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精细化安全管理范文

精细化安全管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精细化安全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精细化安全管理

第1篇:精细化安全管理范文

【关键词】煤矿安全管理 精细化 自主化 零事故

中图分类号:TD3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5―423―01

1 传统煤矿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煤矿安全是国家安全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煤矿安全问题是煤矿生产必须解决好的首要问题。近年来,国家对煤矿安全工作采取一系列重大措施,中央政府、地方各级政府和煤炭企业也加大了煤矿安全投入,从而促进了全国煤矿安全状况的稳定好转,百万吨死亡率有所下降。但是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煤矿安全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性的好转。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认为,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现有的各种煤矿安全管理模式存在以下3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1)煤矿安全管理的目标问题。现有的煤矿安全管理由有关部门单纯规定百万吨伤亡率指标作为安全管理的目标进行考核,这种对伤亡有指标的做法值得商榷,因为它的潜台词就是,煤矿安全事故是难以避免的。事实上,除了象地震等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所造成的事故不可避免外,一切事故都应该是可以避免的,也就是说,煤矿安全应该万无一失。

(2)煤矿安全基础管理问题。长期以来,煤矿安全基础管理薄弱,煤矿安全管理还是一种十分粗放的管理,主要表现在:安全责任制落实不到位;技术管理、现场管理、设备管理弱化,劳动组织管理松弛,以包代管较为普遍;工作质量、工程质量、材料设备质量达不到安全标准要求;规章制度执行不严,“三违”现象时有发生;员工培训缺失,不适应安全生产的要求等。煤矿安全生产是一项复杂、严格又细致的系统工程,如果安全基础管理不精细,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轻则会造成财产损失,重则能导致矿毁人亡的事故。

(3)煤矿安全管理的主体问题。现有的安全管理模式没有解决影响煤矿安全的关键因素——“人”的问题。影响煤矿安全的因素既有“人”的因素,也有“物”的因素。一方面,“物”的不安全因素,可以通过“人”这一活的因素加以克服和消除,另一方面,“人”的因素还有诱发、放大安全事故的杠杆效应。针对如何解决目前煤矿安全管理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精细化与自主化的煤矿安全管理体系。

2 基于精细化与自主化的煤矿安全管理

基于精细化与自主化的煤矿安全管理要求将“零事故”作为煤矿安全管理的战略目标,“零事故”既是煤矿安全管理出发点,也是煤矿安全管理的终极目标,它还是考核煤矿安全管理是否有效的唯一标准。如果出现安全事故,其安全管理的效果就是“零”。人们平常所说的“安全管理一票否决”就意味着煤矿安全管理的战略目标是“零事故”。

2.1 基本原理

基于精细化与自主化的煤矿安全管理体系的基本原理主要有3个方面。

(1)有安全隐患不一定出事故,但是事故的发生一定是安全隐患造成的。煤矿事故源于安全隐患,只有建立有效的安全隐患防控体系,彻底地消除安全隐患,才能完全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2)精细化安全管理是基础。许多煤矿事故基本上是粗放式管理的结果,安全管理的粗放必然带来安全隐患。只有通过实行精细化安全管理,以此来强化安全基础管理,才能保证“零事故”安全管理目标的有效实施。比如,只有每一个员工都进行进细化操作,才能实现操作零失误。因此,要实现“零事故”的安全管理目标,就必须通过应用定置、编码、标识、看板管理等精细化管理技术,引导每一个岗位上的每一位员工关注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实施精细化操作,把工作中的每一件事做精、做细,使现场管理更加规范、有序,高标准、高品质,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与之相应的安全管理模式是精细化安全管理模式。

(3)“人”是关键。煤矿安全管理中的问题,实质上都是人的问题。因此,在推行“基于精细化与自主化的煤矿安全管理”过程中,要充分激发全体员工主动参与安全管理,主动杜绝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安全隐患,主动预防安全隐患。在充分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同时,将煤矿安全管理的责任和压力清晰而有效地传递给每一个员工,使各级各类人员在工作中真正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自主、自发、自觉地做好煤矿安全工作,才能有效地预防与治理煤矿安全隐患,使矿井安全工作处于强有力的可控、可防状态,真正实现安全“零事故”的煤矿安全管理目标。

2.2 主要内容

基于精细化与自主化的煤矿安全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有3个方面。

(1)煤矿安全管理的战略目标----安全“零事故”。日本松下幸之助说:“对产品来说,不是100分就是0分。”任何产品,只要存在一丝一毫的质量问题,都意味着失败。对于煤矿安全管理而言,如果不是百分之百的安全就意味着零。安全事故源于隐患,居高不下的矿难事实证明,隐患不除,则事故不可避免。安全管理的关键是让整个矿井系统在没有安全隐患的状态下运行,从而实现零事故。如果存在安全隐患,就要及时消除,只有整个矿井系统的所有隐患能够及时发现、发现的隐患能够及时整改,安全生产才有保障。安全“零事故”是真正实现煤矿安全的唯一出路,只有在没有安全隐患状态下运行的矿井才是本质安全型的矿井。

(2)煤矿安全管理模式一----“精细化安全管理模式”。精细化安全管理是建立在常规安全管理的基础上,并将常规安全管理引向深入,将精细化管理的思想和作风贯彻到煤炭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每个环节的一种安全管理模式。安全精细化管理是相对于粗放式安全管理的一种全新的煤炭企业安全理念。它是通过应用定置、编码、标识、看板管理等精细化管理技术,引导每一个岗位上的每一位员工关注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实施精细化操作,每一个岗位上的每一位员工把工作中的每一件事做精、做细,使现场管理更加规范、有序,高标准、高品质,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3)煤矿安全管理模式二----“自主化安全管理模式”。它以安全管理方圆论、人类需求层次论和人本管理层次论等管理学的基本理论为指导,将员工视为煤矿安全管理的主体,突出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理念,突出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安全管理过程中的作用,以员工良好的安全意识、技能、素质以及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为基础,通过调动员工的自我安全管理的积极性,使员工自我规范岗位操作、自我约束不安全行为,自觉地管理好其岗位职责范围内的安全,自主地预防、控制和消除“生产现场、生产过程、工程质量、岗位操作”中的安全隐患。

