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家乡的习俗范文

家乡的习俗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家乡的习俗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家乡的习俗

第1篇:家乡的习俗范文

2、药农进山见草药,猎人进山见禽兽。

3、是蛇一身冷,是狼一身腥。

4、香花不一定好看,会说不一定能干。

5、经一番挫折,长一番见识。

6、经得广,知得多。

7、要知山中事,乡间问老农。

8、要知父母恩,怀里抱儿孙。

9、要吃辣子栽辣秧,要吃鲤鱼走长江。

10、树老半空心,人老百事通。

11、一人说话全有理,两人说话见高低。

12、一正辟三邪,人正辟百邪。

13、一时强弱在于力,万古胜负在于理。

14、一理通,百理融。

15、人怕没理,狗怕夹尾。

16、人怕理,马怕鞭。

17、人横有道理,马横有缰绳。

18、人多出正理,谷多出好米。

19、不看人亲不亲,要看理顺不顺。

20、天上无云不下雨,世间无理事不成。

21、天下的弓都是弯的,世上的理都是直的。

22、天无二日,人无二理。

23、马看牙板,人看言行。

24、不经冬寒,不知春暖。

25、不挑担子不知重,不走长路不知远。

26、不在被中睡,不知被儿宽。

27、不下水,一辈子不会游泳;不,一辈子不会撑船。

28、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生子,不知父母恩。

29、不摸锅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腻。

30、没钱时挨饿,有钱时耀阔。

31、纸做花儿不结果,蜡做芯儿近不得火。

32、鸡大飞不过墙,灶灰筑不成墙。

33、看人挑担不吃力,自己挑担步步歇。

34、一正辟三邪,人正辟百邪。

35、一时强弱在于力,万古胜负在于理。

36、一理通,百理融。

37、人怕没理,狗怕夹尾。

38、人怕理,马怕鞭。

39、人横有道理,马横有缰绳。

40、人多出正理,谷多出好米。

41、人心要实,火心要虚。

42、见婚姻说合,见官司说散。

43、交人要交心,浇树要浇根。

44、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45、父子爱财子不孝;兄弟爱财失同胞;亲威爱财休来往;妯娌爱财家分了。

46、姑姑亲,骨头亲;姨姨亲,皮皮亲。

47、荞麦三棱麦子尖,十里乡俗不一般。

48、嘴上没毛,说话不牢。

49、不听老人言,一辈子受艰难。

50、人到世上,猴到树上。

51、欲知世是理,将人比自己。

52、陕北有三宝,熟米、炒面、羊皮袄。

53、延安气候怪,早晨冻,上午晒,下午黄风刮的太。

54、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清涧的石板瓦窑堡的炭。洛川的豆腐丝,甘泉的豆腐干。

55、富人过年哩,穷人过难哩。

56、有钱没钱不连毛过年。

57、人勤地是宝,人懒地生草。

58、财东家贯骡马,穷人家爱娃娃。

59、穷乐呵富忧愁。

60、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穷。

61、男忧愁唱曲子,女忧愁哭鼻子。

62、家贫出孝子。

63、圪劳里种的好麻子,丑婆姨生的好娃子。

64、人生怕死人,生下人喜煞人。

65、炕上没有拉屎的,灵里没有烧纸的。

66、人心疼下不疼上,娶了个媳妇忘了娘。

67、有福的生到初一日,无福的死到月尽日。

68、年好过月好过,日子难过。

69、吃不穷穿不穷,计划不到一世穷。

70、人少好吃饭,人多好做活。

71、妇大自巧,狗大自咬。

72、老不教小不会。

73、从小看大,八十岁看老。

74、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75、在家孝父母,何必远烧香。

第2篇:家乡的习俗范文

我喜欢过节,最喜欢过中秋节,尤其是家乡的中秋节。因为八月中秋,正是收获的季节,我们就可以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

在我们这里可好了,每年临近中秋节,妈妈和奶奶就会给我们包月饼吃,因为,中秋节是要吃月饼、赏月的。妈妈和奶奶坐下的月饼可漂亮了。做下的月饼你别看表面上像是大饼,但上面的图案就像是雕刻家刻出来的一样,其中,我最喜欢桂花瓣的图案,不仅如此,还是用新鲜的面和陷做成的。主陷是:红糖或白糖,然后再加上点儿芝麻、果仁、花生豆和葡萄干什么的。做出来的月饼,不管是蒸出来的,还是考出来的。只要端在桌子上,就会有一股清香可口的味道,都会让你的口水垂涎三尺。

我喜欢过中秋节,在院子里,全家人为主桌子,吃着月饼,喝着桂花茶,赏着天上圆圆的月亮。有时候,外出在外的家人如果不会来,我们就一边赏月,一边想他们,看到天上的月亮就想看到自己的亲人一样,俗话说得好:“每逢佳节倍思亲”。

第3篇:家乡的习俗范文

台州是我的家乡,是我小时候成长的地方,在台州过节也有自己的习俗,每当大年三十,都要吃一种食品,叫“食品筒”。

在仙居街头小吃摊上,一种名叫食饼筒的小吃十分畅销,买食饼筒的人很多。食饼筒这种小吃现做现卖,人们在小吃摊前买食饼筒时,看着制作着的食饼筒,会情不自禁地六口水,食饼筒,是一种长筒状的食物。它用麦粉浆,或用米粉浆、鲜玉米浆在鏊盘上糊成圆形的薄皮,然后卷上炒煮好的肉丝、豆腐丝、香菇丝、笋丝、萝卜丝、番薯面、豆芽、葱韭等菜肴,成为长圆形状,然后放在鏊盘上用文火煎烤,烤到筒内的菜肴飘出芳香,外面的食饼筒皮显出焦黄悦目之色,此时食之,筒皮脆香可口,很好吃。 有的地方,也有不煎烤,卷好就吃的习惯,大年三十的年夜饭都吃食饼筒。

