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质量管理方法范文

质量管理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质量管理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质量管理方法

第1篇:质量管理方法范文

【关键词】 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质量监控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承担着医院内所有科室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的清洗、灭菌等工作。其工作质量控制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患者的生命健康,与感染发生和医疗护理有直接的关系,在医院的医疗安全管理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1 精益管理

在进行精益管理前,应组织科室人员学习精益管理的内容和内涵。精益管理的5S管理方法包括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在具体实施上,整理指对消毒供应中心进行系统的现状分析,包括动作、流程、库存、时间等方面的分析。整顿指规范物品放置地点,方便查找,提供效率;规范操作流程,严格按照流程工作,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错误;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对中心人员进行系统培训,提高人员综合素质。清扫指在正常工作中,物品都实行“三级保养”政策,提高每台机器的使用效率,降低维修成本。清洁指对整理、整顿、清扫工作的坚持与深入,确保前3项工作质量到位,必要时成立质量监管小组,定期与不定期检查质量管理工作,实施奖惩制度,促进中心工作质量不断提高。素养指加强与各个科室的交流,重视各科室的反馈意见,根据反馈的信息及时改进自身错误,注重品质追求,主动发现和改正错误,不断完善中心工作

2 危机管理

危机管理是企业为了应对各种危机情境进行的规划决策、行为调整、化解处理及员工培训等活动的过程,目的在于消除或降低危机所带来的威胁和损失。其主要内涵包括承担责任、真诚沟通、速度第一、系统运行、权威认证等。在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控制上,管理者要不断收集病人的反馈信息,及时处理工作中产生的问题,勇于承担责任,展示消毒供应中心良好的工作风貌。危机管理的重点是预防,如果缺少事先的预防工作,当危机来临时就可能手足无措。能够有效地预防危机,就能在危机产生时为医院和科室赢得信任和理解。在处理问题时遵循速度第一和尊重事实,承担责任的原则,及时向众公布问题处理结果,让大众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后期的处理过程,接受大众的监督。与科室和患者坦诚相待,在组织内、外部进行积极、坦诚、有效的沟通,充分体现出组织在危机应对中的社会责任感,从而为妥善处理危机创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达到维护和重塑形象的目标。

3 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即对风险预测和风险来临时进行的管理,用以规避风险的产生和解决风险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具体实施中,中心任务是加强人员素质评估,人的因素在消毒供应中心中起到支配作用。由于消毒供应中心工作比较特殊,中心职员必须做到自我学习、自我认知、自我发展。树立患者优先的服务意识,加强自我技能学习和培训。强化中心人员职业安全防护教育,严格执行各项制度,并按照操作流程工作。在工作中,可以定期选择部分护士到消毒供应中心交换,相互学习和交流工作,使得手术室人员和消毒供应中心人员能够熟悉彼此的工作内容,在此基础上开展更广泛更深入的工作合作和交流,以此带动两个部门的同时发展,促进整体工作的最优化。两个部门相互学习,总结经验,从而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与人际关系。

4 质量监控

消毒供应中心的关键体现在对医院感染的有效控制上,工作的中心在于保证供应物品的质量。通过对供应中心各环节工作的严格质量控制,尤其是对全院可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的集中回收、分类、清洗、包装、灭菌、发放的管理,提高器械的清洗质量和灭菌质量以及使用周转率,可有效地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满足临床工作需要。质量控制包括:下收下送过程中监控、清洗质量控制、清洗效果的监控、包装质量监控、灭菌、储存过程的监控、微生物检测监控、一次性物品的监控等。

5 结 语

医院严格实施管理制度及操作规范,能获得重复利用的器械、器具、敷料等的稳定、可靠、均一的质量水平,为临床各科室提供安全的器械、器具。消毒供应中心实施质量管理控制,对整个医院的有效管理和工作有重要的意义。消毒供应中心的护理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具备专业的知识,能够保证重复使用的器械质量安全,避免感染的发生,具有清洗、消毒、包装、灭菌经验的专业知识。在工作中,做到预防为主、自我监控、承担责任、真诚沟通,严格把握工作流程中的细节,实施质量监控,切实提升自身服务水平,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 金云玉,王琳,刘丽.精益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1):2386.

[2] 玲.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的对策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2,10(5):803—804.

[3] 雷瑶,高福梅.危机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2,26(5):1426—1427.

[4] 沈蓉蓉,严喆,陈菊红,等.风险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的运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0):2220.

第2篇:质量管理方法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伴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发展和逐渐深入,我县建筑行业工程质量与其服务总水平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一直以来,我国严格贯彻与执行“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发展方针,对建设和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做出了突出的指导性贡献。建筑工程的质量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为了改善建筑工程的质量,必须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管理水平,不断探索和实施新的管理方法。

质量管理概述

质量管理是涉及企业的所有成员,是企业生存、经营、发展必需的一种综合性管理活动,通过建立质量体系,开展质量策划、质量保证、质量控制与质量改进等活动,从而实现质量目标、质量方针,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建筑工程质量包括广义及狭义两个方面的含义, 广义的工程质量包括工作质量与工序质量;狭义的工程质量仅指施工质量。高效、经济地建造出符合设计要求和标准以及用户需要的质量合格的建筑工程是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目的,施工企业各部门对施工各阶段、各环节采用的组织协调、控制的系统管理手段的方法。全面质量管理是企业以全员参与为基础,以质量为中心,以本组织所有成员受益和让顾客满意为目的,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全面质量管理的方法和理论,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建筑产品质量,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是建筑实体从无到有形成的过程,并且对整个产品的质量有着重要影响的,因此,要想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建筑工程整体质量就要把握住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伴随着建筑工程较为复杂的施工过程,其涉及面与覆盖面较为广泛,所以受到的影响因素也各种各样。因此,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对其质量管理的维护和保障就显得极为重要与关键。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方法

加强设计单位的管理勘察

设计是工程建设的第一步,反映出现阶段人们的对建筑功能的需求,符合当前的技术经济政策与经济发展水平,主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在这个阶段造成的失误,一旦施工完成,是很难在以后弥补的。因此,要加强设计单位的管理,首先,招标投标要选择资质实力强、等级高、管理先进的设计单位。其次,采取设计方案评比等方法,优选设计方案,同时反复论证、修改、审定,优中选优。

