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烟草培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微课 行业培训 开发 知识特点
【中图分类号】G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221-01
随着烟草行业培训的发展,特别是行业员工经过“十二五”的大规模轮训,专题培训,传统的培训形式已经缺乏对学员的吸引力。近几年4G网络的普及,行业员工通过移动终端获取知识不断提升,微课是一种新型的培训资源类型,适合烟草行业培训需求,能及时把烟草行业的政策、技术、管理方法、专业知识精准送达培训学员。微课通过行业培训师的精心设计,以易于接受的形式,使行业员工在观看微课中得到培训,从而提高业务水平和能力,达到培训的目的。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培训资源类型,正逐渐成为当前培训信息化资源建设的重点和培训教学改革研究的热点,受到广大培训师和学员的高度关注。但目前微课对于烟草行业培训领域,仍是一种静态的微型视频课程,没有通过有效的平台和培训方式突破时空限制,和行业培训机构开展的培训有机结合,实现学员灵活自主学习。如何将微课融入行业移动培训教学,促进培训价值的最大化,这是烟草行业培训工作者更应深入思考探索的问题。
一、行业微课培训的现状
2014年国家烟草专卖局办公室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行业网络培训工作的通知》,为贯彻落实通知精神,行业省局(公司)迅速推进网络教育培训建设,部分省局建立了烟草网络学院。2016年2月中国烟草网络学院移动学习平台正式启动。为了加快行业网络培训平台课程资源开发建设,近两年中国烟草学会教育培训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网络课件竞赛”,行业内单位及其所属培训机构专兼职教师,以及教育培训工作者积极参加,网络学院拥有了一部分微课资源。
当前微课培训缺乏的仍然是资源,特别是高质量的微课培训资源。微课资源仍不能满足烟草行业干部职工个性化网络学习的需求。
二、提高培训师制作开发微课的水平
微课资源的质量是由制作者的水平决定的,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提高培训师微课的制作开发水平。加强对培训师的培训,以河南省烟草职工培训中心为代表的烟草行业培训机构,近几年每年均组织多期专业培训师和企业内训师微课制作培训班、微课设计提升班。通过培训、交流、微课评比,使行业培训师掌握了微课制的方法和技巧。
三、依据先进的培训理念,设计制作微课
微课设计制作的核心理念是“在较短的时间内运用最恰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讲清讲透一个知识点,让学员在最短的时间内按自己的学习要求掌握和理解一个有价值的知识点”,但落实到每一节具体的微课课堂设计方面,培训师还需要首先明确自己的教学设计理念。教学设计理念也直接影响教学目标的确立,没有培训师先进的教学设计理念支撑的微课,只是一节传统课程压缩了的“浓缩课”,只增加了精美的音像画面而已。好的微课应是学员所需要的优质学习资源,它是出自一线优秀培训师经过精心策划与制作的创新工作成果。
四、依据知识特点开发微课
根据专业及学科的不同特点开发微课。形式要为内容服务,如以行业制度、规范为内容培训微课和行业一线技能类培训微课,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如制度类可采用案例分析,对技能类则应从操作规范及步骤、方法等为重点。
烟草农业、卷烟工业、烟草专卖、卷烟营销、烟草物流各专业都有自身的特点,开发不同专业的微课要以本专业的培训师为主,相同专业不同的培训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会不同,采取的培训手段与微课教学素材也是多种多样,有的培训师知识、阅历丰富,信手沾来就把培训知识点讲得清楚透彻;有的培训师善长动手实践,身体历行中就把技能传授给了学员;有的培训师微机技术高超,设计的3D模型、教学软件让学员信服。烟草行业的微课制作应是基于这样一种思路,依据知识特点开发微课,不同的专业灵活采用不同的微课表现形式,相同的知识点有不同的微课内容,让学员选择自己能理解的微课内容去学习。通过微课在行业培训中的应用,达到激发学员学习兴趣,掌握知识、拓展知识视野,提高技能的目的。
五、把握微课的开发重点
许多行业培训师把更多重心放在微课制作技术上,过分强调视频声音和画面的精美,编辑时间和精力投入过多,甚至把培训的全程对话都打上字幕,而对微课的内容选题、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学活动的实施等核心环节却重视不足,导致微课的培训效果和学习效果不佳。行业微课程的设计关键是要从培训目标制定、学员分析、内容需求分析、教学媒体选择等方面进行设计,这样才能产生符合“让培训师在较短的时间内运用最恰当教学方法和策略讲清讲透一个知识点,让学员在最短的时间内按自己的学习完全掌握和理解一个有价值的知识点”的微课设计制作理念,确保微课程能够适满足学员的实用、易用和想用的直接需求。
六、微课开发将改变行业培训模式
微课从最初作为一种新兴教学资源类型,随着行业对微课培训实践与研究的不断深入,已经逐步运用到“混合学习”、“移动学习”等培训改革项目中,将在行业培训中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对行业培训师而言,微课将革新传统的培训与教研方式,突破培训师传统的听评课模式, 培训师的电子备课、课堂教学、实操指导、课后反思的资源应用将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基于“微课”资源库的内训师培训、研修、行业网络教研将大有作为,并成为行业培训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学员而言,微课能更好的满足学员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按需选择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特别是随着手持移动数码产品和无线网络的普及,基于微课的个性化学习、移动学习、远程学习、在线学习将会越来越普及,微课必将成为行业一种新型的培训模式和学习方式。
微课具有“主题突出、内容聚集、设计精细、针对性强”等突出的特点。如果行业培训师能够不断提升技能、表达能力和制作微课的水平,还有不断给学员灌输网络自主学习的重要性,提高学员的自我素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我相信,开发高质量的微课将为烟草行业教育培训工作和广大干部职工的自主学习提供有力支持,极大地促进行业培训的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烟草行业;教育培训;体系建设;激励约束
企业发展关键在于人才,用才之道关键在于选才、育才。当前,随着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知识经济步伐的日益加快,知识更新速度日新月异,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受国家烟草专卖体制庇护而垄断经营的烟草行业,在实现了阔步改革和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和压力。河南烟草作为在全国综合指标排名稍显靠后的烟草大省,要想在艰难困苦中玉汝于成,实现健康快速发展,必须要对行业的现状和当前的形势具有清醒的认识。教育培训作为提升企业员工素质、进而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一、当前行业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为带动“卷烟上水平”的持续发展,近年来河南烟草在教育培训方面做了一系列的工作,也达到了较好的成效,行业人员素质有了明显提升,但就目前来看,教育培训工作仍还存在着一些与行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
1.教育培训机制尚未真正形成
职工教育培训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保证培训质量,就必须建立教育培训的前期需求分析、过程管理以及后期效果评估机制。目前行业培训工作大都与人事部门分离,通常是由各业务部门分别举办,呈条块分割、各自为战状态,缺少必要的整体协调、长远规划机制。在培训机制上,缺乏培训前科学的需求分析和培训后的效果评估,教育培训与实际结合不够紧密,培训对象的层次性体现不够。
2.培训内容与实际需求不对接
在培训内容上,没有围绕工作难点确定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与实际工作需求存在偏差。大多数培训仅限于岗位培训、应急培训,常着眼于当前,立足于短期效应,缺少从行业长远发展上、开发员工潜在能力上,或从职工自身素质适应企业发展需求上的培训,造成专业人才尤其基层一线所需的高级卷烟营销人员、企业管理人员、政工文秘人员等专业技术人才的短缺。尤其是在职教育培训、学历教育方面,专业设置范围相对狭窄,培训范围局限性较大,员工缺少选择主动权,不利于教育培训的有效开展,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行业内部人员的合理流动。
3.培训方式相对单一
目前培训中,多是采用短训班、以会代训等方式为主,缺乏深入的、实践性强的案例教学,多为“灌输式”、“填鸭式”,缺少教与学之间的良性互动和交流,受训人员往往积极性不高,教育培训效果也大打折扣。
4.缺乏有效的激励奖惩机制
在职称挂钩方面,部分职称与奖励晋升进行了挂钩,部分职称未进行挂钩,而且存在着部分专业技术职称在员工转岗中被作废的情况,制约员工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与此同时,目前对部分专业技能培训虽已逐步形成从培训、考核、使用、待遇等一系列的激励机制,但缺乏岗位竞争机制和较为明显的待遇差别,对优秀人员也没有予以适当的重用。参加培训的员工不能明确感受到学与不学对自身职位、待遇的影响,较为满足现状,缺乏危机感,这严重挫伤了职工参加培训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迫切性。
二、河南烟草改进教育培训的重点工作
现阶段,河南烟草要想紧追全国烟草行业改革发展步伐,在“上水平、促跨越”的工作要求指导下,努力夯实工作基础,就必须以人力资源管理利用入手,持续改进教育培训,认真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树立现代化的培训理念
