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语文教学的策略范文

小学语文教学的策略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语文教学的策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学语文教学的策略

第1篇:小学语文教学的策略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游戏化

【中图分类号】G333.23【文章标识码】D【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6-0119-01

一、实施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必要性

游戏化教学需要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中根据学习者的心理特征,借鉴游戏的教育功能,将游戏的趣味性、情境性以及参与性融入到教学中来,这样不仅能保留游戏的“可玩性”特点,还可以与学习策略相结合,使游戏任务执行过程与知识探究过程实现有机结合。然而实施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与游戏、小学生以及教师这三者是密不可分的 传统的教学模式大都冠以让小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名义,导致了儿童的语文学习充斥了大量的字词识别和机械性的模仿,泯灭了儿童自由精神的同时破坏了儿童学习语文的兴趣,使语文学习失去了本源的动力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理念的不断深人,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也在慢慢得到人们的重视。小学语文是一个可以滋养并丰富儿童的精神世界,并培养儿童的人文素养的学科,因此,小学语文的学习不能够只是让学生进行机械的记忆和练习,还应该担负起建立小学生主体人格的责任。

二、精神相遇,师生同往

作为以工具性为基本特质的语文教学,既可以看做是无聊的、单一的、枯燥的文字劳务,也可以是兴趣盎然的生命活动。游戏精神的导人,无疑会打破语文教学一贯严肃的面孔,让语文教学走上生命化的道路 游戏精神告诉我们,游戏是快乐的,不仅仅是儿童的,也是成人的,是独特的个体精神自由发挥的极至表现。游戏精神对语文教育的意义包含着两个层面。

第一层面,我们说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不但是教学活动的主导,也同样是语文教育活动的主体。由于传统教育体制钳制了人自由精神的展露与培养,生动的语言文字成为教师面前最枯涩与呆滞的冰冷的“符号”,尤其是当教师面对着生动的文本时,不得不受制于单一的教参,从而使教师们在单一的模式化的理解与传授中失去了语文教学的热情,教的兴趣仅是产生于教学的附带品——分数中,因分而教,因分失趣 假如我们的语文教师不再受纲领化的“本本”所迫,跳出纯功利化的教育怪圈,而是自觉自愿地融进语文的教学天地中,尤其是以自由创造的游戏精神引领学生在知识、智慧、情感乃至生命各个层面成长的时候,那我们就会对语文教学满怀热情、怀揣兴趣。就会和学生们一起徜徉于语言文字的天地中,也将在对语言文字的生命解读中再次如学生一样获得情感的激发、智慧的启迪、发现的愉悦和收获的丰赡感。当精神得以释放时,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文本已然是一串串有着鲜活生命力的、含情脉脉的语珠,也必将改变我们从事语文教学的心境与旨趣。

第二个层面,是相对于学生而言,在游戏的教学情境中,由于教师不再以一个绝对真理的持有者出现,不再搞独白式的灌输,其相对的教学权威便会表现出兴奋不已的发现和教学相长的浮想,也更会体现出面对即时生成的教学创新的兴奋,教师情感的释放、意趣的昂扬、精神的亮化,势必让学生在其创设的和谐、活泼、互动、富有挑战性的游戏情境中同样得到进步。游戏精神启示我们 当学生不再是活动的客体而成为主体时,他会从中体验到“想象的兴奋、成功的喜悦、自主的豪迈、成就的自信”,就会收获到专注沉思的深邃、个性解读的欣喜、情境幻想的激荡 以及对语言文字渐人佳境的迷醉和对互动交流带来的思维碰撞的怦然心,动。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游戏精神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宽松自由的空间,进而为学生“怀着柔情、带着憧憬、从容自信、朝气蓬勃”地走向语文学习的丛林深处开辟了一条绿色通道 这时候,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学习不再停留在“口耳授受”的被动过程中,更会主动地与老师一同进人语文学习的广袤丛林中。深入其间、乐在其间。

三、利用游戏培养弱智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

弱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游戏,在游戏活动中合作交流,共享群体智慧,拓展个体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交往、评价能力。如在教学“水果的认识”时,用“找朋友”的音乐游戏,就能起到促进学生合作学习的目的。我让每个弱智学生挂上图形卡片,先看看自己身上挂的是什么水果,然后引导弱智学生寻找和自己身上水果挂卡相同的“水果娃娃”做朋友,找到朋友后,互相手牵着手站在一起,在游戏中弱智学生情绪积极、饱满,经过理性思考之后,积极地去寻找自己的目标、心中的答案。在寻找的过程中轻度弱智生会主动热情地帮助中重度弱智生,纠正错误。这样将数学活动与音乐游戏科学有机地相结合,让弱智学生运用肢体语言团结协作的进行教学活动,既提高了弱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培养了他们的团结合作意识教学策略是方法,是手段,是科学,是智慧。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在新课改的今天,我们更要注重研讨、探究、反思。时代在飞速地前进,学生在变化中成长,教改在深入地进行,教学的方法更是法无定法。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学生为本。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对于教学方法的探寻,应在反思中提炼,在探究中升华,愿每一位教师潜心教学,创设和谐课堂、愉快课堂,唱响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的优美旋律。

