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描写雪的段落范文

描写雪的段落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描写雪的段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描写雪的段落

第1篇:描写雪的段落范文

1、只见雪花纷纷扬扬地从空中飘下来。雪花落在小树上,小树好像穿上雪白的新衣。雪花落在屋顶上,屋顶好像戴上了雪白的帽子。雪花落在大地上,大地好像盖上了雪白的羊毛毯。我用手接住晶莹的雪花,可刚到手里就不见了,变成了小水珠。

2、隆冬的一个夜晚,北风怒号,大雪纷飞。清晨,当我们打开窗户,“啊!真美呀!”我忍不住赞叹道。树上;道路上;花坛上;楼房上都覆盖了厚厚的一层雪。大地到处都是一片白茫茫的景象。我穿好衣服,梳洗完就迅速地跑出来,想尽快欣赏到这雪景。 雪停了,太阳公公露出了笑容,阳光照在有一连串脚印的雪地上,折射出美丽耀眼的光芒。树上挂满了银条,树叶被冰包裹住了。那奇丽的银条“簌簌”地落下来,掉到地上摔碎了,那形状又像开在雪地上的冰花,惹人喜爱。树上顽皮的雪花钻进你的衣服里,让你感受一下它的热情。

3、大雪纷纷扬扬落下,那一片雪花在空中舞动着各种姿势,或飞翔,或盘旋,或直直地快速坠落,铺落在地上,在这一刻,一切都是美好的,一都是寂静的,站在窗前,那片片雪花的欢声笑语却在我耳边响起。它们的欢乐,我听得到。 500字作文

4、大片大片的雪花,从彤云密布的天空飘落下来。看那雪花,玲珑剔透。洁白如玉,它像是天公派来的使者,又像是月宫桂树上落下的玉叶。飞舞的雪花像煽动着翅膀的玉蝶,轻轻地飘飞着,落在柳树的枯枝上。

5、雪还在下,他仿佛要把整个世界变成白色的王国。树枝上盖着厚厚的积雪,像神话故事里华美的珊瑚;房屋上涂满了白色的奶油,孩子们欣喜的转来转去。而地上,更是铺上华丽的地毯,白色,纯洁,高贵,让人不忍践踏。

6、一早起来,北风呼啸,鹅毛般的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团团雪花随风旋转着,像一个个身着白色薄纱裙的娇小姑娘在舞蹈。大雪下着,高耸的山峰像须发皆白的老神仙那么威严;树枝上堆满亮晶晶、毛茸茸的雪花,树皮上的皱纹也被填平了。可爱的小猫咪偷偷跑过来,在坦荡如砥的雪地上印下几朵小梅花……

7、放眼望去,有的雪花像流星一样直垂而下;有的雪像风一样轻,纱一样的白,飘飘摇摇;还有的雪花像银珠,又像小雨点也像杨柳花,玲珑剔透,粉雕玉琢,洁白如玉,纷纷扬扬地为我们挂起了白茫茫的雪帘。晶莹的雪花,点点滴滴的堆积在树丫上。均匀地将每个树丫分为两层,呈现现出千姿百态的形象,有的像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有的像毛茸茸、亮晶晶的银色花朵;有的像一只只海鸥在栖息;有的像顽皮的孩子把好吃的棉花糖放在了树上。

8、“看啊,下雪了!”我被这声音吸引到了走廊上,往外一看,确实不错,很小的雪花缓缓飘落,我的心不禁生出一分喜悦,盼望着它能带给我们一场真正的大雪,又过不久,城市已经被这轻柔的雪花轻轻的覆盖了一层。每一片雪花都轻柔地盘旋着落下,成了大地上一层雪的一小部分,每一片雪花又汇成了让大地银装素裹的美景。

9、雪一开始下得很小,但很快又下大了,转眼间,雪就覆盖了整个学校。雪落在小草上,草尖被染白了;落在房顶上,房顶被染白了,落在树枝上,树枝也被染白了----雪是纯洁的。

10、早上,我刚走出家门,天空中就下起了雨。我走到了半路上雨慢慢地变小了,变没有了,而在这一个时候雪却下了起来。开始下着小雪花,后来慢慢地变成了大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当我走到学校的时候,它就变成了鹅毛大雪。大地一下子就变成了雪白的一片。我越看越高兴。

11、早上,天空中就下起了雨。我走到了半路上雨慢慢地变小了,变没有了,而在这一个时候雪却下了起来。开始下着小雪花,后来慢慢地变成了大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当我走到学校的时候,它就变成了鹅毛大雪。大地一下子就变成了雪白的一片。我越看越高兴。

12、只见那雪花逐渐扩大,扩大,从微不足道的零星小雪,变成了鹅毛大雪,铺天盖地,纷纷扬扬。它是那么的洁白,白得清纯,白得高雅。雪美,真的好美!我真想伸出手去捧一把温柔而清凉的雪,让它在我的手心里慢慢地融化。可是我不敢,我怕吓着那漫天飞舞的小精灵,怕因我的鲁莽而破坏这美丽的“冰雪天堂”。

13、今天下了一场大雪,天上飘着雪花,地上铺着雪毯,我和奶奶在迎泽公园打雪仗、堆雪人、滚雪球。我趴在地上滚来滚去,身上全是雪,也湿了。我把一个小雪球在雪地里滚呀滚呀,滚成了一个大大的雪球,我往后一看,滚出一条小路,走在雪地上的声音像吃巧克力的声音,脆脆的。向远方望去,树上就像披着一件银装,屋顶上到处一片洁白,感觉整个城市披上了新装。下雪真美啊!我喜欢下雪。

