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师下企业汇报范文

教师下企业汇报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师下企业汇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师下企业汇报

第1篇:教师下企业汇报范文

一、企业改制与社会保险相互促进

社会保险制度是伴随着企业改制而变化的,从长远来看,企业的改革与社会保险的发展是互相促进的:

第一,在文艺企业改制的过程中,是伴随着清产核资、资产清查等方式而进行的资源优化配置,通过改制,使企业通过一定规模的经营,提升自己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而从实现其有效的经济效益,企业的效益好了,员工的工资水平才会得到相应的提升,企业和职工才有支付购买社会保险的经济实力。

第二,文艺企业在进行转企改制的过程中,最大的挑战就是从社会的约束中脱离出来,如何做到独立运营,国家的保险部门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也为社会保险事业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第三,在文艺企业转企改制后,社会保险部门要较以前更多地从企业和职工的角度去思考如何为他们服务的问题,从而让社会保险部门与企业和职工之间的关系更密切,更有利于社会保险部门自身形象的再塑。

第四,社会保险制度对企业的改制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企业改制的过程中,如果没有配套的社会保险制度,那企业的改制很难深入下去,甚至可以说现代的企业制度难以建立,所以说,做好社会保险制度,完善保障体系,是加快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因素之一。

二、社会保险在文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问题

(一)保障水平低,购买险种不全

如今在我国的社会保险体系中,普遍存在保险水平偏低的情况,这与我国目前的国情、经济发展水平和职工的需求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改制前的文艺单位属于事业单位,身份是国家的干部,其经济来源主要是通过财政供养,单位也是财政的拨款来进行运营的,再加上单位自创的演出收入,在社会保险方面给员工购买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较好的保证了职工的经济利益。而改制后,文艺企业由原来的事业单位变成了企业,员工的身份也发生了变化,且改制后的文艺企业只能享受一部分财政拨款,企业主要是独立经营、自负盈亏,员工只能依靠一部分财政拨款,主要靠自创演出来增加收入,因此,为员工购买保险对于保障员工生活的意义更大。但是,在改企后,文艺企业依然只给员工购买先前所提到的三种保险,并没有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益众所周知,养老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险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作为有固定工作的职工来讲,养老保险更是其买保险的最终目的,为的就是在老年时生活能有保障,而且,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人口老年化的趋势越来越严重,购买养老保险更是未来保险工作的重点。所以购买养老保险是每个文艺改制企业迫切面临的问题,这就要求人力资源部门配合社会保险部门为职工做好这个工作。

(二)企业缺乏对社会保险重要性的认识

目前,在我国的很多企业实现转企改制后,在给员工购买保险方面并不是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员工的实际需求出发去为员工购买保险,而是将西方企业或者大中型企业的管理经验直接照搬过来,从而导致保险工作与本企业的实际情况相脱离,只顾眼前而忽略了员工的长远利益,并对员工提出的保险要求也是以各种借口进行推脱,甚至是想尽办法尽量为员工少缴或者不缴保险。

(三)社会保险管理手段落后

也有一些文艺企业,虽然认识到了给员工购买保险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的运作中,没有有效地将保险与企业的激励机制结合起来,最终导致出发点是好的,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造成参保率不高的现象。此外,也有不少企业为了节约人力成本,不是让专门的人力资源部门的人员去办理保险事务,而是让财务部或者其他行政人员去代办保险事务,导致保险工作因办理人员缺乏专业的知识而效率低下,管理水平低而无法起到激励的作用。

三、社会保险在文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一)社会保险能够降低企业用人成本

有一些企业降低员工的保险缴费基数或为员工少缴险种,这种做法实际上最终的结果是企业比员工承受更大的风险。比如,有一些企业为了节约保险金额,在员工的试用期不购买保险,如果员工在试用期期间出现了工伤或者事故,则结果全部由企业自行负担,而如果企业为员工购买了社会保险,则保险的费用将主要由社会保险部门来担负。所以说,企业为了小的利益付出了更大的代价。

(二)社会保险是重要的激励手段

社会保险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辅助手段。比如养老保险,从人的生理发展来看,每一个人都有老的那一天,如果企业不为员工购买养老保险,员工在企业中工作就觉得没有保障,没有安全感。但是如果企业能为每一位员工购买养老保险,那员工的这种安全感就增加很多,从而在工作中也会更加积极、主动,因为这份养老保险让员工对自己的老年生活有了保障,从而提升自己未来生活的幸福指数,因此,在现在的工作中也会更加努力。

(三)社会保险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有力保证

此外,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来看,要想提升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员工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才可能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达到提升效率的目的。那企业为员工购买五险,并让其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了保障,那员工才有可能全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从而提升工作效率,提高企业的效益。

(四)社会保险具有稳定团队人心的作用

社会保险为员工的生活提供保障是其存在的最主要的价值,因此,员工即使有想离职的想法,也会因为保险的问题而有所顾虑,从而不辞职或者暂缓辞职;而对于一些不给员工购买保险的企业来讲,要想稳定企业的团队那就更难了。如果企业不给员工购买养老保险,对于那些有优秀的业务能力的人,完全可以跳到能为自己提供更好福利的企业去工作,那骨干业务人员的流失,对企业来讲,损失将是巨大的,同时,核心员工的离职,对于团队人心的稳定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在文艺企业中,大多数人员都是从事艺术表演工作的,人才队伍的稳定至关重要,因此,文艺企业在如今独立经营、市场竞争又如此激烈的背景下,只有运用完整配套的保险制度才能留住人才、招揽人心,企业才能创作出优秀的剧目,实现企业的健康、持续的发展。

四、如何做好社会保险以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促进文艺企业的发展

(一)加强社会保险的规范化管理

对于文艺企业改制后的保险制度,要进行规范化的管理,严格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为企业的员工购买五险,特别是养老保险,并要加强养老保险金的缴费激励机制,以扩大员工的参保人数,提升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其次,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险。对于我国的员工来讲,生病可谓是一件大事,特别是大病,对于每一个家庭来讲都是一个重大的考验,因此,企业为员工做好医疗保险的工作,对员工来讲是解决了一个很大的后顽之忧。第三,对国家来讲,要完善我国的失业保险制度,将失业救济扩大到各类人群,以保证社会的稳定。最后,企业要与社会的政府劳动部门合作,对于一些失业的人员进行一定专业能力的培训,为其谋生创造一定的条件,以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

(二)加强社会保险的透明度管理

企业为员工购买保险的真正目的是要为员工提供一份保障,增加企业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和满意度,从而提升企业的效益。那为了将这一目的有效地进行强化,企业可以让保险的管理工作透明化。比如,可以通过企业内部的各种方式将缴费的情况进行公布;也可以通过对员工的培训,增加其对保险的了解,不仅让其了解保险的内容,也让其对保险的方式有一个详细的认识;此外,社会保险的相关机构也可以为员工提供查询和缴费记录的服务,以保证员工对与自身切身利益相关的事情的知情权等。通过以上这些方式,可以有效地将社会的管理工作透明化、公开化。

