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元宵花灯制作方法范文

元宵花灯制作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元宵花灯制作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元宵花灯制作方法

第1篇:元宵花灯制作方法范文

自贡花灯会:以动取胜

说起四川花灯,数自贡的花灯名气大。自贡灯会堪称历史悠久。最初自贡地区的各种灯节活动,一般是由各类祠庙主办的。每逢节庆,这些祠庙便要点红灯,元宵节还要放鞭炮、燃烟火。自贡民间的灯节活动分布面广,风情盛行。

自贡花灯会的全景造型依山傍水、嵯峨间置,不同艺术风格的建筑群灯、不同类型和品种的工艺灯、走马灯、花鸟灯、人物灯、大型组灯,在这自然美与人工美相互交织的艺术境界中争奇斗艳。灯的造型也因题材、内容、表现手法的不同而丰富多彩,千种风情,万般姿态,构成自贡灯会独有的造型风格。

在灯会上,既可置身于动态的大海,也可在淙淙小溪旁尽享安宁。让灯动起来,是现代彩灯最有代表性的特点。自贡灯基本上做到了空中的能动、水中的能动,动得自如,动得巧妙,动得出奇。灯里边的人物会动,灯外的人物也可以动。水平运动、曲线运动、上下运动,动得让人啧啧称奇。传统工艺与现代科学技术的有机结合,是自贡灯会最为显著的艺术特色,它做到了形、色、声、光、动的统一,成为现代彩灯的代表。

泉州花灯节:绚丽多姿

泉州花灯历史悠久,是中国优秀的传统工艺美术精品。它集绘画、书法、刀刻、糊裱、彩扎于一身,以其千姿百态的造型和纷繁夺目的色彩,及五彩斑斓的灯光,构成绚丽多姿的艺术品,烘托节日喜庆氛围,令人赏心悦目。一盏上品花灯,蕴含着工艺、文化、科技和美学价值,能使观赏者流连忘返,回味无穷。

泉州的“灯节”始于唐朝。唐朝士族南下,将闹花灯习俗带到泉州。泉州的“灯节”在宋朝发展到顶峰,花灯之盛,冠绝天下,形成“上品花灯”,有“春光结胜百花芳,元夕分华盛泉唐”之说。泉州话中“灯”和“丁”谐音,寓“祈望人丁兴旺”、“迎接光明”之意。

泉州花灯的内容,以山水风景、历史人物、飞禽走兽、亭台楼阁为主。就其制作材料和方法而言,可分为丝灯和彩扎灯两类。最具泉州特色的是“无骨灯”和“料丝灯”。其中“无骨灯”为泉州独创,直接用硬纸连接而成,与一般灯用竹子做骨架的做法不同。而“料丝灯”则八面通透,采取镂空的制作方法,点起灯后整灯通透。花灯的制作,可谓式多样巧,造诣高深。

每年元宵夜,泉州古城华灯生辉,那“月牵古塔千年影,虹挂长街十里灯”的良宵美景,吸引着数以万计的中外游客。

海南花灯会:灯舞成趣

每年元宵佳节之夜,海南各市、县都要举行以彩灯为主的庆祝活动,其中尤其以琼山市府城镇元宵灯会红火热闹。农历正月十五这一天,当夕阳把椰岛染得一片绯红时,府城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就已沉浸在节日的氛围里。大街小巷,彩缎飘拂,锣鼓阵阵,男女老幼,喜气洋洋,准备晚上尽情地赏灯。夜幕刚刚降临,府城灯会的帷幕便随之徐徐展开。海府路、马鞍街、绣衣坊……各条街巷华灯齐放,火树银花,霓虹闪烁.流光溢彩,如同白昼,使府城变成一座晶莹剔透的水晶宫。

府城镇的彩灯格外独特,名称也别致,有流苏灯、霓虹灯、纱灯,还有满天星、俏媳妇、一朵花、蒺藜球、金鲤鱼……千姿百态的彩灯五彩斑斓、辉煌绚烂,把元宵之夜的府城变成了灯的世界。成千上万的游人步行在灯火辉煌绚烂中,观灯、赏灯;人在灯中行,灯的光辉和人的笑靥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副祥和的盛世吉祥画。

