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内部管理制度范文

内部管理制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内部管理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内部管理制度

第1篇:内部管理制度范文

一、“去中心化”是现代学校管理的一种模式

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化、智能化时代,但在我国的一些行业管理模式中,仍然保持着计划体制的“残影”,其中最大的影响就是“组织机构的转型”。传统的计划体制管理模式是一种“中心化”的管理模式,表现在学校的管理中就是由设立的诸多部门组成“金字塔”型梯队,每一层面上又有若干正、副人员。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中,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上层负责,可是由于权力与责任的不对等,致使每个人又不能真正地负起责任来。当世界经济进入互联网时代后,一种新型管理理念随之产生,“去中心化”的管理模式正在改变着各行业的组织机构,同时也在改变着人们的传统观念。现代学校建设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要转变传统的学校管理观念,充分运用现代管理学的理论,使学校真正成为独立的办学主体,从而实现依法自主办学和自我监督。在制度建设上真正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原则,切实尊重和保护师生的合法权益,依法落实师生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但传统的学校管理很难实现“让师生成为学校的主人”这一目标。层层的管理机构、一级对一级的负责制、僵化的分配体系,不仅不能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而且无法激发他们参与学校管理的动力和创造力,使学校无法跟上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去中心化”这一概念,是在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1971年与法国哲学家福柯的电视辩论中出现的。乔姆斯基认为:“通常一个‘中心化’的权力体系会为其中最有权力的因素进行高效的服务。一个‘去中心化’的权力体系和自由结社体制,肯定会碰到不公平这一具体问题……我们希望于这些人之本能的进步,这比寄希望于来自‘中心化’的权力机构所取得的进步更安全些。”根据这一理论,海尔集团、万科集团等企业,在很早以前就开始实行了“去中心化”的管理模式改革,而像阿里巴巴这些电商企业,从企业成立之时就在实行这种管理模式。大连市综合高级中学在建设现代学校的过程中,紧紧围绕依法治校、制度体系、民主决策等“关键词”,经过不断实践,逐渐奠定了现代学校的基础,建立了由《依法治校》《管理制度》《工作细则》和《办事程序》四个部分组成的学校制度体系。从2010年开始,学校就以“去中心化”管理理论为基础,开始探索以工作项目责任制为核心的内部管理模式改革,取得了宝贵的经验。

二、“去中心化”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大连市综合高级中学从2010年开始,就撤销了学校的各部门,取消了各种岗位和职务,开始实行以工作项目细则为核心的工作项目责任制。具体做法如下:一是根据学校的发展与管理的需要,将学校的全部工作细化为6大部分133项,其中6大部分为教学管理、校务管理、学生管理、后勤管理、安全管理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项目;二是给每项工作制订工作细则,明确工作内容、工作范围、工作时间和工作标准;三是按照项目工作的劳动时间、劳动强度、管理范围和工作性质,以及在学校生存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发放项目工资;四是职工个人根据自身的能力、特长、发展意愿和对取得劳动报酬的期望等条件,进行工作项目的申报,并且申报后要通过答辩展示自身的优势并提出做好工作的具体方案;五是由党政工团成员组成学校领导核心小组,该小组下设人员聘用工作小组,工会主席担任聘用小组组长,小组成员负责对聘用人员进行考核和评价;六是被聘用人员要与学校签订《劳动合同》和工作项目聘用合同,工作项目聘用每年一次,每次在一月底进行。

三、“去中心化”管理模式的实施与成效

1.在“去中心化”管理模式的探索中,坚持做到五个“必须”

(1)必须坚持依法治校,建立合法公正、系统完善的制度与程序。健全民主管理的体制机制,依法自主办学,最大限度地保障教工的合法权益。学校的《依法治校》制度基于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各级政府的政策与规定,这是学校办学的依据。《管理规定》是学校制定各项规章制度的依据,以此立规矩、定方圆;《工作细则》是每项工作“应该干什么和怎样干”的“法宝”;《办事流程》是建立校内外信息沟通渠道、加强协作、规范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的指南。(2)必须建设一支立志改革、一切为了学生、具有较高教学能力和管理能力的教职工队伍。学校进行组织机构改革的前提是,必须有教职工的理解和支持,而理解和支持的基础除了要稳固保障教职工的切身利益外,还要让他们对自己的选择充满信心,同时要不断提高他们的执行力,树立关注结果的效益评价观念。这是学校实行“去中心化”管理的重要基础。(3)学校必须成为真正的法人。“去中心化”是学校管理体制的重大变革,如果学校没有办学自主权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自从大连市人民政府对学校实行“国有民办”办学体制改革的试点后,学校便逐渐成为真正的法人,拥有了自主确定办学规模、自主用工、自主确定办学模式、自主确定分配政策、自主确定内部管理机制等权力。学校的法人地位决定了校长要对学校的管理和未来发展、对教职工的利益和学生的终生发展负全部责任。这种责任是具体而公开透明的,校长的办学行为要受到学生、家长、全校教职工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每年要向职工大会和家长委员会汇报全年工作,包括经费的使用情况;还要制订学校五年发展规划,经职工大会通过后,再组织全校教职工去实施,促进学校科学稳步发展。(4)必须科学制订“工作项目”和项目工资,并在实行过程中不断完善,使之更加科学化、人性化。学校每年都要进行工作项目和项目工资的微调。工作项目的调整主要是根据学校的发展需要和政府有关部门对学校提出的要求,增加新的或取消某些项目,在增加工作项目时要循序渐进,不太成熟的工作项目先确定为临时项目,待时机成熟后再确定为正式工作项目。在确定工作项目工资时,既考虑到社会平均工资的涨幅水平,又考虑到工作项目本身的难易程度、职工选择的频率等因素。在不断探索中,学校逐步采用了动态工资制度,对班主任工资、宿舍管理工资、课时工资等都采取了与学生数量挂钩的办法。在项目工资外,还设立了效益工资,并明确了效益工资的发放标准,极大地调动了教职工的积极性。(5)必须有科学的评价和考核。“去中心化”在很大程度上是要发挥每个人的优势,正如互联网思维描述的人际关系———“自带信息,不装系统,随时插拔,自由协作”。这种扁平化的管理使传统意义上的管理开始发生转变,即由对人的行为管理上升到价值观的管理。因此,把以价值观为核心的评价体系与行为考核结合起来,才是“去中心化”管理的有效保证。在评价体系中,既有个人的学习和综合能力的提高,也有团队协作;既有创业精神与能力,也有社会和个人责任。这种评价体系促使教职工之间加强沟通和联系,又使个人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促使教职工进行自我管理。

