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机调查报告范文

农机调查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机调查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机调查报告

第1篇:农机调查报告范文

一、我区监理工作的基本情况

至XX年上半年,全区有注册登记的拖拉机4883台(大中型161台,小型4722台),联合收割机3台;拖拉机驾驶员3966人(g658、 h3308)其中有497人持g照驾驶农用车。拖拉机入户率(占拥有量1XX台的)为38.3%,驾驶员持证率为39%,

从XX年到XX年,平均每年动员拖拉机入户200台,拖拉机检验900台,驾驶员审验1200人,入户率、检验率、审验率、持证率平均为30-40%。XX年上半年完成拖拉机入户108台,拖拉机检验500台,换旧牌242台,动员组织驾驶员参加持证培训83人。检验率为10.2%,入户率为49.9%、持证率为39.6%。从XX年至XX年全区共发生农机重大事故18起,死亡18人;一般事故36起,重伤28人,其中拖拉机重大事故8起8人;一般事故21起重伤20人。今年上半年没有发生重大以上的农机事故,事故率呈下降趋势。

××区每年新购置拖拉机200台左右,拖拉机增长速度为2 %,新车入户率为50%。从我们掌握的情况表明;近三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从购置拖拉机到农三轮,逐步更新换代,发展到目前基本以中、大型四轮农用运输车为主,农村运输基本被农四轮所替代,拖拉机变为耕、耙、播等农田作业的工具。

二、农机安全监理面临的问题

第2篇:农机调查报告范文

一、基点工作业绩

二、农业基点工作主要措施

1、加强领导,是搞好农业基点调查工作的关健。

今年以来,我县农业基点调查工作取得成效,这是与领导的重视分不开的。年我县农业基点调查工作继续由一名副职领导兼管,正职领导也经常过问农业基点调查工作开展情况。在人力方面给予了较大的支持,在进行农业基点调查工作期间,尽量不抽或少抽基点调查员参加其他中心工作,从而使我县的农业基点调查工作顺利地完成了全年调查任务。

第3篇:农机调查报告范文

此次调查共计投放100份,回收100份,回收率为100%,共随机调查了大塘、同德、赶场三个村,取得了预期效果。

一、 农村现状

1、 人口结构大龄化、文化程度偏低

被调查人员中60%为男性,40%为女性,统计表明:被调查者中56岁以上的有31人,而41岁以上的共有57人;同时初中以下学历的有77人,主要集中在41岁以上阶段。走访中了解到,由于很多法律宣传过于深奥和单调,群众理解比较困难,虽然有不少从普法活动中拿的资料,但很少细读。

2、法律需求大

71%的调查调查人员努力尝试运用所了解的法律维护自身权益,虽效果迥异,但均表示掌握法律是有用处的。如果有法律培训的话,98%的男性表达出自己想参加的愿望。

二、农村法律存在的困境

1、普法宣传与群众需求脱节

同时不难看出,经济的欠发达并没有阻碍,农村中男女对法律的需求的差异性,男性更多的是基于事业发展而去了解法律,更多的是关注对产业发展政策,以及工作安全保障类。女性更多的是关心家庭稳定和睦,从而关注家庭健康保障,经济收入,以及家庭稳定类的法律。

但不无遗憾的说,过去我们普法由于经费、人员等原因,往往忽略了这一差异,大而统的宣传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农民对法律渴望多样化的需求。希望以后我们执行的时候应尽量加强针对性,保证我们的普法活动能为民所用,确保我们的辛苦并不是群众眼中的流于形式。

2、媒体宣传与群众实际有很大出入

调查显示:93%的被调查群众(男55人、女38人)了解法律的主要途径是通过电视、广播或网络。可见媒体对法制普及的巨大作用。

在与他们交流中,我们发现,不少群众对刑法尤其是对抢劫、杀人等恶性犯罪的惩戒有深刻认识,并能准确说出不少相关法条。这主要归功于《拍案说法》之类的法制节目。但让我们尴尬的是:当问及民事纠纷相关问题时,绝大部分群众并不能答上几句。只能让我们感叹:法律离农村很近,但离生活很远。

3、解决途径存在隐患

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时候,30%的男性和25%的女性选择私了。而男性有40人、女性有28人选择向村干部或政府求助,以期纠纷得到解决,占到调查人数的68%。

然而这两种群众常选择的解决方法都存在不小的隐患:

(1)私了由于其往往是事故双方在事故发生后自行商量解决,而大多数人对事故本身没有明确的认识,致使私了结果具有不确定性、随意性,同时其不具有法律约束性,不少事主在私了之后,又继续纠缠,乃至发生暴力事件。例如,走访中了解到:我镇大塘村有一人被狗咬伤,私了决定600元包干,但治疗中伤者因病毒感染致使产生数千元医疗费,再次协商时,犬主坚持以当初谈妥600元包干为由,拒绝村镇两级调解,从而让处理人员十分棘手。

4、对司法程序不清楚

在针对女性的调查表明:在40名女性中,大都不走司法程序的主要原因是不知道具体该找那些部门,走过不少弯路(19人,占女性47.5%);觉得诉讼时间过长,费用太高,得不偿失的人数亦不少(18人,占女性45%)。

走访中亦了解到群众对司法的诉求主要集中在一些民事纠纷,但苦于找不到方向或觉得诉讼时间太长,而放弃对自身权益的追求。

三、解决方案

1、图文并茂,将法律资料通俗化。

走访中我们发现,群众对安全防火知识掌握比较充足,询问中得知,原来他们手头的安全防火资料是用漫画和浅显的语言展现出来的。这有效的解决了部分群众由于文化和理解力等原因而使宣传乏力的困惑,值得在农村普法宣传中广为采用。

