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老年日常生活护理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农村;老年群体;养老需求
中图分类号:C9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7)01 ― 0094 ― 03
一、研究背景
随着老年人数的激增和老龄化进程加快,老年人问题已经凸显成为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尤其是占中国50.32%农村人口的养老问题。一方面,农村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严重,2000年60岁以上农村老年人口有8557万人,占老年总人口数的65.83%。截止2010年11月,我国农村65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比例的10.1%。人口学家根据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的年龄结构分布规律预测,21世纪中叶农村65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比例将达到46.4%。对于农村老年群体,其养老问题就是老年人的需求与满足问题,因此有必要研究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需求满足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探讨相应对策。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农村养老问题进行了许多研究。国外将养老需求界定为“3M”,即Money(钱)、Medical(医疗保障)、Mental(精神需要)等。贝弗里奇(2004)指出老人的保障需求包括医疗、丧葬补助金、退休养老金或工伤养老金三种。Dowd、Stewens等国外学者基于社会交换理论,分析了代际照顾、利益回报以及家庭成员的互惠方式,认为子女是通过经济支持或精神抚慰等形式来回报父母养育之情,解释了老人照顾和赡养问题。
内学者许多学者将养老的内容界定为经济、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支持三方面,医疗费用和护理分别被纳入经济和生活照料支持中。周伟文等(2001)将城市老年群体的需求分为物质生活需求、日常生活照料需求、健康保健需求和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张红、李会(2008)把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分为基本生活、医疗卫生、社会参与、维权服务以及精神需求等。
既往研究更多地是从某一方面分析养老需求影响。有关经济供养需求,学者宋健(2006)认为子女对养老的供养包括日常生活开支和医药费;老年人收入来源受地域、年龄、性别、婚姻、居住方式等因素影响,存在较明显的差异性。陈功(2003)认为农村老年人、女性和高龄老年人,特别是高龄丧偶女性老年人更依赖于家庭的经济支持;而子女支持受到子女数和子女性别的影响。在经济政策上,宋健(2006)认为应打破依赖代际养老模式,老年人可通过增加养老储备和收入的方式来提高经济独立性,同时发挥社区和社会的支持力度。有关生活照料需求,相关研究主要探讨老年人的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健康状况、子女数、经济收入、居住状况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对老年人能否获得非正式照料资源和正式照料资源的影响情况。医疗政策方面,周绍斌(2007)认为应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立农村老年人口医疗救助制度,优化资源配置,还应重视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和心理健康问题,为他们创造和谐环境,增强其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
纵观既往研究,学者们从多学科视角对农村养老需求及其影响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为本文提供了可借鉴的基础。但需要指出的是既往研究主要以定性为主,较缺乏关于农村老年群体养老需求影响因素分析的定量比较研究。鉴于此,论文从养老需求展开研究,通过实地调查的数据进行定量研究,分析其影响因素,验证相关假设,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二、研究设计
(一)概念界定
“养老需求”,是指老年人由于生理、心理以及社会生活环境的变化导致其在老年阶段自身资源相对不足或出现困境,从而产生有赖于其他社会成员提供的各种物质和非物质的需求。主要表现为经济供养需求、医疗需求、生活照料需求和精神慰藉需求四个层面。其中,经济供养是基础,也是重中之重;医疗需求是可靠保障;生活照料需求是普遍需求;精神慰藉是更高追求。
(二)农村老年群体养老需求影响因素的操作化与测量
养老需求的测量包涵四个维度:经济供养需求,医疗需求,生活照料需求,精神需求。其中,经济供养需求操作化为家庭年收入收入、平均一个月的现金支出以及看病和住院支出等方面。后三个维度借助李克特量表的形式进行研究,将陈述的答案分为“很符合”、“比较符合”、“一般”、“不太符合”、“很不符合”五类。将医疗需求操作化为生病治疗层面、医疗资源获得难易程度层面和生病照顾层面;将生活照顾维度操作化为日常生活照料满意和生活中有困难时容易找到人帮忙两个指标;将精神需求操作化为心烦时容易找到人听您倾诉、对心烦时别人听您倾诉感到满意、您感到孤独寂寞、积极参加村集体娱乐活动四个指标。
(三)抽样方法和样本特征
为保证样本的典型性和代表性,首先在湖北四市内,按照简单随机抽样的方式,对每个县进行编号,然后通过抽签的形式获取样本县的代码。然后,在被抽中的样本县中,再次通过简单随机抽样的方式获取样本镇的代码,再依次获取村的代码。最后在样本村中,根据抽样的便利性和经济性原则,按照整群抽样的方式抽取集中居住区域内的农民家庭。
调查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针对湖北四市农村老年群体发放了800份问卷。剔除了缺乏关键信息的问卷以及废卷,有效问卷为760份,有效率为95%。从性别结构来看,男女性别比分别为48.5%和51.5%。从年龄结构上看, 60~70岁占总体样本的59.3%, 70岁以上占样本总体的40.7%。从受教育程度看,小学以下的老年群体占样本总体的77.1%。在与配偶居住状况的分布中,和配偶同居的老年人占总体的61.2%。从家庭年收入上看,家庭年收入在1万元以下的老年人占样本总体的76.9%。总体上看,样本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四)模型建构与变量说明
三、研究结论与对策
(一)基本结论
研究基本结论如下:第一,主观需求意愿中,农村老年人对医疗的需求最强烈,其后依次为经济供养、精神慰藉和生活照料需求。因不可预测的疾病风险引发的医疗费用往往集中支付且难以自主控制,以及医疗费用支出占总支出比例最高,农村老年人对医疗的需求最为迫切。可见,解决农村老年人“养”和“医”的问题仍是当前农村养老工作的重中之重。第二,农村老年人收支差额基本平衡,但这并不意味着农村老年人经济供养需求得到满足。多数老人受现实条件制约,不得不量入为出,生活水平很低,看病难、看不起病问题仍然突出。第三,医疗需求影响因素相关分析中,生病时能得到很好地照顾、到医院看病方便、对医疗照顾满意度与医疗需求满足程度存在显著负相关。第四,生活照料需求影响因素方面,日常生活照料满意度和生活中有困难容易找到人帮助因素呈正相关。第五,精神需求影响因素方面,自评健康好、日常交谈对象频繁、闲暇活动频繁等变量进入了回归模型分析。可见交往频数、家庭特征对农村老年人精神需求满足程度影响显著,个人特征和健康状况影响力较小。
(二)相关对策建议
论文通过对农村老年人的主要需求及需求满足程度影响因素的研究,发现农村老年人经济供养需求、医疗需求、生活照料需求和精神慰藉需求的满足程度较低,还存在较大的改善空间。具体而言,可从以下三个层面努力:
第一,从宏观层面统筹考虑,制度安排是关键。国家应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将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有机结合起来,特别要积极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以及医疗保险、社会救助的改革,提高农村老年群体的经济收入和健康水平。第二,从中观层面,即区域的集体层次上考虑,村镇组织应根据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实际,着力建立各式各类组织、协会,通过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来努力增强农民相互依存的强度。第三,从微观角度,即家庭和个人的层次上来说,应继续发挥家庭养老和老年人的自我支持作用。增加农民家庭纯收入、提高老人的收入水平、鼓励老年人通过自身努力来促进自我需求的满足等。
〔参 考 文 献〕
〔1〕贝弗里奇.贝弗里奇报告.社会保险与相关服务〔M〕.北京:中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
〔2〕Dowd.Aging as exchange:A preface to theory〔J〕.Journal of Gerontology.1973(30).
〔3〕Stevens,E.S..Reciprocity in social support:An advantage for the aging for the family,Family in Society〔J〕.The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umans Severices.1992(11).
〔4〕周绍斌.关注农村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J〕.中国人口报,2007,(01).
〔5〕陈功.我国养老方式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6〕张松.中国农村家庭代际关系与养老研究〔D〕.河北大学.2009.
〔7〕宋健.农村养老问题研究综述〔J〕.人口研究,2001,(11).
〔8〕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9〕2009 年政府工作报告〔EB/OL〕,新华社,2009-3-14.
论文摘要:目的:探讨在社区服务中应用健康教育所取得的效果。方法:将健康教育的目的、意义、方法、内容、措施采取印制成小册子下发、定期出版教育园地、定期到学校、厂矿、老年大学举行讲座、到居民家里讲课、或设立咨询室接待来访等形式,始终将健康教育贯穿于社区预防、保健、康复及护理患者中。结果和结论:我们通过此方法,使社区服务对象及其家庭全面理解、掌握了日常生活中影响健康的因素、良好的生活习惯与行为方式、妇儿保健及优生优育、合理用药知识及各种疾病的防护知识。
我院于2005年开始尝试将健康教育运用于社区服务工作中,经过3a的分析、总结及跟踪,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总结如下。
1准备阶段
(1)深入社区建立家庭健康档案。通过建立家庭健康档案达到相互了解、融洽关系、增加感情的目的,为以后的健康教育工作奠定基础,保证计划及措施正确有效、快速的落实。(2)运用护理程序找出个人、家庭、及社区层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计划,针对问题制定具体的健康教育处方,并印刷成册,为下步工作提供有力保障。(3)与社区居委会取得联系,得到他们的认同和支持,并安排专门工作人员配合我们深入社区家庭,做好前期宣传动员工作,提供固定的宣传教育园地,为创建健康教育宣传栏作好准备。(4)与辖区内的学校、厂矿、社会团体(如助老联合会、老年大学)取得联系,配合我们开展专题健康教育讲座。
2健康教育内容
2. 1社区层面的健康教育社区健康教育的内容要有针对性并符合社区的特点,它是老人、儿童、妇女及康复期患者的聚集地,因此社区健康教育的内容要适合这些人二。健康教育的内容广,涉及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环境、饮食、生活习惯、行为方式等。针对目前中国的健康状况,疾病谱的特征与有关国家政策,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健康教育:传染病、职业病及慢性病的防治,常见病、多发病及日常生活中易出现的意外事故防治,自我保健、食品与营养卫生、环境与健康、生殖卫生与计划生育等。
2. 2家庭健康教育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单位,也是我们社区服务的重要场所和对象,因此,我们更应注重家庭健康教育的开展。主要内容有:疾病的防护知识、用药知识、良好的生活习惯与行为方式、锻炼保健知识、计划生育知识、突发事件的处理常识、康复技能等。
2. 3患者的教育主要在社区门诊及家庭访视中进行。教育的内容为:疾病发病的原因、治疗方法、存在的护理问题、应采取措施、避免诱发因素及增加家属健康知识的教育。
3健康教育的实施
3. 1健康教育处方的实施根据每个家庭的人员结构、年龄层次、所患疾病及存在问题的不同,我们选择预先印制的健康教育处方发放给他们,并逐条进行讲解和指导,以保证其正确实施。
3. 2健康教育园地的利用充分发挥健康教育宣传园地的作用,进行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等预防保健知识的宣传,并对家庭生活中易出现的突发事件,如:溺水、电击、煤气中毒、烫伤、噎食等的急救方法给予详细讲述。对教育园地内的内容每季度更换一次,对重要常见的健康知识采取反复循环宣传,加深居民的理解和认识,真正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3. 3专题健康讲座的举行社区居民应根据其需求(如反应多的问题、普遍存在的问题、突然发生的问题)、根据发病的季节、根据突发流行疾病及公共卫生方面的知识进行专场讲座,每季度为老年大学的学员举办专题健康讲座,每个学期为辖区内的学校举行一场儿童期及青春期心理卫生知识讲座,根据厂矿的工作特点及工作环境进行职业性疾病预防保健知识讲座。
3. 4建立健康教育咨询室设有咨询电话、电视机、影碟机、各种健康教育杂志等,安排有专职的工作人员随时接待个体和群体健康咨询工作。播放健康知识片观看,以便更形象、更生动地进行预防疾病知识的传授。
(1)领导的观念以及与此相关的国家政策和社区各部门的重视、各单位的支持、协调与配合是顺利开展社区健康教育和获得成败的关键。社区健康教育是全社会的责任,单靠社区工作人员是不行的,应依靠社会的力量,共同合作,人人参与,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2)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准备工作和社区服务人员熟练的专业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较全面的健康教育相关的知识,以及良好的人际沟通和协作能力是搞好健康教育工作的前提。
关键词:社区养老服务;老龄化;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C913.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5月17日
一、引言
人口老龄化是世界各国都面临的严重问题。我国从2000年开始全面进入老龄化社会,虽然进入的时间比较晚,但是老龄化的增长速度却快于经济发展速度,呈现“未富先老”的特征,这使得我们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养老服务业就是其中重要的方面。随着家庭养老功能的逐渐弱化以及机构养老的严重缺乏,社区养老作为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之间的一种养老模式,它能够有效弥补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不足,成为重要的且符合农村老人需求的养老模式。
