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八年级语文教学反思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八(4)班班主任、语文教学及八(3)班思品教学工作。半学期又结束了,反思这半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现做如下总结:
一)做的较好的方面:在语文教学工作中,第一,本学期根据学生和班级的学习现状,制定了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语文教学计划,教学目的和目标更为明确;第二,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能更好的把握住课堂学习的主阵地,精心备课,精心组织课堂教学,充分调动自我的教学激情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努力提高课堂效率,为提高语文成绩做最坚实的奠基;第三,在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辅导上,工作做的更为细致。精选辅导资料,精选作业,精心批改,精心讲解,有的放矢;对学生也实行分层要求,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成功,不丧失语文学习的信心,从考试成绩来看,优生面在不断的扩大,后进生人数逐渐减少,培优辅差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在班主任工作中,本学期感受和收获也较多。首先,是把建设良好的班风和学风作为班级建设的核心任务和目标。针对这一点,我始终把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放在第一位,定期以全员投票的方式了解班级发展的动态,然后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全员教育和个别辅导,争取让每个学生都不偏离发展的正常轨道,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其次,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树立班干部的正气,加强他们对班级的监督和管理作用,当好老师的助手。第三,充分利用好夕会和班会课教育引导学生的健康发展。本学期,有四次班会课收效颇丰,一次是安全教育,一次是期中总结,一次是日常常规的复习强化,一次是期末复习动员会。第四,在班主任工作中,能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和智慧,每个学生都有了较强的主人翁意识;第五,家校联系工作做的比较及时,为部分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更多的保证。
二)不足之处:在语文教学工作中,首先还要加强自身的学习和研究,向一个学者型的教师努力;其次,对学生的语文学习的指导,要更有计划性、系统性和针对性,例如,要加大学生作文的辅导,这是本学期语文教学的最大失误之处;第三,在对学生的辅导上,要进一步做到因材施教,对每个学生的要求要更为具体,特别是辅差工作,要提高效率。
语文教学在完成学校德育工作任务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先决条件,因此,教师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应凭借学科特点,挖掘教材内容,既注重知识的传授、情感的熏陶,又进行规则方面的引领。通过多种途径进行规则意识的培养,让学生把规则自觉地形成一种习惯,知道用规则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课文《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的灾难》时,要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学习《期行》(七年级上册)时,教育学生懂得明礼诚信;学习《背影》《永久的悔》教育学生尊老爱幼等,这些都是极好的教育题材。
二、在综合实践中模拟,形成规则意识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可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因此,开展综合性学习自然也为学生创设规则意识提供了氛围。教学中,要积极缩短教学与生活的距离,将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起来,主动拓展教学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得到情感的体验,从而巧妙地渗透品德教育、规则意识教育、法制教育。 比如,八年上册第五单元综合性学习《环境小课题研究》,结合当前进行的环境综合治理,让学生走出去,亲身体验环境保护。当然,从安全教育的角度,就要遵守一些规则,这些规则,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制定,让学生在讨论、筛选、确定、执行规则中自己教育自己,达成一致性。也就是说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什么叫规则,体验规则的重要,比如,外出活动期间的行车安全规则等。同时,在实际的活动中,学生明白了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在公共场所如何保持文明举止等。
三、在写作活动中关注,规范规则意识
关键词:初中语文;高效教学;探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6-118-01
现阶段教学改革工作不断深入,教学管理工作的方向逐渐面向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在开展初中阶段语文教学工作中,语文教师更要严抓课堂教学工作,打造高效的课堂教学环境,让学生更好的参与到课堂学习,利用综合性、多样化的教学管理模式,更好的提高当前语文教学工作的效率。教师本身要合理的正视教育体制发展的问题,并且提高课程设置的科学性,不断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和人文素质。
一、高效教学的概念
高效教学工作的开展,是保证课堂教学的效率与效果,并且保证课堂目标的顺利达成。在现阶段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保证教学任务达成的效率,并且保证其本身的完成目标的水平。作为有效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发展方向,高效教学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涉及到多方面的精力投入、物力投入、课时投入等多方面的内容。在开展教学工作中,教师要重视对于课堂效率的优化,并且提高单位时间内,学生学习的受益效果,保证课堂容量具有足够的深度,课内外学生的负担得到合理的平衡。与此同时,教师也要重视对课堂效益的优化,提高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效果,做好对学生兴趣、能力、思维、品格等多方面的培养。教学工作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过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合理的设置相应的教学情境,并且把握好课堂的节奏与密度,合理的进行分工,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和思考。总而言之,高效教学工作的开展,需要教师合理的选择课堂教学形式和组织形式,并且保证对于学生的注意力进行良好的控制,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知识学习水平与个体能力。