在行业“卷烟上水平”工作要求的指导下,要不断创新教育培训理念,树立大教育、大培训理念,加大全员培训力度,大力实施人才开发战略,从战略高度,及时完成从使用人、利用人到开发人的潜能,激发人的创造力的转变,对职工进行持续、全面的全员培训和教育,向教育培训要素质、要能力、要效益,对企业现有人才素质进行大幅度提高和人才潜能的有效开发,扩大和积累人才资源。同时积极引入“培训是最大福利”的全新理念,把职工培训教育作为对优秀员工的一种奖励,引导员工积极工作,争取培训,实现进步,形成良性循环的教育培训机制。
2.健立科学化的教育培训体系
一方面,要明确教育培训的主管部门,充分发挥人力资源部门在职工教育培训中牵头抓总的作用,人才资源管理部门要通过深入调查研究行业各类人员的现状,根据行业未来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和员工自身发展的规划要求,按照按需施教、全面发展、服务大局的原则,分专业类别、数量、层次、时间等科学地制订出一整套动态有序的人才培训方案和系统的职工教育培训计划,并指导、协调、督促业务部门和下级单位搞好教育培训,切实加强宏观管理,做到统筹规划,有序进行。另一方面,要健全机制、完善制度。按照“上岗必学、年度进修、定期轮训”的工作要求,积极开展培训教育。严格岗前培训制度,推行持证上岗。建立培训教育惩罚制度,对借故不参加培训学习的员工或不支持培训教育的领导采取一定措施进行惩罚;要根据企业实际,制订鼓励性政策,支持职工参加行业外的素质教育、知识教育和自我教育,把员工的学习经历和成绩作为评先评优、提拔使用的依据,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3.实施分类培训管理
在开展教育培训工作中,要在抓好全员培训,提高整体素质的同时,积极采取加快培养核心人才的方式来带动企业智力开发,突出抓好重点培训、层次培训、个性培训和需求培训。结合单位实际,区分不同的培训对象,采取不同的培训形式和内容: 以调整和优化人才结构为主,抓好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培训和建设;以开发、培养高素质、复合型领导干部为目标,着力抓好思想政治教育和领导科学、领导艺术及综合知识的培训,提高其领导才能和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以培养适应行业市场化改革发展的经营管理者为目标,着力抓好公关协调、人际处理、市场开拓、现代企业管理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其经营管理水平。同时,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开展技术超前培训,加速新技术转化。重视培训本单位急需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对技能专家、高级技师采用送出去深造、参与新产品开发项目、举办专题讲座等方式进行培训,使他们的技能不断得到提高。
4.创新教育培训模式
要以取得实效为目的,在坚持传统的培训方法外,采取脱产学习、定期培训、自我进修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办法,为职工提供既可全程参与的长期培训。根据行业发展,建立远程教育培训网络,加快完善远程教育,以满足员工个性化、自主化、经常化学习的需求。要积极实施培训人员讲课制,运用“以点带面”的模式,大力开展“我受培训、我培训”活动,选择部分优秀人员培训,然后带动全员受训,充分利用自身人才资源,激发其他员工的学习热情。要广泛引入“以人为本、突出学员主体地位”的现代培训理念,运用案例研究、讨论交流、小组竞争、模拟练习、现场实践等模式,激发职工学习兴趣,提高其沟通协调、应对现实、处理矛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逐步发展壮大一批行业内部的专业培训师队伍,由他们对行业内部进行定期的培训教育。
5.完善培训评价制度
一是建立教育培训与报酬、职位相结合的制度。采用“培训、考核、使用、待遇”一体化政策,为员工建立培训档案,详细记录员工在职期间所接受的每一次培训,每次培训后,要根据其综合素质、工作成效、服务质量的提高而增加其报酬,等达到一定标准后要给予职位的提升,引导员工将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愿望同企业目标大愿望协调起来,把个人命运与企业前途统一起来,促进职工素质的提高。二是完善教育培训激励机制,对自愿参加与本职工作相关培训的员工,采取一定的激励政策。即:企业投入一部分经费,员工承担一部分培训费,激励员工参加培训学习的积极性。三是改进和完善行业职称评聘和技术等级认定办法。放宽技术等级申报、评聘、认定条件;对工作中转岗的员工,要在一定时间内继续保留其原有技术证书对增加工资报酬的作用,以激励职工自我学习、自我完善、自我提高。
总之,河南烟草在推进跨越式的进程中,只有审时度势,努力创新教育培训理念,结合行业发展形势和当前工作实际,认真做好教育培训规划,通过深入推进系统化的教育培训,强化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充分调动行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带动行业管理水平和质量的不断提升,进而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摘要:教育培训机构是为用人单位服务的。作为烟草行业的培训机构,面对行业经营机制的改革,首先应了解行业经营机制改革对教育培训工作的影响,其次需要思考教育培训观念的转变,最后确定适合行业实际的对策。
关键词:教育培训;经营机制;改革
教育培训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烟草行业正在进行大规模的经营机制改革工作,这一改革必将对烟草职工教育培训工作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作为职工教育培训机构,如何才能适应经营机制改革的行业,更好地发挥为行业服务的功能,已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一、行业经营机制改革对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为了能进一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为了实现资源共享和规模效益,为了在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烟草行业开始进行大规模的经营体制改革。经营机制的改革对职工教育培训将产生什么影响呢?经营机制的改革会使劳动力的流动量增加,转岗、转业人员增多,富裕劳动力增多。要适应这一需要,职工教育培训的专业门类必须拓宽和增加,职工教育培训的形式和层次必须更加灵活,各种层次的培训必须更加丰富多彩。
一是经营机制的改革使行业由经济效益型走上了规模效益型,行业的各个企业会从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高度重新审视人才和劳动者素质对行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从而使“先培训,后上岗”、“先培训,后就业”的原则成为企业的自觉需要,使企业对这一原则的执行更注重实质。
二是经营机制的改革使人力资源部门更加重视职工的综合素质和业务素质素质,这将促使人力资源管理和劳动保障机制更趋完善。由于个人在单位中的地位和收入将不再是凭学历和资历,而是根据能力和贡献,这必将极大地激发职工接受教育和培训的热情。而与之相关的教育培训机构必须根据行业经营机制改革后的需求,适时进行教学设备改造、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改革、考试制度完善,并对师资队伍建设和培训管理高度重视,以满足行业职工高涨的学习热情。
三是经营机制的改革使职工的思想观念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形成了市场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和劳动者素质的竞争的共识,形成了按能力用人、看贡献计酬,能上能下,能聘能辞的氛围。这样的氛围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力资源和劳动保障体系的完善,将为职工培训体制的改革创造良好的环境。
四是经营机制的改革使烟草行业的经济效益增加,经济实力增强,从而推动行业经济的迅速发展。这不仅可以为职工教育培训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还可以使广大烟草职工认识到教育培训对个人发展的重要作用,更加坚定了终身学习的信念。
二、教育培训机构该如何面对行业经营机制的改革
针对上述情况,作为教育培训机构应看到行业转换经营机制对职工教育培训事业发展所提供的契机和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同时教育培训机构应克服无所作为的思想,积极投身到发展教育培训的伟大实践中去。
一是要树立超前服务观念,面向行业发展的主战场,认真分析行业的发展趋势及对教育培训工作的需求,主动顺应这种需要,从教育培训的各个方面积极主动地为行业发展服务。
二是要树立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观念,克服重理论,轻实践,或重实践,轻理论的观念,在教育培训中,还要融入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教育,以增强职工的职业能力。
三是要抓住有利时机,加快教育培训工作的发展,建立服务行业发展的新的职工教育培训运行机制。从专业结构、培训布局、课程设置、管理体制、教学内容、培训思想、培训方法、考试制度、培训设施等各个方面进行改革和完善。在用人和分配制度上进行配套改革,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使教育培训工作充分显示生机和活力,以形成具有烟草行业特色的教育培训体系。
三、教育培训机构应对行业经营机制的改革的策略
作为教育培训机构,必须适应烟草行业的形势变化,积极采取措施,跟随行业经营机制的改革,及时转换教育培训机制。转换培训机制就是要改从前靠行政干预下达培训任务,积极组织培训人员开展广泛的培训需求调研。在调研的基础上,确定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变为职工教育培训机构从行业生产经营出发,根据行业和职工的需要,按需设教,按需设班,靠办学质量和信誉来吸引单位和学员。
