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旅游消费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永川;高校学生;消费结构;消费行为;建议
一、永川高校基本情况概述
重庆永川位于重庆市西部地带,是重庆市政府公布的职教名城,拥有重庆文理学院、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重庆科创职业学院、重庆财经职业学院、重庆城市职业学院重庆等十余所高校,高校学生覆盖率占全区的三分之一以上。
二、永川高校学生消费特点
为了更好地了解高校学生消费结构与消费行为,本文特别对永川各高校学生的消费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本次问卷共发放1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为97份,回收率为97%。经过分析,呈现出许多的特点:
1.生活费区间分析
生活费是指“以月均消费支出为计量单位的大学生在求学期间为满足生活需要而支付的货币总量”,不包括学费、住宿费、往返家乡与学校间的交通费方面。目前大学生月消费在500元及以下的学生的比例为22%;月消费在500~1000元的比例为43%;月消费在1000元以上的比例为35%。可见,大学生月均消费支出水平呈上升态势,且以相对中等的500~1000元这一区间最为普遍,表现出两头低、中间高的状况。
2.对生活必需品的消费观。生活必需品是我们每个人生存的必要条件。根据对永川高校学生的调查了解,高校学生对生活必需品的消费观认识还不够,他们对生活必需品的认识仅仅表现在:只要自己有吃有住就行,而盲目的最求享乐主义。把对生活必需品的需要转移到享乐上,比如说恋爱、旅游、购物等等方面。他们认为精神消费才是最重要的,物质消费是次要的。可见,大学生对生活必需品的消费观呈现出一种认识缺陷的现象。
3.对品牌消费的意识度。21世纪的大学生思想活跃,善于且乐于接受新鲜事物,趋于对潮流、时尚和品牌的向往。在调查中,有56%的大学生在不同程度上喜欢品牌商品,44%热衷于与其他人一起讨论自己感兴趣的品牌。与追求时尚消费产生的就是攀比消费,有些大学生虚荣心较强,同处在一个屋檐下的同学都不想自己“矮人一等”。但是由于家庭间经济实力不同,追求时尚和盲目攀比的消费理念使得有些大学生过度的高消费与实际经济现状矛盾深化,导致部分大学生的自卑心理,形成了不良的消费风气。
4.业余时间分配对消费观念的影响。作为高校学生的我们,业余时间是相当多的。不少的大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去消费、购物,以此来打发自己的业余时间。据问卷统计资料来看,大学生的业余时间分配是不合理的,表现在:盲目利用业余时间去消费、购物、旅游等方面。他们的盲目消费导致每月他们的生活费都超出基本的开支,这使得许多的家长认为大学生活没有真正的体现其价值意义。可见,大学生业余时间分配对消费观念呈现出趋向于盲目的认识。
三、永川高校学生消费构成
从该表中可以看出,人际交往和购物费用呈现出一种上升趋势,住宿和餐饮消费比较趋于稳定。大学生的日常休闲娱乐名目繁多,如上网、唱歌、看电影、茶楼休闲等。据统计,在每月消费的主要项目调查中有48.5%的学生选的是娱乐。知识拓展费用、旅游成为大学生消费的新增长点。首先,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趋向于考证或者考研,报名费、资料费、培训费等月均支出为300元以上的学生占了54.6%。其次,旅游似乎成了当前大学生开阔视野、增加阅历、修养身心的必修课,调查中发现每学期中进行旅游的大学生高达58%。
四、永川高校学生消费行为分析
据问卷统计资料可以看出高校学生的消费动机大部分是出自于对生理需求的消费,占总消费的65%,相对生理需求的心理需求和情感需求所占比重大。这说明高校学生的消费行为还是出自于对生理需求的满足,既吃、住、行、游、购、娱。但是作为高校大学生的我们也不能忽视心理需求和情感需求的消费,我们应该将精神消费与物质消费紧密联系起来,真正从当代大学生的各方面消费动机考虑,提出科学合理的消费模式。
五、合理平衡和规划大学生消费结构的建议
高校学生的消费结构和消费行为作为一种精神文化现象,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高校消费教育理念的缺位。因此应该把消费教育理念列入不同级别高校的教学计划,从幼儿教育一直延伸到高等教育。本文以永川高校学生消费结构消费与消费行为为例展开研究,针对性地提出了以下合乎平衡和规划大学生消费结构与消费行为的建议:(1)在各高校发放合理消费指南,寻找一些适合学生的工作,让学生周末参加社会实践、做兼职或在校勤工俭学,体验挣钱之艰辛,从而降低过度消费和盲目消费。(2)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设计有关高校健康消费的活动专题。(3)各校建立理财咨询服务,邀请高校知名教授讲授理财和消费意见。(4)高校举办各项体育运动比赛,既利于学生康体健身,还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学习。(5)组织学生参加政府举办各种文化交流活动、考研交流活动以丰富学生文化知识,增加其学习热情,促进学习消费。(6)各景区实行永川景区通票制,开发适合学生消费水平的旅游产品和纪念品,刺激学生旅游消费需求。(7)各校及景区内可增加适当的休闲娱乐功能缓解学生学习压力,从而减少学生对网络和购物需求。(8)丰富学生业余文化生活,尽量减少学生的不合理消费。
总之,高校学生消费结构与消费行为是高校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也是广大人民群众讨论的一个话题。各高校的学生构成各不相同,其消费观念也有差异,但呈现出的特点却大致相同,即盲目消费、过度消费。因此,我们应从实际出发,认识到高校学生消费结构与消费行为的误区,致力于改变不合理消费趋势,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建议,为我国高校学生消费结构与消费行为提供参考。
参 考 文 献
[1]郭鲁芳.休闲经济学——休闲消费的经济分析[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2]胡娟.大学生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3,2:297~300
[3]刘鑫.大学生不良消费行为分析及对策研究[J].哈尔滨工程大学硕士论文.2007
[4]赵祥禄.学生不良消费行为的现状、原因和对策[J].内蒙古师范大学报.2004
[5]屠如冀,叶伯平.现代旅游心理学[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4(4)
1.1 高校旅游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涵义
有关创新能力的定义,学术界尚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概念,我们认为,创新能力是指人们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在社会实践中,有效地解决各种具体问题,或产生有价值的新设想、新方法和新成果的能力。
1.2 高校旅游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背景
早在20世纪的1948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率先对大学生开设“创造性开发课程”。以后不久,美国哈佛大学、加利福尼亚理工科大学等一批著名大学和许多军事院校、工商企业也都相继开设了“创造学”、“创造力开发训练”等课程,以培养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除了美国之外,日本、前苏联、欧洲各国乃至很多发展中国家很早都注重对包括高校在内的学生进行创造创新教育,注重了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
我国1999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五条明确规定: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校专门人才”。大学的主要任务是为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而进行知识的传递。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关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的研究”进展加快,特别是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创型国家”的国策之后,这方面的研究进一步引起高校和社会各界的重视。高校旅游专业是为推动旅游经济发展,满足旅游业对于人才需求而进行旅游人才教育与培养的重要的阵地。为此,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积极进行旅游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的研究和探索。
2 加强高校旅游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研究的意义
(1)研究高校旅游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能促进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信心、勇气和毅力。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不注重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大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充分发展。久而久之使包括旅游专业在内的不少高校的大学生比较缺乏创新意识。也使其缺乏创新的信心、勇气与毅力。而研究高校旅游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就能通过启发、诱导、激励来提高学生对创新意义的认识,使其养成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使其最大限度地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与特长,激励起勇于探索和开拓的创新精神。
(2)研究高校旅游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能促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的实操能力。旅游专业是管理性、经营性、实操性和技能型较强的专业。但由于高校的教育还没有摆脱传统教育的偏重于记忆和积累前人留下的知识遗产而忽视和淡化学生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的影响,存在缺乏创造性的实操能力的现象。而加强高校旅游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能通过运用创造理论,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在实践的探索中找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办法。
(3)研究高校旅游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能促进培养学生多掌握创新性思维和技法。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消费行为和消费观念也在发生变化,新型的旅游需求在不断出现,旅游业的发展很需要运用创造性思维去[( dylw.NET) 专业提供写作论文和的服务,欢迎光临]憧憬、去设想;而研究高校旅游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就能促进培养学生多掌握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技法,进而使未来的旅游从业者——旅游专业大学生走出常规思维的模式,不盲从他人的观点,多提出新思路,勇于求新求异,并运用创造技法设计新实践,探索新观点,为参加未来的旅游实践做好创造性思维和技法的知识和能力的准备。
(4)研究高校旅游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能促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团队合作是创造性实践的基本素质,它要求人们在创造性实践活动中能与他人合作和共处。旅游业的发展既需要业界成员的合作,也需要旅游管理者和消费者的合作。研究高校旅游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之一就是要探索大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为促进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就需组织学生多进行实践活动,培养同学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在实践的团队合作的过程中增加学生讨论、交流和操作的机会。使其从中得到全过程的创新训练。
(5)研究高校旅游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能促进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有调查表明,目前高校的学生毕业以后其自身的社会适应性较弱,而加强高校旅游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的信心和勇气,而且有利于培养其创新性思维、坚持性的创新毅力、实操动手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学生创新能力的高低,实操动手能力的强弱,团队合作精神的有无是目前用人单位的首要考察标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则是他们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学生的创新意识、信心、勇气和毅力是其走向事业成功的非智力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高校旅游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非常有利于增强旅游专业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3 结束语
总之,加强研究高校旅游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对于促进高校旅游专业大学生培养其创新的意识、信心、勇气和毅力;培养其创造性的动手能力;培养其多掌握创新性思维和技法;培养其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其社会的适应性;促进其旅游专业的教学改革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管理者、教师和学生都应明确其重要意义,进而大力加强高校旅游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以适应当代旅游业发展对创造型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1999.01.01.