第2篇:精细化安全管理范文

【关键词】煤矿安全;精细化管理;价值量化

我国的煤矿安全管理模式主要有传统管理模式、内部市场管理模式以及精细化管理模式。在煤炭行业中这三种模式有时也会出现共存的现象[1]。从近两年中国煤炭行业形势可以看出,传统的管理模式受传统观念的限制,很难适应现代煤矿的发展,而内部市场管理模式也没有得到比较理想的效果。因此,煤矿的安全管理必须受到高度的重视,寻找一种适合煤矿安全高效发展的管理方法势在必行[2-5]。精细化管理理念的提出是使煤矿安全管理向集约型转变的关键。建立一个现代化的煤矿,促进煤炭行业效益最大化,是未来煤炭行业发展的趋势[6]。为了提高煤矿安全管理的水平,三交河煤矿构建了精细化安全管理体系,通过细化安全目标、细化操作标准规范,提出了基于价值量化理论“VOEC”安全管理法。成果为实现安全管理最优化、经济效益最大化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也可为其它煤矿企业精细化安全管理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1基于价值量化的安全管理模式及实践

煤矿安全的精细化则通过细化工作目标,对每一个工作岗位,每一道生产环节,制定详细的,明确的管理制度来实现安全最大化[10-11]。本文基于精细化思想将价值量化纳入其中,提出“VOEC”管理法,其中“V”代表Value(价值),“O”代表Overal(l全方位),“E”代表Everyone(每人)、Everything(每件事)、Everyday(每天),“C”代表Control(控制)、Clea(r清理)。目的在于使三交河煤矿通过基于价值量化的全面安全精细化管理建设来促进煤炭生产、安全等各项工作的提升。实施“VOEC”管理法主要是通过对安全目标的分解、标准规范操作,以安全目标班清班结为手段,对安全结果进行价值量化,最终基于信息化实现来完成的。

1.1安全目标细化分解

目标是企业发展的方向,通过对目标细化的分解,逐步实行层层目标,保证企业的不断发展。安全目标分解可以划分为企业总体安全目标、部门科室及区队安全目标和职工生产活动责任安全目标三个部分。首先,三交河煤矿根据山西省安监局和霍州煤电集团的安全生产总目标,以及分析上年度安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下年度安全总体目标,并下发各科室部门细化落实责任目标,各部门科室再结合自己的工作将安全目标最终具体细化到每个班组的职工生产活动中。在此过程中,职工通过严格执行标准行为规范进行生产,不断坚持周期性的分析和总结工作,使安全精细化管理工作能够不断提高。

1.2安全目标价值量化及班清班结

在职工的生产过程中,传统的生产结果计量无法直接看到收入情况,所以不能很好的对职工形成激励作用,如果对当班生产活动中的行为和生产活动的结果进行价值奖罚,就可使职工都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收入变化,最大效果的从经济层面完成对职工安全工作的激励。

1.2.1安全质量标准化目标的班清班结

根据安全质量标准化目标和各项目标对应的奖罚标准,三交河煤矿各部门和各生产区队明确自己班组具体工作的安全质量标准化目标,并按照该目标和标准对职工的生产活动结果进行班清班结价值量化管理。

1.2.2安全生产过程目标的班清班结

三交河煤矿通过制定详细的行为规范和奖惩措施,将职工的行为纳入安全生产过程目标管理,以价值量化激励的方式确保每项活动都具有安全激励作用。各部门或区队根据自己的工作特点,制定具体的班清班结表,内容重在通过安全质量标准化对生产安全进行监督,对职工每天所有活动和结果的安全目标是否完成,实现安全精细化目标的班清班结量化管理。

1.3安全信息的传递

在生产过程中坚持对安全信息实时传递是对安全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手段。在生产过程中,安全科监督人员对当日生产过程中职工的行为和生产结果进行记录,随后将记录结果传送到工资科,工资科对当日工作情况进行结算与奖惩。最后,将结果录入至信息中心。

2实践效果

煤矿安全精细化体系实施后,提高了企业的精细化管理水平,使企业的生产管理、安全管理较过去有了较大提高。首先,存在的各种安全问题当天结算,深刻激发了职工的安全意识,2014年比2013年同比降低50%,重大违章持续8个月没有发生,整个矿井安全隐患和安全违章显著降低。其次,通过班清班结的管理,激发职工工作积极性,劳动效率明显提高,2014年全员劳动生产率比2013年提高9.3%,生产效率的稳步提升。再次,三交煤矿安全精细化体系使得各部门、直至每个员工进行自我经营,保证安全的同时追求成本最小化。据统计,2014年原煤制造成本178,比去年同期235元/吨降低57元/吨,降幅24.2%;由于煤炭市场原因,2013年和2014年利润没有显著增加,但仍处于盈利状态。

3结论

三交河煤矿实施精细化安全管理后,企业的安全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安全隐患和安全违章明显降低;在提高安全的基础上降低了生产的成本,实现了安全最大化成本最小化;在班清班结管理过程中,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生产效率稳步提升。

作者:卫学林 单位:河南理工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霍州煤电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王传玲,马凤才,白侠.我国煤矿安全管理的现状分析与调查—以人为本安全管理模式再分析[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0(4):44-45.

[2]付超魁.构建煤炭企业新型安全管理模式[J].煤矿现代化,2005(6):23-24.

