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健康管理小知识范文

健康管理小知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健康管理小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健康管理小知识

第1篇:健康管理小知识范文

关键词: 体质健康 健康管理 医学生

健康管理是对个人及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管理的过程,在国外已日趋成熟,在国内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2001年之后,各式各样的健康管理公司成立,但高校关于健康管理的研究较少。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多元化的体质健康教育和相关体质健康服务在整个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管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通过教育可以学到更多体质健康知识,改变自身行为,学会自己管理自己的健康,从而影响身边同学和家人。

一、医学生体质健康管理现状

1.体质健康缺乏管理体系。随着高等学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万人医学院校的数量与日俱增,某些医学生人数已达数万人,但每年数以万计的学生体育课成绩、体质健康测试成绩等原有档案管理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当前学校开展的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活动只停留在掌握有关体质数据的层次上,对学生出现的体质健康问题在指导、干预等措施上尚不到位,许多工作停留在应付和机械执行的阶段。多数医学院校仅成立了体质健康测试中心,简单地上传数据,没有形成系统的管理体系。体质监测数据表明,尽管青少年的营养水平和形态发育水平不断提高,但青少年学生的体能素质指标近20年来持续下降,超肥胖学生的比例迅速增加,城市超重与肥胖男生已接近四分之一。

2.体质健康缺乏档案管理。目前医学院校体育管理部门尚缺乏懂档案业务的人才,且缺少这一人员编制,无专职人员负责致使体质健康测试工作中的材料不能及时、完整、系统地得到收集,对每期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活动中形成的材料不够重视,忽视体质测试材料的收集,造成归纳与整理归档工作相脱节及材料的流失,对相关体育部门档案工作的督促不利,从而影响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材料的管理。高等医科院校档案综合管理部门档案员和体育部门兼职档案员未能相互配合,根据档案管理规范要求和体育档案特点及实际情况,尚未建立健全体质健康测试档案管理的业务规章制度,使医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档案的归档范围、分类大纲、分类纲目和保管期限、编号和编目的具体操作方法等付诸流水,致使体育教学管理者、体质健康测试人员和体育教学管理部门的兼职档案员无所适从。

3.医学生体质健康资料缺乏现代化管理。资料管理单一的不足主要表现为书写形式记载档案。据不完全调查结果统计显示,当前体育工作中运用计算机、声像、多媒体等手段十分广泛,积累的资料十分丰富,但由于观念落后、方法陈旧、发展缓慢等原因,尤其是档案科学管理意识薄弱,收集归档的体育文件材料不完整,管理人员认识存在滞后性,因而造成学生体质健康档案的利用率不高或基本没有,测试档案管理方法与手段较单一。大多数高校在管理和实施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和测试数据的上报,而忽视体质健康测试的后续服务。过于重视测试的证明功能,只是给出各项体质评价分数,很少给予恰当的反馈信息和必要的健身指导意见,医学院校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停留在应付和机械执行阶段。

二、医学生体质健康管理模式的构建

1.切实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除了在全社会形成关注学生健康的良好氛围外,还应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让学生了解、认识健康管理的先进理念,让学生参加健康管理成为自觉行动。开展健康管理工作关键在于要有长期循环的健康监控,并根据学生自身体质状况不断调整健康计划。

2.新时期体育档案管理工作需要高层次、高素质、有责任心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才能实现体育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和现代化。改革医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档案管理中的不足,高效率地处理和利用好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档案,让学校体育档案在学校体育工作管理、研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是提高高校体育工作质量,促进医学生体质健康的有效途径之一。

3.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构建大学生体质健康管理网络服务平台。目前高校在校学生人数众多,而大学生体质健康管理人员严重不足。建立大学生体质健康管理网络服务平台,可以满足众多学生的健康服务需求,提高体质健康管理工作效率,实现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信息与预约管理、学生体质健康成绩查询、体质健康教育等功能。这些功能可以将大学生体质健康管理中的体质健康测试、体质健康评估、咨询与指导、健康干预四个环节有机统一起来。学校与管理部门的网络软件系统应当互连共享,这样无论在宏观上还是微观上都将对学生体质健康进行有效监控。全程管理大学生体质健康在进行学生体质健康管理的过程中要转变“重测试、评价,轻针对性指导、干预”的做法,让每个学生通过健康管理“测试――评价――指导――接受干预――再测试――再评价――再指导――再接受干预……”的循环往复的全过程,有效提高体质健康水平。体质较弱的大学生重点进行全程体质健康管理是提高大学生群体体质健康水平的关键。全程管理必须以体质较弱大学生的体育需求为关注焦点,学校应调查、识别和理解体质较弱大学生群体的需求,加强与他们的沟通,密切跟踪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把他们的需求与学校体育工作目标相结合,采取措施,改进工作,提高学生的满意度。

