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财务分析实训报告范文

财务分析实训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财务分析实训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财务分析实训报告

第1篇:财务分析实训报告范文

【关键词】课程改革;财务分析;电子商务

1.引言

电子商务专业是融多学科于一体的新型交叉学科,而通过财务分析,掌握企业实际运营状况,更好的制定管理与运营决策,是复合型电商务人才培养目标之一。《财务分析》是电子商务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根据该专业的专业特点和我校特色,该课程在教学的内容、方法、手段等等与传统的非会计专业如物流管理、酒店管理等专业有所不同。在此,笔者根据我校电子商务专业近几年来开设财务分析课程的实际情况,分享教学改革过程中的现状与问题,提出相关的建议。

2.课程的性质、地位与目标

(1)课程性质、地位。财务分析课属我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必修课。该课程是根据我校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反馈设置,大部分同学在几年内逐渐走上了基层或中层的管理岗位,面对企业的经营考核和绩效管理,作为基层或中层的管理人员,如何利用已有的财务数据分析发现问题,调整管理思路,创造更好的业绩是同学们迫切需要弥补的知识。(2)课程目标。根据该课程的设置初衷以及针对非会计专业同学的会计基础几乎为零的特点,该课程在目标设置中侧重了分析报表,包括构成,比率分析,工具的使用等。而将记账、建账、算账作为了解内容加入。

3.财务分析课程教学现状及问题

(1)教学现状。目前,我校电子商务专业必修的财会类课程根据课程的总体设置,只有《财务分析》课程,该课程面对的学生都是财会基础知识为零,学生没有基础的会计概念、也无筹资、投资、时间价值等一些基础的财务观念、更谈不上看懂企业的财务报表。(2)存在的主要问题。教材的问题:根据上面的课程设置初衷,目前出版的教材难于满足教学要求,如果仅仅选择《会计学原理》,对于仅仅使用会计信息的非会计专业同学来说显然不合适,如果选择《财务分析》,则基本的会计记账、会计科目设置等了解内容又缺乏,如果选择非财务人员财务知识读本系列,学生对会计、财务管理、报表分析的关系不清楚,财会知识主线不明确。教学内容设计问题: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课程的实施要求要考虑学生由低级到高级的认知规律,同时强调操作性与知识性的融合,内容的更新和改革要结合行业特色。师资问题:该课程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即需要教师有相关的财务实践经验,又要有旅游行业的背景知识,还要具备电子商务行业相关的知识经验。案例与实训问题:包括案例的选取、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分析的方法与策略、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的结合、案例的分析总结等。

4.财务分析课程改革探讨

(1)改革课程课时设置。目前,我校根据该课程的教学要求,增加了相应的课时量,该课程由以前的32学时增加到48学时,48学时中24学时是实训课,24学时的理论课。(2)改革课程教材与内容。目前,该课程无指定单一教材,教材通过参考《财务分析》、《非会计人员财务知识读本》、《旅游企业财务基础知识》等相关书籍,通过“读会计报表---了解会计凭证---了解会计账簿---学会报表分析-了解相关税务基础知识”这一知识流程,让非会计专业学生了解会计数据生产由来,然后分为财务报告的构成、阅读资产负债表、阅读利润表、阅读现金流量表、会计要素与规则、会计是如何记账的、评价企业财务状况、旅游企业营运资本、旅游企业成本费用、十个项目单元教学,主要讲解如何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通过网络工具的运用,学会快速计算相关比率,读懂比率背后隐藏的实际经营状况,同时了解企业记账、算账流程,有一定的税务基础知识。(3)结合行业特色,整合实训内容。在实训中,主要采用开放式案例教学,结合我校学生大多就业于旅游行业,在案例的选取上,重点以旅游相关行业涉及的上市公司为主,上市公司的数据透明、公开,方便学生从网络直接下载与获取。(4)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由于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入学时文理兼收,学生计算基础差别比较大,所以在教学与实训中,增加了相关网络计算工具的利用和已知数据官方权威的下载与采集渠道,方便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财务分析中。(5)考核方式的改革。本课程考核方式主要通过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相结合的方式,鉴于该课程平时小组讨论、发言、实训、自我学习与提问等频繁,所以平时成绩占40%,期末成绩通过小组对某上市公司的综合财务分析,提交相关的PPT报告,期末成绩占60%。

第2篇:财务分析实训报告范文

【关键词】四期三地;教学模式;改革;实施

目前企业财务部门缺少的是实用性职业技术人才,而现在的会计专业的毕业生虽然在总体上表现还不错,基本上能够胜任自己的本职工作,但是在具体工作中还是能够看出他们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如知识面不够宽,知识结构不尽合理,对整个会计工作的认识还略嫌不足;对会计核算及相关技能的掌握比较呆板,尤其是分析、判断能力明显不足;考虑问题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在工作中与人沟通、协调能力不足。另外,像文字书写、写作等基础素质也明显欠缺。这些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目前在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和教学模式上存在一些问题。如何创新的会计专业教学模式成为我们会计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对此我们首次提出适合我校会计专业教学与实践的“四期三地”会计教学模式,在感知、认知、参与、介入、实习五阶段,教师对学生全程跟踪指导,把构建会计专业教学模式创新的研究作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的有机结合,并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能更好的适应企业的实践工作。

一、目前高职会计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对会计专业毕业生要求亦越高,我们现在的会计教学能基本满足学生和企业的需要,但从长远来看,存在以下问题,需要改进教学模式:

1、重传授知识和吸收知识,轻知识技能应用的教学

目前会计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还是基本上采用教师写板书或者ppt演示,学生记或者教师讲、学生听讲或者记笔记的模式。尽管传授了理论知识,但忽视了教会学生如何识别、运用、创新这些知识。这种模式着重于传授知识和吸收知识,而忽视知识的应用的教学方法,是不能锻炼学生的职业判断和决策能力的,难以激发学生思维的活跃性,也难以培养出开拓创新型人才。

2、重课堂实训,轻课外感知与认知实训

从目前会计专业实训教学的改革情况来看,大多数的改革还是集中在课堂实践教学的环节。会计专业的课堂实践教学主要结合专业课的理论内容,对会计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会计业务的处理进行理论转换,加强学生对实际会计工作的认识。但学生作为被动接受,欠缺自我思考的时间,在教师引导下只能完成基本层次的理解,没有形成系统认识,更无从理解会计循环中的勾稽关系,因此一旦脱离教师的指导,独立完成任务就无从下手。而加强课外感知与认知实训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弥补课堂实训的不足。

3、重课程考试,轻能力考核

从各项教学改革的实施者看,由于改革是从教师主体出发,而教师是具体课程的承担者,也是学生考核的执行者,因此对学生学习质量的评价往往集中于某一门课程的考核,虽然从各门精品课程和网络课程的建设上来看,各课程的考核标准都加入了实践环节的要求,但一门课程的实训内容往往还是有侧重的,不可能涵盖会计工作的所有技能。而由于会计技能属于知识型技能,一个学生能否独立完成会计工作,应该从各种能力的综合表现进行判断,而不单单是课程考核。

4、重教师主体,轻学生主体

不管是现在网络课程还是精品课程的建设,不管是采用任务驱动教学还是情景式教学,不管是角色扮演还是案例分析,目前会计教学改革的重点仍然落脚于教师主体,学生仍然是被动接受者,很少参与教学改革。而学生作为教学对象,作为教学目标的贯彻者,应该是教学和过程中的主体,只有教学主体积极参与改革,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真正使教学改革落到实处,实现教学目标。

二、“四期三地”会计教学模式改革内容和实施方案

1、具体改革内容

建立“四期三地”会计教学模式,系统的规划会计专业教学与实践,以提高会计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素养和后续发展能力。“四期”指新生录取进校期;第一学期、第二学期假期;第三学期假期;第四学期假期。“三地”指教室、实训基地、分次实习单位。

(1)新生录取进校期:感知:要求学生现场观察附近或熟悉的一家企业单位会计工作,完成企业会计观察表。

(2)第一学期、第二学期假期:认知:要求学生初步参与一家企业单位会计工作,完成实训报告1——企业会计认知实训报告。

(3)第三学期假期:参与:要求学生参与一家企业单位会计工作,完成实训报告2——企业会计参与实训报告。

(4)第四学期假期:介入:要求学生初步介入一家企业单位会计工作,完成实训报告3——企业会计介入实训报告。

(5)教室:主要解决会计各专业课程的会计基本理论、会计基本技能的培养

(6)实训基地:主要解决处理学生一般会计核算与电算化、纳税申报、综合会计业务、财务分析等会计技能培养。

(7)分次实习单位:主要解决学生熟悉会计环境、人际交往、规范操作、沟通能力等问题

(8)实训报告的填制是指导学生逐步了解会计工作要点和文字表达能力

2、实施方案

(1)入校后通过在教室和实训基地进行的专业教育和入门课程—会计基础,使学生对会计专业和职业有初步感受。

(2)在入校一个月内利用课余时间或假期观察自己熟悉的企业的会计部门的工作状况(注意与单位工作人员的沟通),每位同学完成由专业教师设计的观察表,寻找观察单位有困难的学生由会计专业安排观察校外实训基地的企业。

(3)完成第一期感知企业会计后,上交实训表给会计基础教师,由任课教师结合会计基础的授课完成成果汇报、讨论和点评,并完成第一期考核。

(4)在进行第二期认知企业会计之前,由会计基础、企业财务会计、出纳实务的任课教师在教室完成的课程教学,并通过实训基地完成会计核算技能、出纳实务与技能的培养。

(5)第一学期、第二学期假期前分别由会计基础和企业财务会计(一)的任课教师布置第二期的认知企业会计,每位同学到熟悉的企业中进行为期2-4周的认知实习,了解会计机构的运作,熟悉会计核算的流程,并能充分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协助企业完成基本会计业务(注意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认知实习结束后完成认知实训报告,回校后分别交给企业财务会计(一)和企业财务会计(二)的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结合企业财务会计的授课完成第二期实习成果汇报、讨论和点评,并完成第二期考核

