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生婚恋观调查报告范文

大学生婚恋观调查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婚恋观调查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学生婚恋观调查报告

第1篇:大学生婚恋观调查报告范文

一、调查对象

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通过对河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等9所省属重点本科、普通本科和高职专科院校2640名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2464份,有效率为93.3%。其中男生占45.3%,女生占54.7%;一年级学生占17.5%,二年级学生占34.7%,三年级学生占28.2%,四年级学生占19.6%;本科生占68.3%,专科生占31.7%。

二、调查结果

(一) 男女大学生恋爱基本情况

有26.9%的男生和43.7%的女生正在谈恋爱;有13.4%的男生和29.1%的女生谈过恋爱,但现在已经分手了;有17.8%的男生和11.7%的女生正准备谈恋爱;有17.5%的男生和25.9%的女生在大学期间不准备谈恋爱。

(二) 男女大学生婚恋年龄比较

1.初恋时间比较。13.0%的男生和5.7%的女生的初恋时间为初中阶段,且男生高于女生。初恋时间始于高中阶段的男女大学生没有区别,分别占23.3%和21.4%。而在大学一年级女生开始谈恋爱的比例比男生高出5个百分点,而在其他学龄段没有区别。

2.理想恋爱时间比较。有30.9%的男生和34.1%的女生认为最理想的谈恋爱时间应该是在参加工作以后,处于第二位的是在大学二年级,男生占26.2%,女生占26%,而认为在其它时间比较理想的较少。

3.理想结婚年龄比较。男生的理想结婚年龄平均为26.7岁,女生的理想结婚年龄平均为27.0岁。但是男女生的理想结婚年龄范围都比较大,介于法定结婚年龄与40岁之间,个别人选择在40岁以后结婚,个体之间的差异比较大。

4.与配偶最理想的年龄差比较。有近一半的男生和女生都认为与配偶最理想的年龄差为男生比女生大3岁以内,还有25.6%男生和15.9%的女生认为男女年龄相差3岁以内即可,对年龄没有要求的男生占6.1%,女生占4.2%,但最不能让人接受的是女生比男生大3岁以上。

(三)男女大学生恋爱动机比较

男女大学生的恋爱动机多种多样,虽有一定的差别,但主流是好的,有44.8%的男生和50.5%的女生恋爱的主要目的是寻找爱情,建立家庭。但有6.4%的男生谈恋爱是为了满足个人生理的需要;有21.2%的男生和10.6%的女生是为了寻求刺激、摆脱孤独;有8.4%的男生和7.1%的女生是为了积累经验;有17.2%的男生和23.5%的女生是为了证明个人的价值等不正确的动机。

(四)男女大学生择偶标准比较

男女大学生择偶标准既有共同之处,又有较大的差别,他们首先都看重对方的人品,在回答问卷时有47.1%的男生和54.5%的女生选择了“首先考虑对方的人品”。在其次考虑的因素中男女生有了显著的差异,男生看重的是对方的相貌,而女生看重的是对方的能力,第三考虑的都是孝敬父母及个人修养。对于男生的家庭背景、经济条件、学历、身高、性格、事业心等女生也比较看重,但不是主要因素,而男生对于女生的性格、性感及温柔贤惠情况比较看重。

(五)男女大学生恋爱道德观比较

男女大学生在恋爱道德观上表现出极大的相似,有一半的男女大学生认为三角恋和多角恋是不道德行为,应尽快选择一个;有35%左右的男生或女生认为恋爱自由,无须指责,而有15%左右的男生和女生认为这是正常现象,可以优中选优或者是更刺激能满足自己的多种需要。对于婚外恋有23.9%的男生和15.7%的女生选择了“只要不破坏家庭,是可以接受的”。而对于在恋爱期间发生过性关系的,只有11.4%的男生和15.5%的女生认为一定要结婚。

(六)男女大学生性观念比较

男女大学生对婚前和同居问题表现出极大的宽容和理解,85%以上的男生表现出更大的开放性和主动性,认为“只要双方相爱,婚前是可以理解和宽容的;很正常的,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完全是个人行为,无需别人指责”,而女生持这种态度的也占70%左右。男生对恋人对自己的性暗示和性要求表现出积极的态度,而女生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虽然处于被动状态,但在某种程度上迎合了对方或处于默认状态。传统的观在大学生的思想中已经淡化,大部分人能够接受自己的恋人或配偶曾经和他(她)人有过的。

(七)对取消禁止大学生在校期间结婚规定的态度比较

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取消了禁止在校大学生结婚的有关规定,对于这一举措,男女大学生普遍认为体现了人类社会的进步,表明了国家对大学生更加尊重,深知这并不是提倡在校大学生结婚,这种思想是正确的。但对在校期间大学生结婚的态度上,男生赞成结婚的要比女生高出7个百分点,分别为13.0%和6. 2%,而有45%左右的男女大学生都选择了顺其自然。而在问及是否选择在大学期间结婚时,有1.4%的男生和0.5%的女生选择了肯定会结婚,绝对不会结婚的男生占52.3%,女生占70.9%。

三、结论

男女大学生在婚恋时间和恋爱的动机上存在许多共性,表现出早恋的倾向和爱动机多元化,理想的结婚年龄均为27岁,理想的年龄差为男比女大3岁以内。男女大学生的择偶标准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很大的区别,人品是男女生首先看重的,其次男生看重的是女生的相貌,女生看重的是男生的能力,排在第三位的是孝敬父母。男女大学生的婚恋道德观有一定的问题,有大半学生对三角恋和多角恋比较认同,甚至认为是正常现象,对于婚外恋有20%左右的男女大学生表示不破坏家庭是可以接受的。男女大学生的两性观念比较开放,且男生比女生表现出更大的宽容性和主动性,大部分人能够接受自己的恋人或配偶曾经和他(她)人有过的。

参考文献:

1.杜林,风笑天.婚恋观和恋爱现状: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的比较研究[J].青年探索,2006(2).

2.唐昆雄,贾付强.当代大学生婚恋观价值观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贵州大学生婚恋价值观的调查分析[J].湖北社会科学,2007(12).

3.郑夕春.当代大学生性观念与性道德调查报告[J].中国青年研究,2005(9).

第2篇:大学生婚恋观调查报告范文

【关键词】符号互动论;90后大学生;婚恋观

一、相关研究

国外学者主要从三个角度解读大学生婚恋观:一是大学生对高校婚恋的支持态度;Knox & Zusman 认为,高校中大学生恋爱是很普遍的现象,国外大学生对大学期间恋爱呈现支持态度。Paige・D・Martin的研究显示,国外大学生对于婚姻的态度很积极,他们认为婚姻是一生的责任并对不良婚姻持否定态度。二是从性观念探究婚恋观的开放程度,研究显示无论是从态度还是从行为上,大学生对待婚前都比以往更加开放。三是重点考察了大学生婚恋观的影响因素。Feigenbaum 等人认为,家庭结构(是完整的还是破损的)、个体性别、年龄、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方式,父母的交流方式都会影响青少年的性态度及。Deniz Gokengin 认为,婚姻观及性观念与上个体的性别、社会经济地位和受教育年限等显著相关。

国内学者对大学生婚恋观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视角展开:一是通过调查大学生恋爱态度和恋爱动机来探讨大学生对恋爱和婚姻关系的态度;二是大学生恋爱行为和性观念研究,他们认为恋爱中非常普遍,性观念越来越开放、多元;三是大学生婚恋观的影响因素研究,他们认为个人素质、社会、家庭等因素对大学生婚恋观的形塑产生重要影响。

上述研究成果初步探索了大学生婚恋状况和影响因素,对本研究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但以往研究忽视了大学生婚恋观形塑过程心理和外在结构性因素的相互影响过程;以往结构性因素解析更多将大学生看作是观念的受体,忽视了他们婚恋观形成过程的互动影响,运用符号互动理论解释这种互动。

