全停不发电,逐年、逐台对隐患机组进行维修。其二,是预防重大设备损坏事故,边发电、边维修。通过认真研究和反复论证,电厂确定了“以建立预案体系为保障,防止事故扩大,努力减少国家投资损失”的工作思路,在制定“重点设备定点定修措施”和“设备事故应急预案”的前提下,科学做出了“边发电、边维修”的决策。针对阻尼条损坏、转子裂纹、排水环裂纹等系列问题,采取定点人工监测、定期停机检查等一系列重点设备定点定修措施,及时发现和处理了大量主设备缺陷,避免了设备事故,同时获得了较好的发电效益。
2.推行点检制,提高设备管理效率
2009年,公司大力推进点检制管理,水电厂以此为契机,在设备综合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全面推行了点检制。
第一是建立点检制度体系。建立了包括组织体系、点检管理标准、点检技术标准、定修策略及各类支撑文件在内的点检制度体系。设备管理按照机械、电气2个专业分工。点检技术标准在“八定”原则的基础上,建立日、周、月点检工作卡和日、周、月点检路线,并以定期试验、维护标准、检修管理标准做补充。设备定修策略在按照预防检修、预知检修和事后检修进行设备A、B、C分类的基础上,结合《发电设备检修导则》检修等级界定、技术监督周期及运行经验后,以表格形式制定。设备定修策略注重以“状态检修”为主,各辅助设备的检修以开展D级检修与定期检查保养为主,机组等主设备的检修,在满足技术监督周期要求的同时,计划检修与定修相结合,并对每个设备的检修进行三年的预安排。
第二是解决执行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在推行点检制的初期,发现由于检测点列得过多过细、点检数据大而杂等原因,存在点检走过场的现象。针对以上问题,为了提高点检工作的有效性,一方面对点检标准体系中的点检部位和点检项目进行了优化和调整,选取其中能准确反映设备健康状况的关键点进行长期重点监控,并逐步建立点检监测数据库系统,以便于统计分析和观察变化趋势。目前已经结合设备健康状况开展调速系统漏油量、GIS微水含量与压力变化、排水环振动等10多个重点设备关键参数的运行趋势分析。通过对重点设备的关键参数进行运行趋势分析,较好地掌握了重要机电设备的运行状况,为机组运行工况的调整、机组检修计划的安排、检修项目的确定以及设备隐患的排查,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另一方面采取定期检查、不定期埋“地雷”抽查等形式,对点检制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对点检不到位、点检数据不真实、消缺不及时等现象及时进行考核,督促点检制的有效执行。通过采取这些措施,有效避免了点检走过场的问题。
第三是注重设备缺陷管理的检查、监督与考核。将全厂所有设备的管理责任细分到每个岗位,要求设备缺陷处理不过夜,对不能立即处理的重大设备缺陷必须采取预控措施,进行挂牌督察处理;汛期坚持开展设备缺陷周分析,布置、落实防范措施;每月坚持开展设备运行分析,检查设备缺陷处理情况,总结设备缺陷分布规律,不断改进;将设备消缺率、非计划停运率等指标均纳入员工绩效考核范畴,特别是对重大缺陷的处理实行重奖重罚、考核兑现。通过采取这些严格的管理措施,使设备缺陷得到及时消除,保证了设备健康水平。
第四是加强过程控制,提高设备检修质量。按机组检修级别,分类清理检修项目的W、H点,建立完整的W、H点质量验收标准和规范W、H点的关闭流程,点检员严格按标准进行现场签字验收。通过执行W、H点验收制,高质量地完成了水轮机轮毂解体大修、受油器解体检修、组合轴承局部解体检修、主轴密封衬套修补等一系列重大检修项目的实施,提高了设备检修质量。
第五是强化培训。人员素质是保证点检有效性的必要措施。针对点检制的推行,长期开展岗位技能培训和第二专业培训活动。电厂成立由厂领导任组长,部门负责人、综合部培训专责及分部培训员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安全生产部负责组织制定和实施岗位技能培训计划和第二专业培训计划;领导小组定期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评估结果与分部和个人绩效考评挂钩。通过强化培训,一方面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一专多能的技术人才,为点检制的推行提供了人员保证;另一方面加快了新学员的成长,充实了后备技术力量。
