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绿色营销毕业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市场营销专业的毕业论文一般以营销策划书方式为主,有着较为固定的论文框架结构。顺序一般为绪论﹑企业(产品)或项目介绍﹑环境分析﹑SWOT分析﹑市场定位﹑营销策划及结论。而纵观学生的毕业论文,问题大多出在环境分析﹑SWOT分析﹑市场定位这几部分。首先,环境分析。环境分析一般分为宏观环境分析和微观环境分析。很多学生对宏观及微观的概念大致了解,却不能具体说出宏观环境及微观环境具体应该包括哪些因素,也不能很好地根据各因素来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而是一股脑儿地把自己认为的宏观或微观环境糅合在一起写出来。宏观营销环境主要包括六大方面,分别是人口﹑经济﹑政治法律﹑社会文化﹑自然﹑科技。当然,在毕业论文中,由于每个学生实习的单位不同﹑接触的项目或产品不一,有时并不需要对所有的宏观环境因素进行一一分析,只需要结合自己写作的营销客体进行与之相关的因素分析即可。与宏观因素相比,学生们对微观环境的了解更差,往往不了解所谓的微观环境包含哪些因素。微观环境需要分析的因素主要有:供应商﹑企业内部﹑营销中介﹑顾客﹑社会公众﹑竞争者六个部分。以学生目前的经验及学识而言,将六大因素全部一一进行分析的难度较高,所以个人建议还是和宏观环境分析一样,只截取其中与自己所写的营销客体密切相关的因素来分析即可。从毕业生的论文来看,大多数学生都选择了企业内部﹑顾客(消费者)﹑竞争者这三个微观因素进行阐述分析。其中,顾客和竞争者分析学生基本都能够完成,而企业内部环境分析对绝大多数学生而言则是一个较为空洞模糊的概念。学生对企业内部环境到底是什么,包含哪些内容基本属于完全不了解的状态。需要明确的是企业内部环境主要是指企业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及各种软硬件条件)﹑企业文化﹑企业部门构成及治理机制等,而不是仅仅是对公司历史或现状进行的简单描述。
其次,SWOT分析。SWOT分析作为一种概念,理应是营销专业学生掌握的重点内容之一,但是从论文上来看,大多数学生掌握得并不够好。其中最大的问题在于学生不能很好地将优势与机会﹑劣势与威胁进行清晰地划分。其次的问题在于即使学生归类正确,但在分析部分却流于形式,仅以流水账形式对每部分进行简单罗列,并不能以事例或数据来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如学生在对某购物商场进行SWOT分析时,将本应属于购物商场本身所具有的优势如“商品繁多,消费者选择余地广”列入外部环境中对其发展有利的机会部分,或将本应属于外部环境中对其发展不利的威胁如“竞争对手较多,价格竞争激烈”列入购物商场本身的劣势部分等。这样的划分,正是由于学生对SWOT分析中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概念模糊所导致的。这里需要让学生注意浅谈营销专业学生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及分析宋思斯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223003的就是所谓的优势或劣势,都是针对分析的客体本身而言的,是其本身具有的优点或缺点;而机会和威胁则是属于外部环境中对分析的客体发展有利或不利的外部因素。此外,学生即使归类正确,却多在分析上存在不足,以流水账形式进行简单罗列的情况较多。如对某房地产项目进行SWOT分析的学生在进行劣势分析的时候这样写到“1﹑区位优势不明显;2﹑楼盘附近景观缺乏;3﹑价格偏高”。这样的劣势分析不过流水账而已,并未以任何事例或数据对自己的论点进行有效支撑,存在着“口说无凭”或“信口开河”的可能。那么,为了丰满文章的内容,进行具体化的说明与分析,可修改为“1﹑区位优势不明显。本项目位于XX县的城南,人口较少且交通线路匮乏,离县城中心较远;2﹑楼盘附近景观缺乏。目前项目周边为自然村庄,没有较有影响力的自然生态景观,同时也缺乏人文﹑历史资源的沉淀。要求项目规划时,必须通过再造工程,来营造相关概念,以增加吸引力;3﹑价格偏高。本项目与同地区楼盘相比价格较高,,均价每平方在14000元左右,而竞争对手XX楼盘均价每平方在12000元左右。”这样一改,文章立体了很多,也更加有说服力。
最后,市场定位。市场定位的章节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目标市场细分(Segmenting)﹑目标市场选择(Targeting)﹑目标市场定位(Positioning),也就是营销中所谓的STP。其中,第一步是市场细分,指营销者通过市场调研,依据消费者的需要和欲望﹑购买行为和购买习惯等方面的差异,把某一产品的市场整体划分为若干消费者群的市场分类过程。第二步目标市场选择,即选择要进入的一个或多个细分市场。第三步定位,指企业根据竞争者现有产品在市场上所处的位置,针对顾客对该类产品某些特征或属性的重视程度,为本企业产品塑造与众不同的,给人印象鲜明的形象,并将这种形象生动地传递给顾客,从而使该产品在市场上确定适当的位置。通过论文可见,学生大致明白STP是什么,但是对具体的三个步骤之间的关系及差异不能很好地掌握,存在着张冠李戴的混淆现象。常见的情况有:小标题明明是市场定位,下文所写的内容却为目标市场选择;或者标题是目标市场选择,下文所写内容却为市场细分等等。此外,学生对市场定位这一概念非常模糊,也并不了解何为市场定位。所谓的市场定位并不是你对一件产品本身做些什么,而是你在潜在消费者的心目中做些什么。市场定位的实质是使本企业与其他企业严格区分开来,使顾客明显感觉和认识到这种差别,从而在顾客心目中占有特殊的位置。换言之,也就是你的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留下的能与其他竞争对手区别开来的独特印象及地位,即当消费者想到你的产品或品牌时,在其头脑中唤起的独特印象及与其他类似品牌或产品对比出来的地位。以一名写作医疗器械营销的学生为例,市场细分部分可以以人口因素中的年龄﹑收入及职业等对消费者进行细分;在目标市场选择部分,可以选择对医疗器械产品需求最旺盛(如中老年人﹑亚健康人群)且具有较强保健意识﹑具有支付能力的人群作为目标人群;在市场定位部分,通过与竞争者的产品做比较,找出能与竞争对手明显区别开来的﹑消费者比较在意或重视的属性或特征,据此为自家的医疗器械产品塑造与众不同﹑形象鲜明的形象并传递给消费者。例如此学生曾提过自家产品是纯物理疗法,无任何毒副作用,且公司和德国某研究院有合作关系,产品科技含量很高,不是市面上那些伪科学产品﹑山寨产品能比拟的。因此和竞争对手的同类产品相比,价格也明显偏高。那么根据这些特征属性,可以将此医疗器械产品定位为安全绿色﹑高科技含量的高端医疗器械产品。而后续工作就是将这个定位有效地传递给消费者,在消费者心目中进一步地扎根占位,以确保自身的优势。
2论文结构混乱,逻辑性较差。
上文已经提到营销专业学生毕业论文多为营销策划书形式,结构较为固定,但即便在给出范文以供参考的前提下,仍存在着毕业论文结构混乱的情况。常见的问题有:关键章节缺失﹑论文内容前后无关联无呼应﹑章节内容重复及章节分类谬误等情况。首先,关键章节缺失。众所周知,营销策划书一般是用于对某营销客体进行营销整体策划的,那么在简介了研究背景及意义(绪论)之后,先要开宗明义地介绍下自己即将进行整体营销策划的客体,即企业(产品)或项目。譬如有同学写医疗器械产品营销策划书,初稿拿来从头看到尾都不知道此学生到底打算营销什么产品。如果连营销客体即被营销的主体是什么都没交代清楚的话,内容写得再好也是让人一头雾水不知所云。除此之外,还有写作营销策划书的学生漏写了SWOT分析,而SWOT分析本身是营销策划书不可或缺的关键章节之一。如果全文没有SWOT分析,那么具体的营销策划内容(4Ps)又有何依据来扬长避短﹑抓住发展机会并迎接威胁挑战呢?这样一来,4Ps就难免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完全沦为纸上谈兵而已。其次,论文内容前后无关联无呼应。根据学生的毕业论文来看,存在着文章整体缺乏连续性﹑因果性﹑关联性的问题,给人的感觉是章节之间各自为政,互不相关,仅仅是为了结构而结构在进行写作。例如之前谈到的SWOT分析及营销策划(4Ps)的关系即是如此。学生即使在文章的前半部分导入了SWOT分析,并进行了合理归类有效说明,但是在文章后半部分的营销策划(4Ps)章节,绝大多数学生都未能结合自己之前所述的SWOT分析来对营销客体进行有针对性的营销策划,而是将营销策划部分当做一个完全独立的新章节在进行空洞的﹑泛泛的写作。除了写作营销策划书类型的学生之外,还有不少学生写的是“浅谈XX企业(品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类型的论文。常见的问题在于学生一般会在文章的前半部分就XX企业(品牌)存在的问题进行一二三四条的阐述,但在文章后半部分的解决对策里却不能就前文所谈的一二三四条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关联式解答,而是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文章结构显得较为混乱且前后不对应。
最后,章节内容重复及章节分类谬误。在答辩的过程中,经常发现有学生出现章节内容重复及分类谬误的问题。在答辩时,有学生就自己实习的旅行社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虽然此学生也将存在的问题列出了一二三四条,看似十分有层次有条理,但是仔细一看却发现这一二三四条问题彼此之间内容多有重复,问题分类不当。例如第一条写的是旅游产品开发成本高﹑被山寨风险大,导致旅行社路线开发积极性下降。因此,比起开发新路线,旅行社更倾向于做熟了的热门线路,但是热门线路的竞争很激烈,旅行社又不得不大打价格战来吸收游客;第二条写的是旅游过程中导游态度差﹑服务意识不到位的问题。学生在此段写到导游对游客耐心差,对景点讲解不认真,反而更热衷于带游客购物等;第三条写的是为了加强竞争力以吸引消费者,很多旅行社都给出超低价路线。为了弥补旅行社自身的损失,在旅游实物产品方面如旅游大巴﹑住宿酒店等都降低了标准,且为了盈利倾向于带顾客少逛景点多逛购物点等等。从以上所述的一二三条可以看出,问题与问题之间存在着彼此重复的现象,学生并没有很好地对旅行社存在的问题进行合理的分类及总结。
3写作口语化,语法不通顺。
这个问题实际上不仅仅是营销专业学生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相信在其他专业的毕业论文中也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之一。很多学生对论文体﹑论文口吻并无太多概念,而是以口语化的形式在进行论文写作。在答辩时,看到有学生对自己实习店铺存在的问题这样写到“我就问店长,为什么大家干活都没有积极性?店长笑了笑,偷偷和我说这里工资水平太低,工作的时间又太久,经常加班还不给加班费,大家意见都很大,当然工作热情不高啦。由于我和其他店员关系比较铁,也有不少人和我反映工作辛苦又没钱拿,干活没意思之类。”从这段口语化的文字可以看出,学生完全是按照自己脑海中的想法在写,并没有对论文语言进行组织提炼,而是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和口述记录的性质差不多,看起来十分不专业。此外,很多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不过关,和现如今网络的普及﹑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的流行是密不可分的,算是网络时代的通病之一。长时间流连于网络,受各种不规范网络文字的影响,使学生的作文能力进一步地退化。因篇幅所限,就不一一举例说明了。个人建议为了加强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写作能力,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就应该多加注意,如开设论文培训指导课或布置小论文﹑课程总结作为平时作业等等。此外,也要尽量让学生在写作毕业论文之前多看多学习上届学生的优秀论文来汲取写作经验,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就是这个意思了。
4结语
(一)“以岗为纲”,设置和构建专业课程
“职业教育要面向市场”的教育思想是一种新的职业观。在常规教学中,大多以大纲规定的目标为尺度衡量教学效果的好与差,所以“以纲为本”的教育思想一直限制着教育者的思维。“职业教育要面向市场”的思想与其相反,它站在职业岗位的角度“以岗为纲”,通过对岗位的共性与个性的研究,制定出与岗位专业技能、专业理论、文化素质完全一致的教学纲目,这样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才能深受一线岗位的欢迎。
1•在教学上对岗位能力四要素的要求是不同的,对知识与素养的要求是了解,然后再理解,对一般能力的要求是掌握,而对职业能力的要求是熟练掌握。
2•正确处理基本素质、一般能力与职业能力三者的关系。从短期看,毕业生的就业竞争主要来自职业技能。但从长期发展看,知识与素质教育是基础,是基本功,基础不牢,专业难精。一般能力,尤其是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毕业生成长的关键能力。因此,必须长短兼顾,正确处理这三者的关系。
3•国贸专业主干课程体系设置应以提升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综合职业能力是由基本素质能力、业务能力、协调能力、谈判能力、交际能力、口才能力、应变能力及处理法律纠纷能力等合成。合成过程是通过每一门课程内容教学得以完成,但课程本身具有缺乏弹性的特征,即课程有自身的学科知识体系且存在时滞性,须将课程的“刚性”尽可能柔性化,增强课程的灵活性。课程的取舍或更新,都要依据职业技能、行业发展和市场需求来确定。课程整合不是一个简单拼凑过程,而是要从基础和专业课程中寻求其内在结构、内容等方面的异同点,严格以职业能力或岗位能力为主线进行整合,遵循各课程间递进式关系,循序渐进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专业技能课程体系。
(二)国际贸易专业课程整合设置的思路
国际贸易专业课程设置应以国际贸易行业的岗位对人才的知识与素质,一般能力和专业技能的要求来确定,主要包括四大模块:即1•国际商务英语,含商贸英语、商务英文函电、英语口语等;2•国际市场营销,含市场调研与预测、营销策划、推销理论与技巧、商务谈判、经营管理等;3•电子商务,含计算机操作技能、电子商务概论、网络营销、电子单证交换技能等;4•国际贸易业务技能,含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商法、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实务、报检、报关实务、国际货运与保险、国际贸易单证实务等。这四大模块中各有众多的课程组合,而前面三个模块的课程都是为后一个模块打基础或为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增强业务素质服务的。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必须避免各模块各门课程之间各自为政的现象,要保证国际贸易专业骨干课程的教学不受冲击和挤占,这就必须对各模块的课程进行整合,打破原学科的系统性,避免各课程内容的重复。可将相关联的课程整合为一门课,例如,“推销技巧”与“商务谈判”就可整合为一门课,电子商务的几门课可整合为一或两门课。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中的“国际金融”课,可采取开讲座的方式,只侧重讲解与外贸紧密相关的内容。“国际商法”课程要打破原学科体系的框框,专讲其他专业课未涉及到的国际贸易法律知识,例如,WTO规则,有关贸易术语的国际惯例、有关托收、信用证的国际惯例等,相关课程已涉及到了,没有必要重复开设,可采取专题讲座方式讲授一些与国际贸易业务紧密相关的国际法律知识,这既节省大量课时,又达到扩展学生掌握国际贸易有关的法律知识的效果。又例如,“国际贸易单证实务”同样需要与“国际贸易实务”进行整合,删除与“国际贸易实务”重复的内容,专讲各种业务单证知识和单证制作的技能,把教学重点放到指导学生缮制业务单证的训练,为学生毕业后直接上岗从事单证业务打下扎实的功底。另外,其他的课程也都可考虑进行必要的整合。至于如何对国际贸易专业课程进行整合,是一项具体而系统的工作,需要分别做出详尽的方案,这里不再赘述。
二、国际贸易专业课程的开发
依据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和“以岗为纲”的教学要求,为适应市场对各种专业人才必须持证上岗的需要,国际贸易行业先后出台了外销员、报关员、报检员、跟单员及单证员等资格证考试制度,凭有关机构认可发放的资格证书才能持证应聘上岗的普遍做法,应指导学生积极应试,并通过相关的资格证的考试,这是应用型高校应尽的职责。专业资格证通过率的高低,这是评价一个应用型专业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为此,针对国际贸易专业学生毕业前普遍要求参加有关资格证的考试,学校应组织开发有关资格证考试的“报关员资格证应试辅导教材”、“报检员资格证应试辅导教材”及“单证员资格证应试辅导教材”等的编写和组织辅导工作,并使这些教材能有效发挥指导学生应试,大幅度提高考试的通过率。这是国贸专业教师的当务之急,是学院为学生服务,为社会服务,为市场培养大批的合格的应用型人才的急需。