2、多种方式相结合,向民事等方面倾斜

(1)电视传媒对现在生活的印象是毋庸置疑的,由于其法制节目为了收视率等多关注重大的、轰动的案件,而这种案件多为恶性刑事,虽然教育了群众,但却并不具有太大的教育意义。因此,适当的向民事、劳资、致富等法律法规倾斜,让广大群众获得真正有操作性的法律。

(2)调查中,有30%的群众也通过报刊、杂志学习法律知识。走访中了解,这些喜欢读书看报的人多为附近村民的主心骨,不少群众常常向他们了解一些法律法规。只需我们在平面媒体上运用案例和法条相结合的方式,诠释法律,就能通过他们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充分运用远程教育平台资源,开展教育学习。远程教育系统内的资源涵盖了农村生活的多方面,其中也有许多贴合农村实际的法律法规,其采用专家讲解的方式,直观的将法律法规展示出来。现在远程教育点已经基本覆盖各个行政村,只需我们合理利用,也能为法律普及做出重要贡献。

3、加强基层调解人员培训,提升业务水平。村镇两级调解能得到68%被调查人数的青睐,这既是群众对我们村镇两级干部的信任,也是巨大的危机。广大村级调解员的素质,决定了这一平台的作用的大小。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种纠纷层出不穷,因此对农村调解员的培训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培训需要常态化、生活化,将农村常见案例和新兴案件作为教材,让优秀调解员现身说法,保障经验与法律的双重并重。

4、结合群众需求,制定普法方案

(1)根据群众需求,组织专项法律下乡。不要贪大求全,不求一劳永逸,一次只针对单一群体的单一需求,开展相关活动。如针对男性对劳保方面的法律需求,举行劳动法规下乡,切实满足群众诉求。

(2)针对农村私了行为,制定相关指导。私了作为群众自己解决矛盾的方式,可以继续存在,但为了保障双方合法权益,避免后续纠纷,可以尝试将已有矛盾纠纷归纳出来,如损失轻微,可以明确判定的纳入私了;不能确定损失的建议递交上级。从而提高纠纷解决效率,减少不必要的纠纷。

5、组织流动法庭,游走乡间。群众司法诉求多是简单的,可执行简易审判的案件,因此可以尝试建立流动法庭,巡回于乡间,走进院坝,在群众中审判,既能解民之所需,又能将法律更生动直观的传播到群众中去。

四、本次调查的反思

本次调查,在外调人员的辛勤努力下,完成得比较圆满,但由于自身原因仍存在不少问题:

1.调查表设计仍有欠缺。虽然再三对调查表进行修正,但由于团队人员均缺乏足够调查经验,调查统计中发现不少设计问题,如未能设计出被调查人的主要收入来源,使在分析中缺少了职业对法律需求的分析、没能为走过司法程序的人员单独设相关问题,致使我们少了深入了解相关情况的机会等不能不说是本次调查的遗憾。

第4篇:农机调查报告范文

对农村经纪人现状的调查与思考,为培育和发展市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和农村经纪人,支持我农村改革和新农村建设,根据我局安排,结合本地实际。市工商局**带领注册登记科和工商所的相关人员通过走访、座谈、征求乡镇场领导意见等方式对市各个乡镇场的农村经纪人和农村经纪组织进行了摸底调研,并通过以会代训的形式宣传了《经纪人管理办法》和相关法律、法规。通过调研了解到市所辖乡镇场农村经纪组织和农村经纪人发展情况不尽相同。

我*的农村经纪人队伍虽有发展,但从总体上来看,农村经纪业还处于起步阶段,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还比较大,整个经纪活动与不断发展的农业还不相适应,农村经纪人也处于自由分散的状态,队伍文化水平低,整体素质差,服务性不强,业务经验不足,经纪手段落后,加之缺乏必要的场所和资金,经纪活动具有很强的偶然性和随意性,有的经纪人甚至缺乏自律意识,利用农民信息闭塞的劣势,与不法经销商家勾结,在价格、计量和质量等方面欺骗农民,扮演“黑中介”损害农民利益。针对当前农村经纪人和经纪活动的状况,整个经纪人队伍和经纪行为需进一步规范和提高,作为工商部门要按照《经纪人管理办法》的要求,充分发挥职能部门作用,强化工作措施,积极培育、壮大、提高农村经纪人队伍,全力支持、服务“三农”,从而有力促进市农业经济工作的不断发展。

具体应当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严格市场主体准入,加大对“黑中介”的打击力度新颁布的《经纪人管理办法》,对经纪人的管理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工商机关必须适应新形势,加快职能调整,改变监管方式,将工作重点转到全面开展经纪人的日常监管上来,为农村经纪人的健康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立足注册登记、合同和商标等工商职能,积极引导农村经纪人走向组织化、规范化、规模化、信息化的发展道路,使管理工作逐步步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为确保经纪人和农户的利益不受损害,得到法律保障,对农村从事经纪活动的经纪组织和经纪人要实行严格的注册登记;对季节性从事经纪活动的经纪人,要进行季节性经营或临时性经营登记。未办理农村经纪人注册登记的不得从事经纪活动。在现实情况下,一些不法人员暗地里从事经纪活动,见利忘义,擅自抬价压价,不仅使有主体资格的经纪人的利益受到损害,还使一些生产农户的利益得不到保障。对此,凡未办理工商登记的人员从事经纪活动应视为“黑中介”,工商部门要按照《经纪人管理办法》予以打击、取缔,维护正常的经纪秩序。

