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职业发展教育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发展目标“十一五”规划三大思考
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了“十一五”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主要包括七类发展目标,涉及到经济增长、增长质量和效益、自主创新、社会发展、改革开放、人民生活和民主法制等方面,前三类是经济发展的目标,后四类是非经济类发展目标。职业教育发展成功与否,直接或间接关系到“十一五”规划目标实现的质量与效能。为此,2005年11月,国务院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并《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职业教育“十一五”期间的“四大工程”、“四项改革”和“四个计划”发展战略目标和重要任务。笔者认为,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目标主要问题不在于满足“量的增长”,而在于如何“实现目标,确保目标的‘含金量’”,确保职业教育发展增长的可持续性和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发展目标的指标化与定量化之思考
“十五”大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其核心概念是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这是对西方科学精神和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融合的结果,是一种“智慧的发展观”。“发展”起初并不是一个问题,而是一个答案,一个用来回答“匮乏”问题的答案。匮乏是相对于需要而言的,而需要是有高低之分、新旧之别的。因此,《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以“增长为核心”的发展也是一个涉及我国经济社会稳定和“建设和谐社会”合法性的“硬道理”与“战略目标”。
《决定》和“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基于我国就业和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两个大的变化,一是社会劳动力就业需要加强技能培训;二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更多的高级技工,因此,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发展对于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使我国经济建设切实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轨道上来,具有重大意义。《决定》提出的“十一五”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目标,具体包括“四大工程”、“四项改革”和“四个计划”,其要旨在于:首先,进一步审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即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视为:是推进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迫切需要、是促进社会就业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作为振兴经济、增强国力的战略选择;其次,构建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力求做到“四个必须”,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再次,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提高职业院校办学水平和质量;最后,面向市场、整合社会资源,多元化办学,推进职业教育体制改革。现在的关键问题在于如何依据《决定》提出的发展战略目标框架,合理科学地设定全面和具体的规划目标体系,尽可能将这些目标指标化、定量化,即提出的绝大多数的目标是有明确的指标,可定量的、可测定的和可评估的。
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职业教育成功经验证明:发展目标的指标化和定量化,有助于体现职业教育“绩效责任制度”(accountabilitysystems)的建立。所谓“绩效责任”,就是通过管理(management)取代行政(administration),籍由市场(markets)、契约(contraets)替代官僚体制(bureaucracy)。职业教育绩效责任的内涵,也就是要回答:谁(who)?应该负责什么(what)?以及对谁负责(whom)等问题。正如经济学专家胡鞍纲在《尽可能将发展目标指标化定量化》一文中指出的那样,“发展目标的指标化和定量化,是国际社会的通行做法”。他认为,发展目标指标体系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市场经济转型和开放条件下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要区分三种不同的作用,即政府与市场的各自不同的作用和它们之间的互补作用。根据公共产品、私人产品和混合产品的不同类型产品和服务,来划分三类不同的领域:由政府提供或干预的非竞争性公共服务领域;私人产品和服务竞争性市场领域;由政府适当干预、指导并利用市场机制的混合产品和服务领域。为此,他提出发展目标的指标体系包括:责任性、预测性和指导性等三类。
《决定》中提出的“四大工程”目标,即技能型人才培养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农村实用性人才培训工程和城市职工继续教育与再就业工程,而其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各级政府责任性(如政策保障、投入问题、基础建设、教育资源整合和社会环境等)、加强对职业教育发展规划、资源配置、条件保障、政策措施的统筹管理的力度,研究解决职业教育发展重大问题的效度和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优先政策与措施等。《决定》指出,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主要在地方。而地方政府的指标,主要体现在执行力和创新发展力两大方面,具体包括就业准入制度的实施、地方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的规划和人才培养规格、类型、层次的规划以及就业服务体系的完善。
二、发展目标的主体地位之思考
现今世界职业教育可分为三大模式,即学校职业教育模式、企业职业教育或职业培训模式和双元制职业教育或职业培训模式。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职业教育经验和特征对我国职业教育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和实践的借鉴意义;职业教育发展目标的主体地位是通过国家立法和政策优惠确定的,政府和企业、行业在发展职业教育中起主导作用,国家通过立法和优惠政策对政府和企业均有明确的要求和引导,规定职业教育方面的投入,要求企业必须提供相应的实习场所和条件,否则需要支出经费请行业内相关的企业代为提供培训岗位,一方面保障职业教育的基本条件,另一方面履行主体地位的法律义务,即为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承担提高劳动者职业能力的职责。
综观世界职业教育的发展多元化趋势,呈现出市场化模式、计划性模式、市场与计划混合模式、政府和企业、行业共同承担模式以及普职渗透模式,但其间共同的特点在于:政府和企业、行业的“两个主导作用”互相融合。事实上,职业教育的主体地位是发挥“两个主导作用”的基础,现在的问题是:我国企业、行业在职业教育发展中“主体地位的缺失”,至今的《决定》仍旧停留在“鼓励”或“倡导”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发展事业的“一般性号召”要求上。为此,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呼唤“企业、行业主体地位”,不仅是职业教育体制改革“不可回避的命题”,更是职业教育发展“本质内涵的具体体现”。上世纪90年代中,我国许多地方纷纷进行所谓的“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将企业、行业所办的职业学校和培训职能收归教育行政部门、社会团体管理和实施,其带来的“严重后果”和“沉重代价”便是:技能型人才数量和质量“匮乏”;学校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与劳动力市场“脱节”;毕业生缺乏“就业竞争力”;教师没有实践经验,专业化发展遇到“瓶颈”;职业教育课程设置“愈趋普通教育化”,丧失职业教育特色。如果说,企业、行业从前所办的职业学校留有“计划经济的烙印”,那么,现今职业教育呼唤“企业主体地位”,则更多是顺应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企业、行业主体地位不仅仅局限于企业办学,而现在无论是功能或是作用范围更为广泛。企业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其意义和作用主要体现在:
1.企业、行业的需求和预测,有助于制定职业教育和培训规划,提升职业教育应对劳动市场变化的适应能力;
2.企业、行业在开发制定本行业特有工种职业资格标准,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和颁发证书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话语权”;
3.企业、行业在参与国家对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的教学评估和相关管理工作方面,赋有“雇主”和“劳动力市场裁判或鉴定师”的“双重身份”;
4.企业、行业在培训员工和实施继续教育的过程中,一方面提升了本行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又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奠定了基础;
5.在培养技能型人才、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提升毕业生和受训者的“就业竞争力”方面,企业、行业不仅提供顶岗实习、工学交替的机会、基本条件,而且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提供了规划思路;
6.企业、行业的主体地位,有助于遵循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带来的不仅仅是职业教育办学体制的多元化和投资融资、资源调整的多元化,而且密切了教育与经济、学校与企业、育人与用人、学业与就业的联系,企业、行业的需求、市场的要求成为职业教育改革最强劲的“源动力”。.澳大利亚的成功经验业已验证,企业、行业在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中的“主体地位”,其贡献就是确立了职业教育的品牌地位和为质量提供保障。具体做法包括:通过9个行业技能委员会开发“培训包”(Trainingpackages),建立质量保障体系,开发职业教育与培训项目。
三、发展目标的关系之思考
为了实现《决定》中所提出的发展目标,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新的科学发展观,本质和核心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根本目的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那么,以人为本的职业教育科学发展观,就晕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全面协调职业学校内部不同群体的人与人、普通教育教师与专业教师、实训教师工作以及劳动市场与人才培养长远目标之间的关系,保证职业教育学校、高等职业学院的可持续发展。这种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观是对见物不见人、求量不求质、求规模不求内涵、求当前不求长远的片面发展观的否定。为此,须处理下列几个关系:
1.就业准备教育与升学预备教育的关系,职业教育的本质内涵就是“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我国职业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又有许多失败的教训。其中最值得反思和令人关注的课题便是:职业教育的发展理论或概念仍聚焦于社会需求层面、经济发展需求层面,很少或者根本没有从人的“个体需求”、“个别差异”、“多元价值”和“终身教育”等层面去建构职业教育发展概念。事实证明:现代的职业教育不仅已经摆脱了过去的从属工具性质,而且正在日益成为整个社会发展的基础,成为人类发展的重要手段。如果说,传统的职业教育“使无业者有业”,那么,现代职业教育则是“有业者乐业”,就业不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的手段”和“人生价值实现的重要途径”。现代职业教育已经和正在实现几个转变:即职业教育从“终结性”转向“阶段性”和“终生性”;职业教育目标从单纯满足“就业需求”走向“就业和创业并举”,从“找工作岗位”到:自主创业”;职业教育内涵从“职业预备教育”延伸拓展为“职业预备教育和升学预备教育”或“人生预备教育”;职业教育的“工具”发展成为一种“生存教育”和“一种生命的存在方式和生命的连接”的手段和途径。”这是因为马克思早就论述过,劳动力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劳动力要素本质上是“人格能量释放的结果。”因此,现代学校职业教育除了为学生的就业作准备,更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满足多元需求。况且,我国职业教育面临“劳动力过剩条件”的现状,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部分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以升学和就业并重,不妨是一种选择。
2.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决定》中提出:“十一五”期间职业教育发展量化目标:即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达到800万人,输送2500多万名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1100多万名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每年培训城乡劳动者上亿人次。规模的目标固然重要,但质量更为重要。因而关注职业教育与培训质量,提升就业竞争力的研究,必须与研究科学定位和内涵发展建设同步进行,进行整体性研究。事实上,职业教育院校是否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校企合作经营机制等原则,检验的标准不是其一时的发展速度、发展规模、办学条件等优势,而是在市场化发展进程中和普通教育政策“不对称”条件下,继续打造“可持续发展实力”与经受瞬息万变市场的考验。因此,提升职业院校核心竞争力则是当务之急。
广义地讲,首先需要对各级各类职业学校类型定位、培养目标定位和教育市场定位加以明确。并通过这种明确,与其他学校作一市场区隔。这应当成为职业院校打造核心竞争方的二个前提。广义地讲,职业院校类型定位和市场定位应包括学校经营方式定位;专业发展与方针定位、服务行业与企业定位以及生源市场定位、服务区域企业与行业的定位。学校经营方针定位,从最一般的意义讲,指的是在“发展”和“追求”经营和可持续发展,经营方针之间作出选择。专业发展与方向与此相应的品牌课程的定位指的是:学校需要明确是以学历教育为主,还是包括学历、非学历的教育多种形式并存。在有了明确的劳动市场定位之后,就可能明确自身的经营策略。当然教育经营策略有别于产业、企业经营策略,但就其本质而言,又具有许多共性,涉及到场心竞争力的市场占有率、市场的影响力和品牌的辐射影响力。简而言之,在教育市场方向体现在生源质量、专业的吸引力与知名的品牌产业的营销力。殊不知,生源的质量和数量是职业院校生存的“第一桶金”。