14、朵朵雪花好似一个个可爱的雪精灵,在这冰天雪地里无忧无虑的玩耍着,雪精灵落到山川上,给大山哥哥盖上了一条白被子;雪精灵落到大树上,给大树爷爷戴上了一顶洁白无瑕的白帽子;雪精灵落到大地上,送给大地妈妈一块白色的地毯……

15、多美的小雪花!开始零零落落,又小、又厚、又柔、又轻就像那高贵的白天鹅轻轻抖动翅膀,一片片小小的羽毛,飘飘悠悠落下来,接着小雪花变大了,变厚了,变得密密麻麻,就像谁用力摇动天上的玉树琼花,那洁白无瑕的花瓣纷纷飞下来,后来,雪越下越大,小雪花们在空中你拉我扯,你抱住我,我拥紧你,一团团,一簇簇,仿佛无数扯碎了的棉花球从天空翻滚而下,这时,整个世界都变得迷迷茫茫的,美不胜收。

16、当我双手捧起雪花,凝视着它一点一点地融化,我认识到了它的美。多么美丽,善良和纯洁的小雪花儿呀!你宁愿自己融化成一滴水去滋润大地,而不去做高傲的“主角”。我喜欢你,因为你就是默默无闻的雪花,你用自己短暂的生命去衬托大地。我喜欢你,我赞美你,我歌颂你。 雪渐渐地被太阳蒸融了,大地恢复了本来的面目,恢复了它多姿多彩的一面。只有在太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才存留有一小片薄薄的雪。只有这样的雪才免于一死,能够比它的同伴更坚强。

17、放眼望去,到处都是白晶晶的雪,像一张色彩淡雅的水墨画。在那一排矮树上都积满了雪,在草地上也铺着一层雪被子,大树上,房顶上都是雪白的一片,显得比往日更为其妙而清新。

18、雪又下大了,但雪花并没有随着变的更大,而是更密了。像烟一样白,飘飘摇摇,纷纷扬扬,从天空中洒下来。像织成一面白网,朦胧中又映着白树,白房,白草地。我看那雪花玲珑剔透,洁白如玉,是从桂树上砍下的玉叶吗?只听雪珠儿丁丁冬冬地敲打着玻璃窗,奏出清脆的农家丰收曲。俗话说的好: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庄稼都盖在被子里,能没有好收成吗?我想:农民都在等着丰收的快乐吧!

第2篇:描写雪的段落范文

努力 吃力 修理 劳作 懒惰 用力 勤奋 利落

携带 笨拙 挖掘 扫视 腥臭 恶心 积极 布置

负责 搓手 干净 逞能 挑选 清除 恶臭 扫除

协助 坚持 搬运 飞奔 挥动 费劲 沮丧 种植

晃动 兴奋 争强 果断 轻松 任务 竞赛 辛苦

服务 认真 信心 平整 克服 肮脏 携带 慌忙

擦拭 勤恳 忍耐 火热 铲除 勤劳 分配 观察

艰巨 好胜 瞎干 巧干 辛勤 干劲 辛劳 勤快

苦干 争先 蛮干 能干 实干 种植 克服 维修

怠工 费力 运输 大干 肯干

自告奋勇 马马虎虎 口夜奋战 粗心大意 拖拖拉拉

挑挑拣拣 震天动地 快马加鞭 全力以赴 极端热忱

竭尽全力 干劲倍增 满头大汗 拈轻怕重汗流如注

战天斗地 毛手毛脚 有头无尾 摩拳擦掌 各负其责

干劲冲天 争分夺秒 鼓足干劲 踏踏实实 劳而无功

全心全意 粗枝大叶 有条不紊 不遗余力 极端负责

身先士卒 破冰除雪 井井有条 不甘示弱 情绪高涨

挥汗如雨 任劳任怨 筋疲力尽小心翼翼 手脚灵活

脚踏实地干脆利落 分工合作 辛辛苦苦得心应手

松松垮垮 力争上流 热火朝天 一马当先 不甘落后

起早摸黑 有始有终 埋头苦干 争先恐后 积极肯干

人声鼎沸 勇挑重担 一鼓作气 废寝忘食 同心合力

汗流浃背 挑三拣四 持之以恒 扎扎实实 齐心协力

雷历风行 步调一致 夜以继日 大显身手 手忙脚乱

披星戴月 你追我赶 事半功倍 吃苦耐劳 挑灯夜战

精益求精 你追我赶 兢兢业业 尘土飞扬 主动请缨

大刀阔斧 刻不容缓 眼疾手快 生龙活虎

“哗--,哗--,”两桶[[的水倒进树坑览,慢慢渗进泥土里。

我迅速地打扫起来,顿迹教室里如同下了雾一样,呛得人透不过气来。

孩子们的脸被汗和泥土弄得一塌糊涂,一个个简直就像浸了泥水的旧地图似的。

这两个铲土装车的同学,谁也不吭声,只是闷头猛着劲儿干,好像在暗中比赛似的。

只见他俩手握铁锹,后脚蹬地前脚用力一踩,铁锹直插土层,双臂再一使劲?锹土铲起来了。

望着我们俩清扫得一干二净的包干区,我觉得这大地比绚丽的晚霞还要美几分呢!

有的同学使出浑身的力气,手颂锹,脚踏锹头,“咔嚓”一声,一块雪就被铲了下来。

汗水浸湿了衣服,谁也不去擦;两只胳膊累得V酸V痛,谁也不愿歇一下,大家一心只想超过别人。

铁锹铲土的“嚓嚓”声,镐刨地的“冬冬”声,同学们的吆喝声和笑闹声不绝于耳,响成…片。

同学们把垃圾堆紧紧地包围起来,有的摩拳镲掌,有的捋胳膊挽袖子,准备打一场漂亮的歼灭战。

她觉得擦得差不多了,就把身子往后仰了仰,眯着眼睛检肆艘幌拢再凑到近前,哈几口气,又擦起那块玻璃来。

操场上,阵阵笑声就像摇着银铃,小车“吱吱呀呀”就像唱着小曲儿,这多像一首动听的交响乐曲啊!