每当过年时,在老家台州都会做灰青糕,我看过几次那些人做灰青糕,以芝麻秆或清白稻草烧灰漉汁,浸入早米,经宿浆磨,舀上蒸笼。每炊一层,再泼炊一层,以八九层为度。厚寸许,色浅绿,用竹片划食,加糖汁、薄荷水等,软滑微香。

有时候也会做糯米圆 ,中裹肉馅或甜料,可煮可蒸。形小者为元宵汤圆。实心者煮熟后置豆黄粉(黄豆炒熟磨粉,拌以红糖及少量芝麻)中滚擂而成者,称擂圆,软糯香甜,为冬至节日食品,故又称“冬至圆”。与麦面加作料合炒者为“炒圆”。

在台州,过节还有好多习俗呢!

第4篇:家乡的习俗范文

关键词:工程 项目 造价

1.引言

随着我国加入WTO,市场经济体系同世界的接轨,我国的建筑企业已逐步走出了国门。相应的建筑市场竞争,既要与国际惯例接轨,又要逐渐开放、公平竞争。因此,系统地分析影响国际工程项目造价的各种因素,梳理它们的层次结构,找到影响工程造价的直接原因、中层原因和深层原因,使建筑企业正确的对成本进行控制,在未来的国际建筑市场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有着重要的意义。

国际工程项目造价的影响因素分析

2.1 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建筑工程成本由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用、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预备费、建设期贷款利息、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此项已于2000年停止征收)等诸多因素组成,因此工程造价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比如硬性成本包括人工、机械、材料,软性成本有建筑行业的供给情况、工程的设计组织和国家的相关政策等。本文通过对大量相关资料的查阅和搜集, 得到造价的影响因素主要有:

建筑材料价格(S1),人工费用 (S2), 机械设备费用(S3),国家建筑、信贷等政策(S4),国内生产总值(S5),建筑行业供给(S6), 建筑行业需求(S7),建筑行业竞争(S8),土地开发价格(S9),工程项目的方案设计(S10), WTO规制(S11),

施工组织(S12),税收政策(S13);

2.2 主要影响因素的影响关系分析

综上所述,国际工程项目造价的各主要影响因素有的相互影响、有的又相互制约;并且有的是直接影响,有的又是间接影响,各影响因素有的又相互关联递进。如国际工程项目造价主要影响因素里的人工成本受到各国经济、国际政治、战争等众多因素影响;又如各国的建筑市场需求受产业结构、国家对基础设施和房屋建筑等的投入力度、城镇开发等因素影响等等。

又通过向相关的专家和教授进行问卷调查,得知这些要素的相互影响关系因如下:

S1建筑材料价格影响:国内生产总值,建筑行业供给,建筑行业竞争,工程项目的方案设计,施工组织;

S2人工费用影响:建筑行业供给,建筑行业竞争,工程项目的方案设计,施工组织;

S3机械设备费用影响:建筑行业供给,建筑行业竞争,工程项目的方案设计,施工组织;

S4国家建筑、信贷等政策影响:国内生产总值,建筑行业供给,建筑行业竞争,土地开发价格;

S5国内生产总值影响:建筑行业竞争,土地开发价格;

S6建筑行业供给影响:国内生产总值,建筑行业竞争,

S7建筑行业需求影响:建筑行业供给,建筑行业竞争,土地开发价格,工程项目的方案设计;

S8建筑行业竞争影响:建筑行业供给;

S9土地开发价格影响:国内生产总值,建筑行业供给,建筑行业竞争,工程项目的方案设计;

S10工程项目的方案设计影响:建筑行业竞争,施工组织;

S11WTO规制影响:建筑材料,人工费用,机械设备费用,国家建筑、信贷等政策,国内生产总值,建筑行业供给,建筑行业竞争,税收政策;

S12施工组织影响:工程项目的方案设计;

S13税收政策:建筑材料价格,人工费用,机械设备费用,国家建筑、信贷等政策,国内生产总值,建筑行业供给,建筑行业竞争,土地开发价格,方案设计;

可见,国际工程项目造价的各主要影响因素的各影响关系是复杂的。下面以系统工程的系统解释结构模型(ISM)技术进行分析,以明确国际工程项目造价的主要影响因素关系。系统解释结构模型(ISM)[1,2],是美国沃菲尔德(J.Warfield)教授于1973年为分析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问题而开发出的一种结构模型化技术。该方法主要依据布尔矩阵和有向图模型对系统的各因素进行分析。根据国际工程项目造价各影响因素的逻辑关系,得到其可达矩阵(reach matrix)R,矩阵中为1的元素表示该行因素对该列因素有影响(包括自相关,即Si影响Si),为0的元素则表示该行因素对该列因素无影响或影响可以忽略。

S1 S2 S3 S4 S5 S6 S7 S8S9S10S11S12S13

R=

2.4 对可达矩阵进行级间划分,建立解析结构模型

区域划分

数据表(1)