二、初中语文高效教学的实现
1、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
语文教学工作中,由于其学科基本特点所决定,教师在教学中,主要语言应用对象为学生,并且具有培养学生心智、思维能力的责任。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对于教学语言的合理组织,良好的设计课堂教学形式,创设科学、有效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的思维形式得到更好的提高。只有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形式,才可以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更能符合当代素质教育的基本需求。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保证言语具有良好的激励性与启发性,并且通过丰富的词汇语言,风趣幽默的让学生不断思考,吸引学生更好的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例如,对于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背影》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合理的语言组织,更好的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并且理解课文中背影的深刻含义,体会到伟大的父爱,让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得到良好的培养,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素质。
2、良好的控制课堂教学节奏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合理的把握教学时机,并且科学的控制课堂教学节奏。通过对于学生疑问的引导和解决,组织学生参与到问题讨论当中,培养学生深度思维能力,并且让学生进行发散的思考,以期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对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沁园春 雪》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对于学生的朗读过程进行引导,并且指导学生进行自由的朗读、强调的朗读,并且合理的安排学生进行朗读表演,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的豪迈胸襟。教师通过对于学生朗读过程的评价,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内在思想内容,并且自主的思考写作特点和深意。通过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更好的整合学生的思维能力,训练学生的思维灵活性与敏捷性。与此同时,在引导学生朗读的过程中,通过立足于学习实际,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引入不同的学习材料,积极的调动学生交流与探究的兴趣,更好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与能力,让学生在不知不觉的学习过程中,自然而然的获得成长与提高。
3、应用好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是初中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问题,通过提出相应难度适宜,围绕重点的问题,可以更好的对于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进行检验,并且不断提高学生的接受能力与学习状态。在难度问题的选择与设计上,要合理的保证其难度的适中,并且围绕由浅入深,分层进行的原则,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通过问题的设定,让具有铺垫、过度、反思等作用问题合理的进行展现,有效的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引导学生融入到良好的学习状态当中,通过不断的思考,提高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效果。例如,对于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的母亲》一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帮助学生掌握重点词句,了解作者情况的基础上,更好的让学生感知到课文的深刻内涵,让学生体会到母爱的伟大,更好的把握住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师可以提出:母亲的为人处世对作者有哪些影响?课文前三段的写作意图?描写目前与家人相处的意图?等问题,让学生更好的进行思考。
总而言之,语文课堂教学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教师要重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真正的对于学生的思维进行启发,对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进行培养。通过合理的设计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良好的对课堂教学节奏进行把握,并且做好课堂的提问工作。语文教师要慎重的对待每一堂课程教学,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更好的提高学习成效。
参考文献:
[1] 何国栋.探讨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高效课堂中的运用[J].新课程(中学).2013(03)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里·D·鲍里奇基在他的专著《有效教学方法》指出:“有效”主要是指教师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与否,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综观我们的语文教学,有的语文教师深有感触地说:我已经把该教的内容都教给学生了,但学生为什么还是不会呢?真是令人苦恼。那么,该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呢?笔者认为,应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不同时间段去把握。
一、发挥集体备课组的优势
