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育教学方法型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韩语教学 文化教育 必要性及方法
在我国韩语教学中,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存在一些问题,不管是师资力量还是在教学方法上,对韩语教学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因此,就本文中对韩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教育的必要性进行全面的分析,并找出相应的方法加以解决,从而提高我国韩语教学水平。
一、韩语教学过程中文化教育所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式单一
在进行韩语教学时,大部分的教师在课堂上所采取的教学方式基本都是一致、单调的,只是根据课本内容进行语法讲解、语句训练等,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课堂气氛过于压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热情也就难以调动,在这种不利形势下学生的注意力也就不能够完全集中,学习效率低下是必然的。在进行韩语教学中,语言环境是及文化氛围是尤为重要的,一旦这方面的内容缺失,就会使得学生的韩语学习存在方向性误差。
2.缺乏文化教育
通常情况下,教师在进行韩语教学的过程中,并没有将课本内容进行延伸,只是依照语法及句型推进教学内容,对韩国语言文化及传统并没有做出相应阐述,而学生在进行学习时,也只是机械式的对韩语表面词义进行学习,对韩语文化一概不知,这就使得文化交流成为空谈。
二、韩语教学渗透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在进行韩语教学的过程中,最为突出的重点就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及交流能力,虽然我国与韩国之间的距离并不遥远,但是民族文化、语言等却并不相似,差异性较为明显。因此,教师在进行韩语教学时需要注意的是,要将文化教育纳入教学流程中,这不仅包括韩国的风土人情、生活状态,还涵盖着韩国的发展历史等。如果教师本身对韩国文化的了解较少,将会直接导致学生在进行韩语学习及交流时精准性难以保证,这就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不仅需要提高学生的韩语基础,更要指导学生对韩语所对应的语气及功能进行全面认知,从而使学生能够在面对任何状况及个体时,用最得体、适宜的语言将陈述内容真实准确的表达出来。
要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韩语文化交流,对其文化内涵进行了解是基础,只有这样才能掌握到对方所要表达的信息,同时也能够将自身的思维想法表达清楚,这也就达到了语言交流的最高水平。但是在进行韩语教学中,由于这一语言并不是母语,能够进行韩语交流的人群及范围较为局限,这就使得韩语口语训练缺乏环境条件。另外,教师的教学流程在经过长期实践后,已经初步形成教学习惯,在进行实际韩语教学时,通常以知识灌输为主,对文化的传递并没有做出过多的渗透点,虽然这种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掌握到该掌握的语言知识点,但是这却是具有缺失性的,与语言文化也是相脱离的。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韩语教学时,加大文化渗透力度,将韩语所涵盖的文化知识进行讲解,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韩语运用综合能力。
三、韩语教学中加强文化渗透的方法
1.加强韩语教师的文化素养
首先要加强教师自身文化素养,教师不仅可以传播本民族的优秀文化,有着本民族的优秀文化素养,也要具备优秀的国际文化修养。为了能够让学生在进行语言学习时,也具备丰厚的文化底蕴,教师必须要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不断加强文化素质的培养。在韩语教学中,加强文化教育渗透,不仅需要学习日常用语、成语、谚语等内容,也需要对所学习语言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道德等方面进行有效的讲解。这时,教师就可以利用电视网络等手段,让学生对韩国的文化背景及时地了解。在韩语教学过程中,不能局限于课本上的学习,要清楚地知道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并能够及时抓住文化渗透的机会,在教学中能够准确渗透文化教育。教师在积极帮助学生扩展韩语文化的内容同时,也加强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水平,不断提高学生韩语跨文化交流能力。
2.丰富课堂教学
首先要在教学过程中有效结合教材,积极拓宽文化内容。教材是帮助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重要工具,在教材中通常涉及广泛的内容,主要包括:经济、教育、文化、科技等内容。比如在目前我国一些高等学校韩语教学中,普遍使用的是《韩国语教程》和《标准韩国语》等教材,两种教材都有较多的篇幅去介绍韩国的文化背景,同时也附带了专门的韩国文化,所提供的文化材料具有生动鲜明的特点,对学生了解韩国知识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将教材提供的材料充分利用,并能够将文化内涵充分挖掘出来,在韩语教学时能够及时地进行文化渗透,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习的语言文化。
其次注重中韩文化的对比。在韩语教学进行文化渗透时,要全面了解文化背景知识,并要积极地与母语进行对比,使学生在头脑中能够形成一种反应能力。在对比语言文化时,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中韩文化差异进行不断的介绍,使学生能够对本国文化的干扰进行排除。在母语与学习语进行比较时,学生能够理解语言的不同文化,也能够尊重学习语的文化习俗、历史习惯等内容,从而使学生能够有效地进行和谐融洽的语言交流。
最后创设文化交际背景。在韩语教学过程中,要熟练地了解相关交际用语,并要创造出有效的韩语文化背景,要学生能够在特定语言环境中可以开展语言交际活动。比如在特定的韩国文化背景中,学生可以进行打招呼、介绍、祝贺等内容的练习。另外,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角色扮演、小组练习等课堂活动,让学生能够在韩语文化氛围中积极地学习韩语文化,同时能够在韩语中积极地进行语言文化的实践,提高学生充分了解跨文化交际的重要知识。
3.利用多媒体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为学生创造浓厚的文化氛围,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语言文化信息。在韩语教学中,能够利用录像、电影、互联网、PPT等工具进行教学,通过生动的声像展示,使学生能够体验到韩语文化与本国文化的不同之处。
4.开展课外活动
首先教师要帮助学生能够在课外时间广泛阅读韩国文化,比如韩国的文学作品、报纸杂志等;其次可以播放一些记录影片,主要是进行韩国社会文化的介绍,让学生能够在轻松的语言环境中学习韩语文化知识;最后要积极组织课外活动,为学生创造韩国文化,加强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工作,以此提高学生的文化水平。比如积极开展韩语辩论会、演讲赛、话剧表演、歌舞比赛等。
在韩语教学中文化教育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只有渗透了文化,语言才能生动、形象起来,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也能够得到相应提高。因此,这就需要在日常韩语教学过程中,不断巩固基础知识,并将文化教育与课堂内容进行紧密结合,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模式,从而促进语言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多样化;探究式;多媒体式;角色扮演
对语文课堂多样化教学方法进行探索,可以一改传统语文课堂机械、单一的教学局面,转变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学生由原来的“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实现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本文就在结合笔者自身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方法的多样化进行探索,旨在改变当今语文课堂高付出、低收效的局面。
一、采取探究式教学方式,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语文新课改提倡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是,当今的初中语文课堂仍然是以应试教育思想为主导,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被剥夺,学习个性被压制,始终是以被动者的身份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学习,这导致课堂气氛极其死板沉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严重缺乏。鉴于此种情况,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谨遵新课改所提倡的教学理念,采取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学习方式,让学生以课堂主人对语文学习内容进行主动探索和求知,以此来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学习《风筝》这篇课文时,我没有采取一讲到底的方式,而是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让学生合作探究的环节,如,要求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课文围绕风筝主要写了几件事?这两件事相距二十多年,期间作者的思想感情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我”为什么不允许小兄弟放风筝?为什么说不允许小兄弟放风筝是对精神的虐杀?鲁迅对待自己的错误的态度与一般人有什么不同?然后要求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积极讨论,合作解决。这样,通过设计让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改变了以往学生被动接受教师死板灌输的学习方式,体现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激发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而且有助于学生深入感知课文内容,使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为本节课教学效率的大力提升奠定了基础。