第2篇:内部管理制度范文

1现今企业内部管理建设存在问题

社会经济发展建设在不断改进,因此对行业建设管理的要求进而变得更加严格。我国多数企业的管理制度现状多呈现为管理人员工作散漫,管理制度实施松弛性较高,制度管理控制被弱化等状况,本质上其实缺乏良好的内部环境管理,并在发现管松懈的同时并未拿出有效的管理措施,用以控制人员的散漫。另外,缺乏对内部工作人员管理工作的管理与审评,间接导致企业会计信息失去真实性与实时性[1]。运行资产下降并且收产效益低下,导致企业甚至国有资产的流失等,导致产生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有:

1.1工作人员素质下降

现今许多人员在岗位上长期进行机械工作,导致人员的管理工作质量下降,工作懒惰性增强。在实施内部管理制度建设加强后,打破了员工的工作状态,使作弊或弄虚造假的行为成本不断提高,以此控制员工的不良行为,但是企业管理制度的加强会影响部分人群的利益所获,以此在拓展管理制度时会经常受到抵制。

1.2产权意识不高

通常情况下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并不如私营企业的管理制度执行完善,主要的原因在于产权意识的不明确,这也是导致国有企业管理制度执行与控制不完善的根本原因,私有企业人员的管理制度执行力强,是私营企业的优点之一[2]。

1.3法律制约控制环境不良

员工在工作时周遭环境最为重要,只有受到环境的熏陶才能增加人员的工作效率,现如今我国并未增设有关于企业建设环境局面设定,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的局面还未完全落实,因此多数企业内部环境很难形成遵循制度的环境。

1.4风险意识较低

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情况下,行业经济市场参与项目的增设导致行业风险性增高,市场大环境的繁琐变化导致企业间的竞争力加大,竞争激烈直接提升多数企业经营管理难度与风险增高[3]。

1.5对企业内部经营意识不善

为有效实施内部管理经营,企业的管理人员应当在经济基础稳定情况下,保证公司管理层与决策人员了解公司现状,完成企业实现决定目标,把那个对外界公开公司内部财务管理能力遵循法律法规具有可靠性,加强人员管理的严谨意识。在实施企业管理内部制度建设的同时,首要工作便是防止会计工作的信息准确性,控制工作信息出现失真性,由此可看出现今企业管理制度建设的主要目的,便是在最大程度上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在保证企业能在市场环境中运行完好的状态下,实现企业定下的经营目标,同时在此环境下完成企业转型[4]。

1.6管理角度错误

许多企业将管理公司员工作为控制内部制度管理的唯一对象,因此在实施管理制度建设时会产生许多管理不平衡的状况出现。内部控制管理的开展是如今许多企业需要遵守的第一制度,在实施内部管理建设是管理对象也包括最高管理层人员,许多企业内部制度管理较为混乱,主要原因在于管理制度的实施对象仅局限于企业工作人员有较大关系。

2加强企业管理制度建设的实际措施

2.1划分员工工作职责

职责工作分工控制通常解释为,对不同员工所分属不同职业进行分离控制工作,若发生某人主要责任工作出现错误行为与舞弊行为,并且可能通过职位便捷性掩盖这一事实的职务,通常情况下称为不相容职务。不相容职务的主要工作职责便是对业务展开经办工作,授权批准并实施监督与检查工作。在企业管理制度建设实施工作中,不相容职务可以大概率的避免发生工作舞弊行为[5]。对不相容职业实施分离工作是展开内部管理控制的主要措施,基于此,许多企业在进行设立与建设巩固制度工作时,应该在第一时间划分员工之间的工作职责。企业总体运行的职责需要分段划分清楚,在做到不留死角的同时,还要做到分配责任后人员之间不产生冲突,在员工充分理解自己的权职范围后,了解自己的工作要求有哪些,使员工在工作时所涉及到的职务不产生交叉行为,明确授权单位与工作人员的工作权限,两者之间不准跨权工作。并且应在公司管理中制定奖惩规定,应在无法划分明确责任的情况下使用,并且在职员完成工作后加强检查力度,保证工作质量。

2.2进行预算控制工作

预算的控制是现今公司的主要经营来源,开源、节流工作需要双管齐下,不仅需要工作人员带动企业的经济项目开发,还要妥善经营公司的预算管理的资金。由此可见,资金预算管理贯穿了整体企业工作,经营活动的每一环节均需要预算资金的支持。工作人员对企业的总体资金运转进行编制工作,通过观察每月执行状况,分析统计每个项目的预算未完成原因,并对项目实施过后的资金使用情况作总结,划分预算资金分类方便工作管理的实施[6]。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预算工作编制方式不管采用从上而下或从下而上,最终的决定权最终落定在企业内部管理人员肩上,对具有决定性的问题有最终指挥权与协调权。无论是大企业或是小企业都应当在企业中建立预算控制,首先设立合理性强的预算目标,并在此基础上组织人员实施,结合权利与职责在其中产生的作用,利用专门审计管理人员负责预算的执行与监督工作,根据预算工作管理执行优劣实施奖惩制度。预算管理实施的同时伴随的审计问题也要解决,市场竞争过大,审计工作的开展可以更好的辅助预算控制的准确性,最大化保障公司利益,提升企业的竞争危机感,让审计管理人员提高工作严谨性。

3结语

诸多企业想要在经济环境持续变幻的背景下生存,便要更新企业的经济建设经营理念,完善管理制度,加强企业的生产结构、经营模式、人才能力提升方面共同展开统一化管理,实现企业经济管理制度建设后的稳定发展。因此,在遵循企业大规模制度建设形势下,企业若想加强在市场的竞争实力,便要不断完善自身管理,促进企业完成转型并建立内部管理相关政策,提升在市场上与其他企业竞争的能力,与此同时增加企业的经济收益。

【参考文献】

[1]钟菊平.企业内部制度建设管理探讨——以A企业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9(22):92-93.