2014年民政部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4年底,全国各类社区服务机构共有31.1万个,覆盖率达到45.5%;其中仅社区服务中心就有23,088个,比上年增加了4,074个。而社区志愿服务组织仅有10.9万个。随着政府对社区养老服务的重视,近几年学术界也对此进行了许多的研究。
二、发展社区养老服务的必要性及现实意义
社区养老已发展成我国的一项长期战略,无论是政府还是学术界都承认社区养老服务的重要性,如发展社区养老服务不仅可以弥补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不足,还能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王莹、王雪、曹煜玲)。但是,学者们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强调社区养老服务的优势上,如果仅仅将社区作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依托”来定位,就固化了家庭、社区和机构养老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中的地位,排除了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在社区中的地位,使得很多老人在社区中无法享受到机构式的专业化养老服务。因此,魏娅(2012)指出社区养老服务急需创新,需要突破对社区的原有定位,构建社区养老服务的新格局,使老年人在社区中不仅能够享受到家庭式的养老服务,而且能够拥有专业化的养老服务资源。
三、关于社区养老服务的性质研究
关于社区养老服务的性质,学术界存在争议较多无外乎社区养老应该是纯福利性的还是应当以福利性和盈利性相结合两个方面。一种观点认为,发展社区养老服务主要是为了满足弱势群体和一些困难家庭的养老需求,因此在整个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的过程中,应当以福利性作为它的根本出发点,这个过程不应该包括商业;另一种观点认为,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社区养老服务的对象要从为特殊困难群体服务的局部养老向为所有老年人服务的养老方向转变,应当保障广大居民的基本需要,社区养老服务不是慈善救济,要想让社区养老健康持久的发展,那么它的服务就不能仅仅是无偿的,而应该是有偿至少是低偿的。王辅贤认为,社区养老服务不是慈善事业,应当建立一个有偿、低偿、盈利与非盈利等集合多种形式的服务体系,以实现社区养老服务的产业化发展。
李学斌则认为这是一个本质属性的问题,社区养老的本质是福利性的,但是供给方式是可以产业化的,即由政府作为第三方从提供者那里购买服务,以此来扩充社会福利供给的规模、提升服务的质量。目前,我国实行的相关政策很多都是基于这样的定位。2015年2月份,民政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指出,为了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将逐渐使社会力量成为发展养老服务业的主体,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到养老服务发展工作中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评估认证等方法,鼓励民间资本举办家政服务企业、居家养老服务专业机构或企业,上门为居家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助洁、助急、助医等定制服务。
由此可见,关于社区养老服务纯福利性的观点越来越站不住脚跟,这不仅违背了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而且不利于整个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同时也阻碍了这一服务事业的资金获取。社区养老服务应该是福利性与盈利性相结合的,这是社区养老服务获得长久发展的经济基础也是市场经济的要求。
四、社区养老服务与老年人需求研究
发展社区养老服务,就必须充分了解老年人的需求。由于大城市经济发展较快,人口老龄化严重,因此多数学者的研究都集中在这些经济发达地区。对于老年人的需求,研究者研究的角度不同,获得的结论也不同。
钱雪飞(2009)等运用标准化访谈法,通过1,440份调查问卷和160位老年人访谈,发现解释变量不同,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就有不同的解释关系。医疗卫生服务、宣传情况仅对城市老年人需求有解释性关系,而领导是否关心老年人、有无活动中心以及志愿者情况则仅对农村老年人需求有解释性关系。
王晓峰等从经济收入、健康医疗和休闲文娱等方面分析长春老年人的社区养老服务需求发现,老年人的性别、居住类型、代际关系和受教育水平是影响其养老服务需求的主要因素,老年人的居住类型决定了他们的经济需求,独居老年人对经济的需求比非独居的老年人大,依靠外在经济支撑的水平更大;女性老年人患一种疾病的概率是男性老年人的0.64倍,患多种疾病的概率比男性老年人大,因此女性老年人对医疗健康的需求相对较多;受教育程度越高的老年人对休闲文娱的需求也更大。
王静对北京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采用随机抽取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发现老年人对社区养老服务的需求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日常生活、医疗照顾、精神需求。根据调查,在日常生活方面,钟点工上门服务和家庭维修服务的需求比例分别为21.8%和20.2%,是老年人需求最为迫切的服务;在医疗照顾服务方面,最需要社区提供的是卫生保健和健康咨询服务;在精神需求方面,老人最需要老年活动室等活动场所。
2014年程璐对太原市双东三社区200名60岁以上老人通过实地访问和问卷调查,共进行了针对生活照料服务需求、健康医疗服务需求、精神文化服务需求、养老服务完善四个方面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状况大不如从前,自我照料能力也逐渐下降,不能从事过重的家务劳动,在日常生活中存在许多的困难和不便,因此对家政服务的需求最为迫切,其次为健康医疗服务需求,对精神文化和养老服务完善等方面的需求也有所增加。
以上研究表明,不同特点的老年人对社区养老服务的需求类型也存在差别。但总结历次的调查结果可以发现,老年人大都对医疗方面的需求更加强烈,同时更加注重精神享受,这也与我们的生活经验相符合。老年人到了一定的年龄,身体状况普遍不好,因此对医疗方面的需求水平较高。同时,也表明老年社会工作已经从过去那种仅注重改善老年人的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转为提倡老年人参与社会互动,通过强调自身价值达到继续参与社会建设的目的。但研究者大都把注意力放在对大城市上的研究上,对农村老年人的需求研究较少,笔者认为我国农村消费能力低、基础设施薄弱、服务组织缺乏、城市辐射较慢,当前老年人对社区养老服务需求最为迫切的地方应该在农村,这应当是以后更加注重的一个方向。
五、社区养老服务发展方向研究
关于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方向,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从政府角度,魏娅认为目前我国的社区养老服务仍然存在着产业结构单一、专业人员缺乏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在政府的扶持下,通过产业化发展来提高养老服务水平。王桂云则在借鉴外国经验的基础上,认为发挥政府作用,促进社区养老服务产业化及专业化的发展是解决养老服务难题较为有效的途径。
从社区养老服务网络的角度,陈友华、吴凯认为今后我国的社区养老服务应在分类指导的原则下,建立多层次的服务网络,包括纯福利性的社区养老服务,邻里互助型的社区养老服务以及有偿的社区养老服务等。
从社区养老服务内容的角度,项丽萍指出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要针对老人的实际需求,多层次、多元化、多形式、有针对性的搞好社区养老服务,不断丰富养老服务的内容。
从筹资渠道角度,程璐和姜春雪认为我国的社区养老服务应当建立多样化的筹资渠道,鼓励社会资金投入,丰富资金的来源,力图建立以社会筹资为主,政府资助为辅的多层次、多途径、多渠道的筹资机制。
从上述文献可以看出,我国的社区养老服务应在政府的政策指导下,向服务的产业化和专业化、服务网络的多层次化、内容的多元化及多形式、筹资渠道的多样化方向发展,构建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社区养老服务模式。
六、社区养老服务发展制约因素
社区养老服务业在我国属于朝阳产业,虽然前景广阔但处于萌芽阶段,尚存在着许多的制约因素。经对文献进行整理,归纳出以下几个方面:
(一)资金匮乏。多数学者认为资金不足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整个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叶艳认为我国目前社区养老的资金来源主要有政府财政拨款和财政补助、福利彩票、社会慈善捐赠、社区企业税后利润及有偿服务收入四个方面。社区养老资金缺乏,投入不足,难以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需求,严重阻碍了社区养老事业的发展。尽管政府对社会保障的投入逐年增加,但资金缺乏的问题仍然很严重,资金不足已成为制约社区养老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不解决资金来源的多元化和可持续性问题,将难以维持社区养老的服务提供、人员培训及基础设施的建设。目前,社区养老服务的筹资方式单一,而且政府并未设置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的专项扶持款。尽管社区养老服务在不断创新,但是效果不够理想,相对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所需要的资金来说还是微不足道。
(二)专业人员不足,志愿者缺少。王辅贤、梁馨月、林小希等认为我国社区服务人员普遍缺乏专业水平并且志愿者队伍不足。目前,我国的养老护理工作薪酬偏低,就业吸引力不够,因此社区的大部分服务人员多为下岗女职工、初中或中专文化水平的年轻人等,没有接受过专业的社区服务培训,因此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现有服务也只能停留在日间照顾、家政服务等初级水平,难以提供医疗服务、心理疏导、临终关怀等专业,这不仅影响了养老服务的质量,而且制约了养老事业的发展。从志愿服务的管理上来看,大多数社区缺乏长效的激励机制,志愿者多是基于道德的视角进行无偿服务。
(三)缺少有效评估体系与反馈机制。社区养老服务的效果如何,目前还缺乏相应的评估与反馈系统,这使社区养老系统处于自我检验与不断循环的状态,建立完善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评估系统与反馈系统都是必不可少的。同时,社区养老服务的性质往往使政府忽视对它的监管,有些社区是由一些废旧厂房和民房改造而来,基础设施和卫生条件均不达标,为了避免一些潜在的风险,政府必须强化评估体制。
(四)其他因素。除了上述三个研究比较多的因素外,还有一些学者从基础设施、宣传力度、缺乏创新性等方面进行研究。有学者认为有的社区缺少聊天室、心理咨询室等,老人就没有疏通情感的地方,有的社区虽然在开始承诺的服务项目有很多,但由于缺少资金,设施也不够完善,老年人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对于社区养老服务,有些地方的宣传力度不够,使社区养老在有些地方还不被完全认可,这也是制约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的一个因素。还有学者提出构建基于信息技术的互助式社区养老设施网络,顺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和人口老龄化持续发展趋势,通过与互联网结合,创新服务模式和产业业态。但对这方面研究的学者并不多见,大多只是从理论上进行研究。
从以上的文献中可以看出,我国的社区养老服务发展还存在着许多制约因素,研究者们提到的只是上面总结的几种,对于是否还有其他制约因素还不清楚。而且他们只是提出这些因素,对于各个因素如何影响以及影响的程度如何却少有人进一步分析,笔者认为今后的研究可以在这方面继续深入。
七、总结及展望
从以上的文献回顾中可以发现,发展社区养老服务已经是社会发展的趋势,社区养老服务业作为一项发展中的产业,在成长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笔者认为,在社区养老服务这个问题上今后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讨论:
第一,推动社区养老服务产业化。社区养老服务不可能完全等同于慈善服务,发展社区养老必须走产业化道路,使养老服务业逐渐发展成一个强大的服务产业。推动社会力量成为市场主体,如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公办养老机构建设与管理体制改革,政府向民办和公建民营养老机构购买服务等,实现社区养老服务资源配置的市场化。
第二,要更注重理论与实证相结合。实证研究不能仅仅局限于发达地区的案例分析,应把农村老年人作为重要的研究对象。在当前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形势下,忽视农村的养老发展会使城乡养老服务的水平差距越拉越大。同时,构建科学的评估体系,充分了解老年人的需要,不断满足发展中的多元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为今后的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第三,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关于社区养老服务的政策制度设计和保障服务水平要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财政承受能力相适应,防止部分发达国家过度福利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
主要参考文献:
[1]王莹.厦门市社区养老服务研究[D].厦门大学硕士论文,2014.
[2]王雪.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模式探析[D].天津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12.
[3]曹煜玲.中国城市养老服务体系研究――以大连市为调查分析样本[D].东北财经大学博士论文,2011.
[4]魏娅.论我国社区养老服务的产业化发展[J].中国劳动,2012.8.
[5]王树新.社区养老是辅助家庭养老的最佳载体[J].南方人口,1999.2.
[6]周德民.论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特征[J].宁夏党校学报,2002.6.
[7]唐忠新.构建和谐社区[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
[8]陈友华,吴凯.社区养老服务的规划与设计――以南京市为例[J].人口学刊,2008.1.
[9]王辅贤.社区养老助老服务的取向、问题与对策研究[J].社会科学研究,2004.6.
[10]李学斌.我国社区养老服务研究综述[J].宁夏社会科学,2008.1.
