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师个性化教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和其它行业相比,我们面临的是一群最具活力、最具生机的人群,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具特色的个人世界。再和其它学科相比,我们的学科更具人文性,收入教材中的篇章无不彰显着古今中外文学大师们的鲜明个性。面对这样的学生,面对这样的教材,我们的语文教师怎能没有自己的特色?我们应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方式,不能再让结论的统一性和教学的程式化束缚我们的手脚,应在专业化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个性化。
首先,教师的个性化发展应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显著标志和突出特征。
语文教师若不追求个性化的教学思想和技巧方法,就不可能真正落实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创造、个性、独特风格,这是我们语文教师发展的最理想状态,唯有个性化的教师和个性化的教学,方能培养出具有创造特质的人才。
其次,教学的个性化应具有明确的标志,包括教师和学生双方的状态。
教学的个性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教师的教学具有个性风格,善于发挥自己的教学特长,培养有个性、有创造性的学生;二是指学生的学习富有探究精神和自主能力,能在教师的启发下获得良好的个性发展。教师的个性决定着学生的个性。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精神、气度、情绪等个性品质会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语文教师个性的张扬也应包括自我解剖和自我完善。在教学中,要使教师的个性真正成为一种教育力量,就必须把个性的彰显与阅读文本的个性化情感和思想与学生的成长和谐地统一,形成充满张力的教学流程。当个性的碰撞产生智慧的火花,心灵的交流形成生命的活力,语文的个性化教育和教师的个性价值才能真正得到体现。个性化的教学要求教师进行“错位发展”,各具所长,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特色和教学风格,如特级教师魏书生、李镇西、于漪、钱梦龙等,他们有的侧重感情,有的追求导读,有的培养能力,有的发展智力,有的张扬民主,可谓各具特色。
再次,语文教师的个性化教学应体现在平日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和细节中。
如一味地统一进度,案,统一练习,统一讲评,搞“标准化”生产,将无法形成个性特色。新的课程改革,就是要给教师更大更自主的教学空间,让教师更多地发挥主体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成了实施新课改的关键。教师成了“教学共同体”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其气质、风格、情感等个性品质对学生都有着很好的示范作用。如果说教师本身就是一本教科书,那么,富有个性的语文教师则是最具感染力的经典,因为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使他们更具人格魅力。
要发展自己的个性首先要发展自己的思想。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照本宣科、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的思想,那么,他们就不可能放飞学生的思想,因为学生有了自己的思想,教师就会难以应付。长此以往,必然会压抑学生的思维发展,导致学生虽长着自己的脑袋,里面却装着别人的思想;虽然长着一张嘴,却只会说别人教会的话语。
教师要有思想,就必须博学,要求教师自身必须具备尽可能多的文化素养。因此,各门学科尤其是人文学科,都与我们的专业有关。说到底,就是大专业与小专业、小语文与大语文的关系,两者之间的链接、碰撞,必将创造出新思维的火花。
最后,要形成自己的个性,必须有真正能用于实践、便于操作的做法。
1.1高校数学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特点和个性特征对其教学风格的形成起决定作用
一方面,许多高校数学教师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习经历,由于硕博阶段所选的专业不同,所以他们有着不同的专业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以及对知识处理运用的偏好。比如:理学出身的数学教师注重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善于理论推导;学出身的教师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善于捕捉理论知识到应用转化的切入点。另一方面,教师本身有着不同的气质类型、性格特点及才华情趣,这对于不同教学风格的形成具有直接的催化作用。性格活跃的教师喜欢制造轻松的课堂气氛,善于引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性格沉稳的教师踏实认真,注重课堂落实,会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在数学知识的逻辑性、条理性与凝练性等方面。以上这两种因素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然会表现出其本质特色,从而为教师的教学艺术打上独特的烙印。因此,教师应该扬长弃短,结合自身特点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而不能盲目模仿他人,扼杀自身特色,最终失去自身的特点和个性。
1.2数学教师风格的多样性和多侧面发展是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的需要,是建设高水平大学的需要
每个教师教学风格是独特的,一个个教师独特的面貌构成教师整体风格的多样性;同时,为进行有效教学,任何一个风格成熟的教师又不仅仅固守于一个模式,而是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相应地变化教法与风格,也就是说教师个体教学风格是多侧面发展的。数学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大学里几乎每个专业都开设一定学时的数学课,各个专业的学生的知识结构、数学基础、性格气质以及学习能力都不相同,同一本教材的同一个知识点在不同的专业其教学目的和要求也不完全相同。这就要求教学时不能搞一刀切,而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进行因材施教。数学教师整体风格的多样性和个体教学风格的多侧面发展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了大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促使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教师教学水平,对培养有特色的专业人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现代化教育过程中,始终把高水平特色大学作为办学目标,而教师的特色是创办特色大学的根本保证,有了独具特色的教学风格的教师才会有特色的课堂教学,才能引领学校特色发展。教师的教学风格一旦得到认可,其主体作用必然得到发挥,工作热情和创造力必然会空前高涨,教学水平和教学技能自然能够不断提高,如此必然会产生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促进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不断提高。
2数学教师如何形成个性化教学风格
教学风格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长期探索与创新形成的。结合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做到如下几点。
2.1学习名师名家,博采众长
