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远程教育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因为远程开放教育具有多元化的特点,教学课程资源的种类应该更加的丰富多彩,要更加注重学习人员的资源使用价值。现在,开放教育教学资源的分类根据是否在线,可以划分为网上资源(网页和网站,多媒体课件,电子图书馆,网络课件等)和网上下载的资源(文字资料,影视资料,电视直播课堂,CAI课件等);因为多媒体的不同,可以划分成为印刷媒体资源(辅导资料,实验材料,参考材料,文字材料和作业手册等),影视媒体资源(电视网络,教学录像,录音资料和VCD光盘等),网络媒体资料等。因为教学资源种类较多,就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比较有利的资源,从而更好的帮助学习者进行自主学习。
二、加强资源整体化构建中的双核思想
根据教学中的双核思想,在设计课程资源的时候要注重适当的使用多媒体资源,对资源进行合理的调配和使用,从而实现资源间的互补效用。随着网络技术不断向宽带,多媒体和高速的方向发展,现代社会的信息技术也更加的快速,便捷,从而使得教育信息更具人性化。大量的实验证明,媒体都受自身因素的限制,从而使得学习者在学习中也受到了相应的影响,主动性严重缺乏。所以需要把教育资源融合到多个媒介资源中,例如电视,互联网,印刷品,录影带以及VCD等,有效的发挥各个媒介的实际效用,从而更好的把信息方便,快捷的传递到学生和老师的手中。虽然教学媒体的特点,效用有所不同,但实际没有明显的区别,主要就是要科学合理的使用多媒体,因为课程不同,条件不同,学习者的特点不同,所以使用的媒体种类也各不相同。实际上,远程开放教育资源整体化设计的主要任务就是以学习者为主要内容,根据辅助体系,其中有专业的技术人员,课程老师,工艺专家的相互配合和支持,有效的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全面的,多层次,全范围的传播知识和学习技能,有效的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以资源建设经济性为基础
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和区域之间的差距是我国现实教育的主要特点,开放教育的范围比较广,覆盖面积大,能够有效的结合学习者的实际情况,以经济性适用为基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学习。主要就是,能够使用比较简单的方式来清楚的阐释教学内容,不需要太过复杂的模式;可以使用印刷媒体来表达教学信息,就可以不用使用电子媒体。相对于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区域和少数民族区域,需要坚持实用的原则,适当的使用文字资料,视听资料(广播电视,VCD光盘)等资料,逐渐建立计算机网络情歌大复活,加强使用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等相关的教学资源。不论任何地方,印刷媒体现在都是比较方便和基本的学习工具,适合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但是现在还是需要加强投入力度,构建更多适合众多教育者的独具个性的印刷媒体。经济性原则不但需要开发教学资源,还需要根据学习者的承受能力,进行相应的选择和配置,其中有经济方面的,心理方面的,使用方面的和主观意愿方面的。如果学习者不愿意使用或是经济条件有限,即使教学资源制作比较先进,模式比较新颖,类别更加繁多,最后都会成为摆设,不能有效的发挥其中的价值。换句话说,如果新技术,新媒体不受学习者的欢迎,资源构建的过程都会受到阻碍。
四、调整资源,进行共享
现状调查城镇化不仅仅是经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远程教育的教育对象、教育手段都带来巨大的变革。尤其是现代化教育手段的使用后,远程教育的发展既有长足发展又有新的问题出现。笔者在对齐齐哈尔市远程教育情况调查时,发现以下几个问题:
1.城镇化发展速度较快
受重视程度高,远程教育发展却存在观念陈旧,较少受重视。相关政府部门对远程化教育的认识还有相当一部分认为就是上网看视频,下载视频、音频或文字图片资料。对于远程化教育的模式认识不足,投入较少,因此这方面的发展就缺少理论和专业的引导,远程教育发展模式无法建立,更无法谈及推广惠及更多的受教育群体。
2.对学习主体的管理缺少系统科学的模式
同时管理部门对这方面的管理意识淡薄。在管理过程中,学习主体在接受远程教育初期,有较大热情。但通常由于自控能力低、学习愿望不强烈、学习内容陈旧或过新而无法理解等原因,后期的学习通常就效果较差甚至放弃。管理部门对此现象存在放任的态度,使远程教育无法达到预期的结果。
3.远程教学中教师的技术水平还有待提高
教学手段、方法亟待更新。信息素养需进一步提升以适应远程教育的要求。由于学习资源的极大丰富,教师不仅要筛选、组织、传递学习资源以便帮助学生获取有效的学习资源,同时,还需要提高师生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协作和灵活使用各种基本的信息技术。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远程教育的教师才能适应现代化的教学环境。
4.远程英语教学模式单一
在现有的城镇化远程教育中,主要的培训课程是技能培训,如烹饪、汽修等,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进入城市给城市的发展做出很大的贡献,同时,他们的眼界也逐步提高,城镇化进程的新发展,需要拥有更高素质的进城务工人员,英语教育需要推广,在现有的教育模式中,关于英语这一学科,模式单一,受重视程度不高。
二、齐齐哈尔市城镇化进程中的远程教育模式
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教育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城镇化发展中的城市文明传播、其次就业转变、生活方式转变;同时,非农产业的聚集等需要教育介入。为实现这几个目标,远程教育是与其最相适应的一种教育方式。远程教育的模式确立尤为重要,在齐齐哈尔城镇化进程中,远程教育模式可采用以下几个:实时讲授型模式和非实时讲授模式相结合。实时讲授指的是在网络系统的技术支持下,师生双方通过实时的教学过程完成学习任务。在这种模式中,教师和学生可以在不同地点,完成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模拟。传统课堂的师生实时交流,学生可以在异地通过网络听课,语音和图像进行。而非实时讲授,学习者根据要求及需求,登陆网络课程平成听课、资料下载、作业等任务。课程平台中,教师和学习者可以完成学习与交流,交互性得以实现。在这一模式下,实时讲授可以促进师生间的交流,使接受教育者能够有更强的归属感。非实时讲授能够弥补时间、地点等方面案的不便利。多维度互动学习模式。互动学习模式可分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与媒体资源环境的互动。
(1)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活动
