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职业教育发展范文

职业教育发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职业教育发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职业教育发展

第1篇:职业教育发展范文

1.招生方面

目前职业教育在招生方面还是存在不规范的现象,随意承诺降低分数线,不考察以前的操行;降低培训费,不遵循填报志愿;不要档案;提前发录取通知等等,这种招生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造成一些人认为中等职业教育只为赚钱,在那里读书的学生就是去混日子,只要出钱,无论什么人都可以进职业学校,无论在校期间怎么度过都能拿到毕业证书。今后职业教育学校应进一步规范的招生制度,必须遵守招生制度,并严格规范操作程序。未来企业应与学校加强合作让学生毕业后能够更好的就业,使初中毕业的学生更愿意主动的接受职业教育,提高学生的质量。

2.教学方面

我国职业教育目前教材多注重理论方面的阐述,而对于实践应用方面却相对缺乏,这就让学生在接受知识上造成了困难,并且所学的专业知识与企业的实际工作也有较大差距,学生在上课时是被动接受,课堂上老师和学校仍然是主题,很难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都被抑制了。如果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加入企业的组织结构和运营模式,从企业各部门的岗位名称,到绩效评估。将班级考核制度转变为班级“工资”制度,实现竞聘上岗以及岗位轮换制度,实现学生在就业前对企运营模式的了解与熟悉。这种方法是一个有效的缩短职业院校和企业之间距离的途径,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1]。

职业教育在培养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态度方面做得不到位,学生毕业后,作为员工在工作中,只是把所学的技能当做赚钱的手段,心里并不热爱工作,更不会把工作当成实现自身价值的舞台。学校应该不断创新德育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将环境育人、活动与社团育人、文化育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育人等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品德高尚、文明守纪、有良好行为习惯与学习品质的合格中职生[2]。

3.成绩考核方面

学生的学业考核是对培养人才的素质和能力的检验,也是对教育质量和效果的检验[3]。具有代表性的职业教育学业评价的理论是多元智能理?以及职业能力开发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可指导学生选择专业方向、分层教学、多元评价;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加大企业评价力度,大力倡导以鉴定机构为主体的职业技能资格证书考核[4]。我国职业教育目前还是主要注重理论方面考核,对于实践能力的考核还是次要的,要想打破这种单纯以成绩考察学生的方式,应该对于学生考核不能是片面的而应该是多方面的,除了对学生期中和期末进行考试外,还要加强对学生平时表现的考察,加强学生对于学习态度和学风的建设,使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为以后更好的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还可以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在考试时除了学校老师外企业员工甚至老板也可以参与考核的评分,从不同角度对学生进行考察。对考试未能通过的学生,必须让其重新进行学习,并直到通过考试后才能毕业,通过这种严格的考核和管理制度才能保证学校的教学质量。

4.师资队伍方面

在我国,目前专门培养职业教育教师的学校很少,无法满足我国职业教育所需教师的需求。即使接受职业教育教师培养者,由于学校的较底要求,因此在学校也无法掌握精湛的技能和深层次理论知识。这两点严重制约了我国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的质量发展。另外,目前职业院校过于看重学历,然而事实证明,高学历占比例高的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未必就更好,教学质量更不一定高。我们需要的是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都具有一定水平的“双师型”教师。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学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很受欢迎,国家也给予了一定的重视,但目前人数仍然不足,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在新的形势下要求教师摒弃原学科体系的建构模式,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对课程体系进行解构与重构、对教学内容进行项目化改造,确立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堂设计;要求引入了生产实际的案例,通过教学改造,融入职业关键能力,使学生职业能力与工作岗位的要求相匹配[5]。

5.社会地位方面

第2篇:职业教育发展范文

1.1第一产业是指农业,包括农、林、牧、副、渔等产业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在农村,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深入改革,农村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年代相比,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第一,在农产品种植结构上不再追求单纯的“以粮为纲”,而是追求“多种经营”方式。第二,在农产品种植管理上不再追求高效率的化肥和农药的使用,而是追求环保农业、无公害农业、绿色农业的路子,使用配方复合有机肥料和无公害农药。第三,在农产品销售上不再追求自产自消和向国家交纳公粮和余粮任务,而是追求粮、棉、油、牧、副、渔等农产品深加工的道路,将产品销往国际市场。第四,在产业观念上不再是只管种田或不管科学种田的观念。而今,现代农民特别追求“从农业技术向工业技术、商业技术、服务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转化或转换。”[1]所以,农民必须接受职业技术教育才能走出“三农”困境。

1.2第二产业是指工业,包括采掘业和制造业等据权威统计资料表明,中国已经成为全世界上最大的钢锭、化纤、汽车、摩托车、洗衣机、冰箱、空调、彩电、电脑、手机的制造中心之一。所以,吴敬琏说“:中国成为二十一世纪的世界中心已成定论。”[2]在这个世界制造中心形成的过程中,要看到产业工人的薄弱一面。第一,中国的工人人数从绝对数量上看占居着国内企业的较大比重,但是目前中国的工人大多是顶替父母的职位而进的工厂,或者是招收的初中生、高中生、中职生和专科层次的高职生,这些职工普遍存在着一个文化层次提升的问题,需要一个接受职业技术再教育和再培训的过程。第二,我国工业企业普遍存在着技术创新程度不高的现象,技术资源缺乏,技术积累薄弱、创新能力不足,所以导致近几年“技工艺”和“高级人才荒”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第三,中国的人力资源市场在农村,至少有两亿的农民闲着无事干,作为工业企业而言是否可以大办农民工进工厂培训活动,将大批的初中文化程度和高中文化程度的农民招收进入工厂,使一大批新型农民成为现代工业的主力军,置此,“应该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而且还要大力发展本科层次的职业技术教育。”

1.3第三产业是指农业和工业以外的其他行业———商业这个产业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下海经商潮的汹涌澎湃,目前已成为一个支柱产业,也是朝阳产业,其吸引力就是高额利润和超额利润,但随着经商队伍的不断壮大,使得原来的第一产业的农民和第二产业的工人不断向第三产业进行产业职能转移,但是这种转移只是一种劳动力资源和货币资本的转移而已,从创造国民经济总收入的角度而言,并没有创造多少社会财富,真正创造社会财富的产业还是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至此,由于经商人员的无限膨胀,使得目前的生意不好做也很难做。比如,经营产品质量低下造成经营盈利很少甚至出现蚀本现象。二是人们的消费观念逐年都在发生变化,例如:在服装类,人们为了追赶时髦,不论从花色上、布料上、工艺上,质量上逐年都在发生不同的变化、某种服装品种购进少了赚钱的机会就少了,购进多了又积压了资金,作为一般商人而言,很难把握住人们的消费观念。在电器类,人们不断地追求款式新颖、功能齐全、物美价廉的电子产品,尤其是电子类产品日新月异,几个月就是一代产品,产品升级换代快,所以人们追捧时尚的思潮也较为迫切,导致经营风险意识增强。至于什么是零存货原理,什么是经济批量原理,什么是经营风险原理,什么是现金流量原理,什么是货币时间价值原理,什么是最佳持有量原理,什么是哈佛经营管理原理,什么是担保抵押规则等等,很多商人无从知晓,完全是凭个人的意志或社会潮流或头脑发热,就盲目进行筹资、投资、进货、出货,忙得不亦乐乎,到头来盈利较少或出现负盈利现象,象这些情况的发生就是缺乏专业知识所致,为了提高商业经营者的经营管理能力、偿债能力、获利能力、贡献能力,所以要进行职业技术教育,要提高职业技术能力。第二,在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作为商人而言,一定要掌握世界贸易游戏规则,既要使中国的产品销得出来,又要引进国外技术含量高的产品,来提高中国人民的消费层次,创造贸易顺差,增强国家经济实力。