[2]沈杭均.论现代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建设[J].商情,2019(9):147.

[3]申安升.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建设的对策分析[J].财会学习,2019(11):199.

第3篇:内部管理制度范文

一、会计电算化岗位责任制

建立会计电算化岗位责任制,要明确各个工作岗位的职责范围,切实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办事有要求,工作有检查。

会计电算化后的工作岗位可分为基本会计岗位和电算化会计岗位。基本会计岗位可包括会计主管、出纳、会计核算各岗、稽核、会计档案管理等工作岗位。电算化会计岗位包括直接管理、操作、维护计算机及会计软件系统的工作岗位。

电算化会计岗位和工作职责一般可划分如下:

1.电算主管。负责协调计算机及会计软件系统的运行工作,要求具备会计和计算机知识,以及相关的会计电算化组织管理的经验。电算化主管可由会计主管兼任,采用中小型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会计软件的单位,应设立此岗位。

2.软件操作。负责输入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等会计数据,输出记账凭证、会计账簿、报表,和进行部分会计数据处理工作,要求具备会计软件操作知识,达到会计电算化初级知识培训的水平;各单位应鼓励基本会计岗位的会计人员兼任软件操作岗位的工作。

3.审核记账。负责对输入计算机的会计数据(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等)进行审核,操作会计软件登记机内账簿,对打印输出的账簿、报表进行确认;此岗要求具备会计和计算机知识,达到会计电算化初级知识培训的水平,可由主管会计兼任。

4.电算维护。负责保证计算机硬件、软件的正常运行,管理机内会计数据。此岗要求具备计算机和会计知识,经过会计电算化中级知识培训。采用大型、小型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会计软件的单位,应设立此岗位,此岗在大中型企业中应由专职人员担任。

5.电算审查。负责监督计算机及会计软件系统的运行,防止利用计算机进行舞弊;要求具备会计和计算机知识,达到会计电算化中级知识培训的水平,此岗可由会计稽核人员兼任;采用大型、小型计算机和大型会计软件的单位,可设立此岗位。

6.数据分析。负责对计算机内的会计数据进行分析,要求具备计算机和会计知识,达到会计电算化中级知识培训的水平;采用大型、小型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会计软件的单位,可设立此岗位,由主管会计兼任。

实施会计电算化过程中,各单位可根据内部牵制制度的要求和本单位的工作需要,参照上述对电算化会计岗位的划分进行调整和设立必要的工作岗位。基本会计岗位和电算化会计岗位,可在保证会计数据安全的前提下交叉设置,各岗位人员要保持相对稳定。由本单位人员进行会计软件开发的,还可设立软件开发岗位。小型企事业单位设立电算化会计岗位,应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岗位进行适当合并。

二、会计电算化操作管理制度

会计电算化操作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

1.明确规定上机操作人员对会计软件的操作工作内容和权限,对操作密码要严格管理,指点专人定期更换密码,杜绝未经授权人员操作会计软件。

2.预防已输入计算机的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等会计数据未经审核而登入机内账簿。

3.操作人员离开机房前,应执行相应命令退出会计软件。

4.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由专人保存必要的上机操作记录,记录操作人、操作时间、操作内容、故障情况等内容。

三、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数据管理制度

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数据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

1.保证机房设备安全和计算机正常运行是进行会计电算化的前提条件,要经常对有关设备进行保养,保持机房和设备的整洁,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2.确保会计数据和会计软件的安全保密,防止对数据和软件的非法修改和删除;对磁性介质存放的数据要保存双备份。

3.对正在使用的会计核算软件进行修改、对通用会计软件进行升级和计算机硬件设备进行更换等工作,要有一定的审批手续;在软件修改、升级和硬件更换过程中,要保证实际会计数据的连续和安全,并由有关人员进行监督。

4.健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出现故障时进行排除的管理措施,保证会计数据的完整性。

5.健全必要的防治计算机病毒的措施。

四、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制度

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

1.电算化会计档案,包括存储在计算机硬盘中的会计数据以及其他磁性介质或光盘存储的会计数据和计算机打印出来的书面等形式的会计数据;会计数据是指记账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包括报表格式和计算公式)等数据。

2.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是重要的会计基础工作,要严格按照财政部有关规定的要求对会计档案进行管理,由专人负责。

3.对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要做好防磁、防火、防潮和防尘工作,重要会计档案应准备双份,存放在两个不同的地点。

第4篇:内部管理制度范文

1.财务管理职责混乱现象较为严重

管理职责对于我们企业而言是发展的基石,同时也是确保每一位员工能够恪尽职守的规章和约定。财务管理职责更是要充分的发挥这一点。而在很多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中财务管理的职责划分很不明确,同时很多财务管理人员对于自身的这则范围并不是很了解,这样财务制度就形同虚设不能发挥其主要作用。比如说忽视财务制度、财务纪律的严肃性,任意干预企业日常决策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在平时进行企业内部财务制度制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也是我们财务管理主要的缺陷所在。

2.日常操作过程不够严谨规范

在很多企业和单位对于财务管理人员进行管理过程中,涉及到账目管理工作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例如:滥用会计科目,账目不清,信息失真;账外设账,弄虚作假,私设小金库;不定期盘点财产物资和库存现金,不经常核对银行存款和债权债务,造成账簿记录与实物、款项不符。等情况,这样严重影响了企业和单位的收支平衡,使得企业资金出现亏空的状况,导致企业今后的发展频频出现异常。这些都是我们对企业内部财务制度管理不善所带来的直接后果,我们还应该加以充分的重视。

二、解决以上存在问题的主要方法

1.加强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

对于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而言我们首先则是应该做到近乎完美的内部控制。主要还是在于对财务人员的控制以及决策人员的合理分配进行入手,这样在进行财务管理制度的制定中才能够得到良好的效果。我们通过对企业内部财务人员进行合理分配过程中我们则是应该本着合理分配科学管理的原则进行管理过程,同时对于管理制度也应该具有一定的针对性,这样财务人员才能够真正做到有条不紊的工作,同时也能够达到我们对管理制度完善的目的,使得企业内部管理过程能够走向积极正确的发展道路。

