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国语学习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高等教育;高等学习;教育国际化
中图分类号:G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937(2012)03-0009-03
相对于高等教育。我更偏向使用高等学习(HighLearning)这一概念,因为它可以包括大学的教育和研究两个方面。在对高等学习所做的定义中,我想特别指出,高等学习国际化是一个过程,而我也一直致力于将国际化和跨文化融人大学的教学、研究和服务功能中。
最近,国际大学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of Universities.IAU)了一项调查结果。该调查数据是他们在2009年从115个国家的745所高等院校收集的,试图从中探索出全球教育的发展趋势,以及为什么国际化对不同地区的高校来说都同等重要,国际化主要面向哪些人群,与之相关的高等学习国际化有哪些可能的障碍。等等。关于这项调查,国际大学协会主席曾做过评价。他认为国际化本身不是一个新现象。只是当前国际化存在方式与以往有所不同,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科技的不断进步缩小了时空差距,使全球化发展进程大大加速。
在调查样本中,745所高等院校在全球各个地区的分布情况如下:非洲占6%,亚太地区占19%,欧洲占44%,拉美占9%,中东占5%,北美占17%。从这些院校中,我们可以看出国际化主要有以下一些成效:学生的国际意识增强,研究和知识成果增加。院校之间团结和合作加强,国际课程提升了高校排名和形象。
前述调查显示,高等院校在促进学校国际化的进程中,会优先考虑发展以下几点:国际学生数量的增加,研究的相互协作。课程内容的国际化,双学位或联合培养学位项目,学生和教职人员外出交流的流动性增多,发展和促进项目建设,分享国际化的先进科技工具,等等。
发展教育国际化的依据是:学生能为未来国际化职业做好准备;国际课程的分享能提高教学质量;国际化能提升高校排名,促进研究和知识产出,以及提供给学生多元文化学习环境。
我很喜欢一个美国学生说的一句话。他说:“企业要像站在月球上一样认真观察这个世界。推动创新,管理分析数据,并为客户提供价值――所有这些都要具有全球化视野,这将引领企业走向成功。”我从他的论述中看到,我们在设计教育方案和规划时,需要了解整体或全局。比如巴黎圣母院的建造。当时有人分别问两个工人在做什么。一名工人回答说:“我在堆砌石头。”另一名工人则答道:“我在建造大教堂!”由此可见,事先对教育的宏观规划直接关系到教学实践中教育质量的高低。
我们可以先来了解一下目前高等教育领域所发生的_些变化。它们体现了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重要特性。在海湾地区的一些国家,如卡塔尔和阿布扎比花费了数亿美元用来在本国开办欧美顶尖大学的分校:我们也在沙特阿拉伯开办了阿h杜拉国王科技大学,其100亿美元的投资超过了美国5所大学的总投资;新加坡正计划建立一所关于科技和设计的公立大学,同时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下面新成立一所采用美国教育模式的自由文科学院:中国也开始尝试建立自己的C9联盟,这九所大学获得政府的资助以提升他们的全球竞争力:印度教育部也准备新建14所具有国际声望的综合性大学,他们最近已经通过了一项法案,允许国外教育投资者在印度开办大学或分校。
这些国家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背景是什么?这其中当然有知识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因素,以及各国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需要。很多政府已经意识到增加高等学校数量这个因素,但其实保障增加国家生产力的教育质量更为重要。市场的力量正变得越来越明显,对大学来说也是如此,我们必须找到教育质量和市场竞争的平衡点。当前,高等教育中私有化和多元化要素日益增加,对在职人员的教育正变得越来越重要,一些大学相比较以前会招收更多的成人学生。提升青年学生个人发展的素质教育也变得更重要。这也是新一代学生所期待的。在教育教学中,先进的知识和技术不断投入使用。许多大学在办学过程中逐步形成独具个性的办学模式。至于具体采用何种模式,要取决于他们所学习的国家,所以单一的模式并不能适应所有的学校。学校自身必须选择国际化的目标市场,并确定学校本身与特定国家或地区有很高的相关度。比如大学要扩大招生规模,现在亚洲的大学已经不大可能从欧洲、北美等发达国家获得大批量生源,新兴的生源市场应该在亚洲和非洲。
高等教育领域出现了一个重要的转变,即许多国家的政府意识到他们无法满足高等教育日益扩张的资金需求,特别是如果他们把质量看作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时,高质量的大学需要强有力的研究能力,这也需要更多的投资。就像我之前提到的,在大学的外部和内部管理中,市场机制的影响日益增加,股东对教育能够“物有所值”的期盼日益增加。这就是为什么在高等教育和研究中“卓越”是如此重要,这样既有利于招生,也有利于学术发展和获得更多的研究经费。在全球范围内,远程教育和跨境教育正在迅速崛起,在一些国家,民办的盈利和非盈利高等教育机构也在不断增加。
除了我特别提到的一些因素,亚洲的教育还面临什么挑战呢?当那些学生刚进入大学时,我们就需要为他们做好准备。我们都知道学生的就业能力很重要,这就要求教育和市场需求相联系,这一点很关键,正如我之前称作实践一基础的科学知识,就需要学术界、产业界、公共部门的全力合作。大学收入来源也需要多元化,而且更加强调学生和他们家庭需要分摊的费用,这和一些私立资助机构的出现密不可分。当然,职工待遇是一个重要因素,只有大学教职人员的薪水更加诱人,才能吸引到优秀的教职员工。
亚洲高等教育的发展,不应该仅仅是数量的扩大,而更应该是质量的提升。一些大学的教职人员需要专业发展和培训,因为高等教育在不断变化,他们的角色也需要发生变化。当今,人们对大学教职人员有了更多期望,仅仅从事教学和研究已经不能满足这种期望了。在高等院校管理上,不同国家
的众多大学拥有日益扩大的自,现在有一个争论的焦点,即大学在接受公共投资的同时,如何平衡其与自身独立性之间的关系。这自然涉及到大学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我们会看到更多的私立机构和公私合营机构希望与大学紧密合作。我确信,一些以这种新的公私合作伙伴关系作为投资模式的大学将会建立。
我还要强调的是,人们看待知识的方式很关键,我们如何理解知识对教育也有决定作用。在以往,人们认为大学对知识发展具有垄断地位。大学能够对社会产生训育作用,科学研究的目标是不断探索和积累新的知识,研究人员有他们自己的日程安排:研究拥有无限制的自由和无条件的资助,研究被认为是不可预测的甚至不可控制的。现在这种看法有所转变:人们开始认为社会能够反作用于大学,认为从社会角度看科学更为重要。在许多案例中,知识生产与实际应用及经济影响高度相关,这些研究是有目的的,可控制的,能够积极响应市场需求,而且科研资助和捐赠者、股东的需求紧密相联。
这种发展当然也与知识社会和经济社会的兴起有关系,这意味着新知识必须与学生先前的经验进行有意义地联系,大学需要更好地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训练学生在新环境下应用知识的能力。很多调查表明,在教育中培养诸如沟通能力、谈判能力、分析和逻辑思考能力、领导力、管理和组织能力、在压力下工作的能力、如期完成工作的能力等,也很重要。我们可以看到,特别是在我们这一地区,对于高效率、低成本、适应性强的技术需求日益增加,当然这和许多地区的经济增长形态发生的主要变化相联系。这也是我们需要教育在上述巨大变化中发挥积极作用的原因。
当然,越来越多的大学的出现往往存在或潜在诸多风险,因为很多大学不一定都如一些知名私立大学那样拥有较高的教学质量,这是世界银行对于质量的重要性的陈述。这里我想说的是,很多私立大学的质量都很高,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公立大学质量也都很高。在高等教育领域,的确有必要进行机构重组。我们看到,私有资本进入教育领域已开始起作用,很多投资者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这种现象本身也会促进教育的国际化。这里尝试列出一些我认为对于高等教育机构很重要的问题。比如。未来的高等院校存在的理由是什么?在迅速变化的社会背景下,高等院校的教育目的是什么?在知识经济时代,高等院校应该教给毕业生什么样的技能?高等院校应该怎样界定“知识”?为了回答上述问题,高等院校应该用什么方法进行教学?