1.4第四产业又称知识产业或信息产业该产业包括电讯、电话、信息、出版、新闻、广播、电视、计算机、激光、光导纤维、通讯、卫生等信息部门,主要以电子计算机为主,从事信息的生产、传递、储存、加工和处理等环节。信息业范围很广,其门类富有特色。在金融业中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和风险规避意识和抗风险的能力,防止蚀本现象的产生。在餐饮业既要提高人们的美食文化,又要防止伤害中国人民身体健康的事故发生。在娱乐业,既要提高人们的文化品味,又要防止黄白黑毒瘤给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不管在哪个服务行业,既要做合法、合情、合理的买卖,又要防止犯众、犯法、犯罪的行为。所以,从事服务行业的精英们一定要进入职业技术教育中心进行专业学习和专业培训,提高思想水平、业务水平、交流水平,以及国际服务水平。

1.5第五产业是指智慧产业智慧产业是指教育、培训、咨询、策划、广告、设计、软件、动漫、影视、艺术、科学、法律、会计、新闻、出版等智慧行业。这个产业是二十一世纪的朝阳产业,是智慧高端服务业,具有极其广阔的成长空间和极为光明的发展前景。所以,要对制作技术、意识形态、法律法规、民俗民风了如指掌,做文明的产业传承者和继承者。0062建立财务管理机制,变可能为现实,从制度上确保职业技术教育经费来源

2.1从政府层面而言,建立国民优先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基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在“重大政策”中指出:“各级政府优先保证人才发展的投入,确保国家教育、科技支出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这个政策很好,但如何实施如何到位,笔者有以下设想.

第一,计提的依据可否考虑各级政府当年实现的GDP数据。

第二,计提比例可否考虑4%-5%。

第三,各级政府计提的财政资金可否建立“职业技术教育基金”。

第四,计提的“职业技术教育基金”可否建立专项存款,实行专款专用。

第五,财政部门划拨给教育部门的“职业技术教育基金”可否实行五年一定的方针。

第六,在具体使用上,财政部门可否实行两分制。即一部分“职业技术教育基金”直接核定落实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个接受职业技术教育的国民头上,落实到人,比方讲暂按2%,另2%-3%由财政部门用于集中调节。

第七,在各级政府财政部门核拨到人的具体方法中,不再发放现金而只发放“职业技术教育基金券”。

第八,每个享有“职业技术教育基金券”的城乡居民,可以持券到当地任何一所职业技术培训学院或职业技术培训中心接受职业技术教育。

第九,要谨防冒领、假领、多领和漏领“职业技术教育基金券”的现象产生,可否实行每位居民用双拇指摁红印确认,并录入计处机联网认证系统中。

第十,防止倒买倒卖“职业技术教育基金券”的现象产生,同时也实行计算机验证双手拇指摁红印的办法,确保每位居民享有职业技术教育的权利。

第十一,如果已获取“职业技术教育基金券”的持券人因病因故死亡或特大功能时,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应凭死亡证明和病因证明实行注销制,防止转让、赠与与倒卖等现象的发生。

2.2从城乡居民层面而言,改革城乡居民消费观念改变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是当务之急,现代居民几乎大多数都有自己的楼房或平房,家用电器、家具用具、衣着打扮几乎是日新月异,尤其是在娱乐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唱歌跳舞不再是“阳春白雪”的事,这就很好,但也有的玩出了格,殊不知,这种消费方式就必须改变,能否将一部分不该浪费的资金节约下来,用于自身或子女的文化素质或劳动技术水平的提高之上,增强居民自身的劳动技能素质。

2.3建立专用基金制度在制度保障中,有的家庭产业很大,年收入水平也很高,笔者建议能否考虑将每年的净收益建立五项基金:一是扩大再生产经营基金,二是投资理财基金,三是教育发展基金,四是消费生存基金,五是后备基金或风险基金。比如,某个家庭的年净收益为10万元,可以分成5个等份,每份留有2万元的基金,年复一年,家庭的各项基金的积累额度就增加了,所以粒米成箩,滴水成河就是这个道理,而且还要将五项基金建立专项存款,每项基金建立一个专用的存款折或存款卡,只有这样才能够做到专项专用,做到量入为出,做到不寅吃卯粮,做到不提前透支,做到有备无患,正如所教导的那样:“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第3篇:职业教育发展范文

[关键词]职业教育;职业学校;教育改革;发展;校企合作

一、概况

教育工作是一项没有定数的工作,每个教育工作者都拥有不同的方法,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本研究中提及的方法并非绝对。但本着对教育工作的认真、负责的态度,走近学生,发现他们的优点,激发他们的潜能,促使他们健康快乐地学习,相信能够帮助他们成长为社会所真正需要的技术型人才。

二、职业教育的现状

(一)招生门槛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低

职业教育学校的学生虽与普通学校有所不同,从行业需求角度而言,职业教育中的经验技术大于理论知识,学生毕业后即可参与专业技术工种的工作。在这类学校招生之初,对学生的文化成绩要求并不高,于是这类学校中的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平均值远远小于普通学校,课堂中也易于出现多样的不良行为,扰乱课堂正常教学秩序,课堂学习效率低。

(二)不当的课堂管理方式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管理失范的教师在课堂上缺乏适当的管理,也是诱发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重要因素。职业教育学校课堂教学问题由来已久,学校在加强规章制度的同时,还应对教师课堂管理方式进行培训。纵观近些年的职业教育过程中,教师大多关注于对学生知识的传授,而忽略对课堂的管理,或者有心管理,却无从下手,管理后效果甚微或起到相反的作用。

(三)心理和社会因素引发课堂不良行为

在我们对比过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课堂表现的时候,可以明确地发现:在职业教育课堂上学生出现不良行为的几率和频率远远高于普通学校的课堂。职业教育学校的教师也明确表示他们在教学过程力不从心的程度远远大于普通学校的教师。通常职业教育教师对自身的教学成果缺乏自信和较高的期盼值。职业教育课堂上出现的问题,并非是学生本身或者教师本身的问题,更多的是社会因素和学生心理因素造成的。教师的本意是友善的,希望指出学生的错误,帮助学生成长,但是学生却错误地理解教师的意图。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在师生之间存在交流的误区,在理解过程中产生不一致的地方,而这些不一致会被不断放大,最后变成师生之间的矛盾。

(四)无目的学习使中职生对学习失去兴趣

人生就像赛跑,终点是我们的目标,我们始终在通往终点的道路上不断努力。失去目标,也就等同于失去前进的方向,成为盲目在海中漂流的小舟,努力与否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很多职业学校学生抱着混过一日算一日的心态,整日游手好闲,不知道自己将来能做什么、要做什么。社会对这一类学校学生的尊重感和就业期望值普遍偏低,这也促使他们认为学习无用、放弃学习。过往一些学生毕业后不理想的工作环境,也会促使仍未毕业的学生对学习失去希望,在内心深处产生学习无用论的观念。