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来自职业院校内部、内部核心机制,来源于这个内部核心机制是否能够使职业院校与普通院校共同互动发展关系,而非其专业名称和学校声誉等外在表现。
我国职业院校发展历史和水平与普通教育学校相比存有一定差距,其中最突出体现在:没有真正形成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等值”地位、生源质量的“落差”、投资与政策未能享受“公民待遇”。基于上述,在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市场差异性大、政策严重不对称,专业设置“同构性”倾向严重条件下,职业院校采取或选择提升核心竞争力对策主要有下列四条:
一是根据自身发展成功经验和比较优势条件。科学定位、错位发展。具体包括学校类型定位(偏重人才生产、技术应用教学型)、培养目标定位传业智能应用性人才)、生源定位(以本区域为主或是跨区域)、毕业生源流向定位(主要面向中小企业、民营企业、新兴产业、三资企业和生产企业等)。
二是注重品牌专业建设与市场需求互动发展。加大专业建设投入和品牌专业、品牌课程营销策略,实现“两个零距离”(教育教学和社会需求零距离、学生职业素养、职业能力和岗位需要零距离),全面推进学院课程、教学和评价整体、同步改革与专业协调发展的格局。
三是以骨干专业建设和品牌课程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在相对稳定教师队伍的前提下,拓展教师来源多元渠道,引进骨干教师,改变教师队伍专业结构、年龄结构和职称结构不相适应的现状。为教师创设专业发展的“个性和自我发展”空间。倡导教师参与校本研究,创新教学与培养模式,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与就业竞争力。
四是重构职业学校管理体制,不断提高管理绩效。逐步实施“管理重心下移、压力传递的绩效责任制”。也就是说,学校层面加大服务功能、协调机制和引领战略发展思路;加大专业建设力度,不断创新和改革教学、课程与评价的常规工作,真正形成“教师治教、校长治校和政府谋发展战略”的良性互动、促进机制的格局。
企业指导学校的职业教育提高学校教学能力,学校为企业培养他们需要的人才。企业不单纯为自己培养人才,还要帮助学校为整个社会培养人才。
产学研合作模式将成为职业教育的主导
校企合作进行职业教育可以很好的培养职业技术人才,但是在通过职业教育推动科技进步方面还有一些不足之处。通过职业教育一边培养人才,一边推动科技进步则需要产学研合作的职业教育模式。产学研合作的职业教育即解决了产学脱节的问题又可以推动职业教育和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产学研合作的教育将成为未来职业教育的主导模式,产学研合作教育应以综合性职教园区和综合性产业园为载体。在以上两类综合园区内既有企业和学校又有科研机构,在职教园区内以职业教育为主,企业和科研机构是职业教育的辅助部门,是职业教育学校做好教育的手段。在产业园区内以企业和生产为主,职业教育是附加功能企业是园区的主体。在职教园区和带有教育功能的产业园内生产企业指导学校教学为学校提供实习实训条件,学校为企业培养人才和提供理论指导,企业和学校合作进行科学研究,然后再把科研成果应用到教学和生产。
企业逐步成为职业教育的主体
当前职业教育的主体还是学校,而未来职业教育的主体应当是企业。从古至今企业都是职业教育的重要阵地。早在学校没有出现之前职业教育完全由企业负担,出现职业教育学校之后,企业实习仍然是学校教育的最后一个环节,中专以上到研究生,学生毕业之前通常都要到企业去实习。企业做为职业教育的主体地位一直没有动摇过,目前的职业教育虽然是以学校教育为主体,但是学校的职业教育只是完成了理论教学和部分工作能力的培训,学生要想真正成为合格的或优秀的员工还要经历企业的培训和锻炼。大型企业都有自己一套完整的培训体系,即使小企业也会对新员工进行培训。企业的教育功能是学校所不能替代的。如果说社会是一所综合大学,那么企业就是没有挂牌的职业大学。
学校的职业教育将以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为教学重点
学校的职业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做法并没什么错处,作为职业技术学校和职业教育学院没有那所学校不希望能够交给学生实践经验,但是真正实践经验不是培养出来的,培养出来的经验不是真正的实践经验,实践经验是在实践中积累的经验。而经验可以传授但是实践是无法口授的。实践是一种体验,学校的实践教育多数是模拟现实情境的教育,真正的实际经验只有在工作中才能得到。学校重视理论教育是没有错的,实际的教育就是学校教授理论,实际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到企业和社会去学习。但是,在强大的就业压力面前,社会和企业对职业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毕业生的期望也越来越高。面对来自社会和企业的压力,面对学生就业的压力,职业教育必然要逐步将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重点。因此,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职教模式是未来职教的主导形式。
一、知识经济要求职业教育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知识经济的生命和源泉在于创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因而经济与科技的竞争,就不仅仅是人才数量的竞争,更重要的是人才素质的竞争。在这一背景下,不论是培养何种规格的人,都必须把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的培养放到重要的地位。为此职业学校要建立与知识经济相适应的发现式、创新式的教育模式。要做到这一点,最关键的在于两个方面:
一是要改变过去职校特别是中等职校中“应试教育”的倾向。
中职毕业生由于就业困难,升学愿望更加强烈,导致了升学竞争的加剧,“应试教育”的产生,使得作为手段的考试成了不少学生追求的主要目的甚至是唯一的。因此他们的学习常常停留在知识的表层,而对蕴含在知识中的智能价值则不很重视,其素质的提高也就成了空中楼阁。这种情况不改变,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就成了无本之木。职校摒弃“应试教育”的倾向,可从根本上解放学生的思想,活跃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这正是激发学生创造力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
二是要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
知识经济需要具有综合能力的通才,只有专业技能是不够的。为此,要改变过去职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知识面过窄、过专、过偏的现象,进一步拓宽专业范围,淡化专业界线。在课程设置中要削技强干,加强综合性强、适应面广、有较强的迁移价值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的教育与训练,以此来增强学生对科技发展新趋势的反应能力与创造潜能。
三是要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
面对竞争,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永远是胜利者,相反,失败却是常有的,理性地面对失败,经得起失败的考验,应当成为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为此,职校要改变过去对学生重智力培养,轻心理健康教育的现象,要在重视培养学生智力的同时,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着重培养他们开拓进取、自强自立、艰苦创业的精神,以及对挫折、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二、知识经济要求职业教育的课程不断更新且呈综合化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周期缩短,职校要改变过去课程设置上的单一、狭窄现象,加强课程综合化。要根据人才市场的现实需要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潜在要求,科学地确定各类教育的结构和各类课程的比例,力争做到:
(1)既重视课程的应用性,又不否定课程的基础性。在注重应用性的前提下,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使学生具有较大的自我学习和发展的潜能。
(2)既重视课程的专业性,又不否定其适应性。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生产、管理一线的应用型人才,这就决定了课程及课程体系必须以职业或职业群需要作为重要依据加以框定,具有一定的专业性。但在注重专业性的同时,也要在课程设置中注重学生适应性从业能力的培养。这种能力更多地表现为奠定在较高科学文化知识基础上的一种迁移能力。否则,专业太窄,无法使他们的知识、能力、品格得到全面发展,容易造成他们专业不对口而一时无法向其他领域转换。
(3)文理学科相互渗透。目前,我国职教培养的人才知识面窄,文理学科各不相通,已不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为此,在课程设置上应文理兼容。
(4)增加选修课。特别是中等职业学校,过去选修课较少,有些学校甚至没有,这显然不符合知识经济发展所需的人的全面发展。因此,职校应增加选修课,且允许学生跨专业选修课程,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他们对知识技术的自主选择权利,摆脱他们的被动客体地位。这有利于学生全面地认识知识,使其素质全面提高。
三、知识经济要求职业教育有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职业教育要求培养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人才,也就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目前,职教师资水平参差不齐,教师知识结构不合理,实践动手能力弱,这势必影响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为此,职教要大力加强教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
1.培养一大批一专多能的师资队伍。
职业学校的教师在以本学科教学为主的前提下,根据学校教学需要及自身条件和兴趣,选择一至两门与本学科相近或相关的课程进行系统学习。这有利于更好地协调课程间关系,也有利于教师从专才向通才发展。
2.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
职教师资知识结构中应有三个基本要素:专业学科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基础学科知识和交叉学科知识。这有利于教师自身知识体系的完善,有助于教师以简驭繁、触类旁通,更有效地发挥其“传道、授业、解惑”职能,从而顺应知识经济对职教师资的要求。
摘要:陕西中等职业教育;调查
《教育部有关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意见》中指出摘要:今后一个时期,要采取强有力的办法,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力争2005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人数在2004年的基础上增加100万,达到650万。经过几年的努力,到2007年,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规模大体相当,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快速健康持续发展。
为落实这一目标,陕西省职业教育近年的工作目标是摘要:调整高中阶段教育结构,努力扩大中等职业教育规模,确保中等职业教育有一个大的发展。2005年,中职招生要在2004年的基础上增加4万人,达到27万人,2006、2007两年的招生增长幅度都要达到20%以上。能否达到这个目标,陕西省职业教育学会委托《陕西省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调查和探究》课题组于2005年对陕西省部分中学、中职学校进行了调研。调研采取的方法是摘要:以点带面,抽样调查,点的选取尽量照顾全省不同经济发展状况地区,同一地区的不同生源(城镇、农村),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座谈访问等形式,获得第一手资料。
一、陕西省中职教育资源状况分析
2004年,陕西省共有中等职业学校448所(含民办87所),在校生40万人,课题组对中职学校进行了抽样调查,共抽取学校20所,分别为陕北地区6所,关中地区10所,陕南地区4所。
(1)调查的20所中职学校,平均占地241.2亩,其中农林学校占地较大,最大达1018亩,而最小的榆林工业学校占地只有27亩。根据学校占地及拥有的资源,政府给这20所学校核准的学生规模是平均每校1490人,现在这些学校在校生总数为32149人,已超出核定规模。但根据调查数据,各学校目前仍有潜力,扩招的余地仍然很大。
(2)2004年,被调查学校共有招生计划14315名,最终报到学生12122名,报到率为85%。在调研的过程中得知摘要:这一数据并非一次招生所完成,而是各学校在不断补招的情况下才得到的,有的学校发出录取通知书的数量是最终报到学生的四五倍,假如按照一次招生报到率来看,很少有学校能达到50%,说明招生仍然存在较大的困难。调查学校之中,最终报到率最低为43.6%,最高达、139%,各校报到率的巨大差异反映了学校办学质量上的不平衡。
(3)学校目前的生师比为1摘要:8.9,假如加上各学校的外聘教师,生师比还要小。各校普遍聘请了兼职教师,如靖边职教中心2004年外聘教师34人,2005年外聘教师30人,占学校教职员工的15.7%。
二、2005年初中毕业生状况分析
初中毕业生的去向可以直接反映出职中的生源状况。课题组对全省不同地区的12所中学进行了调查了编制了调查问卷,并对初中学校的教师、校领导及部分学生进行了访谈。对以上12所中学发放了调查表420份,回收有效问卷351份,有效回收率84%。调查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省内普通中学初中应届毕业生为调研对象,其中,男生175人,占49.9%,女生,176人,占50.1%,平均年龄15.25岁。结果如下摘要:
1.初中毕业生去向分析
(1)从整体看,大部分学生选择上高中(占86.6%),其中,男生选择上高中和辍学的比例大于女生,女生选择上中职的比例大于男生(见表1)。
(2)从不同地区看,关中地区和陕北地区选择上高中的比例大于陕南地区;陕北、陕南和关中东部上中职的比例大于关中西部;陕南地区辍学的比例远大于其他地区(见表2)。
(3)从家庭子女数看摘要:独生子女家庭的学生选择高中的比例较高,多子女家庭学生辍学的比例高于其他类型学生;在中职的选择上显示多子女家庭比例较高(见表3)。
(4)从父母文化程度来看,父母文化程度越高,选择高中的比例越高,选择辍学的比例越低。在中职的选择上,初中文化程度父母亲的比例高于其他类型。母亲文化程度越低,选择高中的比例趋低,选择辍学的比例趋高;初、高中文化程度母亲的学生选择中职的比例高于其他类型(见表4)。
2.学生选择的原因分析
影响学生选择去向的因素排行为摘要:①个人学习原因(66.60%),②个人喜好(26.40%),③就业原因(24.7%),④家庭经济因素(21.6%),⑤其他原因(14.8%)。其中摘要:选择高中的原因摘要:①个人学习原因(70%),②就业原因(28.6%),③个人喜好(25%),④家庭经济(20%),⑤其他(16.4%)。
选择中职的原因摘要:①个人学习原因(61.7%),②就业原因(38.2%),③个人喜好(32.5%),④家庭经济(23.5%),⑤其他(2.9%)。
选择辍学的原因摘要:①家庭经济(53.8%),②个人喜好(46.1%),③个人学习(7.6%),④其他(7.4%)。通过以上数据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摘要:
(1)初中毕业生升学首选普通高中,占86.6%,选择报考中等职业学校的仅占9.7%,还有3.7%的学生选择辍学,这和中职教育资源分析相吻合。学生首选普通高中的原因是学习因素,选择中等职业学校的原因也是学习因素,这说明职业学校面向就业的优势尚未显现。