二、概念界定

(一)“90后”

“90 后”是指 1990 年 1 月 1 日至 1999 年 12 月 31 日出生的一代中国公民。这代人出生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取得了显著成效。由于受到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90 后”独生子女较多。

(二)婚恋观

婚恋观是指人们对恋爱、婚姻及性的基本看法,是价值观在婚姻、恋爱问题上的体现,属于家庭道德和社会公德的重要内容。它回答了为什么恋爱、选择什么样的恋爱对象以及怎样追求爱情的问题。

(三)符号互动论

符号互动论是侧重于从心理学角度研究社会的社会学理论流派。这一理论认为,社会是有互动着的个人构成的,对于诸种社会现象的解释只能从这种互动中寻找。互动着的个人构成了团体和社会,在社会中互动着的个人的价值观形成根据不同的情境发生变化,存在不同的符号意义。符号互动论代表人物米德从符号互动的角度来解释和分析人群群体的价值观,也借此理论研究价值观形成和发展以及影响因素之间的互动关联关系。因此,借助于“符号”和“互动”等概念,以米德为首的符号互动论流派社会学家与价值观的形成进行对话,试图在符号互动论和价值观形成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三、90后大学生婚恋观特点

(一)恋爱动机多样

90后大学生在恋爱动机上更加多样化,追求各个方面的满足。寻找人生伴侣、打发无聊时光、受周围同学影响等因素都可能让90后大学生进行恋爱。恋爱不仅仅满足了某一方面的需要,同时可以满足各个方面的需要,得到心理慰藉。

(二)择偶标准更注重个人能力

在中国,“门当户对”一直是人们择偶所遵循的主要标准,曾在《生育制度》中提及“门当户对”的标准。90 后大学生更加注重对方的品行和能力,更加注重精神生活,追求高层次的恋情。当代大学生的择偶标准越来越看重内在涵养,轻外在表现;重个人素质,轻家庭条件。这种更加重视个人能力的择偶观充分反映出当代大学生在婚恋价值观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自尊自信的现代意识。

(三)婚恋观和性观念趋于开放

随着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加快,大学生的婚恋观已发生了很大转变,并表现出婚恋观趋向开放,传统伦理道德观日趋淡化的倾向。90后大学生对于是否谈恋爱、结婚年龄、裸婚、离婚问题逐渐理性化,认为可以接受的居多。从这一结果看来,随着大学生身心的成熟及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对待婚姻的理性程度也越来越高。

大学生的性观念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大部分“90后”大学生对于婚前、婚前同居等非婚持宽容态度,对于同性恋、婚外恋等现象大多持无所谓的态度,性观念开放,两性关系趋于宽容化。

四、90后大学生婚恋观形成机理分析

将影响90后群体婚恋观的因素根据生态系统分布和符号互动信息流通的程度进行分析(如图),图中圆弧面积代表该因素的影响程度,虚线单箭头表示单向弱互动,实线双箭头表示双向强互动,对90后大学生的婚恋观形成机理展开分析:

(一)大众传媒是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

人类交往是通过有意义的符号互动形成的,大众传媒通过语言文字影像等符号与受众进行互动,大众传媒通过社会符号的塑造向人们提供各种“社会模特”供人们进行模仿,影响受众的心理和思想状况。

(二)同辈群体是最亲密的影响群体

人们在交往过程中采纳他人的态度、扮演某种角色,以此来调整自己的行为。“90 后”大学生在独立、有主见的同时,也喜欢模仿身边的朋友,希望得到他们的认可。大学校园中的住宿制,使得朋友和同伴成了他们身边最亲近的人。

(三)学校管理手段相对弱化

人们通过学习意义和符号去锻炼思考能力,开展互动。在婚恋观教育方面,“90 后”大学生没有或很少受到系统的学校教育。

(四)家庭的影响力不断降低

家庭是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场所。符号互动论认为家庭与社会、家庭汇总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象征性的行为来沟通的,强调(符号)沟通方式在家庭关系中的重要作用。父母自身社会化过程中缺失性教育角色功能,对子女的婚恋等方面有着偏差引导。

由于对于90后大学生来说,其自身与各影响处于共同生态系统圈内,各因素间都有着或强或弱的符号互动,正是这些影响因素之间存在的互动和性格塑造等的流通信息,影响着90后的婚姻观以及主体社会化程度。

五、结论与讨论

(一)主要结论

第一,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大众传媒对90后大学生的婚恋观有一定的影响,这几种因素也存在影响强度的不同。其中大众传媒的波及面和影响面最为广阔,影响力最强。其次是同辈群体,学校、家庭的影响力在逐步减弱;第二,大学生群体的婚恋观反过来对家庭、学校、大众传媒也产生一定影响,家庭和学校的婚恋观教育在不断变化着,大众传媒所传播的信息也跟随90后大学生群体的婚恋观有所调整;第三,大众传媒、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和大学生个体因素之间存在相互关系。各个影响因素之间存在影响和互动,每个因素都受周围其他因素的影响,不断进行调整和变化;第四,大学生的婚恋观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符号根据不同的情境产生不同的意义,婚恋观也会根据不同的时间和空间情境发生意义上的变化。婚恋观发展由过去的注重政治因素到改革开放后注重物质财富再到现在的注重能力和精神层面,主导价值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不断发生变化。90后大学生的婚恋观在这一时期的特点在下一个时期也会发生变化,在不同的情境条件下也会呈现不同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新的形塑。

(二)对以后相关研究的展望

符号互动论强调两个问题――社会化和社会互动,社会化主要关注个体是怎样逐渐变得具有社会性,人类是怎样获得和内化行为模式、思考方式以及对所处社会和文化的感知的。社会互动是社会化本身和生活的所有方面的基础,关注互动中符号的重要性,自我与他人的联系,以及个体与团体之间的社会互换。本文中运用符号互动论中米德的相关理论观点,对于价值观形成的阐释不够完整,加之笔者个人能力不足,所以还存在许多需要修改和完善之处。

参考文献

[1] [美]莎伦・布雷姆.亲密关系(第3版)[M].郭辉,肖斌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

[2] [美]鲁思华莱士[英]艾莉森沃尔夫,刘少杰译.当代社会学理论――对古典理论的扩展(第六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3] 潘星容.关于当代大学生婚恋观调查报告[J].宁夏社会科学,2013(1):176.

[4] 张凯等.大众传媒背景下90后大学生婚恋观的调查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2(2):152-153.

[5] 滕立新.当代中国大学生婚恋现状及对策探究[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0):94-96.

[6] [美]乔治・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M].赵月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7] 李煜,徐安琪.婚姻市场中的青年择偶[J].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

[8] 左红梅.当代大学生婚恋存在的问题及教育对策[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11).

[9] 施爱民,苗青.论大学生婚恋教育素质的培育[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9(9).

[10] 许龙,厉成辉.大众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婚恋指导课程初探[J].科教导刊,2012(16).

[11] 邓然.“90后”大学生群体特征调研[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10,(3).

