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七年级历史论文范文

七年级历史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七年级历史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七年级历史论文

第1篇:七年级历史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中苏比较,现代意识,学术理性,人文情怀

中国“十七年”电影作为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已经远离了当今的电影银幕和社会生活。这些曾经影响了一代甚至几代中国人的艺术作品,现已成为一段可供回忆与凭吊的“前尘往事”与“电影传奇”,在当下商业消费语境中散发着一缕古旧的历史余温。应该承认,“十七年”电影以其独特的历史与美学价值,为中国当代电影贡献了一批艺术精品。它在艺术上所取得的成就与经历过的曲折,也都成为宝贵的历史资源,值得今天的电影工作者学习、研究和借鉴。

南京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洪宏博士的专著《苏联影响与中国“十七年”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年版)即从一个独特而富有深意的角度,从中外比较电影史的宏观视野上,对中国“十七年”电影做了一次全新解读,为我们进一步深入了解“十七年”电影生成的历史文化语境与艺术审美机制打开了一扇窗户,应视为学术界在这一研究领域的可喜收获。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对该书特点进行概括评述。

一、历史意识与现代意识

以往的“十七年”电影研究,大多或者是从解读作品内容出发,联系创作实践,反思创作的意义与价值人文情怀,或者从艺术与政治关系的角度对具体创作现象进行述评。不少研究要么历史意识淡化,要么现代意识薄弱。相比而言,本书既注重还原历史现场,同时又在研究中强化现代意识,并将两者有机结合,为“十七年”电影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方法论。作者始终紧紧结合“十七年”政治文化语境展开论述。例如在谈到“十七年”“人民电影”的新范型时,作者即明确指出:“政治本位”是‘十七年’‘人民电影’的一个突出特征。”[①]这一论断是符合“十七年”文艺创作的历史实际的。毫无疑问,《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所要求的文艺为政治服务、为工农兵服务的基本原则,是构成“十七年”文艺语境的根本因素。艺术本体的审美特性被政治意识形态要求所挤压,艺术家们在政治要求与阶级斗争的高压线下顾虑重重,乃至形成了“不求艺术有功,但求政治无过”的违反艺术自律的创作心态。这些正是“十七年”文艺历史的真实状态。只有正视这些,才能真正面对“十七年”电影的历史实际。作者充分尊重历史事实,紧扣影响、制约“十七年”电影发展的政治文化实际,显示出清醒的历史意识。

在尊重历史的同时,本书也充满浓烈的现代气息,从而使历史研究获得了当代意识。例如,在论述“十七年”电影的价值问题时,作者旗帜鲜明地对“新左派”某些美化“十七年”及其文艺的观点,尤其是对其“抽离具体历史语境的逻辑推论”、“理论教条主义特征”、及其对现实负面现象产生之根源的错误判断等问题一一予以剖析和批判。[②]作者师法鲁迅等开创的“五四”传统,坚持“思想启蒙”与“国民性改造”的价值立场,具有强烈的现代意识龙源期刊。

二、宏观比较与条分缕析

作者指出:“本书致力于从比较研究(主要是影响研究)的角度切入中国‘十七年’电影。”[③]中国“十七年”电影如何在“苏联影响”的动态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审美内蕴与艺术创造机制,如何在接受外来影响的同时致力于民族电影的独立创造,从而形成与苏联电影同中有异的独特面貌,是本书研究的重点所在,也是本书的主体内容。作者以开放的学术眼光与客观公正的学术态度,将“十七年”电影置于中苏比较的坐标上,从政治、历史、哲学、宗教与电影艺术等多个维度,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地进行宏观阐述,脉络清晰人文情怀,层层递进,显示出开阔的学术视野,和富有整合力的逻辑思辨能力。

本书在宏观比较的同时,也对中苏电影展开了具体而微的分析。既阐述了中苏电影由于政治意识形态的相同和内在审美机制的相似而表现出的“同质性”,也对中苏电影的各自特性做了独到的剖析。同时,还从“十七年”电影剧作理论、电影艺术特性理论、“革命历史题材”电影、现实题材喜剧电影、文学名著改编电影、以及中苏电影银幕美学等诸多方面,一一展开具体细致的论述,使宏观比较与微观剖析相互结合,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趋向深入。

三、理性观照与人文情怀

本书内容整体上理性而严谨,既有冷静的学院气息,也流露出丰厚的人文情怀。其文字表述平易朴实,毫无矫揉造作的虚伪浮华之风,更远离当下某些一味追求时尚名词、故意把读者绕得云里雾里的学术风气。在理性观照之余,细心的读者仍然能从某些章节内容中发现作者学术激情的闪耀和人文情怀的流露。诚然,电影作为艺术有其审美诗性的特质,客观冷静的学理分析与对艺术作品的诗性解读在效果上是相辅相成、殊途同归的,两者如果融会贯通得恰当,则会产生学理与诗性相得益彰的良好效果。本书在此方面即不乏成功的例子。例如在论述《烈火中永生》的主人公江姐形象时,作者结合电影的“几大段戏剧性情节”,运用戏剧性语言清晰地描画了影片中几个大的矛盾冲突所塑造出的江姐的言行举止与神情气概,从而使这一“超级英雄”的形象更加鲜明生动地映入读者的心里,不禁使人回想原作,回想江姐大义凛然、慷慨无畏的视觉形象[④]。又如作者在论述“十七年”电影的银幕美学特征时,开头即与读者一起寻找“十七年”电影中曾经活在银幕上的经典人物形象,以共同回忆为基础,即刻间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情感距离,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作者对其倾注了研究心血的“十七年”某些优秀电影的喜爱。

除以上特点外,本书对文献资料的选用翔实而完备。作者耙梳连篇累牍、浩如烟海的书籍报刊等史籍资料,据实征用人文情怀,取舍适当。同时本书架构合理,内容系统,体例规整。总之,毋庸赘言,洪宏博士的专著《苏联影响与中国“十七年”电影》厘清了“十七年”电影与苏联电影的复杂联系,从而对中国“十七年”电影进行了全新探讨,是中国电影研究,尤其是“十七年”电影研究中一份值得注意的学术结晶。(本文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①] 洪宏:《苏联影响与中国“十七年”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年版,第25页。

[②] 洪宏:《苏联影响与中国“十七年”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年版,第32页。

[③] 洪宏:《苏联影响与中国“十七年”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年版,第1页。

第2篇:七年级历史论文范文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七年级共有3个班,七年级学生总体水平差不多,历史是他们新接触的一门新学科,所以大部分同学求知欲较强,课堂纪律较好。但缺乏综合归纳能力,基础知识薄弱,缺乏好的学习方法,且有部分同学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欠积极。本学期的教学工作的一个重点就是使学生学会历史知识的一些方法,提高学生历史学习成绩。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七年级历史第一册选用的是人教版教材,《中国历史》第一册的内容是从我国的远古居民写到的魏晋南北朝,各个时期的兴衰过程及其经济、文化的改革和发展,共22课。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新增了许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知识活动。

全书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为指导,正确阐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尽管篇幅有限,还是适量增加了翔实、准确、与文字相配合的插图、地图,使历史教学更直观可信,更方便有趣。通过真实的图片及rdquo;rdquo;等栏目将许多传统的难点和疑点化难为易。

课本精心选材,科学阐述,正确地反映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轨迹和各民族的历史。如第3课rdquo;,增添了黄帝的rdquo;(第12~13页),就在教材中成功地写好了中华民族形成发展的第一笔。第14课rdquo;(第71~75页),把民族间的发展与和平相处归为主线。第20课rdquo;,以北魏的冯太后教育孝文帝的故事为导入(第106页),深浅适度,循序渐进地讲述了鲜卑民族的进步及其在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历史上的重要作用。这样,就使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的教育落在了实处。

在单元题目上,用rdquo;rdquo;rdquo;等,使教育内容和教学目标更加明确。在文化类课文中,用rdquo;(夏商西周)、rdquo;(春秋战国)、rdquo;rdquo;等标识,准确勾勒出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轨迹。加之图文并茂,有利于进行生动形象的中华文明发展历史的教育。