建立健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法规体系

建立健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法规体系,加大执行力度,在一定程度上贯彻落实建筑施工许可证制度,从而确保建筑工程的高质量建设。严格实施高要求的建筑工程招标制度,不仅对企业进行技术革新、开展改进经营管理和公平竞争提供推动作用,而且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所奉行的公平竞争准则,充分发挥社会注意市场机制的作用,有效地降低和减少腐败作风行为,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外部力量。

(三)建筑工程质量计划预控管理

质量预控是事先找出质量形成过程中所有阶段导致质量问题的原因所采取的管理和技术措施,从而达到质量要求,实行质量预控是提高工程质量的科学方法。一项工程的质量预控,重点是质量计划,此外还应该包括工程防护计划、质量通病防治措施等一系列的预防手段。在实施预控管理的过程中,首先制定计划和编写相关材料内容包括:问题说明、目标说明、限制和假设条件、小组指导方针、小组成员和责任、初步的项目蓝图。在章程指导下,利用“顾客反馈”评估系统进行初步评估,最后形成与项目有关的流程“蓝图”。预控措施具体为:(1)分析监理及施工合同;(2)工程项目监理机构的建立;(3)编制监理规划。

(四)建筑工程施工阶段质量管理

工程建设的实施者主要是施工承包方,所以在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方面,监理在开工前对施工承包方准备工作的质量控制就显得极其重要。对建筑工程的全过程实行全面的质量控制,包括检查实施过程中是否满足技术标准规定、设计要求和需方的愿望。同时对其提出准确、完整履行各自质量职能的证据,致使需方满意并增强其对工程的质量信任感的全部有系统、有计划的活动。这个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包括:(1)材料、构配件、施工机械设备的控制;(2)工序质量控制;(3)质量控制点的质量控制。

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教育

提高工程质量的思想基础质量意识是人们对质量认识和态度的综合表现。这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也是搞好质量管理的第一道关。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教育可以提升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激发质量责任感。全面质量管理的教育活动可以从以下两点着手:第一,对普通的建筑个人开展质量管理的普及化教育。依据不一样的工种与岗位来规划和制定相关的管理准则,将工人技术等级标准严格编入。第二,开展一系列学习理论和基础知识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确保其对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科学手段和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营经验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开展针对从事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专门工作人员的专门化训练与培养。借助于短期培训、业余进修或脱产学习等手段。

建筑工程质量控制

工程项目质量控制是指“为达到工程项目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活动,”工程项目质量要求主要表现为设计文件、工程合同、技术规范规定质量标准。根据工程质量形成的时间阶段划分,其质量控制相应的划分为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

施工最终产品的质量控制包括两个阶段:工程验收和质量保修阶段的质量控制。工程项目验收是施工阶段最后工作内容,项目具备竣工验收条件是指工程项目业已完成工程合同规定和项目设计图纸的全部内容,同时达到窗明地净、电通、水通等条件,完全符合建设单位的使用要求,它标志项目施工任务已全面完成。该阶段的质量控制管理包括:(1)单位工程质量的综合评定;(2)竣工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3)保修阶段的质量控制。

强化政府对工程质量的监督和施工过程监理

进一步强化政府对工程施工过程监理和工程质量的监督,要提高质量监督的覆盖率,一定把建筑工程项目都纳入政府质量监督范围,通过监督检查推动施工企业加强质量管理,从而全面提高工程质量管理水平。

结束语

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关系着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也影响着建筑工程单位的信誉,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将更加丰富,我们应根据形式的发展,把握我国建筑业的新动态,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方法,才能使建筑工程质量得到有效的保障,从而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陆庆.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现状与对策[J].山西建筑,2007(07).

第3篇:质量管理方法范文

关键词:桥梁工程,混凝土质量,管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 K9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 影响桥梁工程混凝土质量的因素

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因素主要有内因和外因两个具体的方面,其内因就是混凝土各个组料之间的配合比状况,配合比状况又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说明,一是水灰比以及水泥强度的问题,二是骨料的品种以及等级的问题。外因则是混凝土的搅拌、浇筑以及维护与保养效果。下文中将就这样一些方面展开具体的说明和分析。

二 桥梁工程混凝土质量的控制措施

在进行桥梁施工时对混凝土质量的控制主要是集中在两个具体的方面,一方面就是要尽可能的保证混凝土的质量能够达到预计的质量标准,另一方面就是要在满足设计的前提下来尽可能的降低建设成本,而这样两点要求的提出实际上也就是要求在建设的过程当中尽可能的降低混凝土的标准差。所谓混凝土标准差的控制,指的是施工的过程当中通过科学的管理来保障混凝土的强度客观存在的离散性能够较好的控制在一个比较小的范围之内。在桥梁施工进行的过程当中,混凝土质量的控制必须要贯穿于整个混凝土的制备过程当中,具体来说就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控制和注意。

2.1 主要材料的控制

对主要材料的控制包括三个方面,第一点就是对水泥的技术要求,现代社会市场上可供选择的水泥种类非常之多,在进行选择的时候就必须要结合工程的实际要求来进行,尽可能的挑选出适配强度最为合理且经济实惠的水泥来,这样一方面能够较好的满足施工建设的实际需要,另一方面也能够从成本上予以控制。在这其中还需要考虑到桥梁工程本身的特点,也就是其建设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混凝土对于抗弯拉强度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因此在进行选择的时候也就需要使用抗折强度比较高的水泥,通常情况下道路硅酸盐水泥就正是最佳的选择。第二点就是要明确粗细集料的等级,需要针对于不同的工程项目来针对性的选择更加合适的集料,配置有抗冻要求的混凝土集料,其一级集料的含水率就不能够大于1%,相对应的压碎值则不能够大于10%;二级集料的含水率不能够大于2%,相对应的压碎值则不能够大于15%,出自之外,所用用作桥梁工程建设的粗集料都必须要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来进行合成级配。第三点就是要保证桥梁建设中所使用的水的质量,混凝土中所使用的水都需要进行一系列必要的检验,一方面是不能够掺有杂质,另一方面则是对硫酸的含量以及PH值等有具体的要求。