第3篇:大学生婚恋观调查报告范文

关键词:EPS;社会调查方法;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5C-0011-05

《社会调查方法》是社会工作专业的核心课程,在社会工作专业培养目标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这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技术性课程,一般在第三个学期开设。《社会学基础》是其最为重要的一门先修课程,《社会调查方法》的学习既为先修课程知识的运用提供信息收集与分析手段,又为后续课程提供需求调研基础性知识与分析方法。因此,该课程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该课程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社会调查的一般程序与具体操作方法,培养学生社会调查和分析能力,进而提高学生收集、处理、分析与利用信息的能力。本课程秉持富有社会工作专业特质的EPS的教学理念,强调“做中学、学中做”,核心是以岗位能力获取为目标,并基于实务过程设计课程内容。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通过真实的社会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调查实务能力。

一、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到的结果,即学生在学习某门课程后,在知识、技能、素质等方面应该达到的状态。它是课程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基于任务驱动和实务导向的《社会调查方法》课程要达成三个教学目标,具体如下:

(一)知识目标

《社会调查方法》具体知识目标为:掌握社会调查的基本要素和主要特征;掌握选择调查课题的标准、途径和方法;掌握抽样的主要方法;能够运用文献法、问卷法和访谈法实施社会调查;掌握调查方案、问卷设计、访谈提纲、调查报告的主要架构与特点;掌握基本的资料统计与分析方法。

(二)能力目标

《社会调查方法》突出任务导向,通过把学生卷入社会调查过程体系,让其在完成具体调查课题中掌握技能。具体能力目标包括:能够设计出满足调查实际需要的调查方案、访谈提纲、调查问卷;能够实施具体的社会调查;能够进行资料统计与分析;能够撰写应用性调查报告;能够根据调查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对策或建议。

(三)职业素养目标

在组建项目团队、选择调查课题、设计调查问卷、开展实地调查、撰写调查报告等一系列实践过程中,促进职业技能、人文素养、职业精神融为一体。主要涵盖三个方面的职业素养目标: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内化公正、平等、接纳、尊重等专业价值观;提高学生交流沟通能力与组织协调能力,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塑造学生规范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服务对象认真负责的职业操守。

二、教学思想――EPS模式

EPS模式率先由香港城市大学资深社会工作教育专家甘炳光博士提出,它综合运用富有社会工作专业特色的Empowerment(增能)、Participation(参与)以及Strengths perspective(优势视角)三个重要的概念。

增能(E)是指获取或发展个人的权力或能力感,是消除个人对自己负面评价、增加自我价值以及充实自我能力的感觉。本课程通过课堂任务训练使学生掌握有关社会调查方法的基本程序和相关知识,再通过大量实例的训练和学生课外实践,使学生掌握专业的方法并能熟练运用,提升其专业能力和专业自信,使得学生在整个社会调查过程中持续增能。比如,在讲授“选择调查课题”这一章节时,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在学校的生活与思考,选择一个合适的调查课题。同学们就选取了兼职状况、课外阅读状况、消费状况等课题,随后开展调查,完成调查报告,并呈给院系和职能部门领导审阅。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得到了创造更新和表现自我的机会,实质参与了学校管理,显示了自己的个性特征,发挥了个人应有的作用,体现了个人的价值,也为改善学校风气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从而更增强了他们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自求发展的信心。

参与(P)即强调学生不是教学的跟随者,也不是执行者,而是教学的合作伙伴,可以参与教学活动的策划与决定,有选择及决定权。在本课程中,通过鼓励、引导等充分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把学生切实放在教学活动的主置。从项目团队组建到调查课题选择,从概念操作化到问卷设计,从课外实地调查到个案访谈,从统计分析到撰写调查报告,都力求每一位学生充分参与。通过参与让学生了解一些弱势群体的社会处境,了解其中的同龄人的境遇,内化个人价值、尊重、接纳、公正等社会工作价值理念。这还培养了学生的平等意识,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平等的真谛,关注弱势群体,主动帮助弱势群体。

优势视角(S)即相信人会继续成长并有发展潜能,不要只看到学生的问题、需要、限制及不足,要多强调他们的长处及优势。学生不只会带来问题,也会带来资源和力量。众所周知,高职学生多数是高考分数较低的学生,自我约束能力较低,学习积极性不高,而且经历了高考的失利后,不能很好地融入新的学习环境,有的学生还比较自卑。但是高职学生也有显著的优点,比如可塑性比较强、参加活动的积极性较高、学习生活观念多元、就业心态比较务实。这对高职院校教师尤为重要,不能总去抱怨甚至嫌弃学生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要善于捕捉每个学生所具有的优势、兴趣、能力、知识和才华,并因势利导,把学生的这些闪光点化为教学的重要资源。所以针对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这些特点,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把教学内容分解成诸多教学活动,让学生多动手,团队合作,为风格迥异、具有不同才华的学生搭建一个展示自我、锻炼自我、发展自我和体验成功的舞台。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课程的重点(主要概念与核心知识)主要有普遍调查与抽样调查、选题的标准、调查设计、概率抽样方法、非概率抽样方法、测量层次、概念操作化、量表、问卷的结构、问卷设计的原则与步骤、资料收集要点、撰写调查报告。

本课程的难点(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或不易掌握的技能)主要有选题的途径和方法、确定分析单位、测量的信度与效度、问卷设计的具体方法、调查员的挑选与培训、资料分析、撰写调查报告。

四、教学方法和实施策略

《社会调查方法》是一门社会科学领域非常重要的方法性学科,是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的应用型学科。因此,本课程采取兼具社会工作专业特质和职业教育特色的教学方法。

(一)以项目为轴,串联单元知识点

在本课程的整体设计中,是以具体项目的实施为载体,也是以完成具体项目为依归。在教师的指导下,把一个独立的社会调查课题交由学习小组自己处理,让学生实际完成一个具体的社会调查课题来达成各单元知识要点的连接、熟练以及运用。在实施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通过抽签随机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再抽签决定或共同商定某个社会调查课题。这样可以让每个学生都对整个社会调查过程有一个完整的体验,并且具体操练社会调查课题,最终实现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融合成一个整体。

(二)以任务为块,贯穿教学全过程

在每章节的具体教学活动中,教师按照社会调查活动的一般程序设计具体的可操作的任务,指导学生从选题、调查设计、调查资料的收集、数据的处理和统计分析到调查报告的撰写等各个环节的实践活动,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在每一章的教学设计中,都布置了让学生亲自动手和参与的任务,并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动员学生“卷入”到社会调查的真实情境中来,促进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有力提升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具体实施过程设计如下:

1.明确工作任务。首先,教师向学生说明将要完成任务的内容与要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例如,在讲授《问卷设计》这一章内容时,给学生布置的任务是:每人设计“本组所选调查课题”问卷一份,要求问卷结构完整、题型多样、题目至少25道。

2.尝试完成任务。也就是让学生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完成具体任务。这样学生不会有太大的心理压力,重要的是多了一份亲身经历。例如,在完成“本组所选调查课题”问卷过程中,学生由于自己的知识储备缺乏而难以保质保量完成任务,体验遇到的困难和障碍。

3.提出疑问。即让学生把在尝试完成任务过程中遇到的疑问和困惑提炼出来。例如,要完成“本组所选调查课题”问卷这一任务,需要了解问卷的基本结构,问卷的常见题型有哪些,在设计问卷时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4.答疑解惑。教师“讲授”完成任务所需要的基本知识点,并引导学生查阅课外资料、研读教材。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讲授”并非是教师单纯的讲解,而是指综合运用多元的教学手段,如例题讲解、案例剖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

5.回归任务。学生带着最新获取的知识返回到任务,并再次尝试完成任务。例如,待各小组完成“本组所选调查课题”问卷后,教师安排“习题课”专门点评各小组设计的调查问卷,并给予相应的修改意见,使之不断完善。这一方面有利于巩固学生对新学到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另一方面又有利于驱动课堂知识与工作任务的有机整合。

(三)以工作坊为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相长

工作坊(workshop)就是一个让多人共同参与的场域和过程,并让参与人员在过程中能够对话沟通、共同思考、进行调查与分析、提出方案或规划,共同探讨如何推动方案的执行。换句话说,工作坊就是通过运用一种比较轻松、有趣的互动方式,将上述事件有机串联起来的过程。本课程工作坊主题的选取根据社会调查的一般过程予以设置。主题如下:选择社会调查课题、设计调查方案、制定抽样方案、概念操作化、设计调查问卷、资料收集与处理、撰写调查报告。