(6)学生继续在教室完成企业财务会计(二)、财务管理、会计信息化、成本会计的学习,并通过多种手段在实训基地完成财务分析技能、电算化核算技能、成本计算与分析技能的培养与提升。

(7)第三期的会计参与实习由企业财务会计(二)教师布置,要求学生尽量选择工厂完成第三期实习,参与实习要求学生具体参与企业的会计核算和成本计算,并能参与企业的成本分析与财务分析(注意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参与实习结束后完成参与实训报告,回校后交给税务会计的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结合税务会计的授课完成第三期实习成果汇报、讨论和点评,并完成第三期考核。

(8)学生继续在教室学习税务会计、会计准则应用、统计实务等课程,并在实训基地完成纳税申报技能、财务分析技能等各项会计技能培养与提高。

(9)第四期的企业介入实习有税务会计教室布置,要求学生到已实习过的企业,因已实习过几次,对原企业业务较熟悉,尽量能完全介入企业的会计业务,完成企业的会计核算、成本分析、财务分析和纳税申报(注意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介入实习结束后完成介入实训报告,回校后交给审计的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结合审计的授课完成第四期实习成果汇报、讨论和点评,并完成第四期考核。

(10)通过教室、实训基地和分次实习单位的四期实习后,学生已初步具备会计综合技能,再通过第五学期的课程巩固、完成会计综合实训,提升会计技能,最后以良好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迎接毕业实习和就业。

参考文献:

[1]夏淑珍.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探[Z].林区教学,2011,4.

[2]张凯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财会通讯,2011,12.

[3]李丽,刘峰.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研究[J].教育财会研究,2011,10.

第3篇:财务分析实训报告范文

一、财务管理课程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实训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财务管理根据相应的理论基础,在实践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研究方法与工具,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系统知识架构,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这种特点决定了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不能实行单一方式,要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培养系统的财务管理理念,又能通过实训教学来掌握知识的应用。但由于财务管理知识内容较多,并且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和教学条件的限制,大多数院校还普遍沿袭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教师习惯于用注入式、满堂灌的方式讲授理论知识,而忽视了实训教学。即使有实训教学,但大部分教师还是沿用了传统的实训教学模式,主要是采用做课后习题、分析相关案例等方式,这些实训虽然满足了一部分实训教学的要求,但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基本上还是就题论题,以理论知识的学习为主要目的,学生实际上并没有得到感性上的认识,这种实训效果显然不高。

(二)实训教学与实践脱节由于实训教学在财务管理课程中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纵然补充了一些有限的实训课程,但传统的实训方法主要强调认知的培养,较少涉及知识的应用,因而还不能称之为实践。并且,财务管理业务在实际工作中要相对复杂得多,其影响因素众多,不可能完全具有理论知识中的假设前提,其业务处理也相对困难,因而造成许多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实践操作能力不一致。要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对财务管理理论知识的感性和理性认识,离不开财务管理实践检验,而这又需要一定的实践平台。但目前高校不可能都具有这样的资源,即便有一定的实习基地提供实践条件,指导教师可能也缺乏实践经验,实习基地的工作人员在理论知识上也无法满足教学要求,这种情形使学生不能真正理解财务管理知识。

(三)实训教学中没有体现与其他课程的联系财务管理工作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财经法规制度,按照财务管理的原则,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与其他的管理职能一样,财务管理和企业其他的职能管理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有时甚至还存在着一些交叉,因此在实务管理工作中,虽然存在着业务上的分工,但财务管理必不可少地要与其他管理工作相结合。这种特点决定了财务管理在实训教学过程中必须要与其他课程联系起来,这样才能较为深刻地理解财务管理知识的内涵,将一些独立的知识要点串联在一起。但目前大部分的实训教学都是局限于本课程知识内容,财务管理也不例外,无论是通过做习题、分析案例,或采用其他传统方式的实训,大多数是以考察财务管理的认知为主要目的,很少涉及到其他的知识,这种实训模式不能加深学生对财务管理的认识,也不可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学生缺乏实训的积极性我国高等教育历来重视知识的传授,始终强调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注重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数量,而忽视了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虽然高校在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中引进了一些新的实训方式,但基本上还是以做习题、或以分析案例为主,而这些方式都是以财务管理的研究方法为工具,强调的是过程的运算、结论的推理,主要还是以掌握和补充理论知识为主要目的,因此是以教师作为主导,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只能被动地按照实训要求进行知识的学习。这种实训方式使学生的知识视野局限于财务管理之中,无法全面启发学生的思维,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更难培养出具有发展潜力的综合型财务管理人才。

二、ERP环境中的财务管理

(一)ERP沙盘介绍ERP即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ERP沙盘通过借助沙盘道具,基本再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具有形象性的特点,受训者更易形成感性上的认知。具体操作是将学生分成6~8个组,分别代表同一行业存在竞争关系的不同企业;每个组5~6人,分别承担企业管理层某一角色的任务,这些角色包括CEO、CFO、COO、CSO等。整个过程一般模拟企业经营8个会计年度左右,每年末用会计报表体现、分析经营结果;然后继续经营下一年。该沙盘操作的内容包括企业的生产运营管理、采购与仓储管理、财务管理、融资及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涉及到企业全部经营过程,并以企业业务流程为线索,将各个相关部门、各个职能岗位有机地连接在一起,通过全面性、系统性的经济业务模拟商业实战,使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企业环境中,深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二)ERP沙盘中财务管理鉴于财务活动是对企业经营活动和状况的反映,因此成为了企业管理活动的核心,ERP沙盘根据此特点,将财务活动作为沙盘的活动核心。ERP沙盘涉及到财务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资本的融通,ERP沙盘设计有四种融资方式,分别是银行短期贷款、银行长期贷款、民间融资和股东投资,在对学生进行实训时,可通过这几种方式筹集资金。(2)运营资本管理,ERP沙盘将现金流的重要性体现在沙盘之中,主要涉及到应收账款管理、应付账款管理等信用决策,以及由企业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管理。(3)企业的投资活动,资产的购置也是ERP沙盘的重要活动内容,主要表现为企业在固定资产上的建设。(4)企业经营活动涉及到的现金流变动,ERP沙盘还包括企业在生产运作中的资金活动,企业在增强赢利能力方面的活动,如市场开发、品牌建设、产品开发等。可见,在ERP沙盘仿真企业的实战过程中,包涵了财务实务中的基本知识。因而,将ERP沙盘引人财务实务模拟实训课程,可以有效解决当前该课程的实训问题。

三、财务管理实训课程的主要内容

(一)资本融通的沙盘实训融资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活动,是企业通过支付一定的资金成本,从资本市场中获取资金,以支持企业经营活动的过程。在财务实务活动中,主要是利用银行贷款、股市、发行债券等方式筹集资金,而这几种方式所需要付出的资金成本是不一样,企业在进行融资抉择时,需要根据资金的用途和企业自身的资金状况进行判断。ERP沙盘通过构造几种资本渠道,让模拟企业在沙盘实训中根据自身经营状况进行融资,这几种渠道分别是银行短期贷款、银行长期贷款、民间融资、股东追加投资等。由于受经营、履约、时间等风险的影响,这几种融资渠道的资金成本是不同的,导致每种融资方式具有不同的特点,其中包括融资时间、返款时期、资金成本等。学生进行财务管理实训时,可以借

助ERP沙盘,通过模拟企业筹集资金活动,使学生掌握不同融资渠道的资金成本计算、资本的应用等知识,特别是可以让学生掌握如何进行合适的资本融资决策,保持合适的资本结构,增强企业价值。

(二)运营资本管理的沙盘实训从某种程度上讲,企业的盈利能力主要取决于资本的运营管理能力,具体表现为现金流的周转,一般情况下,当资金的周转率越高时,则代表该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要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就要提高包括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等的流动能力,尽量制定科学的信用管理政策,加速应收账款的回收,并可利用一些信用条件,适当延迟应付账款的支付,使企业的现金维持在一个适当的水平;另外,还要加强存货的管理,要通过财务控制,使企业的原材料、产成品保持在一个适度的空间。在ERP沙盘环境中,资本运营管理也模拟了真实环境中的财务活动,主要包括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管理以及存货管理。在模拟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大部分销售收入都要通过一定的信用期间才能收回,而企业在购买原材料时,也可以通过大批量或集中采购等方式利用信用,因而实训人员在操作过程中要进行科学的信用决策;此外,模拟企业还要加强存货管理,特别是原材料采购管理,以维持合理的现金流。因此,通过ERP沙盘的这些操作,可以让学生形象地理解资本的运营管理。

(三)资本投资管理的沙盘实训资本投资决策是指企业关于制定投资计划、设定投资目标和目标优先次序,用一定的标准选择长期资产的决策过程,以实现将来获得更多现金流入,通过资本投资可以使企业在未来实现竞争力的提升,提高企业现金流。资本投资主要是指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也可能是在经营管理质量、品牌建设等方面的提升,这些投资需要企业在前期投入一定规模的资金,以对现有经营状况进行更新或改善,或增加一些新的经营能力;而投资收益主要是指未来创造更大的现金流,如销售收入的增加,也可能是降低了企业的运作成本。因此,企业的投资决策主要是通过将投资所产生的投入与收益或成本节约进行对比,并在考虑到资本内部收益率的基础上进行决策。ERP沙盘的资本投资管理主要体现在固定资产的建设,包括厂房、生产线等,还包括模拟企业的市场开拓、品牌建设、产品研发等。在实训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一定的资本预算技术对资本投资进行决策,决定模拟企业制定何种投资计划、计划的投资额度、计划的顺序、投资时间等内容。通过沙盘实训,能够将企业的投资管理过程形象地体现出来,加强学生对资本投资的理解。