二、采取多媒体式教学方式,呈现直观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现代多媒体技术被广泛应用到了各学科教学中,由于多媒体所具有的种种教学优势,对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将文本内容以多媒体课件的方式展现出来,创设一种直观式教学情境,如此,既能为死板沉闷的语文课堂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深层次的理解和感知,从而大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以《天净沙・秋思》这首古诗词为例,在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后,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播放了诗作的四幅画面:老鸦依藤集枝图、小桥流水炊烟图、古道西风瘦马图、夕阳游子思乡图,同时,播放由费翔演唱的歌曲《故乡的云》,这样,在四幅画面的视觉冲击下,加上歌曲的音律,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这首古诗词中所描绘的画面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呈现在了学生面前,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教学情境的辅助下,学生也能深刻感受小令的意境美,对于学生想象能力、鉴赏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有助于学生深刻体会所蕴含的感情,为本节课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提供了保障。
三、采取角色扮演式教学方式,体现课程开放性特征,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
无论哪门课程,都不应该将学生始终局限在死读书、读死书的牢笼中,这样不仅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还不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汲取,无法构建出高质量的教学课堂。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采取角色扮演的教学方式体现语文课程的开放性,如此才能促进学生对语文学习活动的积极参与,使学生心情愉悦、精神振奋地学习语文知识,从而为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创造有利条件。
例如,在学习《范进中举》这篇课文时,我就组织学生进行了角色扮演活动,如,给学生分配好角色(范进、胡屠户、众相邻等等),然后将范进中举前后的故事情节演绎出来,在进行角色扮演之前,作为教师要对学生的扮演活动加以点拨和指导,以帮助学生正确把握各个人物的心理特点和形象。这样的活动新颖有趣,能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而且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故事情节,能深刻认识和感受到封建专制制度和科举制度的弊端,进而加深对课文思想感情的认识和理解。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改变传统一讲到底的机械灌输式教学方式,针对文本内容和学生学习特点探究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此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实现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研究的课题: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
个人子课题: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模式一教学方法的研究
研究时间:2019年2月——2019年7月
一、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
1、把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模式一的资源运用到教学中去,最大限度地发挥现代远程教育设备的作用和资源优势,进一步提高学校农远卫星接收室、光盘播放教室的利用率,让师生能更加充分享受到更好、更优的教育。从而形成新的理论、新的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结。
2、在实验的过程中,学习、培训、提高自己、丰富自己,成为学习型的教师,走教师专业化发展之路。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探索总结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模式一的教学方法。
探索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模式一的教学方法,全面提高自己在光盘教学环境下开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方法,利用随机出现的音、视频资源,创设教学环境,开展有效学习。
三、具体工作安排:
二月份:
1、参加课题组成员会议,认真学习研究方案。
2、依据学校课题研究方案,协助子课题负责人制定好子课题研究方案。
3、制定个人课题研究计划。
4、参加课题实验课听课评课,并写好感受上传到博客中。
三月份:
(1)加强理论学习,认真钻研有关《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模式一教学方法的研究》的理论知识。
(2)积极参与课题组的听课、评课活动。
(3)丰富博客内容。
(4)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参加市局优秀论文评选活动。
四月份:
(1)做好课题组的学习交流活动。
(2)认真阅读课题组上课教师的研讨课教案和说课稿,及时反思总结。
(3)及时收集、整理课题组上课教师的教学设计、说课稿、评课内容等,并上传到个人博客。
(4)整理参加课题理论学习的笔记,总结各项课题活动情况,写出心得体会上传个人博客。
(5)认真准备课题实验课。
五月份:
(1)做好课题组的学习交流活动。
(2)积极参与课题组的听课、评课活动。
(3)及时收集、整理课题组上课教师的教学设计、说课稿、评课内容等,并上传到个人博客。
六月份:
(1)总结本学期课题研究的收获与体会
(2)撰写个人课题小结,并参加校课题小结交流。
关键词:化学教学论;教学方法;改革;模块式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化学教学论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研究”,西北民族大学2014年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资助,1671280310
化学教学论课程是化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的学位课程,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颁布和高校培养模式的转变,化学教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课程与教学改革阶段,各高校根据实际,在课程设置、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等方面对化学教与学进行探讨,进行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实践,如提出了“宽口径、厚基础、多方向、重实践、高素质”的课程指导思想、“宽厚基础、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尝试“小型化”、“模块化”、“个性化”的课程改革,“通过学习实践,独立获取知识,突出启发思维和师生情感交融等特征”的教学方法。本文以化学教学论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为出发点,在全面考察相关院校化学教学论课程教学及教学改革状况基础上,依据化学教学论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大纲,结合教学实际,提出了“模块式”教学方法改革模式,并进行了方法设计。
一、化学教学论课程模块构成
化学教学论是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方向之一,最早主要在师范学院开设,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需求的急剧增加,一些综合型高校也设置了此专业,化学教学论的研究范围得到了很大的拓展。化学教学论课程是化学科学与教育科学的结合,以化学教学系统为研究对象,从化学课程、化学教材、化学教学方法、化学教学技能等角度,系统地对化学教学的各个层面进行分析,研究化学教学规律及其应用[1],形成了课程与教材模块、理论模块、基础实践模块、实验模块、教师模块、学生模块、教学研究等模块。每个模块的内容各有其相应特点,因此教学方法各不相同,以此为突破口针对课程的不同教学内容尝试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形成集基础性、实践性及创新性为一体的新型“模块式”教学方法。