[2] 李晓敏,李晓璀.论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9.3.
[论文摘 要] 随着高校的扩招,在校大学生的规模不断扩大。以高校大学生为消费主体的消费品市场也将成为一个独特而有潜力的细分市场。面对这个特殊的群体,商家该如何运用有效地营销策略,来网罗这个群体,文章从这个角度进行了探讨。
随着高校的扩招,在校大学生的规模不断扩大。人们一定发现,每个学校的外面总会有很多的商店,所面对的市场也就是学生,他们都是依赖学生生存的。很多的商家在竞争过程中,都纷纷把目光投向学校了,并争着到学校做广告。由此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市场是多么的巨大,因而商家如何运用有效地营销策略来抢占这个巨大的市场,是非常值得我们去研究,去探索的。
我通过对粤东地区四所高职院校的调查发现,大学生市场存在明显的消费特点。比如,大学生消费行为呈现个性化、时尚化、多样化,且大学生的消费结构呈多元化趋势。与此同时,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也趋于理性化。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大学生市场也存在着许多问题,表现为:盲目消费、攀比消费并有较强的从众心理。
针对大学生市场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作为企业来说,如果想抢占大学生市场,获得巨大的回报,就必须在认真分析和了解大学生消费者需求的基础上,对市场进行细分,选择自己的目标市场,进行正确的市场定位,确定与目标市场相适应的营销组合,即产品策略、价格策略、销售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的组合。以下我就自己的观点提几点营销建议:
一、产品组合策略
企业应开发适合大学生消费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力求进行产品创新,以激发大学生的消费欲望。比如,目前几乎每个大学生都拥有手机,手机企业可以提供多种风格、多种款式和色彩的系列手机装饰产品,供不同偏好的同学选择,满足大学生的个性化需要。再如,电脑、MP3、数码相机等商品在大学生中拥有率也在不断提高,企业也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开发适合大学生市场的产品。同时,企业还要注重大学生休闲产品的开发,调查显示,40%的学生休息时间是在睡觉和上网,一些具有商业价值而又有益于大学生学习和身心健康的项目却没有真正地开展起来。比如说课外培训教育及旅游项目等。企业在产品提供上要有针对性,使产品组合丰富多彩并能及时更新以适应大学生多样且多变的消费性格。
另外,在服务性行业,如自助洗衣店、熨烫、缝补衣物的服务店,以经营各类考试用书、学习用书为主的书店等等,都是大学生急需的。特色的小餐馆、美发店也有稳定的市场需求。企业在产品开发的思路中,除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外,还要考虑产品的包装,品牌以及所有附加利益和服务等整体价值。大学生消费注重产品的实用方便,对服务要求不高,但被人尊重的心理比较强烈,有较强的品牌感。企业要让大学生感受到作为顾客的优越感,建立一个反应迅速的顾客意见反馈系统,及时妥善地处理大学生们的意见和建议。
二、产品定价策略
由于大学生这一消费群体,经济上尚未独立,市场整体消费水平不高,使得针对大学生而开发设计的产品的定价成为一个重要问题。但大学生消费市场的特点是规模巨大,因此,企业在产品定价时应注重产品的市场规模,而不是产品的单价。大学生消费市场的产品定价应充分利用规模经济,扩大市场份额和规模,降低产品成本,并且保持产品质量稳定、优良。
三、渠道创新战略
调查发现超市是大学生最常光顾的购物场所,因为超市的商品品种全、价格低、购物环境轻松。校园内的便利店通常集中在食堂、宿舍楼附近,非常方便大学生应急型购买。日常用品的销售渠道应当以超市、便利店为主要渠道。另外,网上销售、直销及团购等方式,也是非常适合高校大学生这一群体的销售方式。网络上最适合的产品是流行性高和新潮的产品,如书籍报刊、软件、数码产品等。采用这些销售方式时,还可以提高大学生消费者的参与程度,比如与高校的学生会、社团等组织进行合作,甚至可以提供一定的就业、实践机会给大学生,树立企业的形象,加强关系营销及培养消费者的忠诚度。
四、针对性的促销策略
促销策略应注重信息传递的有效性,建议企业重点不放在传统的媒体,如电视、报纸等大众媒体,而转向针对性强的互联网广告、校园卖场的POP广告等。而激发热情的互动性活动策划将是大学生市场促销的非常有效的形式。各种形式的竞赛、文体活动、讲座、晚会和各类社团活动吸引了大量学生参加,是企业增强大学生的关注,加深对品牌的印象的时机。加强与高校有关部门和各种学生组织的联络,将当前最新的商品信息和消费动态,及时在学生中进行宣传,也能有效地促进企业品牌的建设。
作为企业来说,一方面要吸引学生认购企业的产品,一方面还要对学生进行消费引导,因为在调查中发现大学生的消费状况基本上是现实的、合理的,但是大学生中也存在盲目消费、攀比消费等不良现象。有些消费项目与缺乏理财能力和追求物质享受等因素有关。这种不合理的消费行为虽然不是大学生消费行为的主流,但却不容忽视。消费者的价值观念和对生活的感受等是影响消费行为的根本原因。对于关注大学生市场的企业而言,应当主动承担传播健康消费观念的责任,而非抓住大学生心理的弱点,借机谋取暴利。企业也应当看到,大学生的消费潜力在学生生涯中并未完全体现,但却是品牌忠诚度形成的重要时期。所以,企业不能只考虑短期利益,而是以创造顾客满意与长期社会福利为企业目标。企业在开拓市场的同时,需要配合学校培养大学生的理财能力和科学的消费观念,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共同推进健康的校园消费文化的建设。这对于培育大学生市场,扩大社会消费以及促进社会生产,都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重视大学生的消费市场,不仅有助于企业的市场开拓,提高企业的利润和销售水平,同时也有助于充分满足大学生的消费需求,更有益于指导和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消费理念和理财能力,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参 考 文 献
[1]程玉桂 艾 军 陈晓繁:当前大学生消费行为特点与消费市场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6(7)
个人概况
姓 名: 刘富灿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83-9-15
健康状况:良好
学 位: 大学本科
专 业: 统计学
研究方向: 投资决策与分析方向
E-mail:
联系方式:(MOBILE)1595224716
教育背景
2002年9月-2006年7月就读于厦门大学经济学院。
1999年9月-2002年7月就读于福建省武平一中。
所修课程
主修课程:投资经济学,房地产投资学,投资项目评价与风险分析,证券投资学,投资项目概预算;
辅修课程:管理学,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计量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统计学,运筹学,中级财务会计,市场营销学,公司理财,管理信息系统,企业经营与市场竞争,经济预测与决策,C语言及应用实例,计算机在统计学中运用;
科研、论文情况
毕业论文《房地产泡沫问题初探》。
英语水平
顺利通过全国大学生英语四六级考试(四级75.5分,六级497分)。
计算机水平
顺利通过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网络技术。
所获奖励
2002年获龙岩市三好学生。
2003学年获校三等奖学金。
2004-2005连续两年获厦门市政府助学金。
2005学年获国家一等助学金。
工作实践
参加03年厦门市交通旅游市场调查。
参加04年福建省大学生模拟炒股大赛。
参加05年晋江市房地产消费者市场调查。
现供职厦门基兴阁房地产公司
个性特点
做事认真,能吃苦,工作责任心强。
求职意向
1.投资顾问(房地产投资,证券投资,金融银行)
2.统计分析(财务)
3.网络管理(网站维护,程序开发)
但是每一所综合性大学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理念的不同也要求他们在文化素质教育方面应该有自己的特色。而每一个较为专业的大学由于专业的不同,在文化素质教育的具体做法上也有所不同。例如农、林、化等较为理工科的专业学校在文化素养教育上的做法和师范、美术和音乐偏文科的学校当然会有很大的不同。即使是同一学校,由于专业的不同,社会对该专业人才要求也会有所不同,文化素质教育的具体做法也应有所差异。
本文以旅游专业为例,分析旅游专业类的院系如何设计、开展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素质教育。
一旅游业文化素质特色解析
1文化素质的概念