教学目标

掌握从远古居民到的魏晋南北朝的各个时期的兴衰过程及其经济、文化的改革和发展

教材重点

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

教学措施

第一、认真备好课,在备课中真正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同时在集体备课中强化教学质量此文来自优秀斐斐,课件园,让教师之间取长补短,资源共享。

第二、落实好课堂的教学目标,1.目标统一,准确,2.以rdquo;的要求为依。3整体现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统一。

第三、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如课堂上答题、动脑筋、小讨论,故事会,通过这些活动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同时也使学生主动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这样就使学生上课的注意力集中,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及时发现不足,及时总结。

第四、积极开展历史活动课,鼓励学生参与历史小制作,通过课外读物,网上探访古迹、名人轶事,扩大历史的知识面,通过自主的学习方式,提高探究学习能力。加强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实践能力。

教学进度

单元教学内容课时安排备注

学前教育1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4

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7

三统一国家的建立(1)3

期中复习

三统一国家的建立(2)6

四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7

期末复习

第3篇:七年级历史论文范文

关键词:党史学习;“七一”建党纪念;历史记忆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重要讲话中指出:“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中央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动员全党全国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作出的重大决策。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在全党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正当其时,十分必要。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诞辰一百周年纪念,作为一个经历风雨、创造历史的百年大党,诞辰纪念正是其光辉历程的最好见证。中国共产党历来注重自身诞辰的纪念,1941年中共中央正式发布文件明确规定七月一日为党诞辰的纪念日。事实上,就当时的认知而言,七月一日并非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日期,而其作为党的正式诞生的纪念日却影响深远。因党创建历史的特殊性,加之距离当时已经相隔多年,革命战争年代又无暇顾及,难以保存相关档案材料,因此“七一”建党纪念日的确定,实际上正是党出于纪念需要而“发明的传统”[1],这被党的领导集体所认可并在党内达成共识,逐渐产生广泛影响。

客观上,当时确定党的诞辰纪念需要有确切日期,但并未明确该日即党的实际成立日。建党纪念背后的历史记忆呈现出多元景象,亲历者对中共“一大”召开的具体日期也众说纷纭。改革开放后,不断有中共党史研究者试图揭开中共“一大”召开日期之谜[2],更好地服务于诞辰纪念,相关研究也成为纪念党的诞辰的重要方式。纪念日期或事件的选择只是因诞辰纪念需要做出的抉择,并不影响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这一具体、真实的历史事实及其中蕴含的伟大意义。在中国共产党百年诞辰到来之际,回顾历史,正确认识党的诞辰纪念,理性对待党成立的相关记忆,可以实现党创建时的红船初心、责任使命与新时代党的新发展、新使命之间跨越历史的对话,将历史上的光辉灿烂不断引入当下鼓舞人心,意义非凡。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深刻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深刻阐明了开展主题教育的重大意义、目标要求和重点措施,为主题教育实践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浙江作为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改革开放先行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萌发地,必须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彰显主题教育的“红船味”“浙江味”,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强的思想自觉确保主题教育的实践效果。

“红船精神”是浙江优秀文化精神的现实展现。“红船精神”萌生于浙江、阐释于浙江,展现出与区域优秀文化相交融的精神特质。浙江人素有主体自觉、开拓创新的精神品格。从先秦的范蠡、计倪,汉代的魏伯阳、王充,到宋明直至近代的各个学派和思想家,始终认为为学做事贵在开拓、创新。《宋史·地理志》将浙江人的文化气质概括为:“人性柔慧,尚浮屠之教,厚于滋味。善进取,急图利,而奇技之巧出焉。”可见,拼搏进取、开拓创新的文化因子自古至今流淌在浙江人血脉中。浙江人素有卧薪尝胆、事上磨练的奋斗精神。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励精图治,十年生聚十年教训。永嘉学派叶适、陈亮主张“事上理会,步步着实”,讲求“开物成务”、事功成效。王阳明创立阳明心学,反对“冥行妄作、悬空思索”,提倡独立自主、知行并进、事上磨练。黄宗羲主张“学贵履践,经世致用”,倡导直面社会问题,解决民间矛盾,以求国泰民安。可见,浙江先民历来反对坐而论道,崇尚从实际出发、事上磨练,这是浙江人矢志不移、奋斗不止的精神源头。浙江人素有饮水思源、热心公益的奉献情怀。被誉为“中华商祖”的范蠡勤劳致富,三聚三散回馈社会,是中国历史上首位“富好行其德”的儒商。南浔“四象”之首刘镛忙碌奔波、家财万贯、富可敌国,却自律甚严、生活节俭,赈灾救难慷慨解囊、助贫济困一掷千金;“八牛”之一陈煦元一生勤俭、热心慈善,修筑海塘、倾力救灾,被誉为“陈善士”,获“存世济物”金匾。“宁波帮”开路先锋严信厚兴办义塾、培养人才,捐资筑路、扶贫助困。可见,行善积德、回报奉献是浙江人内在的精神元素。

一、关于中共“一大”的早期记忆

中国共产党的正式诞生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作为标志。因革命年代的特殊环境及各方面条件的限制,“一大”代表们在会议召开时并未能刻意留下这一伟大时刻的历史记忆,鲜有当时历史资料存世,这造成了后来人们追溯“一大”召开具体日期时的困难。但实际上以中共“一大”召开日期作为党的诞辰,正是党在革命斗争年代为了进行纪念而做出的选择,使党的诞辰纪念有“一大”记忆为凭借。

多位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参会代表对“一大”的召开有不同回忆,并对这一历史过程进行了细致“描述”。目前所见最早关于“一大”的记忆叙述,应属陈公博的《十日旅行中的春申浦》,该文最先于1921年8-9月连载于《广东群报》,后发表于《新青年》第九卷第三号,出版时间标为1921年7月1日,实际出版时间则在“一大”召开以后[3]。因有避险因素的考量,文字颇隐晦,其中涉及时间的叙述有如下文字:“因这三层原因,我于是在七月十四日起程赴沪。”[4]当时陈公博从广州出发前往上海,故到沪的时间至少在几天后,虽未明确具体日期,但毕竟去事不远,属即时性回忆与叙述,所言较为可信。之所以当时的与会代表并没有刻意记录下该重要历史时刻的具体日期,主要在于当时历史环境和当事人于历史情境中尚没有如此意识。即便是陈公博即时性的回忆也未留下具体日期的任何痕迹,但提供了较为准确的信息即中共“一大”召开于“七月十四日”以后。

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成长历程中,“一大”召开后的几年很少有人去回顾正在艰难中不断发展的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历史,因此自然也没有留下太多关于“一大”的记忆。1926年蔡和森的《中国共产党史的发展(提纲)》属较早的“中共党史”,其中也并未述及中共“一大”召开的具体日期问题。据日本学者石川祯浩的研究,中国共产党有意识回顾自身历史并收集相关党史资料,应肇端于1929年中国共产党在莫斯科设立的“中国党史研究室”。该研究室主任为瞿秋白,同时他也在莫斯科中山大学讲授中共党史,并留有讲稿《中国共产党历史概论》。他呼吁募集参加党和革命斗争的回忆录,以及参加重要会议的回忆录。1929年的中共正面临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相当复杂且困难的生存环境与政治局势,迫切需要重新定位政党身份与地位,制定党的未来发展规划与目标。于是,历史记忆自然成为资鉴当下的重要资源。

二、“七一”诞辰纪念日的确定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宣传工作和纪念活动的举办,在党的创建之初即举行有“五一”劳动节纪念等活动,借此宣扬劳工神圣,向普通民众宣传马克思主义。此后中国共产党一直将纪念活动视为政治宣传与动员的重要载体,但早期党较少举行与自身有关的纪念活动。直至1930年才有南昌“八一”暴动纪念日等活动的操办,开始逐渐关注党自身重要事件的纪念,包括广州暴动、宁都暴动、“八一”暴动、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成立、《红色中华》创刊等。1933年,中央苏区正面临国民党第五次军事“围剿”,为了更有力地调动苏区民众保卫根据地,实现“扩红”和筹款目标,中共隆重举行了“八一”纪念。该年“八一”纪念更是成为此后党相关纪念的样板[5]。八月一日被当作“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后习惯称之为“八一”节即建军节[6]。后因全面抗战爆发,中国共产党发布文件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不宜再举行工农红军的建军纪念,但“在军队实现巨大历史任务转变之际,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用必须加以凸显”,正是如此背景下中国共产党诞辰的纪念逐渐引起党的高度重视。