你听,“嚓嚓”的铲雪声刷刷”的扫雪声,人们的喘息声和说话声,这是多么和谐的扫雪交响曲啊!

她握住小锹,“吭哧吭哧”地铲着冰雪,虽然风很大,天很冷,可那张红扑扑的小脸上却挂满了汗珠。

他一会儿用锤子砸几下,一会儿又用螺丝刀拧—拧,蛮像一位熟练的木匠师傅,只一会儿桌子就修好了。

只见他用小竹尖在草的四周松了松土,然后捏住草的贴地的最下方,轻轻一拔,就将这草连根拔起来了。

我转头一看,小红额头上已渗出一颗颗豆大汗珠,沿着脸颊往下淌,她也顾不得拿手帕去擦,只用袖子一揩,又抡起镐头干下去。

擦岗楼和护栏的同学也不轻松,手里拿着湿抹布,被早春的寒风一吹,手指冻得像通红的小辣椒,手背就像刀割一样疼……

那几个男生看我人小个子矮,压根就没把我的话当一回事,要他们扫教室,可一转眼工夫就连个人影都没了,真是气死我了。

不知什么时候,参加到我们行列里的其他班的同学越来越多了,我们弯着腰抱来了一摞摞的砖,整齐地码放在路基上。

允几畈菔保我觉得很好玩,渐渐地感到,每割一把草,都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汗水浸透了我的衣服,头发像洗过一样,我累得气喘圩吁。

负责走廊卫生的同学也如此,先是把墙裙擦得跟新刷的一样,接着又风风火火地开始擦地。李楠等同学不仅认真擦,还跪在地上把角落处的污垢擦掉。

负责教室卫生的同学也紧张地忙碌着,有的同学擦地,他们先把椅子放到桌子上,然后用湿抹布一块一块地认真擦有的同学擦墙裙,他们都采用一个方法——擦着这一个污点,又找另一个。

说到这儿,同学们都高兴地笑了起来。那飞翔的燕子叽叽喳喳地凑了过来,好像在说比吧,长吧,快快长大吧,愿你们都成为祖国的有用之材。”

小虎子等几个同学很快把教室打扫完了。卫生评比时,一甲班被评为“卫生先进班”,一面鲜艳的红旗挂到教室里。小同学们高兴地跑去向大哥哥们报告好消息我们也得了‘卫生红旗’啦!”

唉!真是一对活宝!保护环境卫生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责任,更何况是我们学习的场所呢?我们应该人人尽职尽责才对呀!而他俩不仅没有做到这一点,反而还为了一片树叶吵起来,这真是太不应该了。

看着一棵棵小树苗在山坡上扎下了根,小明拍着手开心地笑了。小红轻轻地抚摸着小树苗说小树苗啊,小树苗,你沐浴着春天的阳光,快快长吧,长得枝繁叶茂、郁郁葱葱,为祖国的明天撑起一柄柄的大伞。”

劳动开始了,各班的同学像应征出战的士兵一样拥出教室,来到自己的卫生包干校园里立刻沸腾起来。同学们有的拿着大扫帚哗啦哗啦地扫着;有的拿着簸箕捡石头,捡满一簸箕就倒进垃圾堆里。人人争先恐后地干着。这时候,如果你站在稍高一点的地方看,那真是人山人海,川流不息。

瞧,那边侯小彤、张劲同学干得满头大汁,头上冒蒋热气。只见他俩手握铁锹,后脚蹬地,前脚用力一踩,铁锹直插土层,双臂再使劲,锹土铲起来,往低洼地一扔,又收回铁锹接着干起来了。汗珠淌下来了,可是那“小高地”被消灭了。我拿着铁锹和同学们一起挖土。开始,那笨重的铁锹一点儿也不听使唤,想把铁锹土层,可用脚蹬了?阵锹却进不去。现在我也学他俩的样子干起来,渐渐地,我掌握了挖土的方法。

校园里,屋顶上、树枝上、院子里、操场上,到处是一片洁白的雪,厚厚的一层。是该扫雪的时候了,班主任高老师的带领全班同学从教务处领来了铁锹、簸箕、扫帚,还推来了一辆小推车,我们先从教室前边的院子开始扫起,同学们有的持锹猛铲,有的拿簸箕端着跑,有的用扫帚清扫,还有的用手推车将雪推出校园,倒在校外的田野里。这时,高老师就像一个指挥员一样,一边用力地[除积雪,一边还指挥同学们清扫,忙得呀满头都是汗。

同学们干劲十足地擦起车来,有的扫车厢,有的擦玻璃,有的同学竟爬到车顶上擦起来。我拿着抹布擦玻璃。玻璃上的泥点很多,擦几下抹布变成泥的了。我不知换了几盆水,擦了多少遍才见到玻璃的本色。玻璃上还有几个黑点,好像故意和我作对似的,我使劲擦,就是擦不掉。我留意看了看,原来是油漆点。我想用小刀刮,可是竟忘带了。我又试着用手指甲刮,刮了一阵,终于消灭了一个黑点。我高兴极了,又刮起来,左手疼了,用右手指刮,终于都刮干净了。

李平脱下外衣,长长地运了几口气,在手上吐了口唾沫,搓了搓,拿起镐使出全身的力气抡了起来。他把镐头举过头顶,脸绷得紧紧的,咬着牙,一下一下地刨着地,我站在他的身边,只听得“冬冬”作响,只觉得脚下在震动。坑挖好了,土也运来了,我们把小树苗请进了“家”。我蹲在地上,双手紧紧扶住坑里的小树苗,唯恐树苗歪了。李平一锹一锹地往树坑里填土。我们给一棵棵小树苗安排好舒服的新家后,又浇了水,在树的周围用砖码上整齐的花边。

第3篇:描写雪的段落范文

[关键词]小说教学 高中语文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00026

高中语文教学的必修课程分为“阅读与鉴赏”和“表达与交流”两个大模块,小说教学作为“阅读与鉴赏”模块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个关键点。那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如何有效地把握小说教学的细节呢?

