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文本阅读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文中的“重要概念”指以下内容:1.代表文章重要信息的概念或术语;2.体现作者在这篇文章中的立场观点或表现文章主题思想的词语;3.内涵丰富、表意含蓄的词语;4.在当前语境下有特定意义的词语;5.对文章结构起重要作用的词语。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实际上就是理解重要概念在当前语境下的意义,即作者直接或间接赋予概念的意义及受上下文制约而应具有的意义。
本考查点能力层级为B级,题型一般以单项选择题的形式呈现,偶有简答题的形式。
技巧点拨:对于概念的理解实际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对概念本质特征的把握,二是对与概念有联系的相关信息的把握。阅读文本时应注意区分开这两个方面的信息。解答选择题,立足于概念的本质特征方面的信息,关注关联信息的细微之处。解答简答题,重点在本质特征信息的把握上,注意答题的要点及各个要点的信息角度。语言表述要简洁、精炼、通顺、规范,有高度的概括性,体现要点要全面具体,没有冗余和遗漏,要点的序列要得当。
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重要句子”通常指以下几种:1.体现作品主题思想或重要观点、感情倾向的语句,如主旨句、重点议论抒情句等;2.显示脉络层次的关键性语句,如领起句、总结句、过渡句等;3.内涵丰富,表达含蓄,对增强文章表达效果有重要作用的语句,如句式特殊的语句、含有修辞格的语句等;4.结构比较复杂、对理解文章有重要影响的语句,如一些结构复杂的单句、关键位置上的复句等。
本考查点能力层级为B级,题型一般为单项选择题或简答题。
误区警示:解答本考点题目常常出现的误区是:①观其一点,不及其余。有的学生常常是看见了句子,看不见语境,更看不见文章和文章的标题(或话题),结果对句子的理解往往是一叶障目,片面偏颇。②观其大略,不究细处。有的学生只注意对句子大概意思的把握,不注意细小的差别,特别是常常忽视一些修饰限制语的细小变化,结果答题时因小失大。③观其字面,不挖深意。有的学生思维方式太直观,不能领略句子的言外之意,因而无法准确到位地把握句意。④观其意尽,不能言传。有的学生能理解句意,但不能确切地表述句意,要么不准确、不到位,要么不严谨、不流畅,结果造成做简答题时遗憾失分。
技巧点拨:解答本考点的题目,主要有四点技巧:①以词语解句。对句中关键词语的理解往往是句意理解的命题点,弄清关键词语的内涵句意就好把握。②以手法解句。特殊表达手段使句子在理解时有一定难度,弄清表达特点,特别是一些修辞手段的具体特点,联系句子的话题及其他相关因素,顺应话题方向即可解读句子。③以结构解句。一定要注意分析句子内部的结构或逻辑关系,因为从句子本身来讲,结构和逻辑关系是命题的重要关注点。④以文段解句。本着“句不离篇”的原则,把解读语句的眼光扩展到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及上下文中的照应因素等方面。
三、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对于论述类文本来说,信息主要指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文中显示观点态度的语言材料,包括作者的观点态度、作者引述的别人的观点态度等;二是文中用做论据的叙述性或说明性材料。筛选信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或按照一定的标准,经过辨别、梳理把相关信息提取出来;整合信息,就是将从文中筛选出的相对分散的相关信息集中起来,并进行加工组合,形成一个条理化、系统化的信息链。
本考查点能力层级为C级,题型一般有三种: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一般为两项)、简答题。
方法探究:解答本考点选择题型的题目,要掌握四个要点:①审准题干定标准。筛选信息的标准源于题干,要把握题干的要求方向,推敲具体的细微要求,为准确筛选信息把好第一关。②把握选项定要点。选项的把握其实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选项表述的具体内涵,二是选项和题干之间往往存在因果或条件关系。题干是果,选项是因,依据文本,逻辑关系成立,选项就是正确的。③面向文本找对应。信息源于文本,把选项与文本的具体区域和具体语句对应起来,进行比照,信息的正误就好确定。④整体观照再整合。整合信息往往涉及文中多个信息点,需要整篇把握或整段把握。重叠交叉的信息要“提纯”,不同信息要并列或组合。针对选择题,要注意看选项中的信息是否“提纯”或“提纯”是否正确,并列或组合是否得当。
四、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分析文章的结构就是理清文章素材的组合框架,把握文章的思路就是把握文章的思想脉络或行文线索。具体来说就是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弄清文章段落层次的组接关系,掌握文脉的发展方向,破解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问题。
本考查点能力层级为C级,题型一般为简答题,偶有选择题型。
解答题目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从话题入手,探寻文章思路,把握结构特点。话题是文章的核心,文章是围绕话题展开的,抓住话题,提纲挈领,就能理出文章的脉络。(2)从关系入手,理清文章的层次。文章的段落层次有三种表现形式:第一种是相承关系,包括承接关系和递进关系;第二种是相并关系,包括并列关系和对照关系;第三种是相属关系,包括总分关系和分总关系。层次之间的界限就分明。(3)从标志词语入手,勾画线索和结构框架。标志词语是行文的“路标”,沿“路标”前行,脉络自然呈现。
技巧点拨:解答本考点选择题类的题目,首先要注意文本的体裁特征,通过对一般议论文结构特点的掌握对照文本,以初步判定文本的基本结构特征,进而大致勾勒其行文的思路。其次,在对文本有一个通览性认识的基础上,以映照的方式拿选项与原文对照。吻合程度高且相对具体的选项就是正确的选项。如本题C、D两项的说法过于笼统。再次,注意题目对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重要作用。
五、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归纳内容要点”包括三层含义:(1)具体内容能加以概括;(2)抽象的内容能加以阐发;(3)含蓄的内容能加以解说。“概括中心意思”包含两层含义:(1)论述什么内容(指论述的中心或中心论点);(2)作者的基本观点,对文章的价值判断。
内容要点的具体呈现方式主要有:(1)论点及分论点;(2)论点的若干论据;(3)现象背后的本质;(4)产生现象的原因;(5)发展导致的结果;(6)分析得出的结论。中心意思一般概括后才能得出,少数以观点句的形式直接呈现。
本考查点能力层级为C级,题型一般为简答题,偶有选择题型。
方法探究:归纳内容要点,在吃透题干的基础上,要有“三看”:一看信息分布何处,二看层次共有几条,三看语言哪些重要。
概括中心意思,心中牢记“四抓”:一抓话题,明确作者是就什么立意;二抓目的,探究作者为什么而写;三抓结构,对行文思路有清醒的认识;四抓表述,看是否遵从基本样式。
