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语文教学指导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导入语言简练生动新颖,吸引学生学习
生动的语文课堂,离不开好的开题。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颖的开题语言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平铺直叙、平淡刻板、照本宣科的语言,只能使学生失去兴趣,影响教学效果。小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还在发展之中,他们还没有一定的自制能力,如果一节课的导入语不能激起他们的兴趣,这一堂课他们将不会投入很多的注意力。因此,一堂课开课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新知识的教学,生动有趣、富有艺术性的导入,能把学生带入优美的情景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强烈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能自觉、轻松、愉快的去学习新知识,获得新感受。教师在课题的引入时,一定要精心组织语言,巧妙地引入。可以是一个谜语,一首儿歌,一个笑话,一个故事;可以是悬念,是思考,是猜想。小学生的好奇心特别强,一些有趣的贴近生活的话题对他们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这也是引入新课的有效途径。如在教学《匆匆》这一课时,可以这样引:叫同学们计算自己来到这个世界上已经度过了多少个日子导入课题;有的可以利用学生喜欢听故事的形式来引入,如《七颗钻石》一课的导入新课,可以讲故事设计开题。这样,不同教材就选择不同的导入新课方式,学生由不愿学到自愿学,由被动的学习变为主动学,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总之,教师要通过多形式,多渠道的开场白,一下子抓住学生的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语文热情和兴趣。
二、解惑释疑语言具有启发诱导,引导学生深思
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难免不遇到很多难题,尤其是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更不可能都是一帆风顺的,经常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学生的困难,往往就是语文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因此,教师即可抓住时机,运用教学语言巧妙地点拨学生,教给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他们克服困难,解决问题。这种课堂讲授语言主要是对所讲知识的解释、分析和阐发,主要以简明、准确、条理清晰为要。在传统语文教学中,课堂讲授语言是很重要的,在所有教学语言中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表达方式。讲授语言必须简洁精练,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还要生动幽默,具有美感。
三、处理争论问语言画龙点睛,指导学生明了是非
语文课堂上,学生们由于思考问题方式、阅历的不同,彼此的见解自然会不一样,与教材知识发生碰撞,擦出思维的火花,并由此而产生争论,这是好事。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老师不能简单地说,谁的观点对,谁的说法错。要用画龙点睛的语言,让双方争论的问题找到一个合理共振点,让学生豁然开朗,如梦方醒。如在《路旁的橡树》一文的学习中,学生们就为了到底该不该留橡树而发生争论。有的同学认为橡树挡住公路的修建,该砍;有的学生则认为橡树长那么大,多不容易啊!该保护。不同观点的学生在课堂上各抒己见,不可开交。这时,老师便引导性的语言,引导学生:“同学们说的都很有道理,我们一起来看看最后筑路工人怎么做的?他们为什么要那样做呢?”学生便自然引入到后面的学习中去了,自己寻找答案。
四、处理价值取向偏离的语言干错果断、旗帜鲜明,引导学生正确判断
1 注重范读
小学生模仿力很强,教师的范读对于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十分有效。教师范读最大的优点是形神兼备、声情并茂。可以把声音、语气、表情、动作、神态等多种信息直观地传递给学生。学生闻其声,视其人,必然亲其情!范读时机的选择也要恰当,传统教学中,教师授课开始就范读课文,残忍地剥夺了学生创造性学习的权力,尤其是他们自己读书的积极性。我们要充分相信学生对文本的感知能力,在什么时候范读依具体情况而定,可在学生遇到困难不能解决时范读,在学生要求范读时再范读,教师要做到语言准确,富有激情,表情到位,感情到位,真正为学生起到示范作用。教师范读时,也要注意学生的参与。教师范读时,学生可以是静静地聆听;可以是边听边看课本;可以是轻声伴读;也可以是逐句跟读。
2 注重默读
默读能最有效地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效率,能体现终身化学习的需要。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工作已与阅读息息相关,阅读的方式,主要是默读。社会节奏起来越来越快,信息量在迅速扩大,因此,对人的默读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个现代人,必须善于默读,善于广泛吸收知积,善于捕捉各种信息,善于在们读中思考、比较、鉴别,善于精读、略读、泛读、跳读。缺乏默读能力的人,在现代社会是很难立足的。因此,在重视朗读训练的同时,我们丝毫不可忽视默读训练的重要性。
