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数乘法教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把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教学时重点要弄清两个问题:一是要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计算中同样适用;二是要学会思考在小数乘法中怎样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在探讨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适不适用之前,让学生先复习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巧妙地揭示新的研究内容,沟通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实现师生互动,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每行中左右两边算式之间的关系,从而顺利地把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里来。在探讨怎样运用运算定律时,因为运送的是两种货物,收取运费时可以两种货物分别算,再加个总账;也可由货物的总吨数直接算运费。从而引导学生发现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小数同样适用,前一种算式用乘法分配率就可将其转化为后一种计算起来很简便的算式。这样安排一来让学生更深刻的体会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学好数学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生活;二来引导学生亲身经历观察、思考、发现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小数同样适用这一过程,可以逐步培养学生合情推理的能力,以及思维的逻辑性和灵活性。在巩固运用知识时,我设计了两类题,使学生进一步巩固了乘法运算定律在小数中的运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将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类推到小数乘法的这一过程,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2.通过学习使学生比较熟练的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知识类推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
2.能选择简便的、合理的方法进行小数乘法的计算。
教具准备:电脑投影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在整数乘法中我们已学过哪些运算定律?请用字母表示出来。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乘法交换律 ab=ba
乘法结合律 (ab)c=a(bc)
乘法分配律 a(b+c)=ab+ac
2.让学生举例说明怎样应用这些定律使计算简便。(注意学生举例时所用的数。)
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知识,为学习好本节课的内容做准备。
二、探究新知
(一)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
观察下面每组的两个算式,应该填>、<还是=?
0.7×1.21.2×0.7
(0.8×0.5)×0.40.8×(0.5×0.4)
(2.4+3.6)×0.52.4×0.5+3.6×0.5
生齐说:等号!
师:这么肯定吗?我们一起来验证,看我们的猜测是否正确。
学生动手做,教师巡视,然后说出验证结果。教师填上“=”,请学生观察每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了第一组算式是用了乘法交换率。
生2:我发现了第二组算式是用了乘法结合率。
生3:我发现第三组算式用了乘法分配率。
师:谁能把他们的话概括一下?
生4:在小数乘法中,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同样适用。
师:这个发现到底对不对,我们不能就这样草率地下结论,得需要经过大量的验证才行。我们再来举出一些这样的乘法算式例子,来验证我们的发现到底对不对。
在小组里举例验证,再在班内交流,让学生说出他们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教师板书: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
教师引导学生猜测— 发现 —验证,这是学习数学最基本的方法,也是最常用的方法,学习某部分知识首先要教会学生学习探索的方法。
这是这节课我们要弄清的第一个问题,究竟怎样用,才能使计算简便呢?我们来讨论下面的题目。
(二)应用
1.电脑出示一张运货单。
你能提出什么关于运费的问题吗?
学生提问:
(1)将63吨大豆从重庆运到涪陵,需要运费多少元?
(2)将137吨玉米从重庆运到涪陵,需要运费多少元?
(3)将63吨大豆和137吨玉米从重庆运到涪陵,需要运费多少元?
学生经过思考会发现:前两题很简单,以前会做了。请学生简单说一下算式,然后转入对第三个问题的分析。
2.问题:将63吨大豆和137吨玉米从重庆运到涪陵,需要运费多少元?
(1)学生尝试独立解答,比赛谁找的方法多。
学生有购物付费的生活经验,及整数乘法分配率的知识经验,上课时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大部分学生很快找到了两种解题思路。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
通过互学互帮,主要让学习略显吃力的、只找到一种解法的学生理解另一种解法的含义,为下一步的探究活动做准备。
(3)学生代表汇报各自列的算式,及这样列式的理由。
生1:我先分别算大豆和玉米的运费,再把它们加起来,我是这样计算的:
4.2×63+4.2×137=264.6+575.4=840(元)
生2:要求供需运费多少元,首先要知道货物的总吨数和每吨的运费。我是这样计算的:
4.2×(63+137)=4.2×200=840(元)
(4)请学生评论:针对刚才这道题,那种解法更简便,为什么?如果我是按方法1的思路列的比较复杂的算式,那该怎样简算呢?