通过点检制的推行,电厂各部门职责界限更加分明,设备日常维护更加到位,设备检修更加规范。实践证明点检制是提高设备效率,延长设备寿命,保证安全生产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3.优化工序,提高检修工艺水平
为尽快消除主设备重大缺陷,采取不断优化检修工序,缩短维修周期的措施,集中解决主设备问题。2009年进行1#机磁极处理,厂家制定的维修工期为60天,电厂通过认真研究,自制专用工具,创造性将“拆尽重装”工序改进为“拆一装一”工序,有效解决了磁极更换过程中转子不平衡、盘车困难、施工进度缓慢的问题,将处理一台机组的工期缩短到了20天。2001年至2009年,先后完成了4台机转子磁极临时处理和永久更换、4台转子中心体裂纹处理、4台机排水环裂纹处理等维修工作。
2008年1#机轮毂首次进行解体大修,对两道关键工序进行了优化。一是在导叶套筒的安装过程中,套筒磁力钻定位钻孔和定位攻丝是关键工序,怎么做得更好更快?经过反复研究,打破常规的钻孔方式,采用自制的定位钻孔工具,创新了“全定位攻钻法”,通过此道工序的改进,保证了攻钻的质量和同心度。二是采取受油器局部解体的全新施工方法,省掉了受油器与大轴延伸轴间隙调整的工序,至少节省7天工期。这两道关键工序的优化,不仅减轻了检修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效率,还减少了人为误操作的几率,保证了检修质量。
4.开展技术革新活动,提高设备可靠性
为改善投产初期二次设备不可靠、机组非计划停运频繁发生的不良状况,采取到同类电厂、制造厂家、科研单位进行设备调研,征集合理化建议、成立技术攻关小组、召开技术革新方案研讨会等措施,实施了大量技术革新项目。成功解决了机组辅机电源不可靠、机组自动化及保护元件误动作、计算机监控系统功能不完善、调速系统不稳定等问题,设备自动化程度和可靠性不断提高,机组非计划停运得到有效控制。
针对主轴密封衬套磨损严重问题,大胆采用高科技新型材料贝尔佐纳超级金属进行修补,修补后的主轴密封,其强度和精度均达到设计要求。这种局部修补的新方法与整体更换衬套的传统方法相比较,既节省了人工,又延长了使用寿命,降低了设备维护成本。
5.探索国产化改造工作,降低设备维护成本
电厂机组及其辅助设备都是进口设备,其关键备品备件的价格昂贵,有的甚至已经停产。为降低维护成本,采取多项措施实施国产化改造工作,一是组织人员考察国内生产和技术力量较强的企业,对进口关键备件进行测绘、试制,打通直购渠道。二是对于一般的易损易耗件、对材料无特殊要求的机加工配件以及、辅助系统的设备优先实施国产化,对材料特殊、工艺复杂、精度要求高,影响机组安全运行的关键设备,根据技术条件和实际情况逐步开展国产化工作。目前已经完成部分仪器仪表、自动化元件、机组同期装置、机组PT、CT、水轮机调速器、励磁变压器、计算机监控系统等设备的国产化改造,大幅度降低了设备维护成本。
6.从严管理,提高设备管理执行力
再好的设备管理措施,如果执行不到位,将无法产生良好的效果,而从严管理是提高设备管理执行力的有效手段。电厂从严管理是指要求严、制度严、考核严。首先是树立和强化“严”的意识,强调“服从也是硬道理”,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让员工从思想深处认识到从严管理的必要性,培养纪律严明、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其次是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流程,努力做到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依,用制度管人管事。三是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坚持违章下岗,严格考核。多年来,电厂在设备管理方面一直坚持从严管理的工作作风,为不断提高设备管理水平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二、设备管理的成效
多年的设备运行管理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1.避免了重大设备损坏事故的发生
在主设备先天不足的情况下,通过科学决策和加强管理,及时发现和消除了一系列重大设备隐患,截止到2011年9月24日,电厂连续安全运行3000天,没有发生重大设备损坏事故。