【论文关键词】眼科;护理工作;满意度;对象
1提高眼科护理工作满意度的重要性
随着现代整体护理模式“以病人为中心”的普及和深化,随着社会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随着医疗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社会对医疗机构的信任危机日益显著,我们只有改变原有老的护理模式,才能优化护患关系,减少及避免护理纠纷_1。病人满意度是评价医院医疗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和效果的一项反馈性指标。它可以从另一侧面反映护理工作的实际情况。许多关于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调查工作表明,确实存在大量病人对眼科护理工作满意度较低的现象。因此,如何通过一系列的护理策略,提升眼科患者对我们眼科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是近年来护理专业领域在讨论和努力的方向,本文在通过对抽样病例经验分析的基础上,对眼科住院病人对临床护理工作满意度低的原因进行微观分析,并提出一系列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的策略。
【病例】选取2008年7—1O月我们院眼科住院的患者100例。病人年龄为16—75岁,平均47.8岁;男44例,女56例;收入:1000元/月18例;职业:干部36例,工人15例,农民32例,自由职业者17例;文化程度:小学15例,初中3O例,高中或中专25例,大专2O例,本科或以上1O例;费用支付方式:医保28例,公费14例,自费58例。采取深入访谈和电话回访的方式,获取患者的真实感受和体验。
2引发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低的原因分析
2.1护士对病人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指导不足:众所周知,病人往往希望了解药物的作用与不良反应以及手术的有关情况,希望护士能解除其担心治疗效果和害怕眼睛失明的恐惧感。正如王文兰等所报道],眼科患者入院时侧重对疾病知识、治疗、效果及主管医生治疗水平的了解,而术前则侧重于满足情感需求。但由于眼睛局部解剖结构抽象,致使病人对疾病知识难以理解。在不了解相关知识的情况下,病人担心手术后眼睛失明甚至丧失眼球,心理压力很大,因而对健康教育和心理指导的需求更高,这可能为成为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满意度不高的原因之一。另外,护士往往把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常规的治疗与基础护理,而忽略了病人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加之由于护士本身对角色和护理功能定位普遍存在偏差_6j,护理教育中对护士的沟通能力的培养、心理知识的教育不足,致使护士缺乏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的能力,造成健康教育不足。
2.2临床护士主动服务意识不强,主动深入病房接触病人不够:一般来说,眼科病人以老年人居多,且多数有视力下降甚至失明,有的术后需包扎双眼,自我照顾能力下降,进食、穿衣、入厕等日常生活都需要别人帮助,此时病人对护士的主动服务需求显得尤为突出。而且可能由于护士只能做到病人要我做什么,而不能做到我应为病人做什么。另外,如果忽视患儿的特点也会使患儿产生相应的应激反应。另一方面,病人眼睛局部有病,但绝大部分病人全身状况良好,致使护理人员思想上麻痹,警惕性不高,放松了对病房的主动巡视。护理人员对治疗护理方面可监督检查的“硬指标”如注射、点眼等比较重视,因为不能完成就能被发现而受批评,严重的会引起医疗事故,而对巡视观察无法监测的非硬性项目则不重视,尤其是晚间无人监督时,不能按分级护理的要求认真及时地巡视病房,主动解决问题。
2.3没有考虑到病人的收入、学历情况对其满意度的影响:刘伟等研究指出具有较高的经济收入和文化水平的人需要更多的尊重,更重视服务态度,提示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评价不仅取决于护理服务的质量,同时病人的经济状况、文化也影响其对满意度的评价”。因而在临床护理实践中,既要注重护理质量的全方位提高,又要针对特殊人群制定特殊的政策,以满足不同人群的健康需求,提高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一般地,病人收入、文化程度越高,其对医疗护理的期望值越高,病人所期望的护理服务质量不仅仅是服务态度好、技术操作好,而且对病房环境、生活服务、心理服务、健康指导等有更高的要求,因此收入与文化程度高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不高。而收入与受教育程度低的患者,其主要重视医疗护理结果,对环境、生活服务及心理护理的要求相对低,因而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相对较高。
3提高眼科护理工作满意度的若干策略
现代“以病人为中心”整体护理模式要求要在有限的时间内与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交流沟通,并对患者要进行适当的心理护理,让患者感受到手术室护士的热情与亲切,让尽快地消除焦虑、恐惧、紧张的心理。
3.1与病人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沟通能力从来没有象现在这样成为个人成功的必要条件!一个人成功的因素75%靠沟通,25%靠天才和能力。建立良好的管理沟通意识,逐渐养成在任何沟通场合下都能够有意识地运用管理沟通的理论和技巧进行有效沟通的习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在护士与病人不断互动的眼科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随着整体护理工作的不断深入开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心理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要做好这项工作,护患之间的有效沟通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作为护士应充分认识到沟通交流的重要性,并将沟通交流落实到工作的一言一行中。
但在临床上为什么有的护患关系和谐而有的却总是发生冲突呢?这就有一个沟通的技巧问题。沟通可大致分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性沟通。在语言沟通护士要首先注意在语言表情及动作上表现出对患者的友善和同情,态度诚恳而温和;其次,要注意在谈话方式和谈话的内容。在非语言性沟通过程中,要语调舒缓而温和,使患者感到亲切和信任;同时,在与病人交谈时,眼神可以显示出一个人的特征,可以表达和传递情感。有人说:“微笑是最美好的语言”这话颇有道理。
总之,护理工作始终与沟通相伴随,沟通能建立相互理解、信任、支持的护患关系,特别是对那些病情较重,病程较长的病人更应该体现出同情、体贴和尊重,使我们的心理护理工作能够做到病人的“心坎”上,能够运用我们的沟通技巧更加有效的提高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
3.2对眼科病人进行心理护理:温和友善的态度,热情亲切的语言,真诚备至的关怀,恰如其分的解释宣传指导等,会使病人尽快熟悉适应环境,感到欣慰,得到启迪,受到鼓舞,起到其他任何治疗措施包括药物和手术等所起不到的和不能取代的心理治疗作用。因为良好的心理过程,有利于机体调动自身的全部抗病防御系统功能,稳定和改善内环境,提高机体对外环境的适应能力。
为此,护人员应该根据患者的性格、职业、文化程度等,恰当地向患者解释病情及手术的必要性和术后情况,同时,让患者充分了解医院的概况,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及对医生的信任。有条件的医院可让患者观看以往手术过程的录像,增加对手术成功的信心和安全感。具体地:
a.满足病人的自尊心。当病人踏人科室时,护士应立即主动热情地上前迎接病人。表现出主人的亲切和友善,使病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b.消除紧张不安的心理。以热情诚恳的态度,亲切柔和的语言来接待病人,使其尽快熟悉医院环境,消除陌生感,产生安全感,增强对医护人员的信任。
c.消除病人对疾病所产生的恐惧。病人人院后,护士应及时完成各项检查,详细询问病史,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向病人耐心、细致地讲解有关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入科后的治疗护理等。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回答病人所提出的有关疾病的问题,并给予鼓励,指导病人在治疗期间应注意的有关注意事项,以减轻病人对疾病的焦虑,使病人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使病人处于良好的治疗状态,达到医患协同治疗的目的。
d.避免和缓解焦虑悲观心理。病人手术后急于知道手术效果,必然产生焦虑心理,甚至会出现悲观绝望的心理,从而引起神经内分泌紊乱,不利于术后机体康复。因此,在心理护理中,应根据病人的心态,分析其心理活动规律,使心理冲突得到解脱,由悲观转为乐观,由失望转为充满希望,从而增强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和毅力,把焦虑的心理转移到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中去。
综上所述,眼科病人特别需要高水平的心理护理。因此,应该通过努力加强心理护理工作,来不断改进和提高眼科护理工作质量。
3.3运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与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告诉我们,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感情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也说明不同年龄、职业、工作和收入状况的人的需求是不同的,因此,应该针对不同情况分别护理。例如,在满足患儿及家属的要求时,由于患儿来到陌生环境,主要表现是惧怕陌生人、陌生环境以及日常生活习惯的改变等。因此,可以给患儿安排了单间温馨病房,室内挂放卡通图片,允许摆放患儿喜爱的玩具、图书、鲜花,但要保持整洁。配置电视、录音机,低声播放音乐,使病房里的气氛轻松、活波、充满童趣,降低患儿的应激反应,他们的满意度就高。如从边远山区来的病人,家中条件非常艰苦,医院的环境、饮食可能优于家里的生活环境,如果视力恢复良好,他们的满意度就高;而一个教授住院了,由于其平时生活优越,对医院的环境自然要求高,而且其对疾病的病因、治疗方法、滴眼液的作用与不良反应、眼病与全身病的关系等知识都急于了解,如果护理人员不能对其进行这些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病人满意度就会相应下降。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论告诉我们,影响人们行为的因素有两类:一类是保健因素;如果缺乏,人们对环境将产生不满意。另一类是激励因素,这类因素却能提高人们的满意度。因此,在眼科护理工作中,我们不但要注重健全保健因素,更要注重采用激励因素。在保证患者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尽力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提高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
3.4体现人文关怀精神: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积极应对“人世”后医疗市场形成大市场、大竞争的格局,更好地服务经济建设,保障人民身体健康;面对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医学科学的发展,病人的诊疗要求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为了满足病人需要,提高病人的满意率,在护理病人的过程中,人文关怀始终贯穿其中。
a.更新观念、学习和掌握人性化服务理念。将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把方便护士转变为方便患者是护士工作的宗旨,一切从患者的利益出发,让患者收益,不断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要把病人当亲人。处处尊敬患者,服务细致周到。
b.转变护理工作模式。责任护士在病人人院时,热情接待,介绍人院须知,做好导诊导检服务,合理安排护理时段。尊重病人的知情权,实行事先告知制度。检查前后,手术前后,护理工作做到有解释、有指导、有效果。
C.实施人情化管理,使病人有“病房是一个舒适的家”的感觉。在抓管理过程中,护理人员把情与管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同情心爱心的驱使下,恰到好处地进行管理,让病人在住院期间感到病区是个家,这里有温暖、有爱心、有同情、有支持、有理解、从而有治愈的信心。
d.加强护士礼仪服务的规范建设,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把人文关怀贯穿到临床护理工作的整个过程中,为病人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
关键词: 老年人 养老服务中心 户外环境 设计研究
一、养老服务中心概述
(一)人口老龄化概念
人口老龄化指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的动态过程,指人口年龄不断增加的人口现象,其简单的表现形式是老年人口比重上升。国际上通常将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7%或者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作为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我国自199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经过15年的发展,我国成为世界上不但人口最多而且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且老龄化速度快。因此,妥善考虑老年人的养老安置问题成为社会面临的重要课题。
(二)养老服务中心相关概念
1.养老模式
中国社会中,老年人的养老模式主要有居家养老、机构养老和社区养老,并随着生产方式、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变化。
(1)居家养老模式,即在老年人自己一直居住的家庭内养老的一种养老模式,其与普通住宅基本一致。居家养老是我国最主要的养老模式,这种养老模式以自理和亲友照顾为主,社区老年设施提供必要的养老服务为辅的养老模式。
(2)机构养老模式,即集中为老年人提供养老场所,其中包括各种医疗服务设施、文化活动场所等,形成独立又完善的养老机构。机构养老是由社会提供的养老机构接纳单身老人和老年夫妇居住,并提供生活、起居、文化、娱乐、医疗保健等综合服务的养老形式。其设施一般包括老年公寓、养老院、护理院和关怀医院等。机构养老的优点是住区有配套的老年医疗、文娱、照料设施,对老人的照料更专业化。
(3)社区养老模式,社区养老是介于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之间的一种养老方式,指老年人居住地点仍为自己家庭不变,由社区提供和承担社会化的照料、医疗等养老服务。社区居家养老不同于家庭养老,它实施的前提是在居住区建立社区医疗中心、家政服务中心、健身娱乐场所等配套设施。社区养老服务形式主要有两种:由经过专业培训的服务人员上门为老年人提供照料服务;在社区创办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为老年人提供日托服务。目前社区养老模式还处于探索阶段,存在许多不足。
2.养老服务中心
养老服务中心属于机构养老模式范畴。其中包括老年公寓、养老院及护理医院。
