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社会调研报告范文

社会调研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会调研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社会调研报告

第1篇:社会调研报告范文

一、行程

30号离开李兄提着大包小包去中华环境文化促进会报到,见到了青年文化评论网站的另两位负责人——程兄、廖兄,聊得很是亲切投机,以后更是与程兄同住一房间促膝深谈多日。也陆续见到了同去山东调查的队员,他们个个都来历不凡非常优秀,其中有五名来自北大,可以不夸张地说,这些来自各重点大学的学子能代表当前中国大学生的最高水平。队长鸿达带队、演说、协调能力突出,颇有领导风范;副队长帅哥刘晗学识丰富,是《21世纪经济报道》的特约评论员;我们小组组长广颇为亲民,已经出版了几本书;清华的张烨漂亮、活泼、善良、贤惠,每次端饭、洗碗都抢先,下学期还要去支教;北大博士艾师姐笑容可掬,是《北大研究生学志》的主编;长得有点像葛尤的青萍,是中南大学生会的副主席;名字像男生的北大东升笑起来也颇为爽朗,和她一个宿舍的红娟声音甜美,长相娇美,就是照相有点发虚,以至于我们怀疑她是什么妖精附体呵;来自复旦的建军朴实憨厚,已经做过几个项目;和我同样来自南大的曹洋声音颇为磁性迷人,在宁夏支教,放假之间还在促进会实习;做会计的博雷来自武大,是《楚天都市报》的记者已发表20多万字;中国政法大学的鹏飞是第二次赴姜庄调查,中国农业大学的济沧对社会调查方法很有造诣,另外一个组长便是程兄。15个人中似乎只有我是关系户,托网站的福呵。之所以不厌其烦把每个人都描述出来,是因为在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里,我们尤其是同组人员之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有的男女生还不仅结下了友情呵),以至于依依不舍分别后,他们的音容笑貌还在我脑海里浮现不散。能结识这么多优秀的朋友,是我此行最大的收获。

31号进行培训,温铁军老师高屋建瓴,纵论当今国际国内大势,以及指点青年学生该如何治学、生活,让我们大开耳戒受益匪浅;来自清华的王名老师则具体讲解了社会调查的方法、注意事项等。来自ngo的老师《姓氏忘了呵》更具体详细解释了开会议事规则,还给我们每人发了“小点心”——一小袋咖啡及我平生第一次见的安全套呵。只可惜这些名师不与我们同行。

然后40多名队员进行分队开会,讨论了调查提纲,选举了相关领导,互相介绍认识。晚上十点多便坐火车出发赶赴我们队的调查地点山东济宁鱼台县谷亭镇姜庄村。

在此有必要先简单介绍一下姜庄。姜庄原是普通农村,后因两大姓氏矛盾产生爆发,导致村委会被罢免,以马宜场为首的村民上访不已。后来在温铁军及其他大学生的帮助下,马宜场转向乡建,成立合作社。姜庄便以其合作社有其以文艺队闻名全国。我们此行便是主要调查姜庄及其合作社的实际情况,共分两组。政治制度组了解村治理情况,社会发展组调查合作社状况,我因对合作社非常感兴趣便加入了社会发展组。

1号上午到达鱼台县,在宾馆安顿好后,便赴该县环保局长设的宴席。我因不便推辞,喝得满脸通红粉刺突出,便在宿舍休息没有去姜庄探点。

2号开始正式调查,7点起床赶赴姜庄后便分工采访,中午在合作社吃饭,晚上回来后再开会总结当天工作安排明日计划。马不停蹄地工作,很忙很累,直到6号结束。给我们中午做饭的是人大农村发展计划中的大学生志愿者,他们专职常年在农村工作,每月才500元补贴,生活非常艰苦,盖的还是老乡被子。他们的奉献精神很是让我们敬佩,相比之下我们的辛苦也就不算什么了,为表达我们的谢意敬意,6号临走时给他们买了一套被褥。我们小组主要采访了乡镇领导、村支部领导、合作社领导、合作社下养殖协会领导、合作社成员非成员、邻村领导村民等近二十余人,还作了70多份详细科学的问卷。6号开总结大会、留影纪念,7号大家便在依依不舍中各自东西了,我们为期一个星期的社会调查便告结束。我也于昨日回到了我们县城,今天在网吧中打下这些怀念的文字。

二、收获

此行虽然时间不长,但自我感觉颇为充实有意义,收获许多受益匪浅。如前所述,可能最大的收获就是结识了许多优秀的朋友。其二,是对姜庄村及其合作社有了大体的了解,以此可窥全国农村及合作社面貌。三、让我对农村及个人的种种问题有了更深更清醒地思考,最大的一个感觉就是农村、合作社像我们个人一样都面临着生存发展的问题,都需要探索出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有一天清晨醒后,看见窗外冉冉升起的朝阳,有一句话突然跳跃在我脑中,“农村及我的未来在哪。”

对于农民,吃饱饭已经几乎不成问题,但如何进一步致富却大大值得忧虑。而且三农问题的实质是什么呢,似乎也不能简单地归结于农民脱贫致富还需农村综合发展。三农问题是一个复杂的大问题,但其出路只有两条只有两大资源可用。一是内部资源,又可分为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制度资源。物质资源主要包括土地,但土地收益和成本之间的差额越来越小,甚至入不敷出,光种地肯定满足不了农民需求。其他的林牧副渔及工业、服务业可以提供选择,但必须因地制宜。我个人的观点是农业必须面临结构调整,重点从种植业转向其他产业,但如何转、转向何呢?因为农村自治且历史传统,我认为农村在很长时间内还是“能人治理”,如何处理好名义上主人的村民与实际的精英之间的关系是很值得思考。至于制度资源主要包括自治制度,但自治制度其实很大程度上名不副实,贿选、宗

族操纵等使得选举难以做到真正的公平公正,而即使选举没有问题,农民也往往只是一天的主人。合作社也是一种制度设想,农村存在着公共需要,即有合作的必要性,但可行性问题很大。因为合作社虽然定位为经济互助组织,但发展壮大后必然有一个与当地其他权威竞争的问题。这个问题在姜庄就很明显,村支部与合作社矛盾很大,县镇政府也对其持观望态度。而且有人的地方就有政治,合作社内部如何团结也是一个大问题。而外部资源主要有国家资源、社会资源等。国家可以减免税费提供补助及进行制度政策改革等,我原先认为,从长远看,这是根本出路所在。因为当内部资源有限(农业的经济效率必然下降的趋势,也就是说农业的发展潜力是有限的)的时候,只能借助外部资源,而国家是唯一的合法合理有能力的提供者。但此行使我得以了解到,国家减免税费及提供补助后,农民

第2篇:社会调研报告范文

一,调查目的。

掌握伏虎镇农民工外出务工的基本情况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问题。

二,调查对象及其一般情况。

调查对象:伏虎镇及其所辖几个村落农民外出务工情况。

一般情况:外出务工农民年龄一般在17岁到50岁之间;男女比例约为3:2;90%以上去往上海,广东及新疆,甘肃等地,约10%在周边县市打零工;当地土地资源稀少,人均耕地不到0.5亩。

三,调查方式。

实地走访农户,与农户面对面交谈;与乡镇及村干部座谈了解相关情况。

四,调查时间。

*****

五,调查内容。

主要关注当地农民工外出打工者的人数以及所占当地劳动力的比例;打工经济对当地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大量农民工外出给当地带来的主要社会问题。

六,调查结果。

以伏虎镇及二村(徐家坝村)),六村(张家观村),十六村(碑亭子村)为例,统计数据如下:

1,伏虎镇,共有人口3万6千人左右,其中农业人口1万5千人左右,耕地1万余亩,外出务工人员7千人以上;外出务工收入占总收入的50%左右;

2,二村(徐家坝村),人口1356人,345户,625亩耕地(水田210亩,旱地415亩),外出务工人员400人,其中省外约250~260人,省内周边县市约150人,男性占70%,30岁以下占60%,外出务工收入占60%左右;

3,六村(张家观村)人口732人,劳动力370人左右,共有502亩耕地(水田178亩,旱地324亩),约有200人在外打工,青壮年有2/3在外务工,打工收入占农民收入的60%以上;

4,十六村(碑亭子村),人口832人,200户,共有耕地720亩(水田244亩,旱地482亩),外出务工人员约有300人,其中省外约250人,省内县市约50人,夫妻二人一同在外务工的约占总户数的60%。

5,农村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适龄儿童有60%以上是留守儿童,而且还有10%左右由单亲抚养;

6,夫妻二人共同外出务工的,约占家庭总数的60%以上,夫妻完全在家的仅占5%左右。

在我们所调查的每个乡村中,劳动力大量外出的现象都是很严重的,很直观的一个感受就是大街上除了放暑假的学生之外,基本上看不到与我们同龄的人,基本上都是老人和年幼的孩子,乡镇上毫无生气可言,尽管能从街道两边的建筑上看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然而每个地方都好似一座空城,给人以萧条之感。