2.设备可靠性指标不断提高
机组等效可用系数逐年提高:2004年为74.83%,2006年为94.5%,2010年为96%。
机组非计划停运次数大幅度下降:2004为24次,2006年为4次,2010年至今为0次。
三、结束语
设备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有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在推行“无人值班、少人值守”运管模式的新形式下,电厂需进一步提高设备管理水平,确保设备可靠性和自动化水平,以达到“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要求。
参考文献:
自8月8日以来,省收委员会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以科学认真的态度对我矸石热电厂一期工程进行了全面竣工验收,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意见,这对我们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电厂管理工作,促进电厂安全高效经济运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此,我代表××向省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表示最诚挚地感谢。
针对检查的问题,下一步我们要抓好以下工作:版权所有
一、认真抓好所查问题的整改。对这次竣工验收查出的问题,我们要立即召开会议,逐条落实到单位、部门和有关人员,限期制定出措施,抓好整改,对整改不力、限期内整改不好的有关责任人,坚决进行严肃处理。同时,我们将以顺利通过竣工验收为契机,针对现场存在的问题,举一反三,对电厂进行一次全面细致的大检查,发现问题盯上靠上抓整改,最大限度地堵塞漏洞,消除隐患,确保电厂安全高效经济运行。
二、不断强化电厂管理,努力提高电厂效益。进一步落实责任,围绕劳动纪律、工作作风、设备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建立健全各项基础管理制度,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认真总结运行发电以来的经验教训,坚持开好生产经营分析会、经济运行分析会,进一步摸清各种燃料、特殊材料及各类配件的用量。采用倒逼成本法,落实好内部承包,抓好煤耗、油耗管理,控制好厂内电耗、水耗,把成本控制落实到每一道工序、每一个岗位、每一个人,逐步建立起“厂部整体控制,车间层层把关,逐级落实、严格考核”的成本管理体系。
三、全面加强设备管理,确保机组安全高效运行。进一步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和安全意识,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形式,加大员工培训力度,把员工的正规操作纳入内部管理考核内容,实行职工不安全行为与岗位动态管理相挂钩。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实行以“设备管理零缺陷、运行管理零异常、安全管理零违章”为主要内容的安全“零”目标管理,不断强化设备的维修保养,严格上岗巡检制度和定期检查制度,努力实现由被动消缺向积极维护转变。进一步强化运行状态控制,加强机组的在线分析的全过程因素控制,实行全天候跟踪监视运行,做到超前分析、超前诊断、超前治理,确保各种运行参数保持在设计范围之内,确保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版权所有
四、抓好电厂的二期工程建设。进一步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坚持横向分工负责,纵向逐级负责,按照责任目标要求,一级抓一级,分项抓落实,层层保兑现。不断强化工期意识,安全意识,对照施工进度网络图,细化量化单项工程工期安排,坚持好月平衡会、周例会、早碰头会制度,搞好组织协调,搞好工序穿插,搞好文明施工。不断强化质量监督,严把材料进厂关,严把施工工艺关,不合格的材料一律不进,规定的工序一道都不能省,关键环节、关键地点、关键时间实行全过程监督,尽量降低造价,加快进度,确保二期扩建工程早日竣工投产。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我们的电厂虽然通过了竣工验收,但难免在今后的工作中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因此,我们衷心地希望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一如继往地关心和支持我们,多提宝贵意见,促进我矿电厂管理及各项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管理 成效 组合拳