2.充分完善会计体系

会计体系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部分应该进行科学建设。在企业资金的不断流动过程中,会计的角色十分重要同时也是保证自己流向正确的主要环节之一。在对于企业内部财务管理过程中我们对于会计体系的建设应进行逐步科学规范的建设过程,首先是会计岗位的设置合理性,其次就是对于会计岗位管理的目的性以及管理目标的明确,在此之后就是会计广为人员流通过程的准则,最后则是会计岗位只能要求。这样的体系建设才能够对企业内部财务管理过程起到积极的作用,管理制度也会具有一定的具体性和针对性。

3.财务职责进行明细划分

在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之中,对于财务职责的明确是我们财务管理的根本要求。在进行财务指定的同时我们对于职责的划分应该做到十分的明确,将责任到人的原则能够得到重视并且进行落实。在财务管理各个岗位我们首先应该明确其业务范围包括哪些,这样我们才能够对其细化管理制度才能起到积极作用。比如说对于会计人员工作范围的明确,财务监督人员的监督机制是否得到完善等等,这是我们进行企业内部财务制度建设的根本所在,这是我们逐渐使得财务制度得到完善的必然要求。

4.日常操作过程达到认真严谨

第5篇:内部管理制度范文

摘 要 固定资产是企业正常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物质基础,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充分发挥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利润水平的重要途径,但目前大部分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本文就如何进一步加强固定资产管理进行探讨。

关键词 内部控制 固定资产 管理

目前内部控制已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举措,其目标是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高管理水平,确保单位经营活动的效率性和效果性、资产的安全性、经济信息和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本文着重从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的角度探讨如何解决目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加强资产管理,实现资产管理的现代化。

一、目前企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完善的资产管理制度

目前大部分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或现有的制度过于陈旧,与目前的管理现状不相适应,加上缺乏切实有力的措施保障制度的执行,导致资产管理不规范,如单位不能按规定进行定期不定期的资产盘点,导致不能及时发现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难以了解实际存量,对过期资产不能及时进行处置,虚增了企业的账面资产。有的资产不履行相关的审批手续就报废,并进行相应的处置,带有很大的随意性,极易出现现舞弊现象。

2.部门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影响资产管理效益

企业财务部门、资产使用部门与资产管理部门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加上部分人员责任意识淡薄,工作责任心不强,甚至出现推诿、扯皮现象,导致资产管理衔接不及时,资产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解决。如由于职责不明确,资产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不能及时向资产管理部门反馈,致使资产不能及时得到维护保养、影响了其使用效益。

3.管理手段过于落后

目前大部分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方法仍沿袭多年前的管理方式,未能借助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信息化管理,导致资产管理不及时,信息不完整,难以准确及时了解资产管理动态,不便于部门间实行资产的合理调剂。

4.固定资产投资还带有一定的盲目性

企业的投资管理,主要是基础设施建设,如房屋建设、设备的引进等等。一些企业忽视自身实际状况,在进行投资之前没有对市场需求以及自身资金状况等做出科学的分析;同时没有对相关房舍、设备的投资回报率,投资回收期等基本的财务数据进行投资分析,导致投资盲目性大,不能够保证投资质量,造成了资金的浪费,这不利于自身的长远发展。

二、强化内部控制,强化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及对策

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存在的上述问题,不利于实现资产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严重影响了固定资产的管理成效的发挥,笔者认为应从如下方面努力,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以充分发挥资产管理成效。

1.提高对资产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健全内部资产管理制度

作为企业的管理层应进一步增强对资产管理重要性的认识,真正意识到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有利于充分发挥资产使用效益,有利于防范各类违法乱纪现象的发生、避免资产被不法侵占或流失,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从而重视资产管理,不断健全、完善内部资产管理制度,并采取切实措施确保制度得到真正落实,同时加大对固定资产管理重要性的宣传,在单位内部形成“人人重视资产管理、个个参与资产管理”的良好氛围,为强化资产管理奠定坚实基础。

2.规范内部控制,明确各部门职责,并强化考核,确保资产管理规范化

任何工作的有效开展,制度是保证和前提,只有明确职责、各部门才能各施其职,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任务。单位在健全内部控制制度过程中要明确资产使用、管理和财务部门的职责,将资产保管责任明确到资产使用部门,甚至使用人,对使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向资产管理部门反映,确保资产能及时得到维护、保养,充分发挥其效能;财务部门和资产管理部门要通力协作,加强沟通协调,严格执行内部控制制度,共同搞好日常资产管理,防范资产管理中可能出现的资产流失等问题,确保固定资产保值、增值。同时在内部控制制度中要建立健全相应的考核制度,单位要成立以单位负责人为考核组长的领导小组,制订相应的考核细则,在年度终了进行全面考核,对积极参与资产管理,作出显著成绩的给予表彰,对不严格执行内部资产管理制度,工作不力、甚至由于过失造成资产流失的要通报批评、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考核结果与年终绩效、个人职务升迁等相挂钩,以此促进各部门、个人参加资产管理的积极性,促进资产管理的规范化。

3.借助信息化技术,实现资产管理的科学化

如今绝大部分单位借助内部局域网技术,利用财务软件,实现了财务核算的电算化,建议财务上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也应用到资产管理部门,将各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也推行信息化管理。将原先的固定资产纸质卡片更换为电子卡片,即“电子身份证”来取代。在对单位资产进行全面盘点、清理的基础上,先将固定资产信息输入电脑,对其信息实行计算机网络管理。通过网络技术,单位资产管理人员可在同一管理系统中进行操作,从而实现了资产数据在整个企业共享。进行信息化管理后,固定资产的采购、报废等增减变化可直接在系统中反映出来,并及时传输给财务部门进行账务处理,不仅加快了信息传递的速度,也减少了原来人为沟通传递信息过程中出错的概率,防止了由于原始凭证的不完整和传递不及时而影响固定资产财务账面的增减变化。

