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快乐家庭教育范文

快乐家庭教育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快乐家庭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快乐家庭教育

第1篇:快乐家庭教育范文

在为孩子进行各种规划并附之许多付出的时候,家长们是不是静下心来仔细做个思考呢?考虑考虑自己的这些规划、这些付出的目的是什么、目标是什么、通过努力会达到什么样的预期目标、会取得什么样的收获……

作为家庭教育的研究者,无论是给做家长课堂还是一对一地家庭教育咨询,我接触了许多许多的家长,每每看着他们对自己家庭教育过程中出现的教育状况焦虑的眼神,听着他们急切地表述,我都深深地意识到:作为家长,在家庭教育上,必须要有科学地教育决策行为。在此,浅略谈谈:家庭教育中家长的教育决策策略。

家庭教育中的教育决策贯穿着一个主线两个视角。一个主线:怎么更好地培养孩子,也就是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两个视角:其一是家长视角;其二是孩子视角。从家长视角来看,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必须综合自己的家庭实际情况来进行教育决策:这包括自己家庭的经济状况、家庭教育链、决策行为的可行性与预计的正负效应、自己的家庭遗传因素、孩子的智能特点等等。从孩子的视角来看,就是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不强加校内课程以外或孩子心智以外的课程或才艺辅导,给孩子留下个快乐童年。这种种情况,决定了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多元策略观”。

策略一:家长的决策可以采用“逆向思维”的方法。

我们可以倒着来看:期望孩子将来做什么工作,哪个行当,从商、从政、从学问研究……由此来看上什么大学、大学的什么专业、什么高中、高中的文科还是理科合适、什么初中……以此类推下来。

这样的逆向思维,可以帮助我们决定,孩子有没有必要去上课外辅导班,或是上什么辅导班、上什么才艺班等等,就使我们的选择有的一定的目标性。

策略二:家庭资源的充分整合、利用。

家庭资源包括人、财、力。家庭教育中的人,指的是参与整个家庭教育的人员,即“家庭教育参与者”。举例说明一下:一个家庭只是三口之家,那么“家庭教育参与者”就是父母孩子,如果有爷爷奶奶加小三口,那么“家庭教育参与者”就是指爷爷、奶奶、父、母、孩子。

家庭资源的充分整合,首先是“家庭教育参与者”的整合,这种整合指的是“家庭教育者”教育观点的一致性,不能爷爷奶奶观点、看法一样,父、母观点一样,分成两个阵营;或者是做父母的两个人之间不能育观点。所以,家庭教育要进行的好,教育渠道要保持畅通,就必须先整合家庭教育者的观点、看法。保证高质实现教育观点的一致性。

其次。就是家庭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孩子的整合。

这种整合是基于和孩子平等的地位的基础上的,是“蹲下来和孩子讲话”。平等地和孩子交谈、沟通。当然了,这个整合过程里,因为孩子的认知等各方面都囿于不成熟的状态,所以我们在与孩子的整合中,除了平等沟通,不强加自我意愿给孩子以外,还更多地是要做个“引领者”,起到扶苗成长的作用。只有实现了这些科学地整合,才能做到相应地投资等等的财、力的正确整合、利用。

策略三、因孩子智能情况而决策。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智能分布。我们要对自己的孩子的优势智能和弱势智能有较深地了解、把握才行。怎么能够跳出主观来辩证地看孩子的智能情况呢。一是要结合自己家庭甚或是家族的智能情况,二是要多和幼儿园或学校老师沟通、了解孩子的园内、校内各方面的情况。简而言之,就是说,自己孩子不是跳芭蕾的料,只因自己身边朋友或同事的小孩儿在学芭蕾,自己就非要让孩子去学;或是自己是孩子的时候没条件学个乐器,现在自己有了孩子了,非要弥补自己的“遗憾”等等。

每个家庭的具体情况是不同的。没有一个一模一样的家庭教育环境,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会出现许多教育状况,这种状况也不是每个家庭都一样的,在众多的不同中,做家长的我们,只有努力提升自己各方面知识、拓展自己的视野,做到科学地决策,才能为自己的孩子做些实际的、符合孩子身心成长的事情,才能让我们的孩子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带给我们的无尽的机会与竞争压力的今天,真正地做到快乐心态、快乐成长、快乐生活,我们家庭教育的种种良好动机才能给我们的付出带来正效益。

第2篇:快乐家庭教育范文

【关键词】亲子阅读 家庭教育 家长 孩子 阅读兴趣

亲子阅读,实际上是透过家长与孩子的阅读互动和沟通,来帮助孩子们提升阅读兴趣和能力的过程。在追求学前教育和家庭素质教育的今天,弘扬亲子阅读的精神和理念,大幅度传播亲子阅读的内涵,应该成为广大家长的共识。正是基于如此考虑,对于亲子阅读作用的探究,才显得更为必要。

一、亲子阅读可以极大丰富家庭教育的内容

亲子阅读在某些地方也被称为“亲子共读”、“亲子伴读”,其涵义都突出了家长与孩子共同阅读的实质。所以,研讨亲子阅读的相关内容,首先要深刻理解亲子阅读的诉求和内涵实质。我们可以看到,亲子阅读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家长带着孩子阅读书籍、课本和课外读物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对家庭教育的极大丰富,也是对家庭氛围的良好调节。父母引领孩子们走进读书的美妙世界,可以给孩子们幼小的心灵提供强大的精神寄托,可以帮助孩子们学到书籍中的知识,领悟阅读的魅力,建立最初的读书观念。阅读可以让孩子们陈静,可以激发孩子们的思维,可以促进孩子们的生理和心理发育,这些都是家庭教育的核心诉求。