从可达矩阵开始, 我们先列出表1, 找到它的最高级要素集L1, 再将它从可达矩阵中去掉, 然后再由此找到新矩阵中的最高级要素集L2,这样我们一直找下去就可以将不同的影响因素分出层次,起始集合T={S7,S11},且R(S7)∩R(S11)≠¢,所以该系统只有一个连通域,不可划分。

由数据表1知,该连通域的最高级要素为L={S5,S6}

因此L1={S5,S6}

同理得到:

L2={ S10}

L3={S1,S2,S3,S4,S7}

L4={S13}

L5={S11}

这样,经过5级划分,将系统中的13个要素划分在5级内:L=[L1,L2,L3,L4,L5]

现在我们可以根据以上划分的结果来建立如下级间划分的可达矩阵, 如下:

这5层因素集中反映了影响国际工程项目造价的各层次涉及原因,它们之间的层次关系形成了有一定逻辑关系的影响因素链。根据以上的分析结论, 可以绘制分级递阶结构模型图如下:

从图1所示的递阶结构模型可以看出影响因素的相互关系,在影响国际工程项目造价(S0)的因素链中,最直接因素,也就是表层现象取决于各国的国内生产总值(S5)、建筑行业供给(S6)、各国的建筑行业竞争(S8)、各国的土地开发价格(S9);中层原因为工程项目的方案设计(S10)、施工组织(S12);深层次原因是各国的建筑材料(S1)、各国的人工费用 (S2)、各国机械设备费用(S3)、各国的国家建筑和信贷等政策(S4)、各国的建筑行业需求(S7);而影响的根源则是各国税收政策(S13)、 WTO规制(S11)。

第5篇:家乡的习俗范文

一、家庭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影响的特殊性

(一)家庭环境影响的“先入性”。家庭是人最早接触的社会,是影响人的第一环境。家庭自觉和不自觉成为思想政治工作先入为主的基础。这种“先入为主”往往能够在思想上形成一定的意识倾向。如果新来的思想信息符合已形成的定势,一般会被接受,如果新来的思想信息与已形成的意识倾向相悖,就可能被拒绝。先入者反复强化,就会形成牢固的观念,甚至信念以及习惯。家庭习惯这种从思想政治工作对象一出生就开始的“先入性”影响,为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和发展打下了第一步基础,这个基础打得好,就为思想政治工作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反之,就会增加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

(二)家庭环境影响的“长期性”。家庭是人生活时间最长的环境。思想政治工作对象从幼儿园、小学到中学、大学,学校、老师可以调换,而且一定会调换,而父母对子女的影响终生不变。思想政治工作对象进入社会后,仍摆脱不了家庭环境的影响,即使子女成家以后,仍受生养自己的“老家”的影响。人从出生到死亡都无法逃脱家庭环境的影响。虽然时代在飞速发展,影响思想政治工作的因素在不断增多,但终究无法取代家庭的坐标。

(三)家庭环境影响的“情感性”。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对子女的影响,是最经常的一种思想教育。这种特殊的感情具有其他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所无法达到的感情优势。此外,情感在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中发挥着巨大的动力功能和感化功能,它对人的思想政治品德认识和行为起着发动作用和感化作用。思想政治工作如果能积极利用家庭环境这种特殊感情的影响力,积极主动开展家庭成员的思想政治工作,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家庭环境影响的“潜移默化性”。在社会情境中,人们往往是通过直接地观察别人的行为而进行学习的。观察者只是观察到榜样的反应,即使自己未进行实际的操作和直接受到强化,也能形成类似的学习。未成年人在家庭的生活中,家长所表达出来的价值观、家庭观、邻里观、消费观以及相应的情感表达,未成年人会视为行为的规范,加以模仿、认同,继而形成一定的观点、态度、人格与行为习惯。由于这种潜移默化性,未成年人早期的政治、思想、道德社会化与家庭的环境密切相关。

(五)家庭环境影响的“差异性”。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计划性、统一性与规范性的特点,而家庭思想政治教育却不具备学校教育的特点,家庭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家庭的经济状况、家长的政治态度、宗教信仰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未成年人的政治素质与道德水准。未成年人早年所接受的家庭思想政治教育对他成年之后的政治道德素质产生一定的影响。

(六)家庭环境影响的“灵活性”。和学校相比,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有较大的灵活性。家庭中,教育孩子一般很少有固定的教育时间,家庭思想政治教育常用的方式是“遇物则诲”或“遇事则诲”。可以说,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包含有丰富的教育因素,就看教育者能否善于把握教育时机,灵活运用教育方法,达到教育的目的。

(七)家庭环境影响的“深刻性”。家庭成员之间朝夕相处,他们之间的交往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一切思想、心理活动都会自然、真实,不加掩饰。由于这种直接、经常和亲密的接触,家庭成员之间彼此了解是较为细致和深刻的。只要善于捕捉细微的变化就能对家庭成员的思想作出比较全面、准确的判断,把握住他们的思想脉搏,及时发现思想问题,因势利导做好家庭成员的思想政治工作,使家庭成员的各种思想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八)家庭环境影响的“广泛性”。家庭环境对社会大环境具有重要的辐射作用。一方面社会大环境由无数个家庭小环境组成,而家庭小环境必然会影响周围社会大环境;另一方面家庭成员既属于家庭,又属于社会。如果每个家庭都重视家庭成员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能为思想政治工作创造良好环境,而且每个家庭将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对于解决当前存在的思想政治工作覆盖不到位的问题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二、培育家庭微观环境,促进家庭思想政治教育

(一)重视家庭环境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在实践中要积极主动地关注、研究家庭环境的新变化、新动向、新特点,以及可能对思想政治工作对象思想产生的影响。要重视家庭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把家庭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