2.2 确定合理的基准配合比

在桥梁施工建设过程当中,水泥混凝土的配合比需要依据实验室的基准配合比来进行确定,并需要在施工建设的过程当中根据桥梁工程的实际需要来确定各种外加剂的应用品种和用量,并在此过程当中来对混凝土技术性能是否完全符合设计的要求来进行检验。在实际当中,有很多桥梁都是在不该发生开裂的位置处发生了相当严重的开裂,有的则是在冰冻的环境下发生较为严重的剥落,使得桥面遭受严重的破坏,这样一系列不良状况的出现和发生往往都是因为在进行建设的时候没有使用高性能的混凝土。而混凝土添加剂的使用则需要根据实际的桥梁工程情况来进行选择和添加,如粉煤灰以及矿粉等废料的添加就能够使得混凝土具有较好的强度、耐久性和抗腐蚀性,能够较大程度的节约施工成本。

2.3 正确按照配比进行施工

在进行桥梁建设施工的过程当中,所使用的混凝土施工配比往往都需要及时的根据试验室配比换算而来,在这样一种状况下,就需要切实的保证在施工中所使用的材料和在实验室内使用的材料保持一致。除此之外,还需要做的就是要严格的控制好水灰比以及水泥的实际用量,与此同时也需要考虑施工的具体季节,根据当地雨水量以及雨雪天气的具体影响来对施工中所使用的水量进行调整,尽可能避免因为含水量的不合适而使得桥梁混凝土的强度无法达到既定的要求。

2.4 对搅拌过程进行监控

搅拌过程当中各项因素的变动同样会对混凝土的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具体来说就包括搅拌机具的不同以及搅拌方式的不同等,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的。在搅拌的过程当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控制好搅拌的实际温度,这一点在冬天的时候尤其如此,相关方面的矿物掺料以及外加剂等都必须要进行必要的预热之后才能够投入到搅拌机当中去,且绝对严禁在投加的过程当中将冰雪等混入到骨料当中来。这样一些方面的工作都需要尽可能的做好,这主要是因为混凝土一旦搅拌不严实的话就容易在其内部产生不良的气孔,严重的时候甚至会导致开裂情况的出现,由此我们才一再强调在桥梁施工的过程当中做好混凝土的搅拌工作。最后强调的一点就是在搅拌的过程当中不得随意的掺水,这主要是因为混凝土中水分的蒸发会使得其内部的空隙增大,对混凝土强度的控制有着不利的影响。

2.5 混凝土现场浇筑的管理

浇筑就是将已经搅拌完成的混凝土浇筑成为各种我们所需要的结构的过程,这样一个过程的进行对于混凝土质量的保证和体现同样有着较为关键的作用,在进行操作的过程当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控制好混凝土在浇筑过程当中的下落速度以及入模的高度,尽可能实现大分块、厚分层和长分段的连续浇筑结构。桥梁混凝土的浇筑实际上是有其显著的特点的,主要就是在浇筑的过程当中采取封层浇筑时上下层浇筑,其厚度则控制在30cm左右,其中墩台等大体积结构在进行浇筑时分块通常控制在50m³左右,挡土墙等长条形的混凝土结构浇筑则需要将分层的长度控制在10cm左右,且在进行浇筑的过程当中要尽可能的振捣适度且充分,对于构件的各个部位都要予以充分的捣实但又不能够过振,只有通过这样多方面的控制和管理才能够真正实现混凝土质量的完善与良好控制。

2.6 混凝土强度的快速测定

在桥梁施工建设的过程当中,对混凝土强度进行快速的测定也是检验混凝土质量的有效措施之一,经过长期的实践发现这样一种方法也是行之有效的,能够一定程度避免不良事故的发生。在进行快速检测的过程当中,为了能够更好的保证施工质量,最好能够快速的测定出施工现场混凝土在一定时间之后的强度,这样的话就可以在混凝土强度出现问题的时候及时的发现并予以有效的处理。技术发展到现今的环境条件下,已经有较多中比较成熟的快速测定混凝土强度的方法,在桥梁施工的时候可以根据工程特点进行选择和使用。

2.7 混凝土的养护工作

主要是通过一定的工艺措施来让混凝土建立起来良好而适当的水化反应来,这样就能够使其实现更加良好的硬化。在这里特别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混凝土强度的形成大多都是在养护期间形成的,因此就更加有必要做好养护阶段中的各项工作。到目前为止,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同样有较多种具体的方法可以应用,同样是根据实际的工作环境和条件来进行选择。

结语:通过上文的说明和分析我们就可以看到,混凝土质量的控制与管理是贯穿在整个施工过程当中的,监理工程师的责任就是要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始终处在一种可控的状态下,并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及时的处理问题,以此来保证整个桥梁施工建设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宏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的质量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8(7)

第4篇:质量管理方法范文

【关键词】工程;质量;管理

1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的原则

一是坚持“质量第一”的市场经济经营的原则;二是“用户至上”的基本原则;三是“以人为核心”的原则,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强人的责任感,树立“质量第一”观念,通过提高人的素质来避免人的失误,要以人的工作质量保证各工序的质量,促进工程质量;四是以预防、预控为主的原则,这是确保施工质量的前提,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五是坚持质量标准,严格检查,一切用数据说话,遵守国家的规范、设计文件、合法的合同规定要求,贯彻科学、公正、守法的职业道德规范。

2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的责任主体

在建筑工程建设中,参与工程建设的各方应根据国家颁布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以及合同、协议和有关文件的规定承担相应的责任。

2.1 建设单位是建设工程的投资人,是工程建设过程的总负责方,拥有确定建设项目的规模、功能、外观、选用材料设备、按照国家法律法规选择承包单位的权力。

2.2 勘察单位是指对地形、地质及水文等要素进行测绘、勘探、测试及综合评定,并提供可行性评价与建设工程所需勘察成果资料的单位。设计单位是按照现行技术标准对建设工程项目进行综合性设计及技术经济分析,并提供建设工程施工依据的设计文件和图纸的单位。

2.3 施工单位指经过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资质审查,从事建设工程施工承包的单位。