(三)加强社会保险的程序性管理

社会保险的工作也是一项很复杂的事务,因此,企业一定要让专门的人员为企业员工的保险工作进行规范的管理,保证企业保险工作的及时申报、及时变动,满足企业不同员工的需求。企业员工的保险工作最好由单位统一进行管理,并按规定的日期及时核报,对于新进员工和离职人员也要及时做相关的申报和停交工作,以保证企业和员工双方正当的权益。并在单位与相关地方劳动部门确认统一缴费后,对于企业和员工各缴的部分作出明细,该员工支付的部门从员工的当月工资中进行扣除。此外,对于每年缴费基数的变动要提前向员工通知,以保证保险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2篇:教师下企业汇报范文

[关键词]《财务会计》教学 行动导向教学法 《小企业会计准则》

一、课程改革方案的设计

“行动导向”理论在教学实践中体现为项目教学、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模拟教学等。本人对教学方案进行了如下设计。

(1)模块设计。在方案设计之前,我们首先深入企业,进行了会计岗位工作分析,全面了解就业岗位对毕业生能力的要求,保证教学内容的适用性和项目设计的针对性。通过企业调研,最终将会计岗位的日常工作分解成若干并联的教学模块来安排课程的内容,即:出纳岗位核算、往来结算岗位核算、财产物资岗位核算、职工薪酬岗位核算、投资和融资岗位核算、财务成果岗位核算、总账报表岗位核算,同时将相关的税务核算穿插到各模块中。

(2)情境设计。在情境设计上,基本思路是以我们会计专业深度合作的企业为背景,根据其提供的企业真实业务进行挑选整理,以选择岗位业务——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为主线,以项目的操练为主要方式开展教学。 教学过程中,以能力目标的培养为主线,同时实现知识目标和素质拓展目标。

(3)角色设计。在角色设计中将一个班的学生分为若干个财务部,每个财务部4个财务人员,分别担任业务员、出纳、记账会计和主管的角色,并按照任务定期轮换。学生按照获得的企业经济业务进行操作,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

(4)项目设计。在教学项目的设计上,采用双线并行(即 A、B 项目)的方式开展,课内在教师指导下完成的 A 线项目,学生在课外自主完成 B 线项目。

在A 线项目中, 以我校会计专业深度合作的工业企业为主体,选取了企业岗位核算的典型业务,在不同的岗位模块下设置了不同的并行项目,为了便于项目的组织实施,在每一个项目下又设置若干个串联任务和子任务,这些任务和子任务是以工作过程为基础串联起来的,A线项目的核算标准主要以《企业会计准则》为主;而B线项目选取了不同类型的企业,一方面拓展学生的知识,另一方面便于学生比较不同行业会计核算的差别,B线项目的核算标准主要以《小企业会计准则》为主。

二、行动导向教学的实施

本课程行动导向项目化教学过程的实施具体分为下面几个环节:

(1)任务布置。在每次课结束前,教师提前布置下次课的任务(A 线项目的任务)。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各种途径查阅或到企业收集所需要的资料,经过小组集体讨论,进行会计操作,制作汇报材料;与此同时,教师随时接受学生的咨询,协助学生进行会计处理,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引导学生寻找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成果汇报。每次课开始前,要求学生将汇报材料上交,教师首先了解各组学生的操作情况,根据各组特点组织几组学生进行报告展示及汇报工作,各个小组阐述任务完成的过程以及依据的理论,其他小组对其进行提问和评价。

(3)教师点评。教师对各小组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点评,并针对较难理解的知识点进行讲解。可以帮助学生构建一个较完整的知识和技能体系。

(4)修改完善。 根据教师的点评,修改完善自己的会计处理。 进一步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5)归纳总结。进行项目操作的总结,在评价的基础上,教师、小组和小组成员各自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方法。

(6)下次任务布置。布置课外完成项目(B 线项目)和下一次课的A线任务。

三、考核方案的改革设计

本门课程的考核方式包括过程性考核(80%)和终结性考核(20%)两种方式。在过程考核中,包括(70%)A项目成绩和(30%)B项目成绩,同时根据各项目的大小,给出相应的分值比例。其中A线项目具体的考核内容包括成果的汇报,问题的回答,凭证、账簿和报表的正确性、规范性以及学习态度、团队合作等素质考核,考核形式由30%的组内、组外成绩以及70%的教师评定成绩组成;B线项目主要根据学生提交凭证、账簿和报表等成果,由教师评分得到。终结性考核的成绩核定将通过期末考试方式,采用闭卷、笔试的形式进行。

通过近一年的项目化行动导向教学实践,我发现这些做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促进课堂学习和企业实务的零距离,学生不仅对知识掌握得效果更好,而且自主学习能力确实获得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改善,社会交往能力、组织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也得到了训练。

参考文献:

[1]梁建民.财务会计实务[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2] 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第3篇:教师下企业汇报范文

关键词:工作过程 项目教学法 工程招投标与合同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a)-0189-01

1 基于工作过程课程设计过程

(1)市场需求调研。课程改革的逻辑起点,解决专业准确定位问题。通过对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招投标公司、监理单位等相关行业、企业调研,获得相应岗位需要的职业能力,如招标文件的编制、投标文件的编制、合同管理等,课程设置的内容也要兼顾随着社会和行业发展对从业人员的能力要求也将更高。

(2)岗位能力分析。根据市场调研结果,以及同行业、企业专家及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的专业技术指导委员会认真论证,将相应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技能知识和工作标准按照重要性进行排序,编制从业人员职业岗位职责手册,同时,对职业岗位的工作职责进行分解,这即为职业岗位所应具备的综合能力。

2 基于工作过程的工程招标投标与合同管理学习领域开发

(1)设计思想。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通过项目化教学实现职业能力的培养。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设计,在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上,改变了“实践是理论的延伸和应用”的理念,在项目课程中,按照工作过程中任务与知识的关系来进行教学活动设计,突出理论实践一体化,而不仅是关注知识记忆,为学生提供了基于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

(2)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与岗位职业能力要求相一致。项目(模块)支撑课程标准,在纵向完成项目训练的同时适度横向引入知识点,体现了必需够用的基本原则。

(3)确定工作任务。通过参与式研讨会,请企业一线专家与专任教师组成研讨小组,对职业发展阶段划分和岗位提升能力要求,找出各阶段具有代表性的工作任务,共同讨论确定典型工作任务的内容,并归纳出工作任务的框架。

3 基于工作过程的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教学设计

(1)目标设定。学生通过完成项目任务,使学生能够根据建设项目的要求编制招标文件、投标文件,能够对建设工程招投标过程进行组织和管理;使学生能够具备建设施工合同谈判、施工合同的签订及合同在履行过程中控制的能力;并通过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职业素质。

(2)工作任务。根据建设单位合约部人员、施工单位投标人员和合同管理人员、招标机构招标工作人员、监理机构合同管理人员、工程咨询机构工作人员等企业工作岗位所要求具备正确组织工程招标活动、编制招标文件、编制投标文件、标书评审与评价、施工合同管理、工程签证和施工索赔、合同争议处理等岗位能力,分别要求学生分组编制完成一份完整的招标文件、资格预审文件、投标文件、评标报告、施工合同、索赔报告、合同争议处理报告等工作任务。