默读能促进学生静心思考,更有效地促进学生摄取信息量。《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建议部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默读最能体现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更能关注学生阅读的个体差异。默读的一般要求是不指读,不出声,一边读,一边思考。由于默读不出声,省去了发音的动作,所以速度快,不互相影响,既保证环境的安静,又有利于集中思考问题,不轻易疲劳。教学实践证实,默读有利于提高阅读速度,平时看书读报,人们往往采用默读的方式。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大量的信息,扩大知识面,养成良好的默读习惯十分重要。
默读,要讲究方法,形成良好的习惯。小学生默读训练的基本方法有:①动眼不动嘴。凡是动嘴的默读不是真默读,而是“默朗读”,那是很难提高默读速度和默读质量的。②边读边想。学会在默读中思考,在默读中分析综合、质疑问难、欣赏评价,是训练有效默读的基本方法。③边读边记。“不动笔墨不读书”,要提倡默读时动笔圈圈、点点、画画、写写,提高思考的质量。④训练“一目十行”地阅读。默读既要会精读,又要会速读。既要“咬文嚼字”,又要“一目十行”。信息时代对速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学生平时的课外阅读也要有一定的速读,“一目十行”的功用已越来越显著。方法的掌握靠反复训练,训练得多了,就可以成为终生受用的习惯。
3 注重朗读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的,其中有三个要素:正确、流利、有感情。此三者相辅相成,互相关联,螺旋提升,缺一不可。
3.1 读的正确。这是指导学生在朗读时应狠抓一个“准”字,所谓“准”,就是发音准,不念错,不任意添字或丢字,每个字的发音要清楚、响亮,而且不能唱读。为了做到发音准确,除适量的齐读外,多给学生提供独立朗读的机会,便于教师辅导,及时纠正学生发音不准确的现象。只有从严要求,持之以恒,才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好课文。
3.2 读的流利。流利地读主要是不断读,不读破句。要做到流利地读,关键在于扩大视觉广度。不仅看一个词读一个词,而且能够嘴里读这个词,眼睛就看下一个词,迅速把几个词联系起来,做到停顿正确。这只能通过多朗读,多练习,才能达到。
3.3 读的有感情。让学生根据教材中人物的特点和内容有感情的去读。朗读能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活动,往往能经于目,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目、耳、口、脑协同活动,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品味文章的文辞美,音韵美,色彩美和情感美,从而达到增强语文情感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学;课外阅读;方法技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8-358-0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不能就书而教书,而是要多形式多途径开展教学,要以教材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参与学习的欲望,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充满激情,自觉地融入到文章描写的情境中,受到熏陶和感染,并养成主动探索的良好思维习惯,变“要我读”为“我要读”,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最终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并伴随人的一生。《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阅读教学,需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技巧,让学生能够自行阅读,能够举一反三,应用于所有的阅读之中。“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我们都知道这句话。阅读能力的培养也是一样的,要想让学生阅读能力能够不断提高,除了在课堂内教给学生方法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课外自主阅读,提升能力。
传统的教学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极为狭窄,仅限于学校、课本、教师这三者之间,因为传统教学片面地认为只需要教师这个传授者,课本这个载体,学校这个场所就足够,从来没有想到要让学生走出去,让学生自主学习更广泛的知识。著名的语文大师吕淑湘老先生曾经说过,他的成功,不仅仅来自于课外,可以说课内得到的只占了30%,而更多的70%受益于课外的阅读。语文学习不能只让学生眼巴巴地看到书本,要让学生看课本外还要看到课外书籍,看到课内,还要看到课外,看到校内,还要看到校外,要让学生的学习渠道不断增多,要让学生多多参加实践,让语文阅读能够与社会紧密结合起来,让语文不再枯燥无味,要变得多姿多彩,充满活力。
如何搞好课外阅读呢?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课外阅读的方法,让学生学会阅读,能够阅读,并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只有对课外阅读有了兴趣,才能提高阅读的效果。当然也不能说有了课外阅读,课内阅读就可有可无,不重要了。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有了课内的阅读“例子”,才能让学生掌握方法,才能让学生带着方法延伸到课外,在课外阅读中拓展、提高。那么课外阅读有哪些方法呢?