【参考文献】

1、李莉,小学语文教学现状、问题与对策【J】吉林教育(综合版) 2007

第2篇:小学语文教学的策略范文

让学生背诵课文片段时,可先开展组内竞赛,优胜者再参加班内的擂台赛,通过比赛,激发学生争上的决心,从而使全班同学都能快速完成背诵任务。课堂上还可开展同学与同学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抢答比赛,促使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回答问题,激发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

在课堂中,我们还可以让学生尝试当“小老师,我有时故意把字读错写错或问题讲错,让“小老师”去发现去纠正,让学生尝试当“小老师”的滋味,激发其主人翁意识,发挥其主动性、能动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开展朗诵比赛、讲故事比赛、作文比赛等多种比赛,激发学生思维过程中的亢奋感,使其注意力更集中,聪明才智得到最大限度发挥,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

当我们感到教学有一点枯燥的时候,一个小游戏会把欢笑带来,当笑声充满教室,我们的心也跟着飞舞起来。当我们感到教学有几分沉闷的时候,一个小游戏让我们的脑袋重新思考,手脑并用,边玩乐边学习,使我们的课堂充满温馨和快乐。总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根据教学实际,恰当运用游戏,充分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让课堂因游戏而充满生机与活力。

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就有了内在的驱动力,再加上正确的读书方法和主动质疑的探索精神,就能达到 “不用扬鞭自奋蹄”的境界。自主学习能力增强了,学生才会举一反三,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就会水到渠成。

二、让学生的“说”与“做”统一起来

上学期我组织学生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是《我的地盘我做主》,研究《我为班级添色彩》的活动。学生非常感兴趣,都想给班级设计一个新颖别致的面貌。怎么完成这一活动主题呢?有的学生说在墙壁上来个提醒牌,教育同学要爱护墙壁、桌椅,有的学生提出给墙壁粉刷绿色,好保护我们的眼睛,还可以在四周点缀一下更美观了……

在活动中,学生提出了这么多颇有创意的设想,但要真正落实到动手做的却很难。这个美化班级的建议会不会只停留在设想阶段呢?活动前我组织的一个调查显示,有一半以上的同学对参加劳动实践很感兴趣,但苦恼做起来费时费力费财,困难多多。继续开展还是放弃呢?我犹豫了,如果只有设想而没有实际的操作过程,综合实践活动岂不成了空对空的头脑实践活动?不行,得开展。为了让学生有创意的设想在现实中实现,我想关键在于将学生的“说”与“做”统一起来,让学生动手做,通过具体实践活动,让设想成为现实。

三、重视课堂练习

语文课堂练习不仅仅停留在书面上,还应包括听、说、读这几个方面,字、词、句、段、篇是练习的根本,每个年段都有侧重点。如何根据年段的教学目标,设计课堂练习,让学生学得扎实有效?

例如,同是让学生说文章的主要内容,学段不同,教学目标也就不同。低段学生只要求说出对课文的大致印象或对课文的感受即可。中段教学,则要根据《课标》对第二学段学生的阅读要求――“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针对中段学生对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知识起点,在课堂教学中铺设台阶,降低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难度。故事性较强的课文,可以让学生先找出文中的几个主要人物,说说主要人物之间有什么关系,关系弄清楚了,课文内容就一目了然了。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文章,可让学生先搞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然后把这些连起来,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了。另外,还可采用填空、课题展开等方式,为中段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铺设台阶,降低坡度,从而达到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

如故事性较强的课文《渔夫和魔鬼》,可以引导学生抓住主要人物的关系和故事主要情节来概括,笔者曾这样教学概述此故事:首先,教给方法,练说故事梗概。师:《渔夫和魔鬼》这个故事很长,要把这么长的故事用几句话讲清楚,我们要抓住故事主要人物的关系,还要抓住故事发生的主要情节来说。谁能用几句话把它清清楚楚地说出来?

(全体学生练说。教师指导、鼓励、倾听)

其次,引导交流故事梗概。随机抽生练说。学生说长了,教师打断,引导怎样说简洁;学生说不清,教师用连接语引导;学生说漏了结果,教师引导学生把故事说完整。

教师边引全班同学概述故事边完成板书:我们都听明白了,故事主要讲了从前有个渔夫,他捞到一个胆瓶,没想到放出来的(却是一个魔鬼)。而魔鬼却(恩将仇报要杀了渔夫),我们更没想到最后(渔夫还是用自己的智慧战胜了强大的魔鬼)。(师板书,略)像这样的民间故事,我们抓住故事的主要人物和情节就能说好故事的主要内容。

有了中段学习的基础,到了高段,可放手让学生抓住重点去概括课文主要内容。长文的主要内容概括成了高段教学的难点,可尝试列小标题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如六年级上《最后一头战象》,课文篇幅较长,学生一时概括故事内容有困难。笔者先引导学生说说课文写了战象的哪些事情,根据学生的回答,列小标题为:英雄垂暮――重披战甲――凭吊战场――庄严归去,然后建议学生运用“首先……然后……其次……最后……”概述课文主要内容,这样,分步达成概括长文的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1 王云峰等.实践取向小学教师教育教程语文教学基础.北京:教育