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包括教师与各个学生之间的互动,以及教师与多个学生之间的互动。在城镇化进程中,远程教育模式应该是多元多维度,单一模式通常会使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同时,城镇化进程中,需要接受远程教育的群体逐步扩大,分布分散同时教育背景各不相同,给远程教育带来诸多问题。
(2)学生与学习媒体资源的交互活动
远程教育中的教育资源通常以文字、视频、音频等形式,在课程平台中有教师整理、上传并管理。学习者借助网络平台与学习资源间建立通道,实现信息及需求的对接。这种互动活动模式的优势体现在学生的学习时间地点更具弹性及灵活性。为避免学生的惰性产生,教师可以开辟专题的栏目,要求学生定期完成学习任务,并且有学生为主体开发新的学习资源、补充已有的学习内容。实现多元多向,互动以及即时评价与反馈。协作学习模式。城镇化进程中,教育是最有效的实现民众素质提高、文化传播的途径。在这个过程中,为促进教育主体间的相互交流,传授知识与提高素质同时实现,协作精神的培养必不可少。远程教育模式中,协作学习模式的建立也是非常重要。传统的协作学习是学生与教师或学生之间面对面的实时交流,相互交流局限于同一时空。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学习模式是指教师通过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等教学信息技术向学生提供不同序列的学习内容,多个学生对同一专题展开彼此交流、互动和协作,以达到对教学内容较为深刻的理解与掌握。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学习,可以跨越时空,使身处各地的学生进行同步或异步交流、实时或非实时的交流。在远程教育模式建立的过程中,对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培养远程教育的观念,其中包括系统的观念、资源共享的观念、媒体教学的观念以及支持服务的观念。教育形式也要同时改变。根据不同学习者的个性特点、学习类型、学习风格和学习进度进行普遍教育与个性化教育相结合;其次,更新教法,转变自身角色,教师主要作用体现为“导学”“监督”;教学内容上要先展开调查,了解需求,为城镇化建设服务,不断更新知识内容。总之,基于网络课程平台的远程教育符合现实需求,具有时、空灵活优势,而且更有利于各种交互活动的开展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有明显促进作用。
三、英语学科的远程教育教育模式优化
在新的远程教育模式背景下,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要随之改变。
(1)远程英语教学过程的改变城镇化
建设过程中,英语教学目的不是让学习者熟练掌握英语,通过大型的相应级别的考试,而是一种职业需求,使学习者能够掌握基本会话,掌握基本的英语工具,了解英语国家的基本国情、习俗,以便在职业需求中实现自我价值。因此,在教学中,确立的教学目的就应该实事求是,因材施教,不能追求过高,高不可及会影响学习积极性,没有办法达到教学目的。
(2)远程教育中的英语教学内容学要调整
要因材施教。城镇化建设中,成人学习者更需要生活中的地道表达,英语教学内容应该更加实际,更应该因材施教。在诸多服务行业中,城镇化居民会有更多机会为外宾服务,如,在饭店、咖啡厅、出租车等地。英语教学组织者不应该固守传统英语教材,照本宣科。可以将教学内容不断更新。在远程教育环境下,课程材料具备对学者学习的适应性、可控性、可选择性、可交互性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教学中,既要考虑到学生的智力因素还要兼顾非智力因素,使远程学习既具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百度词典”、“听霸”等网络软件不仅能给学习者带来便利还能带来乐趣。
(3)创新英语教学、内容方法
远程英语教学方法的创新,在远程英语教学中,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英语的工具性动机。由于语言学习环境的制约,学生情感方面的因素,如态度、性格和个性等潜在地限制了学生的英语学习过程。这也是远程英语教学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弊端。
四、结语
(一)考试公平和诚信的社会关注度显著提高
随着终身学习时代的来临,接受远程教育的学生数量越来越多,远程教育学校普遍采用学分制管理,学生只有通过考试,才能获得学分,考试和学生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而远程教育学生在职、业余学习的特点可以使他们方便地借助自媒体的力量,对自己参与或关注的考试,通过发微博、发表评论、网上举报等方式介入其中。一次大规模的考试活动,如果其组织过程中出现疏漏或存在显失公平的环节,很快就会因媒介的快速传播而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
(二)考试伦理的失范现象日趋严重
考试的目的在于检验应试者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值得关注的是,自媒体时代远程教育考试伦理失范现象却屡见不鲜,考试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了新技术和新媒介的竞技场。例如,利用无线电通讯技术集体作弊;通过论坛、贴吧公开征寻替考、寻求考试答案;在考试过程中用手机泄露试题等,考试伦理被一些考生抛到了一边。这些现象说明,自媒体时代考试竞争日趋激烈,部分考生不讲诚信,考试舞弊事件呈上升态势,远程教育考试伦理建设任重而道远。
(三)考试论理突发性事件的可控性降低
远程教育学生的课程考试及各种学位外语考试,规模大,参考学生多,随着各种新技术手段的出现,考生也由过去的夹带、抄袭、找“”替考发展到了利用高科技通讯设备或者网络进行有组织、有规模的考试舞弊,其特点是技术含量高,隐蔽性强,手段多样化。一旦出现突发性事件,考试管理部门常常处于被动地位,对风险的可控性降低。
二、自媒体时代远程教育考试伦理建设的困境
(一)不良社会风气侵蚀考试伦理的健康
在自媒体时代,远程教育学生的思想和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习惯于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等不良社会风气对考试伦理建设带来了强烈的冲击。一些好的考试道德被摒弃,考试伦理缺失的现象表现突出,学业考试“六十分万岁”,学位考试弄虚作假,远程教育考试舞弊从隐逐渐成为显性的行为,考试伦理建设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二)考试主体监督意识不断弱化
考试主体主要指考试组织者、命题者、监考教师等与考试有关的人员。中国传统文化中有重人情、讲关系的一面,再加上自媒体时代沟通的便利、考试舞弊的隐蔽性等特点,如果考试的监控机制不健全,的行为就很容易发生。命题者主动给请托者透题;监考人员心慈手软,担心影响了学生的成绩和前途;考试组织者抱着与人方便,自己方便的心理,得饶人处且饶人,不主动严肃考风考纪,这此行为都为考试中的作弊者提供了机会和环境。
(三)考试客体舞弊动机复杂化