第2篇:健康管理小知识范文

论文摘要: 通过文献资料法和实地调查法等方法,对我国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管理现状进行研究,以“健康管理”和“健康促进”为理论基础,借鉴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部分原则,尝试构建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管理模式,并探讨该模式的运行策略。

0引言

目前我国普通高校均按照“中发[2007]号”和“教体艺[2007]8号”文件精神全面实施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积极开展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但许多高校在实施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和测试数据的上报,而忽视体质健康测试后续服务;过多的重视测试的证明功能,只是给出各项体质评价分数,很少给予恰当的反馈信息和必要的健身指导意见。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停留在应付和机械执行的阶段,因此,很有必要加强对体质健康管理相关问题的研究。研究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管理的模式及其运行策略,可以为高校更好地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提供新思路、新方法和新途径。

1构建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管理模式的理论基础

1.1 健康管理与健康促进理论健康管理是对个体或群体的健康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以及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全过程。其宗旨是调动个体和群体及整个社会的积极性,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来达到最大的健康效果。健康管理的具体做法是为个体和群体提供有针对性的科学健康信息并创造条件采取行动来改善健康[1]。

健康促进是指个人和家庭、社区以及国家一起采取措施,鼓励健康的行为,改善促进人们实施健康行为的环境,增强人们改善和处理自身健康问题的能力。健康促进是健康管理的重要手段,其内涵包括健康教育及其他能够促进行为和环境向有益于健康方向改变的一切支持系统。健康促进的基本策略是制定健康公共政策、创造支持性环境、强化社区行动、发展个人技能、调整卫生服务方向等五个方面[2]。

1.2 借鉴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

1.2.1 ISO9000标准简介ISO9000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关于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方面的标准,该标准体系最初应用于制造业,后逐渐延伸到服务业。ISO9000族标准实质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思想、模式、方法的体现,它可以帮助组织实施并有效运行质量管理体系,是质量管理体系通用的要求和指南。它不受具体的行业和经济部门限制,可广泛适用于各种类型和规模的组织。目前,ISO9000系列标准已逐渐渗入到中国的教育领域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学校国际通用管理标准》的问世,为学校管理的国际化提供了必要的指南。从上可以看出ISO9000标准同样适用于大学生体质健康管理。IS09000标准8项基本原则为:以顾客为中心原则,领导作用原则,全员参与原则,过程方法原则,管理的系统方法原则,持续改进原则,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原则,互利的供方关系原则[3],它们体现了质量管理的最基本思想,也是组织的领导者有效地实施质量管理工作必须遵循的原则。

1.2.2 借鉴ISO9000标准的必要性目前,大多数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管理比较松散,管理者的随意性比较大,管理效率不高。测试数据缺乏真实性,测试后数据的整理缺乏科学性。测试后数据的反馈不及时,对体质较弱学生缺乏相应的干预等等,造成这些现状的原因主要是我国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管理以经验管理为主,在管理和质量评价方面没有建立起相应的体系、标准和要求,管理意识缺乏系统观念、管理过程薄弱、工作接口缺少明确规定、控制机制薄弱等。而ISO9000系列标准要求建立正规的文件化的质量体系,强调过程管理及过程控制,增加管理的透明度,保障管理的计划性、落实性和有效性,并形成持续改进的良性循环机制。因此,大学生体质健康管理中借鉴ISO9000标准的原则和理念,可以切实提高其服务管理水平,有利于保证《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贯彻执行,有利于促进学生体质增强,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2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管理模式的构建

大学生体质健康管理是指高校对大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分析测试结果,评估体质健康状况,提供体质健康咨询,指导体育锻炼以及对体质较弱学生进行重点干预的全过程。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管理是庞大的系统工程,应搭建一个在主管校长的领导下,由体育部门、健康管理中心、校医务部门、学生工作部门、以及家庭和社会共同组成的管理平台,建立集体质健康教育、体育锻炼、体质健康服务、阳光体育活动、心理健康服务和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等于一体的管理体系[4]。

2.1 规范体质测试中心测试工作,科学管理测试数据由于体质测试成绩与奖学金评定和毕业证书挂钩,学生为了获取体质测试高分,在测试的过程中弄虚作假较多,测试时各种作弊手段层出不穷,测试数据的真实性得不到保证。同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及格率和优秀率与高校体育工作的各项评比挂钩,导致了部分高校上报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存在作假现象。测试数据的失真使我们不能够正确了解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从而不能及时、正确的采取措施干预学生的体质健康。因此,应严格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操作方法进行测试,保证测试数据的准确性,严格监督测试的全过程,杜绝学生作弊现象。同时,对测试数据进行科学管理,执行严格的数据管理程序,杜绝学校虚假数据的形成。