绝大部分学生都会选择方法2,因为先算63+137会出现整百数,很好算。如果按方法1的思路列的比较复杂的算式,可以用乘法分配律把它变成像方法2那样的式子,就好算了。
3.你能仿照整数乘法中,类似题目的简算方法来计算这道题吗?试着做一下。
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迁移。
0.25×6.38×4
提醒学生仔细观察题目,找准特点,做到每一步要有理论依据。
学生独立试算后展示计算方法,并叙述理由。
三、巩固练习
教材第13页:
(1)第7题,这是一道应用乘法运算律填空的练习题。练习时,让学生先独立填写,再交流,说明填空依据,加深对乘法运算律的认识。
(2)第8题中的两个小题,指名板演,其他学生独立做,集体交流。订正时,说明每道题中什么地方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四、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让学生说一说,交流学习所得,对于掌握本部分知识有一定帮助作用。
五、作业
教材第14页第8题的剩余题目。
课下作业对于学生及时复习所学知识,牢固掌握所学有一定帮助作用。
课后反思:
这堂课,同学们都投身于自己探求知识的活动之中,他们认真观察,积极动脑,互相探讨,终于发现并领悟了新知识,学生学的轻松,满足了他们成功的欲望。
【关键词】 小学数学 乘法教学
小学数学乘法是小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材中可以看到整数乘法、小数乘法、分数乘法、乘法分配律、乘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等内容,但为了让学生学好这一部分的内容,我们就必须了解乘法的大致内容,让学生在学完小学内容时能有一个全新的了解,下面我们就来浅谈一下小学数学乘法。
一、师生探讨创设情境,联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
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给广大数学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新课程要为原始的教学方法注入全新的理念,要提高课堂效益。兴趣就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参与某种活动的积极倾向。学习兴趣是学生渴求获得知识与深入认识世界的积极倾向,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动力。《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小学生的思维是以直观形象为主的,教师在使用教材教学时要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内容有选择地使用教材,把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题材与数学问题有机融合,在探讨交流中创设一些有助于学生感受和体验数学问题的教学情境,使所学知识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变枯燥为生动,让学生加深对数学问题及其价值的理解和体会。在谈话交流中让学生感知数学原来离我们生活那么近、计算成为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有利于学生感受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习惯。
二、动手操作,促进理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在“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节内容中,教材例1就是让学生用小棒拼摆图形的活动,教学时我注意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动手操作、摆出各种不同的图形:小树、雨伞、三角形……呈现出:每个朋友摆出了几个相同的图形,每小朋友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
1、解决求和问题。摆好图形后,根据图形提供的信息师生谈话交流分别认识学生摆的是什么图形?摆了几个?每个图形由多少根小棒组成……让学生根据图示列出相应的加法算式并计算出来,然后请学生把相同加数的等式写在黑板上。
2、认识“几个几相加”。当学生把自己写的相同加数的等式写上黑板后,师生进行探讨交流,让学生在观察对比中写出各相同的算式分别由几个几相加组成。例如某同学摆一个三角形用了3根小棒,摆了6个三角形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算式:3+3+3+3+3+3=18(根),也就是(6)个3相加等于18。
在观察比较中让学生感受到现实生活存在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事实,初步认识了“几个几相加”。
3、引出乘法,完善认识。在师生探讨交流中,学生就会对相同加数算式太长而产生质疑。有了质疑就有探索解决问题的欲望,从几个几相加迅速找出计算结果。教师引入用乘法运算,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表示。(6)个3相加等于18,用乘法表示:3×6=18或6×3=18。同时让学生认识乘号,了解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有了以上的认识,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把黑板上剩余的相同加数的算式填写出几个几相加及计算结果,然后改写成乘法算式并读出算式。为学生搭设自主探索的舞台,让学生在知识探索过程中找到了同数相加和乘法的关系--用乘法表示真简便。
三、巩固练习,深入理解
数学练习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培养学生技能、激发学生创新的有效手段。在备课研讨中我认识到本单元的教学目标要求--要认真掌握好乘法运算的意义。教学时我注意知识的延伸,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加深理解。