“设备健康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电厂人员的安健环意识有了较大提升,按规范作业的意识得到了明显提高,电厂的面貌焕然一新”,这是2014年天一电厂安全性评价复查得分率取得93.55%的骄人成绩后,粤电集团公司专家组写在总结报告中的一段话。
截至2014年12月31日,天一电厂实现连续安全生产4462天。2014年,通过了国家能源局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级一级企业评审,荣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状”称号。近年来,天一电厂秉持“向管理要安全、向管理要效益”的思想,厂领导班子团结带领全体员工积极进取,综合运用多种管理手段,以问题为导向打出管理“组合拳”,管理成效已逐步显现。
一、稳扎稳打,着力打好“基础管理拳”
水电厂日常生产管理工作烦琐复杂,其中大部分属于例行定期工作,如何保证大量的日常工作得到有效落实,一直是困扰我们的难题。比如班组分管的设备设施和基础管理工作任务一直未能合理有效地分解落实到每个班员,大部分工作都需要班组负责人临时进行安排。
2013年4月份,天一电厂下发了《关于分解落实基础管理工作任务的通知》,针对工作计划、整改项目、安全生产责任制、承包商、预算管理等175项全厂性日常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明确了各项工作的组织措施、实施时间、检查要求、责任部门等,各部门及班组再逐层进行分解,直至责任落实到人。职能部门定期组织抽查落实情况,厂领导不定期进行检查指导,检查过程中注意双向沟通并收集反馈建议,以便及时改进有关工作,同时将抽查完成率纳入到各部门季度及年度绩效管理进行考评。
一年多以来,通过扎实开展基础管理工作,稳步推进了全厂上下日常工作的有效落实,各部门基础管理工作季度抽查完成率总体上逐步提高,工作完成质量有较大提升,夯实了全厂管理工作的基础。一些部门及班组负责人反映:以前没有人管的工作现在有人管了,以前有的工作做了与没做一个样,现在有了明确的规定与监督检查,大家都根据各自的职责要求行动起来了。
二、扭转被动局面,主动打出“设备管理拳”
设备管理是企业安全生产的保障,也是企业提高效益的基础。长期以来,天一电厂设备管理基本上是“急救式”或者“换新式”的管理,有问题了才去处理,处理不了但能确定故障点的就进行更换。近年来,为了扭转设备管理被动的局面,相关部门做了以下卓有成效的工作:
首先是按照《设备设施管理职责分工标准》和《设备设施管理责任人管理标准》要求,明确有关部门的设备管理职责,坚决执行设备管理责任人制度。例如对于主变压器,指定一个设备主要责任人,再指定一个配合的责任人,两个责任人倒班时间不同,保证对设备管理不留空当。对于有在线监测的主设备,相应班组指定专人负责,通过在线监测系统实时查看发现了1号主变绝缘油总烃升高异常的问题,制订了科学合理的运行方式,并于2013年7月份顺利完成了主变吊罩大修工作,消除了设备重大隐患。
其次,加强设备技术改造管理,完善设备技术档案。天一电厂许多设备已运行了十余年,逐渐不能满足现阶段安全技术要求。为此,及时做好设备健康状态评估,加大设备改造力度,做到按设备寿命年限更换备件或进行技改。设备责任人适时提出详细的设备改造技术方案,包括设备选型、技术优势、安装调试、后期维护等内容,并严格开展设备投产验收工作,防止设备出现“先天”不足。同时,充分利用EAM系统设备管理模块,建立完善设备技术参数、检修维护记录等档案资料,为设备建立“病历”,当需要评估设备运行工况或分析处理相关故障时,确保第一时间能找出完整的技术资料,做到举一反三。