技巧点拨:解答归纳概括类简答题,要“归”而有序,“纳”而有结,概括全面能“辐射”。具体来说,有以下三点技巧:①依据题干找到相类信息点。能回答问题的信息点可能有多个,有的接近但不完全,有的可能似是而非,但原则是先找到,后比较,再提炼。②尊重原文尽量采用文本语言。回答问题时,尽量尊重原文语言的意义、色彩和格调,特别是一些关键词一定要在答案中体现出来,切忌不做加工地盲目照搬。
六、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指作者针对文中涉及的话题或问题所持的或赞成、或反对、或提倡、或贬抑等认识或评价。它在文中的呈现方式有两种情况:一是作者在文章中明确提出来的意思,即明示信息;二是作者在文中没有明白说出来的意思,即隐含信息。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就是对文中明确提出来的观点进行分析、阐释或评价,转换成自己的语言表述;对作者在文章中隐含的观点进行归纳、提炼、概括,使之明朗化、具体化、简约化。
方法探究:对作者观点的表述一般是对于原文来说,选项是变换了的说法。变换方式常见的有:(1)表述角度的变化。依然是原文观点,只是变换一下表述角度。(2)表述句式的变化。同一意思,采用与原文不同的句式。(3)文中对同一观点有不同的说法。错误表述的呈现方式主要有以下五种情况:(1)遗漏背景、语境因素或相关限制;(2)张冠李戴故意混淆界限;(3)突然逆转与作者观点相悖;(4)超出范畴硬性嵌入信息;(5)模糊含混制造似是而非。
针对以上述情况,解题的具体方法策略是:(1)立足不变,对照变化的内容,判断其实质,看是其形式变化还是内容变化;(2)采用“如果我说,该怎么说”的方式,印证选项对作者观点的表述是否有出入;(3)以原文中的相关信息为条件或原因,以选项为结果,组成一个复句,看关系是否成立,成立则对,不成立则错。
技巧点拨:理解作者观点,实际上就是对作者观点进行阐释,而阐释的语言主体还是源于阅读文本,因此,文外题目还应文内答。具体可采用如下技巧:(1)以具体观点阐释概括性观点,或以分论点解说总论点。(2)以对事例的理解概括阐释作者观点。(3)从反例推断解读作者观点。
参考文献:
一、理解词句含意
考要词句,要放入具体的语境之中,根据上下文,画出相关的有效信息要点,领悟整合,组织正确答案。如2012年高考江苏卷语文题第17题:文中画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看法?它对论述“笑的价值”有什么作用?(6分)原文中“我们热衷于参加葬礼,探望病人,远胜于参加婚礼和喜庆;我们头脑中总摆脱不掉一个老观念,认为眼泪里含有某种美德,而黑色是最相宜的服色”这句话标明了作者的观点态度,否定了通常被人们认为的更可贵的伤悲情感。拿“哭”来与“笑”对比,结合文末的最后一句话还是谈笑,还是为笑服务,反证了笑更难做到也更可贵。要注意一些显示作者态度的词语,比如“热衷于”“总摆脱不掉”,其作用一定会指向于文章中心话题“笑”及文章主要观点。组织答案时:一要紧扣中心话题;二要整体把握中心观点;三要结合语境,联系上下文。
二、理清结构思路
思路是结构的先导,结构是思路的反映。只有弄清作者的思路,理清文本脉络,把握文章结构,才能把握住文章的真谛。议论文常见结构:①总分式结构;②并列式结构;③对照式结构;④递进式结构;⑤破立式结构。论述类文本的常见思路,一般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解题思路来说,从紧扣段落入手,划分段落层次,概括段落大意。如2012年高考江苏卷语文题第16题:请简要分析文章第三段的论述层次。(6分)这种题型,首先要把握住中心句,即本段第一句,接下来的内容从属性上来说属于论证材料,最后是在此基础上得出的结论。先提出论点——“要做到能够嘲笑一个人,你首先必须就他的本来面目来看他”;接着论述如何从人的本来面目来看人:一是不要为“表面的积累”蒙蔽;二是要具有孩子的慧眼和妇女的洞察力;然后进一步从正反两面来论述为什么孩子和妇女的嘲笑具有强大的作用。组织答案时,必须注意表述顺序,体现出文本的思路;使用承接词语,表现出文章的脉络,体现段落之间的关系,表现层次之间的联系。可以表述为: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等等。
三、筛选信息,概括内容
整体把握文章大意,在阅读时要弄清文章的整体倾向、作者的写作意图、文章的大致结构,用简洁的语言表述文章的相关内容。如2012年高考江苏卷语文题第15题:文章中“笑的价值”包含哪些内容?请简要概括。(6分)此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解答一般从两个角度入手:一个可以结合文章结构,本文是采用的分总结构,文章前三段分析问题,是并列关系,“笑的价值”至少体现为三个方面,每段一点。再一个就是把握关键语句,第一段中“笑,似乎主要是而且纯然是属于人的”;第二段中“笑,比其他任何东西都更能帮助我们保持平衡感”。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笑”是指“笑”的两种表现形式(幽默与喜剧)以及它们各自的作用,也就是“笑的作用”:笑可以使人与动物相区别;笑可以帮助我们保持平衡感;笑可以揭示人的本来面目。组织答案时,要做到三点:扣题回答,分点列举,回应题目。
四、分析观点态度
所谓“观点态度”,指的是作者在文中对客观存在的人、事、物、现象、表现、做法等所持有的主张和看法。作者表明观点态度,大体有三种情形:一是直截了当,通过语段的中心句来表达;二是有所显露,蕴含在对事物特征的理解中;三是比较含蓄,没有明显地表现出来。这就要求同学们能够筛选和分析,并加以概括。如2011年江苏卷高考语文题第17题:鲁迅在文章结尾提出的“挖”,包含哪些深意?就题意而言,是说鲁迅在文章结尾提出的“挖”的观点包含哪些内容。细读结尾第一句,后半句是中心句,可以直接提取出第①点:“挖”是“自求多福”之道。根据第二句,找出点滴的显露:劳力之量差不多,但惰性之人却以为“捧”省力。言下之意,“挖”是不省力的。稍加辨别比较,得出第②点:“挖”与“捧”一样费力,但结果却大不相同。细读第二句,深入去体悟:“捧”是因为有惰性,故而要强调“挖”。根据体悟,概括出第③点:强调“挖”,是因为当时多数人还未摆脱“捧”的惰性。
另外,对观点、论据和论证三者之间的考查,也是一个重点。如2011年高考江苏卷语文题第16题:文中的例证分别揭示了“捧”的什么后果?例证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递进关系?例证分别揭示了“捧”的什么后果?其实也就是解答例子证明了什么观点。仔细体会,三例都揭示了“捧”的后果:第一例证明了“捧”使人起贪心,危害个人;第二例证明了“捧”使好人变坏人,善人变恶人,危害一方;第三例证明了“捧”使祸害更大,如河水决堤,危害一片。如此之后,再将三者进行比较,三例之间的递进关系就豁然开朗:由“危害个人”到“危害一方”,再到“危害一片”,危害范围由小到大,危害程度逐渐递增。对于这类题型,首先要总说观点,其次要具体阐述,最后要收束答案。需要注意的是,要先观点后理由,学会分小点,分类别,分层次。
1. 指出中心论点
(2011·江苏苏州)这几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论友谊
毕达哥拉斯曾说过一句隐秘的格言——“不要损伤自己的心”。确实,如果一个人有心事却无法向朋友诉说,那么他必然会成为损伤自己心的人。实际上,友谊的一大奇特作用是: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所以友谊对于人生,真像炼金术士所要寻找的那种“点金石”。它能使黄金加倍,又能使黑铁成金。实际上,这也是一种很自然的规律。在自然界中,物质通过结合可以得到增强,而人与人难道不也是如此吗?