整个世界的就业市场正在经历巨大转型,未来的就业市场至少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变化:许多额外的工作会被创造出来,某些工作会被完全淘汰,一些职业会被替代,一些职业则会被重新定义。2009年亚太地区失业人数是1亿,世界劳动人口会从今年的45亿增加到2025年的52亿,仅在亚太地区就会新增3亿个岗位: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预计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将会新增2000万个工作机会。所以,大学对未来有可能产生的就业机会的研究很重要。
与此相关,我们需要使用新的方法来开发国际课程,使课程可以同社会需求相联系,我们需要考虑如何界定学术的和专业的情况,并把它们转化成学习成果;我们需要考虑如何改善学术成果,把它们转化为具体的课程;我们需要考虑如何转化教育、学习和评估的模块和方法,使它们成为导向性输出;我们需要考虑如何保证教育教学在授课、监测、评价等程序上的质量:我们需要考虑如何形成学生通用的且与学科相关的能力,这不仅要注重知识,更要重视理解力和技能的形成。
关键词:国际化出版;学术期刊;编辑素养;发展措施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5-0124-02
一、国际化:必然趋势
随着全球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学术期刊也面临着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挑战。如何能在强者如林的国际学术期刊市场占有一席之地、拥有一定的话语权是各家期刊近年来思索的重点。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我国被国际三大引文数据库SCI/SSCI和A&HCI收录的期刊仅207种,且95%的入选期刊影响因子低于2.0。其中,以SCI为例,2012年SCI共计收录期刊3750种,我国仅占33种,不足1%。由此看见,我国学术期刊的国际化道路还任重道远。在网络普及的今天,期刊的数字出版规模飞速增长,传播速度与成本都远远高于传统版本。这些都为学术期刊出版的国际化奠定了技术性的基础。作者也会通过网络与数字化方式更快捷地接触到期刊,了解和认识期刊。但是,归根结底,期刊是由编辑来组织和驾驭的。期刊能否“走出去、站得稳”依靠的是高质量的选题,优秀的编辑以及严谨的排版。编辑作为一本期刊的操作者,其主体意识能否得到有效的发挥对期刊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学术期刊国际化已经成为全球期刊发展的大势所趋。为了顺应国际形势,提高自身期刊品质,学术期刊的编辑队伍要首先顺应国际化的大潮,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
“编辑的素养,包括编辑的知识与技能、心理素质、工作经验和态度等方面,是编辑在从事出版工作时具备的知识和修养”[1]。在编辑工作中,编辑的主要任务就是对作者的稿件进行加工、整理。这一工作特性决定了编辑素养的重要性。首先,作为一名合格的编辑,必须熟悉出版物的相关法律与法规。出版业,尤其是期刊出版,时效性很强,有时会带有较强的政治性。在学术期刊的编辑出版中,编辑应尽量避免政治性的问题,集中探讨学术研究。其次,编辑技术是编辑工作的基础。编辑技术具有一定的约定俗成性,比如,编辑校对的符号。如果编辑技术掌握的不好,就会对后续的工作带来很大的麻烦。这样会间接影响期刊的出版时间与质量。再次,编辑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与学术素养。技术是形式,知识是内容。只有技术而没有知识是很难编辑出具有思想性的文章。只有编辑具备相关的学术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稿件的内容,进而完善稿件,创作出高水平的作品。最后,编辑在工作时要具较强的耐心。编辑不仅要与稿件打交道,也要与作者打交道。这就需要编辑不仅具有很好的文字与学术能力,还要有较强的人际沟通与理解能力。这些都是以工作热情与耐心为基础的。由此看见,作为一名编辑,较高的素养不仅体现在学识渊博、工作敬业,还需要有足够的耐心与专心,才能打造出一流的文章与期刊。
学术期刊的国际化发展不仅可以为编辑部带来很好的直接效益,也可以为推动我国的学术走出去贡献力量。学术期刊国际化的内容通常被分为实质性和非实质性两类。实质性的内容包括论文水平国际化、稿件来源国际化、发行市场国际化和出版效率国际化;非实质性内容的包括编委成员国际化、审稿专家国际化、编辑标准国际化和出版语言国际化。但是,无论是实质性的,还是非实质性的内容,都与编辑的作用密不可分。如果编辑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就可以在读者与作者之间架起良好的沟通桥梁,也可以在实质性国际化内容与非实质性国际化内容之间形成平衡。这样可以使得学术期刊尽快步入国际期刊的行列。
(一)学术期刊的国际化需要编辑具有不断更新的意识
学术期刊的国际化需要编辑具有不断更新的意识,主要体现为质量意识、规范意识和创新意识的更新。期刊质量与编辑工作密切相关,编辑是学术期刊的生产者。编辑的专业意识决定着学术期刊的未来。学术期刊想在国际学术出版界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高质量的稿件。“中国有许多优质稿件外流,这恰恰说明了中国学术期刊的总体质量不高,缺少足够的国际知名品牌,在国际学术界、学术期刊界也没有足够的影响力和认知度”[2]。因此,学术期刊要走国际化道路首先编辑要提高质量意识,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吸收好的稿源,严把质量关,认真编辑加工。在具有一定质量保证的基础上,还要努力出精品,要有精品意识。精品文章不仅可以扩大期刊的影响,也可以进一步吸引更多高水平的作者投稿,进而循环往复地不断提高稿件质量,形成品牌效应。在日常学习与工作中,编辑一定要注意自身的知识更新,不断学习,关注自身领域的前沿动态,严格坚持三审制。只要在平时工作中以高水平和高标准来要求自己,才能通过敏锐的学术嗅觉发现好的稿件。当编辑能与高水平的作者形成共鸣,理解作者的学术立意,肯定作者的前沿意识,才能获得作者的肯定,赢得作者的心。同时,编辑要有创新意识,不能囿于重复性的工作,而要善于思考,在合理的范围内对文章进行二次创作。好的编辑意识可以为好的文章锦上添花,编辑与作者之间可以相互补充。只有编辑与作者的通力合作才能创作出学术水平高、编校质量也高的作品。
关键词:汉语学习词典;需求分析;国别化
中图分类号:H3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11-0204-04