大多数教育专家都认为“素质”是“人在先天生理基础上经过后天教育和环境影响而内化成为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2],包括精神、态度、心灵、价值观等。一般来说,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这四个素质是紧密相联系的。道德思想素质是根本,文化素质是基础,业务素质是主干,身心素质是保证[3]。可见,文化素质是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的基础[4]。
文化素质是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的内在品质,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学识等[5]。从表现形式上看,主要包括累积的知识和以知识为媒介而逐渐养成的一种习惯和能力[6]。文化素质是内在的、隐含的,通过人的言行外显出来。因此,文化素质是态度、习惯、方法、能力、行为。文化素质的这些特性就要求文化素质教育要内外兼修,注重文化成果转化的生命形态,特别是做人的态度、境界,做事的智慧和方法[7]。
2旅游业中文化素质的特色
作为一个服务行业,旅游业对其从业人员文化素质的要求是以旅游的本质特性决定的。
旅游本质上是一种文化体验活动。旅游者离开日常工作生活的地方,到一个新的环境去感受、体验不一样的文化。近年来,旅游作为一种文化体验的性质和特征愈益鲜明地表现出来。随着旅游者文化素质和品位的提升,以及旅游消费观念的变革,旅游活动的文化含量和文化需求也随之增长,形成了以文化为构成内容和表现形式的新的旅游产业。
旅游消费本质上是文化符号的消费,旅游者通过对自然环境、建筑、歌舞、节庆礼仪、餐饮住宿等外显形式的消费,获得内隐的文化所指。
旅游作为文化体验和文化符号消费活动的特征对旅游业提出了新的要求。旅游产品和服务必须围绕着文化符号这个核心来设计和提供。整个旅游活动的组织和实施也就是一种文化创意活动。旅游从业人员就是文化创意者,他们根据旅游者的文化需求,开发旅游目的地、设计旅游线路、创造符号化的旅游文化产品、提供富有文化特色的服务。这一切活动既要有鲜明的文化表现形式,又要蕴含丰富的文化内容。
旅游从业人员文化创意者的身份对其素质,特别是文化素质,提出了极高的要求。首先他们必须知晓自己的本土文化,更要了解旅游者的地域文化;其次他们必须具有良好的文化展示的实践能力,在他们设计的旅游产品、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体现出文化内涵。该文化素质的要求也得到了行业需求调查的验证。为了了解旅游企业对旅游从业人员文化素质的要求,笔者选取了上海八家大中型旅游企业作为调查采访的对象,他们在行业中均处于领头羊的地位,因此他们的意见可以反映整个旅游企业的意见。调查以中高层管理者为主要对象,主要采用面谈和问卷相结合的形式进行,采访谈话均全程录音。根据两项调查数据分析,八个采访对象均认为文化素质对旅游从业人员非常重要。在应该了解的基础知识中,应该包含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各个地域文化、历史、娱乐知识等。旅游从业人员文化素质的表现形式可以从访谈中常出现的几个关键词中体现出来:能说会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融会贯通、有修养、有气质、会娱乐游客、擅长接待游客、心理素质强、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等。
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旅游行业对其从业人员文化素质的要求不同于其他行业。他们对文化素质的基础知识要求更高更广。他们要求行业人员不仅认知这些知识,还要内化这些知识,在旅游产品的设计和服务过程中自然地体现这些知识,特别是旅游目的地的地域文化、本土文化更应该反映在他们的态度和服务行为中。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应该富有本土文化的内涵。这种高文化素质也要求从业人员具有一种文化自觉性,在服务过程中要学会创造性传承民族文化,注重文化的理解、贯通和传播。同时,旅游行业服务性的本质也要求从业人员具有良好的服务态度、服务意识、擅长和不同的游客打交道。
二旅游专业文化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经验
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建立为其他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开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基地的主要做法包括以下几点: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素质教育贯穿专业教育始终;建设改善校园文化氛围;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等,具体的内容详见下表1。
(注:本表改编自王义遒[8])
从表1可以看出,文化素质教育的每一个版块都有其各自的目标。第一课堂的开展帮助提高学生对各种文化知识的认知;各种第二课堂的开展帮助学生扩展知识面、感受各种文化现象的魅力;校园文化氛围的建设则为学生感受各种文化现象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环境;各种丰富多彩课外活动的开展帮助学生提高认知和感受;校内外的各种实训实践活动则给学生提供体验的机会,从而通过体验提高能力,把知识内化为素质。
2旅游专业文化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旅游专业属于应用型较强的专业,特别强调学生服务技能的培养。如果强调文化素质教育,旅游专业就能更好地处理知识、能力、素质三者之间的关系,因为素质对知识、能力起着主导作用。知识是素质的基础,能力是素质的表现。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使命就是强调知识转化为能力并内化为素质[9]。对旅游专业而言,文化素质提高的过程就是知识的获取、能力提高的过程。
笔者非常赞同宋彩萍等的观点:文化素质的养成是一个内化的过程。人的内化过程是一个认识、感受、体验的过程。因此,文化素质的教育是一种渗透性、养成性教育,在认知解读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感受和体验,把知识内化成能力和素质的过程。据此,笔者认为旅游专业文化素质养成教育应该采用“三为一体”的教育模式,是解读板块、体验板块和实践板块的有机结合。同时,这些版块要围绕旅游、文化和服务三个关键词来设计。
(1)解读板块
解读版块主要以课程体系的建设为主要途径,以帮助学生解读文化、认知文化为主要目标。旅游专业的课程体系主要包括素质和专业课程两大部分。文化素质部分应该是体系的核心,并且各个方向的专业课程中也应充分融入文化的因素。
文化素质课堂也应按照旅游业对从业人员文化素质要素要求来模块化。第一模块是核心必修课程,包括历史(中国历史和世界文明)、人文地理(包含各个地域文化等)、中国传统文化、西方传统文化等第一课堂,这是响应旅游业对从业人员具有丰富的历史、地理、文化等基本文化知识要求这一特点设置的。第二模块是必修课程,包括语言、跨文化交际、心理学等课程。旅游业是服务业的特性要求从业人员能与来自不同文化、不同背景的人打交道,同时能帮助游客解读中国文化和景点,因此语言交际能力、了解游客心理、增强从业人员自身心理承受能力都是核心能力。第三模块是选修课程,包括接待礼仪、逻辑、文学、音乐绘画、美学等课程。旅游业属于服务接待业的属性,要求从业人员具有调节气氛、娱乐游客等能力。这些选修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提高修养,从而更好地为游客服务。
除了文化素质课堂以外,文化素质的教育也应渗透到其他课程中。例如,各个专业课程也应充分结合地域文化,充分体现地域特色,从而体现办学特色。同时,在其他素质课程例如外语、体育中充分结合旅游专业的特点。例如,外语课程可以以旅游作为场景设计学习任务,而体育课程则可以以休闲游戏活动为主要内容。
在文化素质课程体系中,课堂课时是不能囊括繁多的知识内容的。因此,强调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实现1+1>2个课时的效果是重中之重。为了配合文化素质课程体系,旅游专业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业余时间,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为此,设立文化素质自主学习中心、建设文化素质教育网站、建立文化素质试题库等都是很好的途径,为学生提供很好的自主学习和自我检测的平台。
(2)体验板块
体验板块主要以开展各种第二课堂和校内活动为途径、通过各种体验活动以帮助学生提高对各种文化的感知、内化知识为主要目标。
体验板块是解读板块的延伸和扩展。在第一课堂的基础上,广泛开设第二课堂,以配合第一课堂的学习,实现1+1>2的效果。旅游专业的第二课堂可以包括各类文化、文学、历史、地理等书籍的阅读,也可以包括各类网站的浏览,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提高对世界的感知。各个旅游专业可以按照各自专业的特色,给学生列出阅读的书目和参考网站,并要求学生提交阅读报告。
除此以外,邀请各类专家入校举办讲座,把讲座常态化、精品化和系列化,帮助学生感知各类文化现象,例如各类古典音乐赏析、如何欣赏中国画、影视评论、古典戏剧赏析、旅游文化系列等的讲座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