(四)财务分析的沙盘实训财务分析是以财务报告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为依据,采用一系列专门的分析技术和方法,反映经济组织的经营活动与现状,对其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增长能力状况等进行分析与评价,为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经营者及其他关心企业的组织或个人提供信息。帮助相关者了解企业过去、评价企业现状、预测企业未来,以便做出正确的决策。与ERP沙盘配套的还有一套软件,该软件能够与沙盘同步,将模拟企业的操作过程在电脑中形象地展现出来,使操作者能够同时从沙盘上和电脑中查看经营过程。不仅如此,ERP的教学软件还具有财务分析能力,可以在会计年度末自动地生成会计报表,并对相关的财务指标进行分析与评价。ERP沙盘常见的财务分析内容主要包括:变现能力、存货周转、负债率、盈利能力、流动性分析、获取现金的能力分析、杜邦分析等。需要指出的是,ERP沙盘不仅拥有大部分财务分析能力,而且还通过形象的图表对各种指标进行判断,使学生能够直观地判断模拟企业的经营活动状况。

四、财务管理实训课程的注意事项

(一)财务管理教学与ERP沙盘实训同步进行通过ERP沙盘实训,可以有效地解决财务管理教学中实践教学资源的不足,而且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可以在模拟的环境中学习财务管理知识。由于大部分学校的财务管理与ERP是属于不同的课程,二者在课时与教学进度安排上都不一致,为了提高财务管理的教学质量水平,增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需要将财务管理教学与ERP沙盘实训同步进行,以财务管理教学为纲,以ERP沙盘实训为辅。当涉及到重要的财务管理知识,并且在ERP沙盘实训中有相关活动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时,教师则可以在财务管理教学的同时,辅以ERP沙盘实训,使学生通过ERP沙盘形象地理解相关知识要点。

第4篇:财务分析实训报告范文

    现在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基本按照教材进行,以讲教为主,教师不愿也没有动力去尝试使用其他方法,只要完成每期授课任务而没有教学事故就可以了,但这远远不能满足高职教育的要求和目的。所以,根据现在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要,更多要通过学生的体验、探究来完成。我们要考虑分岗位群灵活应用多种方法来提升学生的技能,比如出纳岗位的教学,可以先由学生小组讨论对出纳岗位的认知,用角色扮演法演练出纳工作的流程,最后由教师来总结担任出纳工作应具备哪些素质,应掌握哪些财经法规及工作流程。

    二、整合相关课程,提高实习实训效果

    比如,对于会计电算化这门课程,课程安排的实训比例确实不少,基本是1:1甚至是1:2,但如果在第五期开设会计综合模拟实训时再集中安排两周的实训时间,将这两门课程进行有机整合,学生通过手工做账的循环练习,再用同样的资料由软件完成,学生可以对比其结果的正确性,也可体现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的优越性,学生对会计职能的理解更深入。

    三、改革教材选用体制,从实践中找教材

    现在的教材编写市场有较多弊端,教材体系主要是学科体系,内容安排将原来的“第几章”变成了“模块几”,其他内容基本不变,尚未体现国家对高职教育改革的要求。笔者认为,学校要加强教师顶岗锻炼和学习,不定期地请行业专家来校交流,以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岗位设置,教师根据企业实际需要,组织编写教材或讲义。比如可以全程利用真实企业实际业务,为不同岗位的人群量身定做,将票据、凭证、账簿、财务软件全真体现在讲义中,学生不仅可以全真体验企业实际,还能针对不断变化的市场情况来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和素质要求。

第5篇:财务分析实训报告范文

关键词:财务管理 课程定位 教学内容 改革

目前高职财务管理课程存在定位不准、内容实操性差、教学与实际差距大等问题。为此,笔者发放问卷,主要调查企业财会机构设置及财务管理工作开展情况、财务管理岗位设置、人员要求等内容。结果显示,大部分高职毕业生就业于中小企业,绝大多数企业仅设置专人进行财务管理工作,由会计、会计主管和财务经理承担大部分工作,工作内容中以成本控制、营运管理、财务预算和分析居多。基于此,本文认为,高职财务管理课程应作为职业发展核心课面向中小企业的初中级管理人员;重构教学内容模块,将重点向营运资金部分倾斜;使用真实案例,重点培养财务思路和Excel运用技巧,使学生真正学以致用。

一、高职财务管理课程现状分析

(一)面向大型企业,面向中层以上财务管理人员。当前高职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体系与本科基本无异,以风险价值观念为主线,以开展专门财务管理工作的大中型企业为主体,以完善的资本市场为背景,讲解中级以上财务管理人员所需的知识,侧重对外的资本运作部分,仅比本科降低了知识难度而已。但实际上,高职毕业生就业后很难达到如此职业高度,就业方向以中小型民营企业为主,而他们真正亟需的财务管理知识在学校却没有被系统强调。如此一来,学生毕业后能否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值得怀疑。

(二)内容上重视理论完整性,弱化实践应用性。财务管理教学内容,为勾勒出系统的资金运作体系,以企业筹资、投资、营运、分配为模块,强调理论完整性,但弱化了实践应用性。其实,仅有少数企业全面系统地开展财务管理工作,大部分企业只开展部分工作,中小企业尤为如此。而高职学生一方面在学习前期未进入过财务管理工作“现场”,缺乏实践经验,对教师所讲财务管理实例并不一定真正理解和消化;另一方面在学习后期带着“大而空”的理论知识进入职场,缺乏企业所需细致且具体的财务技能。

(三)知识内容多运用数学模型。财务管理使用西方理论体系,课程本身含有较多数学知识;运用数学模型分析问题、理性决策,也是财务管理本身特色。加之教学内容重视理论体系,课程中就会包含很多数学模型,而高职学生数学基础普遍薄弱。所以面对财务管理课程,学生大多存在畏难情绪,学习积极性差;教师也会因为学生难以调动而缺乏教学激情和改革动力。

(四)教学案例缺乏,实训多为简化的模拟练习。财务管理教学实践环节少,且多为课内实训、校内实训。课内实训基本停留在教师授课时的例证,再通过布置复习思考题和练习题来巩固课堂所学知识。而校内实训,多采用各类软件实训平台,大部分财务管理软件只是一些习题的集合,仅需要学生运用书本上的方法对所给的数据进行简单演算,并没有案例分析或模拟财务管理实践全程教学,不能发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作用。

(五)教学人员缺乏财务管理实践,只能照本宣科。高校部分专业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以前基本没有理财工作经验。由于实践经验的缺乏,课堂教学只能以教材为中心,以理论讲授为主,导致理论脱离实际,使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束手无策。不仅如此,由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和持续性,使得一些教师即使短期下企业顶岗实习,也无法真正接触到财务管理工作,无法提高相关技能。

二、企业问卷调查分析

针对目前财务管理课程现状,为了解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及需求,提高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的实践性和操作性,进一步改进财务管理教学,笔者进行了问卷调查,以反映市场需求。

(一)调查情况概述。本次调查主要依托毕业生就业单位,配合网上问卷,不分企业类型,对广东省内的企业财务管理岗位和人才需求进行调研。此次共发放问卷156份,回收问卷117份,其中有效问卷106份。问卷填写人员主要为企业中级以上财务管理人员,问题内容包括企业基本情况、财会机构设置及财务管理工作开展情况、财务管理岗位设置、财务管理人员要求、如何看待高职毕业生及校企合作意愿五个方面。

(二)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1.企业基本情况统计。调查结果显示,参与调查的企业有60家是有限责任公司,占总数的56.6%;56家是制造业企业,占总数的52.83%;500人以下的中小公司36家,占67.92%,其中包括20人以下的微型企业。

2.企业财会部门设置及财务管理开展情况分析。部门设置方面,80家企业(占比75.47%)没有区分财务部与会计部,但设置专人从事财务管理工作;18家企业(占比16.98%)分设财务部和会计部;8家企业(占比7.55%)财务与会计同属一个部门,且无专设财务管理人员。

企业开展最多的财务管理工作是成本费用控制,占86.8%;最少的是投资,占26.4%。其他的财务管理工作包括:营运资金管理、财务预算、财务分析,各占81.1%;税收筹划,占75.5%;利润分配决策、内部审计,各占50.9%;财务制度设计,占47.2%;筹融资,占28.3%。

我们普遍认为,财务管理工作开展的细致程度会影响到企业财会部门的设置。为了研究二者的关联,本文以企业开展的财务管理工作为自变量X,企业财会部门设置为因变量Y,进行交叉分析。得到的结果显示,当企业开展了专项、定期的筹融资工作时,分设财务部和会计部的比例是最高的,达总数的46.67%;接着便是开展投资工作的企业,分设财务部和会计部的比重也较高。其他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则对部门设置影响不明显。

3.企业财务管理岗位设置分析。在企业的财会岗位中,从事财务管理工作较多的三个是:会计(69.81%)、会计主管(62.26%)、财务经理(62.26%)。由于企业财会部门设置不同,岗位分工也会不同。所以,在对企业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的岗位进行分析时,本文采用了交叉分析的方法。以部门设置为自变量X,岗位分工为因变量Y进行交叉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除财务经理、会计主管和会计外,其他人员承担财务管理工作的程度随着部门设置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即,当企业分设财务部和会计部时,除以上三者外,承担财务管理工作较多的是税务会计(纳税筹划工作)和资金主管(投融资工作)。企业只设立了单一的财会部门,但设置专人负责财务管理时,则会由会计助理承担更多的财务管理基本工作。值得一提的是,此类企业中,有5家在选择财务管理岗位时,勾选了“其他”项目,且均详细填为“出纳”岗。这是由部门设置简单、分工笼统所造成。企业既不分设部门,也不设专人的,则基本没有财务管理工作,企业的财会岗位基本上只集中于两个:对内的记账员和对外的报税员。这一分析结果,与上面的分析结果一致,表明企业一旦开展了定期、专门的投融资工作,就容易设置专门的财务部门,并由专门的资金主管负责投融资工作。其他方面的财务管理工作则大多与会计工作融合,由会计人员兼任。