一些刚刚从学校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虽然有教学热情,但是缺乏起码的教学经验,仅凭自己摸索教学规律从而掌握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技巧并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这是很缓慢且困难的事情,而学习他人的成功经验,则是一个最简捷有效的办法。学习的对象可以是身边的优秀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学习本学科的外校名师。不仅学习他们的备课方式、课堂组织形式以及重难点处理的技巧,还要学习他们的举止、眼神、语调等教态,通过分析综合,发现每一位教师教学风格独特与精华之处,有机融合,为我所用,融入自己的教学中,为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打下基础。
2.2立足于自身实际,独立探索,不断形成并完善自己的教学风格
一些教师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通过对自己教学的总结反思,并且对他人经验不断整合,基本上能摆脱单纯模仿的束缚,初步形成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模式。在此后的教学中应该结合数学的学科特点和培养目标,在如下几方面完善自己的风格。
1)创造性地处理教材。
教材是授课的蓝本,是根据教学目标综合考虑知识逻辑顺序和学生认知规律以及心理发展规律编写而成的。编写者的出发点是整个学生群体的发展规律,没有考虑到学生个体认识和心理发展上的差异,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在熟悉课本与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处理教材。如在线性代数教学中,笔者在学习了矩阵一章中的行阶梯型矩阵以后,把教学内容直接调整到线性方程组一章,学以致用,利用行阶梯型矩阵的化简方法以及矩阵的秩来解线性方程组,判断线性方程组解的情况。这样做不但节约了学时,而且及时将知识进行运用,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真正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由于教材编写周期比较长,很难做到及时更新,一些新的内容及方法不能及时编到教材里。这就要求教师随时关注学科发展的新动向,了解前沿知识,并把这些知识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及时给学生予以补充,以对教材中某些滞后的方法和内容进行弥补,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能力。
2)灵活选择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师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手段,通过对名师的模仿和自己的摸索,初步形成自己习惯和擅长的教学方法。而高等数学内容丰富,涵盖代数、几何、概率多个科目,并且面向不同专业的学生开设,因此用同一种教学方法来完成所有专业所有内容的教学是不可能的,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实际要求灵活选择教学方法。如在一些数学基础好,对数学要求低的专业,比如临床医学专业,采用自学辅导法;在偏重数学应用的专业,比如化工专业、放射专业,采用优秀学生轮流充当老师,教师指导点评的授课方法;在偏重数学理论的专业,比如信息专业、统计专业,采用启发式或讨论法进行教学。所有这些方法的选择都最大限度地鼓励学生参与教学,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经过长期的锤炼,最终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同时,为了弥补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笔者还将MATLAB、Mathematic、Excel等软件分别引入线性代数、立体几何、概率与数理统计相关内容教学中,丰富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3)教书育人,让情感贯穿教学始终。
教学风格是教师学识水平与教学艺术的完美统一。教学作为艺术,应充分运用情感,以情感人,没有感情的教学就没有教育的人性化,也不会有教师教学风格的个性化。首先要挖掘教材本身的情感因素,合理设计课堂教学,让学生尽量参与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享受探索知识的快乐,从而使学生愿意学数学,喜欢学数学。另一方面,把教书与育人结合起来,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作为教师,要关心热爱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及时了解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困惑与迷茫,在课堂教学中寻找合适的契机与学生进行交流,结合自己以及身边优秀同事的学习成才经历指导学生制订合理的人生规划,在学生的心里播下梦想的种子,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励志成才。一个给学生关爱和梦想的教师就是最有特色的教师,就是学生最喜欢和爱戴的教师,他的课堂一定是学生心驰神往的圣地。即便是学生毕业很久,他精彩的点拨、深情的鼓励、谆谆的教诲仍然在学生脑海里像星光一样闪烁,指引学生在人生道路上阔步前行。实践升华,常教常新经过上述两个阶段的教学实践活动,教师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教学进入比较稳定的个性化阶段,教学工作步入正轨。同时,教师也进入职业倦怠期,工作缺少新鲜感和激情。此阶段教师在教学上容易形成一种保守的惰性,固步自封,不再接受新的经验,教学风格也不再与时俱进,而是日趋老化。为防止这些现象出现,教师首先要有清醒的认识,认识到只有不断创新才能给学生最新的知识和思想,否则就只能天天卖旧货,不但学生不感兴趣,自己也会觉得索然无味。其次,要通过教研来提高自己的水平,一是要多观摩别人的教学,别人的长处要吸收,别人的不足恰恰是自己引以为戒的地方;二是提高理论水平,把自己在平时获得的实践经验和灵感甚至失误之处及时记录下来,结合教育教学理论整理归纳,形成教学论文,把自己的实践经验升华为理论,这些理论将会指导自己的教学风格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促进教学向更高水平迈进。
3结语
【关键词】个性化教学;个性化学习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要求学校办出自己的特色来,学校教育特色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学校具体学科教育的个性特色化。当然,高中语文教育也势必要有各自的个性与特色。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的语文教学却缺乏个性,特别体现在课堂教学上,缺乏个性的教学已不适应时代的需求,其弊端越来越明显。
师者,没有注重传道授业中的“道”和“业”,而是习惯用一种标准,一种答案向学生灌输,剥夺学生思考的时间,往往过分看中其统一的一面,忽视其丰富个性的另一面,这实际上可以说是对学生创造精神和创造力的一种扼杀,对有独到见解和敢于标新立异的学生,鼓励不足,压制有余;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更是处处压抑他们的好奇心,以便使他们专心学习。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的语文学习方式主要是接受性学习,而且是被动的接受性学习,课堂上,教师讲,学生听,学生的大脑只不过是储存知识的仓库,其结果学生不是越来越健康、活泼,而是越来越颓废、无生气、缺乏创造性,将学生培成了一批墨守成规、人云亦云、死气沉沉的缺乏独立个性的小羊羔。教无味、学又厌的恶性循环致使学生的自主意识无法唤起,学生的主体作用无法得到发挥,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我们所理解的"个性化教学"是教师针对每一个有差异的学生个体的学习需要,在充分尊重学生各自的知识体系和学习习惯的基础上,给予适时、有效的指导,从而构建起新的知识体系,使因材施教得以真正落实。这种个性化教学着眼于研究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在新的学习活动中的作用,以自主学习、主动参与为途径,使课堂教学从同步到异步,实现集体授课下的个别化教学的策略,既增加了教学上的互动效应,又根本上改变了以往以传授讲解为主的的教学方式,促进了学生认知结构不断地完善和扩展,最终培养了学生探究的意识和态度,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语文教师怎样开展个性化教学呢?
