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地理初中知识点小结范文

地理初中知识点小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地理初中知识点小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地理初中知识点小结

第1篇:地理初中知识点小结范文

关键词:农村普通高中;生物;学习困难

一位中学教师说:“过去的高考试题比较古板,农村孩子只要肯吃苦,多花时间搞搞题海战术,还是有机会考赢城里的孩子的。但现在高考方案特别强调素质教育,知识点的命题越来越灵活,对考生的知识面要求越来越宽,所以,现在农村孩子考大学、尤其是考好大学,比以前更难了。”教育的不公平已经贯穿到教育的全过程。农村学生在很多方面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困惑,而生物学科就是其中之一。

本校是一所农村普通高中,学生的素质薄弱,初中生物基础较差,学习方法欠缺,而且不开设实验课,学生无法通过实验验证,只能通过教师的讲解,难以深入理解,所以,他们在学习生物上存在许多困难。笔者曾对学校高一新生进行过初中生物学习状况调查,如下:

高一生物是继初中生物后更高一层次的学习。高一生物是学生学习生物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阶段学生学的好坏,直接影响他们是否能继续深造。刚进入高中阶段学习的学生由于受到初中教师的教法、自身的学法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往往造成不适应高中生物的学习,如果在学习策略上不能较快适应,容易造成学习成绩的下降,甚至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作为生物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认真分析其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对策,全面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素质。

一、高一生物学习困难的原因

1.教材的原因

初中教材涉及的基础知识,理论性不强,抽象性不高。与这相比,高中教材在深度、广度上明显加强,由描述性知识向推理知识发展的特点日趋明显,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综合程度有所提高,研究问题常常涉及到本质,在能力要求上也出现了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飞跃。例如,“蛋白质的结构及相关数量计算”“核酸的分子结构”“有丝分裂的特点”等知识理论性强,抽象程度高,这些内容历来被认为是造成学生分化、学习困难的重点知识。

2.教师的原因

由于初中生物课开设时间短、内容多,造成教师侧重向学生灌输知识,赶进度,几乎不开设实验课,具体情况见下表:

初中教师没有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造成在学习策略上多为机械式被动学习;常识性介绍及选修部分没有讲,造成知识缺陷;有的教师把教材过度拓展,对生物知识讲得面面俱到,造成课堂欠活跃,这些反而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3.学生的原因

学生的学习目标不明确,态度不端正,加上思想松懈,缺乏紧迫感;坚持已有的学法,相信自己的老习惯,过多地依赖教师,学习的自觉性、自主性较差;不遵循学习活动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忽视学习过程的基本环节。如,预习、听课、复习、独立作业、总结评估等。预习情况调查如下:

听课时,学生往往把握不住教材的重难点,理解不透彻。有的知识点印象不够深刻,造成知识理解错误。这样长此以往,则出现竹节现象,导致其生物成绩每况愈下,越来越对生物学习失去兴趣。古语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还有的学生抵御不住不良学习氛围的种种诱惑,人云亦云,东施效颦,造成生物成绩下降。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互动过程。作为起主导作用的教师,采取什么样的教学形式,采取什么样的教育内容、以及怎样引导学生,对学生的发展都至关重要。

二、解决生物学习困难的对策

1.循序渐进,注意初、高中知识的相互衔接

搞好初、高中知识的相互衔接。教师要在学生学习高中生物内容前,重点给学生介绍本门学科的特点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应用,从而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同时介绍高中生物学习方法及注重事项,使学生转变学习策略,做好各方面的思想准备。还要注意了解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况,可先进行一次摸底测验,着重考查初、高中知识的衔接点,如,元素化合物知识,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的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分裂,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等知识及其应用。

2.转变观念,钻研大纲和教材,更新教法

教材设有“科学家访谈”“问题探讨”“资料分析”“相关信息”“科学前沿”“思考与讨论”“课外小实验”“思维拓展”等栏目,体现了教材在教学内容的编排、教学要求、教材的趣味性、引导学生创新精神等方面的特色。这意味着安排学生的学习活动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积极主动地参与。不仅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知识,还要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研究。所有这些都要求每一个教师,必须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转变教育理念,更新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

3.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

“教是为了不教”,教师教学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使学生能够独立学习,独立钻研,独立承担一定的社会工作。如果在教学过程中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一直让教师牵着走,不但教者感到心力疲惫,而且培养出来的人也会缺乏创新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注意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实验创新能力、应变能力等。要培养这些方面的能力,必须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运用启发式教学,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消化,把实验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当中。教学活动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做到分层教学,因材施教,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4.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学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是一项重要而常规性工作。我们可以根据教学的各个环节,研究学生掌握基本学习方法的训练途径,比如,预习、听课、记笔记、做实验、做作业和复习小结等,针对每个环节的特点,加以具体指导,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些方面的训练,要有一定的计划性和约束性,要在“严”字上下工夫,真正做到落实,使学生终身受益。此外,针对生物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的教育和学法指导。比如,生物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基本实验、基本计算等各类知识的学法指导,尤其应注意生物概念的形成及同化策略,生物知识与技能的迁移策略,生物问题解决的信息加工策略等。

