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清明古诗词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由点到面:学会还原、学会拓展、学会联系
古诗词具有很强的凝练性,但是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有限,而且古诗词又离现代生活很远,所以我们必须由点到面,根据小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用心设计教学方案,实现教学效率和效果的最大化。
以王维的《画》为例。《画》这篇课文包括一幅经过装裱的山水画和一首五言谜语诗。画上有山、水、花、鸟,给人以山水相映、鸟语花香的美感。课文以“画”这个谜底为中心,抓住山水画的形象特征展开描述,图文对应,妙趣横生。在教学本课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诵读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调整教法,抓住具体的事物进行启发和引导。例如“近听水无声”一句,教师先演示“水”的分解图片,再讲述生活中水的形象,并请一位同学上台来听流水的声音。再由水流的声音进行更广阔的启发,找同学来试着朗读。
通过这些特定的点,教师合理运用分散的意象,引导学生把整首诗连成一个整体,再带领学生用不同的语气去朗读,找不同的学生去读,并让学生猜出谜底:画。之后让学生欣赏一下这幅美丽的画,配乐吟诵,还可请学生上台来当小诗人表演这首诗,最后熟读成诵。
二、由浅入深:逐步挖掘、全面分析、树立问题意识
由浅入深地进行学习,就要树立“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切入点,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关键在于问题意识的培养。笔者在此提倡的古诗词教学强调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一切从学生出发,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感悟能力,使学生能在学习古诗词的同时,从自身经验体会出发,用心仔细揣摩,与古诗词对话,与作者交流,将自身感情投射到古诗词的学习中,从而在共鸣中使身心得到净化。
以杜牧《清明》这首诗的教学为例。首先是这首诗中对于景色的描写,“清明时节雨纷纷”。描写春雨的诗有很多,教师此时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还知道哪些描写春雨的诗句,而那些诗句里的春雨描写和这首又有什么不同。学生们开始讨论,教师要适当引导学生思考春雨描写与诗人情感和心境的联系,如“纷纷”两字不仅描绘了春雨淅淅沥沥的情景,也映射了诗人杜牧淡淡的愁思。
接着是下面一句“路上行人欲断魂”。此时语文教师便可以“清明节”为着眼点,让学生们讨论他们所知道的关于清明节的知识,并普及清明节的相关文学典故。
在引导学生弄清楚了清明这一民俗背后的文化深意后,便可过渡到对《清明》这首诗的教学。教师就此发问:谁能解答一下为什么在清明节里作者和行人都会充满了愁绪?学生便能联想到佳节孤身在外之人本就心绪纷繁,此时又赶上了下雨,心情会更不好。教师在此时点出,这正是中国古诗词中情景交融的典型范例,并接着问学生还能想到哪些情景交融的诗句,例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等,从而加深学生对这一手法的认识和体会。
全诗写到“牧童遥指杏花村”便戛然而止了,此时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在得知了“酒家”的所在后,行人接着会怎么样呢?在学生积极回答了自己的假想后,教师可以接着问,诗人为什么要选择在这里打住,而不是继续向读者描述那位“行人”的具体取向呢?在学生回答出自己的想法后,教师便可以继续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留白的意蕴所在:留给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才能使这首诗更回味无穷。
三、由此及彼:提高知识的对比、迁移和应用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由此及彼的知识应用能力也是相当重要的。在古诗词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深刻感受到这首诗的情感、主题以及诗的意蕴、意境,还要赋予学生独立欣赏诗歌之美的能力,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欣赏和热爱。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优秀诗词数不胜数,课本中的诗词虽是经过精挑细选,具有极强的代表性,但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欣赏能力以品味课本之外的优秀古诗词,也是教师的义务之一。
