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素质教育的特征和特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素质,心理素质结构
一、引言
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界在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的一个本土化概念。作为一种教育思想或教育价值观念,其初衷在于纠偏:纠正中小学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之偏,纠大学教育过分专业化之偏。经过多年的研究和讨论,教育理论界对素质教育、素质的内涵和特征等问题已达成了一些共识。学者们认识到素质教育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发展的体系,没有也不应该有固定不变的模式。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促进学生有效成长的教育。素质的内涵具有时代的特征,不同的时代要求不同的素质。
那么,何谓素质教育呢?文辅相认为,素质教育是利用遗传与环境的积极影响,调动学生认识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生理与心理,智力与非智力,认知与意向等因素全面而和谐地发展,促进人类文化向学生个体心理品质的内化,从而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关于素质这一概念,心理学与教育学有着不同的解释。心理学认为,素质是由遗传或先天因素决定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的特点,对一个人的心理发展有重要作用。教育理论界的许多学者认为,素质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其内涵和外延在不断扩大。素质既包括先天遗传特征,又包括后天习得的素养。素质着重表示人在先天生理基础上,受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和社会实践,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
至于素质的特征,概括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
(1)内潜性。素质是人的潜能,不但遗传素质是与生俱来的,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也必须内化为人身心组织中的稳定因素才能视为素质的形成。人的素质的外化必须通过一定的实践活动方能实现。
(2)整体性。素质结构中的各种因素可以处于不同的水平或层次,这些因素统一在一个人身上,存在于一个统一的结构之中,整体的水平取决于因素的水平及要素间结构的整合。人的素质虽然是一个整体,但是构成素质整体的各因素也可以区分为不同层次,并得到测量。
(3)稳定性与发展性。素质一经形成,就具有比较稳定的性质,并在各种活动中表现出来。当然这种稳定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人的素质和一定社会的科学技术、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精神文明程度相联系,是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逐步形成和发展的。不同社会、不同历史时期,对素质的要求不同。另外,个体的素质也是发展的。
(4)社会评价性。人的素质具有优劣好坏之分,素质教育旨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优良素质,这些优良的素质可以得到客观的测量。
此外,也有学者从辩证统一的角度对素质的特点作了划分,如遗传性与习得性的统一,相对稳定性与发展变化性的辩证统一,内在性与现实性的辩证统一,个体性与群体性的辩证统一,等等。
关于素质的结构,学者们有不同的意见,存在着较大的分歧,从目前的研究来看,比较有代表性的看法有:二分法,认为人的素质包括生理(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三层次说,认为人的素质从低到高依次为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五成分说,按照德、智、体、美、劳五育的划分,将人的素质相应地划分为品德素质、智能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或者将素质分为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
这些分类虽然繁简不同,它们在本质上基本一致。不管怎样分,心理素质都是人的素质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素质居于社会文化素质和生理素质之间,起中介作用。应该注意到,对素质结构的探讨,不能纯粹从抽象的逻辑出发,应坚持实用性、可行性与逻辑准确性的结合。
对于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研究应与素质和素质教育的研究联系起来。如果不将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研究放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上,心理素质结构的研究就没有必要。这种研究实际上反映了心理学与教育学的结合,是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中所提出问题的回应。至于大学生的素质,我们认为主要包括生理素质、心理素质、人文科学素质和专业素质。
二、心理素质结构建构的理论依据
大脑是学生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后天的环境、学习和训练对脑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教育是以人为对象、以人的发展为目标的。教育对学生发展的影响,需要以学生脑的生长、发育与开发为中介;而且脑的发展也是人的发展的根本目标之一。人脑经过长期进化,其结构极其复杂和精细。遗传因素虽然决定着大脑发育的总方向和主要轮廓框架,但是大脑神经系统的精细结构和功能特性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后天的环境因素。换句话说,人脑之所以发育成为人脑而不是动物的脑,这是遗传决定的;但是,究竟发展成什么样的人脑,是优秀的大脑还是平庸的大脑?这与后天的环境因素、营养条件、教育方式、学习训练乃至社会文化背景都有关系。婴儿出生时,脑内绝大多数神经细胞已基本形成,但还没有发育完善。神经细胞的突起和突触连接以及微小神经环路的建立在后天发育过程中有非常大的变化,甚至在人的一生中都会进行修饰。也就是说,人脑在一生中都有可塑性,脑的微细结构和功能特性都在变化。但是,在出生后至7、8岁这一段时间特别敏感,其可塑性最大。就素质教育而言,丰富的感官刺激,学校的各类教育和训练、家庭教育、社会文化等的影响,通过儿童生理素质,特别是大脑这一物质基础,发展成为人的各种心理品质。因此,心理素质教育和心理素质结构的建构应重视运用大脑发育的规律,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有效发展。
人的毕生心理发展的规律,特别是人的心理发展的敏感期(关键期),以及心理品质发展的先后顺序和发展速度是心理素质教育和心理素质结构建构的理论基础。人从出生到长大成人,再到衰老直至死亡,其心理品质始终处于发展变化之中。大学生年龄一般在17—23岁之间,属于成年初期(或称青年晚期,从18—35岁)。在这一阶段,其思维方式由青少年时期的形式逻辑思维向辩证逻辑思维发展;特别是在23—40岁之间,是创造性思维发展的重要时期。大学生的元认知也有进一步的发展。虽然在高中阶段,学生的个性已基本形成,但在大学阶段,学生的个性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其自我意识迅速发展,自我同一性得到确立,进而促使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趋于稳定。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为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建构奠定了理论基础。
维果斯基关于教学与发展(特别是智力发展)关系的思想,对于心理素质教育和心理结构的建构具有指导意义。维果斯基认为教学应该走在发展的前面,教学的最佳效果产生在“最近发展区”,适时辅导学生是教学的不二法门。维果斯基关于教学与智力发展的思想,可以合理地扩展到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各个方面。