二、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农村经纪业作为一种特殊的行业,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具备有较高素质以及相应的知识和能力。从目前农村经纪人队伍的现状看,普遍文化水平低,业务素质差,既不懂经纪活动知识,也缺乏经纪活动经验,整体素质亟待提高。为有效提高农村经纪人的素质,规范他们的经纪活动,工商部门要加强对农村经纪人的法律、法规的教育和业务知识的培训。要采取多种形式对农村经纪人进行《经纪人管理办法》、《合同法》、《公司法》等法律法规宣传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知法、守法经营的自觉性。与此同阿时,针对现有的广大经纪人他们大多是自发成长起来的,多数没有经过专业的学习,基本上是依靠经验从事经纪活动,其经纪技巧很差的实际情况,为有效提高经纪人的业务水平,工商部门要积极以市场为导向,面对日益发展的新形势,以培养特色经纪业为目标,既重视经纪业结构的提升,更重视经纪业结构的扩充,着力培育新型的农村经纪人。要分门别类地对各类农村经纪人进行相应的业务知识培训,帮助农村经纪人改变传统的购销方式和服务方式,使他们向社会化、专业化、规范化方向发展。使农村经纪人在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市场化和农业经济的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三、搭建信息平台,做好服务工作在调查中了解到,不少农村经纪人反映,由于农业生产宏观指导不力,出现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有的地方用行政手段直接控制生产过程,向农民规定作物品种、播种面积、生产数量,限时限量地要求达到某种生产目标,一些农产品的生产时常出现盲目发展状态;二是不受强迫命令的一家一户的农户生产什么、生产多少胸中无数,只是凭感觉什么赚钱就做什么,从而导致一些农产品饱和,一些农产品供不应求。由此也跟经纪人的经纪活动带来了很大的盲目性,经纪人和农户的利益均得不到有效保障。针对农村信息闭塞的特点,为确保经纪人的经纪活动正常、有效开展,工商部门应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间的协调配合,为广大农民和农村经纪人搭建信息平台,大力推进农产品信息,为农村经纪人无偿提供信息咨询服务,真正做到对农村经纪人的事前引导、事中指导,帮助其签订规范的经纪合同,通过积极帮助农村经纪人开拓市场,努力提高农产品的市场化程度,形成主要由市场配置农产品的新格局,有效地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四、落实监管措施,规范行业行为规范管理农村经纪人的经纪活动是工商部门的重要职责。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做好三项工作:1.建立经纪户口,经纪农产品具有很强的季节性,由此出现了大量未登记的农村经纪人,只有通过建立经纪户口,准确掌握农村经纪人的分布状况和经纪类别,才能实施有效监管;2.加大巡查力度,要通过工商所的网络优势和其他部门拥有的信息资源,真实、准确、全面掌握农村经纪人的现状,及时发现和查处不法经纪行为;3.建立经纪人协会,工商部门应把扶持农村经纪人建立行业协会组织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积极鼓励、帮助农村经纪人建立地方性、专业性的各种形式的经纪人协会组织,加大经纪人互相之间的信息联系和交流,充分发挥其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的功能。引导农村经纪人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增强法制意识,广泛开展诚信守法和行业自律,不断提高农村经纪人的执业水平,为市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作出贡献。

由于部分农村经纪人疏于管理,在经纪人中存在诸多问题。鉴于此,建议工商部门对农村经纪人队伍加强规范化管理,加强市场经济知识、职业道德及工商法规等方面的教育,引导他们遵纪守法、文明办事,树立新时期经纪人的良好形象,为进一步搞好市场流通做出贡献;相关职能部门进一步规范自身的行为,为农村经纪人经营活动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一)规范管理,鼓励有序竞争。一是要实行自律管理。按照“自愿、互助、合作”的原则,把经纪人组织起来,逐步走上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轨道。二是要规范经纪行为。对从业人员发证办照,持证上岗,规范管理。三是要加强日常监督。充分发挥工商、行业主管部门和群众的监督作用,对欺诈行为予以打击、曝光,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违法乱纪的要依法严惩。

第5篇:农机调查报告范文

二、当前农村基层班子建设不到位的原因分析

第一,个别乡镇对加强村级组织的建设重视不够。有的乡镇只把经济工作视为主要任务,使基层班子建设与经济建设脱节。忽视基层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忽视对基层干部和党员管理与教育,不注重后备力量的培养与发展。有的村甚至近10年没有发展一名党员和后备干部,组织生活基本没有正常开展。

第二,缺乏健全的村级干部培养、选拔、任用机制。党委、政府对于村干部的培养、选拔和任用上缺乏完善健全的工作机制。靠家族、帮派势力当选村干部的现象仍然存在,那些觉悟高、观念新、能力强,善于促进农村稳定、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优秀人才难以被选拔到村级班子领导岗位上来。有的乡镇对村干部重使用轻培养,对于村干部的教育和培养抓得不力,资金和精力投入不够,村干部出现思想问题时,主要采取调整的办法而很少采取教育的办法解决,客观上难以建起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第三,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弱化了村级班子作用的发挥。实行后,多数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弱化。据调查,安化县80%的村年集体经济收入不足万元,60%的村年集体经济收入几乎是空白,村级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少。特别是税费改革后,三提五统等收费项目取消,乡(镇)、村两级财力进一步减弱,村级组织无钱办事的矛盾更加突出,村级组织为群众办实事的条件受限。群众长期得不到实惠,对干部缺乏认同感和信任感,导致不少村班子软弱涣散,在群众中没有威信。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很大的抑制,出现基层干部难选、难当、难留的三难问题。