[3],宁云才.煤炭企业安全市场化安管理模式探析[J].煤炭经济研究,2008(11):73-75.

第3篇:精细化安全管理范文

建筑工地因脚手架或支撑架坍塌造成安全事故的报道越来越多,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非常令人们心痛。推进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精细化对于安全事故的发生,进而减少项目的安全成本显得至关重要。

脚手架或支撑架的坍塌早就被列入建筑安全的“五大伤害”之一,是建筑施工过程中安全监管的重要区域,而对于脚手架、支撑架这类危险性较大,极易发生安全事故的分项工程,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已很完备,规定相当具体。发生事故的施工企业也都严格执行这些规定,现场的监理工程师也根据规定对施工单位执行情况进行监督,但仍然事故再发生,造成项目人员伤亡,额外财力支出,影响工程进度。

推行项目精细化管理是施工企业谋求发展的现实选择。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一种态度,以精益求精的文化。它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管理模式,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管理成本。

施工企业现场安全精细化管理的措施首先要有周密计划,周密计划需要精细和充分策划。项目策划是明确项目管理的方向,清晰各项管理目标并有效控制项目的各项管理工作,确保工程质量,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指导和依据。同项目管理一样,安全管理的策划从项目准备阶段一直延伸到项目全过程,每一分部分项,每一道工序施工前都应仔细分析有何安全风险,需采取哪些安全措施,应配备哪些安全防护用具和设施。对于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在编制时要设计出该方案实施的要求并预想到实施的内外部条件、环境是否会发生变化以及面临各种变化时可能的安全风险及应对措施。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为例,脚手架工程的专项施工应当包括这样一些内容,钢管扣件等材料进场时怎样验收、验收内容、验收方式、面对可能的钢管市场混乱,对于经常钢管外径、壁厚尺寸、两端面切斜偏差时在使用中应当掌握的原则和方法,设计计算时按标准计算值调整立杆纵距、横距地调整系数设定,对工人进行技术和安全交底时必须交代的搭设和拆除两个不同阶段以及工程主体进度的分部分项、子分项、不同部位确保安全的技术参数、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交底的时机、频率、方法、安全应急预案等

第4篇:精细化安全管理范文

关键词:煤矿机电;安全生产;精细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TD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363(2017)04-0038-02

煤矿机电安全生产的精细化管理工程非常系统化,要求所有的管理人员尽职尽责,也需要法规、技术、资金等方面的支持。煤矿机电安全生产牵涉到很多的环节,制约煤矿机电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是管理缺陷、人的危险行为、物的危险状态、环境的危险因素等。其中任何的一个方面出现问题,都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出现,而煤矿机电安全生产的精细化管理可以确保煤矿生产的安全性。

1.煤矿机电安全生产管理面临的问题

1)存在严重的机电设备选型不科学情况。基于持续发展的煤矿工业影响下,需要的高新机械基础产品与技术产品越来越多。而当今我国不少专家的一致建议是吸收外国的先进技术,这激发了广泛的关注。然而,国内吸收高新技术之后的消化需要相应的时期。并且应当确保跟不同人员的管理能力、各种地质状况相适应。事实上,在工作实际中,很少兼顾这种适应性。为此,在高新技术产品应用至消化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安全事故,这提高了管理机电设备的难度。

2)生产配件的企业缺少一致性的标准和规范。基于煤矿机械现代化进程的影响下,对设备选型的要求也提高。然而,纵观国内生产煤矿设备配件的企业发展情况而言,大部分都是小型化的企业,以及行业当中的一致规范标准缺失,不同生产企业生产的配件性能、规格、材料等都存在差异性,这会导致各个生产企业的产品不相匹配的情况。也恰恰是因为生产细节存在差异性,所以一些生产企业为了减少成本,常常偷工减料,这使煤矿机电设备存在安全隐患。

3)粗放管理模式之下的工作难度与工作量较大。传统意义上的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实施的是粗放式的模式,通常以手工记账的方式管理账目,如此的工作量非常大,常常会出现物、账簿不符合的情况,这不利于之后的汇总与分析工作的开展,因而导致非常低的工作效率。

4)亟须提升煤矿员工的整体素质。煤矿员工的不正确操作是损坏机电设备的一个关键性要素。在当今,煤矿应用很多先进的采掘设施,像是支架、掘进机、输送机、采煤机等等,自动化的设施要求员工系统、认真地进行维护。然而,煤矿员工的整体素质比较低,在工作的过程中常常不重视维护工作,仅仅注重维修工作,这会导致生产效率的降低,不利于煤矿企业的发展。

2.煤矿企业机电设备安全生产精细化管理的策略

1)严格机电设备管理的整个过程。需要确保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过程中所有方面都实现精细化,通过流程规范机电设备的购置、合同签订、维修等;让专门的人员记录和统计机电设备的生产效率、工作状况、台账等;建立机电设备管理的档案,确保所有设备的检修记录和工作现状都有册可查;贯彻实施包机制,让专门的人员负责每一台的设备;一直确保在透明化与动态化的状态中管理设备,让管理者重复作业的情况减少,实现机电设备生产效率的提升;设备的选型与采购需要基于相应规范、标准的指导,防止应用没有防爆合格证、认证不合格、资质不清楚的机电设备,对于入厂前后的设备进行试车与验收,从源头上避免应用不合格的设备;设备的验收先应当达到我国的标准,并且认真地根据程序一项一项地验收,执行机电设备的承修职责,保障机电设备运转的顺利与安全。