5.教学手段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是教育发展的结果。反而观之,还要利用现代最新技术去组织教学,促进教学的现代化。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是当今现代化教学不可缺少的硬件,要充分地利用它们辅助教学,从而提高教学效率。而多媒体可以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抽象为直观;能够拓宽课本知识体系,拓宽和加深课堂学习的内涵和外延。我们可根据生物课堂教学的特点,紧密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在备课上下工夫,既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又能有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如,“蛋白质的结构和合成”,通过多媒体模拟蛋白质的各种空间结构和其合成过程,学生轻而易举地理解了蛋白质的多样性、多肽、肽键等概念及相互关系,等等。

综上所述,克服高一学生学习生物困难的策略是:教师要不断地加深对专业知识的学习,运用并熟练掌握各种教学技能,加强师德修养。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钻研大纲和教材,了解学生,在教学方法上保持初、高中的衔接,更要在教学方法上保持初、高中的连贯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指导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生物的学习,不断提高学习水平,奠定坚实的生物学习基础。

参考文献:

[1]欧阳芬,赵卫胜.农村课堂教学诊断[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6.

[2]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第2篇:地理初中知识点小结范文

关键词:化学键;高效课堂;教学效果

2014年的元旦已然过去,该学期高一每周两课时的教学安排,化学教学进度着实紧张。当然,老师们力求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为了完成进度,有时会对教材中知识点的教学顺序进行重整。人教版必修二第一章第三节《化学键》一节,笔者进行了重整教学,课堂效率很高,学生学习效果很好,出人意料。

首先,说明一点,笔者在讲必修一课本第二章《离子反应》中的电解质概念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判断电解质,就以信息的形式告诉学生一个一般的规律:含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由离子构成(以NaCl为例说明,很好理解),而全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以CO2、H2O、HCl等来说明),共价化合物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从元素组成的角度判断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很容易。继而再引导学生从微粒构成的角度,理解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在熔融状态时是否电离而导电就顺理成章了。这不仅解决了“如何判断哪些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这个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而且,在利用学生对初中元素组成和物质微粒构成理解的基础上,学会了判断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对《化学键》这一节来讲,又分散了知识难点,使这一节的教学更加容易进行。

关于《化学键》的教学实录:

环节一:前置练习

判断下列物质哪些是离子化合物,哪些是共价化合物?

HCl、NaCl、CO2、H2O、Cl2、NaOH、NH4Cl、MgO、CaBr2、KNO3、H2SO4、HClO、Na2S、Na2O2

意在复习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判断方法,特别强调在一般判断规律的基础上,要记忆特殊例子:铵盐(如NH4Cl)也属于离子化合物,不属于共价化合物,虽然全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再通过复习离子化合物由阴阳离子构成,而共价化合物分子由原子构成,自然地提出问题:构成化合物的微粒是通过什么作用力结合在一起的呢?从而引入新课:得出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概念。

环节二: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实质探究(学生小组合作、交流探究)

通过环节一,得出离子键是阴阳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共价键是非金属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关于离子键的实质提出以下问题:

问题1:阴、阳离子间存在什么样的作用力?只是静电吸引吗?

问题2:离子键存在于阴、阳离子之间,那么,哪些元素容易在形成阴、阳离子后形成离子键?

问题3:离子键存在于哪些物质中?

结合环节一前置练习中的物质(如NaCl),说明点评并总结如下三点:

1.构成离子键的实质是包括静电吸引和静电排斥的静电作用。

2.离子键的构成元素是活泼的金属元素(第ⅠA和ⅡA族)和活泼的非金属元素(第ⅥA和ⅦA族)。

3.离子键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中。

关于共价键的实质提出以下问题组:

问题1:活泼的金属元素和活泼的非金属元素通过得失电子后形成阴、阳离子,再通过静电作用结合,那么非金属元素原子间会通过什么作用力结合呢?

问题2:一般的,什么元素间以共用电子对结合?

问题3:共价键存在于哪些物质中?

问题4:非金属原子间通过共价键即共用电子对结合,当两个非金属原子不同时,共用电子对是否偏移?如何偏移?共价键又如何分类?

再结合环节一中练习中的物质(如NaCl),说明点评并总结如下四点:

1.构成共价键的实质是:共用电子对

2.共价键的构成元素是:非金属元素之间

3.共价键存在于共价化合物、离子化合物、共价单质中

4.共价键:根据共用电子对是否偏移,即成键原子是否相同,分为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环节三:电子式及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的形成

设置问题组:

问题1:什么是电子式?各个主族元素原子的电子式是否相似?例如,硫原子的电子式为■,请按照“先分散再成对“的书写原则,试着写出其他各主族中一种原子的电子式。

问题2:从原子的电子式看,最外层的单电子数与该原子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所得的电子数,有什么关系?

问题3:为什么氯气是双原子分子,而稀有气体氖是单原子分子?

问题4:非金属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对结合成共价键,请写出H2O、NH3、CCl4、CO2的电子式,并总结书写共价化合物电子式的原则。

问题5:离子化合物由阴阳离子构成,阳离子的电子式即其离子符号,如,钠离子电子式为Na+;阴离子的电子式必须有“[]”和所带电荷,如:■2-。请写出以下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NaCl、MgO、Na2S、CaBr2,并总结书写原则。

问题6:请用电子式表示:NaCl、Na2S、HCl、H2O的形成过程,并总结注意事项。

环节四:课堂小结

使离子或原子结合在一起的作用力合称为化学键,即包括离子键和共价键,共价键又分为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用电子式表示化学键的形成过程,关键是要掌握各主族原子的电子式的书写及化合物电子式的书写原则。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