第3篇:小学语文教学的策略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藏族;教学策略;教学难点

藏族作为我国西部地区分布最为广泛的少数民族之一,横跨青海、、甘肃、云南四省。由于藏族地区居住人口普遍比较分散,藏族地区的语言交流和日常生活中主要使用的是藏语,同时受到藏族以及民族文化的影响,汉语普及和普通话普及程度较低。藏族地区学生的普通话应用和交流十分少,因此造成了学生汉语基础薄弱,汉语言感觉较差,小学生对于汉语的学习因此十分困难,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往往效果不佳,学生学习语文的效果较差、学习兴趣不高。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分析总结了如何针对藏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制订相应的教学策略,以提高藏族地区小学语文的教学效果的一些方法,供大家参考学习。

一、创造良好的汉语交流环境

藏族地区小学生学习语文比较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藏族地区汉语语言交流环境和汉语交流比较缺乏。藏族地区的藏民比较集中,日常生活中多使用本民族的藏语进行交流,很少使用汉语。小学生受家长和社会环境的影响,耳濡目染,感受到的都是藏语的语言环境,对汉语交流知识甚少,因此学起汉语来必然十分陌生和困难。作为藏族地区的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环境,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汉语言交流环境。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尽量使用汉语进行教学、授课,鼓励学生在课堂和课外使用汉语交流,增强学生的汉语交流水平和汉语交流频次。对于低年级的班级,完全使用汉语授课,可能一些小学生由于汉语言水平还没有达到听懂汉语的水平,因此应当合理结合汉语言和藏语进行教学,并通过汉语朗诵、引读、复读等方法使小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汉语语言的熏陶,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汉语的语感,提高汉语言的运用能力。

二、积极培养学生的汉语阅读和写作水平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藏族地区的小学生语文基础较差,语言交流基础和语言阅读基础薄弱,因此小学教师应当针对学生汉语基础制订相应的阅读能力培养计划。教师可以选取符合当地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文章,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引导学生通过汉语阅读了解藏族历史和文明,了解地域特色,并以此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藏族地区小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薄弱,识字有限,写作就更加困难了。教师应当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积累,包括汉字的识字、词语的积累,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写作素材,通过生活中实际素材的积累培养写作知识储备。此外,教师应当用贴近生活的写作教学方式,将日常生活中的知识融入写作教学中。

总之,面对藏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广大教师应当克服困难,积极探索有效的办法,不断提高藏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

[1]庄洁.藏族地区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改革当议[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4).

第4篇:小学语文教学的策略范文

关键词:课堂教学; 效率; 构建课堂

为实现教学大纲的要求,进一步落实《新课程标准》。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认真改变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本文根据长时间的教学经验谈谈几点看法。

一、认真领会课改思想,深层研究教学方式

把握好课改思想,有效完成目标任务是我们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我们教学的重任。因此,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认真研究教材,找到好的教学方法,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1.认真掌握课文内容,备好教学策略

认真把握内容是上好课的关键。了解文本内涵,准确把握作者写作目的和思想才能较好地选择合适的方法将文本主旨传授给学生;只有认真细致地品读文本,你才能在和学生对话时对答如流。教师在品读文本时要以三种身份来进行:一是以一般的阅读者身份来品读文本,这样就能以一颗真诚的心与作者进行自由对话,就会被文中的人物、事件与情景所感动,这样有利于教师在教学时激情饱满;二是以教师身份来品读文本,周密思考如何引导学生解读,什么地方是重点,采用什么方法才能让学生真切感悟等,这样就能做到教学的个性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好奇心;三是以学生身份来品读文本,思考从学生的角度看学习内容的已知、未知及难易程度,对什么地方最感兴趣,怎样学才有趣等,然后教师将各种身份品读的结果进行整合协调,这样就能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点拨与引导,做到教学引人入胜,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2.根据课文内容选好有效的辅助材料

新课程以专题组织教材内容,教学的各项内容都紧密围绕单元专题而展开,其中单元导语特别强化了导学功能,给我们的备课和教学指明了目标、重点和难点。备课时可以根据单元导语确定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让课标思想在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得以充分体现。

新教材课文中的泡泡图是我们学习的好伙伴,它给我们在阅读学习时提示了思考的途径和方法。比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中就有两个泡泡图:一个是“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旁边提示“为什么这样说呢?”二是在文末有“我发现课文是围绕一句话来写的。”我们在备课时就要抓住这些泡泡图提示语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积极参与交流、讨论和语文实践活动。

课后思考与练习是我们在备课时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是对我们教学文本应达成的各种目标的检测,我们将这些内容渗透到教学过程中,让我们的课堂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有效地突破难点,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根据教学资料有效利用资源

在教学行为的选择上,我们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尽可能地发挥自身的优势,弥补自己的不足,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达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比如教学有感情地朗读,这是对于语言优美的课文在阅读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行为。可是我们有的教师不擅长有感情朗读,怎么办?一是利用录音给学生以示范,二是让班里朗读较好的同学领读,利用身边有用的资源让我们的教学达到异曲同工之效果。

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选用上,我们要根据当时的条件因地制宜,大胆创新,开放课堂。由于农村的现代化教育资源落后,没有城镇那样的多媒体,没有flash课件制作的技能和时间,有些教材对农村孩子的教学就显得抽象、单调,但是,我们农村也有农村的教育资源,我们可以用类似的已有资源去替换,这样孩子学习起来就有趣得多,课堂实效当然就更高。