这样的设计在突出课堂教学的同时,以实战为导向,推动学生带着实战中的问题或需要去学习相关知识,努力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最佳方案。一系列的工作坊主题是实战的精髓,也是学生演练与实战的核心内容。这种教学组织形式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参与,学生唱“主角”,而老师转为“配角”,实现了师生角色的转换。任课教师作为工作坊负责人,总体掌控着学生演练和实战的步E,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新能力,有利于促进同学之间的沟通与协调,还有利于塑造团队合作精神,更有利于获得真实的社会调查历练。

五、考核方式设计

注重平时考核,强化过程控制。为适应新形势下高职教学发展需要,更好地实现该课程的教学目标,特别注重教学过程管理。改革传统的终结性考试方式,突出考核学生的日常训练,强调阶段性成绩的积累,督促学生平时好好学习,把学生完成的实际任务列为考核内容。其中,平时考勤占15%、选题作业占15%、概念操作化作业占20%、问卷设计作业占20%、调查报告撰写占 30%。

六、教学成果与意义

EPS理念引领下的《社会调查方法》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施已经开展了多年,通过自己多年来在实际教学中的探索与思考,已经形成了具有独创性和实用性,较好实现了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设计方案。

(一)开展实地调查,积累校本素材

所谓校本,一是在学校中,二是基于学校,三是为了学校。在学校中,是指学校自身的问题,要由学校中的人来解决,制订解决问题的方案要在学校内给予有效实施。基于学校,是强调动员和挖掘学校内部资源,发动在学校内的师生和员工协助提供服务。为了学校,是着眼于以改善学校环境、解决学校所面临的问题为宗旨。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下,各调查小组选择感兴趣的、切合本校实际的问题作为调查选题,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实施调查,最终小组成员合作完成专题调查报告。一般来说,每个小组5―7人不等。最后,把学生合作完成的专题社会调查报告反馈给学院主管学生工作的学生处处长和副院长,为其了解学生情况提供第一手资料。另一方面,这些调查报告还可以作为本人所讲授的下一学期《青少年社会工作》课程中“学校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策划比赛”的项目需求调查,为项目策划提供现实依据,实现了课程与课程之间的横向联系。例如,2013年9月,学生通过抽签随机分成7个调查小组,做了7个课题,内容为本学院外地学生在校适应状况调查、学生婚恋观调查、独生子女生活自理水平调查、学生课外兼职状况调查、学生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看法的调查、学生课余生活调查、学生对社会工作专业了解度调查。又如,2014年9月,学生通过抽签随机分成6个调查小组,做了6个课题,内容为本学院学生课外生活状况调查、学生消费状况调查、学生兼职状况调查、学生利用图书馆情况调查、学生参加专业社团状况调查、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状况调查。通过让学生发现问题、调查研究问题,进而提出对策与建议、促进解决问题,这既让学校充满了浓厚的民主氛围,大大增强了师生的主人翁意识,还让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相得益彰,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立足社会现实,开展专题研究

社会调查是对社会现象的调查,离不开对社会现实的关注,离不开对社会热点问题的了解和分析。本课程除了积累校本素材之外,还关注社会现实生活,开展一些专题研究。2012年9月,2011级社工班学生抽签分成7个调查小组,共同完成一个课题――“关于上海市J区失独家庭的调查与思考”,分别从失独家庭、社区工作者、计生服务人员三个层面开展调查。最终,师生共同合作完成的专题调查报告《谁来拯救失独家庭?――关于上海市J区失独家庭的调查与思考》荣获2014年“挑战杯――彩虹人生”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一等奖。2015年9月,2014级社工班学生抽签分成8个调查小组,也是共同完成一个课题――“上海市J区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状况调查”,分别向流动儿童自身、流动儿童父母以及流动儿童老师开展调查,并完成专题调查报告。笔者指导学生携该作品代表学院参加2016年“挑战杯――彩虹人生”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荣获二等奖。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经过师生多年的共同努力与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值得一提的是,2013―2016年,笔者的学生连续4年在全国高职高专社会工作学生实务能力竞赛中成绩斐然:2013年,荣获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2014年,荣获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2015年,荣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2016年,荣获一等奖1项、三等奖3项。

(三)强调实战应用,力促知行合一

本课程在具体任务的设计和执行过程中,突出实战和实效。“要想知道梨子的味道,就要亲口尝一尝”,再好的训练也不如实战有力度。通过上述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开展,激发了学生的潜能,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实现了课堂所学与课后实战所用的高度统一。在课外实战开始后,每次授课,学生都会提出他们小组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或挫折,主讲教师与其他组的同学都会给予针对性解答,群策群力,并提出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当然,也并不是所有的疑问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及时反馈。这也无妨,主讲教师可以在课后通过电话、电子邮件、微信群或单独面谈等形式与学生一起探讨。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社会调查方法》课程的任课教师并不仅仅是一位教师,而是一个教学团队,但主讲教师只有一位。其他的教师担任调查课题小组的督导,以具体把握社会调查实施的详细状况,并同主讲老师保持密切联系,协同作战,共同提高教学效果。

这种课堂教学不知不觉间也给主讲教师施加了一定的压力。只有用心备课,具体了解学生课外实战的详细情况,充分预估学生的课堂提问,才能给予学生具有针对性的专业指导,才不至于在课堂实时答疑中陷入尴尬的境地。这要求教师不仅要立足于@个真实的实践领域,自己更要全身心投入、知行合一,兼具关怀之心和批判之眼。“教学相长”的意蕴在这样的课堂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更有意义的是,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让学生在实习之前就积累一定的社会调查经验,促进了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精神养成的有机融合。

第4篇:大学生婚恋观调查报告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同性恋;认知态度;调查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30-0070-02

性取向又称“性偏好”、“性指向”或“性倾向”,用来描述一个人性渴望、幻想和感觉的对象。同性恋是指对异性不能做出性反应,却被同性所吸引,他们对同性成员持续表现倾向,包括思想、感情及行为;虽可与异性发生一定的,但倾向明显减弱或缺乏。因此,难以与异性成员建立和维持家庭关系。2001年出版的《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已将同性恋从精神疾病中排除在外。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同性恋成为了一个热点话题。大学生处于恋爱、结婚的适龄期,对婚恋、性问题的关注和对恋爱的尝试是大学生在校生活的重要内容。为更好地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了解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与态度、是否存在同性恋取向,以减少性取向问题给他们带来的烦恼,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本课题对常州市大学生同性恋取向及对同性恋认知态度进行了专项调查,报道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常州市某高校大学生500名,男242名,女258名。

2.调查方法:用问卷调查法进行调查,调查问卷不记名,调查开始前由老师讲解填表要求,打消学生顾虑。发放调查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79份,有效率95.8%。

3.调查时间:2014年3月。

4.调查内容:(1)自编性健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资料、性取向、对同性恋的认识、对同性恋的态度;(2)心理卫生自评量表(SCL-90),由10个分量表组成,采用5级(1―5级),共90道题。

5.统计方法:问卷回收后严格筛选,将有效数据输入SPSS11.0版软件进行资料分析。计数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

二、结果

1.性取向:大学生爱恋对象的性别见表1。大学生爱恋对象主要为异性恋,同性恋、双性恋及无性恋者均较少,男女两性异性恋者明显高于同性恋、双性恋及无性恋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24.39,P