(3)课程实施。为了更好的完成工作任务,将全班学生每6~8人分成一组,并由每个小组推选一名组长。

任务布置:教师课前布置工作任务书,并简单介绍完成任务的要点。

收集与构思:学生根据接受的工作任务书,利用课后时间,利用学校图书馆和网络自主收集信息,查阅文献资料,对完成项目的方法进行构思,培养独立思考和工作的能力。

交流与讨论:小组成员在组内成员交流、讨论完成任务的方法,培养团队精神与合作能力。交流后每个小组根据任务安排完成一份工作成果。

汇报与总结:学生完成之后,教师担任汇报会的主持人,按小组分别派一名汇报人上讲台汇报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和结果,本组其他成员可以就不足和疏漏进行补充汇报。各小组汇报结束之后,教师针对学生的汇报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点评,提出不足和改进方法。

评价:提高过程评价的权重,学生成绩包括教师评价、小组互评、组内成员互评。评价内容应与教学目标一致。包括收集资料的方法能力;选择资料的利用价值,运用资料的使用能力,独立实施计划的实践能力;小组成员的合作工作能力,项目作品的知识掌握程度、项目作品成果、书面报告;自律遵守工作纪律,参与小组集体活动情况和小组研讨的参与程度。

4 应用行动导向教学应注意的事项

(1)课程改革。搞好课程改革,总的原则是减少文化课,多开专业实践课。不要过多地讲解复杂公式推导、理论计算,要根据学生的基础和实际安排适应学生的教学内容。在教学中,要注意每一次课教学的信息量和难度要适宜,要边做边学,要把学生的看、听、做结合起来思考提高学习积极性,最终实现教学目的。

(2)教师角色转变。在行动导向教学理念的指导下,老师首先要转变角色,要以主持人或引导人的身份引导学生学习。老师要运用好主持人的角色,在教学中控制教学的过程,而不要控制教学内容;要不断地激励学生,使他们对学习充满信心并有能力去完成学习任务。

(3)教学文件准备。在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法时,上课前教师要充分做好教学准备,教学要按学习领域的要求编制好教学计划、明确教学要求、安排好教学程序、组织好教学内容,把有关的知识、技能、标准组合在一起,教学过程中要更多地使用图片、多媒体等教学设备,编制适用教学的校本教材,使学生的学习直观易懂,轻松高效。

实施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过程中,要打破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要由主导作用向引导、指导、协导转变。教师是工作任务的设计者,动态教学的调控、管理者;教师备课量增加,对教师的要求也更高;在实施项目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性强,自由度大;学习质量评价出现多元复杂情况。思考教学过程如何适应这些变化,将有利于推动高职教育教学管理改革。

第4篇:教师下企业汇报范文

【关键词】会计专业硕士;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

一、案例教学的意义

中国的会计专业硕士自从2004年招生开始,已经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复合型和应用型的中高端财务专业人才,由于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中国会计专业硕士招生规模还在扩大,但是目前培养模式方面还是存在弊端,例如在培养过程中,课程设置方面以理论知识为主,有些学校培养会计专业硕士的研究能力,培养的学生偏离了应用型的培养目标,课堂授课教学模式还是以传统教学为主,这导致了培养出来的学生实用性不强,分析问题和解决实务问题能力偏弱。既然会计专业硕士与会计学硕士相区别,会计专业硕士本来就是培养应用型的中高层次人才,如何增强学生分析和解决实务问题的能力,是目前会计专业硕士培养亟需要思考的问题。根据发达国家的会计专业硕士培养的经验来看,案例教学是一种培养学生实务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如何应用案例教学达到会计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为社会输出更专业的应用型的高层次财务人员,提升用人单位的满意度,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这个命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会计专业硕士的教学当中,笔者也看到了很多教师也使用了案例教学,但是案例教学的效果也不是很理想,存在以下问题,一种模式是直接让学生个人或者小组为单位进行案例汇报,汇报完毕教师进行适当点评,但学生的案例选题,案例制作过程教师是不参与的,学生直接汇报,由于专业知识和眼界的有限性,以及非专业的表达,效果并不好。另外一种用的比较多的一种模式就是教师单纯的进行案例讲解,单纯教师直接讲的模式,学生可能对本身实务知识的理解本身不够深刻,也没有做课前的预习,查找资料等,学习效果有限,教师直接讲授案例,学生的参与度并不高,实际上并不能够达到很好的案例教学目标,如何更好地使用案例教学,是本研究的重点内容所在。本文专门解读会计专业硕士案例教学,让教师理解案例教学,选择合适的案例方式,有助于提高会计专业硕士的素质,提高会计专业硕士的培养质量;对于监管机构而言,案例教学对会计专业硕士的培养质量非常重要,监管部门也应该制定相关的制度等,开展案例教学的培训等,提高授课教师的案例能力,必要时,本地的监管机构可以适当地开发一些通用的现场案例,因为依靠教学教师的力量去开发现场教学,资源是有限的,开发单位也不好确定,如果监管部门能够重视并落实开发单位,补贴一定的资金给开发单位,也额外有助于案例教学效果的提升。

二、案例教学的模式及优劣解析

案例教学并不是单纯的使用案例讲解就是案例教学,根据2015年5月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教学和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的意见》(教研〔2015〕1号)提出的定义:“案例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案例为基础,通过呈现案例情境,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掌握理论、形成观点、提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可见,这里的案例教学并不是单纯由老师讲解,或者学生直接对案例进行汇报,而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辅,案例作为基础,教师引导式的呈现案例的各种情境,启发学生在各种情境中进行分析的一种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主和完全由学生汇报案例并不是真正的案例教学。案例教学的分类:根据案例教学的分类,主要可以分为四大类,一类是课堂式案例教学,第二类是现场案例教学,第三类是角色模拟式案例教学,第四种是学生案例汇报,四种教学的特点和优缺点如下。

(一)课堂式案例教学,这种案例教学的特点是在课堂上进行案例讲解、案例分析和案例总结,一般是由教师搜集案例资料,并在上课之前提前将案例基础资料发给学生,让学生预习。在课堂上,由教师介绍案例的大概基本情况,然后提出需要学生回答和解决的问题,再将学生分组,然后分组讨论,再由学生组的每组代表回答教师的问题,教师对学生回答的问题进行点评并最终做出案例总结,引导学生深思。这种模式最大的好处是可以节约时间,成本较低,学生提前预习和小组讨论,小组代表回答问题,学生有一定的参与度,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但是这种情况下,不能完全提高学生积极性,学生很可能不认真预习和分析教师预先给的资料,因为分组讨论,讨论未必充分等,课堂教学也受制于教师的授课水平和组织水平,如果教师的组织能力和案例渲染能力不高,学生很容易走神,很难达到教学效果。