三、加大实践性教学比重,采用“四模块”实践教学模式
加大实践性教学比重是国际贸易专业课程整合的关键。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主要是通过课程体系实施来实现,课程体系由模块构成。根据培养目标和专业特色,笔者认为国际贸易专业应配置如下四个实践性教学模块:
1•课程认识实习模块,巩固基础知识
课程实习安排在各门专业课程内和学年中的寒暑假,主要是指专业课程内(也包括专业基础课)的实践环节,目的是使学生在进行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巩固所学过的知识,把理论与实践知识结合起来。例如:当讲述国际贸易政策,特别是进出口商品政策中的“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时,为了更好地把理论转化为实践,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中国加入WTO前后的关税变化,说明当前国际经济中“关税壁垒”日益弱化的特征,而非关税壁垒,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收集有关中国企业“反倾销”、“绿色壁垒”等情况的相关数据,分析目前中国企业面临的“非关税壁垒”的现状,并尝试提出一些对策。经过这样的训练,理论已经完全转化为生动的实践教学,学生不仅印象深刻,而且学会如何用经济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2•校内实习基地模块,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模拟实习环境
校内实习一般安排在三年制的第三到五学期,目的是使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研究问题和开拓创新的能力。可以分为:(1)课程实训项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市场调研实训、国际市场营销实训、国际贸易实务实训、报关实务实训、外贸单证实训、电子商务实训等。在《外贸单证实务》与《报关实务》课程中,会有很多进出口贸易的单据,教师在教学中尽量收集企业常用的单据类型提供给学生,使学生获得逼真的实训效果。同时,尽可能贴近业务和实际,收集实际的案例,这样不仅使学生有亲切感,而且非常实用,让学生学得踏实。(2)考证实训项目。结合“双证书”制,要求学生获得与国际贸易专业相关的报关员、单证员、报检员等职业资格证书。通过对国贸专业的学生进行为期2周的考证实训,一方面利于提高学生的考证通过率,另一方面普遍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3)专业综合实训。《国际贸易实务实训》是集本专业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专业基本技能、职业素养于一体的综合实训课程。利用外贸综合业务实训计算机模拟软件系统,对毕业班学生进行为期2周的综合训练,其中涵盖了外贸函电、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市场营销、报检、报关实务、单证实务、托运与投保、国际货款结算等多项专业技能。通过对整个业务流程的运作和全套单据的制作,让学生掌握从分析市场环境开始,到完成市场开拓,同外商建立起业务关系的整个流程。具体以进出易的基本过程为主线,以具体的进出口商品交易为背景,针对进出口贸易中业务函电的草拟、进出口商品成本核算、出口报价与还价、交易条件的磋商、进出口合同的订立、出口货物的托运订舱、报验通关、信用证的审核与修改、单证的缮制、审单付汇,验货收货等主要业务为序进行训练。同时,在实训中要求学生通过因特网去寻找出口的商品和客户,自己设计产品目录、宣传网页和出口营销方案。通过这样集中的训练,学生对三年的专业知识有了系统的认识,强化了前面学过的知识,又通过这种模拟训练,培养了学生在未来实际工作中的职业能力,使学生既具备上岗就可以较好地上手工作,又有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3•校外实习基地模块,为学生提供全真的实践
实习基地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协议式的,主要是同外贸企业或工商企业订立实习协议;另一种是非协议式的,主要是到一些政府的职能部门,如海关、商检局、商务局、港务局、国税局等。一方面,建立几个稳定的协议式的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和外贸企业架起了一座共同发展的桥梁,既便于学生对即将从事的工作有比较深刻的了解,也便于外贸企业从中发现和选拔人才;另一方面,也充分利用非协议式的实习基地,如组织或鼓励学生参观港口、码头、仓库、生产车间,让学生看到真正的货轮、火车车皮、大型拖车、集装箱、堆场、货物包装方式、海关监管场地等实物。鼓励学生直接找船运公司、保险公司、海关和检验检疫局咨询相关问题。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也可归入这一模块。毕业实习的考核主要依据学生的实结,实习单位的实习鉴定意见及指导老师的不定期抽查结果加以确定。毕业论文一般安排在三年制的第六学期进行,由专业老师负责论文的指导、答辩和成绩考核。
国际贸易专业的毕业论文范文一:低碳经济给国际贸易发展带来的影响
摘要: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以及温室效应问题的日益严峻,低碳理念在生产生活中成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新理念,所谓低碳理念就是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减少含碳类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低碳经济的概念在低碳理念发展下应运而生,本文以低碳经济为出发点,针对低碳经济对国际贸易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对低碳经济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进行讨论,为国家如何在低碳经济下开展对外贸易提供思考依据,旨在为国家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低碳经济 国际贸易 机遇与挑战
在社会全面进步的过程中,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低碳经济以其独有的优势进入人类视野。低碳经济为社会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目共睹,但是人们对低碳经济的关注主要集中于低碳经济为国民经济增长和产业经济发展的领域,忽略了低碳经济在国际贸易领域产生的重要功能。因此,对低碳经济为国际贸易发展带来的影响这一课题的分析能够为低碳理念引入国际贸易发展、实现国际贸易发展与低碳理念深度结合提供重要理论保证。笔者将针对低碳经济为国际贸易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展开具体讨论分析。
一、全面理解低碳经济
人类社会伴随对生物能源,风力能源、水利能力、太阳能源、地下资源能源、核电能源等相关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逐步实现了由原始农业社会形态向现代工业形态的转变,使人类文明由农业文明逐步向工业文明迈进。然而在这一过程的实践中,随着对传统资源开发利用,各类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对环境的破坏程度日益加深。随着人类社会的全面进步与发展,低碳经济以其对环境保护功能的独有优势得到社会各领域的广泛认可。
1.低碳经济概念分析。
低碳经济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不断深入的前提下产生的一种全新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将绿色、环保、可持续经济发展理念贯穿于经济发展的始终,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开发与浪费、实现对新兴能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作为行动指导,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共同发展的目的。低碳经济主要目标是实现经济增长由资源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减少对温室气体的排放量,通过经济增长与高新技术手段的有机整合实现提高对化石能源的利用效率与效果的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在将可持续发展观贯穿经济增长始终的前提下,通过对技术手段的革新,管理制度的创新,产业结构的转型,能源开发手段的整改等措施,实现经济增长和社会效益有机结合,共同发展,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2.低碳经济的发展历程。
2003年,英国政府率先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作为工业革命的先驱者和资源匮乏的发达国家,英国率先对低碳经济做出阐述,向世界告知低碳经济将为社会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不断深入,低碳经济理念深入世界各国,在世界范围被广泛关注与认可。随着低碳经济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低碳经济逐步向人类经济、政治、生活等各领域渗透,在人类文明发展中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低碳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相比具有极大的优势,对于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增长及人类文明的全面进步都将起到重要作用,因此,低碳经济不单是某一领域或某一地域的行动指导和任务,而是世界范围内各行各业应共同遵循的行动原则,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实现低碳经济的全面发展。2008年世界范围经济危机爆发,人类在寻求更加高效合理的经济增长模式过程中对低碳经济的现实意义更加关注,在世界各国的共同探讨与分析中得出低碳经济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动力,低碳经济应在国际领域得到重视,是一项具有世界性的活动。因此,低碳经济应广泛应用于国际贸易的发展中。
二、低碳经济在国际贸易发展中影响的分析
1.低碳经济为国际贸易发展带来机遇。
低碳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被世界各国广泛认可,在经济发展各领域都将发挥积极作用,所以经济发展为国际贸易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第一,低碳经济是一项具有全球性特征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在全球的快速发展,使各国对低碳技术的研究力度不断增加,低碳产业以此为背景应运而生,低碳产业的产生与发展将极大程度的促进国际贸易机构对先进低碳技术的引进和应用,开发低碳能源,研发并使用低碳产品,因此低碳经济能够促进低碳产业的全面发展。第二,通过对我国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得到分析,第二产业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因此在进行对外贸易的过程中,主要依赖于第二产业产出的工业半成品,这种将精力集中在加工贸易方向的国际贸易发展模式造成对资源的利用不够充分,甚至造成对资源的浪费,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所以,低碳经济环境下的国际贸易发展,能够逐步实现国际贸易由加工贸易向服务贸易的转变,实现国际贸易模式的全面转型与升级更新。第三,利用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可以使经济逐步走上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从而减少国际通行绿色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的消极影响。因此,低碳经济可以提升国际贸易的技术水平,从而提升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国际地位。
2.低碳经济为国际贸易发展带来挑战。
根据辨证唯物主义理论和我国经济发展实际情况,低碳经济在为国际贸易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必将使各国对外贸易面临新一轮的挑战。第一,我国处于世界发展中国家的行列,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对煤炭、石油等非再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而低碳经济要求经济增长实现由依赖于非再生资源向依赖于可再生资源的转变,所以低碳经济在调整能源结构的角度向我国乃至世界国际贸易的发展发起挑战。第二,当今国际贸易的发展中,我国的主体优势主要体现在产品的价格优势上,但是针对低碳经济的要求,在对国际贸易关税的调整上对低碳环保的考虑俞发增加,导致以工业产品为主导的国际贸易体系在外贸竞争力上出现极大问题。第三,根据低碳经济对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提出的要求,国际贸易中,绿色壁垒的影响范围不断扩大,因此,低碳经济下的国际贸易极大程度的削弱了我国以低成本为基础的价格优势。
三、低碳经济下国际贸易发展的策略分析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贸易在促进国民经济增长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所以,在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如何提高国际贸易的综合竞争力对于国民经济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一,制定制度化的低碳标准。现阶段,虽然低碳经济理念已经深入国民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但是没有强有力的制度性保障。因此,国家应当针对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将低碳发展形成文件性管理制度,对各领域提出制度化的低碳经济发展标准。第二,大力推进低碳技术应用机制。低碳产业发展的基础是低碳技术手段的应用。所以,加速低碳技术的应用进程对于推动低碳产业的发展,顺应低碳经济增长模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三,加强与周边友好邻国的合作力度。我国在国际地位中处于大国的位置,在国际贸易中同样作为世界贸易大国存在,在应对低碳经济对国际贸易的冲击过程中,应不断加强与周边友好邻国的合作,确保国际贸易中的话语权,最大限度的避免低碳经济对于我国国际贸易的冲击。
四、结语
新的经济发展时代带来了新的时代特征,新的时代特征必将提出新的要求。低碳经济理念在世界范围内的全面渗透,低碳经济在全球范围影响的扩大,促进低碳经济在各国家各行业的迅速发展,低碳经济对于国际贸易的影响越来越大,低碳经济在国际贸易发展领域无疑成为一把双刃剑,既为国际贸易的全面发展带来了机遇,又对国际贸易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因此,在低碳经济环境下实现对国际贸易的发展,必须充分考虑低碳经济对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提出的双向要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韩翔宇.低碳经济下如何在国际贸易中占据战略制高点[J].经济视角(中旬),2012,06(02):78-80.
[2]何建坤,周剑等.全球低碳经济潮流与中国的响应对策[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0,04(04):18-35
[3]杨君茹.低碳对未来国际经济竞争的影响分析[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14,08(10):9-12.