海南人除了在热闹的街面上张挂花灯之外,还有在家门口高挂彩灯的习俗。府城镇绣衣坊是一条仅300米长的小巷。元宵佳节期间,绣衣坊巷口的坊牌门被装饰成一座辉煌的彩灯门,游人未进小巷先见到一片绚烂。走进绣衣坊,只见精致玲珑的各式彩灯耀眼夺目,全都悬挂在通街两边家家户户的门口。彩灯造型有逗人喜爱的小动物,有吉祥如意的小;有的豪华气派,有的形状逼真。那一盏盏的彩灯闪闪烁烁,它们寄托着绣衣坊居民对绚丽生活的执著追求和真诚祝愿。

海南人对元宵灯会的喜爱已达到入痴入醉的地步,他们不仅在实际生活中“年年元宵办灯会,一年胜似一年红”,而且运用民间艺术形式把元宵灯会的盛况搬上舞台。舞台上,一群姑娘和小伙子提着小巧玲珑、金光夺目的莲花灯、鲤鱼灯,载歌载舞。姑娘们举起莲花灯,舞着扇子,犹如天池中的面面荷叶,艳艳荷花;小伙子们舞起鲤鱼灯在荷花中来回穿梭,蜿蜒前进,仿佛鱼翔浅底,游龙吐珠,有时又像鲤鱼跳龙门,云路登程。花灯一会儿组成簇簇荷花,一会儿组成一条璀璨的银河;巨龙时而俯首戏水,仰卧翻身,时而腾云驾雾,扬眉吐气。灯舞融合,相映成趣。

云南花灯狂欢节:别具一格

时值农历正月十五,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弥渡县的密祉乡民就会上演一年一度的传统节目“花灯狂欢节”。这一天,各村各寨的村民们换上了节日盛装,扶老携幼地来到位于太极山下的花灯广场。

只见,大红宫灯随风旋转,五色彩旗迎风招展,各样花灯绚丽耀眼,五彩缤纷,聚成彩色的世界。进入会场,三步一灯,五步一彩,整个会场,成了花灯的海洋。随着大铁炮震耳欲聋的“轰!轰!轰!”三声巨响,表演正式开始。此时,鼓乐喧天,各村灯按顺序上场,随着鼓点的节奏,表演起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花灯节目。据说,这些不同的灯目都有一定的寓意蕴含其中,如耍虎灯的,是预祝“风调”;耍龙灯的,瑞兆“雨顺”;耍狮子、跳龙门灯是除魔灭疾,也叫“青狮保清吉”;玩白象叫做“白象兆升平”,意为“太平景象”;有的村过去因为出过学士,则耍麒麟灯,叫做“麒麟吐玉书”,象征“翰墨流香”;住在凤凰山下的村民,以耍凤凰灯为主,叫做“双凤朝阳”。

第2篇:元宵花灯制作方法范文

一、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纠正“小学化”教育内容和方式。幼儿园(含学前班,下同)要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科学制定保教工作计划,合理安排和组织幼儿一目生活。要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灵活运用集体、小组和个别活动等多种形式,锻炼幼儿强健的体魄。激发探究欲望与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品德与行为习惯,培养积极的交往与合作能力,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严禁幼儿园提前教授小学教育内容。幼儿园不得以举办兴趣班、特长班和实验班为名进行各种提前学习和强化训练活动,不得给幼儿布置家庭作业。

二、创设适宜幼儿发展的良好条件,整治”小学化“教育环境。幼儿园要创设多种区域活动空间,配备丰富的玩具、游戏材料和幼儿读物,为幼儿自主游戏和学习探索提供机会和条件。严禁教育行政部门推荐和组织征订各种幼儿教材和教辅材料,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以各种名义向幼儿园推销幼儿教材和教辅材料。幼儿园不得要求家长统一购买各种幼儿教材、读物和教辅材料。幼儿园要严格控制班额,不得违反国家相关规定超额编班,坚决纠正大班额现象。

三、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招生政策,严禁一切形式的小学入学考试。规范小学招生程序,依法坚持就近免试入学制度,严禁小学举办各种形式的考核、面试、测试等招生选拔考试,不得将各种竞赛成绩作为招生的依据。严禁小学提前招收不足入学年龄的幼儿接受义务教育。

四、加强业务指导和动态监管。建立长效机制。各地要充实学前教育教研力量,建立并完善学前教育教研制度,依托城市优质幼儿园和农村乡镇中心幼儿园,形成覆盖城乡的学前教育教研指导网络,定期对各类幼儿园进行业务指导。教育行政部门要研究建立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监测评估机制,切实加强对各类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的动态监管,定期对“小学化”现象进行专项检查,对违反规定的,责令其限期整改。存在“小学化”现象的幼儿园,举办招生选拔考试的小学一律不得参与评优、评先。设立家长举报电话,加强社会监督。