培养学生的独立品诗能力,首先要引导学生体会古诗词中语言文字的精髓。古诗词最精妙之处便在于方寸之中蕴含着无限天地,往往一个字便包孕万千,留给我们许多想象和思考的余地,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学会品味这方寸之间的无限天地,教导学生学会寻找诗眼。例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个“绿”字可谓是生意盎然,在教学的时候指引学生思考是否可以把这个“绿”字换成别的字,如“过”“吹”“拂”等等,使学生在不同字词的对比分析中去思考“绿”字的精妙之处。
如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是诗眼;引导学生思考这首诗中的“风景异”到底“异”在哪里,单这个“异”字就可以区分为“塞下”风景和别处风景的“异”,“秋”景和别的季节风景的“异”,“塞下秋景”和塞下别的季节风景的“异”,从而引发学生扩展思维,举一反三地思考其他有关“秋景”的诗句描写,有关“塞下风景”的描写,从而更细致深入地体会《渔家傲》的别样风采。
言语本身是抽象的,隐藏了什么,想要表达什么,更是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古诗词的教学不仅仅是要体会古诗词中的语言文字之美,更是要和学生个人的知识以及实践经验结合起来,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去丰富诗词的形象和意蕴,把握诗词的神韵,从而内化为学生的感悟以及文化素养。因此教师在课堂上除了要教会学生体会诗词语言的精妙之处,还应引导学生体会诗词的意境和文化韵味。
一、激发兴趣,开展竞赛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教师如果想在古诗词教学中提高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教学效果,就需提高学生学习古代文化常识的兴趣,在教学中可以做到激情引趣。教学时,对作者的介绍是古诗词教学里必不可少的环节,但学生对这一部分内容不太感兴趣,再加上介绍作者的语言缺乏系统性,所以学生的掌握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对古诗词里的作者进行梳理,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在教学中有选择地把常识性知识告知学生。其次就是打破以往的背景介绍模式,采取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形式进行渗透,如情景导入、讲故事等。其三是去掉那些与小学生心理发展、学习领域、兴趣无关的“摘抄”,尽量精简地介绍作者的生平。例如对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一诗的作者李白的介绍,教师就可以设计悬念,激情引趣,以李白有着“诗仙”之称,也有“酒仙”的美誉导入,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了过来,对李白被称为“诗仙”“酒仙”的原因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于是笔者通过简单的介绍道明李白“诗仙”之名的由来,以及与贺知章、杜甫之间的关系,并顺势介绍这两位诗人:四明狂客——贺知章(李白的朋友),少陵野老——杜甫(和李白并称“大李杜”)。同时,笔者还将学生的思路短暂带回到三年级的古诗《望洞庭》《绝句》《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山行》中,因为这几首诗的作者的雅称分别是诗豪(刘禹锡)、诗圣(杜甫)、诗佛(王维)、小李杜(杜牧)。并通过“古代诗人知多少”竞赛的形式,对以前学习过的“古代诗人并称、雅号、雅称”进行巩固复习,学生兴趣盎然、跃跃欲试。短短几分钟,便可让学生积累到古代诗人别称的基本知识。
二、借助多媒体,形象生动
多媒体教学能使课堂生动化、形象化、直观化,化难为易,提高教学效果。在对古代文化常识讲解时,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将那些远离生活的抽象知识点能够直观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在古诗词教学中,对天文知识方面的介绍也可以借助多媒体来进行。在诗词里,关于月亮的别称有很多。如李贺的《马诗》:“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因初月如钩,所以被称为“银钩、玉钩”;白居易的《暮江吟》:“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因弦月如弓,故称“玉弓、弓月”;李白《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因满月如盘,故称“银盘、玉盘”。教学时,如果我们单纯通过文字讲解,小学生对“弓、钩、盘”难以产生直观的印象。但如果运用多媒体呈现月亮形状变化的动画图,用视觉的直观感受,代替文字,这降低了教学的难度,提高了教学的效果。
三、主题教学,系统总结