国际贸易专业的毕业论文范文二:电子商务下的国际贸易创新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国际贸易也发生着变化,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所扮演的角色也变得越来越重要。文章简要分析了电子商务给国际贸易带来的影响,着重分析了当前形势下国际贸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据此对电子商务环境下国际贸易的创新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电子商务;国际贸易;宏观管理创新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电子商务发展迅速,在这期间也产生了诸如阿里巴巴、京东等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电商平台。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兴的贸易模式,在国际贸易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为国际贸易带来了全新的管理理念和运作方式,并一直督促着国际贸易企业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创新,以使得其能更好地满足实际的发展需求。虽然说电子商务的发展为国际贸易带来了诸多便利,但是在当前的电子商务条件下,国际贸易中还存在着诸如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等问题,只有尽快解决这些问题,不断对国际贸易的策略进行创新,国际贸易才能在电子商务背景下实现更加快速的发展。
1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1.1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
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①电子商务的发展为国际贸易企业创造了更加便利的条件,使得其拥有一个更好的贸易平台,提高了信息流通的及时性。②电子商务线上交流沟通的方式,极大程度上避免了传统贸易方式在时间和空间方面的限制,使得商务洽谈变得更加便捷,为贸易双方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③电子商务通常都是采用线上支付的方式,例如网银、支付宝等,其使得买卖双方可以在互不见面的条件下完成相关的交易,并且还为交易双方的资金安全提供了更有力的保障,极大程度地减少了交易环节,降低了交易风险。
1.2电子商务环境下国际贸易的特点
在我国当前的电子商务环境下,国际贸易主要具有几个特点:①信息化程度高。电子商务环境下,国际贸易采用的是最先进的现代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使得贸易方式产生了较大的改变。②虚拟性强。与传统国际贸易双方会面交谈的贸易形式不同,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国际贸易更像是在一个虚拟的平台上完成相关的交易谈判工作,其主要采用的是数据交流的方式。③全球化特性。电子商务的发展,使得距离不再是困扰国际贸易的主要问题,国际贸易的全球化倾向变得更加明显,国际贸易的市场正在不断扩大,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当今世界所有的国家都或多或少地卷入到了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当中,国际贸易将拥有更加广阔的市场前景。
2电子商务下国际贸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完善
电子商务作为典型的互联网平台,必然离不开网络基础设施的支持。虽然在21世纪,我国的互联网技术发展迅速,但是随着国际贸易企业的不断增多,其对网络基础设施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总体而言,当前国内的网络基础设施仍然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与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网络基础设施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网络基础设施的不完善使得电子商务时常不能满足国际贸易进行的需求,难以为国际贸易创造一个更加安全的网络环境,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2.2物流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虽然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国际贸易的相关环节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削减,但是物流仍然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高效的物流体系能够为国际贸易的发展提供更有力的保障。近年我国的电子商务发展迅速,物流体系存在的不足变得更加明显,物流体系的不完善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①物流企业众多,但是各个企业之间缺乏有效的合作与交流,特别是在国际性物流配送系统方面都还没有形成具体的行业规范和准则。②运输成本过大,基础设施有待于完善。近年来电商企业和国际贸易企业都充分地认识到了物流的重要性,其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也在不断加大,但是由于缺乏系统的调度和管理,当前物流系统的服务水平和运行效率都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
3电子商务下国际贸易的创新策略
电子商务下要想提高国际贸易的发展水平,对现有的贸易策略进行创新,就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贸易形式创新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国际贸易企业必须要及时转变思路,要大胆地对传统的贸易方式进行创新,充分利用电子商务带来的便利条件。具体而言,贸易形式创新要从两个方面入手:①充分地利用电子商务的优势,对现有的贸易环节进行整合和改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必要的贸易环节,提高国际贸易工作的效率;②提高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使用程度,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主动融入到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浪潮当中去,在接触交流的过程中寻求更多的发展机遇。
3.2宏观管理创新
国际贸易由于会受到多个国家的经济政策和法律体系的影响,其对贸易管理者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给传统的国际贸易宏观管理方式形成了巨大的挑战,宏观管理创新势在必行。宏观管理创新主要是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①充分地发挥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管理中的优势,最大限度地提高管理信息的公开性和透明性,为国际贸易的发展创造一个更好的环境。②对招标工作进行改革创新,例如采用电子招标的形式等,学会在现有的国际贸易秩序下不断提高配额使用率,尽可能地避免外交问题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3.3营销方式创新
电子商务给国际贸易带来的冲击主要集中在市场营销方面,这也是其与传统贸易方式所存在的最大区别。电子商务下国际贸易营销方式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①营销理念创新。在国际贸易营销的过程中要积极运用整合营销、定制营销、线上线下互动营销等先进的营销理念,并将其贯彻到实际工作当中去。②营销方式创新。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国际贸易营销必须充分地发挥网络在营销方面所具有的优势,要通过互联网、自媒体平台、手机等渠道对产品的相关信息进行宣传和推广。此外,还应该在营销的过程中加强与客户甚至是竞争对手的互动,通过互动的方式来吸引更多人的参与。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和更加完美的购物体验是国际贸易营销永恒不变的主题,只有如此,国际贸易营销才能得到客户的认可和支持。
3.4运输方式创新
电子商务下的国际贸易对运输方式有着更高的要求,以往的运输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国际贸易的发展需求。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只有对当前的运输方式和物流体系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将仓储、交通和物流等各个基础环节都密切地联系在一起,才能使运输方式更适合电子商务的发展要求。在当前的电子商务背景下,互联网一体化管理体系仍然是国际贸易运输的主要管理形式,该种管理方式极大地提高了运输工作的效率,降低了库存成本。在后续的发展过程中,仍需对运输方式不断进行创新,具体而言,就是要不断提高物流运输的速度和效率,保证产品能够及时无损地运送到客户手里。
4结论
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所带来的影响十分巨大,其为国际贸易的发展带来了诸多机遇,也是国际贸易今后的一个主要发展趋势。国际贸易企业只有充分地利用电子商务所带来的便利,不断对现有的管理理念、运行体制和营销方式进行改革创新,把握好机遇,才能实现更加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人才培养 食品专业 教学改革 地方本科院校
食品工业是人类的生命工业。目前国内各地方院校基本都设置了食品相关专业,为我国食品工业培养了大批人才。
进入21世纪,食品工业更是得到了空前发展。目前,全世界食品工业正以每年约27000亿美元的销售额居各行业之首,在世界经济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食品工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历经坎坷,也有了很大的发展,现已跃升为国民经济的第一大产业,连续8年在国民经济中居于首位,年产值已突破10000亿元大关,而且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仍将持续增长。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更好地满足食品工业全球化发展和地方食品工业与经济的需要,成为地方院校人才培养和专业改革的重要课题。
事实上,近年来国际国内食品工业的发展也在经历着快速转变,以“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代表的传统食品专业的发展普及,“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新领域的探索与创新,标志着大家都在积极探索食品专业学科与教育体系的改革与创新。
1.我国食品工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食品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之一。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食品工业获得了有目共睹的光辉业绩。2005年中国食品工业突破2万亿元的总产值,连续8年位居工业部门之首。 食品工业增长连续10年在10%以上,食品工业进入高速成长期。但是,我国食品工业仍然有广阔的发展空间,目前许多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业产值是农业产值的二倍以上,而中国还不到80%;许多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程度在90%以上,而中国还不到30%。这就对食品工业提出了相应的更高的要求。
进入21世纪,消费者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量的来自全球、全方位的信息的不断获得,人们更关注如何吃得更科学、更安全、更营养、更健康。今后10年,将是我国居民食物结构全面改善和营养水平不断提高的关键时期。在这关键时期,中国食品工业必须挖掘潜力,加快自身发展,满足市场需求,服务人类社会。“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物的质量安全始终是全国乃至全世界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而最终保证食品工业健康持续发展,解决食品安全问题都要依靠科技创新,依靠大量高素质复合型食品专业人才的培养。
2.食品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
目前食品专业的毕业生主要到相关部门从事食品生产经营、商品检验、卫生防疫、食品贸易工作。或者到与食品质量控制和管理有关的质检、检疫部门,药品、食品、饮料、发酵调味品等生产企业,农产品贮藏保鲜企业,及其他相关的教学、科研、管理部门工作。从国内院校的食品专业毕业生就业来看,由于难以找到一个权威的就业统计来源,仅从笔者近年接触过的本科院校食品相关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就业分布情况来看,进入食品生产企业的毕业生不到二分之一,一部分毕业生选择了继续深造,一部分进入与食品专业相关的事业单位或科研机构,还有少部分就业的单位或机构与食品专业没有太大关系。尤其近年来,随着地方本科院校食品专业的纷纷开设,食品专业毕业生就业分布情况也呈现多样化趋势。因此,无论是从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保证就业率,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还是适应国内外行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发展需求,都必须作出及时改革和发展。
3 传统的食品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与人才培养模式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根据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为拓宽专业口径,在原来食品工程、农产品贮藏与加工、食品分析与检验等专业基础上合并而成,几乎包括了食品工业的各领域。近几年随着食品工业市场的发展,各地又纷纷设置了“食品质量与安全”等相关专业。目前,国内多数地方院校食品专业的课程体系大同小异,基本上按照“基础、专业基础、专业课、实践环节”四大模块设置。
3.1基础教育课程
基础教育课程主要包括大学英语、高等数学、法律基础、思想政治课、大学物理、计算机基础、普通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等。
3.2专业基础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包括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加工与保藏原理、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分析与检测、食品营养与卫生学等。
3.3专业课程
由于学科基础差异和地方培养需求的差异,这部分课程设置差异较大。通常在传统食品工艺学的基础上,以专业课程组或课程方向形式出现,如食品工艺类、食品工程类、葡萄酒类等。每个课程组或专业方向又设有数门主干课,使学生在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上进一步获取专业知识能力。
3.4实践环节
为了保证学生具有一定的工程知识和动手能力、独立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该专业普遍设立实践性教学环节,使学生在这些方面得到锻炼。通常分为实验课环节和课程设计环节,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环节还包括最后的毕业设计(论文),使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运用理论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综合训练和考察。但是各地方院校由于实验室建设规模和资金投入的不平衡,在实践教学环节上也有较大差异,尤其是专业课的实验和设计。
传统的食品专业课程体系虽然在不断完善,但是面对新的形势和市场需求,相对死板的课程设置模式很难培养出市场需求的“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广适应”的复合型人才。
4.对食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
4.1优化课程设置,突出地方特色,拓宽培养人才的知识体系
为了增强人才培养的适应性,进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是转变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实际内容,也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努力办出特色的根本保证。地方院校要认真研究和实施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研究计划,实现文理渗透、理工农结合,拓宽基础教学内涵,根据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制定专业教学计划。制订教学计划时注重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共同提高的原则,体现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正确处理理论与实际、必修课与选修课、通修课与专业、课堂教学与实践环节的关系,确定所选教材、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学时分配和教学方法,如在专业课程中逐步增加用中、英双语讲授的章节。在课程设置中,将过去专业纵深型课程体系改为横向复合型的课程体系,开辟边缘性、交叉性学科的综合性特色。课程设置要突出地方特色,为地方经济服务,增设任选课,拓宽知识面,使之更好地适应社会和地方经济需求。如增设“现代生物技术”、“功能食品”、“绿色食品”、“食品工业企业管理与市场营销”等专业课程,开设“掺伪食品的鉴别”、“农副产品保藏”等适用性选修课和“旅游休闲食品”、“地方食品资源与原料”等结合地区特点的课程,形成特色。同时扩大专业选修课的比例,增强学生综合素质,拓宽知识面。
4.2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
与传统教育不同,创造教育旨在提高和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进行创造活动的个性品质,使之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以求培养出思想敏捷,具有较高创造力的人才。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既能充分发挥教师主动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提高教学质量,这是保证地方院校人才培养效果的关键。首先要注重课堂教学的引导,发挥学生能动性,活跃课堂气氛热烈,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以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为基础,以教师个性化教学风格为前提,以培养学生的质疑、批判精神和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核心,积极实践讨论式、探究式、案例式、调查式等生动活泼的教学办法。作业方面减少问答式,增加读书报告等形式,给予学生更多的自学空间,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加强创造教学,突出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终身学习的能力和综合素质。进行启发式教学,提高学生对信息的接收、处理和整合能力。用启发式教学代替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讲授少而精,举一反三,帮助学生形成主动探索和求知的学习方式,培养能想问题、会思考的人才。
提高教学质量不仅需要改革教学方法,同样也需要改革教学手段。在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传统落后的教学手段已经完全不能适应知识和信息迅速增长的现实要求,只有与现代化的手段相结合,特别是根据教学内容大力推进计算机辅助教学,利用多种媒体,加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使学生掌握的信息更加全面、准确、生动和客观,使课堂教学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培养学生追求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通过多媒体教学、讲座、讨论、社会调查、写读书报告和课程论文等形式,让学生有更多机会进行独立思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4.3发挥地方优势,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
食品专业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抓好实验室建设,对基础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地方院校应该集中专项资金,用于实验室仪器设备的购置,实验室统一管理,资源共享,改善实验条件,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建设。同时制定新的课程标准,增强实验课程学时,加大实践力度,一方面保证基础实验的开设效果,另一方面加强创新性实验的指导和引导,增强学生研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一是可以增加设计型、研究型的实验的数量,二是充分利用资源,开放实验室,强化动手能力,提高和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设想并付诸实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突出“专业+特色”的培养模式改革,强化能力与素质培养,增强人才的适应性,培养学生具有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勇于竞争的品质,使之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同时利用地方优势,联合地方食品企业,为学生提供更多参观实习的机会和岗位,鼓励学生进行科研活动,积极组织各种科研小组,让学生增加实践内容,加大实践力度,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研究和开发,让学生有更多的实际动手机会。以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为中心,鼓励学生从生产实际寻找课题和解决的方法,增加工厂实习时间,在教师指导下解决部分生产难题,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造力,同时突出地方院校为区域经济服务的主题,为地区经济发展作出贡献。通过生产实践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学习的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不断适应社会要求奠定基础。同时加强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应用专业毕业设计能力和毕业论文的写作能力,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4. 4立足当地实际,突出地方特色,加强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要适应专业改革、教学计划改革及课程改革的需要。主要课程选用获省、部级以上奖励和公认的水平较高的教材,推广使用面向21世纪的高起点、高水平教材,保证教材质量,鼓励选用外文原版教材。从教学规律出发,提倡专业大口径,加强能力素质训练,提高适应能力,进行通才教育。这对于适应目前市场经济冲击下的毕业生就业模式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但是,食品产品类型众多,千变万化,各地经济发展也不平衡,地理分布、学校自身条件、历史背景,决定了各院校专业、课程设置有强烈地方色彩,那种全国统一模式、统一大纲、材己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地方本科院校在选用优质统编教材的基础上,要根据自身条件,因地制宜,结合地方特点,编写具有地方特色的理论和实验教材,真正顺应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结语
我国高等教育正面临知识经济和新科技革命的挑战,科技的迅猛发展及其交叉和综合化趋势,科技与人文文化相互渗透和融合的趋势,对高校食品专业学科的人才培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地方本科院校,只有适应新的形势发展,在尊重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的前提下,依托国际国内食品工业发展的大背景,结合地方特色和社会需求,主动探索,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在激烈的人才培养竞争中把握先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保证其自身的健康、持续、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邓尚贵,黄晋.面向21世纪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和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1999(5):17-20.