1、联系生活,引导学生编写应用性练习。师生、同学间通过谈话交流把生活中的一些事例编写乘法练习。如一只青蛙4条腿,3只青蛙几条腿……让学生在相互编写应用性练习时体会数学离我们的生活那么近。在彼此之间探讨交流中很自然就会想到:一只青蛙地4条腿,3只青蛙几条腿就是求3个4相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运算,3×4或4×3,因为3个4相加等于12,所以3×4=12或4×3=12。通过这样的练习使学生认识同数相加和乘法的联系,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
2、联系实际,设计课外实践性练习。课外练习是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社会生活中感受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乘法教学;自主探索;学习兴趣
数学教学要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相结合,同时结合他们已经掌握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等,探究并开拓新的教学方式,将其生活实践与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对富有情趣活动的设计,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学习内容的掌握与运用。
一、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实现数学乘法学习的多样化
学生的数学乘法学习不能单纯依靠模仿和记忆,而应该通过猜测、验证、观察和推理等方式进行教学活动。教师可以采用分组讨论的方式,使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能够更加主动地发现更多问题,并且能够借鉴其他同学的思考方式去思考问题,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知识的牢固掌握,更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比如,在“3堆木头,每堆有20根,那么一共有多少根”这道算术题里面,教师可以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向学生提问有哪些计算方法,让学生与同桌进行探讨,学生通过探讨会得出两种方法,一种是加法,即20+20+20=60,另一种是20×3=60。这样老师再进一步对这两种不同的算法进行分析,让学生明白加法和乘法之间的关系,这样能够使学生的数学知识系统化。
二、设计富有情趣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景教学”与学生的数学学习有直接的相关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小学学生对于生活实际的认识,巧用生活资源,捕捉生活中的数学原型,将数学乘法知识与生活实际中富有情趣的情景应用结合起来。比如,将小学生最喜爱的“海绵宝宝”这一卡通人物加入到小学生的数学乘法情景创设中,“派大星每天给海绵宝宝2颗糖果,给了3天,海绵宝宝一共有多少糖果”与“派大星每天给海绵宝宝20颗糖果,给了3天,海绵宝宝一共有多少糖果”,这两个问题相结合,使学生探索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引导学生开展观察、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理解了算理,掌握了算法。当教师精心创设的情境把数学与生活融为一体时,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将变得生动有趣。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也会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小学教师在进行乘法教学的课堂设计时,不仅要注重对学生知识获取的指导,更重要的是要引导他们对所掌握的知识进行灵活运用,学会如何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帮助学生实现乘法运算和应用的多样化和最优化的统一。
参考文献:
一、有利于创设数学教学情境,诱发学生乐于探索的动机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数学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获得作为一个现代公民所必需的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得到发展。”创设问题情境,就是教师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创设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所提问题的情境之中,触发学生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愿望,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从而启迪思维。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具有视频、音频和文字等多种媒体信息,它改变了以往教师“一张嘴、一支粉笔打天下”的局面,通过运用图、文、音、视、动、色等多种表现形式,诱发了学生乐于探索的动机。例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这部分内容,在引入新课时,播放远程教育资源“分桃子”的“Flash”动画,让学生边看动画边听老师讲猪八戒吃桃子的故事,这样不但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激活了学生的知识储备。
二、有利于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不但要教给学生数学知识,而且还要揭示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还提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课堂教学目标。运用远程教育的媒体资源,能有效地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动与静的相互转化,使数学概念的形成、公式的推导、规律的揭示等均能清晰而形象地显示出来,不仅辅助教师的教,更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有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如三年级上册“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商是两位数)”一课,教学时,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把分小棒的过程与竖式计算的过程紧密结合起来,逐步演示,让学生体验计算过程,明白其算理。