一、诵读景物描写,预测情节发展

小说是时间和空间的艺术,而构成小说空间艺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景物环境描写。小说中的景物描写,往往是小说最为细致的部分,对推动情节的发展、小说整体的理解,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抓住景物描写这一细节,让学生通过景物描写来推测整篇小说的脉络发展,进行情节构建,不失为一种出色的教学方法。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语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课中,对“风雪”的描写就成为理解小说情节的一个关键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先让学生诵读重要的“风雪”描写段落,然后判断在这样的描写之后,情节应该是有怎样的发展,这样的描写对于情节的发展有怎样的作用,作者进行景物描写的意义又在哪里。带着疑问,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阅读。在经过思考之后,教师引导学生体悟关于“风雪”的描写,在整篇小说中所起到的“蓄势”作用。很多学生提出,如果没有风雪,那差拨也就不会有放火的机会,没有风雪,林冲也不会出门去买酒,更不会走到山神庙去,没有风雪,草料场的房屋就不会被压塌,林冲也不会到山神庙去避风寒,也就不会有后来的情节发展。教师则趁势总结,这些“风雪”的描写,成为故事发展的基石,一步一步推动着情节的前进,让整个故得流畅而自然,给读者以更加酣畅淋漓的阅读感受,大大减少了作者在故事写作过程中人为的构造感。

通过这样的形式,学生对小说里的景物描写有了更深刻和独到的认识,在之后小说阅读的过程中,也能够更加轻松地以景物描写这一细节来切入,进行整篇小说的分析与理解。这样一来,学生对小说整体的情节走向就有了更为明晰的把握,而在预测过程中所得到的收获,也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兴趣,让小说教学课堂生机盎然。

二、体会用词褒贬,揣摩作者情感

小说是一种内涵范围广泛的文体,是一种重要的文学艺术表达形式,小说也分为很多种类型,但无论哪种小说,都是在词汇的基础上构建出来的,可以说,词汇,是小说最基本的一个组成单位,因此,作者的很多情感,就会不自觉地包含在这些词语之中,通过对词语褒贬的推敲,就可以让学生对作者情感有一个更为明确的把握。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语文小说教学中,选列了契诃夫的著名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文章中有很多词语,隐喻了作者对人物性格的态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重点对这些词语进行观察,让学生主动进行分析。文章中有很多对套子里的人的有形描述,例如“雨鞋”、“穿着棉大衣”、“脸藏在竖起的衣领里”等,这些描述通过对人物外在的形象的表现,刻画出一个习惯生活在套子里的人的形象。教师一定要把这些词语重点讲解给学生,让学生深刻体会作者蕴含在词语里的讽刺意味,从而在实例中明白小说作者用词的精妙,提升自己的小说阅读水平。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许多学生表示自己的小说阅读视野得到开阔,而在方法技巧上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词汇作为小说的重要组成单位,一定要引起教师足够的重视,而对词汇赏析的教学理念,也一定要在教学过程中得到渗透,让学生的小说阅读水平,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

三、拓展链接类文,提升鉴赏能力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语文教学的课堂拓展势在必行,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结合在内容或者思想主旨上有联系、有一定对照性的小说进行对比分析,对学生进行链接类文的拓展,必然能够让学生的理解更加全面,认识更加深刻。

第4篇:描写雪的段落范文

阅读能力的考查无非从两个角度入手:一是考查对“内容的理解”,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另一个是对“形式的鉴赏”,解决“怎样写、写得怎样”的问题。如: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一册第十七课后练习三,下面几句话写的很好,联系上下文,说说好在那里?而2006中考零距离第47页第2题结合文意,谈谈你对画线句子的理解。前者考查学生的分析鉴赏能力,属于“形式的鉴赏”;后者则是考查学生对这句话深刻含义的阐释,属于“内容的理解”。当然,有时会把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如:《变色龙》一文中,奥楚蔑洛夫的“新的军大衣”在小说中多次出现,有何作用?谈谈你的看法。这道题既考查“内容的理解”,又考查对“形式的鉴赏”,难度自然也就加大了。

二、“开放”的本质和意义

开放,就是选点自由和理解自由。你比如说,在分析《济南的冬天》一文中的“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了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了一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了!”一段时,可供我们选择的知识点很多。首先,从视觉的角度来描写景物,各种颜色的搭配,给人以秀美之感,以此来表现雪后小山的秀美;其次,从“妙”字入手,来描写雪光、雪色及雪态;最后,从修辞入手,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动人的雪态美景。这些知识点的选择,对学生来说是自由的。“开放”,不等于漫无目标。一般地说,这样的试题往往要求学生再所学的语文知识中,譬如在体裁、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等知识系统中,选择一个点,结合语境作出合情合理的分析。考查的本质,一是尽力为学生提供较为均等的机会,二是引导学生做能力的迁移,从而达到激活思维的目的。因为学生对所学知识点掌握程度是不同的,不做点的规定,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另一方面,对学生怎样理解其作用而言,首先是要鼓励他们能够进行分析,然后近一步要求能够进行合理的分析。有的学生甚至能够在所学知识系统之外发现很好的点,做出的分析合情合理,我们更应该鼓励。