三、加强村级班子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第一,进一步加强对村级班子建设的重视和领导。各级党委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切实抓好村干部队伍建设。一是切实加强对村干部队伍建设的领导和指导。要认真落实好党建工作责任制,强化乡镇党委的责任。党委书记要履行好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党委成员要齐心协力抓。二是出台有关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的政策文件。县委要根据上级的精神,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有关优惠政策,特别是鼓励村干部建功立业的倾斜性政策,吸引优秀年青人才从事村干部工作。三是营造有利于村干部工作的良好环境。乡镇党委政府要大力支持村干部的工作,执纪执法部门要强化措施,确保村干部正当权益不受侵害,新闻媒体要加大村干部的正面宣传,在全社会推介一批优秀村干部典型。市县乡三级建立定期评比表彰先进村级组织和村干部的机制,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第二,健全村干部选任机制,致力提高队伍素质。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和干部队伍四化的方针,通过全面推行村支部两推一选的办法,选拔懂经营、善管理、能带领一方群众共同致富的人进村级班子,并有重点地进行帮带、培养。一是把好政治素质关。要把那些清正廉洁,公道正派,群众拥护,有文化、有本领、真心诚意为群众办事的人,选进村级领导班子。二是优化队伍结构。要围绕支书这个主角优化群体结构,配好支部班子,选好行政班子。村干部队伍要形成以40岁左右、初中以上文化为主体的年龄梯次结构,每个村级班子至少配备1名35岁以下的优秀年轻人。三是拓宽村干部的选配渠道。既要注重在致富能手、复员军人、回乡知青中选配,又要动员在外打工或经商的能人返乡任职,还要积极探索和建立国家干部下派任村干部与从回乡下岗职工中选配村干部的用人机制,使村干部的来源渠道不断扩大。四是加强村级后备干部的培养。重点是培养有一定知识水平和专业特长的回乡知青、退伍军人和外出打工返乡的优秀青年在农村创办领办经济实体,并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为村的干部储备人才。要注重发展优秀青年农民入党,以乡镇为单位建立健全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有计划地选送他们接受各种职业和专业培训,参加实践锻炼,并定期进行考核、考察,能够使用的,尽快进入村干部实职岗位。

第三,创新管理机制,切实加强村干部队伍教育和管理。一是建立目标管理机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村级干部的岗位责任制、村级组织的任期目标责任制和村级干部目标管理责任制,对村干部建立考勤、考绩、考察、考评、学习、请假、会议、财务管理、村务公开等方面的制度,进一步强化村级干部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二是建立培训教育机制。充分发挥县乡党校主阵地的优势,强化在职村干部的教育培训。县委党校要分期分批次对村主头进行理论培训,乡镇党校每年对村四头培训2次以上,切实帮助基层干部更新观念、增强致富本领。同时,加大典型的培植力度,选树一批素质高、能力强的村级干部典型,发挥示范、辐射、教育、带动作用。充分运用农村三个代表学教活动建立起来的经常性教育机制,强化基层干部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奉献意识。三是建立监督约束机制。强化经济监督,由上级党委组成专门班子,坚持每年对各村财务开支等情况进行一次全面审计。坚持民主集中制,完善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制,更好地实施对权力的配置和限制。建立上级党委和基层干部谈话制度。深入推进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增强工作透明度。搞好考察和民主评议。全面掌握干部的真实情况,对评议中得不到群众满意和拥护的干部要及时进行调整。

第6篇:农机调查报告范文

促进发展”主题活动,为深入贯彻落实镇党委政府开展“创新服务。切实推进全镇农村中心工作,促进粮油、果树、蔬菜等大田作物生产水平,提高农作物产品与质量,及时了解动植物疫病、防汛抗旱、森林防火防灾减灾推进情况,加快农村产业发展与基地建设,提高决策的预见性和管理、科技服务水平。镇农业服务中心开展了这次春季农情调查,针对调查结果调整了工作布署。

一、农情调查工作开展情况:

抽调19名精干力量,此次调查在服务中心的统一布署下。从3月初至3月28日止,对全镇14个村作了全面的农情调查,主要涉及大春生产进展情况、小春生产情况、生猪鸡鸭喂养及防疫情况、重专大户、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等9个方面的内容。

二、农情调查结果:

玉米播种面积8250亩,1大春生产进展情况:水稻播种面积12880亩。红苕播种面积8630亩,合计28760亩,已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计划。全镇有撂荒地379亩.