考试客体指的是考生,自媒体时代一些远程教育考生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急功近利,对考试作弊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更有甚者,认为金钱是万能的,在各种考试中不惜铤而走险,寻找,买卖答案,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也有的考生出于从众心理,认为同样的考试,大家都作弊,如果自己遵守规则就会吃亏,从而产生从众心理。
三、自媒体时代我国远程教育考试伦理建设的对策
(一)加快考试立法,实现依法治考
目前我国的考试工作主要依靠相关的规章制度来管理,还没有一部专门的法律来规范考试工作,考试法的缺失使我国的考试工作缺乏强有力的管理和监督,违纪作弊者以较低的成本可以获得较高的回报,所以考试伦理失范的现象才难以避免。因此,加快考试立法工作已经刻不容缓,只有把一些性质恶劣的舞弊行为上升至违法行为的层面,我国远程教育的考试伦理建设才会面貌一新。
(二)加强诚信教育,建立考生诚信档案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考试伦理的核心内容。加强诚信教育,应当贯穿于学生受教育的始终。在远程教育新生入学时与其签订“诚信考试承诺书”,要求考生加强自我约束,诚信考试。学生在校期间为其建立个人诚信档案,一旦有考试违纪行为记录在案,就会对其工作、生活产生较大的影响,从而对考生产生较强的约束力,使其对考试舞弊持更谨慎的态度。
(三)建立网上舆情引导机制,净化网络环境
在政府宏观调控的约束下,目前现代远程教育大体呈现出较为良好的发展态势,违规现象得到了有力的制约。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理念。以以人为本为核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基本要求,统筹兼顾为根本方法的科学发展观是审视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健康发展的标准,也是指导我国现代远程教育健康发展的思想灵魂。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来看我国现代远程教育自身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认识不够准确。现代远程教育改变了以往以传授者为中心的教育模式,转为以学习者为中心,然而,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有些教师偏重知识的传授,又有很多教师不了解现代远程教育的内在规律,认为只要把课程原封不动地放到网上就完成了。同时,现在“追求文凭”的现象仍然存在,有些教育工作者,将开展远程教育当作“追求利润”的快捷手段,这些不正确的观念导致现代远程教育在某些方面的不健康发展。
2.办学主体的定位不尽合理。定位是指高校根据自身的办学条件,结合现代远程教育的特点,选择开设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办学层次、不同的学习中心区域来满足相应学习者的学习需求。目前,各高校现代远程教育的办学层次以专起本为主,还有高起专、各类培训等,专业设置文科类居多,一些操作性较强的专业设置比较少,校外学习中心东南部分布较密,西部地区分布较少,总体来讲分布差异较大。
3.从业教师队伍建设欠缺。在教育理念、教育技术和手段等方面,现代远程教育都与传统的面授教育有很大差异,培养从业人员的教育技能就显得尤为重要。而目前,我国一方面缺少专门从事远程教育的专业教师,另一方面,正在从事远程教育教学的教师也很少经过系统的远程教育理论及技能培训。国内也缺乏进行培训及资质授予的权威机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远程教育的质量。
4.有效的学习资源不足。教学资源是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网上资源浩如烟海,但缺乏体系,零散地分布在不同的网页,很难真正地利用到学习中去。很多学校的网络学院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资源建设,开发网络课程,但没有脱离以教为主的传统教授模式,不能很好地适应远程教育的需要。
5.管理服务体系不完善。当前,有些学院不能处理好规模、结构、质量、效益之间的关系,招生规模扩展迅速,而相应的教学教务管理、学习支持服务、质量监控机制没有完善,导致难以保证良好的教育质量,社会声誉受到影响。
二、深入改革,促进现代远程教育可持续的健康发展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看到现代远程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除了国家政策的导向外,主要是由教与学在时空上的分离而产生的一系列教学、管理上的问题,社会对远程教育质量的质疑也由此而来。要解决这些问题,高校的职责在于要全方位加强教学服务能力。
1.明确未来发展定位。《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不同层次高校要有明确的办学定位,国家重点建设大学应努力满足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地方本科院校要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高职院校要坚持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教育规划纲要》对各类学校的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这是国家在政策层面上对各类学校在办学思想上的指导。各类学校应参照《纲要》对自身的发展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而明确本校的办学方向和定位,并树立具体的发展目标,在不同的方向上加以努力。
2.完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目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已经进入了全面提高质量的新阶段,提高教育质量已经成为各级各类教育最为紧迫的任务。现代远程教育是面向从业人员,为地方培养适用型人才,应建立多样化的质量评价指标。一方面,各高校要有清晰的定位、明确的目标、合理的组织机构、完善的办学条件,有质量监控的教学管理过程;另一方面,也要引入社会多方面的元素,共同参与质量评价,建立完善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3.加强从业队伍建设。从事现代远程教育的人员自身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同时,对高校来说,高校应加强对现代远程教育的研究,并开设相应的专业,如远程教育学,培养熟悉掌握远程教育教学理念、教学规律、教学教务管理的专业人才。还应建立从业人员上岗培训制度,对专职、兼职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和考核,确保从业人员掌握远程教育的特点和具备必需的基本技能。在教学过程中,从业人员应本着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服务,确保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质量。