如果以上所说已证明友谊能够调剂人的感情的话,那么友谊的又一种作用则是能增进人的智慧。因为友谊不但能使人走出暴风骤雨的感情世界而进入和风细雨的春天,而且能使人摆脱黑暗混乱的胡思乱想而走入光明与理性的思考。这不仅是因为一个朋友能给你提出忠告,而且任何一种平心静气的讨论都能把搅扰着你心头的一团乱麻整理得井然有序。
当人把一种设想用语言表达的时候,他也就渐渐看到了它们可能招来的后果。有人曾对波斯王说:“思想是卷着的绣毯,而语言则是张开的绣毯。”所以有时与朋友作一小时的促膝交谈可以比一整天的沉思默想更能令人聪明。其实即使没有一个能对你提出忠告的朋友,人也可以通过语言的交流而增长见识。讨论犹如砺石,思想好比锋刃,两相砥砺将使思想更加锐利。
友谊对于人除了以上所说这些益处以外,还有许多其他方面的益处,多得如同一个石榴上的果仁,难以一一细数。只要你想想一个人一生中有多少事务是不能靠自己去做的,就可以知道友谊有多少种益处了。由此可见,友谊对人生是何等重要。得不到友谊的人将是终身可怜的孤独者。没有友情的社会则只是一片繁华的沙漠。
中心论点,是高度概括作者观点的一句话,全文都是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述的。中心论点出现的位置,一般以开头、结尾为多,有时也出现在文章的中间部分,有时标题就是论点。有的同学会把论点与论题混淆,辨别的方式是看前面能不能加“我认为”。
(1)论友谊。(2)友谊能够增进人的智慧。
错例(1)是错把论题当做了论点,论点必须是一个包含观点的句子,论题常是一个词或短语。错例(2)错把分论点当做了中心论点。
友谊对人生十分重要。
2. 指明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2011·江苏宿迁)指出第③④节运用的主要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比诺贝尔奖更重要的
白剑峰
③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评选的唯一标准是成就的大小,也就是对整个人类文明进步的贡献。例如,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三位科学家,他们分别发现了导致艾滋病和宫颈癌的病毒。这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发现,无疑为人类战胜重大疾病带来了曙光。2007年,美国科学家马里奥等三位科学家在基因治疗研究领域成果卓著,造福了无数肿瘤患者,因而也当之无愧地获此殊荣。
④历史似乎总是充满戏剧性,面对荣誉的桂冠,求者不得,得者不求。在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大多数人根本无意于得奖。这些人长期淡泊名利,甘于寂寞。在科学的,他们迈出的每一步都是前人没有走过的,这种探索也可能意味着一生的徒劳和失败。而支撑着他们永不放弃的,就是造福人类的伟大梦想。这正如爱因斯坦在悼念居里夫人时曾说的:“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
⑤由此可见,诺贝尔奖与其说是一个光环,不如说是一种精神。对于中国科学界来说,最缺少的不是光环,而是“诺贝尔精神”。眼下,中国不乏才智过人的学者,但鲜有兼具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的巨匠。一些人过分关注科研的“果实”,忽略了生长的过程;过分关注个人的小得失,忽略了社会的大利益。因而,他们常常是在利欲的驱使下从事科研活动,作风浮躁,急功近利。此种短期行为,注定只会催生“学术泡沫”,而无益于人类的长远进步。事实上,获得诺贝尔奖,绝非一朝一夕的“突围”,而是经年累月的苦守。真正的科学家,必须怀着造福人类的“大功利心”,只问是非,不计利害,耐得寂寞,不慕繁华。惟其如此,才能孕育出非凡的科学之果,最终被历史铭记。
常见的论证方法及作用
(1)运用举例论证,证明了“诺贝尔奖评选的唯一标准是成就的大小,也就是对整个人类文明进步的贡献”。 (2)运用了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证明了“历史似乎总是充满戏剧性”。
错例(1)漏了一种论证方法,第④段引用爱因斯坦的话,是引用论证。错例(2)没有准确把握论证方法和论点的关系,论证方法是为证明论点服务的,第③④段的论点是“诺贝尔奖评选的唯一标准是成就的大小,也就是对整个人类文明进步的贡献”,而不是“历史似乎总是充满戏剧性”。
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引用论证;作用:为证明获奖科学家的成就在于对整个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巨大贡献这一论点,与下文写中国科学界缺少诺贝尔精神形成对比。
3. 补写论据
(2011·河南)请给第③段再写一个事实论据。
坚持“一件事原则”
③最成功的人都是能够迅速而果断地作出决定的人,他们总是首先确定一个明确的目标,然后集中精力、专心致志地朝这个目标努力。譬如,伍尔沃斯的目标是要在全国各地设立一连串的“廉价连锁商店”,于是他把全部精力花在这件工作上,最终成为著名的商界大亨;林肯致力于解放黑奴,他排除万难专心于此,因此成为美国最伟大的总统;李斯特内心充满了成为一名伟大律师的欲望,他把一切心力专注于这项目标,结果成为美国著名的律师之一。
补写论据题,先要看补写事实论据还是道理论据,以前者为多。解题的关键是看补写的论据要证明什么论点,是全文论点还是本段分论点,找到论点,然后紧扣论点组织事实论据的表述。以本题为例,第③段的第一句是论点,这句话的关键词是“目标”和“专心致志”,表述时要扣紧这两个词语。
(1)居里夫人是众所周知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她克服了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发现了镭并分离出纯镭。(2)陈省身坚持“一件事原则”,一生只做一件事,就是数学,终于成为数学界权威。
错例(1)所选人物正确,但没有扣住论点表述。错例(2)没有锁准论点,所补事例是为了证明第③段的分论点,不是全文论点。此类事例有很多,古今中外的事例都可以,只是错例中未能突出目标和专心。
居里夫人致力于放射性元素的研究,她专注于此,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发现了镭并分离出纯镭,为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
4. 分析论证思路
(2011·河北)请简要分析选文第⑤段的论证思路。
⑤古语也有“学书纸费,学医人费”的说法。不费纸,学不好写字;不费人,学不好医术。一位成名的书法家,送你一幅字,在背后不知他撕毁了多少张纸,才成就这一幅字。更不要去细数他当年学习过程中墨池皆黑、废纸成堆的境况了。一位医术精湛的大夫,必然诊治得多、观察得多,也累积了许多误诊的教训。古谚说“巧者不过习者之门”。只要不怕错误,反复学习,便能达到巧妙的境地。
分析论证思路,就整篇而言要把握住议论文的几种基本结构形式,如并列式、递进式、总分式;就单段而言,要结合论点或分论点分析层义。答题时可以用“首先……接着……最后……”的形式对文章或段落加以梳理。
(1)首先提出“学书纸费,学医人费”的观点,接着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证这个观点,最后得出“不怕错误,反复学习,便能达到巧妙的境地”的结论。(2)从学书、学医两个方面进行论证得出了“不怕错误,反复学习,便能达到巧妙的境地”的结论。
错例(1)误把“学书纸费,学医人费”作为分论点了,其实这只是道理论据。错例(2)没能准确划分层次。
先用古语作为道理论据,接着用学书、学医两个事例进行阐释并作为事实论据,论证中心论点;最后以古谚作道理论据,再一次论证中心论点。
5. 学会探究分析
(2011·湖南永州)结合文本,联系链接材料,谈谈作为学生应该怎样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
【相关链接】
材料一:亲子活动中,孩子们在一起玩沙土。一个外国孩子用小铲子把沙子往漏斗里装,漏斗会漏,沙子总也装不满,他就用指头堵住漏口,等沙子装满就把漏斗挪到瓶子口边,再放开手,让沙子流进瓶子。由于沙子漏下的速度很快,从孩子拿开手指到漏斗对准瓶口,沙子剩不了多少。可这孩子丝毫不泄气,仍一点一点儿地装着。终于,他在一次次的反复中“开窍”了:他等到漏斗口对准了瓶子再倒沙子,很快瓶子装满了。孩子笑了,高兴地看着身后的妈妈。而他的妈妈正鼓掌为他庆贺。当中国孩子拿起漏斗,沙子从底部漏掉时,妈妈立刻蹲下来说:“来,妈妈教你,把漏斗对准瓶口,再把沙子从这里灌下去。”
材料二:在一所学校,一个中国男生和一个韩国男生因一件小事打架。班主任把家长请到学校认真处理此事。中国学生的家长到校了解事情以后一个劲地向老师道歉,并把孩子带回家去写检查。而那个韩国家长只了解了一下事情的经过,便自己一个人离开了。第二天,打架的中国男孩交了一份非常“深刻”的检查,而韩国男孩早上六点半便跪在学校的大门口向全校师生谢罪。事后得知,这种处理方式是韩国男孩自己决定的。
解答这类题目,应把从原文中得到的观点启示与材料结合起来,比较分析链接材料间的共性和差异,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进而提出自己的解决措施,从而得出探究结果。
(1)父母要学会放手,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要从孩子抓起。(2)别用别人代替自己思考,不随波逐流。