河北省乐亭县马头营初级中学(简称我校,下文同)共有三个语文集体备课组,即七年级语文集体备课组、八年级语文集体备课组和九年级集体备课组。我们的做法是:疑难问题每周四下午第五节的教研组活动时间成员集体备,由各年级的备课组长统一提出问题,语文教师共同研讨形成问题解决方案。其余时间则由各年级语文备课组组长牵头实施。具体办法为:实行以年级为单位的集体备课,加强集体备课与教学研讨。要求教师以新理念指导教学,采用每位教师负责一个单元的备课方式、活动时,中心发言人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设计意图”等方面介绍教学设想,然后,全体成员再针对本班学生实际及自身的教学风格进行参与式讨论。写出个案,交流讨论,达成共识,形成教案(学案),然后由一人主教,备课组集体听课,听完课之后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再次进行修改,如此反复磨合,直至满意为止。
我校的青年教师比例较大,其中任教语文的有三人,如何使他们迅速成长的第一步就是抓好备课。为此,给青年教师“加压”就成为了必然的选择。青年教师除参加集体备课外,还要在共同的教案之外写一份详案,以应付教学中的突发事件。为加强监管,教务处领导每周要对青年教师的详案进行审批,并就不妥之处提出改进意见。
加大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的准备。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不仅仅是教学手段的改革和发展,同时还要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促进课程体系及课堂结构的改革,从而促进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发生巨大的变化。因此,教师要因教材之需,制作好多媒体课件。
二、让教研活动成为教师素质提高的主阵地
我校语文组成员共有9名教师,为提高教研活动的在效性,进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我们采取的措施是:
一帮一促青年教师业务素质的提升。根据实际情况,我们安排了三个青年教师帮扶三位青年教师。要求为:师傅每周要听徒弟的一节汇报课,徒弟每周要听师傅的一节学习课,课后师徒之间要认真交流。
让教研组成为教师成长的主阵地。在教研组活动中,有教师问题的征集和解决,有评课活动,有外出听课教师所做的“二传”,有教学理论的学习和探讨等。
三、让课堂教学有效益
如何在短短的四十五分钟内让教学效益最大化,首先要了解学生,对于学生的了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了解学生的知识现状,掌握学生实际的学习水平,要从学生“学”的角度,从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研究如何科学地教,要以学生的学习过程为主线来设计和组织教学,把教会学生作为教学设计的根本出发点,切实做到心中有学生,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学生已有的水平来安排教学,并把握学生的学习倾向,努力增强学生的自觉意识。
第二,要了解学生对本学科的了解程度,即学科的知识基础,要关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广度和深度,要在激活思维的深度上下功夫,在调节学生学习主动性上下功夫,这样才能使教师在设计学习方案时准确到位,才能使教师所设计的教学方案最大程度地适应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第三,要了解学生对本学科的期望值。如果期望值过高,往往会使学生产生失望的情绪;而期望值过低,又会使学生缺乏内在动力,所以教师要在了解学生期望值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最近发展区”原理,科学合理地设计课堂教学内容。
构建和谐、灵活多变、充满趣味的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自身要求。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业,课堂应当是灵活、生动、充满情趣的。现代心理学认为:“学生在无拘无束的活动中,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能思维活跃,想象丰富,记忆力增强,相反的,如果在一个呆滞,有种种约束的环境中,会思维堵塞,反应迟钝,心境封闭,毫无创造力。”让课堂充满情趣不仅是学生的心理需要,也是实现有效教学自身的要求。
首先吸引学生的是愉快的情感体验和回味无穷的精神滋养。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和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或趋近的倾向。学生如果对课堂内容产生了兴趣,他的注意力就会高度集中;有了兴趣,学生才会有学习的主动性,才会真正开动脑筋去探索新知识,课堂教学的效率才能真正提高。
教师还要注重语言的生动性、趣味性。教师语言要富有激情,要做到神采飞扬,要时时处处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气场,要让学生时时处处围绕教师转,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四、教师要善于反思
新修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初中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2—3部名著”。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著名教育家赞可夫也认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课内阅读教学只是教个阅读方法而已,阅读教学的重点是课外阅读,这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主要手段之一。要学好语文,仅仅靠课堂中学到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大量的学习活动是在课外进行的。正如吕叔湘先生所说:“学习的成果百分之七十得益于课外阅读。”
由此可见,课外阅读应是中学语文教学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有益的延伸和补充,它对开阔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提高语文能力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在信息化迅猛发展的今天,要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来拓展学生课外阅读的空间。
2 网络阅读的优势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网络为语文教学特别是语文阅读教学带来新的契机,为学生开辟了自由的发展空间。如果说多媒体对语文教学的影响主要是在教学手段上,那么,网络对语文教学的影响则是全方位的。它极大地改善了教学媒体的表现力、交互性,为课外阅读教学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与传统的阅读方式相比,网络阅读更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阅读信息的丰富 目前网络信息资源非常丰富,无论是在百度还是谷歌中键入一个关键词,就会出现很多相关的网页,资源之丰富是其他阅读资源无法相比的。
阅读的兴趣强 调查发现,学生对网络阅读比读教材等传统阅读方式的兴趣高,这主要是因为网络阅读的新鲜感。而且网络阅读资源图文声情并茂,时代性强,更易于学生接受。