4.优化学习支持服务。学习支持服务是网络教育的重要支柱,是保障学习者学习质量的关键。高校应以学习者为中心,遵循远程教育的规律,为网络学习者提供学术性支持服务和非学术性支持服务。
在学术性支持服务方面,要因材施教根据学习对象的特殊性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同时要加强对学生的辅导,对学习过程要有相应的监督。结合网络授课,可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到学习中心进行讲座,给学生提供面对面与老师交流的机会,会取得更好的效果,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非学术性支持服务方面,可通过网络论坛、QQ、微博、callcenter、邮件等途径直接与学生交流沟通,解决学生疑问,引导学生参与交流、讨论,满足学生进行交互学习的心理需要,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加强师生、生生的人际交流,使学生在虚拟的环境中感受到人文关怀,增强学生的归属感与集体感。
5.加快有效资源建设,建立资源共享机制。教育资源开发、共享和服务是世界高等院校,尤其是一流大学致力完成的共同任务。65%的高教机构认为,在线教育是他们长期战略规划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高等教育教学手段和资源表现方式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由课件—网络课程—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精品视频公开课,现在又有了移动课程和微型课程等新的教学形式。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资源的开发、共享和服务,不断丰富和提升网络教育的内涵,从而优化高校远程教育的办学质量与社会效益。
6.构筑终身教育立交桥。《教育发展纲要》要求建立继续教育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现代远程教育作为继续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应逐步推进课程互选、学分互认,在继续教育这个大体系中,促进教育资源大整合,以科学评价为基础,实现纵向衔接、横向沟通。这将是现代远程教育下一个发展阶段最有意义的一项重要工作。
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逐年扩大,加上中学生数量减少,高等教育大众化已是大势所趋,广播电视大学传统上以成人学历教育为主的办学方向面临新的挑战,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急需突破成人学历教育的束缚,寻找新的增长点,而基于“终身学习”、“非学历教育”为主的社区教育,可成为电大教育的突围方向。必要的政策扶持,加上电大教育系统自身的完善,转型的电大将向“社区教育学院”过渡,成为地方“社区教育中心”。我国现有学校体系中,普通中学以升学教育为中心,职业中学以职业技能训练为主,大专院校满足高等学历教育的社会需求,而贴近公众需要的社区教育,尚没有合适的教育机构明确承担,广播电视大学恰好可以弥补这一教育空白。
二、依托广播电视大学开展社区教育的优势
我国现有学校体系中,普通中学、职业中学、大专院校等都可能是开展社区教育的主体,但电大的办学特点,决定了它是开展社区教育的最好平台和渠道,其优势可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广播电视大学有着丰厚的成人教育的经验积淀。社区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其主流教育对象是步入社会生活的成年公民,电大自成立开始,数十年间都以成人教育为绝对重点,在组织管理、设施设备、与地方政企机构的沟通联系等方面有着深厚的积淀,相对于以升学教育为中心的中学和以在校生学历教育为主的大专院校,电大在承接社区教育的经验上有着不可比拟的历史优势。
(二)、广播电视大学远程网络教育为主的教学模式与社区教育特点最为匹配。社区教育对象是各行各业、各年龄层次、具有多样化需求的社会成员,在教育内容和方式上不宜像全日制学校那样整齐划一。而电大的主流教学手段是远程网络教育,充满了灵活性和多样性,通过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配置,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社区教育差异化的学习需要。
(三)、广播电视大学在网络地方教育资源上有着独特优势。作为地方性成人学校,电大同当地教育行政、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驻地高校及社会团体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丰富的人际资源,有利于在推进社区教育中获得地方政府支持,有利于协调组织社区教育中供需双方丰富的教育资源,这些是相对封闭办学的全日制学校不可比拟的开展社区教育的优势。
三、广播电视大学主导社区教育存在的短板及对策
综上所述,利用电大作为推进社区教育的平台,较其它教育机构优势明显,但建立以电大为主平台的社区教育体系,还有很多短板需要完善。
(一)、教育观念的转变———学历教育向非学历教育转化。目前,电大的成人学历教育还有着很大的市场,多数学校还没有居安思危的危机意识,没有意识到成人学历生源逐渐枯竭的生存威胁,所以对介入社区教育主动性不足,这是制约电视大学作为社区教育主平台最大的障碍。这就要求电大系统的领导高瞻远瞩,自上而下推进观念转变,把介入社区教育提到电大生存发展的战略转型来对待,通过层层贯彻,加之切实可行的措施推行,形成开展社区教育的浓厚氛围。
(二)、适合社区教育的课程资源还很单薄,亟待开发。。传统上电大教育以成人学历教育为主,课程开发也是按照专业分类进行配置,并不适应社区教育丰富多样的内容需求,急需以电大为课程平台,在调查社会需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发新的社区教育课程资源,并与时俱进地予以不断更新完善。
油田钻井企业属于综合性的大型国有企业,这种企业具有庞大的组织结构、多层面的人员队伍、以及复杂的业务种类、流程和关系。围绕企业的主营业务开发和部署各类专业应用软件系统是对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提出的要求,包括经营管理系统、财物管理系统、OA协同工作系统、各类生产监控与决策系统、各种数据研究与分析系统等。这些软件系统在培训、实施、运维与使用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增加了软件系统建设与使用的经济、人力成本,降低了软件系统应有的使用效果及效率。主要问题如下:
(1)资源投入较大:信息系统在培训、实施、运维、使用过程中需要得到建设单位及外协软件单位的大力支持,这包括人员投入、资金投入,如培训讲师、参与培训人员、培训场地、培训费用、误工费用等。这些投入给建设单位和外协软件单位都造成了巨大人员开销和经济负担。
(2)用户群体庞大:信息系统覆盖的业务越多、对应的业务人员也就越多,建设单位及外协软件单位组织进行群体式教学培训的难度也就越大,软件使用过程中发现问题、出现问题的概率也就越大。