五、加大社会宣传。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力度,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宣传。充分利用和引导各种传媒宣传科学的学前教育理念。幼儿园要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实现家园共育,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的良好社会氛围。

教育部要求各地接到通知后,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对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和小学违规举行入学考试的现象进行督查和整改,并于2012年3月底前将本省整改情况书面报送基础教育二司。

(教育部网站2011年12月28日)

放慢教育的脚步

通常,我们要耐心地等待一个人的成长:智慧的觉醒、力量的增强、某种人生信念与价值的确定。在这个过程中,被教育者需要教育者针对具体的人而给予帮助――温情的理解、真挚的同情、诚意的鼓励、恰当的提醒。所以,也许教师最重要的品质,就是耐心、敏感、克制、清醒的边界意识,同时还有乐观的态度、积极的行动能力(一种临场智慧)。

现在,人们需要给自己的教育生活找寻一个生命的原点,一个思想的源头,一个美好的上游,让自己有清醒的头脑和从容的心情,去面对那些可能熟悉得厌倦了的教育场景和各种意料之外的教育事件。人们更需要把自己从时下“效率至上”的机械运转及由此带来的精神困顿中解放出来,进入“慢”的教育情境中。恢复教育本来的“慢”性。

“让真的教育成为心心相印的活动,从心里发出,打到心灵深处。”(陶行知语)我们的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精神生活,让学生在学校生活中有刻骨铭心的经历,学生在和同伴、老师的交往中能体会到快乐,有自己施展才华的领域,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展。因此,需要放慢教育的脚步。

教育是一个“慢活儿”“细活儿”,是生命的潜移默化的过程,正所谓“润物细无声”。教育的变化是极其缓慢、细微的,它需要生命的沉淀,需要“深耕细作式的关注与规范”。教育给予学生最重要的东西,不仅仅是知识,而且是对知识的热情、对自我成长的信心、对生命的珍视,以及更乐观的生活态度。

我们知道即使是知识的获得,通常也是一个困难、艰苦、缓慢的过程:人的成长更是曲折、艰难。有自己的规律,一点也勉强不得。有时候我们简直就没有办法使一个人学得更多、学得更好,也没有办法让他迅速形成所谓“良好的”习惯;我们经常无法对自己的教育行为作出恰当的判断,也无法洞悉一个成长中的孩子最需要的究竟是什么……

我们怎样才能恰到好处地保护和帮助孩子的成长呢?其实,教育就是一种互相寻找、发现,彼此增进理解的成长过程。

部分幼儿园在活动室安装摄像头引争议

日前,南京部分幼儿园统一在活动室等处安装24小时视频监控,让家长实时在线观看。此举一出,争议不断。家长认为随时可看实时视频,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动态,放心又安心;教育界人士却认为,幼儿园安装了“第三只眼”,会让教育显得不真实,甚至变成一场“表演秀”。

家长:孩子举动尽在“眼前”

在上海,浦东、闵行等区县少数民办幼儿园也在园里各处安装了探头。并与家长手机联网,家长可随时通过手机看视频,也可在放学接孩子时,去幼儿园多媒体室调出一天的活动视频。

“安装了探头,等于了了我的一桩心事。”家长王莉说,幼儿园毕竟是孩子踏出家门、走向集体生活的第一步,父母也会时常惦记孩子与其他小朋友相处得开不开心、有没有尿裤子、午餐吃得怎么样、睡得好不好等问题。有了探头,一举一动尽在“眼前”,很安心。

还有一些家长坦言:日前网上曝出外地一些幼儿园老师殴打、虐待孩子的视频,孩子两三岁进了幼儿园,如果遇上不负责任的老师,自己没办法表达,大人也不了解情况。所以,即使安装探头后每月要多交50元左右的管理费,多数家长还是表示欢迎。

老师:监控让人不舒服

为确保幼儿园安全,上海所有经过审批的幼儿园都会在园内及周边安装摄像头,但活动室内安装摄像头并不在办园条件标准内,属于幼儿园与家长的自发行为。活动室内安装“第三只眼”,不少老师直呼“让人不舒服”。