一、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 民主课堂要营造一个个性得以自由发展的宽松氛围。教师要把微笑带进课堂,要把激情带进课堂,甚至要把自己的健康个性带进课堂,抛弃师道尊严,走下讲台真正成为学生学习上的“良师益友”,营造宽松的环境。在组织纪律方面,对学生出现的不良言行举止不能大肆呵斥,只需用幽默的语言或暗示加以阻止就行,在学习方面,允许学生对教材知识进行个性化的理解,允许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不同的解题思路,不同的解答结果。对有独到见解的要大力表扬,对不完善的要加以补充,对那些不合常理的奇思异想要给以呵护。只有这样,学生才敢于在课堂上大声说话,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敢于向教师提出不同的想法。学生的个性才能得以表现,学生的创新火花才能迸发出来。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他感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优秀的表现和发展,说的就是如此。
二、设计独树一帜的个性化教学思路
思路要新颖,不同凡响,就要别出心裁,不拘一格地设计教学思路。首先要有超前意识,尽可能打破原先的课堂教学模式,赋予新意。不拘泥于教参,不受名人名言的束缚,用自己的个性去演绎作品的个性,更可以用自己的个性进行教学组织和课堂教学的再创作。其次,找准教学"突破口"。教师如何发展学生的个性是教学思路的"突破口"。个性的差异和个体发展都要求教师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创造性地促进"有个性的个人"的全面发展,使之形成优良的个性。教学的思路应该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说个性的话,说自由的话,讲真实的事,让课堂充满学生的个性活力。在教学《劝学》中的喻证法论证方式时,可以让学生自选一句,用例证法替代喻证法仿写,去证明学习的作用,这既可使学生更深入理解喻证法的效果,又可让学生立足于实践之中,体会学习的意义。个性化的教学思路,不是拘泥于一家之言、之行,而是在尊重教育规律上各展百家之长。简单地说,展示教师教学思路的个性,让学生自由地抒发,如实地描写学生自我个性。
三、塑造别具一格的个性化教学风格
教学的个性,体现在语文教学中,就是将独创性教学方法和与众不同的教学手段相融合,形成切合教师个性实际的教学风格,从而在教学上产生对学生个性教育的最大效果。首先,开放性语文课堂教学是独创性教学风格的具体体现,开放性教学,教师要促进师生双边交流,以及生生交流,让学生在多种思想和观点的碰撞下,触发思想火花,产生学习的最大兴趣。特级教师胡明道在课堂上就采取了拉家常式的教学,对学生七嘴八舌提出的问题用和风细雨的话语,随和亲近的举止与学生交流,从而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开放性语文教学要开拓语文教学空间,开展第二课堂的语文学习。教师要树立“得法于课内,增益于课外”的开放性教学观,多组织学生走出校门,走上社会,开展社会调查的实践活动,开拓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社会接触面和知识面
四、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即“ 合分结合”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 个性化教学 张扬个性 完善自我
个性化教学是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中心,以学生个别差异为基础,以学生良好个性的培养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自主探索问题,让每位学生找到表现自我的领域,达到某种完善的程度,从而促进学生素质提高的教学。实施个性化教学,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其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个性化教学要求教师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重视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并通过教学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对个人全面发展的追求;同时,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获取信息,实现知识、能力和人格的协同发展。下面笔者就思想政治教学中的个性化教学和政治教师自身的完善和发展作一点肤浅的探讨,借以抛砖引玉。
一、创设民主平等的教学环境,营造个性化教学的良好氛围。
教育家陶行知指出:“创造要有一个大前提,那就是民主的氛围。”民主平等的教学环境,是促进学生潜力、个性获得充分发展的客观条件。
(一)个性化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以适应每个学生个性和自主学习为出发点
这就要求我们政治教师改变“至高无上的权威”观念,以真诚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个性化教学的目的:让每一个学生都抬得起头来,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最优秀的自我。
(二)课堂教学是实施个性化教学的主渠道,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
个性化教学主张尊重学生的人格,充分信任学生,关注个体,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开放式的学习环境。因此政治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名词点击”、“相关链接”、“专家点评”、“探究”活动等教学资源,把学习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为学生的个性自主学习提供拓展、延伸的平台。
二、准确把握教师的角色,钻研个性化教学艺术
既然每个学生都是“待发掘的金子”,那我们教师的职责不再是“灌输”,而是激发他们的潜能,让每颗金子都闪光。这意味着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合作者、引导者和促进者。为此我们教师首先要把研究重点从教法转到学法上去,从学习目标的设计、学习活动的组织、学习策略的选择直至学习成果的评价,都要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自主学习创造机会和条件,使其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一)凸显与众不同的个性化教学艺术
与众不同的个性化政治教学艺术,要求“运其才智,相机诱导,体悟传神,发展个性”。个性化的政治教学必须要有轻松幽默的一面。善于捕捉学生生活中感受和关切的东西,充分利用新课程中数字、图表、图片和漫画、体验性目标的设定等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在联想、体验之中融入学生个性的理解,从而创造“其乐融融”的课堂气氛。
(二)展示别具一格的个性化教学风格
教学的个性,体现在政治教学中,就是将独创性教学方法和与众不同的教学手段相融合,形成切合教师个性实际的教学风格,从而在教学上产生对学生个性教育的最大效果。
(三)体现技高一筹的个性化教学品位