一、课外阅读时不仅要精读还要略读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精读与略读相结合,不能只有精读,也不能只有略读,二者各有作用,互为补充。要使课外阅读有时效性,就要让学生在学会精读的同时,还要学生略读,两种方法都不能偏废,都要同等对待。阅读教学中,教师不能越俎代庖,要让学生自由选择,要给学生权利,要敢于放手,让学生根据自己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精读,并要求学生在读的时候要多想多思,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还要他们圈点勾划,让学生牢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的道理,真正做到读有所悟,读有所得。还可以根据学生兴趣不同,组成不同的小组,对不同的内容进行深入的探究学习,在探究中交流学习成果,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共同解决问题。而其他的内容,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开展略读,把这部分内容与精读有要结合起来,达到互补的作用。通过长期的训练,学生就会自觉不自觉地自主选择哪些内容精读,哪些内容略读,就能获取更多的知识和信息。
二、课外阅读时不仅要摘录还要写随感
在指导学生阅读的时候,要让学生把阅读内容中精彩优美的词句、片断摘录下来,积累好词好句好段,为培养良好写作能力打基础,除此之外,还需要在自己深有感触或有话要说的地方要写上自己的内心思想,心理感受等。教师对于学生的这些随感,要认真批改,并进行点评,在点评时表扬为主,建议为辅,激励学生学习积极性。这样就不会让学生产生在阅读中重情节,轻方法的现象,从而提高课外阅读的实效性。为让学生形成长期习惯,教师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让学生自行准备两个笔记本,一个用来摘录,一个用来写随感,写心得体会,教师周周检查,周周批改,周周评讲,表扬做得好的,激励做得一般的,尽量激发学生阅读热情,在班级中形成你追我赶的读书热潮,让学生在增加语言积累的同时,养成动眼、动口、动脑、动手的良好阅读习惯。
三、课外阅读时不仅要欣赏还要质疑
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要随时向学生渗透“不唯书、不唯上”的思想,让学生不能拘泥于书本中,拘泥于先辈的语言中,要有自己的见解,要有自己的思想。在欣赏文章优美词句,学习语言的精炼之处,感悟文章写作方法时,也要敢于质疑问难,对于存在疑问的地方敢于大胆提出来,让大家共同思考,共同讨论。要在欣赏中阅读,要在疑问中阅读,更要在批判中阅读。
四、课外阅读时不仅要诵读还要背诵
我国是具有几千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大国,有许多的文学经典。现在有很多学校都开始流行诵经,就是让学生每天朗诵古今中外的一些名篇、名诗、名段、名言警句。这对于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可以说是大有裨益的。如果能让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能够背诵下来,并深深学生的脑海中,可以说就是两全其美的事情了。这些内容学生背诵下来了,不一定需要现在就理解,就明白,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随着认知的提高,知识的丰富,就会逐步理解,并内化成自身的需要,并成为自己的东西,在需要使用时,就能够随手拈来,活学活用。
关键词 小学 引领 语感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读是学生学习课文的基本方法。少讲多读,精讲细读,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一条原则。在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是学好语文知识的前提。要从“一枝独放到满园春色”,即就是要调动全班学生朗读的好习惯,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句千古名言,验证了古代语文成功的教法。从孔夫子到陶行知这些名人身上我们可以得出他们所教的得意门生在课堂上就喜欢认真朗读课文。在这朗读的过程中,渐渐地增长了知识,陶冶了情操,提高了鉴赏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学生能否了解课文文意,这就要教师充分重视学生的朗读过程,充分发挥朗读教学的作用。那么,怎样才能在教学中指导好学生的朗读呢?