[2]何本初.地方本科院校要紧密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J].滁州学院学报,2006(1):100-101.
[3]黄文,等.构建新世纪高等农林院校食品专业实验教学体系[J].中国农业教育,2002(2):34-35.
选题要以小见大,小问题更具有现实性,其所隐含的问题更能体现行业发展的现状。因为小问题往往存在于我们现实工作中,如“传统仓库货位管理的研究”涉及的是仓储管理过程中一个具体操作环节,传统仓库中“桩脚卡”运用得较多,则存在着卡与现实货位不符的问题,则可以通过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来观察目前仓储行业或者物流中仓储环节的发展的现状,并可以提出相应的对策。这个选题则比“论我国仓储管理发展现状及趋势”这一选题更有现实意义,也更容易完成。
难易度适中
本科论文的撰写是一项非常紧张、艰巨的任务,所以在选题时一定要量力而行。选题时尽量选择一自己熟悉的、擅长的,并且要考虑论文所需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利用的难易程度。比如“长江三角洲港口竞争力的比较分析”这一选题所要涉及到长江三角洲的众多港口的资料收集、整理,这对完成该论文所需的时间、精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学生是力所不能及。
具有专业特色
首先选题不能偏离的物流专业的范畴,即选题应对物流领域中的专来环节进行分析研究。力求从物流公司或者是某一物流环节入手,分析研究现实作业过程中价值的问题。物流管理本科专业旨在培养应用型高等专业人才,所以毕业论文既是对大学四年物流管理本科理论学习的总结也是对现实物流行业发展现状的一种观察和思考。选题的理论基础应来自于物流管理本科的课程学习,分析研究的问题应紧贴物流行业发展现状。选题应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色,即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在扎实理论基础上注重论文的实践调研的可操作性。
附录: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选题举例
说明:下列选题仅供参考,请各地的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后选用,尽量结合企业或行业,也可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自行拟定物流管理领域的题目进行写作。
一、第三方物流发展方面
第三方物流供应商的选择研究
第三方物流企业客户关系研究
第三方物流运输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第三方物流发展中的问题分析
某第三方物流企业信息系统的设计
某第三方物流企业运作模式分析
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增值服务创新研究
试谈第三方物流与多式联运的异同
(第三方物流是一种实现供应链集成的有效方法和策略,它通过协调企业之间的物流需求和提供物流服务,以合同的形式向供应链的其他企业提供物流服务,使企业能够集中精力从事自己的核心业务。那么如何能有效的发挥第三方物流在信息化、专业化、网络化以及系统化的优势是在发展第三方物流时值得研究的问题。运用分析方法,如价值链分析法、SWOT分析法、专家打分法等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优劣势进行分析,结合内外部环境提出对策。在目前经济环境中第三方物流公司如何生存也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如何控制成本,如何通过服务创新来留住老客户、吸引新客户。)
二、仓储管理方面
自动化立体仓库管理系统分析
某仓储企业向现代物流转型研究
某企业仓储设备闲置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自动立体仓库系统规划分析研究
某仓库流程的优化与设计
冷链物流仓储设施规划布局设计及信息管理规划研究
物流一体化中库存控制的策略研究
条形技术在仓库管理中的应用
医用材料仓库管理的特点分析
煤炭企业仓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某公司仓储管理系统研究
某企业综合库存管理优化问题研究
企业零库存管理问题探讨
(仓储管理一直是我国物流发展的瓶颈,比如较为常见的传统仓库中货位准备率的问题、进出库货物的流转与控制问题、货物安全管理问题、货物流转路径优化问题、传统仓库向现代自动化仓库改造问题、现代自动化仓库操作过程中人工与自动化之间的衔接问题、工作人员观念转变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都存在于我们仓储管理的日常工作中,而且类似的问题只需通过调查、走访都不难分析其原因,再根据已学习的仓储管理理论知识结合具体企业的情况亦可以得出较为合理的对策。)
三、配送中心方面
超市物流配送中心的模式的合理选择
现代物流配送形式的优缺点分析
浅议配送中心选址的方法及优缺点
某企业(公司)物流配送问题与对策
某企业(公司)配送网络设计或线路优化
药品配送系统建设的意义与对策
食品配送系统建设的意义与对策
企业配送中心的规划建设条件分析
连锁商业网络营销物流配送策略分析
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研究
零售企业物流配送问题研究及对策
冷藏配送中心设计研究
连锁企业越库配送应用研究
共同配送形成决策及运作机制研究
超市配送中心订货策略优化研究
柔性化配送中心构建研究
配送中心选址方法研究
(配送中心作为实现配送功能的物流场所,为更好的实现期配送功能,可以通过分析配送中心的作业环节,对某一环节操作的合理性以及各个环节之间的衔接性进行考察,根据配送优化的原则提出优化方案。而不同的配送中心由于服务的市场不同也有不同的特点,比如药品配送,整车配送、超市物流配送,那么如何抓住各自的特点进行配送中心的规划也是一种不错的选题方向。)
四、货运方面
国际货运人如何向第三方物流经营人转变
某货运公司发展第三方物流的内外部环境分析
作业成本法在国际货运企业的应用研究
谈国际货运的风险及其防范
货运公司货运方案研究分析
国际货运实务运作与管理
货运站业务流程与改造
国际货运业务中的客户服务
国际货运企业内部的计算机管理
试论国际货运人与有关各方的关系
有关国际货运人法律责任及其责任的问题探讨
(目前货代企业、物流企业都面临着较为严峻的局势,在金融危机的经济大环境下生存下来就是胜利。那么货代企业如何在竞争日益激励的市场生存下来呢?最重要的就是要转变经营观念。目前货代企业已经过了“一部电话,一部传真做货代”的发展阶段,那么企业如何能持续发展则是十分值得分析研究的课题;市场上众多的货代公司造成的恶性竞争,如何将只压价格的竞争手段转变为通过提高服务质量来留住顾客、维持经营;通过借助一些分析方法为具体企业量身订制合适的对策等等,这些都是十分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
五、新型物流形式的发展
浅谈第四方物流的优势和功能
第四方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回收物流合理化的途径
论企业的绿色物流管理
论绿色物流及其发展战略
对绿色物流实施策略的思考
浅析回收物流合理化的途径
某企业销售物流问题分析与改进
某企业电子商务物流问题分析与对策
农产品物流系统建设的意义与对策
论保税物流创新模式研究
(随着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战略深入,物流业也在不断的发展,比如绿色物流。最近几年废旧家电的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废旧家电未有效利用不仅污染环境,还是一种严重的资源浪费。因此通过发展废旧家电的逆向物流来回收利用正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
六、物流服务管理方面
物流客户服务成本与物流服务水平关系探析
物流最优服务水平的确定方法研究
铁路货场物流服务水平的综合评判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提高铁路物流服务水平
加强物流信息管理提高物流服务水平
论中小物流企业服务水平的提升
如何建立满足客户需求的物流服务模式和信息技术支撑体系
汽车物流企业物流服务模式研究
(物流服务对于提升客户企业的竞争力,提高经营绩效具有重要的影响,特别是中国的企业,如何改变观念,提高服务意识和水平是物流行业在发展过程中的重大课题。通过分析各种影响服务质量的因素,如管理成本、服务内容上的增值创新及从业者的服务意识等从而提出如何从效率和效能两个方面入手提供良好的客户物流服务。为了科学地反映物流企业服务的状况,使物流服务管理分健康地发展,构建物流企业顾客服务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则显得格外重要。)
七、物流客户关系管理方面
物流业务外包中的客户关系管理
第三方物流企业客户关系管理策略模型研究
面向供应链管理的物流企业客户关系管理研究
第四方物流企业客户关系管理研究
整车物流企业的客户关系管理研究
某公司基于大客户关系管理的竞争战略问题研究
(客户关系管理旨在改善企业与客户之间关系的管理机制,通过优化面对客户的工作流程以减少获取客户和保留客户的成本。物流行业作为一个服务行业,它追求的不是短期的产品效益,它追求的是客户的满意度及回头率。不合理的工作流程、非人性化的服务都影响企业的客户关系,甚至丢失已有的客户。)
八、企业物流发展方面
某工业企业物流现状及改造模式分析
某商业企业物流现状及改造模式分析
工程物流的特点与作业组织研究
现代物流发展与新型工业化问题研究
(制造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的物流业务发展模式,自营模式、外包模式或者是建立物流战略联盟,那么制造企业如何在进行决策时更科学合理,则需要我们对制造企业本身进行考察并结合各个物流模式的特点及适用范围进行综合分析。)
九、物流技术发展对行业发展的影响
电子商务环境下第三方物流企业业务模式的研究
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研究
电子商务条件下我国物流模式选择的若干问题分析
物流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分析
试论网络营销中物流管理的新特点
物流信息化建设路径的现实选择
运用信息技术整合物流资源和需求问题研究 略论物流网络服务平台建设和运作模式
(高科技的发展与运用,为人类提供了一些全新的管理、交易的方法。如电子商务因其可大简化业务流程、降低企业运输成本而得到了巨大发展,但是物流却是制约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问题。电子商务要求快捷、高速、划分细致的物流方式,这就对客户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对现有的物流模式、工作流程进行相应的改善。物流新技术的运用对物流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无线射频技术的运用需要对传统仓库进行改造,对工作流程需要进行优化,对工作人员需要进行相应的培训等等。物流技术的更新给物流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十、港口物流
提高港口物流增值服务能力的策略研究
港口物流竞争力评价方法研究
洋山港港口物流的定位和发展研究
基于服务供应链的港口服务供应商选择评价研究
港口民营化改革的理论和政策研究
构建港口服务供应链提高港口物流效率研究
(港口作为综合运输网络的枢纽,其功能逐渐从原来的海陆中转,发展成为促进经济发展和服务于国际贸易的综合物流中心,是供应链中重要的一环。为实现传统港向智能港的转变,我们运用一些模型方法,比如SWOT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等对港口发展现代港口物流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进行分析论证。)
十一、多式联运
国际货物多式联运经营人责任制度研究
多式联运的虚拟企业运作模式研究
集装箱多式联运虚拟企业协同生产管理研究
铁路集装箱运输参与多式联运的协同优化
大连铁路集装箱海铁多式联运问题研究
集装箱多式联运策略研究
多式联运条件下现代第三方物流企业信息系统设计及实现
集装箱多式联运责任的划分
集装箱多式联运内陆环节优化研究
集装箱多式联运系统装卸与运输一体化优化问题
集装箱多式联运运输决策与协调问题的研究
(一个运输合同、一次托运、一次收费、一单到底、统一理赔,并由多式联运经营人对运输全程负责,这种新型的现代化“门到门”运输服务方式受到普遍欢迎。但是作为一种建立在单式运输基础上的新型运输方式,它也不可避免地与单式运输产生冲突和摩擦。多式联运由于涉及的节点和中转环节多,要求各种运输方式之间和参与联运的各企业之间相互协同合作,所以在多式联运中如何整合各种运输方式、企业之间如何合作达到双赢、各方的责任权限如何界定等问题则显得尤为重要。)
十二、供应链管理
实施供应链管理战略的物流环境分析
供应链管理中信息共享机制的探讨
供应链管理中的牛鞭效应研究
某公司改进供应链管理的研究
供应链管理下汽车制造企业生产性物料需求预测研究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视角供应商合作关系维护机制研究
供应链管理在东风汽车股份公司的应用研究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供应商评价与选择研究
电子商务下供应商管理的运作模式研究
某企业供应链管理中的采购与分销研究
供应链管理下企业库存控制管理模式
(现代企业的竞争不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企业要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需要从整体角度出发考虑供应链的协调运作情况,使供应链绩效最大化。而在供应链管理中存在较为突出的牛鞭效应则使得企业产品的库存水平提同、服务水平下降、供应链的总成本过高。这必然供应链的整体竞争力。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运用定性与定量的分析方法对牛鞭效应进行系统的研究,为企业实施有效的供应链管理提供有益的控索。供应链管理过程还有许多问题同样值得研究,比较供应链中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问题,企业之间的信任问题等等。)
十三、物流园区发展
物流中心选址问题研究
物流园区的建设、营运及盈利问题研究
上海洋山深水港物流园区发展问题研究
物流园区的选址风险分析
区港联动型保税物流园区发展建设研究
港口国际物流园区规划研究
城市物流园区合理规模与布局选址研究
论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的运营与发展
影响区域物流中心物流效率的因素研究
(物流园区对于实现物流企业集聚、整合利用现有物流资源、促进物流技术装备等级和服务质量提高等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已成为国内外的热点问题。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存在着不少问题,比如如何定位并确保有效实施、园区的发展战略问题、园区的选址问题、园区与相地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等等。)
十四、物流标准化
企业实施物流标准化存在的问题与措施研究
物流标准化对现代物流发展的影响
汽车物流标准化建设的研究
对物流标准化建设主要问题的思考
发达国家物流标准化建设对我国的启示
(硬件标准化问题:使用的设施、设备的是否实现标准化(实现标准化带来了哪些具体的提高,未实现的存在哪些冲突与阻碍);比如考察某仓库或配送中心使用的垫仓板情况,调查类型、规格、性能来分析是否符合货物运输、储存的要求,是否提高了物流操作效率等。软件标准化问题:信息化代码运用后的操作流程上出现了哪些与传统“桩脚卡”方法的差异,EDI文件的普及要求物流企业作出哪些方面的相应改进与调整;公司ISO质量文件的制定与实施存在哪些困难等。比如考察某物流企业的一个具体的岗位的ISO文件规定的工作流程与实际工作流程的差异,由此思考:存在差异的原因、差异存在可能引起的后果、如何改进、改进后的效果。)
十五、集装箱运输
集装箱箱型发展趋势及其对集装箱运输系统的影响
集装箱电子标签信息管理系统
洋山港集装箱海铁联运研究
远洋集装箱运输企业的成本控制
某集装箱枢纽港建设研究