(二)角色扮演式案例教学。首先教师挑选好与相关理论知识相结合,也容易进行角色扮演的适当案例,再根据角色和任务对学生分组,每个小组根据案例的场景和问题,结合角色和个性特点,模拟案例中的任务及其在案例中的行为,然后由分组的学生表演出来,再由非表演的学生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最后再由教师对整个过程进行点评和总结,这种案例方式下,比较最能够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为了表现好角色,学生需要对案例进行深刻的理解,才能够刻画人物的表情和表现以及行为,而非表演组的学生因为要指出问题,所以也需要认真准备。角色扮演这种方式相对来说趣味性较强,把案例发生的场景搬上了舞台,学生参与其中,但是这种教学方式受制于学生的表演能力,以及把各种经济事项很好的演绎出来需要技巧,如果学生不认真准备,或者经济事项本身比较冗长不容易表现等,反而容易浪费课堂的时间。

(三)现场式案例教学。现场式教学是比较特殊的一种教学方式,因为这种教学方式并不是在教室里完成的,而是在案例单位完成的,需要依托的案例单位配合。该种教学方式首先需要授课教师根据依托单位的情况、教学目的等确定案例的题目和内容,然后跟案例单位的负责人进行细节沟通,包括案例设计和依托单位能够提供现场的程度等确定该案例研究的问题,具体环节等,如何实施现场教学等,等设计沟通和落实好之后,由教师带着会计专业硕士的班级来现场进行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依托单位相关人员会详细介绍该企业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组织教师和学生去现场观看生产流程等情况,然后由依托单位和教师对案例进行总结,学生也可以在现场教学的过程中提问,依托单位和教师可以解答。现场教学具有其他教学不可比拟的优势,那就是现场教学学生可以直观感受,可以自己的观察,对学生的感染力是非常强的,教学效果也是最好的,但这种教学方式成本是最高的,需要教师和依托单位共同开发,学生来去依托单位还会发生来回的交通费用等,教学效果也受制于依托单位的相关人员的介绍技巧、态度,以及相关单位人员的时间等,虽然全程中学生可以直观的体验,但由于受到时间的限制,学生思考的时间和思考的程度和参与程度会大打折扣。

(四)学生汇报式案例教学。学生汇报式案例教学是根据相关理论和教学任务,由学生分组挑选一定的案例,由分组学生对案例整体进行汇报,授课老师进行点评的授课方式,这种方式下,由学生自己去选案例、分析案例并报告案例,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积极性和参与程度,教师在案例汇报完毕,由未汇报的学生提问,案例汇报小组进行解答,这种方式下激发学生认真准备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总结和回答问题,并予以点评。这种方式下,学生的积极性比较高,但是学生选择案例和汇报案例,需要有一定的专业视角和表达能力,在汇报学生表达能力欠缺的情况下,很可能导致整个课堂的授课效果不好,浪费了宝贵的上课时间。会计专业硕士培养学校和授课教师应该根据自身的师资特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案例教学模式,建议采用学生参与度高的,实际与理论结合比较好的模式进行授课,同时也建议区域内的学校联合开发现场案例。

三、结语

第5篇:教师下企业汇报范文

关键词:货代专业 英语改革 CDIO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4-0023-02

货代专业英语成为货代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制约我国货代从业人员向国际化发展的瓶颈之一。而对于培养货代以及货代相关专业的高职教育来说,货代专业英语的教学成为解决这一瓶颈的重要途径之一。

1 货代专业英语课程的现状

1.1货代专业英语的特点

作为与国际接轨的货代专业人才既需要专业的货代知识还需要对国际货代业务非常熟悉。货代英语是一门实用性和专业性极强的专业课程,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货代专业单词、术语、句子等还要熟悉英文的相关单据以及货代操作流程。

1.2货代专业英语教学中困难

经过调研发现,大多数高职院校的货代英语课程所采用的教材涉及内容之广,专业性之强,业务流程之繁,专业单词术语量之多,货代专业知识点之散,基本涵盖了货代方向的全部专业课程,但教材内容与实际业务联系程度不紧密。另外,传授货代专业英语的专任教师基本上都是基础英语的专任教师讲授,在教学过程中会偏重于对于基础英语的讲解而忽略了最为关键的货代英语方面的专业知识。

2 理实一体化的货代专业英语改革

目前,货代专业英语基本沿袭传统的教学内容,并没有突出涉及当前企业所需的实际内容,而在一些理论模块的教学中又出现难度过大的问题。通过整合后将按照企业实际业务划分专业模块,序化后的教学内容如图1所示:

图1

通过对原有的教学内容序化整合后,按照企业实践具体要求设计了以项目为导向的教学内容。序化后的教学内容更加贴近企业实际业务,将整个货代知识模块按照实际业务内容进行整合。整合后教材内容主要分为四大模块即:模块1:国际货运内容介绍;模块2:海洋货物与集装箱货物运输介绍;模块3:空运、陆运、铁运内容介绍;模块4:多式联运内容介绍。

3 典型单元教学设计过程

3.1教学设计理念

引入CDIO模式为货代专业英语教学提供新思路拓宽教学途径。CDIO是Conceive (构思)、Design(设计)、Implement(实现)和Operate(运作)四个单词的缩写。通过CDIO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在团队合作的氛围中锻炼提出问题能力、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真正实现“做中学”的教学乐趣。

3.2应用实例

以模块1为例进行典型单元设计,主要介绍国际货运机构经营范围、业务服务流程、相关单据,应用项目教学方法设计训练项目。能力项目一:英文简介货运公司;能力项目二:英文介绍货运公司业务范围、优势。

3.2.1教学目的和要求

主要是介绍国际货运业务的基本业务知识,通过货运知识模块讲解使得学生掌握货代企业的概况,了解企业优势航线、具体业务内容等相关信息,并能撰写出英文版的企业概况介绍。(4学时)

3.2.2具体教学内容实施过程

①构思环节(0.5学时)。课前教师提供学习资源库资料,事先将任务提前布置给学生,安排每个小组利用课下时间搜集各大货代企业信息。课下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分头查询搜索相关资料,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手段进行自主学习,教师随时针对学生在查询资料过程中所提出的问题给予解答。完成课下独立学习的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②设计环节(1.5学时)。课上学生按照既定的小组进行学习,通过汇总个人课下搜集的材料,讨论分析撰写阶段性设计方案,每个小组展示阶段性设计方案。在听取各组阶段性成果汇报后,教师以及组间进行点评分析,学生及时修改设计计划。即前一个阶段成果为后一个成果做铺垫,层层深入反复进行,直至各组初步建立自己完善的设计方案为止。

③实施环节(1.5学时)。教师根据项目作出总结,使学生掌握更加详细完整的设计成果,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自己设计内容的欠缺,并认真记录总结。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团队合作共同完成汇报。在汇报的过程中分析自己小组的设计理念、思路、重点,并解答汇报中其余每个小组的提问,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以及综合素质。

④运作环节(0.5学时)。教师根据每个小组的设计内容、汇报过程,以及小组内部成员完成情况进行教师点评,结合组内自评以及组间互评,完成综合考评,并给出成绩。完全打破传统的一张试卷定输赢的模式,将平时考核作为重点内容,加大过程考

核。

(下转第99页)

(上接第23页)

4 结语

改革后的专业英语教学突破了传统教学无法解决的瓶颈,通过CDIO项目教学,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丰富了课堂资源,将现代的多媒体技术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以过程考核作为重点突破口替代了传统的试卷,使得学生在轻松而又快乐的过程中完成枯燥的专业英语的学习。

参考文献:

[1]刘东光.高职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的融合教学初探――以国际商务专业英语教学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0.