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可以帮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因此,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可以帮助学生随时随地感知文化,从而塑造自己的行为。显性的环境包括校内各种人文景观,建筑物和教室的装饰等,一个处处散发着浓厚旅游文化氛围的5A级景区校园有利于形成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隐性的环境包括校训和行为规范等,是文化环境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统一校训指导下,老师和学生共同培育校园行为文化模式[10],充分调动大学生展示自我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参与到校园行为文化的培育活动中。
在这种良好的文化环境中参与各类文化活动是体验文化的重要途径。学生可以开展各种文化体验活动,例如中国传统文化节、戏剧节、旅游节、西方艺术节等可以帮助学生感知和体验各类文化。同时,还开展高雅艺术引进校园活动,鼓励学生观看经典影片、文艺演出和音乐会等。
(3)实践板块
实践板块主要通过各种校内外实训实践活动为途径、以帮助学生体验各种文化现象、提高能力为目标。文化素质的养成非常注重实践环节,只有通过在实践中亲身体验和操作,学生感知的知识才会最终内化为自身的态度和行为。实践活动主要由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践活动相结合。
校内实训可以通过整合各个文化素质课程之间的实训课时、利用学生社团等开展各类文化素质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组建各类社团,开展相关活动,例如书画协会、戏剧社、杂技社、合唱团、民乐团、舞蹈团、旅游协会、登山协会等。同时,文化素质课程的实训课时加以整合后,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举办各种节庆活动,例如中国戏剧节、旅游文化节、传统文化节等,通过主办这些活动,学生亲身体验文化的内涵,从而不知不觉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
校外实践活动是校内实践活动的延伸。一方面,组织学生参观考察人文景观,到实际的文化场景中体验文化、感悟文化、解说文化、传播文化,从而内化知识,提高能力和素质。另一方面,让学生走进旅游企业、走进社会,了解游客需求和行业需求,操练服务技能,在服务中提高自己的服务意识和素质。
上述三大板块是相互依存、依次递进的关系。学生通过对文化知识的解读,提高了知识的认知度和积累,通过体验和实践环节逐渐把认知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价值观、能力、情感和意志,最终通过态度和行为展示出来。当然,三大板块的划分也不是绝对的,体验板块中的第二课堂既包括解读认知的部分,也包括体验的部分,是解读和体验两个板块之间的过渡;而实践板块中学生举办参与的各类文化活动也是体验板块和实践板块的过渡,即包含感知部分,也包含体验和实践部分。而学生花在体验和实践板块的时间应该远远大于解读的板块,这样才能符合文化素质渗透性、养成性教育的特色,从而提高自身的素养。因此,整合这三大板块才是取得文化素养养成教育效果的最佳途径和方法。
总之,旅游业对旅游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旅游专业院校必须建立以文化素质课程为核心的课程体系,采用解读、体验、实践“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课内和课外相结合、校内和校外相结合、理论知识和实践操练相结合、技能和素养相结合”的手段,让文化素质的培养贯穿学生整个学习生涯。要实现这“三位一体”培养模式的实效性,真正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还需要相关院校的管理方在制度和经费上加以配合,例如成立由校、系领导牵头的文化素质教育中心,来统筹和管理全院校的文化素质教育事宜;增加文化素质课程教师的进修机会,提高教师文化素质;提高整个院校和专业的办学规格和文化内涵,办出自己的特色。
参考文献
[1]刘树道,邱学青,李正,刘思安.我国高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回顾、现状与展望[A].第五届海峡两岸高等教育论坛交流论文,1998(11).
[2][8]王义遒.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关系的再认识[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7):99-111.
[3]杨叔子,余东升.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的今日审视[J].中国高等教育,2008(3):3-7.
[4]、[5]宋彩萍,王丽平,王静.对文化素质教育特征的再认识[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5):1-3.
[6]张浩.趋向整合:大学生文化素养教育的复杂性[J].现代教育管理,2011(6):77-80.
[7]林光彬.深化文化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1(2):7-8.
[论文摘 要]高校大学生所受教育的经历和所处的特殊的校园环境,使得他们成为社会上一个比较特殊的消费群体,通过从高校学生消费现状及特征和消费心理的特点入手,总结了影响高校学生消费的四大因素,并做出总结。
消费心理是消费者对客观消费对象与其自身主观消费需求的综合反应。消费心理从认识过程经历情感过程直至发展到意志过程,是一个消费购买的决策过程。消费心理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对购买决策起决定作用的自身特点,如文化教养、心理素质等。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高校大学生所受教育的经历和所处的特殊的校园环境,使得他们成为社会上一个比较特殊的消费群体,产生了与其他消费者不同的消费需求,具有比较特殊的消费心理,并表现出特殊的消费行为。
一、高校学生消费现状及特征分析
(一)高校学生消费现状分析
从消费水平来看,有数据显示,2006年高校学生约有74.3%左右的学生平均每月消费在400元左右,另有11.2%左右的学生月消费在200元左右,600元左右的占10.5%。与此同时,有调查数据显示,高校学生在经济消费水平上存在着巨大差距,如武汉某高校学生中年消费最高的达到18500元,而年消费最低的只有2100元。高校学生的月食品支出在230元左右,与生活费月均支出(480元)的比率是47.9%,这可视为高校学生的“恩格尔系数”,从长期趋势来看,这一系数呈现出整体的上升趋势。
从消费结构来看,目前对高校学生的消费结构还没有统一的结论。多数人认为目前高校学生的消费结构是不合理的,高消费和浪费严重。表现在除正常的伙食费、书、文具和日用品外,高校学生的其他开支比较大,所占的比例也偏高。如外出旅游、社交活动消费(主要用于同学和朋友之间活动请客和送礼等)、文体活动消费(舞会、影视、体育比赛的门票和体育用品等)。从消费方式来看,消费方式可以是消费观念及行为的统一体,是同主观意念或动机相联系的消费行为。总体上来说,高校学生消费仍可看作是经验性消费,但表现出了一些特殊的消费方式:第一种是旅游消费:有调查资料表明,有46.5%的高校学生在节假日时曾和同学或朋友外出旅游,有12.3%的同学在寒暑假曾和家人一起旅游过,表明旅游是高校学生比较热衷的一项活动,旅游被高校学生视为一种有意义的健康的消费行为;第二种是电脑消费,1995年电脑开始步入高校学生宿舍,在很大程度上已成为高校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成为了最能改变高校学生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的因素之一;第三种是电话和手机消费,随着电信资费的一次又一次下调,201卡或IC卡电话在大学校园内普遍开花,调动了高校学生的购买欲望;第四种是恋爱消费,大学校园恋爱被视为一项不谈婚姻的爱情,但两个人的学习生活中也相应增加了额外的消费。
(二)高校学生的消费心理特点分析
高校学生的消费特点可以概括为:一是消费的不平衡性。主要表现为,高校学生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家庭,而地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行业的不平衡,导致家庭收入的不平衡,再者各自家庭结构的不同,从而决定高校学生消费的不平衡;二是消费的多样性。高校学生的消费主要涉及生活消费、学习消费和文化娱乐消费三个方面,而且其构成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高校学生消费的多样性一方面受其家庭收入水平和生活习惯的影响,因而在消费层次、消费的数量等方面会表现出很大的差异;另一方面主要取决于高校学生个人需要的多样性。寻求多样性是由于需求强度的不同和需求层次的多样性而产生;三是消费的主导性。大多数高校学生都是在满足生活消费基础上,尽可能的满足学习消费,以必要的娱乐消费来调节自己的精神生活。