集装箱船运公司在华东地区经营发展对策研究
海运集装箱空箱调运问题研究
陆运与海运集装箱空箱调运优化研究
太平洋航线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分析及对策研究
关键词是能反映论文主旨最关键的词句,一般3-5个。
目录。既是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组成部分的小标题,应标注相应页码。
引言(或序言)。内容应包括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现状,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及这项研究工作在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
正文。是毕业论文的主体。
结论。论文结论要求明确、精炼、完整,应阐明自己的创造性成果或新见解,以及在本领域的意义。
参考文献和注释。按论文中所引用文献或注释编号的顺序列在论文正文之后,参考文献之前。图表或数据必须注明来源和出处。
高等职业院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
摘要:为了响应《中国制造2025》纲领的号召,及时了解并适应市场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合理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扬州地区电气类相关企业进行了人才需求情况调研。通过调研,找准了高等职业院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的定位,总结了企业对于专业人才培养的意见建议,为后续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定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和保障。
关键词:中国制造2025高职教育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结合了多个学科和技术,专业口径较宽,适用范围广泛,就业方向灵活。为了明确企业对于电气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需求情况,找准定位,确定目标,真正体现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办学方针,因地制宜与时俱进地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有针对性的对江苏扬州及周边地区企业进行调研,了解企业对本专业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
1专业人才培养的社会背景
《中国制造2025》为我国制定了走向制造强国的行动纲领,而人才培养是实现建设制造强国的根本前提,《中国制造2025》中明确提出了“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要求要加快培育制造业发展急需的专业技术技能人才,这就给高等职业教育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与此同时,《中国制造2025》也提出要坚持市场的主导地位,因此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定也应当坚持以企业、市场、社会乃至国家的需求为标杆。只有以《中国制造2025》为纲领,以岗位、企业和社会的需求为准绳,进一步推动改革,深化落实,全方位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才能培养出企业需要、社会认可、国家满意的具有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背景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2专业人才培养的区域与行业背景
随着扬州市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目前已建成了半导体照明、绿色新能源、智能电网、数控金属板材加工设备、汽车及零部件共5个国家特色产业基地。总投资80亿元产能为30万辆的上海大众汽车第三大生产基地落户扬州仪征,潍柴集团亚星客车有限公司、扬州江淮汽车公司、大洋造船等大型国企民企也纷纷抢滩扬州沿江区域。与此同时,扩大至整个江浙地区,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计算机、电子通信和交通设备制造业等均为该两省的支柱产业。《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电力装备,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等共十大领域,其中大部分领域均涉及到了各种电气类装备制造。由此可知,扬州地区乃至整个江浙地区的支柱产业与《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重点发展领域是高度统一的。因此,未来几十年内,在扬州乃至整个江浙地区,企业、市场和社会对电气类人才需求量将与日俱增且有增无减。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毕业生可就业于各类工矿企业,如制造、石油、化工、电力、纺织、制药、食品、轻工等行业,从事电气自动化系统及设备的操作监控、安装调试、运行维护、技术升级改造、故障抢修等工作,或从事工厂供配电设备管理、维护、操作等工作,或在技术服务型公司,从事技术合作项目的安装、调试和后期技术服务工作,也可在中央控制室、自动化产品营销等部门工作。
由此可见,具有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背景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具有广阔的就业空间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3企业对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建议
我们对江苏扬农化工集团、江苏牧羊集团、扬州新大通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纵横苏天网络发展公司、南京擎天科技有限公司等扬州及周边城市的30家企业进行走访调研,调研结果表明,企业对具有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背景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巨大,但同时,企业还对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几点意见和建议。
3.1人才培养模式有待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必须与行业的实际保持紧密联系,以及时满足市场、企业和社会的需求。培养模式必须形成有机的、统一的整体,让学生抱着浓厚的兴趣,实现学中做、做中学,最大程度提高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让学生可以将所学到的基础理论知识转化为熟练的实践动手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还应当大力开展各类校企合作项目,推进联合办学,进一步与企业维持一种持久深入且具有系统性的共赢合作,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课堂上所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主动发现,仔细分析,准确解决未来实际工作岗位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只有这样才可以真正做到实现知识技能的融会贯通,将内化的知识应用于实践,造福企业乃至社会。
3.2专业课程设置有待改进电气自动化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新的概念和体系已经基本形成。自动控制技术、电子信息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等多门学科高度融合和交叉,企业对具备以上综合知识技能的复合型的人才需求很大。课程设置要进一步拓宽,要有一定的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设备制造与加工、机械与电力传动及的基础知识,并且尽可能多的介绍各类控制对象和控制方法。与此同时,还应当让学生了解最前沿的电气自动化新技术,以此达到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创新意识的目的。
3.3非智力因素培养有待加强企业所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除了掌握必备的专业文化知识和技术技能外,还应当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和敬业精神,拥有服务社会的意识、协作共赢的团队意识和经济安全环保的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具备较强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并能够及时快速的适应新环境、接收新知识、掌握新技术,并具有良好的文字表达、沟通协作的能力。因此,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除了传授科学知识和锻炼专业技能,还不能忽略非智力因素的教育。
4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策略和实践措施
4.1以行业为标杆,改进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机制应当以企业需求为准绳,以实用为根本,以就业为目标。该专业定期组织教师和专家深入相关企业,进行岗位需求与知识、能力等其他素质方面要求的相关调研,根据企业的具体岗位需求和相关基本素质要求,有针对性地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动态地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从而保证以此为依据培养出的学生符合行业要求和企业需求。
该专业创新性的提出并实践了“1+1+1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该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专任教师的导学、导能和导业的作用,积极与企业进行沟通交流与合作,为每一位同学配备一个专业背景的班级导师和企业导师,企业导师定期进课堂、办讲座,既传授了基本的科学理论知识,又锻炼了企业实际需要的动手实践的操作能力,从而为其毕业后的顺利就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和依据。借此人才培养模式,将专业教师的传授和企业导师的指点充分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能够及时有效的根据企业的动态需求实时进行调整和改革,充分发挥行业需求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引领作用。
4.2以实践为宗旨,调整课程体系建设本专业以企业岗位素质要求为标准,以培养专业技能为主要目的,以实际工程项目为中心,以具体教学情境为载体,进一步完善和改进课程体系,加强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相互渗透和彼此融合。因此本专业在课程设置上,重点选择具有较强实践性和实用性的课程。
4.3以项目为导向,大力推进理实一体为了满足国家对于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的要求,有针对性的进行实践教育教学改革,优化教学方法,加大再造力度,该专业教师基于多年的实践教学经验,结合来自相关合作企业的反馈和建议,与企业工程师合作,从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特点出发,以企业实际生产过程案例为载体,以具体实践项目为依托,针对主干课程编写了相应的项目化教材。截至目前为止,该专业教师已主编与参编了《生产过程控制系统的设计与运行维护》、《先进组态控制技术及应用》、《传感器检测与应用》、《PLC应用技术图解项目化教程》等共18部适用于高职高专教学的项目化教材。科学知识的学习与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紧密融合贯穿于每个具有实际背景的典型案例之中,逐步突破重点难点,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通过实际动手操作巩固对理论知识的认识理解并锻炼其实践操作的能力。有利于毕业生更快的适应具体岗位的实际工作,锻炼培养了其利用学校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去发现、分析并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的能力。
4.4以素质为终极,加强非智力因素培养《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以创新为驱动,要提高国家制造业的创新能力,这就为该专业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指明了方向,即要大力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本专业成立若干导师工作室,根据学生的兴趣以及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合理搭配并分组,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与创新积极性,让学生在专任教师的引导和带领下,基于理论知识基础和熟练的实践动手能力,自主设计研发,制作专业创新作品,参加创新创业大赛,申请创新发明专利。通过组建学生科技创新社团和创新创业中心,鼓励学生基于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和所掌握的专业技能,勇于创新,自主创业,借此加强学生对新技术新产品的敏感度和开发新市场的敏锐度,为其未来的发展开辟科技创新和自主创业的新领域。
5结论
在《中国制造2025》的社会背景下,根据企业与社会的要求,相应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改革和完善已成为势不可挡的趋势。总结企业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建议后,应当采取相应的改革措施,应当以行业为标杆,改进人才培养模式,以实践为宗旨,调整课程体系建设,以项目为导向,大力推进理实一体,以素质为终极,加强非智力因素培养。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只有始终坚持以《中国制造2025》为纲领,以满足企业需求为目标,动态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进人才培养改革,积极采取应对的实践措施,才能培养出基本知识功底扎实,实践动手技能高超,同时具有卓越的科技创新思维和突出的职业能力素质,广受企业的好评并深受社会的认可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陶涛,花良浩,高宁.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需求分析[J].科教导刊,2015(12).
[2]李俊秀,马应魁,王瑾.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1).
[3]周奎,成建生,高文忠.“双主体”视角下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3(17).
[4]陈亚娜.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4(6).