思南路幼儿园一名老师直言,在活动室安装探头,给老师的感觉是一

直生活在监视下,有些不被尊重的感觉,“老师也会认为是幼儿园管理者不信任自己,缺乏归属感,无形之中有很大的压力”。闵行依霖幼儿园园长徐刚说:如果处处有探头,会让教育处于一种“非自然状态”。有的老师会在家长面前塑造自己的形象,她的心思可能慢慢地不放在教学和照顾孩子身上,而是琢磨如何取悦家长,比如在探头监视下,多抱抱孩子,多和小朋友亲密互动等。“这样的教育变成了表演秀,有点变味了”。

还有的老师说,有了探头,可能会让教育变得无所适从,该批评时也不敢,生怕家长看到有所误解。而如今的家庭都只有一个宝贝孩子,家长往往过于敏感,某些难以顾及的细小不足之处也会被家长通过视频无限放大,为幼儿园的管理增加了难度。

教育应该回归自然

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胡意慧老师说,教育应该建立在互相信任的基础上,有了“第三只眼”,无形中容易传递一种不信任感,让老师和家长之间产生隔阂。其实,教育应该回归自然状态。对于孩子在幼儿园的一举一动,没必要“实时直播”。

专家指出,在幼儿园各处安装探头,一方面是部分幼儿园迎合家长需要,另一方面也是管理者懒惰思想作祟。徐刚说,园长每天都应该在幼儿园各处巡视,到班级与孩子一起活动、交谈,了解老师的困惑等。而有了探头,一些园长以为坐在办公室里就可掌握一切动态,会滋生懒惰思想,久而久之脱离了一线,不可取。

教育界人士普遍认为,在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即使是再高端的幼儿园,也不会到处安装探头。家长如需要了解孩子的表现,可通过家长会、亲子活动,或者与老师面谈、电话等方式,详细咨询。如今,上海不少幼儿园建立了“网上班级”,家长可以随时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虹口区刘诗昆幼儿园每个班级有专门的网页。特别是对于新人园的孩子,老师定期上传照片、视频,与家长在网上互动;徐汇区枫叶交响幼儿园通过微博孩子的活动照片等,家长也可随时了解孩子的动态。

(《解放日报》2011年10月17日彭薇/文)

郑州向幼儿发放学前教育券

记者日前从郑州市政府获悉,该市将为适龄幼儿发放学前教育补贴:从2011年秋季入园开始,年满3周岁的适龄幼儿就读幼儿园,每人每年补300元。

郑州规定,对具有郑州户籍或外来务工人员中父母持有居住证、就业证明,并且在教育、民政部门正式注册登记的各级各类普惠幼儿园就读、年满3周岁的适龄幼儿发放学前教育券。发放标准为每人每年300元,其中,直补幼儿园100元,补贴幼儿200元,每名幼儿享受补贴累计不超过3年。政府补助的重点依然是各级各类普惠幼儿园。每月托费加餐费高于1080元的孩子将得不到200元的补助。

第3篇:元宵花灯制作方法范文

过年的开端――做腊肉

话说四川人过年,是从冬至开始,因为每当临近时节,四川人就开始动手做腊肉腊肠,而整个过程要用两个月的时间,直到春节将至,腊肉也就竣工了。

每年到了冬至,农村家家户户杀猪宰羊,除留够过年用的鲜肉以外,其余用食盐,配以一定比例的花椒、大茴、八角、丁香、桂皮等香料,腌入缸中。十来天后,将之用一铁钩子挂上,然后将该铁钩上端捆上麻绳,或挂于烧柴火的灶头顶上,或吊于烧柴火的烤火炉上空,利用烟火慢慢熏干。

西部地区林茂草丰,几乎家家都烧柴草做饭或取暖,是熏制腊肉的有利条件。即使城里人,虽不杀猪宰羊,但也要在市场上挑上好的白条肉,回家如法腌制。如自家不烧柴火,便托乡下亲友熏上几块。

想象一下,每日三餐的烧火煮饭,柴火的青烟从灶门冒出来,缓慢地熏着猪肉,也缓慢地加热着猪肉。微热下面的慢熏,自然烹制效果甚佳。如此天天烟熏火燎,腊肉也逐渐变得金黄浓香,而年味也在此间弥漫开来。特别是小孩子们每每路过灶台,抬头看到在青烟中摇曳的肉块,闻着阵阵肉香,肚子里的馋虫被反复勾引,嘴里的口水忍不住咽了又咽,巴不得这日子赛跑似的奔向过年。这时候,主妇们看到孩子那满脸的馋相,哭笑不得,佯装呵斥一声,转身却也抬头看看,心里叨念着“年快来了……”两个月以后,会发现悬挂的腊肉开始滴油,有时火烧大了,滴下的油会燃烧起来。这时候,让人望眼欲穿的腊肉终于可以食用了。