教学起点高,手法新,品位高,是个性化政治教学艺术的体现。高品位的个性教学艺术能结合思想政治教材自身的多层次性,问题的多样化,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思路去思考和理解,去参与讨论和辩论,在充分表达自己的独到见解的基础上,明是非,分主次,求同异,达到培养个性,发展创新能力的目的。
三、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索个性化的教学结构
传统的课堂教学把一个个鲜活迥异的学生统统嵌入差异不大的“模子”进行培养,压抑了学生个性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政治新课改的理念催生了政治课堂教学的个性化。政治教师要创造不同凡响的个性化教学,就要别出心裁,设计独树一帜的个性化教学思路,该结构从创设情境入手,激发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现问题,师生共同确定研究的重点方向,然后通过学生独立的探索以及学生间的相互协作,找寻到新问题的答案,最后让学生运用探索到的规律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四、实施个性化评价体系,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随着“个性化”政治教学的出现,应建立起相应的个性化评价机制。
对教师来说,改听课为评课,评估质量从终极评价转变为过程评价,充分评价其教学个性特色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师自我改变、自我完善的欲望与热情。
对学生来说,可以实行学生自身、同学、政治教师三位一体的评价制度,这样能对学生比较全面地作出中肯的评价。评价可以从平时政治练习分析、学习质量形成性分析、学习质量终结性分析、课情分析等四方面目标的达成情况来反馈实行评价方式的多面化。实施课堂评价、纸笔评价、分层评价、展示性评价等多方式的结合,才能准确地给学生做出具有个性的评价。
政治教学中要表现为个性的地方很多,当务之急是要提高政治教师自身的素质,促进自身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才能真正适应个性化教学的要求,促进高中政治教学事业的发展。
总之,高中政治教师的个性化教学像一把钥匙,启开封闭学生个性发展的大门;高中政治教师先进的理念,创新的精神,渊博的知识,独到的见解,灵活的教法,幽默的谈吐,不俗的气质,为高中政治个性化教学这项“伟大而崇高的创造性的工作”奠定了必备的基础,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学效益最大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赵季生:《浅议政治个性化教学中教师的自我完善》。
[2]刘文霞:《个性教育论》,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 个性化阅读 引导作用 阅读兴趣
一、努力为幼儿创造良好的个性化阅读氛围。
为了进一步提高幼儿的阅读的自主性、体验性和创造性,构建阅读经验,发展具有个人特点的语言和非言学习方式,教师要为幼儿们提供和创造良好的个性化阅读氛围。由于幼儿不具备单纯的文字阅读能力,所以教师要借着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色彩鲜艳的图画来吸引幼儿的阅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个性特点有效地投放与阅读有关的材料和创设适宜的环境来激发幼儿对阅读兴趣。但是要遵循以下原则:可观察性、趣味性、联动性、层次性。幼儿在良好的个性化阅读氛围中,会有“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感觉,于是才能积极的思考,去把握、分析阅读的内容,使阅读成为个人化的行为,只有主动、自由地个性化阅读,才能在其中形成幼儿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
二、对幼儿进行个性化阅读的正确引导
(一)引导幼儿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幼儿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对善、恶、美、丑的概念模糊不清,他们在进行阅读活动时,只是评自己的主观想法认为某个人,某件事物是对的还是错的,由于对审美经验的缺乏,幼儿在个性化阅读中不免会有一些不正确的理解,甚至是荒谬的地方,对于幼儿的这些体验,作为教师要多一些尊重、多一些交流,要给幼儿向你敞开心扉说想法的空间,加强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交流,从中了解幼儿的理解方式、水平,并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建议,发挥教师对幼儿的引导作用,引导幼儿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也是对幼儿、对家长和社会负责任。
(二)引导幼儿勇于创新的意识。
个性化阅读是一种拥有批判意识的阅读观,幼儿在阅读活动中要有自己所创新,有独到的体验,必须学会批判地接受、学习。一个幼儿只有敢于批判,会批判,才能显示出他的个性,敢于向教师提出问题的质疑,教师在阅读教学活动中,要时刻注意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引导幼儿勇于质疑,不迷信阅读,展开讨论,多从不同的角度来解释,这样幼儿的个性化阅读才有质的提高。
(三)引导幼儿使用恰当的语言进行交流。
个性化阅读还渗透在幼儿活动的各个环节。幼儿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语言发展,包括了对多样化语言的适应力、理解力和动用力,幼儿从接触各式各样的语言中发展具有交往价值的语言能力。幼儿园教师在引导幼儿阅读的时候要尽量创造一些语言交流的环景,让幼儿自主的进行恰当的语言对话与交流。
(四)引导幼儿个性化阅读的正确价值观。
幼儿园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多向互动,动态生成的过程,幼儿读出自己的见解和想法,正是个性化阅读教学所追求的。因此,我们更要关注幼儿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尊重并正确对待幼儿的“阅读初感”,紧紧扣住幼儿对文本的初步“反应”,即文本对话中的“亮点”“质疑点”“争论点”乃至于“错误点”等展开讨论,向着文本更深处的内容展开对话,从而创造出更独特、更深厚、更丰富对话成果。当孩子的自由感悟过于散乱,或者与课文的价值取向发生矛盾,出现了原则性的错误时,教师要及时评价、引导,防止孩子的个性化阅读误入歧途。
三、针对不同的个体采取不同的指导
个性化阅读的核心在于尊重每一个幼儿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尊重他(她)与文本相遇时原初的、独特的体验与见解。但是每个幼儿对阅读都有不同的反映,因此幼儿园教师在引导幼儿进行个性化阅读时要根据幼儿不同的个性特征采取不同的指导策略,使幼儿在动手、动口、动脑的过程中发展阅读能力、交往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真正成为阅读活动的主人。一般而言,针对不同个体采用不同指导策略包括以下几点:目标导向策略、适时介入策略设疑等待策略、因势利导策略。
四、加强与家长的沟通,重视家庭教育资源
家长是幼儿园教师的重要合作伙伴,家园配合,使幼儿在园中获得的学习经验能够在家庭中得到延续巩固和发展。个性化阅读作为幼儿园的一项重要教育活动,理应得到幼儿家长的理解、支持与配合,方能取得明显成效。教师要经常与幼儿家长沟通,向他们宣传个性化阅读先进的教育理念,提高家长育儿的水平;要定期召开家长会或开展家访,指导家长为幼儿选购适合他们阅读的图书资料,为幼儿创造温馨的个性化阅读家庭环境。个性化阅读教学只有真正赢得了家长的理解、支持、配合,才会充满生机与活力,才能让幼儿在个性化阅读中所学的知识产生作用。