〔关键词〕健康图书馆;文献资源利用;图书馆建设
〔中图分类号〕G2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821(2013)08-0132-04
1健康图书馆概述
《辞海》中健康一词的含义是指“人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质健壮、精力充沛并具有良好劳动效能的状态。通常用人体测量、体格检查和各种生理指标来衡量。”与目前有关“健康图书馆”的研究多集中在医学健康信息服务和绿色环保方面不同。本文以网络环境下的馆藏文献资源利用为出发点,从馆藏资源的采、管、用3个方面探讨如何使高校图书馆拥有能满足用户需求的健康馆藏资源并对其进行科学管理和充分利用,处在一种具有良好服务用户能力的状态,充分体现其知识性和服务性。图书馆每年都会投入大量经费购置文献资源,其利用率是衡量图书馆建设发展是否“健康”的重要指标。
2文献资源利用现状
图书馆文献资源利用是否健康主要表现在文献资源的“采”、“管”、“用”3个环节。“采”即“采购和配置”;“管”即“组织和管理”;“用”即“应用和推广”。网络环境下用户的信息需求呈多样化趋势,图书馆的文献资源配置也必须多元化,“纸质文献”和“数字资源”并重,形成图书、期刊、电子文献的三足鼎立[1],具有资源的丰富性、系统性、权威性和稳定性特征。
2.1文献资源“采”的现状
文献资源的“采购和配置”是高校图书馆资源配置的重点,数字时代,各类文献出版社多、年出版文献总量多,使文献的采购和配置面临许多问题。
2.1.1印刷文献资源“尴尬”
印刷型文献,包括专著、报纸、期刊、会议录、学位论文、技术标准、专利文献、字词典、年鉴、手册等。采购时,通常通过文献的题名、作者、出版社等外部信息来把握文献的简要信息;现场采书,采访人数有限,不可能阅览每本文献;以文学类文献为代表的部分书名表面含义与实际表述的内容有异;同一套书,以不同方式发征订单,同一本书以单行或分为上、中、下册发行或编入丛书,同一书以正题名或者副题名征订,且不予注明[2]。以辅助教材为主的图书出版周期较长,从采访、加工、上架,内容时效性降低。这些因素造成印刷型文献质量不能完全保证,无用文献增多的尴尬局面。
2.1.2数字资源“纠结”
面对种类繁多和使用便捷的中外文数据库,图书馆纠结“买什么、买多少”其一,中文数据库多,内容重复率高。中文数字资源常用的是电子期刊、电子图书、学位论文。如我国三大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和《数字化期刊数据库》收录内容各有侧重、检索功能各具特色,但来源期刊方面《数字化期刊数据库》与前两种数据库的重复率在50%以上。通过32所(211和普通)高校资源统计发现,31所高校购买了2种或以上数据库,100%高校购买了CNKI数据库,重复购置率高。电子图书如书生电子图书、方正、Apabi,两家在某一类中包含的电子期刊或电子图书数量与重复比例成正比。专利、会议论文、标准等文献数据库的采购重复率低。其二,外文数据库学术价值高,价格昂贵。外文数据库在科研和教学中有积极的参考和指导作用。目前,我国进口数据库市场是寡头垄断,数据库集团一般将自己的产品跟传统印刷型文献捆绑销售。规定必须订购一定数量的纸本期刊,才有资格加入采购联盟购买他们的电子期刊,在订购其全文期刊数据库后,必须保持原有纸本总码洋及年度增幅,否则不能参加集团订购或不能享受优惠折扣,如:Elsevier、Black-well、ACS、AIP/APS等。使图书馆在增加电子期刊订购后,不能合理调整或减少纸本版期刊的订购[3]。同时存在学科发展限制,存在花费大量经费购置的外文数据库访问量低的情况。造成图书馆面对“有限的经费”纠结“买不买买什么”。
2.2文献资源“管”的现状
图书馆文献资源的有效“组织和管理”是指对用户利用文献资源的虚拟引导。馆藏资源数量多,种类丰富,管理中存在以下问题:
2.2.1印刷文献数据不准确
很多图书馆为节约成本,对印刷文献加工外包,造成单个图书馆对应多书商,单书商需要同时为多图书馆提供加工服务不能兼顾各馆的分类标引标准,同时大部分非专业人员编目,存在文献分类和主题标引不准确现象,加工好的数据还要进行校正和再加工,部分没有发现的数据就影响该图书的利用。
2.2.2资源维护意识薄弱
其一,每年大量新书上架,图书剔旧滞后和乱架情况严重,学生借书兴趣减弱,对图书利用起到抑制作用。其二,对购置的期刊、会议论文、视频等数字资源,一方面与用户存在信息不对称和数据库归类组织不清,用户对图书馆购买的资源没有较好的把握;另一方面缺乏主动对购买的数据库进行维护的意识,用户反映某数据库访问和下载等有问题后,才去检查解决。
2.2.3缺乏资源利用评估机制
大部分图书馆是通过图书借阅率和网站统计的数据库访问量和下载量作为下一年采购的依据,忽略了用户使用体会才是衡量数据库使用效果和价值量大小的重要依据。
2.3文献资源“用”的现状
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应用和推广”是购置文献资源的出发点。目前图书馆普遍存在资源“重采轻用”,闲置率高的问题。
2.3.1数字资源访问受限和用户信息行为偏好差异
大部分高校图书馆的资源虽然系统全面,但校园IP范围外不能访问,部分图书馆开通了校外远程访问端口,但限定教职工用户。同时用户认知方式决定其信息行为呈场独立和场依赖特征,信息活动中偏好使用可近易用型检索工具。图书馆文献资源复杂的组织和使用方法,使互联网开放性文献和简单易用的专业搜索引擎的吸引力更强,图书馆的用户逐步流失。
2.3.2用户缺乏正确的文献获取知识
其一,用户据名借书。部分用户会通过图书题名一次借多本,但内容并非所需,影响其他用户借阅;其二,数字文献下载浪费,如通过期刊数据库查找文献,呈现给用户的是文章标题和作者,虽可同时选中多篇以摘要形式阅览,但全文只能单篇阅览和下载,大部分用户习惯通过文献标题和摘要来决定该文献是否为目标文献,下载后发现很多非目标文献,既浪费网络资源,造成该数据库点击率高、下载量大的假象,影响图书馆下年的数据库订购,又浪费订购经费,因为外文数据库定价有多种,其中一种是基于用户使用情况的定价模式,通常是用户访问量越大、下载量越多,价格越贵,访问量、下载量越少,价格越便宜。如EI数据库是根据用户的检索次数进行定价[4]。其三,数字资源恶意下载行为。部分用户不了解资源下载的规定,出现恶意下载行为,被数据库商服务器的监控程序自动记载,导致用户IP被封、访问受限,对图书馆所有数据库用户的使用造成影响。
3文献资源利用现状原因
在图书馆文献资源利用过程中,造成文献资源与其利用率低的因素很多。
3.1馆员本位的文献资源采购模式“偏题”
馆员本位的文献资源采购模式是导致文献内容不符用户需求,影响其利用效果的首要原因。在经费紧缩和数字时代,文献采购方式受到极大挑战,新闻出版总署的《2011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显示图书品种和重版重印品种同步增长。全国共出版图书37.0万种,总印数77.1亿册(张),较2010年增加4.1万种,增长12.5%,达到历史最高水平。重版、重印图书16.2万种,较2010年增加2.3万种,增长16.5%,重版、重印图书品种增长率为2005年以来最高[5],然而只有部分在图书馆选购书目中。采购时,经费限制,多数图书馆只能采选认为最重要的一部分;采访人员的专业局限,知识结构不可能覆盖所有学科,部分图书馆虽然在采购前或采购中已认识到用户意见的重要性,但仍未充分了解和尊重,最终还是由采购人员或采购小组决定采购何种资源,存在馆员主观认为对教师的科研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极有帮助,并以不菲的价格采购的某些高质量的文献未曾流通过和数据库访问量低,造成资金的浪费和空间的占用。资金分配不科学,存在根据采访人员经验,在原来资金分配的基础上和各学院部门向图书馆反映的情况按比例调整;根据高校主管领导按照学科重点的分布情况来分配资金,缺乏科学性,难以实现资金的最优分配。
3.2图书馆员的职业倦怠
3.2.1外界对图书馆工作认同度低
图书馆馆员的职业倦怠是影响文献资源管理和推广的关键因素。馆员最主要的自我价值感来自服务对象对自己工作的认同。图书馆虽是校学术中心,但属教辅部门,外界对其工作认同度低。文献的“采购和配置”环节,馆员面对各类文献的采购目录、文献采购量和资金分配;文献“组织和管理”环节,编目工作主要为盖章、贴条码、嵌磁条、数据套录、、分类、著录、编目等十几道工序,图书上架理架需要熟练的专业知识和细心,同时也是机械重复劳动;数字资源类型多,组织和维护复杂;文献的“利用与推广”环节,如科技查新服务,馆员既能帮读者查找图书资料,减少其检索、分析、处理信息的时间;一线服务馆员如流通阅览工作强度大,需倒班,遵守开闭馆时间等,但这些工作和劳动成果往往不被重视,馆员的慢慢产生职业倦怠。
3.2.2图书馆内部体制约束
图书馆在工作中缺乏工作评价标准,存在“干多干少一个样”和“不公平”现象;缺少专业培训机会,被动入职,很大部分馆员是引进人才的家属,再分工使他们远离原有的知识背景和专业,失去工作优势,馆员产生心理焦虑和挫败感,对工作产生倦怠。
3.3图书馆文献营销体制不完善
文献资源推广方式单一,用户参与度低。这是许多图书馆共同的问题,对图书馆新购的印刷文献和数据库,导学活动跟不上。图书馆作为校学术中心,在其学习生涯中扮演重要角色。虽然有对新生进行“新生入馆教育”,短短半小时,印象不深刻;很多图书馆资源丰富,座无虚席,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视其为自习室,图书馆有哪些适合自己的电子资源、怎样使用、文献的借阅和下载需要注意的常识缺乏。每天新书上架,图书馆网站“新书通报”作用不大,因为只有少量学生访问图书馆网站;组织的“学术讲座”“资源利用”等讲座,用户参与度低,影响图书馆文献资源利用。
3.4忽略用户的信息行为,产品竞争力弱化
网络环境下,用户获取文献资源的来源多。有关用户信息行为的研究成果表明,用户偏向可近的检索工具和易获易用的文献信息,如一站式搜索引擎和免费的专题网站等,操作界面和检索过程简单。高校图书馆服务群体的特殊性决定其存在地域访问限制与较高的文献资源利用率的博弈状况,同时购置的电子资源系统彼此孤立,信息的存储结构、组织和查询方式及访问界面各不相同。用户需分别进入不同系统,熟悉各种电子资源的访问使用方法,在资源库之间来回切换,获取信息难、过程复杂等障碍,原有的专业性、系统性文献优势弱化,阻碍图书馆文献资源利用。
4健康科学图书馆文献利用机制
为保障图书馆文献资源的科学易获和较高的利用率,可尝试建立一种健康科学图书馆文献利用的机制,为文献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提供保障。如图1所示。
4.1用户为主馆员为辅的文献采购平台
面对图书馆文献资源的高闲置率,既说明文献资源的配置有待改进,也说明依赖馆员主观判断的图书采选无法精准把握读者需求,图书馆需逐步从馆员采购为主,用户为辅向用户采购为主,馆员采购为辅转变。2011年国际图书馆联盟IFLA年会重要主题之一是读者决策采购,读者决策采购正在美国学术图书馆全面展开[6]。美国许多研究型大学如加州大学、康奈尔大学、杜克大学等图书馆都已实施了这一以读者为主导的文献资源,主要运用于电子书采购。我国的健康图书馆资源建设也可本着纸质图书和电子图书并重,传统外文期刊与数字外文期刊互补,内容可用化为出发点,搭建一个在线文献采购管理平台。将采购可选的的印刷型文献和数字资源目录、用户推荐平台、采购建议端口,对在校所有用户开放,附上图书馆该年的购书经费预算和分配,将用户选中的印刷型文献和数字资源汇总系统后台,由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的图书馆采购团队根据采购计划、文献资源建设原则和采购工作条例,对其进行和调整。邀请院系师生参与现场采书,实行分批以保障各院系都有人参与,把采访权和选书权交给师生。
使读者首次从文献资源建设的接受者和终端转变为发起者与首端,成为文献资源建设的决策者。提高采购图书的质量,降低其闲置率。
4.2多方面、多途径的文献资源管理机制
为保障文献资源的充分利用,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将馆员的职业倦怠最小化和文献资源利用最大化。
4.2.1馆员激励
对馆员的激励主要包括提高其职业认同感和增强团队归属感,是化解馆员职业倦怠的关键。高校领导要像重视教学工作一样重视图书建设,满足馆员职称晋级、培训进修、福利分配等方面的合理要求,提高馆员的职业认同感并激发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图书馆常开展团队活动,增强馆员的归属感,利于馆员自我展示,培养馆员的集体主义观念和团队精神,把工作当作情感融入的过程和劳动成果享受,降低馆员职业倦怠。
4.2.2文献资源管理
文献资源管理主要包括文献资源评估和文献资源维护。文献资源评估的主要途径由图书馆借阅系统对所有文献的借阅、访问、下载等数据排序分析,根据经费调整下年的印刷文献采购计划;通过用户问卷调查了解数字资源的使用情况及价值,结合在线访问率和下载量对其进行评估,为文献资源的有效购置提供参考依据。文献资源管理主要表现在提高实体文献的质量、新书及时加工上架、旧书及时剔旧整架;对数字资源有效分类组织并合理整合,馆员每天对购买的数据库例行检查,有问题及早发现解决,满足各类用户的信息活动。
4.2.3文献利用培训
由图书馆举办正确访问、下载和使用数字资源培训活动,给予用户正确的文献下载行为指导。如《文献检索课》,下载知识、下载工具、试用资源下载流量或页数限制等能力教育,提高用户利用文献资源的能力。
4.3全方位、市场化的文献资源营销机制
图书馆不乏丰富的文献资源,缺的是有效推广,发现用户易于接受的宣传策略,建立完善的营销机制非常必要。
4.3.1产品策略
产品策略是根据实际情况,用最便利、最易被用户接受的方式开发出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对图书馆而言,产品策略就是无障碍获取的资源和以人为本的服务。从时空和获取方式打造无障碍访问利用的绿色通道,克服资源获取障碍,体现其科学性。其一,加强图书馆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建设,建立任何时间可用是图书馆服务与管理的时间延伸。其二,建立空间无障碍的资源访问业务。面对大部分图书馆资源访问权限制,可选择手机绑定移动图书馆、校外访问端口、校内用户账号注册等方式来为其提供服务[7],让用户感到图书馆无处不在;其三,以人为本,结合学校学科发展和需求,做好基础服务,开展特色信息服务项目,逐步形成具有各高校特色的服务模式。
4.3.2促销策略
图书馆可经常自主举办、与院系或职能部门合作举办结合文献资源利用活动,如知识问答,有奖竞猜等活动,激发用户兴趣,了解图书馆资源,获取利用文献资源的知识,将用户从网络搜索引擎和免费网站获取文献的偏好向通过图书馆获取文献转变。
4.3.3渠道策略
笔者访问了32所高校图书馆网站,发现资源推广活动均由图书馆自主开展。其中97%在图书馆网站设有“新生入馆教育”专栏,“在线视频”、“PPT”方式让用户自主学习,部分学校在每届新生入校期间,由图书馆主导分批对所有新生进行“课堂式”“实地参观式”教育,不定期“数据库讲座”。图书馆可借助外部力量,开展多元化的用户“导学”活动。其一,集中院系力量,和院系一起制定学生所处学习阶段需要的文献获取导学活动。如课程论文和毕业论文资料收集、文献获取技能、新购数据库合适人群培训等;其二,发动校社团力量,举办“文化”主题活动,全校范围内辅助图书馆资源宣传;其三,利用手机优点,将其变为图书馆服务的辅助工具;其四,借助视频,以时下流行的多媒体视频方式和普及化的网络,在图书馆大厅、电梯、学生食堂电视、教学楼的显示屏等投放,展示图书馆丰富的文献资源、优雅环境和服务等,相比图书馆的书面指南,更易被读者接受。
参考文献
[1]任宁,查长美.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资源的科学配置[J].图书馆论坛,2006,(1):111-113.
[2]朱静.图书采购质量控制问题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2,(1):94-97.
[3]赵炜霞,李庆芬.探析垄断市场条件下高校图书馆外文数据库资源建设[J].山东图书馆学刊,2012,(1):87-90.
[4]向林芳.外文数据库分级定价模式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2,(8):64-64.
[5]《2011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N].光明日报,2012-07-10.