三、改变职业教育现状的有效途径

(一)提高教师综合能力

学习课堂管理知识当外界对职业教育存在异议的时候,改变现状最好的办法就是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和形象。首先就是要提升教师团队的综合能力。教师作为职业教育改革中的践行者和完善者,其专业能力发展至关重要。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借着互动的机会,教师可以及时调整所适用的教学方案。同时,教师应对课堂不良行为有一定的预见性,可以不定期地与学生讨论学习的相关规章制度,提高学生对制度的认识。

(二)加强校企合作

合作是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主流态势。职业教育在我国的发展不是很长,它是古代传统的师父收徒弟、口传心授的升级版和学校系统教育版。在职业教育中,职业教育学校可以与该行业的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让学生能够将学校教育中的理论知识尽早地融入实际操作中。这种实习可以每一学期都设置,时间不用很长,但是要与这一阶段的课程相适应。在阶段性的实习结束后,学生又可以带着实习中的经验和问题回到课堂中,有针对性地就问题进行讨论和再学习。这种反复的教育方式,相信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和学习效率。同行业的校企合作,对学校和企业是双赢的选择。一方面,学校可以借用企业的产业培养和训练学生,将文字知识转化为技能经验。另一方面,企业可以借用学校的资源研发新的技术,对原有技术进行升级,在吸收职业学校优质毕业生的同时,也能够把企业员工送入学校进行统一的、有针对性的培训。

四、总结

职业教育是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教育,从教师、学生、社会、企业等多方面着手进行改革,相信能够帮助我国的职业教育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佟恒敏.中职生课堂问题行为管理策略探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2).

第4篇:职业教育发展范文

职业教育是一定社会组织帮助人们走上职业道路的各种措施体系的总称。其中包括对青少年学生的就业教育,也包括对已就业人员的继续及转岗教育。无论哪一种,其宗旨都是使接受教育的人能够选择合适的职业和胜任日后工作,从而较好地完成个人职业定向的过程。

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发展职业教育,不仅是教育调整结构、加快发展、协调发展的战略重点,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更是一项积极、稳定、长远的就业促进政策。职业教育涉及千家万户,连接着亿万人民群众的生活、发展问题,与经济、就业有着天然的、内在的联系。职业教育在世界工业化过程中不仅成为许多工业强国崛起的“秘密武器”,而且也解决了大量农村人口的城市化就业问题。世界进入后工业化阶段以来,科技进步、产业结构调整、劳动组织优化在促进经济跨越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就业问题,为此各国采取了各种促进就业、解决失业问题的政策措施,其中最为有效、被誉为积极的劳动就业政策的措施,就是大力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在国际上,积极的劳动就业政策,也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原副总干事长早在1999年第二届世界职业教育大会上提出:“每个国家不论发展状况如何,必须努力革新其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以解决下一个世纪的就业问题。”

三、职业教育是解决就业问题的一把“金钥匙”

无数的实践证明,职业教育在改善就业问题中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比如“双元制”职业教育发达的德国,其青年失业率比世界其他发达国家低得多。根据世界经合组织(OECD)报告,2002年,德国青年绝对失业率为9.7%,而OECD国家平均为13.1%。这与其职业教育的发展是分不开的。职业教育在世界工业化过程中不仅成为许多工业强国崛起的“秘密武器”,而且也解决了大量农村人口的城市化就业问题。我国人口多、劳动力多,特别是农民多,解决好就业问题要比发达国家具有更大的难度。但同时,发展好了职业教育,对缓解日益严峻的就业矛盾效果就更加明显。所以,采取积极的劳动就业政策,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在我国也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成功政策。改革开放以来,各级各类职业院校向社会输送了6000多万名毕业生,为城乡劳动者提供不同形式的职业教育和培训达14亿人次,极大地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改善了劳动力的技术结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力资源保障。

四、我国发展职业教育取得的成绩

第5篇:职业教育发展范文

关键词:发展目标“十一五”规划三大思考

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了“十一五”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主要包括七类发展目标,涉及到经济增长、增长质量和效益、自主创新、社会发展、改革开放、人民生活和民主法制等方面,前三类是经济发展的目标,后四类是非经济类发展目标。职业教育发展成功与否,直接或间接关系到“十一五”规划目标实现的质量与效能。为此,2005年11月,国务院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并《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职业教育“十一五”期间的“四大工程”、“四项改革”和“四个计划”发展战略目标和重要任务。笔者认为,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目标主要问题不在于满足“量的增长”,而在于如何“实现目标,确保目标的‘含金量’”,确保职业教育发展增长的可持续性和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发展目标的指标化与定量化之思考

“十五”大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其核心概念是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这是对西方科学精神和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融合的结果,是一种“智慧的发展观”。“发展”起初并不是一个问题,而是一个答案,一个用来回答“匮乏”问题的答案。匮乏是相对于需要而言的,而需要是有高低之分、新旧之别的。因此,《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以“增长为核心”的发展也是一个涉及我国经济社会稳定和“建设和谐社会”合法性的“硬道理”与“战略目标”。

《决定》和“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基于我国就业和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两个大的变化,一是社会劳动力就业需要加强技能培训;二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更多的高级技工,因此,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发展对于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使我国经济建设切实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轨道上来,具有重大意义。《决定》提出的“十一五”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目标,具体包括“四大工程”、“四项改革”和“四个计划”,其要旨在于:首先,进一步审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即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视为:是推进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迫切需要、是促进社会就业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作为振兴经济、增强国力的战略选择;其次,构建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力求做到“四个必须”,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再次,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提高职业院校办学水平和质量;最后,面向市场、整合社会资源,多元化办学,推进职业教育体制改革。现在的关键问题在于如何依据《决定》提出的发展战略目标框架,合理科学地设定全面和具体的规划目标体系,尽可能将这些目标指标化、定量化,即提出的绝大多数的目标是有明确的指标,可定量的、可测定的和可评估的。

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职业教育成功经验证明:发展目标的指标化和定量化,有助于体现职业教育“绩效责任制度”(accountabilitysystems)的建立。所谓“绩效责任”,就是通过管理(management)取代行政(administration),籍由市场(markets)、契约(contraets)替代官僚体制(bureaucracy)。职业教育绩效责任的内涵,也就是要回答:谁(who)?应该负责什么(what)?以及对谁负责(whom)等问题。正如经济学专家胡鞍纲在《尽可能将发展目标指标化定量化》一文中指出的那样,“发展目标的指标化和定量化,是国际社会的通行做法”。他认为,发展目标指标体系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市场经济转型和开放条件下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要区分三种不同的作用,即政府与市场的各自不同的作用和它们之间的互补作用。根据公共产品、私人产品和混合产品的不同类型产品和服务,来划分三类不同的领域:由政府提供或干预的非竞争性公共服务领域;私人产品和服务竞争性市场领域;由政府适当干预、指导并利用市场机制的混合产品和服务领域。为此,他提出发展目标的指标体系包括:责任性、预测性和指导性等三类。