农民工外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劳动力闲置的状况,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地方财政状况的改善,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但是现在却显现出了极大的弊端,除了给打工者集中的大城市带来管理,安全上的隐患之外,更是对基层地方上带来许多难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留守儿童问题。父母的外出,隔代教育的弊端使得这些孩子普遍有性格上的障碍,要么少言寡语不与其他人交谈,要么调皮捣蛋无法调教。父母外出不能给予孩子精神上的安慰,于是便试图在物质上去补偿,调查中发现,大部分留守儿童在吃喝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负责的情况下,每月仍能从父母那里得到100~200的零花钱。处于很多方面的原因,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很少对孩子的消费进行管制,加上孩子年幼,本来就缺少自制力,大部分孩子都将钱花费在诸如网吧,游戏机厅等地方。很多留守儿童对学习不感兴趣,调查发现,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只有2%左右的孩子学习刻苦,成绩优秀,却有40%以上的孩子学习成绩较差。有些留守儿童走上不良道路,甚至违法犯罪,如据五村(袁家岩村)村支书介绍,该村一留守儿童袁某(男)多次入室偷盗财物,后被当场抓获;六村(张家观村)一留守儿童徐某(女)沉迷网络,于2006年偷偷跑去和网友见面,至今未归,其他诸如整日上网,朋友,聚众打架闹事等现象更是常见,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十分严重,这势必会对下一代的将来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2。留守老人问题。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后,留守老人的劳动负担必然加重,加上好多老人还要照看孙儿,本身又没有积蓄,容易导致极端事件的发生。另外,留守老人精神上的孤独以及生活与疾病缺乏照料问题也很严重。

3,耕地闲置问题。青壮年大量外出,留守的老人妇女只能简单种些水稻玉米用于基本生活需要,有大量土地闲置。

4,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由于基本没有劳动力在家务农,基层政府无法引导农民进行必要的产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仍以种植水稻玉米等为主,而且传统的油菜种植,家庭养猪等产业也逐渐萎缩,以十六村(碑亭子村)为例,84年~98年全村平均养猪1500头左右,97年更是达到2400头的记录,98年以后,由于劳动力开始大量外出,养猪数量逐渐减少,年均700头左右,然而在2006年即去年却只有400头,今年由于动物疾病原因,生猪数量更少。虽然政府积极引导外地客商前来投资,承包闲置土地进行枇杷,桃子等水果的种植,但是效果不佳,效益低下,大部分处于亏损状态。

5,农村基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由于缺少劳动力,基层政府只能出资雇佣外地劳工进行公共设施的建设,这无疑加重了农民和地方政府的财政负担,以伏虎镇各地正在进行的卫生井建设为例,撇去国家财政补贴,如果由本村劳动力修建,每人只需交70元左右便可,而现在雇专业工人修建每人不得不多交30元。另外大量家庭举家外出务工现象的存在也导致公共工程建设集资困难,乡镇政府债务问题严重。

6,农业税征收困难。劳务收入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随着劳务经济的壮大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家庭举家外出,造成许多地方有户无人,他们外出务工的地点不固定,农业税长期无法正收。这既是过去为了完成农业税征收进度形成村组干部,乡镇干部垫款,乡镇政府贷款的重要原因,也是农业税难以征收的症结所在。

7,计划生育工作难以进行。随着农村青壮年人员大量外出,以村组为单位的计划生育工作面临许多困难,妇检无法进行,生育指标无法落实,出生人口难以统计等。

8,农村党员发展及教育管理存在盲区。农村有一定文化青年及年轻党员外出务工,使得农村党员发展和管理教育困难,流出地鞭长莫及,流入的又无具体措施,长此下去会导致村组党员发展断档,村级组织后继无人。

9,夫妻家庭问题。夫妻双方如果有一方在外务工,由于长期不能回家团聚,必然导致夫妻感情的淡化,离婚率上升。

七,调查体会。

由调查结果可见,大量农民工外出已经给打工目的地城市和基层地方双方带来了许多困难,这些现象必须引起我我们的重视,采取措施,防止情况的进一步恶化,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这些问题呢?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应该引起充分重视:

1,调整农村发展战略,综合规划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农村家庭和农村社会的角度来看,近年来各级政府积极推进的农村劳动力异地转移--新近被称为"异地工业化"或"异地城市化"--是一种远距离、高成本的转移方式,它以大量的农民家庭解体为代价,使得家庭这一最为重要的社会组织单位因为中间一代(家庭的顶梁柱!)的外出而接近于被掏空,只留下老少两代,并进而使农村社会失去生机和活力。这种本来被当作化解"三农问题"战略举措的转移方式,虽然在经济的意义上起到了缓和"三农问题"的作用,但是在社会的意义上也同时恶化了"三农问题",甚至使它更加复杂和严峻。因此,在制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方案时,不应该仅仅从经济的角度出发,而是要充分地从社会的角度进行综合、系统、周密的规划,否则就会顾此失彼,在尚未彻底解决一个问题的情况下却引发另外一些可能更棘手的问题。

2、加快城乡二元经济社会制度的改革,废除阻碍农民彻底进城的制度和政策规定。农村家庭危机主要是由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不彻底所造成或加剧的。如果作为流入地的城市并不只是单纯地接纳一个孤立的外来"劳动力",而是也能同时接纳一个完整的农民家庭,那么上述问题就会在相当程度上得到避免或缓和。这就需要从根本上废除城乡隔离的二元经济社会制度。虽然一些城市政府近年来在清理针对农民进城的歧视性政策、取消就业限制等方面有了重要改进,但还远远不够,在取得城市(镇)户口、就业、子女接受教育和社会保障等许多领域,还存在着对于外来农民的整体性排斥和歧视,这是造成"农民工"本人不能实现"市民化"以及其家庭不能整体迁入的主要原因。除了在这些领域加快改革步伐之外,政府还有必要在建设和提供廉租房等方面予以必要的支持,以降低农民家庭迁居城市的门槛和成本。

3、加快农村地区的经济建设,增加农村地区的就业机会,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就地和就近转移,即大力促进小城镇建设。从发展战略上对目前实施的以大城市为主的城市化战略予以大幅度调整,也即改变将现有的少数大城市"做大做强"的做法,而将大量的小城镇"做实做强"。城市化战略重点转移到中小城市、建制镇,以及农村集市的建设,通过加大对这些地区的公共建设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当地的投资环境,以此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和对于农民就地就近转移的吸引力。

在一些具体问题上,一些专家提出了如下建议:

1,针对留守儿童来讲,应该重视和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让留守儿童在校园里得到更多关爱和帮助,老师们应该尽可能多的与留守儿童进行交流,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及生活上的困难,及时了解学生家庭情况的变化。学校也应增加适合不同年龄段孩子阅读的书籍以及增加娱乐设施。

政府发挥相应作用,在留守儿童集中的地方设立幼儿园或诊所,加大对农村地区中小学的投入,改善学生的住宿条件,为留守儿童创造更多健康成长的空间。

发挥社区及一些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开展综合辅助留守儿童的活动

2,关于土地闲置及产业结构调整问题,乡镇政府正好可以借此机会将土地集中起来,进行规模化生产,培育新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比如发展经济作物的种植,但一定要慎重,要经过缜密思考,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伏虎镇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为了开发闲置土地,政府不顾本地实际情况,鼓励外地投资者投资种植枇杷,结果因为气候因素枇杷无法开花结果,投资方损失惨重,地方政府也负债累累。

3,关于计划生育和农村外出党员教育问题,可以采取措施加强农民工流入地和流出地的合作,建立外出农民工档案。

4加快发展小城镇,小城镇是转移农民的基地,是二、三产业的载体,对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强大的带动作用。有选择的培育一批重点的中心集镇,努力在城镇投资体制、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等方面取得突破,使小城镇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第3篇:社会调研报告范文

为进一步推动社会保障工作,根据市政协安排,第二调研小组一行10人,于6至7月份,深入淇县和淇滨区,进行调查、研究。调研组通过听取汇报、走访座谈、实地查看等方式,重点对城镇企业职工养老、医疗、失业保险,淇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两县区城市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此次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淇县、淇滨区社会保障工作基本情况

目前,全市初步形成了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为实现“两个确保”,我市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弥补了保险基金的缺口,维护了全市改革发展大局;进一步完善了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等12项救助制度,形成了以最低生活保障和灾民救济为基础,医疗、教育、司法、住房等专项救助为辅助的新型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进展顺利,运行平稳,社会效果明显。

养老保险淇县应参保单位286个,实参保单位247个,占86.4%,应参保职工17653人,能正常缴费职工11661人,占66.1%;淇滨区应参保单位36个,实参保单位28个,占77.8%,应参保1800人,能正常缴费职工1286人,占71.1%。失业保险淇县应参保单位295个,实参保单位281个,占95.3%,应参保职工18000人,能正常缴费职工9100人,占50.6%;淇滨区应参保单位36个,实参保单位16个,占44.4%,应参保1140人,能正常缴费职工639人,占56.1%。医疗保险淇县应参保单位295个,实参保单位191个,占64.7%,应参保职工22000人,正常缴费职工12000人,占54.5%;淇滨区应参保单位36个,实参保单位9个,占25%,应参保1100人,正常缴费职工516人,占46.9%。淇县共有城镇居民低保对象7108人,农村低保对象3069人;全县农民“参合”19万人,“参合”率92.67%,为全省“参合”率最高县份。淇滨区城镇居民低保对象5254人,农村低保对象3213人,没有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二、主要做法

淇县和淇滨区采取了多项措施,做了大量工作,促进了社会保障工作的开展。

1、加强领导,建立完善了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为做好社会保险费征缴工作,淇滨区推行目标责任制,将目标完成情况列入区政府目标考核体系,与有关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对完不成任务的责任单位实行一票否决,取消年度评先资格。推行目标责任制以后,淇滨区养老保险费征缴工作进展顺利,2003—2005年连续3年在全市养老保险费征缴工作中排名第一。两县区都成立了由主要领导牵头,分管领导具体负责,有关部门参与的领导小组,经常深入基层,调查了解社会保障工作开展情况,及时召开现场办公会解决存在的问题;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建立、完善了工作机制,有力地促进了社保工作的开展。