关键词: 金融机构赤道原则绿色信贷环境因素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F830.4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1770(2009)02-033-04
一、赤道原则:可持续金融的行动指南
赤道原则是由全球主要金融机构参照国际金融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政策与指南建立的一套自愿性金融行业基准,旨在判断、评估和管理项目融资中的环境与社会风险。赤道原则实质是以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在项目融资中需要遵守的环境准则。该原则倡导金融机构对于项目融资中的环境和社会问题尽到审慎性核查义务,只有在融资申请方能够证明项目在执行中会对社会和环境负责的前提下,金融机构才能提供融资。目前,全球已有63家金融机构宣布采纳赤道原则,其项目融资额约占全球项目融资总额的80%以上。
赤道原则是对金融机构履行社会责任具有内在和外在约束力的一个准则。内在约束是指金融机构接受赤道原则是出于企业伦理、法律和经济上的考虑的一种社会责任的自愿承担。这种内在性的具体表现是企业对达到一定规模的项目融资要给予慎重的审查并分级,评估社会和环境影响,制定行动计划,建立社会和环境管理体系等。外在约束主要表现为要对外信息披露,建立申诉机制,聘请社会或环境专家进行独立审查,进行定期报告等。尽管赤道原则不是正式的国际公约或具有法律效应的文件,但正是通过这种内外约束力影响金融业的信贷机制,从资金源头上制约企业对社会、环境造成负面影响,体现了金融机构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事实上,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是紧密联系的。可持续发展客观上要求银行主动将自身发展与社会和环境和谐统一起来。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本质在于平衡并构建和谐的多元利益主体关系,即在强调股东利益的同时,更加注重其公众属性和社会责任。赤道原则要求金融机构在项目融资中审慎考虑环境和社会风险,强调环境、社会和经济的三者和谐,推动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目标从早期的“股东利益最大化”向“充分考虑多元利益主体诉求”的新阶段发展。赤道原则确立了国际项目融资的环境与社会的最低行业标准,使金融机构履行社会责任、推动可持续发展有了量化标准。同时,它鼓励金融机构与环境、社会和企业的良好互动、和谐发展,有助于银行公司治理理念的提升。
二、国内金融机构接受赤道原则需要考虑的几个问题
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实现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的普遍共识。在这一背景下,环保部、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联合推出绿色信贷机制,加大以银行信贷支持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指导力度。银监会了《节能减排授信工作指导意见》,要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配合环保部门,认真执行国家控制“两高”项目的产业政策和准入条件。随着我国绿色信贷政策方向的逐步明朗和深入,作为国际间金融机构公认的环境和社会风险的行为准则――赤道原则日益得到各方关注和重视。2008年1月,环保部和国际金融公司在京签署协议,合作开展赤道原则标准研究与推广项目。目前,环保部、人民
银行和银监会已成立专门小组,着手研究采纳赤道原则及其本土化相关工作。
赤道原则作为国际先进的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工具,金融机构可以通过采纳赤道原则,建立内部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体系,降低环境和社会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也要注意到赤道原则产生的特殊时代背景,即发达国家的后工业化阶段,以及这一阶段经济发展方式和各方诉求的特殊之处。由于世界各国、各地区所处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不同,在环境保护的目标及承担的责任等方面都会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因此,国内金融机构接受赤道原则,需要从我国国情和金融机构实情出发,把环境保护作为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在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寻找平衡点。此外,由于中外环保规范差异、国内宏观导向、金融生态环境等原因,国内金融机构接受赤道原则,仍需考虑和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有效协调发展优先与环境保护的目标。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之中,需要较大发展空间。目前,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2000美元左右,与西方富裕国家1万美元的标准还相去甚远。因此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仍是一个长期且艰巨的任务。国内金融机构接受赤道原则后,较为严格的信贷审批条件可能使一些涉及国计民生的大型项目由于环境和社会因素的评估难以获得信贷支持,或要求其增加额外成本以消除对环境的影响,进而导致国内金融机构陷于发展或环保的两难选择中,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和金融机构进行有效协调。
二是平衡有关环境和社会规范的中外差异。实施赤道原则过程中,除遵守东道国社会环境相关法律法规和项目许可等要求外,金融机构和借款人主要参照国际金融公司的《社会和环境可持续性绩效标准》和《行业特定环境、健康和安全指南》开展社会环境风险评估和审核工作。相比之下,国内相关环境社会标准与《绩效标准》和《指南》存在一定差距,尤其对于拆迁、少数民族、土著居民、社区规划、装备技术标准、劳动安全等问题,国内相关规范则较为落后,可能导致企业在开展项目环境评估时无法找到国内规范依据,在第三方论证和监督时,容易因适用规范或标准不同而产生歧义。
三是正确认识、审慎应对外部监督与舆论压力。赤道原则金融机构面临来自媒体、非政府组织等利益相关者的监督和舆论压力,其中非政府组织是监督赤道原则实施的主要力量。非政府组织有不同类型,有些倾向生态环境问题,有些关注劳工人权问题,有些侧重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也有专门监督银行业的非政府组织,如银行监察机构(Bank Track)和银行监视组织(Bank Watch)等。不同的非政府组织在机制、国别和政治倾向方面都各有不同,同时也有温和与激进之分。国内金融机构宣布采纳赤道原则后,必将引起国内外众多媒体、非政府组织及舆论机构更为广泛和严密的关注,这在为金融机构带来良好社会声誉的同时,也将金融机构置于更大的舆论监督压力之下,对金融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国外实践看,外部监督与舆论压力对项目融资的影响较大,拟接受赤道原则的国内金融机构应予充分重视。
四是强化金融机构内部管理。根据赤道原则要求,金融机构需将拟融资项目按照潜在的环境、社会风险和影响程度进行分类,与借款者订立守则契约,聘请独立环保专家实施环评审查,对项目建设和运营实施持续性监管,并定期披露赤道原则的实施情况。此外,金融机构还需根据赤道原则建立起内部相关风险管理体系。这些都对金融机构的内部制度与能力建设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首先,赤道原则要求的项目分类标准不同于传统意义上基于企业信用评级和贷款情况进行的风险分类标准,因此金融机构要学习和积累与环境社会风险有关的专业知识,培养和引进对环境和社会风险有调查能力和风险评估水平的专业人才,提高风险识别和授信管理能力。其次,金融机构需要参照赤道原则建立内部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体系,并根据机构自身情况制定赤道原则内部操作指南和编写行业细则,建立独立专家评估机制等,这些方面国内尚无先例实践,也无相关政策支持,需要金融机构在探索中结合国情和机构实情逐步完善。
五是开展对融资项目环境风险评估机制的研究。接受赤道原则后,金融机构需要将环境风险评估机制引入融资审查体系,将环境风险评估纳入信贷风险管理流程,在客户准入、项目审批、贷后管理等环节将环境评估结果作为一项重要的评价指标。环境风险的评估不同于普通的环境评估,专业性较强,涉及环境学、环境经济学、环境金融学等诸多领域,增加了金融机构的评审难度。这就要求金融机构在深入研究先进国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具体情况,建立起适合我国融资环境的风险审查体系和业务规范。这个任务的完成有赖于银行内部人才的培养和银行外部相关专业人才的储备。对于接受赤道原则的国内金融机构而言,这项工作任重而道远。
三、国内金融机构推行赤道原则的相关建议
(一)政府部门应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加强引导和监督管理
一是在保持发展的前提下考虑环保问题。接受赤道原则是金融机构做出的一项自愿承诺和道义承诺,并不对金融机构构成刚性约束。在这一前提下,“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同样适用于赤道原则在国内金融机构的实施。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环境问题是发展问题的重要内容。我国在后京都协议谈判中的一个重要立场,就是气候和环境问题要充分反映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需求和优先领域。因此,拟接受赤道原则的国内金融机构应在国家主管和监管部门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充分考虑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并在科学发展的前提下考虑环保问题,寻求发展与环境的平衡点。
二是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促进赤道原则的推广实施。金融监管部门和环保主管部门应强化政策指导作用,积极引导银行业履行环境保护责任,为国内银行接受赤道原则营造适宜的金融生态环境。要进一步完善环保部门与金融部门的信息沟通和共享机制,引导和督促银行认真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政策,进一步丰富纳入征信系统的环保信息。同时,加强与国际同业的交流与合作,引进国际先进经验和最佳实践,帮助国内银行制定内部环境政策并编制环境风险管理手册,用以指导银行信贷活动环境和社会责任的履行。
三是借鉴国际经验,坚持循序渐进的推广原则。我国缺乏赤道银行相关实践经验,国内金融监管部门和环保主管部门应积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加强对国内赤道银行和拟采纳赤道原则的金融机构的引导,完善相关政策规范,借鉴国际赤道银行先进经验,坚持循序渐进、逐步完善的推广原则,在实施初期采用较为严格的项目融资定义标准以及设定试行行业的方式,根据内部体制的建设与外部环境政策的完善情况,逐步扩大赤道原则的适用范围,不断拓展充实。
四是立足国情,采用“适当偏离”的原则。赤道原则第三项原则规定,项目在合理情况下可以偏离有关的《绩效标准》和《指南》。国内金融监管部门和环保主管部门应充分利用这一政策要求,在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时根据我国具体情况及国内法律规定进行适当偏离,推广过程中,宜选择国内外标准已趋平衡的领域作为试点,以缓解规范差异所带来的压力。引导国内金融机构按照“适度”、“发展”和“兼顾盈利激励”三项原则履行社会责任和实施赤道原则。“适度”就是根据自身经营情况和实力,力所能及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发展”就是在不同的社会环境和银行的不同发展阶段下,动态调整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内容;兼顾“盈利激励”就是把履行社会责任与拓展银行业务和提升服务水平结合起来,在保护环境、减少排放等社会责任活动中,保持一定的盈利激励,确保银行履责的内在动力和承受能力。
(二)金融机构应逐步完善内部相关体制机制
一是提高对社会责任的认识、并以之作为经营管理指导。金融机构应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提高对社会责任的认识,将社会责任列入战略目标管理,把可持续发展作为银行的价值取向,并用以指导经营管理和业务活动,调整单纯以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经营,在经营和管理中充分考虑公众利益、生态环境和社会进步等多方利益诉求。推行责任营销模式1 ,根据企业对绿色信贷、绿色金融的需求,制定并实施营销方案,在满足社会对可持续发展金融需求的同时,获得新的发展商机和利润来源,把争取商业利益与履行银行社会责任有机结合起来,进而实现银行与企业、社会和环境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二是加快内部制度建设,加强人才储备和培养。接受赤道原则的金融机构可以考虑增设“企业社会责任部”或者“可持续金融部”等相关职能部门,专门负责融资中的环境与社会风险评估和防范问题,并可参考国际同业设置履规顾问、检查员(CAO)办公室,或配备专职检查员,以便接受第三方的投诉并提供补救措施;其次是人才储备,由于环境风险评估专业性强,有必要在金融机构系统内部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或从外部引入专业人才。同时,为满足赤道原则中独立审查的要求,金融机构还应聘请和储备一些社会和环境专家或行业环保专业人员充当外部顾问。最后,应把赤道原则的要求和标准嵌入金融机构内部风险管理流程,完善管理制度。
三是完善风险定义,加强风险管理。银行对风险的再定义要建立在其促进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使命的基础之上,加强对融资项目的社会环境影响的评估。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和特点,对银行面临的环境和社会风险有重点地加以识别。当前,要按照《节能减排授信指导意见》的要求,重点关注“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引发的环境和社会风险,要关注相关企业和项目的安全、健康风险标准,对拟融资项目要按风险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类管理,对有潜在风险的已融资企业要进行名单制管理,切实防范授信项目和企业引发的环境和社会风险可能给银行带来的各种损害。此外应根据自身经营战略、业务发展特点和风险承受能力,参照国家产业政策、行业准入政策、投资政策、土地、环保政策等要求,明确需要重点控制风险的行业。在深入分析国内行业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制定重点行业的分类
授信指引。同时,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清单和风险控制程序,合理集中审批权限,加强授信流程中的风险管理。
四是与各利益相关者建立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金融机构要重视并处理好与借款人、投资者、非政府组织、监管机关、银行业协会、媒体等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建立起互动、高效的沟通机制。加强同监督机构的合作,定期与非政府组织开展平等对话,建立健全公众意见征询和内部环境信息披露制度。这里尤其要注意到环境信息披露制度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异同。前者侧重环境和社会相关信息,如内部环境、社会风险管理、制度建设、环境信息生成机制、赤道原则实施情况等,而后者主要为财务相关信息,除强制性规定披露信息外,以是否对股价产生较大影响为依据,决定披露内容。金融机构建立环境信息披露制度,虽在披露时各有侧重,但同样需要遵循“全面、准确、及时和平等”的原则,并与上市公司现行信息披露制度相衔接。
注:
1 责任营销模式:将环境保护、节能减排作为日常经营管理和营销活动的重要目标。
参考文献:
1、 国际金融公司,《社会和环境可持续政策和绩效标准》、《赤道原则》2006年4月、7月;
2、 唐斌、薛成容,《赤道原则:银行社会责任与可持续金融的行动指南》刊载于《福建金融》2007年09期;
3、 唐斌,《可持续金融:赤道银行的实践与启示》刊载于《当代金融家》2007年8月;
4、 赵洁,《社会责任视野下的银行营销》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金融MBA毕业论文 2007年5月;
5、 苗建青、苗建春,《关于日本银行界在融资过程中环境风险控制的研究》刊载于《国际金融研究》2008年2月;
6、 杜彬、黎友焕,《金融机构的社会责任基准:赤道准则》刊载于《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8年26卷2期;
7、 陈湘静,《环保总局公布绿色信贷阶段进展》刊载于《中国环境报》2008年2月14日;
8、 张长龙,《金融机构的企业社会责任基准:赤道原则》刊载于《国际金融研究》2006年第06期。
作者简介:
唐 斌 兴业银行董事会秘书
关键词:导游;文化知识;知识体系
2006年10月27日国家旅游局邵琪伟局长在全国导游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十五’时期我国拥有导游资格证人数由2000年底的14.8万人,增长到2005年底的37.3万人,年均增长20.3%。至2006年9月全国拥有导游资格证的人数达47.27万人,其中执业导游32.05万人。与此同时,我国导游队伍呈现年轻化、平均学历偏低的状况。在32万名执业导游中,30岁以下的占80%。大专及以下学历者占80%。我国导游队伍的整体素质还不能适应旅游业发展需要,与我国旅游产业素质全面提升的要求不相适应,与建设世界旅游强国要求不相适应。”