4.企业对财务管理人员要求分析。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在聘用财务管理人员时,半数要求最低学历为本科(52.83%);其次是大专(37.74%)。企业聘用财务人员,初步筛选时首要考虑的因素排名前三位的是:学历学位、会计相关专业(86.79%);熟练使用财务软件和办公自动化软件(81.13%);有会计从业资格证(79.25%)。然后是有相关工作经验(75.47%),账务处理能力强(69.81%),善于沟通、团队合作能力强(69.81%),英语水平好(9.43%)。

在对企业要求从业者具备哪些财务管理知识的调查中发现(见图1),92.45%的被访企业认为从业者需要具备资产管理知识。除此之外,企业更重视筹资成本和财务预算分析方面的知识。只有35.85%的企业认为财务管理人员需要具备投资预测知识。这些数据是与企业开展的财务管理工作内容相符的。

在对财务管理人员专业能力的要求方面,企业表现出统一的态度:重视数据分析能力、撰写财务报告的能力、预测未来财务状况的能力和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见表1)。

5.企业对高职毕业生看法及校企合作意愿统计。虽然近年录用过高职毕业生的企业占被访总数的64.15%,但半数以上的企业(54.72%)认为高职毕业生暂不具备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的能力,还需从会计基础工作做起。在被问到高职学生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工作能力的原因时,企业的回答是:专业知识薄弱(79.25%)和缺乏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62.26%)是最主要原因;接下来便是学历较低的问题(35.58%)。其他原因还有:缺乏沟通协调能力(28.3%),眼高手低、责任心不强(28.3%),书面及口头表达能力差(24.53%)。

值得庆幸的是,绝大多数的企业愿意或可能接受高职学生实习或观摩(占98.11%),同时也有88.68%的企业表达了与职业院校进行校企合作的意愿。但是这只能说是企业良好的态度,现实中如何深入开展财务类专业及课程的校企合作,仍是亟需解决却十分棘手的问题。

根据调查问卷显示,大多数企业财务部门与会计部门是合并的。在此情况下,主要进行的财务管理工作是成本费用控制、营运资金管理、财务预算、财务分析;由会计、财务主管/经理、财务助理、出纳共同承担;要求财务管理人员具备的知识主要是资产管理、筹资成本控制、财务预算和分析。通过调查结果分析可以看出,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重点应是营运资产管理、筹资成本分析、财务分析和财务预算;而利润分配与投资可作为发展知识讲解。

三、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建议及措施

(一)将其定位于职业发展核心课,而非基础核心课。调查显示,大多初入职场的高职毕业生,亟需的技能仍是基本的账务核算、税务申报能力,用到的财务管理技能并不多。但是,不同于中职教学,高等职业教育不能只教授学生最基本的工作技能,还需要引导学生有职业发展的眼光和能力,那么财务管理就是会计学生职场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环。相应的,与财务会计等基础核心课不同,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应更偏向于财务理念的传授、财务眼光的培养和财务分析能力的取得,应将其作为核心课。

(二)侧重中小型企业,针对中层及以下财务人员。高职毕业生大多就业于中小企业,从事基础的核算工作;在积累一定经验后,会进入职业上升期,进入初中层管理岗位,从而拥有更多选择和更大发展。面对有如此职业发展轨迹的学生,教学目标要从面向大中型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调整为中小型企业的中层及以下财务人员。同时,教学中还可结合全国会计专业技术中级职称考试大纲的要求将一些操作性强、实用性强的内容引入教学。这样可进一步增加所学知识的实用性,帮助学生职业晋升,满足社会对财会应用型人才知识面的要求。

(三)分析岗位工作内容,整合课程,重构教学模块。财务管理课程之前的教学,主要按照企业财务活动逻辑顺序,重点讲解筹资、投资、营运、分配活动,略讲财务预算和财务分析。但通过企业调查发现,大多数中小企业要求财务管理人员具备的财务管理知识是资产管理、筹资成本控制、财务预算和分析。传统教学中投资、利润分配这两个重点部分,在被调查的企业中并未被作为工作的要点。所以,应调整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将重点向营运资产管理、筹资成本分析、财务分析和财务预算倾斜。

调查中,企业开展最多的财务管理工作是成本费用控制,而且有52.83%的企业是制造业企业。这就需要整合以往的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课程,如变动成本法是管理会计学的知识,也是财务管理众多决策的依据;资金需求量预测不仅是财务管理的要点,也是管理会计中预测会计的内容;而责任会计也同时出现在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的知识点中。

(四)课堂多讲分析思路、Excel应用,少讲数学公式、模型。财务管理课程本身具有数学公式多、理论模型多的特点。面对突出实践的教学目的和数学知识薄弱的高职学生,教学过程要轻公式、重应用;轻模型、重思维。如资金时间价值,可略讲或不讲P、F、A的计算公式及推倒,重点讲明P、F、A的概念及生活中的应用,教给学生如何使用普通计算器、科学计算器、网络上的复利计算器解决问题。在这里必须提到,应着重培养学生利用Excel建立财务模型、解决财务计算、分析财务问题、形成财务报告的能力。财务管理模型甚多,教学时不应以教学单个模型为目的,而应以分析模型思路为主,让学生理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模型,学会用财务的思维分析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举一反三,在实践中解决问题。

(五)使用真实资料、真实案例。案例教学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教学形式。现实中都会发生企业资产管理、投融资成功或失败案例,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剖析案例,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企业的实践活动。首先,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重点、难点、目的引入真实案例;然后,案例在课堂上由学生讨论,教师引导、提示、总结。笔者认为,可在财务管理课程结束后,专门安排案例分析实训,采用完善的案例教学法,透彻分析一两个案例,使学生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但需注意的是,务必要解决真实案例的复杂性与学生理解能力有限的矛盾。企业真实的财务管理案例通常内容复杂,牵扯面广;而高职学生的知识功底和分析能力有限。如何挑选典型案例,并引导学生从中挑选有效信息、利用知识分析案例、做出结论,是财务管理教师要解决的问题。

(六)深度校企合作,将企业财务人员引入课堂。教师要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学生,自身首先要符合企业需求。为此,一方面,可以通过有计划地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中长期的实践锻炼,提高其实践工作能力。另一方面,定期组织教师下企业进行短期访谈,及时将社会的需求引入教学。再一方面,可通过聘请一批社会知名度高、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业务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兼职教师以各种形式全程参与专业改革、教学、专题讲座,开阔学生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这样才能形成一支过硬的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大大提高财务管理师资的实践水平。X

参考文献:

第6篇:财务分析实训报告范文

【关键词】 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沙盘教学;模拟实训

财务管理本科专业是一个年轻而又有前途的专业,其在我国高校开设的历史不到10年。多年来,围绕财务管理专业的建设问题展开了广泛的研讨,所达成的共识是财务管理专业是一个实践性要求很高的应用型学科,实践教学是专业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全国各高校的财务管理专业都把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作为突破口,以期培养出既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具备过硬实际操作能力的具有竞争力和独特个性的高素质财务管理专业人才。但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究竟应该由哪些部分组成却莫衷一是,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成熟体系,很多院校几乎照搬会计学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不外乎增加一点财务分析。其实,众所周知,财务管理专业和会计学专业在很多方面是不同的,其对实践教学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

一、构建与完善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迫切性

(一)是财务管理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内在要求

各个高校对财务管理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有若干不同的定位,但其中都着重强调“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二)是实务界和学生就业的迫切要求

当前,一方面不少企业找不到熟练、合格的会计,另一方面则存在众多财会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学生抱怨由于缺少实际工作经验,应聘时每每因财会经验不足,屡试屡败。

根据有关调查数据(张英明等,2006)显示:绝大多数学生(占90%)认为“加强实践教学,重视操作能力的培养”是提高财务管理专业课教学效果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此外,76.3%的学生认为应“开展案例教学,增加师生互动”;74%的学生认为应“重视理论联系实际,邀请实务界人士讲学”。①这些数据均体现了学生对实践能力培养的迫切需要。

(三)财务管理教学现状要求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理论脱离实际是目前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普遍存在的一大问题。一方面, 教师缺乏实践经验。高校大多数财务管理专业教师都是从校门到校门从教,以前基本没有理财工作经验,由于实践经验的缺乏, 课堂教学只能以教材为中心,以理论讲授为主,导致理论脱离实际, 使学主面对实际问题束手无策。另一方面, 在我国现行招生制度下, 学生来源主要是高中毕业生,几乎没有一点实践经验, 从而给学习专业课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二、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一套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应包括课堂单项实训、课堂综合模拟实训和校外实习等环节。

(一)课堂单项实训

课程实训应涵盖财务管理专业相关的主要课程,如《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税法》、《成本管理会计》、《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专业主干课等,其实训内容要突出联系性。根据《会计学原理》的教学内容,对该课程组织简单的过程实训,实训的经济业务是最为基本的,涉及的凭证也是最常见的,目的在于突出会计核算从填制原始凭证到编制会计报表全过程,加强学生对整套会计核算基本过程的感性认识,掌握会计工作的基本规范;其他专业主干课可以是阶段性的分步实训,如对《财务会计》、《成本管理会计》、《财务管理》课程实训,不求全过程,根据各课程内容的侧重点和特征,抓住各自的特点,对技能进行专门的具体化训练,采取分步实训的方式,如《财务会计》主要组织货币资金、存货核算、应收应付往来等分步实训,《税法》各主要税种的申报实训,《财务管理》组织货币时间价值、风险价值和项目投资等的预测与决策分析实训,《成本管理会计》组织成本核算及预测决策等实训。

(二)课堂综合模拟实训

1.会计综合模拟实训

对于财务管理专业学生而言, 会计学属于最基础的专业课程, 财务管理工作也是建立在会计核算和分析的基础之上。虽然目前很多企业采用了会计电算化, 但手工会计仍然是会计处理的基础。只有了解并熟练掌握企业的业务处理过程, 才能在此基础上有效地进行财务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和分析, 以达到财务管理的目的。另外, 考虑到目前财务管理专业和会计专业在课程设置和社会认知上存在很多共同性, 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毕业之后绝大多数也是从事会计工作, 其很强的应用性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强化实践环节, 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 因此在学生到校外进行毕业实习之前, 组织校内的模拟实训, 奠定必要的实践基础, 就成为财务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有效的模拟实训应设计为“双重模拟实训”,所谓“双重模拟实训”是指利用一套数据,同时采用手工模拟和电算化模拟两种实训手段,并将其紧密结合所进行的一种会计实训模式。