总之,在幼儿园集体教学中的个性化阅读,教师的正确引导能极大地激发了幼儿的阅读兴趣,促进了幼儿主动建构语言的能力和习惯,陶冶了幼儿良好的性情品格。同时,个性化阅读作为新时期幼儿教育的一个崭新课题,我坚信,只要我们本着为幼儿终身发展高度负责的精神,去认真研究、大胆探索,就一定能为幼儿的健康、和谐成长开辟广阔的天地,师幼良好互动关系的建立也促进了教师人文素养的提高和教育教学机智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林润生.个性化阅读的有效指导[J].小学语文教学,2005,(10).
[2]邱凤莲.阅读从倾听开始[J].小学语文教师,2006,(2).
一、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识字内容的个性化选择
学生知识水平和兴趣爱好不同,对识字内容的需求也不同。教师应充分认识这一点,创设自由宽松的课堂时空,启发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识字。第斯多惠说过:“知识是不应该传授给学生的,而应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独立地掌握它们。”但是多年来,识字教学大都采用齐步走的方法进行教学,很少考虑不同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去启发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怎样才能做到使学生对枯燥的汉字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增强自我识字的能力呢?教师要大胆尝试,让学生针对生字特点根据自己的已有知识,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学习,更要鼓励他们选择有一定难度的内容挑战自己或同学。每节课都能如此进行训练,学生将受益无穷。
如教学《充气雨衣》一课,学生甲普通话特别标准,他选择了“充”“泳”“囊”“棒”4个后鼻音生字,捧起书本,很神气地带领全班同学读一遍。教师夸奖他:你读得真准,谢谢你这位小老师!学生乙选择了“充”“暑”“粘”“差”4个翘舌音生字,说在自学时有意多读几遍读准了字音,因为他原来一直读不准翘舌音。教师也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学生在自主识字中感受成功的乐趣。学生丙生性胆小、自信不足,学习成绩一般。他犹豫地站起来选择了“联”“剪”两个三拼音节生字,两个前鼻音的字被读成“两”“奖”,他说每次碰到都读不好,需要帮助。在同学和教师的帮助下,他读准了“联”“剪”后心满意足地坐下。教师表扬他能认真自学、大胆发言和谦虚请教,使其增强了自主识字的信心。其他的同学也分别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识记。无论学生怎么选择,只要他能说出选择的理由,教师都要给予肯定;对于理由不充分甚至有些幼稚的,教师则加以引导点拨。这样的做法,极大地满足了学生自主识字的愿望,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学生从自身实际出发有个性地学习。久而久之,学生就易于养成预习生字的习惯,形成自主识字的意识。另外,学生通过汇报各自的成果,互相分析点评,再加上教师的引领,个性化识字成果得以共享,也就达到了全面识字的目的。
二、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识字方法的个性化运用
识字教学的目的不是简单地让学生识字,而是让学生在识字的过程中掌握一定的识字方法,这是识字教学的重中之重。个性化识字教学也要从“学”出发,发展智力;以“法”入手,培养能力。在教学中,笔者经常引导学生: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你还有更好的记忆方法吗?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发挥其潜在的创造力。这是实践自主识字的第二步。实践证明,在这样的学习气氛中,学生会自己选择不同的方法来记住字形,教师的引导则是体现为恰到好处的点拨。对于低年级学生,识字方法的个性化运用应多与游戏结合起来,让学生自主选择“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说一说、画一画、猜一猜、演一演”等游戏性的方法识字,使学生真正动起来,让学生在玩中学,在玩中思,在玩中创新。因为小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短,无意注意占优势。要想在整个活动中保持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就不能只以单一形式进行,要及时变换教学形式,不断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如“冶”字特别容易与“治”字混淆。在汇报怎么识记这个字时,有的学生用“加一加”的方法,即熟字加偏旁:“台――冶”;有的学生用“换一换”的方法,即熟字换偏旁:“治――冶,抬――冶”;有的学生用“说一说”的方法,编说顺口溜:“讲台左边两滴水”,形象直观,便于记忆。一位学生为了记住“冶”字,课前与爸爸一起上网查资料并制作了PPT。他一边放映一边解说:大家看,这就是“冶”字,它有2700多岁了。找一找,两点水在哪里?这是表示两块冰块。我们的老祖先认为“冶”是用火加热使金属融化,就像冰遇到热融化一样,所以就用两块冰块来表示,后来经过不断的演变,变成了现在这样的“冶”字。他“演一演”的好方法极大调动了同学们的情绪。笔者相机引导:咱们老祖先有智慧,每一个汉字都是有生命的,都有它的历史。我们要学好、用好祖国的文字。
教学中,笔者设计了“识字之星”,对于学生在识字学习中的出色表现、点滴进步尤其是自主选择运用了好的识字方法,都及时给予奖励。“识字之星”每周总结一次,获得星星多者,授予“识字小明星”称号。这一评价方式更加调动了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在激励中不断提高。
三、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识字成果的个性化体现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喜的是,随着个性化识字教学实验的持续开展,学生的问题意识明显增强。在预习时,学生会独立思考:这一课的生字可以怎样归类,分别用什么方法识记?每逢难学的生字,学生会自我追问:以前有没有学过这个字的同音字或形近字,怎么区分它们?我用什么方法容易记住它?在不断追问、思考的过程中,好、中、差各层次学生的个性化识字能力都得到锻炼和提高,达到“富者更优、中者致富、贫者温饱”的态势。比如:一位喜欢用猜谜法识字的学生,把自己编的谜语收集起来,装订成一本《猜谜识字集》在班上传阅。一位原来学习态度一般的学生,利用帮父母看杂货店的机会,从各种商品包装袋上识字。学习态度变积极了,成绩也提高了。一位由祖父母照顾生活的学生,拼读能力较差,又得不到家长帮助。现在每当有生字预习作业,他总是第二天早早到班上请教同学或老师。拼读大为进步,识字量自然增加,对识字有了自信。
关键词:体育教学;中学生;个性化教育
1、个性化教育的含义
个性化教育是指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挖掘学生的个体潜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的教育。个性化教学最关键的就是师生之间的互动以及学生与教学资源之间的互动。其中“个性发展中的几个特性”,不是狭义上的心理层面的个性品质,而是指学生个体的综合素质,其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差异性