古代文化常识比较琐碎、零散,如果我们想要掌握其中一部分,就需要对其进行全面系统地了解,同时也需要我们在古诗词教学中,采用主题教学的方式。主题教学旨在将学生的学习现状与学习目标相结合,通过知识点主轴的构建,串联起一系列的知识点切片,对学生所学内容和需要掌握的知识进行纵向发掘,整体构建学生的知识体系。这类课堂的教学目标更明确,对问题的挖掘更深入,对知识的总结更系统。但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所以主题教学离不开“学习前置”“问题驱动”。在教材中,我们会碰到不少有关历法的诗词,如王贞白的《白鹿洞》:“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朱熹《偶成》:“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颜真卿《劝学诗》:“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由此,我们可以围绕古代计时法这个主题来展开教学。课前教师向学生提出:“三更、五更是几点钟?为什么古人是用‘寸’来衡量‘光阴’的?古人是用什么方法计算时间的?古代有哪些计时法?”等诸多问题,让学生根据问题先自主学习,然后分小组搜集资料。为了避免学生无从下手,失去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适当提供帮助。课中,教师检查学生的笔记,并小组汇报交流,分享学习收获。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回答对知识进行总结,课后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将古代的十二个时辰和现在时间一一对应,并以表格的形式整理在笔记本上。这样通过“学习前置”“问题驱动”,学生的脑海中就形成了系统的知识体系。值得注意的是,主题教学对教师的知识系统有着更严格的要求。教师对相关知识需有系统全面的了解,是确保课堂有效进行的前提。
“当前的儿童歌曲创作,歌词成人化倾向严重。”谷建芬认为,孩子们一个个都成了小大人,他们的天真,他们的无拘无束,这些最宝贵的东西都没了。有的创作者在创作中少了些童心、童真、童趣。现在有关唐诗宋词的书很多,需要有利于孩子们背诵的方式,儿歌是一种很好的方式,但这方面的尝试做得很少。现在她主要是在为唐诗谱曲,以后还会为宋词谱曲。
谷建芬告诉记者:“中国的传统文化优秀的东西太多了,特别是古诗词灿若繁星,是我晚年创作的富矿;而且学习古诗词对青少年身心的健康成长是很有帮助的,所以我要继续把古诗词歌曲写下去。”“我挑选古诗词进行作曲的标准是古诗词必须具有音乐的韵律、适合以音乐形式来表现”。
谷建芬在为古诗词谱曲时总是精益求精,还特别动感情。比如,在为唐诗《清明》谱曲时,她想起了自己已经去世的母亲,并把自己对母亲的怀念之情写进了旋律里;因为不能容忍自己的作品有雷同之处,她枪毙了好几首辛辛苦苦写成的作品。她说:“写完这20首歌,我的工作将更加困难,因为我要求每一首歌都不能有一点雷同的地方,否则孩子们听着就要打瞌睡了。所以接下去的创作对我是个挑战。”她风趣地说:“我老了还能遇上这么一个挑战,也算是一种快乐吧。”
“我到了这个年龄,反而有了返老还童的感觉,这些年为孩子写歌,调动了一生的感情、素材、经历以及积累。” 她说:“通过写儿歌,我找到了自己的养老方式。”
词曲结合特色中国古诗词的文化内涵,其核心的价值在于其语言的自律美——音韵美;其内涵的他律美——意境美。首先看声调和音调:我们知道,中国人做律诗、律句等时,非常讲究音韵美,而汉语有一个区别于其他语种的重要特征就是具有音韵美,而音韵美是怎么产生的呢?就是因为汉字有声调。古汉语的声调是四种:平、上(shǎng)、去、入,现代汉语也是四声:阴、阳、上、去。旧人以词作曲时,除了要求旋律的动听外,也要考虑词曲结合时的音韵美,因此,在作曲时,歌词中每个字的声调都必须考虑到,某个字是平声,那唱出来也必须是平声,是上声,唱出来也必须是上声,去声、入声也是如此。这就是所谓的“依字行腔”。再次关于平长仄短,通俗讲,一声二声统称平,三声四声统称仄。古诗词文(尤其是律体诗)里强调的平平仄仄,是对汉字的两种最基本的划分。在古诗词里其发生的基本要求就是平长仄短,在通常语言中也是平声长仄声短,相应的在歌曲里写作中也需要考虑这种因素。比如七言绝句:《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首诗,平起、首句入韵式,平生韵,下联上半联换韵处的仄声字“在”字四拍时值,与韵脚“关“还“山”三个字一样四拍时值,这与诗歌声律不符,没有考虑诗的语感和意境。但是整首诗还是基本遵循了平长仄短的规律,“月”比“明”时值长,“汉”比“时”的时值长,“度”比“阴”的时值长,而且曲风也符合了此诗的意境,深刻表达了人们对飞将李广的思念之情。
伴奏与古诗词的意境谷建芬古诗词童声合唱音乐的MIDI伴奏中,有民族乐器:古筝、萧、笛、琵琶等;西洋乐器:小提琴、大贝司等;流行乐器:吉他、架子鼓等综合乐器。既有古典风味又融合了现代的流行气息,体现了古典与现代相结合的艺术特色。虽然乐器的多种多样使得音乐内容丰富多彩,同时音乐风格也各有千秋,但是谷建芬老师却完美的将伴奏与古诗词意境相结合。比如像《游子吟》表达的是作者对母亲的思念,伤感而又凄凉。伴奏中凄凉的箫声、古色古香的古筝声、还有那虚幻而又飘渺的小提琴声,紧扣古诗词的意境,将音乐表现得淋漓尽致。像此种风格的还有《相思》、《赋得古原草送别》等都比较符合原诗的意境。
谈到人文阐释就会提及到“母题[1]”这个新潮的音乐概念。音乐的“母题”是指在音乐行为(包括创作、演奏、演唱)中经常出现的主题或题材。音乐母题的这种独特性是由文化赋予的,要想深入了解一种音乐,就必须了解这种音乐所经常表现的母题;而要了解一种音乐的母题,又必须了解形成这种母题的文化,把握这种母题所暗含着的深层文化意蕴。谷建芬古诗词童声合唱音乐的内容形式多样,《春晓》、《一字诗》、《出塞》、《登鹳雀楼》、《赋得古原草送别》、为两声部作品,《七步诗》《静夜思》为三声部作品,《长行歌》为四声部作品外,其余都是单声部的,也就是齐唱型的。形式是音乐的外表,阐释是音乐的内在,究竟这些作品具有怎样的人文内涵呢?