(3)岗位变动频繁:油田钻井企业存在人员频繁调岗变动的情况,如井队技术员会有频繁的调岗,此时需要给新入职人员进行培训,由于时间、地点等工作生产环境及经济因素的限制,外协软件单位及油田钻井公司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系统的培训。
(4)传统培训效率低:以往采用的基层单位老技术员培训新技术员的方式达不到良好的培训效果,而且可能存在由于该基层单位没有老技术员,新人得不到有效的系统培训的情况。培训缺失问题:企业中存在着许多的未经过系统化培训的软件操作人员,由于对系统及操作规范的不熟悉造成诸多的不会操作、误操作、输入数据错误等问题,既延误了工作,又给外协软件单位带来了大量的维护工作,给建设单位带来了额外的经济负担。
(5)后期投入较少:国有企业对信息化管理、建设缺乏认识和资金投入,系统上线后的运维投入比较少或没有,致使外协软件单位在系统上线后的运维工作中投入也比较少,存在运维滞后、运维断档或无运维的情况,造成软件系统运行不畅,建设初衷无法实现的情况。
(6)维护成本增加:对软件的不合理使用及部分软件升级后的培训不及时增加了软件的维护成本。其维护成本比大型软件平均成本(是开发成本的4倍左右)还高1倍。上述问题严重影响了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进程,形成信息化建设的高级投入、初级使用、低级效率的非正常状况。就好比高铁的装备,汽车的驾驶水平,电动三轮车的效率。针对这些实际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企业信息化教育培训模式。
二、油田钻井企业信息化教育培训模式
通过对多种教育模式的探究,如:自主学习模式、自学为主辅以辅导的模式、面授教学与自学结合的模式、脱产面授学习模式、自导学习模式、个性化远程教育模式、卫星电视远程教育模式、计算机网络远程教育模式、有线电视网络远程教育模式、一对一数字化教育模式、多元学习模式。综合各教育模式的优点,针对企业待培训人员为在职成人,具有大、中、专、高中以上学历等特点。本文提出了“群体面授为辅,个性自导远程学习为主”的企业信息化教育培训模式。该模式的基本理念为:以人为本;实践、务实和创新;自导、自主、终身学习。
(一)群体式面授教育培训模式
1.抽样研究与培训内容软件项目在正式上线前要在实际生产环境中进行小范围的试运行测试阶段,在该阶段中,我们一般会挑选具有代表性的基层生产单位若干个跟踪运行的全过程,这样对教育培训的益处有:一是通过实际真实的用户了解其对新投入的应用软件系统的使用感受、需要学习的操作难点、要点、技巧、方式和注意事项等;二是通过观察、询问和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用户的疑问、操作习惯;三是利用小范围的试运行,实现教育培训问题的抽样调查,对调查的结果进行整合、聚类分析,为面授培训的内容及方式提供依据。
2.312讲练一体、重实践、视差异、激励型面授模式人类是在不断的学习中进化和发展的,人们喜欢向别人学习,这种渴望从婴儿时期直至成年,面授是一种传统的向学习者提供向他人学习的方式。在信息数字化高速发达的今天,人们可以通过TV、In-ternet、手机等提供的各种数字媒体学习,但是面授以其具有人情味、适合人类本性的学习方式仍有独特优势发挥着重要作用。面授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动态调整教学方法及内容,即在面授的过程中有经验的培训师能够通过观察学员的学习态度、学习偏好、人格特质和学习特征,来调整培训方式以迎合学员的需求,吸引学员的注意力,充分挖掘出学习者对所学领域的渴望,更大程度上保证培训质量。因此,群体面授培训是众多培训模式中的首选。企业培训的对象主要是在职成人,他们有学习时间不连续、遗忘速度快、目的性强、趣味性强等特点。据此,本文提出大、中型综合性企业信息化教育培训中的群体面授为312讲练一体、重实践、视差异加激励式。其内容为:
(1)培训每3小时为一单元。培训师讲解1小时,学员上机练习2小时。学员70%的时间依据培训师设计的具体题目练习,30%为自主学习时间,学员练习,包括自拟题目练习时培训师全程解答学员的提问。
(2)培训内容注重实际性、可操作性。主要是帮助学员梳理软件系统的架构、功能模块、程序流程、主要操作等。其余相关具体细节问题,放在远程教育培训运维服务平台中去讲解,达到资源合理利用的目的,让学员在实践和比较中去学习。
(3)正视差异,采用适当的方法教学。培训中要适当地考虑受训员工的个体差异,对于不同学历、不同年龄、不同教育背景和教育层次、不同职位等级、不同岗位类别员工,其喜欢的培训方式与培训内容可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培训师可采用多种多样灵活的教学方法,如讲练式、研讨式、案例式等组织面授导学,充分发挥面授过程中师生的交互功能,及时解答学员问题并告知学员在日常软件使用过程中如发现问题需从哪几个方向入手自导解决。激发和促进学员的学习主动性以提高面授效率。
(4)激励式。培训过程中经常表扬和鼓励学员,课题由浅入深,设法消除学员的为难和挫折情绪,增强其自信和成功感。
(二)个性自导远程学习培训模式
群体式面授培训模式为学员的继续学习奠定了基础,指引了路线,但并不是终结。试图通过若干个面授培训单元掌握所需系统的所有功能是不现实的,对于企业更是如此。主要原因有三:群体面授覆盖小于等于30%;群体式面授培训时间短、个体差异性较大,学习进度不一致现象严重;群体式面授培训组织需要花费大量的费用和精力。
1.个性自导远程学习
“个性自导远程学习”是一种通过教师指导,学生自导,自身探索和同伴交流、讨论进行的交互式的主动学习。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被动灌输式的学习过程,而是积极主动利用网络课程及其他网络资源进行按需学习的过程。远程教育开放式学习平台直接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服务的模式,帮助学生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推进学生实现个性化自导学习。
2.个性自导学习网络教学体系
本文提出的个性化自导网络教学体系以学习者为本,构建利于个性化学习的环境,提供了自导、自主化的学习活动,具有交互学习的功能,
(1)个性特征采集与分析。每个学习者投入到学习过程中时都是以自身特征和学习特征为基础。这些特征影响着资源的选择,学习的计划及进度等。对这些特征的采集分析有益于整个教育培训活动的开展。
(2)个性化学习环境构建。对于个性化自导学习我们要建立个性化的学习环境,根据学习者个性特征的不同,我们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服务及个性化的教学资源。通过对每个学习者个性特征的分析,结合自适应性学习系统,将学习者归为不同的分类,系统自动给出学习建议及学习策略。
(3)自导自主学习活动。以个性特征、个性化学习环境为基础,自导、自主开展学习活动。
(4)交互学习平台。在自导、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交互的重要性,多沟通、多交流才能有效地保证学习的进度及正确性。
3.“个性自导远程学习”教学平台设计理念
(1)学生的自导、自主学习和教师的导学是一种互为因果的关系。远程教育的师生处于准分离状态,必须调动和依靠学生个性化自导学习,才能保证远程教育质量。一方面远程教育要求教师要变“教为导”,通过进行教学一体化设计,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指导学生学习;另一方面学生要变“受教为自导学习”,要从被灌输知识,转向注重自导学习能力的提升。因此,师生双方都需要转变教育理念,纠正和处理好这种关系,才能确保远程教育培训的教学质量,并最终实现远程教学目标。