第一,教育培训机制转换,要突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以解决学用脱节的问题。教育培训机构在确定办学内容时,不能靠凭主观想象,必须通过全面的调查研究和培训需求分析。在全面了解行业和职工对各类人才知识需求的情况,切实做到行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我们就开什么样的班;职工需要学习什么知识,我们就开什么样的课。按照行业的需要自觉地调整培训办班计划,充分体现办班的实际、实用和实效,以实现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烟草企业;E-learning;教育培训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20.029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20-00-02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发展,烟草企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和显著成绩,但在当前经济新常态下,烟草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迫切要求加强员工教育培训,提高员工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从现实情况看,一方面,因生产经营任务繁重,大多数烟草企业不具备对全体员工进行脱产培训的条件,另一方面,烟草企业目前广泛应用OA办公自动化,电脑等硬件设施齐全,这就为企业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员工教育培训工作具备了基本的基础和条件。在此情况下,探索采用E-learning培训平台对烟草企业员工进行培训,可以满足烟草企业对培训工作的要求,提高培训管理水平,帮助员工获取各个岗位所必备的工作技能和相关知识,不断提升员工的知识层次,更新知识结构,从而提高烟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1 E-learning培训平台产生的背景
E-learning作为一项新的技术和新的培训方式,具有灵活、安全、方便等优势,突破了传统集中培训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对企业员工培训有着积极的作用。近年来,宝鸡市烟草专卖局(公司)积极构建《宝鸡烟草E-learning平台》,希望在全市系统引中入E-learning学习平台,以便能更好、更有效地加强培训体系建设,期望通过应用E-learning完善培训课程体系的系统构建,增强培训工作的个性化和针对性,节约培训成本,提升培训效益,解决培训中的“工学矛盾”问题,提升培训流程管理的系统化水平。
2 当前宝鸡烟草培训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宝鸡烟草目前实行由教育培训部门统一归口管理-业务部门和基层各区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分别实施培训的管理体制,除企业内网和电视电话会议系统外无可用的共享培训资源平台。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5方面。
(1)培训项目质量无法保证。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教育培训管理制度制定与完善、培训计划编制、培训信息系统管理维护、培训档案管理、培训经费使用管理等工作,对具体的培训项目只能起到监督指导和归口管理职责,很难有效控制每一个培训项目的质量。
(2)重复培训较多,培训资源浪费大。培训实施单位和部门各自为政,交叉重复的培训内容较多,不但浪费大量人力物力,还激化了“工学矛盾”,招致员工的强烈不满。
(3)培训内容的针对性不强,培训效果不明显。受传统的教育培训思维影响,有些企业培训形式单一,将日常学习教育和业务技能培训混为一谈,经常组织开展政治理论学习,甚至在班外时间经常集中组织念报纸、学文件、谈体会,使职工产生反感情绪。有的企业培训重点不突出,对培训类别缺乏科学划分,实施培训项目往往不对培训对象进行细分,采取无差别的灌输式培训,无法满足员工参差不齐的个性需求,培训课程的吸引力不强。教育培训内容经常不能很好地转化为生产经营业绩,培训的效率不高。
(4)培训师资力量仍显薄弱。经过市县两局多年的培养和储备,宝鸡市局(公司)已经初步建立起一支涵盖专卖、烟叶、营销、物流、精益管理、综合管理等业务领域的兼职内训师资队伍,能够开展经常性的业务培训。但在培训课程中起辅助作用的多,能独自担纲培训讲师的少;承担日常培训学习任务的多,能够独立设计开发培训课程的少;照本宣科传达式教学的多,新颖独特有开拓性的少。
(5)工学矛盾仍然突出。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行业经营管理的进一步规范,员工个人的工作压力也在加大,长时间脱产培训挤压员工的正常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时间,引来员工反感。
3 E-learning培训平台建立的效果及必要性
简单地说,E-learning就是在线学习或网络化学习,即在教育、培训领域建立互联网平台,学员通过计算机、平板电脑甚至手机上网,通过网络进行学习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
(1)烟草行业对电子化学习的客观需求。“十二五”期间,国家烟草专卖局提出了开展行业大规模轮训的任务要求,但真正要做到全覆盖、无死角的全员轮训,单凭传统的、面对面的培训方式是无法实现的,而依靠网络技术的E-learning培训不仅突破培训规模、培训时间以及培训地点等因素的限制,还可确保知识传递的一致性、准确性和规范性,它将成为推动行业大规模轮训顺利实施的有效措施。
(2)宝鸡烟草倡导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内在需求。为了实现“卷烟再上新水平”的任务要求,宝鸡市烟草专卖局(公司)越来越重视学习型组织的培养和建设。而E-learning模式正好为学习型组织建设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学习平台,更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传递和共享,帮助宝鸡烟草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将学习力转化为创造力,促进宝鸡烟草生产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
(3)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的必然需求。新一代的烟草员工更加注重个人的学习和成长,然而传统的“一锅煮”“一刀切”式的培训针对性不强,反而容易抑制员工学习兴趣。E-learning的推出可为员工提供更多、更好的学习机会,让员工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和需求,制订自己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进而充分调动员工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使其通过不断学习新知识、获取新技能,实现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
4 E-learning教育平台的特点
(1)知识的网络化。学习的知识不再是一本书,也不再是几本参考书,而是有关的专业知识和数据库。在数据库的支持下,知识体系被重新划分,学习内容重新组合,学习与研究方法也发生了新的变化。
(2)学习的随意性。分散在各个区县烟草基层单位的员工比以往更为忙碌,他们企盼适合于他们需要的学习时间表和解决方案。无论是在办公室、家或宾馆房间,无论是在上班还是班外时间,都可以随时随地,自主支配自己的学习计划,学习业务知识。
(3)学习内容保持及时持续的更新。培训管理者和内训师根据不同时期企业发展需要,及时组织课件的编写与开发,或者投入少量的资金购买知名专家教授公开课件,及时更新学习内容,使培训始终走在时代前沿,更加突出培训的前瞻性。这种包括学习教材在内的各种学习资源能保持更新的状态,会让员工觉得更具价值,更有吸引力。
5 E-learning平台在企业教育培训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E-learning平台上线运行以来,应用于宝鸡市公司及下属各区县局(分公司),已建立各体系50多套课程,60多份课件,100多套试卷,其中包括企业核心能力课程、行业技能鉴定课程、部门员工上岗培训课程、流程制度、操作规范、案例集锦、拓展课程等相关知识内容,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1)提高了培训管理水平。E-learning平台是一套以电子教学为主,集中教学为辅,通过本系统的应用,有效提高了培训资源利用率,避免培训资源重复建设;通过统一平台管理,实现了培训标准化、模块化、高效率、低成本、高质量的目标。
【关键词】核电厂;事故;安全
1、操纵人员严重事故缓解能力培训的必要性
严重事故是指核电厂超设计基准事故中的某些概率很低的,可能由安全系统多重故障引起,并导致堆芯明显恶化,危及多层或所有用于防止放射性物质释放屏障完整性的事故序列。
在核电六十多年的发展史上,发生过三次严重核事故。三哩岛与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后,世界各核电厂加大了安全系统改进及人因失误预防,而福岛核事故真正将人们对核安全的认识从严重事故的预防延伸到事故后的缓解,使人们认识到要保证核电安全稳定运行,必须加强严重事故的预防和缓解。
在实际机组及严重事故管理导则(SAMG)的文件体系中,严重事故缓解策略的选择和相关决策主要由技术支持中心(TSC)人员做出,操纵员人员主要负责执行TSC的缓解策略指令,监视机组状态并向TSC反馈机组信息。但这不等于说在严重事故的缓解过程中,操纵人员就是被动的和不重要的。
操纵人员是直接面对机组进行控制的人员,对机组状态的了解和把握最为清楚,可以将有用的机组信息及时反馈给决策人员,帮助决策人员选择正确的策略。在策略执行中也可以核对策略执行的限制条件,保证正确策略有效实施,并在策略执行过程中及执行后,监视策略执行的效果,对机组状态进行长期监视和干预。因此,在严重事故的缓解过程中,操纵人员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对严重事故缓解知识的掌握情况及缓解的技能水平,对有效预防和缓解严重事故具有重要的意义,需要掌握必要的严重事故缓解知识。所以,需要对操纵人员在严重事故缓解中的知识和能力需求进行分析,对操纵人员严重事故缓解能力进行有效的培训。