2)实现标准化的机电设备平时管理。对于煤矿机电设备平时的管理来讲,需要制定完善与科学的管理制度,并且定期地开展各个部门与各个工种的制度培训事项,确保一系列部门之间的配合与协调,从而真正地贯彻实施一系列的管理制度,以及使管理组织的闭环控制实现,最终确保机电设备运行的安全与顺利。对于进入煤矿企业的机电设备来讲,最了解设备与接触设备时间最长的员工是操作工,管理设备的人员需要结合相应的工种与设备种类制定场地的作业指标,且根据实际工作,安排技术工作者制定关于工种与工序的作业流程。如此一来,一是能够确保机电设备应用的顺利,二是能够提供对操作者的考核指标,从而提高煤矿机电设备作业的安全系数。

3)严格地实施矿井质量标准化管理。煤矿企业生产安全性的基础保障在于矿井质量的标准化。事实表明,高度重视矿井质量的标准化工作可以实现非常大的效益。应当将该工作作为一种经常化的事项严抓不放,从而使静态达标转变为动态达标,从注重结果转变为注重过程。当然,要想使整个过程的生产都达标,务必创建与健全各个部门、各级领导的岗位责任制、生产责任制等,清楚每一个人的安全责任所在。除此之外,实施部门的安全激励机制,认真地考核完成企业安全任务的个人与部门,对奖惩予以兑现,持续地推动执行一系列的安全管理机制,保障煤矿企业机电设备运行的安全性。

4)确保真正地贯彻实施精细化管理。一是建构以人作为核心的管理思想,对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员工的主体性予以体现,且以员工的创造性与主动性作为核心开展精细化的管理实践活动,有效地激发广大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务必确保煤矿企业的所有员工都注重精细化管理的执行。对于企业的大小事务,不禁止员工的参与。这是由于企业想要最大程度地改善执行一系列制度的效果,真正地做到精细化管理,就务必激发所有员工的热情,且对员工的多样化需要予以满足,关爱员工,提高员工的管理能力与技术能力,从而实F精细化管理影响力的持续拓展。二是为了有效地执行精细化的管理,企业的管理人员需要执行考核的具体措施与指标,以使员工真正地明确工作岗位考核的方法与操作指标,提高员工的积极主动性。并且把培训员工、实现员工综合素质的提升当作企业的一个目标和任务,让员工体会到企业对员工的真挚关爱。三是注重考核及其分析,促进精细化管理的进一步发展。煤矿企业应当认真地贯彻实施员工的岗位责任制,严格地搞好一系列工作任务与工作指标的考核,实施场地的检查和监督,实时地分析与总结本单位、本专业实施精细化管理面临的不足与取得的成果,且制定有效的对策予以完善,真正地促进煤矿整体实现精细化的管理模式。

第5篇:精细化安全管理范文

关键词:煤炭企业 安全精细化管理 必要性紧迫性 建议

中图分类号:F41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9-251-02

一、煤炭企业安全管理精细化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1.煤炭企业安全管理精细化的必要性。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安全生产与职工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紧密相关,直接影响着企业能否稳定发展的大局。对于煤矿企业而言,安全是生产经营的前提,也是一切工作的根基。煤炭作为国家资源,煤炭企业直接担负着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能源基础的重要职责,如果安全保证不了就背离了以人为本的原则,亦会给国家和人民的财产造成损失。因此,煤炭企业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确保安全生产。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在煤炭企业规模不断做大的情况下,如何把安全管理精细化,构建安全型企业,对于提升煤矿的社会形象,从根本上改变落后的煤矿安全生产面貌,从而推动煤炭工业快速、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2.煤炭企业安全管理精细化的紧迫性。深化改革开放、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时期,也是构建现代能源产业体系的重要时期。煤矿作为采煤的主要生产基地,是多年来安全管理的重点和难点,煤矿的安全管理是当前安全管理的一项重点内容,它在保证员工身心健康、构建和谐企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十一五”期间山西省实施煤炭资源整合,煤矿兼并重组,通过整合,矿井总数、办矿主体减少,随着产业水平提高,安全生产状况、采矿秩序都有明显好转。目前,整合后的国有煤炭企业规模增大,在煤矿的规模做大的同时,安全管理的难度也随之增加。如何通过管理制度来提高煤炭企业的软实力,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把企业做大,使企业将发展战略变为现实的关键,成为现阶段整合后煤炭企业考虑的迫切问题。

煤炭企业安全生产面临的必要性与紧迫性,要求煤炭企业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实施精细化管理,从而构建生产安全、稳定发展的保障。

二、影响煤炭企业安全精细化管理的相关因素

1.安全意识。“安全问题要天天讲、月月讲”,作为煤炭企业的各级管理者,更是“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在日常经营管理中,要把安全生产工作始终放在最突出的位置来抓。生产队开班前会的时候,安全生产任务要与生产计划一同下达,并且将安全作为绩效考核的指标之一。杜绝因安全意识不足造成的重大通风、瓦斯、煤尘及自然发火等责任事故。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煤炭生产的各环节在设计上、措施上、操作工艺上都应该把安全系数放在首要的位置加以考虑,最大限度地体现人的主体地位和价值。安全是每一位职工应该牢固树立的意识,而每一个职工更应当对安全引以足够重视,内化安全意识。煤矿安全生产管理者在动态的管理工作中,各级安全生产责任的主体、单位党政主要领导也应当责任落实到人,权责相当,出了问题不推诿扯皮。必须长期坚持牢牢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贯穿在实践中,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将安全工作放在首位。以安全第一、生产第二的操作原则,使企业获得最大的政治、经济效益,并坚持管理、装备并重的原则来保障安全生产,煤矿企业才能达到少出事故和不出重特大事故的目标。

2.生产设备。设备是煤矿生产的基础,随着科技的进步,煤炭企业的机械化程度和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采煤方法改革以来,煤矿由原来的仓房、以掘代采等落后的采煤方法,到现在的正规刀柱式,再到长臂式开采等现代化的工具,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也增加了回采率和利用率。先进的技术装备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创造良好安全的作业环境,也是防止和避免一些人为事故发生的关键。应当认识到采用先进生产设备的重要意义。随着采煤设备的更新,目前,国有煤矿平均开采深度达到500米以上,有的甚至超过1000米,与之相伴,瓦斯、矿压、地热、水害等问题也会越来越严重,原有的“一通三防”、机电运输、巷道支护等安全设施、设备和工程,也需要随之进一步改造和完善。生产设备是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硬件。