2.4 工程监理单位是指经过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资质审查,受建设单位委托,依据法律法规以及有关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和承包合同,在建设单位的委托范围内对建设工程进行监督管理的单位。

2.5 设备材料供应商是指提供构成建筑工程实体的设备和材料的企业,包括设备材料生产商、经销商。

建筑工程项目具有投资大、规模大、建设周期长、生产环节多、参与方多、影响质量形成的因素多等特点,不论是哪个主体出了问题,都会导致质量缺陷甚至重大质量事故的产生。

3 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因素

影响工程的因素很多,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五个方面,即人、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

3.1 人员素质。人是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也是工程项目建设的决策者、管理者、操作者,人员的素质都将直接和间接地对规划、决策、勘察、设计和施工的质量产生影响。

3.2 工程材料。工程材料的选用是否合理、产品是否合格、材质是否经过检验、保管使用是否得当等等,都将直接影响建设工程的结构刚度和强度,影响工程外表及观感,影响工程的使用功能,影响工程的使用安全。

3.3 机械设备。机械设备可分为两类:一是指组成工程实体及配套的工艺设备和各类机具,它们构成了建筑设备安装工程或工业设备安装工程,形成完整的使用功能。二是指施工过程中使用的各类机具设备,简称施工机具设备,它们是施工生产的手段。机具设备对工程质量也有重要的影响,工程用机具设备产品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工程质量。

3.4 工艺方法。在工程施工中,施工方案是否合理,施工工艺是否先进,施工操作是否正确,都将对工程质量产生重大的影响。

3.5 环境条件。环境条件是指对工程质量特性起重要作用的环境因素,它往往对工程质量产生特定的影响。

4 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方法

4.1 对设计单位和设计者搞好资格审查

设计是工程建设的重要阶段,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建设产品的最终质量。据人们对有关工程事故的调查分析,约有近4成的工程质量事故源于设计。所以,加强对设计单位及设计者的资格审查十分重要,还有要加强对设计方案的审核,确保设计方案满足安全性、防火性的要求。要严格实行设计质量内审制、专业之间会审、会签制,改变目前设计审核走过场,工种之间相互撞车、打架,设计粗略不详等状况;严禁非法设计和出让图章,限制业余设计,强化设计现场服务制度,实行设计质量事故经济赔偿责任制,特别是设计单位对指定的工程设备和工程材料的质量负全责,把质量隐患消除在设计阶段。

4.2 规范建设单位的行为

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规定:“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依法对建设工程质量负责。”即所有参与工程建设的单位都要对工程质量负责。但是在工程质量管理实践中,当工程发生质量问题时,谁都不主动承担质量责任,互相推委,造成了共同负责、共同不负责的现象。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主要责任人负责制,来承担工程质量的主要责任。建议这个主要责任人由建设单位来担任。

4.3 搞好施工单位市场行为的监管

要加大承包与分包单位(尤其是非法挂靠单位)对质量、安全事故的经济赔偿和刑事责任,逐步推行承包履约保险制;严格资质审查,加强施工企业资质管理,全面落实动态管理,保证进入工程领域的企业具备从事建设工程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技术、管理素质和适应不同工程规模、技术管理等级要求的不同综合等级水平评判的重要依据。要严格执行工程技术人员资格认证制度和全员培训上岗制度,考评企业人员综合素质、技术、管理和能力,推动企业建立自检、自测、自我完善的最直接、有效的控制手段。任何时候都必须注重工程质量管理过程控制关键点,由此入手,发现按资质标准淘汰或考评降级或者停业整顿的问题严重的企业。

4.4 完善监理制的各项配套措施

监理制的推出能够保证从第三方的角度、工程质量进行客观公正的监督,能够加强对质量形成过程的监督和管理。政府在对工程领域实行宏观调控时,应加快推行监理制,提高建设工程监理地位。同时要完善监理制的各项配套措施,要以法制加强对监理的考核约束,实行质量追偿制度。质量监理人员签字的项目,如出了质量问题,应对造成的损失进行赔偿,并记入监理工程师的个人工作档案,作为对本人工作考评的依据。同时要加强监理人员资质的审查,对、、受贿、严重失职的监理人员,要及时取消其监理资格,追究责任。

4.5 搞好劳动力市场的管理

工程领域劳动力市场的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有限度地开发劳动力资源,整个工程产业的发展从注重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高,要求工程领域风劳动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度”的限制。政府应建立必要的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使农民工的进入有一定的难度,从而使工人的操作水平和专业技能得到提高。

要依据法律、法规、条例确立并加强对材料、机械、现场的规范管理,使之制度常态化,加大技术投入,提高质量意识。

第5篇:质量管理方法范文

手术室是为患者进行手术诊断,手术治疗以及担负抢救任务的重要科室。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好坏将影响着医疗质量和病人的安危。因此,手术室必须有严密的护理管理知识,健全的制度和严格的无菌技术管理,才能高标准地完成日益复杂的手术任务。我院手术室是一个综合性手术科,每日除完成各科择期手术外,还要应付各种类型的急诊手术,参加手术人员,实习、进修、参观人员多,手术器械繁杂。

怎样才能高质量高水平地把好管理关,主要是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管理。

1 无菌技术管理无菌技术管理是手术室工作质量管理的重点,也是手术室感染管理中的关键,关系到手术切口的感染和病人术后愈合的情况,它主要包括几个方面即手术室环境(手术室洁净度、空气和手消毒及细菌培养监测、污染性手术后处理),手术物品的消毒灭菌,术中配合的无菌技术操作。

1.1 手术室工作环境质量控制管理:要求控感护士每月必须完成空气培养,手培养以及物品培养,并且记录培养结果,每季度做一次紫外线监测。每日进行紫外线照射消毒,感染性手术后手术间及时消毒处理以防止因空气的传播或污染器械、物品后再使用而导致交叉感染,如乙肝、癌肿、伤寒、结核绿脓杆菌感染的病人用过的手术器械应先用消毒液浸泡后再处理,手术间门、窗、桌、床踏凳等,手术室空气培养细菌总数不得超过200cpu /m3,定期对各种消毒(灭菌)后物品进行抽样细菌培养,如化学消毒剂、高压消毒物品、护长可根据监测所提供的数据,认真总结消毒灭菌和清洁卫生质量,对出现的问题应分析原因制订改进措施,并督导全体人员执行。