[2]钟飞.高职高专国贸专业专业英语课程网络资源库建设模式探讨[J].科技视野,2013.

[3]杨宏烨.基于项目教学法的高职专业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模式浅析――以国际货运公司英文业务简介的撰写教学单元设计为例[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1.

[4]范金平.论高职货代英语教学研究[J].文学教育,2011.

[5]林晓琴.物流专业英语语料库建设探讨[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0.

[6]李秀华.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货代英语”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探讨[J].职业技术教育,2013.

[7]丁桂芝.本土化应用标准 1- 背景环境[J].计算机教育,2012.

[8]顾学雍.联结理论与实践的CDIO―――清华大学创新性工程教育的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

第6篇:教师下企业汇报范文

[关键词]行动研究;合作学习;商务英语

一、理论介绍

(一)教育行动研究

教育行动研究可被视为一种教育思想,要求教师能主动更新教育理念。从课堂教学入手,将教学行为和研究进行结合,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从而提高自身素质。此种教育思想与传统意义上的用“研究”成果指导教育教学“行动”有着本质的区别。教育行动研究是行动与研究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循环过程。20世纪50年代,行动研究开始在美国流行起来,但是学者对其内涵有不同的看法,因为其理论背景及实践具有复杂性。最广为接受的是Kemmis&McTaggart的定义:它是自我反思的一种方式,通过这种反思,社会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可以提高对教育实践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正确评价所从事的职业。行动研究的应用,使教育行动研究得以产生和发展,教育中的行动研究是在学校教学情境中,教师对教学行为的结果进行的一系列的研究;教师是研究者,参与和合作是其主要特征;其研究场所为教学的实践情景;是教师作为实践的探索者,为了改进自身的教学实践,而进行的比较系统和科学的自我反思活动;其最终目标在于提高自身教学质量。

(二)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现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使用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之一,其基本形式为异质学习小组,这种学习模式充分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以团队协作为前提,对团队进行成绩评定,从而促进小组成员的学习,完成教学目标。

二、问题的界定

(一)发现问题

自2010年,笔者一直教授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该课程是用英文讲授的专业必修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成为具有英语和贸易知识的应用型人才,为学生将来从事外贸工作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际操作的可模仿性。笔者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并负责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认识实习、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发现学生将理论转变为实际操作的能力偏低。

(二)调查研究

笔者首先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学生对上述问题的看法,所调查学生为笔者所教授的商务英语本科36名同学,其中有55%的同学认为国际贸易实务理论知识太抽象,学起来很枯燥,有18%的同学认为用英文版本的教材比较难理解,还有22%的同学指出将来自己要从事外贸相关的工作,对该课程非常感兴趣,还有5%的同学觉得怎么都行,只要考试及格就可以了。为了进一步调查问题产生的原因,笔者又抽取了10名同学进行座谈,认真听取学生的反馈,其中大部分同学认为,国际贸易实务非常重要,能学习到很多外贸实务的核心概念,外贸实务的流程,但是理论知识理解以后,如果能有机会进行实际操作就能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应用能力了。

(三)确认问题

经过调查问卷和座谈,笔者对自身教学进行认真反思,并仔细研究了自己的教学日志,发现问题在于自身教学方法单一,不能充分调动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产生该问题的原因在于笔者认为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属于核心知识课程,专业学生应该认识到该课程的重要性,因此课堂教学以讲授为主,只是采用传统的课堂提问和案例分析进行互动,不能使学生充分的参与,也不能使学生对国际贸易实务的理论知识进行深刻的理解。

三、行动研究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一)行动研究的第一个阶段

1.行动研究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1)确定分组:行动研究开展的班级人数为36,根据“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合理划分为六个合作学习小组,每组六名同学,明确组员责任,小组成员的构成也考虑到了性别、学习成绩、能力、性格等方面的差异。

(2)确定学习任务:建立了班机微信群,提前将预习任务布置给各小组,课程专业知识学习结束后,再布置案例材料的学习和分析,必须按照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3)开展合作学习活动:教师根据每次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实际水平,确定学习任务后,小组成员必须都参与,可以根据分工首先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然后进行小组交流,最后整合学习成果;如每个学生都要先预习课本,对国际支付工具和国际支付方式有个概念性的理解,然后各自查阅资料,将查阅的资料在小组内进行分享,整合成最终的学习成果。

(4)展示学习结果、给予成绩评价:每个小组要把本组的学习成果进行汇报,针对预习情况的汇报,主要是以教师进行抽查的方式,对于案例分析的合作学习情况,要求小组成员在课堂上进行PPT展示,每个小组成员必须参加,合理分工,利用所学理论知识,联系实际案例进行讲解,在学生进行讲解的过程中,教师保持沉默,在展示结束后,教师再进行补充和评价。

2.观察与发现

经过第一阶段的行动研究,笔者对学生活动进行录像,同时制定了该课程的学案,即要求学生将预习情况、预习内容、学习心得等进行记录。笔者也进行了课堂观察和教学记录。在察看学生相关学习记录,进行针对性访谈之后,发现了一下问题:一是部分小组不能真正进行合作学习,尤其是预习作业,有部分同学存在侥幸心理,觉得不会检查到自己,就不认真准备,在课堂提问中小组之间的理解甚至都不一致。二是在进行小组汇报案例分析的过程中,有部分小组只是分工去做,但是没有进行小组讨论和汇总,而且汇报过程中都是各自展示各自的,从PPT制作上就能看出是每个人自己做,然后简单将材料堆砌在一起的,缺乏合作意识。而且有的同学进行汇报时,口头表达能力欠佳,不能和听众进行互动,存在死记硬背台词的现象。三是在小组汇报过程中,其他作为听众的学生容易走神,有部分同学不能认真听取其他小组同学的学习成果汇报。

3.反思

针对上述情况笔者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先根据平时课堂记录,选取部分同学进行深入访谈,然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认真的反思和总结,找出问题的原因及解决方案。首先,从思想上教育引导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合作学习的重要性,有部分同学对该课程本身缺乏兴趣,觉得以后不从事相关外贸实务的工作,就不用深入研究,针对此种情况,笔者对学生进行了启发和开导,使学生认识到学习专业课堂对专业知识结构、英语应用能力的提高和自身创新能力的发展都是有好处的。其次,制定严格的评价机制,每个小组的组长实行轮流值,并对小组活动进行详细记录,课堂汇报前一定要做好准备,实行脱稿汇报,必须和听众有互动环节,每个环节都有相应的评价标准。最后,对于听众来说,在一个小组做完汇报后,每个组至少向汇报小组提出一个问题,而且汇报结束后,教师要随即抽查学生进行相关内容的提问。这样有利于激励学生认真听课。