2.2 以体质测试中心为依托建设大学生体质健康服务台根据ISO9000标准的理念,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应当满足顾客当前的和潜在的需求。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服务的对象是学生,如果想提高服务质量,必须以“学生”为关注焦点,主动为学生服务。目前服务学生体质健康比较直接的办法是以体质测试中心为依托建设大学生体质健康服务台,该服务台可以直接地、专业地提供各种体质健康咨询服务。

2.3 构建大学生体质健康管理网络服务平台目前高校在校学生人数众多,而大学生体质健康管理人员严重不足。建立大学生体质健康管理网络服务平台,可以较为便利的满足众多学生的健康服务需求,提高体质健康管理的工作效率。体质健康管理网络服务平台可以实现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信息与预约管理、学生体质健康成绩查询、体质健康教育等功能。这些功能可以将大学生体质健康管理中的体质健康测试、体质健康评估、咨询与指导、健康干预四个环节有机的统一起来。学校与管理部门的网络软件系统,应当能够互连共享,这样无论是在宏观上还是在微观上才能够对学生体质健康进行有效地监控。

3大学生体质健康管理模式的运行策略

3.1 引入ISO9000:2000标准的部分原则运用到体质健康管理中高校引入“以顾客为中心原则”,使广大教职员工在大学生体质健康管理中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服务观和体质健康服务观,强化责任意识和服务质量意识。高校可根据“过程方法原则”,明确每位教职工在体质健康管理中的任务、岗位职责和工作程序,把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落实到为学生提供体质健康服务上来。高校引入“全员参与原则”强调全员参与体质健康管理,强化团结协作的意识。高校可根据“持续改进原则”和“过程控制”的要求,把学生体育行为的控制和体质健康的提高作为重要的质量要素来抓,持续改进体质健康管理质量。

3.2 创造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支持环境大学生对体质健康的认识以及个体的体育行为存在较大差异,高校应营造一个健康、积极向上的,能吸引大家全员参与体育锻炼的体育人文环境;做好宣传教育工作,让学生们认识、理解增强体质健康的先进理念和科学方法,让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成为自觉的行动。高校应营造一个学校师生员工易于和乐于参与体育锻炼的组织文化环境,学校可以制定《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条例》等相关政策和措施,推动学校在公共体育课教学、体育赛事举办、阳光体育活动组织、体育场馆运营和体育社团组建等方面充分发挥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作用。

3.3 全员参与管理大学生体质健康ISO9000标准中的质量管理活动都要求全员参与,各级人员都是组织之本,只有他们充分参与才能为组织带来收益。高校开展学生体质健康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个部门的齐抓共管,因此,大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应与学校体育工作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学校领导应动用一切资源,调动每个大学生、广大教师(尤其体育教师)、体质测试管理者、辅导员、班主任、医务工作者、管理者以及学生社团、校团委、学生会、校医务所、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等组织的积极性,促使他们积极投入到体质健康服务中来,形成全员参与管理的局面。

3.4 全程管理大学生体质健康在进行学生体质健康管理的过程中要转变“重测试、评价,轻针对性的指导、干预”的做法,让每个学生通过健康管理的“测试——评价——指导——接受干预——再测试——再评价——再指导——再接受干预……”的循环往复的全过程,有效地提高体质健康水平。体质较弱的大学生重点进行全程体质健康管理是提升大学生群体体质健康水平的关键。全程管理必须以体质较弱大学生的体育需求为关注焦点,学校应调查、识别和理解体质较弱大学生群体的需求,加强和他们的沟通,密切跟踪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把他们的需求与学校体育工作目标相结合,采取措施,改进工作,提高学生的满意度。

3.5 调整大学体育课程服务方向依据大学生现实的体质健康水平,明确体育教学目标,设置体育教学项目和内容,建立切合实际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建立增强体质健康的教学体系,选择能够使学生均能愉快地接受体育学习,加深对所学项目的理解,体验运动项目的乐趣,教师需转变思想,处理好健康目标与技能目标的关系,跟上课程改革的步伐。充分引导教师关注本校、本班学生体质健康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整公共体育教学的手段和方法,并重点对学生普遍存在的体质健康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指导和训练;鼓励体育教师进行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方面的研究,努力提高体质健康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陈君石,黄建始.健康管理师[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7.

[2]杜小安,朱斌.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后续服务管理模式与运用[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8)91-94.