2.对同性恋的认识: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识,所有被调查者都听说过并看过相关报道,有59.5%的男生及63.2%的女生认为同性恋是一种心理疾病,79.8%的男生及77.3%的女生认为同性恋者生活在痛苦之中,对上述4项的认识男生与女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同性恋是否会传播疾病、破坏婚姻制度及社会稳定的认识女生明显高于男生,而认为同性恋是性取向发展趋势的男生明显多于女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对同性恋的态度:大学生对同性恋持认同态度的男生占57.8%,女生占53.0%;71.6%的男生及65.2%的女生认为法律应该接受同性恋;会接受同性恋表白的男生占11.6%,女生占11.7%;能接受亲朋好友是同性恋的男生、女生分别占51.3%、36.8%;周围人都反感时仍支持者及表示会尝试者均为少数。以上调查内容男生与女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3。

4.SCL-90评分:同性恋倾向者与异性恋者在躯体化症状、强迫症状等10个分量表得分、症状总分、阳性项目数见表4。各项评分同性恋倾向者均明显高于异性恋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三、讨论

本次调查显示,大学生对同性恋并不陌生,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识主要来源于新闻媒介,几乎所有被调查者都听说过并看过相关报道,多数大学生认为同性恋者生活在痛苦之中。并用心理卫生自评量表(SCL-90)测试后证实,有同性恋倾向学生在躯体化症状、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症状和其他没有归类的症状方面与异性恋同学相比差异都是非常显著的。结果表明,有同性恋倾向学生常处于一定的精神痛苦之中。从精神医学的角度认识,这些学生的心理卫生状况应诊断为心理障碍,是需要接受心理咨询或治疗的。有许多研究认为,抑郁症状是导致青少年自杀行为的罪魁祸首[1]。由于有同性恋倾向学生不能将藏在自己心底的秘密讲出来,他们的精神压力无法释放。随着性的成熟,他们的精神压力逐渐增大,导致自杀率很高。因此,社会对同性恋者应给予一定的理解,消除对同性恋的歧视,帮助这一特殊人群从痛苦中解脱。李汉风等的研究认为,中国60%的同性恋者感到极度痛苦,30%~40%的人有过强烈的自杀念头[2],本调查结果与此研究是一致的。美国卫生部一项报告表明,自杀死亡的青少年中有30%是同性恋青少年,且同性恋青少年潜在的自杀可能性也比同龄人高2―3倍。因为歧视的存在,同性恋者中9%~13%的人群有过自杀行为,30%~35%曾有过强烈的自杀念头,63%感觉“相当压抑”,67%感到“非常孤独”,50%以上由于不被理解,曾感到很痛苦并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3]。

对同性恋的认知,不同性别大学生仅在同性恋是否会传播疾病、是否会破坏婚姻制度与社会稳定以及是否会成为一种性取向的发展趋势上有显著差异。调查还表明,大多数同学认同同性恋。2002年,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的调查显示,认可同性恋和同性的受访者仅为10%[4]。2004年,索阿娣等调查表明,50.9%的被访者认可同性之间的恋情[5]。刘电芝等研究表明,18%的大学生对“同性恋倾向”在观念上持接受态度,42%的大学生对同性恋表示宽容和理解。张龙杰等调查发现,41.4%的学生赞成或认可同性恋,对同性恋持比较宽容和理解的态度[6]。此次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同度又有提升,且认为法律应认可同性恋的学生占到65%以上。说明随着社会的进步,对于同性恋的社会态度越来越趋向于宽容、理解和尊重,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接受同性恋不是犯罪、精神病的观点,也不再将它看作是道德问题。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识或态度总体来说是健康、理智的。大学生对同性恋现象的态度已从以前的“罪恶”、“变态”逐渐转变为今天的“宽容”、“一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大学生对同性恋的宽容与认同可以理解为社会前进、时代进步、思想多元化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唐记华,王高华,王晓萍,等.安徽省大学生抑郁症状与人格特征和家庭环境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9,19(8):536-538.

[2]李汉风.同性恋者,何时回归阳光下的生活[J].神州,2005(10):42-45.

[3]王浩.西安市487名大学生同性恋认知与态度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7,28(7):601-604.

[4]湖南大学生性观念调查结果惊人10%认可同性恋[N].重庆晨报,2002-10-31.

第5篇:大学生婚恋观调查报告范文

1950~1960 “英模崇拜”成为择偶主流

社会学家李银河在接受《小康》采访时总结:在上个世纪50年代以前,中国几乎没有择偶的自由。事实上,那时候也并没有什么惊心动魄的关于爱情的故事发生。

但关于爱情自由的梦想已经萌芽。正是在那个时候,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风靡一时。其中敢爱敢恨的小芹成为青年男女的楷模,而一贯行家长作风的何仙姑在众人的哄笑中灰溜溜地下台,标志着中国进入择偶自由的阶段。“昨夜晚小芹我做了一个梦,梦见了二黑哥你当了模范。人人都夸你是神,人人都夸你打鬼子最勇敢。”小芹的唱词形成那个年代的择偶理想。

那是一个价值单一的时代,不似现在黑白模糊,以单一价值选出的“模范”、“英雄”成为1950~1960择偶的关键词。

“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魏巍的一则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给了军人前所未有的社会地位。嫁给军人,尤其是获得荣誉的军人是当年女性的理想。即便从战场走回来的军人身体已不再健全,但这些都不重要,军人的光辉与荣誉足以让窈窕淑女趋之若鹜。

生产工作中的“模范”成为在军人争夺战中不幸败下阵来的女性们的次优选择。当年,农村与工厂或者国家机关都会兴起“劳模”或“工作积极分子”的评比。那些站在台上胸带大红花的男女自然成为择偶的热点。

那时候,人们找对象首先考虑的是,对方政治上是否上进,在工作上是不是模范;那年头,处对象的时候,“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如何争取工作上的进步”成为交流的主题和中心,并借此发展成为光荣的“革命家庭”。

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徐安琪在一份调查报告中称,1948年到1966年,择偶条件中最关键的是本人成份、政治面貌以及家庭出身等。

1966~1976 政治决定一切

十年,那是一个悲情的年代,许多叫知青的人,不仅在身体上突然间要承受繁重的劳力;同时,正处于青春期的他们还需要面对沉闷、落后的环境而失去了爱的能力。

“或许有很多人从此再也不能体会到爱情的纯真与激情。”对于那个年代的伤害,作家胡发云以“惨痛的代价”作评价。

很多故事现在听来是荒唐的,而在当时,却以认真的形式在生活中上演。那时候,一件鲜艳一点的衣服就代表了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人们的服装一律灰蓝色,发型也趋于统一,生活空前地只剩下一种思维方式,人们只能用谈工作为由进行“地下活动”,情书的开头一定要称呼某某同志,结尾也一定是革命的敬礼。男女青年择偶的关注点只有政治面貌与家庭出身。那是“根正苗红”,出身越穷越光荣的时代。青年人在择偶时,出身的好坏甚为重要,贫下中农、几代红之类的出身是一个颇有份量的条件,它起码可提供一个较为可靠的政治背景,以保证在飘乎不定的政治风云中不会使家庭出现大的动荡。而对于知青来说,他们的爱情婚姻更加曲折、悲情。“那些无奈选择留在农村的女知青是一个个悲剧。”胡发云说。

1977~1987 至上的学历,浪漫的情愫

1977年,在高考之外,爱情开始与阶级感情稍稍分开,恋人们手拉着手逛公园,轧马路。

1980年4月,新《婚姻法》施行。离婚的必要条件被修改为:双方感情确已破裂,并经调解无效。中国人终于承认爱情应该成为婚姻的灵魂。

历经几番政治运动,一度忘却自我,国人渐渐在情感意识上复苏,不再对家庭生活羞于启齿。政治面貌、家庭出身已不再成为择偶话题。

而最能触及这一代人内心深处最柔软部位的是:知识。而学历则成为新时代青年们择偶最重要的条件。那时的学历已具备为一个人前途理想工作事业情调趣味的标志。特别是那些文学青年,他们在外表上往往是挺括的白衬衣,蓝色的喇叭裤,以及总不离手的一卷书――这一切对于那些对生活憧憬干涸了十几年的青年来说,意味着有知识,有文化,懂生活。