(2)网上教学资源应突出重点、难点、精炼,避免多而杂;要适当增加自学用的素材,增加实际案例分析,组织学生进行启发式—探究式学习,增强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能充分体现学生自导学习、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能综合应用多种媒体技术,具有交互功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还要根据教学进度及需要,及时更新,修正网络教学资源。
(3)为达到“所用即所现”的学习效果。根据学习者的需求不同,提供给学习者所需的学习资源。例如,针对学习者的岗位角色,所在的业务部门,个性化学习环境中的学习过程,跟踪采集详细、精确的学习行为数据,包括统计适合该岗位的资料、视频分类、看视频的时长及看视频的时间段、哪些教育资源属于特定的业务部门,还可以统计学习者在测验中的通过率和准确率、学习者在互动专区的发帖数量和质量等,传统实体课堂中是很难精确采集到这样的数据,还可以包括学习速度、领悟能力、与其他学习者的互动与合作等。通过这些数据可以分析出学习者的学习行为特征,可以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习者,结合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更加全面地评估学习者。教师可以通过对以上过程性数据的分析,总结学习者特征,对学习者进行分类,预测学习者接下来所需要的学习资源,从而实现因材施教,达到以往实体课堂很难达到的教学效果。在对学习行为的数据采集和分析基础上,及时向教师反馈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并向学习者推荐下一步的学习策略。
三、应用效果
远程教育系统的使用者分为老师,学习者和系统的管理员。系统应满足的需求如下所示:老师能够上传课件,安排课程的学习,回复学生提出的问题,查询学生的基本信息,布置作业并公布答案。学习者能够在线交流、谈论,在线提交老师布置的作业,下载相关的课程资源,查看教师的信息。系统的管理者能够对老师和学习者的账号进行管理,对新注册的用户进行审核,对教学资源进行管理,监督发表的信息等。
2远程教育系统的技术分析
远程教育系统采用了三层体系结构。B/S结构是一种在网络环境下以WEB技术为基础的网络结构模式,利用了计算机网络的双向交互功能和数据库管理技术。在B/S三层结构中,这种结构具有统一的系统功能和统一的客户端,简化了系统的开发程序,客户端软件是Web浏览器最重要的应用部分,客户端浏览器的任务是分发网络上的请求到服务器,服务器验证的请求后,连接到数据库的数据层,数据层的处理结果发送到服务器,服务器再把需要的信息发送到客户端。B/S三层结构简化了客户端的工作,只要安装在客户端Web浏览器进行连接,客户端无需任何特殊维护,系统非常容易扩展,减少了服务器的负担,增加了系统互动性。该系统的三层B/S结构组成如下图2所示。
3远程教育系统的整体设计
根据上面对系统的功能分析,远程教育系统包括系统管理子系统、教育资源子系统、教学支持子系统共三个子系统。系统管理子系统包括系统评价模块、故障分析模块、统计分析模块、安全管理模块、性能管理模块、计费管理模块;教育资源子系统包括备课讲授系统、智能导学系统、交流讨论系统、作业管理系统、信息系统、辅导答疑系统、网络题库考试系统、电子图书系统;教学支持子系统包括教育资源库系统、各种学科资源制作工具软件、资源库管理系统。在该系统中,每个功能系统由一组Web服务实现,这些Web服务可以在不同的计算机上面被部署应用,这样整个系统就形成了一个分布式的远程教育区。基于Web服务的远程教育系统的整体设计如图3所示。远程教育系统的实现包括系统WEB服务的构建方法、WEB服务注册的实现、课程学习功能Web服务实现、数据库连接方法、远程教育系统的、系统主要功能的实现、网络考试系统的组卷问题等7部分。
4网络题库考试系统的设计
在远程教育系统中,对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最主要的手段就是进行考试。因此,网络考试系统在整个系统中非常重要。在本系统中,网络考试系统包括测试构成、题库管理、测试实施、评阅与分析、成绩管理五个模块。测试构成模块的作用是根据教学的要求选定考试题目,根据试卷的基础参数划定考试范围。题库管理模块的作用是在数据库添加,删除或者是修改测试题目;测试实施模块的作用是根据要求自动或者手动生成考试试卷,并对考试者显示试卷,实时监测并记录他们的各种活动,比如考试时间。评阅与分析模块负责阅卷,给出考试结果,并对学生成绩进行综合评估,显示他们知识结构的薄弱环节。成绩管理模块的作用是对学习者的成绩进行管理,教师可以搜索所有学生的考试成绩,学生也可以搜索自己各个科目的考试成绩。
5数据库的设计
根据上面的描述,数据库采用SQLServer2008。数据库保障了系统功能的实现,所以数据库的设计要根据系统的用户需求进行。在本系统中,用户主要有教师、学习者、系统的管理人员,根据2.2中他们对该系统需求的描述,设计数据库的信息表,主要有用户信息表、学生基本信息表、教师基本信息表、课程信息表、试题信息表等。
6结束语
在人们对混合学习认识和了解逐步加深的今天,混合学习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被应用于各个领域中,特别是现代远程教育教学。广播电视大学在1979年的成立,首先应用收音机、电视、面授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其次随着云技术的发展,先后出现网络学院、开放大学等现代远程教育形式,混合学习在人们及时吸取知识和技能的背景下应运而生。远程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一致的教育理念,即均以学生为中心,但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中远程教育与普通教育又有较大的区别。远程教育是教育教学随着时代应用而生的新型的教学模式,属于新、旧媒体的结合体。在远程教育中运用混合学习,首先考虑的是学习者的学习需要。相对传统教学形式,远程教育的教学和考核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教师与学生在现实中的交流比传统教学形式一定程度上有所减少,教学模式呈现出明显的单面性。混合学习主要分为技能驱动型、态度驱动型及能力驱动型三类,随着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不同的学习环节和学习手段被相继应用于现代远程教育中。混合学习在我国现代远程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学生自主学习:人是远程教育的主要对象,学生自主学习教学形式的基本确立不仅是对“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体现,同时与远程教育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特征比较符合。当然,这种学习模式并非学生简单的自学,学生网络学习、协同学习等都是其包含内容。这种远程教育教学模式主要依靠网络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学校提供的支持服务是学生实现自主学习的基础。根据混合学习的需要,学生自主学习对多种技术、多种媒体、多种服务的结合尤为强调。
