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幼儿教育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教育结构失衡
我国幼儿园正逐渐由公办转向民办,私立幼儿园大量涌现,公立幼儿园的数量越来越少,造成幼儿教育结构失衡,竞争加剧。一些私立幼儿园为了吸引学生,不惜血本引进先进设备,创办特色幼儿园,造成幼儿园学费昂贵,大大增加了家庭的负担。此外,政府重视程度不够,致使教育机构不健全,缺乏专项管理及相应机制,严重阻碍了幼儿园事业的发展。
2.办园不规范
目前,我国缺乏统一的幼儿园创办标准,办学条件参差不齐,办学准入不严格,缺乏统一管理和相应的监督体系。私立幼儿园多以营利为目的,缺乏教育的公益性,造成了一些幼儿园环境差、隐患多、管理混乱。
二、加强幼儿教育管理的具体措施
1.提高师资水平
幼儿教师首先要有明确的职业定位,除了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技能之外,还要增强自身的素养,提高综合能力。幼儿教育机构应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全方位提高幼儿教师的教学水平。此外,幼儿教育机构还应把充满热情、有爱心、有耐心、有亲和力作为幼儿教师选拔的重要因素。
2.完善管理机制
建立完善、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和奖励机制是管理幼儿教育的基础。幼儿教育机构可以通过期中和期末考核,对幼儿教师的教学能力、综合素养等多方面进行考核,并将考核成果与评优、评职、晋升挂钩,对表现优秀、贡献突出、综合水平较高的幼儿教师予以适当地奖励,以鼓励幼儿教师更加恪尽职守。
3.加大幼儿教育经费的投入
各个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门要将国家增长幼儿教育经费的规定落到实处,确保教育设施、设备与教学计划相配套,确保幼儿教育管理的各项工作有效实施,以保障幼儿园的正常运行。对国家划拨的幼儿教育经费,任何部门都不能以任何借口挪用、克扣,应做到专款专用,同时还要对经费使用明细进行有效监督,以保证经费被合理使用,从而促进幼儿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4.规范办闶
制定和实施统一的办园标准,确保幼儿园的创办、管理等各项工作有法可依。对一些私立幼儿园,相关部门要理顺管理体制,明确管理工作的职责和重点,做好登记、注册、审批等工作。在审批过程中,各部门要加大力度,淘汰不符合国家标准的项目,排除安全隐患,并进行年检,确保幼儿园的健康发展。此外,在加强幼儿教育管理的同时,也要鼓励有实力的私人、企业家、单位创办幼儿园,这样才能真正普及学前教育,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
第一条 为了加强幼儿园的管理,促进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招收三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对其进行保育和教育的幼儿园。
第三条 幼儿园的保育和教育工作应当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和谐发展。
第四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制订幼儿园的发展规划。
幼儿园的设置应当与当地居民人口相适应。
乡、镇、市辖区和不设区的市的幼儿园的发展规划,应当包括幼儿园设置的布局方案。
第五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可以依据本条例举办幼儿园,并鼓励和支持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和公民举办幼儿园或捐资助园。
第六条 幼儿园的管理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和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原则。
国家教育委员会主管全国的幼儿园管理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辖区内的幼儿园管理工作。
第二章 举办幼儿园的基本条件和审批程序
第七条 举办幼儿园必须将幼儿园设置在安全区域内。严禁在污染区和危险区内设置幼儿园。
第八条 举办幼儿园必须具有与保育、教育的要求相适应的园舍和设施。幼儿园的园舍和设施必须符合国家的卫生标准和安全标准。
第九条 举办幼儿园应当具有符合下列条件的保育、幼儿教育、医务和其他工作人员:
(一)幼儿园园长、教师应当具有幼儿师范学校(包括职业学校幼儿教育专业)毕业程度,或者经教育行政部门考核合格。
(二)医师应当具有医学院校毕业程度,医士和护士应当具有中等卫生学校毕业程度,或者取得卫生行政部门的资格认可。
(三)保健员应当具有高中毕业程度,并受过幼儿保健培训。(四)保育员应当具有初中毕业程度,并受过幼儿保育职业培训。
慢性传染病、精神病患者,不得在幼儿园工作。
第十条 举办幼儿园的单位或者个人必须具有进行保育、教育以及维修或扩建、改建幼儿园的园舍与设施的经费来源。
第十一条 国家实行幼儿园登记注册制度,未经登记注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举办幼儿园。
第十二条 城市幼儿园的举办、停办、由所在区、不设区的市的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登记注册。
农村幼儿园的举办、停办,由所在乡、镇人民政府登记注册,并报县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第三章 幼儿园的保育和教育工作
第十三条 幼儿园应当贯彻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创设与幼儿的教育和发展相适应的和谐环境,引导幼儿个性的健康发展。
幼儿园应当保障幼儿的身体健康,培养幼儿的良好生活、卫生习惯;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培养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以及良好的品德行为。
第十四条 幼儿园的招生、编班应当符合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
第十五条 幼儿园应当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招收少数民族为主的幼儿园,可以使用本民族通用的语言。
第十六条 幼儿园应当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