理想,或者是理想主义,这个上个世纪80年代的关键词同时也主宰着我们的择偶观和爱情观。

最明显的变化反映在那时候的大学校园里。在经历10年禁锢之后,各种思潮在高校校园产生了激烈的交锋,对自由的渴望、对传统的叛逆、对激情的追求,那些被理想主义烧灼的大学生们原有的爱情观被来自西方的爱情观所改变。穷困潦倒,缺乏温情,是他们父辈家庭最明显的特征,这使他们对家庭产生了本能的怀疑。那时候,萨特和西蒙尼是他们的偶像,他们羡慕并且崇拜萨特和西蒙尼,甚至,有人试图模拟二者的生活方式。最后的结果当然是以失败告终,像他们的父母一样,他们最终也走进了婚姻的围城,当时的中国并不具备彻底理想主义的土壤。

那个年代,琼瑶对女青年们爱情择偶观的影响是注定要被写入史册的。1982年,《海峡》杂志刊出了《我是一片云》,据说这是琼瑶小说在大陆最早的现身。之后,琼瑶爱情小说红遍九州。在琼瑶笔下,爱情惊天地泣鬼神,甚至无往而不胜。受其影响,女青年们对爱情有了过高的评价和期望。然而,用不了多久, 一个个从琼瑶故事里走出来的女孩,在经历了一场或几场恋爱后嫁为人妇,她们终于发现被琼瑶欺骗了。

1990~2000 婚嫁改变命运

到了90年代,当功利主义彻底取想主义在社会上大行其道的时候,漂亮的姑娘在日渐包容的社会里获得了许多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其中,包括婚嫁、交换甚至出卖。

最先开放的深圳,给了人们充分的想象空间。从那时起,港商、台商以及日本公司纷纷在深圳投资建厂,大量的内地青年也涌入深圳。在那里,涌动的是发财的梦想和欲望。还有许多年轻漂亮的姑娘,也梦想着能够在这个离“花花世界”最近的地方找到自己的“白马王子”。

陈小艺主演的《打工妹》反映了打工者在都市中的生活状态,但更多的是从正面来进行表达。电视剧中的女主角坚持自己的尊严,而现实生活中,很多姑娘被金钱收买。

“傍大款”是商业区的择偶热门词,这与香港人称女子“钓金龟婿”有同工异曲之处。但有钱人总是少数,于是大款成为稀缺资源,许多姑娘在不能明媒正娶的情况下,也甘愿屈为“二奶”。据资料统计显示,在珠江三角洲“包二奶”的港台人士约有十万,并且当地法院频频受理此类案件。

2000年后 更为张扬、更为现实、更为多元

新千年之后,人们对择偶标准的多元表现出空前的宽容。年龄不再是界限,婚否也不再是障碍,有的只是在钱袋子与真感情间的挣扎。

进入新世纪,花容月貌并且才华横溢的适龄女子在大都会中已比比皆是。那样的女子,通常有着比较高、比较稳定、比较有保障的社会地位和收入。她们往往更多地强调人格尊严、自由和独立,也更有可能抛却经济因素来考虑择偶条件。另一种在经济条件之外,她们在择偶时对男性有近乎完美的期待:既要是成熟稳重的,还要是机智幽默的;既要有相近的价值观,还要有相当的人生追求;既要是务实耕耘的,还要是浪漫有情趣的;尽管没有经济上的苛刻要求,但必须是有能力的。

她们骨子里有不同程度的小资情结,张爱玲与亦舒3对这些人往往有根深蒂固的影响,她们极度理性却也极度感性。相对低于她们的女性,这些人更渴望纯粹的爱情,似乎也应该更有条件获得纯粹的爱情。

而“男高女低”的择偶趋向丝毫没有要改变的意思,她们中那些不肯屈就的,一不小心就变成了被挑剩的大龄女青年而被社会称之为“剩女”。

她们也能慢慢想开,但后来者比她们想得更开。亦舒笔下的女主人公喜宝是很多人的写照:“首先想要得到很多很多的爱,如果没有爱就退而求其次要很多很多的钱,如果钱也得不到就希望自己拥有健康,如此仍是快乐。”

择偶间的年龄跨度近年来日益扩大。如果说2002年24岁的跳水皇后伏明霞嫁给当年正值“知天命”之年的梁锦松还给大众带来一些骚动,那么2005年28岁的广州外语学院的研究生翁帆嫁给82岁的杨振宁却并未引起地震,杨翁以恩爱表情十指相扣出现在各大场合。“这是他们两人之间的事情,各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没什么特别的感想”。随机接受的采访者如此表示。

“80后”这群独生子女转眼迎来了他们的婚恋高峰期。自我,现实,个性鲜明,善于接受新事物,是对“80后”的性格概括。他们的择偶观区别于前几代人,也呈现出非常鲜明的特征。

网恋,在这群人中流行。QQ是他们的宝贝,在家里只要用一台电脑,一根网线,就可以通过这只小小的企鹅来认识全国各地的朋友,甚至将情意洒向全世界。“80后”K歌时热唱《死了都要爱》将爱唱得荡气回肠。或许因为成长过程中的寂寞,他们对感情表现很饥渴,对出现在电脑屏幕上的承诺同样激动不已。他们可以在认识一周后毅然领取结婚证书,但又因为一起相处觉得陌生不适应而分道扬镳,形成“闪婚”与“杯水夫妻”现象。

第6篇:大学生婚恋观调查报告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虚拟世界;补偿心理

1.引言

哲学家对于世界本原问题一直存在着激烈的争论。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能够反映物质,人们可以认识世界。唯心主义认为,精神是第一性的,没有人的精神就无所谓对世界的认识,也就无所谓物质的存在,因而精神决定物质。人们只能认识自己的精神或者意识,而无法真正的认识世界。哲学家普遍都承认世界的二元结构,即世界是由物质与精神构成的。20世界70年代,卡尔・波普尔摆脱了世界二元结构的划分,提出了著名的“三个世界”理论[1]。他认为存在三个世界,第一世界是包括物理实体和物理状态的物理世界,简称世界1;第二世界是精神的或心理的世界,包括意识状态,心理素质,主管经验等,简称世界2;第三世界是思想内容的世界,客观知识的世界,简称世界3。

随着Internet的普及应用,已经形成了一个虚拟的世界,我们可以把网络虚拟世界看成是世界3。虚拟世界成为了现实世界与精神世界的中介,成为一种物质与精神的临界世界。而现实世界的生存映射到了虚拟世界中的生存,人们可以在网络上购物,交友,聊天,谈念爱,出租房屋等几乎现实世界的所有事情在虚拟世界都可以找到存在的方式。虚拟世界又是实际的,我们在虚拟世界活动中获得和现实世界中同样的感受,特别是精神世界的变化。我们在现实世界中没有过的精神体验,或者需要的心理满足感,可以在网络虚拟世界得到某种程度的满足,这就是本文所探讨的网络虚拟世界的心理补偿作用。

2.补偿心理理论

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补偿心理源自个体挫折后的心理防御机制。补偿(Compensation):指个人因心身某个方面有缺陷不能达到某种目标时,有意识地采取其他能够获取成功的活动来代偿某种能力缺陷而弥补因失败造成的自卑感。补偿心理理论的另一大师阿德勒最初把自卑补偿理论限于生理上的缺陷后来将其从生理学扩展到心理学领域。他指出生活中所有不完美的感觉,“包括任何身体的、精神的或是社会的障碍,而不管是真实的或想象的障碍”[2],都会使人产生自卑感,促使个体进行补偿。