(二)行动研究的第二个阶段

1.行动方案设计与实施

第二个阶段从第八周到第十六周,主要专业术语学习已经接近结束,合作学习的内容主要是外贸业务中相关的案例分析。

(1)由每个小组模拟创建自己的国际贸易公司,选定产品,制定自己企业的营销策略,宣传平台,并制作成商业创业计划书的形式,在课堂上进行相关贸易术语的操作,这样更接近现实,有利于激发同学们学习专业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汇报内容必须提前演练,在此之前将小组活动及演练的过程以录像的形式提交,PPT制作可以是中文也可以是英文,但是汇报语言必须是英文,而且必须脱稿完成,成员之间合理分工,合作协调。

(3)实行教师评价和小组互评,汇报结束后,小组接受教师点评和提问,其他小组也要进行点评和提问,其他小组成员也要接受教师提问,这样有利于课堂互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观察与发现

经过几周的课堂记录和观察,发现只有极少数同学不能回答老师和小组同学的问题,部分非常积极的同学带动了大家的学习激情,课堂参与度极高,而且这个阶段大家都非常积极主动地回答问题。通过小组同学课下演练,同学们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心理素质也变得强大了。

3.反思

经过一学期的行动研究,笔者发现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其实很广,主要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制定合理的实施方案,对提高课堂效率和促进学生学习专业课程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和学生做好协商,教育引导好学生,从而和学生建立一种和谐的互动关系非常重要,笔者教授多门专业课堂,对实验班及非常了解,学生也非常信赖教师,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此次行动研究要继续下去,方案有待进一步完善,比如如何制定详细的评价标准以体现评价的公正性和有效性等都非常有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符晓.合作学习理论在英语专业“基础英语”课堂中的应用———基于小组合作学习的行动研究报告[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102-106.

第7篇:教师下企业汇报范文

关键词 财务管理;实践教学;能力培养

财务管理专业作为1998年国家教育部新增设的本科专业,虽然迎合了当今社会对理财专业人才的需求,改善了我国财会人员的知识结构,但其教学方法存在着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堂讲授、轻学生动手操作。重统一要求、轻学生个性多样发展等问题。从财务管理的内涵看,财务管理是指企事业单位组织资金运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综合性价值管理工作;从管理者的角度看。能否有效的组织好资金运动。不单纯依赖管理者是否有充足的专业理论知识。更有赖于财务管理者是否具有妥善处理好单位与各方面经济利益关系的能力;从教学的角度看,财务管理教学应该按照“理论的介绍言简意赅,实践的应用全面广泛”的原则,并结合实际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教学内容。力求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才培养的要求,最大可能地适应实践上的需要。为实现上述目的。近四年来。笔者在财务管理专业教学体系中,创新性地开设了《财务管理综合实训》课程,旨在解决学生专业理论知识体系分散、实践能力差、思维不活跃、创新性思路少、人际交往能力低等问题,受到了学生的热烈欢迎。本文仅就该课程开设中能力培养方面的问题。探讨在实践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改革学习方式。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研究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专业的实践能力,为其成为知识、素质、技能全面发展的应用性人才奠定基础。

一、财务管理综合实训课程基本内容

(一)课程性质

《财务管理综合实训》课程是一门学生走出课堂、参与社会实践、开发学生潜能、培养专业技能的专业实践课程。它是与课堂理论教学相对应的学校显性教育的两种基本形式之一,对实现教学目标起支撑作用,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保证。该课程是在学生修完一定的专业课程后(通常在第六学期),为适应企业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快速变化,吻合市场对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基本素质要求。更新财务管理教学内容结构及方法手段,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掌握最新财务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具有较强财务管理实务操作能力和沟通能力的财务师而采取以研究型学习方式进行教学的一门开放式课程。它是专业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更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基础平台。

(二)课程形式

财务管理综合实训的授课方式共分为以下几个环节:首先是教师在校内布置实训任务。在该环节中,以教师讲解实训涉及到的相关知识体系、提出实训要求、布置实训任务为主要内容,它是每一次实训的出发点,更是学生理解实训内容、较好完成实训任务的前提。在这个环节中。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虽然从时间上就是一次课。但内容上却要求教师对专业知识要有高度的概括和融合,要能结合实际对学生提出符合学生特点的实训要求,对实训任务的讲解既要简明扼要又要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其次。以学生分组合作、校外调研为主要方式。要求学生首先对实训任务进行讨论和适当的知识回顾。研究小组活动方式,进行人员分工;然后集体深入社会调查,收集第一手资料;回校后再次进行小组讨论,对于发现的问题要么再次深入实践予以解决。要么通过网络、图书馆查找资料予以解决。这个环节是该课程最关键的环节,也是最能锻炼学生能力、体现实训质量的环节。在这个环节中,要注意及时进行师生沟通,对于出现的共性问题教师要及时给予指导。最后,各组同学集中在教室内进行实训汇报,主要汇报人由此次实训的执笔人担任。其他同学做适当补充。畅谈实训体会及遇到的各种问题并由教师进行适当的点评。此环节既是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又是各组学生以实训报告为最终成果进行PK的赛场。在这个环节中,要求教师有良好的操控性。既要对学生的各种想法及报告给予及时的点评,又要对出现的问题加以控制。要注意多给学生以鼓励。

(三)课程内容

《财务管理综合实训》课程的主要内容是根据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的基本内容和专业培养目标及要求中的有关规定设计的。主要以企业完整的运作过程为线索,以资金时间价值和投资风险价值为理论基础,以企业筹建与筹资、企业投资与决策、企业预算与内部控制、企业纳税筹划为主要对象,将课程内容分解为财务管理基础操作技能、创建企业、企业纳税筹划、企业筹资、股票投资与外汇投资、企业财务分析、企业项目投资与可行性分析、企业全面预算等几个主要模块。按照实训的难易程度和课程进度,课程主要包括:1,证券投资(个人完成);2,票据填制与审核(小组完成);3,纳税申报与筹划(小组完成);4,企业筹建(小组完成);5,项目投资决策――新建企业可行性分析(小组完成);6,企业筹资(个人完成);7,企业财务分析(个人完成);8,企业利润分配(个人完成);9,企业预算(小组完成)。其中四项需要个人完成的实训内容是有内在逻辑关系的作业,即在开学之初首先进行证券投资实训。要求学生以一定数额的虚拟资金在沪深两市进行模拟股票投资。可以选取一定数量的股票或基金,详细记录选股的具体时间、数量、金额。并可以在半年内随时进行买卖。期末要对所选股票或基金进行财务分析(实训七),同时研究所选企业的筹资方式和资本结构。并与本地企业进行筹资情况比较分析(实训六)。再对该上市公司连续三年的利润分配情况进行分析说明(实训八)。