幼儿园可以根据本园的实际,安排和选择教育内容与方法,但不得进行违背幼儿教育规律,有损于幼儿身心健康的活动。
第十七条 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幼儿。
第十八条 幼儿园应当建立卫生保健制度,防止发生食物中毒和传染病的流行。
第十九条 幼儿园应当建立安全防护制度,严禁在幼儿园内设置威胁幼儿安全的危险建筑物和设施,严禁使用有毒、有害物质制作教具、玩具。
第二十条 幼儿园发生食物中毒、传染病流行时,举办幼儿园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立即采取紧急救护措施,并及时报告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或卫生行政部门。
第二十一条 幼儿园的园舍和设施有可能发生危险时,举办幼儿园的单位或个人应当采取措施,排除险情,防止事故发生。
第四章 幼儿园的行政事务
第二十二条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当负责监督、评估和指导幼儿园的保育、教育工作,组织培训幼儿园的师资,审定、考核幼儿园教师的资格,并协助卫生行政部门检查和指导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工作,会同建设行政部门制定幼儿园园舍、设施的标准。
第二十三条 幼儿园园长负责幼儿园的工作。
幼儿园园长由举办幼儿园的单位或个人聘任,并向幼儿园的登记注册机关备案。
幼儿园的教师、医师、保健员、保育员和其他工作人员,由幼儿园园长聘任,也可由举办幼儿园的单位或个人聘任。
第二十四条 幼儿园可以依据本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的收费标准,向幼儿家长收取保育费、教育费。
幼儿园应当加强财务管理,合理使用各项经费,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克扣、挪用幼儿园经费。
第二十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和破坏幼儿园园舍和设施,不得在幼儿园周围设置有危险、有污染或影响幼儿园采光的建筑和设施,不得干扰幼儿园正常的工作秩序。
第五章 奖励与处罚
第二十六条 凡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单位或者个人,由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部门予以奖励:
(一)改善幼儿园的办园条件成绩显著的:
(二)保育、教育工作成绩显著的;
(三)幼儿园管理工作成绩显著的。
第二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幼儿园,由教育行政部门视情节轻重,给予限期整顿、停止招生、停止办园的行政处罚:
(一)未经登记注册,擅自招收幼儿的;
(二)园舍、设施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安全标准,妨害幼儿身体健康或者威胁幼儿生命安全的;
(三)教育内容和方法违背幼儿教育规律,损害幼儿身心健康的。
第二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单位或者个人,由教育行政部门对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罚款的行政处罚,或者由教育行政部门建议有关部门对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
(一)体罚或变相体罚幼儿的;
(二)使用有毒、有害物质制作教具、玩具的;
(三)克扣、挪用幼儿园经费的;
(四)侵占、破坏幼儿园园舍、设备的;
(五)干扰幼儿园正常工作秩序的;
(六)在幼儿园周围设置有危险、有污染或者影响幼儿园采光的建设和设施的。
政策保障出现上述问题的根本现象之一就是缺乏必要的财力支持,根据广东省发展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的政策要求,应该将学前教育经费纳入各级政府财务预算,并对学前教育进行一定的倾斜,优先满足学前教育的发展,合理调整教育经费的非配比例,不断完善公共资源分配机制,对办学力量进行财政性奖励支持,给予一定的财政资助及金融贷款等支持,从财政政策上支持社会力量办学。要扶持和支持欠发达地区的学前教育工作。对学前教育的收费,要根据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及居民的承受能力制定合理的符合不同地区状况的收费标准,在成本核算基础上,制定普惠性的办学收费标准。确保学前教育办学资金充足,以确保办学质量。
大力建设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师资力量是保证学前教育质量的重要一环,没有师资力量的提高,再好的基础设施只是一句空谈。因而应该想方设法在师资力量建设上下功夫。需要幼儿园在师资配备上要配足各级各类幼儿园教职员工。要加强师资队伍的管理工作,切实加强师德建设,不断提高幼儿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水平。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同时加强幼儿教师的后续培训工作,加强相互之间的交流,对于受聘园长及教师实施评聘机制,严格考评。要不断提高幼儿教师的待遇问题,切实提高并维护幼儿教师的合法权益,在社会保障、教育、养老等工资福利等方面要确实落实到位,对于优秀教师、园长要给予积极表彰和奖励,将各类幼儿教师纳入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范围,切实维护幼儿教师的合法权益。
加强幼儿园的管理工作要制定幼儿园管理制度,提高办园质量,优化内部管理。要切实加强幼儿园的安全管理工作,加大安全设施建设,配备规范的保安体系,建立安全责任制,依法取缔不合格的办学力量,加强对幼儿园日常管理的监督和检查,要确实做好幼儿园管理的监督工作,推动幼儿园进行规范化建设和管理。
积极开展学前教育扩容工程坚持政府为主导、社会广泛参与的原则,实行公办与民办齐头并举的策略,加强学前教育的扩大建设,增加教育资源,以满足社会普及学前教育的需求。要加强公办幼儿园的建设,新建或改建、扩建,增加学前教育的公益性、普及性需求,完善公共资源分配机制,对于有富余的教育资源及公共教育资源要优先举办公办,以财政投入为主,对贫困地区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同时,要防止出现城乡两级分化现象,要加快并推进农村幼儿园的建设工作。根据科学测算合理规划、布局和建设农村幼儿园,不断提高办学条件,在教学用具、玩具、学具等方面不断提高质量。对于支持农村学前教育的经费要杜绝出现挪用现象,任何部门不得任意克扣、挤占,确保专款专用,以确保办学质量。