二、组织好课堂教学,实现新课程的目标要求

1.积极转换教师角色,构建有效课堂教学

优化课堂教学就是按照有效学习的目标,从学生的发展出发,从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上考虑,对课堂教学进行科学的安排。新课的导入、情景的创设、迁移过渡、练习设计、活动组织等都应精心准备,周密布置,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背景,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增加学生学习的乐趣和信心,使创设的情景达到内容鲜活化、过程活动化、解题探索化、交流互动化、思维多样化、体验有效化,从多个层面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应坚持做到给学生一个自己的空间,让学生动起来,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做到人人参与,多向交流,教学共振,听、说、读、写相结合,讨论、演示、板书相统一,给学生一个展示的机会,让学生在展示的成就感中认识、规范、评价和发展自我。课堂讨论、角色表演等教学活动要坚持形成为内容服务,真正起到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知识,达到培养能力的目的,切实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2.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组织学生有效学习

新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持续发展,而终生学习的愿望是人不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成功的教育就应该是唤起学生学习的需求,只有那些唤起学生学习探究欲、惊讶感的教学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所以在教学中要灵活选择、优化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方法,创设学生参与探究的时空,让学生动起来,主动参与,主动探究,能让学生观察的要让学生观察、能让学生思考的要让学生思考、能让学生表述的要让学生表述、能让学生动手的要让学生自己动手、能让学生推导的结论要让学生自己去推导。教师只是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各种机会,帮助学生去发现、探索知识的奥秘,用心去营造一种学习氛围,充分培植学生“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自信心,从而让学生以活跃、旺盛和高昂的精神状态去积极参与学习情景,使学生在语文活动的过程中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让语文从此不再是抽象、枯燥的课本知识,而是充满“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学习给学生带来的不是知识的灌输,而是自主学习的魅力,成功的体验,这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支撑点。

3.巧用现代教育技术,服务有效课堂教学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人们对客观事物选择的一种态度,是积极认识某种事物或参加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兴趣是直接推动学习的内在动力,是获取智能的开端,追求知识的先导。教学光盘是现代远程教育的一个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是以现代远程教育基地为中心向农村中小学的延伸。如果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能有效地利用好这一优秀的教学资源,会给农村中小学语文课堂注入新的活力,变被动教育为主动教育,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变知识教育为智能教育,从而真正把学生培养成为适应时代激烈竞争的有创新精神的智能型人才。所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农村小学语文教师首先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广大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应钻研、掌握教学光盘的应用技术,掌握教学光盘的特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优势,以更好地服务于语文课堂教学。其次,备课要到位。运用光盘教学,备课时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钻研光盘、钻研学生、钻研教学环节。教师一定要吃透教材、吃透光盘、吃透学生、吃透教学环节。第三,上课做到人机合一。上课时,应注意处理好课堂上的教师与光盘里的教师、课堂上的学生与光盘里的学生、光盘里的教师与课堂上的学生的关系,达到人机合一。只有这样,光盘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才能发挥它应有的优势作用。

总之,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以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根本,教师要为此搭建平台,做好铺垫,树立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辩证观点,精心设计教案,摆正讲与练的关系,注重学生优秀思维品质的培养,变被动为主动,变学会为会学,课堂教学中要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通过让学生更多地思考,更多地探索,更多地说和做,使教学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实现课堂教学的高质量和高效率,实现新课程改革的“三维目标”,那么我们的学生将学得更自信,生活的更精彩。只有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潜能的开发、智慧的生成、人格的完善,同时又有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与发展,让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体验到教育的幸福、实现自身的价值,这才是真正有效的教学。

参考文献

[1] 肖川.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词[M]. 福州: 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2] 周心红. 农村有效教学策略[M]. 兰州: 甘肃教育出版社,2009年

第5篇:小学语文教学的策略范文

做任何事情都要讲方法,方法得当就做得快,做得好,学习也是一样。微观具体的做法叫学习方法,宏观整体的做法叫学习策略。语文学习有具体的方法,也有整体的策略。

“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未来社会,“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因此,对学生进行有关学习方法的指导是十分必要的。语文学习方法,有涉及语文整体的,也有涉及语文局部的;有基本的,也有具体的。关于语文整体的基本学习方法,中外教育家、学者、作家都有这样或那样的论述。多阅读、多观察、多练习和多思考看起来似乎是老生常谈,却是学好语文的基本功。

关于对小学生具体学习方法的指导,可以分为字词的学习方法、句子的学习方法、段的学习方法、篇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写作文的方法等。如:字词的学习方法有:运用汉字的构造规律理解字的方法,组词法,造句法,查字典法,用词素分析理解词语的方法,同义法的比较法,根据语言环境理解词义的方法,追根溯源理解词义的方法,等等。

句子的学习方法有:扩写、缩写句子的方法,变换句式的方法,用关联词语理解简单复句的方法,修改病句的方法,等等。

段的学习方法有:找中心句的方法,给段分层的方法,调整段中语序的方法,等等。

篇的学习方法有:分段的方法,归纳段意的方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方法,等等。

学习写作文的方法有:审题的方法,立意的方法,选材的方法,组织材料的方法,修改文章的方法,等等。

2.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正确把握三维目标,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1)在教学指导思想上,要认清三维目标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三维目标,绝不是三维之间的几何相加,而是在阅读教学的一体化的过程中实现的。