随着汉语国际推广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孔子学院在全球各地的设立,世界各国学习汉语的人数量迅猛增长。学习者对汉语学习的辅助工具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目前能看到的汉语学习词典(Learner’s dictionary)主要有孙全洲主编的《现代汉语学习词典》(1995)、李晓琪主编的《现代汉语常用词用法词典》(1997)、刘镰力主编的《汉语8000词词典》(2000)、鲁健骥主编的《商务馆学汉语词典》(2006)以及徐玉编的《当代汉语学习词典:初级本》(2005)等。现有的学习词典大体上结构相似,大部分采用单语、纸质形式,在选词、词性标注、义项分立、例句选取等方面多存在可行性不够、实用性不强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词典的推广。对此,近年来很多学者撰文提出,对外汉语教学使用的汉语学习词典与为汉语母语者使用的内向型汉语词典不同,属于外向型词典,同时应该是积极型词典,要能够积极地引导语言学习者有效地使用语言并再生言语、发展言语,进而达到能够顺利地进行交际的目的。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参照国内外英语学习词典编写的理念与实践,对国别化汉语初学者学习词典的设计与编写进行初步的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一、词典的形式与使用者
(一)采用在线词典的形式
纸质词典在学习者的外语学习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和电子词典相较,其缺点也极为明显:平面化、直线性、媒体形式单一。电子词典以其方便、快捷、功能强大等优势已经在国外占据了词典市场的很大份额,而在线词典更有望成为未来词典的主流形式。电子词典主要有三种形式:掌上词典(例如文曲星、快译通以及其他使用于PDA、手机上的词典)、光盘词典(如金山词霸、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CD-ROM)以及在线词典(如金山爱词霸――http:///;n词酷――http:///)。掌上词典的优势在于便携、检索迅速,但是目前可以看到的掌上汉语词典也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词典的质量不高,编者往往不是专业的词典工作者,有些词典只强调收词量的多少,而对于词语的难度、配例的多少、词语的交际功能等缺乏考虑。第二,对词典的使用对象一般都没有明确的界定,缺乏针对性。第三,媒体形式简单,往往只是纸质词典的翻版,最多配上了发音。第四,屏幕一般较小,单屏显示信息有限,查找常用词(对于初学者来说至关重要)因为义项、例句较多要多次翻页,较为不便。第五,国外出版商发行的词典由于对目前汉语的使用情况缺乏了解,出现内容陈旧、语体混杂、释义错误等现象,学生依据词典对译出来的汉语词往往让中国人不知所云。
相对而言,光盘词典和在线词典有更多的优势。由于工作载体的原因,这样的词典容量大,功能强;词语、信息检索方式多,检索速度快;可以运用多种媒体形式传递信息。电子词典可以综合运用语言、图像、图表、声音、视频等多种符号形式,立体地传递信息。而采用HTML语言编写的软件或者网页具有支持多种数据形式、制作维护容易、链接集成功能强大等优势,因此光盘或在线词典有理由成为未来学习词典的主要形式。光盘词典因为制作周期、发行成本的限制,现在有很多也采用在线更新词库的方式来运营。最近几年,无线网络技术和无线上网便携设备一直处于高速发展中,这无疑为在线词典的生存、发展提供了最好的依托。目前为汉语学习者制作的光盘词典或在线词典还很少,仅有的一些也多是针对懂英语的学习者,针对其他语言背景的学习者制作的在线词典还基本是一个空白。
(二)采用双语的形式
第二语言学习词典可以分为单语和双语两种形式,现在国内纸质的学习词典多为单语形式,但我们认为针对初学者的在线词典还是以双语为宜。这是由汉语国际推广的形势决定的,目前汉语学习者大量增加,其中初学者占主体部分。学习者的起点普遍较低,学习时间大多不长,词汇量较少。学习者更多的是想学习实际交际中可能使用到的汉语,更多的想学习口语表达,对读、写、译往往没有太高的要求。单语学习词典往往层次较高,只盯着学习者中的“精英分子”,脱离了普通学习者的真正需要。而通过实际的调查来看,单语汉语学习词典在学习者中的使用率不容乐观。
如果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来看,第二语言初学者是根据词汇联结通路来学习单词(不管其母语与目的语是否相似),第二语言中的词汇在其意义被接受之前首先要被翻译成母语的词汇,随着第二语言的熟练度不断增加,第二语言的词条才会逐渐与语义形成直接联结,而不需要通过母语词汇的中介,形成多通路模式。
因此我们认为针对初学者的在线词典宜采用双语的形式。这样可以充分利用汉外对等词来阐明汉语词语的释义,规避了用汉语解释汉语词义时可能带来的词义增值、词义脱落或词义转移等现象,从而使初学者感到便利、省时。同时,词典还应该把知识取向的重点放在汉外之间属于差等对应或者空缺对应的那些词语知识的部分。另外,词典所有的汉语配例应该用外语进行对译,词语的语用环境以及文化意义应该用外语来进行解释或描述。
(三)以用户为中心
要想使词典编纂人员的辛苦不至于白费,使词典制作、发行的投资方不至于亏本,在词典编写之前对市场情况、用户群做好充分的调查是十分必要的。针对市场方面的调查应该包括:词典的总体需求量有多少,电子词典的市场动向如何,同类产品(包括纸质词典)在市场上有多少,占有多少市场份额,潜在用户的人数有多少,对电子词典的市场需求变化情况如何,产品的价格定位是多少,多长时间能收回成本,有没有很好的销售渠道,等等。
针对客户(学习者)的调查主要包括:他们的身份、背景和经历,他们学习汉语的需要、词典查询的内容、词典查询的习惯和所采用的查询策略等,他们的态度、期望,等等。而随着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学习者查阅词典的认知心理过程也逐渐引起研究者的注意。要使学习词典满足汉语学习的需要还必须弄清学习者查阅词典的认知过程,包括解码和编码过程中的信息处理方法,以及心理词库知识的获取模式等。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目前市面上的汉语学习词典在编纂、发行之前大多没有做过这方面的调查,编纂者对市场情况以及学习者的使用偏好和实际需要大多不甚了解,这往往就造成了功能定位失当,读者范围不明确,准入门槛偏高,对读者的词典查询策略考虑不周等等问题,致使词典中出现了大量的“非共享信息或消极信息”,影响了词典的可接受性。
二、在线词典的宏观结构与微观结构
(一)词典的宏观结构
词典的宏观结构主要考察的是词典的篇幅、价格、收词量、词目编排方式、版式、附录设计等等。关于词典的篇幅,因为采用的电子形式,特别是网络形式,相对于传统纸质词典来说,空间几乎是无限的,基本没有篇幅上的限制。这种在线词典在将进入市场的初期,可以采用开放注册的方式;占有一定市场份额以后,改变为交费注册使用,费用高低根据投资、类似产品定价以及市场情况来决定;有一定知名度,进入市场成熟期以后,可以考虑会员有偿注册制度,同时利用广告费用冲抵成本,维持运营。在线汉语词典的收词量,取决于学习者总体水平和市场需求。目前阶段,因为汉语学习者整体水平不高,其中初学者人数增加比较快,我们将收词量暂定为5000左右,目前的设计主要针对韩国汉语初学者。其中包括《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的甲级词、乙级词、部分丙级词和一些目前常用而在《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甲乙丙级词表中未见收录的词汇,例如“地铁、手机、短信”等。另外,也要适当收录学习者在运用汉语交际时可能遇到的常用新词、新语或新义(如“网购、白领、晒工资、晕”)。对于所收词语有多个义项的情况,要根据语料库统计以及实际语言使用、教学的情况斟酌选取,有些不太常用的义项暂时不予收录。收词不应只限于词汇性单位,还应包括语法性单位,如“看不起、怪不得、不客气、炒鱿鱼”等等。词目编排的方式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以单个汉字立目,在汉字下列出该字的常用成词义项,对不能单独成词的词素义项按成词数量(重要性)来区别对待,不太重要的词素义项不列出,成词较多的义项列出韩语的翻译以便学生理解。汉字后列出所有用该字组成的常用词(正序、逆序),为每个词语建立超链接。这样做可以展现汉语的构词特点,方便学生学习构词方面的知识。第二,为词典提供更多的检索方式,在这方面电子(在线)词典有其强大的技术优势。除了传统的笔画、部首、拼音检字以外,还可以采用按词检索(输入一个词语查找它的意思)、手写输入汉字(词)检索、语音识别检索、模糊查询(采用“*”、“?”作为通配符)、翻译检索(输入外语词语检索汉语对译词)、按义类进行检索等。为了方便学生的使用,甚至可以考虑将所有的例句建立一个例句库,例句库提供按字、词、词组、固定结构、句子的检索方式。