(一)“月”的母题
“月”是自然母题的一种。谷建芬古诗词歌曲《静夜思》《一字诗》《长相思》就是以“月”为母题的题材。此首诗借助皎洁的月光抒发了作者思念故乡的思想感情。为什么作者偏偏要借助月亮来抒发感情呢?这个问题蕴涵着丰富深邃的文化意蕴。“月”作为传统音乐的一个母题,其地位是十分突出的。在历史的各个时期,各个种类的器乐中都可以看到以月为题材的乐曲。在古琴中有《关山月》《良宵引》等名曲;在琵琶中则有《月儿高》《浔阳夜月》等;二胡中有《二泉映月》《良宵》等;合奏中有《春江花月夜》《彩云追月》等。“月”在传统音乐的重要性是与她自身所含有的文化意蕴分不开的。这个文化意蕴即是:月象征着和谐、宁静、妩媚、休息和超脱,代表着中国文化中崇尚柔性的一面。谷建芬创作的《静夜思》,恬静、优美、和谐、飘渺。不但符合了古诗词的意境,而且还突出了月之美的特点,做到了将音乐与文化相融合,避免了将音乐作为一种科学的对象用科学的方法加以对待的弊端。
(二)“思念”母题
“思念”母题是情感母题的一种,主要指爱情思念和朋友思念。谷建芬创作的《相思》、《清明》《游子吟》《长相思》《赋得古原草离别》《明日歌》都有对恋人、友人、亲人的思念内涵。这些思念的背后都蕴藏着深厚的文化意蕴。谷建芬谱写的古诗词歌曲《清明》,描写了一个客居外地的人的思乡之情,但由于中国人对思念之情是含蓄、蕴籍、回环曲折的,所以此作品并没有直抒胸臆的表达自己多么的思念家乡,而是说想找个酒店,消消愁。借此来表达自己是多么思念家乡。词曲处理非常含蓄,有低回,缠绵的效果。
(三)“山水”的母题
【关键词】古诗词 六步法
古诗词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华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结晶,它浓缩了中华文化几千年的文明成果。在我们七至九年级语文课本中收录的六十二首古诗词,内涵丰富深刻,情感积极健康,大多包含了对人生、理想、祖国、亲情、友情的积极看法,许多诗作还阐发了感恩、忠孝、诚信、责任、勇敢等做人的最可贵品德。无论是凝练形象的语言,还是强烈的抒彩,都起着感染和净化学生心灵的作用。《语文课程标准》对古诗文阅读的要求是:“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近年来的中考试题中对古诗词的考查已由简单的默写逐步提升到了欣赏层面。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教学古诗词呢?
本文试着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另辟蹊径,浅显地谈谈古诗词美学六步法。
诗重感情,没有感情就没有艺术,没有感情就没有诗。没有“美学”就难以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没有“美学”,就难以产生移情和共鸣,就难以获得审美的熏陶和情感的启迪。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我们应该积极倡导“美学”的理念――古诗词不仅是一种语言的艺术,还是包容了音乐、绘画等在内的综合艺术。古诗词语言精练,构思精巧,多处留有艺术空白,言虽尽而意无穷,是一个极其丰富的艺术宝库。教师在教学古诗词时,要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人生阅历,拓展他们丰富的想象力,感悟古诗暗含的意蕴和情意,让学生快乐地学,美美地学。
一、吟诗
古诗词不仅有平仄交错、跌宕起伏的音律美,更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美,这种意境最好的展现方式是诵读。在教学中,教师若能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采取不同的诵读方式,学生必能在整体上感知诗的美感,自然而然地爱上诗词。如教曹操的《观沧海》,先让学生自由地吟诗,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轻重缓急,读出感情。顿时,教室里诗声朗朗。稍后,先由教师范读,再由学生吟读,然后师生共同点评。教师在范读时注重节奏、语气、语调等方面的变化,学生在吟读时,他们就会思考自己应该怎样读才能读出诗歌丰富的内涵。在点评环节,他们会对自己的朗读进行反思。这大大地激发了他们学诗的热情。
二、说诗
吟读不一定要有固定的标准,自己是怎么理解的就怎么读,只要美滋滋地读出了诗的味道,就是成功的。教师不妨让学生说说自己如此吟读的理由。学生说诗的过程其实就是对诗词进行探索的过程。在教李白的《行路难》时,学生对“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这两句话有两种不同的读法。一种认为应该读得轻松愉快一些;另一种认为应该读得压抑低沉一些。教师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读完全诗,然后让他们说出自己选取这种方式读的理由。学生在说诗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理解了诗意,走进了诗人的情感世界。
三、唱诗