2、严重事故分析
2.1严重事故始发事件。现有核电厂基于纵深防御原则设计,有多道安全屏障及事故响应的专设安全设施,抵御及缓解事故能力的很强。只有在发生多重故障及操作失误时才可能发生严重事故,包括严重的反应性事故、全厂断电、失水事故后失去应急堆芯冷却、SG传热管破裂及ATWT等。另外还包括地震、火灾、台风、海啸等自然灾害的原因。
2.2严重事故主要破坏形式。在严重事故中可能出现的破坏形式:
1)功率陡长导致蒸汽爆炸及堆芯解体。由于大量的意外的反应性引入事件引起的功率陡长,燃料熔化及蒸汽爆炸,造成堆芯解体。
2)锆水反应。在严重的失水事故中,反应堆失去余热排出手段,燃料元件升温并,高温锆合金包壳与高温蒸汽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氢气。氢气的燃烧或爆炸会对安全壳完整性构成严重威胁。
3)氢气爆炸。当氢气浓度超过可燃浓度限值时可能发生燃烧爆炸。这将会引起安全壳超压和温度升高,从而对安全壳的完整性构成威胁,放射性裂变产物因此可能释放到环境中,造成严重后果。
4)水蒸气爆炸。水蒸气爆炸会破坏结构部件乃至安全壳的完整性,引起放射性物质的泄露。
5)安全壳直接加热。在严重事故中,若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处于高压状态,当出现破口时,堆芯熔融物将以很高的速度喷放到堆腔,并对安全壳大气进行加热,从而导致安全壳超压失效。
6)安全壳超压失效。安全壳长期升温升压会导致安全壳超压失效,造成放射性物质外泄。
7)安全壳负压失效。安全壳设计压力为微正压,正常运行状态为微负压。安全壳喷淋可使安全壳降温,并使安全壳内蒸汽冷凝产生一定的真空,导致安全壳因负压破坏。
8)传热管的蠕变失效。蒸汽发生器传热管在高温和一二次侧高的压差作用下,可能发生蠕变破裂,使传热管失效,造成放射性外泄。
9)堆芯熔融物与混凝土相互作用。严重事故情况下,堆芯熔融物熔穿压力容器底封头,堆芯碎片落到堆腔底板,与混凝土底板发生作用。造成地基熔穿,产生大量氢气从而使安全壳完整性收到破坏。
2.3严重事故缓解的主要策略。为了防止和避免严重事故造成的严重后果,需要采取措施,缓解严重事故的后果。在已经进入严重事故的情况下,应争取终止严重事故进程,尽可能长时间保持安全壳的完整性。当安全壳完整性已经遭到破坏时,则要尽量降低放射性物质释放。严重事故处理的主要策略包括:
1)向蒸汽发生器注水;
2)向反应堆冷却剂系统注水;
3)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卸压;
4)安全壳卸压;
5)向安全壳注水;
6)控制安全壳状态;
7)减少安全壳氢气浓度;
8)抑制安全壳氢气可燃性;
9)控制安全壳真空度。
执行上述策略,可以为反应堆冷却剂系统提供热阱,维持和恢复堆芯冷却,排出堆芯余热,防止堆芯熔毁,预防或延缓压力容器失效及蒸汽发生器传热管蠕变失效。当堆芯熔融后,可以提供水源,洗涤由堆芯熔融物释放的裂变产物,预防高压熔融物喷射(HPME),缓解安全壳高压对安全壳完整性的威胁,及防止熔融堆芯与混凝土相互作用(CCI)或缓解其后果,从而防止裂变产物不可控释放。氢气浓度控制措施可以防止安全壳内氢气爆炸,及维持安全壳是一个水蒸汽惰化的环境条件,缓解氢气燃烧对安全壳完整性的严重威胁。当安全壳面临负压威胁时,可以通过空气自然流入或主动引入压空等策略适当提高安全壳压力,避免安全壳因负压导致破坏。
3、操纵人员严重事故缓解能力培训分析
3.1目前操纵人员培训体系。现有操纵人员培训主要包括安全授权培训、基础理论培训、核电厂系统与设备培训、在岗培训及全范围模拟机培训等几个方面。
培训内容包括特定授权领域工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核电厂反应堆物理及反应堆热工水力等基本理论知识、核电厂的生产流程中的系统与设备知识,核电厂仪表、控制与保护等知识。
在岗培训包括现场操作员及学习操纵员在岗培训,主要掌握核电机组实际操作技能及工作方法等,学习内容包括工作方法、现场操作、运行技能、行为习惯等。
模拟机培训的是使学员在各种工况下熟练使用规程控制机组状态,在机组出现故障或事故的情况下,控制机组并逐步将电厂导入安全状态。培训内容包括正常运行工况、预期运行事件工况、设计基准事故以及超设计基准事故。超设计基准事故工况包括:全厂停电(应急柴油机启动失败)、全厂给水系统丧失、LOCA事故、预期瞬态未触发事故停堆保护(ATWS)等。
3.2针对严重事故缓解能力需要加强的内容。通过对现有培训体系的分析可以发现,目前严重事故缓解能力培训在整个操纵人员的培训中所占比例还比较少,只在理论培训部分涉及到严重事故分析,模拟机培训中对于超设计基准事故时的培训也仅有少量内容。为了更好的应对严重事故,提高操纵人员应对严重事故的能力,需要通过培训、演习等手段加强操纵人员严重事故缓解能力的培训。
1)严重事故基础理论知识培训,包括严重事故定义、严重事故始发事件、可能的诱发因素,如全厂断电、失水事故后失去应急堆芯冷却、SG传热管破裂及ATWT等。
2)严重事故主要物理过程及破坏形式,包括堆芯损伤、堆芯、包壳熔化、锆水反应、堆芯熔毁、安全壳内氢爆、蒸汽爆炸、压力容器熔穿、堆芯熔融物喷射、安全壳直接加热、安全壳超压、安全壳负压失效、传热管蠕变失效、堆芯混凝土相互作用、放射性外泄等。
3)事故缓解过程中需要掌握的相关知识:
a)安全相关重要的泵、风机在事故缓解中的作用;
b)严重事故过程中相关取样的内容和目的;
c)各种事故现象对堆芯以及安全壳完整性的危害;
d)事故过程中可能的裂变产物释放路径及隔离手段;
e)各水箱水装量及失去水装量的风险;
f)一回路注水的必要性、前提条件和可行方案;
g)二回路注水的必要性和可行方案;
h)移动式电源和泵的接口及负荷;
i)乏燃料水池补水的方式及乏池水位监测手段。
4)严重事故管理程序的使用及事故缓解过程相关内容:
a)严重事故情况下重要电厂参数测量的目的和测量的手段,及超过定值时相应的处理措施,这些参数包括蒸汽发生器水位、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压力、堆芯温度、安全壳水位、现场放射性释放量、安全壳压力、安全壳氢气浓度等。
b)各事故处理策略的目的、事故缓解可用的手段、缓解措施的负面影响、负面影响的缓解措施、策略实施的限制条件、事故处理过程需要监测的特定参数,以及事故处理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等,如:
①氢气燃烧对安全壳完整性的严重威胁;
②超压对安全壳的严重威胁;
③严重事故情况下堆芯再淹没的可能性;
④减少向环境的放射性排放的措施;
⑤运行移动式氢气复合器的限制条件。
5)全范围模拟机在操纵人员正常运行、异常及故障运行、设计基准事故的培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全范围模拟机还不能完全模拟严重事故工况。因此,需开发严重事故模拟机对事故的演变过程及缓解措施进行模拟,提高操纵人员应对严重事故工况的能力。
6)福岛事故后相关培训改进。福岛事故后各电厂为了预防严重事故,作出了一系列的改进措施,比如增加了移动电源,添加了应急补水泵等。在汲取福岛事故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还应加强以下培训,更好的应对严重事故:
a)加强极端自然灾害下事故应急响应的培训和演练;b)加强主控室团队协作培训;c)加强反应性管理专项培训,防止严重的反应性事故发生;d)加强事故工况下反应堆运行相关的物理及热工水力知识培训;e)加强严重事故管理培训和演练,包括管理导则有关的背景知识的培训。
7)加强三哩岛、切尔诺贝利、日本福岛核事故的经验反馈学习。
8)加强操纵人员的心理评价及训练。严重事故情况下的心理因素对事故处理也有重要的影响。通过虚拟现实,模拟严重事故发生时的场景,在模拟的事故环境下锻炼人员的心理素质及提高应对严重事故的能力。
4、结束语
安全是核电的生命线,严重事故是核安全的严重威胁,只有制定充分的应对方案,加强操纵人员严重事故缓解能力的培训,提高操纵人员严重事故缓解的能力,才能在严重事故发生时将危害和损失降到最小。
参考文献
[1]孙吉良,肖岷,黄辉章等.大亚湾核电站严重事故管理导则.核动力工程,2003年S2期
[2]苏长松.秦山三核严重事故管理导则.中国核工业,2010年第6期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烟草企业;企业培训
中图分类号:TP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7)15-30845-02
Studying o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Modern Multimedia Technology in the Enterprise Training
SHI Yun-yu,WANG Fei,XUE Xun-ming,SU Ming
(China Tobacco Anhui Industrial Corporation Hefei Cigarette Factory, Hefei 230081, China)
Abstract: The multimedia technology is processes the multimedia informationusing the computer synthesis(text, sound, graph, picture and so on) atechnology, including the multiple messages establishment logicconnection, then integrates to have the interactive system. This article outline introduced the multimedia technical concept, theprinciple as well as the characteristic, the union enterprise trainsthe work the need and the tobacco enterprise's characteristic, hadexpounded utilizes the multimedia technology to enhance andstrengthens the tobacco enterprise to train the work the newmentality, and designed in this foundation and develops has gatheredsmoke multimedia teaching training software, the practice confirmedthe effect was very good, finally the application prospect whichtrained in the tobacco enterprise has also carried on the forecast tothe multimedia technology.