(四)考核方式

财务管理综合实训课程由于在教学方式上采取了分组实训、集中作业并汇报的形式;在教学内容上综合了财务管理专业众多的专业课程。因此无法采用传统的一张试卷确定学习效果和成绩的考试方式。在实际教学中,我们采用了非集中考核的形式进行。成绩评定包括:上述九项实训内容,每项10分。其中学生的实训报告占50%,实训汇报占40%,实训作业占10%。对各项实训成绩进行汇总以后,再加上期末学生的实训课程总结(10分)汇集而成。在具体评分过程中,全组共同完成实训报告,但执笔人可以比同组其他同学的分数略高3-5分,汇报中积极踊跃有突出表现的成绩也要高于同组其他同学,学期内要保证每位同学均成为一次执笔人。

二、基于实训课程的人才能力培养

开设《财务管理综合实训》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对财务管理理论的实践应用能力、知识拓展能力、知识更新能力、方案设计能力、文字表述能力、资料整理能力、语言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不畏挫折能力、研究创新能力等应用性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各项实训内容的完成得以实现的。

(一)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传统的专业教学,是将专业理论知识分散在各门课程中。以老师讲、学生听的方式进行的教学活动。由于财务管理专业课程

本身固有的特点――知识面广、难度大、计算多、政策强、方法复杂。同时学生又几乎从没有涉足过企业,体会不到资金运动的真谛,因此许多学生在对财务管理专业知识的系统掌握过程中。感觉到很难抓住其基本线索,难以用固化的学习模式去直接套用并取得理想的效果。笔者曾经在讲课中对学生描述过:学生们在课堂所学的财务管理知识实际上是分散在各个相关学科中的一颗颗专业珍珠,如何将其串成华美的专业项链实质就是衡量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例如在进行企业筹建及投资可行性分析实训时。由于要涉及财务管理、工商管理、项目评估、市场营销、法律法规、Excel等知识并要多次去工商局、税务局、会计师事务所、银行等多部门,学生们在开始时感觉难度很大,无从下手,不会开口说话;同时也深切体会到,看似简单的专业知识到了实际中就难以准确清晰地表达出来,细节上的问题不敢较真。此时大多数学生就自觉地进行知识复习、教师答疑和多次的社会调查,最终学生都能圆满完成此项实训,并在各组对抗汇报中。通过对比各组的投资项目及相关净现值、报酬率等指标,使学生以最直观的方式体会到财务管理的魅力,从而实现了专业知识综合能力、知识拓展能力、知识更新能力、方案设计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等多项能力的同步提高。

(二)文字语言表达能力及资料整理能力

尽管学生长期以来都是浸泡在书海中,不乏与文字和与同学之间的交流,但真正走向社会,其语言沟通能力、文字表述能力都不尽如人意。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在实训课程中强化了这方面的训练,主要包括两种途径:一是通过布置实训任务要求学生必须走出校门。直接进入有关部门进行咨询,求得帮助,以完成实训任务。这对于长期生活在校园里的学生而言,是既新鲜又有难度。许多学生在初次进入税务局、工商局、银行、企业等单位时。不敢、不会开口讲话,即使遭到了白眼冷言的尴尬待遇。也能互相鼓励、相互提醒坚持完成任务,这无疑锻炼了学生不畏挫折勇往直前的精神,这种收获是其他任何课程都不能提供的。二是通过各组上讲台,分别汇报实训的完成情况及实训心得。这种训练使学生从开始上台时的手足无措很快就转变成挥洒自如、侃侃而谈,从开始时语言大白话逐步转变成专业术语。同时,由于每次实训结束都要进行实训报告的展示对比。并据此给出成绩。这使得学生对资料的整理格外用心。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促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思考、不断发现、不断创新,这既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增强了其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和技巧,也据此形成了一份份精彩的实训报告。

(三)团队合作能力与自学能力

当今社会,竞争与合作并存。具备积极合作精神和有效的人际交往技能是现代人高素质的一个重要标志。财务管理综合实训采取了分组实训、汇报比拼的方式,既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团结合作的机会,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良好的合作所形成的凝聚力是可以发挥出事半功倍的效应的;同时增加的实训汇报使学习结果形成对抗竞争,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正如有学生在实训感受中所言:“财务管理实训课的授课方式是十几年学生生涯中最值得记忆的一件事情,它彻底改变了我对学习的态度,激发了我对学习的浓厚兴趣。也为同学之间和谐相处提供了载体。正是实训课。使得我们全组同学齐心协力,既加深了友谊,又培养了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同时,我们还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了如何与社会接触,如何与人打交道,懂得了感恩的重要性,明白了许多做人的真谛。实训课,使我们日趋成熟的心理受益匪浅”。

第8篇:教师下企业汇报范文

关键词:“双师型”;会计教师;专业实践能力

课题项目:本文为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双师型”视角下高职专任会计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研究》的阶段成果。(课题编号11YBA019)。

《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是国务院颁布的校企合作的重要参考。但是,这个只是一个指导性文件,导向很好,执行效果不力,优惠政策的细则没有,实践中没有可操作行,政府是制定政策的主体,调研是政策得以科学制定的前提,仅仅凭借领导和老师的人脉,企业的奉献来调动企业积极支持高职会计教师下企业顶岗实践的积极性不是长期的机制,需要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来探索我国“双师型”高职会计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成功模式。

一、德国

1、教师准入要求:德国专业实践课教师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大学学历,通过技师或者技术员考试,有职教培训和职业操作实践经验。

2、师资培养举措:德国对职业学校教师培训有明确的法规――《实训教师资格条例》和370多种职业培训条例,是职业教育界和企业界有法可依。根据这些规定,职业教育教师需参加继续教育,对继续教育有具体的操作方法。对新教师有引导期:师范类的引导期为1年,非师范类的,引导期为5-6年,在引导期内,开展各种培训:老教师的指导、学习《新教师手册》,开设新教师求助热线等。

德国的高职教育有一支高水平的专、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专职教师通常只占20%-40%,兼职教师占到60%-80%。兼职教师承担的课时量约占总课时量的80%,主要承担专业类、实践类课程的教学工作。

二、澳大利亚

1、教师准入要求:澳大利亚TAFE学院对教师素质要求也十分严格和明确:至少要有3-5年与专业教学相关的行业工作经验,年龄在35岁以上的教师则要有十几年的工作经验,并取得教师资格证书。

2、师资培养举措:澳大利亚有规范的教师培训机制,一般新教师在进行教学工作的同时,必须到大学教育学院进行专门的教师资格培训,学习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课程,由学院资助取得教师资格证书。

三、新加坡

1、教师准入要求:新加坡政府为保证职业教育高质量,对专业师资要求很高,规定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师必须是大学毕业后在企业工作3年以上的人。同时,鼓励有成就的工程师、技师进入教育行业做兼职教师,与学生分享经验。企业兼职教师约占新加坡教师总数的20%。

2、师资培养举措:新加坡在教师培训方面的成功措施是搭建学习型组织平台――学院把工业项目开发所积累的经验系统的搜集和整理,以便大家分享相关的经验和知识,同时老师将自己的教学心得、教案、论文、课件、外界信息、管理思想、企业日常运作改善心得和先进管理方法等在网上和他人分享,构建经验积累与分享资源平台,师生从中受益。