结语
【关键词】教育生态;幼儿教学;教学管理
一、幼儿教学管理现状
1.幼儿园管理者自身专业素质受限,难以协调好各关键因素的关系
据了解,目前我国幼儿园园长很大一部分专业素质方面水平较低,日常教学管理上缺乏目标跟计划,善于用工作经验“说话”,对其工作人员命令多于沟通,同时,园长精力主要集中在资金筹措,缺少对自身专业学习的提高及对管理理论的钻研。其中不乏尚未达到国家要求的相关合格学历及任职资格的管理者。同时,幼儿园的科学管理缺少足够经验,要把握好幼儿园整体利益,协调相关人、财、物、事等关键因素,加强部门间相关沟通协调,以达到部分实现整体的最优。
2.幼儿园管理工作目标脱离实际,评价缺乏可靠标准及方法
幼儿园管理目标在实际操作过程偏离活动实际,幼儿园领导常凌驾于目标之上,使得在幼儿教学管理目标实施过程中,领导声音盖过目标,加剧目标实现的难度。而行政管理部门在对幼儿园审评中也没有统一标准,部分审评依靠评价者主观评价,评价结果缺乏真实性和有效性,加剧幼教管理科学实践的难度。
3.管理过程中缺乏上级部门有效指导,自主权无法落实
幼儿园是部门和单位办园结合,隶属主办单位,可获得资金、人员及相关设备支持。但在幼儿园管理业务上,主管部门需通过主办部门传达相关事宜,二者意见不协调易使得幼儿园在政策执行上产生偏差,一级一级传达信息模式也使管理更新滞后,无法快速应对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明文规定“幼儿园园长负责幼儿园的全面工作”,但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幼儿园的各项职权基本由上级部门掌握,使得幼儿园管理改革不能顺利实施。
4.幼儿园自身条件制约使教学管理难度加大
幼儿教育在我国福利性质较大,教学收费偏低,远无法匹配目前物价水平。幼儿园自身管理体制缺少对目前市场的应变能力,没有有效的改革措施,同时,教学设备落后、教学老师专业素质能力跟不上家长需求,使教学效果、质量、管理受到很大影响和制约。
二、教育生态学对幼教管理的影响
以教育生态学作为幼教管理的重要参考依据,是因为教育生态学对幼教管理有着比较显著的影响。在幼儿园幼儿的管理上进行有效生态定位,需要幼儿园资源进行有序寻求和拓展,全面科学调整需求生态定位,才能让幼儿很好适应幼儿园的陌生环境及幼儿教学。在幼教管理的方法和理念上以往并没有深入展开完整的研究,许多幼教管理模式也相对陈旧。从教育生态学将幼教作为一个系统性工作,在开展幼儿教育的过程中首先要提高幼儿教育工作者自身专业水平,同时加强幼儿教育工作者在管理经验上要求,与幼儿的和谐相处,引导幼儿积极适应幼儿园生活,更好提高幼儿兴趣和挖掘潜能,这都需要有良好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作为基石。同样,教育生态理论会更加关注幼儿的全面发展,倡导激发孩子在幼儿教学中各个方面的能力和天赋,并积极健康快乐茁壮成长。教育生态理论在幼教管理方面有着非常有效的借鉴意义,并将积极推动幼教向科学化管理方向发展。
三、教育生态下的幼教管理模式的革新途径
从教育生态学角度对幼教管理进行深入新的思考和定位,促使幼教向更为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对幼儿教育有着深刻的影响。面对目前更为激烈多变的市场环境,幼儿教育加强管理制度建设亟待解决。幼儿管理制度作为幼儿教育重要工程,将提升我国幼儿教育的整体水平。同时,幼儿园管理人员应在工作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管理能力并对管理中一些不合理的教育管理模式进行深入思考,结合实际对管理的局限探索出新的管理模式,以能促进幼儿教育管理制度有效建设。
在幼教管理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内容是如何更好地培养幼儿在有效的管理模式下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幼儿实践需要细心引导,利用幼儿对新事物关注,耐心指导。强硬无趣的口头指令等只会弱化幼儿在幼教管理中效果的实现和降低幼儿对新事物接受的信心和强度。相反,兴趣引导则更能加强幼儿对事物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改变行为模式。科学且针对性强的教育管理制度不仅能极大提高目前幼教参差不齐的管理水平,对幼儿在各方面的兴趣和能力的培养也能得到较好的激发效果。以上充分证明,幼教管理制度建设的加强、幼教管理模式的更新,能显著提高幼教管理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林惠娟.尊重幼儿,促进个性发展,凸显幼儿管理的成效――谈“我们该为孩子做点什么” [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11)
[2]王海娟.教育生态学视角下的幼教管理[J].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2016(2)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管理;家长;有效参与;问题;对策
在当下的幼儿教育改革中,家长作为幼儿园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和合作者之一,能否有效地参与到幼儿园教育管理中,似乎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家长合作参与的有效性还有待提高。下面谈谈提高家长有效参与幼儿园教育管理的策略。
一、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
幼儿园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第一,可以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理念,教育宗旨,教育目的意义及课程活动,了解幼儿园“教什么?”和“怎么教”,更好配合老师的工作。第二,帮助家长建立正确的幼儿教育观、幼儿发展观。帮助家长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的有关知识,让家长重新考虑如何配合幼儿的发展运用适合的方式来教育幼儿,避免拔苗助长。第三,帮助家长了解、重视民主、支持与关怀的教养态度,尊重孩子,允许孩子在错误中学习成长,协助家长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做好家庭教育。
二、加强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拉近教师与家长的关系
1.接送交谈
教师利用家长接送孩子时与家长进行的简短交谈,是一种最方便、最及时和最经常的家园联系方式。使家长与教师得知近日至当天孩子在园或在家的情况,以便家园随时配合,促进孩子发展。