Key words: Multimedia tTechnology; Tobacco enterprise; Enterprise training
1 引言
当前我国烟草行业正面临3个“W”的巨大挑战和威胁,具体地说就是世界经济一体化、WTO和世界卫生组织。不断增强烟草企业核心竞争力是烟草业应对3个“W”挑战的重要举措,而烟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增强离不开以培训为主体的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以多媒体技术为外延的企业信息化改造,本文就多媒体技术在现代烟草企业培训中的运用谈谈个人一些想法和思路。
2 多媒体技术及其特点
2.1 多媒体技术的概念
多媒体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领域中新崛起的前沿技术,今天的多媒体技术,是基于数字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把语音、图像、视频、音频信息的加工处理都集成在一起,通过模数转换,全变成数字信号进行存储、查询、检索、编辑,为了便于网络传输,还要经过解压缩技术将数据打包还原。其中的技术构成很复杂,但是,在操作层上却非常简单。先进的操作技术平台甚至不用编程语言就能运行起来,所谓先进,不仅指功能强大,而且要求操作是傻瓜化的,使用者象像使用傻瓜相机一样,对内部构成一无所知也不影响拍照。这类实用技术,为使用者的在工作的运用扫除了技术屏障。
2.2 多媒体技术的特点
多媒体技术是运用计算机综合处理多媒体信息(文本、声音、图形、图像等)的技术,包括将多种信息建立逻辑连接,进而集成一个具有交互性的系统等等,具有以下特点:
(1)集成性:把各种计算机技术高度集成,成为一门新兴的学科。
(2)实时性:利用网络的高速传输功能,使各种多媒体信息可以即时处理。
(3)交互性:通过各种多媒体信息的逻辑连接,使得信息之间可以相互联系与互动。
3 多媒体技术运用在培训中的特点及优越性
多媒体技术基于其集成性、实时性、交互性的特点,一旦应用于培训,将会对培训过程产生深刻的影响。它的特点及优越性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3.1 有利于发挥认知主体的积极性
人机交互、立即反馈是计算机的显著特点,是任何其他媒体所没有的。计算机交互功能与电视机所具有的视听合一功能结合在一起,产生一种新的人机交互方式,图文并茂、丰富多彩而且可以立即反馈。这样一种交互方式对于培训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它能够有效地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使学员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学员在交互式学习环境中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从而能真正体现学员的认知主体作用。
3.2 利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
多媒体技术提供的外部刺激是对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这对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是非常重要的。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Treicher)作过两个著名的心理实验,一个是关于人类获取信息的来源。他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这两个加起来就有94%。多媒体技术调动多重感官接受刺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地听教师讲课强得多。另一个实验,是关于知识保持即记忆持久性的实验。结果为: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自己听到内容的20%,自己听到和看到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这就是说,如果既能听到又能看到,再通过讨论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知识的保持将大大优于传统培训的效果。
3.3 有利于建构最理想的培训环境
由于网络多媒体技术所具有的多种特性特别适合于实现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伴随科技的进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实践领域可谓应运当红。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从学习分类上说,强调探索发现,解决问题式学习和知识的意义更新。在学习方法上,强调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提倡独立思考基础上的群体智慧共享。建构主义的教学主张恰好是网络多媒体技术功能所长,多媒体中所包含的密集信息与网络计算机加工处理以及交互传输的强大功能,使建构主义提出的“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获得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4 多媒体技术支持下的烟草企业培训应用
4.1 多媒体技术打破了烟草企业培训的时空界限
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彻底打破空间的限制。大到宇宙天体,小至原子粒子,受训员工都可以进入这些物体的内部进行观察。例如对于烟草制造业的员工,可以进入虚拟的卷烟制造厂内,考察卷烟机的每个部件的工作情况以及每个部件之间的相互联系,了解整个卷烟制造过程,这是传统培训模式所无法比拟的。多媒体技术还可以突破时间的限制,例如时间很长的烟草种植栽培过程,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呈现给培训对象观察。使培训对象对烟草种植栽培的全过程有个全面清晰的了解,加深了对烟草种植本质地认识。
4.2 多媒体技术丰富了烟草企业培训的培训手段
利用多媒体系统,根据所要培训的内容进行相应的多媒体演示,员工无论是在知识学习、能力创新,还是在经验积累、技能训练等都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知识学习方面,它可以再现实际生活中无法观察到的自然现象或事物的变化过程,为员工提供生动、逼真的感性学习材料,帮助员工解决学习中的知识难点,使抽象的概念、理论直观化、形象化。在能力创新方面,多媒体技术可以对员工在学习过程中所提出的各种假设模型进行演示,通过多媒体演示系统便可直观地观察到这一假设所产生的结果或效果,有利于激发员工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在经验积累方面,可以建立各种多媒体实验室,自由地做各种实验反复观察各种现象,思索其产生的机理,探索不同条件下的实验结果与条件变化的规律性,增强感性认识并加以凝炼上升到理论认识。在技能训练方面,多媒体的模拟性和交互性,使员工能够在虚拟的学习环境中扮演一个角色,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环境中去,“亲手”练一练、“亲口”说一说等做各种各样的技能训练,例如烟机维修技能、卷烟市场营销技能等。种种的应用大大丰富了烟草企业培训的培训手段。
4.3 多媒体技术降低了了烟草企业培训的培训成本
多媒体技术,克服了传统培训在硬件建设方面的诸多软弱之处。在传统企业培训中,往往会因为培训设备、培训场地、培训经费等培训条件不足方面的原因,而使一些应该开设的培训无法进行。利用多媒体双向网络演示系统,可以弥补这些方面的不足,受训员工足不出户便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培训,获得与真实培训一样的体会,从而丰富感性认识,加深对培训内容的理解,同时也大大地减低了企业培训的成本。
4.4 多媒体技术打破了烟草企业培训的文化隔阂
多媒体技术促进了企业的文化认同,减少员工因文化逆冲击而受的情伤。目前比较理想的培训就是基于网络的多媒体跨文化培训。例如烟草企业中商品营销员的培训,通过多媒体技术,完全可能营造出不同地域文化背景下的“真实”营销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员工运用所在工作环境的语言进行交流,可以熟悉当地的生活习惯,可以建立自己的社交圈,就会很快地溶入并成为当地的一员,更好的开展卷烟市场的营销工作。
5 多媒体技术在现代烟草企业培训应用实例
多媒体技术在烟草企业培训中一个典型的应用就是构架双向网络多媒体教室。网络多媒体教室作为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实践科学结合的一种新生事物,从手段、形式、观念以及师生角色诸多深层面彻底改变了传统教学方式。现结合合肥卷烟厂多媒体网络多媒体教室介绍下多媒体技术在烟草企业培训中的具体应用:
5.1 合肥卷烟厂多媒体网络教室的硬件配置
合肥卷烟厂多媒体网络教室一般配置1台教师机、几十台学习机、一台投影仪以及语音通话设备并开通了以太网络。
5.2 合肥卷烟厂多媒体网络教室的软件配置
合肥卷烟厂多媒体网络教室的软件运用了C/S结构,利用多媒体技术实现了诸如屏幕演示,音、视频传送,文件传送,远程开关机,问题交流等功能,可以方便、高效的对企业员工开展培训,具体软件框架如下:
5.2.1 教师端总体框架
图1 教师端框架
如图1所示,在多媒体网络教室的教室端,包含了各个具体的功能模块,这些功能模块都是直接处于主框架下的一级模块。各个模块之间相对独立。
教师端的主要的控制和数据流程如图2:
图2 教师端主要数据和控制流程
从图2可以看出,在教师端,并不是每一个模块都是直接与学生端通信的,有些模块压根就不需要通信,例如,日志管理。
教师端使用学生来代表学生。学生管理着与这个学生的可靠连接 ,保存学生的状态。教室端对学生的控制信息都是通过学生发出的。另外,所有需要质量保证的数据传输,例如,教学文件的交换,网络考试的试卷,都需要通过学生管理的可靠连接来传输。
5.2.2 学生端总体框架
图3 学生端框架
实际上,学生端是不会显示主窗口界面的。登录以后,只在系统任务区显示一个图标,可以弹出控制菜单。在图3中的模块中,学生机器控制,网络考试客户端,屏幕演示接收端和音频交互中的发送端,屏幕监控服务,都是由教师端控制的。而视频接收端是一个独立的程序。
学生端的主要控制流和数据流:
客户端的主框架窗口管理着与服务端的可靠连接,除了音频交互和屏幕演示的接收端,其他的模块与教师机的通信都是通过主框架进行的。
事实证明合肥卷烟厂在构建了多媒体网络教室后大大提高
了员工培训的效率,丰富了员工培训的手段,为创建学习型企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图4 学生端主要数据和控制流
6 现代烟草企业培训运用多媒体技术应注意的问题
6.1 根据烟草企业的具体情况合理地采用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的在企业培训中的运用大大丰富了培训的手段,同时也减低了企业培训的成本,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但是烟草企业在培训中运用多媒体技术,也应该量力而行。根据烟草企业的具体情况,确定具体的应用方案,突出应用的实效性,紧紧围绕企业制定的培训目标组织实施具体的多媒体培训项目,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培训效果。