(二)词典的微观结构
词典的微观结构主要指词条的具体信息。可以大体分成4个板块:常规板块、搭配示例板块、偏误纠正板块、语用文化板块。
常规板块主要是词语的注音、释义,其中释义的部分以外语的对等词翻译为主,在出现差等对应(没有完全对等词)或空缺对应(完全没有对等词)的情况下,应该用简单的汉语进行解释,再用外语进行翻译。其中汉语释义的部分要求对释义用词的难度有所控制,释义要求简明、准确,这样学习者可以借助外语的翻译来理解汉语的释义。有些词语还可以考虑选用图像、图表、声音、视频等等多种信息来辅助释义。
搭配示例板块要用大量的例句来展示词条的词性、常见的搭配、在句子中的位置(语法功能)、常用的句式、适用的对象等等。如动词的句法特征可以包括后接宾语、助词、补语及重叠用法等等。而对于名词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要注出一般使用的量词,列出常用的“形+名”、“名+名”、“动+名”搭配形式。词语的种种用法都要求用例句来充分予以展示,作为例证的句子应该是规范的、常用的、内容健康的、完整度充足的、无文化因素干扰的基本句。例证要更多地考虑到句子在实际语言生活中的交际价值,考虑到句子所传递的种种附加信息,要让学习者能在交际中遇到、使用这些句子,如“现在是红灯,请不要闯红灯”,这样可以更好地了解当下的中国。有些词语还可以考虑由例证提供完整的语境,以便学生通过上下文推知词语的意义。比如在词条“差点儿”下面的例证可以考虑提供以下语言环境:电影7点开演,一个人6点58分匆匆忙忙赶进电影院,同时说:“差点儿迟到。”由于是电子词典,这样的语境展示可以采用动漫(或视频)的形式而不需要用文字进行描述,学习者对词语的理解将更为准确。
偏误纠正板块要求针对学习者使用汉语的实际情况,指出他们常犯的词汇、语法错误。出现词语使用上的偏误也常常和近义词的误用相关,所以关于近义词的辨析也可以放到这个部分。例如针对韩国学习者的词典在词语辨析方面,既要传承词义、词性、搭配等约定俗成的学习内容,也要特别考虑韩语里的汉字词和汉语对应词在语义范围(如韩语里有汉字词“文章”,意思相当于汉语的“句子”)、义项多寡(如韩语里的汉字词“气氛”除了有汉语里相应意思以外,还有“心情”、“情绪”的意思)、附加色彩(如汉字词“可观”有表示“可怕的景观”的贬义)等方面的不同。这个部分的编写特别要求有精通两种语言的双语研究人员的参与,另外还要有学习者的汉语语料库作为支撑。
语用文化板块里主要列出词语的语用信息和文化意义。目前将汉语作为外语来进行学习的人大多是成年人,他们学习汉语的目的就是为了交际运用,我们的学习词典在解惑的同时更要重视指导语言交际运用的实用性。除了词典的配例部分要体现交际价值,还可以为有些词语特别添加语用内容。比如为称呼语添加语用信息,由于时代的变化,有些称呼语的意思已经和传统词典上的意思差别很大(例如“小姐”、“同志”),如果不添加语用信息予以指出,学生难免误用。再比如为一些副词添加语用信息,例如“老”常用于表达批评,“有点儿”常用于表达抱怨,“差点儿”常用于表达庆幸,这样的语用信息予以指出以后,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另外,还可以在一些词语下面增加话题层面的语用信息,例如在“感谢”一词下面列出常用的表达感谢的方式,在“年龄”一词下面列出询问年龄的方式等等。
三、在线词典的新特色
(一)有利于充分建立学习者的词汇语义网络
从词汇语义学的角度来看,词语的意义是由词语和语言中其他词语的关系来决定的。根据语义场理论,同一语义场里的各个词语彼此之间在语义上是互相依赖的。只有在组合和聚合的关系中才能更清楚地认识词的意义。词语学习的过程不但是个形式与意义建立联系的过程,更是一个建立语义网络的过程,在这样的语义网络中,词语和信息的组织形式使它们可以很容易地被激活(唤醒)。第二语言词典应当注意揭示词语之间的关系,在词条之间建立组织良好的语义网络。词典中按音序或形序方式排列的词条与语言的本质以及语言的习得是互不相容的。
我们认为,学习外语者也有第二语言的心理词库,在心理词库建立的早期阶段,第二语言通过第一语言(母语)和概念相联系,第二语言心理词库中词语间的语音(词形)联系很重要。进入了第二语言的熟练阶段以后,第二语言直接和概念建立联系,第二语言的心理词库中词语间语义上的联系更为重要。如果在语言学习的开始阶段就在词典中系统地提供第二语言词语之间的语义联系,对学习者语言熟练性的提高无疑是有好处的。而且,由于词语的意义总是和其他词语高度联系起来的,有一定词语语义网络的双语词典可以加强学习者对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语义差别的认识。
在线词典中为词条列出有各种语义关联的词语,这些语义关系包括同义、反义、类义、对义(如“丈夫”相对于“妻子”)等;同时我们为词条列出因为语义关系而常常共现的词语(例如“饭店”和“客人、服务员、菜单、筷子”等)。我们在例证中尽量使这些词语能充分展示,再给所有的词语都建立超链接以便学习者查看。这样建立起一个词语的语义网络,对学习者的词汇学习来说无疑有很大的帮助。在建立这种语义网络时,HTML语言是最为有效的。
(二)有利于帮助学习者记忆词语
现有的词典(纸质的或者电子的)在如何帮助学习者记忆词语方面很少有什么好办法,在这里我们可以设想在线词典一些帮助记忆词语的工作方式。例如我们可以给汉字提供字源形式,帮助学习者记忆汉字的意思,以便记忆词语的意义;也可以提供一些词语的词源(造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词语,达到记忆的目的。再如我们可以学习一些英语学习词典的做法,在在线词典内增加主题页面,将当今流行的主题词汇以及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词汇分类归纳在一起,配以插图和例句,以便学习者更直观更轻松地掌握相关词汇。还有我们可以在学生每次登录时都将上次查询过的生词及其意义、用法简单地列出,便于学生回忆。另外,我们还将增加词汇测试的内容,或者以游戏的形式帮助回忆单词。
参考文献:
〔1〕蔡永强.《当代汉语学习词典》配例分析[J].辞书研究,2008(3).
〔2〕高立群,孟凌,刘兆静.日本留学生心理词典表征结构的实验研究[J].当代语言学,2003(2).
〔3〕侯明.编纂简明汉语单语系列学习词典的构想[J].语言与翻译,2009(1).
〔4〕金晓阳.影响对外汉语学习词典信息可接受性的因素――析《现代汉语学习词典》的不足[J].辞书研究,2004(4).
〔5〕陆谷孙,王馥芳.当代英美词典编纂五十年综述[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2).
〔6〕孙全洲.谈谈学习型汉英词典的编写问题[J].辞书研究,1990(4).