在实训过程中, 必须结合财务管理专业的特点发掘财务分析和预测职能。在对核算资料进行了相应的账务处理后, 还应当对其结果进行必要的财务分析。我们可以根据资料中所提供的基础数据以及本期核算结果, 运用《财务管理》、《成本管理会计》的理论进行比率分析、比较分析、综合分析等; 借助财务软件的相关功能, 对当期成本、资金周转、报表等项目进行分析。为此, 在资料选取和设计上, 最好能够提供必要的财务指标标准、前期数据、同业资料等, 以便学生能够对分析结果进行比较和判断, 发现所存在的问题, 给出合理的解决建议或方案。

2.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具有实践性、启发性、针对性等特点,能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一种适应创新教育需求的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流程包括提出案例、学生讨论、教师启发和学习评价等四个阶段。提出案例是案例教学的首要环节。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有目的的选择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真实性的案例。学生讨论,是案例教学的关键。教师应充分引导、鼓励学生的分组讨论或集中讨论。教师应营造一个良好的自由讨论的氛围,一方面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 鼓励学生对案例进行充分探讨;另一方面, 要引导学生紧紧围绕案例主题展开讨论, 当偏题时要巧妙引导到被忽视的关键点, 当讨论不够深入时要引导学生视线进入那些尚未深入的关键点。最后,学习评价是案例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检查学生对本课程掌握、理解程度的重要手段。

3.财务管理“沙盘”教学

财务管理“沙盘”演示教学法就是以独特直观的“沙盘”来模拟企业生产经营运行全过程,采用角色扮演、情景模拟、教师点评等形式,让学生在虚拟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从事筹资、投资、分配等一系列财务活动的一种体验式教学方法。将“沙盘”和“沙盘”演示教学法移植到财务管理专业实训教学领域中来,使其在实训教学环节发挥独特的作用。

财务管理“沙盘”演示教学法的具体实施一般包括以下七个步骤:第一步,组建模拟公司;第二步,召开年初财务计划工作会议;第三步,编制年度财务预算;第四步,开展财务活动;第五步,编制年度财务决算;第六步,召开年末财务工作总结会议;第七步,教师分析点评。

(三)校外实习

校外实习包括课程认知实习和专业实习。

1.课程认知实习。认知实习主要是指在进行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根据需要到企业参观、调查,让学生身临其境,获得感性认识。比如:在讲授《成本管理会计》课程中的成本核算程序时,学生感觉很复杂、抽象,可安排学生到一些典型的工厂、企业参观其工艺流程及成本核算过程,从而增强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专业实习。这是一种直接让学生到校外实习基地跟班或顶班参加会计和财务管理实务工作的实践性教学形式。校外实习一般属岗前练兵,是教学环节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属于综合性实习,其实习内容涉及广,包括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审计、税收、金融等诸方面的业务。通过校外实习,可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等。

三、实施实践教学的注意事项

财务管理专业由于其内容的特殊性,就要求在实施实践教学时必须统筹兼顾,具体地讲,有如下方面需重点关注:

(一)制订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大纲

实践教学大纲是实施实践教学的前提条件和保障。无论采用什么实践教学形式,都须制订实践教学大纲。在大纲中必须明确教学目的、基本要求和实践的内容等。

(二)建立专兼结合的“双师型” 实践教学师资队伍

建立了一支实践能力强、科研水平高、理论研究先进的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构建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保障。所谓“双师”是指要建立一支既是擅长理论传授的优秀教师又是实践经验丰富的会计师队伍,这样的教师既会教学又会做实务,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动手动脑,从根本上保证理论紧密联系实际,说理透彻,指导有方。一方面,可以通过有计划地安排专业教师到相关企业实践锻炼,提高其实践工作能力,及时将社会的需求引入教学。另一方面,可通过聘请一批社会知名度高、理论知识扎实、学术水平较高、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事务所、税务财政部门、科研机构及其他院校的总经理、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等业务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兼职教师全过程参与专业改革、教学、专题讲座,指导实训、指导论文写作、参与论文答辩,不定期举行专题讲座,开阔学生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从而形成一支过硬的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使师资队伍结构进一步完善。

(三)建立专业模拟实训室

通过建立专业模拟实训室,精心设置实训项目,使学生从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利润分配管理到财务分析等每个知识点,都能在一种逼真的工作环境下,进行专业岗位的模拟训练。

(四)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

学生在模拟实训室中虽然可以进行一些岗位模拟训练,获得一定的知识应用能力,但这种能力是否有用,还须在实践中予以检验。为此,学校必须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参观、了解、调研企业财务问题,有效地组织好学生的学年实习与毕业实习,使学生有机会参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在管理实践中锻炼自己的才干。

(五)加强对学生实践环节的管理

在学生认识性实习和毕业实习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实践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应组织教师对学生实习进行查岗与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督促、配合学生实践单位,使学生能够扎扎实实完成会计岗位实践;另一方面,通过教师与企业会计界的直接沟通和联系,了解用人单位对学生上岗实践中发现的会计教育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的要求及建议。

同时,及时取得学生实习反馈,是促进实践教学的重要途径。每年在毕业实习结束后,必须召开“毕业实习交流会”,组织学生与教师参加,让学生畅谈在会计岗位实习、实践中的感受和体会,同时反馈用人单位对财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可以通过学生反馈,了解用人单位还需学生加强哪些方面的实务能力,就考虑增加这些方面的相关实务课,同时聘请有关专业人士担任这些课程。通过这样的活动,加强课程建设,使我们开设的课程紧扣职业岗位的会计工作需要。

(六)成绩评定

专业实训(模拟实习) 的成绩,将采用综合测评的方法加以评定。(1) 学生的实习态度(20 %);(2) 案例报告质量(30 %) ;(3) 研讨发言情况(20 %);(4) 现场实习成果的评价(30 %) 。前三项成绩由校内指导老师给出。毕业实习成绩由校外指导老师给出。

财务管理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同时又有别于会计学专业的应用型学科,应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重视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促进实践教学与职业岗位“零距离”。

【参考文献】

第7篇:财务分析实训报告范文

所谓心得就是工作或学习中的体验和领悟到的东西,亦可以称作心得体会。“心得体会”是一种日常应用文体,属于议论文的范畴。一般篇幅可长可短,结构比较简单。小编为大家准备了财务管理实训心得体会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财务管理实训心得体会范文一

财务管理对我来说算是回归本行了,这门功课早在十几年之前就学过。但是今天再听又有不同的感受。正如上海财经大学刘老师在课堂上讲的一样,在项目的运营过程中,由于项目的多样化、不确定性等诸多因素的存在,使得项目财务管理过程中的会计核算方法、项目预算、项目成本控制等方面都有其特定的要求,因为如何将财务控制贯穿于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如何在执行过程中寻求成本、进度和效果之间的平衡,以及如何构建一套将项目管理与财务控制有效结合的内控系统?就成为项目财务管理人员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

其实这门课的学问还是很深的,想当初我们学了一年还没怎么明白。通过在高顿教育的学习,我对重新新学习这门课虽然东西没什么变化,可是感觉却完全不同。以前学的时候拼命的想记住各种比率的公式和推导过程。而今天学习就完全放在数值背后的涵义和潜在表现上。11月18日-19日上海财经大学老师会有公开课(地址:上海市中山北一路369号),针对项目管理中的财务控制进行讲解,你们听了肯定会受益匪浅。这些东西是以前老师虽然讲但是考试不考,不用死记硬背也死记硬背不来的东西。这可能也是此次上课的收获。

再从另外的一个角度谈一下我对财务管理的理解和疑惑。首先,我觉得财务管理是一个把企业从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过渡的重要工具。就像以前的那个在国际象棋的棋盘上放小麦粒的故事一样。国际象棋一共八八六十四个格子,如果不算过的话谁知道从一粒开始每次加多一倍的话到最后一个格子已经是天文数字了?财务管理也一样,不算不知道。可能一算真得吓一跳。我碰到过表面上热火朝天实际上年底还亏本的例子。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你不理财,财不理你。我们学这两天可能不会学到什么,能掌握这种观念就值回学费了。大家相信下边都还有手下,他们可能刚刚毕业,各种比率怎么算记得滚瓜烂熟。让他们干,给他们一个工作的机会。

我也是说得热闹的很,可是实际上在这十几年的工作中反倒没怎么用过财务管理的知识。因为作为财务管理的基础,数据的准确性难以保证。从财务报表上来?连税务局的人都不相信报表你相信?在大一点的企业基础数据通常由各个部门各自统计,不容易得到真是准确的数据,特别是关键性敏感数据。反倒是在个体工商户或者家庭里边真是的数据准确得多。数据的问题是我的困惑,在课堂上老师讲课的时候举例用的那些简单的数字在实际中才是的难点!甚至在老师讲课的时候列举数字的时候我溜号在设想怎样得到这些数字。

我觉得上项目管理中的财务控制课程能得到的的收获就是掌握更有效实施项目管理与财务控制的最新工具,改善项目的成本、预算管理,提高项目的投资回报率,加强项目的现金流管理、控制项目资金风险。当然企业真是的数据是高级机密,一定要小心竞争对手!