二、化学教学论课程模块的具体内容
1. 课程与教材模块:包括化学科学素养,化学课程的理念、编制与变革,课程设计,化学课程标准,化学教材设计及内容建构等内容,反映教学方法改革的素质性特色。
2. 理论模块:化学课程理论,化学教学理论、原则及优化,化学学习理论,研究性学习理论在概念、原理和方法等方面已形成整体联系,构成了课程的基本理论结构。这些基本理论在教学论、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中学生已详细进行了学习,在化学教学论课程教学中主要通过追溯国内、外教学理论的发展,以课程论、学习论、教学论、教育评价及代表人物为主线,以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为主干内容,结合典型应用案例从理论核心、局限性分析其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掌握和熟记重点知识元、基本设计理论的教学方法。此模块的教学改革在于把握课程、教学、学习等基本理论的内在精神和基本特性,适应课程和教学改革的要求,调整和优化课程结构体系,反映教学方法改革的基础性特色。
3. 基础实践模块:包括化学教学设计、化学教学模式、化学教学方法、化学教学技能、化学探究式教学、化学课堂教学、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化学教学评价等内容,实现课程观念、内容、形式与实施策略的统一,丰富课程教学内容,在内容和体系上创新,理论与经验结合,反映教学方法改革的实践性特色。
4. 教师模块: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参与者,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教为主导”决定于化学教师的素质、专业发展及教学艺术,教学方法要体现教育自身发展的特色、与时俱进的最新成果、现代教育理论成果、成功的教学实践成果,反映教学改革的时代性特色。
5. 学生模块:学生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实现两个“飞跃”和两个“转化”的内因,教学效果取决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作用的发挥程度,并与教师的主导同步。“学为主体”决定于化学学习的心理、化学学习的策略、化学学习的类型和特征等,以创新能力培养作为突破口,教学方法要突破传统学科教学论的框架,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和先进的方法体系,成为新世纪贯彻素质教育的学科教学创新方法,反映了教学方法改革的创新性、个性化特色。
6. 实验模块:化学实验设计、实验探究教学设计、化学实验及实验教学研究已形成相对独立的完整体系,成为一门独立的课程,此次讨论中不再涉及。
三、化学教学论课程模块式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遵循课堂教学规律,把握课堂教学发展趋势,寻找与教师自身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寻找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寻找能够有效地椭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才能够有效完成课程改革赋予的教学使命。
(一) 课程与教材模块教学方法研究及改革
教学改革中起关键和先导作用的是课程和教材。课程改革是全面而深刻的教育改革,涉及课程理念的更新、课程内涵的丰富和课程制度的变迁等,传统的课程模式有了实质性突破:提高课程适应性、重建课程结构、倡导和谐发展教育,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和经验,如化学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课程改革需“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2]。
这一模块的学习要求学生广泛查阅、调研、阅读文献资料,关注当前化学教育改革发展趋势,化学课程新标准,化学教材设计、内容建构、栏目设计,不同版本教材的特点,课程与教材改革对提高学生科学知识、科学技能、科学思维、科学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和普通高中化学课程与教材见表1[3,4]。
(二)实践模块教学方法研究及改革
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体现了学科内容与教育学相关学科的整合,吸收现代教学和课程改革实践成果,培养与训练化学教学实践技能。
1.注重教学理论与实际的联系,结合听课、备课、教育见习等教学方法培养训练学生教学基本技能。课程实践性特点突出,是将化学教学规律应用于化学教学系统的一门理论联系实际的课程,应根据设置意图与教学要求,结合化学教学实际开展;课程基本理论也需结合具体的教育教学个案分析才能深刻领会和掌握;学生虽缺少化学教学经历,但有丰富的化学学习经历,是学习课程的极为有益的直接经验,应充分调动和利用;通过教育实习等教育专业训练,涵养教育兴趣和技能,培养实践教学能力。
2.将教学实践融入教学中,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提高教学能力和实际应用水平,帮助学生实现从学生到教师的初步角色转换。教学实践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如教学技能训练、讨论、座谈、试教、实习、访谈、资料查询、论文写作、调查研究等。课堂试教、模拟教学录像让学生分析教学中的不足,自我反思与指导结合,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与教学内容有机衔接,突出案例研究,精选教学一线案例,采用真实的课例情境、互动式教学,凸显情景性、示范性、研究性和应用性[5]。
3.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基础上,辅以课堂讨论、课程论文、调研报告、文献综述相结合的综合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掘提升自主学习能力。课程论文可结合课程内容选题,撰写论文表明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或调查访谈,完成调查报告;文献综述要求学生广泛查阅图书资料、网络信息资源综述前沿发展动态和新特点;将教学改革与科研创新项目申报、学术论文大赛、学术年会融合,实现教学、科研及实践有机结合,形成教学和科研的良性互动,培养科研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丰富和完善教学基本框架。
4.教学设计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有机结合,通过综合教学设计作业培养、训练教学技术。教学设计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使教学活动具有明确的方向性、自觉性和有序性。既可借助一些好的有效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设计,通过教师命题或学生自选题进行PPT教学设计、板书教学设计,结合教师资格证考试进行说课设计,更要注重新型的教学设计能力的培养,如探究式教学设计、化学实践活动教学设计、微课教学设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并通过教学实践掌握、应用设计理论和方法。
5.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等现代教学技术方法和手段,实现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变革,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建设内容丰富、涵盖广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及题库;建设集成性强、信息量大,内容全面、完整的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优秀教学案例库、教学示范案例库、教学录像及视听资料。
(三)教师模块教学方法研究及改革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的素质和专业水平是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极为重要因素,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依赖于教师教学方式和方法的改变。
1. 以教师素养培养为主线,实现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改变。提高教师科学素质和人文素养,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新的现代教学观、学生观、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师观,整合课程教学内容,改进教学课件,扩大教学信息量,实现教学方式、教师地位的变革。
2.发挥教学名师和优秀教学案例的示范指导作用,观摩教学范例、优秀教学录像及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6],通过备课试教、命题练习、观摩与交流、反思、行动研究等教育体验及评析,查找自身存在问题,提高教学能力。
(四) 学生模块教学方法研究及改革
将素质教育渗透到专业教育中、提高人才素质,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的提高,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目的。
1.以学生为主体,增强学习主动性,改变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培养终身学习能力。化学教学论是化学与教育科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与课程相关的教学、课程与学习理论成果众多,其研究方法和学习模式具有社会科学学科的一些特点,而思维方式偏向自然科学型的该专业学生刚开始学习会产生不适应;化学教育的基础与前沿界限较模糊,研究活跃,观点不断更新,因此,学习主动性很重要,主动查阅调研有关文献资料以适应本学科的学习特点,主动参与试讲、研讨等教学实践,是开展教学方法改革必备的条件。