(2)加强对面授辅导的重视:相对传统面授来说,现代远程教育中的面授辅导有着极大的不同。这种不同首先体现在教学目标上,课程难点和重点是现代远程教育面授辅导的主要内容,在辅导的同时促进教师和学生的情感交流;其次现代远程教育的面授辅导在课时比重上根据学生需要和课程难度不同而不同,受课程内容量的影响不多;再次,现代远程教育面授的多媒体技术已经实现与课程的严密和融洽整合。
(3)师生交往以网上交互为主:在现代远程教育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利用网络交互功能已经可以实现实时与非实时(同步与异步)交互,学生的学习能够获得教师及时的帮助。
(4)在学生评价范畴中纳入形成性考核:远程教育教学中混合学习的应用一大特征为形成性考核的纳入,这种考核的纳入是对课堂教学的延伸,通过学生平时学习过程对学生进行长期的考核,不仅能加强学生学习动力,同时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反映更加全面。
二、混合学习对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模式影响
从混合学习在我国现代远程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可以看出,混合学习已经深入到我国现代远程教育教学中,也可以看出混合学习对我国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模式已经产生了很大影响,对促进我国现代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具有重要作用。
(一)混合学习促进了对教师导学的深化认识
从古至今,人们对教师作用的理解都在于“传道、授业、解惑”的具体行为,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就是引导、指导和辅导学生的学习,概括来说即指教师站在导学的位置。但仅仅从这一点来看,早期的现代远程教育教师导学与传统教育中的教师导学是没有大的区别的。而当现代远程教育教学中开始加入混合学习后,教师导学的内涵也随之进一步深化。混合学习下的现代远程教育教学中的导学是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远程教育特征基础上的一种教学行为,相对传统的教学行为有了较大转变。在建构主义的理念中,学生的学习是对知识的有意识、有意义建构,主要立足学生已有知识、经验,而教学实践也早已表明教师在这种有意义的学习中具有必不可少的主导作用。尽管教师的引导、指导和辅导都是源于为学生自主学习服务的需要,但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仍然对教师的导学有同样的依赖,所以混合学习下的现代远程教育模式中的教师与学生的中心作用是统一的。且由于教师与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无法接触,学生在混合学习的过程中往往更加需要教师的导学,教师在现代远程教育教学中除了要知道学生的学习技术、学习能力外,还要对学生的情感培养、协作能力、思想教育等进行全面的培养,这些都深化了现代远程教育对教师作用的认识。混合学习在现代远程教育教学中的运用,促使人们开始反思片面强调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虽然远程教育更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同时也逐渐加强了教师角色的主体化,在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之外也开始从教学概念的整体内涵去认识教师的主体作用,将教师导学纳入现代远程教育教学系统中。
(二)混合学习提供了构建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的新视角
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模式实质上看属于一种自主学习模式,这种学习模式是以学生自治理论为基础的,学生需要对自己的学习全程负责,其核心内容除了包括学什么、怎么学外,还包括利用什么学、什么地方学、什么时间学等,这些都是需要学生自主考虑。国内外学者对自主学习的看法同样多种多样,有些学者认为自主学习是一种个人操作行为,是行为主体对自己的的学习进行自我监控、自我指导和自我强化的过程;还有些学者认为自主学习是学生对自我动机和行为都有明确认知的基础上进行的主动控制和调节的学习。Wedemeyer作为“美国远程教育之父”,对自主学习有极为详细的见解:他认为针对大学层次的远程教育就是一种独立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条件对学习方式和考试方式自主选择,同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条件对学习进度进行自主选择。我国的一些学者认为,自主学习是学生在实现计划和安排学习活动的基础上进行的,在此基础上来监督、评价和反馈自己的实际学习活动,因此这一过程也是学生调节、修正和控制自我学习活动的过程。混合学习在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模式中的应用,则为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提供了新视角。在混合学习条件下,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教师的导学息息相关,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仅是传播知识的人,也是设计学习活动的参与者之一,贯穿于学生整个自主学习过程。其次,混合学习下的学生自主学习不仅包含传统的利用文字教材进行自学的形式,同时包含了现代网络技术下的自主学习形式,是两种教学过程的结合。另外,混合学习模式下的现代远程教育教学在自主学习手段上对多种媒体的综合应用比较强调,不仅包含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同时也包含传统媒体,从而能够满足不同年龄、不同条件、不同文化层次的学习者的自主学习需求,给学习者们提供了更多的自主学习选择方式的机会。