老年公寓:以家居形式为主,辅助养老服务体系的老年人养老设施。在老年公寓内,老年人独立分套自居,或多个老人以家居形式半独立自居。根据老人需要照料的程度,适当配置公用设施和服务管理人员,开展必要的照料和生活服务。
养老院:专为接待自理老人或综合接待自理老人、介助老人、介护老人安度晚年而设置的社会养老服务机构,设有生活起居、文化娱乐、康复训练、医疗保健等多项服务设施。
二、养老服务中心外环境设计概要
(一)养老服务中心户外环境设计原则
1.安全性与健康性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各部分机能相对衰老,他们对于生活环境的安全性要求特别高,室外活动场地的设计要加强空间和细节的处理,真正做到可视性的安全,减少老年人活动时的碰撞和跌倒几率,促进老年人在室外进行运动和参与公共交流活动。比如:设置无障碍设施;在运动健身区域的地面设置橡胶软铺装,从视觉和触觉两方面让老年人感受到场地的安全性,提高老年人对健身器材的使用率,增强老年人的体魄。另外,空间的视觉通透性可以在老年人的心理上形成安全性暗示,因此,可以在步行系统和小范围的交流广场形成半封闭式的围合空间,并且安装配套的监视系统,提高环境的安全性和可控制性。
2.舒适性与便捷性
老年人生活环境的舒适性主要体现为:安静的选址环境,干净而齐全的户外设备,可供选择的不同组团的交流活动场所,坡度合理的道路地面环境,地面铺装的防滑性和良好的触觉效果,室外休憩环境的通风性及日照效果;步行系统中座椅设置的合理间距等。
老年人养老环境的建设除了舒适性外,便捷性也是非常重要的,便捷性主要体现在老年人的出行方面,比如:养老服务中心的周边环境,包括购物环境、附近的医疗点、公园、老年活动中心、博物馆,以及出行的交通设施的合理设置等;在养老服务中心范围内,老年居住区与休憩区域、老年大学及广场等的距离适当。
3.易识别性与领域性
在养老空间的环境设计中,由于老年人的视力和听力明显下降,对事物的分辨能力减弱,易识别性显得非常重要,户外环境的标志性模糊给老年人的生活带来很多困难。在设计中,我们可以通过养老服务中心建筑入口的交通位置造型及色彩的差异对老年人进行引导;运用视觉、听觉、触觉等设计手法对老年人不断地进行有意识的提示,比如:小品、雕塑、地面铺装和指示牌等。
(二)老年服务中心环境设施设计要点
随着老人年龄的增长,活动空间呈现范围不断缩小的倾向,活动积极性呈下降趋势,使老年人的活动空间越来越局限在室内活动范围内。所以,创造良好的户外空间对老年人格外重要。
1.总体规划设计要点
建设老年养老服务中心是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方面,而养老空间的总体规划是设计最重要的环节。老年空间总体规划不仅要解决老年人的居住问题,还要担当起提高养老户外空间环境质量的重任。为此,在户外空间规划上要充分发挥各部分的功能,合理利用。具体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围绕老人基本需求,为其增加环境硬件。可采用无障碍技术保护良好的环境秩序,使社区有很好的安全性和舒适性,选择的技术标准和技术措施均要关注老人的特殊需要,体现人性化关怀。
第二,区域空间及道路网划分满足社会生活的需要,并与社区管理、生活服务、医疗保健、文体休闲、商业等衔接配合。
第三,社区中设置生活服务、医疗保健及紧急救助等环节,尤其注重对行动困难者、残障者等的关注,遇到突发事件按应急预案采取措施。
2.入口空间设计要点
在社区环境中,入口空间对内外空间起到衔接作用,同时赋予人们视觉和心理上的转换和引导。同时入口空间可以表现为一种文化内涵,包含特定环境的时代文化、区域文化和人文特点。
主入口空间体现整个养老服务中心的品质,是整体养老空间的门户,虽然以交通功能为主,但是配合着广场的设计可以作为交往的场所,是老人休闲、放松、散步的地点之一。社区的入口空间设计要结合所处的位置和区域,尽量在体量、造型、色彩、材料等方面反映区域特点,与环境和人文统一和谐,同时造型要独特、有新意,使入口空间能从周围环境中得到强调,成为环境空间的视觉中心。
户前入口空间是社区居民到室外必经的空间,是连接室内和户外的过渡空间。它的使用率非常频繁,因此对于此空间设计应有特殊的要求。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
第一,老年居住建筑阳面开门。为适应老年人体质较弱的特点,老年人居住建筑出入口宜采取阳面开门,避开寒冷的季风影响。门前出入口内外应留有不小于1.5m×1.5m的轮椅回旋空间。
第二,老年居住建筑出入口台阶设计。居住建筑出入口门前平台与地面高差不宜大于0.4m,应用缓坡台阶和坡道过渡。公共建筑主要出入口应设老年专用通道或设兼顾老年涉足的通用出入口。主要出入口应尽量缩小室内外地坪高差,应用缓坡台阶和坡道过渡,缓坡台阶踏步踢面宜取100~120mm,踏面宽宜取380~400mm,坡道坡度不宜大于1/12,台阶与坡道两侧应设扶手。出入口前可用升降平台代替坡道,出入口平台、台阶踏步和坡道应选用坚固、耐磨、防滑的平整材料,宜用天然石料,不宜采用砖砌抹面的做法。
第三,老年居住建筑入口标识设计。老年居住建筑出入口设计要考虑老年人记忆力衰退等特殊的生理特征,在造型设计上应具特色,标志鲜明,宜于辨别。突出标志性特色,可防止老年人迷路忘家,是老年建筑功能的特殊需要。
第四,老年居住建筑雨篷设计。出入口的顶部应设雨篷,一则可供躲风避雨,同时可以躲避上部坠落的物体。其覆盖宽度应超过平台和坡道的宽度,雨篷向前挑出长度应超过入口台阶首级踏步0.5m以上。
3.道路空间设计要点
道路空间是养老环境空间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关系老人的日常出行、邻里交往、休息散步和游戏消遣等多种行为活动,是老年住宅户外空间设计的重点。合理的道路规划不仅可以使车行和人行合理地分开,尽量避免交叉,还可以为居民提供便捷的交通。人车分流的交通组织体系最早在20世纪20年代由美国首先提出。合理的人车分流系统可以保持居住区内部的安全和安宁,保证社区内各项生活与交往活动正常舒适地进行。人车分流的交通组织有平面系统分流和立体分流两种方式。平面系统分流的特点是汽车和行人流线分开,车行道分级明确。车行设在居住区、居住小区或住宅组群周围,并伸入小区或住宅组群内,在道路尽端设停车场或回车场。步行道则布置于居住区或居住小区内部,将绿地、户外活动场地、公共建筑和住宅联系起来。立面系统分流的特点是立体空间不同层次的道路实现人车分流,并通过抬高步行平台、建设屋顶街道和天桥等进行分流,利用车行道嵌入地下或半地下的方式实现人车分离。
4.户外照明设计要点
养老服务中心的户外照明设计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功能性照明,功能性照明的主要目的是为老年人的晚间出行提供一个安全、方便的照明环境。另一类是景观照明,景观照明的主要目的是为老年人出行时能享受美的环境,颐养天年。
(1)功能性照明
功能性照明主要涉及区内道路和区内居民活动场地的照明。夜晚,老人主要在这些地方散步、休憩、和其他人流,充足的照明有利于老年人的室外活动。区域道路以人为主要使用对象,对机动车限速。它的照明是附带了一定景观需要的功能性照明。灯具一般呈单列,既能满足照明要求,又能节约用电量。照明间距一般在15~30m之间,安装高度通常在4~8m之间,一般不应超过道路两侧建筑物平均高度的一半,也不应小于道路宽度的一半。休闲区照明的设计目标是为老年人聚会提供友好的氛围,使障碍物清晰可见,以保证老年人能够安全行走、游玩;同时消除暗区,抑制综合区内的犯罪活动。在满足以上要求的同时,限制逸散光从窗户射入室内影响老年人休息。台阶和坡道处的照明装置可以安装在栏杆上或台阶侧墙上,在正常观察者的眼睛的下方,可以提供所需照明水平又不产生眩光。
(2)景观照明
老年居住区内的光环境建设不仅要满足居民夜间出行的功能性需求,更要给居民美的享受。我们在进行住区景观照明设计时要注意:首先,富有创意的灯光设计不能忽略或减弱其功能性照明;其次,设计目的是使照明对象在灯光的装点下更美丽,同时光源不能产生眩光和造成光污染。
①树木照明:树木的照明以白色及白绿色混光为主要色调,方式主要取决于其形状和结构。对于树干和树冠舒展的树,照明的重点应突出树的结构;对于树冠浓密、姿态优美的树,必须从树冠外进行照明,重点强调树形;对于树干舒展、树冠叶片较为浓密的成年大树,采用组合式照明强调树的结构等。
②绿地照明:老年居住区公共绿地照明属于弱光区,可以沿边采用低矮的草坪灯,不仅在草坪上形成优美光晕,且对人行道路有合适的照度。在设计时主要考虑草坪的面积问题:较小面积时可将草坪灯与庭院灯结合,为人在此活动创造舒适的亮度环境;较大面积时宜采用高杆灯以提供整体的照明环境,再辅以庭院灯等照明形式提供局部照明环境。
③水体照明:静止或平缓的水面有镜面反射的效果,常常在水体周围设置照明设施,灯光映在水面上形成倒影,波光粼粼,显示出梦幻效果,美化老年人居住区的环境。在布置光灯时,应注意不要让水面反射出灯和光源的像而导致眩光。灯具布置亦可将泛光源放在喷射口处或水的回落处,或者两处都放。在喷射口下设灯,由于水和空气的反射率不同,进入水面的一部分光会保持在里面;在落点设灯,水的形状像下雨时的雨点,而在落点下10cm的泛光灯会使水点看起来有闪烁的效果。
三、结语
在我国较发达的一线城市中,除了有政府兴办的福利院外,还陆续出现了托老所、老年公寓等商业化的养老机构。这些商业化的养老机构在老年人的居住、医疗卫生、文化娱乐等方面都进行了现代化设计,老年人养老领域逐渐得到了政府的重视,老年社区、老年公寓不断涌现,但是,现存的养老院大多比较重视建筑及室内空间的设计,对于户外环境景观设计的研究还不够成熟,希望在今后发展过程中能逐步改善各种不足,为老年人创造宜人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宣炜.浅谈混住型老年公寓的公共交往空间设计[J].山西建筑,2009(10).
[2]周俊山,尹银.老龄化社会的日本老年住宅发展及借鉴[J].日本问题研究,2008(3).
[3]胡仁禄.老年居住环境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5.
【关键词】 突发事件;急诊;急救;医学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6228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2996-02
1 急诊急救的必要性
生命是最重要的,无论什么时候,在什么情况下,生命是一个人生存最起码的前提。急诊急救是对生命的尊重,是在捍卫生命的权利。当今社会发展很快,人们也在从事着不同的事情和工作,外出的时间也在增多,很多人常年奔波在外,这都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埋下了隐患。在发生意外事情的时候,急救显得很重要,如果没有及时地拯救发生突发事件的患者,很可能让其失去生命。如果是在医院,急诊显得更为重要,急诊需要全体医生和护士的共同抢救,只有多方面的积极配合才能让病人得到及时的救助,拯救病人的生命。所以在当今社会下急诊急救是很重要的,它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全,社会的和谐稳定等多方面的内容,只有及时地采取正确的急诊急救方法才能拯救病人于危难之间,让病人重新站起来。
2 急诊急救应注意的问题
21 病人第一的原则 无论什么时候,在医院里病人永远是第一位的,出于对生命的尊重,医院在遇到紧急的突发事件时一定要先给生命垂危的病人治疗,这个时候不必考虑挂号的问题。有很多医院在这方面做得不是特别好,他们没有对发生突发事件的病人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这导致很多的病人失去了鲜活的生命。还有的医院在对病人进行抢救时没有对病人进行严格的检查,而是靠经验判断病人什么部位出现了问题,工作态度不认真,敷衍了事,从而导致延误病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甚至使病人失去生命。
只有对病人全方位地检查才能分清病人的伤势和病情,但很多的医院并没有做到这一点,他们只是急于抢救现有的病人,没有用客观清醒的头脑对病人的整个伤势进行分析,只有到了在手术或者医治的过程中才发现了新的问题,这是一种很不负责任的治疗方法。医生的本能是救人没有错误,但同时要保持客观、冷静的头脑也是至关重要的,否则很可能对病人造成更大的伤害。因此在手术或者治疗之前就要对病人有合理的全方位的检查,这样可以检测病人的病情及其严重度,没有全面的检查是无法对病人对症下药的。但这个过程中,值得提出的是,一定要对病人进行全面又快速地检查,如果速度不够快,磨磨蹭蹭,拖拖拉拉,很可能会对病人的生命安全产生很大的影响。
3 提高急诊急救效率的方法
31 提高医护人员的医疗素质 对于医生和护士来说,虽然治病救人都是每天重复的工作,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很多的医生和护士态度不端正,工作不认真,操作不规范,这都可能对病人病情的治疗产生很大的副作用。对于发生突发事件的病人来说,医生的一个小小的动作上的问题都可能对病人产生很大的影响。重要的一点是,医护人员要保证忙而不乱,粗中有细,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在慌乱的情境中保持一份冷静和客观,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对整个的救治的过程是很有帮助的。
32 医疗设备的改进 医疗设备的不先进导致了很多病人不能及时地进行治疗,或者不能用最先进的治疗手法达到最理想的治疗效果。很多的中小型医院里的检测仪器和设备的误差比较大,很多的测量值都是不准确的,在这很大程度上导致对检测的结果判断有误,找不准病人的最佳治疗方案,这无论是对医生还是病人都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做法。为了提高仪器的使用和精度,国家在这方面应加大对医疗设备的投入,保证医院具有先进的医疗设备和医疗手段。在医生之间广泛地开展先进仪器的使用教学,加深大家对先进仪器的熟练使用。只有有了先进的医疗设备才能对病人的病情加以准确的分析,之后对之进行精确的治疗。
4 适当学习急救的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意外情况和突发事件,这个时候我们掌握一些基本的急救常识来救人是很有必要的。下面介绍一些常用急救的方法。首先最重要的是学习对于突发病如心脏病的急救方法,当这种情况出现时,要将病人置于硬板床或平整的地面上并通风,解开其衣领扣子,使头部后仰以保持气道通畅,此时可以两手掌根重叠,按压其胸部必要时要进行人工呼吸。关于溺水事件,当发现他人发生溺水事故的时候,尽快找到方便可取的飘浮物抛给落水者,比如救生圈、木块等。如果没有也可以找到长绳或将腰带,围巾连起来后抛给落水者,将其拉上岸。冬天发现踩破冰面的落水者,救助者一定要趴在冰面上匍匐接近落水者,同时应尽量减轻自身重量对冰面产生的压力,以防压破冰面适得其反,然后再将方便可取的物品,如围巾、长绳或竹竿等抛给落水者拉他上岸。如果自己溺水,不要慌乱,不要胡乱拼命挣扎,不要将手臂上举乱动,这样会致使人体在水中失去平衡,身体就会下沉得更快。除大声呼救外,落水后应立即屏住呼吸,如果感觉到上浮时,应尽可能地使头部后仰,使鼻部能够露出水面呼吸,但千万不要试图将整个头部伸出水面,这时要等待救助者的出现。遇到烧伤情况,尽量脱去被烧毁的衣物,防止创伤面积增加,当遇到着火时应迅速卧倒,在地上匍匐前进,迅速逃离开现场,不管是被火烧伤还是酸碱烧伤都应及时冷疗,这样能够阻止热力继续作用而使创面加深。掌握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自救和他救的方法可以保证我们在面对重大突发事件中保持冷静。
5 结 语
珍惜生命,健康常在。当面对突发事件给我们压力时,学会急诊急救无形中给了我们坚固的盾牌,此次的调查研究正是证明了善于急救营救的必要性。国家也在政策方面采取了很多措施来提高医疗的设备,总体来说技术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和改观,有人说是急诊急救带给我们第二次生命,所以掌握急诊急救的科学方法是很关键的。
参考文献
[1] 魏红云撰写急诊急救护理论文的体会――《现代护理》,2005年11期
关键词:老龄社会;生命周期社区;发展战略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practical explorations have been carried out to deal with aging society in developed countries , especially in urban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field.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experiences and measures of these studies with respect to transportation, residential planning, public infrastructure planning, and policy making in some areas and countries.