补偿心理是一种心理适应机制,个体在适应社会的过程中总有一些偏差为求得到补偿。从心理学上看,这种补偿,其实就是一种“移位”,即为克服自己生理上的缺陷或心理上的自卑,而发展自己其他方面的长处,优势,赶上或超过他人的一种心理适应机制,它让自卑感就成为许多成功人士的动力,自卑感愈强的人,寻求补偿的愿望就愈大。中国历史上司马迁蒙受宫刑之辱而撰《史记》;孙武蒙受剜膝之痛而成《兵法》……;国外此类人物也很多,解放黑奴的美国总统林肯,是出生微贱私生子,且面貌丑陋,言谈举止缺乏风度,他力求从教育方面来汲取力量补偿这些缺陷,成为知识渊博的人最终摆脱了自卑,并成为有杰出贡献的美国总统。贝多芬从小听觉有缺陷,耳朵全聋后还克服困难写出了优美的《第九交响曲》……

心理补偿是一种使人转败为胜的机制,而坚强的性格正是获取成功的心理基础,如果运用得当,将有助于人生境界的拓展。但应注意两点:一是不可好高骛远,追求不可能实现的补偿目标;二是不要受赌气情绪的驱使。只有积极的心理补偿,才能激励自己达到更高的人生目标。生活中,遇到不顺和挫败感时,应用补偿心理也可以调整心境,让自己的心境回顾到一个正常健康的状态,对身心的愉悦非常有帮助。

3.虚拟世界的心理补偿作用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每个人生活、学习、工作越来越需要网络,网络已成为不可缺少的世界3。Internet主要有四方面的应用:(1)信息获取;(2)商务交易;(3)交流沟通;(4)网络娱乐。网民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如愿,“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间出现矛盾。为缓和矛盾,便到网上寻求心理补偿,寻找心灵的慰藉,期望在网络中找到自我,并通过网络来满足自己[4]。适当的把握对网络的依赖度,可以起到非常好的正面作用。针对因特网的这四类应用网络虚拟世界的心理补偿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压力及情绪调节作用

1)减轻压力放松自我

网络应用调查报告指出,网络音乐、网络视频、网络游戏的网民应用率分别为79.2%、62.1%、66.5%,在网络应用中排3,5,6名[3]。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人生活,学习,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美妙的网络音乐可以放松精神,欣赏免费的搞笑视频可以带来快乐忘记疲劳,各种有趣的网络游戏胜利通关可以带来一种满足感,这些都是虚拟世界在减轻压力,放松自我方面的积极作用。

2)摆脱烦恼调节自我

即时通讯在网民中应用率占80.9%在所有网络应用中排名第一[3],网络世界的匿名性有利于网民掩盖自己的真实个人信息,因为倾诉对象是远距离的朋友无法影响到现实生活的熟人生活圈,所以更愿意倾诉自己的烦恼,起到心理释放,摆脱烦恼,调节自我的作用。同时虚拟朋友常常给以给自己很多安慰,可以补偿现实中得不到的理解和安慰。

(2)获取知识充实自我

认知的需要指在社会活动中,人们会产生理解周围环境的欲望,搞清楚环境中的疑难问题及探索事物发展规律的欲望。21世界知识经济时代,终身教育成为个人适应社会发展的新特点。个人的时间、精力有限不可能了解所有知识,网络搜索功能,既可以获取知识,又可以避免不想让他人觉得自己无知的尴尬。同时现代生活节奏太快,需要补充某一方面的知识,专门上图书馆或者请教他人,效率太低。Internet适应了这一需求,作为一个联系全球的知识库,是个人获取知识,实现自我的重要工具,各种免费学习资源,可以帮助网民获取知识,充实自我,弥补无法通过传统教育资源接受教育的机会。

(3)拓展人际交往空间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指出交往、归属和尊重是个体的基本需要。有些人可能由于缺乏人际交往的技巧或因为个性害羞等原因而导致现实中人际关系疏远,使得个体的这些基本需要得不到满足,促使个体转向网络,在虚拟环境中寻求满足[5]。

目前网络即时通信是使用率第一的网络应用,通过开展网络社交类应用,人们的交往广度被拓宽,人际联系密度加深。由于现代生活节奏快,同学,朋友分隔异地,就算同城的朋友,见面机会也少,住在同一栋楼房的邻居相互不认识,也没有相互交往的动力。网络的即时通讯功能可以实现实时沟通保持联系,密切感情的作用。因工作时间和地域限制的人,可以借助网络的无边界特点,通过即使通讯工具比如QQ可以按照自己希望具体条件(如按城市查询,按性别,年龄段)结交新朋友。

针对当下大量剩女、剩男的情况,各类相亲婚恋网站可以帮组网民快速找到适合自己要求的单身对象。现实生活中害羞腼腆的男女生在交往的时候往往表现的拘谨很难引起对方好感。在网络上由于无法直接观察,对彼此的感觉来自于文字的描述,更能激发内心的表达。这使得多重性格表现的更为突出,腼腆的人可能变的很健谈,也是对长期自闭的一种释放,可以起到放松压力,增强交流能力,拓展人际交往空间的作用。

(4)展示个性获得社会认同

社会多元化,追求个性,渴望展现自我成为当代人的新特征。每个人都想表达对世界的看法获得社会认同、个人博客、微博正好符合人们展示自我需求。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调查,目前62.1%网民开通了博客/个人空间,48.7%的网民开通了微薄[3]。博客/微薄是私人性和公共性的有效结合,它绝不仅仅是纯粹个人思想的表达和日常琐事的记录,博客作为展示个人的平台主要作用表现在:作为网络个人日记,个人展示自己某个方面的空间,网络交友的地方,学习交流的地方。微博可以实时自己活动信息,掌握话语权。话语权是博客/微博的最重要的作用,一点不假,一个成器的博客/微博就像一个媒体,一个旗帜。

近些年一些网络名人,如芙蓉姐姐,凤姐等虽然褒贬不一颇具争议性,但他们通过网络展现个性获得社会认同的效果实质是获得一种心理补偿,论外貌和能力他们都非常平庸,但他们确实通过虚拟世界实现了明星梦,实现了心理补偿。

4.小结

网络缩短了时间与空间将全球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不同知识背景的人相互联系在一起成为一个融合现实世界与精神世界的世界3。人们可以从虚拟世界中找到各种可以满足自己需求的东西,网络虚拟世界更多是以一种心理补偿的方式来安抚现实中的挫败感。人们在现实世界中的某些挫折和不满通过网络游戏中高的游戏等级获得虚拟的权利欲望,良好的人际关系得到心理的平衡。同时,一些网民对虚拟世界产生了过度依赖心理、甚至出现了成瘾倾向,使他们与社会隔离感也在不断增强,互联网开始成为隔在他们与家人、社会之间的“心理之墙”。虚拟世界只是一个工具,工具本身是中性的没有好坏之分,因使用者的应用带来的结果不同而有“善”和“恶”的区别。发现虚拟世界“善”的特点,正确引导网民用好网络将更有利于网络虚拟世界为人类服务。

参考文献:

[1]卡尔・波普尔.客观知识一个进化论的研究[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2]阿德勒.自卑与超越[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369

[3]第 29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北京: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2.1

[4]彭复生.大学生网络心理分析与健康引导对策[J].闽西职业大学学报,2004(3):37-39

第7篇:大学生婚恋观调查报告范文

结婚,对两个相爱的年轻人来说是甜蜜的,但这份甜蜜有时会变得沉重。买房、买车、拍婚纱照、办婚礼……每一项“甜蜜因子”的背后都需要大笔资金的支持。“婚不起”,已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共同感受。