一、“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内涵
2004年,教育部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联合颁发了《职业院校技能紧缺人才培训指导方案》,该方案提出,要贯彻“课程开发要在一定程度上与工作过程相联系”的课程设计理念,遵循企业实际工作任务开发“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模式。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以职业分析为基础,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以促进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为目标,应该是高职课程模式的特色所在。当下,“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实践观这一理念,已成为职业教育界的共识。“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思想,被认为是“工作过程系统化”理论的基石。“工作过程系统化”理论认为,工作过程是在企业里为完成一项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工作过程是一个综合的、时刻处于运动状态之中但结构相对固定的系统。
“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实践教学,是一体化整合的教学模式,横向综合有关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形成以培养职业能力为目标的“新”课程结构。以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为例,基于专业的性质和特点,“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实践教学融出纳、材料、工资、费用、利润等知识及技能教学于一体,涉及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等专业课程;面向生产制造业、商品流通业、服务业等多行业的岗位需求,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导向,按照企业工作流程,将相关的实践课程,通过科学地“捆绑”组合,实现学生在同一教学时段内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从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到财务报表的全过程的核算任务。
二、“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1.实施以职业能力为基础的教育
目前,职业教育要培养的人才,不仅要掌握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还要成为多面手;不仅要熟练完成本职工作,还要了解相关领域的工作;不仅要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要有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目前教育所要培育的人才,不再是掌握固定知识和单一技能的操作者和实施者,而是具有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具有对计划的设计、实施、评估和反馈等系统职业能力和职业特长的、全面发展的劳动者和高素质的社会公民。也就是说,职业教育应是实施以职业能力为基础的教育,即以能力为导向或称之是以人为本的教育。
职业能力是个体从事一门或若干门相近职业所必备的本领,也是个体在职业、社会和私人情境中所必备的科学思维能力以及对个人和社会负责任行事的热情和能力。它是科学工作和学习方法的基础,具体包括:有关的知识、技能、行为态度和职业经验等,可划分为专业能力(个体职业工作中的核心能力)、方法能力(个体持续发展的基本能力)和社会能力(既是个体基本生存能力,也是个体基本发展能力)三个部分。
2.“工作过程知识”是职业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长期以来,职业教育以传授学科系统知识为已任,使人们形成了对科学技术的不正确看法,以为科学理论都是万物不变的永恒真理,忽略了科学技术的文化功能和精神价值。实际上,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技术进步和社会需要的统一,是技术的可能性与社会需求(即客观和主观)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广义上的技术,还应包括主观能动性较强的经验性知识、由于不同的工业文化所导致的实现手段、经济社会利益的体现方式等与从业人员有关的内容。所以,技术大体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与相关人员职业活动关系密切的技术,即职业性技术(如工作过程知识);另一类是与人的职业活动方式没有关系或关系较小的非职业性技术(如传统的工程技术)。
高新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职业人员的智能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他们所需要的专业知识不再是系统的科学知识,而是与实际工作过程有着紧密联系的带有“经验”和“主观”性质的知识。这些“职业性”知识,很难归入到某一经典学科,而从传统的学科系统化理论中也不可能简化或推导出这些知识。这些知识就是“工作过程知识”。“工作过程知识”是在工作过程中直接需要的(区别于学科系统化的知识),且是在工作过程中获得的知识(包括理论知识)。
“工作过程知识”是职业性技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职业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性技术为已任。但是,传统的职业教育常常忽视了对学生掌握“工作过程知识”这一要求,这是我国职业教育中存在的一大弊端。
3.职业性技术是现代职业教育的重点内容
由于职业性技术与工程技术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名称,因此,人们常错把工程技术知识作为职业教育的重点内容。事实上,特别是在高新技术领域,职业性技术与工程技术有着不同的含义。一般情况下,工程技术反映的是科学家技术决定论指导下的科学职业实践,而职业性技术一般来源于“能工巧匠”的知识和技能,更加注意技术和工作活动的关系,是以实践为导向的“工作过程知识”的综合,是解决实际职业问题的“灵丹妙药”。因此,只有职业性技术,才是现代职业教育的重点内容。
三、“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模式实施条件
1.“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模式实施的硬件条件
“工作过程系统化”理论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课程设计必须建立在符合职业情境的工作分析基础之上。这就意味着在教学环节,也必须有与学生未来岗位工作职业环境相吻合的硬件条件。“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实践教学与普通的课堂教学不同,涉及到师生角色的转换和学生实践参与度的提高,它对实践教学场地、教学工具、设备等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通过创造仿真的工作环境,让学生在教师设计的学习环境中进行学习,学生从专业技能、需求分析到现场管理等方面得到全方位的锻炼。因此,“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实践教学,不仅需要教学设备及环境(如专业实训基地或院校会计模拟实训室),而且要求教学设备达到兼具综合性和先进性。只有这样,才能为专业教学提供较为真实的职业环境,使专业课实践教学贴近企业经营的实际,为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提供必要的保证。
2.“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模式实施的师资要求
“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实践教学将工作过程与课堂学习联系起来,是一种调动学生所有感官参与的“体验式”学习,即用脑、心、手、眼共同参与到学习的情境之中,培养学生解决现场工作问题的能力及协作、沟通等能力。它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从个体学习扩展到团队合作学习的一种教学方式,其实施过程是师生交往与互动的教学过程,是以“沟通、理解、体验和感悟”为理念的实践教学过程。“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实践教学,践行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因此对专业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职课程的培养目标,不但包括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的目标,而且包括社会能力及人格培养等目标。由于国家高职录取政策等原因,现阶段进入高职学习的大部分学生与进入普通高校的学生,在学习能力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怎样才能帮助学生发掘潜力,获得自信,收获成功?这要求专业教师在“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实践中,注重尊重学生的个性,重视学生情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善于捕捉、挖掘湮没于学生内心深处的、积极的“火种”,及时传递一种信息和力量,在学习过程中多给学生创造“思考、表现的机会和创新”的机会,并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成果展示,培养他们的沟通、表达能力及现场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和自信。在“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中,教师从主要讲授者的角色淡出,扮演着学习情境的设计、组织、引导、监督及挖掘学生潜能的工程师的角色。总之,教师的作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教学目的来看,“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实践教学,能够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并能有效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养成。
四、“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模式的考核评价方法
课程的考核评估具有评价、反馈和导向功能,科学的考核评价是指导教法、学法和能否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检验标准之一。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力类型是多种多样的。基于这一认识,在“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实践课程体系建设和考核评价中,要努力寻求职业工作要求与学生发展的多元最佳结合点。