心理学研究不同层次或水平的区分对心理素质结构的建构具有参考价值。对心理现象的研究大致可以区分为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在社会关系的体系中研究人的发展,这些主要是社会心理学的内容,与社会科学交叉。第二个层次,研究个性的结构,如需要与动机、能力与态度的动力过程、行为的结构和动力过程、调节机制等。第三个层次,研究从感知觉到思维情绪等心理过程。第四个层次,研究心理过程的生理机制。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建构主要与上述第二个层次的研究有关。
三、心理素质的涵义、特征
1.心理素质的涵义
关于心理素质的涵义,不同学者有不同看法,以下是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
许燕认为,心理素质是以先天禀赋为基础,在后天环境和教育的作用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稳定的心理品质。这一定义基本说明了心理素质的本质,但是没有说明心理素质与人的单个的心理品质之间的关系,也没有强调心理素质与人的各种实践的关系。刘华山认为,心理素质是个性心理品质在人的生活实际中的综合表现。这一定义抓住了心理素质的核心内容及特征,但这个定义中所说的生活实际比较笼统,其针对性不够。张大均认为,心理素质以生理素质为基础,将外在获得的东西内化成稳定的、基本的、衍生性的,并与人的社会适应和创造行为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这一定义清楚地说明了心理素质形成及其特性,该定义中强调心理素质与人的社会适应和创造行为密切联系,这种观点固然有其合理性,但是学生心理发展有其年龄阶段特征,不同年龄阶段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和心理素质结构的重点应有所不同,社会适应与创造并非对所有年龄的学生都同等重要。
综合上述几种看法,我们认为,大学生心理素质是在生理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与大学生的学习、学术研究和生活实践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的综合表现。
2.心理素质的特征
刘华山对心理素质的特征概括得比较全面和准确。经过简化其观点,可以认为心理素质具有如下四方面的特征:
相对稳定性与可发展性。心理素质是个人的心理特质,不是人的个别心理或行为表现,更不是一个人一时一地的心理与行为表现。但是,心理素质又始终处于发展之中,具有自我延伸的功能。
综合性。对心理素质,不应从简单的心理过程或心理特性的角度来加以研究,不能将心理素质简单地看成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感、意志及其特性,对心理素质的研究应从个性层面上着手。心理素质是人的个性心理品质在学习、工作和生活实践中的综合表现。
可评价性。心理素质对人的活动成效有影响,因而具有社会评价意义;其品质具有优劣高低之分。人的某些个性心理品质,如内向与外向,一般不对人的行为成效产生影响,因此不应将它纳人心理素质之列。
基础性。心理素质不是大学生在特定领域中获得的某一专门知识和技能,应是那些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社会适应性和创造性等活动效果产生重要影响的心理品质的综合。
3.心理素质与几个相关概念的关系
心理素质与能力、人格特质、心理健康及创造力有密切的关系,但是心理素质与上述几个概念也存在着差别。
简单地说,心理素质是多种心理品质的综合表现。能力和人格特质是心理素质的核心内容,但是心理素质并不是能力和人格特质的简单拼凑,而是那些对大学生的学习、研究和生活实践产生重要影响的个性心理品质的综合表现。
心理健康是人的一种心理状态。个体处于此状态时不仅自我情况良好,而且与社会契合和谐,能发挥更大的心理效能。心理健康状态是良好心理素质的表现,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心理健康的必要条件。
至于创造力,在直觉的水平上,我们都能理解;但是到目前为止,恐怕还找不到一个学者们公认的创造力定义。心理学家曾提出了多个关于创造力的理论模型,其中,斯腾伯格(Sternbers)提出创造力三维度模型(Athree-facetmodelofcreativity),即创造力包括创造力的智能、创造力的智能风格和创造力的人格层面,代表着学者们倾向于将创造力的认知、人格和社会层面统合起来理解创造力的发展趋势。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显示,人的创造力高低受人的智力、知识、思维风格、人格、动机和环境等诸方面因素的影响。尽管不同学科的最佳创造力的年龄不完全相同,一般而言,最佳创造力年龄在23—40岁之间。由此可见,大学本科生应该为今后创造性地开展学习、学术研究和工作作好知识和心理上的准备。应该承认,创造力是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它不是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全部,甚至可以说它不是大学本科生心理素质结构的最重要成分。也许,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其社会适应性是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中更重要的成分。
四、大学生心理素质建构的思路
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研究关系到心理素质测评体系的建立、培养规格和实施方案等一系列问题。心理素质是人的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社会文化素质的基础与载体;心理素质是外界刺激影响人的行为的中介,又是社会文化素质与生理素质相互影响的中介。鉴于心理素质在个体素质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在推行素质教育时,查明心理素质的结构就是一项基础理论工作,它应该成为素质教育特别是心理素质培养的起点。
1.大学生心理素质建构的要求与策略
在确定合格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时应注意:(1)体现心理素质是人的个性心理品质的综合表现,心理素质不是人的心理现象的几个孤立的方面。(2)反映大学生在学习、研究和生活实践中应具备的基本心理素质。(3)既考虑到大学生发展与成长的需要,也考虑到国家、社会和时代对大学生的要求。(4)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于未来需要,强调未来社会对学生的要求。(5)以学生心理品质发展年龄阶段特征和“最近发展区”为理论基础,重点研究大学生这一特定年龄阶段的心理素质结构。
研究策略:(1)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原则,以理论研究为指导,以实验研究为手段;坚持实用性、可行性与逻辑准确性的结合。(2)采用研究指标多元化的建模原则,通过专家(理论取向)、用人单位及高校教师(职业取向)、学生(个人取向)等多层面,确立心理素质模型的指标体系。
2.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结构
有不少学者提出了关于学生心理素质的可能结构,例如,王极盛认为人的心理素质是多类别、多要素、多品质系统的动态综合体,包括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心理健康和潜能因素。梁宁建认为心理素质包括心理健康水平、人格特征、认知方式、元认知、智力等。这两项研究虽然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建构有参考价值,但是这两项研究都将心理健康水平与看成是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成分,这显然是将心理素质(内在)与心理素质的表现(外在)混在一起了。下面的几项研究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建构具有更大的参考价值。
许燕通过问卷调查发现,高师生心理素质结构包括社会适应素质、自我完善素质、职业性格素质、能力素质、人际管理素质和再生素质等六个方面的素质。其中,每个素质又各自包括若干心理品质。这项研究的缺点是抽样的范围较窄,所得结果虽然能反映师范生的心理素质结构,但是未必能够全面说明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结构。