三、“开放性试题”答题的一般规律

例如:“终于有一天,寒冷消失了,春天好像触到我的额头,空气中散发着一股迷人的香气,后院窗外,一只可爱的小鸟叽叽啾啾叫着,仿佛催促我:‘快出来啊!’”(注:“我”为盲人)这段景物描写的挺好,请你自选角度,说说好在那里?分析这道题有如下几种答案:

(1)这段景物描写,是从触觉、嗅觉和听觉的角度来写春天美景的,抓住了盲人感受外部世界突出的个性特点。

(2)这段在描写春天景物时,从不同的感官角度来写,充分表现出“我”在春天来临之时的喜悦心情。

(3)这段在描写春天景物时,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展示了春天的特点。

(4)这段在描写春天景物时,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小鸟当作人来写,把小鸟的叫声当作人的呼唤声,充分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喜悦之情。

第5篇:描写雪的段落范文

【关键词】乐曲分析;段落讲解;教学设计

古筝是一门古老的弹拨乐器,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流传全国各地,是地道的华夏传统音乐。古筝因为音色优美,入门容易而深受广大少年儿童的喜爱,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古筝专业与业余演奏学习中,尤其是近些年来古筝艺术更是到了空前的繁荣的影响。

《草原英雄小姐妹》这首乐曲是张燕,刘启超于1974年创作改变的,音乐内容取材于蒙古族小姐妹龙梅和玉荣为公社放羊途中突遇暴风雪,与暴风雪殊死搏斗,保护羊群的英雄事迹。

一、引子

开头的散板运用摇指技法描绘了一望无际的大草原辽,壮丽的美丽风景。此段中有几处运用右手摇指,配合左手按划音来模仿马头琴的旋律非常有民族特点,给听众呈现出“分吹草低现牛羊”美丽风景。同时,在以左手开始的三连音双手交替中,生动的描绘出草原清晨的美丽清新。此处慢起渐快,对双手琶音的要求比较高。

二、主题第一段

引子结束后主题出现,第一段主要描写姐妹俩在草原上欢快放牧的情景,此段旋律轻快活泼,主题旋律取材于六十年代动画片的主题旋律,大家耳熟能详,也大大激发了青少年学习的兴趣,轻快的节奏表达了她们玩耍时高兴,喜悦的心情。弹奏此段时,右手运用大篇幅的快四点结构,左手的伴奏则是单音配合小撮,和铉交替进行,这也是此段的难点部分,学生在弹奏时特别容易出现错误,右手旋律声部演奏时,要注意音色的清晰,以及重音和舞蹈性节奏的体现。同时在力度的强弱方面应做由弱渐强的对比变化。第二部分的旋律可以说是第一部分的发展,采用大篇幅的摇指指法,具有很强的歌唱性,拍号由2/4拍转为4/4拍,行板。此处右手摇指持续,左手则运用主调式琶音的指法配合右手的旋律,使音乐更加优美动听,从而达到乐曲的第一个小。

三、主题第二段

随着第一段主题在渐慢渐弱中缓缓结束,第二大段是描写天气突变,暴风雪突然来袭,狂风吹散了羊群。此处开始的情绪以紧张,狂躁为主,所以指法加入了左手琴码左侧刮弦的指法,以此制造不和谐的音响效果,同时需要临时移动两个琴码,倒数的7弦和12弦,5至#5,移动琴码的目的是大二度变成小二度,从而进一步制造不和谐的音色,以渲染暴风怒雪的天气状况。此段一开始情绪就和第一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第一段是阳光向上,欢快轻松的情绪体现,而第二段就是紧张、灰暗的情绪色彩。一小段的散板结束后旋律进入了后手大段扫摇的部分,进入扫摇以后第一小部分是比较自由的节奏,第二自然段运用扫摇有一段主题旋律的描写,而不再是单独的扫摇,算是主题再现的以部分,将主人公不畏风雪,英勇顽强的个性刻画得淋漓尽致,表现了一场人与自然作斗争的情景,此处演奏时不能一味追求快速,要做到快而不赶,急而不燥。同时,旋律的清晰度要高,就是说扫摇的同时还要有旋律性的表达,此段结尾处还运用了双手的轮指指法,进一步体现了技巧的难度,以及右手食指压弦连抹指法的运用。

四、结尾

第三段也就是结尾部分是主题的再现,右手摇指配合左手大跨度音区三连音的指法。描写出小姐妹经过与暴风雪搏斗后,保护了国家的财产,公社的羊群,旋律宽广、明朗,充满了激情,这里展现的不再是静态的美,而是一种冲破艰难险阻后的喜悦自豪的心情,英雄的小姐妹牢记党的教导,把国家的财产放在第一位,不顾个人的安危保护了人民的利益。快结束的部分再次出现了右手快四点左手伴奏的主题形式,体现了典型的主题再现式的回旋曲式。

这首乐曲在古筝技巧表现,音乐语言,内容选材上都体现了当时创作年代的历史背景,和高水平的技巧展现,是一首非常成功的现代筝曲。我认为当今的音乐学习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技巧学习了,更多的是通过学习一种乐器了解音乐的发展历史,或是乐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也许是悲伤的,也许是欢快的。作为一名民乐教师,我所承担的责任更多的是通过民族音乐传播给少年儿童我们国家的悠久历史和人文情怀,就本曲来说更是一种热爱祖国,热爱党的爱国主义情结。使同学们在文化课学习之余能在音乐领域更多的了解我们的祖国,了解我们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文化历史,从而把我们的爱国主义精神更好的传承和发扬光大。