因此,从亲子阅读的内容和形式来看,其就是家庭教育尤其是现代家庭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亲子阅读是对传统家庭教育的补充与推进,也是解放家庭教育模式的创新化路径。透过现代的亲子阅读,家长可以有的放矢的引导孩子们体味阅读的快乐,并透过阅读学到课外的有益知识。

二、亲子阅读可以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阅读环境

亲子阅读的主要内容是家长根据孩子生理和心理发育的特点以及孩子的实际需求,为孩子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并陪伴孩子一起阅读。所以,透过长期的亲子阅读,不但可以增强孩子们的阅读能力,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而且可以在家庭中树立和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建设和谐、温馨的阅读环境。当然,这样的阅读环境既包括物质环境,也包括精神环境。有父母、家长的支持与陪伴,家庭教育中阅读环境的形成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对于提升孩子们的阅读能力,促进阅读教育,也是十分重要的。

例如,家长可以根据孩子们的喜好,为他们选购一些课外的图书、读物等,在家中为他们布置一个单独的“小书房”,然后每天或每周定期抽出时间陪他们读书,体会阅读的快乐。在此,“小书房”就是亲自阅读而营造出来的物质环境,而这样的阅读陪伴和引领恰恰是无形中塑造的阅读的精神环境。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的营造,其实也正是家庭教育的核心要义。所以,亲子阅读可以透过阅读行为本身来升华阅读的实质,进而为家庭教育的开展提供良好的契机。

三、亲子阅读可以提升孩子的阅读兴趣和能力

要剖析亲子阅读对于家庭教育的作用,归根结底还要看亲子阅读的行为是否对孩子有所促进和提升。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任何形式和内容的亲子阅读,都要产生一定的实际意义,而这个意义恰恰是孩子是否能够透过亲子阅读来提升阅读兴趣和能力,是否能够从阅读中得到快乐、智慧、知识和希望。从很多的实际案例看,方法正确、内容丰富和形式多样的亲子阅读,是可以帮助家长提升孩子们的阅读能力和兴趣的,这样的亲子阅读也是很有意义的。当孩子们通过参与亲子阅读,大幅度提升了自己的阅读能力,建立了阅读的信心和勇气,那么阅读的行为本身就具备了很高的价值,这样的价值也正是家庭教育所希冀的。

通过共同的阅读,孩子们可以与父母一起遨游在书海中,品味知识、智慧和阳光的正面力量,这也正是家庭教育的根本诉求。孩子们成长的过程,其实就是家庭教育不断调整、不断创新和不断升华的过程,亲子阅读在其中也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所以,正确看待新时期亲子阅读在家庭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应该成为每位有责任心的家长的必修课。要看到的是,亲子阅读不是简简单单的“读书”和“伴读”那么简单,而是应该讲求方法和策略,要做到“因人而异,实事求是;举一反三,因地制宜”,要贴近孩子的个性与喜好,寻求阅读与娱乐的契合点,千方百计的提升阅读的效率和质量。

总之,亲子阅读不但伴随着淡淡的书香,而且可以追随孩子的成长进步,在孩子的心路历程中刻下深深的烙印。而作为引导者角色的广大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个性与天性,用阅读丰富家庭教育的内涵,培育孩子的阅读兴趣与激情,塑造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

参考文献:

[1]王孟媛.浅谈家庭阅读对孩子的影响[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32).

[2]袁章奎.孩子最想对你说的10句话——来自中学生亲子关系问卷调查[J].心理与健康.2009(01).

第3篇:快乐家庭教育范文

家庭教育是指从人的各项能力的提高和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在家庭生活中,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实施的一种教育。死亡教育是从英文的“deatheducation”直译过来的。它是通过对人们进行与死亡相关问题的教育而促使人们深切省思生命的终极意义和价值,最终达到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生”而不在“死”,即由“死”观“生”。

二、在家庭教育中开展死亡教育的必要性

1.从死亡教育的内容出发

死亡教育的内容包括两个层面: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理论层面主要指对有关死亡问题的理解和掌握,实践层面主要指对死亡问题的态度和处理。显然,死亡教育是针对目前人们死亡品质底下而提出来的,它的目的是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生命质量,故实践层面的教育内容是死亡教育的核心和关键。

和学校教育相比,一方面家庭教育有更多的时间、更广阔的场所将死亡教育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另一方面,家庭成员对待死亡的态度和有关死亡问题的处理将直接影响子女的死亡观。针对死亡教育的内容以实践层面为核心的特点,家庭教育相对于学校教育而言在实践教育上有着天然的优势。

2.从死亡教育的目标出发

死亡教育的目标是分层次的,其中最低层次是了解有关死亡问题的理论知识,最高层次是能够透过死亡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校教育能够很好地达到最低层次,在认知上了解死亡知识,但要进一步达到情感,行为和价值层面则离不开家庭教育。另外,家庭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希望孩子过的快乐、幸福,而死亡教育的最高层次教育目标却是影响孩子过的快乐与否的直接原因。因此,死亡教育的目标与家庭教育的目标具有一致性。

3.从死亡教育的实施出发

死亡教育的内容决定了死亡教育的实施有两大特点:一是针对性强,即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其教育内容有所区别;二是持久性和终身性,即死亡教育应是终生教育的一部分。而这两大特点又恰恰是家庭教育的优势所在。

(1)家庭教育更具针对性。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在兴趣、习惯、气质、性格、能力上各有差异,家庭教育具有个别化的优势。一般来说,没有人比父母更了解自己的孩子,家庭教育更容易因材施教,针对性强。