财务管理实训心得体会范文二

为期一周的财务管理实训结束了,这一周的实训让我深深感到理论和实践的巨大差异。原本自认为财务管理这门课学得不错,但当模拟到真实工作环境中时,却感到力不从心。大量的数据,业务以及分析是我完全没有预料到的。尽管有些可以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但是在许多时候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和顺利。整个实训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财务分析报告:在财务分析报告中,又包括三方面内容:水平分析、垂直分析和财务效率指标分析。水平分析是对连续两年的报表历史数据进行分析,进行横向数据对比,通过差异额及差异率对企业经营的变化作出分析。垂直分析是对连续两年的报表历史数据进行分析,通过纵向的相对指标看出各项目对总资产的影响,再通过差额比较出两年数据间的不同而得到企业经营状况的差异及趋势。财务效率指标,通过对企业两年的偿债能力分析、营运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和增长能力分析得到企业在各个方面的能力,尽管这些指标存在一定的误区,但也能从一定程度上了解到企业的很多实际情况。

2、预算报表:预算报表是全面预算管理的一部分内容,根据经验数据(销售量、单价),先计算出销售总额得出了预计的首先计划;再凭借着以销定产的思路,抛出库存量,计算得到生产量及需要采购的量,而得到费用支出计划表;然后再依次算出预计直接人工、预计制造费用、预计销售及管理费用,从而可填列现金预算表。通过上述工作,我们就可以计算得到预计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3、资金筹集管理:根据实验资料的要求,企业预计的借款及还款金额和时间,我们可以填制还款计划表:由资金的总需求量减去利润留用和折旧(非付现成本)剩下的就需要外部融资,正如该公司向银行举债。

4、投资财务可行性分析报告:该报告是假设企业投资一条新生产线,而在未来五年生产经营而取得收益。同样我们用以销定产的思路,先根据销售量估算出现金收入估算表,然后在估算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销售及管理费用,再得出现金流量估算表,最后根据上述数据就可以计算得到净现值、获利指数、内含报酬率和投资回收期这些财务指标。再通过这些财务指标的数据来分析得出此投资是否可行。

在我看来,第一部分必须从全局上准确把握整个趋势,并且通过一层层仔细分析,最终找出导致变化的因素。比如说:公司期末负债比期初增加了14.94%,主要是由于流动负债的增加,而它的增加又是因为短期借款大幅上升。只有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改善。除此之外我发现自己对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不熟练。像杜邦分析、改进的杜邦分析都不清楚,因此在做的过程中对数字感觉很模糊,没有十足的把握。第二部分并不难,最重要的是要细心和耐心。虽然做财务管理工作有很多相同的重复工作,但是却是容不得一点马虎的,因为一个小小的错误也会造成重大的财务损失。

通过本次实训,我们理论联系实际,不但熟悉了财务管理中所涉及的知识和问题,还让我们掌握了如何运用现代计算机辅助工具对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计算,为实际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在取得实效的同时,我也在实训过程中发现了自身的一些不足。总结了以下几点:虽然我们只是参加了短短的一周的实训,但在这实训中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受益匪浅。做财务管理工作,如果仅仅是学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工作的经验是及其重要的。实际工作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不是书本就可以解答的,它需要灵活的应用能力,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去。可以说没有实践的学习是非常狭隘的,也是不利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其次,作为一名未来人员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财务管理工作是一门很精准的工作,要求准确的核算每一项指标,牢记每一条税法,正确使用每一个公式。再有,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平和的心态,用积极的心态处理日常遇到的难题人际交往方面。

财务管理实训心得体会范文三

透过我们对财务管理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的运用和对基本技能的训练,有效地提高我们的综合分析潜力。同时透过对本次实训的学习,能够对我们所学的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潜力进行综合考察,为我们即将从事的财务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从一开始,拿到实训材料,看着一道道的题目,不知所措,甚至想过要放弃,到之后自己拿出财务管理的书,一个个知识点的查阅,理解,再运用到具体的题目,到最后完成每个案例的问题,以及完成这篇实训报告。实训只是一种形式,但这次实训培养了我自主学习的潜力,给我上了很好的一课。

在完成实训资料的同时,我也在实训过程中发现了自身的一些不足。在此总结了以下几点:

首先,作为一名未来从业者就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专业思维潜力,这是每个工作岗位对员工最基本的要求。

其次,作为一名未来人员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财务管理工作是一门很精准的工作,要求准确的核算每一项指标,正确使用每一个公式。我们都明白,理论和实践是不同的。或许你的学业成绩很不错,但是工作潜力未必很强;也可能你是成绩马马虎虎,但工作潜力很出色。

我们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对什么事情都想象的比较完善,但现实与理论有较大的差距,在实践中,有许多预料不到的问题,可能在许多时候能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但是在许多时候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和顺利。理论需要假设,但是现实中这些假设不存在,因此许多问题,没有实际经验的我们是解决不了的。

现代社会是讲究速度的,生活节奏快,工作节奏更快。企业当然期望自己的员工是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说白了,既要有经验又要有高学历。如何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较好的运用到实践中去,怎样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过渡是极其重要的。因此实训是我们大学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这一次的实训虽然时间短暂,只是在校内自主实训,但是依然让我学到了许多知识和经验,这些都是书本上无法得来的。透过财务管理综合实训,使我们能够更好的了解自己的不足,了解财务管理工作的本质。

实训是每一个大学毕业生务必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巩固知识;实训又是对每一位大学毕业生专业知识的一种检验,它让我们学到了很多课堂之外的知识,既开阔了视野,又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也是我们走向工作岗位的第一步。

透过这次的实训,不仅仅从中发现了自身的不足,还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对于我一个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来说,这次实训能够说是对大学四年知识的再次温习,同时也学会了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在遇到难题时需要互帮互助。我坚信这次实训将会给我以后的道路垫下良好的基石,让我更好、更快的适应工作。

财务管理实训心得体会范文四

对于我们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平时注重理论学习,缺乏实践锻炼,因此实习显得尤为重要。在期末考试后,管理系的老师带领我们大三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进行了实习。此次实务实习目的主要是为了通过写会计分录、填制各种凭证到记账、报表等一系列实务实训,提高我们的实际应用水平,使得我们能够真正系统地练习财务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和具体方法,进而加强对我们以前所学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我们实际操作的动手能力,提高运用会计基本技能的水平。在本次实习过程中,我们坚持都动手的原则,系统掌握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登记账薄以及编制报表的会计工作技能和方法。而且对所学理论有一个较系统、完整的认识,通过此次实习,我们将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相结合,收获颇多。

一、扎实的理论知识是前提。在实习以前,我们总以为通过三年的学习,自身所学的会计理论知识已经扎实,只要掌握了规律就没什么问题。但是在实习过程中我们才发现,我们平时所学的远远不够,在细节方面更是错误百出。此外,我们根据相关的实习数据资料,在填写原始凭证、记账、编制各种帐表时屡屡受阻,回想原因,大多都因为平时理论知识掌握不扎实,经不住实战的考验,这也是我们在本次实习过程中得到的一个重要教训。

二、理论联系实践是关键。通过此次的实习过程我们还发现,仅仅有熟练的理论知识对于我们来说是远远不够的,作为学习了这么长时间的我们,可以说对有关会计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结构体系,我们都基本掌握。但是在这次实习过程中仍然很吃力,这是我们认识到会计理论如果离开实践过程皆为零,实际操作性和实践性对于会计人员来说至关重要,离开实践环节理论只是纸上谈兵。

三、足够的耐心、细心是保障。会计工作本来就是烦琐的工作,在这次实习的过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了这一点。在开始的实习过程中,整天要对着那枯燥无味的账目和数字而心生烦闷、厌倦,以致于简单的填写凭证、记账都会试算不平。出错越多,越是心浮气躁,出错就越多,形成恶性循环。到后来,我们认识到了这一不足之处之后,谨慎填写,不但速度加快了,效率也提高了,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财会工作中切忌粗心大意,马虎了事,心浮气躁。其实做任何事都一样,都需要有一颗平常心。

第8篇:财务分析实训报告范文

[关键词] 物流 会计核算 实验流程

[中图分类号]F275.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十一五”是我国物流业快速发展的时期,我国首次在经济社会五年规划中确立了物流企业的产业地位,其发展受到政府和企业的高度重视,物流业在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巨大需求拉动下,规模扩张加快。2009年,国务院出台《物流调整和振兴规划》,在政府规划、政策引导及市场化推进的作用下,我国物流业亟待实现从分散、自发向规模有序发展的转变,物流业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服务产业,加快物流业整体发展水平的提升急需科学合理的会计核算业务流程设计。

一、物流企业会计核算的对象

物流企业会计核算的对象是指物流会计所要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同其他企业会计一样,物流企业会计是以货币为计量,因此,物流会计所要反映和核算的只是能用货币表现的那部分经济活动内容,物流产业是一个跨行业、跨部门的复合产业,包括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物资流通活动,上述活动中所有物资都是以货币形式表现出来的,所以物流企业的会计核算对象实质就是上述各环节。

物流企业的一切活动最终体现为经济活动,按照现代经济管理的理论,所有经济活动必须进行经济核算、成本计算、费用控制和经济效益业绩考核。这些工

作都需要由物流企业会计工作来完成,会计核算贯穿于企业整个物流活动的全过程。由于企业的物流活动包括多个环节,决定了物流企业会计核算分为如下环节:

1.运输环节的核算

运输是指用特定的设备和工具,将物品从一个地点向另一个地点运送的物流活动,它是在不同地域范围内,以改变物的空间位置为目的对物进行的空间位移。通过这种位移创造商品的空间效益,实现其使用价值,满足社会的不同需要。运输是物流的中心环节之一,也是现代物流活动最重要的一个功能。

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先行,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是物流企业的主体,在现行物流企业中占有主体地位,运输总成本占物流总成本的35%~50%,占商品价格的4%~10%。对运输环节的核算包括运输收人的确认和计量;运输费用的计算和确定;运输成本的汇集、分配和结转;运输营运收入应交税金的结算和交纳,以及运输利润的计算。

2.储存环节的核算

储存是指保护、管理、储藏物品的物流活动。储存是包含库存和储备在内的一种广泛的经济现象,也是一切社会形态都存在的经济现象。在任何社会形态中,对于不论什么原因形成停滞的物资,也不论是什么种类的物资,在没有生产加工、消费、运输等活动之前,或在这些活动结束之后,总是要存放起来。与运输概念相对应,储存是以改变物的时间状态为目的的活动,从克服产需之间的时间差异而获得更好的效用和效益。