2.电访、家访、填写《家园联系手册》
及时的家访、电访、每周一次的《家园联系手册》都是教师与家长进行个别沟通的好形式。填写《家园联系手册》,已成为家园固定的一种联系方式。它能较全面地记录孩子在园在家的生活卫生习惯、动作发展情况、学习能力、语言发展、行为习惯等。
3.开展家长座谈会
家长会是幼儿园向家长介绍全园或全班教育工作情况,讨论有关幼儿的个别问题或教育问题,向家长提出要求的一项教育活动。它是家园共育的一座桥梁,它也直接关系到班级工作的进程与效果,同时也是与家长的一次面对面、近距离的交流,为此,开家长会对家园来说是很重要的。大家可以通过这种方式一起讨论问题、一起学习,家长之间也可以谈谈自己的育儿经验,使家长会充分的展示它的作用。
三、多种形式的交流,促进家园的互信
1.幼儿学习成果展览
家长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幼儿园接受教育,最大的愿望莫过于孩子的进步。举办幼儿学习成果展览的目的就在于向家长汇报幼儿在幼儿园的学习情况,让家长对幼儿园放心,并给他们以教育的信心和方法。进行幼儿成果展览时,我们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进步,既有音乐、舞蹈、绘画,也有识字、计算、英语,还有良好品德的展现。我们要让家长从孩子的表现中,不仅看到孩子的进步,更从中学习到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并将它运用到自己的家庭教育中。
2.建立幼儿成长档案
每一位幼儿在入园后就建立“宝宝档案”,内容不仅包括幼儿的乳名、特点、爱好等,还有幼儿的整体介绍。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可以准确把握每位幼儿的特点并能针对性地开展教育,也让家长的顾虑消息,同时幼儿也会尽快的适应集体生活。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教师、家长的观察和关注对幼儿来说是首要条件,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继续建立“幼儿成长档案”,采用了不同的方式记录幼儿成长的轨迹,在成长档案中记录了孩子的生长发育,教育的评价,家长和孩子的对话等等,这一工作得到了许多家长资源的大力支持,我们将一起见证幼儿的成长和发展。
3.组织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
为了进一步的让家长了解幼儿园,了解教师的工作,我们还在不同年龄阶段、不同节日组织了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如每年元旦,各班都会组织“家园同乐庆元旦联欢会”,要求家长参加活动、演出节目,活动受到了广大家长的热烈欢迎。我们还在不同的教育教学中组织了《会唱歌的瓶宝宝》、《好玩的纸袋》《秋天多美丽》等主题活动:如《秋天多美丽》主题中,通过幼儿在一段时间的学习,在即将结束次活动时,我们组织了《亲子同乐会》,让家长与幼儿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现秋天,如绘画秋天、橡皮泥、树叶粘贴等。活动不仅让家长了解幼儿在这段学习的成果,也充分的表现幼儿的能力,给幼儿一个自我展现的舞台。
4.开展家长开放日
通过家长开放日,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工作,观看孩子在集体中的表现,学习教师的教育方法,学会用正确的眼光看待孩子,评价孩子的发展情况。例如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情况,一日生活习惯以及与小朋友的交往、合作能力等等。
总之,幼儿园的现代化管理离不开家长的有效参与。为了让家长理解和支持幼儿教师的工作,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幼儿园应对家长敞开大门,让每一位家长有效参与幼儿园的教育管理!
参考文献:
[1]岳生全.幼儿园目标管理和目标教育[M].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关键词】现状的形成;现象的制约;认识否定与反思
1.会宁县幼儿教育“大班额”现状的形成
1.1县城幼儿园的现状:近年来的教育“跟风”和“陪读”教育日益盛行,接受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和进城读书的势头越来越大,空闲了乡下教室拥挤了城镇学校,大班额的形成与发展“势不可挡”,相反也造成了教育质量的下滑。甘肃省会宁县地处西北黄土高原干旱山区,虽然“干苦甲天下”,但是也是“西北高考状元县”,这里的人们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一点也不低于沿海发达地区,加之会宁县自古以来民风淳朴、崇文尚德、人才辈出。幼儿园的班级基本情况应该是大班不超过35人、中班不超过30人、小班不超过25人,而我们会宁县幼儿园的大班64人、中班62人、小班58人(会宁县幼儿教育属于简托班,每个年龄段上浮5个人),都是“教育热”、“进城热”、“成才热”引发的严重后果。
1.2乡村幼儿园的发展:由于上述原因,我县农村大多数小学已经关闭,相应的学前(农村以前都是学前班)教育也就不会存在;自2015年以来,随着国家对幼儿教育的高度重视,我县已经计划全覆盖三百多所村级小学附属幼儿园,对于缓解幼儿园大班额,提高幼儿教育质量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1.3据“好孩子育儿园”网转载《人民日报》记者调查的文章看出:天津、贵州、哈尔滨、珠海等等地区均出现学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问题,而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方面由于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希望幼儿早学知识、多学知识,幼儿园为了争取生源、为了在竞争中生存,逼迫迎合家长的心愿;另一方面小学一年级在入学采取测试招生的办法。“小学化”倾向的制约是幼儿教育的巨大弊端。
2.时下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的制约
2.1概念:幼儿教育“小学化”就是指幼儿园将小学办学理念、管理模式、课程资源、教育规范、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等渗透或者运用于幼儿教育实践中,使之常规化、教学化、状态化,进而普通化、趋势化的教育现象。
2.2误区:幼儿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走进了误区,幼儿教育“小学化”拔苗助长式的“填鸭式”教育、各种名目繁多的专项技能训练得了家庭家长的追捧,家长的一些违背幼儿教育规律的要求,驱动一些幼儿园的所谓专项特长教育,代替了幼儿园的教育计划,严重危害了幼儿的游戏权、发展权,危害幼儿的身心健康。