《决定》中提出的“四大工程”目标,即技能型人才培养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农村实用性人才培训工程和城市职工继续教育与再就业工程,而其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各级政府责任性(如政策保障、投入问题、基础建设、教育资源整合和社会环境等)、加强对职业教育发展规划、资源配置、条件保障、政策措施的统筹管理的力度,研究解决职业教育发展重大问题的效度和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优先政策与措施等。《决定》指出,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主要在地方。而地方政府的指标,主要体现在执行力和创新发展力两大方面,具体包括就业准入制度的实施、地方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的规划和人才培养规格、类型、层次的规划以及就业服务体系的完善。

二、发展目标的主体地位之思考

现今世界职业教育可分为三大模式,即学校职业教育模式、企业职业教育或职业培训模式和双元制职业教育或职业培训模式。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职业教育经验和特征对我国职业教育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和实践的借鉴意义;职业教育发展目标的主体地位是通过国家立法和政策优惠确定的,政府和企业、行业在发展职业教育中起主导作用,国家通过立法和优惠政策对政府和企业均有明确的要求和引导,规定职业教育方面的投入,要求企业必须提供相应的实习场所和条件,否则需要支出经费请行业内相关的企业代为提供培训岗位,一方面保障职业教育的基本条件,另一方面履行主体地位的法律义务,即为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承担提高劳动者职业能力的职责。

综观世界职业教育的发展多元化趋势,呈现出市场化模式、计划性模式、市场与计划混合模式、政府和企业、行业共同承担模式以及普职渗透模式,但其间共同的特点在于:政府和企业、行业的“两个主导作用”互相融合。事实上,职业教育的主体地位是发挥“两个主导作用”的基础,现在的问题是:我国企业、行业在职业教育发展中“主体地位的缺失”,至今的《决定》仍旧停留在“鼓励”或“倡导”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发展事业的“一般性号召”要求上。为此,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呼唤“企业、行业主体地位”,不仅是职业教育体制改革“不可回避的命题”,更是职业教育发展“本质内涵的具体体现”。上世纪90年代中,我国许多地方纷纷进行所谓的“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将企业、行业所办的职业学校和培训职能收归教育行政部门、社会团体管理和实施,其带来的“严重后果”和“沉重代价”便是:技能型人才数量和质量“匮乏”;学校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与劳动力市场“脱节”;毕业生缺乏“就业竞争力”;教师没有实践经验,专业化发展遇到“瓶颈”;职业教育课程设置“愈趋普通教育化”,丧失职业教育特色。如果说,企业、行业从前所办的职业学校留有“计划经济的烙印”,那么,现今职业教育呼唤“企业主体地位”,则更多是顺应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企业、行业主体地位不仅仅局限于企业办学,而现在无论是功能或是作用范围更为广泛。企业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其意义和作用主要体现在:

1.企业、行业的需求和预测,有助于制定职业教育和培训规划,提升职业教育应对劳动市场变化的适应能力;

2.企业、行业在开发制定本行业特有工种职业资格标准,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和颁发证书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话语权”;

3.企业、行业在参与国家对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的教学评估和相关管理工作方面,赋有“雇主”和“劳动力市场裁判或鉴定师”的“双重身份”;

4.企业、行业在培训员工和实施继续教育的过程中,一方面提升了本行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又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奠定了基础;

5.在培养技能型人才、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提升毕业生和受训者的“就业竞争力”方面,企业、行业不仅提供顶岗实习、工学交替的机会、基本条件,而且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提供了规划思路;

6.企业、行业的主体地位,有助于遵循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带来的不仅仅是职业教育办学体制的多元化和投资融资、资源调整的多元化,而且密切了教育与经济、学校与企业、育人与用人、学业与就业的联系,企业、行业的需求、市场的要求成为职业教育改革最强劲的“源动力”。.澳大利亚的成功经验业已验证,企业、行业在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中的“主体地位”,其贡献就是确立了职业教育的品牌地位和为质量提供保障。具体做法包括:通过9个行业技能委员会开发“培训包”(Trainingpackages),建立质量保障体系,开发职业教育与培训项目。

三、发展目标的关系之思考

为了实现《决定》中所提出的发展目标,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新的科学发展观,本质和核心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根本目的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那么,以人为本的职业教育科学发展观,就晕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全面协调职业学校内部不同群体的人与人、普通教育教师与专业教师、实训教师工作以及劳动市场与人才培养长远目标之间的关系,保证职业教育学校、高等职业学院的可持续发展。这种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观是对见物不见人、求量不求质、求规模不求内涵、求当前不求长远的片面发展观的否定。为此,须处理下列几个关系:

1.就业准备教育与升学预备教育的关系,职业教育的本质内涵就是“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我国职业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又有许多失败的教训。其中最值得反思和令人关注的课题便是:职业教育的发展理论或概念仍聚焦于社会需求层面、经济发展需求层面,很少或者根本没有从人的“个体需求”、“个别差异”、“多元价值”和“终身教育”等层面去建构职业教育发展概念。事实证明:现代的职业教育不仅已经摆脱了过去的从属工具性质,而且正在日益成为整个社会发展的基础,成为人类发展的重要手段。如果说,传统的职业教育“使无业者有业”,那么,现代职业教育则是“有业者乐业”,就业不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的手段”和“人生价值实现的重要途径”。现代职业教育已经和正在实现几个转变:即职业教育从“终结性”转向“阶段性”和“终生性”;职业教育目标从单纯满足“就业需求”走向“就业和创业并举”,从“找工作岗位”到:自主创业”;职业教育内涵从“职业预备教育”延伸拓展为“职业预备教育和升学预备教育”或“人生预备教育”;职业教育的“工具”发展成为一种“生存教育”和“一种生命的存在方式和生命的连接”的手段和途径。”这是因为马克思早就论述过,劳动力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劳动力要素本质上是“人格能量释放的结果。”因此,现代学校职业教育除了为学生的就业作准备,更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满足多元需求。况且,我国职业教育面临“劳动力过剩条件”的现状,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部分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以升学和就业并重,不妨是一种选择。

2.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决定》中提出:“十一五”期间职业教育发展量化目标:即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达到800万人,输送2500多万名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1100多万名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每年培训城乡劳动者上亿人次。规模的目标固然重要,但质量更为重要。因而关注职业教育与培训质量,提升就业竞争力的研究,必须与研究科学定位和内涵发展建设同步进行,进行整体性研究。事实上,职业教育院校是否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校企合作经营机制等原则,检验的标准不是其一时的发展速度、发展规模、办学条件等优势,而是在市场化发展进程中和普通教育政策“不对称”条件下,继续打造“可持续发展实力”与经受瞬息万变市场的考验。因此,提升职业院校核心竞争力则是当务之急。

广义地讲,首先需要对各级各类职业学校类型定位、培养目标定位和教育市场定位加以明确。并通过这种明确,与其他学校作一市场区隔。这应当成为职业院校打造核心竞争方的二个前提。广义地讲,职业院校类型定位和市场定位应包括学校经营方式定位;专业发展与方针定位、服务行业与企业定位以及生源市场定位、服务区域企业与行业的定位。学校经营方针定位,从最一般的意义讲,指的是在“发展”和“追求”经营和可持续发展,经营方针之间作出选择。专业发展与方向与此相应的品牌课程的定位指的是:学校需要明确是以学历教育为主,还是包括学历、非学历的教育多种形式并存。在有了明确的劳动市场定位之后,就可能明确自身的经营策略。当然教育经营策略有别于产业、企业经营策略,但就其本质而言,又具有许多共性,涉及到场心竞争力的市场占有率、市场的影响力和品牌的辐射影响力。简而言之,在教育市场方向体现在生源质量、专业的吸引力与知名的品牌产业的营销力。殊不知,生源的质量和数量是职业院校生存的“第一桶金”。