第3篇:健康管理小知识范文

关键词 高校教师 心理健康 职业倦怠 工作绩效

1 研究方法

本文以青岛某高校教师为被试进行包括职业倦怠、工作绩效、心理健康(焦虑、生活满意度以及社会支持)等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80份,回收有效问卷为248份,有效率为88.57%。被试样本采用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兼顾性别、工龄、职务、岗位等背景变量。数据分析和处理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

问卷分为三个部分,即职业倦怠、心理健康、工作绩效,其中心理健康以焦虑、社会支持、生活满意度来体现。问卷中职业倦怠和工作绩效调查问卷为课题组自己编制,信度和效度经过检验均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焦虑部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社会支持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生活满意度采用生活满意度量表(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SWLS),这三个量表是心理测试中最为常用的量表且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2 结果分析

2.1 职业倦怠、心理健康(焦虑、生活满意度、社会支持度)与工作绩效相关研究分析

高校教师职业倦怠、心理健康(焦虑、生活满意度、社会支持度)与工作绩效相关研究分析数据见表1。从表中可以发现,职业倦怠与工作绩效、生活满意度成显著负相关,与焦虑成显著正相关。即职业倦怠水平越高,高校教职员工其工作绩效和生活满意度水平就越低,其焦虑水平就越高。反之亦然;因此职业倦怠水平与高校教职员工的生活满意度、焦虑和工作绩效水平之间存在密切联 系,也就是说生活满意度、焦虑和工作绩效成为影响教师工作职业倦怠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

工作绩效与职业倦怠、焦虑水平存在显著负相关,即职业倦怠、焦虑水平越高,其工作绩效越低,反之亦然。工作绩效与职业倦怠和焦虑水平密切联系,职业倦怠和焦虑水平成为影响高校教职员工工作绩效的重要影响因素。

同时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中重要衡量因素焦虑、生活满意度和社会支持三者之间也存在密切关系。焦虑与生活满意度呈显著负相关,而生活满意度和社会支持度成显著正相关。即焦虑水平越高,生活满意度水平越低;生活满意度水平越低,所获取的社会支持的程度就越低。三者之间相互影响和制约。

2.2 职业倦怠和焦虑交互作用对高校教师工作绩效影响

研究发现,低职业倦怠且低焦虑水平的教师其工作绩效水平最高,而高职业倦怠且低焦虑的教师其工作绩效水平最低,不难理解对于高校教师乃至其他群体都存在这样的情况。而按照一般的理解,应该相对应的是高焦虑和高职业倦怠的教师应该其工作绩效最低,而数据分析却表明低焦虑、高倦怠的工作绩效最低。在调查中发现:存在很高职业倦怠的教师将对工作失去很大的兴趣,工作目标丧失,虽倦怠但不焦虑,两者之间反而不再共生共处。

3 对策和建议

从以上数据分析可以看出,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参差不齐,职业倦怠问题突出,两者和工作绩效呈正相关关系,职业倦怠和心理健康水平成为影响高校教师工作绩效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在提高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应对职业倦怠方面有以下对策和建议。

3.1 提高高校教师心理素质

3.1.1 构建高校和谐教育环境

第一,高校必须坚持推行全员育人的教育模式和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构建和谐、宽松、公平的学校教育环境。所谓全员育人是指学校的每一个教职员工,机关工作人员、学生工作人员、一线教师都是教师队伍的一部分,每个人都肩负着培养学生的责任。学校各项政策、制度的制定都应体现全体教师的声音,强化教师的主人翁意识,使教师产生心理认同,特别是在收入分配制度、科研制度、人事制度等方面要统筹考虑多方因素,做到公平合理。

第二,学校管理层要注重工作方式方法,全面统筹,多方位思考,科学、合理协调科研、教学、行政等工作。工作中应充分认识到,教学、行政、学生工作同等重要,全校每一个教职员工都是学校教师队伍的一份子,切忌人为把教师分等级。全体教师都应在工作中营造良性的竞争的氛围,培养自己积极向上的心态,以平等的接纳态度去工作,去生活,努力创造一个和谐、宽松的工作环境。

3.1.2 健全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和保障机制

高校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投入了很大的财力、物力,各高校基本上都建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中心,但是对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投入还不到位。鉴于此,高校应逐步构建起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和保障机制,特别是建立教师心理健康服务机构,针对教师的工作、生活中的心理问题提供咨询服务。同时,可以聘请知名的心理学、社会学专家定期为高校教师提供心理健康咨询服务,及时排解教师工作中出现的消极心理情绪。此外,很多高校每年都为新入校大学生开展心理测试,此项制度亦可推广到教师中间,应结合自己的实际,建立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普查制度,充分利用已有的心理测试软件,定期在全校范围内展开测试,及时把测试的结果反馈给教师,让高校教师更好了解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