1936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共产国际的代表们以集会形式纪念党的“诞辰”。陈潭秋在纪念会上发表了纪念讲话,并撰写了《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回忆》刊登在1936年《共产国际》第七卷第四、五期合刊上。当然,此次“诞辰”纪念尚无特别政治意图,更未明确纪念中共“诞辰”的具体日期。1937年7月1日,周恩来在中共中央召开的党的活动分子会上作题为“十六周年的中国共产党”的报告,应有纪念的性质,但仍不是严格意义的建党纪念活动。1938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作报告(即后来成文的著名的《论持久战》),他说:“我们共产党人,同其他抗战党派和全国人民一道,唯一的方向,是努力团结一切力量,战胜万恶的日寇。今年七月一日,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十七周年纪念日。为了使每个共产党员在抗日战争中能够尽其更好和更大的努力,也有着重地研究持久战的必要[7]。”毛泽东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建立纪念日这一重要命题,将之定在“七月一日”,并与抗战紧密联系。这为此后“七一”作为党的诞辰纪念日确立了记忆载体。

毛泽东如何选择并确定“七一”作为党的诞辰纪念日的具体过程,今天难以推断。但1936年和1937年美国记者斯诺夫妇先后在延安对毛泽东、董必武的访问中,两人关于中共“一大”召开时间的回忆不尽相同。毛泽东的回忆如前所述: “一九二一年五月,我到上海去出席共产党成立大会。”董必武的回忆则是:“中国共产党中心建立于1920年5月,那时陈独秀为此目的同李大钊到了上海。我没有出席这次会议,但是我参加了一九二一年七月在上海召开的第一次代表会议。”在毛泽东的记忆中“一大”更具有“共产党成立”的标志意义,而董必武的回忆则在时间上较为确切。两人回忆的分歧有加以统一的必要,但当时又没有具体、真实的历史文献作为依据。毛泽东确立“七一”纪念的抉择既有个人记忆烙印,也有对记忆的纠偏,时间上已改成“七月”,同时强调“建党”,这些均隐含毛泽东关于“一大”的个人认知与定位。

最初毛泽东关于“七一”建党纪念日的提法并未在党内引起共识,该年也没有官方文件将“七月一日”确定为建党纪念日。直至1939年“七一”前后,《新中华报》、《抗敌报》、《解放》杂志、《新华日报》等中国共产党主办的报刊,铺天盖地而来关于中共建党的纪念文章。1939年6月30日,已由陕甘宁边区政府机关报改为中共中央机关报的《新中华报》发表社论《中国共产党十八周年》,开篇即“‘七一’是中国共产党英勇奋斗的十八周年纪念日。十八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为全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艰苦奋斗,不屈不挠,在极困难的环境中,日益坚强壮大起来;特别是在两年来的神圣民族自卫战争中,他已成为团结全民族坚持抗战的柱石”。该社论以回顾与纪念的方式阐述中共成长历程,并将之与抗日战争相联系。中共中央晋察冀军区主办的《抗敌报》在1939年7月1日发表的纪念文章中,也直接点明“‘七一’,恰是中国共产党诞生十八周年的纪念日”。同时强调:“今年今日,我中华民族神圣抗战两周年纪念的伟大的七月的第一日”;“在国共两党合作坚持长期抗战为中华民族澈底解放为实现三民主义共和国的斗争中,中国共产党诞生的纪念日,对于中国人民大众,对于整个中华民族,更有其特殊的意义”。[8]中共诞辰纪念出现的背景是抗日战争和国共两党合作共同抗日,从而赋予中国共产党光辉的历史使命,使中共的诞生具有拯救中国人民大众与解放中华民族的伟大意义。

三、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读经典、悟原理”。这里应该是指我们在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与对待马克思主义原理方面的关系问题。在现有的一些理论研究中可以看到两种情况:一种是用经典注原理,一种是从经典中探究出原理来。前一种方法是从原理出发用经典来注解,所以,有人说有多少人研究马克思主义就有多少种马克思主义。后一种方法是从实践出发,依据实践的需要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中探寻出指导这一实践的理论根据。这样的马克思主义只能是一个,即与实践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这是一个艰巨的过程,这不仅需要了解实践,又能够在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使二者结合起来。如:新民主主义的革命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都是如此。这样的过程,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又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整体,是一个包括跨越发展理论在内的整体性理论。在此,笔者把个人理解的这一理论体系表述如下:马克思主义是以共产主义理论为核心的、以唯物史观为方法论的、以政治经济学为基础探讨社会发展规律和跨越发展道路的理论,是这三个理论内在统一的整体。为什么要以共产主义理论为核心呢?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共产主义理论在这一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第二个原因,是后两个理论是为论证第一个理论而引发的。为什么是这种关系呢?因为在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中最早写作的是《共产党宣言》。对共产主义的理解,首先,要从《资本论》的社会发展规律(“依次演进”)中求得理解;其次,要从《哥达纲领批判》中求得共产主义发展的阶段论的理解(共产主义的发展分为高级阶段和初级阶段);第三,还必须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跨越发展的理论,即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对于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来说,只懂得《共产党宣言》不行,只懂得《资本论》也不行,只懂得《哥达纲领批判》也还不够,只有懂得了以上的各个理论,又懂得了社会跨越发展理论的重要意义,这时,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才能够有机地结合起来。就像我们上面说的新民主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这样的理论。只有通过这样的理论,才能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是什么样的,才能知道只有马克思主义能够指导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并从胜利走向胜利。

四、跨越发展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的重要地位

(一)马克思为什么要研究跨越发展理论

马克思在写作《德意志意识形态》时,就已经提到了社会发展的跨越问题,那个时候他指的是美国和英国。美国原来是英国的13个殖民地组成的,它的资本主义的发展,是没有经过封建主义这一发展阶段的,通过独立战争和国内战争之后,到美国淘金的资本家,在这块新开辟的土地上建立工厂的时候,与工人签订契约,建立雇佣劳动制度,形成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在这种情况之下,马克思说美国的发展是跨越式发展,并且说这样的跨越式发展,速度是非常快的。果然,美国很快地超过了它的“母国”—英国。与此同时,马克思也说到了英国。英国在社会发展进程中,有一个从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时期,外来的诺曼民族的军事制度,即分封制促进了封建制度的完成。马克思的意思也是在说,一定制度的跨越发展在历史上是存在的,是有益于社会发展的。不过那个时候,是在一般的谈论社会的发展理论。他是在对社会制度发展过程中跨越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问题进行探讨,着重的是在论述美国这块新的土地上资本主义制度是怎么发展起来的。

马克思重视跨越发展理论,是他的《资本论》俄译本在俄国出版之后。《资本论》的理论在理解上产生了矛盾,即产生了不同的理解:一种理解是自称自己是马克思的学生的人,这种人坚持《资本论》“依次演进”的理论;另一种是进行社会改革的人,他们不同意自称自己是马克思学生的人的观点。在社会实践上,这是由于对“农村公社”发展前途的看法上引起来的。于是,主张社会改革的人向马克思请教,他们问马克思的《资本论》能不能应用到“农村公社”的社会改革上来。这时,《资本论》所遇到的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即社会发展规律与社会发展道路的关系问题,不单纯的是社会发展跨越不跨越的问题。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中,只是作历史的分析和历史的比较,而这一阶段已经完全不同了。这时,马克思已经写出了《资本论》,提出了历史是一个“依次演进”的理论,可是在社会实践上,却遇到了“农村公社”这个社会发展的理论问题。“农村公社”的社会发展不能用“依次演进”的理论来说明,这是《资本论》的理论在实践上遇到的一个理论难题,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就是马克思为了解决这样一个理论难题而写的。