2、广泛宣传发动,增强社保意识。县区充分利用电视、墙体标语、公示栏和宣传资料等形式广泛宣传政策法规、工作程序及流程,增强社会和群众对社会保障工作的认识。淇县在新农合工作中,印发合作医疗“明白卡”12万份,编制“合作医疗就是好,农民看病能报销”等“顺口溜”万余册,发放到农民群众手中。淇滨区每年都举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政策宣传月活动,广为宣传社保知识;邀请市有关领导、市劳动保障部门业务骨干到区大中型企业举办政策业务知识讲座,并采取致企业负责人一封信的形式,向法人代表讲解有关企业职工参保的责任和义务,提高用人单位的参保意识,引导广大职工树立自我保护和维权意识,大大激发了用人单位和职工参保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扎实开展低保工作,努力做到“不漏保”、“不错保”。淇县在县城区的朝歌镇和铁西区成立了三个居委会低保工作站,设立专职低保工作人员,分块管理城区的低保工作,形成了居委会低保工作站、乡镇、民政局三级审批的管理机制,实现了城镇低保工作的规范化管理。两县区建立了低保申请、审批、三榜公示、“一评三审两榜、三公开一监督”、“三对照”、低保金社会化发放、低保对象分类施保制度,规范了低保工作,严格了操作程序。坚持定期核查,动态管理,对家庭收入超过低保标准的取消低保待遇,对符合条件的及时申批加入,努力实现应保尽保。2005年以来,淇县共取消低保对象800多人,新增低保对象100多人。淇滨区大河涧乡为解决农民看病难和因病返贫的问题,积极想办法,与郑州大学医学院和新乡医专进行合作,每年在全乡举行2次义诊,为群众、特别是特困群众提供医疗服务。今年,大河涧乡缴请30多名专家来乡里进行为期6天的义诊,并准备与郑州大学共建实验、教学基地,为群众提供长期质优价廉的医疗服务。

4、加强资金管理,确保专款专用。资金运作是社保工作的核心和关键。两县区把社保资金全部纳入财政专户,建立专账,由财政监督执行;严格资金发放手续,低保资金全部实现了银行发放,为低保对象建立专户,保证每一笔资金都用到低保对象身上;严格审计监督,每年均要组织审计、财政等部门,对有关社保资金进行严格的审计。

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进展顺利。淇县按照“政府组织引导,农民自愿参加”原则,初步建立起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保证新农合的有序运转,强化经办机构建设,在县乡两级建立了办事机构,固定人员专门负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制定了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合医办工作制度、公示制度、审计监察制度等26项规章制度,并对县、乡合医办人员进行了集中学习培训,确保新农合试点工作有章可循,有案可查;确定了定点医疗机构,5个县直医疗卫生单位、7所乡镇卫生院和3所大型民营医疗机构已被确定为淇县第一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村级定点医疗机构正在按甲级卫生室标准进行评定。新农合已全面启动运行,截止5月份,淇县农民享受补助7056人次,补助资金98.96万元,其中门诊小额补助13.41万元,住院大额补助85.55万元。

三、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应保未保和不能正常缴费现象比较突出。根据淇县和淇滨区提供的养老、失业、医疗保险数字显示,应保未保和中断保险费缴纳现象普遍存在,各项社保费欠费比较严重。养老保险正常缴费率淇县为66.1%、淇滨区为71.1%,失业保险正常缴费率淇县为50.6%、淇滨区为56.1%,医疗保险正常缴费率淇县为54.5%,淇滨区为46.9%,两县区在养老、失业和医疗保险费征缴工作中还有较大差距。出现这种情况有的是企业有缴纳能力,也恶意欠费,拒不缴纳;有的是企业由于生产经营不景气、改制、破产等原因,无力或中断缴纳。原淇县电厂由于破产,正在对原职工的社会保险费进行清算,就无法正常缴费,厂方表示将在清算完成后,尽快把所欠职工的社会保险费足额缴纳;一些新建企业,由于还处在起步阶段,目前也没有参保。

2、社会保险覆盖面小,民营企业参保率低。两县区参保单位多数是原来的国有、集体企业,大部分事业单位、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都没有参加社会保险。许多民营企业主没有认识到参加社会保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只追求“利益最大化”,把为职工投保视为负担,认为参保是从我口袋里往外掏钱,会增加管理成本,却没有意识到缴纳社会保险费是一种法律义务,所以对保险费能欠就欠,能拖就拖。民营企业员工流动性大,企业不愿意为他们参加社会保险,一些企业参保,也只是为企业较为固定的职工参保。河南大用公司作为我市一家具有相当规模的民营企业,现有员工3000多人,只为130多名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参加了养老和失业保险。鹤壁市绿色环保生产有限公司有职工72个,只为36人办理了养老保险,为46人办理了医疗保险。由于我国社会保险费征缴缺乏强制性执法手段,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对拖欠保险费问题显得无能为力。

3、宣传不到位,影响社会保障工作的开展。有关部门虽然对社会保障工作进行了大量的宣传,但仍然缺乏细致的、有针对性的宣传,部分企业和职工对社会保险政策和具体操作程序并不十分了解。有部分从业人员认为企业普遍不景气,如果中断交费致使累计交费不满15年,那么以前的交费就等于白白丢掉了,因此不愿交;淇县民营企业用的农民工较多,许多人认为参加社会等保险没有用,不如现在多拿些工资,因此不愿参保;原来在国有或集体企业工作过的职工,对社会保险有所了解,有比较强的参加社会保险意识,但由于当前就业困难,大部分人认为能保住现在的“饭碗”就已经不容易了,虽然有这方面的要求,也不愿或不敢争取;有的企业虽然参加了社会保险,但对具体政策不了解,使自己本应享受到的保障无法实现。鹤壁市绿色环保生产有限公司参加了社会保险,一个职工因看病花费732元,但企业和职工本人不知道只有去定点医院看病才给报销的规定,结果在非定点医院看病花费的425元不能报销,对社保政策产生误解,认为参加社会保险也得不到补偿,影响了参保的积极性;一些参合农民不知道报销程序和补助办法。淇县北阳镇王庄村一个参加了新农合的农民,可以使用新农合医疗证免费在村级定点医疗机构看病,但他却不知道这个规定,看病时依然付的是现金。

4、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偏低,难以解决农民看病需要。目前的新农合医疗制度基本目标定位还是以“大病为主”。淇县的新农合每人每年50元,纳入新农合医疗基金专帐,分为基本医疗服务基金、大病统筹医疗基金和风险基金三部分。基本医疗服务基金,即农民个人帐户中的金额太少,每人每年只有10元,如果不住院,在门诊看病,只能使用个人账户的钱,一年10元,根本解决不了大多数农民的基本医疗需求。由于大病统筹基金有限,抗风险能力较弱,补偿比例及补偿能力也就较低,造成慢性病补偿的病种较少,仅限于门诊治疗肿瘤的放疗、化疗、肾病的透析等慢性病,对其他需长期门诊治疗且费用较高的慢性病均未纳入,农民患大病后的医疗负担仍然较重。淇县北阳镇王庄村一农民因患类风湿病,由于经济等原因不能住院治疗,只好长期门诊服药,每年治疗花费3000多元,但这个病又不需要住院,除了花个人帐户的10元钱外,其余的无法报销,只能自己负担,对于一个长期有慢性病患者的家庭,几年下来已是家贫如洗。这类人大多因病部分或全部丧失了劳动能力,收入很少,因病返贫、因病致病现象非常严重。大病补偿比例、报销封顶线偏低,农民看病难问题依然存在。农民在乡镇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医疗费用补助起付线是100元,在县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医疗费用补助起付线是500元,大额医疗费用超过起付线以上部分的可享受大额分段补助,补助封顶线每人每年累计不超过1万元。淇县北阳镇南口村一农民因病住院,花医疗费1.5万元,报销了4038元,报销比例只有27.22%,自己负担10962元,农民认为难以承受。

5、低保救助资金紧张,补助标准低。县区财政困难,上级资金有时也难以及时到位,导致救助能力不足。淇滨区反映,由于城市失业人员、农村因病因灾返贫人员增多,救助资金需求量不断增大,但区财力有限,省市匹配资金都没有及时到位,低保资金缺口较大,仅有能力保障丧失劳动能力的鳏寡孤独人员、残疾居民及无劳动能力且未纳入五保范围的居民。低保金补助标准过低,只能解决低保对象最基本的吃饭问题,而低保对象在就业、就医、子女上学、住房等方面的困难仍然十分突出。淇县一个城市低保户,大人没有工作,2个孩子上大学,1个孩子上高中,每月312元低保金只能解决基本生活,孩子上学等其它花费只能另想办法。淇滨区一个农村低保对象因病基本丧失劳动能力,有一个孩子正在上学,每月低保救助金20元,只能保证基本生活。

6、准确界定低保对象困难。在对贫困人员进行核查界定时,个别家庭不如实申报收入,特别是隐性收入难以了解,干扰了低保工作人员对低保对象家庭收入的核查和确定,给救助对象的确认带来很大困难。