阅读的成本低 这个成本不仅仅指经济上的成本,也包括劳动代价。有一位教师这样描述网络资源给语文阅读教学带来的好处:我们可以集中一批网络资源供几十人同时研读讨论,却不会让几十人都买到或借阅到同样的书籍。的确,有了网络资源,就不需要花很多钱去购买书籍,在需要阅读时,打开网络、搜索、下载、阅读,一气呵成,避免了许多的资源浪费,节省了相关的费用。同时可以通过“链接”,轻松地从中了解相应的一些阅读方法、他人的阅读评价,解决阅读中的困难。
语文教师应充分认识到网络的这些优势,将信息技术手段和语文学科有机整合,鼓励学生进行网上阅读,并有条理地指导学生的网上阅读。在传统语文学科的教学车上装上信息时代的轮子,让语文学科在信息化高速路上奔驰。
3 如何有效实施网络阅读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网上阅读的习惯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使网上阅读收到明显实效,关键是唤起学生的网络阅读兴趣。目前大部分学生认为课外阅读就是看课外书,没有意识到可以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从以下几方面把学生课外阅读的视线引到网上阅读,使他们养成网上阅读的习惯。
1)推荐一些网络美文,吸引学生目光,培养网上阅读习惯。从七年级开始,在班级开辟“美文品读角”,从网上下载一些美文段落,师生共同品读。同时进行美文推荐比赛,让学生自主搜索网络美文,阐明推荐的理由。这样就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关注网络上的阅读资源,有利于网上阅读习惯的培养。
2)通过教材选文,激发学生阅读原著兴趣,提升网上阅读的品位。每一个语文教师都知道,真正要让学生有良好的语文素养,仅仅靠读一些美文是远远不够的,经典的阅读是必不可少的。当学生对网上阅读有了一定的关注后,教师就应引导他们由阅读短小精悍的美文转到阅读经典作品上来。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很多出自名家名篇,如《智取生辰纲》节选自长篇古典小说《水浒传》。通过课文的学习,学生对杨志产生强烈的兴趣:他将何去何从?从而引导学生去网上查阅《水浒传》这部原著。这样,教材与网上阅读的链接就形成了。
加强网上阅读的指导,提高网上阅读的效率 学生的网上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是自主阅读。但这并不是说教师要放任自流,相反,要加强网上阅读的指导。吕叔湘先生说过:“课外阅读的指导很重要。”
1)要依据年龄特征进行指导。阅读要符合不同阶段学生的不同认知结构与心理特点,才能取得最大的阅读效果。教师要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推荐阅读书籍,使学生在浩如烟海的网络资源中有目的地选择阅读内容,提高阅读效率。对七年级,向学生推荐《鲁滨孙漂流记》《格林童话》《繁星》《春水》《西游记》等童话性、趣味性、情节性比较浓的作品;对八年级,建议学生阅读有关人物成长历程的作品,如《草房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名人传》等;对九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文学积淀,可以让他们阅读像《三国演义》《水浒传》《儒林外史》《红楼梦》等文学性浓的作品。
2)要根据阅读的阶段特点进行指导。阅读的阶段可以划分为阅读的初始阶段(感知文本)——阅读的深入阶段(体会作者要表达的内容、意思)——阅读的反思阶段(反思文本、质疑文本)——阅读的内化阶段(得出自己的观点和自己的感受)。教师要根据阅读阶段的特点加以指导,使学生阅读有序,使网上阅读落到实处。其具体的做法是:每推荐一本书,限定阅读时间,并要求学生在作业中留下阅读的痕迹,这个痕迹包括摘抄佳句、概括内容、对作品的质疑、自己的反思或体会,教师则根据学生的这些痕迹及时进行指导、沟通。
3)要构建网上阅读平台,规范网络阅读的内容。当今的网络资源浩如烟海,也良莠不齐,特别是网络中的一些垃圾信息,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不利。因此,在指导学生网络阅读时,教师要尽可能利用手中的资源帮学生构建网上阅读的平台,规范他们网络阅读的内容,引导学生去伪存真,主动摒弃网络文化的成人化、信息泛滥等缺点。
加强网上阅读效果的评价和检测 为了让学生对网上课外阅读保持长久的兴趣,交流和评价是必不可少的。通过评价,能肯定学生的读书收获;通过交流,能使学生把握网上课外阅读的方法和原则。所以,一般会安排一些活动,如交流阅读心得、读书演讲比赛、读后感征文比赛等,让学生唱主角,收获网上课外阅读的成功与喜悦。
第一,厚德以载物。作为一名教师,我信奉“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道德上严格要求自己,言传身教,传递正能量。我爱岗敬业,严守教育部门提出的“六个严禁”,廉洁奉公,兢兢业业。
第二,能者愿多劳。20xx年上半年,我担任教师发展部干事、七年级语文备课组长、七(3)七(4)班语文教学工作、自主拓展课课本剧教学;20xx年下半年,我担任教师发展部副主任、八年级语文备课组长、八(3)八(4)班语文教学工作。教师发展部主要负责学校师训、科研、语言文字等相关工作,事务琐碎繁杂,成效不易察觉;七八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量多。这一年里,虽然工作量巨大,且肉眼不易看到成效,但我依旧勤恳耕耘在工作岗位上。
第三,业务精于勤。工作的各个方面,我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尽己所能,将工作做好。(一)身为七八年级语文备课组组长,我注重备课组建设,关注年级学业质量,20xx年本年级语文学科成长性良好。20xx年区质量监控较六年级入学时有明显进步。同时,还组织好教学视导工作,对六年级语文备课组进行了视导。作为被视导年级时,组织好备课组的上课磨课工作,和组内老师共同成长。(二)身为语文教师,在班级基础薄弱的基础上,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让学生的成绩有了较快的提高。指导卜凡、杭怡婷获得“小杨生煎·新知杯”作文竞赛上海赛区三等奖;指导周海齐获得第32届上海市现场作文大赛闵行赛区三等奖。(三)身为教师发展部干事和副主任,我始终兢兢业业,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取得的成果在下一部分详细罗列。
第四,功到自然成。教师发展部是为教师发展提供服务的,20xx年本部门工作主要取得如下成效。
一、师训工作——智慧教师,培训先行
师训方面,除了组织教师参加“十三五”市级课程培训,区级各类培训以外,还立足校情展开各类工作。
(一)完善培训制度,形成专业能力梯队
为更好地推动各能力层次的教师发展,20xx年制定了《xx中学青蓝携手共进方案》、《xx中学青蓝携手共进协议》和《xx中学青蓝携手共进工作手册》根据青年教师意愿,经学校讨论,第一批青蓝携手对象为:宫雪、关红慧——唐连芳;吴静——杨泱;曾丽媛——王竞;宋佩佩——肖素晴;盛兆静——文霞荣;李素娟——梁惠华;薛光俊——陈艳。其中的蓝方教师有学校的优秀教师,也有外聘专家。
在教师发展部的组织下,青蓝携手教师和学校签订了协议。协议以两年为一个周期,根据学校教师专业能力考核相关要求,学校以学期为单位对任职于本校的青蓝双方教师进行考核,考核结果纳入绩效奖励。
20xx年初,结合闵行区第五届骨干系列教师评选活动,制定了《xx中学骨干教师评选方案》。根据方案要求,制定了《xx中学区骨干后备评选细则》、《xx中学区骨干(学科带头人)评选细则》。方案出台后,共收到20位教师的评选申请,评出区级和校级骨干系列教师若干:
区骨干教师:吴莹、王琼、梁惠华、潘秀霞
区骨干后备:王xx、王文杰、王秋儿、文霞荣、丛娟、汤秀君、蒋乐华
校骨干教师:许雅梅、沈冬贤、吴忠圆、宗爽、顾慧轶