3.1.3 树立积极心态,提高自身修养

高校教师自身要善于自我调节以积极的心态去应对各种压力,要不断加强自己在心理学知识方面的学习,特别是积极心理学、幸福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并且努力将所学的心理学知识用来指导和解决自己平日可能遇到的心理问题。在面对工作的竞争、角色的冲突、人际关系的处理压力时,教师应发挥自身的优势,积极主动的去应对。

3.2 合理应对高校教师职业倦怠

3.2.1 完善高校管理环境

首先,应加强学校的内部管理制度建设,体现科学性、合理性,而且要充分体现人性化特点,减少刚性、硬性的规定,多些宽松的、柔性的管理制度。其次,建立赏罚分明的激励机制,体现公平竞争的精神;建立科学的、综合的教师评价体系。鼓励教师参与管理创新,教学改革实践,让他们提供建议,参与决策,掌握改革信息等。在管理上实行开放民主的管理,赋予每一个教师更多的自和更大的自由度。再者,应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通过网络论坛、座谈会等方式激励全体教师为学校的发展建设提供合理化的建议与合理要求,使之保持工作热情和动力。

3.2.2 提高高校教师自身认识

任何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是由内因和外因两方面造成的。高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产生也绝对不仅仅是外部环境的原因,教师自身内部方面也存在问题,也有需要提高和完善的方面。首先,高校教师个人应该接受当今时代对教师赋予的角色期望,学会自我接纳,教师要培养良好的个人心态,多阅读大师著作,加强人文底蕴的培养,勤思考,多创新。其次,高校教师要加深对高校教育行业的了解,关注国家在有关教育方面的方针政策,能在大环境下思索自身所从事的工作。

3.2.3 积极关注高校青年骨干教师

第4篇:健康管理小知识范文

[关键词] 研究生; 健康管理; 认知; 需求

[中图分类号] R16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12-289-02

随着我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及研究所教学、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掌握与了解本校研究生健康管理情况,探索研究生健康管理的途径,规范在校研究生的健康管理,对于有效预防相关疾病、慢性病及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安全隐患,保证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是高校卫生保健的重要工作之一[1]。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目的 首先,期望通过本次调查,引起在校研究生对健康管理的思考,有意识且主动地去提高自己的健康管理意识和身心健康水平。其次,探索健康管理服务在研究生人群中的市场潜力及最佳提供对象,最终为我校卫生保健工作的创新与完善可行性政策建议与意见。

1.2 调查对象 杭州师范大学在校研究生。

1.3 调查方法 专家咨询及问卷调查。

1.4 调查内容 调查问卷主要分为五部分:调查背景与目的、个人基本情况、对健康管理的认知情况、自我的健康管理情况、对健康管理的需求情况。共22道题,数据输入时有多项选择,变量一共30个。

1.5 统计分析 首先通过简单的描述性统计,知晓各个变量的分布情况,其次通过简单的相关分析,最后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来分析多个自变量和主动接受健康管理服务之间的关系,目的是筛选混杂变量,挑选有效变量。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分发问卷120份,实收回119份。学院分布情况表1。

2.2 健康管理认知情况

2.2.1学生对“健康概念”的理解 94.1%的研究生对健康管理的概念理解是正确的,即认为健康是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几乎所有的人对健康的概念都符合WHO对健康的定义,仅有小部分人认为健康只是不生病而已。

2.2.2 学生对“健康是否可以管理”的看法 98.5%的研究生认为健康是可以管理的,但其中仅61.7%的人赞同健康管理并注重日常的身心健康管理与维护。这说明:大家对健康有很高的认同感,但思想上的认同并未完全化为现实中的行动。逆向思维表明:健康管理产业和相关服务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健康管理的道路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与积极发挥作用。

2.2.3 学生对健康管理师和营养师的知晓情况 超过一半的人仅是听过健康管理或健康管理师这个名词,但并不了解,更不熟悉,说明健康管理师和营养师的社会知晓度还比较低,同时可以预测健康管理产业的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

2.3 自我健康管理情况

2.3.1 自我主动体检情况 仅41.4%的研究生是主动接受体检,剩余的皆为被动的听取学校的体检安排。在定期体检周期的认同上,认为周期应为6各月的(44.7%)与周期为1年(45.7%)的基本相当。仅有个别的人认为要超过两年再体检。

2.3.2 大学生面临的主要健康问题 72.9%的人认为大学生面临的最重要的健康问题是神经症,主要包括焦虑症和抑郁症等,其次就是精神分裂症。这为高校进行有效的、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辅导教育指明了方向和工作的侧重点[2]。