1明确朗读的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对朗读教学非常重视。首先要求学生“能正确使用普通话、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朗读是贯串于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语文教学方法。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从语音、语调和感情方面进行综合考察,从而来检验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教师要注意加强对学生平日朗读的评价,鼓钛生多朗读,增加积累,加深领悟。那么教师在让学生朗读之前首先要布置任务,要让学生带着任务去读,而不是盲目地去读。比如:用普通话、发音准确、语气连贯、把自己读不准的字注音、初读感知、抓重点字词、读出感彩等等。学生在读的同时教师加以引导,调动学生的朗读热情,让学生在朗读中展现自我,张扬个性。
2培养学生不同形式的朗读
由于学生之间存在个性差异,所以学生朗读的形式也是多样化的。作为教学的引导者不能扼杀学生的个性需求,我们要正确的指导和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书。如:同桌赛读、教师示范读、小组比赛读、表演读等等。学生能否读出感情关键取决于情境创设是否得当。那么,教师首先要给学生创设良好的读书氛围,让学生在读课文的同时真正感悟到语言美。如教《老人与海欧》一文,我先放一首歌曲《丹顶鹤的故事》,让学生跟着老师一起轻唱,把学生的感情调动起来。这样,学生在读课文时就能把老人与海鸥的那份感情结合起来,并动情地朗读,教师适时地加以评价和鼓励,充分地尊重学生,使每一个学生在评价过程中领略成功的喜悦。学生通过初读感知,再读领悟,最后我让学生分组比赛读,这样一来,学生就能读出情感。
3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
语言的学习是日积月累的过程,教师要重视和引导学生对好词佳句、精彩句子和片段的积累。要让学生学会读书,在读的同时背诵自己感兴趣的句子,并逐步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读书要做到读中有思考,读中有感悟。特别是低年级,教师要范读引领,要教给学生学会精读、轻读、重读,体验文章的情感变化。丰富学生的说话语言的素材,提高学阅读和表达能力。如教《望天门山》一文时,教师可以根据诗文意境勾画出一幅山水简笔画,教师自己先示范读。如: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教师读完后让学生模仿读。学生的模仿能力最强,很快他们就能读出诗文的语气、语调。就好像自己身临其境一样,让学生反复朗读,感受意境,产生联想,不仅有利于对诗文的理解,也能帮助记忆诗文。
4培养学生语感
一、学生是语文教学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及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比如,在教学《月光曲》一课时,我采取了由学生表演的方式进行教学,课件中准备了优美的钢琴曲。首先,在导入课文之后,我神秘地告诉学生我们今天的课要由他们自己表演出来,但是,这有一个前提,必须是课文读熟读得好的学生才可以竞争小演员。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加上课前的预习,10分钟左右课文已读熟,再由学生推举出来的小演员到前面来。我大概讲一下表演形式。看看学生展现的画面:“盲姑娘”坐在钢琴旁,“哥哥”在做皮鞋,“贝多芬”边散步边夸今晚月色美,当听到“盲姑娘”断断续续的钢琴声又说出了内心的感受。表演时孩子们几乎不看书就说出了书上的内容,而且感情充沛,底下的学生经过同意也会站起来帮助修改台词,增加台词。整篇课文打破了以往学生分段朗读、教师逐段分析的模式,我们教师仅仅充当引导者的身份。
二、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注重更多的教学策略的合理运用
在教学策略中,可采用情景教学策略,充分发挥师生之间的互动性和能动性,还可以采用多元互动的教学策略。在多元互动中,培养锻炼学生积极主动、坦诚地用语言文字与同学交流,还要虚心地接受教师及同学的见解、方法和策略,更应采用赏识激励策略,赏识激励策略适用于每一个学生。
在教学中,有一个学生由于贪玩总是不完成语文作业,开始我采用强制手段,强令他补上,可事与愿违,他却由原来写不完变成根本就一点也不写了。针对此状况,我改变了策略,先是在一段时间内给他留比其他学生少的作业,当他完成部分时,就及时写上鼓励性的评语,完全写对时就给他个“优”,或者在学生面前表扬鼓励他一下,慢慢地他的作业清晰率、准确率都有较大的提高,我便把作业加到与其他学生一样多,他也能完成了。而我的鼓励性评语也运用到了其他学生的身上,其效果出奇的好。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我改变了以往的语文教学方式,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以后我将融入自己在教学中的新的见解,让我的学生在收获更多语文知识的同时,也享受到语文学习的快乐。
【关键词】指导朗读 技巧 形式 情感
朗读,“不仅是照本宣科,还要求对作品内容的正确表达”,“它同时意味着对作品进行解释”。新课标所倡导的“读”是有感情的读,是主动将自己融入作品的美读,是要读出自己的独特体验和真切感受,是要读出自己的个性。
一、重视技巧而非“唯技巧”
朗读的基本要求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其中“有感情”是最高目标。它要求对文本的声音表达能“入情入味”,显示出文本的风格神采。“唯技巧”式朗读指导,是指在朗读指导中只关注重音、停顿、语调、语气等表层技巧对声音表达的要求,而忽略对文本语言内蕴理解的一种机械指导现象。甚至一些老师在朗读指导中形成一种固定的模式:先引导学生思考这一段写了什么景色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再问学生该用怎样的语气、感情去朗读;找到感情基调后,再让学生用这样的语气去朗读。在教学中,适度的技巧指导对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确实大有裨益,也是必要的,但过度以技巧为标尺指导或评价学生的朗读,势必造成学生鹦鹉学舌,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朗读是朗读者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塑造形象,反映生活,说明道理,再现作者思想感情的再创造过程。