3.用工制度。随着科技的进步,煤炭企业的机械化程度和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而职工素质偏低,不能适应高强度的集约化、机械化生产,成为机械化推进背景下制约着安全生产的一个不利因素。煤炭企业原来主要使用农民工,随着煤矿设备的更新,煤炭企业开始招收大中专毕业生,吸纳高素质人才进入煤炭企业。用工制度的变化在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活力的同时,也显示出一些不足。煤矿开采过程中地面情况复杂,特殊工作环境决定体格上的优势直接关系到生产的顺利进行。吸纳大中专毕业生进入煤炭企业,有利于提升企业职工的素质,但是体力劳动过程中显示出“动力不足”。并且,与前者相比,其劳动积极性不足,这也给安全带来了一些潜在的隐患。用工制度的变化是一种趋势,如何在用工制度变迁过程中能够提升整体职工素质,增加企业的生产“动力”,需要采取与用工制度相配套的措施。

第6篇:精细化安全管理范文

关键词:实验室安全;精细化;管理

作者简介:孙明涛(1983-),男,山东招远人,华北电力大学后勤管理处,工程师;何旸(1980-),女,黑龙江双城人,华北电力大学资产管理处,助理工程师。(北京 102206)

中图分类号:G642.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2-0184-01

随着国内高校发展高峰期的到来,高校实验室的建设也急剧扩张,实验室安全的建设逐步得到重视,但基本停留在粗放式的管理模式,建立精细化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成为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一个课题。本文在实验室安全的精细化管理方面,提出重点建设内容包括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理顺机构人事设置,加强监督检查等,从而提升学校师生对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效能,实现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精细化需求,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安全生产素养,达到了人才培养的综合效益。

一、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

1.粗放式管理现状

部分高校的实验室安全管理机构缺失,管理及科研人员缺乏安全意识,安全职责划分不明确等。目前,实验室安全的管理只是按照学校层面的规定执行,并没有针对实验室特殊情况的安全管理机制,这使得实验室安全的相关人员一方面要兼顾教学及科研任务,另一方面又要行使专职的管理职能。

2.精细化管理现状

精细化管理是以“精确、细致、深入、规范”为特征的全面管理模式。从思想概念看,精细化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一种理念,形成了企业管理的一种“精细”境界,从而指明了企业管理的方向;从实践活动看,它又是企业提高其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方法和途径,表明了企业管理精细化的过程性、渐进性。[2]部分高校为了解决实验室安全的粗放式管理,已经在精细化管理方面进行了探索,主要从人员配置及财务管理方面进行精细化,体现在两方面:坚持“以人为本”的前提下,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坚持预案与监管结合的体制。但是在定岗定薪的情况下,很难给实验室管理人员分配更多的任务,这就造成了机构空洞、人员积极性低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建立可行的、精细化的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关系到实验室能否快速健康发展。

二、实验室安全的精细化

针对实验室安全工作的特殊性,各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层有必要认真分析,探索适合新形势下高校实验室安全的精细化方案。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讨论实验室安全的精细化管理。

1.规章制度的精细化

在学习和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建立健全学校层面的规章制度(例如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办法、危险化学品管理办法等),各实验室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自己的实验室安全条例(如实验室安全守则等),从而细化管理的制度依据。

如何将制度细化成操作性强的办公流程是一个艰巨的任务。笔者认为应坚持以实验室安全运行为目标,监管实验室安全运行的过程为制度建立的基础,要求各实验室针对本身情况细化实验操作流程,以标准化的操作严格要求自己,并在日常管理中加以贯彻和执行,同时标准化的流程操作明确了精细化管理的要求。

在精细化管理中,对于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和管理,还应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应急预案要定期进行演练,检验应急救援物资、装备的可用性,同时根据演练的情况及时修订预案,避免预案停留在纸面上,增强处置突发事件的实战能力。

2.实验室安全的机构设置及人事管理的精细化

根据学校机构的设置情况,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建立科学的实验室安全组织架构(如图1所示),可以建立校、院(系、部、处)、实验室的三级管理机构,明确校长是学校安全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学校的安全管理;各院(系)院长(主任)是本院(系)安全第一责任人,负责本院(系)的安全管理,各实验室主任是本实验室安全第一责任人,负责本实验室的安全管理,这样将实验室安全工作分解并落实到各级部门,有效做到层层的监督管理,避免部分实验室各自为战的情况。对于实验室安全的重点部位和重点设备,必须要求群众监督,专人负责,实行出入时间登记制以及详细的使用记录等,例如院长负领导责任,实验室主任负管理责任,实验人员负有直接责任,以此来保证重点部位的日常管理精细化、长效化。

人事管理要明确岗位职责,以安全责任书约束自身的行为,要求从学校层面到实验室使用人员逐级签订岗位安全责任书,明确界定安全责任范围和职责,从而建立一套自上而下的机构体系,并实现自下而上责任分解(如图2),建立有效的安全责任机制。在建立安全责任制的基础上,还必须建立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事故发生后要及时追究责任人和单位负责人的责任。