同时,完成了20xx学年骨干人才评审工作,吴莹、王琼、梁惠华、潘秀霞四位教师被认定为闵行区骨干人才,并组织四位骨干教师完成了本学年新教师汇报课的观课、评课工作。
(二)加强校本研修,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20xx年,整合教师发展需求和学校活动,共申报两项校本研修项目。
上半年,申报《多方位改进课堂教学,打造智慧型教师队伍》;下半年申报《中国传统文化专题选讲》。
自主研修方面,已完成20xx学年的学分申请。为更好地指导教师参加职称评审,在全教会上进行了职称评审交流。
二、科研工作——创智xx,科研引领
(一)积极组织课题申报,数量质量稳步提高
20xx年,学校立项龙头课题《初中学校构建“创智课堂”》的实践研究;宗爽老师立项大课题《基于解题型微课的开发与应用提升初中生数学学习素养的实践研究》。成功立项xx个区级小课题。
(二)做好课题结题指导,课题评比结果喜人
学校坚持不懈抓科研,教师在课题评比中获得了较好的成绩。
20xx年初,两项大课题结题合格:刘志猛《“知行课程”开发背景下学生体验式学习的实践研究——以艺体类为例》、王琼《“知行课程”开发背景下,基于学生学情创设真实情境的初中英语校本教材编写的探索与研究》。
第九届小课题成功结题20个,其中七个获得等第奖。
(三)指导教师参加培训与评比,科研参与面进一步扩大
教师发展部以闵行区课堂教学改进案例评选为契机,对部分教师进行了教学案例撰写培训,有14位教师撰写了教学改进案例参加评选,5位教师获得等第奖。
立足20xx年“创智杯”系列活动之征文评比,积极动员教师参加征文培训,鼓励每位教师撰写论文。在此基础上,选送xx篇参加区级评选,共有9篇文章获得区级等第奖,占参与评选数的50%。其中胡继国老师《为了谁而信仰:发现生命》获市二等奖、沈冬贤老师《润心无声,润行有痕——我的思品课从研究学生开始》获市三等奖。
20xx年,完成了闵行区首届青年科研班的培训工作,吴静、俞伟鹏、梁丽丽三位教师顺利结业。根据教师需求,20xx年第二届青年科研班报名工作也已完成,李迪、盛兆静、徐浩瑞、王xx四位教师成功报名,并接受科研工作培训。
为了提高课题立项质量,20xx年还开展两项工作:
组织有意向申报课题的老师,参加“区级课题申报的项目设计”培训;召开学校教科研推进会,在20xx学年工作总结的基础上,思考20xx~2019学年学校工作的突破点,以课题的形式聚焦问题、解决问题,逐步形成“创智教育”特色,提高办学质量。推进会邀请了教育学院专家庄明老师为教师作专题指导。
(四)汇编《xx教育》,分享教育教学智慧
三、其他工作
(一)完成区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复评
上半年教师发展部接手语言文字工作,完成了语言文字示范校的复评。
xx中学是闵行区前四轮的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因此我们对于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要求,不止于规范,更在于突破与提升。本次复评我校汇报的主题是“文”心雕“龙”,即以全校师生对语言文字工作的用心,去雕琢出一个更好的xx。
教师发展部从主要做法、经验与成效、特色与亮点、反思与展望四个方面回顾了近年来学校在语言文字方面的一系列工作,在答辩时受到专家的一致好评。
(二)学术校庆完美收官
学术校庆活动中,教师发展部主要负责文本内容的设计与打磨,配合各教研组完成每月活动。
综理组“七彩综理,智慧xx”、数学组“同画一个圆,共筑一个梦”、综文组“四维综文,花样年华”、英语组“花开四季,璀璨xx”、语文组“‘文’心雕‘龙’”、艺体组“‘艺’心同‘体’”,六大教研组根据学科特色围绕主题分别开展了学术校庆。xx师生一起交流了课堂教学改进的成果,分享了教育教学中的智慧,张扬着教师们的才华与能力。在以教研组为单位的学术校庆中,教师们明确了专业发展的切入点,增强了团队合作的凝聚力,提高了对学校发展的认同感。如何提高教研组的组织力凝聚力?如何改进课堂教学?如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如何发展学校特色?学术校庆,原本只是一次投石问路般的尝试,至此终于柳暗花明。
总结学术校庆,本人撰写论文《融学术与校庆为一体,让教师与学校共成长》,获“闵教杯”论文评选三等奖。
(三)制定并推进20xx学年“创智杯”系列活动
20xx学年“创智杯”以“创智xx,智慧教师”为主题展开,以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为主线,以“关注师生可持续发展”为重点,努力提升学校内涵发展品质。
教师发展部制定本届“创智杯”方案,方案共设置7项活动:1、创智课堂教学评比;2、校际同课异构研讨;3、“我的课堂我来晒”——“一师一优课”网络晒课活动;4、校际命题评比;5、“我的教育观”征文评比;6、优秀教学设计征集、优秀教案集评选;7、校本资源库建设评比。
值得一提的是网络晒课活动,总计晒课75节,其中李蓉蓉《狼》、胡继国《人口发展的历程》、盛兆静《零食(或饮料)与健康》被推选为优课参与区级评选。
(四)20xx学年学科月方案设计
在20xx学年学术校庆的基础上,我拟定了以“盈科后进,学以致远”为主题的教学方案。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师发展需求,设计了系列活动。
(五)其他工作
此外,教师发展部还承担了一些列其他工作,主要是文本内容的撰写与修改,如校庆主持稿、党建汇报稿、开放日PPT制作等工作。同时,帮助多位教师撰写并修改参赛论文、课题、汇报稿等。完成了20xx学年教师专业发展数据的填报……其他琐碎工作不再罗列。
一、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存在的问题
1.教育环境影响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开展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重要性自不待言,但是面对升学的压力,课程环境的天平就自然倾斜到语文的学科教学上。现行的语文中考制度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能够检查学生的语文能力,它直接决定了语文教学的方向,使语文教学承受着来自社会方方面面的影响,这些影响成为实施语文综合性学习难以逾越的障碍。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核心目标是人文积淀、潜能发挥、人格完善,是以人为本,这与现实的课程环境形成了鲜明强烈的反差。于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开展就举步维艰了。
2.部分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设计不符合学生实际
(1)有些活动主题的设计难度较大,不易实施。纵观人教版教材,综合性学习活动主题丰富多彩,但有些活动主题的设计不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难度较大且不易实施。如七年级上册的“探索月球奥秘”、八年级上册的“世界何时铸剑为犁”等学习活动,需要借助图书馆、互联网来搜集、整理资料。对那些教育资源、教学设备落后的学校而言,这是非常不切实际的。
(2)有些活动主题的设计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八年级下册“莲文化的魅力”,虽然武夷山的五夫镇种有白莲,而且还是家乡的特产,但市区和其他乡镇的许多孩子都没有见过莲,更没有欣赏过“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景。因此,学生很难对莲产生兴趣,更谈不上积极、主动地探究莲了。