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来自职业院校内部、内部核心机制,来源于这个内部核心机制是否能够使职业院校与普通院校共同互动发展关系,而非其专业名称和学校声誉等外在表现。

我国职业院校发展历史和水平与普通教育学校相比存有一定差距,其中最突出体现在:没有真正形成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等值”地位、生源质量的“落差”、投资与政策未能享受“公民待遇”。基于上述,在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市场差异性大、政策严重不对称,专业设置“同构性”倾向严重条件下,职业院校采取或选择提升核心竞争力对策主要有下列四条:

一是根据自身发展成功经验和比较优势条件。科学定位、错位发展。具体包括学校类型定位(偏重人才生产、技术应用教学型)、培养目标定位传业智能应用性人才)、生源定位(以本区域为主或是跨区域)、毕业生源流向定位(主要面向中小企业、民营企业、新兴产业、三资企业和生产企业等)。

二是注重品牌专业建设与市场需求互动发展。加大专业建设投入和品牌专业、品牌课程营销策略,实现“两个零距离”(教育教学和社会需求零距离、学生职业素养、职业能力和岗位需要零距离),全面推进学院课程、教学和评价整体、同步改革与专业协调发展的格局。

三是以骨干专业建设和品牌课程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在相对稳定教师队伍的前提下,拓展教师来源多元渠道,引进骨干教师,改变教师队伍专业结构、年龄结构和职称结构不相适应的现状。为教师创设专业发展的“个性和自我发展”空间。倡导教师参与校本研究,创新教学与培养模式,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与就业竞争力。

四是重构职业学校管理体制,不断提高管理绩效。逐步实施“管理重心下移、压力传递的绩效责任制”。也就是说,学校层面加大服务功能、协调机制和引领战略发展思路;加大专业建设力度,不断创新和改革教学、课程与评价的常规工作,真正形成“教师治教、校长治校和政府谋发展战略”的良性互动、促进机制的格局。

第6篇:职业教育发展范文

关键词:城镇化;职业教育;政府参与

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与农村劳动力不能充分就业紧密相关,很多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再就业能力明显不足,这就使得小城镇的职业教育问题显得尤为突出。我们通过调查发现,目前我国在职业教育改革方面所做的尝试基本上集中在大、中城市,而劳动力大量剩余、更需要职业培训的小城镇及农村在这方面的发展却比较缓慢。我国小城镇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一)教育资源匮乏影响小城镇职业教育水平

我国各层次的优质教育资源都集中在大、中城市,而小城镇的教育资源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无法与之比拟,职业教育的发展也受到较大的制约。

我国城乡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存在很大的差别,农村人口受教育年限明显偏低,这种差距直接影响了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进而影响其接受职业教育的质量。

我国曾经有过与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制度相似的职业教育模式,即隶属于各行业或大企业的技术学校,为企业定向培养技术工人,在当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随着国有企业的改革,技校与企业脱钩,教育资源需要重新整合。大,中城市的技校大多采用合并的方式,形成规模优势,向高层次学历教育发展。而小城镇的技校却因为失去了企业及行业的依托,发展陷入困境,造成了小城镇教育资源缺少而现有资源又不能充分利用的矛盾。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实行高等职业教育,完成了义务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及高等职业教育的有效衔接。但是,与中等职业教育相比,小城镇的高等教育资源更加匮乏,而且小城镇的大量劳动力更需要的是劳动技能的培训,正规教育机构不能为其提供所需的服务,在小城镇中开展的劳动技能培训大多是个人或企业以盈利为目的而进行的,教育水平受到较大的限制。

(二)劳动力单向流动影响小城镇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劳动力的流动日益活跃。但是,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劳动力基本上呈单向流动的趋势,即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镇,城镇剩余劳动力流向大、中城市。这种劳动力流动的特点一方面使得教育资源更加集中在大、中城市,另一方面也给按地区实行的职业教育带来困难,难以形成有效的职业教育体系。

(三)经费不足影响小城镇职业教育质量由于小城镇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职业教育资金严重缺乏。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比,侧重培养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应用性人才,因此实践性教育环节及具有实践经验的师资力量就显得尤为重要。由于缺乏实习基地和实训设备,教学手段落后,教学仪器设备陈旧,图书资料短缺等同题,小城镇职业教育质量无法保证。

(四)办学模式单一导致专业设置不符合地区经济需求

小城镇职业学校绝大多数由普通高中改制而成,长期以来形成了以专业定向为主导的教育模式。政府的指导及直接参与较少,这就使得一些学校为了扩大生源。不顾自身办学条件,不管地区经济是否需要,师资设备是否具备,盲目招生,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商业化倾向,什么专业赚钱、投人少就办什么专业。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各地区的职业教育中管理类、财经类、电脑类培训出现了较严重的过剩现象,而需要高投入的制造类专业培训却很少。

小城镇职业教育发展中政府参与的必要性

目前政府部门在职业教育立法。职业学校管理、就业指导及职业资格考核等方面已经作了大量的工作。但是,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小城镇的职业教育与大、中城市相比存在着更多的制约因素,这些问题单纯地靠市场整合是无法完全解决的,必须加大政府参与的力度。

(一)政府参与才能实现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

目前小城镇的职业教育机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专门的职业教育学校。从行政管理上隶属于教育局。招收对象主要是应届的中学毕业生,实行的是学历教育,国家财政有相关的教育经费,但是数量有限,在教学内容上缺乏统筹管理,大多数学校为了生存会选择资金投入少的热门专业。另一种是各种短期技能培训班。由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管理,招收对象主要是各种就业及再就业人员,培训内容与国家的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密切相关,劳动管理部门只负责考核,不直接进行培训,国家资金投入很少,主要靠市场化经营。

由于没有明确的职能划分,职业教育存在双重管理的现象。一方面教育部门设立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学校及化学校,在这些学校里既有学历教育也有短期的职业培训;另一方面劳动部门按照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举办各种职业资格培训。这种双重管理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小城镇职业教育的对象主要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些受教育者处于社会的底层。一方面自身的文化程度较低,经济能力有限,另一方面所处的环境比较封闭,信息不畅,在职业教育的选择上处于弱势。在这种情况下,完全依靠市场机制是无法保证受教育者的利益的,也不利于地区经济的长远发展,政府必须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起到一个桥梁作用,一方面对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对教育机构进行引导和规范;另一方面加强对受教育者的指导,提高实效。

(二)政府参与就业指导才能有效提高受教育者的就业能力

农村剩余劳动力面临着就业信息不畅的困难,而市场化的职业教育机构并不能起到较好的指导作用,这种属于公共性的服务,企业出于经济利益考虑是不愿意主动承担的。在小城镇中,可以充分发挥我国行政机构健全的优势,由政府组织建立就业指导体系,增强职业教育的针对性。我们在广东省调查时了解到,一些地区由政府出面组织已经建立了较完善的职业教育及劳动力管理网络,具体措施如下:

居(村)委会在职业教育与就业指导方面起到上传下达的桥梁作用。居(村)委会不直接组织培训,而是将本社区内相关人员的资料上报到上级主管部门,由市、镇政府统一组织培训及推荐就业。

由于广东省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是劳动力输入型地区,劳动力需求较大,因此,政府在劳动力培训及就业指导方面采用了上述的管理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种模式在一些经济不发达及劳动力输出型地区并不一定完全适用,但是政府根据本地区具体情况参与就业指导是完全必要的,这样可以帮助受教育者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培训内容,提高就业能力。

(三)政府参与才能促进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完善

目前国家在服务行业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培训管理及考核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未参加培训及考核不合格人员不能进入相关的岗位就业。这种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实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很多职业培训机构的培训内容直接与证书考试挂钩。但是我们通过调查发现,目前的职业教育缺乏系统性,存在单纯为考证而培训的现象,培训机构良莠不齐,培训质量难以保证。而且有一些企业没有严格执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存在无证上岗的现象。我国目前的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还不够完善,与实际需要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很多持有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并不一定真正具备实际劳动技能。市场化的职业教育机构不会主动承担这种责任,而只能由政府组织相关机构进行研究,进一步完善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监督制度。

(四)政府参与才能促进教育界与产业界的合作

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与经济建设联系最直接、最紧密,而校企合作就是实现这种联系,并发挥职业教育功能的最佳方式。我国小城镇职业教育校企结合相对薄弱,缺乏有效的运行机制。由于经济利益的原因,企业只希望招收有职业技能的劳动者,但是不愿意承担对其进行职业培训的责任。要想解决这一矛盾,必须由政府进行协调并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保证产业界在职业教育中承担相应的责任,提供实训场地,进而保障职业教育的质量。

小城镇职业教育发展中政府参与的方式

(一)完善法律法规及监督机制

根据我国小城镇职业教育功能和发展状况,有必要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法》中关于小城镇职业教育发展的规定,规范和支持小城镇职业人才培养发展战略的实施,制订同《职业教育法》相配套的企业人才录用法。用法律的手段使职业培训与国家职业标准相衔接,提高职业教育证书的权威性,依法规范教育行政职能,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认证制度,以法制化推进小城镇职业教育的发展。

(二)加大对小城镇职业教育的投资

随着职业教育在一个国家教育体系中重要性程度的提高,教育资金来源更倾向于多元化,除了国家投资外,企业、个人的投资比例也在不断增加,但是目前大多数国家的职业教育投资还是以国家投资为主。例如:新西兰的职业教育经费有70%是政府投资,22%来自学费,8%来自社会资助等;美国社区学院的经费有50%来自社区税收收入,25%来自政府拨款,25%来自学费。我国小城镇的职业教育对象主要是农村人口,其经济能力与大、中城市相比有较大的差距,完全靠个人无法负担高昂的教育费用,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因为贫困无法接受良好的职业教育,因为没有接受良好的职业教育无法提高就业能力摆脱贫困,只有国家加大对小城镇职业教育的投资,才可以改变这一状况。

(三)对现有教育资源进行整合

小城镇中社会力量办学的职业教育机构规模小、师资力量薄弱,主要以赢利为目的,除了学费高之外,教育质量也难以保证,且办学者大多没有将教育培训机构做大做强的长远目标,而职业高中、中专院校等却普遍存在着生源不足的问题。政府相关部门应对本区域内的教育资源进行整合,避免低效率重复,实现优势互补,把职业教育做大做强,达到规模效应。

(四)对职业培训内容进行指导

政府部门应对培训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大纲编制等问题进行全面的指导,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需要对培训内容进行调整和改进,由政府组织专业人士按照一定的程序;通过调查市场需求变化,分析各职业所需要的主要专业能力,随时对职业培训内容进行具体的指导。

(五)促进企业与学校的合作

政府部门应制定相关的政策促进本地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活动,为受教育者提供实训基地及就业机会,并加大与其他地区企业的联系,为流动劳动力提供相应的职业教育,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收集企业用工信息,和企业开展“订单式”的培训,提高职业教育的针对性。

第7篇:职业教育发展范文

产业发展水平决定职业教育发展水平,也决定校企合作的形态。纵观世界职业教育发展史,在传统手工业时期,职业技能培训采用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在大工业时期,传统学徒方式已不适应大规模培养人才的需要,学校形态的职业教育应运而生;在知识经济时代,现代产业发展对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生产一线的工作人员不仅要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而且要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团队合作和创新精神,只有工学交替的校企合作教育形式,才能适应培养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的要求。这样,校企一体化办学就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校企一体化办学是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各利益相关者长期博弈、合力推动的结果。政府、行业、企业是校企合作中的重要利益相关者。政府以社会公益为目标,在总体财政投入有限的情况下,通过政策、财政、金融、法律等手段,调动行业、企业、社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以争取更多社会资源的投入。行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动因来自于对行业技术和人才发展的关注,参与办学的程度受到行业自身组织化程度的影响,行业发展越成熟,指导、协调、监督的功能越完备,参与办学的程度也就越高。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程度的高低主要决定于成本收益关系。在粗放式生产经营阶段,企业对人才、技术的需求并不是很迫切,再加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为企业提供了一个较大规模的人才"蓄水池",因而对校企合作并不是很热情。只有当企业难以从外部市场获得人才和技术时,才会转向寻求与学校合作来培养人才,校企深度合作办学才成为可能。

校企一体化办学是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发挥作用的结果。

首先,职业教育是一种跨界教育,跨越了职业与教育、企业与学校、工作与学习的界域,具有显著的开放性。校企一体化办学有利于职业教育与产业、行业、企业建立密切合作关系。

其次,职业教育是一种实践教育,其教育对象需要在工作与学习之间进行快速转换。校企一体化办学有利于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教学组织形式的实现,在组织内完成理论与实践、学与做的快速转换,加快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第8篇:职业教育发展范文

论文摘要:就业导向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业教育应从优化专业结构、改革课程体系、拓宽就业渠道、强化就业指导、实施创业教育和完善评估制度等方面入手,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自适应之路。

在当前普通高中和高校大面积扩招、职业教育受到严重冲击并陷入办学困境的现状下,“以就业为导向”思想的明确提出,有利于我们重新审视职业教育的基本职责,科学确定办学方向和教育模式,坚定抓好职业教育质量的信心。

“以就业为导向”,是对“以市场为导向”思想的进一步深化和升华,在实践操作中必将引起各方面、各层次上的变革。在大批毕业生难找工作的今天,它的提出更具有现实意义,体现了职业教育新的政绩观,也是求真务实作风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

一、就业导向对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与定位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要求我们培养出的学生应该是市场上需要的、抢手的、有一技之长的高素质劳动者。即学校教育与社会用人需求之间的“零距离”、“零适应期”。为此,职业教育必须树立“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理念,把握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及改革方向,抓紧课程改革的专项研究,主动抛弃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重招生轻就业、重培养轻出口”的做法,努力构建起“招生、培养、就业”三位一体的统筹协调、良性互动的机制。