2.实行“自学―听课―讨论―回答―交流―实践”的启发式、提问式、讨论式等灵活多样的互动教学-学习方法,通过学生亲身体验,激发学习潜能,开动脑筋,积极思考,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紧跟学科发展动态,结合学科新成果,更新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中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培养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联系实际,学思结合,运用实际经验、典型案例和现实情境等因素,阐释和把握原理;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参加科研、科技训练,教学与实际紧密结合;学以致用,关注教育现实,努力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现实问题。
(五)教学研究模块教学方法
⒒学教学论的理论和方法运用于课程教学改革,通过教学研究实现改革成果与实际应用的接轨,学生得到训练和锻炼,教师得到提升,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提高。在课程教学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引领学生在专业知识基础上学好“化学教学论”课程;依托化学教学论硕士学位点及教学实践实习基地,开展教学研究、应用研究,促进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吸收国内外现代教学理论研究成果和课程改革、教材改革、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改革、学习方式改革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在教学内容和体系上创新;将化学教学实验研究作为主要科研方法推进化学教学改革,培养具有先进教学理念、优良教学能力、“学会反思、学会合作”的化学教育工作者。
教学活动有着很强的惯性,要改变教师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因此化学教学论教学方法的改革任重道远。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提高学生专业素养,拓宽知识面,提升就业能力,成为高校面临的新问题。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专业优势,既懂化学基础知识、现代化学前沿发展动态,又能掌握化学教学论基础知识和教学技能,形成正确的化学教学思想和观念,在教学理论上“入门”,教学技能上“上路”,教育教学研究上“领悟”,无疑就具有了很强的竞争力,而这些都有赖于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根本转变,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依据课程特征模块的不同特点展开的“理论-实践-发展”式教学方法,从而培养化学课程与教学论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知新.化学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阎立泽.化学教学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深知自己存在许多不足,作为年轻的教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迫切的期待在师傅的带领下,尽快胜任学校的工作。
继续拜教学功底深厚,今年。师德高尚的老师为师傅。现制定师徒结对计划如下:
一、学习内容:
每个学期也至少去听师傅5节示范课。交流中升华理念。1.每月邀请师傅至少来听3节课。
一起讨论,3.和师傅一起观看优质课。深入领会名家的优秀教育教学理念。
每学期开设一节校内汇报课。4.邀请师傅指点备课。
探讨在教育教学上的疑惑和想法。5.经常和师傅沟通。
积累案例、论文素材。6.同步进行教育教学中某方面的方法探究。
经常向师傅请教,7.在撰写案例和论文方面。请师傅指点。
主动和师傅交流。8.平日里遇到什么教育教学当中的问题无法解决。
二、活动内容
三月份:
1.制定成长计划;
2.与师傅交流教学中的想法;
3.聆听师傅的课、交流;
四月份:
并进行交流;1.听师傅的课。
2.准备一节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
3.共同阅读先进的教育理论书籍;
4.邀请师傅随堂听课;
五月份:
1.共同探讨名家课例;
2.和师傅交流教育教学中的困惑;
评课;3.邀请师傅随堂听课。
六、七月份:
并进行交流;1.听师傅的课。
2.与师傅交流教学中的想法
3.共同阅读先进的教育理论书籍;
4.完成个人总结。
三、自我期望
并做好笔记或摘抄。1.多学习: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工作、虚心学习;每学期至少读5本教育、教学方面的书。
充分利用网络等手段,2.多交流:积极参加学科教研活动。增进与他人之间的相互交流、互相学习,达到共同进步。
学优秀的教育教学经验;提前一周备好课,3.多听课:多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认真上好每堂课。
多做课后反思,4.多反思: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多积累。争取每课都有小反思,每学期至少写多篇教学论文或教学案例。
关键词:高校;历史教育;教学方法
历史教育对提高大学生的历史认同感、社会责任感、增强民族自信力、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具有重要的教化功能。高校历史教育边缘化和实效性不强等困扰着高校教育者,除了机制上内容上的完善,还需要对教育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创新。
一、新时代高校历史教育教学方法的“失语”
当前,受到教育功利主义的影响,在教育教学中实用主义、急功近利的思想对教学模式及方法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历史教育本是人文素质教育,需要潜移默化和春风化雨,更考究的是情商的开发而并非智力的提高。然而,当前高校历史教育教学普遍存在着重知识的积累、轻品格的培养,重课堂教学轻实践互动,重统一性的考试考核,经历史观的引导与塑造。这表明高校历史教育教学方法上不够全面、多元和创新,单一、陈旧、单调的教学方式成为了主流,实践性教学、研讨性教学、互动式教学用的不多。
例如,在历史教学课堂与讲座中,教学基本采用的是传统的灌输讲授法,多媒体教学法运用较少,提问缺乏开放性,缺少对历史问题的透视与分析,这实质上是一种单向的思想交流或知识传输方式,这样的历史教育难以符合新时期活跃的大学生的学习诉求,难以达到以史育人的良好效果。
二、《百家讲坛》对高校历史教育教学改革的启发
高校历史教育教学的改革创新是研究的热点与实践难点。近年来,以讲述历史的方式,弘扬传播我国传统历史文化为目标与内容的央视节目《百家讲坛》,自开播以来取得了巨大成功,这为高校历史教学改革提供了积极的启示。作为一所汇集各路精英教师(学者)的“开放式大学”及其“历史科目”,其“教育教学”成功之处在于:
1.合理的定位。以讲述我国著名的历史内容为载体,在专家、学者和广大百姓之间架起“一座让专家通向老百姓的桥梁”,达到普及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
2.注重名人效应。讲师们都是在学术界有着广泛影响力的“学术大腕”,通过《百家讲坛》,实现了日常普通老百姓聆听到他们讲座的心愿。
3.语言通俗易懂,表达幽默风趣,一改历史语言中艰涩难懂的术语、文言。
4.选题的“可讲性”,史文学类题材具有较强的故事性和趣味性,同时也突出时代性。
5.多种电视手段的综合运用,讲座提纲制作成课件,演讲时投影演示,图、文、语、手势同步进行,立体感强。
电视节目和历史教育教学固然有区别,但在如何有效地传播历史文化的宗旨上却是一致的。因此,高校历史教育应借鉴《百家讲坛》的有效经验,找准历史教育的目标定位,从课程体系到治学态度、教学观念、教学方法进行积极的改革。一是要借鉴其合理定位,明确历史教育的目标。要明确区分非历史专业的历史教育和历史学专业教育课程的差异,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二是要借鉴其多元教学方式,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尽量减少照本宣科,多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将教学内容、引用的材料、图片、文字、声音等通过多媒体设备传递给学生,让历史知识“活起来”。三是要借鉴其“一家之言、百家争鸣”,给学生创造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现在高校的历史教学,限定性的结论太多,给予学生思考的空间少,固定的结论又让学生对历史产生逆反心理。倡导学术自由,让学生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在允许范围内形成自己的观点。
三、构建立体化的教育教学方法,推动高校历史教育发展
1.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增强自主学习方式的运用。
高校历史教育教学方法中,最容易忽视的是对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开发。因此,要增强自主学习方式的运用,鼓励学生围绕教学难点与社会热点,从历史的角度进行思考分析,丰富自身的历史知识结构和逻辑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依据其性格、爱好、知识面等方面差异,自由组合、组建成不同的历史学习小组,注重自主学习与分组合作学习的高度联动。
2.利用网络技术,增强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
现代化的网络教育技术具有生动性、即时性等便捷性优点,这种手段在高校历史教育教学的运用,从多个角度、跨越时空提供声、像、文等信息的历史“再现”,让学生在课堂中也能领略到声音、图像带来的历史冲击力和历史厚重感,生动形象的图片和历史故事会镌刻在学生的脑海里,使他们的历史观、想象力、知识面同步得到提升。此外,以网络教育为依托,构建历史教育网站、论坛等互联网平台,也有利于学生自我探索。
3.结合创新型人才培养,拓展研究性教学方式。