2.3.3 运动锻炼情况 仅45.4%的在校研究生经常参加锻炼(每周≥3次),绝大多数的学生偶尔锻炼或者几乎从不参加任何体育锻炼活动。不良的生活方式势必对我校研究生的身体状况产生不良影响,需要有效干预。

2.4 健康管理需求状况

2.4.1 接纳健康管理的出发点 接受或愿意购买健康服务的人群中,影响其接纳的主要因素是降低疾病风险(54.3%)、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56.3%)、降低医疗支出(39.2%)。而不愿意购买健康管理服务原因分析显示:62.3%的人不购买健康管理多是缘于经济问题,同时作为年轻人,身体状况良好也是他们不选择健康管理的主要原因。

2.4.2 时间的选择 40.7%的人认为二三十时最适合购买健康管理服务,54.8%人认为四五十岁比较合适。仅有很小部分的人认为六七十岁以后比较合适。

2.4.3 服务机构的选择 61.3%的人会选择去大中型医院,34.7%的人会选择去基层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社会认可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2.4.4 费用的选择 42.7%的人在健康管理的投资小于500元,44.7%的在500至1000元,而500之1000之间大约占三分之一。大于1000元的仅占一小部分。

3 健康管理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3.1 应用原理 二元logistic回归。

3.2 研究目的 分析影响大学生购买健康管理服务的主要因素。

3.3 研究结果 以是否接受与购买健康管理服务为因变量,以性别、对健康管理的看法、主动接受体检的情况等为自变量,以P

Model:检验除常数项外所有的总体回归系数是否为0,P=0.000,回归方程具有显著性意义。Cox或Snell R Square和Negekerke R Square分别是0.386和0.750,其含义表示回归模型对因变量变异贡献的百分比。

表2 Variables in the Equation

3.4 结果分析 专业背景不同,对健康的认知与需求有差异,医学、卫生管理学专业的学生对健康的知晓率偏高。听过健康管理、认为健康可以管理,且日常注重自我健康管理的人更容易接受健康管理服务。经济条件越好或者消费能力越强,越容易接受此类服务。值得注意的是:研究生属于大学生群体中的特殊群体,随着年龄的增加,但消费需求的不断增加和现实消费能力不足的现实之间构成了一对矛盾体。针对这部分群体,学校或相关的健康管理服务机构应提供恰当的、适宜的健康服务。

4 讨论 研究生是大学校园里的特殊群体,其健康状况已经引起了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需积极落实。第一,加大健康管理宣传力度,提升在校研究生健康管理认识。通过各种方式提升研究生对自身健康的关注程度,提升自我管理意识。第二,实施在校研究生健康管理服务,提升大学生健康水平。例如,可以开展学生对健康讲座的需求,建议校方邀请国内相关流行病及健康教育专家团队来校进行健康教育讲座。第三,建立在校大学生健康管理平台,积极探索大学生健康管理模式。健康管理是现代化的健康服务,具有个体化、信息化的特点。信息化平台的建立是进行健康管理服务的重要前提。学生健康管理软件系统及配套工具开发与构建适合学生健康管理模式及评价机制可以有效的促进健康管理工作效率[3]。各个高校应该积极探索,为大规模的学生健康管理服务积累经验,探索建立与高校大学生卫生相适应的健康管理的运行方式和体系,以促进和谐校园的构建和“人人享有健康”的世界卫生目标的实现[4]。

参考文献

[1] 彭爱东.提高高校医务服务意识改进医务工作[J].医学信息,2010,9.

[2] 彭玲,张继红,朱于芳.建立大学生健康管理体系的体会[J].中国学校卫生,2009,30(2).

第5篇:健康管理小知识范文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评价对象

评价方式和流程

指标任务

备注

项目执行

健康档案(5分)

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2分)

区级和机构

采用直接核分和现场评价方式:

1.根据区级常规数据监测报送情况进行直接核分。

2.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现场抽查的健康档案进行现场评价,核查是否为有效档案,用“有效档案比”来校正区级提供的电子健康档案建档数量。

3.市区级评价结果进行复核,数量复核误差≤5%,采用绝对值。

区级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75%

1.分值比重:直接核分0.5分,现场评价1.5分。

2.无效档案认定:无效档案指居民健康档案个人基本信息表中空项超过三项及以上的档案。

健康档案合格率(3分)

机构抽查

采用现场评价方式:

1.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现场抽查的健康档案进行现场评价,核查档案真实性及是否合格。