Key words:aging society;life cycle community;development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1)-03-56(5)
老龄社会的到来,给各国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课题。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国家和地区都在根据各自的实际,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本文根据有关文献,对部分国家和地区应对老龄社会之举措略作归纳,供读者参考。
1交通
针对目前老人交通出行存在的问题,不少学者对此进行探讨和研究。从老年人的出行安全、出行时拥有的尊严到交通设施和运输工具的完善、交通法律制度的设立和规范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美国波特兰州立大学城市研究与规划学院的Deborah Howe指出,全美以小汽车为主要工具的蔓延式交通发展具有普遍性,这个现实严重限制了老年人的活动可能。家庭成员、朋友以及社会服务系统,都面临着帮助老人克服因交通现状带来的出行障碍的挑战[1]。
Nobuaki等日本学者应用个体需求模式构建老年人外出决策模式,探讨活动地点可及性对老年人外出行为的影响,此模式特殊之处在于纳入时空角柱(Time-Space Prism)的概念,以衡量老年人活动地点依时间变化的可及性[2]。研究结果表明,日本老人外出最多的活动以娱乐为主,其次是旅游,第三是购物。外出活动次数和时间随年龄增加而递减,夜晚多不考虑出门。地点可及性会影响老年人外出的频率。少数老年人希望减少工作与家务的时间和次数,增加外出休闲的时间和次
数[3]。
Hector Correa在规划老人运输设施的研究中,采用线性规划的方法(Linear Programming),研究大众运输系统中最合适的老年人车辆服务计划,结果发现最合适的计划为设置辅助老人行驶的固定路线及固定班次的专车[4]。
美国宜居社区合伙人(Partners for Livable Community)在老龄化场所设计技术辅导中认为,家庭住宅与公共空间的分离产生了与弹性的交通方式及满足日常需求相关联的问题。尽管城市和大都市区有很多公交选择,但大多数公交系统还不能完全整合,或者是在服务的提供与获得方面存在严重差距。公共项目大多是为了让老人有车可乘,而不提供其他交通方式。大多数老人会因健康、舒适和方便的原因想要开车出行,因此,帮助老人能一直自己开车十分必要[5]。
Xinyu Cao认为,最近几年,为减少车行而采取的土地利用政策,显示了让各种人群生活更有效率的希望。但是,这些政策对老年人群并没有给予很多的关注。根据2003年北加州的一项关注老年人对居住和交通方式选择的研究,所收集的数据表明老龄人偏好不用车行,但又不像年轻人那样去选择到满足他们偏好的地方去居住。一般说来,老年人比年轻人开车少,更多的使用其他交通方式[6]。
Deborah Howe认为,在全球化趋势下,传统都市地区出现“逆(去)都市化”现象。生活型态的改变影响着迁徙、生育率和家户结构,这给老年人的交通出行带来新课题。
2居住
发达国家对于老年居住问题的研究开始较早,给老年居住模式提出许多不同的建议。国外学者认为,老人居住模式的选择必须尊重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社会价值观念。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各国,老年人大多独居,但两代人之间保持着较为亲密的关系,因此在老年独立社区的建设、社会养老网络服务以及社会养老机构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实践与探讨。以日本为代表的东方国家,在老年居住方面的研究成果也较为突出,尤其是20 世纪60年展起来的两代居住宅,成为东方国家的重要养老模式。
近几十年来欧美国家老年住宅设计建设历程可以归纳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专为老年人设计的无障碍住宅。一个住宅小区内建设一至两栋无障碍住宅,内设专为老人服务的系统。但是许多国家在实践多年后,发现这种方法很难行得通。因为无障碍老龄住房造价昂贵,收入低于平均水平的老人无法问津,而且老年人在楼内见到的都是同龄人(医护人员除外),生活失去了活力和朝气;第二阶段是演变式老年人住宅。 这是在一栋一般性住宅中,拿出几个单元作为老龄住宅,在住宅内设立专门为老年人服务的设施,并可向附近的老龄住宅提供服务。这种居住形式的出现,谋求老年人住户与其他一般住户之间的密切交往。而在混合型的公寓中,老年人住户所占比例一般都不大;第三阶段即适应老龄社会的通用住宅。满足大多数人不愿频繁搬家,更希望在自己从青年时就生活的家中度过晚年的心理需求,在设计和建造时就将老年人的需要考虑进去,让老年人能自己照顾自己,且逐步加以实现。当然,所有这些需求的实现会增加投资,据日本估计,全部考虑这些需求,所增费用不会超过房屋造价的10%,而若在开始时只考虑基本需求,则所增费用不会超过房屋造价的1%[7]。
M. Scott Ball在《“住所的适老改造”:地方政府工具》( Aging in Place: A Toolkit for Local Government )一文中,强调大力提倡“在地安养”(Aging in Place)居住模式,并将“在地安养”的核心归纳为三个关键的地方策略:(1)医疗保健:将医疗保健的提供与住房和规划方面的行动相互整合;(2)环境:住房和城市设计;(3)规划和区划:房产和区位[8]。
麻省理工大学的Justin Fay在《社区养老》(Aging in Community)中介绍了美国社区养老的有关情况。他指出,最近几年,一项为寻求长期住宅的高龄者提供的选择开始流行――退休人员服务社区(the Continuing Care Retirement Community,CCRC)。CCRC鼓励“积极的独立生活”,同时也提供短期康复和长期持续性照顾选择。CCRC在同一地点满足了这些变化的健康保健需要,使一个人在社区里体面且有归属感地生活,不必搬迁并去适应新环境[9]。
Yong Wang认为要吸引更多投资到老年住宅上。目前在中国,许多国外资本投入在办公楼、住宅、商业、物流和旅馆等房地产产品上,几乎没有投资用于老年住宅。随着地产开发商开始认识到老年人的需求,盈利性质的老年住宅市场逐渐兴起。增加的中产阶级人数,及传统老年护理的社会文化的迅速改变,显示了老年人对更高质量的退休、养老生活的极大需求。文章分析了美国开发商和投资人的机遇与挑战以及美国老年住宅对中国的影响,为潜在的美国开发商和投资者提出了一些建议策略,让他们瞄准中国这个资本市场[10]。
Cheung Kar Yee Regina就居住环境的满意度和私有化对单身老人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证实了私有化对单身老人的负面影响,建议采用“公共导向”的方法提供和分配住房[11]。
新加坡通过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多代同居或父母与已婚子女近邻居住,开发出多种类型的“多代同堂组屋”,其空间关系基本相同,分为主体房和单房公寓,以起居室连通,两户既分又合,适应两代和谐共处。
英国政府为老年人提供各种形式的修房和住房津贴,提供价格优惠的住房贷款并且减少老年人的税收。同时成立“全国调配房屋委员会”,帮助老年人和其他人调配住房[12]。
3设施
M. Scott Ball认为,许多公共政策的调整使老人能够继续生活在社区里,但是主导的规划实践和医疗服务体系是在老年人口比例和人均寿命比现在小很多的时期形成的。因此过去几十年的政府规划和发展实践几乎没有考虑“生命周期社区”(Life Cycle Communities)(居民可以舒适地在这样的社区生活一辈子)的要求。现在的外界物理环境没有鼓励老人独立生活,现在的医疗体系也没有与家庭护理相协调以高效地抚养高龄人口,老年护理的规划师和协调人员需要调整工作重点,掌握其服务变化的人口结构。
杨松裕认为,高龄者适宜的居住环境以他所熟悉的住家及其附近场所为主,考虑到住家门口常是高龄者们的聚集地方,可在门口处设置支持高龄者聚集、聊天、晒太阳等活动的设施,建立公共性的空间。依照“食”、“医”、“住”、“行”、“育”、“乐”六项,将都市小区服务设施分类为小区维生系统(食)、小区照护(医)、居住方式与设施(住)、交通系统(行)、教育与文化系统(育)、休闲活动(乐)这六个方面,再依其属性分别规划其不同的公共设施。杨松裕建议:(1)制定高龄化社会服务设施设置标准及有效的定量:因应高龄化社会的来临,需研拟一套新的服务设施的设置标准;(2)寻求一套由政府与民间合作的机制:可由政府提供土地、筹编预算、负责设计施工,完成后,委托民间自行管理,或者是政府提供土地,交由民间开发管理,或者是政府提供金融或其他行政协助,由民间自行寻觅土地兴建与经营[13]。
瑞典在社区中建有老年人日间活动中心、居民交流中心和满足不同爱好老年人的活动场所,可以为老人提供诸如治疗、理发、沐浴、送饭到家、电话预约、流动图书馆、洗涤、除雪等各项服务,这种活动中心可以单独兴建也可作为住宅的一部分而设置。
英国提倡将老人住宅分成小组散布在较大的住区中,通过住区服务功能来改善老年人的居住环境,如设置老年饮食服务部和老年俱乐部等。英国富裕城镇中心地区,如温切斯特镇,老人选择在这里购买小型公寓套房时,就将质量和地理位置视为重要的考虑因素。因为城镇中心生活安全,与外界联系方便并容易获得医护照顾。此外,博维斯公司和伯明翰大学医学系曾合作推出一种高龄老人医疗服务公寓,服务项目多达25种,包括专用饭厅、24小时看护、车送商店购物等。凡设有这类公寓的地方,附近社区的高龄老人都乐意来这里接受周到服务,仅有2%的人到养老院去。尽管这类公寓的售价很高,还是很受欢迎。究其原因,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入住的老年人能够方便地与外界进行联系。
香港2030发展规划建议,由于老人往往活动空间有局限,地区环境设计和设施的提供对老人十分重要。提供适合老人的地区环境的关键因素有:(1)物理方面:住宅设计符合安全、舒适和高质量的环境,比如提供把手、最少的台阶和最小的坡度等;(2)服务:可达性、价格和服务范围;(3)交通:可达性和支付能力。(4)安全和治安;(5)社区设施:社会中心、俱乐部、开放空间、聚会地点和非正式援助联系资源;(6)以上各条的互连衔接。规划中还提倡建设足够的教育、文化、休闲设施以满足增加的老年人口的需求。例如,在重新开发老社区时,应将受到影响的老人们在同一小区重新安置住房,使他们可以继续在家庭所在的社区生活,维持社交网络。为保证重建项目对居民尤其是老人受到干扰的最小化,出台政策,将居民尽最大可能地重新安置在同一个地区。为了适应战略规划的目的,两个土地利用的概念被提出来。第一个是“复合的环境”(Integrated Environment),提供针对各年龄层的社会和物理设施。第二个是“退休社区”(Retirement Community),力图以老年居民为目标对象。另外,公共空间的设计,鼓励各年龄居民之间的交流[14]。
美国老年护理行业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已经比较成熟和完善。目前已开始提供上门服务,方便那些愿意待在自己家里的老年人。养老机构派出经过培训的护理人员到老年人家中帮助完成日常事务,协助老年人进行一些健身活动。美国老年人普遍比青壮年富有,为老年服务不仅是社会的需求,而且蕴含着巨大的商业潜力,极大地吸引了商业投资。
4制度
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许多国家制定了相关法律规范和制度保障系统。
英国住房建设部和地方政府于1969年,首次明确规定了老年居住建筑的分类标准,并在1986年开始采用国际慈善机构(HTA)制定的标准,以适应老龄化发展的趋势,对老年低收入者实行住房补贴制度。
瑞典的《社会服务法》规定:必须努力使老年人既能独立生活,又能与他人一起活动,享受有意义的生活。老年人需要在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晒太阳、活动身体、与人交谈,瑞典社区中的房屋入口、通道、户外休息小坐的地方都考虑了老年人的需求,以方便老年人在社区内的活动。良好的环境和设施使老年人享受到社会、商业、文化、交通等方面的服务。
德国是世界上第一个以立法形式强制性推行、实施社会福利和医疗保险的国家,其社会福利保障体系的基本构架是,政府完善的社会福利法规和强制性的社会保险体系以及政府、社会保险机构、养老服务机构三方和谐配合[15]。
美国的老龄化场所设计技术辅导则提出通用设计原则,其中对老年人特殊需要的设计可以让所有人群受益,而不仅仅针对老人。对城市物理环境的改进,让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加独立。通用设计正在从社区的街道扩展到住宅中,如宽走廊、主卧设在一楼、不是球形的门把手、容易够到的电灯开关和入口处没有台阶的住宅等等。这种方法让那些只愿待在自己家中,因年龄渐老而生活变得困难的人们也可以保持独立和稳定的生活。
Xavier Van den Brande指出欧洲社会面临着人口老龄化问题,而扩大老年人口就业是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有效途径,文章详细分析了欧洲社会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四项改革措施:(1)规制改革;(2)财政激励;(3)转变心理态度;(4)改善工作环境。提出解决老年人就业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改革需要配套进行、整体推进,同时还要创造有利于老年人就业的社会舆论和经济环境[16]。
胡蓉、徐颖丽在《美国反向抵押贷款及其对我国的借鉴》一文中介绍了服务老人的反向抵押贷款(Reverse Mortgage)。文章指出,反向抵押贷款自从20世纪30年代诞生以来,作为一种养老金融工具在发达国家普遍存在,成为各国养老体系的一个补充。不同于传统的抵押贷款,它是指拥有房产的老年人把房屋产权抵押给贷款人,贷款人对房屋进行评估,根据房屋净值向借款人支付现金;当借款人死亡或者到达约定的时间,贷款人取得被抵押房屋的所有权,对其进行处置以补偿自己的现金支出。通过反向抵押贷款,老年人可以把僵化的房屋资产转换成流动的现金资产,解决一部分养老问题[17]。
5结语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围绕老龄事业的发展,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很多成效,但和欧美等西方国家在应对老龄社会问题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除了理念、认识方面的差距外,在技术操作层面,特别是在交通、居住、设施和制度等方面,差距尤其明显。我国已进入快速城市化推进时期,城市建设大规模、大投入,基础设施日新月异。在这样的社会转型期,必须把应对老龄社会的策略与行动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发展中国家,既要看到发达国家发展进程中的不足,也要广泛吸取他们的成功经验,缩短探索周期。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在西方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向发达国家看齐,以使我国的老龄事业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Deborah Howe.Aging and Smart Growth:Building Aging-Sensitive Communities[R].Funders’ Network for Smart Growth and Livable Communities and Grantmakers in Aging,Collins Center for Public Policy,Inc.Miami,Florida.No.7.pp.1-16,December 2001.
[2]Nobuaki O,Noboru H, & Yasunori M et al.&Katsutoshi O.A Study on Accessibility and Going-out Behavior of Aged People Considering Daily Activity Pattern[J].Journal of the Eastern Asia Society for Transportation Studies,Association for Planning and Transportation Studies,Tokyo, Japan.Vo1.3,No.5.pp.139-153,1999.
[3]徐渊静.面对高龄化族通工程之因应与对策[D].台湾中国科技大学,2006.
[4]Hector Correa, John Jacoby & Russ Vogel,Planning Transportation Facilities for the Elderly in Pittsburgh[J].Ekistics:the problems and science of human settlements.Athens Center ofEkistics Athens Technological Organization.Athens Center of Ekistics,Athens,Greece,1996.
[5]Partners for Livable Communities. Aging in Place: Technical Assistance Guide[R].Partners for Livable Communities,Washington.pp.1-20,September 2007.
[6]Xinyu Cao, Patricia L.Mokhtarian, & Susan L. Handy. Neighborhood Design and Aging: An Empirical Analysis in Northern California[R].North Dakota State University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September 2007.
[7]朱昌炜,赖晓漆.老年人住宅设计[J].住宅科技,2001(12):8-10.
[8]M. Scott Ball.Aging in Place:A Toolkit for Local Government[R].Atlanta Regional Commission & Community Housing Resource Center.Atlanta,Georgia.pp.1-10.2004.
[9]Justin Fay.Aging in Community[D].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June 2008.
[10]Yong Wang.The implications of US Senior Housing to China[D].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eptember 2007.
[11]Cheung Kar Yee Regina.An Exploratory study on the Housing Needs of Single Elderly Living in Old Urban Slum[D].University of Hong Kong,June 1997.
[12]陈子夏.澳门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研究[D].中山大学,2006.
[13]杨松裕.中华民国建筑师公会全国联合会第五届台湾建筑论坛论文集[C].台湾:[出版社不详].2008.
[14]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香港2030:规划远景与策略(最后报告)[R].香港:2007.
[15]彭嘉琳.从德国、西班牙人口老龄化现状谈我国应采取的对策[J].中国护理管理,2007(4):5-8.