(二)加强家庭环境建设和家庭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指导。要根据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家庭环境建设和家庭思想政治工作进行指导。加强对家庭环境和家庭思想政治工作的调查研究,及时把握家庭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有针对性地开展家庭思想政治工作。要及时发现家庭环境建设和家庭思想政治工作中出现的好典型,并通过各种方法予以表彰和推广,增强家庭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第6篇:家乡的习俗范文

关键词: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主成分分析;多元回归

一、引言

住房是人民生活的基本必需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购房的需求也不断增大,以及对住房的质量要求也有所提高,不仅包括内部构造,外部环境也是重要条件。然而房地产需求的增加会引起房地产价格的大幅度上升,如今房价的上升已超出许多人的承受能力,为此我们有必要探究出房价的影响因素甚至可能潜在的因素,本文就采用山西省2015年数据研究影响山西省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因素。

二、实证分析

(一)指标选取:

本文主要从需求因素、供给因素和地区因素三个角度选取影响房价的因素的指标:

居民消费水平(元/人)、人均可支配收入(元/人)、总户数(户)、当年完成投资(万元)、开发施工房屋面积(平方米)、年竣工价值(万元)、建筑业企业总产值(万元)、建筑业企业利润(万元)、建筑业企业成本(万元)、建筑业企业税金总额(万元)、地区生产总值(万元)和财政总收入(万元)总共12个指标,并分别命名为X1、X2、X3、X4、X5、X6、X7、X8、X9、X10、X11、X12变量,将商品房屋平均价格(元/平方米)作为Y变量来进行分析。

(二)数据分析:

1.主成分分析

经过分析,这12个指标之间都存在一定相关性,且大部分相关系数在0.8以上,因此满足主成分分析的前提。首先通过因子分析发现:前两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7.811%,能够包含大部分原始变量的信息,因此选取前2个主因子来代替全部12个因子,我们将提取的主因子分别命名为:F1、F2。再结合因子载荷阵我们可以看出,第一个公共因子F1在指标X4、X5、X6、X7、X8、X9、X10、X11、X12上有较大载荷,说明这9个指标有较强的相关性,可以归为一类,从指标上来看,这9个指标包含了房地产供给因素和地区因素,可以归结为反映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和房地产供给方面状况,因此将第一个主因子F1命名为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房地产供给因子;第二个公共因子F2在指标X1、X2、X3上的因子载荷值较大,且这三个指标属于需求方面状况,因此将这类因子命名为需求因子。然后利用因子分析结果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相应地特征向量矩阵如下表1。

根据表1可以得到2个主成分的表达式:

第一主成分:

第二主成分:

其中F1主要反映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房地产供给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F2主要反映了房地产需求因素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

2.多元回归分析

由于主成分分析只是对原始自变量的线性组合,并不能解释自变量对因变量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程度,因此以2个变量F1、F2为自变量,标准化之后的房地产价格为因变量作回归分析,其结果如下表2。

根据上表,我们可以得出回归方程表达式

Y=0.903F1-0.015F2

从表达式中可以看出:自变量F1的系数最大,对因变量Y的影响程度也就最大,而且远远大于F2。也就是说因变量Y(商品房屋的平均价格)主要是受自变量F1(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房地产供给因素)的影响,需求因素F2则对因变量Y的影响程度则很小。另外,从值(0.815)以及调整后的值(0.769)可以看出该模型拟合度较好,说明该回归模型可以较好地反映房地产价格的主要影响因素。

三、结论

本文根据山西省2015年房地产发展的情况,通过对主成分分析把影响房价波动的因素最终分成两类: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房地产供给状况共同作用和房地产需求因素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基于多元回归分析法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房地产供给状况这两个方面共同的作用对房价的影响最大。因此,结合回归分析结果我们做出以下建议:

(一)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结合当地特色(例如我省的老陈醋、汾酒)努力搞好经济,只有经济发展好了,房地产业才有更多的资金促进本行业的发展。

第7篇:家乡的习俗范文

[关键词] 权证 Black-Scholes 模型 隐含波动率

一、权证价格的影响因素分析

权证标的证券的价格变动是公认的权证价格的最主要影响因素,而权证的自身特征也会影响其价值,再加上市场因素,下面我们将分三部分来说明权证价格的影响因素:

1.有关标的证券的影响因素

(1)标的证券的现价。对投资者来说,要衡量一份权证的价格,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标的证券的价格,在既定行权价格下,对认购权证来说,标的证券的价格与权证价格正相关,标的证券的价格越高,相应的认购权证价值越大。

(2)标的证券的波动率。证券的波动率越大,对于看涨者,证券的预期价格越高,持有认购权证盈利的可能性就越大,对于看跌者,证券的预期价格越低,持有认沽权证盈利的可能性就越大,即标的证券的波动率越大,权证买方的盈利可能性就越大,愿意支付的权证价格也越高。

(3)分红的影响。分红与权证价格呈负相关关系。分红是证券持有者的收益,权证持有者只是有权利在未来可能成为该证券持有者,在分红时不能获得该收益,所以分红可以看作是权证的持有成本,权证投资者需要较低的权证价格来弥补该持有成本。

2.有关权证特征的影响因素

(1)行权价格。行权价格是权证合约中规定的持有人到期买入或卖出标的证券的价格。对认购权证来说,行权价格越高,权证投资人的收益就越少,所以行权价格与认购权证价格负相关;对认沽权证来说,行权价格越高,权证投资人的收益就越大,所以行权价格与认购权证价格是正相关关系。