无病虫害成灾,2小春生产情况:小春作物小麦长势良好。预计比年增产10%左右。

鸡鸭喂养量70000余只,3生猪、鸡鸭喂养量及防疫情况:全镇生猪存栏量约11800头。生猪防疫达98%以上,鸡鸭防疫60%左右,圈舍消毒达100%

其中养殖专业户103户,种植专业户93户。4重专大户调查情况:对全镇重专大户进行了全面摸底归类、建档,全镇重专大户共196户。

修路17000米,5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情况:整修渠堰22500米。新修水池13口,整修塘12口,目前塘、水池蓄水管约55%左右。

十字文光柑桔标准示范园2500管理较好,6柑桔生产情况:全镇现有柑桔8650亩。苗木长势良好,其它管理相对粗放,有待进一步加强管理。

宣传到位,7森林防火:村级防火组织健全。责任落实,但野外用火行为时有发生,火灾隐患仍然存在

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8农户对沼气建设的意愿及思想动态:镇年新修沼气300口。给农民带来了实惠,此带动下,很大一部分农户对修沼气池有强烈的愿望,有近400多户农民有修建沼气的意愿和想法。

现已进入审查阶段。9农村劳动力转移摸底调查情况:对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摸底调查已全面结束。

三、及时调整工作布署,未雨绸缪。

确保粮食稳产、增收。1加强大春作物施肥、病虫害防治的技术指导的服务工作。

4月中旬前,2加快动物防疫进度。全镇春季防疫率达100%确保无重大疫病发生。

做好蓄水,3加快塘堰的整修。确保春耕农田灌溉,并提早做好防汛抗旱应对措施。

做好新建柑桔园的规划和动员、组织工作。4加强现有柑桔园的技术服务和管理.

第7篇:农机调查报告范文

一、基本做法

(一)加强政策、资金扶持,吸引社会投资

市在建设柑桔板块基地的过程中,将板块建设专项、扶贫、科技、财政、计划、移民等各类涉农项目资金1000万元捆绑集中使用,对新建连片50亩以上的柑桔基地每亩补助200元;连片开发200亩以上的,解决基地水电路问题;对获得无公害柑桔品牌的,奖励10000元;对基地开发涉及的土地、税收、供水、供电等各种收费酌情减免;还放宽政策,吸引了农民、城镇居民、工商企业、外商等各种民间资本参与建设柑桔生产基地和加工厂。市对实施高接换优的新品种果园,每亩补贴标准由原来的50元提高到了100元,对新开发的基地,每成活一株果树,补贴1.5元。

(二)引进推广先进技术,提高板块基地科技含量

以前,市的桔园在修剪、施肥、病虫防治、无公害生产技术等方面落后。全市平均单产仅1200斤/亩,且优质果率较低。为了建好柑桔板块,该市从华中农业大学引进了特早熟蜜柑“稻叶”、早熟“光明早”、“日南1号”、“大蒲”等脱毒优质新品种苗木2万株,建立了50亩良种采施圃和100亩育苗基地,健全了苗木繁育体系。为了提高板块内的柑桔优质果率,他们制定了《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开展了柑桔标准化生产的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累计培训70余场次,培训科技示范户和种植大户6800余人,发放技术资料5000余份,生物农药、有机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等标准化生产技术应用普及率达到80%。县米业公司联合农业部门制定了《优质稻板块主栽品种保优栽培技术方案》和《优质稻板块基地核心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培训360场次,培训达7.2万人。落实好病虫害防治跟踪服务措施,在去年稻飞虱大爆发的严峻形势下,该地未发生大的病虫灾害。市聘请科研院所的果树专家,与本市技术骨干一道开展技术培训和科技入户工作,重点推广了高接换优、果实套装、平衡施肥、四季修剪、病虫综合防治、土肥水管理、果园生草栽培等生产技术。

(三)组织引导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参与板块建设,提高农业效益

米业有限责任公司积极参与建设优质稻板块基地。在该公司的带动下,县优质稻生产基地面积达到51万亩。其中,一级高档优质稻生产基地5万亩,二级中档优质稻生产基地35万亩。优质稻订单收购面积40万亩,实行优质优价收购政策,一级优质稻按1.9元/公斤、二级优质稻按1.52元/公斤兑现,高档优质稻收购价格高于普通稻谷最低收购价30%。同时,对“两优培九”每公斤种子补贴4元,每公斤稻谷加价0.04元,机收每公斤再加价0.02元。

市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在板块基地的更新品种、普及科技、订单收购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前,由于果树品质不优、新型保优技术推广普及率低和新品种更新换代速度慢,造成了水果产量低、品质差、价格低。湘南、黄花等普通砂梨品种常年销售价格只有0.3-0.4元/斤,远低于新品种黄金梨(1.5-3元/斤)的价格,部分果农只得毁园改种。成立春雨苗木果品合作社后,241家苗木果品生产户常年都能得到该社提供的优质果苗和果树高接换优技术指导,解决了农民在各生产环节遇到的栽培、管理方面的难题。同时他们与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果品公司开展合作经营,承接订单生产,带动水果基地面积8.6万亩,签订了订单合同的有1.8万户,订单生产率达62%。

二、主要绩效

(一)壮大了龙头企业,形成了“一基地一品牌”的经营格局

省米业有限公司是县的一家从事粮油购销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扩大优质稻板块基地规模使该公司生产经营实现扩规上档成为了可能。去年3月,该公司联合华茂、中兴、银谷、实力等米业公司及、、、等市县(区)大米加工企业,实行贴牌生产,扩大“品牌”的品牌优势。5月中旬,又与中储粮分公司等优势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通过集团整合,内联外引等有效措施,壮大龙头企业。现在,该公司的年生产能力己经达到25万吨,比上年增加15万吨。全年企业销售收入突破5亿元,利税4000万元,其中优质稻销售收入达4.7亿元。“”品牌荣获了国家粮食行业协会“放心米”、“著名商标”、“省名牌”、“消费者满意商品”、“A级绿色食品”、“无公害产品”等多项殊荣。