(2)家庭教育具有持久性和终身性。死亡教育的内容和目标决定了它也是终身教育的一部分。而家庭教育具有持久性和终身性,这与死亡教育的终身性特点是一致的,因此家庭教育在死亡教育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教育建议

由于死亡教育在中国起步较晚,在实践中并没有多少成功的经验,尤其是在家庭教育中如何开展死亡教育更是没有多少实践经验。下面仅从思想、能力和实践三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观点。

1.在思想上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很少有家长主动在家庭教育中开展死亡教育。与家长的认识恰恰相反,有资料显示青少年一方面渴望获得死亡知识,一方面又缺乏相应的死亡教育。张淑美也认为青少年的死亡认知已很成熟,达到力量精神和宗教的层次,但死亡态度以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居多,需要父母和师长的关怀与辅导。

2.在能力上要加强自身的修养和学习,提高家长自身的“死亡品质”

我国目前青少年整体“死亡品质”低下除了受传统文化和社会的影响外,与家长本身的“死亡品质”不高也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我们提倡家长除了在思想上要重视死亡教育外,在能力上也要加强自身修养和学习,提高自身的“死亡品质”。

(1)加强在生活实践中进行自我教育。所谓自我教育就是自己教育自己,亦即用自己的生命活动来塑造,提高自己的生命质量。为了提高自己的“死亡品质”,家长可以加强在生活实践中进行死亡知识的学习,同时,家长死亡品质的提高也只有通过生活实践才能体现出来。

(2)通过学校活动、社区活动、网络等多种渠道主动学习。现在很多学校和社区都认识到家庭教育对死亡教育的影响,开展了各种形式的针对家长的死亡教育活动,家长应该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另外,网络也是家长们进行死亡知识学习的主要渠道。

(3)积极营造“学习型家庭”,让家庭成员相互学习。所谓“学习型家庭”,是指在家庭中有浓厚的学习氛围,家庭成员都能自觉地学习,学习成为家庭生活的重要活动。在家庭教育中开展死亡教育,家长不仅是教育者,同时也是受教育者。家长应该虚心向孩子学习。亲子之间通过双向互动,分享交流达到共同成长目标。

3.在实践中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教育原则

家庭教育中开展死亡教育应具有几个很重要的特殊原则,即道德性原则、体验性原则、自由性原则、审美性原则。现一并依次分析如下。

(1)道德性原则。在一定意义上,死亡教育就是一种道德教育。死亡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由“死”观“生”,即通过启发受教育者对死亡问题的思考来让他们关注,热爱生命。这里的生命既包括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也包括一切有生命的东西。这就涉及到人的道德问题。据此,家庭里的死亡教育必须以提高孩子关爱生命的道德水平为基本原则。

(2)体验性原则。死亡教育的高级目标是达到情感层次。心理学认为,情感是一种体验。因此,就主要倾向说,情感教育是体验教育。所谓死亡教育的体验性,就是要让受教育者在情感上而不是在认识上感受到死亡的意义,体味到生命的价值。

(3)自由性原则。死亡问题的开放性特点决定了在家庭中开展死亡教育时必须尊重孩子的心灵自由。即让他们自由思想,自由创造,自由发泄情感,自由表达意志,以保证孩子获得健康的自由发展。

(4)审美性原则。即通过死亡教育让孩子懂得生命至高无上的美的价值,特别要悦纳自己,善待自己,享受生命成长的快乐,也尊重他人和其他形态的生命。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今后的人生挫折中享受到属于自己生命的乐趣。

参考文献:

[1]吴淑芳.从家庭教育谈素质教育的实施.现代教育科学,2005,3.

[2]孟宪武.人类死亡学论纲.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429.

[3]唐庆,唐泽菁.死亡教育漫谈.外国中小学教育,2004,12.

第4篇:快乐家庭教育范文

关键词:幼儿;家庭教育;心理健康;措施

随着时代变迁,越来越多的儿童出现了心理问题,霸道、任性、粗暴、依赖性强、胆小、孤僻、交往困难等现象频频出现。家庭是幼儿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家庭教育直接影响幼儿的心理健康状况。

一、当前幼儿家庭教育调查

本文结合与幼儿教师、家长的访谈及实地调查,制定问卷。为了深入了解幼儿心理健康状况,应着重从家庭教育入手,探索家庭教育与幼儿心理健康问题之间的联系。

(一)关于幼儿的情绪

快乐是幼儿心理健康的要素,经常保持快乐的幼儿往往心理健康水平较高,据调查,65.1%的幼儿在家里是很快乐的。通常来说,情绪波动大的幼儿在心理上会产生一些无法排解的焦虑、紧张和不安,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水平比较低。调查结果显示,16.8%的幼儿在家中情绪波动较大。从幼儿闹情绪持续的时间上可见出,大部分幼儿的情绪自我调节能力比较高,73.7%的幼儿能在10分钟以内停止哭闹,而在较长的时间内(1小时以上)仍在恶劣情绪中无法调节的幼儿仅占3.1%。幼儿的情绪受家长的影响最大,在幼儿面前调节好自我情绪的家长会较少或不会给幼儿造成心理的伤害。调查显示,家长在情绪不好的情况下会宣泄到幼儿身上。面对幼儿的哭闹,家长态度和处理方式不尽相同,哭闹时的幼儿已不能理性地思考问题,最需要的是家长爱的传递。但是,调查显示,有78.6%的家长对孩子哭闹采取的方式是讲道理,有75.2%的家长采取的方式是转移幼儿注意力,有近半数的家长采取听孩子诉说,只有17.6%的家长采取告诉孩子“我爱你”的方式。还有的家长甚至采取威胁吓唬孩子的方式制止孩子哭闹。