四、几点建议

1、加大力度,有针对性地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推动社会保障的主要思想障碍是利益矛盾,是局部与全局、个人与整体、眼前与长远的利益关系。要采取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多种办法,组织学习条例和细则,使企业和职工掌握政策法规,认清社会保险的重要性、强制性和共济性,增强社保意识和法制观念。要将宣传工作重心下沉,组织专门力量深入企业特别是到民营企业中去,耐心细致地宣讲法规,解惑释疑,推动企业和职工参保;制作通俗易懂的电教片,在企业播放,使广大员工了解社会保险的性质、意义和政策法规,提高参保的自觉性;要充分发挥企业工会组织以及各种商会、协会的作用,开展宣传活动;新闻媒体应加强社保法律、法规、政策宣传,大张旗鼓宣扬先进典型单位。

2、加大清欠社会保险费和扩面征缴工作力度。在社会保险法未出台前,建立相应的制约机制,加大社会保险费清欠催收力度。对拖欠养老保险费的企业分清原因,属恶意欠费的企业要加大处罚力度。一是通过法院强制征收,二是通过媒体曝光,实行舆论监督。对效益差、经济困难的企业,职工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费应先到位,单位缴纳的部分暂时挂帐,待企业走出困境后再予以补缴。对企业缴费应建立目标责任制度,企业与政府签定缴费目标责任书,年终完不成缴费的,追究企业经济责任等等。协调税务、工商、卫生、工会等部门,加强与劳动保障部门的配合,共同建立社会保险征缴联动机制,对不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的用人单位,有关部门不得为其出具有关证明和证件,如对安全监察重点企业,没有劳动保障部门出具的参保证明,安监部门不予办理许可证。对民营企业、特别是一些新建企业可以区别分类,先易后难,逐步纳入。对那些有一定规模、经营正常的民营企业要按照与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同样的政策,尽快纳入,一步到位。

3、积极探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慢性病门诊医疗补偿模式。建议按照“大病统筹,兼顾门诊”的原则,在不影响基金运行安全的前提下,逐步扩大慢性病补偿种类,提高慢性病门诊治疗报销标准。

4、把农村医疗救助制度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相衔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农村医疗救助分属卫生和民政两个部门管理,但其资金的来源渠道、用途、目的和宗旨具有一致性,建议把农村医疗救助制度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结合在一起,对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特别是农村五保户和农村特困(低保)户,因患大病经合作医疗补助后,个人负担医疗费用仍然过高,难以承受,影响家庭基本生活的,由医疗救助专项基金给予一定数额的医疗费用补助。民政部门应根据医疗诊断书、已支付的医疗费用原始收据、已领取的医疗保险补助凭证等有关情况证明,对符合医疗救助条件的农民给予救助。

5、在三个区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调研中了解到,淇滨区希望尽快建立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并已经做了准备。在国家未能批准我市城区纳入新农合试点范围的情况下,建议由市政府出台政策,在我市三区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由市、区、乡、农民个人分别按比例筹集新农合基金。条件成熟时,可考虑在全市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市级统筹,在市级层面上建立医疗基金,增强基金保障的能力,给农民看病提供更好的服务。

第4篇:社会调研报告范文

一、社会中介组织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组织架构不规范

由于我国中介组织发展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随政府职能转变而逐步建立发展起来的,一些中介组织不可避免地带有某些官方色彩或行政命令的痕迹。例如在资产评估行业,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授予资格的有3000多家,基层执法类中介组织在上海市有近百个,且均分布在政府所属的经委、建委、商委和交通局等部门。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其他中介组织也存在这类现象,带有官办、半官办、官民合办的色彩。按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政府部门不应设立中介组织,中介组织也不应依附于政府部门,否则,中介组织难以避免行政命令的干扰,中介组织难以客观公正地履行职能,影响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保护,损害中介组织的权威和形象。

(二)职能定位不准确

中介组织的职能定位,应依据其工作性质和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作用决定。但奇怪的是,一些中介组织从成立时起其职能定位即不明确。其原因一是机构改革中一些政府部门对大量、具体本应转移给中介组织的执行政策职能、社会监督职能不愿意、不舍得移交,造成中介职能不到位、受政府行为的制约;二是一些中介组织习惯于依靠权力处理问题,而不是以非行政权力的方式来解决公共事务和经济交往中的问题;有的中介从业人员,从政府部门转移过来,一时未能消除权力意识的影响,、未能树立市场意识和服务意识。工商部门与消费者协会的关系较明显地体现了这一现象,目前消协办公场所仍依附工商部门办公场所,在基层单位,消协工作人员仍由工商部门统一管理、使用。

(三)从业队伍不整齐

虽然我国制定了一些法律法规,规定了一些中介行业的从业资格和准入制度,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制度缺损,加上近年中介组织的迅速发展,中介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比如取得律师资格必须通过号称“天下第一难”的律师资格考试(司法考试),要成为执业律师还必须经过律师事务所一年的见习期,经培训后才能上岗。但在我国律师制度发展初期,由于法律人才紧缺,出现了特邀律师、兼职律师等人员从事法律服务,在《律师法》颁布后,这种现象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理,一些退休人员、国家公务员仍以特邀律师、兼职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的名义从事着法律服务工作。由于这些人员的特殊身份,对其管理难度更大,加剧了行业的不正当竞争。

(四)服务收费不合理

社会中介组织以其从业人员掌握的专业知识,为社会提供服务,从而收取合理的费用,这是实现中介组织自我发展、维护中介从业人员队伍稳定的必要保证。由于我国社会中介组织的复杂性,中介组织收费不合理有以下不同的表现:一是某些与政府部门联系比较紧密的中介组织,倚仗政府部门的权力任意抬高收费,有的甚至将收费作为政府部门的“小金库”,成为政府部门变相的“乱收费”,严重损害群众利益;二是一些竞争相对激烈的中介行业,从业人员为招揽业务,竞相压价,严重损害从业人员自身利益和行业利益;三是行业主管部门制定的收费标准不明确、不合理,一些中介服务行业以前作为履行政府职能的机构,国家给予经费保障,随着与政府部门脱钩,其经费来源没有保障,完全依靠自收自支,在这种情况下,仍沿用以前的标准,势必严重制约中介组织的发展。

(五)执业环境不公正

社会中介组织是独立的市场主体,它与其服务对象是一种平等的契约关系,虽然它必须为其服务对象的利益工作,但二者绝不是一种附庸关系,中介组织及其从业人员必须在法律框架内维护当事人的利益,遵守“游戏规则”。但在社会上很多人看来,既然中介组织收取了服务对象的费用,就必须无条件地服从服务对象的利益。在这种压力下,“中介”难以做到“中立”,有时为了让顾客满意而不得不出卖自己的职业尊严,律师向法官行贿、会计师做假帐等违法违规现象也就不可避免地发生。有人甚至认为证券市场上的虚假信息披露其罪魁祸首在各类证券中介组织,像这种本末倒置的观点,其根源正在于对中介组织的偏见。试想一下:如果法官能维护司法公正,律师有必要为不让有理的官司输掉而向法官行贿吗?如果不是上市公司为了欺骗广大投资者,会计师又有什么必要做假帐?中介组织出现违法违规执业行为,其本身当然应负相应法律责任,但我们不能否认执业环境不公正是引发中介组织违法违规的根源之一。

二、加强中介组织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鼓励公平竞争

一是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要求,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将本应由中介组织履行的社会职能彻底向中介组织移交,切断中介组织与政府部门的母体联系,使之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而不能再凭借其与政府部门的特殊关系在市场中取得不正当的利益;二是要在政府部门和公共部门大力推行公开招标、采购制度,对经济鉴证类中介机构在从事与公共利益有关的业务事项如国有资产、国有土地评估拍卖、公共工程招标和政府采购时,政府有关部门不应采取个别或少数人决定中介机构的办法,而应根据中介机构信誉、资质等情况采取招投标办法解决,以避免政府工作人员与中介人员相互勾结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也能有效避免中介组织为争夺业务而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的情况。

(二)健全监督管理体系,加大处罚力度

健全监督管理体系,首先要建立健全中介机构执业准则和标准体系,严格准入条件,把好从业人员入口关;其次要明确监管职责,要赋予行业自律机构和政府专门监督机构以业内处罚和行政处罚的权力,行业自律机构和政府监管机构要对中介组织执业情况进行经常性的监督检查,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再次要完善处罚机制,作为独立市场主体,中介组织具有独立的责任能力,其行为超越了法律设定的界线时,必须对其行为负责,这一后果不仅包括行政处罚、行业处理,还应包括民事赔偿甚至刑事处罚,要建立和完善中介组织执业风险责任机制,其民事赔偿不应仅仅是补偿性的,而应是惩罚性的,只有这样才能促使中介组织提高管理水平,严格规范行业行为。

第5篇:社会调研报告范文

一、社会矛盾纠纷的特点

(一)多元性。目前社会矛盾纠纷呈现多发态势。很多纠纷也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如医患纠纷、劳动纠纷、婚姻财产纠纷等开展大范围的出现,这就给社会矛盾纠纷增加了很多新种类。

(二)对抗性。在社会矛盾纠纷中,相当一部分纠纷极易转化成群体性纠纷,因“人多势众”的观念根深蒂固,在有关部门处理矛盾纠纷过程中,经常会有大批群众围追堵截情况发生,此类纠纷当事人多数情绪激动,言语过激,极度不配合调解工作,对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极大隐患。