(二)重视社会跨越发展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跨越发展理论的重视,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说明。一个方面是他们反对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主义的理解。这一方面,可以举马克思的例子来说明。马克思生前曾两次提出,“我不是马克思主义者”。第一次是唯物史观刚刚创立之后不久,一些人把唯物史观当作了经济决定论,马克思曾表示 :“我不是马克思主义者。”第二次是《资本论》的俄译本在俄国出版之后,有一些人自称自己是马克思的学生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们维护的是《资本论》中的“依次演进”的理论,不能正确对待“农村公社”的社会改革问题,马克思又一次说:“我不是马克思主义者。”[9]

更为重要的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的七篇“序言”中,有两篇特别提到俄国“农村公社”跨越发展的问题。第一次是在“1882年版序言”中:“《共产党宣言》的任务,是宣告现代资产阶级所有制必然灭亡。但是在俄国,我们看见,除了迅速盛行起来的资本主义狂热和刚开始发展的资产阶级土地所有制外,大半土地仍归农民公共占有。那么试问:俄国公社,这一固然已经大遭破坏的原始土地公共占有形式,是能够直接过渡到高级的共产主义的公共占有形式呢?或者相反,它还必须先经历西方的历史发展所经历的那个瓦解过程呢?对于这个问题,目前唯一可能的答复是:假如俄国革命将成为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的信号而双方互相补充的话,那么现今的俄国土地公有制便能成为共产主义发展的起点。”[10]这一次的序言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共同签署的。

五、跨越发展理论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重要地位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跨越发展理论的光辉体现

近代以来,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提出反帝的口号是在辛亥革命之后,是由李大钊首先提出的。是什么原因啊?是由于理论视角的转换。李大钊原是进化论者,这一点他和康有为、谭嗣同、严复、梁启超,孙中山、邹容、章太炎等人一样,是进化论的信奉者。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以后,李大钊对俄国革命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进行了比较,写作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Bolshevism的胜利》。这时,他已接受了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是一种科学历史观,只有这种历史观,才能科学的判定社会形态的性质和发展的阶段、道路和规律。李大钊根据唯物史观分析中国社会,指出中国原来的“农业社会和家庭制度”,自从帝国主义入侵以来,中国原来的经济基础遭到严重破坏。李大钊以唯物史观为武器,把五四新文化运动提高到新的水平,正确地把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列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两大基本任务。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下胜利完成的。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在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是再一次的、创造性的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这个过程既继承了十月革命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又不是按照城市武装起义的道路,而是根据中国的国情,采取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采用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取得政权的。这是马克思主义在后进的国家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跨越发展理论的一个典范。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是又一次马克思主义跨越发展理论的光辉体现

这里着重说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这个特色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的,不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的跨越发展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是说不清楚的。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把这个建设的理论基础建立在特色上,这是一个艰难的历史过程。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之后,到十三大的时候以党的代表大会的形式确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性质,中间经过十二大。这样的情况在党的历史上还是比较罕见的。这是什么原因啊?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究竟处在什么历史阶段上的理论理解的问题。这是一个艰难的理论认识的过程,这个艰难的过程可以省略不提。这里,我们仅用邓小平的话来作一个说明,邓小平指出:“今年十月我们党要召开十三大。十三大归根到底是改革开放的大会。十三大要重申我们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制定的一系列方针和政策,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相应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我们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共产主义发展分为高级阶段和初级阶段,是在马克思的《哥达纲领批判》中提出和论证的。对这个纲领性的文件的理解,必须是与《共产党宣言》《资本论》、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的内容结合起来,马克思以上的这些理论可以说构成一个共产主义整体性理论。

结语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回答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实际上也就回答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中共百年史表明,党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生,也因团结带领亿万人民勇于追梦、勤于圆梦而兴。由此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是贯穿百年来我们党担当、作为,拼搏、奋斗,牺牲、奉献的一根耀眼红线。百年党史表明,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尤其能够成为开路人、领航人、掌舵者、主心骨,是因为历史选择了她、人民选择了她,是因为她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不断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展的潮流中发展,“凡是过去,皆为序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需要付出更加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因此,以庆祝建党100周年为契机,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励精图治、再接再厉,锐意进取、开拓奋进,推动中华号巨轮驶向更加开阔的水域,必能“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迎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之“风景这边独好”,并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深人发展,与世界各国人民一道“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参考文献

[1]霍布斯鲍姆、兰格编:《传统的发明》,顾杭、庞冠群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年,第1-17页。

[2]邵维正:《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日期和出席人数的考证》,《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第1期。

[3]《中共一大嘉兴南湖会议研究》,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8年,第10-13页。

[4]公博:《十日旅行中的春申浦》,《新青年》1921年第9卷第3号。

[5]魏建克:《文本话语与历史记忆:1921-1951年中国共产党的“七一”纪念》,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5页。

[6]《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命令》(1933年6月30日),《红色中华》1933年7月11日,第2版。

[7]《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440页

[8]洛甫:《在民族自卫战最前线的岗位上》,《解放》1939年第75、76期。

第4篇:七年级历史论文范文

李敖年表,本表依据李敖自定“五十年表”并增修而成。

西元年 大事记

1935四月二十五(阴历三月廿三日)生在哈尔滨。同年生的属猪“名流”有“猫王”普利斯莱、伍迪艾伦和拍裸照的毕雷诺斯等。我生之日,正是九一八事变后三年七个月,中国东北已在日本鬼子控制之下,日本鬼子导演的“满洲国”也成立了三年多。所以照历史的说法,我一出世就是“遗民”,就像孔夫子一出生就是“遗民”一样。

1936一岁。在哈尔滨

1937二岁。为不做亡国奴,全家迁到北平。全家计开爷爷、奶奶、姥姥(外婆)、爸爸、妈妈、五叔、三姨、四姑、老姑、老姨、大姊、二姊、三姊、四姊、我,外加大爷和大娘(爸爸的兄嫂)一系四位,共达十九口之多。爸爸仰事俯畜、平辈支援,负担之重,也就可想而知。可是到北平后就七七事变,国民党又弃人民而逃,我们又做了亡国奴。爸爸为大家庭所累,再也没能力南迁了。他只好派五叔做“代表”,到后方去。爸爸人虽不能南下抗日,但他的地下抗日,却没有停止。当九一八事变之后,马占山将军的东北义勇军,是中国第一个以行动抗日的团体。在这个团体以行动抗日的时候,其他团体还在“伺日”之中,爸爸当时就是马占山的秘密盟员,这一身分,他一直保持,直到抗战胜利、直到别的团体数典忘祖为止。因为抗日抗得和抛媚眼、慢动作的国民党不和,所以被国民党所诬。

1938三岁。

1939四岁。

1940五岁。随爸爸去太原,并游太谷等地,间返北京。

1941六岁。得盲肠炎,住北京东华医院。爸爸被捕,关进日本宪兵队。

1942七岁。入北京新鲜胡同小学。

1943八岁。暑假后小学二年级。

1944九岁。暑假后小学三年级。学校有日语课,始学日语。

1945十岁。暑假后小学四年级。因日本投降,停学日语。

1946十一岁。新鲜胡同小学改为一区九保国民学校。七月初小毕业。暑假后入高小五年级。

1947十二岁。暑假后高小六年级,当选班上自治会主席、当选“模范儿童”,并做学校图书馆馆长。私人方面“李敖实验室”已具规模。并投稿“好国民”杂志,刊出有“妄心”、“人类的冷藏”等文。

1948十三岁。有神秘的初恋,小女生是张敏英。暑假后小学毕业。以第一名考入北京市立第四中学。旋去天津小住,转往上海。

1949十四岁。一月二十五日,考入上海市立缉槼中学,二月十五日开学,重念初一上。三月三十一日以刀伤同学之脚,被记大过一次。四月十日离上海时初一上尚未念完。四月十二日到台湾,住台中云龙里(模范西巷)七十二号。跳班考入台湾省立台中第一中学初中二年级。十一月参加台中市第四届全市国语演说竞赛,得初中组第二名(第一名是四姊,她代表省立台中女子中学)。