(3)活动次数过于频繁,影响活动开展的质量。在人教版教材中,综合性学习活动每册安排六次,未免过于频繁。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究时间长,内容覆盖面大,必须保证一定的课时来组织进行。活动设置过多,学生对活动内容的探究不够深入,结果只好草草收场;有些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甚至不惜削弱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活动的配角。
3.内容依赖教材,没有充分体现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开放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此外,教材应“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兴趣、认知能力、学习资源、地域特点等因素进行适当增删、整合,万不可按图索骥、因噎废食。教材可以运用和借鉴,但全盘照搬未必妥当,因为照搬教材不符合综合性学习自主性、开放性的特征。
4.评价存在误区和弱化现象
一些教师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存在着明显的知识本位观,过分看重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了多少知识、得出了什么结论,忽略了学生在活动中的体验,忽略了活动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评价总结是综合性学习活动不可或缺的环节,但在实际操作中,这一环节又容易被忽略,或是教师唱独角戏、学生“评价主体”的地位被剥夺。
二、实施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对策
针对以上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实施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可采取的主要对策有:
1.优化教育环境
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在切实抓好升学教育的同时,为语文综合性学习开拓更为广阔的空间,创设更为有利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生存的环境。在教学方面,我们只有彻底领悟综合性学习的理念,才能在实施综合性学习的实践中对学生有全新的认识、对教材有全新的理解、对教法有全新的设计、对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有全新的指导方案。
2.慎重选择活动主题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开展与实施,关键问题是如何选题。选题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综合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情况、参与兴趣,从当地的实际出发,选择贴近学生实际的、可操作性强的、学生感兴趣的题材进行活动,活动宁可少而精、不可多而滥。选题时应尽量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贴近生活,同时具有可操作性。有些选题设想很好,但难度过大,或不切合某些地区的具体情况,或由于设备等原因难于实施。所以,综合性学习选题设计一定要在可行性上下工夫。
3.充分开发、利用语文学习资源
在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经历,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风俗人情。统一编写的教材再科学、再全面,也有它的局限性。因此,语文教师要用自己的学识和智慧,充分发掘身边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资源,根据所在学校和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学习资源的开发可从弘扬地方文化、探寻时节风貌、留意周边现象等方面人手。
4.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要采取灵活、多样的评价机制
语文综合性学习强调的是过程而非结果,强调“会学”而不一定“学会”。因此,在评价体系中必须坚持以下几点:
(1)评价目的。由注重“甄别选拔”转变为强调“促进发展”。立足于给每位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确保所有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实实在在的发展。(2)评价过程。由注重结论转变为强调过程。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把着重点放在过程上,既要看项目的确立是否有价值、内容设计是否具有可探究性、探究的方法是否科学,又要看实践活动是否做到全员参与和过程体验,还要看学生在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和合作能力,以及在活动中主动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的能力。(3)评价主体。要由“单一化”“单向性”转向“多元化”“互动性”。新的语文课程评价理念主张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互动性,提倡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家长评价与学生问互相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4)评价方式。要由单一的“量化评定”转变为多样化的“综合评定”。
“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是一项较为复杂的语文实践活动。通过多维度、多侧面的综合评定,全面而客观地反映学生的综合性学习情况,既让学生分享成功的喜悦,又让他们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总之,在评价时宜粗不宜细、宜多鼓励少批评,充分调动学生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和语文素养的养成。
语文综合性学习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远远不止这些,本文只是笔者对自己近年来在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的总结和反思,供关注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师参考。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开展是一个不断丰富、完善的过程,只要我们从理论上对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予以学习、思索,在实践中积极尝试、及时反思,相信我们就能在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花园里踩出一条新路,语文综合性学习也一定会给语文教育带来崭新的气象。