市通过整合基地,把原有的“汉水梨”、“梨”等几个品牌进行整合,主打“汉水梨”品牌。现在,“汉水梨”在、、、等11个省市占据着较大市场份额。“汉水梨”商标也被评为“省著名商标”和“名牌”。

(二)促进了农民持续大幅增收

实现农民持续增收一直是我省“三农”工作的难点问题,但发展板块经济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调查中,我们发现,市桔农人均增收250元。主产乡镇桔农平均收入最高达到1万元,户平收入最高达5万元。县7.2万农户因推广优质稻受益,人均增收60.5元,亩平增收102.8元。市水果板块基地内的农民纯收入达到1279元/亩,增13.4%。

(三)农产品产量、质量、市场竞争力和农业综合效益明显提高

通过发展板块经济,项目区的单产、总产、农产品优质率大大提高。市通过板块基地内的技术改造提升,全市柑桔生产产量明显提高。年全市柑桔实际产量18万吨,比项目实施前增产28.6%;销售收入1.8亿元,增收4000万元;亩平产量735公斤,增产20.9%。柑桔优质果率达到50%,提高15%。全市有八个柑桔专业场通过无公害产品认证,无公害生产面积达10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40.8%。

在市,全市砂梨高接换优面积达到20000亩,比去年增60%,新发展水果基地2000亩,建设中心示范园1000亩;水果总面积13万亩,增4%;总产量18.1万吨,增11%;单产1446公斤/亩,增12.3%;总产值3.3亿元,增3%。水果优质率76%,增5.5%。

三、几点启示

板块基地建设是我省在现代农业建设过程中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闯出的一条新路。、、是我省农业基础条件较差、困难较多、农业发展相对较为薄弱的地区。但他们依靠农业板块基地建设,在短短几年间,优势农产品的产出能力明显增强、加工转化水平明显提升,优质率和市场占有率明显提高。从三地的做法和成效可以看出:

(一)调动农民积极性是抓好板块建设的前提

县7.2万农户参与建设优质稻板块,市水果板块基地网络了1.8万农户。可见,由于板块经济拓宽了农民的增收门路,增强了独立分散的农户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联系,农民参与建板块积极性很高。发展板块经济是为了带动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板块基地,光靠政府“喊口号”和“强迫命令”不行,必须发动千家万户一起来参与建设,板块才能建得好,才能真正发挥出效益。

(二)实行标准化生产是提高板块质量的关键

市生物农药、有机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等标准化生产技术应用普及率提高到80%,就使柑桔优质果率提高了15%,无公害生产面积扩大到10万亩。仅此一例,可以看出,只有在板块内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高效种养模式、测土配方施肥、动植物病虫害防治、农机作业等标准化生产技术,进行生产和管理,才能保证农产品优质、生态和安全。米业公司制定《优质稻板块主栽品种保优栽培技术方案》,对优质稻严格检测,分级收购的事实证明,要想实现板块基地质的飞越,就必须实行一个品种一套技术规程,统一生产标准,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农产品优质率提高了,市场占有率和板块的竞争力自然也就会提高。

第8篇:农机调查报告范文

涉农行业协会是由农业经营企业或农户自愿组成,为实现会员共同意愿,按照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是由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形成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经济组织,在工商部门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其成员为主要服务对象,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农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贮藏以及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按照运作模式划分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种养殖大户、散户)”的运作模式。如*县养猪农民专业合作社、*县玉鑫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县富民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由合作组织将农户养殖或生产的农副产品,按照订单或契约形式实行保护价收购或经组织销往全国各地。二是“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的运作模式。如*县中药材产业协会、*县黑猫王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以农业龙头企业为依托,凭借龙头企业的市场优势,经合作组织将农户生产的农副产品按照保护价收购,由龙头企业加工成各类产成品销往全国各地,以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

总的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专业生产为基础,吸收带动一批农户,一头连市场、一头连农民,使之成为一个紧凑的整体,实现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的整合。我县富民农民专业合作社现有社员120户、葡萄种植基地1000亩、无公害果菜示范基地1000亩、罐头加工厂一个;每年为社员销售棚室蔬菜2000多吨,葡萄5000多吨。合作社通过为广大社农提前技术培训、产中现场指导、产后销售服务,实现了一家一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有效对接,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抗风险能力。

二是带动了主导产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主要围绕农业主导产业发展而组建。*县养猪农民专业合作社于今年10月份成立,前身为*县瘦肉型猪产业协会,目前已发展会员603个,注册了“孙各庄”牌商标。该社组织社员大力发展生猪无公害生产,协助周边养殖小区完成了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并积极与*双汇、天津顺利、北京昆鹏等国内大型生猪屠宰企业联系,开拓生猪市场,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今年以来,该社以高于市场价格0.3元-0.6元/斤的价格为社员销售商品猪25万多头,实现销售收入3亿多元,为社员增加收益近千万元。此外,*县中药材产业协会、*县园林花卉产业协会等都是围绕我县农业主导产业建立起来的合作经济组织,带动了我县园林花卉、中药材等农业主导产业的快速发展。

三是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通过加工服务,实现农产品的转化增值;通过内部利益机制运作,扩大农民受益机会;通过联合协作,降低经营风险和交易成本。*县园林花卉产业协会是依托*豪门园林公司建立起来的合作经济组织,协会与农户签订订单收购合同,按订单进行收购,每亩花卉苗木可为农户创收2000多元。富民农民专业合作社罐头加工厂对葡萄、苹果等初级果品进行深加工,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增加了社员收益。今年在葡萄收购价格偏低的情况下,合作社以高于市场0.2元/斤的价格收购社员产品,社员每亩获利达千元。