2.市区级评价结果进行复核,质量复核误差≤10%,采用绝对值。

区级健康档案合格率≥90%

1.分值比重:现场健康档案合格率核查2分,复核误差核查1分。

2.不真实档案数直接判定为不合格档案。

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6分)

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任务完成情况(2分)

区级和机构

采用直接核分和现场评价方式:

1.根据区级常规数据监测报送情况进行直接核分。

2.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现场抽查的高血压患者健康档案进行现场评价,核查是否为有效管理档案,用有效管理档案比校正机构和区级提供的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数量是否分别完成区级和市级年度分配管理任务。

3.市区级评价结果进行复核,数量复核误差≤5%,采用绝对值。

参照市级和区级下发高血压患者管理任务的红头文件为准进行现场评价。

1.分值比重:直接核分0.5分,现场评价1.5分。

2.有效管理档案认定:有效管理档案指年内有一次及以上面对面随访记录的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档案。

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4分)

机构抽查

采用现场评价方式:

1.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现场抽查的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档案进行现场评价,核查提供健康管理服务的真实性及规范性。

2.市区级评价结果进行复核,质量复核误差≤10%,采用绝对值。

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60%

1.分值比重:现场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核查3分,复核误差核查1分。

2.不真实管理档案直接判定为不规范档案。

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6分)

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任务完成情况(2分)

区级和机构

采用直接核分和现场评价方式:

1.根据区级常规数据监测报送情况进行直接核分。

2.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现场抽查的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档案进行现场评价,核查是否为有效管理档案,用“有效管理档案比”来校正机构和区级提供的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数量是否分别完成区级和市级年度分配管理任务。

3.市区级评价结果进行复核,数量复核误差≤5%,采用绝对值。

参照市级和区级下发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任务的红头文件为准进行现场评价。

1.分值比重:直接核分0.5分,现场评价1.5分。

2.有效管理档案认定:有效管理档案指年内有一次及以上面对面随访记录的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档案。

2型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4分)

机构抽查

采用现场评价方式:

1.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现场抽查的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档案进行现场评价,核查提供健康管理服务的真实性及规范性。

2.市区级评价结果进行复核,质量复核误差≤10%,采用绝对值。

2型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60%

1.分值比重:现场2型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核查3分,复核误差核查1分。

2.不真实管理档案直接判定为不规范档案。

项目效果

健康档案应用(4分)

健康档案动态使用率(4分)

机构抽查

采用现场评价方式:

1.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现场抽查的健康档案(重点核查高血压、糖尿病、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的健康档案)动态使用情况进行现场评价。

2.市区级评价结果进行复核,质量复核误差≤10%,采用绝对值。

健康档案动态档案使用率≥55%

1.分值比重:现场健康档案动态使用率核查3分,复核误差核查1分。

2.不真实档案直接判定为无动态使用。

慢性病患者管理效果(4分)

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2分)

机构抽查

采用现场评价方式:

1.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其管理的高血压患者中随机抽查一定数量,现场核实其血压控制情况。

2.市区级评价结果进行复核,质量复核误差≤10%,采用绝对值。

血压控制率≥50%

1.分值比重:现场血压控制率核查1.5分,复核误差核查0.5分。

2.不真实管理档案直接判定为血压不达标。

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率(2分)

机构抽查

采用现场评价方式:

1.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其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随机抽查一定数量,现场核实其血糖控制情况。

2.市区级评价结果进行复核,质量复核误差≤10%,采用绝对值。

血糖控制率≥45%

第6篇:健康管理小知识范文

关键词 胰岛素治疗;糖尿病;健康管理;社区护士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7)10-0044-02

Discussion of the effect of the health management mode led by the community nurses on the diabetic patients with insulin treatment

LIU Yajing, XIAO Feng, YU Aihua

(Zhoujiaqiao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Changning District, Shanghai 2005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the health management mode led by the community nurses on the diabetic patients with insulin treatment. Methods: From June 2015 to June 2016, 104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 treated with insulin in Zhoujiaqiao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Changning District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an experimental group with 52 cases and a control group with 52 ones. The chronic diseases of the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managed by the community nurses, and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followed up by general practitioners. Results: After one year, the incorrect rate of insulin injection operation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and HbA1c were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than those before intervention,[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was (10.98±3.31) mmol/L to (9.24±1.89) mmol/L, P