参考资料: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王健《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困惑及应对方案》,《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12期。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语文;创新教学;高效教学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是我国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前提条件,尤其是初中语文的教学正是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的阶段,一定要很好的进行初中语文的教学,随时根据社会环境、教学环境以及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创新探索、研究。随着时代与科学教育的发展与进步,创新教学已经成为新课标下的初中语文教学的关键性教学模式。
一、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前许多初中语文教学过分强调教材知识的重要性,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培养,以及学习兴趣、创造力,使得初中语文的教学变得异常机械化和程式化。当下的多数初中语文教学课本教材枯燥无味、僵化死板,多数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比较陈旧,实行“满堂灌”的教学方法,造成学生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与积极性,无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观能动性,进而导致初中语文教学的水平及质量较低,教学效果较差。新课标下的初中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培养学生主动质疑、思考、求知以及善于创造、创新的能力。
二、如何进行初中语文教学的创新
1.转变教学理念,提高教师综合素养。新课标下的初中语文教学必须积极转变教学理念,改革和创新适应现代教育发展进步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实现高效的初中语文教学。因此,要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与学生多进行沟通与交流,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与教师的关系更加融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全面发挥自身的教学智慧和能力,不断借鉴之前的教学反思,探讨与解决初中语文教学的目的、过程以及自身方法、态度、情境等问题,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教学水平及综合素养。
2.优化教学方法。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来选择或设计合适的语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教师可采用诸多生动活泼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让学生多看、多听、多写。在讲解课文内容时可充分利用挂图、幻灯片和多媒体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让学生感受真实的气氛,更好、更快的进入课文情境,还可以采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型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进一步促进当前初中语文教学方法的革新与优化。
例如我在教《变色龙》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根据小说发展变化的情节在课堂以图画或是幻灯片的形式展示六幅画面,让学生清晰、明了的对主人公的六次变脸进行观察、分析,对趋炎附势、见风使舵的丑陋人物形象清楚的认识和了解。这样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更加全面、生动形象的引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提高理解能力,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3.创设课堂氛围,引导学生提问、思考。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应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环境,课堂教学关系着学生是否能够顺利、高效的进行语文知识学习。教师应积极的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给学生抛出相关联的问题,引导学生提出疑问,进行思考。例如在教朱自清的《背影》一课时,提出问题如:作者描写的为什么是父亲的背影而不是父亲的正面?作者问什么要详细刻画父亲买橘子的背影?如果是你们,会从哪些方面来描写父亲的背影?提出这些类似的问题让学生认真进行思考,并将每个学生的想法表达出来,进行讨论、分析,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进而活跃课堂氛围,使学生更快的学习、理解语文知识。
4.个性化初中语文教学创新。语文教学是一项看似简单却也繁杂的工作,新课标下的初中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语文学科的特点,进行个性化的创新教学,进而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展示初中语文教师的应有的人格魅力;贯彻审美教育,培养、塑造学生与教师的情感、心灵交流,造就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个性;关注学生的心理教育,将心理教育渗入到教学过程中,增强初中语文的学科魅力和影响力,贴近学生的心理发展变化状态。
例如,在学习《皇帝的新装》时,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不同于对课文的理解不同,让学生分角色将这篇童话故事改变成适合表演的剧本;或是根据自己的想法,发挥自身的创新能力,对课文进行大胆的改编;亦或是根据自己的情感喜好,选择一个角色,分角色朗读或将角色人物表演出来,进一步将人物性格特点更好的展现出来。这样的方式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的主动性和展现学生的个性、特点,有利于语文课程的学习,提升教学效率。
三、结语
初中语文教学的创新作为课程革新的先锋,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和创新能力,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素质。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做到转变教学理念,提高教师综合素养;优化教学方法;创设课堂氛围,引导学生提问、思考;进行个性化初中语文教学等等一系列的创新教学,以实现高效教学,促进初中语文教学的发展进步,推动新课标下的现代化教育。
【参考文献】
[1]王大闯.创新教学方法,打造高效课堂――教学苏人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泰格特作品《窗》的思考[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1(12):71.