(三)反复性。一些矛盾纠纷,看起来具有偶然性,其实追其根本,是由于内在的一系列原因导致,因此处理起来很难一蹴而就。此类纠纷当事人往往劝了和,和了又吵。反反复复,很难真正将纠纷遏制住,也就给社会的安定性带来了不小的隐患。

(四)突发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矛盾纠纷的多元性。一些意料不到的情况也时常发生。入医患纠纷、劳动纠纷,此类纠纷由于发生前不具有任何征兆,突发性较强。加之此类事件中,极易有人轻信挑唆,受到“造势”心理的影响,极易转化为大规模的。

(五)严重性。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信息交流越来越顺畅,这也加剧了社会矛盾纠纷的影响。现代社会,如果不能很好地处理矛盾纠纷,一旦被别有用心的人炒作,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极易迅速放大,影响的不仅仅是公信力,更会影响社会的安定和谐。

二、法制宣传在矛盾纠纷排查与化解中发挥的作用

(一)助推群体性纠纷化解

从处理的角度看,法制宣传教育手段是一种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它不仅可以有效地缓解群众对党和政府的对立情绪,而且对于问题的彻底解决,减少后遗症的反复出现十分有利。思想政治工作,从建党以来,就是我党的支柱。是动员群众、组织群众、教育群众的重要法宝,也是顺利完成各项任务,令国家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支撑。运用法制宣传教育手段来预防和处理,正是我党在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实践的又一具体性创新。

在处理中,思想政治工作虽然形式上“软”,但与动用警力相比,效果却不可同日而语。法律作为一种社会规范,不仅规范着每个成员的社会行为,也调节着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均衡各方需求。而且与其他规范相比,法律规范明显更具权威性、公正性和强制性。在处理过程中,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便可针对每个参与者的行为认准其合法性和违法性,通过发现各参与者的不同要求,区分其合法性和合理性。并根据实际情形予以解决。合法合理和违法不合理的要求通过法律规范映射的一目了然,使群众口服心服。另一方面,运用法制宣传教育手段解决,也增强了广大干群的法制观念,对于纠正不依法行政、避免矛盾激化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这样一来,矛盾更容易逐步化解,有利于事态的尽快平息。

(二)助推征地拆迁工作顺利开展

近年来,各区县以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为目标,全力打造“现代新区”,各种矛盾纠纷随之凸显,特别是涉及征地补偿、拆迁安置等新型矛盾纠纷日趋增多。这就要求法制宣传工作中始终坚持把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作为主要内容。

在实际工作中,各区县通过大力开展依法维权、依法等方面的法制宣传教育,以“12.4”法制宣传日、平安建设宣传月等活动为契机,紧紧围绕重点工程建设项目,针对征地、拆迁、安置补偿等问题开展法制宣传教育,通过张贴标语、悬挂条幅、入户走访等形式大力宣传《土地承包法》、《征地拆迁条例》、《条例》等与群众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引导群众依法维护权益,依靠正当渠道解决问题、化解纠纷。为征地拆迁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法律保障,切实有效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法制宣传教育不是单个的个体,在助力征地拆迁工作中,可以有效地与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相结合、与稳定相结合,与平安法治建设相结合,通过相关工作的互为促进,全面展开。创设出一个良好的干群沟通平台,通过面对面的法制宣传教育,合理解决群众诉求,实现以矛盾调解带动普法工作,以普法工作促进矛盾调解。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和有效互动,及时消除民间积怨,为区县的更好建设奠定一个良性的环境。

(三)助推矛盾纠纷工作预防

从预防的角度看,法制宣传教育是依法治国的具体化,不断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律知识和法律意识,提高党政干部依法办事能力和人民群众依法维护合法权利能力,是一种治本方法。从引发的原因看,大多源于一些党政机关和职能部门个别工作人员处理问题不当或不能依法办事,许多群众法律知识不强,一但发生矛盾,极易引发群体冲突。所以,法制宣传教育是治本之策。通过法制宣传教育,增强了广大群众遵纪守法的自觉性,提高了广大群众依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认识,使广大群众明白依法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从根本上防止的发生。

三、如何发挥好法制宣传作用

(一)深入实际、调查研究

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了解民情、民意、民忧,大多数的发生,也具有其一定的合理性。群众的合理诉求无处解决,便激化了的发生。为切实解决好群众的合理性诉求,防止冲突进一步激化,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必须要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满腔的热情,切实地去关心群众,帮助群众,通过按时的走访排查,及时掌握群众的需求,掌握群众的心理 动向、态度,希望与要求等。这样才能尽快地找到矛盾激化的结症,对症下药,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避免拖拉推诿情况的发生。

(二)与其他手段相结合

虽然法制宣传教育手段能在处理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它并不是包治一切社会矛盾的灵丹妙药,还需要同其他社会管理手段结合起来,灵活运用,才能真正达到所期望的结果。在矛盾没有达到激化状态时的法制宣传,就具有很强的预防教育作用,能够使广大群众懂得怎样遵守国家法律、怎样处理好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关系,便于劝解他们尽量将事态消灭在萌芽状态;而当矛盾已经激发、已经发生时,就必须充分发挥借助各方力量去合理解决。在实际情况中,许多人民内部矛盾,如果想仅靠行政命令和强制力是行不通的,这是只能依靠深入细致的法制宣传教育去化解群众内心的怨恨,让他们真正了解到合理诉求应该合理解决的道理。另一方面,对一些严重违法者,如果只想通过温和的法制宣传教育就想达到显著的效果,也是不可能的。这是就必须依靠法律的强制手段,坚决打击违法乱罪份子的嚣张气焰。几种手段有效结合,才能真正达到平息好的效果。

第6篇:社会调研报告范文

二、调查时间:20**年7月10号8月10号

三、调查地点:阳坡村

四、调查对象:当地农户

五、调查方式:深入乡村随机询问、实地深入农户家里采访。

调查过程:7月10日同学们开会商讨了活动具体流程,工作思想。在会上大家都积极踊跃,争相发表自己的看法,见解,对本次活动表现出了足够的重视,为本次活动的进行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7月11日,本组7名队员精神饱满地从学校出发,经过1个小时车程,来到了位于娄烦县独石河村,我们来到村委会办公室说实了情况后便受到了村支书的大力支持。从今天开始,在之后的一个月期间,我们实地深入田间和农户家里进行走访调查,与农户亲切摆谈和问卷调查中我们基本上了解现目前物价上涨对农民的影响程度。印象最深刻的是我们与一位年近60的爷爷的攀谈过程中被老人家积极的心态所感动,受益匪浅。8月10日,经过了一上午再次对该村实地走访调查后,我们中午开展了对本次活动的总结会议,在具体分析之后,得出了物价上涨对于农民生活影响的诸多结论。

服务当地,锻炼自身,投身社会,体验生活,这些目的都已经达到,为本次社会实践划上了圆满的句号。会后,大家都带着不舍和留恋,表示会继续参加类似的社会实践。

同时,国家还将继续提高石油资源开采的资源成本,国内油气价格将可能继续上涨。能源价格的上涨,将直接影响居民的取暖、做饭,甚至交通工具的选择(如今,大部分人选择电动车作为交通工具,而越来越少的人骑摩托车,大概原因在于电尚未涨价,而油价却在飞涨吧。)调查结果:理性的看近两年物价上涨,对原本生活困难的低收入居民家庭确实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食品价格的波动给普通居民特别低收入家庭的生活也带来了影响。整体上看,当地居民的生活已基本实现小康,粮油价格上涨尚不足以影响到居民整体生活。

但由于低收入家庭的消费结构仍停留在以满足生存需要为主的温饱型模式,因此,粮油价格的上涨对低收入居民的生活造成的影响较大。但可能是由于政府的相关政策帮助了他们,他们现在并不为物价上涨而感到困惑。通过各方面的调查分析,得出:物价上涨对百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粮油等日常用品上,具有明显的社会性,时代性。但对于我们访问的这个地方,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还是比较可以的,有好多家里面都还是有存款的,等着用来给孩子读书或者是给孩子结婚用的。物价上涨对他们的影响并不高。由于市场自身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弱点和缺陷而使得物价上涨后,我国政府也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了综合调控。如进一步加强对市场的监测,及时调整市场供应;从技术资金上为农民提供支持,鼓励其发展种养殖业,增加市场供给;做好生产与流通环节的工作,确保为鲜活农产品提供绿色通道;另外,政府也要求物价、工商、农业部门加强对市场的管理,严肃查处扰乱市场、哄抬物价等不法行为,以维护市场的正常秩序,稳定物价。政府也加强了信息引导服务工作,及时合理地提出工资增长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完善了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以及人工成本信息指导制度。

第7篇:社会调研报告范文

社会调研报告

关于#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关问题的调研报告

(#镇调研组)

按照市委安排部署,3月下旬4月下旬,我们#镇调研组的11个调研小组,分头深入到#镇51个行政村,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关问题”继续进行了深入调研。调研过程中,各调研组都高度重视、认真负责,精心准备,在前段调研工作的基础上,采取深入农户征求意见,与群众深入座谈等方式,进一步摸清了每个村的现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建设新农村工作中具备的优势,并积极帮助各村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发展规划,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镇基本情况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特点

#镇位于章丘市北部,总面积77.49平方公里,辖51个行政村,6.5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3.5万人(男劳动力1.8万人,女劳动力1.7人)。在农村总劳动力中,从事第一产业1.6万人;第二三产业的1.1万人;外出务工的0.5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0.3万人。近年来,镇党委政府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结合本镇实际,大力实施“农业立镇,工业强镇,商贸活镇,城建兴镇”四大战略,促进了全镇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快速和可持续发展,2005年,全镇共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9亿元,工商税收10040万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2618万元,出口创汇3400万美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238元。