6.2 兼顾多媒体软、硬件环境的共同开发
多媒体技术在现代企业的培训的运用,既不能只注重软件环境的开发,也不能只注重硬件环境的建设,只有兼顾多媒体软、硬件环境共同开发,形成一个个适合烟草企业培训需求的多媒体培训课件,才能在实际应用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6.3 注重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育技术相结合
毋庸质疑,多媒体技术在烟草企业培训中有着诸多不可比拟的优势,但是它毕竟不能完全代替传统的教育技术。再先进的多媒体技术也不能取代具体的生产实践,所以必须坚持走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育技术相结合的路子,取各家之长补各家之短,更好地为烟草企业培训服务。
7 结束语
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烟草企业将全面走向国际化的经济舞台,中国烟草企业将毫无选择的面对各项深层次的变革与创新,其中包括企业教育和培训的全方位应对,这需要从内涵、战略到职能、体制、内容与手段等进行深层次、全面的思考。因此,必须加强烟草企业培训和教育,从战略的高度,立足提高烟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依靠先进的教育教学设计理论和多媒体培训技术,配合烟草行业体制改革,实现双向多媒体的网络教学和培训,发展能够明确服务于烟草企业自身经营发展战略的教育培训活动。以帮助各烟草企业提高员工素质、扩大企业竞争力,并使其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使烟草企业实现知识的自我更新和良性发展。
关键词:职业化 员工队伍 县级烟草局(分公司)
任何企业的发展进步都离不开“人”这一基本要素,烟草行业也不例外。而随着烟草行业的不断发展进步,对员工队伍职业化程度的要求亦越来越高。因此,打造一支优秀的职业化员工队伍,是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快速稳定发展的必要条件。县级烟草局(分公司)作为烟草行业的基层单位,普遍存在规模小、人员少、员工队伍职业化建设程度较低的现象,离“节奏要快、标准要高、工作要实、状态要好”的行业工作要求有较大的差距。鉴于此,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就县级烟草局(分公司)职业化员工队伍建设进行研究和探索。
一、员工队伍职业化的基本要素
职业化,即工作状态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制度化,要求员工把社会或组织赋予的岗位职责专业化地完成到最佳,准确扮演好自己的工作角色。笔者认为,员工队伍职业化离不开以下三个要素:
1.职业意识。任何职业行为的产生都是主观意识的反映,因此职业意识是职业化的核心和首要因素。作为员工,要对自身职业的职能范围和价值有正确的认识和把握,树立起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专业责任感,以积极敬业的态度主动投入工作,履行好自身职责。
2.职业技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职业技能也是职业化员工队伍所不可缺少的。优秀的职业化员工必然有着高超的职业技能,能够胜任职责范围内的各项工作,并随着企业发展前进的需求,不断强化自身职业技能,提高工作效能。
3.职业行为。无规矩,不成方圆。职业行为的规范性同样是员工队伍职业化的必然要求。一个职业化程度高的员工,其一言一行必然都符合行业和企业的规范,能够严守规章制度的要求,自觉规范和约束自身行为,随时以符合岗位身份职业化的姿态出现在所有人面前。
二、员工队伍职业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烟草商业系统改革及其对人力资源建设工作的日益重视,大部分县级烟草局(分公司)在员工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对照员工队伍职业化的几项基本要素,不难发现县级烟草局(分公司)员工队伍职业化建设中还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各种不容忽视的问题。
1.职业化建设意识薄弱。对于大多数县级烟草局(分公司)而言,职业化员工队伍建设似乎都是一项不甚重要的工作,不少人认为,烟草商业企业所从事的工作,如配送、执法、客户服务、行政后勤等工作,技术含量不高,只要具备一定文化程度的人都能从事,因此对员工职业化的程度也无甚要求。正是这种心态上的漠视,导致了大多数县级烟草局(分公司)员工队伍职业化建设意识薄弱,职业化程度低。实际上,能做事与做好事并不能够等同,在一些技术性不强的岗位,职业化程度不高的员工或许也能勉强胜任,但工作效率却不高,工作结果并不佳。现实工作中,县级烟草局(分公司)中部分员工虽然能够基本完成工作,但由于缺乏必要的职业意识,职业技能较差,职业行为缺乏规范性,导致工作效率低,执行力弱,工作效果平平,长此以往,必然无法完全满足当前烟草行业快速发展的需求。
2.职能岗位分工不合理。当前,县级烟草局(分公司)作为烟草系统的基层单位,普遍处于机构简、人员少的状态。在这样的情况下,往往便存在组织构架简单、职能分工不细的问题,不少员工可能身兼多职,因此也就无法专注于某个特定的职位,很难具备良好的职业意识、职业习惯和高超职业技能,这也是导致当前县级烟草局(分公司)员工队伍职业化程度低的重要因素。尤其是一些县局的综合部门,往往承担着行政、人事、纪检、安保、党群、政工、后勤、教育培训、财务等十余项工作任务,职能繁杂,部门员工人数并不多,不少员工便不得不身兼数职,在各种不同的职能中忙乱,职业化又从何谈起?
3.职业培训缺乏实效性。职业培训是培养员工良好的职业意识,提高员工职业能力,规范员工职业行为的重要途径。就当前各县级局(分公司)的普遍情况来看,培训工作都基本在较为有序地开展,也取得了一定成效,尤其是对客户经理、专卖稽查员等职业特征稍明显的岗位,采用行业特有工种技能鉴定的方式,使职业化成果较之其他岗位更为明显,但仍存在一定不足。首先,培训范围大多仅限于对于职业技能的教育,却忽略了职业意识的培养和职业行为的规范;其次,培训内容和手段都较为陈旧,理论多,与实践结合不紧密,缺乏实效性;最后,对其他一些职业特征不太明显或工作内容单一的岗位,如配送员、办事员、文秘员、档案员、人事劳资员、纪检监察员、行政后勤人员等几乎没有系统的针对性的教育培训,导致这些岗位的员工往往难以得到必须的职业提升,对自身岗位缺乏理解把握,工作主动性弱,工作能力差,工作效率低。
三、职业化员工队伍建设的措施建议
当前,在不少研究者和企业家的口中,“职业化”已被称为21世纪的第一竞争力。研究和实践均证明:一支职业化程度高的员工队伍,无论是在执行力、战斗力、创造力还是在工作态度方面都远胜于职业化程度低的员工队伍。因此,笔者认为加强县级烟草局(分公司)职业化员工队伍建设势在必行。
1.深化主观认识,增强职业意识。无论一个企业或组织的专业性强弱,员工队伍职业化建设都是其发展建设的必由之路,其中越是职业特征不明显的岗位,越需要员工明确自身职责和价值,方能促使其更好地履行职责,并根据职位的需求发展自我、完善自我,以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能力。正是如此,针对于大多数县级烟草局(分公司)的现状,要想加强职业化员工队伍建设,首先必须从主观上改变对职业化的错误看法,尤其是管理者更当带头深化认识,增强职业意识,并强化对员工职业化的日常灌输,努力在企业内部营造出职业化的氛围,带领员工主动积极地推进职业化建设。
2.优化职能配置,明确职业分工。合理界定职能,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是实现员工队伍职业化的基本条件。针对当前不少县级烟草职能岗位分工欠合理的现状,笔者认为应当重点针对那些身兼数职部门和岗位,进一步优化职能配置,明确职业分工。考虑到大多数县级烟草局(分公司)确实人员较少,不可能过多地细分部门,那么至少对于部门内的员工群体或个人应当进行合理的岗位划分。尤其是对于职能繁多的综合部门,应当根据职能的相关性和差异性来划分岗位职责范围,并通过制度合理明确各个岗位的工作职能,促使员工担负好属于自己的职责,从而能够专心在自己从事的领域内不断提高职业化程度。
3.强化职业培训,提高职业素养。员工队伍的职业化建设也离不开科学系统的职业培训。针对于当前县级烟草局(分公司)的培训管理现状,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加强:一是要改变以往只注重职业技能培训的情况,在培训中进一步强化职业意识的培养和职业行为的规范,逐步弥补员工在职业意识和职业习惯方面的欠缺。二是要增强培训的长效性,以往的培训大多过于理论化,偏离实际,因此在今后的职业培训中应尽可能丰富培训内容,拓展培训渠道。比如可考虑将短期培训和日常工作紧密结合,采取导师制,通过定期交命题方案、论文等形式,在不耽误员工工作的情况下有力提升其职业技能水平;同时,可围绕职业化主题开展各种主题活动,如岗位技能练兵,一对一帮扶等,进一步增强员工素质。三是要注重培训的针对性。当前,在客户经理、专卖稽查员、配送员等职业特征相对明显的岗位中,采取了职业分线的作法。笔者认为其他部门和岗位同样可以借鉴这种作法,按照岗位的相关性进行分线,对不同职业线的员工集中采取有针对性的培训,促进这些员工正确认识自身的职业价值,激发职业兴趣,强化职业化动力。
4.明确任职资格,强化职业标准。任职资格是从事某一职种任职角色的人所必须具备的知识、经验、素质与行为的总合。当前,针对客户经理和专卖稽查员,烟草行业已采取了营销师(卷烟商品营销)职业技能鉴定和专卖稽查员职业鉴定,明确其任职资格,对于相关员工的职业化建设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而笔者认为,其他岗位同样应当明确任职资格,强化职业标准。如:文秘人员具备秘书职业资格证、人事劳资员具备人力资源师证书等等。虽然考虑到现实可行性,部分岗位无法进行强制性的职业资格认证,但可考虑逐步制定完善并推进各个岗位的职业标准,并要求员工严格按照标准规定开展工作,从而进一步规范职业行为,培养其良好的职业习惯。比如配送员这一岗位,现阶段企业对其要求仅仅是将货物送达客户手中,如果要进一步推行职业化建设,那么就应当通过制度来明确配送员在工作效率、工作态度、工作细节上的标准,促使其将热情服务、送货单签字确认等细节转化为自觉行为,并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实现职业化程度的提高。
5.搭建发展平台,开发职业潜能。少数人认为,职业化建设是将员工的行为和思想统一化,抹杀了员工的个性和创造力,其实不然。真正的职业化非但没有抹杀员工个性,反而能够发展其个性,挖掘其潜能,促使其在特定的职业范围内更好地发展。而这就要求各县级烟草局(分公司)为员工搭建起良好的发展平台,善于发展员工的特点和优势,能够根据每一位员工的个性与特长来安排岗位,做到合理用才,人尽其用,并创造良好环境帮助员工发挥潜能,引导员工深入思考本职工作改进方向。这是提高员工创新能力的根本,也是职业化员工队伍建设的更高境界。