(2)行权比例。行权比例是一份权证所能买入或卖出标的证券的数量。行权比例越高,一份权证行权时买入或卖出标的证券的数量就越大,相应的收益也越高,一份权证的价格也就越高,所以行权比例与权证价格正相关。

(3)权证的有效期限。当权证的有效期增加时,权证的价值也会增加。考虑其他条件相同但只有到期日不同的两个权证,有效期长的权证其执行的机会包含了有效期短的那个权证的所有执行机会,而期限越长,发生不可预测的未来事件机会就越大,从而导致股票价格增长的范围也就越大,权证的期望收益也就越大,从而权证的价值越大,这与波动性增加的效果是相似的。

二、权证价格模型

1.模型简述:

目前用于权证定价的模型主要有:B-S 模型、二项式模型。

(1)Black-Scholes 模型。基本假设:

①原生资产(即标的资产)价格变化遵循几何 Bronw 运动

。这里,u――期望回报率(expected return rate);――波动率(volatility);dWt――标准布朗运动(E(dWt)=0、Var(dWt)=dt)

②无风险利率r是常数且对所有到期日都相同

③原生资产在整个期权存续期内股票不分红不支付股息

④不支付交易费(Transaction cost)和税收(tax)

⑤不存在套利机会

⑥证券交易是连续的

⑦期权是欧式的只能在到期时履约

在上述假设条件下,可以推出欧式权证价格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

Pw――权证理论价格;Px――行权价格;Ps――标的证券现价;T――权证到期日距离现在的时间跨度,以年为单位;r――无风险利率;――标的证券波动率、即以复利计算的股票年收益率的标准差;N(・)――正态分布概率分布函数。

(2)二项式模型:由于B-S模型是在假设权证为欧式的情况下推导出,理论上并不适用于美式权证的估值。Cox、Ross 和 Rubinstein的Binomial提出二项式模型:

①基础资产(标的资产)的价格遵从离散随机模型,这里所假设的离散随机过程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基础资产的价格只在等时点上的变化,是权证产品的到期日;第二,如果资产价格在时,则在时,资产价格只能有两种可能,要么,要么,这相当于假定,在每个时间段,收益率只有两个取值,和,并且这一收益率在每一时间段都是相同的;第三,价格从S上升到的概率是已知的,下降的概率为()。

在这些假定下,如果在t时,基础资产的价格为S,剩下的时间(T-t)被分为M等分,,资产价格只在时点上变化,,则每一步的资产价格就可以方便地求出,并可画成树状。在第一步,资产价格为S;在第二步,资产价格为和;在第三步,资产价格为和,如此类推,直到期满,由于先上升后下降和先下降后上升将得到同一个结果,在第m步,只有m+1个资产价格,如下图所示:

②风险中性假设,即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与所投资产品的定价无关。只有当投资可以进行完全保值而不存在风险时,这个假设才会成立。这时,当然可以认为投资者是风险中性的,从投资组合中得到的收益为无风险收益率。在风险中性世界,衍生产品在第m步的价值是第m+1步的无风贴现的预期值。在以上两个假设下,使用二项式方法,可以得出每一步的资产价格及其概率,权证的定价问题就解决了。

相应的权证计算公式为:其中,f――权证的价格;p――指股价上升的概率();t――一个细分时间段的长度;――正股的历史波动率;r――无风险利率;

2.对模型的修正

(1)波动率对模型的影响:波动率是对标的资产投资回报率的变化程度的度量,从统计的角度看,它是标的资产投资回报率的标准差。由于标的资产价格S是一个随机变量,回报率也是一个随机变量,这就决定了波动率不是一个常数,作为投资风险大小的度量,从经济意义上讲,产生波动率的主要原因来自以下三个方面:①宏观经济因素对某个产业部门的影响,即所谓的系统风险;②特定的事件对某个企业的冲击,即所谓的非系统风险;③投资者心理状态或预期的变化对股票价格所产生的作用。由于影响波动率的许多因素的不确定性,使得波动率总是一个变量,且是随机变化的。在实际应用时,对波动率的理解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①实际波动率。实际波动率又称作未来波动率,它是对期权有效期内回报率集波动程度的度量,由于回报率集是一个面向未来的随机过程。

②历史波动率。历史波动率是指回报率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所表现出的波动率,由标的资产市场价格过去一段时间的历史数据(即St的时间序列资料)反映。这就是说,可以根据回报率的时间序列数据,计算出相应的回报率数据,然后运用统计推断方法估算回报率的标准差,从而得到波动率的估计值。以股票为例,历史波动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年历史波动率估计值;:第i个时间间隔末的股票价格,;:以年为单位表示的时间间隔的长度。

在计算历史波动率的过程中,如何选择一个样本期(n)非常重要,从统计意义上讲,样本容量越大越好,这样可减少估计的标准差。

③预测波动率。预测波动率又称为预期波动率,它是只运用统计推断方法对实际波动率进行预测得到的结果,并将其用于权证定价模型,确定出权证的理论价值。

④隐含波动率。从理论上讲,要获得隐含波动率的大小并不困难。由于权证定价模型给出了权证价值与五个基本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将其中四个基本参数及权证的市场价格作为己知量代入权证定价模型,就可以从中求解出惟一的未知量,即隐含波动率。