1950十五岁。暑假后初中三年级。与赵天仪等办“初三上甲组报”,发行人陈正澄。

1951十六岁。暑假后高中一年级。参加台中市论文赛、本校论文赛,皆获第一名。

1952十七岁。暑假后高中二年级。六月二十五日在“学生”杂志第四十六期发表“杜威的教育思想及其他”。八月一日在“合作经济”第二卷第十二期发表“合作制度与节制资本”,这是参加庆祝第三十届国际合作节徵文而作,得了第一名,并拿到有生以来最大一笔数目的奖金,买梁启超“饮冰室合集”四十册。

1953十八岁。暑假后高中三年级,念了一个多星期,即自愿休学在家。因老师严侨被补,乃饿早饭不吃,存钱义助严师母和三个小孩。

1954十九岁。考入台湾大学法律专修科(后来改为法律系司法组)。九月十四日入学。

1955二十岁。四月二十七日,父亲去世,面对两、三千人的送葬场面,特立独行,改革丧礼,“虽千万人,吾往矣!”六月二十七日,自动退学,重考入台湾大学历史学系一年级。实行“大学生同居”,小女生叫君若。但是因为太穷,且坚持不信基督教,为女方全家所排斥。君若的妈妈说:“你将来阔到了做总统,我们也不上你门;你将来穷得讨了饭,讨到我们家门口,请你多走一步!”不再是处男。

1956二十一岁。暑假后历史系二年级。

1957二十二岁。暑假后历史系三年级。三月一日在“自由中国”第十六卷第五期发表中学旧作“从读『胡适文存说起”。

1958二十三岁。暑假后历史系四年级。

1959二十四岁。七月毕业。九月九日去凤山陆军步兵学校,受第八期预备军官训练。

1960二十五岁。官拜少尉排长,下野战部队,足迹遍台湾南部。

1961二十六岁。二月五日在澎湖退伍。六日上船,抵台中。十五日北上,十七日租下台北新生南路三段六十巷一号“四席小屋”。六月十五日搬到新店狮头路十七号“碧潭山楼”。八月十八日考入台湾大学历史研究所一年级。十一月一日在“文星”第四十九期发表“老年人和棒子”。

1962二十七岁。迁回台北。于五月十九日住进安东街二三一号三楼。与尚勤同居。暑假后历史研究所二年级。

1963二十八岁。三月十九日自动在历史研究所休学。九月一日出版第一本书──“传统下的独白”。

1964二十九岁。五月一日迁入水源路十九号之八“水源大楼”三楼。与海蒂同居。尚勤在纽约生李文,是我的女儿,龙女也,现在美国。

1965三十岁。四月二十五日,萧孟能在他家大设宴,为我三十岁庆祝。八月十八日迁往信义路国泰信义公寓四楼。十二月一日在“文星”第九十八期发表“我们对国法党限的严正表示”,批评国民党。十二月二十六日,杂志被封杀。四年的“文星”风云告一段落。

第5篇:七年级历史论文范文

福州市三坊七巷管理委员会

三坊七巷位于福州历史文化名城中轴线上,是闽都文化传承地的核心组成部分。因街区至今完整保留着早在我国北宋时期就已逐渐消亡的古代城市里坊制度格局,被誉为中国都市仅存的一块“里坊制度活化石”;街区内现存保留较为完好的明清古建筑159处,包括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处,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3处,历史保护古建筑131处,是一座不可多得的“明清建筑博物馆”;不仅如此,三坊七巷还是“近代名人聚居地”,这里曾先后走出历代名人达400多位,尤其是曾涌现出了林则徐、严复、林觉民、林旭、林纾、冰心、林徽因、沈葆桢、陈宝琛、郁达夫等一大批对中国近代史进程有着重要影响的人物,三坊七巷也因此而获得了“一片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现代史”的美誉。同时,三坊七巷还是“闽台渊源彰显地”,并被国家文物局定义为整体性的涉台文物建筑群,共有26处古迹被列入国家文物局涉台文物目录。 经过近几年的保护修复,三坊七巷活态遗产的真实性与完整性得以延续,休闲、旅游、文化、商业等功能日臻完善,逐渐发展成为一个集园林山水、名人故居、文物古建、民俗文化于一体的文化休闲旅游区。曾先后获选“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生态(社区)博物馆”,并于2012年11月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0-2012年,三坊七巷连续三年接待境内外游客超800万人次,现在的三坊七巷已成为了福州名副其实的城市名片。

一、恢复坊巷格局,重现历史风貌     三坊七巷的文化积淀深厚,是福州历史文化的浓缩,充分体现了福州爱国与忠义,开放与兼容,开创与进取、崇文与重教的城市人文精神。通过对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鱼骨状”总体格局的恢复,对传统建筑及街巷历史风貌的整治,对传统商业建筑和公共建筑的保护、整治与修复,对传统小园林的整治与充分利用,展现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独特的建筑、园林特色,凸显其明清民居建筑博物馆的历史价值与建筑风貌。

    二、传承民间习俗,弘扬本土文化

三坊七巷保护修复过程中,注重传承与发展街区活态的历史文化精髓,通过保护三坊七巷所蕴含的各项民俗活动、民间曲艺、民间手工艺、书香文化、传统风味饮食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深刻体验本土民俗文化等提供优良的环境、条件与载体。一是制定优惠政策,积极吸引民间手工艺入驻南后街。目前,脱胎漆器、软木画、牛角梳、寿山石刻、油纸伞、裱褙、糖画、书坊、微雕等具有代表意义的民间艺术已相继入驻;并在叶氏民居集中展示福建省门类最为齐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传承人的现场表演与互动吸引了众多的游客驻足欣赏;二是以还原三坊七巷历史风俗为重点,结合每个福州的民俗节日,积极开展各种特色民俗活动,如元宵灯会、中秋摆塔、九九重阳登高、拜月、妈祖巡游等;在平常周末,还安排民间折子戏专场演出,举办越剧纳凉晚会、周岁祈福典礼、喜娘大赛等,实现了民俗文化活动常态化,使三坊七巷逐渐成为福州传统文化的展示中心和交流平台;三是还原了南后街的原有商业街市功能,通过优惠政策使“米家船”和“青莲阁”裱褙店、“聚成堂”书坊、“木金肉丸”、“同利肉燕”、“永和鱼丸”、“鼎鼎肉松”等原来的老字号陆续回归。

三、践行先进理念,打造特色场馆

三坊七巷积极践行当前国内外城市博物馆保护的先进理念,对三坊七巷进行完整、活态地保护和展示,探索新型城市社区博物馆形态的发展之路。2011年8月24日,福州三坊七巷生态(社区)博物馆正式揭牌成立,成为国内首座已建成的社区博物馆,由“一个中心馆、37个专题馆、24处展示点”组成,是福州最大的文博展馆聚落。它作为一种全新的博物馆形态,将传统博物馆的遗产保护、传承、展示和宣传等功能与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现代社区的发展等相互协调,融为一体,实现保护与发展的统一,利用三坊七巷平台,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实现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四、引进项目落地,营造休闲氛围

    随着三坊七巷文化项目、创意产业的兴起,不断吸引兼具展示功能的国家级大师工作室、名人会馆、各类文化创作基地等项目落地三坊七巷,如林飞寿山石工艺展示、尉晓榕中国画创作与学术交流会所、黄春平航天展示中心、唐国强艺术沙龙、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海峡两岸艺术交流协会等文艺创作基地。同时景区还引入了兼具文化展示与休闲功能的茶文化、酒文化、乐器教学等各类会馆,还有咖啡屋等休闲场所。不仅如此,三坊七巷还建设了3D影院、宫巷、黄巷特色客栈等项目,培育景区文化品质,营造休闲氛围。

 五、景区全面升级,完善硬件设施

自启动5A创建工作以来,三坊七巷严格按照5A标准,开始了景区的全面升级,对旅游硬件配套设施进行了大幅度的整改与完善:包括南北口游客中心的建设与服务配套;景区停车场的改造与提升;周边交通秩序的规范;外立面、电线电缆、路面、坊巷、夜景灯光、功能性设施、游客休息设施、景区周边景观的集中整改;黄包车、电瓶车、单兵警用巡逻车、旅游观光专线等特色交通方式的增加;星级旅游公厕的改造;景区分类垃圾桶的更新;景区标志牌的维护;景区外部交通标志牌的建立健全;多语种自助语音导览器与无干扰讲解器的升级;通讯与邮电服务的提升;三坊七巷、乌山、林则徐纪念馆旅游资源的整合;主题旅游线路及景区精品旅游线路的设计;景区卫生环境的整改;安保力量的增加等。