人的生长发育和生命过程有不同的阶段性,各年龄阶段个体的生理特征也不相同。同时每个个体的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家庭等因素在每个阶段也有差异性。因此,针对不同的个体我们教师在进行体育锻炼活动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和差异性。最大限度地促进每一位学生个体素质的发展,实施个别化教学是个性化教育的基本措施。
1.2独特性
独特性是个性化教育的必然产物。学生的个体差异,既是教育的前提,也是教育的结果。个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有性别、认知能力、性格类型、气质、身体素质的差异,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必须因材施教,在共性的基础上发展个性,同时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
1.3主体性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个性化教育的前提。其主要反映出人高度的主观能动性,集中体现为人的自主性、能力性、创造性。在人类活动中,人们总对原有的认识、操作、成果有所革新或突破。从而创造出丰富的物质产品与精神产品,同时也促进了个人的创造性发展,其表现的内容有创新意识、创造思维和动手能力等方面。承认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把学生真正当活动的主人,必须尊重学生,并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1.4创造性
学生创造性的体现是个体创造力的行为过程表现,它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运用已有知识。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特殊能力。心理学上,指出创造性活动中结合自身的创造性思维过程不仅表现在科学、艺术等领域,而且也会在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而每个人的创造力是可测量和后天针对性培养提高的。具体表现在:求异性、联想性、发展性、综合性、逆向性、独创性六个方面。
2、中学体育教学中个性化教育的具体实施措施
2.1激发运动兴趣,培育学生的探究学习和创新能力
实施个性化教育,就是使每个学生都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有的在这方面成功,有的在那方面成功。因此。体育教师应象对待自己孩子一样,以有序的课堂和创设积极的竞争情境给每一个学生获得显示自己运动能力的机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运动兴趣。并尝试将所学其他学科(如物理学、心理学)的知识运用到体育学习之中,并不断构建新的知识和技能,有意识地培养创新能力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2.2创设轻松的课堂教学环境,解放学生的个性
2.2.1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现代中学体育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多与学生进行民主、平等的交流,走进学生的心里世界,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为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条件。课堂上。教师要掌握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激发他们学习兴趣,主动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见解,给予学生质疑教师权威的权利。在遵守课堂常规的同时。我们教师不妨一试对课堂纪律实施”弹性”管理,张弛有度,多给学生自由展示及(分层)小组协作探究学习的空间,尝试采用诙谐幽默、轻松活跃的教学风格带动调节课堂气氛。针对像体育课这样的显性学科,我们也可以运用形式多样的专项体育游戏贯穿在中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运动积极性,让他们从”要他学”变”我要学”。教师还应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错误,多些理解和宽容,多用鼓励法,少些斥责。制定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帮助每个后进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2.2.2教学内容的合理性。教师在安排和组织教学时一定要考虑到中学生的年龄、性别、体质情况和接受能力。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采取相应的教法措施,会使整个教学过程生动活泼,节奏鲜明,效果显著,有利激发学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练习。学生在接受、学习一项教学内容时,掌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方法。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对待。理解、宽容、尊重每位学生。在一个班中,身体素质好、接受能力快的和一些身体素质较差的,应用分组、分层教学合理搭配,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譬如在初、高中都有的跳箱、单杠等技巧类难度项目教学中,体重较大的胖学生和弹跳力协调较差的学生,首先我们老师要做的是消除他们恐惧害怕的心理,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并通过降低首次达成的指标要求及相关辅助器材运用等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来帮助学生获得成功。
2.3建立开放性课堂教学体系,张扬中学生的个性
2.3.1交还学习的自。每一个学生都有自我发展的愿望和潜能。因此,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自主学练的条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学习能力选择练习内容、练习形式和练习方法,独立的进行体育锻炼。一旦学生拥有了学习自,学生就会主动树立学习的自我意识,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体验体育运动的快乐,交流学习的经验,进而养成独立学习的个性特征。
2.3.2拟订开放的教学目标。学生个体的性别、遗传、环境等诸多因素导致了学生的个性差异性。体育教师必须因材施教,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应该体现课程的层次性、阶段性和发展性,遵循体育教学活动中学生通过自身努力“跳一跳够得着”的原则,制定符合各类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体验学习成功,建立自尊、自信,在准确的自我定位中发挥每个人的个性特长,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2.3.3注重教学评价方法的多样性。现代教学评价要求越来越重视评价的教育功能,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方法、标准的多样化。其目的是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评价体系。新的体育课程标准中要求:从单一的注重学生成绩考核评价逐渐发展为自我评价、他人评价、学习过程评价、教学成绩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实践中,教师以学生发展为本积极地为学生创设参与的空间。通过组织学生学练过程中的自评、互评、小组评、集体评等,让他们对自己的学习过程主动反思与提高。往往这样可适应当今学生竞争好胜、自尊心强的心理特征。让每一位学生都有一个自我表现向上追求的原动力和提升空间。