(2)陕南地区辍学的比例远大于其他地区。这是一个值得注重的现象。近两年我省推出的五大职教品牌之一“秦巴茶艺”远不能吸引辍学学生接受职教,说明陕南地区的职业教育尚待提高。
(3)在中职的选择上显示多子女家庭比例较高,子女多必然导致经济困难,从另一方面说明职业教育仍是学生以及家庭无奈的选择而非主动的选择,家长让子女学习一技之长以便走上社会,似乎是客观因素所迫。初中文化程度父母亲选择中职的比例高于其他类型,既反映家长期望值的差异,也反映家庭经济状况对择校的影响。
(4)仅初中毕业生选择的比例来看,完成扩招的目标很难,但从我省实际上普职招生的比例可达到6摘要:4来看,学生及家长的选择中隐含这样一个信息,即先选择普通高中,普通高中若上不了再考虑中职学校,这是能保证扩招任务的原因。
三、结论及建议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陕西省中职教育资源潜力很大,假如满负荷利用现有中职资源,在校生可增加48%。同时,生源充足,初中毕业生报考中职的比率虽然不大,但潜在的入学率仍然很大,即考不上高中后,为避免辍学最后还得进入职业学校就读。有近40万名初中毕业生需要接受职业教育,所以,27万的招生任务不难完成。
通过调查也看出了陕西省职业教育要真正发展起来必须认真解决的三个新问题。
(1)大力提高中职学校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提升职业教育的竞争力。目前,我省中职生的就业难新问题尚未引起社会足够的关注,对就业质量更少考虑。很多中职学校宣传的就业率含有很大水分,把学生推出校门有个岗位就算就业,导致有的学生6月份就业8月份失业,造成实质上的未就业,严重影响中职教育在学生家长心目中的形象。一些家长认为上了中职再就业和初中毕业直接就业没什么两样。因此,中职学校必须对学生的就业质量给予足够的重视,提高职业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竞争力。
(一)资源共享实现最大化
2014年全国职教会议上,提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株洲职教园区涵盖了中高职、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等不同类型和层级的职业教育。因此,在职教园区构建中高职相互衔接,“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互沟通的模式,在职教科技园区内的职业学院之间实行学分互认,企业培训和相关的实践工作经历可以学分置换,即打造“职业教育立交桥”可以实现。[1]职教园按照“优化资源、合理布局”原则,围绕职教改革的总体目标,并充分结合株洲职业教育现有基础,实现原有各院校的集中办学,集聚了资源,已投入试运行的湖南(株洲)就业创业指导中心,能够为技能培训、创业孵化、公共实训、技能鉴定、职业资格认证提供广阔平台。彻底解决困扰职业院校的设备问题,从而实现实训基地设备的共享。
(二)为产业升级提供动力
石伟平教授曾提出,“职业教育本身应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立、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型等方面加强建设,从而更好地为产业升级服务”。株洲职教园完整对接株洲产业,整合重复专业,发展骨干示范专业,通过建设焊接中心、机械制造中心、自动化控制中心、汽车制造中心等实训中心建设,促进株洲经济产业提质增效升级,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功能。当前,职教园正积极推进湖南保险职院的进入,作为国内惟一的保险类职院入驻,不但可以占领我国保险行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制高点,而且可以引进中国人寿企业大学、中国人寿养老养生基地、后援服务中心等落户园区,这将会把株洲迅速打造成长株潭城市群保险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示范区和保险行业转变发展方式的先导区,将极大地推动株洲市的产业大发展。
二、城镇化进程中职业教育集群化发展的策略
(一)加快推进职教园的建设
其具体的思路设计为:
(1)转变建设观念。株洲职教园从2008年启动到目前只有4所院校建成开学,速度较慢,原因主要是建设重点放在“建城”。株洲职教园可以将建设重点放到“建校”方面,加快推进学校入园,发挥企业的聚集效应;
(2)理顺管理机制。剥离株洲市教司管理职能,并明确其职责。完善园区管理机构,职教园管理办公室作为园区教学业务和日常事务管理机构,主要负责职教园的管理、协调等综合改革工作;
(3)尽快推进院校建设。落实政府的工作要求,指定时间进度表,尽快完成征地拆迁工作,确保已签约院校尽快开工建设。
(二)构建多层次职业教育体系
为推动职业教育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提升办学质量和社会服务水平,2014年在全国职教会议上,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学制完全有发展提升的空间,特别是向本科、研究生等高层次教育发展,中等职业学校应发挥基础作用,重点培养技能型人才;高等职业学校要发挥引领作用,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本科、研究生层次职业教育重点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形成多层次衔接贯通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北京、上海、福建等经济发达地区已经率先举办了四年制技术教育,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株洲市可以利用职教园优良的职业教育资源,在支持高职教育改革发展中的做法可以借鉴:
(1)开展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试点。根据省情及地方主导产业、特色产业急需紧缺人才培养的需要,支持高职院校选择高职精品专业与本科高校开展联办应用型本科专业试点,面向本省生源,以本科二批次录取,联合培养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支持高职院校与本科高校联办成人教育本科专业;
(2)开展联合培养专业硕士试点。在工学、农林和艺术类等领域,支持校际联合开展“3+2+2”(三年制高职+两年本科+两年硕士)、“5+2+2”培养专业硕士试点(五年制高职+两年本科+两年硕士),联合开展“3+4”(三年制高职+四年本硕连读)、“5+4”(五年制高职+四年本硕连读)专科起点本硕连读试点。
(三)发挥政府部门统筹协调,整合资源的作用
职业教育的集群化改革和发展,需要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
(1)政府要高度重视,将职业教育推动城镇化发展,对接地方产业产业发展的计划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规划,加大财政投入;
(2)政府要加强统筹协调,整合教育资源,结合产业集群对人才需求的稳定性,批量性和同质性的特点,统筹高职院校的建构,规划布局和发展,科学合理利用高等职业教育资源,杜绝重复建设,避免无序竞争,创建优质高效的全市职业教育一盘棋的新局面;
摘要:“三农”问题是我国当前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农民问题,解决“农民”问题的根本在于提高农村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水平。目前农村职业教育为“三农”服务具有广阔的前景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13亿人口.其中农业人口9亿多人,农业劳动力超过4.5亿人。“三农”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三农”问题既是困扰我们多年、但又不得不面对的世纪性问题,其影响的严重性和全局性已受到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和重视,“三农”问题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来想办法、出点子、拿措施。农村职业教育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宗旨,以培养新型农民为主要目标,以反映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科学、新技术、新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在服务“三农”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支重要力量。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将为实现科技兴农、科技创新和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奠定坚实的基础,对于解决我国“三农”问题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探讨农村职业教育为“三农”服务的新思路、新模式,使其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更为有效地推动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成为当前一个极为紧迫的课题。
一、“三农”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加快解决“三农”难题,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途径,又是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社会进步的显著标志。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也应相应的得到提高,而我国的农村还很落后,农民重视教育的意识还很淡薄,加之广大农村地区科教事业落后,农民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普遍较低。因此,发展农村职业教育迫在眉睫,需要有关政府部门和基层教育工作者勇挑重担。
1.1农村职业教育对农业人才培养的贡献
受长期城乡经济社会二元结构的影响,农业、农村仍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农民在某种意义上讲还是弱势群体。农民整体素质低于城市市民,平均受教育年限较短,文盲率较高。因此,需要“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农业新型劳动者,即新型农民。农村职业教育,以培养适合农村经济建设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为目标,以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基础职业技术素质和掌握适当的专业实用技术为着眼点,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和对初中级人才的要求与成长规律,培养新型农民和农村致富带头人.为当地农村经济建设服务。实践表明,职业教育不仅能塑造现代的新型劳动者,培养出大批技术型、工艺型、管理型人才,而且职业学校还是科技传播的重要阵地,是推广科技成果的重要纽带。它能通过教学和多种宣传途径,把新科技传播、普及、推广到全社会,利用自己的优势搞“实验田、示范田”,建立科技辐射联系点,举办各种实用技术培训班,形成多层次、多功能,遍及整个社会的科技推广网络,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农村职业学校已成为农业人才培养的摇篮和基地。
1.2农村职业教育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农村职业教育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而举办的一种重要教育类型,一个地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成度决定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低。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要。按照各层次人才需求的比例来培养各种不同层次的应用型人才,改变劳动力结构,促进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与职业教育层次结构的协调发展。实践表明,人力资源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受教育程度高的劳动者占有很大优势.贫富的差距不仅仅因为勤劳和懒惰,而缘于知识的差距。古语说“天道酬勤”。现在还应加上“天道酬智”,因为劳动者的文化程度、知识结构、专业技能与经济效益有直接关系。因此,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对发展第三产业、提高产业竞争力、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技能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是振兴区域经济的必由之路。
1.3农村职业教育对农业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的作用
农村职业教育在农业科技成果推广转化方面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通过围绕农村产业结构变化,调整专业设置,优化课程内容,面向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需要开设课程,培养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大力推广新型实用技术,提高农业科技转化效益,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的增收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已探索出一些较好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农村经济的发展。(2)通过推广科技项目和实用技术,服务“三农”。农村职业学校一方面围绕当地支柱产业,实施科技开发和技术攻关,推广农业新技术;另一方面开展对口支援活动。进行实用技术和管理知识培训,送科技下乡。这极大地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提高了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结合教学模式改革,实行产教研结合,农村职业学校已成为农村实用新技术的研究和示范基地。我国的农业科研。仅靠高等农业院校和科研所远不能够满足“三农”发展的需要,它们多半远离乡村,有着诸多的不便。而农村职业学校扎根于农村,能及时了解“三农”的需要。并依靠农村职业学校的人才和资源优势,实施产、教、研结合,针对“三农”的实际问题进行科学研究,加以解决.并通过基地示范迅速推广,有利于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
1.4农村职业教育对农民继续教育的作用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国农村人口多、文化素质低,满足广大农民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的需求.是一项十分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农村职业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农民对学习和培训的要求将越来越高。对知识和技术的渴求将是农民群众的重要需求.因此.在满足农民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构建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进程中,农村职业教育扮演的角色将越来越重要。
二、“三农”背景下的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对策