(2)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选择恰当的教学突破口。例如:可以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情感态度的变化入手,实现三维目标;可以从诱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入手,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丰富内心体验,实现三维目标;可以从交流个性化的学习方法入手,让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在阅读中享受探究和创造的乐趣,使三维目标得以实现。

(3)采用综合评价的方法。例如,对“知识和能力”的评价,可采用常规的口头和书面的测试方法。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评价,一是可以采用观察的方法,通过观察和分析学生学习活动过程中的情感态度的变化,判断学生对这一目标实现的程度。课上,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学生有各种各样的情绪表现,或活跃、高兴、激动,或痛苦、冷漠、无动于衷。这些情绪表现都是我们评价“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目标实现度的依据。二是可以采用访谈的方法,教师提出简要的开放性的问题,与学生进行个别访谈,团体座谈,公开讨论,从中了解他们情感态度的变化,判断他们对这一目标的实现程度。

3.阅读教学设计,体现特色

(1)在想象中体验情感。想象是人脑在已有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改造产生新形象的过程。教学中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尤其是依托课文语言,凭借生活经验的想象,创造性地再现课文的情境,让学生充分获得情感体验,享受阅读的乐趣。在教学设计中,教师抓住重点词句,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任学生在想象的王国驰骋,极大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2)在阅读实践中受到熏陶。《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这一理念

的指导下,本教学设计注重了学生读的实践,用丰富多彩的方式,巧妙地引导学生品读、赏读课文。如:通过激疑,让学生怀着浓厚的兴趣读;让学生读出个性;让学生闭着眼睛听读,读出课文所描写的意境,读出独特的感受。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体验,读中想象,读中感悟,在丰富多彩的阅读实践中,其乐融融。

(3)在探究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在本教学设计中,一是通过扩展性阅读,提高学生综合比较的能力;二是通过探究性活动,提高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

4.写作教学要从引导学生观察入手,帮助学生丰富习作素材

第6篇:小学语文教学的策略范文

关键词:生命教育;小学语文;教学

生命对每个人而言仅有一次,如何让有限的生命绽放无限的光芒是每个生命个体都应该思考的问题,也是教育的原基点。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似乎在忙碌的逐利过程中忽视了对精神上的追求,人与人之间关系冷漠,道德滑坡日益严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充斥着现代生活。生活在此种社会环境下的青少年更需要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与人生观,更应该形成对生命的敬畏。语文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同时,“生命乃素质之载体,没有生命,就没有素质,于是我们可以说,没有生命教育,就没有素质教育;作为生命教育所要培养的生命意识及其所包含的生命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等,都属于人的素质,所以,作为素质教育,也要培养生命教育所要培养的东西,生命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将生命教育融入小学语文教育中应该成为语文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生命教育的起源与内涵

生命教育来源于西方,是西方的舶来品。1968年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首次提出生命教育的思想,并在美国加州创建了阿南达学校,在实践中积极倡导生命教育;1979 年在澳洲雪梨成立的“生命教育中心”(life educational center:LEC),更明确标举“生命教育”(life education)概念,这个机构主要针对“药物滥用、暴力与艾滋病”的防治,主张应该对青少年进行积极的“生命教育”,使他们热爱生活与生命,树立积极向上、充满热情与好奇的人生观,与此相适应,学校、家庭与社会应该努力营造一个积极健康的生活环境,这是国家发展的基本之道。1989年,日本在《教学大纲》的修订中明确提出了“尊重人的生命与人的精神”的理念,并将此融入到教育目标中。

在我国,上世纪末首先在台湾引进生命教育,并率先成立了“生命教育中心”,2001年被称之为台湾“生命教育年”。与此同时,香港也开展了相应的生命教育,主要从宗教教育、德育、伦理、公民教育等二十几个科目进行,并相继出版了《香港的生命教育》等专著,形成了一系列的科研成果。

在我国大陆地区,虽然现代意义的生命教育发展的较晚,但在我国却有着非常浓厚的传统文化根基,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着自强不息、重视生命个体价值实现的优秀文化传统,并且在教育的理念中倡导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目标。2005年上海公布了《上海市中小学生命教育指导纲要》(征求意见稿),这标志着生命教育开始正式进入我国中小学校园中。此后,生命教育开始逐步在黑龙江、上海、广州等省市实行,生命教育更加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

目前,国内学者对生命教育的内涵进行了广泛的探索,可谓见仁见智。综合各位学者的观点,笔者对生命教育的内涵作了如下归纳与概括,它应该包含如下几层含义:

第一,生命教育是关注人终生发展的教育。生命教育伴随着人的一生,而且应该是对每一个生命个体都给与同等的关注。因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每个拥有生命的人都应该接受必要的生命教育,珍爱生命、关爱生命、给生命赋予丰富多彩的价值。