(二)关于幼儿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幼儿认同自我的具体表现。自信的幼儿对他人或事物可以积极探索。调查显示,44.7%的幼儿显得自信,剩下的则表现一般或自卑。在幼儿自信心树立的过程中,家长对幼儿表示欣赏,幼儿自信心就容易确立;要是家长经常批评幼儿,幼儿会对自己产生厌恶情绪,否定自我,逐渐产生自卑心理。

(三)关于幼儿的求知欲

好奇心是幼儿健康上进的重要前提。据统计,82.3%的幼儿好奇心较强,13.8%的幼儿好奇心一般。对于幼儿的好奇心,半数以上的家长鼓励幼儿并愿意给予帮助,约四成的家长持顺其自然的态度。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家庭环境与家庭教育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我们要高度重视幼儿家庭教育,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为培养心理健康的幼儿创造外部条件。

二、家庭教育中保证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措施

(一)加强家庭生活环境建设,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很多幼儿的病态心理是幼儿的生活环境引发的,家庭是幼儿主要的生活环境。家长可以满足幼儿的情感需要,如果家庭成员感情不融洽,很少与幼儿进行情感交流,就造成幼儿精神紧张、情感冷漠、性格怪异等问题。所以,家长应该努力克服性格上的缺陷,建立温暖和睦的家庭,与幼儿多交流,让幼儿有安全感,感受到温暖和爱,在情感上得到满足。

(二)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

家长要充分尊重幼儿,如果教育方法不正确会影响幼儿心理健康。家长应该采取正确的方法教育幼儿,教育孩子要有要求、有方法,更需要有度。家长要尊重幼儿,鼓励幼儿独立做一些事情。如果成人事事包办,容易使幼儿懒惰、懦弱、依赖性强。因此,家长要尊重幼儿的独立性,让其从小就树立独立完成的信心,达到教育目的。

(三)以身作则,为幼儿树立榜样

幼儿的个性还很不稳定。所以,在这个阶段,榜样的作用是很大的。在家庭中,家长的言行对幼儿人格的形成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长的言行举止对幼儿的影响很大,很多幼儿的不良行为都是从父母那里学到的。因此,要培养幼儿健全的人格,父母一定要为幼儿树立榜样,言行一致、以身作则、表里如一,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通过上述三点,我们可以创造一个幼儿生存发展的家庭环境,从而为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奠定基础,幼儿的心理健康关系到其未来的发展与进步,我们要高度重视,家长要以身作则,更加努力,为幼儿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任静,杨梅先,程家明.家庭教育中幼儿心理健康的引导[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14).

[2]王星,王辉.早期家庭教育与幼儿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1,(5).

第5篇:快乐家庭教育范文

关键词:家庭教育 幼儿 个性发展

影响幼儿个性发展的因素有很多,而家庭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正确认识家庭教育观念和方式对于幼儿的影响,端正家庭教育观念和采取有效的教育方式,能够有效促进幼儿的个性全面发展。那么,家庭教育观念和方式究竟对幼儿个性发展有哪些影响,又该如何促进其发挥有利影响呢?

一、家庭教育观念对孩子的影响

幼儿的个性发展离不开家庭教育,而家庭教育的观念对于幼儿的个性发展起到的影响更是举足轻重的。具体说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生理安全与心理安全。有些父母总是认为身边有人照看孩子,孩子没有生理危险就可以了,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其实,孩子作为一个生命的个体,同样也需要与他人进行交流,如眼神的交流、肌肤的交流、肢体的交流等,如果在没有关注的环境中成长,久而久之孩子的思维会变得迟缓,心理安全感也会大大降低。

第二,将孩子与他人孩子作比较。在成绩上,爱好特长上,性格特征上,很多父母均喜欢与他人孩子作比较,并在孩子的面前直接夸奖他人的孩子比自己的孩子好,久而久之,孩子的自尊心受挫,自信心不足,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而有一些父母则会在孩子面前鼓励孩子和表扬孩子,孩子的自信心就得到了增强,对于学习等也就更加热爱了。

第三,尊重孩子的隐私。一些父母认为孩子的所有都是父母的,当然也包括孩子的隐私,然而,不被尊重隐私的孩子在长大之后同样也不会不尊重他人。相反,有一些父母在进孩子房间的时候会先敲门,也不会随意移动和翻看孩子的东西,涉及到孩子的决定都会与孩子商量,这样的孩子则会在长大之后记得尊重别人。

第四,学习成绩与发展方向。一些父母往往将自己没有实现的愿望寄托在孩子身上,逼着孩子好好学习和朝着指定的发展方向上前进,然而孩子并不快乐,孩子的个性发展也被遏制了。而一些父母则会尊重孩子的选择,仅仅是让孩子知道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时间和程度又孩子自己决定,而兴趣爱好也随着孩子自己选择,这样一来,孩子生活得很快乐,个性发展也就比较健全了。

二、家庭教育方式对幼儿的个性发展影响

1、控制孩子与接受孩子的权威型教育

权威型教育的父母不会任意干涉孩子的各种活动,但也不会将孩子放任自流,体现的是对孩子的爱和控制。父母一方面严格要求孩子,希望孩子在某些方面做到最好,另一方面也不会苛求孩子,遇到问题会与孩子商量。这样的家庭教育下的孩子个性表现为温和、情绪稳定、深思熟虑、独立、直爽、积极、合作能力强。