发展农民职业教育,提高农民素质。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对此社会各界要给予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同时,农民职业教育的发展在注重教育发展规律的同时.更要结合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规律,特别是结合“三农”问题实际.才能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2.1健全法律保障机制,加大经费投入
健全的农民职业教育法规,不仅能使农民职业教育的制度自身得以稳定。还能直接或者间接的作用于政府行为和教育投入。因此,法制建设能够有力地保障农民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目前,我国已颁布了《职业教育法》,但关于农民职业教育方面的专门立法还是空缺,建议结合当前实际情况,开展农民职业教育的立法工作,尽快出台《农民职业教育法》,作出系统的、可操作性的规定。首先是对农民职业教育的适用范围、实施机构、管理体制、农民的权利和义务、国家的鼓励、奖励等具体内容做出明确规定。其次,应理顺管理体制,创新工作机制。加大对职业教育的统筹力度.有效地理顺和整合职业教育的管理体系,建立和完善政府主导、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紧密结合的有效机制,促进行业、企业与职业教育的沟通。第三,政府要加大经费的投入,对经费来源和其他保障措施进行强制性规定,以保证农民职业教育能够全面、有效、持续地开展。
2.2明确农村职业教育服务“三农”的办学宗旨
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就是为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建设服务,为“三农”服务。只有端正了办学方向,农村职业教育才能健康稳步地发展。在现阶段,农村职业教育要明确办学方向。要突出农村职业教育的文化内涵,重点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没有新农民,就没有新农村。
农业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农村要发展,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基础。新农村的核心在于它的新文化,教育本身是文化建设的手段.农村职业教育要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继而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必须突出自身的文化内涵。从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较快的农村地区的经验来看,文化建设的作用日益明显。因此,农村职业教育要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不仅要注意对农民生产技能的培养,更重要的是要把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所需要的文化、健康、卫生、环境保护、民主参与等知识传授给农民,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为形成农民自身健康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构建农村社会主义新风尚打下坚实的基础。
2.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育特色人才
农村职业教育无论是在培养人才、社会服务还是技术创新与转让,都要以市场为杠杆。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多层次、多规格、多类型人才的需要,要创新培养机制.采用多层次分流、与高校学分互相沟通的人才培养立交机制,强化弹性、多级、灵活、高效的特色。因此,农村职业教育要充分依托行业、企业优势,不断深化教学改革.积极探索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具体模式有:1)“订单式”教育培养模式。由用人单位根据其对不同人才需求情况提出订单,学校按照用人单位提出的标准、数量进行培养,切合实际设置专业,根据岗位要求制定教学计划。设计知识和能力结构,确定培养方案,构建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2)“产教结合”培养模式。把整个学习过程分离为学习和T_作交替进行的过程。它是职业教育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应用技术人才的基本途径。(3)“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企业和学校联合共同培养人才,企业作为学校的实习基地,接受学生实习并优先安排他们就业,学校为企业提供职工培训的场所。
2.4结合人才市场需求,培训农村剩余劳动力
农村职业教育是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力措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表现,也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脱贫致富的重要标志。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劳动力就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而一定的产业结构需要相应的人才结构和劳动力结构作为保证,一定的人才结构和劳动力结构需要相应的教育结构作为基础。职业教育应根据产业结构现状与发展趋势,设置相应的专业结构和层次结构,培养各产业所需的专业技术人才和有文化、有技术的劳动者,从而促进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的转移。
通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专门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可使他们掌握一定的专长和技术,提高他们的素质,增加获取参与人口流动的条件和机会,顺利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流动,而且通过教育和培训的劳动力收入较高,职业也更加稳定,不至于造成转移劳动力的“回流”。因此,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农村职业教育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通过农民职业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通过非农业职业技能、安全常识和公民道德规范培训,全面提升农村劳动力的择业、就业和创业能力,实现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有序转移。这是建设现代农业、提高农民的就业技能和整体素质、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根本保证.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之一。
2.5开展绿色证书和技术等级资格证书教育和培训
绿色证书制度是农村一种新型的劳动就业制度,这一制度通过法律、行政、教育等手段对农民就业进行技术培训.绿色证书作为一种从业资格证书,有其严格的岗位规范和质量标准。按照岗位规范进行培训,严格加强管理,保证培训质量,才能体现绿色证书的科学性和严肃性。
职业学校对绿色证书教育的实施担负着极其重要的职责。职业学校要根据农业部门的具体要求,制定适合当地情况的实施细则、管理办法、岗位规范、教学计划等,要从教材、师资、教学、实践、考核等多方面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保证绿色证书教育的科学化和规范化。为了使绿色证书教育有序进行,职业学校要建立绿色证书领导机构,建设一支热爱绿色证书教育工作的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和管理干部队伍,要有计划、有重点的对他们进行新技术、新知识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要加强教材建设,编写具有先进性的、实用的、农民急需的、通俗易懂的乡土教材。要精心组织培训内容,在完成绿色证书基本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还要向农民传授急需高新技术、关键技术和实用技术,加强农业产业化、“三高”农业、科技信息、市场营销、农业可持续发展、现代农业经营管理知识的培训。
[关键词]广西;高职教育;发展;问题;对策
[作者简介]李荣生,广西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李建春,广西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广西南宁530226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7)01-0215-04
经过几年的探索,广西高等职业技术(以下简称高职)教育有了可喜的发展。但是,从总体情况看,与东部发达地区高职教育的发展,甚至西部地区的一些省市(如陕西省)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如何探索应对之策,既是我们高职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更是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责任。
一、广西高职教育发展的问题与挑战
从总体上看,高职教育仍然是当前广西教育最薄弱的环节,发展不平衡,投入不足,办学条件比较差,办学机制不够灵活,人才培养的规模、结构、质量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广西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认识不足、认同不够
我国社会文化中本来就有根深蒂固的鄙薄技能型人才和职业教育的传统。近几年,高校扩招后拉动了普通高中教育的快速发展,但由于社会对高职教育在认识上存在着偏差,认为本科教育与高职教育是两个不同的层次,没有真正理解为高等教育的两个不同的类别,存在“重普通教育、轻职业教育”、“重文化知识、轻技能培养”的倾向。因而导致这两年部分新办高职院校没有完成招生指标。
(二)社会用工、就业准入中的劳动预备制度的建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现行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的覆盖面小,且主要侧重于操作性岗位。涉及职业资格证书、技术等级证书的主管部门和单位比较多,缺乏有机联系,存在证出多门、多头管理的现象。职业资格鉴定的管理也存在不少问题,职业资格培训无目标、无大纲、师资素质低、考试走过场、滥发证书、买卖证书以及重复考证、重复收费的现象普遍存在。特别是,职业资格证书与高职教育学历证书之间衔接不够,学生学习并掌握了相应的知识技能却要重新报名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与考证,政府(如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与高职院校在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和鉴定中的作用没有得到应有发挥。再加上一些用人单位(尤其私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基于自身短期利益出发,为节省劳动成本,没有严格贯彻执行国家劳动预备制度,使得合格的技工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三)用工单位甚至大中型企业参与或承担职业教育的责任感不强
高职教育的发展本来离不开行业企业。但由于理念不清晰,总认为是一种负担,大多数行业主管部门、企业往往出于自身眼前的经济利益,不愿意也不欢迎与高职院校建立较紧密的产学研合作,使高职大学生的顶岗实习成为困难。甚至出现向学生或院校收取实习费用,或大学生已经为企业创造一定的经济利益而企业不愿支付基本工资或基本的生活费用的现象。
(四)广西高职教育的培养能力还比较薄弱
广西高职教育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比较弱,这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学校的规模比较小;二是培养技能水平较低;三是工业类的专业数量较少,特别是二产的技能型专业门类较少;四是新设专业师资队伍不足,教师实践经验缺少。另外,教职工的办学热情和办学积极性仍有待提高。
(五)政府投入水平低
一是财政对公办高职院校的投入只够维持员工的工资;二是高职院校实训装备少且差。高职院校多以社会集资或银行贷款形式进行建设,债务负担重。高职教育属非义务教育,受教育者应该分担一定比例的教育费用。但高职院校学生中相当一部分属于贫困家庭子女,他们难以承担沉重的学费。浙江省是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强劲的省份之一,在职业教育发展方面也走在全国的前列,但职业学校大约有10%的学生交纳学费有困难。广西属欠发达地区,约有30%的学生交不起学费。这直接导致学校收入难以保障,增加了学校办学的困难。
(六)办学模式不能适应广西经济社会发展
许多高职院校尤其是从中专升格的院校,在办学理念、专业设置、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管理体制等方面,尚未完全符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需要,远没有探索出适合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模式,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发展广西高职教育发展的对策
(一)端正办学思想,创新办学模式
综合国内外职业教育的经验,其基本模式有四种:一是“学校本位模式”。办学主体是学校,办学目标通过人才预测确定,教育形式是全日制在校学习。二是“企业本位模式”。办学主体是企业,通常采用非全日制的灵活的短期培训,受教育者是企业人员,这是属于企业行为的职业教育,不纳入国家正规教育的范围。三是“社会本位模式”。办学主体是地区政府或私人团体,办学目标是为失业、转岗人员再就业创造条件,学制形式比较灵活,不属于正规的学校教育。四是“‘学校一企业’综合模式”。综合模式有学校本位模式和企业本位模式的典型特征。美国的小区学院、日本的产学合作、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工读交替等属此模式。德国的“双元制”是最典型的“‘学校一企业’综合模式”,受教育者以学生和徒工双重身份分别在学校和企业接受教育和实训。它体现了学校、企业在文化知识教育和技能训练方面职能的分工,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以及学校与企业的资源共享等,具有较强的生命力。
在我国,由于经济不发达,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还不完善,众多的中小企业尚难以独立承担企业内部的培训任务,因此学校本位模式仍在一段时间内占主导地位。然而,这种模式最大的弊端是与社会脱节,基本上是“封闭式”的,办学目标只是通过人才预测,以“供应”为目标,而不是紧密与市场结合,建立在需求之上。随着其弱点的暴露,这种模式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对高职教育模式的选择注定是多样化的。笔者认为,吸取发达国家的经验,顺应职教发展的国际趋势,同时为了解决我国在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办学资源短缺等困难,“‘学校一企业一社会’整体模式”是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最佳选择。这个模式要求做到:人才需求信息来自社会;培养目标征得企业、社会意见来确定;教学计划由学校与企业根据社会的意见来确定,并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制订;课程设置根据社会需要而定;教师与行业企业实行“双向交流”;办学设备尽可能利用行业、企业、技工学校、中专学校等现有条件,建立校企实训基地;在技能考核上,与行业、企业和政府有关部门联合,接受同行专家考核认可和发证;毕业生就业也充分利用此管道上岗。为此,高职教育工作者要牢固地树立扎根于社会办学的思想,走出