第二,生命教育是关注人价值实现的教育。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肖川认为:“生命教育就是为了生命主体的自由和幸福所进行的生命化的教育。它是教育的一种价值追求,也是教育的一种存在形态。生命教育的宗旨在于捍卫生命的尊严,激发生命潜质,提升生命品质,实现生命价值。”生命不仅需要肉体,更需要精神支撑,否则就会成为行尸走肉,是精神追求赋予个体生命的意义,也使人的生命有了更加丰富的价值体验和幸福追求。

第三,生命教育是生活化的教育。生命体现在生活的每一个片断中,恰恰是生活使生命赋予了美丽的色彩。生命教育生活化,能够使学生更深刻的体会生命的可贵,更真实的体会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从而更加促进学生价值观、社会适应能力的全面均衡发展。

二、生命教育融入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意义

生命教育传入国内,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收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与赞同,各级学校也相继以各种形式开展了生命教育。但是由于生命教育目前在我国还刚刚处于起步阶段,与单独设立一门课程的条件还相差甚远。因此,借助其他学科以此渗透生命教育的意义是再合适不过的做法。而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关注个体的人在人文事实中的创造性作用,对人的生存价值与意义探索的课程,将生命教育融入小学语文教育中无论对学生还是对整个教育而言都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作用。

对学生而言,小学阶段是学生发展个性的关键时期,它的时间跨度比较长,6年的学制安排将使学生从懵懂的儿童走向少年,他们开始由随意的游戏走向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也从个体的松散走向有组织、有规律的集体生活,这些转化将拓宽他们的视野,从而促进全面健康发展。在小学阶段,他们思想品德的形成、知识能力的发展都将得到跨越式的前进,他们也逐渐开始感知生命,体会生活所带给他们的价值。在此阶段,将生命教育融入其语文的学习中,将使他们增强学习的兴趣,热爱学习,热爱生活。

对整个教育体系而言,小学教育处于教育的基础阶段,是促使教育目标实现的关键时期。我国历来都非常注重教育发展的可持续性,增强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在小学的基础教育中,将生命教育融入小学语文教育,将极大的丰富教育内容,提升教育的层次与视野,对全面提升人的素质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生命教育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具体措施

将生命教育融入小学语文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相互配合,才能达到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立足语文课堂,积极开发立体化的教材教辅资源。

经过多年的改编,我们的语文教材在内容上已经相当丰富,题材广泛,几乎涵盖了生命教育的所有主题。在语文的教材中有珍爱生命,深处逆境仍然不屈不挠,流落四方仍然且歌且行的坡;有用于承担,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有勇于追求自我理想,在苦难中超越自我的庄周;有追求崇高的道德境界,超凡脱俗、看破生死的老聃;有热爱自然生活、追求闲适淡泊的陶渊明。所有这些都将使学生对生命的丰富性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也会促使他们正确认识人生的失败、荣辱等一系列内涵。与语文教材相适应,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也应该积极开发立体化的教辅资源,如以儿童喜爱的动画片、电影等文艺形式展现教材内容,使他们更加真实的感受人物生动的生命状态,增强教育性与引导性。

第二,挖掘教师潜能,培养一批优秀的语文教师人才。

语文教师是一个杂家,他们学问深厚,阅历广博,他们自身对生命的感悟又是一个不可多得的生命教育资源。近些年来,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的关注,特别是对基础教育的大力投入,使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教师资源,他们经验丰富,对文学、教育学、儿童心理学等很多学科都有着深入的研究,这使他们能够游刃有余的驾驭语文教材,针对儿童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在增强知识性的同时增强趣味性,使儿童对生命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与体会。

第三,关注学生体验,积极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习的互动性。

语文教学是形式多样丰富化的教学,在语文课堂上可以广泛采用角色扮演、情景模拟、诗歌朗诵等形式让学生广泛参与其中,体会不同的情景带来的生命感悟。同时,还可以组织班会,让学生分享对生命的感悟与体会,比如一次生病的经历、父母对自己的点滴关怀、一次目睹亲人的离世、内心的哀伤与情绪的低落;一次失败的经历,内心的挣扎与不安;一次成功的喜悦,内心的憧憬与激动……这些都构成了生命教育的基本素材,都会对学生的成长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同学之间的分享环节中,老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如何正确看待生活的成功、失败、疾病、痛苦等一系列问题,从而为学生人生观的树立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四,与社会生活相衔接,积极开发社会资源,注重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在语文的教学课堂上开展生命教育,其课程资源决不仅仅是学校,只要是能够与语文教学中虽追求的“人文性”相统一的内容都可以与社会生活相衔接,它们也都应该成为生命教育的良好资源与素材。例如,在每年一度的CCTV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晚会,可以组织学生集中观看,然后大家交流心得体会,共同分享心得。学校还要定期组织学生集中深入乡村、社区、工厂、医院等地方,体会不同的人生状态,从而丰富对人生的认知。

生命教育关注人类生命的本真,关注人类生命价值的实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内容,将会引导学生走向感悟生命、体验生命、尊重生命的更加美好和完美的精神境界。

参考文献:

[1]燕国材.值得倡导与实践的生命教育再议[J].中学教育,2003,(8).

[2]肖川.课程发展名词・术语诠释[J].教育导刊,2002,(8-9).

[3]〔德)叔本华著,金玲译.爱与生的苦恼[M].华龄出版社,1996年版.