二、职业教育主动适应就业导向的发展思路

1.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优化专业结构

专业设置是社会需求与教学工作紧密结合的纽带。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就业后能否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与变化,与专业设置是否合理有着密切的关系。职业学校只有不断地调整服务方向,优化专业结构,增加社会急需的新专业,改造就业形势不好的旧专业,取消没有就业市场的老专业,使新旧专业相辅相成、合理搭配,才能适应社会对不同人才的需求,拓宽学校的发展空间,增强学校抵御职教改革带来风险的免疫力。

在调整和设置专业时,职业学校要吸引行业、企业专业人员参与,并同当地的劳务部门、人事部门长期合作,共同开展市场调研(当地政府起组织协调作用);以就业市场的需求为导向,主动适应劳动力和人才市场对各类毕业生的需求变化,力争建立起劳动力市场需求分析、人才预测及定期公告制度;然后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增、减、撤、并专业,确定现有专业招生的数量。真正做到“围绕产业办专业,办好专业促产业”,缓解学校办学和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实现企业需求与人才培养之间的“零距离”。

2.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是指根据一个或几个相关职业群对从业者的素质要求,从众多知识、能力要求中筛选出来并按教学规律组织起来的内容及其实施过程。在筛选、组织课程内容时,必须以职业分析为前提、依据,教学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一方面保证职业岗位对从业者的必需要求,同时兼顾职业学生文化基础薄弱的现实。职业分析要从社会需求分析、行业分析、教学分析三个方面逐步展开,根据社会对技术人才规格的需求、对毕业生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的要求,来确定专业设置意向、培养目标与人才特色、课程内容与可行程度等。

在课程结构上,“宽基础,活模块”模式符合当前就业导向的要求,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该模式强调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主线,以职业或职业群为基础,让学生先接受职业群共同的基础教育和基本技能训练,再依据学生个体的兴趣、能力以及社会需要,选择不同职业(或专业),接受专业基础理论教育,学习专业知识,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模块式的课程结构,教学目标明确,有利于职业学校以主干专业为龙头带动专业群的建设,有利于通过调整相应的模块,使毕业生更贴近需求,既具有较大的就业弹性和适应能力,又具有职业针对性,做到了“产销对路”。

3.组建职业教育集团,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当前,我国职业学校在布局上、管理上很不合理,存在着部门分割、行业分割以及行业与地方之间的分割,各地区间的发展也很不平衡。主要表现为:职高、技校、中专之间专业重复,软硬件资源不能共享融通,基础设施重复建设且非常严重;热门专业一哄而上,而投资成本高、建设和回报周期长的专业很少开设,造成急需专业人才的缺乏甚至断层;管理体制上条块分割、各自为政,难以发挥整体规模优势;每逢招生季节,火拼撕杀、相互拆台,搞不正当竞争。这些问题导致了严重的不良后果。

职业教育集团可以将教育领域中分散的职业学校以集团形式有机地组合起来,并可跨地区跨行业吸引、吸收企业的参与或赞助,形成“强强联手,以强扶弱”,通过统一管理、宏观调控来整合内部资源,运用现代企业的经营模式按市场需求办学,从而为学校、行业和企业构筑了一个同舟共济、各尽所能、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平台。职业教育集团的规模优势、先进经验、管理模式、教育理念、品牌效应,有利于吸引和加大教育投资,实现软硬件资源的共享与互补(包括师资力量);有利于调整专业布局和课程结构,推进职业学校的学分制改革;有利于校企合作,开展定单式教育;有利于充分发挥就业导向,建立产学研三结合的长效机制,最终增强职业学校的办学实力和影响力。这有点类似于当今欧盟国家之间的减少壁垒、加强合作交流的做法。

上海市在整合职业学校方面树立了典范。2003年底完成的“上海市百所职校重点建设工程”,统筹优化中专、职高、技校和成人中专四类学校的教育资源,大力开展“订单”培养和“企业冠名班”模式,为企业“量身定做”人才,实现了教学与就业岗位的有效对接,彻底改变了中等职业学校的格局和面貌,大大提升了上海中等职业教育的综合竞争力。上海电机高等专科学校主动构筑“覆盖上海各大行业、高新技术企业的人力资源供求信息网络”的经验也值得职业学校学习和借鉴。

4.强化就业指导教育、增强学生服务意识

(1)大力开展就业指导训练

职校学生由于年龄尚小,对社会、对职业、对自己都不甚了解,在选择职业发展方向、就业岗位时难免会有很大的盲目性和犹豫性,这就要求职业学校应从长计议,将就业指导教育融入教育教学改革的全过程。首先要成立由主要领导负责的专门就业指导机构,负责就业推荐、指导训练、政策咨询、以及与企业、上级主管部门的联系沟通等,像对待教学工作一样,层层抓起、层层落实。

其次,要把就业指导课程纳入教学计划,贯穿于三年学业的始终。一年级从抓新生入学教育入手,帮助学生认识专业特点,分析就业形势和社会所需的人才类型,重点培养职业意识,使学生从入校就绷紧就业这根弦,端正学习态度。二年级则在职业价值观、求职技巧等方面进行引导,以培养和发展与学生职业目标相适应的素质和能力为重点,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完善自我,探讨实现职业理想的方法和途径。三年级尤其是接近毕业时,不妨请专家、往届优秀毕业生作主题讲座,传授求职心得、面试技巧等经验,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就业洽谈会,消除胆怯和气馁心理、增强就业信心和主动性。

第三,让学生提前感受竞争和就业压力。通过与企业协作建立实验、实习基地的方式,定期把学生的学习场所转移到企业,让学生在“真刀实枪”的演练过程中,兼任管理员或工人并进行考核,提前感受市场经济下激烈的竞争,提前体会就业的压力。这也是构建中国式“准双元制”模式的实践与尝试。

(2)积极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培养其树立创业意识

就业观念不到位是制约职业毕业生就业率的另一因素。部分学生(甚至家长)从入学就没把目标定位在技术工人的位置上,在学习中不去苦练技术功,毕业后不屑于到工人岗位就职,即使屈尊就业,也不专心工作,不安于现状,最终令企业失望。

针对这种“有业不就”的情况,职业学校要充分发挥就业指导机构、团组织和学生社团的作用,在学生中开展就业与择业的大讨论,积极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明确工作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要能体现出人生的价值就是好岗位、好工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同时要教育学生摆正位置,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和水平,降低就业期望值、调整好就业心态,自觉主动地到基层、到艰苦的地方和行业去就业、创业。

职业学校的创业教育要以提高学生自我就业能力为目的,通过对学生进行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教育与培养,使更多的谋业者变成职业岗位的创造者,使职业学校成为培养青年创业者的摇篮。创业教育应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解决自己生存与发展的创业意识;培养学生敢于创业和善于创业的品格,以及主动搏击职业市场、面对困难不气馁、面对失败不低头的创业精神;培养学生寻找和创造工作岗位的能力,以实现由“等饭碗”变为“找饭碗”和“造饭碗”。