1.2 手术物品消毒灭菌的管理:对已消毒灭菌的物品,每周清整一次,过期器械、敷料应重新消毒灭菌,熏蒸消毒物品由器械班每日检查、添加更换、订出各类物品消毒更换日期,落实执行者。

1.3 无菌操作技术的管理:手术室工作人员的每一举动,即从入手术室至手消毒到手术台的每一操作环节稍有疏忽都可导致无菌技术的失败,造成手术感染,而对无菌技术的认真操作必须依靠全体医生、护士共同完成。

2 器械保管及维护情况一般器械由专人保管,定期保养,精密仪器定位、定人专管,采用登记本,由使用者签名,消耗性敷料定人负责,及时制作补充。

3 术前准备及术中配合安排工作经验丰富的同志配合器械班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建立各类手术器械准备用物本以确保手术用物齐全、适用、合符要求。要求手术室护士术前了解病情、手术方案、方式和,做好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术中做到技术熟练、准备、主动、工作细致。

4 差错事故的防范手术室容易发生差错事故的环节较多,如接送患者、手术部位、器械的准备、术中用药和输血、标本的送检、异物遗留体腔等,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均可给患者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4.1 加强工作责任心,严格岗位责任制,做到人在岗位在,谁在岗谁负责,健全规章制度使之成为习惯。

4.2 积极组织专业知识学习,以提高思想认识从而达到预防的目的,做好以老带新,新老搭配排班,发现隐患及时解决,严防差错事故发生。

4.3 定期组织讨论,分析差错发生的原因,借鉴其教训医学教育|网整理搜集。

5 提高护士长的自身素质手术室护士长要有较强事业心,责任感工作才干,良好的思想品德及组织能力领导全体护理人员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增强科室凝聚力,以促进各项工作顺利圆满完成。

第6篇:质量管理方法范文

关键词:建筑施工;质量;管理

一、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应贯穿全过程

目前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建筑工程质量的管理就是施工质量的管理,其实这是片面的。建筑工程质量的形成,是伴随着整个建筑程序而产生的。从可行性研究到建设方案的决策阶段,然后是地质勘探、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开工准备、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保修及用户回访阶段,所有以上各个阶段都对工程质量产生影响,也就是说,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问题可以出现在从立项到竣工验收交付使用的每一个环节。项目的方案决策质量,关系到与周边环境的协调、绿化率、容积率以及周边的消防通道、抗震结构的整体性能、公共设施的配套,这些质量的管理都关系到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的健康发展。地质勘探质量不高,所提供的地质资料不准确,就直接影响地基基础的设计。地基承载力不够,将对工程造成隐患,若不均匀沉降将造成裂缝甚至倒塌;设计质量不合规范或不合理,将导致工程质量隐患,降低使用寿命,并将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设计不合理,使用就不方便,而且还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施工质量管理不严格,造成施工中偷工减料,施工粗制滥造而形成浪费;工程建筑材料不合格、品质低劣,会造成质量隐患,甚至造成质量事故,在施工中不注意安全管理,会造成安全事故,这些都将给人们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在施工中,必须进一步强化建筑施工质量与安全的管理,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对竣工验收质量,应该做到层层把关,严格要求,对不合格的工艺应令其整改,直至合格以上;对不合格的材料应通知其更换,对隐蔽工程不合格的,应提出补强方案,消除一切不合格因素,保证工程质量在合格以上;在保修阶段,应对用户进行质量回访,服务过程中应有礼貌,态度热情、诚恳,守信用,耐心听取意见,迅速排除故障,指导用户合理使用产品,而且为用户服务应做到主动、及时、周到,以建立企业的良好服务信誉。以上各个阶段的综合质量管理形成了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不管哪一阶段出现管理失控,都会导致工程质量的低下。

二、完善的体制是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基础

任何管理的到位与完善,都需要有相应的体制来依托。目前,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已经逐渐做到有法可依的程度。但是,有些立法还相对滞后,有的法规还有待调整和完善,现在工程项目已基本实行招投标制度,工程也逐步向监理制度过渡,材料的检验也将实行见证人制度,实行质量管理终身制。但目前尚有一些单位的工程项目未实行项目法人制度,合同管理制度也有待完善和发展,所有这些关于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规范和制度都需要配套进行,缺一不可。

建立项目法人制度,可确保责任到位,明确各层次人员的岗位职责和责任,这将有利于科学管理,从而确保工程的质量;招标与投标制度运用市场经济管理机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法规,它既可以防止超越生产能力和水平承揽任务,又可以禁止无资质或资质不够格的单位从事勘探、设计、施工、监理工作,也可以防止“暗箱”操作,有利于选择最佳生产单位,确保工程质量;实行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见证取样员制度,有利于杜绝由于试样弄虚作假而出现样品合格但工程实体质量不合格的不良现象,保证建筑工程材料质量检测工作的科学性、公正性和准确性;实现工程监理制度, 是确保工程质量的有效手段。它通过旁站、巡视、平行试验等手段,全过程监控工程质量,在实践中已初步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是也应该看到,目前有些建设工程项目在这方面是有名无实的,仅仅进行施工阶段的监理是不够的,其优越性还不能充分的体现出来,因此,必须进行建筑工程质量的全过程监理;合同管理制度是明确各方职责和义务的法律依据,工程合同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因为建设单位和承包商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职责以及监理工程师的职责都应全部写入合同中,工程的实施和管理必须依据合同,而工程的成本管理、进度管理和质量管理也必须全部依据合同中有关条款及规范的要求;只有完善体制,才能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有效管理。