4.注重实效,加强投资管理,把好资产入口关

作为单位进行固定资产投资时首先应该正视自身实际状况,科学定位发展目标,创新发展,扩大发展规模,引进高新技术无可厚非,但前提是应该保证相关投资的质量,即投资应能够给单位带来一定的收益,至少应该保证目前财务的运行状态,并对自身将来的长远发展有益,而不应是为了规模的扩大,而盲目投资,甚至致使单位蒙受损失。要执行重大投资的集体讨论和审批制度,重视调研分析,慎重决策,把好资产的入口关,从而确保投资能真正给单位带来效益。

参考文献:

第6篇:内部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内部控制现状局限

内部控制是在内部牵制的基础上,由企业管理人员在经营管理实践中创造、并经过长期理论总结而逐步完善的自我监督和自行调整的体系。它是对传统管理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一项政策性、综合性很强的管理制度,其内部监督和控制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全过程。

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

当前企业内部财务舞弊案、违法违规事件频发,如“三九事件”;2005年下半年,奶业巨头伊利集团掌门人郑俊怀挪用公款案;上市企业创维集团董事局主席黄宏生等。最典型的“中航油事件”等都是现代企业高速发展过程中企业内控失调的典型案例。

本文借鉴朱荣恩等的调查(2005年)的数据,从企业规模角度对内部控制的总体应用效果进行考察。

内部控制的总体应用效果情况(企业规模比较)

总体上看,较大规模的企业,其内部控制总体效果要好于规模较小的企业。调查的样本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总体应用效果“很好”和“较好”的有88家,只占57.9%。总体水平较低,情景堪忧。

二、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局限分析

1.内部控制环境不理想

在现代企业制度中,股东大会和董事会之间,董事会与经理层之间,经理层与一般员工之间都存在着关系。通俗地说,公司治理就是指股东、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之间形成的权责分配、激励与约束、权力制衡关系,其中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最终控制主体,董事会接受股东大会的委托,决定公司的政策方针,对经理层进行监督,监事会则对董事会的行为进行监督,他们各负其责,协调运转。而内部控制是企业董事会及管理层为确保企业财产安全完整、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实现经营管理目标而建立和实施的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措施和程序。

内部控制的辐射面图当前我国很多公司虽在形式上建立了董事会、监事会,聘任了总经理等高级管理人员,但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并未真正落实。在实际操作中存在董事会人员构成不合理,下属机构设置不完备,实际监控不到位、监控作用弱化,并且在具体运作上也存在不少误区:董事会中高管人员等内部董事比例过大,常有实施决策及监控的董事会与从事公司日常经营事务的总经理班子在企业管理中职责重复、“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内部人控制”现象相当普遍,使内部控制制度形式化,从而大大降低了内部控制的效果。

Treaday委员会于2004年颁布全新的COSO报告《企业风险管理——总体框架》(EnterpriseRiskManagement,简称ERM)中指出:董事会既是内部控制的重要因素,也是企业风险管理重要手段,董事会要在企业风险管理方面负总体责任。但目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仅仅限于公司总经理对中层管理人员和其他员工以及公司内部各项具体事务的控制,而把董事会排除在内部控制的主体之外。虽然从内部控制日常运行的过程看,企业管理层是内部控制的主体,但现实中企业所面临的是一个不确定的环境,管理者的工作就是对这些不确定性做出反映,由于这种用头脑进行非程序化工作的特点,管理者的行为变得比普通员工更加难以监督,为了抑制高级管理人员在获取短期利益中的机会主义倾向,及时辨认、防止经理们可能的逾越控制等弄虚作假的行为,董事会应该对内部控制的建立、完善和有效运行负责,通过“不丧失控制的授权”来保证企业有效运行,实现企业的目标。

2.内部控制意识薄弱

在企业中,管理人员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或现实条件的制约,往往容易对内部控制产生误解,忽略企业管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对于企业中的每一个成员来说都是有效的,必须遵守,没有特例,包括制定内部控制的高级管理人员在内。管理者是内部控制的设计者和执行者,对内部控制负最终责任,他们也必须遵守相关规定,不能绕过有关控制制度。内部控制有效与否,与企业领导有直接关系。一些企业之所以内部管理混乱,很大原因是一些领导破坏现行制度,导致职责分离、控制制度失控,宽以待己,严以律人,认为内部控制只针对一般员工,和自己没有关系。事实上,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保证内部控制系统有效运行是管理当局良好地履行对资产委托者的受托经济责任的有效方法。

3.具体环节的设计实施不合理

完善的现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应具有:

(1)全面性,即控制触角涉及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没有控制死角。

(2)可操作性,即事权划分明确,有很强的操作性。

(3)规范性,内部控制要形成科学规范的机制,通过控制,防患于未然。

(4)有效性,内部控制制度的功能可得到有效发挥,有良好的实际效果,而不仅是“贴在墙上,挂在嘴上”。

为了确保制度被贯彻执行,管理当局要制定相应措施和程序,包括授权和批准、职责划分、设计和运用恰当的凭证、恰当的安全措施、独立的检查和评价等。为了保证控制目标的实现,企业必须制定控制政策及程序,并予以执行,管理阶层必须确保其辨认并用以处理风险的行动已经有效落实。

4.组织内部信息沟通不畅

要有效实施内部控制,信息沟通渠道的畅通不可缺少。一个良好的信息系统能确保组织中每个人均清楚地知道其所承担的职责。每位员工都必须了解内部控制制度的相关方面,以及如何生效,在控制制度中所扮演的角色、所担负的责任以及所负责的活动,怎样与他人的工作发生关联等;员工必须知道企业期望他们做出哪些行为,在执行职责时,一旦有非预期的事项发生,除了要注意该事项本身之外,查询、解决导致该事项发生的原因及处理流程。总之,现有的内控制度是否合理,实施的情况如何、存在哪些问题,都要透过这个渠道向实施内控的上层管理机构如实畅通传递,可以有效降低风险的发生。