[4]涂艳国.走向自由―教育与人的发展问题研究[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5]〔美)J.Donaldwaetlsr,林莺译.生命教育―与孩子一同迎向人生挑战台湾M].张老师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版.

第7篇:小学语文教学的策略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水平;有效效率;提升策略;分析总计

随着我国教育课程不断的改革与进步当中,各个学科在教学的模式上也都发生了不同程度上的变化,而对于小学语文来说也不例外,将传统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也逐渐的额变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并将许多传统的教学方式逐渐的改变成了现代化的教学方式,这样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课堂整体的气氛,使其变得热闹以及活血,但是,这些都只是一些表面的现象,还是不能够很好的提升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效率水平,而下文主要通过集中有效的策略来提升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水平。

一、有效的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概述

1.巧妙的设计导入,以此激发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兴趣

导入,是作为开展整堂语文教学的重要起始点,正所谓“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而教师讲导入的这一环节,充分的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课堂当中,不仅能够很好的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兴趣以及积极性,此外,还应当将学生的思维整体的带入到所特定的学习情境当中。而对于小学语文教学当中的导入环节,样式也是非常多化的,教师可以合理的使用创设悬念,从而有效的抓住小学生们的心弦,以此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此外,还应当联系学生实际生活的体验,从而创造出具有合理性的情景模式当中。真正的使学生感受到了来自语文自身所存在的魅力,从而有效的帮助学生产生对语文的学习愿望。

2.定期开展一些班级竞赛活动,从而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好奇心以及好胜心都比较重,不甘愿服输,所以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当中,大可以很好的结合学生的这一特点,来开展一些班级的竞赛活动,这些活动不既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于小学生的好胜心里,还能在很大程度激发学生对于比、追、超的欲望,使其处于稳定的状态投入到语文的学习当中。

3.创造成功的机会,以此激发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兴趣

每一个都是需要他人来对其进行肯定的,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这样就可以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当中,充分有效的把握好这一机遇,为小学生创造出更多成功的机会,并及时的抓住不同学生自身的闪光点,并加以鼓励以及支持,使其真正的享受到了成功所来给她们的喜悦以及自豪感,闹幸苍诤艽蟪潭壬显銮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更加愿意去努力学习语文。

二、有效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分析概述

随着我国课程不断的改革以及变化,教师应当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充分的以学生为主体,从而有效的唤起学生自我的主体意识,并积极有效的发挥出学生主体的作用。通过相关教学实践资料显示,小学生对于自身的主体意识理念感越强,那么他们不管是在参加学习活动还是在实际生活当中实现自我的自觉性也就越大,就越家能够在相关的教育活动当中,去发挥出自己本身的力量。但是,目前我国在对小学语文教学方面,还未能够很大的满足于这项要求,要么就是过度给予学生的自由空间,要么就还是以教师为主体的形式来进行语文教学,很显然,这两种方式,都不能够很好的发挥出学生的主体性。所以,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以及交流显得尤为重要,教师不仅要在最大限度上发挥出自身的主导作用,学生还应当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之下发挥出自身的主体作用。而如何有效的实现这几点,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来入手。

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将课堂的主动权力归还于学生,并在最大限度上为学生制造出能够主动参与活动当中的机会,可以进行一些问题上的设计,从而让学生自主的动脑进行思考以及动手操作,此外,教师还一定要尽最大力改变原有自身的角色位置,从课堂的主演逐渐的变为课堂的导演着,由原来课堂的主要控制者逐渐的改变文课堂的启发者,这样才能很好的调动学生自我的主观意识。此外,教师要一定要加强注意的是,将主体归还于学生,并不表示就是放任学生自由、不管学生,而教师只是由原来的课堂控制者逐渐的变为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从旁有效监督者,并且,在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当中,仍然要发挥出教师所应做到义务以及智能,这样才能有效的培养小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提升我国小学云纹教学的整体效率水平。

三、结语

小学语不仅仅只是是一门具有较强语言性的学科,也是作为整体教育学科当中的一门基础性课程,要想有效的提升教学的效率,那么相关的小学语文教师就一定要在最大限度上加强对于新理念以及现代化的教学方式的重视度,并以学生为主体,定时的举办一些内容较为活跃丰富的活动,这样才能帮助我国小学语文教学得到更好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严莉,杨宗凯,刘三(女牙),杨九民,杨慧玲.黄蕾,王义静. 《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教学中的学习活动设计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2010,03:89-92..

[2]郝丹,刘莉.张丽颖,马鸣华. 教学改革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第四次“中国远程教育教师论坛”综述[J]. 中国远程教育,2012,07:5-9.

[3]吴忭,胡艺龄,顾小清. 高校新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实证研究――基于上海市属高校教师职前培训项目[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6,03:77-83+103.