第6篇:描写雪的段落范文

【关键词】转场;镜头;非技巧性连接

影视分镜头的连接可以划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单个镜头的连接,另一部分是镜头组之间的连接,也叫转场连接。而在转场连接中又分为技巧性连接和非技巧性连接。技巧性连接是运用电脑特接来转换场景或者段落,常用的软件有After Effects、Premiere等影视后期软件,常用的手段有叠化、划像、甩入甩出、翻页、焦点变换、多屏分割等;而无技巧性连接是不需要利用电脑特技的场景或段落过度的直接切换,它可以利用上下镜头在内容和造型上的内在联系来转换时空,进而连接场景和段落,使镜头过度自然,并感觉不到人为的电脑添加特技效果。

一、相似因素

相同或者的相似的物体在上下两个镜头中以不同的形态出现,也可以是位置、颜色、速度等因素具有一致性等等,用这样的方法使上下两个镜头达到连贯,这样的案例在影视动画中经常出现,比如说:“深夜,某男开车回家,他在开车回家的途中不时的查看手表,镜头可以切换查看手表的特写,之后接一个家中某女人边泡脚边不时的看向客厅悬挂中的时间,通过这连个镜头的连接,观众很容易猜得到某男和某女的关系,以及他们之间正在发生的故事,这样看即使时空转换了,没有运用电脑特技来过渡,而上下连个镜头看起来也是连接的,而且过渡得非常自然。

二、承接因素

承接因素是利用上下镜头之间的造型和内容上的某种呼应、动作的连续性或者情节的连续性的关系,是段落之间的过渡顺畅自然。比如,上一段的镜头是描写藏族地区的自然风光以及藏族地区的村民早起采集松茸、清洗分类松茸,最后在市场上出售的场景,其中结尾镜头是一个村民拿着松茸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递给贩卖松茸的商人,下一段是介绍藏族地区一家村民的生活情况,利用手递松茸的特写镜头,内容转述到一个典型藏区农民靠地吃地,靠天吃天的生存状态(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进而让观众联想到生产力落后地区人们的生存现况和环境日渐恶劣的担忧。在这里,交易市场的村民一手拿着松茸递出与后面的藏区一家村民的生活情况之间的呼应承接,从特写镜头描述转到对典型家庭状况的描述。

三、反差因素

利用前后镜头在取景方式和动静等方面的对比形成强烈的反差,借此反差来形成明显的段落间隔,这就是反差因素形成的转场,并且这种转场方法更适合于大的章节大的段落之间的过渡。在取景方式上,经常运用两级镜头来形成反差,所谓两级镜头就是镜头的两个极端,极大特写和极大远景。电影常识告诉我们在单个镜头之间,上下两个镜头如果是两级镜头是很难连接的在一起的,因为反差太大,但是正是由于两级镜头有这样强烈的反差,把它用在大的段落之间,便会有更明显的间隔效果,也会有强烈的节凑感。

四、空镜头

空镜头不是镜头里什么也没有,是空的,而是指画面里没有角色,只有景物,所以空镜头也叫景物镜头。空镜头在电影电视中经常被用来作为转场的过渡,它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景为主,物为辅,另一类是以物为主,景为辅。前者经常用来展示不同地方的地理环境、景色优美的自然风光等,还能用来表现时间的推移和季节的变更。比如在电影片《闪灵》中,景物镜头多次出现,用来描述故事发现的背景和环境,用不同时节的不同景物镜头描述暴风雪来临前、来临中、来临后,这种空镜不仅仅很好的进行了段落的转场,而且表达了时间的推移和气候的变化。

景物镜头经常用来借景抒情,这在中国古典诗词里经常被运用,它不仅可以用来表达叙事性描写表达情绪的不足,也可以用来缓和故事中后的强烈气氛,进而转到来一个段落。如电影片《非诚勿扰》中,故事的前一段是描述主人公与不同的对象相亲的情景,在相亲的过程中,插入日本北海道优美的自然风光,咋一看起来,似乎毫不相干,其实大有作用,不仅缓和了相亲过程中情绪的起伏,还为后续故事的发生埋下了伏笔。让后一段发生在北海道的故事显得顺畅自然。

五、声音

本文所说的声音是一个广泛地概念,包括音乐、音响、画外音、对白等,声音单独起不了了转场的作用,它必须与画面配合起来。主要是通过声音的自然过渡,比如前一个镜头是某个声音的淡出,在它还未淡出前,后一个镜头里相同或者相似的声音提前进入画面,或者通过的声音的呼应关系达到转场的目的,这中呼应关系经常用问答的方法来实现,比如在电影片《将爱情进行到底》中,画外音的提问是对爱情的看法,接下来连接的镜头是在不同的时空里不同的情侣的回答,通过不同的回答还能够起到对比、呼应、对照的效果。声音的转场还可以通过声音的强烈的对比来加大段落的间隔性,形成强烈的节奏感。如在电影片《教父》中,新教父在教堂里给哥哥的孩子做洗礼,同时也是他成为新一代教父的仪式,背景音乐是缓和教堂音乐,紧下来的镜头是新教父的得力干将在不同的场合剿灭教父的对手,背景音乐是嘈杂的枪炮声,通过这两种的强烈反差,不仅转换了场景,也给观众的心理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起到了特有的戏剧性效果。

六、特写

特写镜头是极端镜头的一种,它可以抓住观众的视线,集中观众的注意力,能够起到强调画面,表达强烈的情绪和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利用特写镜头进行转场,是导演惯用的手法,因为特写镜头可以上一个无论以任何方式结束的连接起来,达到转场的目的。比如在电影片《闪灵》中,前一段是描写黑人带母子参观远望酒店厨房和实物储存室的情节,然后突然接一个黑人的特写镜头,来开始黑人和小孩对方的场景。

七、主观镜头

第7篇:描写雪的段落范文

从弄清思路到理解主旨是一个从具体的语言材料中抽取文章主要内容,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阅读思维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通过概括段落中心、归纳内容要点、理清思维脉络、概括全文中心四步来全面深入地理解文本。