错例(1)虽然结合材料回答,但是没有从学生自己的角度思考。错例(2)脱离链接材料,另起炉灶。
苦难的精神价值
周国平
对生命意义的寻找是人的基本需要,当这种需要有明确的指向却不可能实现时,人就会有受挫之感,弗兰克称之为“存在的挫折”。这种情形发生在人生的各种逆境或困境之中。
寻求生命意义有各种途径,通常认为,一是创造,以实现内在的精神能力和生命的价值;二是体验,藉爱情、友谊、沉思、对大自然和艺术的欣赏等美好经历获得心灵的愉悦。那么,倘若一个人落入了某种不幸境遇,基本上失却积极创造和正面体验的可能,他的生命是否还有一种意义呢?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一般是靠希望活着的。然而,第一,人生中会有一种绝境的境遇,所遭遇的苦难是致命的,或者是永久性的,人不复有未来,不复有希望,这正是弗兰克曾陷入的境遇,因为对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战俘来说,进煤气室和焚尸炉几乎是不可逃脱的结局。我们还可以举出绝症患者,作为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相关例子。如果苦难本身毫无价值,则一旦陷入此种境遇,我们就只好承认生活没有任何意义了。第二,不论苦难是否是暂时的,如果把眼前的苦难生活仅仅当作一种虚幻不实的生活,就会如弗兰克所说忽略了苦难本身所提供的机会。他以狱中经历指出,这种态度是使大多数俘虏丧失生命力的重要原因,他们正因此而放弃了内在的精神自由和真实的自我,意志消沉,一蹶不振,彻底成为苦难的牺牲品。
所以,在创造和体验之外,有必要为生命意义的寻求指出第三种途径,即肯定苦难本身在人生中的意义。一切宗教很重视苦难的价值,认为通过受苦,人得以救赎原罪,进入天国,或看破红尘,遁入空门。与它们不同,弗兰克指出,即使处在最恶劣的境遇中,人仍然拥有一种不可剥夺的精神自由,即可以选择承受苦难的方式,一个人不放弃他的这种“最后的内在自由”,以尊严的方式承受苦难,这种方式本身就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内在成就”,因为它所显示的不只是一种个人品质,而且是整个人性的高贵和尊严,证明了这种尊严比任何苦难更有力,是世间任何力量不能将它剥夺的。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在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受难者如同伟大的创造者一样受到世世代代的敬仰。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陀思妥耶夫斯基说出了耐人寻味的话:“我只担心一件事,就是怕我配不上我所受的苦难。”
一个人通过承受苦难而获得的精神价值是一笔特殊的财富,由于它来之不易,就不会轻易丧失。而且我相信,当他带着这笔财富继续生活时,他的创造和体验都会有一种更加深刻的底蕴。
(有删改)
1. 文章中“苦难的精神价值”具体内涵包括哪些?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请简要分析文章第二段的行文思路,并指出该段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第三段中,作者为什么写宗教很重视苦难的价值?陀思妥耶夫斯基话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键词:小学语文;文本细读;应用策略
文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既可以说生活是在文化中的艺术反映,又能认为它就是生活更高层次的存在。脱离了生活的文学,读起来就会感到乏味,无论其表面上有多么的华丽,实质都是不堪一击的。当然,在离开了知识结构与知识层面而开展的语文阅读教学,那么想要有所收获,也无异于痴人说梦。所以,老师在教学中要善用文本细读的方式来帮助学生领略文学的美妙。
一、巧用细读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由于其年龄特点,所以,在学习中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旺盛的求知欲望,但同样,他们在学习技能上,较之别的学习阶段的学生,可能有些不足,像学习定力不是很好,上课注意力容易分散等。所以,语文老师在展开阅读教学的时候,要善于运用他们的长处,针对一些学习缺点,要用丰富的教学内容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使他们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来。所以,在进行文章细读的时候,老师要根据文章中一些有趣的知识点,在前期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使他们更好地投入其中。
比如,在学习《龟兔赛跑》的内容时,老师可以在开始阅读前,向大家提问:“同学们,你们说是乌龟跑得快,还是兔子跑得快?”根据常识,大多数学生会回答是兔子跑得快。好,站在这个角度,老师就可以继续引导,“接下来,我们学的这篇课文里,却有一只乌龟,在赛跑中跑赢了兔子,想知道为什么吗?”然后,在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老师就可以顺水推舟地将学生的关注点转移到课文上来。对于阅读教学来说,这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可以通过常识的颠覆,激起学生展开文本细读的兴趣。然后在文章的实际阅读中,大家就会知道,原来是因为兔子在中途睡觉,而被乌龟反超了。通过这样的内容,学生也能够更好地领悟到:在人生旅途上,骄傲的态度是不可取的,进而明白文章所要传达的意思。
二、关注细节进行探讨
要想“理解文意”,明白作者想要表达的热荩学生在阅读中,就需要对阅读的内容有个清晰的认识,并且还要试着去分析文章中的深刻含义,还原人物心声。在教学中,老师不能只是一味地进行知识灌输,要注重引导学生对文意理解的锻炼,要让学生自己试着用文章细读的方法领会精神。新课改的教材选文中,主要是根据“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风格丰富多样,难易适度,适合学生学习”这一观点来进行合理的编排。因此,老师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更应该鼓励学生对语文教材上的内容进行深入挖掘,通过上面所提供的语言资源,展开深入的体会和品味。
例如,在学习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时,其中有两句是“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后代研究唐诗的人曾这样表示,说有时候,诗人为了押韵,以及形式上的工整及意境上的完美,可能会采用一些虚构的手法来描述一些根本不存在的事情。比如,像这首诗中的“夜半钟声到客船”,有人说当时诗人描写的场景已经是半夜,所以不可能会出现敲钟的声音,作者描写的意境尽管十分深入人心,但是真实性值得商榷。后来,经过探究发现,在当时那个年代,苏州城附近的一些古寺,的确有半夜敲钟的习惯。这里举这样的一个例子,就是希望老师在帮助学生进行文本细读的时候,更要对其中的内容进行深度的揣摩,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深意,激发语文学习的兴趣。
三、进行合理的课外拓展
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生活的奠基。这一点,在语文教学上更是如此。所以,在实际阅读教学中,教师既要强调表面内容的理解,又要帮助学生对生活展开积极的探讨,这样才能帮助学生走出“读死书、死读书”的误区。在这一点上,利用文本细读的方法,老师可以进行很好的拓展,当然,在这一过程中,还要注意有所规划,这样才能对教学质量有所保障。
例如,在学习小学课文《万里长城》的时候,大家都说长城是一个伟大的奇迹,那么,奇迹体现在哪儿呢?通过文章学生可以知道,它“气魄雄伟”,“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的壮观景色。还有它的“施工艰难”,完全凭人力在陡峭的山岭上修筑起如此巨大的工程,不可谓不艰难。它的“工程浩大”,据计算,如果用修筑长城的砖头和条石,筑成一道宽1米、高5米的墙,这道墙可以环绕地球1周多。当文章细读展开后,有条件的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实地观察一下长城,还可以利用一些多媒体手段,将文章中字里行间所表现出的气势,在学生心中有个合适的着落点。这样学生更能形象地理解文章深意。
总而言之,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个关键点,就是要对学生在阅读方面的理解能力进行培养。所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帮助学生展开文本细读,通过文章字句的研究来锻炼学生的语文思维。
参考文献:
[1]陈莲.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策略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4):194.