(2)用隐含波动率对定价模型进行修正。在定价模型中采用的波动率,是根据标的资产价格(这里以股票为例)的历史交易资料进行,用历史波动率作为对实际波动率的一个近似。然而这个依据显然与事实不符,因为市场瞬息万变,未来市场结构与市场信息将于过去迥然不同,过去的价格信息难以预测未来的价格趋势。

隐含波动率是根据一定的定价模型,参考现在已知的期权价格,推算出的标的股票的波动性。隐含波动率的内涵已经不只是纯粹地代表股价的波动性,而是将股价、履约价、利率、距到期日的时间,以及历史波动率中无法解释的其他因素如公司未来前景、政策的利多利空等因素纳入,市场上的投资者将这些未来可能影响权证价格的因素反映在市价上,因此隐含波动率代表了市场上交易者所认定的标的股票未来的波动性,是现有市场上所有信息的综合反映。

一、权证价格的影响因素分析

权证标的证券的价格变动是公认的权证价格的最主要影响因素,而权证的自身特征也会影响其价值,再加上市场因素,下面我们将分三部分来说明权证价格的影响因素:

1.有关标的证券的影响因素

(1)标的证券的现价。对投资者来说,要衡量一份权证的价格,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标的证券的价格,在既定行权价格下,对认购权证来说,标的证券的价格与权证价格正相关,标的证券的价格越高,相应的认购权证价值越大。

(2)标的证券的波动率。证券的波动率越大,对于看涨者,证券的预期价格越高,持有认购权证盈利的可能性就越大,对于看跌者,证券的预期价格越低,持有认沽权证盈利的可能性就越大,即标的证券的波动率越大,权证买方的盈利可能性就越大,愿意支付的权证价格也越高。

(3)分红的影响。分红与权证价格呈负相关关系。分红是证券持有者的收益,权证持有者只是有权利在未来可能成为该证券持有者,在分红时不能获得该收益,所以分红可以看作是权证的持有成本,权证投资者需要较低的权证价格来弥补该持有成本。

2.有关权证特征的影响因素

(1)行权价格。行权价格是权证合约中规定的持有人到期买入或卖出标的证券的价格。对认购权证来说,行权价格越高,权证投资人的收益就越少,所以行权价格与认购权证价格负相关;对认沽权证来说,行权价格越高,权证投资人的收益就越大,所以行权价格与认购权证价格是正相关关系。

(2)行权比例。行权比例是一份权证所能买入或卖出标的证券的数量。行权比例越高,一份权证行权时买入或卖出标的证券的数量就越大,相应的收益也越高,一份权证的价格也就越高,所以行权比例与权证价格正相关。

(3)权证的有效期限。当权证的有效期增加时,权证的价值也会增加。考虑其他条件相同但只有到期日不同的两个权证,有效期长的权证其执行的机会包含了有效期短的那个权证的所有执行机会,而期限越长,发生不可预测的未来事件机会就越大,从而导致股票价格增长的范围也就越大,权证的期望收益也就越大,从而权证的价值越大,这与波动性增加的效果是相似的。

二、权证价格模型

1.模型简述:

目前用于权证定价的模型主要有:B-S 模型、二项式模型。

(1)Black-Scholes 模型。基本假设:

①原生资产(即标的资产)价格变化遵循几何 Bronw 运动

。这里,u――期望回报率(expected return rate);――波动率(volatility);dWt――标准布朗运动(E(dWt)=0、Var(dWt)=dt)

②无风险利率r是常数且对所有到期日都相同

③原生资产在整个期权存续期内股票不分红不支付股息

④不支付交易费(Transaction cost)和税收(tax)

⑤不存在套利机会

⑥证券交易是连续的

⑦期权是欧式的只能在到期时履约

在上述假设条件下,可以推出欧式权证价格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

Pw――权证理论价格;Px――行权价格;Ps――标的证券现价;T――权证到期日距离现在的时间跨度,以年为单位;r――无风险利率;――标的证券波动率、即以复利计算的股票年收益率的标准差;N(・)――正态分布概率分布函数。

(2)二项式模型:由于B-S模型是在假设权证为欧式的情况下推导出,理论上并不适用于美式权证的估值。Cox、Ross 和 Rubinstein的Binomial提出二项式模型:

①基础资产(标的资产)的价格遵从离散随机模型,这里所假设的离散随机过程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基础资产的价格只在等时点上的变化,是权证产品的到期日;第二,如果资产价格在时,则在时,资产价格只能有两种可能,要么,要么,这相当于假定,在每个时间段,收益率只有两个取值,和,并且这一收益率在每一时间段都是相同的;第三,价格从S上升到的概率是已知的,下降的概率为()。

在这些假定下,如果在t时,基础资产的价格为S,剩下的时间(T-t)被分为M等分,,资产价格只在时点上变化,,则每一步的资产价格就可以方便地求出,并可画成树状。在第一步,资产价格为S;在第二步,资产价格为和;在第三步,资产价格为和,如此类推,直到期满,由于先上升后下降和先下降后上升将得到同一个结果,在第m步,只有m+1个资产价格,如下图所示:

②风险中性假设,即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与所投资产品的定价无关。只有当投资可以进行完全保值而不存在风险时,这个假设才会成立。这时,当然可以认为投资者是风险中性的,从投资组合中得到的收益为无风险收益率。在风险中性世界,衍生产品在第m步的价值是第m+1步的无风贴现的预期值。在以上两个假设下,使用二项式方法,可以得出每一步的资产价格及其概率,权证的定价问题就解决了。

相应的权证计算公式为:其中,f――权证的价格;p――指股价上升的概率();t――一个细分时间段的长度;――正股的历史波动率;r――无风险利率;