总之,职业化员工队伍建设是当前各县级烟草专卖局所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在市场不断扩大,行业不断发展的今天,打造一支优秀的职业化人才队伍是企业健康快速成长必要保障。而同时,职业化员工队伍建设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久的坚持和科学的规划方能最终成功。相信经过持之以恒的不懈努力,我们的员工队伍必将更加职业化、规范化,为烟草行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关键词】执法;问题;途径
近年来,随着法治烟草的建设,烟草专卖行政执法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必须看到,在烟草专卖行政执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影响烟草专卖行政执法水平的提高,例如:服务理念不足、联合执法不协调、制度执行不到位、执法缺乏技巧等。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提高烟草专卖行政执法水平,以维护烟草市场秩序,进一步保护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思想建设,指导执法行动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执法者的执法理念直接决定着执法者的执法水平和执法状态,是执法行为的出发点和基础,因此,烟草专卖行政机关要切实解决好当前执法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应把端正执法思想作为一个环节。姜成康局长在讲话中曾指出:解决思想认识问题,这是开展好这样工作的先导,只有思想认识的进一步提高,才有行动上的更加坚定自觉,才能确保国家局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位。一是增强法理理念。懂法是守法、执法的前提和基础。作为维护公平与正义的执法机关和执法者,自己首先必须要懂法、守法。通过严格公正文明的执法活动,使公平与正义得以实现,真正达到执法为民的根本目的。二是树立服务理念。专卖执法人员要坚持“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根本宗旨,正确对待党和人民赋予的行政执法权力,认真履行行政执法人员的责任和义务,在专卖执法过程中,要彻底摒弃“管理就是收费,执法就是处罚”错误思想,把“情感管理”的理念落实到日常监管中。三是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执法工作有别于营销工作,衡量专卖执法工作的好坏要以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来衡量执法成果,执法人员不仅要严格执法,还要充分考虑到执法后的社会影响,追求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二、完善执法体制,畅通执法渠道
根据《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对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提出的要求: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结合烟草专卖行政执法机制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有针对性地我国烟草专卖政执法体制尝试进行改革,以畅通执法渠道。一是实现政企分开,严格县级烟草专卖行政执法主体制度,理顺县级烟草专卖行政执法体制。这样才能使烟草专卖行政执法部门,在不涉及自身利益的情况下,站在公正的立场上制定方针政策、执行法律、依法处罚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使烟草专卖市场呈现出公正、公平、合理的格局。二是建立烟草专卖联合执法长效机制。动用强有力的联合执法手段,建立政府支持、舆论配合的多部门长效合作机制,是烟草执法的制胜“法宝”,烟草专卖多部门联合执法机制要成为一种长效机制,必须要有一个使其存在与发展的平台。如确立联席会议制度,搭建联合执法平台;实行联合办公,强化沟通协调;常态联动执法,确保机制成效。
三、加强队伍建设,增强执法能力
孟子所言:“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法律的有效实施,显然还有赖于一支高素质、极敬业、严于律己、克己奉公的执法者队伍。一要强化领导班子建设。领导班子既是加强队伍建设的组织者,又是队伍建设的实践者,是队伍建设的重点,是保证专卖战斗力和凝聚力的源泉。在工作中,切实解决干部“能上能下”的问题。把干部考核和干部任用结合起来,进一步落实基层领导干部的动态管理,优化班子结构,以消除惰性,提高基层领导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二要强化执法人员专业知识技能教育培训。教育培训是提高现有执法队伍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使执法人员做到依法行政、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维护法律的尊严;加强执法技巧的学习,提高执法艺术水平和依法行政能力。加强知识更新,培养复合型人才,使执法队伍逐步由工作型、经验型向知识型、管理型、服务型相结合的结构转变。此外,在培训方式上,要注意形式的多样化,培训要做到年初有计划,培训有考核,年终有评比,将培训的成效予以量化。
四、完善执法方式,提高工作效率
近年来,县级烟草行政执法部门不断创新执法方式,大大节约了老百姓的时间和精力,有效提高了行政执法的效率,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一是继续在烟草行政执法部门推行电子政务。烟草各级行政执法部门近年来大力实行电子政务,大大提高了行政执法效率,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还要不断改进电子政务功能,如注重政务公开、信息咨询、业务办理、执法投诉等功能充分在电子政务网站上表现出来。二是大力加强文明执法。在执法中树立以人为本、依法行政、执法为民的理念,充分尊重执法相对人的权益,严格遵循法律规定的执法程序,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管理与服务相结合,不断提高行政执法效能,为建设和谐烟草和法制烟草提供保障。三是合理利用执法技巧。执法人员要保持良好的形象,在执法过程中要注意沟通的方式和技巧,养成良好的证据收集习惯,树立证据意识,把握正确的询问技巧,严格程序执法等。
五、提炼执法文化,涵育执法行为
烟草专卖行政执法文化是一个烟草专卖执法部门在长期行政执法过程中产生、积累,经过筛选提炼而形成并被倡导的一套优良作风、行为方式及价值观念,是烟草专卖执法部门持续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建设烟草专卖行政执法文化不仅是烟草专卖行政执法部门深化改革、树立文明执法理念,做到执法为民的迫切需要,同时也是涵育执法行为的主要途径。建设烟草专卖行政执法文化,一是以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为指南,指导烟草专卖行政执法文化建设,推动烟草专卖行政执法顺利开展。二是塑造行政执法价值观,形成烟草专卖行政执法文化的核心。三是制定科学的烟草专卖行政执法文化管理制度,规范烟草专卖行政执法文化建设。四是树立良好的烟草专卖行政执法部门形象,展现优秀的烟草专卖行政执法文化。五是注重烟草行政执法文化的个异性,创新烟草专卖行政执法文化。
六、加强硬件建设,提供物质保障
烟草专卖行政执法的硬件建设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水平,影响着烟草专卖行政执法人员工作的积极性,进而影响着办案质量和烟草专卖行政执法良好形象的树立,因而,改善行政执法物质条件是提高执法水平的基础条件之一。一是根据工作需要,成立领导小组,负责对硬件建设的具体部署、检查、协调、指挥和指导。分管领导靠上具体领导指挥。二是更新急需的办公用设备,提高了办公现代化程度,以改善执法条件,提升执法能力。三是加强管理,使物质装备发挥最佳效能。如加强了设备制度建设,保证了执法工作的需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物质装备的整体效能。总之,要从强化执法需要出发,抓紧改善执法装备,以适应现代行政执法的客观要求,更有效地发挥烟草专卖行政执法的职能作用。
七、加强客户教育,促进和谐执法
蒙牛集团领军人牛根生曾说过:我们不仅培训员工,也培训经销商,培训合作伙伴。这主要是告诉企业生态圈里的所有成员,在记住自己的利益的同时,永远不要忽视别人的利益。对于县级烟草专卖行政执法部门而言,烟草专卖管理工作难与易、好与坏、优与劣,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工作对象素质的高与低。不仅对所有零售户进行营前、营中、营后的系列培训,而且可以组织违法户进行学习培训,这样的培训学习可以取得一石三鸟之效,既可强化法律宣传效果,又能提高零售户的营销本领,也有利于烟草市场管理基础的进一步夯实。一是加强零售户的法律知识教育。良好的执法环境离不开零售户的守法意识的增强,因此,专卖行政执法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要时刻注意加强烟草专卖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使卷烟零售户树立依法经营的基本意识。二是进行营销知识的培训,切实提高零售客户的销售能力,确保卷烟销售利润,让卷烟零售户在依法经营中获利,提高卷烟零售户依法经营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三是法制教育和营销培训内容要有针对性和形式多样化,教育和培训管理注重制度化。
八、注重执法宣传,营造执法环境
烟草专卖执法宣传是让广大消费者了解专卖法律法规,树立守法经营意识的基本途径,是树立全民专卖意识的法宝,更是为烟草行政执法赢得舆论支持。当前,烟草执法宣传应在广泛性、深入性和实用性上下功夫,应把宣传与执法放到同等地位对待,功夫在平常,要做到润物细无声,通过各种手段和方式,让专卖法潜移默化,扎根与经营者和消费者当中,以宣传促执法环境良好,推动烟草专卖行政执法顺利进行。一要高度重视烟草专卖法规的宣传,提高卷烟零售商户守法经营和服从检查的自觉性,争取社会和消费者的理解和支持,把广大人民群众吸纳到卷烟专卖管理工作中来,群防群治,在全社会形成对不法烟贩强大的舆论压力,共同营造良好的经营和执法环境。二要普法手段和方式的多样化,变枯燥难懂的法律条文为通俗易懂、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内容,提高百姓阅读的兴趣,增强宣传的效果。三要注意普法语言要通俗化,生涩的烟草专卖法律术语转化为通俗的为一般公众所容易接受的群众语言。四要扩大烟草执法宣传的范围,提高烟草执法宣传的广泛性。五要把执法工作和宣传工作结合起来,寓宣传工作于执法工作之中。
九、打破地方保护,创新执法格局
关键词:专卖队伍建设 现状 问题 措施
加强烟草专卖管理,维护烟草专卖制度,离不开一支素质高、战斗力强的烟草专卖管理队伍。打造一支综合素质高、战斗力强的专卖执法队伍以应对新形势下的各种挑战,是各级烟草专卖更是基层专卖执法队伍建设无法回避的课题。
一、目前专卖队伍建设的现状