张大均等人从理论上建构的中学生心理素质结构包括认知因素、个性因素和适应因素,并通过问卷调查验证他们提出的中学生心理素质结构。这项研究所建构的中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简单明晰,认知因素作为一项重要的心理素质成分如实反映了中学生的学习是他们主要从事的活动。但是,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与中学生有较大差别,而且国家、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更高,所以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结构在整体上是否与中学生相同,需要进一步研究加以验证。
一、应针对学生的个性特征进行素质教育。
目前,我国已从过去“闭关自守”的地域性封闭中走出,迈向了面向全球化开放的崭新轨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教育界。中学教育也不例外,教育对象也有了新的变化———不是从前的“墨守成规、逆来顺受”的书呆子式的学生,而是“有棱有角,有点霸气”的时尚儿。教师再也不能像以往那样“用大喊三声,就镇住了”的简单粗暴的家长式的教育方式来对待学生,而应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及年龄特征,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在了解尊重学生心理活动的基础上,采取“顺藤摸瓜”有理有节的愉悦式的方法进行教育。让学生在适意舒坦的气氛中学习,受到教益、启迪。简言之,就是要根据学生的认识、学习、行为等的规律去做工作,促其产生自觉、自律的潜在学习心理,方能事半功倍,持久生效。
二、应在尊重学生“学习心理”的基础上进行素质教育。
中学时期的学生朝气蓬勃,求知欲强,洋溢着开拓进取的气息,最厌恶老生常谈、干巴巴的说教及消磨时间的繁重课业负担。此时,教师不能忽视学生的心理、生理方面的承受能力问题。教学时,应该熟悉教材,尽力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同时锤炼语言、说话艺术,尽量做到说文讲课解义释意之精当、事例切题生动可感。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都要严格遵循学生的“学习心理”原则。教师的“原始职责”就是充分地指导、帮助学生挖掘出上述学习“要素”,使他们乐意学习,情愿接受教育,如此,效果就会有显著的不同了。
三、应针对学生伙伴归属心理进行素质教育。
中学时代的学生“伙伴归属意识”或朋友聚集意念很强,在一起时常常喜欢有较统一的举动,戴同样的服式鞋帽,做同样的游戏等,甚至出现类似于“小团伙、哥儿们义气”等现象,这都是他们伙伴归属心理的自然流露。若花点时间了解他们的心理特质就不会认为他们在一起就是搞“小团伙”与教师对抗或斥责为“哥儿们义气”作祟,要加强师生心灵的沟通、感情交流,做出切合实际的判断,减少工作中的失误和障碍。同时,教师应对学生进行遵纪守法教育,可请法制干部进行法制讲座,还可邀请与他们同龄的在押“少年犯”来“现身说法”。
四、应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素质教育。
由于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学生中常出现这样的“热”、那样的“族”,诸如迷恋网吧、玩游戏、看武打言情小说、集邮票、追星等行为。教师若一律简单地不加分析引导就斥责为不务正业,妨碍学习,对学生是不公平的。因为此期间的学生有喜欢收集纪念物品和崇尚偶像的热切愿望,是好奇、兴趣、欲望所涌动之时,不能一味责怪他们。只要不是“丧志”,便可放心。当然,为了朝“德智体美劳”兴趣方面引导,可举办名人伟人、文学名著、科普知识等讲座,参观各种博物馆、展览馆,组织春游、秋游,领略祖国风光,收集动植物标本等,陶冶他们的情操,增长他们的课外知识。这一系列的课外、户外活动会大大促进学生的兴趣爱好朝“素质教育”的要求方面发展,将减少低级趣味的萌发率,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超级秘书网
五、应针对学生性心理、生理特点进行素质教育。
[论文摘要] 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的主流,中学体育教学是素质教育中最为关键的部分之一,而中学体育是学校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的一项重要基础教育内容。素质教育的真正实施关键在于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所以如何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及如何对过去陈旧的体育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与改革,是当前每一个中小学体育教师需要去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传统中学体育教学与素质教育
传统的中学体育教学模式中普遍存在着诸多的问题。首先表现在传统的体育教学通常是以增强体质为名,而事实上只是进行了简单运动技术与技能的传授,根本不能被看成是真正的体育教学。其次就是中学体育课程设置基本上是非常单一的,并且以教师为主,忽视了学生这一教学的真正主体。传统中学体育教学只是一味强调教给学生什么,教学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以传授知识技能为中心,根本不去考虑学生需要做什么,不注意科学的教学方法,严重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和学习的创造性。最后,传统中学体育教学教学内容非常庞杂,基本是什么都讲,什么都讲不细,主题异常分散。所以,在当前素质教育大背景下,中学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是势在必行的。
目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时展的需要,也是未来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劳动和技能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中学体育教学可以看成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手段,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在中学体育教学中通过各种身体练习为主的体育活动能有效地开发和强健学生身体,增强学生体质,从而有效塑造学生健康的体魄。通过体育教学的形式和内容也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及培养自立自强、坚毅勇敢的精神。所以中学体育教学模式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必须做出相应的转变,以更好地适应新时期的中学体育教学目标。当前在中学体育学科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是中学体育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核心问题,同时如何使自己的教学活动更适应目前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广大学校体育工作者所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二、素质教育背景下中学体育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的路径选择
1.对现有体育课程进行分化和综合,从而制定出多样性的体育课程,以满足体育教学实际需要
当前,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应该按学校体育项目的特征和规律进行分化和综合,并适时增删新的内容,从而使体育课程更加遵循体育教育客观规律,不但更加重视增强健康,而且更能适应学生对体育的需求。另外,从全国来说,中学体育课程是有统一的纲要要求的,但是因为学生个体有明显的差异性,所以中学体育课程也应该是多样的,这样才可以有效激发不同学生的各自体育兴趣和特长。所以建议有关部门在不违背全国统一规定的同时,尽量要根据社会经济区域发展特点和学生个体体质差异,开设多样化的体育课程。
2.应适当增加体育理论课教学时数,并使体育理论知识自成体系
在目前的中学体育理论课程教学中,大部分体育教师只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简单的把一些单个运动项目的技术要领及体育竞赛规则作为体育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很难形成体育课自身独立的理论知识体系,这对于学生从总体上了解体育的本质和体育锻炼对身体和心理的良好影响来说是非常不利的,更谈不上自觉运用课堂内所学的体育理论知识来指导自己的课外体育锻炼。所以在中学体育教学具体实践中,体育教师必须系统地制定每节课的理论教学内容,并且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结合具体的运动项目有针对性地进行体育理论知识的传授,通过这种较为系统的理论传授和学习,对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及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