2.3制约:“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身心健康有害无益,其危害主要有:
2.3.1使幼儿还没有上小学就产生厌学情绪;
2.3.2妨碍幼儿天性的形成和幼儿的快乐成长;
2.3.3不利幼儿身体和身心健康。
3.幼儿园教育“超常态”认识否定与反思
3.1对大班额教育教学的认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学前(幼儿园)教育备受关注,对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造成的学前(幼儿园)教育资源不均衡,促使许多办园规模、收费合理、保教质量好的公办幼儿园普遍存在大班额情况。幼儿园大班额现象衍生出一些教育弊端,如:安全隐患、个性化的指导不够、教师工作压力大等等。
3.2对家庭的教育观念的否定:学前幼儿园教育中,教师队伍相比较十几年前已经有了长足发展,但是时下时髦的一句话是“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思想影响了一代家庭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转变家庭家长教育观念,树立起教师与家长共同的正确的儿童观、育人观、成才观,是实现幼儿教育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
3.3大班额教育环境的弊端:大班额教育教学严重危害了幼儿的身心健康,而且使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更加严重;转变家庭家长的教育观念,优化大班额班级管理,是解决大班额问题的必要措施。明晰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界限,加强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是“让幼儿教育中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的关键所在”。
4.幼儿园教育管理理念的本质、模式、体会和基础
4.1本质:两千多年前,伟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并重、以约驭博、寓教于乐教育理念,分析其教育思想对当今的幼儿园教学具有重要启示,正确运用因材施教、启发诱导是教育与管理永恒的主题;在不断的革命实践中,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教育理论,提出了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社会现象,培养什么样的人,培养目标是什么,这是教育性质的最终体现,独辟蹊径地阐发了以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为核心的“德、智、体”三育并重;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明确提出教育要服从自然的永恒法则,尊重儿童天性的发展,把儿童当作儿童来看待,强调在活动中进行学习。
4.2模式:一个良好的发展模式事关个体幼儿园的成功与否,在总结了多家幼儿园的发展模式以及我园的发展历程和个人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的提出了“三加一”联创发展模式。即:自身发展、政策发展、农村发展。
4.3体会:因材施教、平等教育、依法治教、服务社会,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因此为我国的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高质量的现代化人才是学校教育的重心,在启蒙教育阶段,就应该适时的有计划化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存储后备人才服务社会,服务大局是教育的重大使命,百年发展,教育为本,只有遵循服务社会的原则才能更好的提高教育质量,提高幼儿未来的发展素质。
4.4基础:运用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改革观,形成正确的办学理念,创新教育教学工作方法,为幼儿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4.4.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更新教师理念,以幼儿发展为本,培养幼儿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素质教育总目标,形成正确的儿童观,评价观,课程观,教学资源观,正确处理知识与能力关系,德育与教学关系,幼儿园与家庭、社会的关系;
一、幼儿园管理
1.幼儿园
幼儿园是3至6岁的幼儿学习、生活、娱乐及保教的场所,是根据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的客观规律及其年龄特征,对幼儿进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是促进幼儿身心同步健康发展的教育机构。
2.幼儿园教育
幼儿园教育指由幼儿园承担的,由专职幼教工作者根据社会需求,对在园幼儿实施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的社会活动。它不仅影响幼儿的情感、态度、能力、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发展,而且为幼儿一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教育管理
著名的管理学家德鲁克说:“管理是现代化机构的特殊器官,正是这种器官的成就决定着机构的成就和生存。”为了实现现代化的管理,必须通过现代化的计划、执行、监督、总结等过程,协调组织机构内的人力、物力资源,以达到高效率的综合性活动目标。[2]
教育管理是管理者通过组织协调教育队伍,充分发挥教育人力、财力、物力等信息的作用,利用教育内部各种有利条件,高效率地实现教育管理目标的活动过程。
农村幼儿园起步比较晚,正处在发展阶段,各项管理还不够完善,要使幼儿园的管理工作向有序、规范、科学的方向努力,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
二、幼儿园管理现状分析