二、高校学生消费现状的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高校学生消费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家庭的原因。目前高校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家长从小把自己的孩子视为家庭的重点照顾对象,对自己子女的消费基本上实行满足供应的政策,再苦也不能苦孩子。尤其是子女上大学后,宁可自己在家省吃俭用,也不能在外“苦”了孩子。经济条件优越的家庭,为高校学生的高消费提供了经济基础,创造了个方面的条件,使他们有优越感,他们的高消费在一定程度上给同学起到误导的作用。经济条件一般的家庭,经济上也得到了保证。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往往借钱也要满足自己子女的需要。 转贴于
二是社会环境原因。目前社会上不正确的消费观,给高校学生带来了很深的影响,不正确的价值取向形成了高校学生高消费的心理。近几年由于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部分家庭已经先富起来了,消费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消费观念受到了强烈的冲击,高校学生的消费心理处在不成熟的阶段,相互攀比的消费心理较为普遍,直接影响到了高校学生的消费观。学校的贷款往往贷不出去,有的家庭条件差的学生宁可在家向亲友东拼西借,也不愿向学校贷款,把贷款当作是丢人的事。
三是高校学生自身的或心理的原因。高校学生正处在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真正成熟的阶段,在家从小有家长关怀和照顾,中学面临高考的压力,许多家长为了避免他们分散学习精力,家庭的经济状况从来不要求他们分担,故而许多学生不知金钱来之不易,不知当家的困难,又没有理财的过程和经验。此外还有虚荣心理在作怪,有人宁可牺牲教育、健康或一些应有的社会责任,也要在消费水平上不断升级。情绪化消费也是高校学生消费中常见的。
四是教育薄弱和管理工作有关。有人认为现在高校学生的消费是偏高、不合理的,这与教育薄弱和管理有关。有的报刊、电影和电视进行错误的报道,片面报道一些高消费和享受的主题,给高校学生做出了错误的消费导向。高校的教育工作者虽然也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和光荣传统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消费观,但碰到问题没有强有力的方法和措施,没有教育到点子上,对有的问题没有及时有效的引导。
三、基本结论与讨论
关于高校学生消费观教育的问题,一直是理论界讨论的热点,有的主要在高校学生中多进行国情和勤俭节约教育并加强相关的管理;有的认为应培养高校学生科学的消费意识,指导他们确立合理的消费期望,引导高校学生做有经济头脑的消费者,教育他们讲究消费道德。笔者认为,应加强对高校学生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教育引导,高校学生的消费教育应该包括以下的内容:消费与市场的基本理论教育,主要为消费观念、消费计划、消费结构、消费方式、消费心理、消费市场和消费营销等知识;消费品常识教育,主要为常用的消费品的选择、评价、鉴赏、使用、维修与保护等;消费生态意识教育,让高校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消费与社会持续的发展、生态平衡、环境保护的关系,深刻认识生态需要的极端重要性,从而关注社会消费问题,提高社会责任感;
消费文明教育,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消费是两个文明的结合点,它对高校学生的消费伦理、消费质量、精神文化消费的提高,能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消费者权益与保护教育,主要是帮助高校学生充分认识法律赋予自己的权利,懂得如何运用自己的权利以及如何用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从而提高高校学生的抗逆能力,熟悉消费者的权利和义务、消费者保护组织、消费者保护法规等。总之,加强大学生消费观教育,是正确引导大学生消费行为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21世纪国家栋梁的客观需要。
参考文献
[1]赵祥禄,学生不良消费行为的现状、原因和对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4(3)
1.基于微课的翻转教学模式研究——以大学影视英语课堂为例
2.中美两国影视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比较研究——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
3.产业融合视角下的影视旅游发展研究
4.影视节目名称的法律保护路径探析
5.影视旅游研究:一个应有的深度学术关照——20年来国内外影视旅游文献综述
6.我国影视旅游发展与规划探析
7.国内外影视旅游研究进展及启示
8.从韩剧旅游热论中国影视旅游的深度开发
9.“文化帝国主义”的传播扩张与中国影视文化的反弹──加入WTO,中国影视艺术的文化传播学思考
10.影视主题公园旅游体验质量研究——以无锡影视主题公园为例
11.影视旅游者动机细分及其形成机制——新西兰霍比特村案例
12.影视型主题公园旅游开发“共生”模式研究及其产业聚落诉求——以央视无锡影视基地为例
13.影视湘西:想象共同体及其与湘西旅游的共生发展
14.影视旅游:旅游目的地营销推广新方式
15.中国影视文化产品“走出去”的问题与对策
16.论影视作品的法律关系
17.高职高专影视动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18.《红楼梦》影视改编与传播研究述评
19.影视旅游的发展现状、影响及问题
20.论影视动画场景设计中视觉艺术的创建
21.论影视翻译课程的技术路径
22.中国影视旅游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23.影视旅游形成、发展机制研究——以山西乔家大院为例
24.影视后期制作在影视作品中的应用研究
25.数字技术在影视广告后期制作中的运用
26.论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
27.影视大数据:影视互动体验与量化认知的根本
28.中国影视文化贸易现状及原因分析
29.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与游客旅游意向——基于影视旅游视角的综合研究
30.我国影视城旅游发展的实证研究——以无锡影视基地、横店影视城为例
31.影视主题公园游客旅游体验质量评价研究——以横店影视城为例
32.影视翻译的语言特点及翻译技巧
33.中国影视翻译研究14年发展及现状分析
34.影视翻译──翻译园地中愈来愈重要的领域
35.影视文化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36.影视史学的思考
37.影视字幕翻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38.中国影视基地现状和产业化发展对策
39.西方语境下的影视翻译研究概览
40.中国的影视翻译研究
41.影视营销对游客旅游决策影响实证分析——以张家界借力《阿凡达》营销为例
42.影视字幕对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
43.基于影视旅游动机的城市居民出游意向研究:以天津市为例
44.影视的传播与文学的接受
45.功能对等理论在影视翻译中的应用
46.民俗的影视整合及审美价值
47.服饰是影视艺术无声的语言
48.影视拍摄对外景地旅游发展的影响分析——以浙江新昌、横店为例
49.中国影视贸易国际化目标市场选择模型研究
50.新世纪以来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研究述评
51.“韩流”给我国影视旅游的启示
52.旅游景区影视营销模式研究
53.影视教学法在初级阶段日语语体教学中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
54.体育影视作品及其价值取向探析
55.大电影产业链的完善之路——长影集团影视资源衍生价值开发与影视文化拓展
56.影视人类学——人类学的扩展
57.影视产业与旅游产业深度契合研究
58.中国影视文化贸易逆差形成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59.中国影视基地现状和产业化发展对策
60.论中国影视文化安全——基于韩剧与国产影视剧比较的视角
61.全球价值链视阈下我国影视产业升级策略探究
62.横店:中国影视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一个样本——基于共享性资源观理论的案例分析