6.突出就业导向,建立并完善职业学校的周期评估制度

职业学校的教育行政部门早已建立了质量评估体系,每年都要进行质量评估,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职业学校自督自查,有利于其逐步完善、发展、提高。但其中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如在评估内容和评价指标上,没有突出“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策略、缺少对学生技能和就业跟踪调查的评价指标和办法;在评估人员的组成上,基本上是清一色的教育管理人员(当地教育局)和同行教育专家(各职业学校的主管校长),而与学生就业、专业设置息息相关的行业、企业的技师、专家、老总却被排除在外;在评估态度上则不够严肃认真,对存在的问题往往是轻描淡写、敷衍了事,甚至走过场;在实际操作方式上则不够规范,没有建立起突击检查、抽查、评估、调研、经验交流、督促改进等一条龙的流水线机制,对评估出的问题缺乏有针对性的实质性的调研和督进,等等。

因此,以就业为导向,建立并完善职业学校的周期评估制度已势在必行。那么,一所学校的办学质量,用哪些硬指标去衡量呢?这也是就业导向政策下的职业学校的评价标准问题。毫无疑问,应该体现“就业”。而体现“就业”就不能不从学生和用人机构的角度去考虑,评价标准自然也就离不开“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两方面:就业率包括当年就业率和对口就业率两项指标,就业质量包括起点工资高低和就业后的发展前景两项指标,其他的评价指标及其权重,应主要以与这四项指标的相关程度来确定。

第9篇:职业教育发展范文

(长春市公共关系学校,吉林长春130052)

摘要:本文根据德国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综合我国国情和职业教育发展现状,认为只有走校企合作的道路,学校、企业、政府三个层面一起努力,形成一股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合力,才能更加有力地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 :校企合作;素质提升;职业教育;联合办学

DOI:10.16083/j.cnki.22-1296/g4.2015.05.032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5—0075—02

收稿日期:2014—10—20

作者简介:谭俊英(1976— ),女,吉林长春人。长春市公共关系学校,中教一级,研究方向:教学管理。

当前,我国的职业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方面,学校设置的教学内容不甚科学,与社会实际脱节;另一方面,毕业生就业情况不是很理想。因此,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才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基石。在职业教育发展中,全世界采取的一个共同办法就是校企合作。

所谓校企合作,就是学校与企业建立一种合作共赢的模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人才,注重人才培养的实用性与实效性。校企合作是一种注重培养质量、注重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注重学校与企业资源信息共享的“双赢”模式,做到了应社会所需,与市场接轨,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当今世界职业教育发展最为成功的典范当属德国。德国制造之所以被世人青睐,一个根本原因就是质量过硬。而这一切离不开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的支持,离不开职业教育对高素质职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众所周知,制造环节的核心仍然是人——高素质的职业工人。可以说,正是职业教育培养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成就了德国制造,成就了享誉世界的伟大公司和著名品牌。考察过德国职业教育体系的人都会发现两个70%:只有30%的人进入大学学习,而70%的学生直接接受职业教育;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在职业学校学习理论所占用的时间是学业学习时间的30%,而在企业接受培训的时间占学业学习时间的70%。结合德国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和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笔者认为只有走校企合作的道路,学校、企业、政府三个层面形成一股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合力,才能更加有力地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其中的核心就是校企合作。

一、学校层面

(一)专业和课程设置

职业学校设置哪些专业,安排哪些课程,很重要的一点是要紧跟企业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一定要把企业对职业技能人才的需求作为学校专业和课程设置的依据。因此,

学校首先要做的就是调研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学校不仅要着眼于当前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还要看到我国的产业升级以及新兴产业的发展,必然带动企业对新型技能人才的需求,学校只有牢牢把握企业当下和未来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需要注意的是教育的本质是育人,职业教育也不例外,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一技之长,还要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全面提升。因此,职业学校培养人才要拓宽视野,把握当下,面向未来。

(二)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培养人才的质量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队伍的素质。因此,职业学校要提升教师队伍的质量,不断地从高等院校引进人才,而且要聘请企业具有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作为学校的特聘教师,两者的比例最好能达到1∶1。

(三)教学方式创新要采取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模式,在整个教学安排上(一般3~4年)让学生用一半的时间在学校学习,另一半的时间在企业实地学习,而且要在每个学期内穿行,真正做到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检验和发展理论,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四)就业指导

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的逐年增加,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学校应和企业加强联系,在就业信息收集、就业指导、学生推荐等方面真心实意地为学生服务,而不是推出去了事。要按照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要求,加快构建以就业服务为主体,全程、全员、全方位的综合性职业指导体系。切实加强教育行政部门和行业组织的指导责任,让学生毕业后有一个发挥自身优势和才干的平台。同时,最好能建设一个毕业生就业服务平台,在学生已经进入相关企业工作后仍然能持续跟踪,得到企业对毕业生的反馈信息,以便学校在后续的人才培养方面能够持续改进。

二、企业层面

(一)用人观念的创新

中国许多企业尤其是产品附加价值比较低的加工制造类企业,把企业的职工当作成本而不是宝贵的人力资源,因此,对待企业员工尤其是一线员工时,在工资、福利待遇以及培养方面都是能省则省,企业的职工长期处于低薪状态,员工的积极性很难真正被调动起来。随着国家保护劳动者相关政策法规的落实,劳动者的收入逐步得到提升,许多企业也在转变用人观念,把职工当作企业的人力资源,加大了在企业职工培训上的投入。

(二)校企合作的无缝对接

很多企业认为接纳学生到工厂实习需要提供场地以及各种机械设备等,存在一定的损坏风险,而且学生的技能不能完全满足企业对劳动力的现实需求。其实这种观念是短视的,仔细审视后就会发现,对于渴求人才的企业而言,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符合企业培养人才的内在需求,有利于企业实施人才战略。主要表现在:学校让合作企业优先挑选、录用实习中表现出色的学生,使企业降低了招工、用人方面的成本和风险;企业接受顶岗实习的学生,使其成为有效的劳动生产力,降低了劳动力成本。

在校企合作中,学校协助企业将人力资源开发计划与学校的教学大纲对接,企业也可以将员工培训委托给学校进行,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学校教学环节紧密结合,不仅降低了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与职业培训成本,而且实现了无缝对接,学生上岗即能顶岗。

(三)企业培训制度的建立

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现代企业对人才的渴求越来越大,一方面需要在外部引进高层次人才,另一方面大量的人才需要在企业内部培养。培训是提升企业人力资源质量、培养人才的一个有效途径。因此,建立起企业自身的人才培训制度极为重要。可以这样说,做得好的企业大多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有比较先进的企业培训制度。我国企业想要取得长足进步,就需要建立起自己的人才培养制度。但企业的资源有限,与职业院校、相关的高校建立起联合人才培养体系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通过培训,企业可以优中选优,择优录用,还可以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做到企业人才的“私人订制”,从而满足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三、政府层面

政府在职业教育发展上主要在宏观层面发挥作用,具体表现为相关政策和法律的制定以及对办学资金的投入。政府要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制定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框架,为职业教育规范发展指明方向;同时,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以及引导社会资源一起办学,形成多元化办学、百舸争流的局面。

由此可见,学校、企业、政府三个层面一起努力发展我国职业教育,走校企合作联合办学的道路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只要我们能在相关方面认真做好工作,再加上政府的扶持和引导,我国职业教育的春天必将很快到来。

参考文献]

[1]李学雷.寻求借鉴德国职业教育的切入点:德国职业教育考察报告[J].世界教育信息,2012(8).

[2]李云中.试论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校企合作[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版,2010(3).

[3]刘艳平.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的问题和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