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低碳技术论文范文

低碳技术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低碳技术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低碳技术论文

第1篇:低碳技术论文范文

1表层地震地质条件

测区内沟谷纵横,多呈“V”形地貌,地形高差较大。地表出露的二叠系红色泥质砂岩地层常形成较陡的滑坡,粉砂岩区多形成深沟或者悬崖峭壁以及崩塌堆积场,攀越困难。区内村庄和花椒树地较多,影响激发接收效果和地震测线的布置。表层地震地质条件较差。

2浅层地震地质条件

测区内基岩和黄土塬均有分布,基岩出露较多。基岩能够较好地传播地震波,能量损失较小,激发效果较好。黄土塬的黄土对地震波有较强的吸收散射和低通滤波作用,降低了地震波的能量和频率,激发效果不佳。因此浅层地震地质条件较好。

3深层地震地质条件

测区内地层自下而上有中奥陶统下马家沟组、上马家沟组、峰峰组,石炭系中上统本溪组及太原组,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下石盒子组,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石千峰组及第四系更新统和全新统。含煤地层为石炭—二叠系,煤层顶、底板为泥岩、砂质泥岩、粉砂岩等,其饱和抗压强度均小于30MPa,属于软弱岩石,二者之间波阻抗差异较大,具有形成反射波的良好条件。但测区局部的3煤层已经开采,可能对11煤层、奥灰的反射波形成存在较大影响。综上所述,本区表层地震地质条件较差,浅、深层地震地质条件相对较好。

二地震数据野外采集和处理

1地震数据野外采集

通过试验工作确定了地震数据野外采集参数。野外观测系统采用8线8炮制,单线96道中点放炮,道间距10m,线距40m,炮排距80m,CDP网格为5m(纵向)×10m(横向),叠加次数24次(横向4次,纵向6次),最小非纵距10m;激发条件为单井激发,厚黄土覆盖区,钻孔打到粘土层中,药量3.0kg;薄黄土覆盖区,钻孔打到基岩面或粘土层,药量2.0kg;基岩出露区,井深4m,药量1.5kg;检波器采用60Hz二串二并堆放插置;仪器使用加拿大产ARIES遥测数字地震仪,记录的数据格式为SEG-Y,仪器前放增益用24dB,0~500Hz全频带接收,采样间隔1ms,记录长度1.5s。线束方向布置遵循一般垂直地层走向和主要构造走向的原则,呈东西向布置。

2地震数据处理

本次地震资料处理是在我公司SunBIade2000工作站上进行,使用了多套大型处理软件,本着“高信噪比、高分辨率、高保真度”的原则,加强对处理模块和参数的反复试验,确定了本次地震资料处理流程。

2.1初至折射静校正

由于地表高程及地表低(降)速带厚度、速度的横向变化使得地震波旅行时差会对信号的叠加效果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致使反射波同相轴信噪比下降、频率降低。应用合适的静校正模块和参数,可以消除这种时差,确保叠加剖面的质量。测区属典型复杂山区,最低高程481.99m,最高高程919.61m,最大高差为437.62m,地表低、降速带地层的横向变化较大。经过对比试验,初至折射校正法可以较好解决该地区的静校正问题。

2.2反褶积技术

为了消除大地的滤波作用,拓宽频带,压缩地震子波,提高地震资料的纵向分辨率,经大量的测试对比后,选择了地表一致性预测反褶积。该方法是基于地震子波可以被分解为共炮点、共接收点、共偏移距、共反射点等多种成份的思想,它不仅能压缩地震子波,而且能进一步消除地表条件的变化对地震波的振幅特性和相位特性的影响,同时对多次波也有压制作用。由于反褶积在提高分辨率的同时将会降低资料信噪比,所以处理时在保证资料信噪比的情况下再提高分辨率。经对比分析,最终选定的处理参数为:预测步长8ms,算子长度150ms。

2.3速度分析和剩余静校正

速度分析的精度和剩余静校正的准确程度是相互影响的,为求取更准确的叠加速度场,必须求取准确的剩余静校正量。剩余静校正的求取是在给定的条带、时窗、倾角范围内,在纵横两个方向进行倾角调查形成模型道,在共炮点道集和共检波点道集做互相关,求取每个炮点、检波点的剩余静校正量,因此在选择时窗时要对层位的拾取进行试验。剩余静校正和速度分析是一个反复迭代的过程,迭代的次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处理的精度。在本次资料处理过程中,进行了3次迭代分析,剩余静校正后剖面目的层同相轴连续性明显提高,剖面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

2.4叠后去噪

叠后去噪是利用相邻地震道之间的反射波具有相似性而干扰波不具有相似性的这种特点使相干波得以加强的处理方法。利用相关函数测定2个以上记录道时间序列的相似程度,按相似程度的大小对记录进行加权,使得相似性好的波得以加强。本次资料处理选择多项式拟合方法来提高叠后信噪比。提高信噪比的同时影响剖面的分辨率,在叠后采用谱白化方法进一步提高频率,得到高分辨高信噪比资料。

2.5三维偏移

三维偏移的主要目的是消除地下倾斜界面对反射波的影响,使之成像归位到真实的反射界面位置上去,从而正确地反映地下形态和构造变化情况。有限差分偏移的效果主要决定于偏移速度,我们选用叠加速度经过转换建立偏移速度模型,并进行了反复测试和调整。用人工剔除奇异值,采用机器自身平滑,对速度的百分比进行偏移试验。经对比,95%的偏移效果较好。

三采空区的时间剖面特征和切片属性特征分析

1采空区的时间剖面特征

三维地震勘探成果包含了丰富的地质信息,其中包含采空区的地质信息,用来解释煤层的采空区范围。在时间剖面上采空区表现有3种现象,其一是煤层反射波变弱,在采空区边界处反射波同相轴频率和产状发生突变,在采空区内部反射波同相轴不连续且杂乱无章;其二是煤层反射波同相轴的变弱,频率和产状变化较大,与周围非采空区煤层反射波存在明显差别,而且煤层反射波之下的层位反射波同相轴增强,频率和产状突变,从整张剖面来看无采空区的地段煤层反射波较强,其下伏层位反射波很弱,而有采空区的地段煤层反射波同相轴表现微弱,其下伏层位反射波同相轴较强,形成明显反差;其三在地震时间剖面上表现为煤层反射波缺失。以韩城桑树坪井田为例,根据前人资料和矿方提供的采掘工程资料得知,井田内部,3号煤层正常采掘范围比较集中,2号煤层和3号煤层的老窑采空区比较分散。本次三维地震勘探圈定了采空区主要位于测区的东部以及中南部。根据采空区在三维地震勘探资料上的显示特征,解释了采空区的范围,面积约0.98km2。