另外,要求所有的实验人员均参加实验室安全教育考试,在取得合格证后由学院或导师签订责任书后方可进入实验室,对于未参加考试或者不及格者,严禁参加实验过程。

3.落实检查的精细化

采取监督检查的方式是督促制度落实情况的手段之一,因此加强监督检查的精细化操作,不但能够规范实验的操作流程,而且能够增强师生安全意识。

根据高校实验室的特殊性,适当将学校的实验室划分为安全等级,按照安全等级的高低,规定校领导、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部门每学期进行大检查,并形成检查报告予以全校范围的通报,院(系、部、处)每个月都要进行安全检查,期间学校层面上还要不定期进行抽查,每次检查发现的安全隐患要及时纠正,或者给存在安全隐患的实验室发放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治理完成后须由学校安全管理部门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每次安全检查过程中,必须认真做好检查记录,由参加检查的工作人员签字后写出书面报告,并交学校安全管理部门存档。

三、结论语

建设精细化的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丰富的管理经验,树立正确的安全管理理念,正确实施安全实用的技术手段。由于高校实验室使用频繁、使用人员相对集中,存有大量贵重仪器、易燃易爆、剧毒及易制毒物质,因此,做好精细化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必须从基础抓起,在校园内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进行全员安全教育,健全管理体制,明确安全职责,加强安全检查整改和基础性工作,在落实安全标准化建设等方面采取措施,为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建立标准化的流程。

参考文献:

[1]由继红.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浅谈[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1,(3).

[2]吴翔江.精细化管理的认识与实践[J].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2004,(7).

第7篇:精细化安全管理范文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安全生产;煤矿

中图分类号:C9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0-00-01

2004年1月,汪中求在《细节决定成败》一书中提出了“精细化管理时代-细节决定成败”的观点,被誉为“扎在当今社会浮躁穴位上的一根针”,万科董事长王石曾说:“精细化是未来十年的必经之路。随着我国经济与国际的接轨,精细化管理正在逐步深入到学校、医院、银行、国有、民营企业等各个行业的管理中。煤矿企业也在跟随社会发展的步伐,借助管理不断科学化的翅膀,积极汲取精细化管理的精髓,结合自身的特殊性,将精细化管理贯彻到各项工作中,特别是煤矿中备受人们关注的安全管理。

在煤矿,管理是否完善、人的行为是否规范、环境是否文明是影响安全生产的三大基础,这三大基础环环相扣,只要其中一个环节断链,随时都有可能发生事故。而精细化管理体系的建立是对安全生产管理的制度、方法、活动、程序等内容的体系整理和总结,它使得安全生产管理的所有活动,都能得到充分而有效的控制①(摘自《精细化管理与煤矿企业的发展》周保精)。安全生产与精细化管理两者之间密不可分。

一、精细化管理促使制度有序化,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企业管理制度是企业的,它具有强制性和约束力,是企业安全生产的保障。对于煤矿来说,精细化管理的推行使得管理制度逐步科学化,基层和各科室的各级人员的权责明确,生产环节、生产步骤“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从而减少安全生产中的随意性,杜绝盲目蛮干,使各项工作协调配合。

1.在生产管理上,推行精细化管理堵塞缺口,形成安全闭合管理

在矿区管理上,推行精细化管理促进制度完善,保证“时时、处处、人人、事事”都有严谨、规范的制度来约束。在煤矿,保证安全,要以完善的制度为基础,以标准管理人,以科学管理事,建立全面、科学的岗位责任制、科区联席会议制度、班前会、质量标准化动态检查等规章制度,使制度覆盖到生产的各个步骤,延伸到管理的深处,消除安全隐患,加固安全薄弱环节。在执行制度的同时,还要健全严格的考核机制,督促、监督制度的落实,真正发挥制度的效能,使管理趋于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

区队管理上,推行精细化管理提高基层管理人员的科学管理意识和员工的责任感。精细化管理使各项制度健全,提高基层管理人员的素质,改变过去在管理上带有的个人色彩,同时,注重对员工素质和潜能的开发,真正使员工在思想、行动上成为企业的主人;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完善的制度能够激发员工的责任感,在工作中发现作业过程中出的安全隐患,及时消除或向领导汇报,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主动规范自己的行为,干标准活,上标准岗,提高执行力,提升工作效率。

2.在安全监督上,推行精细化管理促使全程监督,把好“安全执法”关

在煤矿,安全监察部门就是矿区安全的“哨兵”,推行精细化管理,使安全检查、隐患整改各个程序关注细节,不放过细小的安全隐患,同时,不定时、不定期地安全检查,适当的奖励和严格、公正的处罚,更能对遵章守纪者以激励,对违章者造成强大的心理压力,促使员工在工作中不急躁、不盲目,做到标准、谨慎。

二、精细化管理规范员工作业行为,使人的不安全因素降低,夯实安全基础

人是安全工作中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在安全生产中处于主导地位,推行精细化管理,对员工现场作业中的一言一行进行规范,降低人的不安全因素,提高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夯实安全基础。

安全教育培训是认识安全重要性的最基本手段,也是规范员工行为的一个重要途径,精细化管理使培训方式、内容详细化、全面化, 使员工在较短时间内比较系统地获得对安全的基本认识。

1.安全培训是一项系统工程,多种形式、不间断的培训才能使员工时刻绷紧安全弦。精细化管理对培训形式细化,从员工进入企业到走上工作岗位,进行多种形式的培训。员工进入企业,首先就要开始进行系统的培训教育,从安全理念到安全行为,从企业基本情况到企业文化,从煤矿风险到自救、互救等知识,使员工对工作责任、岗位职能有个全面的认识;进入工作岗位后,各基层单位负责人利用班前会、学习例会对各工种员工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强化岗位操作技能和业务素质。2.丰富培训内容,使员工乐于接受,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推行精细化管理对培训内容进行深化,各部门各司其职,对不同岗位,不同工种进行切合实际的学习。

三、精细化管理促使环境文明化,使矿井生产班班达标准

在煤矿,井下环境复杂多变,企业无法改变固有的环境,因此,对生产环境的要求极为严格。推行精细化管理,对煤矿掘进、通风、运输、机电等各个专业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明确的工作标准,对掘进进度、采煤方法、生产系统等进行进一步的规范,标准化的实施,特别是安全质量标准化,推动生产环境的文明化,从而使各项工作质量达到标准,生产安全指数逐步提高。持续开展质量标准化工作,能够检查工作中存在的差距,对照标准,不断提高,巩固安全基础管理工作,实现“控制全过程,班班达标准”,提高矿井安全工作水平。

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精细化管理在制度上为影响安全生产的人、环境两大因素上了保险,同时,将人的不稳定因素和环境的文明程度大幅度提高,提高了煤矿安全生产的系数。精细化管理还是在初步阶段,只有结合煤矿各自的特点,不断探索,才能是精细化管理更好的为安全生产服务。

参考文献:

[1]范爱民,编著.精细化管理[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8.