三、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1.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
在课堂提问中,智力水平高的学生可以很快举手作答,而其他学生尤其是那些智力发展滞后的学生可能还需要一些时间。为了不让大多数学生成为陪读,让他们也能参与到思维活动中,我们在教学中要多一些耐心,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不要让教师的思维牵着学生走,也不要让少数思维能力强的学生“帮助”大家思维。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之后,我针对这部分内容设计了一节思维训练课。上课时,首先出示问题:一支铅笔8角钱,应怎样付钱?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我提出了三个不同要求:会正确说出至少一种付8角钱的方法;会正确说出至少三种付8角钱的方法;能按顺序思考,把所有可能付钱的方法一一列举出来,并找出你认为最简便的一种付钱方法。这三个不同的要求,更多地给了学生表现个性、发展个性的空间,一层比一层更具有挑战性,更能激发学生求新求趣的欲望,特别是第三层次的要求,包含了数学中列举的思想,为后续学习打下了基础。
2.创设估算练习的情境,培养学生的数感。
估算是日常生活中人们广泛应用的一种计算方法,能缩短解决问题的时间,获得数学发现的机会,也是培养学生数感的另一条有效途径。如教学“1000以内数的知识”时,通过数112块小方块、拨计数器理解数的组成、借助计数器突破拐弯数、练习巩固四个环节进行学习,在巩固练习中又通过两个层次巩固对1000的认识。(1)没有标准的估算:出示500个珠子的图片,问这张图片上有多少个珠子?(2)有标准的估算:出示100个珠子的图片,问这个100个,再估计这些(500个珠子)有多少个?继而再问:如果想要1000个,你能直接拿出来吗?通过估算,学生对1000有了正确的认识,知道了1000个珠子有多少,真正建立了1000的概念。
3.运用学具,培养学生数学创新能力。
教师因材施教,充分运用学具,创造性地利用教材,打破固有的教材学习模式,深挖教材,灵活处理教材,让教材变得立体起来,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都找到自己的位置,学有所得,每个人都品味到成功的幸福。一个有幸福感的小学生,学习起来会更有动力,这种动力带来的兴趣会是长久的。潜移默化中,温馨的课堂氛围将学生的创造热情迸发出来。在学习正方形时,教师让每一学生准备正方形的纸张,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用不同的方法研究正方形的特点。通过直接测量四条边的长度、沿对角线对折再对折等,发现正方形的四条边一样长。学生的方法不尽相同,但殊途同归,最后都指向一点:正方形的四条边一样长。不仅如此,有的学生展开想象,居然用一张普通的白纸,结合以前手工课折纸,叠出了正方体,还有的叠出了长方体,也进行了测量,得出了结论:正方体的所有边一样长,长方体的对边相等。学生发出喜悦的笑声,获得新知的快乐溢于言表。一张小小的白纸给了学生想象的空间,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以淋漓尽致的发挥。
4.灵活运用信息技术直观展现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抽象的数学知识肯定不如语文直观形象并且画面丰富多彩,因此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展现如语文一般多姿多彩、生动有效的直观性教学,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这样才能形成数学学习内驱力,自主观察、探究,促进学生对数学内容保持积极向上的创新学习兴趣,快捷地掌握数学知识。如教学鸡兔同笼,仅让学生观察教材上的静态图形,要让学生总结出这样抽象复杂的数学原理和公式,有些为难学生。而数学教师通过Flas展示鸡和兔同笼,实时标出动物的身体和脚,并逐渐抽象成圆形或竖线代表鸡和兔的身体和脚,通过一步步演示,一步步引导学生思考,学生一下充满了学习欲望,学得兴致勃勃,在“玩中学”“乐中学”,丝毫没因为遇到此教学内容难点而感到疲倦,而是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辅助学得其乐融融,并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了鸡兔同笼的数学原理和数学规律,大大提高了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5.潜心设问,引发合作。
教学过程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掌握知识的活动过程,那么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呢?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例如,在教学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确定位置”这一课时,要让学生通过正确掌握第几排第几个、第几组第几个等确定物体所在的位置。我先出示小动物做早操的图片,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哪一个小动物,然后我提出:“在这么多小动物中,有一个是我最喜欢的,它在第4排第2个,你们猜它是什么动物呢?”学生找到的小动物不尽相同,我又问:“我刚才说喜欢的小动物只有一个,而你们却找到了这么多,这是怎么回事呢?”于是学生展开了讨论和交流,发现要确定物体所在的位置,必须先确定规则,也就是先要明确从哪边开始数起,而这正是本节课的关键所在。“找好朋友”这样一个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巧妙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需求中寻求合作,大大激发了学生主动合作探究的积极性。