三、加大执法和监督力度是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关键

通过对工程质量管理失控的分析显示,大多数质量管理问题都是出在人员的身上,出在领导和组织工程质量管理的人员身上,这恰好应了“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的断言。我们在现阶段固然需要完善体制,但更需要依法办事,坚持有法必依,违法必究的原则。招投标的“暗箱”操作、施工上层层剥皮、偷工减料、监理制形同虚设等现象在工程建设中还时有发生,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我们执法不严,监督力度不够。因此,依法从事工程建筑管理是对各级政府机关和企业法人的基本要求,企业法人和管理人员在掌握工程技术、经济管理知识的同时,还要掌握一些与建筑工程管理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通过签订合同,将参加工程建设活动的各方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使参加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得到法律上的确认,各个法律部门对工程建设活动的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从不同的方面进行保护和监督。因此,只有依法从事工程建设活动,加大执法和监督力度,才能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更好地发展市场经济,加快社会主义建设。

四、提高人员素质是提高工程质量管理的根本保证

通过认真管理,可使建筑工程质量得到基本的保证。但是,要从根本上提高工程质量管理水平,归根结底必须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科学技术是由人来创新的,制度也是通过人去制定和执行的,只有提高人员的素质,才能使新技术、新方法和政策法规得以应用和贯彻实施,才能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质量。为此,必须更加注重加强对人员素质的培养,首先,必须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以一个社会主义建设者主人翁的身份,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同时,还应思想觉悟高,政策观念强,行业道德高尚,有现代管理科学、心理学和法律基础知识,能认真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遵守国家法律和地方法规,维护国家利益,坚持原则,公正廉洁,具有从事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高度责任感;其次,还必须加强人员的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使其不断在建筑工程建设实践中得到锻炼,以提高人员的决策能力、组织能力、指挥能力、判断能力和应变能力。这样有了高素质的工程管理人员,加上实施工程全程管理和加大工程质量监督与执法力度,就可以保证工程的质量。

第7篇:质量管理方法范文

【关键词】建筑施工;全面质量管理;对策研究

0.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建筑性能和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建筑质量也显得越来越重要。我国建筑业面临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我国建筑的施工质量。新时期,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必须贯穿实践操作的全过程。本文采用全面质量管理的方法,结合建筑工程领域中的质量管理实践,对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以期提高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效率。

1.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概论

质量管理的产生、形成、发展和成熟要经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①质量检验阶段;②统计质量管理阶段;③全面质量管理阶段。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是指导和控制某组织与质量有关的彼此协调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生产的全过程。

1.1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特点

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特点包括:使用性、安全性、经济性、耐久性、可靠性和环境适应性。

(1)使用性是指建筑工程能够满足使用目的的各种性能,包括理化性能、结构性能、使用功能等。

(2)安全性是指建筑工程建成后在使用过程中保证结构安全以及保证人身和环境不受危害。一般包括抗震、防火、防腐、抗爆炸等能力。

(3)经济性是指从规划、勘察、设计、施工到使用的费用是符合技术经济指标,提高工程的价值。

(4)耐久性指工程满足功能要求的使用年限。

(5)可靠性是指工程在规定的时间和条件下完成功能的能力,保证就有的功能正常,保障其使用价值。

(6)建筑工程还应与周围生态环境、经济环境相适用,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1.2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方法

本文采用全面质量管理作为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方法,在理论与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具有可操作性和适用性。

1.2.1全面质量管理定义

全面质量管理是把有关建筑施工企业的行政管理、生产管理、技术管理、成本管理、统计方法密切结合起来,建立的一套质量管理体系,以实现对生产过程的监控,提高工程的经济、适用和安全性,充分满足业主的要求。

1.2.2全面质量管理方法

全面质量管理是一个PDCA循环过程,包括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四个不断循环的阶段,因此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就是PDCA循环法。

(1)计划阶段按照业主要求,紧密结合实际工程技术条件,进行施工计划安排,编制施工设计。

(2)实施阶段按照计划阶段制定的施工计划组织施工生产,保证施工的工程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要求,确保质量和安全。

(3)检查阶段是对已施工的工程按照强制规范和技术标准进行检查和评定,以及时发现质量隐患和问题。

(4)最后根据业主的意见和检查中评定的结果进行总结处理,并对不合理的部分进行及时整改。

2.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1存在的问题

(1)在施工准备阶段,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包括人为因素和材料因素及机械设备因素。人员方面主要表现为项目经理学历不高;管理粗放;凭工作经验管理项目;人员分工不明;材料方面主要表现为没有按照要求进货;选用不合格材料;保管不当;机械设备方面表现为选用淘汰落后、生产力低下的机械设备;选用的机械设备不配套;机械设备未进行保养维修。

(2)现场施工项目阶段存在的问题包括人员方面文化程度不高;工种技术单一;技术等级低等;机械方面存在机械使用率不高;生产率低下;机群配合度不高等问题。施工方法上沿用传统的施工方法,创新度不够,机械化程度不高。

2.2原因分析

(1)人员问题出现的原因有公司和项目部两个层面。公司缺少责任制度,员工素质较低,质量管理意识不强;项目部未形成有机整体,缺乏竞争机制和氛围。

(2)材料采购人员技术不高,组织不周密,标准和规格掌握不准确,管理混乱等。

(3)员工凭经验操作,不重视机械的有效配置和维护,未掌握现代施工方法和工艺。

(4)方法问题出现的原因是项目部往往强调过去的施工经验,对关键工序的质量控制认识不足,缺乏工序分析,未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质量隐患。

(5)施工项目上所使用的机械设备未根据项目特点及工程量,按必要性、可能性和经济性的原则确定其使用形式;选用机械设备不配套,造成窝工浪费;未实行定机、定人、定岗位责任的“三定”制度;未及时对机械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导致使用效率低下。

2.3解决办法

(1)组建素质过硬的项目团队。认真开展项目经理的选任工作,从知识结构、组织能力、工作能力等方面综合考虑,促使年富力强、工作经验足的中青年干部成长,进而培养公司骨干,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2)培养技术熟练的工人队伍。建筑施工企业应培训一定数量的技术熟练的工人队伍,以保持技术的稳定,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

(3)控制施工材料的质量标准。在材料采购时加强采购员的管理,在材料进场时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在施工过程中加强材料的监控,同时加强材料的堆放与保管。

(4)建立完善的施工机械系统。采用先进的机械化施工,加强机械系统应该与机械配置、施工方法和项目管理相结合,提高机械化施工效率。

(5)形成规范的施工控制方法。通过成熟的施工技术管理和制度,可以有效克服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并对质量管理提供规范性的指导,提高质量管理的水平。