【关 键 词】 角色定位;教师;个性化
个性化学习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学习者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选择学习的内容、方式、进度、时间和地点。个性化学习关键是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从愿意学、轻松学到互相学。古往今来,人们称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文明的培育者、人类灵魂的设计者。把教师比作春蚕、蜡烛、园丁、铺路石。这种种比喻概括出教师职业的伟大,也形象地揭示了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在个性化学习与发展的背景下,这种种比喻似乎已经不能恰如其分地说明教师所扮演的角色了,这是因为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表现为:由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信息的交流者;由教育关系的“独奏者”转变为“伴奏者”;由教育活动的领导者、控制者、权威者转变为导航者、沟通者、服务者等等。因此,在个性化学习背景下,教师要重新审视自己的角色定位,才能更好地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一、教师是导航者
教师只是引路人,学问全靠自用心。在个性化学习背景下,教师的职责倾向于“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他将越来越成为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教师只能从情感上感化,从方法上引导,运用自己工作魅力和人格魅力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通过言传身教引导他们实现自身的健康发展。教师的任务不能只是传授教科书上现成的知识,而应该指导学生懂得如何获取自己所需的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工具,帮助学生适应、学会使用计算机和网络,教会他们如何利用网络资源查询和检索知识,教会他们如何在众多的信息中选择知识、组织知识、整合知识,指导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完成知识的内化,帮助学生学会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信息海洋中自由、自主地航行。
二、教师是导游者
传统教学中,教师是知识传授者,教师以知识传授为宗旨,教育活动是教师对学生的单向“培养”活动,学生的情感、意志、兴趣和性格等方面很少受到教师的关注。真正的教育应该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浪花推动另一朵浪花,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师应当担当起学生灵魂的导游者,带领学生在学习的海洋中愉快遨游。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同一个教学内容,学生和教师在没有情感的交流过程中和在情感浓郁的交流过程中所体味到的知识是不同的,教学应成为学生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只有当一个人视学习为快乐活动时,他智慧的源泉才会自然涌出、流淌。在个性化教育与学习的背景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应该担当起灵魂“导游”的责任,让学生和教师在情感交融中更能感受到那种被摇动、被推动、被唤醒的感觉。
三、教师是伴奏者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口号。但是,现今我们所看到的课堂大多是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聚精会神地听,生怕漏掉一句话,教师注重的是如何把结论准确地给学生讲清楚,要求所有的学生倾听、记忆、再现,教师成为了课堂的主人、“独奏者”。个性化教育与学习背景下,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探究知识,促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教师要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把学生感到枯燥、无味、不感兴趣的教学内容放到现实情境中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教师在课堂上充当主持人的角色,把课堂教学的内容交给学生,把主动权交给学生,使课堂上出现的不是“教”而是“个性化学”的场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要坚持时时处处把“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当作自己一切行为的准则,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努力扮演好教育关系中的“伴奏者”的角色。
四、教师是交流者、探究者
教师能否扮演好教学过程中的知识、信息的交流者和探究者的角色,对于个性化学习与发展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尤为重要。教师要走下讲台,与学生一起探究,一起交流,合作学习,学生在教师勇于探究的精神鼓舞下,更加发奋学习,使课堂教学成为知识、信息的交流与合作学习的有效途径,为师生双方情感交融与共鸣创造条件。使学生在民主、合作、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快乐地学习,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五、教师是沟通者、合作者
学生运用计算机或多媒体进行个性化学习,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学习个性,在这种学习模式下,学生与计算机接触时间较长。因此,教师和家长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显得非常重要。教师和家长间的沟通与合作,能够使双方轻易地回顾、掌握并讨论学生的性格特点、生活规律、兴趣爱好、成长进步等表现状况,有利于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加强对学生的督促、检查、引导和管理。教师要主动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学生更要和教师、同学、其他人进行人际交往,来学会怎样与人合作这样的社会生存技能。
【参考文献】
[1] 侯晓阳. 新世纪课堂教学中教师角色的定位[J]. 新疆教育,2013(15).