 六、围绕服务品质,提升软件水平

三坊七巷在着力完善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还积极组织开展细微化服务,以“一流管理、一流服务、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为目标,外树形象,内强素质,打造高质量服务队伍,提升整体服务水平。如组建了由专职讲解员、兼职讲解员以及志愿者讲解员组成的景区讲解队伍,并聘请了福州民俗专家,古建专家以及从事文保单位修缮工作多年的人员等为景区高级讲解员,以满足高规格接待的要求。

 七、扩大文化宣传,加强旅游营销

第6篇:七年级历史论文范文

从1940年至1949年,在中共中央秘书长岗位上的任弼时兢兢业业,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笔者选取任弼时在担任中共中央秘书长期间的几项重要工作,借以追忆这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任弼时与中央机构的调整

1940年、任弼时回到延安以后,分别向党中央汇报了详细的工作情况。不久,由于党在国统区的工作遇到了一些问题,中央便派赴重庆解决问题并参加南方局的工作。任弼时则留在了延安,协助党中央和处理一些日常工作。随着工作的深入,任弼时发现中央机构中存在着一些诸如机构重叠、办事交错、效率低下的问题。当时还没有中央一级的行政管理机关,没有统一的规章制度,许多事情无人负责,无章可循。因此,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克服散漫拖沓的“游击作风”,任弼时着手建立中共中央办公厅,并由他本人兼任主任,李富春任副主任。中央办公厅下设秘书处、警卫处、总务处。制定了行政制度、财务会计制度、文件管理和档案保管制度,明确了各个机关的关系,使中央直属机关、军事机关、边区的党政机关三大系统的机关工作逐渐条理化。中央办公厅系统的工作走向正轨后,任弼时又进一步抓了中央所属部委及各局的工作。

经过一年多的调查研究,任弼时认识到,为了更好地指导全党的工作,适应新形势,研究敌、友、我三方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和党务方面的动态,中央组织机构有必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于是,1941年7月30日,任弼时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做了关于调整中央机构的报告,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中共中央接受了他的提议,并且在8月27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做出了调整中央组织机构的决定。会议决定成立中央书记处工作会议。以扩大书记处的工作班子;决定由任弼时任中共中央秘书长,李富春任副秘书长;决定成立中共中央调查研究局,下辖政治研究室、党务研究室与中央情报部。

1941年冬,陕甘宁边区政府副主席、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倡议实行精兵简政。中共中央为此做了许多工作,但由于缺乏统一的领导。一直没有取得很大的成绩。经过调查研究,任弼时提出了具体的精兵简政方案。这一方案经过1943年3月16日、3月20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形成了一个具体的文件,即《关于中央机构调整及精简的决定》。 《决定》指出:在政治局和书记处之下,设立宣传委员会和组织委员会,作为“政治局和书记处的助理机关”;明确中央领导具体的分工负责地区:将许多职能类似的机关缩小规模、同类合并、合署办公,以达到精简之目的。通过这次中央机构的调整和精简,形成了中央机构的制度化,实现了中央政治局和书记处对全党工作的一元化领导,提高了领导效能,也为全党做出了精兵简政的榜样,其意义非常深远。在此过程中。任弼时功不可没。

任弼时与运动

1941年5月,在延安干部大会上做了《改造我们的学习》的重要报告,由此拉开了长达四年的运动的序幕。在这场运动中,作为中共中央秘书长的任弼时,不仅要领导各项日常工作,还要协助进行整风运动。运动初期,他的主要任务是协助整理历史文献、总结历史经验以指导整风运动工作。在1941年9月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任弼时以自己的经验教训为例,回顾了六届四中全会以来党的政治路线。指出四中全会后中共中央的政治路线是一种“左”倾机会主义路线,是一种主观主义的认识论。同时。他还检讨自己在进入苏区后,对主张的诱敌深入、在苏区内部击敌等方针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过程,虽然自己“毫无军事知识”,但对认为苏区内也能打仗的主张表示怀疑。在会议上,任弼时诚恳的检讨与自我批评为后来整风运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一个较好的基础。

1942年2月,先后做了《整顿党的作风》和《反对党八股》的报告。之后,整风运动在全党铺开。同年4月,任弼时接受中共中央的委托,开始负责边区系统的整风工作。4月21日,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大礼堂,任弼时向边区系统的两千多名干部进行学习动员。在动员大会上,他向各级干部指出了整风运动所要克服的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及党八股的危害以及如何克服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及党八股。这就是通过学习中央规定的22个文件,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与方法。10月19日,以整顿“三风”为中心议题的中共中央西北局高级会议召开,这次会议是在治理“三风”学习检查工作的基础上召开的。澄清陕甘根据地历史上的路线问题是这次会议的一个重要议题。针对这一议题,任弼时本着“是就是,非就非”的求实原则,反复核对事实,为刘志丹等坚持正确路线和立场却遭受打击和错捕的干部恢复了名誉。在这次会议上,任弼时还就党的领导一元化问题、领导工作和工作作风问题、检讨历史教训与党性问题做了系统的报告。这次会议历时3个多月,它不仅是边区整风的一个高潮,同时也是一次富有成果的历史总结大会。以这次会议为起点,整风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1943年4月3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继续开展整风运动的决定》,规定以一年为期完成全党的整风,目标是要纠正干部中的非无产阶级思想与审查干部、清理内奸。从4月起延安各个机关结束整风学习和检查工作,分期分批转入了审查干部的新阶段。在当时国共摩擦、冲突不断的形势下,对干部的审查和对内奸的清查工作,是一项必要而又严肃的任务。中央决定由康生负责此项工作,并适时向党内外说明情况,讲清政策。稳定干部情绪。4月9日和4月12日,任弼时代表中共中央做了题为《特务的活动和中央对特务的方针》的报告,论述了中央这一决定的必要性,全面阐明了党的政策。会后,审干工作与清理内奸工作展开。但是,在工作的进行过程中。却出现了许多问题,如一些人在审查干部过程中大搞逼供信,把思想问题弄成政治问题,等等。、任弼时等人很快发现了这些问题并对负责这一工作的康生进行了严厉批评。及时纠正了运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保证了审干工作的顺利进行。

运动虽然是发起的一次思想解

放运动,但在运动的始终,无论是在理论探索、组织管理还是在总结历史经验方面,任弼时都一直协助工作,为整风运动的顺利进行发挥了重要作用。

任弼时与党的七大

1928年中共六大以后,一直没有召开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中共中央虽然从1931年六届四中全会召开之后就有了召开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动议,但是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党的七大始终未能如期召开。但是中央从没有放弃召开七大的想法,七大的各项筹备工作也一直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任弼时回国后不久就接手了这一工作,从1940年5月起,他便开始集中精力着手七大的筹备工作:准备召开会议的会场、认真审查参加会议的代表资格、准备七大所用的文件和材料,等等。