储存是物流活动的另一重要环节,它具有物资保护、调节供需、调配运能、实现配送、节约物资等功能。对储存环节的会计核算包括储存收入的确认和计量;储存成本和费用的汇集和结转;储存物资损耗的处理与分摊,以及储存业务利润的计算。

3.装卸搬运环节的核算

装卸是物品在指定地点以人力或机械装入运输设备或卸下的活动。搬运是指在同一场所,对物品进行水平移动为主的物流作业。在实际操作中,装卸和搬运是密不可分的,两者是在一起发生的。在物流过程中,装卸活动是不断出现和反复进行的,它出现的频率高于其他各项物流活动,每次装卸活动都要花费很长时间,所以往往成为决定物流速度的关键。装卸活动所消耗的人力也很多,所以装卸费用在物流成本中所占的比重也较高。以我国为例,铁路运输的始发和到达的装卸作业费大致占运费的20% 左右,船运在40% 左右。因此,装卸是个重要的环节,装卸搬运虽是一种附属性、伴生性的活动,但它对整个物流活动具有支持性和保障性的作用。

4.包装环节的核算

包装是指为了在流通过程中保护商品、方便运输、促进销售,按照一定的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等的总体名称。也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采用容器、材料和辅助物的过程中施加一定技术方法等的操作活动。

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包装处于生产过程的末尾和物流过程的开始,既是生产的终点,又是物流活动的起点。在物流过程中,包装具有保护商品、跟踪流转、便利运输、提高效率、促销商品的功能。包装环节的会计核算主要是对包装环节中发生的材料成本、人工费用、设计技术费用等进行计算、归集和分配。

5.流通加工环节的核算

流通加工是指物品在生产地到使用地的过程中,根据需要施加包装、切割、计量、分拣、刷标志、拴标签、组装等简单作业的总称。流通加工是流通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在物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流动的过程中,为了促进销售、维护产品质量和提高物流效率,对物品进行的加工,使物品发生物理、化学或形状的变化。

流通加工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加工形式,在商品流转过程中进行简单的、必要的加工能够有效地完善流通,也是现代物流中的重要利润来源。流通加工环节的会计核算,既要确认和记录流通加工中的业务收入,又要归集、计算和结转加工成本;计算和缴纳相关税金;最终核算出加工环节的营业利润。

6.配送环节的核算

配送是指物流企业按照用户订单或配送协议进行配货,通过科学统筹规划,选择经济合理的运输路线与运输方式,在用户指定的时间内,将符合要求的货物送达指定地点的一种方式。配送是物流中一种特殊的、综合的活动形式,是商流与物流的紧密结合。

从物流来讲,配送几乎包括了所有的物流功能要素,是物流的一个缩影或在某小范围中物流全部活动的体现。一般的配送集装卸、包装、保管、运输于一身,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完成货物送达。特殊的配送则还以加工活动为支撑,包括的方面更广泛。

配送环节会计核算的内容包括:配送营业收入的核算;配送过程中运输费用、分拣费用、配装费用、加工费用的归集、分配和结转;配送环节营业利润的核算。

二、物流企业的财务活动

物流企业的财务活动,与其他类型的企业一样,是以现金收支为主的活动,物流企业开展物流活动,一方面表现为资产的不断购进和售出,另一方面表现为资金的投入与收回。具体表现为:物流企业的投资活动、资金经营活动、筹资活动、分配活动。

物流企业的投资活动是物流企业根据项目资金需要投入资金的行为,包括对外投资(如购买其他企业股票、债券等)及内部使用资金,如购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流动资产等。物流企业在投资过程中,必须考虑投资规模,确保获得最佳投资效益,同时还需通过投资方向和投资方式的选择来确定合理的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降低投资风险。

物流企业的资金经营活动是物流企业在日常物流活动中发生的一系列资金收付行为。包括企业日常经营活动需要垫付的资金,及因日常经营而引起的资金运动。在一定时期内,经营资金周转速度越快,资金利用效率就越高,物流企业就可提供更多的物流活动从而取得更多的收入和利润。

物流企业的筹资活动是物流企业为满足企业投资和资金营运的需要,筹集资金的行为,在筹集资金的活动中,要确定筹资规模,同时通过对筹资渠道、筹资方式的选择,合理确定筹资结构,降低筹资成本和筹资风险。企业筹集资金的主要渠道是:物流企业权益资金及物流企业债务资金。

物流企业财务成果的分配是物流企业通过投资和资金的运营活动取得相应收入,实现资金的增值,物流企业取得的各种收入补偿成本、缴纳税金后,对剩余收益进行分配。

物流企业的财务目标与所有企业一样,依次为生存、发展、获利。

三、实验流程岗位设计

根据上述物流企业的会计核算对象及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实验流程分为岗位设计及实训。

(一) 财务机构设置

(二)岗位职责

1.财务经理

负责建立一个反应灵敏、分工明确、监控严密、规范高效的内部财务监控保障系统,以规避经营风险、防范资产流失,同时积极参与企业经营的过程,提出适应本企业发展的财务理念,强化企业的财务管理和核算,协助企业经营者一起进行决策,并对执行决策的全过程进行监督,以保证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具体:

(1)协助企业经营者拟定年度预算方案、费用开支计划、筹资融资计划、利润分配方案、亏损弥补方案等。(2)负责组织编制财务、会计和审计计划,协调各项经济计划、业务计划、组织并监控日常的财务、会计和审计活动。组织经济核算,实施经济责任制,审核企业的财务会计和审计报告,并上报董事会。(3)参与拟定企业资金使用调度、贷款担保、对外投资、产权转让、资产重组等重大经营决策活动,对董事会批准的重大经营计划方案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4)及时发现和制止企业违反国家财经法律、法规的行为和可能造成企业资产损失的经营行为,自觉贯彻执行国家的各项财经法律、法规,定期向董事会报告企业的资产运作和财务情况。

财务经理要保证企业财务会计、审计活动的健康进行,确保企业资产的安全和保值增值,并对企业财务、会计和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完整性负责,对参与拟定的计划、决策失误所造成的损失、对未能发现和制止企业违反财经法规、法律的行为,对企业资产的流失,承担相应的责任。

2.会计主管

(1)全面负责财务的日常核算工作;(2)对会计凭证进行日常的审核、保证会计明细账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3)对企业的业务进行项目核算与统计工作;(4)发现并了解本部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对于财务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5)负责对本部财务报表进行审核,确保公司业务往来账、投资收益分配等财务信息明确、准确、完整。(6)对会计科目的设置与账簿进行统一规划;(7)对分公司、办事处的财务工作进行审核与指导。

3.结算中心主任(财务主管)

(1)审核监督应收、应付会计的日常工作,包括对物流信息系统中应付、应收账款的把关,对应付账款的控制,以及对应收账款回款的督促。(2)负责拟定、修改、完善公司财务分析、财务预算等财务管理制度等相关文件;(3)负责组织公司对外投资的财务可行性研究和财务收益分析;(4)负责组织进行公司财务分析,为公司重大财务决策提供依据;(5)负责建立健全对子公司的财务制度,指导子公司进行财务分析工作,对财务分析中暴露的问题进行专题调研和检查,并将有关结论和意见向公司领导进行报告;(6)负责维持与投资者、信贷者、信用评估机构等的关系;(7)负责对投资项目的风险管理与保险分析;(8)对投资者、客户进行信用分析。

4.成本会计

(1)全面负责公司财务账的核算工作,包括成本、管理费用等的核算与转账工作;(2)为各种决策提供成本资料;(3)准确及时的提供公司月、季度、年度的对外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编制与申报工作;(4)协助会计主管完成财务账簿的审核工作;(5)全面负责公司税务工作,包括发票的开具、领用与购买、税款的缴纳与统计;(6)及时了解国家有关税收政策的信息。

5.应付会计

(1)负责与承运商的日常运费的核对与结算工作;(2)对各项目的运输成本进行核算与监督;(3)定期报送应付未付报表,并对应付账款进行分析;(4)解决并发现工作中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5)每月与承运商、分公司、办事处进行应付账款的核算;(6)监督运输成本的变化。

6.应收会计

(1)负责系统中收入的录入工作;(2)定期、不定期的与业务员、各分公司、办事处进行应收账款的核对工作;(3)及时催要应收账款,保证公司资金的正常周转;(4)定期报送应收而未收账款报表,并对应收账款进行分析;(5)监督收入的变化,对于工作中不合理的情况及时发现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7.出纳员

(1)负责公司日常的报销与汇款工作;(2)进行现金及银行汇款会计凭证的录入;(3)每月按时出具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4)保证库存资金的准确与安全。

8.项目核算会计

(1)负责向公司相关领导上报月、季、年的公司内部项目核算报表(2)根据项目核算的结果,对公司运作的项目提出合理化建议。

9.驻外调度员

(1)保障分支机构的资金安全性;(2)按客户发货量制作物流台账、核对相关凭证,为下一步会计核算做好基础工作。

(三)岗位实训

1. 实训一出纳岗位实训

目标:了解出纳岗位的职责;完成银行支付结算业务、现金收付款业务相关单据的填制正确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正确登记库存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明确现金的使用及报销的操作流程。

要求:认知各种银行结算原始凭证;能准确填写支票、借据、差旅费报销单等原始凭证;能正确编制与收付款业务有关的记账凭证;完成日记账的登记工作。

准备:阅读《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支付结算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等相关法规;分配空白记账凭证、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实训二资金核算会计岗位实训

目标:正确填写接受货币资金的记账业务;正确填写接受实物资产投资业务的记账凭证;能够办理银行贷款业务;能够办理长短期借款并会计算借款费用。

要求:熟悉关于投资相关法规及公司章程的规定及资本金足额到位的时间要求;认知投资业务所涉及的原始凭证;熟悉银行借款业务的程序。

准备:阅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公司注册资本登记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企业会计准则》;分配空白记账凭证、空白收款收据、利息计算表。