经认真调研发现,#镇在新农村建设中主要有以下特点:

1、全镇干部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工作的“一号工程”,必须积极动员、广泛发动。从调研的情况看:市委市政府做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策部署后,全市上下特别是广大镇村干部群众都非常支持和拥护,都认为这是市委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举措,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普遍充满信心,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热情空前高涨,新农村建设在镇村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2、农村经济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互补能力明显增强。近年来,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镇党委政府多方筹资,组织实施了黄淮海平原开发、二期世行项目、南部荒山治理等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程,开发了节水粮田4万亩,治理涝洼地5000亩,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初步形成了柴家韭菜、张官蕃茄、溪柳茴香等七大蔬菜生产基地。同时,镇村还投资建设了柴家绿祥无公害韭菜、刁东惠祥出口菜等五大示范园区和圣泉、山东春雨、章丘澳利、桦林木业、张官蔬菜、柴家韭菜等批发市场,极大的改善了全镇经济发展环境,推动了农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增加了农民群众的经济收入,农村经济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互补能力得到明显增强。

3、工业经济的发展壮大,提高了镇村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能力。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工业兴镇”战略,充分发挥工业基础好、发展后劲足的优势,先后扶持发展起了化工、机械制造、家具、篷布、建材等六大主导产业,组建了圣泉、银鹰、泺华三大企业集团。实施了圣泉热电联产、万吨糠醛扩产、汇丰覆膜砂铸造等7大扩产和科技创新项目,提高了企业市场竞争力,壮大了全镇的工业经济规模,提高了镇村对新农村建设资金的投入能力,使新农村建设资金得到了有效保障。

4、镇村基础设施的改善,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效保障。近年来,镇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为重点,大力实施镇村基础设施改造工程,先后投资5000余万元,完成了城区6横5纵11条道路的硬化、拓宽工作,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投资230万元,完成了13条村级道路的铺油工程,改变了群众的行路难。投资2000多万元,实施了街心公园等5处园区和清平园商场、蔬菜批发市场交易楼、沙发家具批发市场、顶帐物资交易市场,在镇驻地形成了“五场、三街”的市场格局,为新农村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基础设施环境。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深入调研和汇总各组情况,我们感到: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镇51个村虽然具备很多优势,但也存在着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农村致富信息渠道缺乏,农民存在增收无门的问题。近年来,为增强群众获得致富信息的能力,市委投入了大量资金,为各村建设了党员远程教育网络,通过这种形式,为群众提供致富信息,拓宽群众增收渠道。但经调研后认为:当前,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网络系统还没有充分利用,为农村群众提供致富信息的作用还没有完全发挥,现在大多数群众还是通过电视、电台等渠道获取信息,既造成了资源浪费,又制约了新科技的推广和新技术的应用,影响了村级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能力。

2、农民工培训和劳动力转化问题还比较突出。经调查,现在#镇3.5万名劳动力中,尚有3000多名农村剩余劳动力,因为各种原因而没有就业,既造成了劳动力资源浪费,也阻碍了经济发展。如章丘市化工工业园位于刁镇旧北村,虽然有10多家企业在旧北村落户,企业发展也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但目前该村依然有50多名年龄较大、文化素质偏低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找不到就业门路。究其主要原因:一是这些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技能素质相对较差。二是镇村对农民工的技能培训和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包括失地农民)输出的职能还相对薄弱,直接造成了企业需求与当地高素质人才供应之间的脱节。一方面,企业发展需要大量劳动力;另一方面,当地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企业却无人可用。既不利于农民增收,也影响了当地乃至全市的投资环境,成为阻碍新农村建设的一大难题。

3、村级债务负担沉重,影响了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由于大多数村过去兴办村级企业,遗留了大量集体债务。据调查,目前,在#镇的51个村中,有集体债务的村占到总数的80%以上,各村集体债务从几十万元到几百万元不等,全镇村级总债务达到了1970多万元,成为集体经济发展的沉重包袱。但村级经济收入却相对较少,05年,全镇集体经济收入低于3万元的村,占到全镇所有村的70%以上,债务消化能力极差,影响了村级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例如,#镇旧东村,2005年村集体总收入不足6万元,但村集体累计负债却达到了78万元,仅利息一项,每年村集体就需要支付9万多元,集体经济入不敷出,村级运转难以保证,并且很多债务是欠本村群众的,一旦处理不好,不仅影响村两委班子和村干部的威信,还容易引发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

4、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差,制约影响了群众的生产生活。经调研发现,由于资金投入相对不足,目前部分村基础设施条件还相对较差,少数村还存在行路难、吃水难等问题。很多村还存在供电线路老化、线损严重、变压器负荷过小等问题,群众用电安全存在隐患。这些问题,既制约了农民生活条件的改善,也严重影响了群众的正常生产,很不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5、农民业余文化活动生活内容还不够丰富。通过调研发现,目前大多数村庄的文化基础设施还不完善,很多村的农民文化技术学校、文化活动室只有一块牌子或一间办公室,农民活动没有场所,农村群众文体活动无人组织,文化生活枯燥乏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群众要求改善的呼声较高。

6、新农村建设缺乏总体规划。推进村镇规划建设,可以改变农村脏乱差面貌,改善农民居住环境,同时能开辟大量新耕地,大大降低公共设施的建设成本,实现农村生活社区化。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各村在村庄规范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全镇51个村中,除1个示范村、7个建设村的村庄规划情况较好外,其余43个村都还缺乏一个切合实际、又适度超前的近远期村庄规划,影响了新农村建设的标准和质量。

7、镇村干部服务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为提高镇村干部服务群众的水平,近年来,#镇狠抓了镇为民服务中心和各村为民服务室建设,在全镇健全完善了镇村为民服务网络,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方便。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群众对为民服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镇村干部特别是少数村干部,由于受自身文化和科技素质所限,服务质量和水平还不能满足农民群众的要求,影响了新农村建设的健康发展。

8、部分群众对新农村建设还存在认识上的偏差。通过座谈发现,部分群众对新农村有关政策了解还不够深入,导致认识上存在一些偏差。特别是对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问题,部分村民认为新农村建设是市委市政府的决策,想当然的认为新农村建设的投资应以市镇财政投入为主,村集体和群众不应负担新农村建设资金。认识上的偏差,使部分村干部和群众产生了“等、靠、要”思想,给新农村建设资金造成了很大被动,应继续加大对新农村建设有关的政策宣传力度,澄清部分干部群众对新农村建设上的模糊认识。

三、几点建议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农村发展的一次重大机遇和深刻变革,是一项“惠民工程”、“民心工程”。为切实贯彻落实好市委、市政府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思路和决策部署,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健康顺利开展,根据我们的调研情况,提几点建议:

1、建议继续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扶持力度。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顺利开展,今年,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了扶持新农村建设的优惠政策,并确定了10个示范村、100个建设村进行重点扶持,切实减轻了镇村的资金投入压力,极大的调动了基层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但很多未被列入第一批扶持范围的村,虽然干部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很高,也有一定的资金实力,但如果没有市镇两级的资金扶持,新农村建设的难度仍然很大。为此,建议市委继续加大扶持力度,扩扶持范围,或尽快明确第二批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建设村),将全市新农村建设逐步推向深入。

2、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基层群众最关心、最关注的是行路难、用电难、吃水难等现实问题。为此,镇村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应以群众的呼声作为行动的第一信号,不断强化措施、加大资金投入,多为群众办一些道路硬化、生产路维修、吃水管路改造、变压器增容等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好事实事,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条件和发展环境,调动农村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促进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

3、发展壮大镇村经济,夯实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而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增加群众收入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前提。刁镇应继续以“农业立镇,工业强镇,商贸活镇,城建兴镇”四大战略为依托,发挥经济基础好、交通便利的优势,积极探索镇村发展的新路子,不断发展壮大镇村经济,增强镇村对新农村建设资金的投入能力,切实解决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

4、做好农民教育培训,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大力实施农民素质提高工程,与三职专等学校密切联系,组织大规模农民技术培训活动,发挥政府门路广、信息灵的优势,积极与外地用工企业和当地引办企业联系,组织农业剩余劳动力和失地农民进行劳务输出,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为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5、拓宽投资渠道,为新农村建设提供资金保障。通过深入座谈,我们认识到:要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必须积极拓宽资金投入渠道:一是继续加大市财政对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扩大新农村建设的扶持范围;二是发展壮大镇村经济,增强镇村两级对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能力;三是积极发动农村群众特别是个体工商大户进行捐款,解决一部分建设资金;四是本着“谁受益、谁投资”的原则,采取“群众建设、镇村补贴”等措施,鼓励群众自筹资金,改善自己的生活环境,使农民群众成为新农村建设资金的重要来源。

第8篇:社会调研报告范文

一、我市社会保险费征缴现状

(一)社会保险费费源分布情况。截止*年月底,我市共有户企事业单位参加了养老保险,缴费人数人,年应缴养老保险费万元。其中:有足额缴费能力的户、缴费人数人,年应缴费额万元,分别占、、;有部分缴费能力的户、缴费人数人、年应缴费额万元,分别占、、;没有缴费能力的户、缴费人数人、年应缴费额万元,分别占、、。共有户企事业单位参加了失业保险,缴费人数人,年应缴失业保险费万元。其中:有足额缴费能力的户、缴费人数人,年应缴费额万元,分别占、、;有部分缴费能力的户、缴费人数人、年应缴费额万元,分别占、、;没有缴费能力的户、缴费人数人、年应缴费额万元,分别占、、。共有人参加了医疗保险,应缴费基数万元。