2、控制孩子和不接受孩子的专制型教育

专制型教育表现的是控制欲较强,但对孩子的关心和理解却不够,这种控制教育方式,要求孩子无条件地听从父母的要求,给孩子带来冷漠和不理解的感受。在这种教育方式下,孩子的自尊、自信、自爱和创新精神都很可能被磨灭,形成的是粗暴、冷漠、孤僻、固执的个性。

3、不控制孩子和不完全接受孩子的娇宠型教育

娇宠型教育表现的是控制力不足,对孩子的爱不太理智和科学。对于孩子的要求,娇宠型教育的父母会直接答应,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这种教育方式导致了孩子的个性出现了较强的冲动性和攻击性倾向,从而形成了不负责任、自私、懒惰、任性、撒娇、为所欲为等不良个性。

4、不控制孩子和不接受孩子的冷漠型教育

冷漠型教育表现的是对孩子没有投入一定的爱心和耐心,也没有对孩子进行相应的控制,这种教育方式给孩子带来了一种真正放任自流的感觉。这种教育方式下的孩子很容易养成不顺从、自狂、目中无人的个性。

三、如何让家庭教育促进幼儿的个性健康发展

1、尊重幼儿,培养幼儿的自主性与创造性

作为家庭教育的主体,幼儿的人格尊严应该被充分尊重,只有被尊重的幼儿才能形成健康独立的个性。首先,父母应该先尊重孩子,为孩子提供一定的活动自由空间,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个性和创造性。最主要的是,父母不应该对孩子的每一项活动和事情进行干涉,避免引发孩子的反感心理。其次,父母要对孩子进行引导,鼓励孩子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做一些事情,培养孩子的创造性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孩子养成独立思考和敢于创新的良好品质。最主要的是,父母不能事事包办,要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留给孩子一些锻炼的机会,让孩子在锻炼中成长。

2、统筹协调,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每一个幼儿有着属于自己的个体差异,在智力、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构成了一个有机的个性整体,而这些组成整体的各个部分都是不能忽视的。如果仅仅注重孩子的能力提高,忽视了孩子的生活状况、心理状况和情感意志状况,这是不利于孩子的个性发展的。例如,针对独生子女,父母既要关心孩子的营养卫生,还要关心体育锻炼,既要关心孩子的物质生活,更要关心孩子的精神生活,既要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更要关系孩子的思想品德、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等。因此,父母在进行家庭教育的时候,要注重孩子的多方面能力的培养,不能仅仅注重学习成绩或者是某一方面能力的培养,促进孩子的个性全面发展。

3、注重个体,促进幼儿个性发展

每一个幼儿的身心发展条件、状况不同,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也各有不同,这就需要在家庭教育中充分发挥个性化教育的作用,促进幼儿的个性得到长远发展。例如,在兴趣爱好上,有些孩子喜欢舞蹈、音乐,有些孩子喜欢体育、健身,而有些孩子喜欢文学、小说,如果父母直接用直接指定好的兴趣培养方法来训练孩子,恰恰违背了孩子的心理需求,也失去了培养孩子原有特长的机会,更有可能导致孩子的个性朝着消极的方向发展,因而是得不偿失的。总之,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训练和培养应该是因人而异的,不能对所有的孩子进行一刀切教育,更不能一味地将孩子进行比较和分析。

参考文献:

[1]谯景周.家庭教育是育人的基础[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1).

[2]赵雪,张翼.家庭教育与健全个性的早期培养[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7(02).

第6篇:快乐家庭教育范文

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孩子的首先教育就是在家里进行的。小编为大家准备了2021家庭教育讲座心得体会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2021家庭教育讲座心得体会范文一

首先感谢学校为我们家长精心安排的这次家庭教育讲座,感谢谢x校长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让家长提高和进步的平台。

听了xx大学的学生家长、中学高级教师、首批xx名师、xx十佳班主任、全国优秀作文指导教师xxx老师的讲座,受益匪浅。x老师用深入浅出的语言、故事、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法以及自己的亲身经历,向我们传授了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及教育方法,让我感慨颇深,深刻领悟到了一朝为父母,终身为老师,认识到了家长所承载的责任有多么大。

x老师首先讲了家长要帮助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一个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的养成是非常必要的,应该体现在生活的细节上,从小事做起,仔细观察,及时发现孩子生活中的不良行为,加以纠正和引导,对孩子生活中的好多行为给予肯定和鼓励,使之成为习惯,让孩子在好习惯的陪伴下学习、生活,在幸福中前行。

x老师还讲到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对孩子要多鼓励、多赏识,不要一味的批评,但也不能不切实际的表扬。不要因为孩子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就苛责孩子,要帮助孩子分析原因,并加以指导,同时要积极和老师沟通,和老师一起鼓励孩子,彻底卸掉孩子心理上自卑的巨石,这样的孩子潜能就能爆发。

同时讲到要关注孩子的成长环境,不要盲目跟风,把孩子送出去住校,这是不负责任的表现,良好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培养孩子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增进父母与孩子心灵的沟通,解除相互的误解,让孩子感到家的温暖以及和父母在一起的幸福。有利于培养责任意识和感恩意识。

听了x老师的讲座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孩子的家庭教育是至关重要的,我要不断地反思自己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力争做到x老师所期望我们的:要赏识孩子、包容孩子,引导孩子学会小步快走,不忘初心,助力孩子在健康快乐中幸福成长!