校门,改过去封闭式的以“我”为中心,变成开放式的以经济、市场为中心,主动寻找合作伙伴。当前不少高职院校通过以企业、社会成员为主体的“专业建设委员会”或“专业管理委员会”为纽带,加强了与企业、社会的联系。
(二)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拓宽产学合作办学之路
产学研合作教育对学校拓宽实训教师的来源,拉近人才培养目标与岗位核心能力的距离,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现阶段,企业一般不愿意为高职院校提供实训场所及设备,不愿意让实践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有特殊技能的人员到高职院校承担实践教学工作,主要原因:一是政府的政策导向不利于企业的行为取向;二是企业的认识不到位;三是企业业务骨干有竞争威胁等。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要与生产实践、技术推广、社会服务紧密结合,必然要大力推行订单办学、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建议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引导企业走出不办教育的误区,让企业充分认识到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是一种投资,而不是一种消费,规范和引导企业把职业教育和培训视为己任,才可能做到职业教育和培训的资源最大可能地由政府、企业、社会、学习者分担,才可能使企业主动地参与产学合作教育,担负起培养人的责任,外聘教师的来源才能拓宽;政府以政策导向,让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积极开展本行业人才需求的预测,主动参与制订行业人才培养计划,组织和指导行业教育与培训工作,参与国家对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评估和相关管理工作;引导企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强化职工培训,全面提高职工素质,主动为高职院校和培训机构提供学生实训场所和设备,为高职院校的学生和教师实践提供必要的条件;支持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有特殊技能的人员到高职院校和培训机构担任专兼职教师,以实际行动参与高职教育。变高职院校的一厢情愿为双方的责任与义务,这样才能更好地形成校企产学合作机制,实现“订单式”等多种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符合广西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
教育部门要与人事、劳动等有关部门协调,为发展高职教育制订具体的政策、措施,如:规范高职院校和企业(行业)联合办学的责任与义务;规范实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书”教育的制度;规范实行劳动者在就业前或者上岗前接受职业教育的制度;出台鼓励企业参与联办高职教育的优惠政策。政府通过制定政策引导和规范产学合作办学,既为构建高职教育办学模式提供行政保障措施,又能为强化高职院校特色、激励人们接受高职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加强高职师资队伍特别是实训教师队伍建设
高职教育需要大批高技能的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仿真训练,边教边做“双教一体”的教学需要讲做协作来完成,因此,培养一支高技能的实训教师队伍是高职教育教师队伍必不可少的,特别是在“双师一体化”教师不多的情况下,更显得这支队伍的必要。目前由于教师不足,大多数高职院校实行工作量分配制,在强调“满负荷运转”和降低成本的思想指导下,多数高职院校的多数教师超负荷运转,师生比高达1:30。工作量分配制度,对于按劳分配、奖勤罚懒起到一定积极作用,且方便了管理,降低了成本,教师得到经济实惠,但是这种短期行为对提高教学质量,特别是培养“双师一体化”教师是不利的。
发达国家高职院校普遍把兼职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小区学院的兼职教师占50%~65%,大量聘用兼职教师是小区学院办学的基点。我国教育部制定人才培养水平评估条件,提出兼职教师比例≥15%为合格,≥30%为优秀,并规定任教120学时算一个教师指标。即使这样,不少高职院校仍未达到此指标,而且兼职教师多来自学科教育的高校教师,从实践单位聘来的不多,原因一是企业生产任务重,且未能把职业教育视为己任,学校产学合作关系不易建立;二是新兴专业人才匮乏,特别是在广西和其他西部省区;三是高职院校经费不足,办学条件较差,无吸引力。
发达国家职业师资培养有一套完整的体系。比如德国,中学毕业后,经过12个月企业实习,进人大学职业师资专业,经过9个学期专业学习和教育学的学习,大学毕业(硕士)后,经过两次知识和技能、经验和能力国家考试鉴定后,方能取得教师资格。这是一个较为全面而富有特色的培养模式。我国目前没有建立职业师资培养体系,也缺乏统一标准和严格考试,造成高职师资源头主要来自学科教育的毕业生。据对1万名高职教师的抽样调查表明,有67.1%教师是从普通学科高校毕业生直接进入高职院校任教的,他们基本上从学校到学校,从理论到理论,这是“双师一体化”教师难以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弥补这个缺陷,必须拓宽师资来源:一是向社会招聘;二是从企业、行业引进;三是适当从高校毕业生选聘。要改革人事制度,让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进入高职院校任教。
高职院校建设好一支校内专任教师和校外兼职教师队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关系到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引起政府和办学机构的高度重视。政府应正视高职院校的教师编制问题,目前高职院校的编制仍然是20世纪80年代定下的,二十年“一贯制”,政府只负担编制内教师的工资,学校的办学规模扩大了,政府的投人却没有适当增加。政府应增加投入,给予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以政策支持。应该设立高职教育教师继续教育经费,重视高职院校教师培养。可喜的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已经制定了政策,在2005年12月的全区职业教育工作会上,提出了广西当前发展职业教育九大工程中的第八项工程:“万名职业院校教师提高工程”,主要是培养提高师资水平,强化能力。师资队伍的培养问题将会在“十一五”期间得到改善和发展。
(四)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提高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
广西高职院校有着普通高等教育教学模式很深的烙印,重理论传授轻技能培养,重继承模仿轻发展创新,培养的学生缺乏求新、求异的创新精神。因此,必须有一个从普通高等教育向高职教育适应、调整、转轨的过程,这个转变越快越彻底,高职教育就越能健康快速发展。
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主要工作是以下六项:一是实行学历证书教育和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的“双证制”,这是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目的是培养既有较强理论功底又具有熟练技术技能的学生。二是建设一支既有理论水平又有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或“双能力”的教师队伍,这是教学改革的关键。即我们的老师不但“能说会道”,而且是“能工巧匠”。三是建立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比例为1:1的“双教”教学体系,这是教学改革的根本。即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将实践贯穿于教学过程始终,使学生边做边学、学中做、做中学,真正成为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的高
技能人才。四是制订科学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双大纲”,这是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因为“双大纲”是编写高职教材体系的指导。五是编写高职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双教材”,这是教学改革的核心。高职教材编写的原则是既要符合职业技术标准又要达到高等学历层次,既要达到一定的深度,又要实现技能实训化。六是建立校内实验、实习、模拟训练和校外实训“双基地”。
深化高职教学改革,核心是树品牌、创特色,这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出路也是生命力所在。目前,全国有些高职院校办出了品牌特色。如浙江省部分高职院校与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紧密相联,招生形势相当“火爆”,有的学校的报名与录取比例达到5:1,毕业生也被预订一空。“出口畅”必然带来“进口旺”,品牌便在社会中得到承认。一些职业学校也办出了自己的特色。如陕西米脂县培养的家政人员在北京供不应求,都是高薪聘请;四川推出的厨娘,炒四川菜在大城市里就业的待遇特别高;湖北是电工培养;河南是一个内陆的省份,但有一个地方可以培养海员。这才叫做真正的品牌,因为这种品牌已经体现在价值上了,只要拿到这些学校的毕业证书,就业报酬就比人家高。广西目前还没有这样的品牌,这是我们的弱项。
广西高职院校要深化教学改革,创出品牌特色,就要根据市场和社会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合理调整专业结构,大力发展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专业,大力推进精品专业、精品课程和教材建设;要加快建立弹性学习制度,逐步推行学分制和选修制,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逐步建立有别于普通教育的,具有高职教育特点的人才培养、选拔与评价标准和制度;要坚持育人为本,突出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职业院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
(五)政策支持,促进有序发展
高职教育在广西是一种新型的起步较晚的高等教育类型,困难多,阻力大,它需要社会各界广泛的了解、关心和帮助,更需要政府给予大力的扶持,制定出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政策和措施。
1.舆论支持。当前,广西在每年高考与报考大学中,学生与家长远没有摆脱鄙薄高职教育观念的影响,这是发展高职教育的主要思想障碍。政府要把宣传高职教育作为一项任务,宣传高职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作用,宣传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等职业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状况,宣传高职教育对推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
2.教改支持。教育行政部门要注意总结高职教育改革的经验,定期组织研究交流高职教育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引导高职院校创新办学模式,树品牌创特色。
3.加大经费投入。由于高职教育的特殊性,它比普通高校需要更多的投入,现阶段各高职院校已经收取了较高的学费,再提高学费会超出人们的承受能力,因而需要政府财政经费支持。 4.给予高职发展独特的政策支持。一是专业设置的政策支持。高职专业设置贴近经济、服务企业,应变性快,应考虑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有较大的灵活性和应变性。二是招生政策支持。即允许高职院校根据“人人皆可成才”的育人理念和自己的能力自主招生。三是要不断修改和完善高职教育评估标准。从已经通过教学水平评估的四所高职院校(优秀: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良好: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和正在实施的优质专业评审标准来看,有些指标与要求值得研讨。制定高职教育的评估标准,使高职教育既遵循高等教育共同规律,又按自身规律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编著.2003年中国教育绿皮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陈至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职业教育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贡献[z]。北京: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D5-11-01.
[3]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z].2005.
关键词 中国博物馆 美国博物馆 博物馆教育 青少年 合作伙伴
Abstract As a social education department, education has been one of the important functions of museums. In 2007, The 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Museums(ICOM) adjusted the first function and task of museums to “education”. Since then, museums projects have been carried out around the theme of “education”, especially the education for teenagers. Meanwhile, the cooperation and contact between museums and education departments have get gradually deepened. Experience and enlightenment have been accumulate also during this exploration practice. With the continuous deepening of the reform of the Quality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the museum education and school education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related. Therefore, this article make comparisons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which has the most developed museum education and China which museum education level is relatively backward, the two countries do have differences in museum-school cooperated education. By this analysis, we will find problems and get useful experience or inspiration in ourselves.