一、老年社会形态及生活模式研究
老年社会形态和老年生活模式作为老年服务体系创新设计的依据和起点,决定了老年服务体系的构成和运作。
(一)老年社会形态
老年社会形态主要包括老年经济形态、老年政治形态、老年文化形态,经济形态是基础,文化形态是影响,政治形态是保障。
1.老年经济形态
老年经济形态是对老年社会的经济活动及其结构和特点的一种抽象表述,主要包括老年需求、老年消费、老年收入以及老年积蓄。
老年需求主要是指老年社会消费和投资总量对社会供给的购买力,老年社会的总需求与总供给达到平衡才能促进老年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老年消费主要是指通过老年用品购买满足老年消费欲望的一种经济,老年消费包括老年消费要素、方式以及成效等;老年收入主要由离退休金、劳动收入和子女供给三大部分共同构成,大部分城市离退休人员有固定经济收入,具有较高的购买消费能力;老年积蓄主要以放入银行“保险柜”吃利息为主,老年群体资金总额占比率很高,但由于传统节俭意识强、缺乏理财信心、医疗养老保障储备等因素,大多数还是银行储蓄为主。
国家老龄委信息,2010年中国老年人消费需求超过1万亿元,2013年中国老年人的消费需求超过1.2万亿元,预计到2015年,中国老年人的消费需求将超过1.5万亿元,到2020年中国老年人的消费需求将超过2万亿元,2050年左右将达到5万亿。但与此同时,老年社会的总供给却严重不足,从而造成了老年经济形态的失衡。
2. 老年政治形态
老年政治形态主要由老年意识形态、老年相关法律法规等构成。老年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比如离不开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逐步完善,随着老龄化问题的不断涌现,近五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文件,对老年社会及养老服务相关产业予以改进和完善。
2013年8月16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措施。会议指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覆盖城乡的多样化养老服务体系,把服务亿万老年人的“夕阳红”事业打造成蓬勃发展的朝阳产业,使之成为调结构、惠民生、促升级的重要力量;2013年7月1日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相比旧法,新法法条从50条增加为85条。新增单列“社会服务”、“社会优待”、“宜居环境”为三章以突出对老年人优待与帮助,完善敬老与养老,以充分实现老年人的“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保障老年人获得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精神上慰藉;2011年9月17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以国发〔2011〕28号印发《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年12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201 1—2015年 ) 》;2008年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民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建设部、卫生部、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税务总局10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全国老龄办〔2008〕4号)。
3. 老年文化形态
(1)“家”文化。家是社会的个体单位,具有浓厚的社会学意义,同时,家更承载了中华民族的信仰,家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崇高地位,具有道德伦理层面的凝聚力和约束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沉淀,中华民族形成了无与伦比的家文化,深刻地影响着社会形态的变迁。老年群体更加注重“家”,
有家就有了安全,有家就有了归宿,有家就有了幸福。
(2)“孝”文化。孝文化在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处于绝对主导地位,在五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孝,具有实实在在内涵,蕴含无坚不摧的能量,“孝行天下”,社会得以进步,国家得以复兴,人民得以幸福安康。孝文化的发扬促进了老年社会的和谐、健康、稳定。
(3)“根”文化。根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沉淀的一项,“根”是什么,根是本源,根是灵魂,根是归属,根是深入骨髓的那份渴望认同的情愫。“落叶归根”,是多少中国人内心最神圣的追随。老年社会的寻根、守根意识更加强烈,他们渴望找到自我,找到内心最深处的归属。
(二)老年生活模式
老年生活模式是老年社会的根本,是养老模式的作用点和落脚点。对老年生活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老年生活模式的构成、以及社会养老模式的体现。
1.老年生活模式构成
老年社会形态决定了老年生活及相应的服务模式。老年生活模式是基于老年社会形态制约的老年活动形式和行为特征的总和,具体由老年“衣、食、住、行、医、护、娱、教、游”等构成。
“衣”主要是指老年衣服的设计、制作、搭配、购买、运送以及护理等;“食”主要是指老年饮食习惯、饮食器具、饮食场所、饮食方式等;“住”主要是指老年居住环境、居住方式等;“行”主要是指老年移动方式、移动辅助器具系统、移动辅助系统、移动辅助视觉系统,从出行方式上看,大致可以分为自如行走、依靠行走(拐杖、扶墙等)、坐立行走(轮椅、推车、自行车、汽车等)、平躺行走(推床等),不同的出行方式决定了不同的室内外环境、工具要求,同时也决定了不同的养老模式;“医”主要是指老年医疗,包括医疗条件、医疗设施、医疗环境等;“护”主要是指老年护理方式、护理设施、护理环境、护理技术等,老年护理目标是“健康、保障、尊严”;“娱”主要是指老年娱乐和体育锻炼,包括娱体方式、娱体设施、娱体环境等;“教”主要是指老年再教育再学习,“老有所教、 老有所学”,进一步丰富老年业余生活,培养各项技能,使其得以继续社会化,可以更加有意义的度过晚年生活,更顺利地适应新的社会角色;“游”主要是指老年旅游,包括旅游产品、旅游环境、视觉传达等。当然,老年生活模式还以其他形式存在,在此不一一列举。
2.社会养老模式体现
社会养老模式是老年服务体系的核心,也是老年社会最直接的外在体现,不同的养老模式有不同的产品体系、环境体系、视觉体系,从而也催生了不同的创新设计要求。我国的社会养老模式主要是以政府政策意向的支持为向导,有什么样的国情,就有什么样的社会形态,便对应有什么样的养老模式。在基本国情和社会形态的双重作用下,我国拟定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服务为支撑”的多样化养老服务体系。
(1)居家养老。居家养老是指老年人居住在家,依靠家庭养老力量以及社会专业化的养老服务上门。居家养老是一种经济的养老方式,充分利用有限的社会资源,同时,也是“家文化”、“孝文化”、“根文化”等中华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但是,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独生子女政策的长期影响,居家养老的功能出现了明显的甚至是不可逆转的下坡化走势。
(2)社区养老。社区养老是居住在家的老年群体接受由社会、政府或其他正式组织提供的支持养老服务。社区养老服务是居家养老的重要支撑,主要依托社区建立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社区养老具有社区照料和居家养老支持两类功能,一方面使老年人能够继续在熟悉的环境中生活,另一方面使老年人得到生活上和精神上的照顾,免除了后顾之忧。社区养老是在不断弱化的家庭养老模式和十分完善的机构养老模式的中间模式,是二者的最佳结合点,一方面既为老年人提供了相应的服务,另一方面充分利用老年人家庭原有的各种资源,因此无论在身心上还是经济上都是一种良好的养老模式,非常适合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
(3)机构养老。机构养老是将老年人集中安排在专门的养老机构,由专业护理人员予以照料。与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模式相比,机构养老通过集中管理使得老年人能够得到全方位的专业照顾以及完善的医疗服务,但容易造成老年人与子女之间的感情缺失,亲朋好友的疏远,并且成本较高。机构养老服务着重实现五大功能——生活照护、康复护理、疾病救援、精神慰藉、心理疏导。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的不断加快,社会福利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421”独生子女家庭结构的客观现状,养老机构将承担越来越多的养老责任。
二、老年服务体系构建
从国家政策的宏观层面,以满足老年服务需求、提升老年生活质量为目标,基本建立起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和谐社会建设相同步、与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信息服务为辅助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从具体实施的微观层面,对于老年服务体系,不管是居家养老还是社区服务、不管是机构养老还是信息辅助,都是为了使老年群体的衣、食、住、行、医、护、娱、教、游更加安全、舒适、健康、高效,都是为了使老年群体与人、物、环境、社会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促进老年群体心理上的幸福感提升。
(一)老年服务体系的构成要素
从设计学角度,老年服务体系构成主要包括两个要素:基于生理层次的横向要素;基于心理层次的纵向要素,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老年服务体现的横向要素和纵向要素最终由具象的产品体系、视觉体系、环境体系呈现出来,这三者也是老年服务体系创新设计的核心对象(如图1所示)。通过产品体系、视觉体系、环境体系创新设计,来实现横向要素的安全、舒适、健康和高效指标,纵向要素的自信、自尊、慰藉和幸福指标。从而从整体上促进老年服务体系的稳定、和谐。
1. 老年服务体系横向要素(生理层次)
老年服务体系横向要素主要包括老年群体衣、食、住、行、医、护、娱、教、游的物质(硬件)载体。基于现实社会形态的老年服务体系横向要素的创新构架能够引导老年生活模式的人性化走向,能够使老年群体生活模式更加安全、舒适、健康和高效。对老年群体衣、食、住、行、医、护、娱、教、游的物质(硬件)载体的创新设计能够从本源上提高老年服务体系的照护质量和水平,实现面向创新设计的老年生理关怀。
2. 老年服务体系纵向要素(心理层次)
老年服务体系的纵向要素主要指老年服务模式,以及基于相应服务模式的老年社会中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环境、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人是社会中的人,物是为老年人所用的物,环境是老年人和物的有机构成,老年人与人是社会学范畴,老年人与物是设计学范畴,老年人与环境是统筹学范畴。所以,老年服务体系的构建和维护需要创新服务模式,通过创新设计形成适应社会发展和老年社会的服务模式,从而有效协调老年人与人、老年人与物、老年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将老年群体所构成的老年社会融入整体社会形态,从而形成新的有利于社会发展的社会秩序,促进老年人心理上的自信、自尊、慰藉和幸福,实现面向创新设计的老年心理关怀。[2]
(二)老年服务体系的特征属性
老年服务体系的特征属性主要包括安全、健康、舒适、高效等四个方面(如图2所示),这四个属性也综合构成老年服务体系的衡量标准。
1.安全属性
老年服务体系的安全属性主要是指老年室内外环境的安全、老年产品使用的安全、老年视觉导向的安全等,它直接关系到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老年服务体现的安全主要体现在生理安全方面,老年视觉、味觉、听觉和触觉等生理机能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衰退,身体的灵活性和思维的敏捷度下降,对于用品的操控以及事务的反应明显迟钝,极大地增加了在不确定性状况下的不安全因素,这就要求在设计老年服务体系横向要素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各种年龄阶段和不同体质老年人的需求,更加注重人机关系,注重老年生理安全。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老年服务体系的安全性不仅仅是提供相应的安全辅助设施和无障碍设计,更是要创造出一种使老年人处于安全稳定的状态。
2.健康属性
健康是指在生理、心理和环境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由此,老年服务体系的健康属性主要是指老年身体安好、心理幸福、适应社会的发展、具有社会责任感。
从生理方面讲,健康主要是生理机能处于正常的状态,老年服务体系创新设计最主要、最直接的目标就是在老年生理器官机能日益下降的情况下有效维护老年生理健康。
从心理方面讲,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老年人的社会角色逐渐转变,情感更加丰富,人际交往逐渐减少,适应环境的能力也逐渐下降,同时,老年人中枢神经系统活动加倍活跃且唤起水平极低,从而导致老年人更容易产生消极悲观的情绪体验和情绪反应,所以,老年服务体系创新设计最核心的目标就是促进老年心理健康,创造老年人的自信、自尊、幸福的心理空间。
3.舒适属性
老年服务体系的舒适属性建立在安全、健康基础上,体现了对老年群体的关怀和尊重。老年服务体系的舒适属性要求综合考虑老年群体的需求、弱点、差异性以及所特有的自我保护意识,匹配相应的老年产品、环境、视觉要素。老年服务体系创新设计的舒适性特征不仅仅能满足老年人生理,心理的需要,更能使老人获得亲切、舒坦、轻松、愉悦、平静、自由、有活力,有意义的感受。
4.高效属性
老年服务体系创新设计的高效性特征就是要求在老年用品、环境、视觉设计过程中,以老年生理特征为依据,采用整合设计的思想,从效率的角度提高老年产品的可用性,缓解因生理机能衰退带来的功能性使用障碍,从而提升老年生活品质。
同时,老年服务体系是一项庞大的社会性系统工程,从创新设计的角度如何提高老年服务体系的运行效率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三、老年服务体系创新设计支持与实现
老年服务体系主要由横向和纵向两大要素构成,为了从设计角度支持和实现老年服务体系的安全、健康、舒适、高效的目标,就需要从老年产品体系、环境体系、视觉体系入手,对老年群体衣、食、住、行、医、护、娱、教、游的物质(硬件)载体予以创新设计,从本源上提高老年服务体系的照护质量和水平,促进老年心理的自信、自尊、慰藉和幸福,实现面向创新设计的老年生理和心理关怀,实现老年服务体系的稳定、和谐。同时,通过老年服务体系的创新设计,解决照护人员繁重的体力活动,降低照护强度,提高照护效率等。
(一)基于老年行为特征的产品可用性设计研究—产品体系支持与实现
1.老年行为特征研究
老年产品最终为老人所用、为照护人员所用,产品对老人其作用的使用过程就是老年行为方式作用于产品产生效应的过程,老年行为方式由老年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决定。
(1)老年生理机能变化
老年人生理老化不仅表现为外观形态上出现头发花白、皮肤松弛、牙齿脱落、身体尺寸缩短等,更反映在身体内部细胞和各个组织器官功能上。具体表现为:在神经系统方面表现为记忆力差、反应迟钝、动作迟缓、平衡能力下降;在视觉方面表现为眼球晶体屈光度降低,视觉感官功能衰退导致的老花眼发生率极高,还会出现视线距离缩短、对光感色彩的识别力下降甚至老年青光眼、白内障等,以致动作迟缓;在听觉方面表现为生理性的听力减退乃至耳聋,形成各类感知系统功能障碍;在运动系统方面表现为关节、骨骼和肌肉功能的变化,骨骼钙化现象增多,较易发生骨折。同时,由于老年人活动不频繁,肌肉运动频率少、弹性降低,动作协调性较差。
(2)老年心理机能变化
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老年人中枢神经系统活动加倍活跃且唤起水平极低,从而导致老年人更容易产生情绪体验的反馈波动,情感更加丰富,适应环境的能力也逐渐下降,心理承受力变弱,面对亲友生死,特别容易产生一些抑郁、焦虑情绪。常规意义上的“老来怪”,人至老年,性格完全与年轻时不同。 老年容易出现消极孤僻、压抑的情绪,担心为子女增添负担,内心孤单。具体表现:恋旧感;寂寞感;无安全感;价值实现等需要。
(3)老年行为特征
老年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变化决定了老年行为方式具有自身独有的特征,行为方式是产品功能的实现手段,是使用方式的外在形式,所以,对老年行为方式进行系统性研究是老年产品创新设计的根本要求。老年行为方式主要由老年特征、使用人群、使用环境、使用时间、使用目的、行为过程(行为动作/行为序列)以及行为结果构成,老年行为方式具有时间性、空间性、经常性、反复性、同一性特征,老年行为方式能够决定老年产品的结构模式,实现老年产品的功能意愿,强化老年产品的形态结果,定义老年人与产品之间的人机关系,匹配老年产品功能与老年需求的映射结构,体现老年产品可用和易用的价值诉求,确保老年产品安全、舒适、高效的人机交互目标。
2.老年产品的可用性设计