再次,加强设备巡视检查,严格设备缺陷管理。运行人员每天对全厂设备进行5轮巡视,检修人员每天对所辖设备开展专项巡视,并严格做好详细的巡视记录。2014年6月30日,检修人员巡视发现有雨水顺着3号主变低压侧母线流入厂房后,滴落在厂用变柜体上,可能引起主变低压侧短路接地,有关人员及时进行了处理,从而避免了一次主变低压侧短路接地造成机组跳闸的事故。2014年,按照粤电集团公司全面对标管理要求,将设备消缺率作为对标指标纳入设备管理,以先进的水电企业为标杆,制订并逐步落实对标实施方案,2014年全厂设备消缺率较往年提升了1.91%。同时,严把机组大小修质量关,有效地减少设备缺陷的发生。
有效的设备管理使得厂房内“三漏”现象明显减少了,水车室踏板不再是“油光满面”,技术供水层也不再有积水,天一电厂的厂房面貌焕然一新。
三、有的放矢,坚决打好“外包工程管理拳”
2013年发生“3・7”承包商高处坠落事件后,天一电厂充分认识到了安全生产管理的短板,究其根源,主要在于对承包商安健环管理的执行力问题。
2013年7月份,结合粤电集团公司对承包商管理的有关要求,修订了《承包商安健环管理实施细则》,明确了各部门、各级人员及承包商的职责和义务,结合2013年安全性评价专家组提出的“承包商与临时工的管理问题”,进一步规范了承包商资质审查、安健环培训、安全风险交底、施工许可、安全监督、事故与应急管理等要求,严格限制未经培训和授权的人员参与施工,严格对聘用临时工开展安全培训考试并建立培训档案。
外包工程实施过程中坚决执行《各级人员安全监督管理标准》,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监督职责,坚持日常监督检查与专项监督检查相结合、检查与整改相结合的原则,严禁“以包代管”。要求与外包工程对口的班组和项目负责人全程进行监督,厂领导及相关部门领导不定期到现场抽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并督促承包商限期进行整改。同时,加大对承包商管理违章考核的力度并追究有关管理责任,切实提高了对承包商安健环管理的执行力,2014年未发生外包工程事故。
四、三“拳”并出,合力打好“绩效考核拳”
2011年11月份,天一电厂启动了人力资源管理咨询项目,并于2012年将其纳入了粤电集团公司总体薪酬改革框架范围内。2014年1月份,新的绩效管理体系正式投入运行,体系以关键业绩指标为基础和依据,层层分解落实,制订出了厂、部门、岗位三级考核标准,将工作计划、整改计划、基础管理工作等事项纳入部门及个人绩效管理,针对关键事件进行加分或扣分,个人绩效与部门及班组的绩效挂钩,实现了“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头上有指标”,根据职位、绩效等情况合理地拉开薪酬差距。同时,每月开展综合管理考核与安健环奖惩工作,以绩效考核为主,以综合管理考核与安健环奖惩考核为辅,三“拳”并出,做到有章必循、违章必究,使责任落实不仅仅停留在思想上、文件上或口头上,而是切切实实体现在绩效中、落实到行动上。2014年,共下发了7个安健环奖惩通报,包含79项整改计划措施,综合管理考核共计39人/次。
2014年以来,部门、班组及员工个人的分工和管理职责更加明确了,全厂上下的工作效率和执行力得到了明显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有较大提高。不服从安排、推诿扯皮的情况明显减少,特别是部分老员工也注意加强学习、提升技能以适应岗位工作要求。部门及班组管理人员逐步改变了先前大包大揽的工作方式,注意分工协作和合理放权,并加强对下级人员的监督指导。
五、刚柔相济,同步打出“文化管理拳”
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是企业发展进步的软实力。经过三年时间的孕育,天一电厂《卓越之道・天人合一》企业文化建设成果于2014年8月份破茧而出,正式确立了“天人合一”的经营管理思想,继承、丰富和发展了粤电集团公司“卓越之道”企业文化,秉持“活力、责任、协同、诚信”的核心价值观,用“顺天、爱人、融合、统一”的思想来指导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标志着企业管理正式踏上了文化管理的科学征途。在企业文化强大软实力的指引下,刚柔相济,凝聚全体员工的智慧力量,全厂上下逐步形成了积极向上、协同配合、敢于担当的工作正能量,有效助推了企业管理水平提升,共同朝着“员工队伍优、管理水平优、安全绩效优、经济效益优、社会形象优”的“五优”水力发电厂的愿景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