6.创设质疑情境,营造宽松氛围。
重视数学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是数学课程标准的一个显著特点。问题是数学的核心,问题对数学学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决定了思维的方向,也是思维的动因,好的数学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实践证明,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对于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是极有帮助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与新知有密切联系的数学素材,设计出形式生动、可供探究、空间宽绰的数学问题。“问题情境”的出现,要能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进而引发学生的探索行为。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的理念
“数学是一门研究思想事物的抽象的科学”“数学是量的科学”“数学是结构的科学”“数学是引出必然性结论的科学”“纯数学是一组假设与演绎的理论”“数学是模式的科学”……数学家们这样论述“什么是数学”。但是,数学家们论述的是“数学科学”,却不是小学数学。小学数学是小学开设的一门课程,它和数学科学既有本质的联系,又有本质的区别。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的意义不在于或主要不在于培养数学家,而在于培养人的数学观念和数学思想,通过开拓头脑中的数学空间,进而促进人的全面素质的发展和提高。即:全面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从而促进数学教育教学重心的转移。促进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出发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认识的起点往往不是逻辑公理,而是学生生活中的一些实际事例。如果说作为科学的数学的面孔是“严肃”的,那么,作为教育内容的小学数学的面孔则是“活泼”的、“亲切”的。
二、充分挖掘课程资源
作为学科数学的小学数学与数学科学在目的、形式、顺序、认识的起点上(或基础上)是不同的。数学科学,是精确地阐明某些数学理论、是严格的推理、是以数学理论的逻辑系统进行编制。小学数学是“儿童自己的数学”,是学生在生活与活动中产生的数学,是学生“街头数学”的继续和延伸。每个学生并不是上学后才接触数学,也不仅仅是在学校中才接触数学,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会碰到各种数学问题,从而逐步形成自己的数学认识。学生的数学学习,并不是独立于社会环境之外的一个体系。学生认识的起点往往不是逻辑公理,而是学生生活中的一些实际事例。如,小学生学习加法的时候,并不是从定义出发的,而是从生活中的加法的事例出发,然后总结出加法的法则和意义的。尚未入学的儿童掌握的数学知识已经相当丰富,这些数学知识虽然是非正规的、不系统的,有的概念是模糊的、不清楚的,甚至是错误的,但是对学生来说是生动、有趣和真实的,它是在学校中学习学校数学知识的必要基础。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一个对现实经验的理解、反思和抽象的过程。所以,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容应当具备他们所感兴趣的实际背景――熟悉的现实生活;有趣的数学史实;富有挑战性的问题等。即:充分将学生的兴趣与生活、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等因素作为课程的来源。
三、注重学习方式的改变和教学
自从夸美纽斯创造班级授课制以来,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一直成为传授知识的主要方式。其表现形式就是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它的弊端在于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扼杀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其实,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数学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认知过程,而且是一个情感的交流过程。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意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善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活泼好动、充满好奇、渴望走向成熟,因此,教师要善于抓住积极因素,鼓励学生大胆设疑、探索,使学生的整个学习活动充满喜悦,学习的需要才得以实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始终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给学生以充分自主的权力,创设一个良好和谐的学习氛围。即:通过加强过程性、体验性目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发展学生收集、整理、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四、评价建议要有更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
关键词:小学 数学 教学 预设