3.改革创新中学体育教学评价的内容与方法,构建起动态多样的评价方式
素质教育强调要建立起内容多元,方式动态多样,着眼于学生身心发展,并能有效改进教学实践的评价体系。所以在中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学评价应逐步取消只重视结果的单一终结性评价模式,逐步把学生的体育学习态度和进步程度考虑进评价内容,评价内容力求多元化,注重考察学生综合素质,在承认学生身体条件基础差异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成长过程,给学生以多次评价机会,逐步构建起促进学生转变与发展的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动态评价方式,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体育学习与锻炼的积极性,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为学生以后的终身体育锻炼服务。
4.创新中学体育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和特质
素质教育背景下,中学体育教学方法的创新主要核心内容就是打破单一的陈旧教学模式。现代中学体育教学倡导课堂教学内容多元化,另外教师要根据体育课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及人的活动变化规律,合理有效地安排体育课堂结构,切实抛弃传统的教师教、学生练的陈旧模式,并在体育教学具体实践操作中灵活掌握和运用,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和特质,以逐步提高中学体育的教学质量。
三、结语
总之,中学体育课程要在改革创新中才能发展,那么在素质教育大背景下,体育教师应该不断的加强体育教育教学实践与理论学习,在教学中不断认真总结与反思。只有这样,中学体育教师才能站得高,看得远,才能切实把握住体育课程改革创新的方向。
参考文献:
在“心理学”中一般是这样界定“个性”的,即:“决定个人的个别性与独特性的种种特质的总和”;“它是一种人格的特质”,并是“有别于他人的其本身所固有的性格特征”。的确,个性是个体区别于他人的独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有机结合,这是个性全部心理机能的独特的整体性。个性的心理结构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有机统一的整体,而个性心理特征往往具有多方面的规定性;其首要特征就是独特性,并且这种独特性也就是与个性心理相对应的差异性,它表现为外部差异和内部差异。所谓外部差异,是指个体与他人在能力、情感、意志、性格、能力、体质和外貌等方面的差异性;所谓内部差异,是指个体内部各种心理品质的发展的不平衡性,它尤其表现在兴趣、爱好、能力、气质和性格等方面的不同特点。个性的第二个特征是主体性。所谓主体性是指作为活动主体的人在与客体的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自主性、能动性与创造性。主体性是个体的本质特征,是个性赖以形成和发展的内部动力机制。个性的第三个特征是社会倾向性。个性形成的过程,是个体由具有一定的先天素质的自然实体,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转化为社会实体的过程,因此,个性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后天的社会影响。个性的第四个特征是整体性。因为个性中的任何要素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与渗透的整体。个性的第五个特征是稳定性与可变性。当人的个性一旦形成,它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人的某些个性品质还会蜕变。人是富于个性的存在。人的素质、能力不是均一的,是有着可以区分的个性差异的;每个人所指向的自我实现又是个性化、多样化的,且价值观也是多元的。因此,无视个性的均等、划一化的教育不能说是真正“发展个性”的教育,而要真正实践“尊重个性、发展个性”的教育,就得改造现存的“应试教育”体制,以使每一个学生真正体验到学习生活的快乐及其意义。通常,学生的个性发展,是学生以原有的素质结构为基础或前提,并对原有的素质结构不断进行转换、改造与升华的过程。正因如此,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就成为教育的基本功能,也是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
二、国外重视“个性发展”的比较考察
本世纪70一90年代,世界各国都在顺应时代的变迁而进行颇有成效的教育改革,并都各自提出了教育改革理论和模式,以及教育改革的主张、口号、原则等。其中,还有不少国家对素质教育中个性的发展给予了相当程度的重视。1983年4月,美国高质量委员会提出了一个惊动全美的报告《国家处在危机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并提出了“高质量教育”的概念与目标。为实现高质量教育,该报告提出了一条非常重要的建议,即开展个性化教育。它指出,由于学生的抱负、能力和程度不同,要求教育有适当的内容以满足其不同的需要,因而既要注意开设不同内容的课程,又要注意特殊学生的需要。比如,对智能好的学生,课程内容要丰富一些,进度要快一些;而对那些教育条件差一些的学生,则要提供特殊的教育教学资料,班级要小一些,甚至还要安排个别辅导。相对于美国来说,日本教育界对素质教育中的个性发展的重视程度更甚一筹。1985年6月26日,日本在其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明确提出了包括“重视个性的原则”在内的8条改革基本设想。其中,重视个性,就是树立尊重个人、尊重个性的意识,克服教育的划一性、僵死性、封闭性和非国际性。这一思想的基本观点是:在时间、空间这一纵横广阔的环境里,每个人都是以自己独特的个性存在着的,而且有生气的集体是由个性的个人构成的。而个性并不否定集体和国家的文化、时代的特性。只有当了解了自己的个性和他人的个性,才能尊重自己和他人的个性,才能发挥自己和他人的个性。这是贯穿在个人、社会、国家间一切方面不变的哲理。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UNESCO(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题为《教育一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中所强调的“四种基本学习”,无疑是对素质教育中个性发展理论的更深一层次的论述。“四种基本学习,,即:“学会认知”(IJearningtoknow)、“学会做事”(I矛earningtodo)、“学会共同生活”(learningtotogether)、“学会生存”(learningtobe)。这四种学习是一个整体,它们之间有许多联系、交叉和交流的内容,应该同等重视,并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设计。
三、从教学角度看“个性发展”的差异性
承认“个性差异”是个性发展的前提。但是,“个性差异”的表现是多方面的。从教学的角度来看,有“成就度差异”、“学习速度差异”、“学习能倾差异”(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方式、认知方式等)、“兴趣爱好的差异”、“生活经验差异”等等,其中尤为令人注目的是“学习方式”(风格)的差异。所谓“学习方式”(learningstyle)是指在学习时个人喜好的学习的方式、方法。根据研究,构成学习方式之差异的要素是多方面的。在以班级为中心的教学中,即使把握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与认知方式,也不可能采用同时适合所有学生的教学方法,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必须改进教学、改进评价机制,运用多样的教学法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于自身学习方式与认知方式的学习机会,或者使其学习方式朝着更有效的方向转化。国际教育界围绕教育个性化问题出现了许多流派与主线,也出现了不少教学组织弹性化、教学时间弹性化的实践,而其中备受关注的是教学环境的“智能化”,其基本观点如下:1.多目的化的视点;2.创造性立场的视点;3.网络化的视点;4.信息环境化的视点;5.环境人性化的视点。在上述环境构筑的视点中,今日尤为重视的是创造性立场的视点与环境人性化的视点。