四是加速了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把新技术、新观念、新品种传送给农户,有效解决了农户在生产上的难题,通过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县农业产业化研究会自成立以来,依托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专业网站向广大农民进行科技示范,引进铁球甘蓝栽培、马铃薯栽培、西瓜栽培等新技术6项,引进新品种13个;示范推广“三种三收”、“四种四收”、“大豆高产栽培”、“冬小麦晚播”、“马铃薯栽培”等新技术22项,推广面积达到25万亩;在此基础上,协会建立和完善了农业科技示范园区25个,种植面积达到5800多亩,直接或间接促农增收1.2亿元。

二、存在问题

一是数量少、规模小。我县共有农业人口55.8万人,农户16.1万户,截止目前,全县加入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人员只有5986人,带动农户6万多户,仅占全县农户总数的37.3%。

二是内部机制不健全,运作不规范。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存在内部章程和管理制度不完善、不健全的问题,造成部分会员只共享利益,不共担风险。

三是服务层次较低,带动作用不明显。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拥有个人会员数量较少,同时有近70%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服务内容仅限于技术指导,带动农民发展经济的作用不明显。

四是扶持政策不完善,配套措施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信贷资金和土地占用上没有特殊的扶持政策,缺乏有效的资金支持,致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进一步发展壮大较为困难。

三、几点建议

一是加强宣传引导,营造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浓厚氛围。各乡镇和县直有关部门要通过广播电视、现场观摩、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的意义和作用;要通过典型引路等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教育引导农民群众自觉组建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要帮助农民算好经济帐,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营造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浓厚氛围,引导广大农民群众自觉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二是发挥农合联作用,全面构建县、乡、村“三位一体”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体系。要进一步加强县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农合联)建设,充分发挥县农合联职能作用,对全县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进行协调、管理,切实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健康、有序发展;要紧紧围绕我县瘦肉型猪、特色蔬菜、林果、中药材、园林花卉等主导产业,遵循“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打破地域、部门、行业限制,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兴办农产品生产加工型、流通服务型、技术推广型、综合服务型、农村生态景观型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

第9篇:农机调查报告范文

从我们这次调查情况看,我区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分为官办、民办、官民联办、企民联办四种形式。官办的主要以在科协管理登记为主,这些组织主要是按农业服务体系,以农技、农经、畜牧、水产、林果、农机、水利、乡镇企业、科技服务等组织建立的行业协会组织,这些组织主要是依托区、乡两级服务部门,结合村级干部与技术能手,行业带头人建立的组织。这些组织的建立与发展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改革开放以来,这些组织在推动农村各产业的发展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从耕作技术、管理技术、品种改良、生产环节,到灌溉、施肥、防病治病、新技术推广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官民联办是第二种形式。象我区的枣业协会、奶业协会、养牛协会等都属于官民联办,这些组织是适应我区近年来绿色农业中心建设,建立蔬菜、红枣、养殖、加工四大基地应运而生的。因为随着四大基地的建立,大量的产品要进入市场,这些产品能不能占领市场,这就需要生产者在生产和销售环节当中,推广优良品种,按无公害标准化规程组织生产。想按这样生产销售,就必须把生产者组织起来,但是按计划经济的老一套去组织生产,生产者接受不了,所以这样就形成了官民联办,政府主要进行技术服务、技术指导、人员培训、信息咨询,生产者自己按自愿原则以产品组建协会,在生产技术、园区管理、产品包装销售等环节进行合作。

企民联办是第三种形式。象我区的博瑞乳业奶牛合作社和怀仁醋业协会都属于这种形式。这种形式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而产生的,因为单家独户的农户小生产很难适应市场的要求,从产品质量、生产规模、加工包装、产品标识、宣传广告都无法满足市场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生产农户自发的组织起来,与企业联手组建协会,进行合作生产、销售。

民办是第四种形式。象东赵温室蔬菜协会、演武养殖协会、修文芦笋协会都是“民办、民管、民受益”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温室园区生产、养殖园区生产等都与其他生产有着质的区别,这些生产都要求生产者在产前、产中、前后的各个环节进行合作,从购买基建材料、农业生产资料到产后销售,从产中技术交流到防病治病,从园区管理到供水供电等都需要合作起来。开始是农民互助合作打墙建舍到互助合作购买建材,这样都可以提高效率,节省开支,特别是防病治病防疫这都需要大家共同协作,才能实现最高利益。在此基础上,农民建立了松散型的合作组织,通过合作使大家得到了好处,提高了知识,成立了紧密型协会组织。

二、组织类型与特征

1、生产合作型。象我区以乡(镇)组建的温室协会,就是以生产合作为主,辅以销售合作技术服务合作的民办组织。如东赵乡温室协会目前有分会9个,会员454名,他们的主要合作内容有流转互换土地,协调担保贷款,建棚物资购买,互助整修墙体,供水供电收费管理,疫病防治,新品种推广示范,园区管理,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协调合作销售等。他们通过几年来的合作生产、销售,有力地推进了全乡温室大棚的发展,三年的时间由过去2**余亩发展到现在的2**0多亩。