在七大的各项筹备工作中,起草《关于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也是任弼时的工作之一。1944年5月21日,中共六届七中全会召开,这是七大的一次准备会议。在这次会议上,任弼时报告了七大的筹备情况,成立了以他为召集人的有关党的历史问题的准备委员会。准备委员会主要负责起草从党的六届四中全会到遵义会议期间的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报告。为了完成这一报告,准备委员会首先对从六届四中全会到遵义会议期间的中央领导路线进行了系统的剖析和总结。这项工作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41年9月至10月。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了土地革命时期中央的领导路线问题,组成了以为首,王稼祥、任弼时、康生和彭真为成员的清算委员会。起草了《关于四中全会以来中央领导路线问题结论草案》(又称《历史草案》),但是草案没有提请政治局正式通过。第二阶段是整风运动期间,中央几次讨论党的四中全会以来的路线问题,编印了《六大以来》《六大以前》和《两条路线》等重要文件汇编,组织高级干部阅读,联系实际检讨思想作风。第三阶段是1944年4月12日和5月12日,先后在党内高级干部会议和中央党校第一部做了《学习和时局》的讲演,传达了中央政治局对党史上的重大问题的结论。任弼时自始至终参加了关于党的历史问题的讨论和研究,在阅读了写的《驳第三次“左”倾路线》一文的同时,联系他本身长期的酝酿和思考,在的讲演结束后,1944年5月他就在《历史草案》的基础上拟定了《检讨关于四中全会到遵义会议期间中央领导路线问题的决定(草案)》。《决定(草案)》共9000多字,分6个部分,指出六届四中全会至遵义会议前的中央领导路线是错误的,这条路线在党内统治长达4年,它所造成的恶果完全超过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和李立三的“左”倾冒险错误。《决定(草案)》完成以后,任弼时及时将复稿提交准备委员会。作为讨论和修改的基础。、胡乔木、张阈天等人先后对草案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之后,经过四十多位同志的集中讨论,最后由将题目改为《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草案)》。1945年4月20日六届七中全会的最后一次会议上,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任弼时向全会报告了决议的起草与修改过程。

1945年4月23日,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任弼时主持了大会的开幕式,并在大会上做了题为《努力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的书面发言。在紧接着举行的七届一中全会上任弼时被选为中央书记处书记,被推举为中共中央秘书长。

第7篇:七年级历史论文范文

【关键词】初中历史 隐性知识 感受性学习 课本资源 平台

英国的波兰尼在20世纪50年代首次将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能用书面文字、地图或公式来系统表述的是显性知识;隐含着只能意会,较难系统表述的知识,如对概念、规律的理解,学科知识的思维和方法,知识的系统化,解题的能力等,叫隐性知识或意会知识。这些只能意会的知识的学习又叫感受性学习,而新课程改革后所使用的教材为初中历史隐性知识的感受性学习提供了操作的平台。

我校现在所使用的初中历史北师大版教材提供了许多生动、活泼、可读性强的历史知识,不仅使教材更加生动,更重要的是使用新教材研究设计有效的学习方式,尝试以学生为主,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将人的喜悦、人的感受放在第一位,将原本静态的封闭的学习行为转化为思维作用下的阅读、讨论、操作、表演等具体行为,使隐性知识明朗化,让学生体味学习的乐趣、发现的乐趣,实现自我价值的再创造,因而此套教材更便于初中学生进行感受性学习,让我们有了一种久旱逢甘霖的感觉。下面就北师大版七年级教材中感受性学习的教学实践,浅谈几点教学中的体会。

一、运用课本资源,创设情景,感受历史,为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进步,是知识的源泉,今天的想象就是明天的创造。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下册对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如学习七年级下册第四课《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时,我指导学生充分运用课本资源,虚拟历史情景,想象假如我是唐朝的一位读书人,我的一天怎样度过。学生通过对唐人生活的想象,感受盛唐时期,科举制度推动唐朝出现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所焕发出的生机勃发的活力、唐人的博禁、自由豪放的精神,唐朝的富足等,把众多零散的知识用一个小故事串联起来,在充满情趣的学习中,培养了学生综合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丰富想象力的平台,培养现代中学生奋发向上,塑造自信大度的气质奠定了基础。

在创设情景,感受历史,培养想象力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知识的准确,适时巧妙地纠正学生某些史实的错误,起到一种积极引导、画龙点睛的作用,让学生在虚拟的角色情境中,感受历史,整合活用知识 ,为学生的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

二、整合课本资源,举办竞赛、历史剧表演和动手制作等实践活动,感受历史,激发学生兴趣,培养自信心

七年级上册涉及众多历史成语故事,学完本册后,全班同学自由组合分为四组,我指导各组共同合作将搜集的历史成语故事进行整合,整合内容分三大模块(即每一组选派代表讲一个历史成语故事、抢答题、必答题),制作成集图、文、音乐、录像片段并茂的历史课件,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历史成语故事竞赛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其中。

七年级上册也涉及众多的历史名人,其中生活在东汉末年,被称为“神医”的华佗在今天民间影响很大,人们称赞某位医生医术高明时,在旌旗或牌匾上写有“华佗再世”的颂词。为了让学生对华佗的医术有更深刻的感受,我指导学生结合课本十七课的内容和《三国演义》中华佗为关羽、曹操治病的故事编写了一部历史剧《神医华佗》,通过学生对两幕历史剧《华佗刮骨疗伤》和《华佗与曹操》的表演,再现华佗医术的高明之处。

七年级上册十七课《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动手制作素材。在教学设计时我让学生搜集书写有文字的帛和竹木简图片以及与之有关的小故事,比较这两种作为文字载体书写材料的不足之处,知道轻便、简洁、造价低廉的书写材料纸的发明势在必行,让学生感受科技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最后根据课后活动建议中的汉代造纸工序,让学生自己寻找材料动手造纸,并联系实际通过观看现代化工厂造纸录像片段,懂得造纸所带来的水污染和资源浪费,鼓励学生节约用纸,回收废纸,使用再生纸。尽管学生造的纸很粗糙,但这种动手实践活动,激活了思维,加深了印象,让学生学会关心身边的事物,让历史贴近学生的生活,同时也加强了对学生进行人与环境关系重要性的渗透教育。

七年级下册涉及中国印刷术的发展史,根据课后的活动建议我指导学生对第七课、十五课的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内容进行整合,自己设计问题,尝试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的制作过程,通过动手操作感受出活字印刷的优点和雕版印刷的缺点。让我感到惊讶的是学生制作时选用的材料竟然是身边唾手可得的橡皮擦和陶泥,雕刻的字相当精美漂亮。但在制作过程中学生也发现用陶泥制作活字很容易破碎,同时也明白后来的木活字和金属活字为什么会取代泥活字。最后联系现代印刷技术的发展,感受科技的创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通过动手制作,亲身体会比较这种让学生当“厨师”,自己定“菜谱”――设计问题;亲手“烹饪”――分析和解决问题;亲口“品尝”――自我赏识,感受到问题的魅力和解决问题的愉悦,使学生获得了自信的源泉。

教师指导学生对现有教材资源进行有效整合,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通过举办竞赛、历史剧表演和动手制作等实践活动,引领学生感受历史,通过这种感受性学习活动,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信心。

三、挖掘地方史资源,联系现实,感受历史,提高历史学科的时效性

历史学习的归结点是理解当代问题。东莞有些镇区是纯客家人地区,于是在教学过程中我指导学生就地取材,紧密联系当地政治,经济和社会情况,将七年级上册二十一课《江南经济的发展》与下册十三课《经济重心南移》及《东莞历史地方读本》相关知识进行整合,让学生搜集并整理有关客家人生活习俗的资料,讨论后设计问题。客家人从西晋末年到南宋末年有三次大规模的迁徙,这同古代北方人口大规模南迁历史相吻合,在以上的人口迁徙中,有何特点?当时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有何历史作用?从你们的生活风俗中能不能找到客家人迁移的痕迹?我们现在所在的镇区常住人口2.1万人,流动人口13万多人,如何看待当今社会的民工潮与人口流动现象?

通过知识整合,最终学生得出结论,古代北方人口南迁是为躲避战乱,经过历次大规模南迁为南方带来了充足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南方的开发,最终导致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客家人的“二次拾骨葬”风俗体现了客家人本为中原居民,后因躲避战乱而不断南迁分不开,他们不论迁往何处,必由男子用陶罐装上祖先遗骨同行,待定居后再择地另行安葬,以免远徙他方,无法返回故里祭坟;而现在的民工潮与人口流动现象既促进了东莞地区经济和城市的发展,同时又搞活了民工与流动人口家乡的经济,带动并促进其家乡的发展,这种作用是相互的。

关注现实,挖掘历史和现实之间的联系,加强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关注地区的发展,无异于使历史知识成为“活的”和“有价值”的知识,这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更能使学生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对话,亲身感受,提高历史学科的时效性,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使学生切实感到历史价值的魅力所在。

总之,课程改革使学生对隐性知识的学习从“山重水复疑无路”,走进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开阔境地,这不仅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为感受性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改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生活,教师也将在新课程实践中实现自身发展。但任何学习方法与能力的养成都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达到的,我的实践与探索,期望能进一步为初中历史学科感受性学习提供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石中英主编. 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第8篇:七年级历史论文范文

【关键词】学生;新教材;激发兴趣

【Abstract】Under the new curriculum idea, teacher’s role had the very sweeping change, the teaching material content has been richer, therefore, the teacher must prepare for full, adapted the elementary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the new request which proposed to the teacher.