四、在实施素质教育中重视发展学生个性的必然性和基本要求
(一)在实施素质教育中重视个性发展的必然性
1.素质教育与个性发展具有内在统一性
前面已经讲过,个性发展与素质教育是相统一的,并且发展个性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素质教育作为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教育,就是要从人的个性差异出发,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素质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与完善;就是要在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体心理、审美和劳动等方面的素质的同时,致力于使学生的个性充分而自由的发展。因此,个性的发展,应成为素质教育的一个核心追求。
2.在素质教育中重视个性发展,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个性的发展,不仅是人的身心发展的需要,而且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分工的细化,市场经济的发展,科技竞争的加剧,以及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推进,都需要大批具有独特性及完整人格的生力军,都需要造就不盲从、善于独立思考、具有强烈事业心和创造精神的人才。强调个性发展,强调依靠自己的能力立足于社会,服务于社会,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面向21世纪的各种挑战中,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当今,如何发展学生的个性,已成为一项重要而迫切任务。
3,在素质教育中要重视个性发展,这是从教育
经验中得出的必然结论卓有成效的教育,历来是重视个性发展的教育。从中国古代的孔子到西方现代教育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都归功于对个性发展的高度重视。比如,前文所提到的日本临时教育审议会于1985年6月向内阁提交的《关于教育改革的第一次咨询报告》中,曾提出的主张是将“重视个性”作为今后教育改革首要的、贯穿始终的基本原则;韩国教育法第四条则要求:“教育的制度、设施、教材和方法,始终都要尊重人格,重视个性,使受教育者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能力”;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教育大会编著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还将“培养一个人的个性并为他进人现实世界开辟道路”作为教师将来的任务等等。
(二)在素质教育中发展学生个性的基本要求
1.要从研究差异入手,因材施教
“不是存在一种教育,而是如存在着许多个人那样,存在着许多种教育。这对于各种水平的个性教育来说,具有头等的重要性。”教育工作者首先必须摒弃那种以统一规格去制造“标准件”的教育模式,而应从研究学生的差异人手,根据不同的兴趣、爱好、特长及能力去因材施教,并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去培养和锻炼各种个性的学生。
2.要车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主体性
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人就他的各个方面、他的种种处境的差异和他的责任范围来说,都构成教育的真正主体。”只有确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才有可能在实践中按新的思路来构建素质教育模式,才能改变那种在“应试教育”影响下学生机械、盲目地顺应教材体系和教师思路而成为消极的被塑造者的境况,进而真正将被动的灌输和接受变为学生积极主动的认知过程和自我发展过程。
3.重视活动与交往
活动和交往是学生个性形成与发展的基础,群体是影响个性的重要力量。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我们必须积极开拓学生个体活动的领域,精心设置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提供适合个性发展的条件,并帮助学生挖掘潜力,使其通过学习、活动和交往而形成自由、和谐发展的个性。
4.把握整体性,使个性发展建立在全面素质提高的基础上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适合作为肉体的、智力的、情感的、性别的、社会的以及精神存在的个人的各个方面和各种范围的需要。在这些成分中,没有一个能够或者应该被孤立,而且,每一个成分都互相依赖。”发展学生的个性,应建立在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基础之上,应在思想品德、科学文化、身心、审美、劳动等方面的素质培养上狠下功夫;而教育者则应积极创造条件,使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教育要求内化为每个学生的个性品质。
关键词:大学生;领导力模型;素质教育;领导力教育;因子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73(2013)04-0074-04
一、研究意义
目前我国学者对领导力的研究对象主要限于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和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如何把领导力引入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培养社会和经济发展所需的领导型综合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领导力的基本理论为基础,在对高校大学生领导力进行一系列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构建了大学生领导力素质模型,希望通过对模型的分析,探索如何系统地培养大学生领导力。
(一)理论意义
1. 大学生领导力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补充和拓展。根据国际领导协会对领导力教育的界定,领导力教育主要是指在学校系统、社区以及企业和政府等各级各类组织中,促进领导能力发展的研究与实践。本质上说,领导力教育是发展个体和组织有效执行领导角色综合能力的各种生活和经历,是一种以领导力为主题或专业,重在培养学生领导知识与技能的跨学科教育。大学生领导力教育内容广泛,注重服务,注重实效,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补充和拓展。
2. 大学生领导力教育符合国家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更高要求。我国非常重视培养大学生的领导素质,将其视为中国大学教育和人才培养新的教育理念和培养目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同时明确把“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作为战略主题的重要内涵。
3. 大学生领导力教育有助于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创新。进行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研究一方面可以作为对大学德育教育的补充、拓展和深化,另一方面,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领导力教育的基础性平台,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和道德素质的提高,也是大学生培养教育的基础性工程。
(二)现实意义
1.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文献研究、德尔菲等方法,并运用SPSS17.0统计工具进行数据分析,建立起一套科学的大学生领导力素质模型,这为后期制定量表、对大学生领导力水平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奠定了基础。
2. 大学生领导力素质模型的构建,有利于分析和解释当代大学生领导力教育存在的问题,为高校进行大学生领导力的评估提供依据,并为有效提升大学生领导力水平提供理论支撑。