3.工程实例

3.1工程概况

昆明市广福路片区琥珀俊园A4地块项目,地下二层,地上十八层,建筑面积约12.7万平方米,基坑深9.5米,静压管桩筏型基础,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由9栋单体建筑组成,建筑高度59.8m,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地下两层为车库(局部为战时人防,平时车库),地上1~2层为商业,3~18层为高端住宅。

3.2全面质量管理方法的应用与效果

该工程采用全面质量管理方法进行建筑施工质量控制。在施工准备阶段坚持创优的质量方针,严格按照ISO9001标准,建立质量管理机构,编制工程质量计划,制定质量控制标准,并对整个工程施工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的控制,使工程质量管理上新台阶。在现场施工阶段加强施工技术指导,强化质量管理意识,大力应用先进技术,健全各项目规章制度,严格执行质量检验程序,有效地保证施工质量,争创优质工程。

在项目施工质量管理过程中,严格按照全面质量管理方法,该项目根据质量目标和创优规划提出的各项指标,从项目部到班组逐步分解工作指标、管理指标和操作指标,层层落实,责任到人,奖优罚劣,确保每一个工序达到标准,最终有效确保质量总目标的实现。

4.结论

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技术不断得到提高,先进的管理方法亟待被需要引用到工程质量管理中去。本文从我国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出发,提出质量管理的特点和方法,并就全面质量管理方法的步骤进行阐述。针对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问题的类型、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方法。最后工作实例应用结果表明,全面质量管理方法能有效地控制建筑施工质量和提高施工效率。 [科]

【参考文献】

[1]赵锐锋,陈少伟.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探讨[J].山西建筑,2007,2:232,246.

第8篇:质量管理方法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方法;应用分析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建筑工程领域也得到了更大的发展。对于建筑工程来说,工程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设当中,应当采取适当的措施,不断加强质量管理的效率和效果,从而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大的便利。

一、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概述

(一)概念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指的是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干预和协调,从而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随着建筑领域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对于建筑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来说,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建筑企业应当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科学的措施,对质量管理水平进行强化,从而更好的确保工程质量[1]。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来说,不但施工步骤、施工人员、施工工艺等因素会对其造成影响,后期的验收质量也有着很大的关系。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当中,都应当切实的实行质量管理工作。

(二)意义

建筑工程通常具有较强的系统性,主要包括施工过程、竣工验收、施工监理、前期设计等诸多环节,施工难度较大,工序也十分复杂。在质量管理当中,施工过程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因此,对于该环节的质量管理,不但要确保在竣工验收时满足设计要求,还应当对施工的难点和细节进行把握,确保各个施工环节符合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这样,才能够对建筑工程质量提供有效的保障,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施工过程当中,越来越多的因素都可能对工程质量产生影响[2]。同时,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素质较为有限,对于工程质量的认识不足,因此难免会对建筑工程的质量造成影响。对此,在施工当中,应当基于不同的施工阶段,采取相应的管理方法,通过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来约束施工人员,从而更好的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

二、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应用

(一)质量管理知识的普及

在建筑工程施工当中,为了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知识和管理水平,提高其对于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视,应当通过各种措施,对质量管理的知识进行普及。可以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提升其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这样,在实际工作当中,管理人员能够对自身的行为和决策加以规范,认真的执行质量管理策略和措施。另外,由于很多施工人员自身的能力和水平有限,对于质量管理知识不够了解[3]。也要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质量管理知识的培训和宣传,从而使其能够认识到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意义,从而在施工当中提高重视程度,更好的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

(二)信息化质量管理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在当前社会中,信息技术正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对于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来说,信息化能够进一步提高质量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对于建筑企业的发展来说具有十分良好的意义。建筑企业应当通过计算机和网络进行信息平台的搭建,让企业的员工都能够对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有一个基本的认识。然后利用信息平台强化监管部门的职责和任务,规范其监督管理行为,使其能够在建筑工程中真正发挥出良好的监督作用,不断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从而为建筑工程质量部提供保障。同时,建筑企业应当充分吸收和借鉴世界上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融入现代化科技,实现无纸化和数字化办公,从而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效率。此外,基于我国当前建筑工程领域的实际发展情况,应当制定和建立有针对性的信息化管理模式,使其能够适应我国建筑工程领域的发展和应用要求,从而取得更为良好的质量管理效果。

(三)质量管理体系的完善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进行,离不来有效的管理体系支持。建立合理、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能够使质量管理拥有更为充足的依据。具体来说,应当对建筑工程的具体信息进行掌握,从而确定相应的计划和目标[4]。详细的列出施工计划和施工目标的各种细节,并在实际施工中加以注意。在施工之前,应当做好充费的准备,明确相关问题的责任人。结合建筑工程的实际要求,制定监督和管理方案。针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要提前做好应急预案。在施工之前,还应当对施工方案进行模拟推演,及时的发现并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从而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在工程质量的管理当中,可根据合同中的相关要求,对质量管理的细则进行制定,对合同中规定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进行严格的落实。在制定管理方案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其可行性与科学性,不但要满足合同中的相关规定,还应当充分的考虑到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保证质量管理方案的落实。此外,还应当那个根据不同的施工阶段,采取不同的方法对工程质量进行控制,根据事前、事中、事后的顺序来制定质量管理的细则。另一方面,对于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监管工作,也要给予充分的重视。监理单位应当充分考虑到对工程质量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加强对施工的监督和管理。只有通过各方共同的努力,才能够跟好的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

结论

建筑工程领域是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当中的一个重要领域,随着建筑工程数量的不断增加,其质量管理的重要性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凸显。一旦建筑工程出现质量问题,不但会影响建筑企业的效益和名誉,严重时,甚至还会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以及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因此,建筑企业应当加强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通过各种测试,充分的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

参考文献:

[1]周定洋,王君波. 浅谈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方法[J]. 科技资讯,2010,06:163.

[2]肖孟,叶艳兵,魏然,骆汉宾. 武汉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 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2011,01:48-52.