这一过程就是让文章“复生”过来,赋予文章生命力。让文章“复生”, 教给学生一些技巧是必要的。1、注意朗读的基础要求。首先要忠于作品原貌,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改字,还要在声母、韵母、声调、轻声、儿化、音变以及语句的表达方式方面都要符合普通话语音的规范。2、注意朗读技巧的传授。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实际和学生朗读水平的实际,加强对学生朗读方法的指导,强化朗读技巧的训练,不断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一是从朗读方式上讲,要让学生能通过轻声朗读、放声朗读、诵读等方式训练学生对朗读技巧的感悟。二是从朗读方法上讲,要让学生在朗读中能够注意停顿,声音的轻重、速度和节奏、语调等技巧来领略朗读的妙处,提高朗读的水平。
二、富有形式而非“花架子”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适当的、丰富多样的朗读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保持学生注意力,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朗读的形式应灵活多样,恰到好处。为了让学生获得整体印象,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熏陶和美的享受,或者为了创设某种情景,教师可以对整篇课文或重点段落进行欣赏性范读或指导性范读;为了让学生从不同声调、音色上感知课文,也为了便于大面积检查、了解和训练,对于篇幅较长、自然段较多的课文可由几个人或全班全组接续读;为了诱发想像,体会意境,发展形象思维,对于画面集中、含义深远、语句优美、描写生动的地方或古诗词,可指导学生小声自由朗读;为了提高兴趣,体会人物思想感情,对故事性强或对话多的课文,可进行分角色表情朗读;为了强化记忆,活跃气氛,对于诗歌、警句或精彩的点睛之笔也可以齐读;为了较好地进行朗读训练,做到“先扶后放”,“有扶有放”,刚开始可采用师生相互伴读,有一定基础后,为了提高朗读的效果,采用分人或分组轮读比赛。因材施教,精心设计读的形式,在于学生读熟、读通、读好课文,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然而,有的教师朗读指导偏重于外在的形式,一堂课朗读形式多样花俏,看似很热闹,可仔细听听却发现学生只是单纯地为了读而读,空有形式没有灵魂。
指导学生朗读仅有外在的花架子,乱花渐欲迷人眼是不行的。如何让学生提高朗读质量,需要老师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教师可以让学生转换角色,统整各种感官,进入人物内心,增进角色体验。教材中的每篇课文或多或少地给我们留下一些“空白”,都隐藏在文字背后,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展开想象、表现想象力的舞台。让学生感受最朴实的语言,想象文字描绘的形象,在自己体会的情景中朗读文字,学生想象丰富,朗读自然出色。
一位老师在执教《美丽的西沙群岛》一课的朗读指导片断:
师:你们想不想看到这些鱼?闭上眼睛想!(教师范读,学生想象)。
师:看到了吗?看到鱼模特队了!(放录像看)
师:觉得怎样?
师:我与你有同感,作者写的惟妙惟肖,这就是语言文字的魅力!(教师激情引读。)
……
师:现在你就是摄影记者,带着摄像机,你抓拍到了什么?读给大家听听。
在阅读教学中,老师善于运用情境创设法,将学生引入情境,借助朗读,去想像,去体会,去理解,去表达,使朗读达到语言与语境的融合,情感与情理的结合,体会与表达的结合,情思与情趣的一体。老师用听、看、抓拍等手段,创设情境使学生在朗读中达到了情境想像还原的真实,语言理解体会的准确,感情体会表达的得体,达到了以境促朗读,促理解,促感悟的多重目标,可谓一举多得。朗读时形式的运用应有效地为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课文情感服务,只有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的朗读,才能算得上真正领略了课文的“青山绿水”、“无限风光”。否则形式就成了“花架子”,朗读指导成了“空中楼阁”。
语文不是无情物,字词句读都是诗。作者的情感表达常常隐藏于文字深处。因此,语文教学要想让学生真情流淌,就必须让学生读懂、读通、读深,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与文本对话、交流。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让我们在交给学生“鱼”的同时,别忘了指导学生潜修“渔艺”。
参考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朗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滋养学生心灵的重要手段之一,所以朗读教学要有成效。教师如何对学生的朗读进行必要的指导?我们要结合讲读课文的过程,在学生理解过程中来指导朗读训练。只有当学生理解了课文,才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反之,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又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朗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它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美、情操美、情感美,我们应充分发挥朗读的作用,努力优化朗读教学的方法,提高学生朗读水平,从而更好的为语文教学服务。
1.目前小学各年级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时间不够充足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教学中,给学生的朗读时间一般不足10分钟,多数时间用在了讲解上了,匆忙的朗读训练达不到朗读的效果。所以,要求学生在预习中,先读准生字词,然后在实际教学中,再给足时间充分的朗读,使学生在朗读中交流、感悟,最后教师再做适当的点拨。