2采空区的切片属性特征

地震属性技术的关键在于属性提取,提取方式包括同相轴属性提取和数据体属性提取。同相轴属性是与某个界面有关的地震属性,具体提取方法包括瞬时提取法、单道分时窗提取法和多道分时窗提取法。利用地震属性分析,有利于采空区边界的界定,利用Geoframe解释软件,提取了26种地震属性,选择了对采空区反映较好的弧长、均方根振幅、最大振幅和能量和四种地震属性参与了解释,对采空区范围的判别和划分起到了很好的辅助解释作用。

四结论

第2篇:低碳技术论文范文

地震勘探技术以岩石的弹性差异为物理基础。当在地面施加的人工地震波在地下传播时,会遇到各种性质不一致的岩层分界面,进而发生折射与反射等物理运动,这时在地表的检波器会接收到各种与地震波经过的地下岩层性质有关的地震波信号,根据对这些地震波的分析判断,可以推测出各岩层的形态与性质。由此可见,地震勘探技术的勘探程度相对于其他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有着明显优势。煤田地震勘探技术是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煤田地质勘探方法,这种技术已经逐步应用到煤田地质勘探的各个阶段,对于煤田地质勘探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2煤田地震勘探技术发展现状

现如今,煤田地震勘探技术发展十分迅速,主要以数字化为主要标志。煤田地质勘探工作中充分利用二维和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可以有效解决例如煤层埋藏深度、煤层起伏变化情况、断层分布情况以及可能危及矿井正常生产的地质灾害等煤田地质勘探工作。近些年来,由于物探技术水平的大幅提高,煤田地震勘探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和发展。特别是随着计算机技术以及电子技术取得飞速发展,煤田地震勘探技术已经发展到如今的三维甚至四维、多分量程度,为我国煤田地质勘探工作做出了卓越贡献。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煤田地震勘探相关技术也有了质的飞跃,其中主要体现在地震相解释以及分析技术、波阻抗反演技术、三维可视化技术、神经网络数字化处理技术等,这些理论和技术都在一定程度上为煤田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煤田地震勘探技术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后期数据处理,发展了许多诸如Geocluster,Seimic等著名软件系统,以适应煤田地震勘探后期数据处理工作。总而言之,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相关学科的不断深入研究,煤田地震勘探技术水平也在逐步提高。

3煤田地震勘探技术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煤田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煤田地质勘探已经逐步走向地质复杂地区,特别是对于采区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井田地震勘探工作取得巨大成就。煤田地震勘探技术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3.1查明煤层的形态应用煤田地震勘探技术可以有效探明目的层的具体形态,依据实施地震勘探工作区域地形及地质条件复杂程度,勘探精度可以达到85%~95%,能够清楚查明幅度高于5m的小型褶曲,勘探深度误差可以达到2%之内。

3.2勘探煤层中小断层结构煤田地震勘探技术的主要工作还是查明煤系地层复杂地质构造,三维地震勘探技术主要应用面积观测方法,利用这种技术可以真实反映剖面各个断层的变化及走向,并且在确定断层走向与断层落差精度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3.3划定陷落柱与采空区范围地震勘探陷落柱的主要原理是:当地震反射波经过陷落柱时,反射波由高速层面进入低速层面,使得反射时间发生延迟,从而较为准确判断陷落柱位置与塌陷深度。由于地震勘探技术发展程度还不够完善,所以煤田地震勘探技术划定陷落柱范围主要集中在落差25m以上的陷落柱,精确度可以达到80%以上。采空区范围的确定对于煤田地质勘探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准确划定采空区范围才能保证煤矿开采的安全顺利进行。采空区物理环境十分复杂,因此形成的波阻抗相差不大,还可以形成煤层反射波阻,因而在时间剖面上很难被工程技术人员识别。准确划定采空区位置仍将是煤田地震勘探技术需要继续探索研究的内容。

3.4判断煤层厚度变化及煤层所含煤矸石特性在判断煤层厚度变化时,需要根据特定数量钻孔的已知煤厚准确标定比例系数,由此便可以依据煤田地震勘探资料定量判断煤层厚度。在判断煤层厚度变化的众多煤田地震勘探技术中,谱矩法计算方法可以得到较为准确的结果,误差较小。煤层中矸石带相对于煤层而言是一个高速层,能够与煤层形成差异较为明显的波阻抗,更容易被识别,但是却不能被分辨出来。

4煤田地震勘探技术对矿井建设和生产的实际意义

煤田地震勘探技术提高了煤田地质勘探精确度,为建设高产高效矿井奠定了坚实基础,对于指导矿井安全生产和优化矿井设计具有重大现实意义,通过判断各种地质构造位置及范围可以为矿井建设施工提供指导意见,从而有效减少矿井建设的盲目性。煤田地震勘探技术可以准确查明主采煤层厚度变化情况、准确划定采空区范围、判断地质构造类型及其性质、确定奥灰水顶界面位置,因此,煤田地震勘探技术可对矿井建设中可能遇到的水害等复杂问题做出有效预测。

5煤田地震勘探技术发展趋势

据预测,直到2050年,我国煤炭占一次能源的比重还将达到半数左右,因此,我国长期依赖煤炭作为主要能源的情况不会发生太大变化,为了我国煤炭能够稳定供应,煤炭工业势必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随着煤田地震勘探技术的不断发展,煤炭开采企业对于物探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煤田地震勘探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今后,我国煤田地震勘探技术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点。

5.1煤田地震勘探设备逐步走向数字化地震勘探技术发展了将近半个世纪,地震勘探设备由最初的光点仪发展到之后的模拟仪,最终发展到现在的数字地震仪。随着计算机技术以及电子元件的不断发展,煤田地震勘探设备数字化程度将会不断加强。今后,我国煤田地震勘探设备及相关数据处理软件将会向着高数字化方向继续前行。

5.2对于煤田地震勘探技术的资金投入将会大幅增加只有进行切实可行的高精度、多分量地震勘探工作,才能在煤田地震勘探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而进行这项工作的前提就是具有先进的仪器设备。拥有了先进的仪器,我们还需要加强对于煤田地震勘探技术相关人才的培养工作,这些都将需要我们加强经济投入,而这对于矿井甚至我国物探工作来说所带来的利益却是不可估量的,可以说这是一项一本万利的工程。