现在教育界正刮着一股改革之风,小数数学当然也是改革的重点。如何借着这股改革之风,是小学的数学教育能从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彻底跳脱出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小学的数学教育领上一条健康发展的康庄大道,正是我辈应该思考的问题。进行课堂教学预设,无疑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一个很好的途径。所谓预设,是指预测、设计,也就是说教师要首先将教材钻研透,对教材中出现的重点、难点、疑点、亮点等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在制定教学计划或是教案时都要根据对教材的理解以及预设出发。在小学课堂教学实施之前,就将课堂教学做出了详细的安排,一切课堂流程也都有了事先的充分准备,这都是教师需要做的课程预设。笔者认为,要要制定出合理、科学、适合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的预设方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来形成良好教学课程预设方案。
一、根据小学生特点调整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
小学生还是一群孩子,他们喜欢新鲜感,喜欢刺激 ,想让他们呆在教室里几十分钟老老实实的听课,有点不太可能。我们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应该根据小学生的这些特点做出适当的调整,教学目标不再专注于分数,而教学任务也应该还包括对孩子们道德和品格的教育,这才是素质教育的本质,在小学数学教育中要时时刻刻体现出来。在进行教学课程预设时,要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特点,而不是一味的按照统一的教学目标来。要在满足小学生的心理需要和行为特点的基础上,在展开对课堂教学的预设,根据小学生的特点设计一些他们感兴趣的内容在教学的过程中,课程教学并不是只是参考规定的教学任务和教学指标的,而是教师要根据自己学生的特点做一个适度的调整,选择最适合小学生的教学目标,设计出最适合小学数学的教学任务。
二、注意教材内容与实际相结合的预设
教师在展开课堂教学之前,备课环节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其实也是对课堂教学预设的一部分。在小学数学的课本中,往往会举出一些例子,来对某一所学知识进行阐述。但是我们的学生有时会觉得课本上的例子是与现实有差别的,这对学生理解所学知识是非常不利的。数学是一门功能性的学科,也就是说是一门功能性极强的学科,在实际中的应用是无处不在的。当课本中为了讲述某一内容时,举出的例子是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差距的,或者是学生所不了解的领域。教师完全可以放弃使用教材上的例子展开教学,而是结合实际生活中有涉及到所要教学内容的具体事项来做事例,这样学生既能马上明白教师所讲内容的意思,又能学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内心会有成就感,是对学生的深入学习非常有利的。
三、预设丰富的教学方法和创新的教学手段
教育界之所以刮起一股教学之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灌输式教学方法为世人所诟病,已经完全不能适应当今的教学发展,也不适合当今世界的人才培养观。在小学数学上的教学也是如此,教学在预设教学方法时,应该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摒弃传统的不合时宜的注入式教学方法。在传统的教学中,数学的教学方式是单一,无非就是老师讲题、然后解题。我们完全可以打破这种方式,在课堂上进行多种不同教学方法的尝试,由学生代替教师来进行课堂授课也是一种不错的方式。学生来根据自己的理解给老师讲题,无论正确与否,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全新的尝试。教师还可以根据自身班级的实际情况,可以将数学课的内容与其他学科适时的做一个融合,尝试更新鲜的教学方式,小学生都是喜欢新鲜感的,这样才能时刻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如果在课堂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预设中,冲锋考虑到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说这样的课堂预设已经成功了一半,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四、预设合理化、科学化、多元化的小学数学成绩评价方式
对现在的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压力是非常大的,有一群人在关注着他们的成绩单上的分数。传统对学生成绩的评价方式,基本上是取决于学生的考试成绩,但是这样唯分数论的成绩评定方法是有些不合理的。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要培养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人才,而不仅仅是一个考试机器而已。在对学生的成绩评价中,要将唯考试分数论的观点彻底转变过来,衡量一个学生是否优秀的指标并不是分数一个,而是综合能力的体现,即使是小学数学教学,也是学习数学的一个综合表现的结果。比如说,教师在预设成绩评价方式时,可以将学生的课堂表现、参加竞赛的积极性、以及平时的数学测试成绩联系起来,来做一个综合的评定,再给出学生的最终成绩,有时甚至可以将学生课后对数学钻研的程度也作为一个评价指标参与到最终成绩的评定。总之,小学数学成绩的评定的预设应该向合理化、科科学化和多元化发展。
五、总结
数学是基础教育,同时也是自然科学之一,是一门功能性的学科,为其他领域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法,所以可以说数学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工具。做好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的预设,是保证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也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唯一途径。在本文中,笔者根据个人经验与大家分享了一些做好小学数学课堂预设的方法,旨在抛砖引玉,希望更多的教育者参与其中讨论,研究出更加完善的教学预设方案。
参考文献:
[1]牟永女.小学数学教学不妨追求“生活化”[J].中小学数学教学与研究,2005,(5).