3. 通过大学生领导力素质模型的构建,分析其构成维度,可以在大学生领导力教育教学过程中建立起一套规范的标准。
二、研究过程
(一)大学生领导力词汇的提取
1. 大学生领导力开放式问卷调查和访谈
(1)研究目标。通过对不同性质的用人单位(国家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大中型企业、非盈利社会团体)和学生分别进行开放式问卷调查,收集领导力特征词条,为构建领导力模型提供第一手资料。
(2)问卷的形成和发放。让用人单位和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作答:“请您在以下空白处列出10个或10个以上您所认为的当代大学生所应该具备的能力、素质、技能、特质和动机,才能更好地胜任社会工作,在职业生涯中能够更好地发展、晋升;您认为现在的大学生欠缺哪些领导力(素质或能力),又有哪些能力的短缺会制约他们在职位上晋升和发展”……搜集大学生领导力特征。
本次调查共发放开放式问卷5份并全部收回;访谈人数为35人,其中学生及学生干部21人,不同性质和类型用人单位工作人员14人。通过汇总问卷词汇,发现用人单位与学生开放式问卷调查结果区别不大,对出现频率较多的词汇进行提炼、归纳,结合文献研究,最终总结出78个领导力特质词汇。
2. 大学生领导力词汇问卷调查
(1)研究目标。通过对词汇问卷的调查,建立并初步验证领导力模型。
(2)问卷的形成和发放。为了进一步对大学生领导力词汇进行提炼,采取半开放式问卷的方式对大学生和用人单位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110份,回收有效问卷102份,其中用人单位51份,学生51份,回收率93%。问卷主要是要求被调查者从已经提取出的78个领导力词汇中选出其认为最重要的词汇。问卷回收之后,将这些领导力词汇根据被选中频率,由高到低进行排序。根据频率统计结果,通过反复的专家小组讨论得到修正后的领导力词汇共50个。将这50个领导力词汇编写问卷,形成正式大学生领导力词汇问卷,问卷采用里克特量表的5点计分法。其中,1分表示非常不重要,3分表示中间状态,5分表示非常重要。
本次调查样本来源主要是天津与河北的用人单位,共发放问卷350份,回收296份,作废15份,有效问卷281份,合格率为95%。将回收的有效样本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项目分析、因素分析、信度分析,根据重要性程度以及交叉重复程度,去掉21个领导力词汇,剩下29个领导力词汇。
(二)大学生领导力内容问卷调查
1. 大学生领导力内容问卷形成
通过大量查阅领导力辞典、相关心理学、管理学词典、大百科全书等相关文献,结合专家小组讨论,将“大学生领导力词汇问卷”的29项词汇进行精确的行为描述,编制成“大学生领导力内容问卷”。
2. 调查结果及数据分析
利用“大学生领导力词汇问卷”对河北工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的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75份,回收175份,有效问卷149份,合格率为85%。被试情况如表1所示。
(1)项目分析。在量表项目分析中,以极端组比较结果的差异值为决断值检验题项是否鉴别度良好,若是题项高低分组差异的t统计量小于3.000,则表示题项的鉴别度较差,可以考虑将之删除;进行题项与总分相关分析时,如果个别题项与总分的相关度越高(相关系数大于0.4),表示所要测量的特质或潜在行为更为接近。当题项与总分为低度相关(相关系数小于0.4),可以考虑把题项删除;进行同质性检验可包括信度检验和共同性与因素负荷量检验,题项删除后的α值应当小于或等于原先的信度系数,则此题项与其他题项所要测量的属性或心理特质可能相同,即同质性较高;共同性表示题项能解释共同特质或属性的变异量,共同性值若高于0.20(此时题项在萃取共同因素的因素负荷量——即题项与因素关系的程度必须大于或等于0.450),表示题项与共同因素(总量表)的关系越密切,同质性越高;反之则可考虑将题项删除。
从决断值、题项与总分相关分析、同质性检验的统计量结果指标来看,29项领导力特质都符合标准指标,鉴别度、同质性和共同性都比较高。
(2)因子分析。项目分析完后,若想了解该检验所要达到的心理或行为特质到何种程度,则应进行因子分析,求出量表的建构效度。我们将29个项目全部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其中KMO和Barrlett球形检验的结果如下:
KMO是Kaiser-Meyer-Olkin的取样适当性量数,KMO值越大(普通准则至少在0.6以上),表示变量间的共同因素越多,越适合进行因素分析。此处的KMO值为0.955(如表2所示),指标统计量大于0.80,呈现的性质为“良好的”,表明变量间具有共同因素存在,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此外,Barrlett球形检验近似卡方值为2 985.392,自由度为406,显著性P值小于0.05,拒绝虚无假设,表明总体的相关矩阵间有共同因素存在,适合进行因素分析。
接下来进行因素分析,由于以少数的因素构念来解释所有观察变量的总变异量,加上行为及社会科学领域的测量不如自然科学领域精确,因而如果萃取后的因素能联合解释所有变量50%以上的变异量,则萃取的因素可以接受。经过分析,按照特征值大于1的标准提取因子,共萃取出5个因子,即可获得5个因子的大学生领导力素质模型,5个因子的累积解释方差为60.899%,结果较理想,如表3所示。
经过如上分析,大学生领导力素质模型可以分成五个维度。经过专家小组讨论对各维度进行命名:维度一命名为“领导感召力”;维度二命名为“领导决断力”;维度三命名为“领导前瞻力”;维度四命名为“领导影响力”;维度五命名为“领导控制力”。
(3)信度分析。通过信度分析(如表4所示),总量表的信度系数为0.969,大于0.80。各分量表的α系数均在0.7以上,表明本问卷的一致性信度较高。信度分析结果显示问卷分为五个清晰的结构维度,表明此问卷具有较好的建构效度。
三、大学生领导力素质模型的解释说明
将通过因子分析得出的大学生领导力五个维度与中国科学院党组、中国科学院人事教育局和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联合成立的“科技领导力研究”课题组中提出的“领导力五力模型”进行比较,发现两者非常接近。由此不仅验证了该课题组“五力模型”的合理性,并进一步完善了“五力模型”的各种特质,这正是本篇文章的主要创新之处,如图1所示。
其中:领导感召力,对应于或来源于被领导者的能力,包括吸引被领导者的能力;领导决断力,对应于群体或组织目标实现过程的能力;领导前瞻力,对应于群体或组织目标的目标和战略制定能力;领导影响力,影响被领导者和情境的能力;领导控制力,控制目标实现过程的能力。
四、结论
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和专家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本文得出两方面的结论:首先,经过数据分析得出大学生领导力素质模型主要由五个维度构成,包括领导感召力、领导决断力、领导前瞻力、领导影响力、领导控制力;其次,在不同性质用人单位对大学生领导力要求的差异分析中,企业、事业单位和公务员体系的单位在适应能力、组织策划能力、大局意识、尊重与信任、语言表达能力、沉着冷静、自信心、正直和诚实、换位思考能力、政治素质、服务意识、公正和民主作风13个领导特质的重要程度上存在着显著差异。
大学生领导力作为领导力的一个分支,对它的深入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笔者将继续以下三方面的深入研究。第一,在大学生领导力模型的基础上,开发量表,对我国大学生领导力现状进行调查和研究。第二,通过现状分析,找到目前大学生领导力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第三,根据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建立提升领导力的体系,并希望最终的研究成果能普遍应用于大学生领导力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房欲飞.美国高校大学生领导教育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2]Robbins SP. 组织行为学[M].孙健民,李原,译.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赵国祥.领导理论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4]文茂伟,房欲飞.在通识教育中发展大学生领导力——以美国大学生领导教育为例[J].比较教育研究,2008,(1):7-10.
[5]李金林,王芳官,金海燕.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的现状调查[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0,(11):137-142.