农村幼儿教育基础差、底子薄、情况复杂,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管理也出现了困难。属于留守老人照顾的留守幼儿,都属于弱势群体。因此,幼儿教育的重担更多落在了幼儿园管理者的肩上。本文就此幼儿园教育管理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1.办园条件简陋,设施不齐全
(1)教室面积有限。幼儿园是在小学校园的一角腾出的几间教室,教室面积有限。幼儿午休时,没有专门的寝室,只能在教室把书桌叠加在一起,留出空间,铺上简单的床铺让孩子们午睡。
(2)卫生设施缺乏。幼儿园没有单独配备适合幼儿的洗手设备,没有符合幼儿专门的厕所。
(3)教学设备不能满足日常的教学需求。幼儿园投入经费少,玩具配备也少,满足不了幼儿的需要。教室里的电视机不仅陈旧,而且播放效果也较差。
2.课程设置不合理,有小学化现象倾向
幼儿教育小学化是指幼儿教育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评价等方面,脱离了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与特点,而向小学阶段的教育标准看齐的现象。校长为了增加生源,家长为了让孩子多学知识,让教师多灌输书本文化知识,甚至在小班就让幼儿练习写字。有些幼儿感觉背书痛苦,写字困难,就早早产生了厌学情绪,每次来幼儿园上学都带着不情愿的表情。
3.留守幼儿较多,需要关怀教育
由于农村经济条件落后,年富力强的年轻人外出务工,将其孩子留给老人,于是就形成了留守老人照顾留守幼儿的现象。教育孩子的责任全落在幼儿园身上。给幼儿教师带来了更大的挑战,需要幼儿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与爱心照顾幼儿,尽力培养他们完善的性格。
4.教师紧缺,教师的专业素养不高
幼儿园的小班、中班和大班,各安排一位文化课教师,无生活教师。因此,教师的工作量大,照顾孩子不周到,孩子的安全问题很难得到保障。农村公办幼儿园的教师难以享受教师应该得到的编制、进修培训、职称评定、评奖等机会,福利待遇又普遍偏低,无聘任合同,造成教师流动性大,教师配置缺乏稳定性。教师的文化和专业水平较低,处于中专以下学历。
三、加强农村公办幼儿园教育管理的对策
2010年我国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通过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鼓励社会力量办园、努力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等途径有效扩大学前教育资源。针对农村学前教育资源缺乏的现实,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必须因地制宜,发掘各种社会力量投入到学前教育的建设中来。为大力发展农村幼儿教育,促进农村幼儿教育健康有序快速发展,本文提出了以下相应的对策。
1.加大教育投资,改善农村幼儿园的办园条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建立以财政拨款、社会投入、家长缴费和公益捐款等多渠道筹措经费的机制。用政策措施等改善农村幼儿园教育经费紧缺的现状。同时幼儿园占地、用水、用电等方面要给予适当优惠,解决幼儿园基础设施等问题,进而提高农村幼儿教育质量,为幼儿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
2.稳定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一方面政府要通过制定、完善农村幼儿园教师的社会保障制度和职称评定,改善他们的福利待遇,吸引更多的年轻、优秀的教师投身农村幼儿教师的行列,稳定教师队伍。另一方面要建立省、市、县三级幼儿师资培训中心,对现有农村公办幼儿园教师免费进行必要的专业培训。
3.加强家园合作,促进幼儿各方面和谐发展。加强对家长的宣传与教育工作,加强幼儿园与家庭之间的合作,在二者之间形成紧密的纽带。幼儿园教师应该转变观念,积极组织开展家园合作相关的活动。从而,全面掌握孩子各方面的信息,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
2010年随着《国务院关于发展当前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的出台,很多人都说学前教育的春天来了。这句话意味着学前教育终于在国家层面上得到了重视,另一层含义是学前教育才经历了漫长的寒冬。这个“春天”也让很多投资人看到了希望,大量资本涌入,幼儿园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学前教育学位供不应求的局面得到扭转,取而代之的是各个幼儿园为了抢占市场,纷纷拿出“看家本领”,人民群众可选择的幼儿园多了起来,似乎“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的缓解。而这样的繁荣背后却存在着很多深层次的问题。由于学前教育经历了很漫长的低迷期,行政管理部门管理力量严重不足,对学前教育的监管一直处于松散状态,整个幼教行业更多的是依靠市场调节,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缺位。学前教育的“隐效性”与“专业性”决定了其不易被社会所认识,家长容易偏听偏信,整个行业存在“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幼教人才大量缺乏,幼教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办园全靠园长的“感觉”与个人意志,大多不知章法,保教质量令人担忧。目前能够提供相对优质的保教质量的园所大量缺乏。为了改变现状,我局开展了大量探索与实践。
作者:韩玉芬张馨尹(定安县教育局)
一、提升民办学前教育质量的管理思路
截至2018年春季我县经审批民办幼儿园共70所,在园幼儿园数占全县在园幼儿数的70%,园所数仍在不断增加。在近几年公办幼儿园学位数总量供给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民办幼儿园仍是我县学前教育的主力军。想要办好人民满意的学前教育,就应着眼于提升民办学前教育的质量。我县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一直在探索新形势下如何规范幼儿园办园行为。
一是完善管理体制,明确政府角色,转变政府职能。管理体制完善的前提是组织机构的健全,我县于2016年开始设立学前教育办公室,委派具有学前教育专业教育背景的行政干部负责学前教育管理工作,协调各相关部门之间的关系,确保各部门能够形成合力共同监管。在很多行政管理人员的思维里,民办学前教育属于市场,公办学前教育是政府的责任,因此在管理过程中难以做到一视同仁,民办学前教育或多或少受到忽视。这是政府角色定位不清的表现。民办学前教育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公办还是民办幼儿园都可能兼具公益性与普惠性。公立幼儿园与民办幼儿园的重要差别在于办园资金来源不同,除此之外,应无本质差别。政府应承担起实现公平的社会责任。一方面是确保弱势儿童能够接受有质量学前教育的权利,另一个方面是使公办和民办幼儿园处于公平竞争环境之下。我局在长期实践过程中,转变了原有思维方式,逐渐改变了区别对待公办和民办幼儿园的现状。