三、“双师型”高职会计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举措探索

1、教师准入条件:参照德国、美国、澳大利亚和新加坡教师资格要求的先进做法,我国纸质院校会计教师的师资来源,既要重视会计教师高学历要求,更要重视教师的行业企业实践工作经历和经验,就是要具备行业企业财务一线及其管理层的工作经历和经验,以改善我国高职院校会计教师队伍结构,把具备行业企业财务实践经验的能工巧匠聘请到我国高职会计教师队伍中来,这样的人才引进具有三个好处:(1)引进企业财务专家,可以加强会计实践教学和提高会计专业建设水平。(2)企业财务专家技能全面、熟练,不需要进校后培养。(3)企业财务专家最了解企业需要什么财务知识和技能,在课程教学中更能有的放矢。

2、师资培养举措:在我们课题组的研究中我们发现,我们过于强调将在现任岗位上的高职会计教师培养成“双师型”教师,对于一个没有从事过行业企业实践工作经验的高职教师而言,要完成高职学生主要从事的六个行业的顶岗实训,至少要花六年,历时长,成本高,所以我们要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要加大行业企业能工巧匠的引进工作,让他们来充实我们的“双师型”队伍。所以,高职院校对会计师资的培养,一方面要加强现有师资的培养,另一方面要加强对行业企业高级财务人员的引进。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是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通过近5年的成功探索,在对会计教师培养方面有较好的效果,该校的成功做法是:每年安排全体到企业顶岗实践3个月,分暑假2个月和寒假一个月,既不影响工作,也不影响企业的正常运作。学校和商学院还对企业实践的会计教师发放工资以外的津贴,会计教师们实践后发现自己的专业技能不断提升,管理能力也有很大的改善,收入也比不去实践的多,都愿意积极申报前往实践。对于实践回来的会计教师,商学院会安排汇报会,汇报会上会计教师们都能把企业的管理理念、企业文化、新的产业信息和单位财务岗位的职责、权限、招聘条件、待遇及其最新招聘需求及时带回学校,建立和实践企业的长期合作关系,这样的实践汇报,不仅仅让全院教师受益,还让全校教师受益,打开实践会计教师的空间,还能让全国教师受益。该校会计系从大一开始每个会计学生必须参加企业顶岗实践,每个寒暑假专业实践都有学分,都有专业老师直接指导,每个专业老师都要去学生实践的单位调研,有的老师就是学生实践基地的学员,这种老师就承担着学生寒暑假顶岗实践的指导,在企业实践的老师和学生会对企业管理中不合适的地方提出改进的建议,学生的实践报告会请学校指导老师和企业财务负责人审批评分,这样的师资培养做到了学生、教师、企业三方受益,且成本低廉,收效快,受益面广。

“双师型” 高职会计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是高职会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2010-2020年完成培训一大批双师型教师,聘用一大批有实践经验和技能的专兼职教师的目标,持续推动和不断加强职业院校师资队伍的建设,推动职业教育科学健康发展。研究“双师型” 高职会计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模式成为课题组的重要项目。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双师型”最核心的标准就是在学生主要就业的行业企业顶岗实践工作的能力,无论是在具体财务岗位上的实际工作,还是业余兼职,都能很好证明会计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本文借鉴德国、澳大利亚和日本在教师培养中成功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探讨了“双师型”高职会计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举措。

参考文献:

第9篇:教师下企业汇报范文

关键词:会计认知;高职;课堂;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3-0-01

一、引言

“会计认知”,本文指的是高职财经类专业学生初次认识会计的第一感知,主要解决“会计是什么”这一问题。这一内容通常安排在《基础会计》这门课程中,而这门课程是学习会计的入门课,如果在这门课程中基础没有打好,那么后续的学习将困难重重,积重难返。传统的课堂教学主要是灌输式,即以老师的讲授为主,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及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很难让学生深刻地了解会计是什么。

由于是高职学生,其高中时期的理论知识功底相对薄弱,学习能力相对低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更加注意方式方法的创新,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参与到学习会计中来。信息化时代的学生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强,与现代信息技术接触密切,本文将以此特点作为契合点,将学生优势引入课堂,进行崭新的教学设计,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二、“会计认知”的课堂教学设计

一堂课的参与者主要是学生和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老师怎么教显然是教学设计的重头戏,但若忽视学生,不考虑学生具体情况进行的教学设计显然不能成为最优秀的教学设计。下面本文将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视角阐述“会计认知”的课堂教学设计。

1.教师视角:基于结果导向的“会计认知”教师教学设计

教师视角基于结果导向的“会计认知”课堂教学设计包含了教学环节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设计和教学评价设计。每一教学环节对应相应的教学内容,每一教学内容对应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

本文认为只有通过亲身体会才会获取最深刻的认识,只有了解了实务工作中会计需要哪些职业能力才会明白学习会计的重要性。因此设计了“任务,学生调研老师主持,小组汇报PPT学生互评,学生小结老师归纳,老师总评课后任务,实训室(企业)参观”的教学环节设计。也就是,课前让学生调研了解会计专业学生可以就业的行业和岗位及相应岗位的能力需求,调研主要包括实地调研和网上搜集信息,实地调研主要去到企业、财政局、税务局等了解与会计相关的信息,网络上主要在人才招聘网上搜集招聘会计的相关信息;课堂中首选由小组汇报本小组搜集整理的信息,主要是分行业会计岗位能力需求,然后是学生相互点评,并结合其他小组汇报的信息以点到面归纳会计是做什么的,会计是什么,最后是老师对各小组进行总评,补充不足和遗漏之处,并从工作实际回归书本,归纳会计的概念及其职业领域;课后参观实训室或企业,直观了解会计职业工作,并布置课后任务,要求每位同学撰写会计职业生涯规划,并在现有条件下去到进行。每一教学内容对应的教学方法依次是任务驱动法、小组讨论法、互评法、总结归纳法、体验法。本文将教学评价融入教学活动中,课前学生调研环节考核小组的学习任务实施计划书,小组汇报环节考核PPT的制作和展示,学生互评和教师总评环节考核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后考核会计职业生涯规划书。将教学评价体现在教学环节中,课堂生动活泼又保质保量。

2.学生视角:基于工作过程的“会计认知”学生学习设计

教师视角的教学设计必须要求学生课前做好充分地准备,才能顺利实施,因此对于学生学习过程的设计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学生视角基于工作过程的“会计认知”学生学习设计包含了学生学习过程设计和学习资源设计。

学生学习过程设计是基于工作过程设计的,又与教学过程设计相对应,即“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前四步在课前完成,学生通过教材、教学视频、教学文档、PPT课件及各类招聘网站了解与会计及会计职业相关的资讯,再通过小组讨论作出决策,制作学习任务实施计划书(包含人员分工、调研方案等),然后实施,课中通过其他小组的汇报及小组互评和老师点评对本小组整理的信息及认知进行检查,最后通过老师的总结归纳、实训室(企业)参观和撰写的职业规划书对自身及会计职业本身作出评价。

教师视角的教学设计与学生视角的学习设计相互关联又相互融合,关系图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