5.3强化煤田地震勘探工作中岩性分析解释的工作目前的煤田地震勘探工作大多还是停留在定性基础上,而这远不能满足我国煤矿开采的要求,在今后的煤田地震勘探工作中,我们要努力提高勘探精度,从定性逐步向定量发展,精确判断煤层特点与性质各种地质情况等。只有这样才能为我国矿井建设提出准确可靠的指导性意见。

6结语

第3篇:低碳技术论文范文

(1)低碳设计理念。

低碳设计的主旨即以设计为手段,以节能减排为目的,降低建筑、景观、家具能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降低温室效应影响的设计方针。在城市生活中,二氧化碳排放大都来自城市建筑,比如,我们在建设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占10%~15%,在使用建筑过程中,建筑灯具、电器、设备等占40%~50%。所以,低碳设计理念是创建环境友好型社会中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低碳经济”理念是以后环境设计的必然选择,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结合,使自己更有社会责任感。

(2)环境艺术理念。

环境艺术(Environment,Art)指的是环境艺术设计的空间规划,设计方案构想的综合计划。这其中包括环境与设施、空间与装饰、材料与色彩、采光与布光等。环境艺术设计的目的是满足技能、创造效益和表现有力的艺术形式。生活是设计的基础,人类的行为影响着设计方向的发展。同时,当某种设计成为时代主流审美观念的时候,这种设计也可以反过来影响人们的生活形态,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环境艺术设计也是一样,他在一方面促进生态、资源的使用率,同时还折射出时代的经济发展程度和科学文化水平。

2人的行为模式对环境设计的影响分析

人的行为都是出于对某种事物刺激的反应,而这种刺激可能来自人的自身,如动机、内在需求和内驱力,也可能来自对外界事物的反应。人类行为有四个来源:生物学、力学、社会结构和文化。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设计内容可以分为两大类:物质形态和意识形态。物质形态是构成建筑、景观等的物质要素,而按照物质要素的不同材质,又可分为许多类型;意识形态是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受到影响的精神因素,这包括、民俗习惯、个人审美、社会道德、制度伦理等。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其设计者因为经过系统的职业训练和职业偏见,大多都要求使用者的参与,而使用者关心更多的是设备、布置等方面,比如家庭装修过程中,设计者提供家庭基本的框架结构,墙面、地板、天花板等部分装饰,而其他非固定因素则由使用者决定,比如家具的使用、软装饰的选择。使用者会根据自身因素选择个性化的色彩、风格、材料。环境艺术设计的各个要素就好像生物学的生物群体的共生链,相互平衡,维系自然的和谐发展,而这种状态也是我们目前环境艺术设计的最高追求。现代环境艺术的目标就是找出最合理最优质的“人类环境系统”,结合现在的低碳经济模式,这就要求我们尽量降低排耗,实现人类和自然环境的平衡。所以,我们在研究环境艺术的时候,必须对人的行为学有一定了解,从行为学角度分析环境艺术设计的科学程度,指导环境设计实践,完善各个设计环节。

3低碳经济背景下环境艺术设计发展的思路

(1)低碳材料的升级更新是环境艺术设计的物质基础。

低碳经济要求我们使用低消耗的建材,低碳建材是指在保证功能性前提下,降低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率,制作过程能耗少、污染小、排放少、使用寿命长,在使用过程中不产生或者少产生有害物,在寿命完结后可以回收再利用的建筑材料。这种优质的建筑材料有许多优点:

1)有利于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和优化,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建材的低碳发展,淘汰传统材料,有利于技术创新,发展循环绿色经济。

2)有利于推进现代化新型建材的产生和发展。

低碳经济发展背景下,我国根据建材行业的自身特点和发展规模制定了许多调控政策,保证了建材行业向低碳经济的发展,有效地控制了温室气体的排放,加大了太阳能、风能等新型建材的使用率。

(2)加强低碳设计教育培训这是环境艺术设计的理论基础。

环境艺术专业课程的改革是以低碳设计的理论为基础,低碳设计的理念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具备低碳意识、低碳设计理念和低碳生活价值观,这样就能在教学中督促学生深刻、全面地认识低碳设计的重要性。教师在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教学方式上要以低碳设计教育理念为先。英国国家课程委员会主席格雷•汉姆认为,低碳教育在每个学生的课程中必不可少,它有助于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引领学生关注并积极参与到低碳实践中来。

(3)注重低碳设计的实践是保证环境艺术设计发展的实践基础。

在实践过程中,有几个制约低碳环境设计的关键因素:

1)能否正确评估环境因素,在环境开发与规划过程中,我们第一要考虑的就是环境设计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以此提供优秀的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

在尽可能的前提下,加大对硬纸板、纸张、木料、玻璃等的利用率。在设计的初级阶段到设计作品的完成,不光是设计者、包括施工人员、技术开发人员都要重视环境因素。

2)合理利用低碳技术,在保证建筑设计功能性的前提下高效利用环境空间,有效减轻空间、环境的负担。

比如在设计中使用低碳生态水泥,这种水泥是由城市垃圾焚烧后制成的,这就减轻了城市垃圾处理的负担,如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太阳能、风能资源的利用、室内低碳地板等。通过科学合理的组合,达到经济发展与生态和谐统一的目的。

3)制定低碳标准,地球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

可再生资源包括水资源、森林、动物等,不可再生资源包括煤炭、石油等。所以在开发设计的过程中,要想可持续发展,我们就应该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加以节制和保护。同时对于可再生资源也要制定相应的使用标准。环境艺术设计的相关行政部门应该倡导低碳理念并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推动低碳环境艺术设计的变革。

4结束语

第4篇:低碳技术论文范文

大多数研究表明,我国广阔的领土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许多地方将成为一个勘探石油和天然气的新领域。但我国的石油地质条件相对复杂,如果只依靠一种勘探技术相对只能获得一个石油的信息,所以只有在使用各种各样的勘探技术,探索信息全面、准确反映地下石油资源的状态和地下地形。新的石油勘探勘探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和矿区的矿业勘探勘探技术有很大的不同,但它是一个新的领域在矿业开采的基础上,石油和天然气在不同地区的特点是不一样的,我们的探索措施的差异。因为在石油地质勘探阶段水平勘探技术是有限的。在一个不适合的勘探石油勘探期间,无论如何学习,使用什么样的信息可以获得的勘探技术不全面,是有缺陷的。全球石油资源勘探技术研究开发和利用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在石油和天然气在中国市场资源稀缺导致我国必须加强对石油地质勘探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具体表现在:

(1)对国际市场具有严重的依赖性

尽管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但实力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的发展,现在,各行各业的发展,是和石油及其相关资源分不开的。尽管中国三大石油公司的石油产量目前是全世界比较靠前的,但相比人均占有量老说则比较小。中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但我国的国内石油生产不足,石油供应对国际市场具有严重的依赖性。

(2)从国际上的石油来源不够广泛

我国严重依赖国际石油市场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风险因素,并通过石油安全与我国石油的国家稳定的单一来源进一步加剧。主要是来自中东的石油资源,在中国主要的海上运输。特别是在马六甲海峡航运,存在遇到海盗的可能,这是一个巨大的风险,严重影响员工的安全。单一的石油资源,石油进口国经常受到该国的石油开发,一旦石油危机,我国石油进口往往会受到影响。

(3)我国油田勘探技术自身也比较薄弱

在我国是具有非常丰富的石油资源的,但目前的勘探开发水平还不够完善,实际的探索过程中也有许多缺陷。特别是,需要进一步发展的老油田,地质环境的新发现是比较差的,这需要更高的勘探技术。导致我国目前的勘探技术处于弱势,仍严重依赖石油进口,不仅造成经济损失,从长远来看可能会影响我国的社会稳定。

二石油地质勘探技术的创新与进展

未来的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和开发技术的总体发展趋势:技术变革的速度,不同的专业学科之间的交叉和渗透技术也越来越深,综合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在石油石化行业中较为突出,具体表现为:

(1)增加计算机模拟在石油地质勘探中的应用

计算机和数据处理技术的迅速发展,允许使用石油地质勘探相关地区的模拟和仿真分析的相关内容,根据模型和输入数据与当前的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区域分布特征来预测,不仅可以提高石油地质勘探的准确性,还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勘探效率和勘探质量。

(2)油田勘探技术的主导仍是地球物理技术

地球物理勘探难度较大,特别是在信噪比和分辨率对成像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注入新的活力在地球物理技术的发展。同时,计算机技术,图形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进步为地球物理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证。在未来的二十年里,有希望发展地球化学,遥感,地球动力学等多种方法,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将继续保持其领先地位,并继续在世界石油和天然气勘探的未来扮演重要的角色。

(3)膨胀管和连续管技术的应用

正常钻井环境如水层和断裂带等,可以使用膨胀管技术,该技术允许深钻管道无法达到最初的目的层,连续管可以应用在小井眼钻井和其它恶劣环境,该技术不仅可以提高日志的质量,减少钻井破坏环境,也可以在管配置相关设备对钻井和测井数据采集和状态监测。

(4)将大力发展综合配套的勘探技术

第5篇:低碳技术论文范文

煤矿地质的勘探工作,就是为了要探明地质体、矿体的形态、深度、结构、储量等情况的工程技术,称之为煤矿地质勘探技术。煤矿勘探工作,通常以坑探工程和钻探工程为主要程序,地球化学勘探和地球物理勘探为辅助程序。工作深入到煤矿地质勘探、矿山矿井地质以及煤岩层定性的考究,甚至在水资源的勘探、煤层气考评等方面。我国作为第一产煤大国,煤矿地质勘探技术的不断应用和改进,为我国煤矿事业的发展和利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煤矿地质勘探技术现状

我国的勘探技术发展的较早,如今应经比较成熟,在煤矿的勘探方面尤其如此,其先进性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第一,完善了煤矿综采成套装备。全国积极建设高产高效矿井,结合世界的先进技术,煤矿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接近或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第二,提高了煤田地质勘探的精度。以三维地震勘探技术为核心并结合其他的数字勘探技术,提高了井田的精细度,保障了大型矿井设计。半煤岩巷掘进机的研制成功,将巷道掘进施工的机械化水平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第三,提高了安全生产的技术水平。我国不断创新和推广煤矿安全生产技术,全国煤矿事故死亡人数和事故发生率等指标呈下降趋势。第四,将环保技术应用到煤矿生产中。为了加快煤矿资源的工业化和产业化,我国在煤矿资源综合加工利用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煤矿的洁净燃烧技术以及其他煤化工技术达到了世界水平。

3地质勘探技术的种类

3.1地震勘探技术。地震勘探工作主要是通过探测地下各介质的密度和弹性的差异来实现的。在进行技术勘探时,首先探测人员要人工激发地震波,当地震波在向地下传播的过程中遇到介质弹性或密度等特性不同的煤岩层时,会朝着不同的方向进行反射或折射,这样勘探人员借助检波器来接收信号。通过对这种信号的观测、记录以及分析,技术人员可以判断出煤岩层的分布情况和煤层的性质,为之后的开采方案提供有利参考。地面地震勘测技术主要应用于煤田较浅区域的地质勘探,对于超过800m深度的范围,就需要引入矿井地震勘探技术。

3.2地质雷达勘探技术。采用此类方法对煤矿地质进行勘探的理论依据是不同的地下介质其电性参数不同,其中电性参数有电阴率等。地质雷达勘探技术利用高频电磁脉冲波来探测煤岩层的地质情况,可以清楚地显示一定范围中的岩石、水体等的分布状况,使人们在进行煤矿开采工作前就对煤田的地质情况分布有充分的了解,在开采方法确定时便可拥有相关的参考资料。

3.3高密度电阻率法。高密度电阻率法是新发展起来的一种地质勘探技术,它通过测试岩石介质的导电性,人为建立地下稳定的电流场。之后技术人员借助于观测和分析电流场的分布,来对煤田的地质情况加以了解和探测,以此达到地质勘探的目的。

3.4井下直流电法透视。当煤田区域的地下水资源出现异常情况时,主要采用这种方法实施勘探,将水资源异常的区域分布情况掌握清楚,此项技术可以将地下采煤区的导水构造连同整个水资源的分布进行准确探测,有利于煤矿在开采过程中避开水层,这对于提高开采的安全性和施工的安全性有重要的作用。