*

(二)参保单位*年底欠费情况。至*年月底,我市养老保险费欠费总额为万元。其中足额缴费能力单位欠费万元,占总欠费额的;部分缴费能力单位欠费万元,占总欠费额的;没有缴费能力单位欠费万元,占总欠费额的。失业保险费欠费总额为万元。其中足额缴费能力单位欠费万元,占总欠费额的;部分缴费能力单位欠费万元,占总欠费额的;没有缴费能力单位欠费万元,占总欠费额的。

(三)应参保未参保户情况。截止*年月底,我市有户应参保未参保企业,其中:国有户,占;集体户,占;私营户,占;外资户占;其他户,占。应参保未参保人数人、工资基数万元,应纳而未纳养老保险费万元、失业保险费万元。

二、我市社会保险费征缴缴中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参保单位缴费能力不足。全市有的养老保险参保户和的失业保险参保企业生产经营处于不正常状态,大部分参保企业无正常经营收入,只能靠资产变现来维持缴费,职工个人应缴部分也因无正常收入而难以征缴到位。并且,目前一些企业已严重资不抵债,企业生产经营不正常,绝大多数职工长期待岗,由于企业缺乏经济补偿能力,无法与职工解除劳动关系,企业扣缴个人应缴部分时,待岗在家的无力缴,谋职在外的无法缴,企业也无法寻人缴,发了财的也不屑缴,也正是因为这一部分没有能力缴费企业使得社保费的征缴日益困难,每年约有万元的养老保险费和万元的失业保险费无法确保应收尽收,导致我市的社会保险费收支矛盾日益突出,支付缺口日益增加。

(二)部分参保单位的缴费人数和缴费基数核定不实。全市具有足额缴费能力和部分缴费能力的户养老保险缴费企业和户失业保险费缴费企业中,应参保人数与已参保人数分别相差人、人,年应缴费基数与核定基数相差万元、万元。没有缴费能力的养老、失业缴费企业中,应参保人数与已参保人数分别相差人、人,年应缴费基数与核定基数相差万元、万元。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一是企业对社会保险费认识模糊,认为缴纳社保费增加了负担,存在少报、瞒报的主观意识。二是社保部门由于在队伍、专业技术上的不足,无法及时了解企业缴费工资的真实情况,从而未能及时掌握参保单位缴费人数、基数的变化情况。

(三)没有缴费能力的参保企业欠费数额庞大。截止*年月底,我市没有缴费能力的参保企业欠费为养老保险费万元、失业保险费万元,分别占欠费总额的和。主要原因有,一是一些技术含量低、竞争能力不强的企业,无法适应当前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被迫“关、停、并、转”,失去缴费能力;二是一些已经破产改制的参保企业,由于未能解决职工的养老保险接续问题,造成部分未能实现再就业或松散就业的职工无力缴费;三是大量停产半停产及名存实亡的公有制企业,与其解除劳动关系及离岗挂编的人员,未及时转为个人缴费方式或已转为个人缴费但本人无力缴费。

(四)扩面征缴工作不到位。我市户未参保户中的为私营、有限责任、外资等非公有制企业。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劳动关系未能理顺。一些国有、集体企业不在岗人员,在非公有制企业就业后,由于未与原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形成人在非公有制经济干,而保险费公在公有制企业缴的怪现象,使得这部分人员的社会保险费既难以征缴到位,又不能扩面。二是非公有制企业想方设法不为职工参保。目前,我市劳务市场供大于求,职工求职不易,非公有制企业多与雇员不签定用工合同,加之一些年轻员工只顾眼前利益,不敢要求雇主为其参保,从而增加了扩面工作的难度。

三、加强我市社会保险费征缴工作的思考

(一)加强社会保险费宣传工作。将社会保险费宣传工作纳入日常税收宣传工作范畴,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加强对社保费政策的宣传力度,以增强企业和个人的缴费意识,扩大社会参保覆盖面。同时要注重政策宣传的针对性。对职工的宣传,一要重在以直观利益感化。通过离退休人员、失业人员基本养老金、失业金的及时足额发放这个直观生动事实来提高社会保险的信誉度,增强职工参保缴费的自觉性。二要充分发挥职工的监督作用。教育职工自觉拿起法律武器,监督企业按时足额为职工缴费。对参保企业法人代表的宣传,一要重在责任教育。使企业法人代表意识到为职工按时足额缴费既是其经济责任,也是其法律责任,更是其社会和政治责任。二要辅之以必要的法律强制。对拒不参保缴费和欠费的,要依法依规强制参保和强制征缴,端正其思想认识。此外,还要经常向当地党政领导和各有关部门领导及时汇报和反映税务机关征收的优势、征管工作取得的成绩、征管的现状,并进一步做好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以获得党政领导的肯定和支持。

(二)大力培育和涵养费源。造成淮南市社会保险费征缴困难的关键因素在于参保企业经济困难,因此,大力发展地方经济,精心培育和涵养费源,是解决社会保险费问题根本。当前应着重处理好企业改制过程中涉及到的社会保险费问题。一要处理好企业改制中的职工安置问题。无论采取何种方式改制,都要将职工社会保险费缴纳的责任规定清楚和解释清楚,将改制后的补偿资产优先清偿职工社会保险费。二是处理好改制后企业的续保缴费问题。对改制后的企业要重新进行登记,对进入改制后企业重新上岗的职工要及时督促其签订劳动合同,由改制后企业为其缴纳社保费;对下岗分流的职工,应将职工一次性补偿费的一部分或全部预缴以后的社保费,不足部分,应及时转变为职工个人缴费的方式继续缴纳;对下岗后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的职工由再就业服务中心代为扣缴;对领取失业保险费的职工,由失业保险机构代为收缴。

第9篇:社会调研报告范文

一、峨山村委会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XX年,全村有16个自然村,18个村民小组,长住户273户,长住人口1128人。总耕地面积1325亩,其中水田280亩,占总耕地面积的21%。村委会经济落后:XX年,人均粮食产量359公斤,在全县163个村居委会中排名125位;农民人均纯收入718元,在全县163个村居委会中排名163位。交通不便:全村委会仅有一条乡村公路延伸至辖区境内,是一个单线的“死角”,且山高坡陡路难行,畅通率低,晴通雨阻。受教育程度较底:据中村乡党委有关人士调查,解放初期至今,现有高中以上学历人员仅4人,许多通过“两基”教育“脱盲”的人口又“返盲”已成为落后地区难以解开的“结”。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治安基本靠狗的社会状况依然存在。多年来,在各级各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村党支部为发展地方经济劳苦奔波、呕心沥血,也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收效不尽人意。整个村委会还是处于在外地人眼中“谈虎色变”的尴尬境地,要想加快推进该村委会经济社会发展步伐,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比比皆是。

二、该村委会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困境

(一)历史的原因与区位的弊端,造成拥有田地不均衡

由于山高箐深和偏远落后,政策的贯彻落实难免会出现不到位的现象。在第一轮土地承包时分田地的主要依据还是延续了旧社会的惯例,旧社会生活富裕的农户家庭,占据了大量田地,承包土地时优先占有了好田好地,而且人均拥有田地严重不均。通过推行计划生育政策,集居高寒山区的少数民族在逐步享受到了少生快富的甜头后,近年来结婚的许多年轻夫妇甚至办理了独生子女证,人口增长得到了有效遏制。全村委会长住人口从1996年的1169人下降到XX年的1128人,减少41人,无形中加剧了田地的不均衡。同时,多年来,该村几乎从未调整过田地,所以,人均占有土地差距越拉越大,形成田地过剩者视其为“鸡肋”,不足者也只好随遇而安,致使整个村委会精耕细作程度低,粮食总产量难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停滞不前。

(二)粮经比例不合理,经济效益低

由于地处高寒山区,科学技术传播少,群众科技意识落后,全村农村劳动力科技素质低,对农业科技知识了解、掌握知之甚少,受陈旧思想观念的束缚,在生产方式上沿袭过去粗放的耕作方式,劳作科技含量低,难以提高生产力。信息闭塞,缺乏商品意识。农村群众一直以来饱受饥寒问题的困扰,“温饱即安”。种植经济作物只视为一种附属品,生产不看市场,在种植、养殖等方面无计划、盲目生产,不能实现经济效益,具有较好经济价值的豆类、薯类难以形成一种经济支撑点。再则,气候寒冷,地势陡峭,土地贫瘠,广种薄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钱男子汉,无钱汉子难”,就是该村的真实写照。

(三)人地两居,交通不便,既误时又误工

凡是位居高寒山区的群众,在生产生活中都很难彻底解决人地两居的现状。该村也不例外,由于山高坡陡,气候冷凉,能住人的地方田地少,大部份田地都分散在山头箐底,交通不便,人们来回奔波于田地与住所之间,既误时又误工,身心劳累,劳动效率不高。

(四)男女比例失调,人口递减增速,导致不和谐因素的滋生

受传统重男轻女观念的影响,男女比例失调。通过对户籍人口进行分析,XX年,男女性别比为100:115(女性比为100,下同),与全县的100:104.3和全州的100:105.2相比,男女比例严重失调。若是针对已进入婚龄而还过着单身的男轻年进行统计,其“光棍”的增长速度会使人深感这个地方和这个地方的人逐步被女青年所遗忘,导致男女比例失调问题恶化。人口递减过快。根据对全村户籍人口进行分析,XX年与XX年相比减少13人;XX年与XX年相比减少26人。人口减少速度之快,其引发的男轻年婚姻问题,赡养老人的问题,社会和谐问题,将成为该地社会经济平稳发展的一大障碍。