典 型 例 题

园花寂寞红

季羡林

①楼前右边,前临池塘,背靠土山,有几间十分古老的平房。整整四十年以来,一直住着一对老夫妇,我在德国时,已经认识了他们,算起来到今天已经将近六十年了,我们算是老朋友了。

②我每天到办公室去,总会看到这个个子不高的老人,蹲在门前临湖的小花园里,不是除草栽花,就是浇水施肥;再就是砍几竿门前屋后的竹子,扎成篱笆。嘴里叼着半只雪茄,笑眯眯的,忙忙碌碌,似乎乐在其中。

③我是颇喜欢花的。但是我既少空闲,又无水平。因此,为了满足自己的美感享受,我只能像北京人说的那样“蹭”花。每天下班或者开会回来,看到老友在侍弄花,我总要停下脚步,聊上几句,看一看花。花美,地方也美,湖光如镜,杨柳依依,说不尽的旖旎风光,人在其中,顿觉尘世烦恼,一扫而光,仿佛遗世而独立了。

④但是,世事往往有出人意料者。两个月前,我忽然听说,老友在夜里患了急病,不到几个小时,就离开了人间。我简直不敢相信,然而这又确是事实。老友之死,我焉能无动于衷呢?

⑤几天来,我每次走过那个小花园,眼前总仿佛看到老友的身影。这当然只是幻象。我抬头看到那大朵的牵牛花和多姿多彩的月季花,她们失去了自己的主人,朵朵都低眉敛目,一脸寂寞相,好像“溅泪”的样子。她们在微风中摇曳,仿佛向我点头,向我倾诉心中郁积的寂寞。

⑥现在才只是夏末秋初。即使是寂寞吧,牵牛和月季仍然能够开花的。一旦秋风劲吹,落叶满山,牵牛和月季还能开下去吗?再过一些时候,冬天还会降临人间的。到了那时候,牵牛们和月季们只能被压在白皑皑的积雪下面的土里,做着春天的梦,连感到寂寞的机会都不会有了。

⑦明年,春天总会重返大地的。春天总还是春天,她能让万物复苏。然而护花的主人已不在人间。谁为她们施肥浇水呢?等待她们的不仅仅是寂寞,而是枯萎和死亡。

⑧我一想到这里,就不禁悲从中来。我虔心默祷上苍,不要再让春天降临人间了。如果非降临不行的话,也希望把我楼前池边的这一个小花园放过去,让这一块小小的地方永远保留夏末秋初的景象,就像现在这样。

(略有删减)

1. 作者为什么在开头一节叙述与一对老夫妇的交往过程?

答案 开头一节叙述与一对老夫妇的交往过程是为了突出他们相识时间之长,感情之融洽;为下文写老友猝然离世而感到悲伤寂寞作铺垫。

2. 从全文看,文章是如何表现“寂寞”之情的?

答案 ①用往日的花美人乐来反衬今天花开人亡的寂寞。②用失主之花的低眉敛目来映衬失友作者的寂寞。③通过想象故人的园花在今冬明春的悲惨命运来表现作者自己内心的寂寞。④结尾用貌似不合情理的祈祷(不要让春天降临人间)来强化寂寞。

解析 这两个题目考查的都是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因此,阅读文本时要有深入理解文本之后再答题的习惯和意识,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另外,分析这两个题目不能仅仅着眼于一节或若干节,要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还要着眼于全文。前一题回答时要注意开头一节与后文章节上的照应;后一问题在回答时不可架空文章来分析,作答还需联系文章主旨才能答得好。

应 对 策 略

下面就以本题为例,说明如何在作答之前深入理解文本。

第一步:概括段落中心。段落中心有时用中心句或中心词概括,这种中心句或中心词往往分布在段首的开启句或语段中间的概括性句子中,有时是段末的收束句。有的段落没有中心句或中心词,这就要在深入把握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基础上,找到一个恰当的词句总括全部内容。一段话中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无非是因果、并列、总分、递进等,熟悉句群的关系可以帮助理解语段。一段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语往往跟段落中心有关。阅读文本时就可以在语段中通过画线的方法标示出中心句或中心词。例文中画线的句子就是每段的中心词或中心句。作答散文阅读题时要养成圈点勾画的习惯。

第二步:归纳内容要点。一般说来,文章有几个主体段落就有几个内容要点。主体段落的划分可以通过寻找过渡句、关键词或语义的明显变化来判断。例文中的层次划分是这样的:第一层就是①段。写“我”和一对老夫妇认识时间长,感情融洽。第二层包括②③段,因为④段句首有“但是”一词,语义发生转折;

②③段

写老友会养花,“我”每天都去“蹭”花,感觉人在花海神清气爽。第三层包括④⑤⑥⑦段,写老友去世后“我”很寂寞,“我”感到园中的花儿也非常寂寞。第四层就是⑧段,写“我”心中十分悲痛寂寞以及“我”的不合情理的祈祷。

第三步:理清思维脉络。思路是指按照一定的条理由此及彼地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例文一方面抓住题目中的“寂寞”一词,先写与老友几十年的友谊及老友健在时的不寂寞,接着写老友去世后自己的寂寞,与之前形成对比,最后移情于物,写自己不合情理的祈祷,反衬自己的寂寞;另一方面围绕“园花”这条事物线索组织材料,先写老友健在时的赏园花之乐,再借园花写自己的寂寞,最后写为园花祈祷。