“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模式是一个由获取知识、技能信息――制订工作计划――实施(工作质量控制)――检验成果――评估总结等环节构成的、完整的教学行为模式,其考核评价可以采取学生自评和师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首先,专业教师以工作和职业为导向,依据各个工作环节的活动要求,针对专业和课程的教学要求制订评价标准,待每次实践结束时,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评,及时总结实践中的优、缺点和外部评价反馈等情况;专业教师根据岗位要求和学生的现场表现进行评价;整个实践结束后,分小组以PPT形式进行总结,个人做书面的实践总结。总之,教学效果的反馈与质量评价,建立在学生已学到的技能和以工作为基础获得的职业能力上。“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实践教学模式,践行 “以能力为本位”和“以人为本”的高职教育价值取向。
1 设计美学的概述
1.1 设计美学的概念
当人类自身发展到一定程度,时间、物质等条件的富余自然生出对生活需求的要求,当人类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精神生活出现空缺急,由此产生对美的需求,学习研究创造美学的体系应运而生,即设计美学。设计是发现美,创造美,它将社会、生活、经济、文化、历史、现代科技、现代审美等种种因素加以理解融合,创造新的艺术作品,满足人类对美的追求和精神的享受,设计使人类更加完整和丰富。
1.2 设计美学的产生
人生存于世界,首先满足生理层面的需求,其次是精神层面的需要。在衣食无忧的前提下,空余的时间与精力去追求精神层面的需要。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人类已经不再困顿于基本的衣食住行范围中,人类的思想紧跟着时代的发展变迁,取得跨时代的进步,对事物的要求不仅仅局限在单纯的功能上面,自然生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古人云:“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是人类从古至今追求的永恒主题,喜爱美的事物是人之天性,正基于此,设计美学应运而生。严格来说,设计美学究竟从何时产生,人类又是从何时对设计美学概念产生意识,我们并没能准确地对此查找追究,笔者认为,人类对美所有的追求远比想象中的根源要深,时间要早,也许在人类有意识之初,便对事物之美存在潜在的意识觉醒。
1.3 设计美学的种类
设计美学包含了很多种类,建筑设计美学、服装设计美学,环境设计美学、视觉传达美学等,生活中所能看到的、听到的,触摸到的,甚至脑海中所能想到的一切事物,都与其相关,遵循着形式美的法则将其转化成物态,供鉴赏交流。如建筑设计,在远古时期,始于人类的动物性,人类的祖先会寻找洞穴居住,这也是各类野生动物的生存方式,为遮风挡雨、躲避猛兽天敌的袭击。人类发展至今,随着科技进步、思维开拓,人类对于居住地有了更深层次的需求。服装设计中,远古时期的人类由赤身到以树叶蔽体,现代社会则产生了专门以研究服装之美的独立体系。环境设计美学在当今也是极其重要的一个体系,人类由有地可居到对生存环境的美学研究,整个发展过程都离不开人类对于美的向往这一内在根源,它是推动着这一切发展的根本动力。
2 中国传统文化的概述
2.1 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
中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体系庞大。何为文化,笼统来讲,文化是一种包容性和综合性极强的产物,它既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历史现象。人类发展至今,所经历的民族历史、风俗习惯、风土人情等皆包含其中。何为传统,著名艺术家张授一先生对传统的解释,认为:“‘传’即传布和流传,‘统’即一脉相承的系统。”传统就是我们对我国前人的历史、思想、文化、行为方式的传承。
2.2 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传统国度,如果要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博大精深再恰当不过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对整个中华民族,整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都是极为重要的至宝,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历史都包含其中,现代的人民应当从中学习,结合新的文化知识加以融合,增添生命力。经典的文化经得起时间漫漫长河的洗礼,不会因人类的向前发展而黯淡无光,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时至今日仍如璀璨星空般熠熠生辉。在未来的发展中,将如同生命的火种,一代一代相继传承。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庞大的多民族,中华文化也是多民族传统文化的交融碰撞,正如《中华民国解》中所称的:“中华之名词,不仅非一地域之国名,亦非一血统之种名,乃为一文化之族名。”
3 设计美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设计与文化相辅相成,紧密相连,相互影响,不可分割。纵观历史,每个时代的设计审美都与该时代的文化传统相联系。经典的艺术作品体现所处时代整体的文化、历史、思想和审美。任何一件艺术作品,皆能从中探其根源。例如,在考古学中,判断未记载有朝代信息的出土文物,由于器物的造型及材质变化有着一定的历史规律和发展顺序,通过对统计材料的分析,找到合理的变化顺序,就可以推导出它们之间相对的年代关系。在母系社会,当时的文化环境是以母性的生殖崇拜为背景,所以众人皆以女性的结实粗壮为美。而在古代唐朝,从皇宫贵族到民间百姓,皆以胖为美,究其缘由,也与其文化背景关系甚密,唐朝国运繁荣昌盛,文化文明开放,统治者与人民百姓充满自信,对于不同的事物兼并包容。每个时代的设计美学都与该时代的文化背景息息相关。由于设计美学本身具有文化的一些特征,也就承担着如文化一般的传承使命与时代印记,对设计的审美追求从未能离开所处的文化背景和时代环境。综上所述,文化是设计美学的土壤,美学在文化中汲取精华,吸收养分,发展壮大。追求设计的美学是人类自身的行为,人类生活在特定的时代背景条件下,言行与思维毫无疑问带有这个时代文化的烙印。
【关键词】初中;英语;两极化
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的学习兴趣,策略,动机,主动性,自主性等多方面的因素,学生的成绩不知不觉地形成了“两极分化”的现象。所谓两极分化,就是有部分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基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他们学习兴趣高,积极主动,效果也好;另外一些学生对课程毫无兴趣,在家长和教师的教导下被动的学习,成绩上不去,上课听不懂,渐渐对英语失去信心,以致产生厌学的情绪。
特别是对于刚入学的初一学生,入学的起点就不一样,城里的孩子或者家长重视的学生,比那些没有接触过英语的学生好很多。再说小学对他们的要求不一样,会读会说即可,要求识记的不多。初中英语的要求不仅会读会写会说,还要懂语法,句型。所以很多基础薄弱的孩子,开始就很吃力,如果不努力,不刻苦,就很难跟上课堂的进度,久而久之对英语失去兴趣,因为他们无法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下面从几个方面叙述导致这种两极分化的原因。
一、导致两极分化的原因
(一)自身心理和生理方面的原因
12~15岁的初中生是从儿童期向青年期发展的过渡期。这个时期的孩子最明显的特征是有主见,有逆反心理。如果家长和老师没有照顾他们的情绪,不找出原因,而是一味的批评指责,这些后进生往往听不进去,还会刻意和老师家长作对。表现为上课不听,作业不做,考试应付,有的孩子还会故意捣乱。由于这个年龄的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反应敏捷,喜欢表现自己,喜欢显露才能。成绩好的学生愈发表现的好,经常受到家长和老师表扬。由于年龄的限制,这部分学生又存在粗心大意,思考片面,不爱钻研,精力不集中,好动,不能持久专心听讲,这样对于基础不好的学生就更困难。
正值青春萌动的时期,男女观念逐步分清,异性好奇心趋于明显。且易受家庭,社会和周围环境的影响。这些都会对学生成绩产生影响。
(二)学科门类增加,内容加深,学习难度增大
从小学到初中,学科不断增加,教学任务重,升学压力大。现阶段初中英语的教学目标还是打好基础,如果不重视基础,那么高楼大厦如何拔地而起。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如果不比别人多花时间和精力,很难跟上学习的进度,渐渐就被落下了,从而失去信心。想要再学起来就更难了。
(三)教师方面的原因
有的教师对目前教材的把握不够,对学生的情况也不了解。这套教材对学生要求比较高,没有一定基础的同学,很难短时间内对教材适应,以致优生越优,后进生越差。部分教师没有把握这一情况,用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讽刺挖苦,训斥恐吓,这样就形成了相互对抗的师生关系。情感直接影响态度,我们经常听到学生和家长说某某老师好,孩子喜欢他,也爱这门课。在教学方法上,有的教师缺少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不注意中小学知识的衔接,形成知识断层。不注意讲授的艺术性,不使用直观教具和电教设备。
二、解决两极分化的方法
如何消除这种两极分化?教师应帮助后进生渡过难关,给予他们各种帮助。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才能的基础在于深信有可能成功地教育每个儿童,我不相信有不可救药的儿童,少年或男女青年。”可见,教师在其中的作用。
(一)尊重热爱学生是消除学生抵触学习情绪的先决条件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爱是人们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需要,每个人都有爱他人以及被人爱的倾向。很多调查显示,在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相当的情况下,学生总是喜欢“亲切,充满爱心”的教师上课。此外,教师应调整教学方法,多运用现代化直观的教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可通过生帮生的途径,让他们互相督促,彼此鼓励。当然家长的引导,学生的努力也是必须的。只有学校,家庭共同给孩子亲切,和谐的氛围,孩子才会快乐的学习。
(二)加强课后督促检查,缩短学生间的差距
现在很多学生学习热情不高,甚至有些学生有厌学情绪,所以教师一定要进行课后督导,课后的督促力度对缩短“两极分化”也起很大的作用。课后督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督促孩子按要求完成书面作业;重视课文背诵,监督孩子背诵课文遵循正确的步骤和效果;坚持给孩子听写单词;督促孩子遵守作息制度和学习计划,养成自觉学习的好习惯。
三、结束语
有人说过,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未能引起人的灵魂深处的改变,那么它就不能成其为教育。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用最优化的途径和方法进行英语教学,花较少的时间和精力取得最佳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消除两极分化,就必须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消除情绪障碍,鼓励学生积极进取。这样,他们就会树立起学习的信心,产生兴趣,从而体验到成功。