Keywords Chinese Museum; American museum; museum education; teenagers; cooperative partner
美作为博物馆大国,拥有世界上最先进博物馆教育理念和悠久的博物馆教育传统。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美国的博物馆教育早已突破了传统因素的限制,在教育内容、形式、媒介上不断推陈出新,几乎全美90%的博物馆都已建立起与学校的合作伙伴关系。
1 美国博物馆与学校教育的对接与融合
1.1 发展历程
阶段一:探索期――博物馆教育处于学校教育的从属地位。
20世纪30年代,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促使美国教师突破学习空间的桎梏,开始有老师尝试到博物馆开展教学,开启了博物馆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探索尝试,博物馆也由此深受启发,教育使命感大大增强。
到了20世纪70年代,已经出现了博物馆和学校交互式的学习模式。许多博物馆教育人员走进学校,并且组织学生到博物馆开展以兴趣小组为单位的博物馆学习。
阶段二:合作期――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处于平等地位。
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美国的博物馆和学校正式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并制定出切实有效的合作方案。Hicks就曾指出彼时的“博物馆和学校都在为彼此的合作进行努力,博物馆和学校不再仅仅是资源的提供者和接受者,他们彼此分享交流设计寻找最佳的途径来适用博物馆作为课程资源。”①
20世纪90年代,博物馆中的教学项目成为合作新模式,博物馆根据学校课程设计展教活动以实现合作目标。②博物馆学校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博物馆学校是指通过学区与博物馆的伙伴关系,共同设计、实施,以落实博物馆学习的学校。平时,学校带着学生到博物馆上课,同时也在博物馆的协助之下,创造展品、展览,甚至在校园内设计自己的博物馆。”③
到了21世纪,博物馆教育的重点则在于进一步探索如何满足课程及学校教师教学的需要。需要指出的是,在博物馆与学校合作实践的过程中,美国政府还适时颁布了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和“有教无类法案”,以法律、制度引导和规范博物馆教育的发展。④
1.2 美国博物馆教育的特点
美国的博物馆教育一直保持着世界领先水平。“通常,一座博物馆会将四分之三的教育资源提供给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博物馆每年接待学生参观者5500万人次;博物馆根据国家与地方教育大纲,量身制作了各方面的教育活动;每年,博物馆提供1800万小时的课程。”⑤
美国博物馆与学校教育对接的方式主要有:提供到馆参观教学、到校服务、教育资源出借、课程研发(包括博物馆专属课程、学校校本课程、第三方主导课程和博物馆学校)、教师培训与网络服务。⑥总体而言,美国博物馆教育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从自然历史到人文社科、从博物馆到学校、从体验项目到学术研究,从实地教育到网络教育,涵盖了不同类型的教育活动。
第二,教育设施完备齐全。美国博物馆的教育部门不仅为学生开放专业的实验室、教室,还提供学生所需的各种配套材料。
第三,馆校合作意愿强烈。在美国,博物馆对学生的重视和学校对博物馆的重视促使双方积极主动地开展合作,并从资金、人员、组织、时间等各方面给予充分保证。
第四,注重教师教育。造成馆校合作困难的相当一部分原因应该归咎于教师缺乏来自博物馆的专业性指导。因此,美国的一些博物馆在教育活动开展前,经常会开展类似“教育者之夜”、教育者研讨会等活动,为教师提供与专家学者见面的机会,或是为教师提供各种活动指南或教学资料,甚至以博物馆的科研项目为契机为其提供职业发展项目。⑥
第五,扩大社会参与,形成教育合力。美国博物馆与学校合作的同时,还通过加大其他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营造出良好的社会教育氛围。
2 我国博物馆与学校教育的发展历程
如前文所述,面对传统教育的弊端,我国博物馆与学校合作的历程是由20世纪末国家教育部门倡导的素质教育改革开始的。“博物馆博大精深,博物馆教育是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交叉。重视培养一批复合型的教育人才是现代博物馆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⑦但是和美国的情况相类似,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博物馆一直处于学校教育的从属地位。不仅没有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在教育方法上也趋同于学校教育,没能形成独立价值和地位的博物馆教育是无法真正发挥作用的。
直到近些年来,自我教育和终身教育的需求不断提高使博物馆由学校的从属与附庸发展成为真正独立的社会教育部门。在教育部门的统一规划和部署下,随着社会大课堂、中小学校外实践课程等一系列项目的实施,使得更多的青少年学生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走进博物馆,同时也促进了博物馆教育资源的正规化、标准化、课程化建设。例如,中国国家博物馆和北京史家小学联合开发的校本课程《漫步国博――史家课程》,就是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建立起博物馆与学校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以国博的展陈资源为依据,共同编写适合小学各年龄阶段和各个学科的博物馆教材,带领学生走进博物馆开展教学。⑧
3 我国博物馆青少年教育的问题与启示
3.1 中国博物馆青少年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中国的博物馆教育以其独有的优势和特色,为我国青少年学生的文化熏陶、爱国主义教育和魍趁赖陆逃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政策制度不健全,对博物馆教育认识不到位。以日本为例,立法部门在1949年《社会教育法》的基础上,于1951年制定《博物馆法》,以法律形式明确了博物馆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地位,由此,博物馆的青少年教育工作也获得了日本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支持。⑨目前,我国针对博物馆教育还停留在政策性文件层面,法律基础尚需完善。在《博物馆法》未出台的情况下,国家文物局可以通过设立博物馆教育委员会等机构,负责博物馆与学校的联系工作;帮助并指导博物馆制定教育计划、开展教育活动,给予博物馆人力、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与此同时,政策制度的不到位,也使得一些学校领导和家长对博物馆教育认识不足,形成了只重学校教育而轻博物馆教育的错误观念,没能把参观博物馆当作学习看待,影响了博物馆学习的质量。
第二,博物馆的自身发展有待提高。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博物馆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各个博物馆的发展水平存在着较大差异,因此很难从人员、资金、设施等方面保证所有博物馆都能满足不同学生的教育需求,博物馆教育水平低使得教育质量更难以保证。为此,对于中小型博物馆而言,应该围绕“教育”的核心职能,根据博物馆的实际情况,发挥自身资源特色,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计划,逐步提高综合实力。只有当博物馆的展览水平、服务能力、基础设施等得到综合发展时,博物馆的教育水平和效果才能有所保障。
第三,与学校的伙伴关系有待加强。“成功的合作需要学校和博物馆之间形成正式、长期的制度性关系并进行广泛传播”,⑩虽然博物馆与学校已经建立了初步合作关系,但是,由于缺乏制度上的保证,使得二者间未能实现持续、有效的沟通和分享,一些新建立起来的合作关系和模式变成了昙花一现。除了制度上的缺失,学校教师与博物馆教育人员之间缺少相互理解与交流、彼此目标存在较大分歧、缺少开诚布公的态度、缺乏资金支持等都会成为影响双方关系的因素。因此,仅靠一方的努力,博物馆和学校很难由短期的合作发展为长期的伙伴。因此“对于整个合作过程来说,需要彼此具有持续的意愿去发展、试验(尝试)和评价,甚至在必要的时候还要舍弃制定好的全部计划。”Z
第四,博物馆之间合作研究网络的建立。一方面,博物馆各有所长,博物馆之间的交流合作能够帮助青少年发现更多使他们感兴趣的问题,获得更加丰富的教育资源,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为其提供更加便利的学习条件。另一方面,博物馆发展水平不一,这就更需要通过博物馆之间的相互学习来取长补短,通过分享教育经验、教育案例和教育中出现的问题来共同进步,共同服务于青少年成长。
第五,博物馆教育与社区教育的加强。除了与学校的合作,博物馆还应在其教育工作相对成熟时,积极参与社区文化建设,通过派遣教育专员、提供教育设施、开展教育活动等方式协助社区工作人员,为青少年打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3.2 博物馆与学校合作的经验与启示
首先,博物馆教育是“知行合一”的教育,不能因为博物馆教育的正规化、标准化和课程化,就被学校教育所同化。因此,一方面要加强博物馆教育理论的研究,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另一方面,要结合博物馆自身特点,从教育角度深入挖掘博物馆的教育资源。
其次,博物馆与学校的交流沟通是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的关键。这既需要博物馆从展陈到教育活动、服务设施、教学资料等方面积极配合学校教育,也需要学校积极主动地利用博物馆教育资源。因此,只有当相关政府部门、博物馆与学校自身、教师与博物馆教育人员三个维度形成合力,才能实现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效对接。
注释
① Hicks,E.(1989,September). Museums and schools as partner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278380)
② Sheppard,B. (Ed.). (1993). Building museum&school partnership. Washington, DC: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Museums
③ 许丽红,高源.美国博物馆学校案例解析及运行特点初探[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6).
④ 郑奕.博物馆教育活动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66.
⑤ 谢颖编译.美国博物馆联盟探索教育新模式[J].中国文化报,2014-07-08.
⑥ 吴镝.美国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对接融合[J].当代教育论坛,2011(5).
⑦ 朱峤.如何提升中小学教师利用博物馆教育资源的能力[J].中国博物馆,2015(3):48.
⑧ 郑奕.博物馆教育活动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68-71.
⑨ 段少京.现代博物馆教育工作探析[J].南方周末,2003(1):113.
⑩ 浙江省文物局:国家博物馆与小学深度合作馆校联合开发校本课程[EB/OL].(2013-10-07).[2016-9-6].http:///news/2013-10-07/783184542.shtml
Z 孔立宁.日本博物馆的青少年教育[C].科学发展观与博物馆教育学术研究会论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2007:218.
[ Hirzy,E. (Ed)(1996). True needs, true partners: Museum transforming schools. Washington,DC.
\ Ambach,G.Museums as places of learning.Museum News,1986.65(2):35-41.
⒖嘉南
[1] Hicks,E.(1989,September). Museums and schools as partner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278380)
[2] Sheppard,B.(Ed.).(1993).Building museum&school partnership. Washington, DC: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Museums
[3] 许丽红,高源.美国博物馆学校案例解析及运行特点初探[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6).
[4] 郑奕.博物馆教育活动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
[5] 谢颖编译.美国博物馆联盟探索教育新模式[J].中国文化报,2014-07-08.
[6] 吴镝.美国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对接融合[J].当代教育论坛,2011(5).
[7] 朱峤.如何提升中小学教师利用博物馆教育资源的能力[J].中国博物馆,2015(3):48.
[8] 段少京.现代博物馆教育工作探析[J].南方周末,2003(1):113.
[9] 浙江省文物局.国家博物馆与小学深度合作馆校联合开发校本课程[EB/OL].(2013-10-07).[2016-9-6].http:///news/2013-10-07/783184542.shtml
[10] 孔立宁.日本博物馆的青少年教育[C].科学发展观与博物馆教育学术研究会论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2007:218.