古诗词语言精练,有很多都谱曲成歌了。学生喜欢歌唱,有时还喜欢自编自唱。根据这一特点,在古诗词诵读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歌曲旋律唱读古诗词。这样变读为唱,学生学得愉快,而且在唱唱、跳跳中自然而然地受到古诗词的熏陶。在教苏轼《水调歌头》一词时,学生不由自主地联想到了《明月几时有》这首歌,情不自禁地哼唱了起来,还没开始学习就能背诵了。会谱曲的同学甚至还为它谱写了一首新的曲子,用另一种形式唱出来又别有一番风味。又如在教《蒹葭》时,学生联想到了歌曲《在水一方》,边唱边跳,很快就引起了共鸣。
四、演诗
古诗词是有生命的,要使其中的人物活起来,可在学诗时采用表演的方式。在教白居易的《观刈麦》时,教师采用了课本剧表演的形式理解诗中的情境。一位学生饰演担着食物的姑妇,三位学生饰演随姑妇送饭的小孩子,四个男生饰演在田里劳作的壮年男力,一个学生饰演贫苦的妇人。他们自编自导,生动有趣的表演,不但使学生深入浅出地理解了诗意,还领略到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怜悯。
五、画诗
苏轼评价王维的诗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其实,教材中的许多古诗都是“诗中有画”。我们可以采用“吟诗作画,以画讲诗”的方法打开学生的心扉。如教《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时,让学生画一画早春的雨,画一画刚破土而出的草,画一画春风,画一画杨柳。学生在画中充分调动了已有的生活经验,在画中理解了诗意,悟到了诗情。
六、写诗
【关键词】诗教 诵读 知人论世 意象 格律 文采 丰收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031-01
吾国诗教,源远流长。孔子云:不学诗,无以言。自周秦至清末,一脉承之。古时童子入学,即习对句联语,及其长成,出口成章,援笔为翰,。自五四白话文兴,此传统遂渐废焉。近年以来,国势昌盛,民族自信之心高涨,遂有复兴传统文化之呼声。其中,大国学家范曾、诗词名家叶嘉莹以卓绝之才,身体力行,作赋吟诗,使今日国人,再睹文言风华,复领诗词魅力。诗词为古典文化之精华,经数千年文学宗匠之创造,已达语言文学之化境,世界文坛上独领。我于少时即诵诗词,熟背如流,受益匪浅。后又习唐诗宋词,转益多师,深感诗词之教,不独于学生之文采,即对于学生文化人格之养成,气质之陶冶,亦功莫大焉。初中学生,年龄尚小,智识已开,倘能教法得当,引领有术,必使其获益无穷,奠定一生根基。语文教师,其责尤大。今整理我几年来教学实践,撰成一文,冀专家同仁之指正。
一、注重诵读,于琅琅诵读中让学生体味古诗词语言的曼妙
我在教学古诗词时,首重诵读。六七年级时下力尤甚。我以为古诗词教学不止是让学生背会写对而已,培养学生对于语言文字的美感尤为重要。因此,我不仅注重教材中诗词的学习,而且选择一定数量的唐诗宋词,自编教材。例如我曾选李白的《把酒问月》《上李邕》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苏轼的《赤壁怀古》柳永的《雨霖铃》……或印发,或抄写,让学生熟读背诵。这些经典诗词,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诗词的学习兴趣。为此,我曾在教学随笔中以诗记其事: 晨曦一抹映明窗,课堂书声已琅琅。莫看童子年龄小,其实肚内有文章。在我执教2008―2012这届学生时,曾以极大精力,抄写辑印多首古诗词作为补充教材,拓展学生的知识空间,丰富了他们的文学底蕴,为他们以后的写作夯实了基础。
二、知人论世,激发学生深入研习古诗词的兴趣
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一向讲究知人论世,其影响至于今天。孟子云:“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因此,知人论世学习法一向受国人之重视。我在教学古诗词时,注重作家身世的介绍对于学生的感染力量。例如我在指导学生学习柳永名篇《雨霖铃》时,曾这样介绍柳永:“‘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由此可知柳永在当时产生的深远影响。柳永,字耆卿,号三变。青年时因作词有:‘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在参加科举考试时,被宋仁宗批到:‘何要浮名,且去填词。’因此更名为‘奉旨填词柳三变。’后又更名参加科举,终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一生落拓潦倒,以词著称于世。柳词内容多写羁旅行役和离情别绪,音律谐婉,雅俗共赏,据说他死时一贫如洗,谢玉英、陈诗诗一班名妓念他的才学与痴情,集资将他埋葬。出殡时,东京满城名妓都来了,半城缟素,一片哀声。每年的清明节,歌妓都相约赴其坟地祭扫,相沿成习,称之‘吊柳会’亦称为‘群妓合金吊柳七’。”这样的介绍学生不仅爱听,而且引发了他们对这些诗词名家的无限敬仰。我曾以小诗一首记其事:知人论世谈词章,自古教学有定方。趣说诗人平生事,能使学生兴味长。
三、注重分析诗词意象,使学生通过意象的分析领悟诗情意境和哲理
古诗词尤重诗歌意象的选择,意境的营造,经千余年诗人的研习实践,其艺术水平臻于化境。我在教学古典诗词时,注重引领学生通过诗词意象的分析,进而探究诗词的情韵主旨。