1.2 目的不够明确教学中,老师让学生自由朗读,没有提出相关的要求,朗读过程中没有给予朗读指导,学生读后没有进行点评,学生读只是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用心程度不够,只是小和尚念经,事倍功半,导致学生对朗读缺乏目的性。
1.3 朗读人群相对固定课堂上老师不管是检查朗读,还是示范朗读训练,习惯性的提问几个优生,他们虽然读得好,但几个人读来读去,把大部分同学当作了听众,造成的结果是多数学生得不到朗读练习的机会,朗读教学质量落不到大多数学生身上。
1.4 教师指导不够教师指导朗读时出现重声音形式不重内心体验的现象,不注重语言的内涵,就会忽略了朗读的表情达意的感知,学生遇到感情比较强烈的句子都读重音,不懂得抑扬顿挫。还有对学生的朗读缺乏指导读长句、读排比句的停顿技巧,造成学生把长句读破现象。
2.通过各种渠道练习,切实提高朗读教学的水平
2.1 进行读的训练。《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几经修订都无一例外地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第一位的基本要求。怎样才能达到要求呢?
2.1.1 提高范读的利用率。教师的示范朗读十分重要,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感情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和发展的,我们要利用这一规律将孩子拉到课文中来。引导学生"入境"的方法很多,如示范法、描述法、回忆法、音像法、看图法、创设情境法等。最常用的是示范法,即通过教师的范读来让学生感受。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篇章生动感人,词句优美。教这类文章前如能激起学生的情感,使之产生共鸣,对学好课文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这篇课文时,教师用低沉的音调加之音乐的配合,学生一定会为之所动,这样学起课文来,师教得轻松,生也愿意学,师生互动何乐而不为呢。
2.1.2 要指导学生读到位。就是在指导学生读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将字音读准,声调读对,注意文中的音变现象,读句或段的感情要读到位等等。还要根据课文的基调读出轻重缓急的变化,进行感情停顿变化的处理。"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十里长街送总理》)如果指导学生将"焦急"、"耐心"这两个词读的低缓、凝重,来体会人们对总理的崇敬和爱戴,将会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2.1.3 要训练学生边读边想。边读边想是指学生"在阅读的同时能够思考,在思考的同时能够阅读。"这样的阅读基本功必须经过训练才能达到。宋代朱熹说:"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心到最急"。这里的"心到"就是强调阅读过程中"想"的重要性。
2.1.4 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除了训练学生读到位、边读边想外,还要善于发现纠正学生读不良读书习惯,指导学生在读的过程中适当的圈画,以把握阅读内容的重点,要让学生熟悉了解并会运用速读、跳读、略读、精读等多种读法,并逐步学会根据自己的阅读需去选择不同的读法,。总之,学生"读"的良好习惯养成了必将受益终生。
2.2 分角色表演朗读,借助人物动作、对话感悟理解课文。分角色表演朗读能激发孩子们的朗读兴趣,通过进入角色,使他们把心中的情与文中的人和事融为一体,读出各种人物的喜怒、凶善,读者绘声绘色,听者身临其境。
2.3 身临其境的配乐朗读。音乐往往能使人在一定的气氛中得到情感的熏陶和神悟。小学语文类型不一,如果能针对不同类型的课文内容,选择与各自朗读基调相宜的音乐进行配乐朗读,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开国大典》指导过程:孩子们,假如你就是中央电视台的首席播音员,要向全国人民介绍开国大典的盛况,你准备怎么读?此时响起雄浑激荡的《红旗颂》,孩子们放声朗读,一个个专注投入,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在乐曲与朗读的交汇中沸腾。
2.4 利用范读,指导朗读。范读是指导学生读好课文,理解内容,提高朗读能力的有效方法。精彩的范读把"文章中的神情理趣,在声调里曲曲地传达出来"。这样的范读语言清晰,委婉悦耳,可以抓住学生的"心"。激发学生的"情",点燃学生的"趣",活跃学生的"思",发展学生的"智",给人以美的熏陶,学的榜样,范读应该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不要机械地模仿,以免造成动嘴不动脑的后果。
【关键词】语文教学;语文教学生活化;教学质量
为密切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语文课程标准》此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1]。在此,语文素养是指能适应生活需要、整合的、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综合素养。既为综合素养,切不可将语文教学脱离生活的大背景。教学的生活化的理念应至始至终地贯穿于教学中,让教学贴近生活。为此,越来越多的老师关注语文教学的生活化,即:老师将生活内容融入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并以此为图式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感悟人生。小学语文教学的生活化不仅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文本内容,同时更好地感受课文的潜在价值。以生活为背景的教学也使得学生懂得生活的意义并主动创造生活的价值。
一、生活对语文教学的意义