一、目标自由,挖掘潜力
《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学美术课教学目标为: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差异,挖掘学生的个性差异,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既然是要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那么美术课的教学目标就必须是自由和开放的。美术课上教师要塑造开放的课堂氛围,给每个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自由空间,尽可能地挖掘每个学生身上的艺术潜力,绝不能以对某一幅画临摹的相似程度作为课堂教学的目标。在讲到二年级下册第十九课《我喜欢的鸟》时,笔者没有要求学生都去临摹课文中齐白石的《和平鸽》,而是让学生先描述自己在生活中熟悉的鸟,说出它们的颜色、大小、习性以及对人类的意义或者是其寄托的寓意。这一下就打开了学生的思路,他们纷纷踊跃发言。发言中包括布谷鸟、啄木鸟等,甚至还有的同学讲到了乌鸦。经过激烈的讨论和交流,这几种鸟的形象在学生心中变得非常的清晰。在接下来的自由绘画中,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的施展。有的学生画布谷鸟,嘴里衔着一颗麦穗,它在通知农民伯伯收获的季节到了;有的学生画啄木鸟,头上戴着一顶医生的帽子,还戴着听诊器,像模像样的在给一棵大树听诊,十分生动;还有的同学画了一只乌鸦,站在一棵干枯的树上悲鸣,树下是一具山羊的白骨,它在控诉沙漠化……笔者很欣慰,不管是喜迎收获,还是歌颂勤劳,抑或是控诉人类的乱砍滥伐,同学们已经学会用绘画表达他们内心的声音,而这正是小学生学习美术的终极目标。
二、方法多变,促进成长
教学目标决定了教学方法也绝不能简单统一,用共性的教学方法去指导个性的教学对象其结果必定是磨去这些学习对象的棱角,使其成为教学方法的奴隶。这在高度重视学生个性化的小学美术课堂上是绝对不可取的。美术课堂的个性化追求决定了其教学方法必须灵活多变,以不同的教学方法展开课堂教学实践,以适应和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要求,尽可能地促进他们的个性成长。除了上文中提到不限制绘画对象和绘画前对所画对象进行充分的交流和讨论外,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图片,对学生进行视觉刺激。如学年级下册第十六课《画夜景》时,就可以用多媒体播放多幅、多地的夜景照片,经过这样的感官刺激,能更好地激活每个学生心中最美的夜景。其次,还可以通过播放相关音乐,通过音乐的意境唤起学生的回忆或想象,使每个学生在未动手前就在脑海中形成自己独特的画面。如学习十八课《童年》时,可在课堂上播放罗大佑的《童年》这首歌,在这首歌的意境中,学生记忆中最深刻的画面就会不自觉地清晰起来。当然,还可以将学生带到大自然当中,与绘画的对象直接地接触,那样的感知更加丰富和真切。如在学习《认识身边的树》这一课时,带学生到大自然中实地写生,必将是最能锻炼学生独特观察力的教学方法。
三、评价灵活,激发个性
传统观念中评价一般都由教师完成,但小学美术课个性化特征对课堂评价提出了新的要求。它强烈要求打破教师的“一家之言”,要求评价要体现出不同年龄的人从不同角度获得的不同看法和认知,因为只有评价的主体才能体现出个性化,才能对个性化的作品提出客观公正的见解。这是适应小学美术课个性化要求的,课堂上主要表现在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的结合上。针对学生的作品,不管画的是一只鸟还是一棵树,教师的评价固然是中肯的,但教师单凭一个人的眼光想去发现几十个学生作品中不同的美,片面也是在所难免。如以学生的互评为补充,则能充分利用学生对美术作品的个性化认识和体验,从而获得不同的见解和角度。另外,在评价方式上,也要追求灵活化。针对学生的优点,既要做到及时的课堂上的口头表扬,又要在作业批改中使用鼓励性的语言;并要尽可能地将学生作品挂在教室的墙上,还要尽最大努力举办画展。以多种个性化的评价方式能满足不同学生对个性化的鼓励需求,激发其艺术个性的深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