第9篇:质量管理方法范文

一、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

1.建筑工程质量计划

进行工程质量管理的前提就是做好相应的计划,即以本行业、所处单位的组织形式、机构管理、生产方式等为基础,对施工过程中涉及的每一任务、产品、项目等进行设计规划。具体来说,在计划工程目标的质量时,应着重于给予业主一定的承诺与保证。根据ISO9000质量体系为标准模型,结合业主的具体要求,全面考虑可能影响到施工质量各方各面因素,利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做好施工过程的基本监督控制,落实责任制度,保证各工作人员按计划完成相关任务。在做工程项目质量计划时,不一定要出示项目所获利润、所耗成本这类指标,应将重点放在项目带来的社会效益上。

2.建筑工程质量保证

建筑单位要保证施工的质量,必然要做好全面、规范的质量管理工作。企业应当调动各个部门以及所有员工的积极性,做好施工设计以及生产开发各个环节,使最终完工的工程项目能得到客户的认可,并在交工之后做好后续服务,赢得所有使用者得好评与信任。只有不断更新理念,运用先进、科学的管理方法,建设出高素质的施工队伍,才能不断提高经济效益,提升企业的知名度与竞争力。

3.建筑工程质量控制

做好工程的质量控制,就要按照项目指定要求来进行施工作业。所谓工程的质量要求,即体现在设计方案、合同、技术指标等方面。只有按照工程质量要求中的相关规定与标准进行作业,才能做好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从施工进度角度看,质量控制具体包括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三个阶段。从质量控制所针对的不同主体来看,质量控制包括对人、对具体工序以及对施工材料、设备、方法、环境等方面的控制。

二、目标管理方法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前面已经说过,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将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划分为不同种类。而工程质量管理最终即落实到队工程项目质量的控制上,要符合一项工程在质量上的要求,实现一项施工作业的目标,就必须从签订的合同、预先做好的设计规划、制定好的规范制度等出发,采取合理、有效的管理手段及方法,对工程的质量做好事前、事中与事后的质量控制,把握好质量控制点,使工序符合规范,保证施工过程的严谨性、科学性。

1.事前控制

事前控制是指在施工工作要开始之前,做各项准备时应当对工作质量做好把控。具体来说,企业应达在项目正式进行前了解清楚施工目标,做出科学的计划,对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做出具体要求,并据此进行把关,及时做合理调整。事前控制涉及到工程准备工作的方方面面,无论是在进行勘察时,还是在做设计规划时,相关管理者都应当及时审核,同时,在选择施工设备、材料以及施工技术、方法等方面,企业也应当考察清楚,结合具体情况进行质量把控。特别是在设计交底以及图纸会审时,应根据明确的标准要求做好把关,保证顺利开工。当然,这些工作是在施工企业、建设单位以及监理方互相配合的情况下才能做好的,也只有协调好各方的关系,才能发挥出各方的优势,保证后续的施工作业顺利进行。

2.事中控制

事中控制所包括的时间段为施工的全过程,也就是说,要做好事中控制,必须对施工的整体工作有全面的监督与控制,使每个生产、作业环节符合技术要求与规范,按质量计划展开施工。进行事中控制的管理者不仅来自施工单位内部,还包括监理以及政府职能部门等外部的监督机构。也就是说,企业不仅接受来自外部的监督控制,还应当做好自我控制。企业要提高自我控制的约束力,就应当对工程质量高度重视,同时完善质量控制体系,制定规范、科学的制度,提供执行力,紧紧围绕质量标准展开施工,从而提高管理的质量及效率。具体来说,事中控制工作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

(1)工序质量控制

一项工程的完工,需要各道工序互相配合、彼此作用,工序体现了人力、物资、设备、环境以及施工技术等各个因素彼此制约与协调配合的过程,可见,要监督控制号施工质量,其核心工作即工序质量的监控。施工单位应当以控制工序质量为工作重点,通过质量预控点的设置进行质量的预控,落实质量检验工作,加大力度保障成品质量。其中,工序质量控制的一个有效方法为目标管理法,即始终围绕客户需求进行施工,以赢得客户认可,从而提高自单位的管理水平,使最终成品不仅经济实用,而且保质保量。

(2)质量控制点

质量控制点是指在控制工程质量时应当注意的关键部分和重点内容。在对质量控制点进行设置时,应当结合具体项目情况,找出整个工程质量控制最为关键的部分,如一些重点工序以及项目中较为薄弱、存在难度的地方,应当组织讨论分析,找出原因,并据此提出解决方案,做好预控工作。

(3)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要做好质量控制,必须从各项具体工程以及工程各部分内容抓起。将质量管理工作落实到日常工作流程,通过部分来反映整体,以分项工程为基本点,考察分项工程,从而落实施工企业的整体工程质量。可见,施工质量控制的基础是分项工程质量控制。《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30一88对分项、分部及单位工程检验评定作了严格的规定,并作为工程质量评定的依据。分项工程质量主要由保证项目、基本项目和允许偏差项目构成。对于基本项目和允许偏差项目,监理及施工确立了力争实现“零误差”的质量目标,并在施工中通过情心组织施上、严格检查验收基本得到了实现,工程所包含的全部分项上工程质量全部达到了优良标准。

3.事后控制

事后控制指的是对一项工程完工后形成的成品进行质量检验控制,具体要考察产品的功能以及实用性是否达标,具体包括进行工程成果质量评价以及存在偏差、问题等的纠正调整。(1)对整个施工阶段的工程质量进行验收,如发现问题则要进行修复,必要时进行返工,绝对不可以疏忽。(2)审核提交的质量检验报告及技术性文件,如有缺损则要重新检测或整理,直到补齐为止;(3)审核提交的竣工图,如与原设计的施工图不符(有设计单位提供的变更图者除外)必须说明原因,否则需按照施工图返工。(4)对于工业建筑还要组织联动试车,直至其功能可以满足使用要求为止。(5)整理各分项工程的检查验收数据及报告,按照国家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谁进行等级评定。(6)建筑工程项目的技术档案应齐全完整。

三、结语

本文在系统的总结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目前建筑施工质量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围绕质全计划的编制、质量保证体系的构建以及如何开展质量控制工作做了系统的研究。运用目标管理方法,突出质量计划的预先控制,将设置质量控制点、加强工序质量控制作为质量管理工作的重点,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和实际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