2.对模型的修正

(1)波动率对模型的影响:波动率是对标的资产投资回报率的变化程度的度量,从统计的角度看,它是标的资产投资回报率的标准差。由于标的资产价格S是一个随机变量,回报率也是一个随机变量,这就决定了波动率不是一个常数,作为投资风险大小的度量,从经济意义上讲,产生波动率的主要原因来自以下三个方面:①宏观经济因素对某个产业部门的影响,即所谓的系统风险;②特定的事件对某个企业的冲击,即所谓的非系统风险;③投资者心理状态或预期的变化对股票价格所产生的作用。由于影响波动率的许多因素的不确定性,使得波动率总是一个变量,且是随机变化的。在实际应用时,对波动率的理解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①实际波动率。实际波动率又称作未来波动率,它是对期权有效期内回报率集波动程度的度量,由于回报率集是一个面向未来的随机过程。

②历史波动率。历史波动率是指回报率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所表现出的波动率,由标的资产市场价格过去一段时间的历史数据(即St的时间序列资料)反映。这就是说,可以根据回报率的时间序列数据,计算出相应的回报率数据,然后运用统计推断方法估算回报率的标准差,从而得到波动率的估计值。以股票为例,历史波动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年历史波动率估计值;:第i个时间间隔末的股票价格,;:以年为单位表示的时间间隔的长度。

在计算历史波动率的过程中,如何选择一个样本期(n)非常重要,从统计意义上讲,样本容量越大越好,这样可减少估计的标准差。

③预测波动率。预测波动率又称为预期波动率,它是只运用统计推断方法对实际波动率进行预测得到的结果,并将其用于权证定价模型,确定出权证的理论价值。

④隐含波动率。从理论上讲,要获得隐含波动率的大小并不困难。由于权证定价模型给出了权证价值与五个基本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将其中四个基本参数及权证的市场价格作为己知量代入权证定价模型,就可以从中求解出惟一的未知量,即隐含波动率。

第8篇:家乡的习俗范文

[关键词]地产成本;建筑成本;住宅;价格

供给即有效供给,它从生产者角度出发,最终取决于成本;同样价格一方面也取决于成本,只是成本对价格的决定不能越过供给而实现。开发成本越高供给越少,房地产价格会因供不应求而提高,因此影响住宅供给的因素就是开发商在进行房地产开发时的开发成本。

一、地产成本

地产成本也就是土地价格,即所出租或出售的土地地租资本化的收入。它同资本、劳动力一样都是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并且它是房地产价格的基础,没有地价就没有房地产价格,它在房地产价格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理论部分已经知道土地价格的公式,即土地价格=土地使用权转让费+土地附着物补偿费+土地开发费+管理费+投资利息。

2002年7月国家开始实行严格控制土地供应量的紧缩性土地政策。2006年9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又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进一步全方位调控土地,收紧地根,并且要求提高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缴纳标准,建立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这一系列土地调控政策的实施,再加上城市固有的土地资源稀缺、不可再生的特点,无形之中加大了土地获得成本,进而抬高土地价格。土地价格越高,住宅建设成本就越大,直接影响开发商的盈利水平。这样违背了开发商以盈利为目的的原则,带来住宅供给水平下降,住宅价格上涨。

笔者选取2000-2007年住宅土地取得成本与住宅销售价格两个指标,具体分析土地价格与西安市住宅价格之间的密切关系。其中土地取得成本属于地产成本的一部分,是指在一定年限内为获得土地使用权所发生的费用,它主要包括土地使用权转让费和土地附着物补偿费在内的费用,不包括土地开发费用。

图4.3住宅销售价格和土地取得成本走势图

根据图4.3可直观看出2000-2007年西安市住宅销售价格和土地取得成本整体均呈上升趋势。2000-2002年土地取得成本和住宅销售价格变动不明显,基本保持稳中有升态势,2003-2007年五年内土地取得成本上升较快,在此期间的住宅销售价格也上升显著,二者变化趋势基本保持一致。两者之间的这种相关程度还可以用相关系数更直观的来反映。

相关系数是变量之间相关程度的指标。用r表示相关系数,x、Y表示两个随机变量,n表示样本个数,则:

的取值范围为[-1,1]。当越接近于零,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越小,当越接近于1,两变量之间相关程度越大,表明二者之间影响程度越高。通常大于0.75时认为两变量之间有很强的相关程度。

将表4.1的数据代入公式4.2可得出r=0.776,显然此时的r大于0.75,说明住宅土地取得成本与住宅销售价格之间关系紧密,具有很强的正相关关系。

再从表4.1还可得出,2000-2007年土地取得成本在西安市住宅销售价格中所占比重平均保持在22%左右,而土地取得成本并不能完全取代地产成本,只是其中一部分,这表明2000-2007年地产成本在住宅价格中所占比重平均大于22%,且呈逐年上涨之势。出现地产成本逐年上涨之势的原因主要表现在:首先由于西安文物保护力度加大,在城内规划中严格限制了建筑物高度与面积;其次本身西安市人多地少使得建筑用地供给严重不足;再次西安市城中村改造中拆迁量大,造成拆迁成本过高;最后建设项目收费名目繁多。这些因素都使得开发商的地产成本加大,表明地产成本未来将成为影响西安市住宅价格的重要因素。

二、建筑物成本

建筑物成本是房地产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用公式可表示为:建筑物成本=勘察设计、前期工程费+建筑安装工程费+基础设施建设费+公共配套设施建设费+管理费+投资利息。