(1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应用研究中心,广州 510631;2 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
411201;3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武汉 430079 )
摘 要:采用教师胜任力问卷、职业认同问卷和专业发展问卷对524名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考察中小学教师胜任力与专业发展的关系,以及职业认同在在胜任力与专业发展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中小学教师胜任力与职业认同是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正向预测变量;(2)中小学教师职业认同在教师胜任力、教师专业发展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因此,在短时间内难以改变教师自身胜任力的情况下,可通过提高教师的职业认同感来改善教师专业发展水平。
关键词 :胜任力;职业认同;专业发展;中小学教师
1 前言
一般认为,教师专业发展包括教师不断促进自身知识技能的发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以及教育学科专业性的发展[1]。教师的专业发展着重于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通过不断专门的培养培训从而逐步习得教师专业发展所需的知识、技能、情感、道德规范等,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成熟度,最终成长为一名合格或者优秀的教师,并随着社会与教育的变革而不断发展的过程[2]。教师是一种极为特殊的职业,不仅仅关于教师自身的发展,更关乎于学生的未来。教师专业发展是影响学校教育与教育改革发展成败的关键因素[3]。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在学校管理中居于核心地位,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通过教师的专业发展从而提升教学水平将会最终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如何促进我国教师的专业发展已成为我国教育领域一个重大而迫切的实践课题。教师的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十分复杂,前人不少研究对此进行了探讨。Grundy和Robinson指出,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来自个体的影响因素,如教师自身的知识技能、个人经历和教育背景、心理动机等;二是来自环境的影响因素,如学校政策、社会支持等[4]。卢乃桂和钟娅妮也指出,教师的专业发展受到空间和时间维度的影响,是教师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空间维度是指教师的工作环境,受到来自于学校、社会和文化背景的影响,因此,教师发展的空间维度不仅是单一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多重因素相互作用的交互过程[1]。时间维度是指教师的成长既受到先前经历的影响,也关注当下并对未来产生期待,主要涉及教师的个人经历与教育实践过程。因此,教师专业发展主要受到来自个体特质与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1,4]。
教师胜任力是指教师个体所具备的、与实施成功教学有关的一种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价值观,是把教学工作中表现优异者与表现平平者区分开来的个人潜在的、深层次的特征[5,6]。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集中于探讨个体特质对教师专业发展过程的影响,而教师胜任力属于教师的个体特征,大量研究支持通过培养教师胜任力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7,8]。首先,教师的专业发展内在包含了教师胜任力的发展。教师专业发展不仅是指某一学科专业性的发展,更是指能胜任教师这一职业所需的知识、素质和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在本质上是一个不断增强和发展教师胜任力的过程[9]。其次,教师胜任力是专业发展的基础。只有具备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才有实现专业发展的可能,只有拥有专业的态度和价值观才能进行教学反思、认识和提高从而最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师胜任力的提高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而教师专业发展也有利于教师胜任力的提高。同时,对于自身胜任力水平的科学评估有利于促进教师合理定位,从而完善自身的专业发展目标,最终实现真正的专业发展[7,10]。最后,运用胜任力理论思考教师建设问题,对于不断提高教师职业技能和职业忠诚度,进而推进教师专业化与职业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8]。由此可见,教师胜任力与专业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教师胜任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专业发展。
教师胜任力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正向预测作用已经得到了众多研究的支持[7,9],但是教师胜任力如何影响教师专业发展,其内在影响机制是什么,这些问题尚未明晰。社会同一性理论认为,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决定了教师对职业的看法以及对自我的感知。教师只有拥有积极的职业认同感,才会热爱教师工作从而胜任教师工作,体验到职业幸福感与工作价值感,真正不断寻求教师的专业发展[11]。胜任力是教师职业认同状况的一种体现,也是评价教师职业认同的重要标准。许多研究者认为可以通过影响教师的胜任力来促进教师职业认同的发展[12,13,14]。此外,张丽萍、陈京军和刘艳辉的研究提出教师职业认同主要涉及教师职业角色与教师内在自我的一致性程度,主要包含职业物质我、职业社会我、职业精神我三个因素。职业物质我反映教师职业对物质自我的满足程度,职业社会我反映教师职业对社会自我的满足程度,职业精神我反映教师职业对教师精神自我的满足程度,若教师职业能够很好满足自我各方面的需求,则教师的职业认同感高;否则,则职业认同感低[15]。综上所述,教师胜任力可能通过影响教师职业认同感进而影响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同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究竟是职业认同何种因素在教师胜任力与教师专业发展之间起到中介作用。
教师职业认同是个体形成的对职业目标、职业的社会价值的知觉以及对教师职业的认同程度,受到教师个体因素以及社会环境、文化氛围、制度背景等因素的综合影响[16,17,18]。研究者认为职业认同是专业发展的心理基础,对教师专业发展有着多方面的影响。近年来一些研究也开始探讨教师职业认同对专业发展的影响[19,20,21]。首先,研究者提出发展并维持一种强烈的职业认同是判断教师的专业程度和把教师与其他行业工作者区分开来的依据。教师的职业认同度较高,意味着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情绪愉悦,对自己有着较高的成就动机,会更加坚守自己的工作岗位[22,23]。其次,教师职业认同主要通过两个渠道对专业发展产生影响:其一,职业认同度较高的教师具有更强的自我专业发展意识;其二,职业认同度较高的教师也会积极实施更多与专业发展相关的行为[24]。最后,教师积极的职业认同对于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积极的职业认同感能够有效降低教师的离职率;同时积极的教师职业认同感可以为教师专业发展所需要支持的类型提供启示[25,26,27,28]。总之,职业认同感对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往研究主要从教师胜任力与专业发展的关系或者教师职业认同与专业发展的关系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但前人的研究并未对三个变量之间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传统的教师专业发展观一直把教师当做教学任务的完成者、学生成长的引导者,而忽略了教师自身的意愿与需要[24]。随着教师本位观的提出,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有了新的认识。教师本位观强调教师是专业发展的主体并且教师专业发展作用在于帮助教师完善人格,实现人生价值。在专业发展的过程中更尊重教师的自我意愿、主观感受及能力水平,把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教师个人条件相结合,如兴趣爱好、知识技能等[29]。教师是专业发展的主体,教师的胜任力、职业认同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要把教师的发展与教师自身的知识、情感与兴趣相结合。教师职业认同涉及到教师的职业情感,而教师胜任力则涉及到了知识技能[7,9,17,27]。教师要先有知识技能,在对职业有一定的实践的基础上才会形成对职业的看法进而产生职业认同感,因此,胜任力是职业认同感产生的基础。因此,基于教师本位观与社会同一性理论,研究拟探讨教师胜任力、职业认同感与专业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为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可靠支持。研究假设,教师的专业发展主要取决于教师的胜任力,而教师的胜任力能否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则又依赖于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只有教师对职业本身具备了较高的职业认同感才会一如既往的坚持教师本职工作。具体研究假设如下:(1)教师胜任力、职业认同、专业发展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2) 教师职业认同在教师胜任力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湖南省永州地区抽取城市5所,乡镇4所的中小学教师作为研究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524份,回收有效问卷427份,有效回收率为81.49 %。其中男性145人(34.0%),女性270人(63.2%),年龄在20-61之间(39.23±7.81);所选取被试中学教师206人(48.2%)、小学教师221人(51.8%);省重点学校教师、市重点学校教师、普通学校教师分别为156人(36.5%)、124人(29.0%)、147人(34.4%);“中专以下”学历者24人(5.6%),“大专”学历者142人(33.6%),“本科”学历者256人(60.0%)。“绩效考核优秀”者80人(18.8%),“绩效考核一般”者334人(78.2%)。
2.2 研究工具
2.2.1 教师胜任力问卷
研究选用的教师胜任力问卷是由徐建平编制,问卷共有50个项目。该问卷有9个维度:个人特质、关注学生、专业素质、人际沟通、建立关系、信息搜寻、职业偏好、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另加一个测谎量表。该问卷采用5点计分法(1代表完全不符合,5代表完全符合,2-4表示符合度递增)。分数越高则表明教师教师某一胜任特质及总体胜任力水平越高,反之则越低。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χ2/df=3.68, NNFI=0.85, CFI=0.96, RMSEA=0.05,表明该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各维度的α系数均在0.44~0.82之间,全问卷的同质性信度α系数为0.94[30]。
2.2.2教师职业认同问卷
研究选用的教师职业认同问卷是由张丽萍、陈京军、刘艳辉编制,问卷共有13个项目,其中4 个项目为反向计分。该问卷有3个维度:职业精神我、职业物质我和职业社会我。该问卷采用5点计分法(1代表完全不符合,5代表完全符合,2-4表示符合度递增)。分数越高表明教师某一职业认同特质及总体职业认同度越高,反之则越低。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χ2/df=2.97, NNFI=0.94, CFI=0.95, RMSEA=0.06,表明该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同时各维度的α系数均在0.79-0.82之间,全问卷的同质性信度a系数为0.84[15]。
2.2.3教师专业发展问卷
研究选用的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问卷是由陈京军、刘成伟、王霞等人编制,问卷共有21个项目。问卷共有5个维度:专业情意、专业发展行动、专业化理念、专业问题意识和专业知识技能。该问卷采用5点计分法(1代表完全不符合,5代表完全符合,2-4表示符合度递增)。分数越高则表明教师某一专业发展特质及总体专业发展的水平越高,反之则越低。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χ2/df=3.62, NNFI=0.95, CFI=0.95, RMSEA=0.07,表明该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各维度的α系数均在0.69~0.81之间,全问卷的同质性信度α系数为0.88[31]。
2.3 共同方法偏差的检验
由于研究使用问卷调查法对同一被试进行重复测量,因此测量中可能存在共同方法偏差。为尽量避免或减少这一可能采取了如下措施:首先,选取信效度较高的问卷,三份问卷的同质性信度α系数均在0.84以上,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三份问卷结构效度良好。其次,对共同方法偏差进行统计控制。采用Harman单因子检验对研究是否存在严重的共同方法偏差进行探讨[32,33,34]。首先进行单因素模型拟合,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χ2/df=31.46, NNFI=0.82, CFI=0.82, RMSEA=0.27;之后进行三因素模型拟合,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χ2/df=3.37, NNFI=0.94, CFI=0.95, RMSEA=0.07。结果表明,三因素模型RMSEA<0.08,并且NNFI、CFI各项指标大于0.9,三因素模型可被接受,而单因素模型不可接受,说明单一因子并不能解释大部分的变量变异,而多因子模型更能解释大部分变量的变异,因此测量过程中并没有受到共同方法偏差的影响。
2.4 数据处理
回收完数据,剔除无效被试。将收集的有效样本数据导入spss17.0和LISREL 8.70软件进行共同方法偏差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积差相关分析以及强迫进入法回归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各变量的平均数、标准差和相关系数
为了解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首先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研究中三个变量的平均数(M)、标准差(SD)以及变量总分之间的皮尔逊积差相关矩阵,见表1。
由表1可知,三个变量的得分分别为39.62±3.58、40.76±8.04、87.93±11.08,均高于中数水平;三个变量均呈显著正相关。
3.2 教师职业认同感、教师胜任力与专业发展的相关分析
为进一步明晰三个变量之间相关关系,进行进一步中介检验,采用Person积差相关计算三个变量各个维度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见表2、表3。
采用相关分析探讨职业认同与专业发展的关系(见表2),结果表明,职业精神我、职业社会我与专业发展各维度均呈显著正相关,职业物质我除与专业情意呈显著正相关之外,与专业发展行动、专业化理念、专业问题意识和专业知识技能维度均相关不显著。
采用相关分析探讨胜任力与职业认同、专业发展的关系(见表3),结果表明,胜任力各维度与专业发展各维度均呈显著正相关,中小学教师胜任力与教师职业认同的精神我、社会我维度存在极其显著的正相关,而职业物质我除与职业偏好、尊重他人维度呈显著正相关之外,与个人特质、关注学生、专业素质、人际沟通、建立关系、信息搜寻、理解他人维度均相关不显著。由此可知,三个量表除职业物质我维度之外均正相关关系显著,适合进一步的中介检验[35]。
3.3职业精神我在胜任力与专业发展之间的中介效应回归分析
按照温忠麟等提出的中介效应检验程序[35],分别使用强迫进入法考察职业精神我、职业社会我在胜任力与专业发展之间的中介作用。首先是检验职业精神我的中介作用,分析结果见表4。
根据中介变量的定义,采用强迫进入法进行下列回归分析考察教师职业认同的职业社会我维度是否具有中介作用。从表4中可以看出,职业精神我在胜任力和专业发展之间关系的中介作用显著,也就是说职业精神我对胜任力和专业发展部分中介效应显著。
为了使变量间的关系更为明确,根据上述回归分析建立路径图如下:
3.4职业社会我在胜任力与专业发展之间的中介效应回归分析
按照温忠麟等提出的中介效应检验程序[35],使用强迫进入法考察职业社会我在胜任力与专业发展之间的中介作用。分析结果见表5。
根据中介变量的定义,采用强迫进入法进行下列回归分析考察教师职业认同的职业社会我维度是否具有中介作用。从表5中可以看出,教师职业认同职业社会我维度对胜任力和专业发展的中介作用显著,也就是说教师职业认同对胜任力和专业发展部分中介效应显著。
为了使变量间的关系更为明确,根据上述回归分析建立路径图如下:
4 讨论
4.1 关于中小学教师胜任力与职业认同、专业发展的关系问题
从1960年开始,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开始逐步引起教育心理学家的关注,研究者从多角度使用多种方法对教师专业发展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36,37]。教师专业发展是不仅是影响教育改革的关键因素,也在学校管理中居于核心地位。前人的研究大量发现,胜任力成为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6,7,8,9,10]。研究结果也显示,中小学教师胜任力与专业发展呈显著正相关,进一步的回归分析发现,中小学教师胜任力对专业发展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说明当中小学教师胜任力水平越高时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也越好,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能够随着胜任力的提高而提高。教师本位观提出在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中,要结合教师的个人实际条件,如知识水平、兴趣爱好、内在要求等,不仅仅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个体优势,也有利于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内源性动力。可以发现,中小学教师胜任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与内源性动力。李玉华和林崇德提出教师胜任力不仅是教师入职前考察和测评的一项重要指标,更应该是教师专业发展过程全程都应该积极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10]。在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教师的胜任力也会具有不同的发展特点,教师专业发展从教师的创造性角度划分,可分为合格教师、教育教学能手、专家型教师、教育家型教师几个阶段,每一阶段的要求和条件不同,同时教师胜任力也具有发展性。因此,针对不同的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阶段为中小学教师制定不同的职业发展生涯规划,有利于中小学教师合理定位自身职业发展目标,从而树立终身学习的专业发展理念,实现真正的专业发展。此外,要积极开展各类教学实践活动,为中小学教师的胜任力和专业发展水平的提高创造关键事件。如开展听课、观摩授课、研讨会等教学活动,将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运用于自身的教学实践。同时引导教师进行反思性教学探究,反思性过程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过程和教学经验的评定与解释,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下一步行动的构想,反思性过程是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和胜任力提升的精髓。