第8篇:小学语文教学的策略范文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必要性

在新课程背景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加重了小学语文的教学任务,对小学语文教师来说是一项挑战,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升自我教学素养,来适应教育改革。新课程的改革赋予了学校德育重要的地位,教师应该按照教学目标,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等方面的培养,让学生在教学中对德育形成认知,在日常生活中体验与践行。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培养,可以让学生逐渐发展成一个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人才。

二、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策略研究

第9篇:小学语文教学的策略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 有效性 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6-0134-02

一、传统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1.受传统观念的束缚

目前我国小学教育的模式还偏向传统化,所以在教学成果上的成效上还不是十分明显,在教育的模式上采用的方式还是一味的灌输,在这种学习观念之下,遏制了小学生的兴趣的发展,语文作为一种对于小学生的思想启蒙,在这种模式之下的学习是必然受到极大的影响。

2.教学方法单一

大多数的小学语文教师认为,小学语文的教育主要是字词的认识,往往忽略了语文教育在思想启蒙和学习模式上的作用。当前小学语文的教育还是主要依靠课堂上的教学,小学生在家庭或者其他压力之下,一味的继承老师所讲的东西,不能从根本上了解所学知识的意义,对于所学的知识的实践十分欠缺,忽略了语文教学的真正意义。

3.师生之间交流不足

小学语文的教育中存在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师生之间的交流。语文作为一种小学生日后使用的一种交际工具,其实践的最大意义就在于交流,这种方式的教学之下,很难完成小学语文教学的真正吗目的,对于老师来讲,会使得老师不能了解每个学生的受教育情况,不能进行因材施教,对于学生来说,会减少学生对于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大大减少,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对于小学语文的教育都是不利的。

4.其他客观因素

影响小学教育水平的原因还有:教学设备的影响以及地区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总的来说,就是小学的语文学习环境的不同,小学语文教育讲究知识的逐渐培养,由于各种原因,小学语文教育在有些地区不受重视,往往为了分数的提高,注重理科的学习,忽略了小学语文对于小学生未来成长的重要性。

二、小学语文教学的策略

1.教师素质和语文教学工作的严谨

要想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要有较高水平的教学队伍,首先教师要有良好的品质,懂得尊重学生,在专业教学方面,有自己的独特的方法,可以对小学生语文学习进行引导,并且在性格上不急躁有耐心,小学语文的教育是一项责任重大的任务,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所以在对他们进行语文相关的教育的时候困难较大,教师在具备以上素质的情况下,还要有与时俱进的学习态度,通过对于一些成功教学案例的分析,将他们的经验大胆的应用到自己的语文教学中,为小学语文教育打下一个扎实的硬件基础。

2.教材结合实际

目前,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小学语文的教学也比较注重教师对于其他课外资源得利用,这就要求教师在对于教材的了解程度上必须达到熟练,能通过自己对于教材的阅读,把握教材设定的寓意。课堂作为一个学生学习最主要的场所,把握好课堂上的效率,对于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小学生一般对于一些课外知识的d趣明显比课本要高,利用这个特点,教师可以将教材与课外的其他的资源进行类比,并且提出一些有趣的问题,首先激发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将课本的思想植入到课外学习资源中。具体的做法就是以于学生的交流为主,小学生性格活泼,教学中与他们的交流可以有效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小学语文主要培养目的就是让他们具有把握简单课文的能力,这就需要老师要组织、引导好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并通过检查、纠错、引导等方式为下一步的课堂教学做准备。除此之外,在教学的时候,把握好教学的重点,营造良好的课堂的氛围,从而提高课堂上语文学习的效率。一方面是字词等语文基本素养的积累和应用,另一方面是课文内容的拓展延伸: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的不同,来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有的问题不必在课上完成,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自己去寻找答案。

3.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大部分小学生由于其年龄特点,所以在自学上面还是有较差的自觉性,所以教师为了提高教学的效率,保持教学的高效不仅靠的教学队伍的知识储备,关键还是需要靠教学手段和方法进行改进,通过合适的办法对他们进行引导,在教学的时候可以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情境的创设往往可以将学生融入到课本的相关设定问题中,培养出他们自己发现问题的能力,以及换位思考的习惯,使得小学生在未来的语文学习中,可以对于一些相关知识的获得有更多的渠道。

4.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对于小学生语文学习也是十分重要的,小学生习惯于人云亦云,对于任何事物还没有形成自己独立的判断,有了良好的学习氛围,首先在行为上可以使小学生也步入到语文教材的学习中,然后通过使用教学手段使得他们进一步的融入到相关问题的思考中,通过和他们感兴趣的东西的一些结合,使他们可以根据语文知识的学习提出一些问题,在对于他们问题的解答中,让他们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5.教学讲究小学语文学习的循序渐进

语文的学习讲究循序渐进,小学语文教育首先是读书识字,然后是对于短文的进一步理解。交流识字的方法很多,教师可以根据情境来让小学生识字,或者是编一些儿歌来辅助识字等。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多媒体等手段,在识字的基础上,用小学生喜欢的方式(游戏或讲故事)来展现文章的内容,这样不仅可以使他们在对于语文的学习的过程中展现出极大的兴趣,也可以实现理解短文内容产生思维的跳跃的目的,这种循序渐进的方式对于小学语文的教育有助于达到小学语文教育寓教于乐的成果,对于小学语文的长效型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小学生是未来促进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小学语文作为一个从思想和基本生活上的启蒙课程,在未来就需要在课堂教学变化的基础上,从根本上革新小学语文教育的教学理念,改善课程设计的方式,进一步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严琳.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4年.

[2]姚秉含.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D].聊城大学,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