[2]何小花.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 [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8):199.
一、教育科研坚定我对教育事业的执着
1. 与教育科研的相识相知。2001年,刚刚大学毕业的我,来到绿园区锦程学校,走上了神圣的讲台,开始了我的教学职业生涯。那时,学校的主导课题是《德育系列化研究》――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活动育人。要让学生在校的每一分钟都有所收获。那时的我根本不明白什么是教育科研,而且也“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刚刚走上工作岗位,每一天备课、讲课、批改、复习、练习,已经占据了我大部分的时间,哪里还有时间搞什么科研,认为科学研究应该是科学家的事情,与我们老师有什么关系,科研意识非常单薄。
2005年,很幸运,自己在工作上扎实肯干的态度和取得的成绩得到了校领导的认可,被学校任命为“教科研主任”,主抓学校的教科研工作。从那一天起,科研和我不是毫无关系了。一次现场会,改变了我对教育科研的看法,树立了我的科研意识,让我认识到了教育科研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性。那就是老牌名校――南关区树勋小学的教育科研现场会,这次现场会给了我极大的震撼,一所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科研,教师的专业发展更离不开教科研,而且只能依靠教育科研。通过参加上级教科研单位组织的培训,从思想认识上彻底改变了我对教育科研的看法,可以说科研意识是有了,“知道自己不知道”了。可是,什么是教科研,怎么搞教科研,仍是困惑我的难题。
2008,绿园区教科所组织参加盘石市烟筒山镇中心小学的现场会,我恍然大悟:其实我们老师每一天做的,就是教育科学研究。在教学中发现存在的问题,然后制定整改措施,就已经是在进行科学研究了。什么是课题,问题就是课题。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就可以成为我们研究的课题,而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我们研究的过程,最后得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我们宝贵的科研成果。把这些方法再应用到教育教学中,就是成果推广。现在,我不敢说“知道自己知道”,但我愿意在教育科研这条路上不断探索,直到实现我的理想。
2. 教育科研规划了我的职业生涯。我曾经迷失在教育职业生涯中,日复一日的备课、讲课、批改、复习、练习、考试、反馈,枯燥而乏味,毫无职业幸福感和喜悦感。是教育科研帮我树立了人生理想,是教育科研让我决心不再做教书匠,要做教育家,让我对职业生涯有了规划。
这里的“教育家”并不是对教育问题能在宏观范围内作出决策的专家,而是以教育活动为研究对象,结合具体教育情境能够作出决策的研究型教师。只要我们审慎地看待自己的教学活动,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找出最佳的途径解决问题,这个过程就是我们开展研究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就是最“朴素”的教育家。我们所处的教育情境是最佳的研究场所,学校是天然的研究实验室,学生是亲密的研究伙伴,我们置身其中可全方位地进行观察、分析、推断。这种有利位置使得我们对教育问题比任何人都具有发言权。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发现问题,结合实际情况寻找解决问题的可能方式与途径,并付诸实践予以验证,我们因此具有了“理论研究者”与“实践操作者”的双重身份。在实践活动中提升的正确理论最具有指导性,由这样的理论指导下的实践也最具有目的性。这样,每天上课不再是单调范围的义务,而变成了一种乐趣。就在这样的乐趣中,每一天我都在不断进步。
二、教育科研助推我专业化成长
教师是职业,更是专业。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过程就是每一位教师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是教师提高自身专业能力的过程。教师要真正成为一个专业人员,就需要把握好职业角色,通过不断的科学研究来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逐渐成长为成熟的专业人员。
我是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现代文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我曾经做过一个小课题研究,研究现代文阅读的答题技巧是在七年级讲效果好,还是在八年级讲效果好。经过实践,结论是,学生在七年级的时候,刚刚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此时应该让他们逐渐适应初中考试的各种题型,在八年级的时候讲现代文阅读的技巧,学生容易接受,对于他们的成绩提高很有帮助。又经过不断的摸索,我发现,与其把现代文阅读做专题讲,不如把每一个知识点分解到每一堂课中,学生更容易轻松掌握,还不会觉得枯燥。学生们每进步一点,都会让我欢欣鼓舞,我也不自觉地陶醉在教学研究的天地中。这一切,我都要感谢教育科研。
十年的教育生涯,在不断地磕磕绊绊的前行中,取得了一点小小的成绩,2007年,被绿园区学科研究室领导小组聘为语文学科研究室成员,2008年和2011年两次被评为长春市语文学科骨干教师,2011年上半年,在长春市中小学课堂教学优质课评选活动中荣获初中语文学科一等奖。2011年9月,被评为绿园区学科带头人。每一次荣誉的取得都是对我的鞭策,时刻提醒我,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更让我觉得只有不断努力工作,才能对得起这份荣誉。教学中还有很多课题等待我们去研究,还有很多教学问题要通过研究来解决。“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