后续教育部及各省市、高校均开展了对移动学习计算技术、移动学习资源和共享、移动学习资源的标准、扩充性、定制性、移动教育信息网体系等的研究。其中比较突出的有:教育部“移动教育”项目,参加高校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重点是建设移动教育信息网和体系;2004年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网推出“中国无线大学计划”促进移动计算和无线技术;2006年产生了第一个有关移动学习的主题网站;2007年,诺基亚推出了第一个互动在线平台“行学一族”;2009年中国首届移动教育产业发展论坛召开等等。整体来说,主要集中在理论和分析研究,比如学习理论和教育理论在移动学习中的体现,移动学习模式的构建和移动学习方法与策略的研究等。基于开发和应用的研究较少,缺少对移动资源建设的研究。68所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中对移动学习也均开始了应用研究,主要分三种应用模式:基于短信的学习信息分发;基于WAP浏览器的移动教学课件的学习;基于无线网的移动应用软件的开发和建设。进入实际教学的移动教学有上海广播电视大学的移动学习平台、上海交通大学的移动学习网站()、网梯公司开发的移动教辅平台、手机课件制作系统等。2012年,新媒体联盟(NewMediaConsortium)了以全球范围内高等教育信息化的趋势与挑战为主题的《地平线报告(2012年高等教育版)》,提到了未来五年高等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六大动力、五大挑战以及六类新技术。其中六大动力分别为:人们期望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从事工作、学习和研究;信息化技术越来越多的基于云计算,从而对信息技术支持服务不依赖单一的服务中心;工作日益协作化,从而引起了学习活动组织方式的变化;信息资源与社交关系的充足和容易获得促使教育者重新审视自身的角色;教育模式逐步变迁为网络学习、混合式学习和协作学习;学习应该开展更多基于挑战的主动学习。由此可以得出未来的一两年,移动应用和平板电脑在以信息化技术为教学支撑的成人教育中将成为主流应用。成人学习者必须平衡好家庭、工作、学习之间的关系,学习的时间和地点是处于流动和变化的环境,那么必须有相应的技术和环境使学习者轻松、及时的得到学习内容,即“即时学习”和“发现学习”。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也越来越深入成人学习者的日常生活中,为实现移动学习建立了物理基础。从而在移动学习研究领域主要关注于如何量身定制相应的应用程序,以及支撑服务环境,使用物理设备的位置数据、动作感应、访问网络及网络搜索等无缝地创建一个全功能的学习体验环境。
二、关键问题分析
现代远程教育开始于2002年,目前全国在籍学生两百万余人,遍布全国各主要城市,均是成人在职学生。故需要在传统的基于互联网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模式下,辅助移动学习体系和应用,以便更好地提供学习资源,促进学生自主和发现学习。基于以上分析,移动学习应用关键问题如下:
1.移动学习资源标准和资源建设
移动学习资源是移动学习系统的实体,在师生分离的状态下,资源是学习者开展学习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移动技术只是移动学习的技术支撑,而学习者需要的是学习资源的支持。就资源呈现形式来讲,目前主要有两种移动学习资源形式:一种是短信或彩信形式的学习资源,这种形式的资源主要是以有限的文字传递学习的内容或者有关学习的讨论等。另外一种就是基于WAP以浏览内容页面的方式访问的移动学习资源,这种形式的学习资源类似于网络学习资源。但由于移动学习追求“移动性”“便捷性”,所以移动终端的选择应尽量微小便捷,这样使得原有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在这些设备上已不再适用,或只能以某种简化的形式显示出来,严重影响了原有数字化资源的可用性。另一方面,目前有针对性的资源设计和开发还不够,大部分移动学习资源的设计与开发还是效仿已有的网络资源和课堂资源,但并非这些资源和内容都适用于移动学习。与移动学习相适应的资源最好是短小性、碎片式、词条式的资源,其设计与开发的理论依据应以微型学习(micro–learning)为主。基于大部分移动设备的显示屏幕、分辨率,在运行能力方面处理速度、无线接人速率,移动设备对图片、视频的支持情况,需要微型学习策略重新设计移动资源开发标准,依据标准把现有的数字化资源转变成适合移动终端设备的学习资源,并具体开发课程的移动资源课程包。
2.基于P2P的移动学习资源分发系统
基于对移动网络学习内涵的理解与认识,移动网络学习平台系统基础架构应从教学服务器、计算机网络、无线通讯网络、移动终端4个要素来综合建构。四要素相互影响、缺一不可,为移动网络学习平台的基础部分。其中计算机网络、教学资源服务器均与传统的现代远程教育系统构架类似。无线网络系统是该系统的核心部分。是移动学习产生和发展的助推器,也是移动网络学习必不可少的部分。它实现了移动网络学习较之优于普通在线学习平台的优势,是移动网络学习平台构建的中心。移动终端是用户进行移动学习的终端设备。指的是支持GPRS技术和WAP、J2ME的手机、PDA等移动终端。而笔记本电脑通过串行或无线方式接到GPRS移动电话或Modem上也可以作为移动终端。为了更流畅的在移动设备上进行多媒体数据资源的下载、在线观看等,除了在学习资源的设计上要适应移动学习以外,必须建立合适的自适应的资源分发系统,即指在上述的无线网络系统中资源的传输结构和实施需要单独设计,基于P2P网络的资源分发和协作是一个合适的选择。P2P网络的主要目的是以直接交换的方式来实现可移动终端设备之间数据资源的共享与服务的协同。
3.个性化移动学习搜索引擎
移动学习的主体是用户。移动学习终端平台上的一切功能都是为了用户能够更好的学习而设计的。自适应角度下的移动学习系统不仅要为用户提供内容简短、链接丰富、导航性清晰的简洁界面,还应在一个非紧急动机的移动学习发生前,提供一些前测来获取用户信息。这些前测可以通过在系统中添加问卷调查或类似的界面获得,由系统内部的自适应决策规则集进行过滤和转换。确保系统最终能够呈现适合用户的个性化学习内容。将根据移动学习用户不同行为决定服务器的预取内容。如用户持续观看某一视频课件,而没有产生频繁的交互操作,例如暂停、播放或快进等操作,那么该用户有很大可能会继续收看这一视频课件。则将用户的该信息存储在服务器中,用户再次使用移动设备时,将第一界面提供该课件的点播。
4.移动资源的教学交互式设计
教学交互式设计一直是困扰时空分离的远距离学习的难题,基于移动学习的环境下,可以借助于短信实现客观题的形成性考核,使学生灵活地完成对知识点的掌握。同时,实时答疑、协作小组、知识点的阶段性设计等均可以在教学设计中体现。学习者将自己需要学习的内容以关键词的方式发送至系统,系统进行识别,自动匹配数据库中内容项,抽取最优匹配结果,以短信的形式发送给学习者,提供及时的答疑解惑,实现定制式的学习,满足学习者对效率的要求。
三、研究方法和重点难点
1.采用调查统计方法,对学生、教师、管理人员各个群体对移动
学习中涉及的教学资源、使用需求、移动设备、使用环境和时间等关键信息进行调查。通过调查分析,得出移动教学资源的设计原则,指导后续的移动教学资源标准的制定。同时通过学生的需求、设备的技术特点和要求形成后续环节的基础。如何根据以上调研重点方向,每个方向设计1~2份调查问卷,了解具体数据,并进行发展趋势预测是难点。数据收集的准确与否将为后续的各个环节的设计和开发提供基础。
2.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归纳总结法,结合前期的调研、分析、趋势
预测报告,立足于目前主流的各类技术标准和开发方法,结合高校的现代远程教育现状,开发移动资源建设标准,建设公共基础课程的基于知识点的移动课程资源包;开发和实施移动资源管理平台,实现自适应的个性化移动学习管理。
3.采用实践反馈法
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创建原型系统,并运行若干教学周期,通过学生、教师、管理人员的使用,吸取各方意见和建议,修正不足,并最终推广到所有课程的移动学习。
四、基本观点和创新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