二是制定符合本县的民办幼儿园准入标准。具备良好的硬件条件是提升民办园办园水平的第一步。没有达标的园舍场地,提升保教质量无从谈起。幼儿园有其特殊之处,“环境育人”“一日生活皆教育”。在管理过程中发现,很多投资者不具备专业知识,随意租用未经改造且空间狭小的民房办园,没有足够宽大的户外活动场地,无法满足幼儿每日的运动及日晒需要,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省教育厅的《海南省幼儿园办园基本标准(试行,征求意见稿)》(琼基教〔2014〕25号)(以下简称标准)及《海南省幼儿园审批管理暂行办法》(琼基教〔2016〕4号)(以下简称审批办法)等文件,让审批工作有了抓手也“有法可依”,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却遇到不少难题。我县的经济发展水平欠发达,在没有足够的政府补贴前提下,绝大多数园所无法达到《标准》所规定的要求,达标的民办幼儿园办园成本过高,保教费用也是人民群众无法承受的。
三是出台具体办法和细则。针对我县未对学前教育用地做明确的规划,也未出台相关学前教育用地的优惠政策,在全县范围内难以找到能够符合《标准》要求的园舍场地,“达标”的民办园难以寻觅,这样的局面所带来的后果是有“标准”,但“标准”无法实现便形同虚设,也容易在审批过程中出现“人治”倾向。如何让《标准》立足于实际情况,具有直接的可测性,便于操作,既能够基本满足幼儿身心发展需要又符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起到引导举办者科学选址、约束行政管理者行为的作用成为当务之急。基于此背景,根据省级幼儿园审批工作和办园标准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我局对《审批办法》做了进一步对细化、补充,出台了《定安县幼儿园审批管理办法补充细则》(定教〔2017〕61号)和《关于印发<定安县幼儿园办园基本条件>的通知》(定教〔2017〕62号),科学制定了《定安县幼儿园园舍场地评分表》和《定安县幼儿园验收评分表》,评分表对每一所新办园的硬件及软件水平进行量化评分。通过对全县幼儿园进行摸底调研,合理设定符合我县实际的分数线,有效避免了行政执法人员在审批过程中的主观判断,确保审查和审批结果更加客观公正、真实可信,从源头上淘汰了不具备办园条件的幼儿园。
二、汇编《定安县幼儿园办园指南》,做好政策宣传工作
为了使群众全面了解如何申办幼儿园、如何科学选址,避免因盲目投入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我局将办园相关的省、县文件汇编成《定安县幼儿园办园指南》,并专门召开全县幼儿园会议对《指南》进行解读和大力推广,在为举办者解读指引方向的同时,极大便利了我局的幼儿园审批管理工作。经过将近两年时间,《定安县幼儿园办园指南》成为举办者手里不可或缺的“红宝书”,许多办园者能够熟练地运用《指南》判断选址是否合适,办园条件是否成熟,不仅有效提高了我县新办园的硬件条件水平,对已审批的幼儿园也起到了很大促进作用,为我局下一步规范幼儿园办园行为打下坚实基础。
一是师资队伍建设与幼儿园硬件提升齐头并进。教师是幼儿园里的关键人物,师资队伍是影响幼儿园办学质量的关键因素。近年来我县不断加强民办幼儿园教师培训力度,既带教师走出去,又将专家引进来,方便幼师就近接受培训。同时注重培训等的系统性与连贯性,摒弃了以往零散不成体系等培训方式,结合我县学前教育实际情况,系统地为幼儿教师提供促进专业化发展等培训,开阔了眼界改变了教育理念。与此同时,不断鼓励全县幼师努力提高学历水平,持续开展公益免费的针对报考幼师资格证幼师的培训活动,提高了我县幼儿园教师的持证上岗率。
调查研究的对象为本市50所乡镇幼儿园。研究中发放问卷50份,问卷对象为50所幼儿园的业务园长,回收有效问卷50份。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选取其中的15所幼儿园开展了实地调研,包括听课、座谈、查阅资料等。
从调研情况来看,我市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了乡镇幼儿园的蓬勃发展。不少乡镇幼儿园。尤其是乡镇中心幼儿园不仅在硬件设施上已赶超城市幼儿园,且内部管理上两者的差距也越来越小。具体来说,乡镇幼儿园能认真贯彻《规程》《纲要》精神,严格依法办园:幼儿园都有正确的办园方向和办园目标。积极实施素质教育,以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幼儿园均不同程度地积极开展教育科研与课程改革,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显著,保教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然而。从单纯的教学质量与业务管理的角度来看,乡镇幼儿园与城市幼儿园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其整体的教育质量与管理水平还有待全面提高。
一、乡镇幼儿园教育质量存在的具体问题
从调查情况来看。乡镇幼儿园教育质量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半日活动的整体质量不高。从各幼儿园提供的资料及现场情况来看,乡镇教师都很重视集体学习活动的备课、准备和组织工作,而对于半日活动中的其他几类活动,如生活活动、游戏活动、体育活动则明显不够重视,活动计划粗糙简单,活动内容空洞重复,活动形式机械单一,活动环节流于形式。比如,在晨间体育活动中,乡镇幼儿园提供的体育器械往往都比较简单,皮球、圈、绳成为老三样。在一周甚至一个月中,幼儿每天早晨只玩几种简单的器械,加之教师更多地是做保护或看护工作。使得这样的活动很难激起幼儿参与的兴趣,也没有达到通过丰富多彩的展间锻炼促进幼儿身体素质不断提高的目的。再比如游戏活动。观察发现,乡镇幼儿教师在组织游戏区角活动时,往往把游戏区域活动当做幼儿自由分散的活动,实行粗放型组织。缺乏应有的指导,甚至存在放任自流的现象,没有发挥其应有的教育价值。诸如此类的情况。使得幼儿半日活动的整体质量不高。
2、集体教学活动的质量不高。集体教学活动是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体现。但是,就乡镇幼儿教师来说,能上出好课、优课却并不容易。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教师的优课率仅在20%左右,良好率(包括优课)也仅在40%左右。有一半以上的课在合格与基本合格之间。究其原因。主要是乡镇教师对教学活动的课型、特点、目标把握不住:抓不住教学重点;教学方法简单陈旧,缺乏新意,等等。