“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虽然能让教师更好地传播知识,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动力未能真正调动起来也是不争的事实,导致大学生历史意识和表达能力不够。因此,要结合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鼓励大学生在历史教学与历史体验中,进行研究型的学习。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可以开设“历史沙龙”、 “寻根问底”、“以史为鉴知天下”等主题活动,让学生通过研究型的学习,带着问题、带着任务、带着思考去学习,进一步形成正确的历史观,提高自身历文献阅读能力、质疑能力、论文写作能力。
4.重视与提升历史教育的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是教学的重要环节,要把实践教学纳入历史教育教学的体系中。通过修订教学大纲,增大实践课程。教学参观普遍地受到大学生的欢迎,教学参观可以是当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历史古迹等,参观时安排必要的讲解,既能陶冶情操也增强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感性认识,避免流于形式。此外,还可以通过体验式教学,让学生模拟历史事件进行解说与扮演,形成正确的历史观。
参考文献:
关于MPA教育入学形式的研究
国内学者对MPA教育入学形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入学标准和入学考试制度,涉及入学考核内容、考核方式、考核分值权重和生源问题等方面。王海燕[4]通过历史回顾和国际比较,对我国MPA招生制度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发现MPA招生考试宣传力度不够、招生考试偏重分数、复试形式化、生源不稳定、相关政策不配套等问题;提出初试可借鉴工程硕士GCT考试模式,由综合性考试向单科考试转变,同时侧重于考察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的实践能力,在复试中加大复试权重;突出各校专业学位的优势与特色,进一步扩大招生自;另外,在生源的数量和质量的研究上,“依托地方政府组织部或人事部门,将MPA教育培养与地方政府公务员培训计划相对接,将MPA招生培养嵌入公务员生涯教育体系”。
关于MPA教育培养方式的研究
朱立言是国内最早研究MPA教育的学者之一,他认为围绕高层次、实用型的培养目标,应重视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的灵活性,教学内容的理论与实践性,强调应用性,在学位论文中切忌脱离实际的空论。随后,国内学者围绕培养内容、教学方式、师资队伍建设等对MPA教育培养方式进行了研究。
朱立言最先提出,MPA教学对象的专业领域差异很大,课程设置上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处理共同课、专业课、选修课之间的比重系和学分分配[5]。后续研究者也多是围绕专业课和选修课的课程设置进行研究。娄成武、杜宝贵分析了美国MPA教育和中国MPA教育的特点,提出了在课程总体结构上,核心课程占据核心位置,专业社会实践所占的比重明显少于前者,在方向必修课的设置上,存在划分过细的特点。在选修课程的安排上数量过少。在教学内容上,重学轻用,重教轻学[6]。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后续研究者提出,MPA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应当考虑科学性、系统性、应用性、开放性原则,处理好核心必修课与方向选修课的关系[7]。同时,现今公务员道德缺失日益严重,也有学者提出,应把行政伦理学(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穿于MPA课程设置的全过程[8]。
国内的研究基本上聚焦于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实践基地等实践性教学方式的研究上。乐章等对我国MPA案例教学出现的问题做了较为全面的阐述,提出教学方法单一,MPA教育主要采用的还是传统的课堂讲授法,师生互动的场面并不多[9]。我国十分重视MPA教育中的案例方法的有效运用,但国内所采用的案例或者照搬国外案例,或者结构与内容都较为简单,分析机械化,缺乏实用价值的本土化案例,成为教学的主要障碍之一。围绕案例教学的开发,余为恒,赵海涛提出,应借鉴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管理学院的做法,“组织专业人士对公共管理领域的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收集整理,编撰适合MPA教学的案例库;鼓励学员参加公共管理项目,在参与的同时积累第一手资料,组织学员编撰案例,从而充实MPA教育的案例库”[10]。
师资队伍建设是教育的灵魂。实践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要熟谙政府管理实践,善于案例教学[11]。丛梅从教育主体缺失的角度出发,提出在MPA教育教学过程中,论述了教师发挥自身主体性、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以及贯穿行政伦理教育的重要性,如果教师的主体功能得不到发挥,将阻碍MPA教育,包括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材使用、教学方法、考试方式的改革发展[12]。杨士秋提出,要使专职教师取得实际经验,同时要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可大力支持教师参与政府课题研究,选派教师到政府部门挂职锻炼以及聘请政府官员和公共管理专家担任兼职教师[3]。卢文刚提出“三三制”组合:一部分教师来自管理学院,一部分来自校内其他院系及校外优秀教师,一部分来自党政国家机关及非政府公共部门[13]。
由于我国MPA教育评估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循,邓征、周志忍总结了美国MPA教育的认证和评估标准,提出通过评估推动MPA教育的规范化和标准化,评估应着眼于产品而非规划,评估认证主体的多元化,一致性与多样化的均衡[14]。孙多勇、王瑞从MPA的培养目标及与教学科研型研究生的共性和差异入手,结合国内外MPA发展,分析确立了MPA学位论文评审指标的基本原则:MPA学位论文应体现专业学位特点,有其特定的质量要求,即MPA学位论文与学术型论文的质量要求处于同一层次,但又各有侧重;MPA学位论文要体现应用性、专业性的特色。同时构建了MPA学位论文评审的指标体系,包括论文选题、文献综述、理论与方法、应用性、综合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等[15]。杨思留等提出“毕业论文是专业学位教育的最终环节,也是专业学位教育教学质量的检验工作与质量结果控制。研究生培养质量控制也最终体现出口的控制上即毕业论文环节”[16]。卢文刚提出“安排论文预答辩”、“双盲评审”制度[13]。
研究形成的共识及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硕师计划”;研究生;质量保障;过程控制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3-070-03
为解决农村教师数量匮乏和整体质量偏低的问题,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教育部从2004年开始启动“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简称“硕师计划”)。“硕师计划”是通过选拔一批优秀的大学应届本科毕业生,推荐免试录取为“硕师计划”研究生(以下简称“硕师生”),并与省、县等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签约正式聘为编制内教师,并到县、镇及以下中学任教。截至目前,该计划已在全国31个省(市、区)先后实施,参加推免工作的高等学校累计86所,承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高等学校达73所,共有9000余名优秀本科毕业生奔赴县镇及以下农村中学任教。“硕师计划”的实施可大致分为阶段:第一个阶段(2004年至2005年)为试点阶段。培养方式采取“1+1+1+2”,服务范围是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高中。第二个阶段(2006年至2009年)为推广阶段。培养方式调整为“3+1+1”,服务范围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农村学校,以中学为主。第三阶段(2010年至今)为完善阶段。培养方式由“3+1+1”五年制改为“3+1”四年制(前三年在任教学校边工作、边学习,第四年到培养学校脱产学课程,完成论文答辩),服务范围由国家级和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扩大到所有县镇及以下农村学校,并与“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结合实施。
“硕师计划”的实施,为扶贫县学校输送了一批优秀的本科毕业生,不同程度地缓解了农村教师匮乏的矛盾,提升了农村教师整体素质;激励了大学毕业生献身农村教育事业,到基层建功立业;探索了一条为农村学校培养高层次、高素质、专业化教师的有效途径。
一、影响“硕师计划”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因素分析
“硕师计划”的实施是一项探索性和复杂性的工作。所谓探索性是指这项工作属于新思路、新改革、新举措,没有现成的做法可以仿效,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需要在实施过程中确立先进培养理念,完善科学培养机制,探索有效培养模式。所谓复杂性是指“硕师生”培养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可谓“点多、线长、面广”。“点多”是指决定“硕师生”培养质量的要素多、节点多、环节多,既有课程学习和课题研究,又有教学实践和学位论文撰写等。“线长”是指“硕师生”学习和服务时间较长,在职边工作边学习三年,脱产集中学习一年。“面广”是指涉关单位部门比较广泛,既有教育部主管部门、省(市、区)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县级教育主管部门,又有推荐学校、培养学校和接受“硕师生”的农村中学。