第7篇:内部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医院 往来账管理 内控制度

随着医院的不断发展张壮大,就诊人次逐年递增,统筹医疗费用垫付金额呈上升趋势,垫付范围也不断扩大,不仅包括市医保患者医疗费,也包括各县区医保农合患者医疗费,这些医疗费是往来款项的主要组成部分,据我了解,目前医院在往来账管理中还缺乏一定的严谨性、科学性。据此,为了促进医院全面发展,我们必须及时构建更加健全的内控制度,加强对医院往来账的管理,积极创设良好经营环境,从而最大限度避免企出现虚增盈利情况,为我院医疗事业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一、医院往来账内控管理中的问题

(一)往来账风险防范意识不足

据调查,医院往来账资金占用大,易引发财务风险的产生,但医院因长时间受到管理体制及管理理念的影响,大部分会计工作者认为做好会计核算工作就是对往来账的管理,不能透过账表上反映的数据意识到往来账中存在的潜在风险。

信用评价分析不及时,在与客户签订协议之前,对客户信誉度未做好充分的市场调查,与客户签订协议后也未制定相应的催收政策,加大了账款不能及时收回的风险。由于医院近年来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患者激增,市场经营风险小,从而导致医院管理者财务风险意识淡薄,如果往来账的潜在风险长久不能意识到,可能会使医院出现资产虚增,收不抵支等现象发生。

(二)往来账金额占资产总额比重较大,且较难控制

我院市医保就诊患者比例达到半数以上,患者出院结算后的统筹医疗费要医院与市医保部门进行结算,医保部门预结算指标下达不及时,造成未结算医疗费累计数额大;同时应收账款的发生额较大,导致医院资产总额较大,从而会传递出错误的会计信息,使债权人误以为权益保障程度很高;另外应收款项比重较大会影响资金的使用效率,影响医院资金使用规划,同时增加了坏账发生的可能性。

综上,都是医院在往来账管理中呈现的各种问题,这些问题都为医院账款管理带来了阻碍,除此之外,由于医院部门对账款管理风险意识不足,未能及时建立有效的预警机制,最终导致账款管理问题层出不穷,不利于医院内控制度的建立。

二、基于医院往来账管理问题如何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综上,我对现阶段医院往来账管理问题进行了分析,从中发现了一些问题,为了健全医院内部控制制度,我们应采取有效策略,如:加强医院管理人员的内控管理意识、加强医疗费用管理、培养高水平的内控管理人员,我将就以下方面进行阐述。

(一)加强管理人员的内控管理意识

首先,医院往来账管理问题,还应从加强管理人员内控意识出发,管理者作为内控工作的实施者,在内控工作开展中的作用至关重要。据此,医院管理人员必须加强内控管理意识,为后续医院内控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此外,管理者要将内控管理工作提升到战略管理的高度,稳步应对新常态经济形势下,医院面对的各种挑战。为顺应时展,医院自身管理水平必须不断提升,树立科学合理的内控管理理念,改善内控管理运行环境,构建一系列有效的管理制度,为医院往来账内控管理工作的开展创造现实条件。其次,管理人员应不断提高自己的风险意识,在风险来临前就必须做好防御准备,做到防范于未然,将风险管理机制应用其中,充分提高医院自身财务风险防御能力,通过这一系列措施来对医院财务风险严格控制,将其降到最低。最后,医院内控工作的开展还必须要求全体员工参与其中,为其开展相关讲座,让他们意识到内控管理工作开展的必要性。

(二)加强医疗费用管理

此外,医院部门还应加大对医疗费用的管理力度,针对大额医疗费用结算不及时问题,医院必须尽快适应这种局面,从其他方面寻找出路,侧重在医院内部管理方面。首先规范医务人员行为,从患者角度出发,为医务人员设定创收指标的同时将医务人员未收回的检查治疗医疗费发生情况与其业务收系起来,强化医务人员的财务风险责任意识,对应收医疗费未收回情况的发生起到一个控制作用,同时制约了医务人员不合理用药情况,不合理检查情况的发生,减轻了患者医疗费负担,改善了医患关系,树立了医院为人民服务的良好形象。其次是对医院内控制度进行完善,为医院内控管理工作的开展打好基础,主要是加大对流动资金的管理力度,将监督机制应用其中,一旦发现不良运行现象必须立即采取措施,以防管理风险的产生。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医院的资产中流动资产所占比重较大,据此医院必须重视对闲置资金的管理,定期考核药品、器械、材料费的资金占用情况,适当投资回报高的项目,同时要保持与流动负债相匹配,使医院资产负债率处于合理的水平。再次是要建立健全财务内控监督体系,医院要结合自身发展特点,设立一个相对独立的监管部门,制定并宣传监督检查制度,使财务人员自觉规范自身行为,同时该部门的主要职能是对医院内部财务活动情况进行实时监督,一旦发现财务风险苗头出现,及时上报给相关人员,一方面促进了我院资金管理效率的提升,同时也为医院内控制度的建设创造了良好环境。除此之外,奖励机制的引用也是不可缺少的,医院领导可制定激励机制来促进员工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的提高,使其工作热情不断高涨。

(三)培养高水平的内控管理人员

在医院内控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作为重要的参与者,其管理行为直接影响内控制度的执行效果,全体员工素质水平的提升最能有效解决当前我国医院内控管理困局,因此要提高员工的职业操守,保证内控制度的严肃性。医院要在内控管理人才培养上投入更多资金,从而促进医院内控管理工作的开展更具科学性。此外,医院在招纳人才时必须采取严格的考核机制,对内控管理人员自身素质水平予以了解,秉着“优胜劣汰”的原则,以防管理风险的出现。除此以外,医院部门对于在职管理人员也不可掉以轻心,管理理念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了新的内涵,过去落后的管理理念已经无法适应于当前医院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据此,医院部门必须加大培训力度,做好继续教育工作,帮助在职管理者掌握新的管理理念及方法,为医院内控管理工作的开展增添一臂之力。与此同时,医院部门还必须将绩效考核制度应用其中,定期对员工工作表现、业绩等方面进行评价,对于表现优秀的员工予以奖励,真正做到“赏罚分明”,以此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充分保障医院内控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结束语