老年产品的可用性主要是指老年群体在特定使用场景,使用特定的老年产品达到预定目标时具备的有效性、效率和老年主观满意度程度,老年产品的可用性设计是基于老年行为特征的产品构建,分析老年用户的行为特征,针对产品功能规划产品使用方式,综合考虑产品的功能、结构、形态、以及情感等要素,实现老年产品承载五个维度的属性目标:易学性;交互效率;易记性;出错频率;满意度,从而使老年产品“易用、乐用、享用”。基于老年行为特征的老年产品可用性设计主要包括老年用户需求拟定、老年用户角色设定、老年行为方式分析、老年产品原型构建、老年产品可用性测试等步骤(如图3所示)。[3]
(1)老年用户需求拟定
老年用户需求拟定的主要任务是深入了解老年目标用户的使用习惯和行为特征并对其功能需求进行分析,确定老年产品设计的总体目标以及功能需求范围,明确要向老年目标用户提供什么样的功能,以及实现这些功能的难易程度。此环节的目标在于寻求老年产品的设计机会以及老年功能需求,而不是寻求某一具体产品。
(2)老年用户角色设定
按照老年群体不同特征、层次和类型,可以设定各个类别的老年用户角色。比如可将老年人群分别划分为有独立行为能力的老人、行动不便的老人、无独立行动能力的老人等角色。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可用性设计过程中,如果旨在满足所有老年用户角色的需求来进行设计,那么这样得到的老年产品是一个多功能的集合体,并不能满足特定类型的老年人在特定场所遇到的特定问题。分析以上几种老年用户角色的特征,若产品设计的目标是满足行动不便的老年人的出行需求,同时其他正常人也能方便使用该产品,因此最终将该产品的设计角色确定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然后针对这一特定的角色展开设计工作。例如设计对象的角色特征:老王,年龄70岁,大学教授,退休在家,生活能够自理,膝盖常年劳损,积水严重,腿脚行动不便。基于诸如此类的角色特征,在本环节可以进一步分析老年用户角色在使用产品时的行为方式和特定需求。
(3)老年行为方式分析
老年群体作为一个特殊的用户群体,对产品需求细分的诉求更加强烈,对产品的可用性更加依赖,针对老年用户角色的特征对老年使用产品的行为方式予以分析,明确老年目标用户在与产品的交互过程中的行为特征和行为习惯,从而明确其使用产品时的诉求和预期,进而探索设计产品的具体形态和使用方式,以满足老年目标用户的角色诉求。老年用户使用产品的行为过程就是行为认知、行为交互、行为体验的过程。对老年用户角色予以解构,根据老年用户的认知机制,老年产品的功能、结构、形态构成特定的老年行为语义,形成老年行为认知;根据老年用户的行为机制,形成老年产品功能与老年行为之间的对应关系,实现老年人与产品的完整、有效的行为交互;通过整合老年行为认知和行为交互的结果,形成感官上的行为共鸣,达到愉悦、享受的老年行为体验(如图4所示)。
在一定程度上,老年用户可以将自己在人与人的习惯互中所体现出的社会性的行为特点、领域特质等融入到人与产品的交互系统中,以其最熟悉的方式、最自然的行为与产品进行交互,形成一个完整有效的、以老年用户为中心的人机交互环。
(4)老年产品原型构建
通过老年用户需求拟定、老年用户角色设定、老年行为方式分析,明确老年产品可用性设计的目标和方向,以目标老年用户的行为方式和行为习惯为依据,以易学性、交互效率、易记性、出错频率、满意度等老年产品可用性指标为标准,构建基于特定需求和特定功能的老年产品原型。
(5)老年产品可用性测试
老年产品可用性测试的作用是评估老年产品易用性的程度,通过测量老年用户的交互效率以及出错频率检验老年产品的易学性和易记性,进而评估老年用户对于产品的满意度。老年产品可用性测试方法大致有经验评估法、观察法、焦点访谈法、效绩度量法等。老年产品可用性测试阶段的产品原型接近真实产品, 可以仿真模拟各类场景任务,进行多样化测试。可用性测试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各种问题,要针对问题不断修改完善,反复测试修正,直至产品设计的核心任务达成,问题得到解决。
(二)基于老年认知机制的老年视觉信息设计研究—视觉体系支持与实现
如果说老年产品体系解决的是老年“用”的问题,那么,老年视觉体系解决的就是老年“看”的问题。老年视觉体系是老人通过视觉元素利用“看”的形式进行信息的有效传达、情感的无障碍沟通、文化的层次交流,老年视觉体系的核心是老年视觉认知机制,这也是视觉信息设计的基础和依据。
1.老年认知机制
老年用户认知主要是指老年用户从视觉角度对视觉信息符号范式的认知加工过程,主要包括老年用户的前注意机制、形态知觉、时间知觉、深度知觉,以及老年用户在多通道感知输入和效用输出中对感知信息的分类、表示、处理、整合,此外,还包括注意转移和分配、信息加工、多模式关联以及心理表征、记忆与学习、问题求解与推理等。
老年视觉认知机制是老年人通过视觉系统从具象的信息上进行视觉发现、神经跟踪及视皮层处理分类的过程,是视觉通路的一种客观呈现模式,其过程表现为:眼睛对信息发出的光信号产生感应,经过处理在视网膜上留下图像;视网膜将图像上的光信号转成神经信号,再经由视束神经纤维传递至丘脑外膝状体核上,与大脑视觉皮层直接相连,从而引起大脑对光信号的处理追踪(如图5所示)。[4]
2.老年认知要素
老年用户对视觉信息的认知以信息的基本特征为主要对象,视觉信息作为功能、形态、方式的综合呈现系统,具有其特有的符号范式,主要表现为:色彩、图形、布局、形状、以及交互方式等。
3.基于老年认知机制的老年视觉信息设计研究
根据老年群体的生活形态和行为方式,老年视觉信息主要有两大类:导向信息和提醒信息。以老年认知机制为依据、以老年认知要素为对象,结合老年视觉需求,设计老年视觉信息,能够将老年服务体系各子项要素有机串联起来,形成合力,从而使各功能模块发挥最大效应。
(1)老年导向系统设计研究
老年导向系统是指在空间与信息环境中,以系统化设计为导向,综合解决信息输入、识别、传递、输出等任务以帮助老年人在最快的时间获得所需要的信息的整体解决方案。老年导向系统要素主要包括图形、色彩、字体、布局、标识与符号、形式、媒体等。
“图形”主要指老年视觉导向信息所承载的图像、图案、图画、图法、图式等;“色彩”主要指老年视觉导向信息的色彩配置、色彩指向、色彩语义等;“字体”主要指老年视觉导向信息的字体大小、形状、布置等;“布局”主要是指老年视觉导向信息各要素的排布和协调;“标识和符号”主要研究老年导向系统标识和符号对老年人的识别率和认知程度,思考标识表现形式对老龄群体信息认知产生何种障碍等;“形式”主要研究老年导向系统的展现方式,从亲和力和人性化的角度研究老年导向系统的外在形式,以及如何使老年导向系统与老年人的生活需求产生共鸣;“媒体”主要研究不同的老年导向信息采用不同的媒体介质予以传达,思考导向媒体如何对老年人更具有易读通识性,通过分析研究数据线索提供更有益于老年人识别信息的解决方案。
(2)老年提醒系统设计研究
老年提醒系统是指通过视觉信息提醒老年人完成日常生活的相关事项。主要包括时间提醒、安全提醒、事件提醒、以及特殊服务提醒。时间提醒主要研究老年提醒系统中的时间日期,通过时间日期给予老年人一个准确的时间方位,而时间日期系统在整体的提醒系统中通过什么方式融入进去,以及通过什么方式对老年人予以提醒;安全提醒主要研究公共服务设施中对老年人的安全提醒,思考老年人如何通过必要的提醒维护自身的安全,避免受到危险物品的伤害;事件提醒主要研究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记忆力出现问题,如果忘记必要的日程事件必然会对生活造成影响,因此设置老年公寓的事件备忘提醒能及时帮助老年人有条不紊的按照计划生活;特殊服务提醒主要是指在特殊状况下的特定提醒。
(3)老年视觉信息交互设计
老年视觉信息交互设计旨在规划和描述老年信息传达的行为方式。从老年群体角度来说,视觉信息交互设计是一种让视觉反馈信息有效、易用且让用户愉悦的技术,能够将“老年导向”和“老年提醒”两个方面予以系统地规划和整合,从而形成多功能的信息媒体(如图6所示)。
(三)基于社会养老模式的老年环境规划设计研究—环境体系支持与实现
根据具体国情和现实情况,我国目前主要是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服务为支撑”的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不同的养老模式推动了不同的老年居住环境规划设计。[5]
1.居家养老模式下的老年居住环境规划
居家养老是一种传统型普遍的养老居住模式,这种模式主要依靠家庭、邻里以及社区提供必要的养老服务。鼓励老人居家养老并尽可能延长居家养老的时间,符合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国情国策,将有助于我国缓解养老保障、医疗保障及社会照料支出不断增加的压力。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肌能退化、健康状态的改变,老人在住宅内的时间越来越长,对住宅空间环境的依赖程度也逐渐增高,住宅内各项设施的设计和配置水平直接关系到老人的健康与安全。因此设计师在设计住宅的空间环境时应参照老年人设计规范,根据老年人生理、心理、行为特征,遵循无障碍、安全性、舒适性、可达性等设计原则,结合老年家庭状况,对老年居家环境进行“适老化改造”、“通用型设计”、以及“多代居”设计。
(1)家庭住宅的“适老化改造”
充分考虑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困扰,对老年人的居住空间进行“适老化改造”十分必要。结合《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等,设计出适宜老人起居生活的空间环境。随着年龄的增加,老人会出现身高变矮、弯腰、驼背等生理现象并伴随着视力衰退、色弱等症状,同时行动迟缓、准确度下降这些生理各部分机能的下降导致日常生活中会有诸多不便。此时,普通的住宅设计己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要,老年人需要的并不是前卫、美观、华丽的设计,而是基于功用性、安全性和适用性的住宅再改造。
(2)通用型老年住宅设计
通用型老年住宅最初由日本开发出来,也称为长寿住宅。所谓通用住宅,就是在设计和建造最初时,树立贯彻老年住宅设计的必要技术措施,把老年人的需要考虑进去,使老年人在身体机能逐渐衰退时能增加必要的设施和设备, 使住宅能够随着老年人身体肌能的变化而弹性的改变。这种住宅对青年人来说也有很大的意义,因为每个人的一生都会经历由年轻进入老年的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各部分器官的老化,人年老时身体机能仅为20岁时的50%,通用住宅能够通过增减设施来满足人们人生中各个阶段的不同需求, 使人年老时不需要重新对空间进行设计而只是做稍稍改动亦可满足需要。
(3)多代居老年住宅设计
中国自古以来的居住方式是三代同堂甚至是四代同堂,以利于老人照看孙辈,儿女孝顺老人,通过家庭代际关系完成养儿、养老的过程,多代居住宅形式就是基于此背景而产生的。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家庭结构不断缩小,当下有条件的年轻人,一般会在结婚后与父母分开居住,成立独立的小家庭。而在小孩出世需要老人帮忙照看时,或者父母年迈需要照顾时,又考虑与父母同宅居住或相邻居住。多代居的居住形式既能使老少两代人互相照顾,随时进行感情交流,又不至于使两代人没有自己的私密空间,是较为适合中国人心理的一种居住方式。老少两代人可以根据希望居住的亲密关系选择同居型和邻居型多代居形式。
2.社区养老模式下的老年居住环境规划
社区养老主是指在现代住宅小区内提供生活起居、医疗服务、文化娱乐、交通等综合服务,是对居家养老的补充,是一种新的养老模式和住宅开发的新理念。
(1)社区养老模式下的老年居住环境设计要求
社区养老要求设计者在前期的规划设计、景观设计、配套服务实施等方面根据老年人的特征做出一些特殊的改动:第一、符合安全、健康的社区住宅设计规范。从居住区规划设计、社区规划设计、单体建筑设计、户型设计,以及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全面考虑的安全、健康社区。第二、满足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一切从老人行为特征出发, 分析老年人有什么样的身体肌能、心理特征、生活习惯等,确定适宜老年人的设计方案。
(2)社区养老模式下的老年居住环境亲情化、全龄化设计
社区养老既是一个承载着养老功能的社区,也是一个从孩童、青年、中年到老年的全龄化居住社区。社区养老模式下的老年居住环境亲情化、全龄化设计要满足以下方面:第一、在社区规划中应设置部分单独老年公寓,能够满足老年人不愿意打扰子女生活的的需求;第二、在社区规划中应设置部分可拆分的组合形式的户型。即满足老年人相对独立的生活,又可享受子女的亲情关怀以及特殊情况下的需求;第三、在社区规划中设置部分大户型。大户型可以满足父母与子女融洽亲密共同生活的需求。
(3)社区养老体系规划实施策略
社区养老居住环境规划实施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加强建筑技术规范体系。遵循国家健康社区及老年社区建筑技术规范的设计要求;第二、加强社区医疗服务体系。加强健康的服务管理意识,建立系统化社会医疗服务模式。包括在社区内宣传和开展系列讲座、定期免费开展健康咨询、体检与诊断;第三、加强增进健身体系。鼓励老年人健身运动。老年人的健身体系的构成分为室内空间和室外空间,主要包括居室空间、社区公园和健身会所等,并与社区内外交通、休闲、局部健身相结合;第四、加强社区文化交流体系。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以健康向上的文化主题塑造社区的文化氛围。设老年文化活动中心、文化活动站等社区文化体系,营造老年文化交流系统;第五、加强立体多维的景观设计体系;第六、完善配套的服务体系。按照我国实际情况,以可持续原则为指导,根据层次细分的不同经济状态和需求,建立健康物业管理与服务配套。
3.机构养老模式下的老年居住环境规划
机构养老模式下的老年居住环境主要包括老年养护机构和其他类型的养老机构。老年养护机构主要实现以下功能:为自理型、介助型和介护型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心理疏导、紧急救援。[6]从设计的角度来讲,机构养老的老年居住环境规划应该以功能需求为导向,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机构养老模式下老年居住环境设计应以人为本
老年人对环境设计的要求会有很多方面不同于一般人。在生理方面的各种机能的衰退需要有更多的辅助设施来增强他们的行为能力。由于年老而产生的寂寞和孤独感等心理特征则需要利用室内照明设施和室内环境的配色来缓解。养老室内空间环境中的各种设计,都要依据老年人个人发展的方方面面来进行,“尊老、养老、爱老、疼老、护老”,其最终目标是要实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养、老有所医”。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机构养老设计中,所有设施必须是有针对性的适老化设计,最终目的就是要营造一个舒适的空间环境,建立一种有持续性生活辅助的居住环境。因此,机构养老的空间设计就要考虑到老年人的日常起居、生活习惯、社会交往活动以及文体娱乐等生活的各方面。
(2)机构养老模式下老年居住环境的安全性设计
第一,针对身体机能衰退的安全性设计。老年人心理老化与生理老化两方面的影响导致老年人居住安全感下降,对环境的安全需求增强,因此,安全性就成为了机构养老模式下空间设计的基本保障。在机构养老设计中的安全性原则不仅要针对老年人生理状况,而且要考虑到老年人的心理状况,合理组织空间关系,给予室内安全感的同时也能够改善老年人的孤独感与危机感。
第二,针对视觉衰退的安全性设计。老年人视觉上的衰退导致其对障碍物的识别能力下降,因此室内空间设计要尽可能做到视觉上的无障碍设计,例如,合理布置光源、增加夜间照明等方式;采用大按键开关,加大字体,提高背景与文字的对比度,帮助老人识别与判断,从而提高安全度。
第三,针对听觉衰退的安全性设计。老年人听觉退化引发的听不清或听不到,会对老年人造成一定的危险。针对老年人的听力特征,在进行设计时,可利用其他感官来弥补听觉障碍,如:增加灯光提示、采用有视觉信号的报警装置等,确保老人迅速了解周围环境的状况,保障其安全。
第四,针对触觉衰退的安全性设计。老年人触觉的衰退也会导致老年人对冷热变得不敏感,对物体表面灵敏反应度降低,不能真实识别物体特征等。在室内空间界面布局上,宜根据老年人触觉衰退特点,对室内界面进行表面处理,其界面的材质选用及造型设计应做特殊处理。室内生活空间的界面应手感温润,无冷硬感,例如可选用透气性较好的天然材质为主的壁纸;界面怕磕碰的位置可使用软包,既温馨又能增加触觉感,同时也降低了安全隐患。
(3)机构养老模式下老年室内空间的可达性设计
空间的可达性设计是老年室内空间环境的先决条件之一,室内空间之间应尽量保持顺畅,在室内各个空间之间形成“回游动线”,避免过于曲折复杂的交通路线,同时室内走道两侧的家具和墙体上要避免出现形体锐利的凸出物和挂件,地面上低矮物品如脚凳、箱子等不要放在交通路线上,同时增加各个室内之间的开口数量并对其位置进行巧妙调整,以增进视线及声音的联系,从而降低老年人发生意外的几率。
四、结语
面向老龄化社会,创新设计是责任,更是关怀。面向老年产品、视觉信息、居住环境的创新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了老年生活模式人性化走向,解决了老年群体在不同养老模式下的安全、舒适、健康和高效问题,满足了老年生理机能和心理需求,有效促进了老年服务体系的稳定、和谐。但是,老年社会作为一个庞大的社会体系,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制约,以及相关的不确定性,预想通过设计来构建理想的老年社会新秩序,还需要综合考虑老年社会的体制机制,老年群体本身的多样化诉求,基于中华民族孝文化、家文化、根文化的社会价值观,面向老年生活模式的社会固有的老年照护基础,等等。由此,老年服务体系的创新设计支持与实现是综合性的社会学课题和复杂性的设计学课题,需要多方的协同并进,宏观政策和微观模式相统筹,创新理论和设计实践相结合,以责任和关怀为己任,进一步完善、丰富、拓展老年服务体系,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真正实现“幸福老年、安康老年”。
参考文献
[1] 王俊, 龚强, 王威. “老龄健康” 的经济学研究[J]. 经济研究, 2012, 1: 013.