63.简论中、美、日三国当代动画影视风格差异
64.论影视艺术的文化属性
65.影视文化及其审美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66.影视旅游者旅游动机研究——铁岭龙泉山庄旅游者实证分析
67.文学与影视:双重视域中的纠结与互动
68.我国影视行业与影视教育现状、问题及发展策略
69.从影视本体研究看文学与影视联姻的必然
70.体育影视价值解读
71.影视城发展模式比较研究——以横店影视城与镇北堡影视城为个案
72.从改编到生成:寻找文学与影视的平衡
73.关于严歌苓作品影视改编的思考
74.影视文化三论(上)
75.对影视文化创意产业若干问题的思考
76.日语高年级听说课中影视教材的导入
77.重视影视教育 培养电影思维——高校要建立正确的影视教育观
78.论网络小说的影视改编
79.论影视旅游及其“资源—产品”转化
80.浅析影视翻译目的
81.基于价值链的影视旅游产品开发研究以横店影视城为例
82.色彩在影视动画中的审美意义
83.影视文化产业走出去研究——以江苏广电总台为例
84.影视为出版造势——对影视图书出版的研究分析
85.中国影视翻译研究十四年发展及现状分析
86.试论舟山海岛的影视旅游
87.当代影视文化传播研究的历史性转向——兼论视觉文化传播理论的现状与发展
88.受众与影视品牌战略发展的民族化思考——北京电影、电视观众基本情况调查分析
89.影视的网络化传播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
90.旅游目的地推广与影视旅游研究
91.影视文化价值取向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
92.国产影视作品的译制与国际传播
93.浅论构建新媒体时代的公共气象影视服务体系
94.从民俗影视片的特点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95.西方影视翻译研究的最新发展——《影视翻译:屏幕上的语言转换》介评
96.传统影视艺术与全新数字媒体的冲突与交融
97.国内外影视旅游发展研究综述
98.从韩流看“影视表象”与“旅游地形象”的构筑
99.基于影视艺术的教学资源建设新模式——网络影视课件学
100.影视旅游者目的地形象感知及行为意向研究——以澳门为例
101.建构民族影视的核心竞争力——从传媒变革看当代影视教育的方向
102.论影视语言的特性
103.中国影视业在亚洲影视业新格局中的文化定位及其历史使命
104.翻译目的论与影视字幕翻译
105.中国影视行业如何形成世界级竞争力
106.“复仇”的“原型、仪式、跨文化性”——从《基督山伯爵》的影视改编谈文学经典的传播现象
107.探析视听语言在影视作品中的表现
108.现代素质教育理念下的影视教育
109.论影视旅游产业机制与发展策略
110.媒介融合背景下中国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的思考
111.贵州影视旅游开发现状与发展思路
112.浙江影视旅游的发展与营销策略研究——以横店影视城为例
113.从韩国影视旅游的成功谈我国影视旅游的开发
114.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影视文化消费的趋势与对策
115.我国影视城的旅游开发研究
116.影视发热 旅游升温——谈影视与旅游的产业联姻
117.论搭建我国影视产业保险体系的策略——以好莱坞影视保险体系为蓝本
118.对外汉语影视课中教师的主体作用
大学生导游职业认知形成的调查研究对大学生自身和导游行业都有重要意义。国家旅游局今年10月8日,全国旅行社直接从业341312人,同比增长0.39%,其中大专以上学历243393人[1],可见在导游行业大学生参与到这个行业的增长率很低。本论文以社会职业认知理论和SCCT 模型来辅助研究分析大学生导游职业认知的形成,解剖出其中的个人背景因素、职业兴趣因素、职业选择因素和工作绩效因素来分析和研究。对研究大学生导游职业认知形成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了解,设计对策,以期实现引导大学生导游就业方向,从而达到扩充高素质导游队伍的目的。
1、研究意义和方法
1.1研究意义
大学生导游职业认知形成的调查研究对大学生自身和导游行业都有重要意义。对于大学生来说,能够让学校调整针对性教育,更好的引导大学生在导游行业的就业,增加大学生在导游行业的就业率;同时,对导游行业而言,根据调查作出一定调整,吸引大学生就业,增加行业高素质从业人员,从而更好发展,创造更多旅游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收益。
1.2研究方法
本文使用了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参考文献资料法。
1.3研究思路
研究思路分三个步骤,首先是根据论文选题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并整理经验和资料,写文献综述;然后设计调查问卷,并做问卷调查,访谈等,收集整理调查数据资料;最后根据对调查的资料,得出结果研究,提出针对性的期望和改善。
2、研究综述
2.1社会认知职业理论
大学生职业认知即大学生个体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通过自身的学习与周围环境的接触过程中形成的对于某一个职业的价值、内容的看法和态度[2]。而大学生导游职业认知也就是大学生在自身学习生活和实践中形成的对导游职业的价值、内容的看法和态度。
21世纪以前,班杜拉 ( Bandura) 的一般社会认知理论(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是这一研究趋势的起源之一,这一理论强调在人的职业认知行为过程中,各种因素均参与了这一作用的过程[3]。近年来我国有很多学者通过对社会职业认知理论的研究来进行大学生的职业认知形成研究,其中包括宋一兵通过借鉴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社会认知职业理论”( social cognitive career theory,SCCT) ,以在校大学生这一导游职业特殊的从业群体为研究对象,以相关调查数据为基础,创建SCCT 模型以研究[4]。
2.2导游职业认知形成的影响因素
导游职业认知形成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个人背景因素、职业兴趣因素、职业选择因素和工作绩效因素,宋一兵的SCCT 模型,其利用了班杜拉的三因素的互为因果模型,强调在职业发展中起作用的三种个人变量―――自我效能、结果预期、个人目标之间的相互影响,提供了三个子模式[5]。为了研究大学生导游职业认知形的职业选择因素和职业兴趣因素,这里借鉴宋一兵的SCCT模型,建立了以下模型:职业兴趣模式、职业选择模式。
3、大学生导游职业认知形成影响因素分析
3.1问卷设计
问卷设计的重点就是要将调查内容操作化为可观察的测量指标。本次问卷包括4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大学生职业认知形成的个人背景因素的设计。因为在大学生就读期间,父亲、母亲、主要亲戚与高中同学等对其就读专业以及未来从事的职业有较高的期待,将深刻影响其职业认知,其中也包括被访者的性别、年龄、学习生活经历等;第二部分是对大学生职业认知形成的职业兴趣因素的设计;第三部分是对大学生职业认知形成的职业选择因素的设计,大学生选择从事导游职业的因素可能有专业对口、工资薪酬高、受过相关培训等;第四部分是对大学生职业认知形成的工作绩效因素的设计,大学生在导游工作实践中,自我得到提升,抑或是升职机会多等等因素。
3.2影响因素分析
3.2.1个人背景因素
通过对大学生入学前专业选择的调查,41%的大学生是因为学校调剂,33%的大学生是爱好旅游而填报了旅游专业, 11%的大学生是因为父母的要求而填报,剩下的是因为和朋友一起报考或者其他原因。说明本身就有很多人不是热爱这个行业,同时他们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爱好旅游并不是将来从事旅游。随着学习的深入,对旅游行业的了解,学生才懂得旅游行业工作需要面对的是很多突发事件、复杂的局面,去接触社会的各个阶层。同时,因为这个行业工作的复杂性、重复性、突发性并且辛苦,所以学生门对这个行业的好感度不高。又因为服务行业的性质且入行门槛低,导致有学生认为从事这个行业社会地位低,不愿将来从事该行业。
3.2.2职业兴趣因素
职业兴趣的因素相对复杂,社会评价、教育环境、家庭影响等都有可能成为职业兴趣产生的原因,然后通过实践得到的效能评价影响最后的结果--职业认知的形成。
在实际调查中, 65.1%的大学生认为社会评价、教育环境、家庭等影响了自身对导游职业的价值、内容的看法和态度。例如题8: 大众对导游职业存在误解,新闻媒体对导游的报道常常是负面的,比如“坑害消费者”、“拿高额回扣”、“以次充好”,这一问题得到了67%的大学生认可;题9中:46%的人认同,“大众对导游职业的误解影响着其对导游职业的认知”;还有题13:50%的人认同,“从业过程中,他人(游客和其他)的评价对自身的职业兴趣有较大影响”;题10:从积极的方面来说,导游职业也与“高收入、高自由度、增长见识”等相联系,这一问题得到了13%的大学生非常认同的回答,还有31.7%与20%的大学生是认同和一般认同,这充分说明了,社会评价对大学生导游职业认知的影响。在题11的调查中,问到了受调查大学生是否因为有过导游培训教育的经历而对从事导游产生兴趣,53%的大学生选择了答案“是”;通过题12的调查发现:40%的受访者是因“家庭因素而对从事导游产生兴趣”。由此可见,职业兴趣因素对大学生导游职业认知的影响。