一、混淆范围与程度
混淆范围,即以部分代替整体,以局部代替全局;或者以全局代替局部,以一般代替个别。混淆程度指混淆程度的轻重。一般为命题者故意增删、改动表示范围或程度的词语,导致缩小或扩大选项的范围,出现以偏概全或者表意绝对化等情况。
例1 宋代的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借贷、质、典、赊买赊卖等信用形式的产生是宋代金融的一个新特点。
(2015年卷Ⅰ第1题错误项)
点评:由原文第2段首句“宋代在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点”可知,新特点是指两个方面,不只是“信用形式”。此项以偏概全。
例2 各类新型纸质信用工具最初是由宋代政府发行的,其发行目的是为了解决货币流通区域的割据性等多方面的问题。
(2015年卷Ⅰ第2题错误项)
点评:此项中“由宋代政府发行”与原文“通过民间自发力量的作用和官府的强制推行”相比,遗漏了“民间自发力量的作用”;其发行目的是为了解决“货币流通区域的割据性、货币供给数量的有限性,以及大量流通的钢铁钱细碎和不便携带的特性”,其目的具有多样性。这些都属于故意删减信息而导致选项范围缩小。
解题技巧
一是不能随意删减和遗漏信息;二是注意关键的修饰限制词,尤其要重点关注表示数量多少(“几个”“少数”“部分”“大多数”等)、范围大小(“凡”“全都”“所有”“部分”“几乎”“除……之外”等)、程度轻重(“十分”“特别” “稍微”等)和频率高低(“通常”“总是”“有时”“偶尔”等)的词语。
、混淆时态与模态
混淆时态,是指故意把原文中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设想或推测说成既成事实,或者把“已然”说成“未然”,混淆现实与设想、“未然”和“已然”的差别。混淆模态,是指把可能出现的情况说成必然出现的情况,混淆可能性与必然性。
例3 在商代晚期的青铜器纹饰中,华丽而饰有眼翎的长尾鸟形状的凤纹还没有出现。
(2013年卷Ⅱ第2题错误项)
点评:原文“真正的凤形直到殷商晚期才出现,而且此时是华冠短尾鸟和华丽而饰有眼翎的长尾鸟同时出现”,说明“华丽而饰有眼翎的长尾鸟形状的凤纹”在商代晚期已经出现。该项混淆“已然”和“未然”。
解题技巧
一要重点关注“已经”“曾经”“过去”“现在”“目前”“将要”“尚未”“之前”“之后”等修饰限制词语,避免混淆时态;二要特别留意“如果”“一旦”“可能”“估计”“大概”“也许”“未必”“将来”“一定会”等词语,避免混淆模态。
三、混淆概念与指代问题
混淆概念主要指在解释概念或转述文意时,命题者故意弄错对象,导致张冠李戴。选项将两个概念的含义进行混淆、调换或改变,一般通过漏字、添字、改字、换序等方法对概念的内涵或外延进行扩大、缩小或转换。指代问题则包括指代不明、指代错误、颠倒主客等。
例 4 人们之所以喜欢欣赏悲剧,是因为悲剧会引起人的悲伤、畏惧、怜悯,使人在强烈的痛苦中获得一种,所谓“以悲为美”的意思全在于此。
(2014年卷Ⅰ第3题错误项)
点评:“悲剧会引起人的悲伤、畏惧、怜悯……”,根据原文语境,应该是由“现实悲剧”引起的,选项混淆了“现实悲剧”和“文学艺术中的悲剧”两个概念;选项“在强烈的痛苦中获得一种”表述不当,原文是“体验悲剧客体的巨大和狂暴、主体的抗争和悲哀”“从而感受到强烈的震撼和刺激,获得悲剧感和审美愉悦”,选项混淆了“”与“悲剧感和审美愉悦”几个概念。
例5 钱穆说过:如果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不明,那么先秦诸子学术思想的联系和发展就无法弄清,《老子》和道家的源流、派别也无从谈起。
(2013年卷Ⅰ第1题错误项)
点评:原文中“其源流、派别终无可言”中的“其”代指“先秦诸子学术思想”,并非选项中的“《老子》和道家的源流、派别”,选项明显指代错误。
解题技巧
一要关注文本论述对象,用圈、点、划、批的方法标出;二要注意选项是否存在信息错误对接现象。解答有指代问题的选项,要留心指示代词(“这些”“那些”“这个”“那个”“其”等),弄清指代的具体内容,同时分清主客关系。
解题技巧
一要关注文本论述对象,用圈、点、划、批的方法标出;二要注意选项是否存在信息错误对接现象。解答有指代问题的选项,要留心指示代词(“这些”“那些”“这个”“那个”“其”等),弄清指代的具体内容,同时分清主客关系。
四、逻辑混乱
逻辑混乱包括混淆或颠倒逻辑关系,条件错误等。混淆或颠倒逻辑关系主要指条件和结果、原因和结果关系上的混淆颠倒,将条件说成结果或把结果说成原因,或强加条件及因果关系。其中因果混淆包含因果颠倒、强加因果。条件错误指条件不充分,或者混淆充分和必要条件。
例6 “前理解”是接受者在理解文本以前的心理文化结构,由于接受者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所以这种结构会影响接受者对文本的理解。
(2015年卷Ⅱ第2题错误项)
评:原文中没有表示因果关系的词语,所以并不存在着因果关系,选项属于强加因果。
例7 申不害、慎到、韩非都学过黄老之术,他们著作的语句与《黄帝书》也多有相同相似,可见这三人的引用阐发,与《黄帝书》后来享有崇高地位极有关系。
(2013年卷Ⅰ第3题错误项)
点评:原文的因果关系应该是《黄帝书》享有崇高的地位,道家都是以“发明黄老道德意”为其主旨,所以申不害、慎到、韩非著作的语句可认作是对《黄帝书》的引用阐发。选项颠倒了因果关系。
解题技巧
对涉及条件或因果关系的选项,要在原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仔细分析有无条件或因果关系,或者是否颠倒了条件关系或者因果关系。值得注意的是,若题干中有“根据”“证据”等字样,选项与题干之间要能构成条件关系或因果关系。在选项中见到诸如“只要……就……”“只有……才……”等关联词语时,考生要仔细辨析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五、无中生有与故意曲解
无中生有指选项所说的内容在文本中未提及,也不能从原文中推断得出。故意曲解指不尊重原文客观信息,对词句的理解与原文意思发生偏离,牵强附会或曲解夸大。
例8 《二年律令》中的规定注重对主使官员责任的追究,而《唐律》则更加强调对伤害生命的犯罪行为的追究。
( 2014年卷Ⅱ第1题错误项)
点评:原文是“《二年律令》规定:‘诸食脯肉,脯肉毒杀、伤、病人者,亟尽孰燔其余……当燔弗燔,及吏主者,皆坐脯肉赃,与盗同法。’可见二者同罪。”此项属于无中生有。
例9 当悲剧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出现,悲剧事件与观众或读者之间就会具有一定的心理距离,这样人们就不至于获得悲剧感,从而不至于介入悲剧冲突之中。
( 2014年卷Ⅰ第2题错误项)
点评:原文认为欣赏悲剧时,审美主体可以“审美地”加入悲剧冲突,并获得“悲剧感和审美意义”,此项说“悲剧事件与观众或读者”的“心理距离让人们不至于获得悲剧感,从而不至于介入悲剧冲突”,选项表述错误,属于故意曲解原意。
解题技巧
准确寻找出原文中与选项对应的语句,找出与语句相关的意义,提取与答案相关的信息,忌主观臆断和望文生义。
六、混淆肯否与主次
混淆肯否,指颠倒肯定答案和否定答案;混淆主次,指不分清主次关系。
例10 在过去,艺术品的接受并不属于美学的研究范围,而当接受美学诞生以后,关于艺术品的接受的研究就成为艺术美学中的一门显学。
(2015年卷Ⅱ第1题错误项)
原文是“艺术品的接受在过去并不被看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题”,即过去认为艺术品的接受是美学问题,虽不是重要,但肯定属于美学的研究范围,而不是说它“不属于美学的研究范围”,选项混淆了原文的肯否判断。
解题技巧
仔细审读原文,分清肯定与否定,区分主次。有时,某个错误项也可以综合设置两种甚至三种陷阱。
例11 理解就是误读,创造也是误读,理解距离艺术作品的本义越远,就越是具有创造性,正如《西厢记》之于《莺莺传》、《金瓶梅》之于《水浒传》。
(2015年卷Ⅱ第3题错误项)
论述类文本是指研究各种社会科学的文章,包括经济学、历史学、教育学、语言学、哲学、美学等。从选文看,高考中的论述类文章往往富有时代气息和人文内涵,其内容覆盖了古文化(考古)、文艺鉴赏、书法、绘画、道德观念、社会伦理、语言与写作、音乐、教育诸方面,涉及的学科门类齐全;它与时代紧密相连,往往反映某一社会领域的最新指向,有时甚至是百姓最关心的问题,可谓与时俱进;从表达方式上看,论述类文本以议论为主,直接阐述某种道理,表达一定的见解和主张,具有理论性、逻辑性、针对性强等特点。
二、考纲要求
2011年考纲对论述类文本阅读做了如下三个层次的要求:
1.理解 B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C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5)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3.鉴赏评价D
(l)评价文章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2)评价文章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3)对文章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三、命题特征
高考对论述类文章阅读考查侧重于逻辑思维能力,主要让考生借助语文学习的方法和规律,捕捉语言信息,主动获取知识,而不是要求考生全面、系统、透彻地弄懂相关科技知识,更不是从专业知识理解的角度来考查。