有关导游素质问题常常见诸报端,业界学界对此也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笔者认为,要全面提升导游队伍的整体素质,首先要从文化素质这一关键着手,其切入点就是要对导游文化知识体系进行研究。以往我们对这一问题有所忽视,或者说研究不深。上至政府行政部门所定的导游行业的准入点,下至高职院校的教学和旅游部门的培训,都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使得这一工作没有了一定的标准和可操作方案。因此,本文将从现行的导游考试、导游教学、旅游发展现状等方面入手,提出对导游文化知识体系进行研究,以期对培养导游的文化知识和提升导游队伍的文化素质有所帮助。
一、现有的导游文化知识体系分析
导游文化知识体系现状调查可以从国家导游资格证考试要求和高职院校培养模式两方面进行,国家导游证考试由四个板块或说四门组成:导游文化基础知识、导游业务、导游政策法规和现场导游等。本文涉及的课题主要是其中的导游文化基础知识,调取四个样本进行分析。高职院校培养模式本文调取两所院校的课程设置为样本进行分析。
(一)导游资格证考试及培训内容
国家导游资格证书考试主要考三门笔试和一门面试,即“导游文化基础知识”、“导游实务”、“政策法规”和现场导游。其中的“导游文化基础知识”考试教材通常采用本省旅游行政部门组织编写的教材,如浙江省采用浙江省旅游局组织编写的《导游文化基础知识》(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年04月第二版)。全省各地的培训中心也采用该书。下面举四例以了解导游文化知识体系现状。
例一,导游基础知识(第三版)――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系列教材
作者: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编 出版社:旅游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05年07月
本书共分为十一章,主要内容包括旅游业发展概述、中国历史常识、中国旅游地理、中国的民族民俗、中国的四大宗教、中国的古代建筑、中国的古代园林、中国烹饪主要风味流派、中国的风物特产、中国台、港、澳地区概况等。
例二,导游文化基础知识浙江省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教材
作者:浙江省旅游局编 出版社: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版时间:2007年04月
本书共分为九章,主要内容包括中国历史文化、中国民族民俗、中国旅游地理、中国古典园林、中国古代建筑、中国四大宗教、中国饮食文化、江浙沪旅游、江浙沪名胜诗词楹联游记选等。
例三,云南导游基础知识 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教材
作者:云南省旅游局编 出版社:云南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6年06月
本书共分为八章,主要内容包括云南历史概述、云南地理概况、云南的民族与民族文化、云南旅游资源及风景名胜、 云南古今名人和重点文物和历史文化名城、云南饮食文化与风物特产、云南经济与旅游业、云南风景名胜楹联与诗歌选读等。
例四,导游基础知识(高职高专旅游与饭店管理专业系列教材)
作者:李文芬主编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3年12月
本书共分为六章,主要内容包括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中国的民俗文化、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的馆藏文物及工艺品、中国的宗教、中国的风物特产与烹饪等。
(二)高校导游专业(或导游方向)开设课程(教学计划)情况
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对导游培养的课程体系比较能说明现有的导游文化知识体系。
例五,某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
在培养高等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指引下,以职业技能培养为核心,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在不断调整与改革中,构建了科学合理、层次分明的专业课程体系。
公共基础课:略。
专业基础课:中国旅游地理、导游文化基础知识、旅游概论、旅游心理学、英语听力、旅游英语、中国旅游文学等。
专业课:导游实务、杭州模拟导游、旅游政策与法规、华东模拟导游、英语导游讲解、旅行社经营管理、客源国概论(双语教学)等。
实训课:杭州模拟导游、华东模拟导游、英语导游讲解实训、旅行社经营管理实训等。
专业选修课:宗教文化、中国古建筑园林、旅游电子商务、江浙沪旅游文化、商务旅游、旅行社计调业务、旅游美学、市场营销等。
院级公共选修课:旅游新闻实务、影视艺术欣赏、生态旅游、音乐欣赏、旅游景观鉴赏、影视英语、英语报刊选读、新诗赏析、摄影基础、插花艺术、汽车驾驶培训、排球、跆拳道、交谊舞、调酒、特色菜制作、就业指导等。
例六,某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导游专门化方向)教学进程表
公共基础课:略。
专业基础课:旅游概论、礼仪规范、旅游职业道德、管理学原理、旅游心理学、旅游法规
专业课:中国历史文化、旅游地理、民族与民俗、宗教文化、中国古建筑园林、中国饮食文化、中国旅游文学、导游实务、客源国概况、地方旅游文学、模拟导游、旅游英语、旅行社经营管理、旅游企业财务管理
选修课:公共关系、演讲与口才、旅游美学、旅游摄影、旅行社计调业务、旅游市场营销、旅游电子商务。
实践课:毕业实习、毕业论文
分析:
第一,就导游资格证考试的《导游文化基础知识》教材来看,四个教材11章到6章不等,其中只有3章是相同的:历史文化、民族民俗、饮食文化。教材不一,表明各地要求不一,同时也说明培养导游的标准不一,是否也说明对导游文化知识体系认同的混乱?如果把四个教材综合而成,是否就是一个统一的体系,那也是值得研究的。有一点可以肯定,有如此大的不同,应该认为是有问题的。
第二,就两个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分析,其培养的目标也模糊的。仔细分析可以发现知识体系混乱导致课程的重复设置:知识体系不明使之课程设置不全。如案例五专业基础课中的“导游文化基础知识”是本论题的核心课程,调查发现该教材目录
中已含盖了9门学科(章节),而专业基础课中的“中国旅游文学”、“中国旅游地理”和专业选修课中的“宗教文化”、“中国古建筑园林”、“江浙沪旅游文化”等都是相同相近的课程。两个院校对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的设置也有很大的区别,都没有“中国传统文化”这门重要的课程。
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很多,不一一分析。问题的严重性告诉我们:无论是一般导游(导游资格证考试)的准入还是优秀导游(高职院校培养)的培养,在其起步之初,就有了偏差和缺陷。究其原因就是导游文化知识体系的建立还不规范,这就影响了对导游的培养,进而也将影响行业的发展。
二、导游文化知识体系建立应以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为依据
其一,1987年12月1日国家旅游局的《导游人员暂行规定》中,对于导游工作的基本职责第二点是这样表述的:负责向旅游者导游、讲解和传播中国文化。1999年5月14日国家旅游局了《导游人员管理条例》(下称《条例》)。该《条例》对导游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第十二条导游人员进行导游活动时。应当遵守职业道德,着装整洁,礼貌待人,尊重旅游者的、民族风俗和生活习惯。导游人员进行导游活动时。应当向旅游者讲解旅游地点的人文和自然情况,介绍风土人情和习俗;但是,不得迎合个别旅游者的低级趣味,在讲解、介绍中掺杂庸俗下流的内容。”该条例对导游的文化知识提出了纲领性的要求:即由人文和自然两大部分,突出传播中国文化、风土人情和习俗。我们可以认作是对导游文化知识体系的原则性要求。
其二,旅游资源是导游文化知识组成的依据,也是导游在工作时所面对的主要范围。所谓旅游资源,在国家旅游局规划发展与财务司、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起草的《旅游规划通则》中是这么定义的:“旅游资源tourism resourees,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均称为旅游资源。”
2003年,国家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该标准将旅游资源分8主类、31亚类、155基本类型。8主类是: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与气候景观、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31个亚类:地文景观有综合自然旅游地、沉积与构造、地质地貌过程形迹、自然变动遗迹、岛礁;水域风光有河段、天然湖泊与池沼、瀑布、泉、河口与海面、冰雪地;生物景观有树木、草原与草地、花卉地、野生动物栖息地;天象与气候景观有光现象、天气与气候现象;遗址遗迹有史前人类活动场所、社会经济文化活动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有综合人文旅游地、单体活动场馆、景观建筑与附属型建筑、居住地与社区、归葬地、交通建筑、水工建筑:旅游商品有地方旅游商品;人文活动有人事记录、艺术、民间习俗、现代节庆。
国家制定的旅游资源标准是最具权威性的标准,非常客观地反映了我们目前存在的旅游客体。笔者做过搜索,可以说旅游资源的8主类、31亚类、155基本类型目前都有可游览的目的地。肖星、严江平主编由中国旅游出版社2000年出版的《旅游资源与开发》一书,分19章,其分类方法和几个章节的设立对建立导游文化知识体系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如书中提出“按照属性分类的旅游资源分级系统”为(引至2级分类,3级分类略):
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地文景观、水域风光、气候天象、生物景观等。
人文景观旅游资源:文物古迹、民俗风情、城乡风貌、现代设施、宗教文化、文学艺术、饮食购物等。
建立导游文化知识体系应以以上两个文件为依据和确定范围。
三、导游文化知识体系建立应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统战研究所在1996年编了一本《中国文化概要》(华文出版社出版),书中阐述了“什么是文化”这一概念,认为“从普及意义说,一般可把文化结构分为三个层次: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主要指一个民族文化的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法律、道德、教育、文学、艺术、美学、哲学、宗教、社会心理、风俗习惯等。制度文化是“指一个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制度,如宗法制度、姓氏制度、婚姻制度、教育制度、科举制度、官制、兵制等等。”物质文化“指体现一个民族一定生活方式的具体物质形态,如园林、住宅、服饰、器具等等。”
以旅游资源为范围,以提炼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为准则,可以概括为导游应该掌握的文化知识――即导游文化知识体系。对于旅游文化的定义,目前学术界和行业都还处在探讨过程中,有许多不同侧重的说法,笔者比较赞同的是“旅游文化是与旅游有关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凡人们在旅游活动中遇到的人类在过去和现在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在这个范畴之内。
由此可以说导游文化涉及的学科有政治学、经济学、法学、道德学、教育学、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学、美学、社会学、历史学、心理学、民俗学、博物馆学、考古学、体育学、金融学、人文地理、饮食学、医学、建筑学、风水学、文化生态学、园艺学、色彩学、交通学、公共管理、企业文化、人力资源、市场营销、旅游规划与管理、饭店经营与管理、公共卫生与健康、食品学、茶学、环境与资源、园林学、信息软件等。
这里其实涉及了两个概念,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范畴,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界定。从范畴角度来说,导游涉及的学科太多太广,如果要掌握,其中任何一门学科都无法做到,更谈何学好,但是,我们可以与旅游资源的标准一起研究,进行分类合并,以掌握学科的文化特点为要求,这应该能做到;从内涵来说,所有涉及的学科,我们都要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来统领,概括出中国文化特质,人们常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越是地方的就越是全国的,越是民间的就越是高雅的。不能像现行考试和培养课程那样,只重知识而轻文化。比如,在讲山水时,我们只讲山水的客体数据,而不讲中国人对山水的认识。忽视了“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那就讲不好中国人对山水的特有的感情;忽视了“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沫总相宜”,杭州西湖也就成为了一般的蓄水池了。目前,我国导游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知识面较窄,只求一知半解,没有文化层面的高度。有的导游人员只满足于背诵导游词,在讲解时,单调生硬,激不起游客的游兴,更有甚者,竟杜撰史实,张冠李戴,胡言乱语,欺骗游客。这不仅有违导游人员的职业道德,而且也有损于我国导游服务的声誉。不利于我国旅游业的发展。
“文化是旅游者的出发点和归结点,是旅游景观吸引力的渊薮,是旅游业的灵魂。”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这些知识是导游讲解的素材,是导游服务的“原料”。是导游人员知识的看家本领。导游人员要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更要对旅游景点的风土
人情、历史掌故、民间传说等了如指掌,并对国内外的主要风景名胜、景区景点有所了解,还要善于将本地的风景名胜与历史典故、文学名著、名人轶事等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总之,对中国文化知识的综合理解并将其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对导游人员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是一名合格导游人员的必备条件。
就导游文化知识体系来说,有两个问题要解决:一是单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或章节,比如中国传统文化由儒、道、释文化组成,而我们的教材和课程里就缺儒家文化。二是在所有的章节或课程中突出中国传统文化。也就是说知识点要简要,知识点中文化内涵要突出。
四、现代旅游的发展事实是导游文化知识的补充
培养优秀导游是形势发展的需要。未来旅游活动的发展趋势对导游服务将会产生重大影响并提出新的要求,对导游内容的高知识化是未来旅游的必然趋势。
现行旅游产品的种类很多,比如观光型旅游产品、度假型旅游产品、商务会展型旅游产品、奖励旅游(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和现代企业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商务旅游、休闲娱乐与企业文化的结合)、文化型旅游产品、绿色生态型旅游产品、健身康复型旅游产品、猎奇刺激型旅游产品、各类主题公园等等。旅游产品的种类发展和变化虽然对导游知识体系没有多大的突破,但对导游知识的要求却在往综合型发展,也对导游知识和文化提出新的要求,比如自驾车导游,导游对交通知识不熟悉因而胜任不了。再比如笔者有一次在随团往机场的途中导游介绍了该省的公路、高速公路的发展及与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而推论出该省特有的商业文化,使游客受益非浅。这些在导游文化知识体系中都应该考虑进去。
另外旅游者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旅游的本质就是一种追求文化的活动。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旅游活动更加趋向于对文化、知识的追求,人们出游除了消遣。还想通过旅游活动增长知识,扩大阅历,获取教益。这样就对导游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旅游的需求,是一种高级的需求。它是在基础需求满足以后,才产生出来的社会行为,以高层次需求的满足为驱动力,属于精神需求为主导的范畴。借鉴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我们可以将人类旅游需求划分成五个不同层次:第一层次为基础需求,包括生存与安全最基本的要求?第二层次为生理及心理的需求,以舒适为基础的休憩,以健康为基础的康体、疗养,这是人体生理与心理调养的需要;第三层次为精神需求,主要有修学、审美、交流等方面:第四层次为综合需求,是一种集合了生理心理与精神不同层次需求的统一体,是人类寻求突破、探险、新奇、刺激等新的生活阅历与感受的需求,在精神上,是一种追求生活新体验的需求?第五层次为一种生活方式的需求,这与自我实现的需求处于同一层次,是人类自我实现在旅游活动中的体现。旅游的发展势必对导游的文化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