3.2.3职业选择因素
职业选择模式是大学生在进入导游职业前的一个初步目标作用下,通过导游实践达到预期的目标,获得相应的绩效成绩,作用于最后导游职业认知的形成。又因为一般做出目标和实践的选择时都是在非理想状态之下,所以背景因素与环境因素也同时发生作用。
根据选择模式得出三个流动性阶段结果: 一是大学生在进入导游实践之前的选择或目标设定,这一阶段的大学生受到先前背景因素即自身的文化素养、培训教育、性别等因素影响。一些在校大学生由于旅游专业的关系,他们通过学校的课程教学,比其他人更先接触和学习到一些导游基础知识,得到过老师的导游培训等。二是大学生在采取导游实践行动过程也一直受到多种环境因素的制约与影响,共同作用于导游职业认知的形成,这其中就有前背景因素和当前背景因素的影响,例如性别、年龄、文化素养等。最后,通过导游实践获得了相应的职业效能即职业实现情况又与后来的职业再选择构成一个反馈回路,影响大学生新的职业选择行为。
以上分析也在实际调查中被证实,例如题14:超过60%的大学生认为职业选择因素影响了他们对导游职业的价值、内容的看法和态度。在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例如题15、16:46.7%的大学生打算选择从事导游的原因主要有工资薪酬高、专业对口,同时希望在这个行业大干一番并有所发展,这就是他们入职实践前的选择和目标;与此同时受到先前背景因素即文化素养、培训教育、性别角色社会化等因素影响,例如题1、2:是对文化素养和性别调查,有大专的、也有本科的,也有男有女,总的来说还是女性相对较多。题17:是培训教育因素的调查,31.6%的在校大学生因为专业原因,在参与导游实践前有过相关的培训教育,也有部分大学生是有过旅行社相关工作经历;例如题18-20:在调查导游实践对大学生自身择业的影响时,51.1%的大学生表示影响大,但是只有45.2%的大学生达到了自己在这个行业的预期目标。于是调查了大学生在当前的社会环境导致他们不愿从事导游行业的原因,主要是社会负面评价、机制不健全、工资不稳定、奔波不固定,也有少数人为其他原因,这也就是反映了大学生在实践之后,职业效能即职业实现情况又与后来的职业再选择构成一个反馈回路,影响新的职业选择行为的现象。
3.2.4工作绩效因素
根据职业选择相互影响因素的图表分析,知道也是多种因素作用于工作绩效因素,这一因素的前背景因素和当前背景因素则由个人能力、自我效能、自我效能认知与绩效目标得相互作用,从而绩效结果最终作用于职业认知的形成。
在调查工作绩效因素对大学生的导游职业的价值、内容的看法和态度时,15.1%的大学生表示非常认同工作绩效因素影响了他们对导游职业的价值、内容的看法和态度,35%的大学生是认同工作绩效因素影响了他们对导游职业的价值、内容的看法和态度。
题22-23:调查结果表示53.2%大学生觉得他们导游职业经历中,付出与收获成正比, 20%的大学生认为导游的薪资高,大多数都觉得是一般。通过访问了解到,导游的工作比较辛苦,有大学生夸张的形容了导游职业是“起得比鸡早,干得比牛累,吃的比猪差,睡的比狗晚”,从而让大学生觉得导游的薪资只是一般高。同时,题24-25: 60%的大学生认为导游职业的社会地位低和很低,还是在他们认为导游人员对旅游业的贡献大的情况下,这也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何大学生对导游职业的价值、内容的看法和态度是消极的。于是题26做了关于大学生对导游实践的旅行社满意度的调查,41 %的大学生选择了对旅行社工作不满意, 但是调查在处理与应对时,只有38.7 % 的大学生表明了较为积极的应对态度( 自我总结或与旅行社沟通),更多的46.2% 的大学生采取了较为消极的处理方式( 不理睬、换旅行社等) ,更甚至有15.1% 的大学生选择了完全逃避,放弃导游工作。这也就是导致了大学生对导游职业的价值、内容的看法和态度消极的原因。
4、大学生导游职业认知改善建议
4.1大学生应当加强自身的能力培养
不管是大专还是本科的同学,虽然进入导游职业的起点不同,但是后天自我的努力更重要,要有较强的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尽职尽责的为游客服务,积极协调旅游团队与游览过程中各个旅游接待部门的关系,认真照顾每位游客的安全以及饮食起居,还有较高的随机应变能力,能够灵活协调处理突发事件。大学生相比其他人的优点就是学习能力更强,要充分利用这一优点,要做学习的海绵,主动去吸收“水”,而不是等“水”自己钻进“海绵”。同时要学会理性的看待和判断事情,不要盲目跟从,坚持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梦想。
4.2学校应当营造利于大学生形成良好导游职业认知的环境
学校要认识到教育环境因素对学生的导游职业认知形成有驱动作用,要引导和培养好学生对这些环境因素的感知。要重视和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可以通过增强学生对环境因素的正面感知、降低或消除负面感知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职业自我效能,产生良好的旅游职业形象预期与能力拓展预期。因此在执行专业培养方案、指导良好的专业学习风气形成的过程中,教师是可以发挥引导作用的。同时,专业课教师更可以通过正面引导学生了解旅游行业发展的前景以及评价旅游行业的地位,使学生的职业认知朝良性化方向发展。例如举行“导游之星”、“最美的导游”等活动,丰富大学生对导游职业的的认识,引导大学生的导游职业认知形成积极方向发展。
4.3政府要完善导游保障机制和对旅行社的监管机制
政府应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提高旅行社的进入门槛,比如:提高旅行社进入的资金要求、规模要求等。另外,政府应该出台相应的制度控制旅行社的低价团,价格战导致了导游的收入变少,导游工作积极性也会相应减弱,从而使游客不能更好的接受导游的服务,降低了游客的游览质量,政府应该鼓励旅行社通过提高服务质量来与同行进行竞争。
政府应建立强有力的导游保障机制,导游的生存需求和尊重需求得到满足,才能加强导游工作的积极性。劳动、人事部要给导游有导游等级、职称的认可,防止人才的流失,让导游也能成为终身的职业 [6]。 在完善的导游保障机制和旅行社的监管机制下,导游的生存生活得到政府强有力的保护,那么对导游职业感兴趣,甚至热爱的人会越来越多,也带动大学生对导游职业的价值、内容的看法和态度向积极方向发展。
5、研究结果与展望
综合上述内容研究表明,大学生通过导游实践对自身的导游职业认知有很大影响,当然不止这一个原因,还有许多其他因素,所以干预与改善途径也是多方面的,导游职业具有实践操作性很强的特点;从职业选择的来看,导游实践给大学生提供了更早的进入和了解导游行业的机会,这类大学生的职业兴趣、职业选择与效能评价存在相同结果,他们的实践经历,学习环境和文化背景也很大程度上是相似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门户网站. 国家旅游局关于2014年度全国旅行社统计调查情况的公报.旅发〔2015〕219号[EB/OL]http:///zwgk/tzggnew/gztz/201510/t20151008_748708.shtml.2015-10-08
[2]柯林,完善导游员职业培训的策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
[3] George B. Cunningham,Alison J. Doherty,Melanie J. Gregg. Using Social Cognitive Career Theory to Understand Head Coaching Intentions among Assistant Coaches of Women’s Teams[J]. Sex Roles . 2007 (5)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缺失;现状;原因
“诚信”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行为规范,是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基本素质要求,也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其诚信程度近年来备受质疑。惠济贫困学子的国家助学贷款的步履艰难让社会对大学生的诚信鲜见一斑。2007年8月,扬州高校国家助学贷款的违约率达到17%,违约金额高达112万,工行总部停止与扬州市6所高校的国家助学贷款协议。大学生诚信缺失对高校和社会提出一个严峻地课题。
一、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状
大学生诚信缺失不仅指其经济失信行为,还包括在生活、学习中违反道德或犯有严重过错的行为。高校一直在教育学生要做到“明礼诚信”,但触目所及的诚信缺失现象比比皆是,而且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一)学习方面诚信缺失
1、考试作弊。考试替考、夹带、偷看等作弊在高校屡禁不止,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而且,作弊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是作弊人数不断增加,形成特殊的小群体;二是出现了以赚钱为目的的“职业”,有组织、有分工、全程服务;三是作弊者的心态变得比较坦然,“麻木不仁”,孕育出畸形的作弊亚文化;四是作弊手段推陈出新,作弊工具现代化,运用手机、隐形耳麦等先进通讯工具传递答案等。