“硕师生”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充分认识和把握其复杂性的特点,要始终把培养质量提到应有的战略高度,农村教育不仅需要大量教师,更需要大量高质量教师。近年来,笔者围绕“农村教育硕士培养现状及实施策略”这一课题研究,通过实地考察、调研和查阅相关文献,发现“硕师计划”实施以来,其培养过程缺乏有效监控,其培养质量缺乏有效保障,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主要影响因素。
1.生源质量整体偏低。教育部规定“硕师生”的推免条件有三条:一是思想政治素质好,热爱教育工作;二是应届本科毕业生能按时获得学士学位;三是服从省(市、区)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安排,志愿到农村学校任教。从这三个条件来看,作为研究生入学的选拔标准,缺乏明确、具体的质量要求和能力考核标准,准入门槛偏低。另外,“硕师计划”的生源绝大部分是培养学校的本科毕业生,入选后仍在本校就读,属严重的“近亲繁殖”。因此,从入学条件和培养环境看,“硕师生”的生源质量先天不高,又在本科所在学校就读,难免出现培养质量不高和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
2.培养过程缺乏监管。“硕师生”的培养涉及课程学习、实习实践、学位论文开题、撰写、评阅、答辩等环节,这些环节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构成了一个完整培养体系。课程学习是他们掌握学科基础知识和教育基本理论的主要途径,实习实践是培养他们教育教学能力和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基础平台,学位论文是提高他们科学研究能力和综合能力素质的基本保证。目前,由于“硕师生”的培养采取“3+1”模式,即前三年在签约学校顶岗任教,除了寒暑假集中上课,其他时间与培养学校少有联系。最后一年到培养单位开始脱产学习硕士阶段的核心课程,同时准备毕业学位论文的撰写、评阅、答辩等相关工作。这样的培养模式自然导致培养环节很难有效衔接,培养过程很难把握和控制。
3.导师指导不到位。随着国家研究生教育发展理念的战略性转变,在高度重视学术型人才培养的同时,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大力调整优化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结构、类型结构、层次结构和区域布局。面对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数量持续增加、研究生培养类型日趋多样的现状,各培养学校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扩充教育硕士指导教师的数量,提高导师的指导能力和水平。目前,很多学校由于教育硕士导师缺乏,只能放宽遴选条件,从而导致教育硕士导师队伍的整体专业水平下降。另外,限于客观因素,一些学校50%以上的专业学位导师是由学术型导师兼任,尽管这部分导师具有丰富的指导学术型研究生的经验,但对于指导教育硕士研究生,还缺乏指导实际,需要不断地实践和探索。“硕师生”属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更强调综合能力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需要导师的精心指导。但目前导师责任心不强、指导不到位现象时有存在:有的导师以学术型研究生模式指导教育硕士,缺乏专业指导能力和水平;有的导师属纯粹的“师傅带徒弟”,缺乏现代教育指导理念和经验;有的导师所带研究生过多,根本指导不过来;有的导师教学任务过重,社会兼职过多,无法完成指导任务。
4.管理制度不健全。“硕师生”的培养有别于普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不能完全套用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机制和管理制度。目前,有些学校对“硕师生”的培养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在培养方案上,只是对学术型研究生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实习实践、学位论文等基本环节做了简单的微调。在管理上,不同程度地仍在执行管理学术型研究生的规章制度。这种简单移植套用现成模式,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只能是基础理论知识不扎实、科学研究能力不强、教育教学业务水平不专的“夹生饭”。因而,针对“硕师生”培养的特殊性,要积极探索科学的培养机制和健全的管理制度来保障培养质量。
二、保障“硕师计划”研究生培养质量策略
过程控制是为达到规定的目标而对影响过程状况的变量所实施的操控。在“硕师生”培养过程中进行过程控制,就是对“硕师生”的“教育输入、教育过程和教育输出”全过程的控制。教育输入涉及生源质量、招生制度、研究平台、科研环境和导师水平等;教育过程包括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考试方式、学位论文、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等;教育输出包括课程学习效果、论文质量、学生素质和社会反映等。强化过程控制就是要操控好影响培养质量的关键要素、关键环节和关键阶段。
1.以完善选拔机制为前提,努力提高生源质量。首先要严把“人口”关。“入口”决定“出口”,生源质量犹如原材料质量,是决定产品质量的前提要素,“硕师计划”实施以来,生源情况备受关注。一度出现了准入门槛虽低但仍不能吸引大量优秀应届本科生的尴尬局面,究其原因:一是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农村中学条件普遍较差,城市学生很难适应农村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二是三年后免试免费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时间过长,对他们吸引力不大,他们认为想读硕士途径很多。三是学生缺乏艰苦创业,献身农村教育事业的理想和信念。四是国家优惠政策得不到落实,服务农村教育的信心动摇。为此,要解决生源质量问题,首先,需加大农村教育投入,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其次,要完善、落实“硕师生”的优惠政策,以政策吸引人,用待遇留住人;再次,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培养他们热爱农村教育事业,到基层建功立业的高尚品格;最后,要完善推荐考核程序和办法,侧重考核综合素质和能力,把更多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纳入“硕师计划”。
2.以优化培养方案为重点,积极探索培养模式。科学的培养方案是质量的保障。培养方案的核心部分是课程设置,课程设置要与“硕师生”的培养模式和学习特点相适应,密切结合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与本科阶段所学专业和课程相衔接。实现课程模块化,将课程分为“公共学位必修课、学位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教育实践研究”等五个模块。课程内容要注意知识的更新和拓展,体现前瞻性和实践性。课程学习是“硕师生”获取知识的重要环节,是其掌握学科专业基本知识和教育专业基本理论的主要途径。课程安排要科学合理、衔接有序,根据“硕师生”培养方式,学位基础课安排在前三年,通过寒暑假面授和学生自学完成,核心课程第四年到培养学校脱产集中学习。课程学习采取分散与集中、自学与指导等不同方式,课程考核办法规范、标准严格。“硕师生”要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处理好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论文研究三者之间的关系;二是处理好培养学校导师指导、任教学校导师指导和学生自主学习三者之间的关系;三是处理好学习、工作和生活三者之间的关系。
3.以提升业务能力为核心,科学安排实践训练。“硕师计划”的实施,目的在于培养大批高学历、高素质、专业化的农村骨干教师,进而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素质和农村教育质量。通过教育教学实践,使“硕师生”具备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并能运用所学的理论和方法,解决学科教学或教育管理实践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新人服务期的“硕师生”是应届本科毕业生,还不具备教育硕士研究生的水平,教学能力不高,教学经验不丰富,这就需要在有限的三年时间里,不断强化教学训练。在培养过程中要实现培养学校与任教学校、理论与实践的多边互动,密切教学、科研和社会实践的联系,完善培养学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合作机制。依托学校优质教育资源,通过开展优秀教师的传帮带活动,通过开展优质课评选、公开课观摩等活动,使“硕师生”得到全面锻炼,使其教学实践能力和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得到极大的提升,尽快从教学新手成长为教学能手。