3、环境创设的水平有待提高。乡镇幼儿园环境布置的装饰性强于教育性。比如,班级墙面上经常呈现大幅固定的海洋、天空、宇宙等背景图,却不能较好地反映与主题活动相关的内容:随意走进一个班级,很难从环境布置上看出班级当前正在进行的主题活动。另外。环境布置中幼儿参与的成分不高,环境与幼儿的互动性不够。这些都表明,乡镇幼儿园不够重视环境的教育作用。不能为幼儿的操作、探索、学习提供有力的环境支持。
4、教科研水平有待提高。乡镇幼儿园的教科研热情很高。大多数幼儿园都具有“质量立园,科研兴园”的意识,有积极通过课题研究打造办园品牌的良好愿望。在调研的幼儿园中,百分之百都有县市级以上科研课题。20%的幼儿园有大市以上立项课题。但乡镇幼儿园的教科研水平仍属初级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课题的选题与定位欠准确。主要表现为选题过泛过大,课题方案随意粗糙,不能切实解决自身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2)课题研究与教研活动、课程改革之间的关系不清,常常顾此失彼。(3)课题研究的总课题与子课题的层级关系不清。常常总课题之下就是班级小课题,缺少二级子课题。加之课题研究中缺少团队合作,使得不少乡镇幼儿园把课题分成若干班级小课题之后,让教师各执一题,自行研究,往往难以形成课题成果。
5、教师工作的创新水平有待提高。在问卷调查中发现,很多幼儿园认为教师可以按部就班地完成教学任务。但工作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教师工作缺少思想与个性,工作处于机械应付状态的现象。也是乡镇幼儿园教育质量不高的体现。
二、乡镇幼儿园教学管理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乡镇中心幼儿园教育质量存在的问题,归根到底还是教学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1、受业务管理者能力水平的制约。幼儿园的教学管理任务主要落在业务园长的身上。然而,调查研究发现。业务园长存在角色错位、管理知识贫乏和管理行为滞后等问题。比如,有些业务园长把自己定位于管理者,仅忙于安排园内的教学业务活动。而对业务活动的有效性缺乏必要的指导和监督:有些业务园长把自己定位于一般教师,不能纵揽全局,业务管理的起点低,或是仅仅按照园长的要求安排工作,缺乏自己的思想和工作个性。加之业务园长队伍年轻。缺乏管理知识和经验的储备,使得相当多的业务园长常常陷于具体的琐事之中,成为一个忙碌的事务主义者:远离目标的管理,使幼儿园的教学管理始终处于低水平的运行状态。
2、教学管理重点不突出。在调查中我们感到。乡镇幼儿园在开展教研工作中,要抓的头绪太多,如日常保教管理、业务学习、学科研究、科研工作、亲子教养、特色活动等。但不少乡镇幼儿园没有充分考虑如何整合这些工作,形成工作重心或工作主线,因而常常出现工作繁杂、疲于应付的状况。
3、教育管理执行力不够。不少乡镇幼儿园对自身存在的问题认识较清楚,也能够针对性地制定工作措施加以研究。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由于管理过程中缺乏持之以恒、坚持到底的执行力,工作标准、工作要求、工作效果渐渐打了折扣,工作流程过去了,而问题却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结果是不少幼儿园年年搞教学研究,年年搞教师队伍练兵。年年搞常规检查,但老问题依然存在,有的甚至成了顽疾。
4、教研活动走过场。问卷调查显示,很多教师反映幼儿园教研活动有走过场的现象。首先是没有充足的时间保证教研活动的开展;其次。教研活动常常由专家或领导主讲。不少教师参与讨论也仅仅是人云亦云的虚假教研,难以实现教研的真正目的;再次,教研活动没有考虑到为不同层次、特定教师提供适合的互动平台,不能激发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抑制了教师的个性发展。另外,乡镇教师参与系统学习的机会较少。对当今幼儿教育现状了解不够清楚。也影响了教师参与活动的兴趣。
5、园本师资培训的深度、力度及
层次性层够。乡镇幼儿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师资力量薄弱。一是代课教师多。在所调研的幼儿园中,一半以上幼儿固有40%的专任教师都是代课教师,不少年轻教师虽然有干劲,也比较肯学习,但幼教理论功底浅,教学技能与实践能力不高:二是小学转岗教师多。-由于小学与幼儿园工作的性质完全不同,这部分教师适应工作有一定的困难;三是新教师多。近几年,乡镇幼儿园规模持续扩大,教师需求量较大,幼儿园不断招聘新教师,有的幼儿园新教师(工作在三年以内的)的数量占到60%以上。四是师资配备不足。很多幼儿园都存在缺教师现象,不少园领导也不得不常常进班顶课。
师资力量薄弱制约着乡镇幼儿园的发展。但乡镇幼儿园本身在培养师资上也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是不能对教师群体进行分类、分层的指导培训。比如,对新教师培养的惯用方法是青蓝结对、一日活动指导,公开课实践等,培养方法缺乏系统性;对骨干教师和老教师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不高,使得园级骨干教师与老教师在前进道路上失去动力。
三、提高乡镇幼儿园教学质量与管理水平的对策思考
本次调查研究中,我们切身感受到乡镇中心幼儿园在硬件条件改善以后,软件质量亟待提高。而要提高乡镇幼儿园的教育质量,当务之急必须提高乡镇幼儿园的教育管理水平。
首先,乡镇幼儿园要提高管理者的自身素质。管理者要加强教育理论和管理理论的学习,以广博的知识和过硬的基本功,增加管理的底气,增强管理的信心,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只有管理素质提升了。幼儿园的教学质量与管理水平才能不断提高。
其次,乡镇幼儿园要提高管理过程的执行力。好的举措必须依靠强有力的执行力推行。在执行过程中不能马马虎虎,降低要求,要在追求细节、追求完美中达到理想的工作效果。
再次,乡镇幼儿园要学会抓住工作重点,突破工作难点。要在繁琐工作中学会分析问题,认清自身不足,集中精力抓好中心工作。特别是以下几个重点工作:
1、在教师专业成长问题上,要研究多层面、多维度的科学有效的园本培训策略。可以采用分层推进,各有侧重;理论在先,行为跟进;内部挖潜,外部交流;随机调整,力争高效的培训策略。同时,帮助教师切实制定与幼儿园发展目标相一致的自我发展计划,一切从实际出发,促进教师与幼儿园的共同成长。
2、在教学研究问题上,要关注教师。了解教师的实际水平,开展针对性的学习活动、观摩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基本功:要开展轮回性的学科研究活动,让教师在学科研究中实现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