专卖管理条件有所改善。随着专卖管理方面人、财、物投入的逐年加大,各级烟草专卖行政管理机关,包括基层稽查队等派出机构的工作环境、工作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人员素质化,装备科技化,工作信息化,办公无纸化进程初步启动,与其他行政执法机关、司法机关的联系初步建立,内部、外部的执法环境有所改善。
依法行政意识有所加强。近几年来,各级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以国家局、省局组织的专卖执法资格考试为契机,以教育培训为手段,以优化专卖人员结构为目标,大力提高专卖管理人员综合素质。通过“专卖管理人员职业道德建设”,“专卖管理人员岗位技能大比武”,“素质年”、“执法规范年”、“文明执法年”等活动,经过较为全面系统的学习培训,专卖管理人员的法律法规意识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
行政执法水平有所提高。国家烟草专卖法律法规体系的逐步完善及行业内部专卖管理监督的不断加强,对我们专卖队伍的执法水平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各级单位狠抓队伍素质教育,注重在执法实践中锤炼队伍,依法行政,依法监管,规范执法行为与办案程序,行政执法效果提高较为明显。
二、专卖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当前从事专卖管理岗位的人员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素质有待提高、法律意识薄弱、工作效率不高、缺乏责任感,存在重执法轻服务的现象。具体表现在:
1.整体能力培养不够,人员综合素质不高,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短缺
一方面,各级烟草专卖行政管理机关对专卖人员的政治思想教育不够重视,对思想道德表现考核不到位、不严格,甚至无此步骤;另一方面,专卖人员自身政治思想水平较低,导致工作积极性不高,主要表现在:被动应付多、主动承担的少;本职工作做得多,协助工作做得少;具体工作做得多,创造性工作做得少。再者,很长一段时间各级烟草专卖行政管理机关人员引进不注重文化素养,人员培训不注意培养复合型人才,形成了一级烟草机关仅有几个能查烟的,个别几个会做案卷的,形不成人人都是多面手这样一种格局。就目前而言,在现有的专卖管理队伍中,能做到会执法、会办案、会制作卷宗、会管理的专卖人员不多,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比较短缺。
2.专卖人员的服务意识有待加强
个别稽查员思想观念落后,对管理与服务的关系认识不够,始终把自己摆在管理者的位置,把广大零售户摆在自己的对立面。在执法过程中,随意执法、野蛮执法等不规范现象仍有发生,导致零售户产生对立情绪,使烟草执法处于被动局面。
3.管理制度不完善,考核机制效果不明显
对专卖人员仅限于结果的考核,即看其查出多少条烟、办了多少案件、挖了多少个窝点,缺少对执法过程、市场管理、服务等过程的管理,导致专卖管理行为不够规范,随意、主观、不按规定程序执法办案现象时有发生。执法不严、思想定位不高等问题比较突出,一定程度上导致管理质量差、市场控制力不够,影响了市场环境的净化与卷烟经营活动的开展。另外,当前专卖行政执法队伍中“大锅饭”现象依然比较普遍,多数原因是没有建立健全相关考核评价体系,也有少数建立了相关考核评价体系但在考核环节流于形式,这就是当前多数基层烟草专卖执法队伍执法效能不高的主要原因。
三、加强专卖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
当前,是烟草行业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尤其在工商分离后,“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烟草市场新格局初步形成,加之法律体系日益完善和执法服装的取消,使执法环境日趋复杂,专卖管理的任务更加艰巨,这对烟草专卖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只有及时转变观念,努力建设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熟练、作风优良、执法公正、服务规范的新型专卖管理队伍,才能积极应对当前形势,提高控制市场、管理市场、驾驭市场的能力,实现依法行政,维护国家、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为烟草行业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1.加大专卖队伍教育培训力度
培训是提升员工素质的有效方式,因此加强专卖队伍建设务必要加大队伍的培训力度,并在培训内容和方式上加大创新力度。
以适用为目标,丰富培训内容。培训内容不能只局限于烟草专卖法律法规及真假卷烟的识别,而应该以适用为目标,根据形势需要,不断扩大培训的范围。可以多举办一些有用、有效的培训班,如行政管理、行政执法理论的培训、执法艺术的培训、办案经验的培训、办公自动化的培训、口语交流的培训、应对突发事件的培训等等。除继续加强对专业技能,专业法律知识的培训外,还应加强烟草专卖管理人员的理想主义、道德情操的思想教育,加强对专卖执法的边缘学科如心理学、逻辑推理等的学习,从而引导专卖管理人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利观,促进专卖管理的文明执法,依法行政,使每一名专卖管理人员都将执法为民,服务于民的理念熟知于胸,贯彻于行。这样可以增加专卖人员的知识面、扩大培训影响面,提高专卖人员的综合能力。
以实效为目标,创新培训方式。在对专卖人员进行理论、基础知识、技能等培训时,应该注重培训方式的多样化。可以采取讲授的方式,也可以采用竞赛比武的方法;可以选择集中学习、也可分层次培训;可以邀请有关专家或专业人士讲课,也可由队伍中的“土专家”讲解;可以模拟演示,也可实战操作,这样对调动专卖人员学习积极性,有一定的帮助。
以提升为目标,培养复合型人才。科学研究表明,在现代社会里,一个人在正规教育中获取的知识以每年30%的速度老化、淘汰,在工作实践中获得知识更新是长久保持竞争力的主要方法,况且实践中得到的知识针对性、实用性更强。坚持“在学中干、在干中学”的方法,创建“学习型”组织,打造“思考型”干部,有计划地加强对现有专卖人员进行法律法规、计算机知识、现代营销与管理等知识的培训,使专卖队伍逐步由工作型、粗放型、经验型向知识型、管理型、服务型相结合的结构转变。
2.加强专卖队伍制度建设
制度是运动场地的规则,只有修订好规则,运动员才好进行比赛。一是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要从健全岗位责任制、强化劳动纪律、规范执法行为等基础工作抓起,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用制度强化专卖管理,规范队伍的言行,营造良好的专卖管理执法环境,增强专卖人员的纪律观念和自律意识。对违反制度者,要按规章制度严肃处理,以维护各项制度的严肃性。二是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充分挖掘专卖队伍潜力。突出专卖管理与服务过程的控制,进一步细化和量化专卖人员工作标准,充分发挥三级考核职能作用,坚持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并重的原则,加大考核力度,拉大收入差距,实施末位淘汰。充分发挥专卖队伍的潜力,为想干事的人提供岗位,为能干事的人提供机会,为干好事的人提高地位,调动专卖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做好专卖管理工作。
3.转变观念,建设服务型专卖管理队伍
广大卷烟经营户是我们烟草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专卖人员要转变思想、更新观念,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在执法过程中,按照“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要求,既严格执法又热情服务。对于大多数遵纪守法的零售户,通过与其交流和沟通,了解市场基本情况和零售户实际需求,指导其规范经营,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服务,用热情赢真情,用真心换诚心,以服务促管理,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既规范了市场管理,又提高了零售户的满意,为专卖执法赢得了群众基础。对于少数涉烟违法犯罪分子,应运用法律武器进行严厉打击,切实维护国家和消费者的利益,优化市场环境,提高市场占有率。
4.规范执法行为,树立专卖队伍形象
随着我国法制体系逐步完善,人们法律意识逐步提高,涉烟违法犯罪分子也乘法律的空隙频频暗地从事违法活动,增加了烟草行政执法的难度。这就要求我们专卖人员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严格按照“烟草专卖文明执法行为规范”及“文明规范用语”要求规范执法行为。在执法过程中,要讲究执法艺术,用足用活执法权限,做到既严格执法、大胆管理,又规范执法、热情服务,避免执法过程产生不必要的矛盾和冲突,营造良好的执法氛围,树立烟草专卖队伍新形象。
5.弘扬企业文化,用文化管理队伍
企业文化是提升企业竞争的重要一环,烟草企业的竞争力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解决自己企业文化的塑造和弘扬问题,否则就提升不了竞争力。同样形象也很重要,是一个企业的缩影,是品牌,是价值。在目前的新形势下,通过弘扬企业文化树立专卖队伍的新形象是当务之急,以改变原有那种野蛮执法的粗放型管理形象,树立文化管人的新理念。一是要加强道德建设。烟草专卖人员承担着国家行政职能,必须加强专卖人员的道德行为监督,以《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为内容,大力弘扬“诚信厚德,爱企如家”的企业文化,依法办事,服务客户,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风尚,对有损专卖形象的行为坚决制止。二是要文明执法,程序执法,处理好管理与服务的关系。要依据《行政许可法》的要求,逐步规范文明执法,通过规范专卖人员的行为,展示专卖队伍的精神面貌和整体素质,特别是目前专卖管理新模式(社区化管理)的探索,由行业行为向社会行为的转换,更要求提高工作能力和执法水平,优化服务质量,处理好与经营户的关系,建立起稳定的卷烟营销网络。三是打造团队精神,在专卖队伍中倡导团结协作、指挥协调、行动一致的理念,在专卖队伍中营造诚信、公正、服务意识,切实提高专卖队伍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全面提高专卖队伍的服务意识和执法水平。
四、结语
专卖队伍建设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专卖队伍建设能否适应新形势和新要求发展的需要,直接影响着烟草行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的思想,坚持从实际出发,以教育培训为基础,以制度建设、作风建设、思想建设、文化建设为切入点,狠抓执行力提高,那么提升素质,树立形象,形成强大战斗力的目标就会逐步实现,一支素质高、战斗力强、作风好的专卖管理队伍一定会在我们做强做大中国烟草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