随着我国现代教育体系的不断改革,中职教育已退居到了边缘地位。要想求生存,谋发展,就要加快中职教育的改革创新。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提升学习者的主体性,已成为新世纪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中职学前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正体现了这一方向。充分考虑到其自身专业的特点和社会的需要,以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数学课程为背景,探讨数学校本课程的开发。
关键词:
中职学前教育;数学校本课程;开发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由于其专业特点导致数学学习能力普遍较弱,而现阶段中职学校所应用的数学教材对这些学生而言难度较大,无法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因此,各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数学课程应注重对本专业数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实现数学学习的高效性。
一、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职业情感的培养
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对校本课程的实施及开发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数学校本课程开发之初,教师应了解学生的思维意识,分析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及学习特点,了解学生的需求,对学生的情感因素进行实际分析,才能有的放矢。首先,教师应对学生入校前的数学成绩进行考查,引导学生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并在教学内容设定时注重考虑这些因素[1]。积极引导学生上课集中注意力,指导学生适当活动放松,避免上课玩手机等交叉因素的影响。同时,在课程内容设置及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提升自身的职业情感,增强数学好感度,吸引学生探讨数学知识,为以后的学习及工作做好基础的数学知识储备。
二、实施案例教学,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毕业之后面对的学习主体是幼儿,因此,在学习中除了要掌握一定的数学专业知识外,还应对与幼儿生活联系紧密的相关数学知识及能力予以掌握,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创设案例,运用数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从而引导幼儿园的孩子从小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提升教学专业性。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数学教学活动开展中应按照数学课程的思维能力要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应注重教学观念及教学模式的改变。在校本课程开发及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创设良好轻松的学习情境[2],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在轻松的讨论及学习环境中实现对知识的掌握,并引导学生体验案例教学的重要性及趣味性,使学生在后期工作期间可采取该类教学方式,不断提升教学效率,提升学生自身的职业素养,实现高效教学。
三、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转变角色
学前教育专业数学课程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由于其自身的逻辑性,大多数专业模块内容均可采取实践教学活动形式实现教学,此类教学模式在应用过程中可使学生尽可能多地实现对数学教学的认知,实现对数学内容的感知,不断在实践中实现学生思维向教师思维的转变。如在试教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涉及学期儿童感知数的概念形成等问题难以解决的情况,这时,教师可对学生进行相关分组,引导学生注重数学课程与学前专业课程间的联系,使学生自主拟定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题,结合课本专业知识,对课程研究目标予以确定。在掌握了一定的数学相关基础理论知识点后,在网上搜集有关幼儿数学教学的视频,并及时走进社会,走入幼儿学习环境[3],以访谈、调查研究等形式实现实践研究,理论结合实际实现课程学习,并在实践过程中实现角色的转变。实践活动结束后,学生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报告撰写,完成此次实践过程。
四、注重专业技能教学,掌握数学专业性知识
数学课程在教学中具有较强的技能性,因此,教师应注重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数学技能的教学及培养,使学生的数学专业理论与技能相结合,不断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教师在对“函数的概念”一课进行校本课程设定及设计时,可以利用生活中相关的各种技能作为教学背景进行设计,使学生在与实际相关的问题中实现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4]。首先,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些与函数知识有关的课件,从而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由于学生对这一情境比较熟悉,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学生可在进行函数概念掌握的过程中增强自身的专业技能,不断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发散思维的扩展,提高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五、结语
中职教育教学改革对学校在现阶段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目前,我国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数学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导致教学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了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应注重对该专业数学校本课程的开发,转变教学模式,注重教学情境的设立及实践教学,从而促进数学教学的完善。
作者:翟晓燕 单位:平凉师范学校
参考文献:
[1]黄静.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数学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4.