品尝腊肉那天绝对算是一个大日子,家里老老少少必要聚齐,先将肉从灶门上取下,此时上面粘满了黑色的木炭烟尘,十分丑陋。需得泡进热水中,用刀将表面的黑炭刮干净,然后放在蒸笼里蒸熟,或者煮熟,煮的腊肉香味虽略逊于蒸熟者,但可减轻不少咸味。刚蒸熟的腊肉最美味,肥膘金黄透明,闪着油亮的光泽,再配合其深褐色的瘦肉与暗红色的皮,显得非常漂亮。迫不及待地放一块到嘴里,闭上眼一咬,那满嘴的香味和幸福的感觉,简直无法形容。

制作方法

四川腊肉制作全过程分备料、腌渍、熏制三步。

备料取半肥半瘦的鲜肉或冻肉,最好选择有3~5公分肥膘的猪肉,因为肥腊肉油而不腻,口感比瘦肉更好。勿用水洗,刮去表皮肉垢污即可,切成0.8~l公斤、厚4~5厘米的标准带肋骨的肉条。准备适量食盐、香料、白糖、白酒及硝,香料和硝需要预先碾碎。

将食盐和香料炒香,调和糖、酒,加入少量硝。

腌渍将制好的调料抹到肉上,按肉面向下顺序放入缸内,最上一层皮面向上。剩余干腌料敷在上层肉条上,腌渍3天翻缸,腌制10~15天。

熏制城里没有农村那样的条件,所以一般集中熏制,一天半的时间即可。可以用砖块或者铁皮搭一个熏箱,讲究的选用柏树枝、甘蔗皮、椿树皮,没有的话用一般的柴火木屑也成,熏前将腌制的肉条漂洗和晾干。然后挂入熏箱内,引燃木屑,关闭熏箱,使熏烟均匀散布,熏箱内初温70℃,3~4小时后逐步降低到50~56℃,保持28小时左右,待皮干硬即成。

最后将熏制好的腊肉挂起来,晾置半月即可食用。

大年三十夜登山

四川人大年三十晚上登山,这外地人一看肯定特纳闷,这登山啥时候登不行啊,为什么偏偏要选大年三十举国欢庆全家团圆的大好日子登,而且还是在半夜?

其实这风俗主要和四川的地理条件密切相关。四川地处丘陵地带,除了成都平原以外,其他城市都是依山而建,因此四川的寺庙都建在山上。四川的山多是小山,一般几个小时就可以爬到山顶,话说“山不在高,有仙则灵”,而四川佛、道教文化源远流长,所以到了新年伊始,老百姓都图个吉利,要赶在大年初一烧“头柱香”。

一般年三十晚上大伙儿吃过了年夜饭,看完了春节联欢晚会,烟花爆竹放到尽兴,就差不多到凌晨一两点了。这时候朋友亲戚纷纷邀约起来,一起爬山去。四川的山就坐落在城边,有些地方甚至就在市中心,散步就可以到。半夜的山上比大白天还热闹,摩肩擦踵,人声鼎沸。人们一边聊着家常,一边爬着山,还可以观赏城里璀璨的烟花,熟人碰上相互拜个年说说吉利话,就这么热热闹闹不紧不慢往上爬。

就这么走着玩着不知不觉到了山顶,差不多四五点钟的样子,这时候寺庙里早已敞开大门,灯火通明,候着大家了。进了庙门,依次上香、磕头、许愿,而新的一年就在美好的憧憬中开始了。

上完香出来,东方已经发白,正好可以观赏新年的第一轮日出,这时候母亲抱着孩子,晚辈搀扶着长辈,恋人相互依偎,幸福又充满期盼地等候新年第一缕阳光。

等朝阳升起,人们逐渐散去。经过一晚上的运动,昨夜的年夜饭已消耗得差不多了,大家加快了往山下的步伐,因为,家里年迈的老奶奶已经蒸上了热腾腾香喷喷的叶儿粑,等着一家老小回去享用。