往来账款核算是一项很重要的财务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发生比较频繁,涉及到的往来单位比较多,要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必须不断完善管理工作体系。往来账款的管理与控制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工作,更需要管理者指导监督,各个部门之间相互沟通、密切配合,形成一个合作型管理与控制组织体系。另外为建立有效的内控制度,我们必须加强专业人才的建设,完善内控管理制度,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内控管理工作队伍,为医院的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

[1]许春姬.从医院往来账管理谈内部控制制度[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

第8篇:内部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高校 内部控制 财务管理

高校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面对新的挑战和新的形势,要加强对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高校财务制度作为高校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完善和规范的财务制度可以规范高校的各种经济行为,对于实现高校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校健康、长远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高校的财务管理一定要适应高校的发展要求,根据高校的发展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坚持与时俱进,制定出完善的内部管理系统。

一、对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的分析

(一)提高财务预算执行率原则

高校在对财务管理的过程中,要坚持做好统筹兼顾、优化结构、保障重点的原则,在此基础上还要确保财务收支的平衡。对财务进行科学合理的预算,建立起科学化和精细化的财务预算管理机构;对于学校的发展规划,要根据学校事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学校本身的综合实力科学的制定对于财务的预算,要根据学校本年工作的重点内容和工作方向来制定。在财务预算制定好以后,把预算执行的责任划分到每一个工作部门,加强对财务预算的控制和监督,研究学校出现无预算和财务超支的情况。学校的每一项收入也要纳入财务预算管理,把对财务的预算管理贯穿到每一个经济环节,优化财务管理结构,强化财务管理中预算管理的严谨性。

(二)资源共享原则

高校的资产管理是财务管理工作内容之一,对于资产的管理,高校要建立起专门的资产管理部门,对高校的所有资产进行统一化的管理,建立起新的资产管理体系,运用先进的管理手段,实现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对于学校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要加强保护,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实现资源的共享。

(三)现代化原则

高校在财务管理上,要坚持与时俱进,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现代化的管理知识。高校的各项教学科研活动和管理活动的管理,要制定起科学合理的管理程序和规范化的流程。与此同时,对于网络环境的管理还要建立起多层次的预防体系,确保高校财务的安全。对于重大经济项目的处理,要建立互相监督和互相制约的机制,加强对财务风险的控制。

二、高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规范性的内部管理

就目前而言,我国有关内部控制的管理,主要是针对企业建立起来的,对于高校的内部控制和财务管理的规范还没有制定起专门的管理制度,因此,高校对内部控制和财务的管理缺乏明确的管理规范。大多数高校在财务管理上,都是根据国家对企业制定的内部管理模式进行借鉴的,使得高校实现财务的规范化管理得不到保证。

(二)管理者财务管理意识淡薄

对于内部控制来说,一个单位的内部控制包含多个环节,由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五个环节组成,其中,控制环境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决定了一个单位在面临风险的时候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解决。并且,在这个控制环节中,领导对内部控制的态度和决策是决定单位内部控制环境的关键要素。但就目前来说,我国高校的领导对财务管理还没引起高度的重视,财务管理意识淡薄。

(三)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

高校对于财务的管理,没有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行之有效的财务管理制度,使得高校财务管理的职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不能很好的为学校的财务管理提供决策。在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工作人员没有严格的按照学校财务管理的要求进行管理,在会计核算的方面,也没有进行很好的监督,没有对高校相关的经济业务进行有效的审核,致使财务管理的信息不全面、不可靠。

三、高校内部控制角度下加强财务管理的有效策略

(一)健全财务管理制度

建立起一套健全的内部控制管理机制,是实现财务管理规范化的前提。虽然目前国内还没有制定出专门针对高校内部管理的方案和措施,但是可以借鉴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高校的主管部门可以对其进行参考,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高校内部控制的规范性文件,以便于各个部门各项活动的开展。高校在没有统一的内部管理规范下,要根据高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实际环境,制定出一套可行的内部管理制度,保障高校内部控制和财务管理的严谨性和安全性。同时,还要对工作人员的工作岗位进行明确的划分,明确工作人员的职能和职责,实行责任制管理,把任务落实到个人。

(二)加强对内部控制团队的建设

高校要建立起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体系,就要加强内部控制思想的传输。高校要把内部控制的思想和观念灌输给每一个工作人员,内部控制体系关系到高校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只有把内部控制的观念灌输给高校的每一个人,才会发挥高校内部控制的作用。因此,领导首先要深刻的学习和理解内部控制思想理念,从而才能把内部控制的思想更好的传递给下级。高校的财务人员也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及时的更新自己的知识,加强服务意识和团队意识,树立起高度的责任心。只有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综合能力的培养,才能保证工作人员正常的开展高校的各种财务工作,对财务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

(三)加强财务的预算控制

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是非常琐碎的,要求财务工作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要抓住重点,加强对财务管理的预算控制。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目前国内还没有建立起统一规范的高校内部控制管理体系,高校在财务管理中还存在诸多的问题,需要高校的管理人员不断的探索,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高校发展战略的内部控制系统,加强对高校的财务管理。

参考文献:

第9篇:内部管理制度范文

一、加强内控制度的必要性

企业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是企业管理的“家规家法”依据,也是衡量现代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对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信息披露制度,保障投资者合法权益,并保证资本市场有效运行,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部分企业管理者对内部控制认识不足,以传统经验代替规范化管理措施和手段,有些企业虽然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但在制定环节上还认为内部控制就是对企业经营某个或几个关键点的控制。常见的企业分口管理制度下,企业内部管理形成条块分割,这样的内控制度设计没有渗透到公司的各项业务过程和各个操作环节,没有覆盖到所有的部门和岗位,未能实现立体交叉、多角度、全方位的风险预防监控,使内部控制建设不成体系。同时,一些企业管理人员或对经济活动进行越权干预的现象比较严重,岗位设置及权限、审批程序等重要环节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相背离,这是造成内部控制制度的失效,进而导致舞弊行为的发生、管理信息失真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说,内部控制在企业制度安排中担任内部管理监控的角色,是企业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由此可见,无论是从国家法律规定,还是从企业自身经营管理的需要,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都是非常必要的。