[2]郑志江.中职学校数学课程校本教材编写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教学 自主学习 能力培养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积极实施探究性教学模式,不仅能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成效,而且可以兼顾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教师要通过有效的课前预习、合作探究、当堂检测等途径,来逐步培养和不断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促进教学活动的不断深入。
一、合理实行分组,科学搭建载体
结合实际特点和教学需要,对学生合理地进行分组,以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一是优势互补原则。对学生进行分组,要充分体现实力的均衡性,以利于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形成竞争的氛围。如果学习能力差别甚大,那么在整体推进中则必定会出现失衡现象,不利于各个层面学生的优势互补。较为科学的方式就是根据教学需要,对学生座位重新“洗牌”,让不同层面的学生能够合理分布在每个小组之中。二是适度控制规模。小组的划分也非常讲究,小组数量和小组成员数都要适中。每个学习小组以6-8人最为适宜。人数太多,教学秩序就会难以有效维持,容易造成课堂教学秩序混乱,进而影响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反之,人数太少又无法集中众人智慧,不易形成热烈有效的探究氛围,难以体现均衡发展的原则。三是形成领头力量。在每一个小组里面,都要逐步培养一名数学学习能力和组织能力较强的牵头学生,这对探究教学的深入开展具有保证作用。课余时间,教师要对这些学生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着重帮助他们提高领悟要求的能力,提高组织讨论探究的能力。
二、有效指导预习,促进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的探究活动如果仅仅局限在课堂的45分钟之内则显然是不够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前移教学关口、指导学生有效预习,作为课堂教学的必要前奏。一般说来,新型教材是训练预习能力和开展探究性学习的“资源库”。具体来说,就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可以把教材中一些知识形成过程的典型材料作为预习的重点内容之一。教师通过“读、思、做、记”四步预习法,指导学生通过对数学概念和例题进行反复研读,努力了解和把握其大概要义;对照预习提纲和解题过程认真思考分析,并尝试练习例题和课后习题,自行检查预习成效。例如,在预习等差数列内容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先预习后探究并归纳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的公式;在预习立体几何中线面垂直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通过对生活实例和教具模型的讨论来探究出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当然,我们还可以利用教材中直接或间接提供的探究性课题来提高预习活动的成效。如教材中把“球面距离”定义为:在球面上,两点间的最短距离,就是经过这两点的大圆在这两点间的一段劣弧的长度,我们把这个弧长叫做这两点的球面距离。但是教材中对“两点的球面距离为何最短?”并没有另加说明,这一问题也是探究性预习可以选择的较好内容。教师指导学生开展预习活动,特别是在预习活动的最后阶段,要指导学生有意识地把一些预习体会或者难点问题记录下来,便于及时总结,注重在积累中提高,同时把在预习活动中难以自我解决的内容分类筛选出来,既节省课堂教学时间,又提高课堂质疑的针对性和探究活动成效。
三、适度把握原则,准确设计定位
无论是教学目标的制定,还是探究题的数量和难度,或者选择点拨、启发的成熟时机,都要掌握“适度”,力求各方面都能恰到好处。一是教学目标要难度适宜。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到学习基础和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要求太高,则难以兼顾到学生的思维水平和个体差异;难度过低,则无法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兴趣。因此,教师要立足学生的整体能力基础,合理界定和把握教学目标的难度。二是探究题目要数量适中。一般情况下,基础性内容不宜作为探究题内容,要保持题目的精炼原则,努力使得每一个探究题对应着某个重要知识点或解题环节,并具有较强的启发和引导作用。在数量上,既要全面体现教学目标,又要充分考虑课堂探究活动的时间。三是启发点拨要恰到好处。在开展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给予学生必要的启发和点拨,在查看各个小组学习进度的同时,本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原则,帮助学生打通探究过程中的难点关节,以保证活动的成功和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