2、学术抄袭。有些学生对老师布置的(课程)论文,不是认真查阅资料、仔细钻研,而是找别人的论文采取“浆糊加剪刀”、“鼠标加键盘”的方法,拼凑出来敷衍了事,甚至有些学生就直接把别人的论文,换成自己的名字当作作业,出现很多雷同的论文,毫无创新性。论文写作本来是训练科学思维能力,掌握分析、解决问题方法,巩固所学课程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而此种“创作”法使其意义尽失。
(二)经济活动方面诚信缺失
1、毕业后不按时归还助学贷款。国家助学贷款自20世纪90年代实行以来,为数以百万计的大学生解决了在大学的学费和住宿费来源,缓解了家庭的经济压力,为帮助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很多学生毕业后就将其“遗忘”得干干净净。2007年8月8日,福建省教育厅首次在网站上公布了国家助学贷款违约学生名单,涉及福建省16所高校共121人。大学生的贷款积极,还款拖沓,将一个非常好的惠济万千学子的工程推到尴尬的境地,甚至影响了学弟学妹的助学贷款。
2、恶意欠费。部分大学生向父母要了学费不交,用来买电脑、谈恋爱、旅游、炒股、甚至赌博,能拖就拖,能欠就欠,使学校苦不堪言。手机等欠费后长期不交,更有甚者在手机卡尚存几元钱时拨打一个长时间的长途电话,然后扔掉旧卡更换新卡,恶意逃欠;信用卡透支后,不到催缴从不还账。
(三)求职就业的诚信缺失
1、求职简历的“注水”。一般来说,求职简历是用人单位选用人才的第一道关卡。不少大学生为了竞争好的工作岗位,通过夸大或造假履历来充实自己“实力”。在一些招聘会上甚至出现同一所学校同一届有数位学生会主席的荒诞事情。
2、轻诺寡信,随意毁约。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通过签订协议,以合同形式确定双方相互选择的权利和义务。但是,部分大学生缺乏诚信意识,“饥不择食”地与招聘单位签订就业协议,当发现条件较好的招聘单位时,就撕毁已有协议,另择高枝。使招聘单位的用人计划落空,严重影响了学校的声誉。
(四)与人交往诚信缺失
1、人际关系虚假。主要表现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做人不真诚,势利眼。处处吹牛,夸大个人的能力;时时承诺,而从不兑现。个人交往中借钱不还,借物不归。
2、恋爱态度不严肃。当前,大学生谈恋爱现象十分普遍,有些学生能够正确对待,但也有一些学生对感情的把握缺乏正确的态度,缺少责任,更多地抱有一种游戏态度,多角恋爱。恋爱不成,轻生、伤害对方。
3、网络欺骗。信息时代,作为信息传播工具之一的网络日益融入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但是,网络在给我们带来大量资讯的同时,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由于网络交往时人们行为的符号化,传统道德关于诚信的制约机制被弱化,撒谎、诈骗、赌博等行为是在鼠标的点击中发生的。更有甚者,有些大学生利用网络的虚拟特性,在网上信口开河虚假信息,发送电脑病毒,给他人和社会造成了较大的危害。
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种种表现,带来了许多危害。从个人角度来说,没有养成诚信品质,不利于大学生成才;从他人角度来讲,损害其他学生的正当权益;从学校角度来看,大学生诚信缺失有损于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形象和信誉;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增加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影响经济的健康运行。
二、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透析
(一)传统诚信观念作用范围与当代社会特点脱节
在我国,传统农耕生活千百年的延续,导致社会生活圈相对集中,活动范围较为固定。大多局限于亲朋、族人、乡人等有血缘、地缘关系的熟人之间。风俗习惯、社会舆论和伦理道德观念就可以很好地发挥作用,使得人们为了友好相处和长期生存与发展,不敢贸然违背诚信道德原则。在熟人和亲属之间做人做事能够做到合情合理,诚实守信,不欺诈。但现在随着全球化趋势加快,人流、物流快速交汇和流通,我们所面对的更多的是一个“陌生人”的社会,人与人之间信息不对称,传统的诚信观面对转型中的社会显得苍白无力。
(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不良风气的影响
政治领域。少部分领导干部凭借权力贪污受贿、生活腐化堕落、搞行业不正之风等等,影响了党员干部的整体形象,青年大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十分紧密,政治领域的不正之风容易对大学生产生不良影响,使其产生诚信缺失。
社会经济领域。假冒伪劣、合同违约、债务拖欠、偷逃税费、走私逃汇、商业欺诈等失信现象行为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损害了消费者利益,影响了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也对青年大学生产生不良影响,使一些青年大学生会缺乏诚信责任意识,做出诚信缺失的行为。
文化领域。宣传工作中的虚假报道、有偿新闻等,教育乱收费、招生黑幕、注水文凭等,学术论文的粗制滥造、假冒伪劣、抄袭剽窃等现象不利于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也必然会对青年大学生产生消极影响。
(三)社会运行经济利益至上
人作为一种社会关系的产物,必然要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当代大学生作为对社会反映最敏感的群体,他们的道德现状必然要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马克思曾深刻指出:“在利益仍然保持着彻头彻尾的主观性和纯粹的利己性的时候,把利益提升为人类的纽带,就必然会造成普遍的分散状态,必然会使人们只管自己,彼此隔绝,使人类变成一堆互相排斥的原子”。受到社会这个大环境的影响,大学生也难以抵御社会中的各种负面影响,难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从而导致与社会主流道德的背离现象。
(四)高校诚信教育缺乏实效性
高校诚信教育是影响大学生诚信状况的直接因素,但当前的诚信教育缺乏实效性,主要表现为:
诚信教育内容模糊。在当前高校的诚信教育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诚信教育的内容没有明确的界定。对于诚信教育的内涵许多教师表示说不清楚,这必然影响高校诚信教育的切实有效。
诚信教育方法单一。当前多数的诚信教育停留在传统的说教上,多是通过灌输法;除去讨论法和实践法,没有发掘出更好的形式,难以起到应有的效果。
诚信教育路径狭窄、诚信教育队伍乏力也影响了诚信教育的效果。
(五)大学生缺少自身诚信修养和实践
许多大学生谈起诚信问题来口若悬河、头头是道,对作业抄袭、考试作弊等失信行为也多持反对态度,但同时他们也承认失信行为就发生在自己或同学的身上。大学生的诚信意识与诚信行为不够统一,他们的实际行为和心中坚持的准则有所出入。虽然主观上觉得诚信很重要,待人处事应该以诚信为本,但在实际行为上却没有以冷静的头脑来明辨是非,认为别人都这样,我也这样无所谓了。因而导致有的大学生随波逐流,经常做些不诚信的事情。这正是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内因所在,亦是人类固有的趋利本性在失控时的外在表现。
(六)家庭教育存在误区
家庭教育中存在“重智力、轻品德”的现象,家长对孩子的功课抓得很紧,却很少顾及对孩子道德品质的教育和精神品格的塑造,导致孩子缺乏社会责任感和诚信观念。
此外,对中国家庭来说,宠爱是在教育子女上的一个通病。有的长辈怕后代吃亏,平时言传身教的,是如何损人利己、如何占便宜、如何去弄虚作假、如何沽名钓誉……。因此导致其子女个性特别强,自私自利。这不能不说是失信行为产生的重要原因。
三、结语
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种种表现有其相应的根源,对这些原因的深度透析有助于我们寻找到有效防范大学生诚信缺失的方法和对策。诚信在和谐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坚守诚信是每个人的最基本道德要求,更是大学生的言行准则。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扬城6高校国家助学贷款被叫停[EB/OL].
2、晁霞.诚信教育——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新课题[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6(12).
3、福建公布国家助学贷款违约学生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