再次感谢学校、x老师给了我这一次成长的机会,我将把x老师的家庭教育理念贯穿到我的实际生活中,并渗透贯彻到今后对孩子的教育当中。

2021家庭教育讲座心得体会范文二

周四受邀参加了xx县xx小学x主任主讲的《家庭教育》专题讲座,x老师围绕“用心呵护,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这个主题,深入简出的阐述了孩子学习、日常行为习惯和安全教育等方面的内容。

听完了x老师的讲座,作为家长的我感触颇多,在孩子到学校的这段时间里,孩子学到了很多知识,也比以前懂事了很多,这些都要感谢老师们的关爱和教诲,也离不开学校给家长的培训。自己也通过和老师的配合,悟出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

1、家长的一言一行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想法和行为,以后我们对待孩子要言行一致,一切从有利于孩子的心灵健康出发。

2、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按各科的教学目标引导孩子,使孩子乐于学习,勤于思考,善于观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以及安全意识。教会孩子认真遵守交通规则,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快快乐乐的生活、学习,做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为以后成功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3、合理安排孩子的课余时间,在完成家庭学业的前提下,给予其他兴趣爱好培养,让他做个全面发展的孩子。

4、要时刻保持与学校的沟通,尤其是班主任的沟通,对于一个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他还不具备自学能力,凭借着的是个人的兴趣爱好接受教育。孩子大部分时间在学校里,只有时刻保持与学校的沟通,才能更全面的了解孩子,通过学校和家长的努力,让孩子快乐的接受教育。

5、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良好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培养孩子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增进父母与孩子心灵的沟通。

一个人命运的好坏,取决于一个人的性格,而完善性格的培养取决于好习惯的养成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品德修养。但是这些东西从小就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尤其是在孩子成长的黄金时期,多方面的因素都会影响到孩子,主要有家庭、学校、社会等。所以,我们大家要群策群力,努力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

感谢xx小学的领导和老师提供了这样一个让家长提高进步的平台。正是因为你们的不辞辛劳,无私付出,牺牲自己宝贵的休息时间为我们提供这样的培训讲座,真正的体现了老师们教书育人、无私奉献的崇高品德。

2021家庭教育讲座心得体会范文三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我们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中都在深刻地影响着孩子,家庭的和睦、浓郁的亲情氛围等都是一个孩子健康成长的客观条件。从小让就孩子树立独立的人格,其次就是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孩子虽然很小,但却有着强烈地自尊心,大人的言行他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特别是当着外人的面不留情面的指责或是埋怨都会给孩子带来心灵上的伤害。通过收听这次讲座,还有几点体会与大家分享:

能有一个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的养成是非常必要的,它应该体现在生活的细节中。要有好的习惯,首先要让孩子在思维上习惯,要给孩子足够的自由,不能管太死,否则精神上就会有叛逆,我们就要从孩子小时候起,从小事做起,仔细观察,及时发现孩子生活中的不良行为,加以纠正和引导;对孩子生活中好的行为给予肯定和鼓励,使之成为习惯,让孩子在好习惯的陪伴下学习、生活。

做好与孩子的沟通。家长与孩子的沟通,要注意讲究科学方法:首先要善于倾听。只有倾听孩子的心里话,知道孩子想什么,关注什么和需要什么,才能有针对性地给予孩子关心和帮助,也会使以后的沟通变得更加轻易。孩子向您诉说高兴的事,您应该表示高兴;孩子向您诉说不高兴的事,您应该让他尽情地宣泄,并表示同情;当孩子向您诉说您不感兴趣的话题,您应该耐着性子听,表示您关注他的谈话内容。这样,不仅使孩子更乐意向您倾诉,也可以提高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其次,家长要学会和孩子做朋友。家长如果总是高高在上,就很难和孩子交知心朋友,也就谈不上真正的沟通。这就要求家长和孩子谈话时,要以孩子的心态和孩子能理解的语言进行。再者要有耐心。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年龄、心理和思想感情等各方面都存在着巨大差异,理解需要一个过程。如果过于急躁,沟通就会成为泡影。

要培养孩子大量的阅读。读书是开阔孩子的视野,获得知识的一种学习方法。也是一种给孩子带来无限乐趣的娱乐活动。所以首先要给孩子营造一个浓厚的阅读氛围。使阅读成为他的一种生活方式,让孩子认为阅读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所以,在家里,每天晚上总是会有一个固定的时间去看书,不管是何种书籍,给他带一个头,营造一个学习的氛围。慢慢地,孩子也就喜欢了上阅读,阅读不仅成了一种生活习惯,而且它也成了我们的良师益友。

通过聆听这次讲座,使我受益匪浅,也让我深刻领会到了教育孩子这个大课题,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尤其在孩子性格上的培养,做的很不到位,在家里,控制孩子的行为,每做一件事都要经过我的同意或认可才敢放心去做,严重地阻了他思维的想像力。再者就是脾气的急躁,因为脾气的急躁、没有足够的耐心,不仅一次又一次对孩子恶言相向,更甚是动手打他,当看到孩子那双无助委屈的眼神时,才回过神来,他也只是,仅仅只是一个孩子。专家说得真好:一朝为父母,终身为老师,所以,从此刻起,从自身做起,从每件小事做起,让孩子有着独立的人格,有着一个良好的习惯,与孩子公平地交流,让他快乐、健康的成长,让他成为一个有知识的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2021家庭教育讲座心得体会范文四

孩子的教育问题是家长最关心也是最困惑的一个问题。今天听了xxx教授的讲座后,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教育孩子首先应从家长及家庭教育做起,父母在以身作则的同时要还要积极培养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孩子的可塑性强,儿童阶段更是教育的黄金时期,把握好这个重要的时期,对于一个孩子乃至一个家庭都是至关重要的。通过聆听今天的讲座,有以下几点体会:

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孩子最容易模仿家长的言行,只有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收到最好的教育效果。在校每周五天的教育,老师都是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性格、品行、意志和兴趣等等,孩子也易于接受和成长。可是周末的两天,孩子在家容易受到家长的溺爱,没有规律的学习和生活,把在学校五天培养出来的好习惯给忘掉了。只有家长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主动去做好家庭教育,孩子才能健康茁壮地成长,才能成长为可以遮风挡雨的参天大树,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益的栋梁之才。

孩子需要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这些受父母的影响最大。你让孩子不乱扔衣服,自己回到家后却随手把衣服扔在沙发上,还口口声声地让孩子把衣服整理好,孩子会照你说的做吗?不让孩子看电视、上网玩游戏,可在孩子做作业的时候,家长却目不转睛的看着放大音量的电视节目或坐在电脑旁忘我地玩着各种游戏,孩子的心里会怎么想,能感觉到平衡呢?所以,家长要以身作则,要求孩子不做的,首先自己不做。最好的方式就是陪着孩子一起写作业,或者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家长看看书,读读报,轻声地做些家务,让孩子感觉到他(她)写作业时父母也没有清闲,这样孩子的心里会有一种平衡感,也愿意写作业了。

家长要多与孩子交流和沟通,哪怕再忙,家长也要抽出一定的时间陪孩子一起说说话,聊聊天,给孩子讲讲故事。家长与孩子的沟通,要注意讲究科学方法:首先要善于倾听。只有倾听孩子的心里话,知道孩子想什么、关注什么和需要什么,才能有针对性地给予孩子关心和帮助,也会使以后的沟通变得更加轻松。孩子向您诉说高兴的事,您应该表示高兴;孩子向您诉说不高兴的事,您应该让他尽情地宣泄,并表示同情;当孩子向您诉说您不感兴趣的话题,您应该耐着性子听,表示您关注他的谈话内容。这样,孩子便乐意向您倾诉,父母也可以更多地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赏识导致成功,抱怨走向失败。对孩子要多鼓励、多赞赏,不断培养孩子的自信、自强、自尊和自立。赏识是对孩子的爱,如果我们家长都能用爱的眼睛去发现孩子的优点,用正确的方式指出和改正孩子的缺点,“你能行”,“你真棒”,在家长的鼓励下,许许多多的孩子在快乐中改变,在快乐中成长。不要因为孩子一次考试成绩未达到高分就苛责孩子,而要鼓励他说“考得不错”、“考得挺好”,帮助孩子分析没做对或者没做出来的原因,找到做题的方法,下次遇到这样的问题就不做束手无策了。赏识孩子会带给孩子带来快乐的动力、向上的自信,其奥妙就在于它卸掉了压在孩子心上自卑的巨石,于是孩子的潜能就象火山一样爆发了。

环境很容易改变一个人,尤其是对孩子很言。有人说:孩子的大脑是一片肥沃的土地,不种庄稼就会长出荒草。由此可以看出环境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夫妻恩爱、家庭和睦,才会使孩子感受到爱的存在,家的温暖。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情是任何感情都无法代替的,做父母的要好好珍惜这种亲情。和睦的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积极的,向上的,孩子只有生活在充满爱的家庭里才会有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才会懂得去爱别人、爱社会。家长要常读书、常读报,让孩子感觉到读书看报是件很快乐的事情,时间久了,孩子自然就会喜欢学习的。

第7篇:快乐家庭教育范文

1、孩子们!节日快乐。

2、做合格父母,培养合格人才。

3、开展“小公民”道德建设教育,培养少年儿童道德思想素质。

4、热烈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

5、优秀花环;献国献党。

6、推动玩具产品强制性认证,切实保障少年儿童健康安全。

7、爱护儿童,教育儿童,为儿童作表率,为儿童办实事。

8、你们的欢乐照亮了世界。

9、努力学习,明天栋梁。

10、献给你,六一的快乐。

11、今天阳光,明天希望。

12、欢度六一。

13、忽视教育等同于忽视儿童未来的希望!

14、可爱的你节日快乐。

15、全面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养,培养新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6、全社会都应当关心儿童的健康成长!

17、努力成长,未来栋梁。

18、玩具强制认证,保障儿童安全。

19、思想道德建设必须从娃娃抓起。

20、积极参与社区和学校的环保公益活动,自觉爱护公共卫生、树木花草和环保设施。

21、孩子们,愿你们节日快乐!

22、弘扬民族精神,增强爱国情感,提高道德素养。

23、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

24、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家长以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为子女做表率。

25、学习环境科学知识,树立正确的环境法制观念。

26、不断优化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全面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

27、儿童的健康成长离不开你我!

28、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第8篇:快乐家庭教育范文

读《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有感

王晓春老师的《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写的太好了。这本书没有空话、大话、套话、废话,把班主任工作真正作为一个教育专业,进行学术研究,追求其理念,探索其规律,构建起体系,寻找其方法,从而使更多的班主任从“知之”走向“好之”和“乐之”。读后我的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我是喜欢做班主任的,可是有时也会厌倦。正如王老师所说的那样,班主任这项工作是让人欢喜让人烦。作为一个班主任,埋怨是没有用的,除了呼吁体制改革之外,重点还是放在提高自身素质上。提高自身素质,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让自己成为一名快乐明哲的班主任。