四川的饺子――叶儿粑

叶儿粑是四川过年的年粑,其地位就像北方讲究吃饺子那样,不吃叶儿粑就不算过年。四川大年初一的早晨一定要吃叶儿粑,因为叶儿粑形状是圆的,所以也取其团团圆圆,全家和谐之意。叶儿粑软糯中略带弹性,又混合了树叶的清香,所以别有风味。

先说这叶子,既名叫叶儿粑,当然清香的叶子不可或缺,那种独有的阵阵清香便是由此而来的,正宗的叶儿粑用的是新鲜柑橘叶。当然,其他有香味的叶子都有异曲同工之妙,比如说粽子叶就是较好的选择。

制作方法

外皮用糯米粉(汤圆粉)做外皮。把糯米粉加上适量清水,揉到柔和为止。因为生的糯米粉没有黏性,包的时候如果没有娴熟的技术,很容易破裂,因此可以适量加一点大米粉,一般按照5∶1的比例揉制米团,就好包多了。但需要注意不要加的太多,口感会发硬。

馅料把芝麻、核桃、花生弄碎加上白糖做成甜馅;将鲜肉和少许芽菜剁碎后把它在油锅里炒好做成咸馅。

制作把早已洗好晾干的粑叶切成段,叶面先抹点儿食用油,再把包好的粑粑轻轻的搁在上面,放在蒸笼里蒸10分钟左右,此时你会闻到粑叶的清香,以及那馅的特别香味。

叶儿粑可以存放15天以上,在四川叶儿粑可是要从大年初一吃到正月十五。做叶儿粑虽然工序繁琐复杂,但每个家庭在除夕夜都会做上自己喜爱的这道小食品。

完美结束――元宵节偷青

其实,风靡全国的网络游戏――偷菜,在四川绝对算不上新鲜,因为几百年前四川人就开始玩现实版的偷菜了,称之为“偷青”。偷青,从字面意思理解,就是到别家的田地里去偷摘青菜(蔬菜),是四川农村过年期间的一个习俗。什么时候“偷”呢?多是正月十五晚上,在街上或其他地方看了花灯、花筒、狮子之类回家时,按预先选定的目的地,“顺手牵羊”偷回来。

第4篇:元宵花灯制作方法范文

一、创新教学形式

劳动与技术活动是以学生获得积极的劳动体验,形成良好的技术素养为主要目标,且以操作性学习为主要特征。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和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劳动技术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传统教学模式形式单一,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越来越突显一定的局限性,难以满足新时代劳技课堂的需要。因此,我们应努力探寻新的教学形式,给课堂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机。

1.开辟劳技讲坛。

传统劳技教学通常采用的是“师讲生听”“师做生看”的单向教学模式。如何突破这种传统教学形式,让课堂换新颜呢?我们不妨改变学生学习的状态,改变教师的角色定位,创新教学形式,开辟“小教师讲坛”,实现学生主动、生生互动。对于能让学生自己设计的,能让学生自己去做的,能让学生自己去教的,都放手让学生亲自去动手、去发挥。开辟“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讲坛”,请他们走进课堂,实现家校互动,使课堂别开生面。

如三年级《巧手折蓓蕾帽》一课的教学,站在讲台上的不再是同学们熟悉的老师,而是班级里的几位同学。“同学们,今天我来教大家折蓓蕾帽……”他们作为“小教师”,表现得让人惊叹:不慌不忙,不疾不徐,一步一步细心教导,讲清重点、难点,还不忘与同学们互动。有的模仿教师平时上课的样子来提问:“你们明白了吗?”有的学着教师给同学真诚的赞赏:“你折得真好!”……下面的学生也非常投入,学得格外认真,不放过每一个细节。课后,“小教师”们还互相交流自己的感受:“课前,我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教爸爸妈妈折了许多遍。”“当时上台就觉得两腿发软特别紧张,觉得脑子都发蒙了,但讲着讲着就好了。”“我觉得上台的同学都特别勇敢,特别棒!”“我喜欢小教师上的不一样的课。”让学生走上讲坛,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还锻炼了胆量,培养了表达、交流的能力,让劳技教学更有情趣了。