[2]吕国荣,陈邀芳,蒋如彬,编著.精细化管理的58个关键[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2.

第8篇:精细化安全管理范文

一、树牢“安全第一”思想是安全生产的前提。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工作中,我们把安全工作上升到讲政治的高度,上升到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去认识,把能否实现安全生产与落实科学发展观联系在一起,树立了“千重要,万重要,抓好安全最重要”的思想,提出了“安全无小事、小事当大事、事事抓落实、确保不出事”的安全理念,使广大干部职工摆正了安全与生产、与效益、与稳定、与各项工作的关系。在现场条件好、安全生产顺利时,不松劲、不麻痹,居安思危;遇到较大困难时,措施及时,工作到位,广大干部职工抓安全的责任心进一步增强,工作越抓越紧,越抓越严,越抓越细,越抓越实。

二、抓好责任制落实是安全生产的保证。真正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严不起来、落实不下去”的问题,必须围绕落实责任制这个核心。我们在抓干部作风和抓责任制的落实上从一般化的粗放型管理到形成一整套各级领导、各级部门、各类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构建了“安全生产保障体系、生产任务保障体系、经营成本保障体系、政治思想保障体系统”四大保障系统,使各单位、各部门、各类人员分工明确,责任分明,使谁主管谁负责,谁分管谁负责,谁出了问题就追究谁的责任落到了实处。按照“抓住不落实的事,追究不落实的人”的要求,从发生事故责任追究发展到工作过程追究,使广大干部的责任意识不断提高。从狠反“五种主义”(不负责任的、不求实效的形式主义、不坚持原则的好人主义、不守法纪的自由主义、不艰苦奋斗的享乐主义)、狠刹“四股歪风”(吃喝玩乐风、铺张浪费风、请客送礼风、封建迷信风)入手,严格“六个落实到现场”(干部作风落实到现场、规程措施落实到现场、职工正规操作落实到现场、安全质量标准化落实到现场、监督检查落实到现场、按章指挥落实到现场),实行专业副总、生产科室干部分口把关,区队干部三员值班,“双岗盯班”,盯现场,抓质量,抓各项制度的落实,在全矿真正形成了一级对一级负责的责任保证体系,有效地保证了安全生产。

三、强化教育培训是安全生产的基础。煤矿安全教育是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基础。推行了班前培训、班后总结、安全礼仪,现场提问、学习考试、重点帮教、安全演讲等一系列安全教育办法,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不断提高。坚持环境育人,努力创建安全文化,建立以地面工业广场、福利办公楼为主的安全教育“一条街”,以采掘头面为主的安全教育“一条线”,从井口到井下运输大巷为主的安全教育“一条龙”,以区队、班组学习室为主的安全教育“一园地”,以广播、电视、板报为主的安全教育“一阵地”的“五个一”教育阵地,精心提炼了“诚信、务实、高效、创新”的企业精神和“有一必夺、有冠必争”的争先理念,使每一名职工时时处处感受到搞好安全生产的氛围,时时处处受到安全文化的熏陶,潜移默化地渗透到职工的行为规范和作业过程中。版权所有

四、创新监督检查方式是安全工作的手段。安全检查是煤矿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是确保动态安全的措施。我们在坚持各类行之有效的在检查基础上,实行了现场“述职”、检查“写实”、检查定置汇报、零点行动等方式,严格检查标准,为所有检查人员配备“八个一”(一个包、一个本、一支笔、一根线、一把尺、一张表、一个迎山轨、一个平圆仪),检查人员实行了“六抓”(抓安全、抓质量、抓职工正规操作、抓文明生产、抓安全教育、抓消耗),推行了安全质量标准化程序化检查量化考核办法,检查人员按标准,逐项检查,查出问题,突出货币化现场考核,进一步提高了检查的质量,促进了现场质量面貌的稳定。

第9篇:精细化安全管理范文

关键词:井下矿山;施工;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正文:

矿山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对经济的发展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矿山事故不断,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越来越受到相关部门重视,分析原因,企业存在质量标准化管理基础薄弱,职能管理部门发挥作用不强,设备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因此,怎样保证生产安全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课题。安全质量管理工作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工作,提升设备安全运营效率,保障安全生产在井下矿山施工中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检讨我国矿山企业开采中的安全生产问题,并努力寻求解决的对策。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探讨当前安全管理模式,从而不断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一、安全管理的内涵

安全管理是企业全部标准化工作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内涵就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和全部管理过程中,要自觉贯彻执行国家和地区标准,依据法律标准制定本企业安全生产方面的规章,并在企业生产过程切实得到贯彻。使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得到加强,进而保证和促进企业在安全的前提下健康快速的发展。实施质量标准化建设的目的在于确保设备安全、经济运行,一方面保障安全生产,另一方面也最终达到企业利润最大化目的。矿井的采矿、掘进、机电、运输、通风、防治水等安全质量工作,需要达到和保持一定的标准,使矿井始终处于安全生产的良好状态。

二、井下矿山施工安全现状和问题。

当前我国矿山企业存在的安全问题很多,现主要分析归纳如下:

1、现场问题。

①设备问题。机械设备在生产过程中若安全附件及安全防护措施有缺陷,或操作人员错误操作则会产生机械伤害事故。工作中可能由于设备维护不当或设备本身原因造成撞车、脱轨、伤人等事故。

②冒顶坍塌。冶金矿山采场经常发生这类事故。由于井巷工程的开挖、爆破震动等原因,导致围岩应力的重新分布。围岩不能承受地压作用时,就可能发生地质灾害。不合理的采矿方式,监测与管理措施不到位等也增加了矿山安全事故的频发。

③毒气问题。井下废气中都含大量氮氧化物、一氧化碳、醛类、二氧化硫和油烟等有毒有害气体,如果通风系统不完善,作业人员易发生中毒窒息事故

④水灾问题。当矿山周围有承压水源或有地表水体时,水体会通过地质构造或塌陷区渗入到井下,一旦地下涌水量超过矿山排水能力时,涌水就会淹没巷道、矿井造成水灾事故。另外,大气降水也是主要水源,在雨季时要特别关注水灾的发生。

2、管理问题

①岗位责任欠缺。矿山采掘企业的安全管理措施和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矿山采掘施工的运行和发展。岗位设置未实现责任量化管理,难以发挥出相应施工作业人员工作的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安全管理的制度难以得到切实的落实。岗位设置的不合理将对井下安全施工造成一定的影响。

②人员安全素质较低。井下矿山施工人员安全素质难以满足安全管理需求。井下矿山施工作业具有一定程度的危险性,施工作业中的技能掌握不足将提升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工作量大的施工作业易导致疲劳作业带来安全隐患。

③安全体系不适应。井下矿山施工企业的运行和运营模式难以建立与实际相适合的模式,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矿山采掘企业的发展。虽具有完善的理论体系,但实际的运行体系与实际不相适应,导致了各种管理和理念和安全管理的措施难以发挥实效。

④精细化生产难落实。面对职工整体文化素质较低的整体情况,加之多年粗放性生产,形成了粗放型管、工作思想,一时半会还适应不了新的形式,这为精细化的实施带来了不小困难,至今还未找到一项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案

⑤管理制度不完善。在完善管理制度方面,还不能够全面掌握质量标准化工作的整体范围和内容,致使工作总是在摸索中进行。

⑥监督检查有误区。目前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还存在一个分管单位自主建设与职能部门监督检查的问题。基层单位技术管理人员对安全质量标准化的检查总有认识上的误区,认为质量标准化检查对他们来说是一种负担,没有摆正质量标准化和生产之间的关系。

三、提高安全管理对策

1、强化培训

安全培训是提高职工安全管理水平和安全技术素质的最根本途径,是实现采矿安全生产的治本之策。

①要积极采取措施,确保所有职工全部持合格证上岗。

②突出抓好职工的复训工作,避免证照过期造成无证上岗现象。

③继续抓住薄弱环节,做好新工人和转岗工人的取证培训工作。

④组织好岗位练兵等活动,开展好行业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多种方式提高员工的技能和素质。

⑤积极创造条件联系专家、学者来公司进行专题讲座、培训,让各级管理人员不断更新知识。

⑥充分利用多媒体电化教学手段,组织好职工日常安全教育培训。

2、落实安全责任制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矿山企业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关键。一定要将《安全生产法》等有关企业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的规定和职责要求落到实处,并建立制度性、程序性、常态性的安全生产问责制。通过问责制一方面追究事故责任人的责任,另一方面,也是更最要的方面在于有效预防失职、失责的行为发生。此外,还要坚持主要领导定期下矿制度。

3、创新安全管理机制

①建立个人防、班组防、区队防、业务防、包保防、安检防的安全六道防线,认真排查隐患,坚持定标准、定时间、定人员、定措施、定责任的“五定”原则,及时整改隐患。

②建立业务部室、基层区队、科队长、安检部门组成的监管体系,坚持安全保护不齐全不开工、安全设施不可靠不开工、规程措施不落实不开工、干部跟班不到位不开工的的“四不开工”原则和瓦斯超限就是事故、电气失爆就是事故、无计划停风停电就是事故、电气保护甩掉不用就是事故的原则。

③引入预想、预查、预测、预报、预警、预研、预处理的“七预”管理理念,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4、开展安全生产检查

通过安全检查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以及安全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隐患、有害与危险因素、缺陷等,以确定隐患或有害与危险因素、缺陷的存在状态,制定整改措施,以消除隐患和有害与危险因素,确保安全生产。安全检查可以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的方式。定期检查也即常规检查,主要是安全管理人员到作业现场,通过感观或辅助一定的简单工具、仪器等对作业人员的行为、作业场所的环境条件、生产设施等进行定性检查,及时发现隐患与纠正施工人员的不安全行为。不定期检查也即突击检查,由企业领导或会同政府安检部门人员对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特别是要对危险性大、易发生事故的生产系统、部位、装置、设备等进行重点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责令限期整改。

5、加强人才机制建设。

专业技术人员是企业的中流砥柱,要制定完善的激励政策,不拘一格广招人才,充实施工企业的中层技术力量,使企业走向科学化技术管理轨道。 加强员工技术培训,提高从业人员技术素质,建立一支掌握先进专业技术的人才队伍。同时建立激励机制,结合企业经济能力,提高技术突出人才的经济待遇。

结语:

矿山企业必须依法规范矿山安全生产行为。通过对矿山安全事故因素的分析,切实采取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生产检查、推行安全标准化与安全文化建设等对策措施,确保矿山企业的安全生产。还应对设备进行整改对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培训,为矿山经济建设和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促进经济效益的持续增长。

参考文献:

[1] 叶建华.论矿山安全文化建设[J].现代商贸工业,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