4地质勘探在煤矿生产中的作用

煤矿的安全生产离不开勘探技术,从计划开采的选址一直到煤炭资源衰竭都一直有煤炭勘探技术的参与。在煤炭开采中的高危事故也与勘探工作相关,因此煤矿地质勘探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4.1预防煤矿水灾事故。煤矿中的水灾一直是开采中的普遍问题。其危害极大,当水涌入矿井时,不但会造成极大的人员伤害,重则还会造成塌陷事故,影响开采,直接导致煤矿报废。另外当水涌入矿井时还会给周围的环境造成伤害。煤矿的水灾防治需要地质勘探工作的参与。在煤矿的开采前可以进行周围水文资料的收集,通过分析掌握地层中的水量规律,在开采时时刻注意煤矿的雨量分布等因素,这样才能科学指导煤矿开采,有效避免水害。此外,对一些煤炭矿藏的特殊地点进行开采时,尤其是老塘,旧巷等一些水害高发地段,一定要先勘探,再开采。在勘探时遇到疑问一定要仔细勘探,务必将开采中可能导致涌水事故的原因进行最大可能的排除,这样可以有效降低水害,减少开采人员伤亡。

4.2预防设计不合理的安全隐患。煤矿的开采首先是要确定矿井的位置,这个位置不是随便定位的,它需要对周围的环境进行了解,找到最佳的位置,恰当的位置可以减少很多危害。在进行煤矿的整体开采方案设计时,寻找矿井位置的主要依据就是进行勘探后的结果。地质勘探可以确定地层的结构,矿藏走向,深度等,并对周围的各种导致危险的隐患进行深入理解,如瓦斯,水层等。根据这些勘探结果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研究,科学得确定开采方案。因此煤矿地质勘探是进行开采时的必须步骤,勘探结果的准确,全面,具体对开采难度估计及降低开采事故发生有重大作用。

4.3预防煤矿瓦斯事故的发生。瓦斯在煤矿的开采中一直存在的大问题,很多事故发生都与其有关,其对采矿的威胁极大。瓦斯爆炸不仅威胁井内安全还会威胁井上周围环境,带来了极大的损害。瓦斯的分布可以利用地质勘探进行确定,针对其分布可提前预防。对矿藏周围的瓦斯情况要在开采建井之初就要进行勘探,了解含量多少,进行多次分段采样,从而对全区的瓦斯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这些详细的资料对开采中的瓦斯预防非常重要,可极大降低瓦斯事故。

第6篇:低碳技术论文范文

盛果期密植果园动态间伐技术

由于山西省苹果、梨树生产上现有果园多为乔化密植果园,果园密度大,即使采用苹果开心树形改造技术,将纺锤树形结构改造成为开心树形结果[3-4],解决了树冠结构上下郁闭问题,但在现有密度条件下,树冠前后左右水平空间郁闭问题仍然难以调节,因此,需要采用不同方式的果园间伐技术,降低果园密度、改善果园光照、提高果实品质、增加经济效益,并大幅度延长果园经济寿命。增产增效情况果园间伐最初的1~2a,由于不少果园尚未提前进行永久株与临时株整形修剪,因此,果园可能出现产量小幅下降。但其后产量基本稳定,果实品质提高,果园效益稳定增加。技术要点盛果期(10~15a)密植果园间伐需要设立永久株与临时株,并区分树形进行修剪。对于永久株上的永久枝,其主枝在修剪时不回缩,当与临时株株间交错时,采用回缩临时株上的枝条为永久株让路的方法进行修剪。临时株的修剪则根据果园空间的实际大小保留枝条,并回缩株间伸展的枝条,培养成扁树,并随着永久株树冠的扩大,在其后2~4a内将临时株整体间伐。稳定期(15~20a)密植果园间伐主要采用一次到位间伐技术增加果园行距及株距,使永久株达到每公顷375株左右。果园一次到位间伐可采用隔株间伐、隔行间伐、梅花式间伐、随机间伐等方法,具体采用哪一种方法应根据果园株行距条件综合考虑。如果幼树期按照(2~2.5)m×3m定植的果园,应在树龄10a左右时通过隔株间伐,变成(4~5)m×3m株行距,为单株高光效树形提干、落头等树形改造技术实施提供基本水平空间。其后,在苹果树龄15a后,通过第2次集中间伐将果园株行距变成为4m×6m,5m×6m或5m×7m。最后,在树龄20a左右时实施第3次果园间伐,推荐的密度分别为6m×8m,5m×8m或7m×8m。对于旱地及丘陵山地果园,由于树冠体积较小,果园株行距可在同类树龄条件下减少1m左右。在实际应用上,对稳定期密植果园间伐也可采用随机间伐的方法,即果园留壮树,去病树;留大树,去弱树;留整树、去残树,在果园由高密度向中低密度间伐过渡过程中,促进全园树体整齐发育,并在正常管理条件下将果园经济结构寿命延长到50a左右。注意事项果园间伐技术不当可能会导致产量阶段性下降,所以,树形改造要循序渐进,严格设立临时株或临时行,并区分修剪。该技术适宜在山西省中南部现苹果、梨树产区及国内同类气候地区推广应用。

矮化果园更新复壮修剪技术

山西省中南部现有苹果、桃树矮化果园1万hm2左右,目前均进入盛果期。根据山西省水果产业体系2010—2011年在运城市和临汾市的调查,山西省中南部现有矮化果园普遍存在树冠体积偏大、骨干枝结构偏大、结果枝数量偏少等问题,导致盛果期矮化果园树冠上部与树冠均出现郁闭遮阴,加速了结果枝组的老化,因此需要更新复壮修剪。增产增效情况在山西省中南部,矮化果园更新修剪完成后,平均增产8.3%~15.6%,果园效益增加15.5%~27.1%。技术要点落头复壮矮化果园树龄10a左右纺锤树形结构基本成形,全树适宜保留25~35个骨干结果枝。但目前苹果和桃树纺锤树形整形修剪的果园,单株树的骨干枝多为10~18个,由于骨干枝的枝组大,一般不进行枝组更新修剪,因而,盛果期的枝组衰弱问题比较突出。为了更新复壮结果枝组,这类果园在10~15a时需要进行落头修剪,将树高由4m以上逐步降低到3m左右[5]。提干复壮矮化果园的红富士苹果树通常5~7a进入盛果期,其后由于树体负载量大和光照不良,基部结果枝条极易衰退。因此,在上述落头修剪的同时,还需要及时从基部疏枝提干,逐步把干高由0.5m提高到0.9~1.2m。提干修剪可以与落头修剪同时进行,也可采用先落头后提干的方法。枝组更新复壮根据山西省水果产业体系2010—2011年在运城市和临汾市的调查,纺锤树形的矮化苹果园,其结果枝的有效结果枝龄一般为5~8a,超过这个年限,结果枝隔年结果明显,果实品质也显著退化,因此需要更新修剪。枝组更新修剪时,可以将老化结果枝从枝条基部疏除,并在疏枝部位诱导萌发新枝,重新培养结果枝。为了能在剪口及疏枝部位萌发新的结果枝,修剪可以在锯口或剪口部位留短桩。树龄较大时,结果枝或骨干结果枝隐芽难以萌发,可保留5~10cm的原结果枝,然后短截更新。注意事项矮化果园更新修剪需要分年度进行,通常3~4a完成。如果更新时间集中,易引起树冠局部徒长。该技术适宜在山西省中南部现苹果、桃树产区推广。