(五)经济结构单一,现金收入无源,是难改善生活质量的根本所在

烤烟“双控”,无烤烟种植指标,缺乏经济支柱产业;封山育林,靠山吃山已成历史;粮食产量低,以粮换币不成现实;养殖业,重存栏轻出栏的现状难以改善(XX年期末大牲畜存栏950头,当年出栏仅153头)。其主要原因在于缺乏科学喂养,繁殖率低,生长缓慢。因此,现金收入无源,致使人民生活质量没有得到明显好转。

(六)稀有鱼类不断减少

随着人类活动与环境变迁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该村两条河流里鱼类总体资源量明显下降,其特有的石头鱼等已呈濒危。

(七)红白喜事攀比之风盛行,也是造成当地群众致贫或返贫的一个因素

红白喜事程序繁杂,开支过大。就说取妻所要经过的程序:找谋人、说亲、过礼银钱、订亲、过礼、回门、接连三年中一年两拜年。取妻三日,要准备早点、午饭、晚饭、宵夜,本家户族全到场祝贺,近亲要拉羊放炮送重礼。遇到办丧事,事越急程序越复杂,从事发之日起至所选发送之日止,主人家每天备饭四次,本家户族全到场奔丧,近亲要拉羊吹号外,还要送亡灵饭三天,满月、头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和大年三十日聚集坟山各献饭一天。这样繁杂的红白喜事程序,耗费了大量财力和物力,一户一年中只要参与到其中一件事,一年到头粮钱所剩不多。

三、对该村社会经济发展出路的探索

(一)积极贯彻落实退耕还林政策和适时调整土地,有效解决地多田少产量低,粮食收入差距大的问题

由于人口下降,人均占有田地从1996年的1.24亩增长到XX年的1.75亩。人均拥有耕地面积之大,在全县范围内也唯数不多(XX年全县人均耕地面积为0.82亩,全国为1.39亩),这还不计算自留地和开荒地,如此庞大的耕地面积,应该算是一种过剩。随着社会的进步,计划生育工作的推行,人们意识的转变,想退出多余山地的大有人在。加之,退耕还林优惠政策的实施,部份人视退底产山地为一种甩包袱,既不需劳心费神,又可增加收入,何乐而不为。因此,应进行适当调整土地,平衡田地人均占有量,促进粮食单产的同时,也应积极争取退耕还林政策项目(国家计划安排XX亿元启动第二期退耕还林工程),这样既可使部分劳动力从土地上释放出来从事二、三产业,推动劳务输出,又可扩大林地面积,保持生态环境。

(二)要提高作物经济效益,应加大科技推广力度,提高粮食单产,确保粮食足额供给的前提下转变观念,调整粮经比例

要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首要任务是要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意识,要把传播农业技术作为地方致富路子,以确保粮食足额供给。就具体而言,总耕地面积1325亩,其中280亩水田只能用于稻谷种植,这是婚丧嫁娶、逢年过节所需大米的根本来源,其余1045亩山地可适当增加种植部份豆类、薯类。其理由是:目前,山地主要种植包谷,所收粮食少部份用作口粮外,主要是喂养生猪及家禽。而喂养过程中,防病治病能力弱,缺乏科学喂养,出栏率极低。XX年,全村生猪期末存栏1029头,当年出栏却才有646头,户均2.4头,扣除自家食用外,户均出售还不到1头;家禽期末存栏4133只,当年出栏也只有3142只。如此之长的喂养时间,所消耗费用与收入仅能达到持平而已。所以要增加群众经济收入,除开办科学养猪、养家禽培训班,提高科学喂养技能外,还要广泛宣传市场信息,及时提供市场需求,激励群众种植经济作物热情,并开办农业科技培训班和科技人员下基层作指导,提高经济作物种植和管理水平。

(三)不断扩修道路,改善运输条件,努力解决人地两居的矛盾和农产品上市难的问题

“如要富先修路”这是真理。可土地承包到户以后,大家都各忙各的,由于无集体经济,小组上难组织开展公益事业,村委会囊中羞涩,爱莫能助。所以,村委会应该形成一种有效机制,村小组也要制定乡规民约,每年定期组织劳动力有计划地扩修乡村道路,尽量做到能用马拉的地方不用人背,能用车运输的地方尽可能用车拉。从而改善时空的限制,提高田地耕作效率。同时,各级政府也有必要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及时改善唯一的一条公路,确保长年畅通,逐步解决农产品上市难的问题。

(四)男女比例失调,有利于也是有必要引导劳务输出,使有文化、有技能的人到外地立家创业

地处贫困山区,家庭经济收入微薄,子女受教育程度不高,但具有初中文化的年轻人还是不少,这些人经过长期在艰苦环境中磨练,品行端正,意志坚定,能吃苦耐劳,有些还继承了父辈的一技之长,如果通过耐心引导,使他们走出大山,进入劳务输出行列,能在外立家创业者不乏其人。这样既解决了他们的婚姻问题,改善了他们的生活状况,也能为家乡的发展提供了资金和技术。

(五)无经济来源,可从种植核桃树、中草药、发展刺绣等方面多下功夫

中村乡峨山村委会山林面积广,气候和土壤比较适合于发展核桃种植。七八十年代,成片成林的核桃树是当地居民食用油的主要来源。1992年,听说某地采购大量核桃木板,该村核桃树一夜之间全遭恶运。近年来,由于核桃市场价格连年攀升,以成为该地经济来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XX年,该村优质的泡核桃价居19元以上,且除昆明外,当地难能采购,可已挂果泡核桃树却少之又少。通过推行退耕还林政策,群众对种植核桃树的热情异常高涨,但疏于管理,成活率低,生长缓慢,应加强技术培训和管理工作。其次是可适当栽培中草药。云南素有植物王国之称,而中村乡峨山村委会历来以森林覆盖面积广而着称,其天然生长的中草药历来是当地居民治病养伤的有力保障。许多市场上走俏的当地草药可进行人工培植,只要有人用心去做,打开销路后定会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一个新亮点。再则,是发展地方少数民族刺绣。各个民族有别于其它民族最直观的特征在于服饰,也是一个民族个性的彰显。所以服饰的传承和发扬,就是对该民族文化的追溯与开发。社会上广为流传的是黑彝族服装系列的均多,而中村乡峨山村委会这种红彝族装饰必不多见,因此,发展该民族刺绣具有很大潜力。

(六)如能举全乡之力,建成一个干果示范基地,全村委会经济高速发展指日可待

纵观全县,中村乡盛产板梨和核桃。而中村乡峨山村委会又以出产核桃为名。据统计数据表明,XX年,全县年末实有核桃面积18478亩,中村乡为11500亩,占全县62.24%,该村委会占全乡66.04%(7594亩);全县核桃树298014棵,中村乡为184443棵,占全县61.9%,该村委会占全乡60%(109650棵);全县产核桃122758公斤,中村乡为46860公斤,占全县38.17%,该村委会占全乡27.95%(13100公斤)。通过对以上三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中村乡峨山村委会实有核桃种植面积位居全县、全乡第一,种植棵数第一,是种植和发展核桃树首选之地,但产量却所占比例很小。这一方面说明群众种植核桃树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另一方面也说明种植起步晚,实际进入挂果期的核桃树还很少。因此,大量种植核桃树的发展空间还很大。如果乡政府每年能够安排出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借助科技和资金,以扶持产业的认识高度去认真对待,有了上下联动的基础,该村委会以种植核桃树而快速摆脱了贫穷落后面貌的成功经验一定会成为脱贫致富的新模式。

(七)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利用水资源,保护鱼苗繁殖,打造地方品牌

由于自然条件好,环境优越,无污染,在分析致危原因的基础上,应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一是保护水域自然环境。物种保护的最佳途径是保持原有环境,维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就鱼类资源而言,其核心是保护水域环境及资源持续利用。二是合理捕捞。坚持合理捕捞是保持资源不衰,保护鱼类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措施。三是坚持合理引种。四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八)引用“沼气池”,强化封山育林工作,确保野生菌正常生长

山区群众蒸煮熟食所使用的都是“老虎灶”,燃料均为林木,每年每户要消耗上千公斤成才林,长期如此,破坏森林程度不言而喻。亡羊补牢式的植树造林与每户补助资金建“沼气池”何为最佳?几年前,烧“林碳”之风盛行。据了解,一个成年劳动力,烧“林碳”一天可获50元以上收入。不论刮风下雨,农忙或闲时,满山遍野风烟四起曾为一“壮观”。通过强化封山育林,这一现象已得到控制,但看着满山秃岭,使人黯然神伤。生态惨遭破坏,野生菌也就失去了生存空间,生活于山林间的群众也就失去了经济来源依托。

(九)移风易俗,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民族文化的保护与挖掘,民族风俗也得到了社会的关注,但个性化的民族风俗仅有助于旅游景区的开发。而中村乡峨山村委会,红白喜事攀比之风“蒸蒸日上”,远远超出了群众的收入,这种逢节必有“事”的传统习性至少现在还不适宜。还是要从抓物质文明着手,逐步提高了生活水平后再来追求民族风俗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