在阅读文本的选择上,文章篇幅一般控制在1000字内,往往是反映某一个领域最新的动向,表现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动态和成果,具有很强的新颖性。题材侧重艺术、科学、文化、现实批评等等。
题型设置上,历年论述类文本阅读考查题型多采用单项选择题。江西今年将迎来实行新课标后的第一次高考,在《2011年高考考试说明・语文》中的“试卷结构”部分明确了论述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题量为3 题,分值为9 分。
在选择题的设置上,部分设题是原文的相关内容的直接转换,部分选择题需要适度的迁移。不少设题不再是较多地照搬原文或对原文稍加改造,不再纠缠于考查局部的、字面上语词概念内涵的细微差别辨析,更多的是着眼于文本内容的整体理解,着眼于繁杂信息的把握、筛选。
四、考点解说
因为大部分省市中的论述类文本阅读,仅仅采用选择题考查,有些考点就不直接涉及。因此,本文只就考纲中的5个考点来作详细解说。
考点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概念术语型的词语多指在文本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概念或术语,常常是文章所写的主要对象。此类概念的考查以理解为重点,要求正确把握概念的内涵。解答概念术语类问题要注意:
1.对概念含义的考查,命题人往往通过转换表述角度、改变陈述对象等方式设置陷阱,所以,对这类题目一定要注意看命题人是否偷换概念,抓住概念的本质特点进行判断。
2.对概念理解要抓住概念含义的外延,不能过于宽泛,也不能缩小。
3.联系语境理解。汉语词语总是在特定语境中才有特定的内涵,对概念的理解,要看其所在句子,看与其相关的、搭配的词语组成的是什么结构,从而判定概念的内涵。
如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2011届联考语文试题论述类文本阅读题部分:
对段①中“一种状态”的理解,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对于书画艺术的发展,带着固有的习惯思维,津津乐道地谈创新,结果只能是原地踏步。
B.在书画艺术方面,沉醉于先人的表现形式,因而对书画艺术的发展不能创新。
C.对于书画艺术的发展,几十年来,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原来都没有向前走,都在原地踏步。
D.在书画艺术方面,不能“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要么因循守旧,要么空谈创新,结果闹了几十年一点进步也没有。
[题目相关范围]在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环境里,我们非常遗憾地发现,对于书画艺术的发展,多少年来都呈现一种状态:一方面带着固有的习惯思维,沉醉于先人的表现形式;一方面又在津津乐道地谈创新,结果是谈了几十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原来都没有向前走,都在原地踏步。其实,谁都知道,中国书画艺术在人类传承中积淀着伟大的辉煌。而一些总想寻找个性的艺术工作者,又总想把自己从那个灿烂的艺术丛林里剥离出来以标新立异,结果是既失去了祖先的宝贵遗产,也没有开拓出自己的新天地。
[透视解析]该题答案为D。其中A、B选项未扣住“一方面……一方面……”,没有联系具体语境,作出全面理解;C项未揭示真正内涵,虽然全部摘自原文,但没有注意到原文是一种比喻性的形象说法,该项只是把喻体直接呈现,没有把握本体这个内涵,导致概念不明确。
考点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论述文中需要理解的句子多数是论者所持的观点,或者是概括文章某一个局部的内容考点,这些观点和内容考点是论者在相关篇章中需要展开证明的。文中重要句子主要包含以下几种:从形式、作用判断主要有:主旨句――点明文章中心的句子;关键句――提请注意的句子;线索句――贯穿全文的句子;过渡句――缝合结构的句子;特殊句――结构复杂、含意丰富深刻、特殊句式的句子,修辞句、哲理句说理形象,含义深刻,耐人寻味,读后能给人启迪,有时有画龙点睛的作用。从位置判断主要有:首句往往有提示、概括和传承信息的作用; 尾句或概括上文,表现文章主旨,或留下余地让人思索,或强烈地抒发感情;感情句是指明显地表达作者喜怒哀乐和对事物的褒扬贬抑的句子。如江西省南康中学2011届高三语文下学期2月月考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部分:
中国人的精神辜鸿铭
中国人身上有种难以形容的东西。我已经把这种难以形容的东西概括为温良。如果我不为这种温良正名的话,那么在外国人的心中它就可能被误认为中国人体质和道德上的缺陷――温顺和懦弱。这里再次提到的温良,就是我曾经提到过的一种源于同情心或真正的人类智慧的温良――既不是源于推理,也非产自本能,而是源于同情心――来源于同情的力量。
中国人之所以有这种力量,这种强大的同情的力量,是因为他们完全地或几乎完全地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中国人的全部生活是一种情感的生活――这种情感既不是来源于感官直觉意义上的那种情感,也不是来源于你们所说的神经系统奔腾的那种意义上的情感,而是一种产生于我们人性的深处――心灵的激情或人类之爱的那种意义上的情感。
下面让我们看看中国人是否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
首先,我们来谈谈中国的语言。中国的语言也是一种心灵的语言。一个很明显的事实就是:那些生活在中国的外国人,其儿童或未受教育者学习中文比成年人或受过教育者要容易得多。原因在于儿童和未受教育者是用心灵来思考和使用语言的。相反,受过教育者,特别是受过理性教育的现代欧洲人,他们是用大脑和智慧来思考和使用语言的。
其次,我们再指出一个众所周知的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事实。中国人具有惊人的记忆力,其秘密何在?就在于中国人是用心而非用脑去记忆。用具有同情力量的心灵记事,比用头脑或智力要好得多,后者是枯燥乏味的。
接下来的例子,依旧是体现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并得到大家承认的一个事实――中国人的礼貌。中国一向被视为礼仪之邦,那么其礼貌的本质是什么呢?这就是体谅、照顾他人的感情。中国人有礼貌是因为他们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他们完全了解自己的这份情感,很容易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显示出体谅、照顾他人情感的特征。
我们举的中国人的特性的最后一例,是其缺乏精确的习惯。这是由亚瑟・史密斯提出并使之得以扬名的一个观点。那么中国人缺少精确性的原因又何在呢?我说依然是因为他们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心灵是纤细而敏感的,它不像头脑或智慧那样僵硬、刻板。
正是因为中国人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一种孩子般的生活,所以他们在许多方面还显得有些幼稚。这使得一些浅薄的留学中国的外国留学生认为中国人未能使文明得到发展,中国文明是一种停滞的文明。必须承认,中国人的智力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被人为地限制了。众所周知,在有些领域,中国人只取得了很小的进步甚至根本没什么进步。这不仅有自然科学方面的,也有纯粹抽象科学方面的,如逻辑学。实际上欧洲语言中“科学”与“逻辑”二词,是无法在文中找到完全对等的词来加以表达的。
像儿童一样过着心灵生活的中国人对抽象的科学没有丝毫兴趣,因为在这方面心灵和情感无计可施。事实上,每一件无需心灵与情感参与的事,诸如统计一类的工作,都会引起中国人的反感。
6.下列对中国人“过着一种心灵生活”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中国的语言是一种心灵的语言,所以那些受过理性教育的外国人用大脑和智慧来思考和使用反而行不通。
B.中国人是用心而非用脑去记忆的,用具有同情力量的心灵记事,比用头脑或智力要好得多。
C.中国人没有僵硬、刻板的习惯,因为中国人的心灵是纤细而敏感的,它不像头脑或智慧那样僵硬、刻板。
D.中国一向被视为礼仪之邦,中国人很容易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显示出体谅、照顾他人情感的特征。
[透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重点句子含义的理解。对于理解类的选择题的设计,不外乎文意的扩大、缩小、拔高、歧解、偷换、添加等套路。该句属于中心句,代表了作者的观点,而且还是尾句,起到突出观点的作用。C项错误,和文章主旨有冲突,且没有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同时也属于偷换概念错误。原文表述为“缺乏精确的习惯”,选项为“没有僵硬、刻板的习惯”。
考点3: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论述类文章为了证明某一个观点,往往要摆出一系列证据,不少证据往往是新发现、新情况、新知识,即新信息。我们阅读它就是为了获取信息。这个获取信息的过程,就是筛选的过程。要对文中的信息进行分类,区分重要、次要的信息;要对这些信息归类,还要证明哪些信息是同一关系,哪些信息是包容关系,哪些信息是从属关系,哪些信息是并列关系等等。以江西省南康中学2011届高三月考论述类文本试题部分第7小题为例:
7.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人身上有一种难以形容的东西,那就是一种源于同情心或真正的人类智慧的温良,它可能表现为一种缺陷。
B.中国人的生活是一种源于感官直觉意义上的情感的生活,不是来源于神经系统奔腾的那种意义上的情感生活。
C.外国的儿童和未受教育者学习中文比成年人和受过教育者要容易,因为儿童和未受教育者是用心灵来思考和使用语言的。
D.在中国留学的外国学生认为中国人未能使文明得到发展,中国文明是一种停滞的文明。
[透视解析]对比筛选,精确分析。我们在阅读完选文后,一定要对照考题找到选项信息的相关语境,与语境原文进行严格比对筛选,耐心而精确地分析对象、范围、因果、条件、时空和已然与未然等多方面的细微差别。A项“表现为一种缺陷”是误认,非作者观点。B项见原文第二段,指出中国人的这种情感既不是来源于感官直觉意义上的那种情感,与选项正好矛盾。D项以偏概全,应为“一些浅薄的留学中国的外国留学生”,不是全体。
考点4:归纳内容考点,概括中心意思
解答这类问题要注意:
1.从核心语句突破。文章中能瞻前顾后、领挈全文的某一关键词或句子,往往是理解文章、概括文章具体内容的关键。这种句子或词语大多在篇首或篇末,也有些在篇中或标题中。
2.循主要线索突破。主要线索就是文章的思路或脉理。精研脉理,把握思路,概括文章具体内容,方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寻找主要线索也要善于抓住关键性和标志性的语句。
3.层层概括突破。有些文章的主旨比较含蓄,难以把握,只能在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获得相关文字信息,层层概括,综合归纳,反复筛选,然后运用准确、恰当的语言表述出来。
4.挖掘隐含信息。语境是表达感情、思想的铺垫。文章的关键语句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往往既有表层意义,又有其深层意义(即隐含意义),只有把语言的深层含义挖掘出来,才算真正理解了阅读材料,吃透了作品,从而准确归纳出文章中心。隐含信息有时还体现在注释、说明或情景材料中。
以2010年高考江西卷第7小题为例说明: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了确立自己在道德和文化方面的优越地位,基督徒和罗马人在祭祀活动中只用牛羊献祭,将活人献祭视为野蛮民族的愚昧行为。
B.为了展示国家强力,罗马民族上至皇帝、元老院议员,下至身无分文的城市贫民,都热衷于观看血腥表演。
C.崇尚仁慈虽然一直是罗马人的道德准则,但是在古罗马文化中,它与欣赏娱乐性的血腥表演是并行不悖的。
D.罗马知识分子担心,尽管血腥表演没有触动罗马人的道德底线,但密集、强烈的暴力表演会对道德产生腐蚀作用。
[透视解析]A项依据“瞻前顾后、注意领挈全文的某一关键词或句子”原则来判断,相关信息在第二段,注意文中说的“通常”这一修饰限制关键词。B项相关信息在第四段,概括段落中心为“屠杀行为竟会演变成娱乐节目,则与罗马人纵容和欣赏的态度有密切关系”。该段主旨不是强调“为了展示国家强力而全民热衷于观看血腥表演”。 D 项相关信息在第五段。
考点5: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论述文中作者的观点态度是对论述的社会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一般来说,论述文中作者的观点态度是显豁的、明确的。在整体阅读中可以通过审读标题,寻找全文的中心句(包括首括句和尾括句),概括文中重点段落的大意等方法,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但有的论述文,作者的观点态度就不够明显。有的论述文从总体上看作者的观点态度是明确的,但具体到对文中某一部分内容的观点态度,如引用、转述多人观点时作者本人的意图就比较隐蔽。这些就需要我们下一番分析概括的工夫。
论述文中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主要集中在下列四个方面:
1.辨析作者在文中表现出来的观点态度。这类试题一般从阅读的整体性出发,要求考生对全文涉及的内容探幽发微,作出仔细的辨析。
2.概括作者对文中某一内容的观点态度。这类试题在论述文中大量出现,其要求一般在筛选整合文中重要信息的基础上,对文中隐含的作者的观点进行辨析和概括。
3.比较作者在文中引用、转述的多人的观点。这类试题要求考生通过对不同人的观点结合语境作求同或求异的分析,以明确作者的态度。
4.分析比较选文的信息材料与作者的观点的异同。作者对自己所论述的社会问题的观点态度,有时是比较复杂的,多数情况下不是简单地赞成或者反对;有时对问题的某一方面是肯定的,对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否定的,有时可能对问题的一些方面还是有所保留的。这些情况大家在阅读中要仔细辨析,准确把握。这类试题一般安排在推断题中加以考查。
以江西省南康中学2011届高三语文月考题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部分第5小题为例:
下列对“温良”的理解,不符合作者本意的是()
A.它是一种中国人身上所具有的难以形容的东西。
B.它显示出中国人体质和道德上的缺陷――温顺和懦弱。
C.它既不是源于推理,也非产自本能,而是源于同情心。
【关键词】文本互射理论 高中语文 阅读教学 探究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是借助阅读来培养高中生语文素养的活动。在阅读活动中,阅读主体调动其主体性,产生与阅读对象的相互作用,实现主客体之间亲密无间的交流,达到信息的互相吸收和影响。本文尝试运用文本互涉理论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进行简单的分析,并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意见与措施。
一、文本互涉理论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分析
什么是“文本互涉”?“文本互涉”主要指的就是不同文本间的相互交涉与映射。“文本互涉”的过程,实质上是通过众多文本来解释一个文本的过程,它为文本解读提供证据和思路,让文本解读更有理可寻,更有广度、深度和厚度。
1.对阅读文本进行深度意义的多角度多层次探究的需要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高中生要“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对优秀作品能够常读常新,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①”。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从文本出发,关联其他文本,从其他文本中获得意义的解释,从而建构起文本的深度意义。整个过程,高中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文本意义的深度探讨中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得到自我认同。
2.学生“个性化阅读”的需要
高中语文阅读,提倡学生“个性化阅读”,怎样才能让学生获得“个性化阅读”体验?首先,高中语文阅读要注重高中生与文本的交流,注重在阅读过程中高中生获得的自我体验。这种自我体验因为有自己的参与而具有独特性。若将自己生活经验和阅读文本之间不断的加以融合,相互解释,不断获得情感共鸣。这种共鸣不仅从细腻的文本对话之间到身心投入,品味情感,而且把这种情感反馈作用于阅读文本,不断加深对阅读文本的个性化阅读。再者,文本互涉理论,在纵向的文本互涉中强调跨时空的阅读,让高中生体验到的是人类普遍性与历史延续性的情感;在横向上,同类文本之间的相互解释,通过同时代的情感交流,同作家的情感交流来体验个性化的情感。
3.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需要
语文阅读教学作为语文课程实施的一部分,也应当合乎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强调语言是一种工具,强调语法概念、文学常识、文章章法等语文知识的积累。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主要体现在对人的精神、人的生命的关注。文本互涉理论下的语文阅读教学从语文知识出发,挖掘文本的意义与发现文本的情感,在情与理的结合之中,深化对文本的理解,进而反观语文知识,这些语文知识能够更加容易地被记忆。皮亚杰说过,机械的记忆不是学习,只有当知识被理解后的记忆才是学习。文本互涉理论用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正是把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性的统一,更好地推进高中生的学习与发展。
二、基于文本互涉理论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讨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怎样运用文本互涉理论达到对文本深度的理解呢?