梨树新树形早果丰产整形修剪综合技术

山西省梨树栽培面积大,幼树果园通常开花结果晚、果园树冠郁闭问题突出。为此,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在现有乔化密植梨园基础上,通过树形改造将原有的纺锤树形转变为开心树形,增加了盛果期产量,并进行相关整形修剪综合技术的研究。增产增效情况在山西省隰县、祁县等地,通过对幼树期和结果期果树的整形修剪,果园提早1~2a进入盛果期,盛果期单位面积经济效益平均增加35.6%以上。技术要点幼树期的整形修剪在1~3a幼树期,为了加快树体生长,通常采用自由纺锤树形进行整形修剪。中心干的整形修剪在冬季整形修剪时,可在中心干当年新梢50~70cm处短截,以继续保留中心干的优势。同时对于侧生结果枝,需要通过拉枝、拿枝等缓放措施缓和生长,培养结果枝组。春季萌动后,为了提高主干萌发率,避免中心干的光秃带出现,还需要进行刻芽处理。夏季修剪时,根据当年长势,在肥水条件较好的果园可对中心干2次短截,继续保持中心干的生长优势。主枝与结果枝的整形修剪为了培养结果枝,需要在5月中下旬和8月上中旬进行拉枝缓放。5月中下旬拉枝,主要是针对主枝上的结果枝,通常开角80°~90°,以缓和树势,尽早成花结果。8月上中旬拉枝,主要针对主枝和大型结果枝组,通常开角60°~70°,以培养树体骨架,保持健旺树势。结果期的整形修剪树体整形每年逐渐提干、落头,减少骨干枝数量,促进树体负载量逐步向永久性主枝转移,最终建立中干开心树形模式,即主干高度保留1.2~1.5m,树体高度3.0~3.5m;保留4~6个不重叠的主枝,主枝角度70°~80°,主枝上不留侧枝,主枝上直接培养大、中、小搭配合理以及高、中、低错落有序的松散长型结果枝组。主枝培养主枝培养时不短截,逐步疏除周围的多余过渡母枝,为主枝生长提供良好的空间和光照。临时性主枝修剪时,需要疏除背上和周边的大型结果枝组,保持主枝的单轴结果,并用3~5a的时间逐步疏除,最终建立4~6主枝的梨树开心树形[6]。4.4注意事项开心树形整形修剪需要循序渐进进行,通常需要10~12a时间才能完成。该技术适宜在山西省中南部及国内同类气候地区推广。

第7篇:低碳技术论文范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学习的巨大力量.早在西周时期,孔子就提出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不者不如乐之者"的见解.低年级儿童的无意注意.无意识记还占优势,他们的学习活动常受直接兴趣所支配,因此更要重视兴趣的激发。在“说话“训练中,教师如果能借助电教媒体形声结合.声画并茂的特点,围绕“说话“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创设各种情境,能引起和维持学生的无意注意,使儿童主动说.积极说,提高训练的有效性。

在教学<<动物运动会>>这篇看图说话时,为了谈静止.无场的画面为动态.热闹的场景,我利用计算机给学生展示了一段动画场景:远处是一座运动场,动物们正在进行激烈的角逐,场面非常热闹,运动场大门上有一条横幅,“动物运动会“几个字依稀可见。一群动物兴奋地由运动场方向走来,正巧遇上慢慢爬向运动场的小蜗牛,动物们叫“小蜗牛,你怎么才来呀?运动会都快结束了!“小蜗牛说:“唉,我爬利太慢了,今天天没亮我就出发了,可还是没能看到精彩的比赛。你们能把运动会的情况说给我听听吗?“动画片结束了,学生们已置身于一个色彩斑澜的童话世界中了,我不失时机地引导道:“同学们,我们来当这些小动物,把动物运动会的情况说给小蜗牛听,好吗?“天真的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要把看到的运动会场景说给小蜗牛听。这样,借助电教媒体给学生创设一个语言环境,使他们在模拟的情境中产生了强烈的“说话“欲望,变“要我说“为“我要说“,课堂气氛显得轻松愉快,人而取利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注意直观,发挥想象,使学生“会说“。

低年级的学生心理发展水平较低,空间概念不深刻,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要他们口述一件事情的经过或某一事物的特征是比较困难的。因些,要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教师首先要根据学情,重视利用电教媒体进行直观教学,使学生的思维.想象等心理活动有一定的物质依据,让学生有话可说。 1.理清思路法。口头表达的条理性,准确性是建立在观察事物的周密性基础上,要使学生的思维有条理,把话说具体.有次序,教师可以借助电教媒体的可剪辑性,指导学生细致观察,理清思路,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让学生懂得观察要有一定的顺序,分清主次。如<<动物运动会>>这个看图说话训练的图中有三个比赛项目---赛跑.跳高.拔河,我自制了一张覆盖式投影片,先出示整幅图的幻灯片,引导学生看“这是什么时间.什么地方.谁在干什么。“ 接着请学生选择他们最感兴趣的项目重点练说,这时我翻掉另外两个比较项目的画面,使利重点更加突出,内容更加集中。等重点练说的项目说好后再翻回另外两个项目,简单地说一说。这里教师利用电教媒体展示的教法,很快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方法,使学习知道“说话“要详细得当,条理分明,不要眉毛有子一把抓。

2.再现生活法。这是指教学中利用电教媒体不受时空限制,可以扩大范围的特点,使许多在教室里或当时当地无法看到的景象,通过电教媒体展现在学生的面前,把他们的视野引向古今中外,以及微观和宏观世界的各个领域,从面提高观察效率,降低“说话“难度的一种方法。