生活为教学提供正确的导向: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如何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能自主学习和实践,在主动参与实践中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此,引导学生体验生活成为语文教学的方法之一。老师引导学生在掌握课本知识的前提下跳出书本,观察和体验生活,并在生活中通过和同学合作学习的方式掌握与课本内容相关的知识;生活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新课标中提到的“综合性”学习,要求学生建立语文与其它学科的联系,并将所学的各科知识充分利用到生活当中,同时在社会的大环境下学语文并学以致用。生活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学生体验之后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实现课堂教学和生活运用的统一,学生可以运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生活为老师提供更大的挑战:基础教育改革改变了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也改变了老师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会产生许多无法预见的问题,这对老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生活化教学,老师也需要不断学习以便于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帮助。
二、语文教学生活化的策略
1.以家庭为基地的语文教学生活化
家庭是儿童学习语文的重要场所,父母是儿童学习的启蒙教师。在家庭这个大环境中,学生可以通过父母的对话获得很多知识。由于父母职业和认知的不同,造成了每个学生家庭都有不同的特点。老师要想实现语文教学的生活化,必须充分抓住每个学生家庭的特色,并以此设计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语文教学。例如:有的学生家长是老师,则可以让他写一段学校的情况简介;有的学生家长是医生,则可以让他写一则如何预防感冒的健康手册;有的学生家长是做生意的,则可以让他设计一条广告语。如此设计出的学习任务不仅让学生有话可说,更让家长加入了孩子学习的过程。全家合力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既让学生掌握了所学知识、增长了课外知识,同时让学生感受到家庭合作学习的气氛,增加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2.语文课堂教学的生活化
最好的教育素材莫过于生活,学生周围发生的事件都具有教育意义。正如建构主义强调的:教育应该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进行。在课堂导入环节时,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经常以学生在生活中非常熟悉的情境作铺垫来帮助学生理解。在文本教学中,老师可以依据文本内容的特点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综合性活动如记者、推销员、解说员、明星等角色扮演使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如在教授三年级《我爱故乡的杨梅》一课时,我启发学生运用自己熟知的描绘方法将自己最喜欢的水果向同学描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非常高,也非常具有想象力和创造性。通过语文教学与生活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巩固了知识、掌握了技能,又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是激发了学生的潜力。
3.社会中的语文教学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学要建立好课堂内与课堂外的联系、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会等一切教育资源,开拓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机会。作为老师,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习语文,更要引导学生应用语文。如清明参观列士纪念馆时,可以让学生尝试做导游;老师可以让学生注意街边广告标语、通知,纠正其中的错别字;老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留心电视上的广告用语中的谐音字等。只要有心学,身边处处是真实的教学素材。学生还能在这些活动感受到语文的用处,同时也在使用语文的过程中加强对所学知识的巩固。
小学语文教学的生活化充分体现了生活中时时有语文、处处有语文的事实,也使学生在学习语文、应用语文的过程中加深了对语文学习重要性的认识。语文教学不应仅局限于课本的教学,它是一个开放、灵活的空间,正所谓“一切生活皆语文”。因此,我们应改变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式,丰富、多样地开展小学语文教学,真正做到“语文生活化”:让学生在语文中理解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参考文献:
[1]《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01. 6
[2]中国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邬青松.语文教学生活化的有效途径[J].小学生之友, 2009(9): 41
关键字:小学语文 教学 改革 创新