参考文献:
[1]胡守芬.德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关键词:体育全球化;大学体育改革;新趋势
体育全球化是文化全球化趋势中的重要内容,已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在这一过程中,西方化逐渐成了最主要的特征,也导致西方国家占据体育霸权地位的问题,从而忽视了我国民族体育的优势和特点,因此,我国高校在进行体育教学和体育改革的过程中,必须将我国的民族体育与西方体育相融合。必须对体育教学进行改革,重新思考高校体育教学的内容和方式,从而寻找出适合我国的高校体育改革措施。
1、现阶段我国大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1.1在教学理念上过于崇尚竞技主义,而忽视了人本价值
对于竞技主义的过于崇尚仍然是我国现阶段在教学理念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高校尽管提出了“终身体育”和“全面发展”的基本理念,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高校体育教学的主导思想仍然是竞技主义,竞技主义所提倡的“更强、更快、更高”思想仍然是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标志,所以,以上各项理念很难在实际的教学中得到落实。
1.2教学内容过于西化,忽视了民族体育的重要意义
我国现阶段的体育教学呈现出明显的西化趋势,这也是我国长期吸取西方国家经验的结果,并逐渐渗透到了我国大学体育教学的思想理念之中。但是这种不断西化的趋势却使得我国的民族体育不断地被边缘化,民族体育的优势和特点很难得到发挥,民族体育的丰富内容只能出现在非主流的教材之中,或是作为主流教材的辅助项目出现。这种现象严重背离了体育全球化的初衷和目的,体育全球化正是希望通过彰显各个民族体育项目的自身优势来将各项民族体育内容国际化,从而促进其进一步发展。因此,我国高校必须将现有的教学项目与民族体育项目相融合,对现有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从而实现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2、基于全球化视野的我国高校体育改革措施
2.1树立人本主义的教学理念
体育全球化的趋势促进了世界人民之间的了解和交流,让人们认识到了世界体育的理想,促进了各个民族之间的友谊和团结。在现代体育的发展历史当中,人们在进行体育活动的过程中,都带有美好的理想。而人本主义的理念正是以强调以人为本为核心,以实现终身体育和人的全面发展为主要目的。我国高校体育教育对于这一理念的认识主要体现在从传统的增强学生体质到终身体育和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的转变,从而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实现可持续发展、获得友谊、实现全面发展、保证身心健康。
2.2整合教学内容,加强民族体育教学
在西方体育文化的冲击之下,西方体育的影响力已经逐渐渗透到了我国的民族体育文化之中,甚至对其他领域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使我国的民族体育受到了被边缘化的威胁。我国的高校体育教育承担着传扬民族体育文化的重要任务,不仅是一项实现学生个体化和社会化的实践活动,也对于社会文化变迁和社会整体进步有较大的影响。我国的民族体育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对我国大学生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因此,我国各高校应该对现有的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整合,从而实现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传递、整理和选择,完成大学体育教学所承担的社会任务。
在重构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体系的过程中,要加大民族体育项目所占的比例,尤其是在少数民族地区,各高校要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体育项目作为教学的主体,从而促进少数民族体育项目的长久发展,履行高校弘扬民族体育文化的职责,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国民族体育项目紧跟体育全球化的步伐,符合时代的发展潮流,从而实现民族体育的繁荣发展。
3、总结
综上所述,在体育全球化趋势发展的过程中,民族体育承担着体育体制改革的重要作用,也就是要与世界体育的发展体制接轨。从体育活动到体育形式,以及体育知识和体育观念等各个方面,我国的民族体育都必须积极广泛地参与世界体育的交流与互动,同时,要在民族体育文化适应与参与体育全球化的过程中,对民族体育的表现形态和存在方式进行重新定义。民族体育在与世界体育碰撞交流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和发展出全新的表现形式,从而使民族体育在体育全球化过程中获得新生。
参考文献:
[1]、邓星华.体育全球化的西方化倾向[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4):23
[2]、黄晓灵.奥林匹克文化视野下高校专业体育的价值取向研究[J].西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际合作交流处,江苏南京210016)
摘要:由于外国留学生数量不断增加,如果采用手工方式来对他们的信息进行管理,将使得办事效率变得更加低下。基于此,提出采用信息化方式对留学生信息进行分类管理,主要应用的技术为Browser/Server三层结构计算、面向对象的技术及连接池技术,通过对留学生信息的需求进行分析,构建一个基于留学生信息的管理系统模型,并对系统进行数据库设计和测试,结果表明可为类似研究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 :留学生;信息化管理;需求分析;系统设计
中图分类号:TN92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73X(2015)20?0038?03
Design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informatization system for foreign studentsJIN Quanyuan
(International Office,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Nanjing 210016,China)Abstract:With 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foreign students in China,it is more inefficient to manage the information of foreignstudents by using the traditional artificial way. On this basis, an informatization system is proposed for the classified man?agement of foreign students,in which three main technologies(Browser/Server three?layer structure calculation,object?orientedtechnology and connection?pool technology) are adopted. A management system model 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of foreign stu?dents is constructed by analyzing the information requirements of the students. The database design and testing of the systemwere carried out. The results show that it can provide some references for similar research.
Keywords:foreign student;informatization management;requirement analysis;system design
0 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留学生数量逐年呈上升势头。根据教育部网站消息,在2014年,我国共接收外国留学生将近38万人,比2013年增加了近2万人,其中江苏省共接收留学生约2.3 万人,已经位列全国第4 位。然而留学生数量增多导致管理起来相当困难,尤其是海量的信息数据。根据经验,采用计算机技术分类整理学生信息,可解决目前检索不便、管理复杂、不易存储等问题[1?6];该技术在国内高校中用的越来越多,但在留学生信息管理方面还比较少见。
本研究拟通过采用浏览器/服务器(也就是B/S)结构模型,同时结合面向对象的方法,对留学生的日常信息进行系统设计,从而实现留学生信息的全过程管理,本系统将使得南航外国留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管理工作实现网络化。研究成果将为各高校,尤其是江苏省内高校留学生的管理提供一定借鉴意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系统分析
1.1 可行性分析
1.1.1 技术可行性
从目前常用的技术来看,Visual Studio.NET开发环境是目前比较成熟的技术,基于此基础,可利用ASP.NET 技术和ADO.NET 技术进行二次开发,能够降低费用、增加扩展性。前后台开发分别采用MacromediaDreamweaver MX技术和SQL Server技术,程序之间的连接利用ADO.NET技术来设计。本次设计采用的技术都相当成熟,在许多地方都得到应用,因此本系统的开发不存在技术上的问题。
1.1.2 成本节约及操作可能
从经济成本考虑,本系统所需软件和硬件都已经具备,从事开发的人员编程基础良好,系统开发完成后,留学生和信息管理老师都能够方便地使用,比如在线信息、查询、下载等,经过一定时间的测试,可在各高校进行一定的推广。从操作上来看,开发完成后的系统直观、简便、易操作,略懂计算机的人员均可以在短时间内学会操作。
1.2 需求分析
1.2.1 总体功能
本系统的功能有:入学申请、注册、成绩管理、住宿管理、毕业管理等。
(1)根据留学生的申请情况,可以对其申请状态进行事先设置。
(2)如果决定对其录用,学校管理人员可通过招生录取系统将留学生的申请入学状态修改为已同意(或未同意)录取状态。
(3)当学生被批准可以入学以后,就可以进行后续的操作处理,如在系统中改变其报到状态,分配其相应的学籍、在校期间的住宿情况,证件照片的管理、各种保险的管理的操作。
(4)下一步可以通过注册模块将留学生的状态由转变为已注册状态,这样就可以进行学籍、档案、成绩、奖学金、考勤等方面的管理操作。
(5)当学生将要毕业的时候,则可以通过毕业模块对学生进行管理,这里面的操作可以实现的功能有毕业证书的发放、成绩的登记及缴费清理等。
(6)最后一个阶段为离校阶段,通过离校模块,可以对学生的离校办理手续进行一站式管理,从而实现学生由毕业状态变为已离校状态。
1.2.2 系统安全