4.以建立双导师制为关键,强化联合指导力度。导师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双导师是指给“硕师生”选配两个指导教师:一个是培养学校的导师,另一个是任教学校的导师。建立双导师制,就是要加强培养学校与任教学校导师的联合培养和指导。培养学校导师一般偏重于学术型,其指导任务侧重对研究专业基础能力的培养。他们具有教师专业背景,了解教师职业技术要求,熟悉研究生培养规律,对“硕师生”的指导具有稳定性。重点在于对课程学习,课题研究,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选题、撰写、答辩的指导;任教学校导师一般偏重于应用型,其指导任务侧重对“硕师生”实习实践的训练和指导。他们是从基层中学选拔的具备高级职称的职业型导师,多年从事中学教学,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对“硕师生”试教阶段的培养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能够提高“硕师生”对教学实践的感知和体验。双导师的建立与实施,既有利于“硕师生”理论水平的提升,又有利于锻炼他们的教学实践能力,是“硕师生”培养的有效模式。今后,如何进一步明确双导师的岗位职责,如何进一步调动双导师在“硕师生”培养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还需要政府和学校建立起配套的奖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5.以学位论文质量为评价依据,重视学位论文过程管理。学位论文质量是检验“硕师生”培养过程与培养质量的重要依据,培养学校要健全学位论文评价体系,加强学位论文全过程监控。一是实行学位论文选题开题制度。学位论文选题应突出新颖性和创新性原则,应立足基础教育实践,从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中凝练选题,论文形式可以是研究报告、调研报告、实验报告或教育教学管理案例分析报告等。开题环节要严格实行报告制度,通过组建双导师在内的导师组进行开题和预审,实施对论文开题质量的监控。二是实行学位论文中期检查制度。在论文撰写过程中要进行中期检查,组织专家组检查学位论文进展和研究成果,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指导性建议。三是实行学位制度。为杜绝学术失范、防止学术不端,加强学术道德建设,对存在严重剽窃和抄袭现象的学位论文取消送审和答辩。四是实行盲审制度。为规范学位论文评阅,提高学位论文质量,应积极创造条件完善论文盲审制度,对于盲审不合格者不允许参加答辩。五是实行答辩制度。答辩委员会负责组织答辩工作,规范答辩程序,严格答辩标准,确保答辩工作的严肃性、客观性和公正性。
关键词:公共艺术教育;高等教育;研究现状;需要;教育思想
中图分类号:J023 文献标识码:A
Current Situation of Public Art Education Viewed from Need Theory
GE Jie
(School of Music, Anyang Normal College, Anyang, Henan 455000)
近年来,我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①的研究开始起步,无论是期刊论文还是学位论文,都有了一定的进展,为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综观15年来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成果,相对于“艺术教育”、“音乐教育”、“美术教育”、“舞蹈教育”、“美育”来说,通过在万方数据库的知识脉络检索和比较分析(见图1),显示出我国的公共艺术教育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通过对2009年底前公共艺术教育研究的404篇期刊论文和128篇学位论文的研究内容以及期刊论文影响力的统计分析,笔者认为目前公共艺术教育以现状描述、经验总结为主的现状与公共艺术教育研究者的“需要”密切相关。
一、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现状
笔者通过2009年底之前对公共艺术教育研究的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的统计分析,得出目前公共艺术教育研究的内容与范围主要有17个主题项,即“课程、现状与对策、功能、教学、改革、艺术教育体系、师资、国外艺术教育、特征、教育价值、经验总结、艺术团建设、教育模式、教育理念、教材、音乐教育史和其他”等。
从归纳出的公共艺术教育研究的17个主题项中可以看出,其内容与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基本覆盖了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领域。其中的“课程、教学、现状与对策、功能”等四个方面所占比例较大,属于目前研究的热点。公共艺术教育的“艺术教育体系”、“师资”、“特征”、“教育价值”、“经验总结”、“艺术团建设”、“音乐教育史”和“其他”等方面的论文研究也已开始起步,在此笔者将之归类为研究的非热点。为了解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现状,笔者通过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热点进行分析。
1.课程
自《全国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实施以来,许多普通高校相继开设了部分公共艺术课程,但“因学校而异、因学生而异,缺乏学体系、教材和评价标准,公共艺术课程开设缺乏全局性。”②公共艺术教育研究中,对于课程方面的研究在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中的比例分别占到26.24%和26.56%,分别位居第一和第二位。对于课程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对课程现状与对策、课程的作用、课程设置、课程体系、课程管理、课程模式、课程改革以及等方面的探讨,学位论文中对于公共音乐教育课程的探讨比例较高。
关于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现状与对策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分析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来提出相应的对策或建议。
在公共艺术教育研究的学位论文中,关于课程的研究主要是从具体的课程和课程内容来研究。这些研究主要是探讨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内容,即哪些艺术课程可以进入公共艺术教育,并对其价值及其可行性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研究。
2.教学
公共艺术教育研究中,实际上课程与教学是密不可分的,本文对于公共艺术教育研究中的课程研究与教学研究的分类是建立在研究的具体情况之下的。当然其中也不乏一些课程与教学混杂在一起的研究,为研究方便,笔者只能根据其侧重面对其进行区分。对于教学方面的研究在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中的比例分别占到12.13%和27.34%,分别位居第二和第一位。对于教学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对教学方法、教学改革、教学内容等方面的探讨。
关于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如甄巍的《多媒体教学法在高师院校艺术鉴赏课中的运用》,主要阐述了多媒体技术在艺术鉴赏课中的运用;张静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音乐欣赏课教学方法的探究》,提出了音乐欣赏课中“以‘兴趣’为主线的教学方法”、“以学生‘参与’为主体的教学方法”、“以‘电教媒体’为手段的教学方法”、“以‘户外课堂教学’为深化素质教育的教学方法”;张思镜的《高校公共艺术课音乐审美教育教法探索》提出了音乐审美感知教学与音乐审美情感体验教学两种施教方法。关于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李琳的《探究高校公共音乐课程教学的意义及改革方向》认为,对高校开设的公共音乐课程教学标准进行规范很有必要,需要从观念和方法两主面入手。唐圣菊的《高等农林院校公共艺术教学改革探讨》提出了农林院校公共艺术教学改革的思路:创新课程设置、刷新教学方法、整合教学资源、改革评价体系。彭渊的《浅谈普通高校舞蹈教学改革》“以舞蹈选修课教学和舞蹈团队培养两方面为切入点,以多元舞蹈文化的学习和多元舞蹈活动的参与为特色,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两方面入手进行教学改革,力图探寻一条适合普及型大学舞蹈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张丽波、崔全顺的《构建高师生态式公共艺术欣赏教学模式初探》对教学改革提出了“生态式教学模式”,即从过去各学科的无限分裂走向新的融合,使各学科之间形成一种生态关系。
关于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的内容研究,黄小明的《浅谈高校艺术教育教学》中提出艺术教育教学诸因素的整合。
3.现状与对策
我国的艺术教育因受到国家重视而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从某种意义上讲,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的领导对艺术教育的重视关系到“新世纪我国知识型创新人才”的培养。但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尤其在普通高校,艺术教育正处于一个“蒸蒸日上”和“理还乱”的双重时期。
公共艺术教育研究中,对于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与对策方面的研究,在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中的比例分别占到22.03%和16.41%。对于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的研究,研究者主要是对目前的公共艺术教育现象的描述,代表性的研究如:刘张飞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异化现象及其回归路径》,曹思淼的《普通高校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樊中红的《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白朝晖的《高等院校公共艺术教育刍议》,马建华、高曼曼《高校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策略分析》,周小海《关于普通高校实施艺术教育的思考》认为,当前普通高校在实施艺术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领导不重视,置艺术教育于附属地位;艺术教育经费不足,教学资源匮乏;艺术教育师资“量少质差”;艺术课程建设和科研工作滞后;管理薄弱,机构不健全。解决上述问题转变观念是前提,提高素质是关键,构建课程结构、教育环境是条件,健全机构、提高管理水平是保障。
4.功能
公共艺术教育研究中,对于公共艺术教育的功能方面的研究,在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中的比例分别占到20.05%和6.25%,分别位居第三位和第四位。关于公共艺术教育功能的研究主要是从四个方面来研究的。