例如,在教学范仲淹《渔家傲》一词时,我抓住南归的大雁,四面的边声,千嶂,落日孤城这些意象,分析上片词浓重的悲怆氛围,展现出一幅充满肃杀之气的战地风光画面,而孤城闭又依稀透露出宋朝守军力量的薄弱,因而不等到傍晚就紧闭城门的严峻形势。分析下片时,我抓住悠悠的羌管,满地的白霜这些意象来分析。深夜里传来悲凉抑扬的羌笛声,大地铺满白霜,如此凄冷寒夜,更令满腔爱国激情和浓重相思的词人思潮翻滚,怎堪入眠。最后总括主题:由于这首词能抓住这些典型景物,摹边塞风光,写亲身经历,抒爱国热情,因而情调苍凉悲壮,感情沉挚抑郁,一扫花间词柔弱无骨之词风,开豪放词派之先河。
我在教学随笔中记有诗云:论诗必将意象谈,非此千篇亦枉然。抓住意象析诗旨,提纲挈领解佳篇。
关键词:古诗词;泰国中学;文化教学
一、古诗词文化理念
古诗词的内容包罗万象,它不仅可以向我们展示古代的生活风俗思想,还是古代文人志士的自我抒写。可以说它既是开启通向中华文化的一扇窗,也是中华文化这幅画卷上最具文化气息的一笔。
高彦德、李国强、郭旭三人在撰写的《外国人学习与使用汉语情况调查研究报告》中强调:“我们必须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担负起弘扬中华文化的任务,将文化教学纳入对外汉语教学的各个环节及全部过程。”这一说法基本明确了文化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对对外汉语教学相关的文化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研究都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这就使得我们无论选用何种语言的教学方法最终都会涉及到相关文化的教学。也就是讲语言教学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进行的。我们在进行语言教学的时候是免不了相关文化的教学的。一味的单纯的汉语语言教学对学生来说是枯燥,适当的融入一些古诗词文化,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外汉语教学基础是汉语语言的教学,而更深层的则是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播。著名学者江蓝生提出:“面向新世纪的对外汉语教学在教授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要更加突出中国文化的比重。”自从对外汉语教学兴起以来,目前对外汉语教学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但是我们仍要努力完善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不足。
胡文仲先生在《跨文化交际学概论》一书中讲到这一定义:“文化指的是人类历史上所创造的生存式样,既包括显型的,包括合理的,不合理的以及谈不上合理或不合理的一切,他们在某一时期作为人们行为潜在的指南存在。”他进一步扩大了文化的范畴,不管是好的坏的,显性或是隐性的都是文化,且提出了文化对人们行为的重要性。跨文化交际作为人们的一种行为,文化对其影响是十分巨大的。而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行为,文化在其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这样看来,再以古诗词为内容设计文化课教学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展开的古诗词教学
古诗词是中国最富有张力的一种语言形式,它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兼具文化和语言的双重性质,是对外汉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教学材料。以古诗词为内容来进行文化课程教学,可以更好的达到传播中华文化的目的。
笔者在泰国中学教学中,了解到汉语教材中编写古诗词的比例只是凤毛麟角,加上泰国中学学生基础不牢固而且对中国文化的不了解,所以学生的兴趣并没有提起。学生学习中国文化知识,是为了更好的实现跨文化交流。进行对外汉语古诗词教学也是为了让学习者更好的了解中国,让他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减少文化交流的障碍。因此,对于古诗词的教学活动要重在跨文化的角度设计,层层递进,让学生逐步了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激发兴趣,让学习者能够更好的融入汉语语境中。
王学松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层次》中指出文化教学指的就是:“在外语教学的过程中移人所学语言国相关文化知识和背景知识的教学过程、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同时也包括语言教学有关的语言文化学专业课程。”那么在文化教学中起到的作用笔者认为:文化教学可以让世界更好地认识中国、大幅提高对外汉语的效果、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歌的教学中,思亲怀乡是人之常情,然而学生在思乡的时候也会喜欢设身处地的比较两个地方的生活,这首诗词教学能够拉近学生的心灵距离,同时也可以向他们介绍我国的传统节日。在询问学生是否想家时,我们发现同学们都很想家,当想家人的时候大家都有自己的表达方式,那么中国古代诗人是怎么表达他们自己的情感的呢?