有一次,我请学生来说说秋天,因为孩子生活经验不丰富,头脑中缺乏秋天景物的表象,只能说出平时印象较深的一些特点:“秋天树叶落了“,“秋天天气变凉了“,“秋天人们穿上毛衣了“......这时,我播放了录像片<<秋天>>,在美妙舒缓的音乐声中,一幅幅金色秋天的美丽图景呈现在学生眼前,湛蓝的天空,金色的田野,铺满落叶的公园小径,充满笑声的菜园.果园;动物们在准备过冬,人们在忙着收获......同时,我利用计算机把大雁的队伍与"一"字."人"字相对比,把飘荡的落叶与飞舞的彩蝶进行对比,把胀裂的石榴与人们的笑脸进行对比......学生们仿佛投入了秋天大自然的怀抱中,每个画面都深深地印在了学生的脑海里。看完录像,一只只小手纷纷举起,学生们说道:“秋天到了,天空那么蓝,那么高,一群群大雁排着整齐的队伍往南飞去,它们一会儿排成人字,一会儿排成一字“;“大多数树的叶子黄了,一阵秋风吹来,树叶仿佛一只只美丽的花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枫树的叶子火一样红,松树.柏树还是那样苍翠“;“田野里.果园里可热闹啦!沉甸甸的谷穗一片金黄,红玛瑙似的高粱压弯了腰,葡萄像珍珠,广柑黄澄澄,石榴露白牙,逗得娃娃口水三尺长“;“秋天真美丽啊!“。可见,电教媒体使自然界的景象再次出现在学生的眼前,并将有着相似之处却完全不同的事物进行对比,引发学生想象,使学生的思路不再干涩,语言不再贫乏,他们用优美的语言.真挚的情感描绘出了一幅幅真实的画面。 3.音响联想法。所谓音响联想法,就是利用电化教育手段,以生活中诸多音响为中介,刺激学生感官,唤起学生联想,从而提高“说话“能力的一种方法。它以听觉为纽带,继而引起大脑听觉.视觉.言语等运动中枢的兴奋,使学生闻其声,如见其物,如临其境,同时有助于发展儿童的想象力,使他们思路开阔,语言流畅,言之有物。 如训练学生说一个集贸市场的场景,如果只是让学生凭经验和记忆去“说话“,学生只能摘取市场里的一些零碎景象。因为由于年龄特征的限制,集贸市场在学生的头脑中只是个模糊的印象,没有声音,没有动感。这时如果利用电教手段,播放人集贸市场中有选择地收录的声音片段,商贩的叫卖声.买卖双方的讨价还价声以及鸡.鸭. 鹅的鸣叫声,立刻就唤起了学生的联想,头脑中的表象一下子清晰了,一个活生生的画面顿时显现在学生眼前,这时再要求学生说市场,他们就能说得真实.具体了。

4.诱感法。要学生在说话中做到言之有情,必须通过正确诱导,激感,使学生身临其境,作出合理想象,道出有感情的语句来。如教<<啄木鸟医生>>的看图说话训练时,我积极诱导学生进入画面中去,把自己想象成啄木鸟医生和老树。我根据故事内容利用计算机制作了一个 <<啄木鸟医生>>的动画片,画面栩栩如生,但是没有声音,请学生当“配音演员“来给啄木鸟医生和老树配上对话,学生们根据画面和故事情节,声情并茂地进行对话,当啄木鸟医生看到老树低垂着头,伤以哭泣时,学生用关切的语气给啄木鸟医生配音:“老树爷爷,您哪儿不舒服呀?“给老树配音的学生用伤心的语调说:“我全身长满了虫子,难受极了,呜-呜-。“这时啄木鸟医生面带微笑地停在树上,学生又用温和的声音给啄木鸟医生配音:“老树爷爷,您别难过,我一定会把您的病冶好的。“当啄木鸟医生把老树的病冶好后,老树挺直了树干,舒展枝叶,精神抖擞,给老树配音的学生高兴地连嘴了合不拢,他配音道:“啄木鸟医生,你治好了我的病,我该怎么感谢你呢?“给啄木鸟医生配音的学生了笑着说:“不用谢,老树爷爷,这都是我应该做的。请您保重身体啊!“这一句句洋溢着童趣的语言不仅表达了图中啄木鸟医生和老树爷爷之间的友谊之情,了表达了孩子们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三.辩析词句,加强训练,使学生“说好”。

由于学生的年龄特征使得他们在“说话“时常常出现语病,这就需要及时辩析.纠正,但是说过的内容一晃即逝,要保存它并对其进行辩析,就需要借助电教媒体。电教媒体能按教者的意图,将部分“说话“内容反复出现,有利于学生辨别出其中正确和错误,培养学生敏锐的听力和分析能力,从而提高口头表达能力。我们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当“小老师“,来进行以下几种辩析训练:

1.常用词的辩析.主要是收集学生容易用错或意思容易混淆的词,编在句子里,录成磁带,让学生反复收听,找出毛病所在,分析原因,及时改正.

2.句子的辩析。主要是根据学生平时“说话“中易犯的语病,如缺主.谓语,罗嗦重复,次序颠倒,不合逻辑等,编成若干句子,把它和正确的句子混杂在一起,制成录音,让学生听后辨别哪些句子是正确的,哪些是不正确的,不正确的原因何在,就怎样改正。

第8篇:低碳技术论文范文

地点:郑州

主办:中国农业工程学会

承办:河南农业大学

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村能源工程专业委员会

河南省农业工程学会

近年来,面对能源需求与资源环境保护的突出矛盾,发展可再生、清洁、环保的新能源已经成为我国节能减排、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农业和农村作为我国清洁能源生产与消费的重要领域,对国家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举足轻重。开发利用太阳能、生物质能、水能、风能、地热能以及低碳节能技术等,已经成为农业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

为了加强学术交流,提升我国清洁能源及低碳节能技术的开发和利用水平,展示相关科研成果,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由中国农业工程学会主办,河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村能源工程专业委员会、《农业工程学报》编辑部和河南省农业工程学会共同承办的“全国农村清洁能源与低碳技术学术研讨会”,定于2010年4月22~24日在河南省郑州市召开。会期3天,会后组织技术参观。

会议拟邀请国内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单位从事清洁能源与低碳节能研究的专家、学者进行深入交流、成果推广,并为企业、厂商提供科技合作的平台。

会议征集论文并出版论文集,通过评审优秀的论文拟安排在《农业工程学报》(正刊)发表,基本通过审核的将在《农业工程学报》(增刊)上发表,正刊和增刊均送El收录。欢迎相关专家、学者、企业家、研究生参加此次大会,并踊跃投稿、展示、交流。

一、会议内容

会议主题:清洁能源与低碳技术研究新进展

1)清洁能源政策;2)藻类能源利用技术;3)生物质固体燃料技术;4)生物质液体燃料(生物柴油、乙醇等)技术;5)生物气化(CH4、H2)、生物质热解气化工程技术;6)生物质发电技术;7)太阳能光热利用技术;8)小水电;9)小风电;10)地热开发与热泵利用技术;11)低碳节能新技术。