中小学是学生打好文化根底,并从中养成正直的人格情操,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良好的文化、心理、道德修养的基础阶段。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要指标的素质教育,是,同这阶段的学习特质相一致的。不言而喻,“减负”是中小学素质教育中一个实实在在的举措。
如何在对学生实施“减负”、减压的同时,有效、及时地充实“减负”之后的求知空间,使减负成为引导学生探索、探知、追求真理的动力,是值得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加强学生的课外(及校外)艺术教育和艺术实践(如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等)活动,是具有生动丰富特点的、适合中小学生情感教育需求特征的可行方案之一。
第三次全教会指出,学生必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同时指出要尽快改变学校美育工作的薄弱状况。这种薄弱状况既由于办学部门对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认识不足而导致,也同学生文化课负担、压力过重相关。这种状况客观上使得中小学生失去大量得到艺术教育、艺术实践的机会,主观上则促使学生艺术体验的欲望,使未来的社会人才在人生早期教育中就埋下了对艺术的盲知种子,无从领受艺术教育对学生在人格、品质、心理素质等方面的良好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我们认为,艺术教育与艺术实践的本质,首先是培养人,这是具普遍意义的本质。其次才是培养专家,这只具少数、个别的意义。一位著名科学家曾经谈到,科学和艺术是一块硬币的两面,互辅相成,缺一不可。艺术教育对人生的影响,作用的长久、持续性,是其他教育手段所难以完成,不能替代的。
“减负”工作,实实在在地减轻了学生学业过重的负担,这是一个方面。而借此东风,在不改变课时结构的前提下,配合学生的思相教育工作,将课外、校外艺术教育、艺术实践活动丰富多彩地开展起来,充分发挥学校艺术师资,学生团体,社会艺术活动机构乃至学生家长的作用,充分体现社会与家庭在艺术教育方面对学生的共同关心、爱护、寓教于乐,使课外、校外艺术教育活动成为教育系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想,这不仅是艺术教育的一个契机,也是时代与教育呼唤艺术、呼唤艺术教育的合理内核的必然。
培养,造就一代爱好艺术、理解艺术有良好情操的新人,对“成长的一代”在走向工作岗位后,“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作好必要的文化底蕴准备、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传大复兴是现实意义与历史意义兼具的必要大事,应引起我们的足够认识。
【关键词】基础 教育 绘画艺术 模式
作为世界主体的人,素质包括生理素质与心理素质两个方面。生理素质指体质、体能、体魄以及身体力量、运动技能等诸多特性,心理素质指认识、意志、情感、机能品质及其特征,另外还有知识经验、道德、价值观念、人际交往等。由此可见,素质教育的含义就是个体全面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几个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在实现和落实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绘画艺术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从理论上讲,绘画艺术教育分为两类:一是培养职业画家的专业绘画艺术教育,二是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而存在的普通绘画艺术教育。笔者论述的是在普通艺术教育中绘画艺术教育的目标性质及教学模式。
一、绘画艺术教育的作用
学校的绘画艺术教育是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对学生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美术知识的学习、美术作品的欣赏,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情趣,培养他们的高尚道德情操;通过绘画技能的训练,可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美术绘画语言,开发和培养其艺术创造思维能力,促进智力发展,造就有丰富想象力和勇于创造精神的有用人才。
1.促进学生潜在力量的发挥
绘画艺术教育鼓励个体的差异性,这一突出特性是科学教育和其他人文教育所不具备的。绘画艺术教育允许、鼓励学生个人特质的充分发展、自由发展,无标准答案,不强调统一的要求。在教育形式上,绘画艺术教育始终是根据学生的差异做个别指导,教会学生用自己的心灵、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世界、发现主题,用自己的感受、自己的情绪去表达客观、表现自然,它符合人类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更能引起学生兴趣,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
2.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人的个性,指个人稳定的心理特征,个性的发展是衡量人全面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绘画是通过视觉传达情感的人类独特交流形式,并通过心灵直接去感受。绘画艺术教育不强调正确而注重生动,重视的不是众所周知和看到的东西,而是个人感受到、体验到的东西,这为学生创造发现个性、展示个性、发展个性和张扬个性的机会和土壤。
3.培养学生的良好心态
作为普通绘画艺术教育虽然不以创作为最终目的,但经常性的绘画作业、习作仍是主要教育内容之一,绘画作业完成的整个过程实际就是一种对学生进行心理磨练的过程。绘画作业过程要求环境安静、专心致志,有严谨的条理性、秩序性。对于浮躁、粗疏、焦虑的不良心理纠正很有效果,一旦产生强烈的绘画兴趣,绘画过程本身井井有条的秩序、引人入胜的变化就会使作业者进入忘我境界。
二、绘画艺术教育的模式
艺术教育中的绘画教育在实施过程中除了要在绘画知识和技能上提高、补缺外,还要更加重视艺术精神的栽种和哺育,在心灵的发育和成长过程中施加影响,而观念的转变势必突破传统绘画艺术教育的运作模式,继而带来更加灵活、全面和丰富、积极的教学实施方式,从而达到在教育规格上既面向全体学生,又能照顾特殊个体,使受教育者获得对客观世界全面的新认识,进而促进健康全面的人格发展,达到艺术教育的最终目的。
1.“素质、能力、个性”模式
素质、能力、个性教育模式是希望所有的教育和受教育者来关注教育的目标。首先,使受教育者在不同的年龄段能够受到连续不断的艺术审美教育,保证素质教育的全面性;其次,要注意在教育过程中对受教育者个性的关注和保护,努力发现积极有益的方向,大胆鼓励,不以优劣来评价,而要以发展为根本目的,个性的成长主要体现在对生活和艺术的独特体验和情感表达;再者,努力使普通绘画艺术的教育过程成为既是受教育者个性成长的过程,又能成为社会化塑造的过程。
2.“快乐、成功、创造”模式
学习的主动性是学生获得成功的关键,好学、乐学是良好保证。让学生拥有体验成功的快乐,使他们觉得学好美术并不太困难,只要坚持努力就会获得成功,这才能使学生在不断获得成功的喜悦中变得更加努力。“快乐、成功、创造”模式强调:第一,要从施教者灌输为主转移到以受教育者的活动为中心上来,摆脱传统的以课堂为中心,以知识、技能为主导的教育方式。快乐是生活的原动力,也是学习兴趣和良好习惯的动力。主观积极地介入必将导致对成功的渴望,成功又推动了创造的可能性;第二,全面艺术教育急切而重要。要切实提供感性环境,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器官去感知、触摸,通过活动去体验、选择和热爱,由感知体验上升为理论和知识,培养“肆无忌惮”的想象和对生活的无限热爱;第三,在幼儿少年教育的同时,大学、高职高专应当大力开展非学历的社会性艺术教育,以提高全民族的艺术素质。
3.“情意、和谐、发展”模式
情意是绘画艺术中最具魅力、最核心的因素。作为心理精神环境,情意的发生是感情的基础,而物质的环境同时也能激发心理环境的发展与成熟。和谐的情意是一个人个性全面化的重要体现。
第一,绘画艺术教育通过审美快乐使人的情意受到规范节制和净化,从而塑造成熟、理性的精神空间。
第二,利用大自然、美术馆、博物馆的典型性教育环境实施情意、和谐、发展的素质教育。美术展览馆是了解、感受当代绘画作品发展的环境,它具备了时代性、新颖性,为我们的观赏行为和表现行为提供了可能,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对绘画的兴趣,深化他们对艺术的理解。
结语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 医学生 人文科学
早在1995年,就明确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十报告中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医学是一门发展性科学,同时医学又是一门综合了生命科学、化学、理学以及人文科学等多门知识的综合类学科。现代医学创新人才应具有医学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完整的知识结构,只有拥有良好的人文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医学生才能满足医学的发展和进步的需要。当前我国医学教育中已经渐渐把对医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在关键性的重要位置,但在具体教学方案的实践过程中仍有些不足之处。本文对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提出一些自己的见解。