2.开辟第二课堂。

传统劳技教学以课堂为主要阵地,教学活动基于课堂,依托课堂。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劳技教学越来越突显其特殊性、全面性、科学性、实践性,仅依靠课堂教学已难以收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因此,劳技教学要打破课堂的局限性,开辟第二课堂,扩大信息来源,延伸技术应用,在课内外获取知识和培养能力。如成立十字绣、变废为宝、烘焙、泥塑、小制作、剪纸、编织、微种植等各种课外兴趣小组;如带领学生走进食堂,走进社区,走进农场,走进蔬菜种植基地,走进广阔的大自然,将课堂搬出教室,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又如让学生在家自己洗衣服、烧菜、钉纽扣、缝补衣物、整理房间等,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不会做的事学着做,做中学,学中做。这样,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实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二、实现学科整合

劳技教学并不是孤立的,它植根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多学科紧密联系,有其特殊性和优越性。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即将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有机地融合到劳技教学中,或将劳技的知识技能拓展应用到其他学科的教学中,进一步完善课程结构,丰富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如纸工、泥工、编织等与学生的艺术素养紧密相连,木工、金工等与学生的科学素养密不可分,对作品的欣赏评价又与学生的审美素养息息相P,对知识的收集、整理需要学生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对材料的计算、测量等体现学生的数学学习基础。不可否认的是,劳技教学还可与研究性学习相辅相成。如研究传统节日春节时我们可以学习剪窗花、做中国结,元宵节可以学习做花灯,端午节可以学习包粽子等。可以说,劳技本身就存在于其他学科中,又延伸在各学科之外,关键是我们在教学中如何根据实际需要,有选择性、有针对性地和其他课程进行有效整合,以搭建起学科之间联系的桥梁。

如在《涤纶彩球》一课中,一张正方形彩纸,制作成我们需要的涤纶件,需要借助自制的模板。而模板的制作不仅仅需要掌握一定的制作技能,还要运用数学上三等分圆等知识。因此,教师可鼓励学生大胆探讨具体的制作方法,并从观察中总结出绘制过程,体现探究性的学习过程。

又如在《纸风车》的教学中,教师预先设定了五项目标:了解风车的历史以及有关风车的故事,了解风车的制作材料、工具和工艺,学会自己制作纸风车,了解风车转动的原理和技巧,学会运用网络查找资料。很显然,这些目标并不要求在一堂课内全部实现。课前,教师布置学生到网上查找有关风车的资料,并将收集到的图片、文字资料集中整理,发给教师;课堂上,教师先播放根据学生收集的资料制作的课件,观看一些造型、选材各异的风车图片,享受视觉盛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再通过拆、观、想等办法讨论探索纸风车的制作方法;接着请学生自主选材,动手制作纸风车。学生设计制作过程中,教师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化得到较大的体现,这样的教学氛围十分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同时,通过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发挥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一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丰富教学素材

江苏省《劳动与技术教育实施指南》提出:“在实现基本目标的前提下,尽可能发挥各地资源优势,形成本地区、本学校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传统和特色。”教材不等同于课程内容,教师在使用教材时要学会合理选择和增补。课程要结合校情、教情、学情,课程内容的设置要以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和习惯为出发点,以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为目标。

如结合环保校本课程,开展“微种植”系列项目学习。“绿芽成长记”让学生亲手种下一颗颗小种子,去触摸,去呵护。从播种到发芽、长叶、开花,甚至结果,学生在和这些小生灵相处的过程中,逐渐感受到植物生长的神奇,培养了爱心和责任心。“水培植物小达人”活动中,学生自己动手用废弃的塑料瓶制作水培器皿,选取植物进行培植,了解水培植物的相关科学知识,培养观察能力、动手动脑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塑料瓶里的种植园”引领学生探索种植的奥妙,感受种植的快乐,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在项目学习中,学生广泛查阅资料,撰写活动日记,进行活动摄影……在“我是护绿小蓓蓓”活动中,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树牌,给鸟安家,认养绿树,撰写植物生成记录,征集护绿金点子……“小小微月美校园”引领学生走进微月的世界,了解微月的品种、栽培历史、种植方法,和微月进行零距离接触,赏微月、R微月、闻花香、画微月,感受微月的精神内涵和独特魅力。

又如借助“水地图”这一项目的学习让学生采用一定的技术工具和研究方法,实地调查,了解湿地的相关知识,绘制水地图。学生之间要就“水地图”这一作品制作进行交流和讨论,从而在交流和讨论中得出结论和发现一些新的问题。在学习过程中,面对现实问题,学生需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知识来理解和分析,单纯地依靠一门学科知识则无法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学生亲密合作,形成“合作共同体”,从而提高各项能力,如查找筛选资料的能力、调查能力、沟通能力……以此为契机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