(1)公共艺术教育对大学生素质拓展的作用
关于公共艺术教育对大学生素质拓展的功能研究中,普遍的观点是“艺术教育和素质教育有着共同的培养方向,就是使受教育者成为素质全面发展的人。艺术教育为实现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提供了生动的教育手段和教育内容,成为受教育者最易接受的、最有活力的一种教育形式”。③
(2)公共艺术教育对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作用
黄丽娜和余育新在《试论公共艺术教育对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作用》中,根据和谐校园文化的人文性、多样性、融合性、创新性、传承性特点指出,“公共艺术教育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人文指导”、“公共艺术教育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艺术内容”、“公共艺术教育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审美指导”、“公共艺术教育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创新源泉”。
(3)公共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
孔宪峰和周秀红的《公共艺术教育促进德育的理论回归》从理论层面上通过挖掘艺术与艺术教育的本体价值,指出艺术教育发挥德育效应的理论建构涵盖着从“审美”到“立美”的转化、“立美”到“立德”的统一、“立德”到“立人”的升华这三个重要环节。李林和许媛媛的《美育与德育兼重――略论高校公共音乐课的功能内涵》同样指出:“高校公共音乐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音乐艺术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美育为核心,在音乐教育中进行德育渗透,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使其功能内涵得以充分显现。”
由此可以看出,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观念由来已久,公共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观念在人们心目中还是根深蒂固的,在公共艺术教育研究中还是占有相当的比例。
(4)公共艺术教育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薛芳的《浅析公共艺术教育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中的作用》认为:创新是时代的主题。艺术教育以其特有的属性,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是有所作为的。艺术教育能够培养人的直观洞察力、想象力、创造力,从本质上讲就是一种创新教育。贾昕东的《大学生艺术素养和创新能力》指出:“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非智力因素是创新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动力系统,艺术素养属于非智力因素并贯穿于大学生创新活动的全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康尔《论公共艺术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提出,“公共艺术教育,有助于唤醒创新意识,有助于牧养创新精神”、“公共艺术教育,又呼吁开发创新潜力,有助于训练创新思维”、“公共艺术教育,有助于认知创新规律,有助于借鉴创新方法”。
从以上对公共艺术教育热点问题的研究现状,反映出目前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尚处于现象描述、经验总结的浅层次阶段,对于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虽然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效果不是特别明显。
二、从需要理论看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现状
公共艺术教育研究的目的,是为教育实践服务的,即为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教学等提供理论依据。但是目前研究大都停留在浅层次的现状描述、经验总结等方面,研究深度显然不够。以行为心理学的视角审视这些研究成果,可以发现这些研究者研究行为的发生与表现,“与人类的各种行为一样,都具有一定的动机与目的,都由其背后的、内在的、体现在研究主体生理与心理方面的动力所启动和驱使。”④这种启动和驱使是公共艺术教育研究行为发生与表现的原驱动力,在研究主体心理意识中的反映即是他们的研究需要。“需要引起动机,动机支配行为,行为的方向则是寻求目标以满足需要。”⑤人的行为模式清楚地表明,人的行为是由需要引起的,需要产生动机,动机引发行为,而行为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需要。对公共艺术教育研究现状的研究,不应忽视研究主体研究行为的起点――“需要”这一重要环节。
所谓“需要”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内心状态。人是生命有机体,又是社会的成员。人为了维持生命和延续种族,对饮食、穿用、居住、安全、婚育等都有需求;为了推动社会的发展,对生产劳动、人际交往、价值实现等同样有所需求。这些客观需求在人的意识中就成为人的需要。简单地说,需要就是人对某种目标的渴求或欲望。需要能够推动人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积极的活动。需要被人体会得越强烈,所引起的活动就越有力、有效。“人类有多种多样的需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不同的社会和不同的历史阶段的人也有不同的需要。”总结人的一切需要,就其发展过程来看,可以分为自然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自然性需要也称生理性需要,是指为了延续与发展生命所必须的客观需要,即对衣、食、住、行、性、安全等方面的需要。社会性需要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逐渐产生的,如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的需要。社会性需要是人社会化的产物,是人类独有的,与动物需要有本质的区别。⑥
人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人的需要是有所侧重的,而且人的需要也是不断转换的。针对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研究者的需要,可以概括为生存需要和学术需要两大类。公共艺术教育研究者的生存需要区别于通常意义上的诸如“生理”、“安全”等需要,在此特指以获取现实功利为目标的物质性需要,既包括学者维持与其地位相称的基本生活条件、学术资源的需要,也包括攫取名利的需求。⑦学术需要是指研究者以追求知识为目标的学术自身的求真本意的需要。也就是说,研究者从事学术研究的最主要、最直接目标是塑造高质量的学术成果,即所谓“学术精品”。“学术的本性是排除任何现实性功利追求的。学术的生命力在于对知识、智慧、真理的追求,它是一种知性的召唤、道德的践行。”⑧
公共艺术教育的学术研究本身并不排斥对功利性的追求。但是在普通高校中现行的科研奖励制度和职称评定制度等的功利主义倾向,使得研究者在利益驱动下的生存需要取代了真理驱动下的学术需要。现行的科研管理制度“把量的标准置于其他价值认定标准之上,把质的高下简单约化为量的多少”。“当这种量本位标准被‘锁定’时,量的追求就演变为学者们的‘生存本能’,以知识追求为本性的需要就让渡于以现实利益的获取为目标的‘生存物质需要’。”⑨因此,也可以说,公共艺术教育研究者的需要是与现行的科研管理制度和职称评定制度直接相关的。正是这些制度性的要求使得公共艺术教育研究者的需要从以追求知识为目标的学术自身的求真本意的“学术需要”转向了以获取现实功利为目标的“生存需要”,最终导致“学术失范行为失控”。
15年来,公共艺术教育研究层次处于现状描述和经验总结为主的状态,这与公共艺术教育研究者“功利化主导型”的研究需要密切相关,即研究者个体行为功利化的主要动机源于以获取现实利益为目标的生存需要。个体“生存需要”实现程度成为研究者自我实现的首要途径和标志,知识追求愈来愈屈从于现实的物质利益攫取,形成功利追求泛滥的场域。深陷于功利场域的公共艺术教育研究者们,在生存需要和学术需要之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作为现实的职业劳动者,他必须使自己或自己生产的知识得到市场的价值认定,否则他无法生存;另一方面,作为知识的创造者,他又必须遵从学术需要,从知识本性出发,完成学者的自我实现。”⑩当前场域下,对于一名理性而现实的公共艺术教育研究者来说,“前者的实现具有迫切性、时效性,而后者具有长期性、间接性”,因此,理性的选择往往是“学术主导型”。但是,一旦公共艺术教育研究完全陷入“以量代质”的恶性循环时,“功利性的生存需要就成为不可避免的选择,最终会导致全局性的结构性失控。”B11(责任编辑:帅慧芳)
① 文中的“公共艺术教育”是指“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为行文起见,简称“公共艺术教育”。
② 宋晔、隋欣《谈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体系建设的新思路》,《艺术研究》,2008年第4期。
③ 谭东风《试论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④ 黄大同《简论贝多芬的创作“需要”》,《艺术百家》,2005年第5期,第163-166页。
⑤ 同上。
⑥ 屠文淑《社会心理学理论与应用》,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98页。
⑦ 刘大椿《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体系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16页。
⑧ 同上,第136页。
⑨ 同上,第2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