1.细读文本,探寻文本存在于文学体系的内在联系
文本互涉理论,强调任何一个文本都不是孤立的,是存在于一个文学体系之中。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文本,重点关注文本中的引语,有意义的词、句。文本中的引语,直接指向了文本资料,那些有意义之处,往往就是关键之所在。例如,《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从表面上看,我们可以知道先生的外貌,推测性格,探讨先生的讲演风格。但是,如果留心演讲中《箜篌引》、《桃花扇》二处引文,理解二个文本的背景内涵,便会发现文本隐含的深意。
2.加强文本互动,让学生探究文本中体现出来的微言大义
教学中,我们能够和别的评论文本互相印证,而那些相互冲突地评论文本,更能锻炼学生的思维判断能力,更具有阅读教学的价值。再者评论文本提出的时机很重要。教师一开始就抛出评论文本先入为主,往往会导致盲从。所以,教师呈现文本的时机,不是开始,是在学生的思维陷入困境的时候,教师适时呈现评价文本,为学生的思维提供方向,引导他们进行推理判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为探究文本中含有的微言大义作出合理的判断。
3.创造多重对话的氛围,让高中生构建更加丰富而深刻的意义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一个文本的解读,没有规定的统一答案,学生的思维有其自身的独立性,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师生与文本之间都是平等对话的关系。运用文本互涉理论展开的多重对话,保持了主客体的平等对话关系。一方面教师抛出问题后,激发学生从不同的视角,联系各视角下的资料,展开三者之间的对话,在对话中探析文本意义;另一方面,当教师聚焦某一个视角来解读文本时,能够通过一系列的引导语汇,激发学生自觉联系该视角下的多个文本,展开对话,虽然联系的文本不一定相同,但都可以从中提取文本隐含的信息,发现文本意义。
文本互涉理论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我们教育工作者要不断的加强对文本互射理论的探究,不断指导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提高学生从阅读中获得知识、情感、意义的能力。
【注释】
关键词:语文教学;文本阅读兴趣;兴趣
G623.2
一、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语文教学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掌握本国语言与文字,能够理解本国语言文字所代表的含义与魅力。字、词、句的学习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也是学生学习本国语言文字的基础,而阅读能力的培养则是在基本的字、词、句的学习基础上的提升,重点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与自我学习能力。无论是学习哪一门课程,对语言文字的阅读理解能力都是学习开展的基础,阅而不解,无论学习什么都将事倍功半。古人有云:书读千遍,其义自见。可见,阅读对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逻辑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则是学生阅读能力的体现。
二、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中文本阅读现状
语文是掌握语言知识的基础,小学语文教学是学生接触知识、学习知识的开始,抓好语文教学质量是保证学生打好语文基础的关键。特别是小学语文教学中要以激发学生兴趣为手段,锻炼学生阅读能力为方法,提高学生语言发挥水平为目的。语文教师作为传授学生知识的重要角色,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应该不断加强自身的教学水平,在挖掘本文魅力、设计教学形式、展现语文知识与道理的每一个环节中都要细心、认真研究,不仅要考虑到吸引学生的兴趣,同时还要考虑以何种方式来展现知识与道理,才能够让学生完全理解。
目前,我国高科技发展越来越迅速,信息技术为学生们提供了更方便、更快捷的文本阅读资源获取途径,并且在信息技术与网联网技术作用下,扩大了学生文本资源,内容丰富,知识范围越来越广。在这样一个获取信息方便、大量阅读资源的背景下,若是因为学生缺乏阅读兴趣而错过学习知识的机会,纯粹是过于浪费,是在浪费学生的时间,因此,需要改善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文本阅读的现状。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缺乏文本阅读兴趣的因素
1.缺乏良好的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当前很多小学学生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不能积极、主动的阅读文学作品,导致阅读兴趣不高。很多小学语文老师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不够重视,没有做好正确引导;大部分的家长没有做好榜样作用,过于依赖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使得学生不愿意阅读书籍;再加上网络多媒体技术的趣味性以及新颖性,对学生的吸引力更大,大大降低了学生的文本阅读量。
2.图书馆建设不够完善
图书馆是文本阅读的重要场所,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氛围,对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当前很多小学学校的图书馆建设不够完善,图书资源稀缺,图书种类单一,内容不够丰富、全面;图书资源更新不及时,无法为学生提供最新的阅读材料;图书配置不科学,内容不适合小学生阅读;有些小学学校受教学教学条件限制,没有设置图书馆或者阅阅览室,这些都会对学生文本阅读兴趣的培养造成影响。
3.教学模式比较落后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小学学校在开展语文教学的时候,仍然采用传统的教育方法,过于追求卷面成绩,而忽视了对学生文本阅读兴趣的培养。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轮流阅读课文是大部分语文老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比较落后,课堂氛围比较沉闷、枯燥,难以形成积极向上的文本阅读氛围,学生只是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阅读,缺乏自主意识,文本阅读兴趣得不到有效激发。
四、激发学生的文本阅读兴趣的策略
1.重视教育模式的创新
小学生好奇心较强,在课堂中注意力很难集中,所以教师在课堂中想要激发学生的文本阅读兴趣,首先要改变呆板传统的教学方式,运用创新型的阅读方式给学生带来语文阅读学习的新鲜感,改变以往填鸭式教学,让学生在接触新知识的同时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其次,教师要认识到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差异性,语文学习内容是多变的,这种多变的内容相对于数学等科目本身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多变性,教师要合理的利用这种灵活性,进行教学内容和形式安排。最后,教师在课程安排上,要积极的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文本阅读课程安排上要选择学生理解范围内的,避免出现教师安排的文章晦涩难懂,学生难以理解久而久之引起学生反感。教师在课程安排上可以选择具有教育意义且便于学生理解的文章,做到深入浅出、化难为易。
2.积极发挥教师引导作用
小学语文教师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启蒙教师,对于学生语文基础和语文素养的建立有重要意义。由于小学生学习能力有限,往往在好奇心作用下会出现 “三分钟热血”的现象,很难坚持下去。针对这样的现象,首先,需要教师及时的引导学生,选择适合小学生年龄段的文本读物,并且积极的鼓励小学生养成阅读习惯并及时告知小学生文本阅读的好处。教师可以在每星期举办“阅读心得分享会”,鼓励每一位同学将这星期看到的具有教育意义的文章到台前和学生分享,这样既可以及时发现学生阅读文章中存在的“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问题,还能够加强学生之间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学生之间的彼此影响,共同促进和进步。其次,教师要积极的引导家长为学生建立文本阅读兴趣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家长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家长与教师之间要及时的沟通联系,一方面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在家庭中文本阅读学习完成情况,另一方面还能够通过家长描述加深对学生的了解,便于教师因材施教。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家长参与到班级活动中来,最后,教师要积极的为学生创造展示的机会,这样不但可以让学生收获成就感,还能够促进文本阅读兴趣的建立。
五、结束语
语文作为小学教学中的重点学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文本阅读兴趣对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理解能力、文学素养、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思考能力等有着关键性的作用与意义。但由于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中在文本阅读方面有很多的不良现状,导致学生文本阅读量相对较低,学生对文本阅读失去兴趣,无法实现文本阅读教学效果。由于兴趣是提高文本阅读习惯的关键,因此针对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途径展开分析。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