本系统主要面对两种类型的用户:首先是留学生人员,该类用户只能对其信息进行查询,不能自己进行修改,若修改必须通过老师;二是学校具有权限的老师,该用户既可以进行查询,也可以进行修改管理,其登录后可以对其拥有权限的模块进行操作。在数据安全防护上,采用SQL Server自带安全工具进行设计。
2 相关技术简介
2.1 Browser/Server三层结构体系
浏览器/服务器结构体系主要有三层:
第一层为表示层,本层的主要实现过程见图1。
第二层为功能层,主要实现功能的逻辑处理,主要实现过程见图2。
2.2 连接池技术
连接池技术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建立一系列的数据库连接后,这些连接能偶不断重复使用,而不需要再次建立多余的连接。其主要原理是所有的应用程序都可以从连接池中获得已经建立的连接,当使用之后,将该连接放入连接池中,其他程序在使用时,能够从连接池中直接分配到已有连接,使用完毕后再返回至连接池。在留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中,需要建立连接池类及其管理类。连接池类主要起缓冲作用,其功能有:建立连接?返回?释放连接?重新分配连接。
2.3 面向对象技术
面向对象技术是一个对客观事物处理的一种方法,在开发过程中,主要以客观存在的对象为研究目标,采用事件驱动对象来进行程序设计。其主要焦点为数据,对功能不太要求,往往需要将数据和操作放在一起进行处理。通过数据化抽象和信息化隐蔽技术,使得该整体被抽象为一种新的数据类型——类,同时兼顾不同类之间的联接和类的通用性。此次所利用的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使得留学生管理信息体系结构清晰、可用性好,既提高了代码的重用性,同时减少维护,大大提高人员的工作效率。
3 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3.1 系统的整体功能模块
根据前述理论分析,可以画出留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模型框架,如图4所示。通过对功能模块进行分析,主要模块设计思想如下:
(1)用户管理层:该层主要是对于不同的人群,使其拥有相应的权利,如果有需要可以根据授权范围进行信息的更改、添加等。同时可以添加删除用户,本次设计主要是针对留学生用户。
(2)入学申请模块:该模块主要针对留学生在入学申请阶段的相关事务进行处理,包括登录之后的入学申请操作、相关的个人信息录入、查询申请状态,留管老师可以对相关信息进行操作,如查询、修改等。
本模块主要的页面为ASPy.NET 页面“申请.aspx”,其实现代码如下:
构建连接:
(3)招生录取模块:本模块主要实现学生录取状态。管理人员在操作时,需要根据学生的申请信息、学校自身情况,确定是否录取,从而对相应的状态进行修改。
(4)办理入学手续模块:该模块针对留学生录取后一些后续事项的办理,如注册、入住、办理保险和证件等。
(5)在校管理模块:该模块主要对学生在校学习生活进行管理。如学习成绩、奖励、学生出勤、宿舍卫生、各种突发事件等管理。
(6)结/毕业管理模块:该模块主要功能是毕业分配登记、学生查询成绩、在校缴费情况结算、毕业和学位证书的分发、离校办理手续等。
(7)校友录管理模块:留学生学生毕业后,需要针对不同学生建立其校友录,记录留学生的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
3.2 数据库设计与实现
数据库设计主要针对特定对象,通过建立数据库表,实现存储数据的功能,其核心是各种具体的表格,通过综合分析,本文中利用SQL Server 2000来开发。
3.2.1 系数据库的E?R图
本次设计共有25个表格,分为实体库表和关系表,这些表格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如图5所示。
3.2.2 留学生信息数据库
留学生信息数据库表主要包括:
(1)入学申请相关信息表:留学生入学申请时可以采用,包括基本信息等9个表,描述学生的国家、专业、二级学院等。
(2)招生过程的表格:该表格功能是对学生的信息进行审核,以确定是否要进行录取,并进行相关的录取操作。
(3)办理入学手续涉及到的表:主要包括学号、证件、住宿、缴费等6个表。
(4)对于学生日常管理:主要的信息表是登记成绩的、登记课程进度及学生奖惩情况、留学生突发事件处理等8个表,用于留学生的日常管理。
(5)毕业管理和校友录涉及的表:该表格主要涉及到留学生毕业时所需的成绩表、基本信息表、校友录信息表。
3.3 系统测试
本次测试主要通过单元、集成及系统测试三种情况来进行。针对系统中的几大功能模块均进行了相关测试,如在入学申请模块中,操作过程中提取一个申请编号,对其进行分析,如果申请信息有误,根据其返回的错误信息,可分析系统设计的缺陷,并通过修改代码予以解决。通过测试,对出现的问题进行了修改,总体上满足单位的使用要求。
4 结语
来华留学生的管理是一项任务较为繁重的工作,我国大多数高校的留学生信息管理尚停留在纸质媒介的低层次管理上,而随着留学生来校学习人数的增加,这种管理模式已不满足现代信息社会的需要。本文基于B/S三层结构体系,并通过面向对象方法进行留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实现了对留学生各个阶段的信息化管理,为类似项目开展提供一定参考。
参考文献
[1] 李伟.东北大学留学生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沈阳:东北大学,2007.
[2] 崔鸣鸣.山东科技职业学院留学生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济南:山东大学,2010.
[3] 冯润民.基于SSH 的高校学生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2009,35(6):280?282.
[4] 陈新.基于UML 的学生管理系统的分析设计[J].江苏科技信息,2012,18(9):33?34.
[5] 商俊燕.基于B/S结构的学生管理系统的设计[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4):63?63.
1.归纳语言规律,形成知识结构。
许多英语的语音和语法是有规律的,如字母和字母组合的读音,各种词性的用法和句子结构等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教师应引导学生观察语言材料中的共同点,鼓励他们尝试自己总结一些语言规律,教师再对这些语言规律进行系统的归纳,帮助学生把这些语言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2.以练为主,培养四会技能
在复习课中应压缩讲解与机械操练的时间,否则,学生会觉得教师在“炒冷饭”,学起来感到枯燥无味。在练习设计过程中,尽量考虑在一节课当中有听、说、读、写的练习。听的练习可以包括听句子并选出句子中含有的信息、听句子写出单词或句子,看图听三个句子并选出符合图意的句子,听小对话选出问题的最佳答案,听短文判断句子是否与短文意思一致等;读的练习有:看图阅读句子并判断句子是否与图的意思相符,阅读短文并判断句子是否与短文意思一致,选择正确答案,回答问题或完形填空;写的练习有:看图完成句子、补全对话、看图或根据实际情况回答问题、按要求写一段对话。
3.创设情境,突出功能用语。
复习时可以以功能话题为主线,辅以句型、语法的复习。在使用时不要把复习课上成纯句型和语法课,因为,语言只有在情境中才有意义,脱离了情境,它只是一堆加重学生记忆负担的符号,根本不能体现语言的功能。在创设情境时,要把有关的用语贯穿起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技能。在模拟真实的情境中完成一些实际的任务,从而提高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情境创设的手段主要有:图片实物的运用、氛围的营造、语言上的解释、文字的说明、角色的扮演等。
4.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法。
不但要备学生,而且要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做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后及时对该课做出总结。
5.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
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使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觉得愉快,培养学生多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
6.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有针对性,有层次性。
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彻的讲评,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7.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
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同时加大对学困生的辅导力度。对学困生的辅导,并不限于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学困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开他们的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产生兴趣。
8.注重语篇,发展运用能力。
连贯理解和表达是语言运用能力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这主要是通过对语篇的听、读(理解)和说、写(表达)实现的。所以,在设计练习时,可以多设计些让学生连贯运用英语的任务,如听一段对话或短文,获得相关信息;短文或对话的阅读理解、连贯的口头对话或描述、据某一主题或图片写一段话等。
9.形象生动,提高学习兴趣。
不少教师认为,六年级的学生的学习能力及毅力都比较强,再加上要复习的内容多时间紧,所以就不用考虑教学的趣味性。假如是这样,学生很容易就会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感到疲倦,必然会影响复习的效果。所以,如何调动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及提高英语学习的兴趣是我们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在课堂上,教师要适时地安排一些寓语言练习于其中的游戏、小诗、歌曲、小话剧等学生感兴趣的活动。
10.文化渗透,拓宽学生视野。
让复习课吸引学生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让他们学到一些新的知识,觉得学有所得。在语言知识方面,不可能再增加很多内容,否则会加大难度,加大学生的负担,所以,我们可以考虑通过文化知识的渗透拓宽学生的视野。学生往往会对不同地域的文化喜闻乐道,而且这对他们来说,也没有多大的学习压力,故此,能较好地激发其学习的兴趣。
11.利用周考,随时洞察学情。
学校每两个星期进行一次六年级的英语周考。出卷由专人负责,事先了解六年级目前的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出题。有四、五年级单词的专项复习,选择题的专项复习,等等。考后,将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等进行全年级排名,并与前次考试比较,及时发现每个学生的进步或退步,并根据反馈情况,调整教学内容。
12.词不离句,句不离词,单词和句子的复习同步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