在泰国中学古诗词教学中笔者认为应注重这几点:
首先是以实地情景的方式教学,对古代诗词的学习理解,最为重要的是明白作家的心志,然后才能理解内在神韵。然而对外汉语教学的对象却是对中国文化并不熟悉的学生。当今与古代之间的时间跨度是难以逾越和改变的,在具体的教学中可以从空间地理上着手,尝试从空间上感受古代诗词作家的心境及文化气氛。把学生学习经典古诗词寓于文化旅游当中,以真切的实地情景促进学生的古诗词学习,进而促进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把学生带入思亲怀乡之情,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以及传统节日的一些符号,及中国人喜欢节日团聚的观念,同时向学生介绍中国的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七夕等节日,并向学生询问他们的节日的情况,让学生比较下他们的节日和中国传统节日的不同习俗,在比较讨论中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了解会加深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其次是用想象情景方式教学,古诗词是相对注重抒情的语言艺术,塑造了鲜明的形象,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蕴。创作者进行了大量的艺术加工,使诗词更加丰富多姿。教师的角色可以转变成为引导者,让学生自己描摹勾勒诗中的优美风景、生动人物和历史事件,变语言为图像。教学中则以应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基础,借助图画、音乐视频等现代传媒技术手段再现古诗词的情境。通过这种极具直观性、生动性的方式把古诗词具体化、形象化,从而使学生充分感受古诗文所塑造的各种形象,体验不同情境中的文化。例如笔者在教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七言绝句展示了茱萸的一些图画,这是一种带香气的植物。并解释了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只要出现“茱萸”就会让人想到重阳节,成为一种符号,另外还介绍一下重阳节的符号还有。
再次是以再现情景方式教学,是将古诗词中描绘的情景,通过学生的模拟或其他形式的参与达到再现,在此过程中实现教学目的。再现古诗词情景,模拟情境中的人物进行思维活动,不仅仅是有利于以现代汉语的形式把握古诗词的文化精髓,而且也有利于学生交际能力的训练,培养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感情。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虽然是诗人王维抒发的个人情感,但当这种情感与自己传统节日纠结在一起的时候,就会使每一个阅读者在心理上产生强烈的思想震撼与情感共鸣,唤起学生对自己的节日、自己的民族、自己的本土文化的思乡之情。
总的来讲古诗词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学习兴趣、情感体验、充分发挥想象、以及诵读技巧。以诗句为凭借,引导学生走进中国传统文化,深刻感受汉语语言文字的魅力。
清明雨多花多,二十四节气中,最让文人墨客有诗意的就是清明。清明的花雨在古诗词中独有一种清新清爽和淡愁寂寞韵味,对清明的许多感知和许多诗意印象,都来自于古诗词中的感慨和描写。
最美的清明雨是杜牧的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花雨飘飞在眼前,飘落在手上,融化在心头,清凉沁脾中有一种清愁与细雨共飞扬。
最美的清明花是韩翊的清明诗:“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轻烟飞花如画,风俗民情如画,飞花斜柳丛中任人纵横驰骋想像。
而花雨同在是陆游的《临安逢春雨初霁》:“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春雨淅沥,客思绵长,风尘长叹与深巷卖花声相叠落,一幅浓淡相宜的寂寞风景画。
同是清明,在江南是草长鸢飞,韶光明媚;是乍晴轻暖,才晴又雨。在柳永的慢词长调中,江南的清明是烟光淡荡,和风丽日,繁红嫩绿;是桐花烂漫,艳杏烧林,缃桃绣野;是微风轻来,疏雨洒洗。而北方的清明,是个细雨飞来、润物无声的季节,是彻底放下冬天的日子。北方的清明是斗草踏青的日子,是洗浊的日子。放眼四野是疏落的红艳杏花和些许的小梅飘雪。朦胧烟雨中浓荫花照野长堤柳,一样有清新的雨,一样有素雅的花。与江南的清明相比,北方清明是个晚来一步的节令,但一样清朗明媚。五千年中华文明历史长河,流淌了五千年的清明细雨,载送了五千年的清明飞花。五千年的清明花雨,就是五千年的悠悠长梦。一年年的清明花雨,寄托了一代代人的一个又一个的梦想、希望和感怀。
清明,确是一个缀满梦想和希望的日子啊!这潇潇的雨,这甜甜的风,漫山遍野地下着吹着,给这个世界带来了多少蓬勃的生机啊!人说夏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清明的雨,就已经报告了夏天的消息。我们盼望着夏天盼望着成长,是相信只要有阳光雨露的滋润,稚嫩就会走向成熟,弱小就会走向强大,缺陷就会走向完美。倘若先祖和亲人九泉有知,这漫山遍野的绿啊,花呀,就应该是他们欣慰的微笑。
清明,一个让心情清思的节日,一个由灰黄变青绿的节气。走进清明,我们驻足凝眸,清爽明快的概念意象在眼际间生成。让我们的心胸开始清澈而明朗,大地回春后万象开始生长拔节,生命复苏后万物开始褪旧更新,我们的心境也在古老厚重的文明继承和文化传承间,有了一种吐纳浸润的开阔。天清景明的自然伟力所昭示的不仅仅是大自然的睿智,我们心灵内力也许应该在顺天时中顿悟一种道法自然的清静与宽和,明朗与滋长。
一、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基础
1.接近,源于修养。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一个老师不但要有广泛的兴趣爱好和丰富的知识,而且要不失时机地在学生面前适当表现,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从心里对老师产生敬佩之情,希望自己能像老师一样,从而激发他们接近老师并与老师共同学习的欲望。