29岁的孙静和老公都是北京人,2013年结婚。孙静说,不包括结婚用房在内,他们结婚总共花费20多万元。其中,在一家三星级酒店办酒席花费7万多元,给婚庆公司3万多元,首饰钻戒等3万余元,婚纱照6000元,婚服婚鞋大概5000元。蜜月旅行去的是马来西亚和新加坡,花费2万多元。

孙静说,其实她个人不太在意结婚一定要办酒席,“但是父母还是更希望他们举行婚礼,觉得这是传统。办酒席为了满足父母的心愿。”

在杭州某高校当老师的高琳玲,谈起她在2012年的 “马拉松”式婚礼,直说“‘婚不起’,真是‘婚不起’,把所有程序都走完,差不多像是被剥了一层皮。”

“一开始就为花销发愁。”当时他们收入相对偏低,家庭资助有限,结婚主要靠两个人自己。两人粗粗做了一份预算,准备10万元左右搞定这桩喜事。

喜事到头来并不全是喜悦。“累!”这是琳玲总结的第一个关键词,因为两人老家与工作地分属三省,3个月里,小两口分别跑了山东日照、陕西咸阳、浙江杭州三个地方,光单趟就要4000公里。而且在山东老家和杭州各走了一趟婚庆常规程序,在陕西则按当地风俗在村里热闹了几天,都不是省事的活。

第二个关键词自然就是“贵”。光杭州摆的15桌婚宴就花了6万多元,再加上5万元的烟酒、近2万元首饰、亲戚来杭州参加婚礼加游玩的近3万元接待费,最后跑完这场婚礼“马拉松”,小两口整整花了21万多元钱。

“相当于我们两个人不吃不喝一年的收入!”在结婚过程中,两人找朋友借婚车、没有买钻戒,一再告诉自己要省一点再省一点,但是另一方面,“毕竟一辈子就结这么一次婚”、“不体面的话,亲戚、朋友、同事难免说闲话”等声音一再充斥耳边,最终,两人的支出一次次超出预定范围。

结婚时如果将婚房算在内,成本就会更高。在北京一家传媒公司上班的王爽今年27岁,来自河北邢台农村,已在北京生活了11年,老公也是河北人。王爽2010年在河北农村老家结婚时,包括在农村自建的房子在内,总共花费35万左右。在农村自己家办酒席6万多元,三金1万元,彩礼3万元。谈到当年蜜月旅行去了哪儿时,王爽叹了口气:“没有蜜月,因为要挣钱。”

据网友计算,中国人的结婚成本30年来增长了数千倍。在高昂的婚恋成本之下,年轻人结婚方式选择的两极分化日趋明显。一部分人选择啃老,另一部分则直接选择裸婚。

“结婚钱父母出”已经成为很多新婚夫妇应对巨额花销时的首要选择。近年有关统计数据显示,近一半新人结婚费用的20%至60%来源于父母支持;其中更有14%的新婚青年,其结婚消费的80%至100%靠父母资助。

有网友感慨:爷爷娶奶奶只用了“半斗米”,爸爸娶妈妈只用了“半头猪”,而我结婚却要了爹娘“半条命”!

“当结婚逐渐成为一种奢侈,应该引起整个社会的警惕和反思。”有网友指出,面对暴涨的结婚成本,年轻人结婚要量力而行,有什么条件就结什么条件的婚,爱情不需要盛大的婚礼来证明,“瘦婚”、“裸婚”都是可行的;家长也不要盲目攀比,毕竟家庭和睦不在于一时排场,不要因为一场婚礼而给新人增加沉重的负担。爱情珍贵,但婚姻不该真贵。

买房:年轻人最沉重的梦想

在北京许多地铁车厢内,总能发现五颜六色的售房传单。这些轻飘飘被踩在脚下的纸,成为压在很多年轻人肩上最沉重的梦想。

高房价之下的许多北京普通年轻市民,要买房也得走父母资助和将来自己还贷这条“必经之路”。

孙静说,他们两口子虽然都是北京的,但住房条件并不是很好,房子不大,还要跟父母挤在一起住,所以孙静更希望有一套属于自己的住房。他们最近在申请北京石景山和门头沟地区的自住型商品房。

孙静更希望能申请到门头沟的房子,因为那里的房子比较相对便宜一些,二居室大概200万。她说,将来如果中签,房子的首付肯定是需要父母帮助,然后自己还贷。

还有一些年轻人从家乡来到一线城市打拼,最大的愿望便是在外赚到足够的钱,回家乡买套房子。

陈晨是一家主营高校教材教辅的小型连锁书店店长, 2012年从河北邯郸老家外出淘金。“工作上的热情很大一部分来自买房子的愿望,现在每个月差不多能存2000块钱,我准备五年之内在老家买一套至少100平方米的房子。”2013年时陈晨给自己定下了目标。

张庭跟陈晨有着相似的想法。“在一线城市买房子?我连想都不敢想。”张庭2013年3月在重庆垫江老家的县城买了一套100多平方米、总价50万元的期房,首付30%,未来10年每月要还4000元的贷款。

而在买与不买之外,还有第三种选择。

在房子这座“大山”面前,毛峰决定绕道而行。他说,即便每月要付几千元的租金,也不会考虑买房子。2011年,毛峰毕业那年,北京五环内的房价就已经涨到3万多元一平方米,“我觉得以我的收入不可能买得起房子,从此不再想这事,也不焦虑了。”

“买不买房,归根结底还是钱的问题。但除了父母赞助,年轻人哪儿来这么多钱?”他的圈子里,父母代付首付的现象挺普遍。毛峰却说,基于家庭的经济能力,他不会接受这种做法。“我也不羡慕用家里的钱买上房子的人,只有用自己挣的钱买了房子,才有成就感。”

“按揭像个黑洞,我不想让自己的生活乐趣和享受都掉进去。”没有房贷的负担,他本人是各种聚会的常客,还不时买票观看现场演出,或是听上几场音乐会,“日子过得很滋润”。

毛峰坦言,“不买房”的选择确实不是主流。他毕业后的同学们,大都把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视作必须。他的家人也说,既然在外工作,还是应该在合适的时候置一处房子。

近期,中国社科院的调查报告显示,如果要背沉重房贷,过半90后大学生或职场新人宁愿不买房。若有一笔相当于住房首付款的资金,超过一半的受访者会选择创业,或做更有成就感的事情,而不是买房。

养家:“老奴”+“孩奴”

在全面迎来“421家庭”的今天,养老又养孩的压力,着实给当代青年出了一道难题。

在国内一些知名网站的育儿论坛,很多年轻爸妈都在“晒”自己抚养孩子的成本,每月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除了必要的衣食住行类支出外,还有婴儿写真、保姆开支、幼儿园学杂费、早教课和补习班等额外费用,越来越多的年轻家长感叹抚养孩子已成了“甜蜜的负担”。

王爽有一个三岁的女儿,在河北老家由父母帮着带。“在老家会省很多,像孩子一年的幼儿园的学费大概是2600元,每月再给父母1000元的生活费。”等孩子将来再大一点,还要给她报一些兴趣班,这又是一笔不小的开销。王爽说:“现在父母身体都健康,还能帮着我,给我减轻了不少负担。所以我现在最担心父母生病,如果父母一病,将面临更多的问题,所以我现在最大的希望就是老人健康,自己能在北京多挣点儿钱。”

王爽笑着说:“以前买东西的时候,只要价钱不是特离谱,喜欢就买;现在买东西基本就是网购了,只挑实惠便宜的买。”

小王和妻子几年前从湖北到广东惠州工作,已事业有成。作为家里的独子,他非常牵挂老家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