社会同一性理论认为,职业认同影响个体对职业的认知,教师只有具有积极的职业认同感,才会体验到职业的价值从而进一步需求专业发展。这一观点得到了大量研究的支持,前人研究表明教师的职业认同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心理基础,教师职业认同感对于教师专业发展有重要意义[11, 19,20, 26,28,45,46]。与前人研究一致,研究发现中小学教师职业认同与专业发展呈显著正相关,进一步的回归分析发现,中小学教师职业认同对专业发展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当中小学教师职业认同度越高时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也越好。教师的职业认同是专业发展的心理基础,对教师专业发展有着多方面的影响。首先,教师职业认同感能够影响教师对于工作的满意程度。教师职业认同感越高,对规范的内化程度、职业的投入程度也会越多;他们对于工作的满意感越强,工作积极性也会更高。其次,职业认同感影响教师的效能感。一名教师自身的职业认同感较高,则会忽略由不良工作条件所带来的不快[38.39,40]。然后,职业认同感的程度影响教师职业倦怠感。教师职业认同感取决于教师的扮演的多种社会角色之间的关系,角色之间的协调性越好,认同程度越高[46]。最后,教师职业认同感能够影响教师工作压力,研究发现,教师职业认同感能够显著预测教师离职倾向[41]。总之,在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中,中小学教师的职业认同感通过影响个体等因素在这个过程中也扮演重要角色[42]。通过进一步对各个维度的相关分析发现,职业物质我与中小学教师胜任力以及专业发展都不存在显著相关。教学动机分为内部动机、外部动机以及外部内化动机构成,工资薪酬、福利待遇、工作环境等构成了外部动机,这说明把教师职业当做赚钱的手段的教师,自身的发展是由外部诱因驱动而不是内在需要。他们仅仅是把教师职业作为赚钱的手段,因此要注意引导中小学教师形成外部内化动机,使其认识到教师行业是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而不仅仅是获得外在的薪酬和奖励的途径[43,44],这样能够更好地引导中小学教师不断形成自我激励,从而为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不断提供内部动力。
4.2 中小学教师职业认同对专业发展的影响机制问题
前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师胜任力与专业发展、教师职业认同与专业发展的理论研究,如教师的职业认同的教师专业发展的心理基础[26];可以通过培养教师胜任力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7]。因此基于社会同一性理论与教师本位观,通过实证的中介效应分析进一步探究中小学教师职业认同的在胜任力与专业发展直接的中介作用。根据中介效应分析结果,中小学教师职业认同在教师胜任力与专业发展之间中介效应显著,教师职业认同具有部分中介作用。职业认同对胜任力与专业发展的中介效应量为0.152,总效应为2.033,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7.50%。也就是说,中小学教师职业认同是胜任力对专业发展产生影响的比较重要的原因。因此在无法短时间难以提高教师的胜任力情况下,可以通过提高领导和学生以及家长对于教师的尊重以及教师的社会支持度去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提高。
随着教师本位观的提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集中于探讨胜任力、认同感等个人特质对教师专业发展过程的影响[1,4],今后的研究应当密切关注教师胜任力对专业发展的影响,并深入考察职业认同感在其中的作用机制。教师如果能够较好的胜任本职工作,那么,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也会更高,但是如果教师能够胜任工作却对于教师职业认同感不高,那么则会影响其提升专业发展水平的积极性;如果胜任力水平欠佳,但是对于教师这份工作充满热爱,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会积极寻求自我发展来胜任力本职工作,从而积极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鉴于此,可通过如下方式不断促进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首先,在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有机会的开展不同的教师培训,帮助教师掌握相应的教学知识技能,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教学的教育规律。同时帮助教师培养自我效能感与自我监控能力,教师自我效能感与自我监控能力是教师能力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因此要放在优先培养的地位。其次,提高中小学教师入职门槛,在教师招聘过程中要加强对职业认同、职业价值观等方面的考察,以便于把具有强烈教师职业意向、职业价值观端正的教师引入教师队伍。最后,根据激励理论,要不断引导中小学教师把外部动机向内部动机转化,让教师体验到教师职业是自我价值的实验途径,从职业本身获得乐趣。同时学校和社会也要为教师的职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为教师塑造良好的工作、人际与学习氛围,提升中小学教师的归属感和职业幸福感。
5 结论
5.1 中小学教师胜任力、职业认同、专业发展之间的相关关系显著,中小学教师胜任力与职业认同是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正向预测变量;
5.2中小学教师职业认同在教师胜任力、教师专业发展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因此在短时间难以改变中小学教师自身胜任力的情况下,可以部分通过提高中小学教师的职业认同感来改善自身专业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卢乃桂, 钟亚妮. 国际视野中的教师专业发展. 比较教育研究, 2006, 2: 71-76.
2.Evans L. What is teacher developmentOxford review of education, 2002, 28(1): 123-137.
3.Little J W.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a climate of educational reform. Educational evaluation and policy analysis, 1993, 15(2): 129-151.
4.Day C, Gu Q. Variations in the conditions for teachers´ professional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sustaining commitment and effectiveness over a career. Oxford Review of Education, 2007, 33(4): 423-443.
5.McClelland D C. Testing for competence rather than for intelligence. American psychologist, 1973, 28(1): 1-4.
6.姚恩菊, 陈旭, 韩元亚. 胜任力和应对策略对教师职业压力的影响.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9, 2: 103-108.
7.曹中秋. 胜任力视角下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探析. 文教资料, 2013, 13: 105-106.
8.张雷. 胜任力视角下高校辅导员专业化与职业化建设思考. 教育与职业, 2009, 27: 56-57.
9.何茜, 孙美花. 教师专业化视野下的教师教育改革.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4: 159-162.
10.李玉华, 林崇德. 国内外教师胜任力研究比较及思考. 辽宁教育研究, 2008, 1: 105-108.
11.罗杰, 周瑗, 陈维, 潘运, 赵守盈. 教师职业认同与情感承诺的关系: 工作满意度的中介作用.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4, 30(3): 322-328.
12.Joseph D, Heading M. Putting Theory into Practice: Moving from Student Identity to Teacher Identity. Australian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2010, 35(3): 75-87.
13.Merseth K K, Sommer J, Dickstein S. Bridging worlds: Changes in personal and professional identities of pre-service urban teachers. Teacher Education Quarterly, 2008, 35(3): 89-108.
14.Timo t uk I, Ugaste A. Student teachers’ professional identity.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2010, 26(8): 1563-1570.
15.张丽萍, 陈京军, 刘艳辉. 农村教师职业认同问卷的编制. 当代教育论坛: 综合版, 2011, 9: 10-12.
16.Allen N J, Meyer J P. The measurement and antecedents of affective, continuance and normative commitment to the organization.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psychology, 1990, 63(1): 1-18.
17.Vanden, B. R. Teacher’s meanings regarding educational practice.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2002, 72(4): 577-625.
18.李永鑫, 李艺敏, 申继亮. 教师的组织认同与职业认同. 河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2, 52(2): 118-122.
19.Lamote C, Engels N.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 teachers’ professional identity. European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2010, 33(1): 3-18.
20.McNay M, Graham R. Can cooperating teachers help student teachers develop a vision of education? The Teacher Educator, 2007, 42(3): 224-236.
21.Schepens A, Aelterman A, Vlerick P. Student teachers´ professional identity formation: between being born as a teacher and becoming one. Educational Studies, 2009, 35(4): 361-378.
22.Walkington J. Becoming a teacher: Encouraging development of teacher identity through reflective practice. Asia-Pacific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2005, 33(1): 53-64.
23.王鑫强, 张大均, 曾丽红. 师范生职业认同感的效能—价值双维核心模型的构建.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1, 27(6): 120-127.
24.魏淑华. 教师职业认同研究. 重庆: 西南大学博士论文, 2008.
25.Beijaard D, Verloop N, Vermunt J D. Teachers’ perceptions of professional identity: An exploratory study from a personal knowledge perspective[J].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2000, 16(7): 749-764.
26.Coldron J, Smith R. Active location in teachers´ construction of their professional identities. 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 1999, 31(6): 711-726.
27.Sachs J. Teacher professional identity: Competing discourses, competing outcomes. Journal of education policy, 2001, 16(2): 149-161.
28.蒲阳. 不同职业认同水平的教师专业发展特点. 当代教师教育, 2013, 6(4), 36-42.
29.宋广文, 魏淑华. 论教师专业发展. 教育研究, 2005, 26(7): 71-74.
30.徐建平. 教师胜任力模型与测评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 2004.
31.陈京军, 刘成伟, 王霞. 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问卷的编制. 教育测量与评价: 理论版, 2014, 8: 4-8.
32.Malhotra N K, Kim S S, Patil A. Common method variance in IS research: a comparison of alternative approaches and a reanalysis of past research. Management science, 2006, 52(12): 1865-1883.
33.Podsakoff P M, MacKenzie S B, Lee J Y, et al. Common method biases in behavioral research: 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nd recommended remedie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2003, 88(5): 879-903.
34.周浩, 龙立荣. 共同方法偏差的统计检验与控制方法. 心理科学进展, 2004, 12(6): 942-950.
35.温忠麟, 张雷, 侯杰泰, 等. 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及其应用. 心理学报, 2004, 36(5): 614-620.
36.Grogan M, Andrews R. Defining preparation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for the future.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 2002, 38(2): 233-256.
37.Rice E H. The collaboration process in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chools results of a meta-ethnography.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2002, 53(1): 55-67.
38.Moore M, Hofman J E. Professional identity in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in Israel. Higher education, 1988, 17(1): 69-79.
39.Kremer, L., & Hofman, J. E. Teachers´ professional identity and burn-out. Research in Education, 1985, 34, 89-95.
40.魏淑华, 宋广文. 教师职业认同与离职意向: 工作满意度的中介作用. 心理学探新, 2013, 32(6): 564-569.
41.Gaziel H H. Sabbatical leave, job burnout and turnover intentions among teache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felong Education, 1995, 14(4): 331-338.
42.张敏. 国外教师职业认同与专业发展研究述评. 比较教育研究, 2006, 29(2): 77-81.
43.Harter 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ceived competence, affect, and motivational orientation within the classroom: Processes and patterns of change. Achievement and motivation: A social-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 1992, 2: 77-114.
44.衷克定, 申继亮, 辛涛. 小学教师教学动机的结构特征研究.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9, 2(8), 27-32.
45.宋广文, 魏淑华. 影响教师职业认同的相关因素分析.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6, 22(1): 80-86.
46.王晓春, 甘怡群. 国外关于工作倦怠研究的现状述评. 心理科学进展, 2003, 11(5): 567-572.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Teachers’ Competence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Mediating Role of Professional Identity
Yang Huilan1 Zhan Ningning2
Chen Jingjun3 He Xianyou1
(1 Psychology Applic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31; 2 School of Education,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angtan 411201;3 School of Psychology,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