进入二十一世纪,对人才的要求更加提高,这必然给中国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适合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成为了学校实施教育的一个导向标,小学生正处于一个社会化的早期,不少的习惯都是这一阶段培养的,且可能是伴随其一身的习惯,因而该阶段的语文教学承担着培养学习良好行为习惯的使命,好的语文教育方法势必会对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发挥作用,为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小学语文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语言是人们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而语文课程是人们学习运用语言的重要途径,小学语文则更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基础课程,对于他们终身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都有很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是起到辅助其他科目学习的作用,另一方面是更好帮助学生的社会化。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正确运用鼓励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及整体素质的提高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鼓励教学法就是通过学校、特别是教师对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取得的进步和成果及时给予肯定、加以鼓励,借以激发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掌握主动,灵活、正确地运用鼓励方法辅助教学。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教师备课不精细,被动打无把握仗。备课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是对知识的自我转化、改造、创造的过程:是教师对教材重新思维的过程。如果不了解大纲,不了解学生和教法,在备课时漫无边际、没有中心,大面积地抓,以至于繁而不精,或是手中一本“教案设计”,照此实施于课常教学,学生就容易陷入机械、被动,枯燥、乏味的困境,这样教师就收不到良好的课堂效果。
其次,教师教学死板,忽视学生的能力培养。生活中经常听到不少教师抱怨:“这群学生太笨了,我反来复去讲多遍,他就是回答不出。甚至把答案抄在黑板上背,可是一到考试又不会做了。”在当前还以分数衡量学生的能力。教师们只有想尽办法给学生们加油,但往往偏重于指导学生念读、练写,把答案写在黑板上记死。这样做,学生在考试时碰到同样的题目能获得较高的考分,但如果题目稍一变动,就只有咬笔杆了。他们回答问题时往往是语无伦次,条理不清,或不知所云,这是不利于学生智力发展的。
最后、教师课堂不负责任,课内损失课外补。早就提倡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由于教学方法欠佳,往往是教师耗尽了汗水,费力又无收获。往往是教师忙于抄教案备查。把宝贵的时间全用在了应付检查上。有时连教材都没有翻阅一下。一堂课下来,眉毛胡子一把抓学生没学到什么东西,于是作业发下来不合格的通通留在学校“照学堂”。
三、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方向
1.引入兴趣教学法。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效果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学习的兴趣,就没有学习的自觉性,也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尤其是处于小学阶段的孩子,特别是身处乡镇类稍微靠底层一些的学生,教学设备不是很完备,在教学方法上更需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培养学习兴趣。作为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善于把学生的间接兴趣引到事物或行动本身引起的直接兴趣上。小学语文兴趣教学法包括:导语激趣法、设疑激趣法、活动调趣法、想象激趣法、板书引趣法,有机结合这些方法,激起学生的兴趣,在轻松中完成教与学的过程。
2.合理使用鼓励教学法。鼓励教学法可以分为三方面:一、重视鼓励性语言的应用,少批评、多肯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并及时加以肯定和鼓励,使其取得更大的进步,而对于学生缺点和错误.则需要教师认真分析其中的原因.正确加以引导,尽量少地批评学生;二、鼓励学生开动脑筋主动思考问题,培养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素质,它小仅是智力特征.更是一种精神状态。创新能力的培养足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小学语文教师只有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使他们得到真才实学;三、批改作业时多用鼓励性评语作业是反映学生学习效果的窗口,而教师批改作业时的评语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认可和评价。
3.适度把握课堂提问法。教学实践发现:教师如果提问得当,就会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反之,则会阻碍学生思维的发展,影响教学效果。因而小学语文课堂提问应该注意如下方面:首先,课堂提问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标强调教学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课堂提问应体现问题的多元性,根据教材特点、学生喜好、答案要求进行设计,保证学生对问题的兴趣,以便更好实现教学目的;再次,课堂提问应把握好提问的“度”。把握好所提问题的难易程“度”和把握好提问时间的“度”,教育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的认识能力是沿着一定的层次进行的,即识记、领会、应用、创造等几个层次,由简单到复杂,层层递进,以便逐步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最后,课堂提问应该具有创新性,考虑到是否有助于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提出具备一定难度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同时要注意尊重和保护学生“幼稚”的思维,小学生没有成人那么多的生活经验.还没有形成定向思维,因此在成人看来.他们常常会有一些“幼稚”的思维,老师要保护好小学生的自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