在本书的第一章,王老师首先谈到了班主任的六种角色要求:教育型的管理者,学习指导者,学生的平等对话者,学习者,心理工作者,家庭教育的指导者。结合我自身的实际,我认为应把学习者放在首位,一个“拒绝学习”的班主任,是不会成为一个合格的教育者,更不会成为一名受欢迎的学习指导者,更别说什么心理工作者,家庭教育指导者啦。在书中王老师举了一个有趣的例子:一位网名“红泥小炉”的网友发来某老师的课堂教学片段,是语文课《白鹭》的教学片段。在老师和同学赞美白鹭时,一个学生跳出来煞风景,扬言要吃白鹭。这名老师不得不应战,在“示众”,调动集体舆论,劝阻三招失灵后,以这位老师赞扬该生的父母缓和气氛,以捍卫对方的发言权展示胸怀,以拥抱结束战斗,耽误了不少时间。读到此处,我想如果是我遇到这种情况,也很棘手。王老师呢,他会如何处理呢?王老师没有脱离语文教学,还趁机讲了几个成语,不脱离美育,与课文有所衔接。光是那几个成语就把我镇住了,读到此处我不禁说好,特意把那几个成语多读了几遍,再次对自己说一定要多学习,把活到老,学到老落实到行动中去。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同事之间经常抱怨学生不懂事,不理解大人的苦心,不好好学习。我们应该承认,在内心深处我们所有的老师还是把学习放在第一位的。我们理解过孩子的心吗?我是一名教师,也是一名十岁孩子的妈妈。在工作中,我不停的学习,不断地改变自己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可在家庭生活中,我仍停留在老地方,我的儿子性格开朗,心地善良,但学业不够优秀,我就不停的指责他。孩子和我闹矛盾,我痛苦孩子也痛苦。通过学习,我发现,孩子是有缺点,但病根还在我身上,教育孩子的方法还是父母教育我的方法,时代不同了,教育也得与时俱进。所以,我一边学习,一边反思自己,现在我对未来充满了信心。我很感谢领导发的这本王晓春老师的书,让我有机会和智者对话,我想我今后不光要做一名快乐明哲的班主任,也要做一名快乐明智的妈妈,我记得王老师在书中说过孩子的命运基本上是由家庭教育定基调的。可是现在家庭教育水平滞后,当然这也不能全怪家长,主要是社会变化太快了。我们班主任作为家庭教育的指导者,本身都不会教育孩子,拿什么去教家长。我们班主任必须想办法变成家庭教育的的内行,做到心中有数,脚下有根。那唯一的办法就是做一名真正的学习者。

第9篇:快乐家庭教育范文

关键词:基石、原始性、快乐式教育

俗语有云:“有其父必有其女”、“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等。那么我们作为家长,更应该知道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1家庭;2学校;3儿童所在的集体;4儿童本人;5书籍;6偶然出现的因素。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可以看得出家庭在塑造儿童的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为此家长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十分必要的。

一、教育的基石――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一般是指家庭中的父母及其成年人对未成年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其教育目标应是:在孩子进入社会接受集体教育之前保证孩子身心健康地发展,为接受幼儿园、学校的教育打好基础。

家庭教育的第一个特点就是原始性。

古谚有:“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家庭是儿童生命的摇篮,是人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个课堂;家长是儿童的启蒙之师。所以家长对儿童所施的教育最具有原始性。

家庭教育第二个特点是延续性。

孩子出生后,从小到大,几乎2/3时间生活在家庭之中,朝朝暮暮,都在接受着家长的教育。这种教育是在有意和无意、计划和无计划、自觉和不自觉之中进行的,不管是以什么方式、在什么时间进行教育,都是家长以其自身的言行随时随地的教育影响着子女,所以有些教育家又把家长称为终身教师。

二、孩子心理的净化剂――良好的家教

孩子对世间的善恶是分不清楚的,但是家长也不能对他进行一味的排除跟阻碍,而是要孩子去体验,家长去监督,做到促进作用。曾经看到过一则很经典的故事:桌上放着一盘菜,里面有很多的辣椒,姥姥告诉孩子说辣椒辣,小孩子不能吃的。孩子就是想尝尝,不相信姥姥的话。妈妈在旁边夹给孩子一个辣椒让孩子吃,孩子咬了一口,闭上眼睛哇哇直叫,妈妈发话了:“这就是辣,知道吗?”看完这则故事我们或许应该能想到些什么。作为家长,我们不能一味地去传授孩子一些固定的真理,有些道理我们必须要孩子亲自去体验。同样的道理,家长也应该让孩子在感受到真善美光明的一面,也要去体会丑恶的卑鄙,可以帮助孩子增强扬善除邪的正义感,从而抵制丑陋阴暗面对孩子心灵的侵蚀。

面对孩子的固执及不知,我们作为家长的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就应该掌握好一定的技巧,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对孩子进行教育,或许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接受孩子的现状

每一个孩子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家长认为不合理的缺点,但是我们作为家长要知道这是孩子的天性,我们不能去抹杀孩子固有的东西,但是我们可以试图去帮助孩子去完善自己的性格,去鼓励孩子向积极的一面发展。一句很通俗的话就可以说明,还不会走的孩子你是不能让他先跑的,但是哪天孩子真的要想去跑,就放开他,让他试试,摔倒了就会知道这不是跑的时候。

二、让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孩子是天真的,他会对身边一些事情感到好奇,他会去想着要尝试,去做一些努力,去掌握一些自己喜欢的事物。如果他感兴趣他会很努力地去把事情做的很好。不要去阻止他做什么。规定他不做什么,在客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该让孩子去施展一下自己的爱好。

三、给孩子适当的奖励

给孩子奖励。任何人都是需要被肯定和鼓励。作为家长,在面对孩子所得到

的成果时,应该给予孩子适当的奖励从而激发孩子的能动性,让孩子自信起来,更加喜欢去尝试锻炼自己。

四、解释成人的观点给孩子

家长有时候会对孩子有些要求,去要求孩子做些什么,有时候孩子需要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