在此选取勘察设计、前期工程费、建筑安装工程费、住宅造价以及住宅销售价格四个指标,来分析建筑物成本对西安市住宅价格的影响。其中勘察设计、前期工程费与建筑安装工程费是建筑物成本的一部分;住宅造价是指建筑物在建造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即建筑物成本。如表4.2所示:

表4.2显示:2000-2007年建筑物成本即住宅造价呈增长趋势,而成本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物价水平。物价水平越高,人员工资、建筑材料价格也不断提高,并且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居民住宅建设标准也逐年提高。其中人员工资、建筑材料价格都属于建筑安装工程费用的一部分,因此人员工资与建筑材料价格的上涨必定造成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增大。另一方面,居民住宅建设标准也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而上升,人们不断将自己的观念升级换代,引进生态、智能、绿色、舒适度等先进思想,使得绿地面积增大而减少建筑密度。并且注重住宅小区的建筑质量标准和物业管理设施,这些因素也导致住宅建筑安装工程费用上升。由表4.2还可看出,建筑安装工程费在建筑物成本中所占比重最大,2000年高达85.9%,而建筑物成本又在住宅价格中所占比重最大,分布在40%-70%之间,因此可以说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对建筑物成本影响最大,建筑物成本对住宅价格影响最大。

综上所述,地产成本是影响未来西安市住宅价格的主要因素,建筑物成本是影响西安市住宅价格的最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李心愉.应用经济统计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8,248.

[2]王彬.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分析[D].北京:北方交通大学2007.7.

第9篇:家乡的习俗范文

关键词:住宅房价;影响因子;相关度;分类;决策

中图分类号:F29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1-0000-01

房地产是关系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对金融稳定以及众多行业发展的作用举足轻重。由于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匀,房地产发展的地域性很强,“一刀切”房地产政策在抑制一线城市房价以及去三四线城市库存方面的效果不容乐观。因此实施进一步精细化、差别化的政策才能更好地对房价进行调控。基于此,笔者根据城市差异来研究商品住房价格变化与其影响因素的相关性程度,并根据相关性分析结果将各城市分类归纳,为国家制定地区差别化房产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一、房价的影响因素

影响房地产价格的因素众多,房地产兼具消费品和投资品的属性。当作为消费品时,其价格受供给与需求的影响;当作为投资品时,其价格主要受收入和利率的影响。[1]同时房地产的价格也会受到国家宏观经济与政策的影响。因此,在综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本文将影响房价的因素分为供给方、需求方,以及宏观经济三方面。

1.供给方面

(1)房地产开发住宅投资额。从理论上看,房地产投资增加,将导致房地产市场供给的增加,在需求不变或者房地产需求弹性小于供给弹性的情况下,房价将下降。因此预期房地产投资的增长和房价的增长呈反方向变动。

(2)住宅竣工面积。反映了对房屋数量的供给,同样适用于微观经济中供需理论。

2.需求方面

(1)总人口。一定区域内人口数量越多,对住房的刚性需求越大,这种需求体现在购房上与房屋租赁上,房屋租赁市场的活跃会进一步影响住宅销售市场。

(2)非农业人口比例。非农业人口多居住于城市,一般而言经济越发达的地区非农业人口比重越高。考虑到一个地区城市和农村住房价格相差往往较大,从而预期非农业人口比重越高,该地区房价越高。

(3)人均可支配收入。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因此人们要求改善目前居住条件的要求也在提高,从而对新建住房的需求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将推动房价的上涨。

3.宏观经济

GDP是反映整个宏观经济发展水平和房地产业发展经济背景的指标之一。经济形势的看好,会吸引更多投资,同时经济形势的走好会激励人们的预期,增加住宅的购置。通常认为经济增长形势越好,房价上涨的可能性就越大。

二、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通过对中国统计年鉴、中国房地产年鉴中数据的整理,笔者对数据较为齐全的29个省会城市2000-2014年间的数据进行了处理,通过SPSS软件进行皮尔森系数相关性回归,得出了影响不同城市商品住宅房价的因素中c房价相关性最高的因素,如下表。

分析表一可得,29个城市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广州等13个城市的商品住房价格与GDP相关性最高;另一类是天津等8个城市的商品住房价格与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关性最高。

居民可支配收入是指家庭总收入扣除一切必要开支外可以任意支配的部分,直接反应了居民对住宅的购买能力。可支配收入对住宅价格的影响度由收入水平和消费支出结构决定。如果低收入家庭的收入增加,由于物质生活比较匮乏,则增加的收入主要用于衣食等基本生活物质的改善;如果中等收入家庭的收入增加,由于其物质生活有了较好的基础,他们更愿意将增加的收入大部分用于居住条件的改善;对于高收入家庭,他们的衣食住行都得到较充分满足,其收入增加的部分主要用来投资,若这部分资金不流入住宅市场,则不会对住宅价格造成直接影响。[2]

国内生产总值是反映整个宏观经济发展水平和房地产业发展经济背景的指标之一。当经济繁荣时,表现为国民生产总值迅速增长,反映为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即住宅购买力相应提升,使得住宅的有效需求相应增加;同时,经济的繁荣也会促使开发商扩大投资规模,增加住宅供给。因此,经济增长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影响住宅价格,使住宅市场行情上涨。

综合来看,我国对于住宅市场的研究还不够成熟和深入,但伴随着对住宅市场深入系统的研究,在了解各地区房地产市场的特点之后,精细化、差别化的房地产政策的实施将不再遥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