【Keywords】Student; New teaching material; Stimulation interest

2005年秋季开始,我国中小学阶段各起始年级原则上都已启用新课程,现在我县初一年级使用的新教材是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全书在内容设计上更贴近学生生活,方法上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为历史教学开辟了新的前景,但也提出了挑战。为了提高历史教学质量,本文就如何利用新教材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谈一些自己的看法,以求教于同行。

1运用“导入语”,激活求知欲初中历史新教材在体例、结构和形式上都有很大的变化,一打开课本,首先映入眼帘的一个变化是每一课的标题下都有一个蓝色的方框,方框针对初中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精心设计了一段“导入语”,它内容生动,形式活泼,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开始,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一位历史教师,我们不能无视它的存在,应适时加以运用。例《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4课《夏、商、西周的更替》,导入语就是从与现实生活相关的传统节日入手,向学生提到一些大家都较为熟悉的传统节日,然后说出源远流长的节日由来,调动学生对那个遥远时代的好奇和遐想,进而产生想了解那个时代的愿望。这样学生的求知欲不知不觉的被激活了,也就顺利而自然的进入新课的学习。

2巧用“思考与讨论”这一特色栏目,激发学习兴趣,活跃学生思维例《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课《神州大地上的原始人类》中,有一思考与讨论题:“想象一下,在当时的物质技术条件下,北京人用什么方法保存火种?”我在讲“北京人”这一子目时,就利用这一思考题进一步提出“想象一下,北京人是怎样发现火的?怎样知道了火的用途?”“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如果没有火会怎么样?”在利用教材材料的基础上,我要求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甚至夸张的、科幻的手法也可以,当然前提是尊重史实的基础上。题目布置下去后,学生的兴致很高,说出来的答案有些也大出我的意料。关于取火的方式,如何知道火的用途等他们都有不同的描述,有些言语之间渗透着稚嫩,甚至有些可能不合逻辑,但是这不正体现了他们这一阶段年龄的特点吗?为了鼓励他们的积极参与,我还设置了最佳创意奖等奖项。我认为这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方法是成功的。

3利用插图,激发学习兴趣中华书局版的插图,除必须的现代人的历史名人像外,基本全用文物、古迹、名胜图,很少用假想的故事画,这使得课本更为严谨和更具科学性。同时,那些珍贵的选图,也吸引着学生去了解图片所表述的内容,从而加深对更深的历史内容的探究。如《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3 课《中华文明之祖》这一课中共有七幅图画,其中名胜古迹黄帝陵、山西临汾的帝尧庙、浙江绍兴的大禹陵就占了三幅,这些插图不仅告诉了历史上黄帝、尧、舜、禹活动的地区,同时还向学生提出了一个课本上没有讲到的新鲜话题:大禹陵怎么到了绍兴?从而激发学生对中国上古时期人们活动区域的有趣思考。

此外,还可以利用教材里的插图创设生动形象的历史情景,将学生带入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强烈吸引其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运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效率中学历史现代化教学手段,是历史直观教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若能巧妙的使用这些多媒体,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又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讲述“精湛的青铜工艺”时,多媒体技术的引用是对学生视觉的一大刺激,通过观看一些铜器、瓷器、玉器图片,让学生体会到,在当时奴隶社会相对落后的生产力水平下,能制造出如此精美的器具,实在是身为中国人的一大骄傲。转贴于

第9篇:七年级历史论文范文

一、2007年主要工作情况

(一)抓学习、促思想,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

开展纪律活动教育月活动和理论中心组的学习,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今年3月,我们按照省、市的统一部署,认真开展了“纪律活动教育月”活动,党支部理论学习中心组共学习10多次,其中反腐倡廉理论专题教育超5次以上。党的十七大召开后,我室成立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领导小组,制定计划,并结合室工作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通过学习进一步增强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服务的坚定性和自觉性,把我市史志工作推向一个新台阶。

(二)抓进度、保质量,稳步推进第二轮方志编纂

抓好《珠海市志(1979~2000)》编修工作。针对部分修志工作比较缓慢的单位,我室分批进行走访,协助修志单位解决修志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目前,我市第二轮修志进度居于全省的中等水平,珠海市志完成志稿93%左右,香洲区志完成70%,斗门区志完成65%。

做好《珠海市志》初稿评议工作。8月7日,在珠海海洋大酒店召开全市方志初稿评议会议。会上,省史志办的领导和专家对我市的《邮电》、《外经》、《体育》、《税务》、《农业》、《大事记》等6个篇目的志稿内容进行了评议,并就志稿存在的问题提出修改补充意见。

发挥单位职能作用,做好修志单位的协调工作。由于人员变动及领导更换等原因,造成无法继续完成修志任务的,我室领导多次深入基层进行沟通、检查、指导,协助解决修志工作中碰到的实际问题。

把续志质量放在第一位。继续对全市100多个单位(战线)编修的45个分志实行分工包干,编辑人员按要求从政治、体例、资料、特点、文字上五个方面严格把好质量关。至目前止,有50%的志稿进行了第3次修改。

认真学习贯彻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一年来,我室结合工作实践,不断深入学习《条例》,对照条例检查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

加强方志业务培训和研讨交流,撰写地方志理论文章。派出人员参加了由省地方史志办公室组织的在浙江宁波大学举办的修志业务培训,修志人员认真撰写地方志理论文章,探讨修志心得与经验。

《广东省志(1979~2000)功能区卷·珠海篇》10万字初稿基本完成。至2007年的4月份,已全部完成《广东省志(1979~2000)功能区卷·珠海篇》10万字初稿的撰写编修任务。

对《珠海市志》的篇目重新进行疏理、调整。通过疏理,了解编修进度及篇目的合理性,从而发现难点,寻找解决办法。

(三)抓要点、重实效,党史资政育人取得新进展

以党史编写为龙头,带动党史研究工作的开展。2007年,对《中国共产党珠海县历史》的篇目进行了三次修改,基本上完成了珠海县党史大事记初稿的编写,党史研究人员撰写发表党史研究论文近10篇。

加强协调,党史专题调研工作进展顺利。一年来,我室共派出20多人次到三个区进行《抗战时期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指导培训工作,共培训调研人员约300多人;发放有关资料及各类表格近1000份;到南京抗战资料馆、广东省和周边城市档案馆查阅各类文献及资料近万份,共收集到抗战的史料、实物、相片、证人证言等资料一大批。

加大党史资料征编力度。继续征集建立经济特区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指导和关心珠海工作的资料,征集珠海历任主要领导人的亲历资料,开展口述史料的征集和研究,抢救我市各个时期珍贵的历史史料。

充分利用现有阵地,创新党史资政育人的渠道。一年来,为三个区的档案馆、阅览室、学校、村(居)等赠送党史读物近500册。

(四)讲纪律、抓廉政,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在6至9月期间,认真开展了“坚持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主题教育、主题党日活动和专题组织、民主生活会,党组织和党员的自身建设得到加强。

积极做好结对帮扶工作。区、村二级总投资150多万元近10万平方米主体建筑的北澳公园已建成,6000平方米的湖面、2公里的环山路、1公里的爬山道等第一期工程已完工开放,帮扶占领北澳村被确定为斗门区新农村建的设示范点和生态农村的模范。村民的退休待遇由原来的450元,提高到近500元,增加率接近10%左右。

坚持反腐倡廉和廉洁教育。认真抓好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意识;加强对党员干部出国(境)的管理;坚持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制度,自觉接受监督。

二、存在问题

(一)基层领导对史志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二)我市两级党史的二合一或三合一的建制机构设置不合理,

(三)史志人员存在年龄大、知识面窄、陈旧、落后的情况。

(四)史志部门在职务晋升、岗位交流、培训学习等方面的机会较少,缺乏应有的激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