实训三运输、仓储、装卸、包装业务会计岗位实训

注:此岗位应包括应付会计、应收会计及成本会计(其中包括运输、装卸、仓储、包装等成本)三个明细账岗位。

目标:正确填写与运费、仓储、装卸、包装等有关的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正确计算各项目的成本并填制相关凭证;正确计算并填制应付而未付及应收而未收的分析表并能对应付、应收账款进行分析。

要求:熟悉相关法规;认知运输等业务过程中的各种原始凭证;掌握应付账款、应收账款分析表的编制法。

准备:阅读《铁路运输企业会计核算办法》;分配空白记账凭证。

实训四固定资产会计岗位实训

目标:根据购进的固定资产办理固定资产管理业务;完成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完成固定资产折旧计算表的填制;完成固定资产增加、处置、计提折旧业务的记账凭证填制。

要求:认知外购、自制固定资产的原始凭证;根据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

准备:阅读《企业会计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分配空白记账凭证、空白固定资产验收单、固定资产折旧计算表。

实训五职工薪酬会计岗位实训

目标:了解职工薪酬的内容;完成计时工资计算明细表、计件工资计算明细表、工资结算单的填制;完成职工工资发放工作;完成各种代扣业务的核算。

要求:认知职工薪酬计算分配及发放过程中涉及的原始凭证;掌握职工工资计算、发放程序;编制职工薪酬分配和发放的记账凭证。

准备:阅读《企业会计准则》《关于职工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分配空白的记账凭证、空白工资结算单。

实训六财务成果会计岗位实训

目标:完成实现营业收入记账凭证的编制;完成与利润有关的业务处理;结转损益类账户余额,并计算利润总额。

要求:根据原始凭证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营业收入;正确计算企业利润总额。

准备:阅读《企业会计准则》;分配空白的记账凭证、空白的银行进账单。

实训七总账报表会计岗位实训

目标:完成科目汇总表的编制(或直接根据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总分类账;编制资产负债表及利润表。

准备:阅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报告条例》《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分配空白活页式明细账、空白订本式总分类账、空白资产负债表及利润表。

实训八纳税申报工作流程

目标:准备纳税申报的材料;填制纳税申报所需的各种表格和原始单据;完成一般纳税人纳税申报工作。

要求:根据要求提交纳税申报材料,学会填写相关表格;准确办理代开发票业务;正确编制增值税纳税申报表、所得税纳税申报表。

[参考文献]

[1]陈文玲,崔巍.“十二五”时期中国现代物流产业的深层挑战与发展路径[J].江海学刊,2011(2):66-72.

第9篇:财务分析实训报告范文

高等院校会计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式能够影响会计相关从业人员的培养质量和水平。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其模式也需要顺应时展的潮流,适应新常态经济发展的需求。本文分析了当前存在于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问题和矛盾,并提出了关于提升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些思考,旨在提高会计学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

会计学;人才培养;现状;建议

现阶段,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快速提高和社会环境的重大变革,会计学专业的人才需求一直呈现上升态势。会计相关从业人员已经成为一个数量庞大的群体,进而,学生也对高等院校的会计学专业青睐有加。根据可靠调查显示,会计专业学生的就业率达到了96%以上。然而,伴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尚不能满足社会企、事业单位的用人需求。尤其是,高等院校的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设置规模空前庞大,而进入职场的会计学专业毕业生的质量和培养水平却参差不齐,更缺乏综合素质较高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如何转变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能力等正成为困扰会计人才发展的话题。

一、高等院校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动手能力差,教学培养环节、实习实训极度匮乏。众所周知,会计专业是一个特别重视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的领域。用人单位一般都希望学生一毕业就能够掌握会计账务处理的基本方法,并能够按照单位要求进行普通账务处理。但事实上,尽管大多数高校学生在课堂学习阶段都已经学习过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等教授会计账务处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专业课程,但由于大多数学生并没有实际动手进行账务处理的经验,往往进入用人单位以后还需要一个岗位再培训和熟悉业务工作的过程。而且,对于会计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其在工作岗位上的胜任具有较高的标准和严格的要求。而我国高等院校的会计学专业却普遍存在“重理论教学,轻实践”的现象。大多数高校在其课程设置和培养体系中较少安排有实践实习类课程,或虽然有会计实训等类似的课程,但也容易流于形式。

2.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缺失。目前,多数高校将人才培养的重心放在会计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授上,对于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却关注较少。专门开设职业道德相关课程的高校更是少之甚少,即使开设,其学时也只占专业课程学时的极少比例。然而,因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缺失而引起的一系列不良经济事件屡见不鲜,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已经对会计职业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5年7月2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表示,全国检察机关将在涉农领域开展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而会计是重点关注的目标之一。由此可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有助于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反腐倡廉建设。会计信息质量与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具有直接关系,加强会计学专业的职业道德教育应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会计人才的题中之义。

二、关于提升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些思考

1.开展多种形式的素养提升计划。在各地众多的人才市场中,会计专业的求职者比比皆是,高等院校会计专业的毕业生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压力。然而企业对高层财务管理人员却一直有很大的需求。可见,掌握基本会计知识和核算方法的会计人员于人力资源市场来说已呈现供过于求的状态。而大部分会计专业的毕业生无法满足企业对其管理能力的要求。因此,为了能够使会计专业的学生将来更好地胜任工作,迎接新时代的新挑战,高校需要在合理设置本专业的核心课程体系外,还要注重学生的科研精神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升。我校会计学专业学生现在课堂上所接受的会计基础教育都是已经成熟的理论基本的会计方法,而极少接触会计研究的最新领域。而这些新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将有助于学生在学习专业课之余开阔视野,启发思维。像《JournalofAccountingResearch》、《会计研究》、《审计研究》等会计核心期刊应该成为学生的主要课外读物,学生通过阅读可以了解最新研究成果,学习写作方法。可以定期开展阅读与分享活动,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除了会计研究,会计实践也是会计学专业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训实习之余,应该邀请企业会计、财务总监等相关会计从业者为学生开展专题讲座,让学生了解会计理论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并学习在实际工作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

2.注重提高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质量。会计学专业的毕业环节包括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毕业实习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其走向工作岗位最重要的一次实训;毕业论文的撰写是为了让学生能够结合经济社会实际情况,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独立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继承发展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已有的学者调查发现,我国高校的本科生毕业后多数选择就业,成为会计执业人员,需要具备应用能力;而继续攻读学位的学生则更需要的是学术科研能力。目前大多数学校在人才培养环节上都容易普遍忽视这两个环节对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性。尤其是,近年来对于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临近毕业,选择就业的学生将精力基本都投入到求职上,对于学生来说,对于毕业论文和毕业实习只能投入较少的时间,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毕业论文和毕业实习甚至成为了一种负担和压力。学生们普遍采用一种敷衍的态度来应付和完成任务。对于教师而言,一方面,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使他们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另一方面,指导教师也深知学生对毕业论文和毕业实习的态度,了解学生所面临的各种压力,进而容易放松对学生毕业论文和实习的要求。这样的结果不能达到提高学生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目标,从而使这两个人才培养环节呈现一种流于形式的态势。针对此现状,我们认为学校可以考虑向毕业生提供毕业实习报告和毕业论文两种选择。比如,对于会计学专业的学生而言,实习报告的形式可以包括案例分析、财务分析报告等。案例分析可以是就实习单位的某一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或是可以改善的方面提出建议和想法;财务分析报告是学生在了解实习单位的基本情况之后,根据自己所了解的企业的财务状况或公开的财务数据撰写的一份财务分析报告。实习报告的分数也由单位和指导教师共同给出。学校需要对实习报告的要求逐步形成规范性文件,并在不断尝试的过程中修正和完善文件。这样就为毕业季在企业实习并直接选择就业的毕业生减轻撰写毕业论文的负担,同时在撰写实习报告的过程中也能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收集数据处理信息的能力。另外,如果能向实习单位提交一份有助于解决单位实际问题的报告,也将有利于学生在该单位的长远发展。

3.丰富并创新实践教学环节。如今,在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环境下,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同样更加依赖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为了发掘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潜力,就需要优化人力资源,储备优秀人才,为企业的发展壮大注入动力。对于学校来说,为了缓解近年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解决供需矛盾,应该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就业平台和机会。学校应采取多种方式走访企业,选择一些信誉良好、具有较好发展前景的企业作为学生的主要校外实习基地。学校相关部门要与企业建立友好的关系,与优质的企业成为长期固定的合作伙伴,为本专业的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训、实习和就业机会,探索校企合作培养方式,为学生提供运用理论知识的实践平台。对于已经与学校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的企业配备本专业的一名教师作为导师,及时为在企业实习的学生指导并解决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同时成为学校和该企业保持紧密的联系和相互沟通、反馈信息的桥梁。

4.充实会计职业教育道德内容。高校开设的思想道德与法律修养等思想政治课程存在与专业联系不紧密的问题,而会计工作的职业特点要求会计从业人员需要具备比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因此,首先高校应该为学生甄选和配备相关教材,开设职业道德教育相关课程进行系统地讲授并且保证足够的课时比例。另外,也应在图书馆增加具有实用性和创新性的相关书籍以供学生阅读。其次,作为教师,要在教授专业课的同时正确地引导并培养学生高尚的职业人格。可以采用案例教学等多种方法,促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领会并理解职业道德的原则和规范。

5.按照学生发展需求,进行个性化培养。我国普通高等教育普遍存在着统一培养目标、统一课程设置、学时间、统一培养模式的传统问题。按照市场化原则,和各个用人单位的要求,不同岗位对专业人才的要求千差万别,按照传统育和培养模式,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已不能适应市场化条件下各单位的差异化需求。这就要求我们高等教育必须顺应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针对人才进行分类,对不同类型的人才按照不同方法和模式进行培养,以适应逐步多元化的用人需求。比如,对于英语水平较好、有出国意向,且以后立志于到外资企业工作的学生,可以组建“ACCA国际班”,以加强对国外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会计专业英语等专业知识和内容的学习,拓展学生的能力和知识视野。或者,对今后有意于继续在专业领域发展的学生,可以通过与国内、外知名大学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学生走出去,通过课程学分互认,使学生受到更加多元化的教育和培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