二、内部控制的基本特点

内部控制的基本方式有组织规划、预算控制、授权批准控制和实物控制四种形式。

(一)组织规划控制

即对单位组织机构设置、职务分工的合理性及有效性进行控制。一是组织机构的相互控制。应当使每一项业务的全部处理过程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不是一个部门单独办理,而是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门在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基础上共同完成;二是不相容职务的相互分离。不相容职务的相互分离就是要求那些不相容职务分别由几个人担任,互相监督以减少舞弊或差错发生的风险,如实行钱账分管,账账分管,账物分管等。

(二)预算控制

是对单位各项经济业务编制详细预算或计划,并通过授权,由有关部门对预算或计划执行情况的控制:一是编定的预算应当体现单位经营目标,并明确责权;二是定期及时反馈预算执行信息;三是预算执行中应允许经授权批准对预算调整,以切合单位实际。

(三)授权批准控制

即单位内部部门或职员处理经济业务必须经授权批准方可进行,以防止,保证既定管理方针的执行。授权批准控制包括一般授权与特定授权两种形式。

(四)实物控制

即对单位实物安全所采取的控制措施,主要包括限制接近、定期进进行财产清查。除以上四种基本方式之外,内部控制还包括成本控制、风险控制、审计控制等多种方式。

三、企业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目标、内容及形式上的差异

建立我国的内部控制体系,要充分考虑到中国传统文化等对企业文化、管理者素质、品行等的影响。现行的企业内控制度至少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弊端

(1)内控目标上的差异

现行内控制度的目标,不以经营目标的实现和确定为着眼点,而是重宏观调控目标轻自身管理,重速度和规模轻产品质量和效益。从决策层和各管理部门以及各位员工,都把落实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各项规章作为其业务活动目标,各环节、各部位缺乏沟通和相互联系,对完成企业的经营目标形不成“提供恰当保证”的观念,把内控制度理解成一般的规章制度,理解成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实施国家法律规章的具体细则。与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相差甚远。

(2)内控内容上的差异

现行内控制度的内容,多数对工作纪律和岗位责任制以及奖惩制度要求甚多,对企业组织的任务和目标不明确,管理组织的设计不科学,强调了检查性,忽略了预防性和指导性。因此,使内控制度很难发挥其控制作用,导致内部控制制度流于形式。

(3)内控形式上的差异

由于现行内控制度游离于管理之外,在形式上与管理格格不入,表面文章多,不注重提高内控制度的效率和效果,对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缺少有效控制,因而没有足够的约束力。

(二)内部控制的执行不力及认识上的不足

一是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缺乏应有的认识。领导的管理意识淡薄,不遵守内部控制的规定,不按程序操作,导致内部控制威慑力下降。再加上企业内部控制的具体执行人员责任感不强,造成制度落而不实,有章不循的状况;二是不相容职务未分离。在国有企业中,部门,职务,岗位的设置基本已按照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原则划分。但有的环节较为薄弱,如审计环节,许多企业,审计与财务分离不彻底,内部审计行同虚设。这样极易导致财务部门违法违纪经济活动发生;三是产权关系不明。产权制度改革是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核心,而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关键要看董事会能否充分发挥作用。董事会成员和经理成员高度重叠,使得国有单位产权主体缺位,权责不清,增加了内部控制受益主体的模糊性;四是从业人员素质亟待提高。企业的用人政策直接影响着企业能否吸收有较高能力的人员来执行内部控制制度。因会计员说量不足,素质不高而造成了记账随意,手续不清,差错频繁和会计资料严重失真;有的会计人员违反会计职业道德,不认真行使会计监督职权,甚至为违法违纪活动出谋划策等等。要杜绝账户设置不合理,记录不真实的情况,必须重视对内部控制制度管理人员的选用和培训,提高财会人员的素质。

四、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对策

(一)所有者职能要到位

就政府而言,所期望的是就业和税收,经理人员和工人期望的是工资的多少,而所有者最终承受企业的亏盈。所以,关心企业经营情况和推动企业发展的原动力应当来自于所有者,避免市场风险的约束力也来自所有者。所有者避免经营风险的谨慎和追求经济效益的动机,形成了对企业的约束和激励。因此,所有者职能到位,是强化内控制度建设的重要因素。

(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促使所有者对经营者形成控制和制衡机制,强调不同部门,岗位之间的权责分明,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最大程度上遏制经营者权利滥用。

(三)强化控制环境建设

控制环境是对企业控制的建立和实施有重大影响因素的统称。控制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控制的实施和效果。控制环境的要素包括:员工的正直、职业道德和进取心;企业单位的组织结构;管理部门的经营理念和风险;对企业单位经营实践的各种外部影响;董事会及其专门委员会对特定审计委员会和风险评估委员会的关注和要求。

(四)建立内部牵制制度

是指凡涉及款项和财物收付(发)、结算及登记的任何一项业务,均须由两人或两人以上分工办理,以起到互相制约作用的一种工作制度,如现金、存款支付应由会计主管或授权的人审核批准,出纳付款与记账员登账不能由一人同时担任;出纳不能兼任稽核、做到财务有预算、管理有制度、业务有流程、过程有监督、落实有措施、执行有考核。

(五)加强内部审计制度

企业内部审计具有评价,监督和防范功能。除了帮助提高经营效率,堵赛漏洞,消除隐患,防止并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欺诈舞弊行为,保护企业财产完整外,还可以规范企业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它是一个组织内部对各种经营活动与控制系统的独立评价,以确定既定政策和程序是否得以贯彻,建立的标准是否得以遵循,资源利用是否合理有效,单位经营目标是否实现。它是内部控制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内部控制的一种特殊形式,它独立于会计机构之外,对会计工作实行控制和再监督。

(六)建立信息技术内部控制,强化内控制度实施情况

良好的信息沟通系统是完善公司治理,加强公司控制的载体。因此企业必须建立一个涵盖其全部活动的管理信息系统,并定期对其进行测试,确保其安全可靠。应根据《会计法》的规定及时进行表彰和奖励,并逐步形成常态机制。使内部控制不能成为印在纸上、挂在墙上的空文。建立配套的奖惩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