一、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早在1977年美国恩格尔(George L. Engel)就已经提出“生物―心理―社会” 的现代医学模式,医学的目的不仅仅是去除患者身体疾病,还要关注患者精神的健康,减轻其心灵的痛苦。这就要求现代医学人才既要有精湛的专业知识,又必须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较强的人格魅力、高尚的道德品质以及良好的与病人、家属和同事协调沟通的能力,能够正确理解医生与患者、患者生理与心理、人与社会等各方面的关系,深入研究社会和个人的需求, 真正领悟生命的真谛与价值,在医学实践中更好地去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
医学人文倡导对人的关怀,是以人为中心的医学价值观,医生不仅要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 还要尊重患者的人格、尊严、地位和人权,要能满足患者的心理要求。因此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是社会和医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对医学院校育人工程来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 。
欧美医学院校在20世纪70年代已将医学人文学作为医学教育的必修内容,已形成自然科学、医学科学和医学人文科学有机统一的教学模式。我国近年也有部分医学高等学校设立了医学人文学系、研究所或中心,但如何加强医学人文学科的建设,包括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仍然需要探索。
二、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
医学是一门继承性科学,传承了数千年来先贤对人体、健康和疾病的认识;同时医学又是一门发展性科学,因为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医学不断进行着新的探索和发现。因此适应21世纪医学发展需要的医学类人才,必须具有更为广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敏锐的思维,更重要的是善于汲取新知识、灵活地综合运用知识,具备勤于思考、敢于发现、勇于开拓的创新素质[2]。
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创新教育,就是在教育过程中,以启发、诱导的教育方式为手段,以激发开辟人的创新意识为核心,以整体素质的培养提高为载体,以着力塑造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一种教育模式。创新教育注重的是学生创造知识的欲望和能力,旨在开发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尽可能超出已有的知识框架,从而创造出新的知识或进行发明创造。实施创新教育,就是要塑造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以培养创新人才为最终目标,带动学生整体素质协同发展[3]。
三、医学生的人文素质与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人的人文素质和创新能力不仅仅是一种智力特征,也是一种人格特征,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可塑性的特点。人格具有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的特点,发生变化较为缓慢,在较长时间内方能显出变化的效果,决定人格的塑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人格的可塑性指随着人的生理、心理、生活环境的变化,各种人格特质可能发生或大或小的变化,人格特征的可塑性为人格的塑造和完善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人文素质和创新能力作为一种人格特征,不是天赋的,也不是能够直接传授的,它们是一个逐渐养成的过程,是个体与环境之间互动的结果,是在饱含科学精神和人文氛围的环境濡染下,通过主体的不懈努力才能不断生成,是通过人们对己、对人、对事的稳固的态度体系的建立,通过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建立而实现的。
因此,在高校校园内营造良好的校园人文和创新文化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灵感,激发创新潜能,保持创新活力,养成创新素质,取得创新成果。在这种环境中,学生创新欲强、敢于探索冒险、善于开拓进取、乐于竞争协作,共享成功的经验与吸取失败的教训,将在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营造优良的校园人文和创新文化环境,对于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曲波.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培养新世纪合格医学人才[J].中A医院管理杂志, 2007, 23(2):98 -100.
能力素质模型是指担任某一特定的角色或达成某一绩效目标的一系列胜任特征素质的组合,又称为胜任力模型。目前学术界较多地将素质分为通用素质和专业素质两类。员工的基本职责就是通过完成任务而达到目标,体现个人对企业的贡献,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企业对员工的专业素质要求更为关键(赵永乐,沈晓燕,2007)。专业素质要项及要求包括知识、技能、能力与特质等素质类别,营销岗位的专业素质主要有以下内容:
知识素质是指岗位主持人完成岗位工作所需的系统的认知成果,以及能够理解和运用知识的熟练程度。营销岗位的知识素质包括市场营销基本理论,营销相关的产品和技术知识,客户组织运作模式的掌握、税收、证券、价格、信息等经济杠杆的要素知识,企业形象知识等。
营销岗位的技能素质大多是体现在行为上的比较容易观察到的例如公关技巧,良好的沟通技能和业务谈判技能,市场调查、预测方法的掌握,信息收集、媒体分析的技巧,回款管理技能,一定的公文写作技能,零售产品及宣传品的陈列、摆放和布置技巧等等。
能力特质素质是经过适当训练或被置于适当的环境下完成岗位工作的可能性,是一种潜在的素质。包括冲击与影响力、成就导向、主动积极、人际理解力、客户服务导向、自信心、关系建立、思维能力、培养人才等。
二、以岗位能力素质模型为导向的高校营销专业培养创新
高校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两个重要方面:一是针对岗位素质要求设计的课程体系;二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方式。
1.课程设计
首先,在理论课程设置上打破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体系,建立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目前,高校市场营销专业的课程设置仍然偏重于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但高校学制不可能涵盖社会所需的全部知识和技能,在安排教学内容时应“有所不为”。把“职业能力”作为教育的基础,根据职业岗位和岗位群的需要来设计能力结构并分解成若干个能力模块,以通过职业分析确定的“综合能力”作为学习的科目;以职业能力分析表所列“专项能力”的从易到难的顺序安排教学计划。
基于这一点,如果学校实行模块化教学,我认为,按照纵向的营销技能或岗位标准(如市场调研、营销策划、销售管理、客户服务等)相对于按照横向的行业标准(诸如房地产营销、金融营销等)来说,更能结合学生的潜在素质,因材施教,至少在某一岗位序列上的素质教育更能有所突破。2.实践教学
目前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包括课内的案例教学、营销模拟和课外的认识实习、社会实践和毕业实习等。但这些教学模式在操作上存在一些障碍。如,还缺乏高质量的、密切联系中国实际的案例教程,且多为展示型案例,学生们常常感到脱离实际;计算机模拟软件则在环境数据上缺乏真实性和动态性,决策过程缺乏系统性,得不到足够的训练。而校外实习由于大学扩招、企业自主经营等因素的共同作用,顶岗实习已经不太现实,认识实习也如走马观花。
鉴于此,笔者认为在课内要加强以课业体系为基础的课堂实践教学,结合案例教学,以项目小组的形式展开,并以项目各阶段的口头陈述和书面报告作为成绩考核的依据,训练学生们的调研能力、协作精神、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通过老师的讲评巩固对各种专业技能的掌握。
在课外,丰富第二课堂是当前素质教育最现实的选择。(1)协助学生组建专业协会:市场调研协会,营销策划协会或营销俱乐部等;(2)举办营销技能大赛,通过创业计划大赛、广告创意大赛、营销策划大赛、推销大赛等营销技能大赛,提高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专业素质。(3)聘请企业营销岗位高管人员人员为学生举办各类讲座,甚至担任部分教学任务。4)有条件的话鼓励学生建立或参与商业实体。
参考文献:
[1]彭剑锋荆小娟:员工素质模型设计[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杨林杨永俊熊珍琴: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模式比较分析及其目标教学模式重构[J].渤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3]徐斌甘建平:我国高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6,12
[4]赵永乐:工作分析与设计[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5]沈晓燕:企业营销岗位素质模型研究[A].河海大学,2006
[6]郭国庆:高素质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基础与保证.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