[2] 孙颖心.老年心理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3] [美]Jakob Nielsen.可用性工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4] 李宁. 基于视觉认知的人体行为特征提取模型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 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0
关键词:城市社区;自我服务;机制
随着我国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如何有效提高城市社区的服务能力,已成为大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其不但要求社区改变"制度、组织、组织间形成的关系结构"三者之间的关系,而且要求社区突出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自我管理的功能。
1 社区自我服务的界定
社区自我服务是社区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社区民生的重要体现形式,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直接影响社区自我服务的建设程度。因此,现阶段社区建设的主要工作既要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强社区自我服务运营机制的建设,为社区居民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服务。其具体表现应为民所思,关心社区居民生活、了解居民需求、倾听居民呼声,为民众办好事、办实事。社区自我服务的特点在于:其一,具有综合性。社会自我服务的主要内容包括社区居民的工作和日常生活,服务对象也包括社区中不能年龄阶段、不同职业、不同生活状况的居民;其二,具有非营利性。社区自我服务与商业服务有本质上不同,其主要的服务对象在于社区中下岗、失业等需要帮助的群体以及残疾人、社会孤老、优抚对象;其三,具有地域性。社区是居民生活、社会活动的主要场所,是城市的基本构成单位,属于地域性范畴。在对象上,社区自我服务主要是针对本社区所有居民。在资金来源方面,社区自我服务的资金来源大部分取决于职能部门的提供,以及社会各爱心人士的捐助。在人员构成上,社区自我服务的人员配备主要是专业人员以及相关志愿服务者。
2 广州城市社区自我服务运营机制的现状
根据广州市民政局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8月):截止目前,广州市共有133个城市街道,城市社区达到1532个。其中,社区主要拥有9031名专职人员,职员配备较为合理。历年来,广州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城市社区自我服务运营机制建设,不但投入大量建设资金,而且不断改善社区办公环境等基础设施。自2009 年以来,广州市、区(县级市)两级财政共拨款达5亿多元,主要用于社区发展的活动经费、人员经费、工作经费。为保障社区工作人员有良好的办公环境,有关职能部门加大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建设力度。目前,诸多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平均面积为138平方米,同时,社区自我服务建设成绩突出。其中,2009年,白云区同和街道南湖半岛社区等11个广州市城市社区被民政部评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越秀区东胡街社区等1321个社区被评选为"广东省六好平安和谐社区",占广州市城市社区总数的88%,越秀区梅花街的梅东社区等126个社区被评选为"广东省宜居示范社区"。
(一) 相对完善的社区自我服务运营机制
随着我国社区掀起管理服务创新的热潮,广州市积极探索城市社区自我服务运营机制,努力构建起"政府、网络、居民"三位一体的管理体制。
(1)在街道方面,主要以设置综合服务平台为依托,在全市范围内着重打造"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根据街道的实际情况,为居民个人、家庭、社区提供专业化、多样化的社会服务,丰富了居民的业余生活,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如:整合街道社区文化部、医疗队资源,成立"春蕾服务队"、"巾帼卫生保健志愿者服务队"等;部分社区甚至借鉴国外街道社区的成功经验,重点打造"家长俱乐部","长者义工服务队"、"和事佬俱乐部"、"社区治安督导队"、"爱心互助队"等志愿组织;部分街道还积极探索社区和医院、学校合作模式,邀请医学专家来中心举办"颈肩腰腿痛的护理及防治"等医疗保健讲座。据统计:2013年,越秀区东胡街社区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为长者及困难家庭提供服务达17215人次,社区自我服务深受居民的一致好评。
(2)在社区方面,积极构建了"一居一站"模式,加大社区服务站建设力度。社区服务站的作用主要是协助政府开展治安维稳、关注劳动就业、计划生育、活跃文艺活动、进行心理疏导、帮扶弱势群体、行为矫治、权益维护、协调邻里关系等工作的综合平台。通过建设社区服务站,让每位社区居民体会到"家"的感觉,从而能够更有效提高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能力。
(二)社区志愿服务网络不断拓宽
志愿服务是广州市社区自我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广州市不断拓宽社区志愿服务网络,在设立志愿者服务站得同时,还建立了"服务登记--招募人员--培训志愿者--按点分配--工作督导--激励约束"为一体的志愿者管理服务体系。社区志愿服务站通过与社区居民的交流,不断增强彼此之间的情感。
其次,构建了以社工带动志愿者的互助服务机制,打造较为稳定的社区志愿服务团队。其经验在于:利用社工的专业优势,增强志愿者的服务意识,规范项目策划标准,逐步形成"社工引导志愿者,志愿者帮助社工"的良性互助形式。
如海珠区江南中街社区充分整合资源优势,以"赵广军志愿服务工作室"为建设平台,结合公益组织的力量(嫣然基金、广东狮子会),初步构建了"社工、义工"联动服务网络窗口。
最后,积极引领社区居民、驻社区单位参加社会志愿服务,使更多的社区居民由"受助"方转换为"助人"方。同时,利用驻社区单位的资源优势,开展了科普教育、帮老助残、医疗卫生、扶贫救济等社区志愿服务,有效提高了社区共建的效率。如荔湾区冲口街不断创新社区自我服务模式,构建"远亲不如近邻"互助模式,采取"结对帮扶"等方式。结对家庭在生活上相互帮助,特别是帮助联系户解决生活困难问题;在情感上加强联络,通过感情的联络进一步融合邻里关系。
3 广州城市社区自我服务运营机制存在的问题
近年,广州城市社区通过不断改革社区管理制度、创新自我服务运营机制、拓展服务内容、完善保障体系,现已逐渐形成"以点带面"、服务主体共同推进的局面,社区自我服务能力显著提高。但是在社区自我服务运营机制建设的过程中,才存在一些问题,需亟待改进。
(一)社区服务运行方式有待改进
(1)社区服务缺乏合理的分类。虽然较多广州城市社区自我服务类型已有传统的福利社区服务向社区服务社会化转变,但是部分社区自我服务状况还存在管理混乱等现象。如有些社区甚至将无偿的、有偿的、经营性的、福利性的、志愿性的服务项目混杂在一起,不做区分。从而直接影响社区服务工作的效率不高,社会公益组织等一系列公益组织发展困难等情况屡次出现。
(2)社区服务行政化严重。社区自我服务政府包办、政社不分等不良现象依然无法从根源上得到改变。社区居委会不仅要扮演居民自治组织的角色,还要充当政府管理和控制的纽带。在此过程中,社区居委会承担较多的行政责任,忽略自治权利。
(二)服务运行制度保障有待改善
社区自我服务属于各种服务的集合体,需要加强社区同各行政职能部门的密切合作,但是在实际生活或工作中却出现"扯皮"等现象。具体表现在于:民政部门要求必须实行低税收政策,以此降低社区商业经营者的经营成本。而工商部门却从自身利用着想,否认这一观念。现存的服务运行的保障制度使得任何一项服务很难将其单独划分和研究,即便是非盈利性质的医疗服务。完善社区自我服务运行保障制度,让公共福利更有效的融入社区自我服务体系中,现已成为各社区关注的热点。
(三) 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
虽然近几年,广州城市社区自我服务设施建设取得了突出成绩,但还未能充分满足居民生活需求,特别是部分社区基础服务设施仍相对落后。部分老城区面积狭小,场地规划问题已成为阻碍社区服务站和家庭服务中心建设的主要问题。其次,社区自我服务网络还需不断拓宽。特别是一些较大的地区,由于辐射范围有限,网络覆盖效果不佳。虽然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现已广泛普及,但其较多设立在街道办事处所在地。距离街道办事处较远的社区,根本无法获得中心提供的各项服务。此外,资金短缺,信息化设施建设落后等现象也成为阻碍社区自我服务运营机制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社区服务组织供给信息与居民需求等基本信息还有待深入交流;最后,由于部分职能部门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合作,各管理领域还未能真正实现信息共享,"信息蔽塞"等现象在实践工作中普遍存在,社区自我服务能力也受到负面影响。
4 改进广州社区自我服务运营机制对策建议
社区自我服务运营机制建设是一项艰巨、负责、长期的系统工程。现阶段,居民对社区自我服务要求逐渐增多,更多的社会公共服务需通过社区自我服务来体现,社区自我服务被赋予更深层的意义。因此,改进广州社区自我服务运营机制的相关措施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加大对社区服务的资金投入和监管力度
各级政府部门应根据社区实际情况,加强对社区自我服务机制的管理:加大对社区自我服务的资金投入力度,转变以往社区资金来源依靠个人、驻街道企业捐助的现象,让政府成为社区自我服务的主要投资方,以此保证社区自我服务更具公益性和福利性,帮助解决社区自我服务过程中的实际困难;政府需对社区自我服务实施有效监管,让社区自我服务根据专业性、实效性,保证社区居民身心收益。
(二)加强社区文化娱乐服务
文化娱乐服务能提升社区居民精神文化素质和主人翁意识,社区文化建设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居民通过参与形式多样的文体娱乐活动,能够化解邻里之间的矛盾、冷漠,增强凝聚力。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州各社区应不断增设文化娱乐活动,通过文化活动,增强社区居民的感情。目前,虽然较多社区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然而通常参与人员绝大部分是退休人员、在职人员较少,男女参与比例严重失衡。此现象不利于居民间的沟通交流,社区的社会服务功能也无法体现,和谐社区无法建成。因此,社区可办锣鼓队,广场舞培训班和比赛,建立社区文化图书馆、体育活动室等,以此来吸引社区不同年龄的居民参加。
(三)开展青少年的教育服务项目
目前,诸多城市社区服务的主要对象仅局限于老年人、弱势群体,失独家庭等,部分社区尚未针对青少年人群开展教育服务项目。今后,社区应积极采取与家庭、学校三方合作共建模式,加大对社区青少年的教育服务力度,主要是通过开展党员"一帮一"、对青少年开展法制教育宣传、防盗防骗知识讲座、防火消防演习、禁毒知识教育等活动,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机率,从根源上遏制青少年犯罪的增长趋势。此外,要积极鼓励青少年成为社区服务志愿者,让青少年体会社区服务的乐趣,感受团队的力量。另外,社区还可以开办青少年的兴趣活动班,如:联合学校利用节假日在社区成立兴趣培训班,成立社区辅导员队伍等。
(四)提供就业培训、信息咨询服务
对于社区失业、无业的人群,社区应把职业规划培训纳入社区自我服务运营机制中。其具体措施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其一,社区应成立职业培训领导小组,根据社区的实际情况,做好政策宣传工作;其二,为社区的下岗、失业职工建立学习培训档案,编写实训实操教材,使其能在学习中掌握一定职业技能,为今后的再就业打下坚实基础;其三,诚邀企业专家名师来为社区下岗、失业职工进行技能培训;其四,举行社区招聘会,努力为他们创造更为优良的再就业环境和条件。
社区是城市最基本的构成因素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区服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居民需要社区提供越来越多的公共服务。健全、完善的城市社区自我服务运营机制有助于社会和谐的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保证了城市社区服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克昌.中国城市社区居民自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 毕景媛.城市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研究[D].北京: 北京林业大学,2012.
[3] 代明,袁沙沙.国内外城市社区服务研究综述[J].城市问题, 2010(11).
[4] 易佐永.2012 年广州社会发展形势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5] 裴小琼.我国社区服务发展研究[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4).
[6] 李荣新.新时期广州城市社区管理体系建设研究[D].广东:华南理工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