古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精髓。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积累一些名句,从二年级第一学期开始,我就有计划地指导学生朗读、背诵《小学生必背古诗词》。三天背一首,在检查之前,我先试背。这样,学生对古诗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有时间,就围着我,和我比赛谁背的诗多。我因势利导,告诉学生怎样能理解、背熟古诗,直至正确运用古诗。春游时,看到低垂的柳条,我和学生情不自禁地吟诵:“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清明节,下起了毛毛细雨,学生们脱口而出:“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诗的语言在不知不觉中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学生对古诗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理解背诵古诗词已成为他们的迫切需要。
2.亲近,源于爱心。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老师要对学生充满爱。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的动作,一个会心的微笑,都能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春风化雨般的爱。我既是学生的老师,更是他们的朋友。课间,我和学生一起活动,跟他们一起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讲《三国演义》里的英雄故事,和学生说心里话,了解学生的最新动态,发现问题及早解决。
王鹏同学最近上课总是心不在焉,作业更是丢三落四,书写马虎,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又注意到,下课时,别的孩子都在尽情玩耍,只有他一个人默默地坐在班上,一言不发。这孩子肯定有什么心事。放学后,我把他叫到办公室,亲切地和他交流学习情况,,说着说着他哭了,他说他想妈妈。原来他的妈妈和爸爸离婚了,他已经两年没见过妈妈了,最近总是想妈妈,没心思学习。我笑着对他说:“想妈妈没错,你要把对妈妈的思念化成学习的动力,你认真学习,长大有出息了,妈妈会和你团聚的,你有什么困难,要说给老师听,老师会帮你的。”他连连点头。从那以后,王鹏变得快乐了,有什么心里话,有什么小秘密,都愿意和我分享,我成了他的知心朋友,他对语文越来越有兴趣了。
3.相知,源于信任。
教学中教师要力求说到做到,如果做不到,就要及时说明原因,不能对学生空许承诺,否则学生会对你失去信任,对你所教的学科也就无兴趣可言,你的教学必将失败。相反,信任学生,使其树立信心,让他相信自己一定行,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王竹同学是新转来的,不会说普通话,难以与老师和同学交流,非常自卑。课堂上他怕别的同学笑话他,从不举手发言,根据这一实际情况,我利用课余时间耐心辅导他,从汉语拼音开始,一个音一个音地教他。课堂上把合适的发言机会留给他,不管他说得多慢多别扭,都耐心倾听,并让同学们及时鼓励他。渐渐的,他不再像以前那样沉默不语了,课堂上常常见到他高举的小手。学生觉得老师可亲可信,便会从内心把老师当做自己的知心朋友,有什么话都愿跟老师说。
这样就建立了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可使学生对老师充满崇敬与喜爱,乐于参与整个过程的学习。老师亲切的微笑,的动作,信任的目光,耐心的倾听,睿智、激励的话语,灵活的教法,都将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与仿效,在老师精心营造的轻松愉快、无拘无束的氛围中,学生自然会乐学乐说。
二、课堂是激发学习兴趣的主渠道
1.采用各种新颖独特的方式揭示课题,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
如在教学《鸟岛》时,我首先用课件展示鸟岛万鸟云集的景象,在蓝天碧水间,各种各样的鸟儿在这里自由地飞翔、嬉戏,孩子们边看边发出感叹:“哇!好美啊!”“鸟儿真多啊!”……接着,我让大家说说此时心中的感受,顿时,大家兴趣盎然地抢说自己的感受。这时,我紧接着问:“大家想知道这是哪儿吗?鸟儿们为什么在这里生活得自由自在?”几乎是异口同声:“想!”强烈的表现欲和好奇心使孩子们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而在讲授《母亲的恩情》一课时,则从古诗《游子吟》入手,先请学生自由朗读古诗,然后开门见山地问:“同学们,你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他为什么要写这首诗?”“老师,我知道。”“小机灵”陈心雨兴奋地说:“是唐朝的孟郊写的,是为了报答母亲的恩情。”“陈心雨明白了,大家明白吗?”我趁热打铁,“学了第9课,你们就会明白。”学生们一个个迫不及待地打开了书……
除此之外,引入课题的方法还有很多,如质疑引题、故事引题、情境引题,等等。只要灵活运用,都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兴趣带学生进入课文的新天地。
2.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保持学生学习兴趣。
有了生动形象的揭题,学生就会对学习内容有短暂的感性兴趣,但低年级学生有意注意保持的时间短,注意力极易分散。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月亮湾》一文时,在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后,我让学生拿出手中的彩笔把月亮湾美丽的景色画出来,学生兴趣很高,一个个都非常认真地画起来,不一会儿,一幅幅生动美丽的画就展现在面前了。学生通过动手画一画,既激发了学习兴趣,又进一步体会到课文语言文字的美,还培养了动手能力和想象能力。
三、加强课外阅读,扩大知识面是催化剂
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我向学生推荐优秀的童话、儿童小说、科普读物和《三字经》等适合孩子阅读的书籍,利用晨会课和阅读课时间向学生讲讲书中人物的先进事迹、精彩片段,当引发了他们的好奇心之后,就适可而止,让他们去找原书来看。并在推荐了书目后定期举办一些活动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读书交流会”、“成语竞猜”、“故事比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