第四步:概括全文中心。多个内容要点按或并列、或对比、或层进、或阐释等关系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文章的中心。例文第一层写相处时间长是为第三层写老友去世作铺垫。第二层以老友健在的“乐”与第三层老友去世的“悲”构成对比。第⑤段后部写“园花”的“好像‘溅泪’的样子”是表现“物犹如此,人何以堪”的内涵。另外散文中描写、抒情、议论性文字往往表达主旨,抓住它们就抓住了文章的核心。例文中第③段的最后的抒情句写老友健在时园花的美和赏花的快乐;第⑤段后部描写花儿们“低眉敛目,一脸寂寞相”是移情于物,以花写人;⑥⑦⑧段在第⑤段描写的基础上通过议论抒情侧面表现“我”的寂寞之情。总之,例文的中心可以概括为:文章融情于景,借物喻人,表面上写“园花”在主人去世后无人侍弄的寂寞,实则表达的是作者

第8篇:描写雪的段落范文

一、充溢爱意

作者的身份在文中悄然变化。开始作者似乎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来描写葡萄园里的一切,但写着写着,作者已经情不自禁成为果园里的老农了。在“八月,葡萄‘着色’”时,前一段还是说“这是果农的语言,他们就叫‘着色’”,后一段已经转化为“我们要喷波尔多液了”。从此开始,下文所有的喷药、保护葡萄、干农活、检查葡萄窖等活动的主语全部变成了“我们”。人称的改变,实则巧妙地表现了作者对葡萄的爱意。

正因为作者始终把葡萄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精心地呵护着,关爱着,对它的一点一滴的成长,都激动、欣喜不已,所以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葡萄的喜爱之情以及一步步见证自己的劳动成果的满足感。

如:“然后,请葡萄上架。把在土里趴了一冬的老藤扛起来,得费一点劲。……葡萄藤舒舒展展,凉凉快快地在上面呆着。”“请葡萄上架”中,一个“请”字表现了对幼小生命的尊重和爱护。“趴”字写出了葡萄在冬天里的憋屈,急于舒展筋骨。作者似乎亲身感受到了那种憋屈难熬的滋味。“舒舒展展、凉凉快快”既写出了葡萄上架后的舒展情态,同时也表现了作者看到葡萄的生长无须再受束缚时内心的高兴和轻松。

二、诗化口语

汪曾祺深受民间文学的影响,他主张“散文写得平淡一点,自然一点,家常一点”,还说,自己的散文“平淡而有味,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文中作者像是抽着旱烟与你在田边果树下闲聊的老农,方言时不时地冒出:“简直是小孩嘬奶似的拼命往上嘬”“倒怕是装不紧,逛里逛当的”等,言语间充满了浓浓的乡土味。

最突出的是全篇都用短句来表现闲聊的口语特点。如:

第9篇:描写雪的段落范文

一、 用词语过渡,简洁明快。

在文章各个层次或段落之间用词语衔接或转换,给人以简洁明快的感觉。

如老舍的《猫》第三自然段写猫“什么都怕,总想藏起来。可是但又那么勇猛,不要说见着小虫和老鼠,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胆小”和“勇敢”两现象之间用“可是”衔接。还有段落之间用词语转换的,如巴金的《海上日出》第二自然段写霞光万丈,太阳就要从天边升起来了。第三自然段写“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红得很,却没有亮光。”日出前后用“果然”一词连接,不仅用词准确,而且过渡巧妙。此外,常用的过渡词还有“从此”、“不过”、“然而”、“终于”、“当然”、“于是”等等。

二、 用句子过渡,巧妙自然。

用句子过渡最为常见,而且形式也多种多样。

1、用设问句过渡。如《海底世界》第2自然段写“海面上波涛汹涌的时候,海底仍然很宁静。”在第3自然段开头用一设问句“海底世界是否没有一点声音呢?不是的。”巧妙而又自然地过渡到对海底静中有声的介绍。

2、用感叹句过渡。如《雨》第二自然段写下雨时的情景,第三自然段写雨后庄稼得到滋润及人们高兴的心情,其间作者用“真是一场及时雨啊!”的感叹句衔接过渡。

3、用俗语警句过渡。如峻青的《第一场雪》作者在写完洁白、优美的雪景后转换联想到来年小麦丰收的叙述上,其间用“俗话说‘瑞雪兆丰年’”这一句过渡,行文衔接自然贴切,同时,俗语的运用又使文章更显生动活泼。

4、用复句过渡。这种形式运用十分广泛,可以根据前后层次或段落之间所构成的不同关系采用不同过渡方式。一般分为转折式过渡、因果式过渡、并列式过渡、递进式过渡等,通常用关联词语加以衔接。如《赵州桥》在介绍赵州桥坚固和美观这两个特点的时候,作者用一递进句式“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进行过渡,承上启下,行文紧凑。如《太阳》作者在介绍完太阳离我们有1.5亿公里远,130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后,作者用一个转折句“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过渡到写地球上的万物都离不开太阳。

三、用段落过渡,凸显张扬。

用单独成段的形式来过渡,有时是行文的必要,但更重要的是凸显文章的重点内容。如丰子恺的《白鹅》就用了这样一个过渡段“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它不仅承接了上文“好一个高傲的动物。”还引起了下文对鹅的叫声、步态和吃相的具体描写,使文章表达自然,条理清楚。

四、 用数字过渡,清晰了然。

数字过渡法一般用于故事性强,篇幅又长的叙事文中,如《小英雄雨来》全文写了雨来的六件事,雨来游泳本领高雨来上夜校雨来掩护李大叔鬼子诱打雨来雨来跳河逃走雨来没有死。这些事件之间用序数“一、二、三、四、五、六”进行过渡,脉络清晰,一目了然。

五、 用空行过渡,层次分明。

对于多层次表现事物的文章,可在层面变化间利用空行来过渡。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周晔回忆伯父鲁迅先生的纪念性文章,文中写了伯父留给自己印象深刻的四件事情:趣谈《水浒》、笑谈“碰壁”、救助车夫、关心女佣。其间分别空出一行过渡,层次分明,连为一体。

六、 用镜头剪接过渡,简单易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