2、销售合作型。象我区的奶牛协会,从**年以来,主要以销售合作为主,如我区的博瑞乳业从**年以来发展销售合作型会员进行牛奶生产,至2**2年,全区已有会员1**多个,多年合作销售牛奶3**多万斤。从2**3年开始博瑞乳业组建了奶牛生产合作社,计划建成千头奶牛养殖园区,与养殖户进行生产、销售、技术合作。目前,这个合作社正在建设张庆乡北胡乔奶牛园区和修文镇陈侃村奶牛园区,入园奶牛已达5**余头,预计两个月后,这两个园区就可投入生产。

3、科技服务型。象我区的红枣协会就是以产业规划、培训枣农、传授信息、出谋划策、咨询服务为主的服务组织。目前已有会员1**多名,这个协会的建立大力推进我区红枣产业的发展,特别是红枣加工的大发展。目前已有50多户红枣加工户,如协会副会长创办的丰元枣业已形成6**万斤的生产加工能力。

4、中介服务型。象我区蔬菜流通协会,如东阳镇张辛丑创办的流通协会,他就是以蔬菜营销为主的组织。这些组织的创办为蔬菜生产与销售架起了桥梁,有力的推进了全区蔬菜产业的大发展。

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

通过调查,我们认为我区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中所起的带动和促进作用是特别明显的,并正在显现出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向方面:

1、推动了农业生产技术以及其他技术的大发展。如我区的蔬菜、红枣生产。近几年来,我区新建温室大棚3万多亩,温室大棚生产在农业生产中是技术含量高的生产,从温室大棚购建,到生产中每一个环节都要求农民掌握施肥、浇水、控温、控湿、移植、授粉、嫁接、采摘、防病治病都要严格掌握,方能实现高产高效。红枣生产从过去不管理发展到现在优种栽植、酸枣接大枣、低位换接、直播和老枣树修剪五种模式发展,这些技术的推广都是依据这些组织推广下去的。使我区迅速地崛起了一批技术含量高、农民投入高的高产高效产业,促进了农民的增收,如一户种一个温室一年就可做到纯收入12**0元以上,一户养3**0只鸡一年就可实现纯收入3万元。

2、解决了农民一家一户不能干、不好干的问题。如我区演武村的养殖协会,他们的主要合作事项是园区管理、防病治病、技术交流、推广新品种、协调贷款等。在今年的禽流感高发期,能不能搞好疫病防治,这关系全村40万只鸡以及全区禽流感能否做到防治的大事,在这个时期,就是演武村养殖协会在广泛宣传禽流感危害的基础上,动员安排协会会员共同管理、共同约定。轮流值守园区路口,任何人不得进入,园区内会员出入严格消毒,出售鸡蛋统一拉到园区外指定地点销售,园区内鸡群全部按协会安排打防疫针。最后在会员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好成果,保住了鸡群,防止了禽流感传染与曼延。

3、推动了农业经营的产业化。如我区博瑞乳业合作社,这个合作社在奶牛养殖园区建设挤奶台,改变了过去人工挤奶,实现了机械化奶台挤奶、无菌包装。在奶牛园区建立兽医站、消毒池、消毒房、检测室。入园养殖户每户建设210平米的牛棚,饲料饲养室以及牛栏活动场和贮粪池,饲料统一配制。合作社的建立推动了我区奶牛的产业化经营,使养殖户提高了技术,提高了应对风险的能力,基本保证了养殖户收入的不断提高。

4、提高了农户和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如我区的怀仁村醋业协会,他们就是单家独户经营的无序竞争导致失掉市场的情况下产生的。在20世纪90年代,怀仁村曾以“山西酿醋第一村”而闻名全国,在山西也是首届一指,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临近的清徐酿醋产量,质量价格连年攀升,占领了国内外不小的市场,而怀仁村不但没有扩大市场,还在逐步失去市场。究其原因是全村288户酿醋户各自为阵,11个加工销售企业各打一个牌,各唱一台戏,无序竞争这成为他们发展的大敌。为此,他们自发成立了由11个企业合作,2**余户参与的醋业协会,协会首先在严把质量关上下功夫,专设化验室,进行检查检测,统一最低限价,制止无序竞争。通过近期合作,提高了怀仁村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四、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我区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多年来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目前,还处于官办向民办的体制转型期,官民联办,企民联办和民办的组织虽然是雏形时期,但却显示出了旺盛的生命力,从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角度看,还有很多急待解决的问题。

1、加强指导和引导工作。不少专业合作组织虽然迫于市场的需求进行了合作,但连章程都没有,还处于一种农民的自发合作,并且随意性很大,时间一长,很可能出现很多矛盾解决不了而使合作关系破裂。各级政府应总结经验,加强指导和引导,对合作经济组织骨干力量进行专题培训,只有做好指导和引导工作,才能保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的健康运行。

2、加大扶持力度,解决资金严重短缺。各级农业部门应按照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进行标准化、无公害基地建设、农产品市场营销及引进新品种、新技术等专项资金。应安排专项经费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成员进行专题培训,培训由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主管部门组织。通过培训使合作经济组织成员提高合作认识,确立合作观念,为进一步加大合作事项,为实行大规模标准化生产奠定基础。

3、要积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试点,引导农民组织起来,共同发展。通过积极组织开展指导试点,为农民建立“民办、民管、民受益”的组织摸索经验。我区计划在东赵温室协会试点的基础上,再确定四个试点,即:修文镇陈侃村奶牛协会、芦笋协会,张庆乡演武村养殖协会、怀仁村醋业协会。通过这几种类型的试点,为全区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总结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