二、会务费

1000元/人,在校研究生600元/人。

会议期间安排住宿,食宿费用自理。

三、参会报名截止日期及汇款方式

参会回执见附件,填好后发送至,报名截止2011年4月10日。收到报名信息后,将发邀请通知。

银行汇款开户行:农业银行北京朝阳路北支行户名: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帐号:040101040009001。

邮局汇款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41号501室《农业工程学报》编辑部收,邮编100125。

汇款务请注明“学报会议费”字样,收款后统一开具发票。

四、联系方式

秦学敏电话:010-65929451,15110257104 简保权电话:010-65910066转2503,15010386132

王柳电话:010-65929430

第9篇:低碳技术论文范文

关键词:低碳经济,影响

 

1.对政治的影响

1.1低碳经济的实现利于中国开展能源外交,保障中国能源安全

能源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在全球气候变化的时代,能源是当今世界一个焦点问题。对于正经历经济总量与能源消费皆高速增长的中国而言,能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形势,只有开展有利的能源外交,才能保证中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运行的能源供应,进而保障中国的经济发展与政治稳定。中国能源无法自给和需要进口的局面是未来发展需要面临的问题,但中国不能受能源进口制约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能源利用将是多元化、高效化与清洁化的。实现低碳经济模式,使中国的能源供给多元化,不再一味依赖煤和石油等化石能源。而能源结构的优化降低能源结构单一的潜在风险,提高中国应对能源危机的局面的能力。实现能源多元化,减少石化燃料能源的消耗和发展低碳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确保可持续发展,是确保国家能源安全的未来能源战略的必然选择。从低效的高能耗发展方式转变到高效的低碳经济发展方式,是未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1.2低碳经济模式减轻中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可能面临的国际政治压力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最大的煤炭消费国。论文参考网。当前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居世界第二位,预计到2020年前后,将与美国等量齐观。低碳经济模式的一系列法律、经济、行政及技术等和社会活动中的乱排放,合理和持久地运用生产过程中的所有物质和能源,把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清洁生产是从资源的开采、产品的生产、产品的使用和废弃物的处置的全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它们的消耗和污染物的产生。低碳经济模式实现后,城市的社会生产模式将实现向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转变。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的实现又能进一步促进低碳经济、低碳社会的不断进步,最终实现人类发展模式的改变,维持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2.低碳经济模式对环境与科技的影响

2.1低碳经济模式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改善环境质量

在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能源消耗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日益突出。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了世界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解决好能源问题,不仅要注重供求平衡,也要关注由此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

“低碳经济”初衷就是要通过低碳发展改善经济发展的生态环境与资源状况,实现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低能耗、低排放的特点决定了低碳经济的建设首先要顾及日益恶化的自然生态环境。近几年,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群众对环境污染问题反映强烈。这种状况与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直接相关。不加快调整结构,转变增长方式,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经济发展难以为继。在这些情况面前,中国没有别的选择,只有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建设低碳经济,才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正确道路。因此,低碳经济模式实现,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将逐渐减少,中国以能源资源消耗换高速经济增长的趋势能不断改变,生产以发展质量为首要目标。国家在调整能源战略和制定能源政策时,应增加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内容,限制化石能源消费,鼓励能源节约和清洁能源使用。

2.2低碳技术的提升促使中国科技水平的提升与制造装备的革新

低碳技术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中国为了实现向低碳经济的发展,为了转变以高消耗换取高增长的增长模式,不断的注重技术水平的提高与装备制造的革新。中国碳减排压力主要集中在电力、交通、建筑和耗能工业部门,而且这些部门依靠现有技术就能实现较大规模的减排。

技术创新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内容。技术创新激励政策可以降低减排成本和扩展减排空间,并强化能源强度效应对减排的意义。中国为了低碳技术水平的提升,出台的一系列支持措施,将会使整个科技领域受益。中国出台的促进低碳技术的措施,包括人才培养、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等,此类政策行动对整个科学技术领域存在正外部性,低碳技术的发展将作用到社会生产的其它相关领域,进而形成对全面技术进步的一种推动力。国内自主创新技术与国外引进的先进技术应用到工业生产,也将带动工业装备的不断改造升级,推动国民工业生产工具的革新。随着低碳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与制造设备的更新换代,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将成为经济发展的前进道路。

3.低碳经济模式对经济与社会的影响

3.1低碳经济模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减缓经济增长速度

中国经济在发展,但环境形势却日益恶化,形势愈严峻。要扭转环境日益恶化,以能耗换增长的趋势,就需要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低碳经济模式是扭转经济粗放式增长向集约式增长的一剂良药。低碳经济模式要求改变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与布局,提升能源利用率,降低单位GDP能耗。所以,在生产中,要加大淘汰污染工艺、设备和企业的力度;提高各类企业的排放标准等。提升经济的发展质量还需要寻找内涵式发展方式,提升科技与自主创新能力,引导经济内生发展能力的提升,提升第三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科技能力对降低碳排放,控制高碳产业发展速度。降低中国单位GDP能耗、资源消耗、节能降耗,缓解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之间日益突出的矛盾成为了中国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发展低碳经济,可以大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转向新型工业化道路,孕育高新技术产业。需要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进一步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节约利用土地、水、能源,发展循环经济。论文参考网。

3.2低碳经济模式将促进经济生产方式与消费方式的转变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论文参考网。对中国来说,低碳经济是中国发展经济的一种明智选择。在气候变暖已经威胁到全人类生产与生存的当代,低碳经济是未来国际经济发展的一种新的趋势,它会带来贸易条件与国际市场的变化。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是低碳经济模式的两个特征。解决中国的环境污染问题,要控制经济和社会活动中的乱排放,合理和持久地运用生产过程中的所有物质和能源,把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清洁生产是从资源的开采、产品的生产、产品的使用和废弃物的处置的全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它们的消耗和污染物的产生。低碳经济模式实现后,城市的社会生产模式将实现向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转变。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的实现又能进一步促进低碳经济、低碳社会的不断进步,最终实现人类发展模式的改变,维持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任小波,曲建升,张志强.气候变化影响及其适应的经济学评估——英国“斯特恩报告”关键内容解读[J].地球科学进展, 2007, (07) .

[2] 庄贵阳.中国经济低碳发展的途径与潜力分析[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5, (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