KEY WORDS insulin treatment; diabetes; health management; community nurse

糖尿病是一N常见的终身性内分泌代谢疾病。2010年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糖尿病估测患病率为11.6%[1],糖尿病发病率的升高,增加了个人、家庭、社会的负担。有研究表明,胰岛素注射是控制血糖的最佳方式,2011年全球有12%的糖尿病患者接受胰岛素的治疗[2]。第2次全球糖尿病患者注射技术近况调查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注射现况不容乐观,不规范注射现象普遍存在,使用胰岛素注射的糖尿病患者达标率仅37%[3]。本研究旨在通过发挥护士的专业所长,指导社区中使用胰岛素注射的患者掌握正确的注射方法和糖尿病的相关知识,降低胰岛素注射的错误,促进血糖控制。探索社区护士主导的糖尿病健康管理模式的有效性。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在本社区进行糖尿病随访并使用胰岛素治疗的248例患者中,选取自愿加入本研究的患者104例(占比41.93%)。纳入标准为(1)符合1999年WHO关于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2)2014年中心定点就诊率≥80%;(3)认知水平正常、意识清楚、能够完成糖尿病知识问卷;(4)在知情同意的原则下自愿参与研究。使用信封抽取法随机分成试验组和观察组各52例。试验组男性21例,女性31例;平均年龄(7 0 . 6 2±8 . 7 2)岁;对照组中男26例,女26例,平均年龄(7 1 . 2 3±9 . 6 7)岁;两组平均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07, 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糖尿病患者的病程分别为(14.98±9.03)年和(14.58±9.02)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26, P>0.05)

1.2 干预措施和观察指标

对照组沿用全科医生的门诊随访形式。试验组在对照组随访基础上,(1)由本中心取得上海糖尿病管理护士资质的社区护士每月定期对研究对象开展胰岛素治疗相关知识讲座,内容包括胰岛素的药物知识、注射操作、日常保存、并发症的处理、血糖监测和饮食运动治疗等6 项,课程在6个月内完成。每次授课后都安排患者交流和咨询、胰岛素笔操作、测血糖等活动;授课主题内容都被制作成一个相关内容的健康读本,课后发放给患者,方便回家学习。(2)由两名护士(1名糖尿病管理护士和1名高年资的社区护士)每月对糖尿病患者进行一次的随访,通过上门访视、服务站点访视、电话访视的方式了解患者空腹和餐后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浓度、胰岛素操作正确与否等情况,并针对患者胰岛素注射操作问题进行一对一的指导。每次随访都会根据患者血糖和胰岛素剂量等情况做好记录,干预随访时间为一年。观察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和干预1年后的血糖的控制以及胰岛素注射操作情况的改变。

1.3 统计分析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

试验组和对照组之间干预前的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餐后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浓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糖控制指标的变化情况

试验组和干预组干预前后的空腹血糖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干预后的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比干预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2.3 两组患者注射胰岛素操作不正确情况的变化

试验组患者干预后注射胰岛素操作不正确发生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有研究发现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中,有10%在注射前不消毒,58%注射前消毒不规范,83%在注射前不排气,77%注射部位不正确,90%以上重复使用针头,100%随意丢弃针头,使用6 mm直径以上针头的患者有60%注射深度不够,有43%在使用预混胰岛素时摇匀方法不正确[4]。胰岛素注射操作不当将影响胰岛素的疗效[5]。提示胰岛素注射对普通糖尿病患者而言是较为专业的医疗技术,在社区需要掌握相关知识的医务人员给予指导和传授。本次研究结果提示,社区护士主导的健康管理模式能降低患者胰岛素注射操作不正确的发生率,说明通过社区护士主动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疾病知识的宣传和胰岛素注射操作的技术指导,是可以有助于胰岛素注射操作不正确行为的纠正。说明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也是社区护士的重要职责之一[6]。

本研究发现,通过由护士主导的糖尿病健康讲座和社区护士一对一的随访,定期对患者进行血糖的监测,胰岛素笔使用的操作指导,以及糖尿病饮食、运动等方面的干预措施对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是有效果的。由于护士在胰岛素注射操作技术上可能比医生更有优势,所以护士更有利于在胰岛素注射正确操作的知识的宣传、定期督促患者血糖监测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在本次护士主导的糖尿病健康管理工作模式中,护士能经常检查患者是否正确执行血糖监测、胰岛素注射、遵医嘱用药等日常行为并指导患者做好记录,不但有利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而且使得护患关系更为融洽,联系更为频繁,有助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指标得到有效控制。

本研究以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护士在胰岛素注射的专业知识为切入点,在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上取得一定效果。同时也反映护士在社区糖尿病管理上也可发挥重要的作用,既能减轻全科医生的工作压力,还能提高社区护士的糖尿病防治的能力,有助于推动社区糖尿病健康管理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Xu Y, Wang LM, He J, et al. Prevalence and control of diabetes in chinese adults. JAMA, 2013, 310:948-958

[2] PafiliK, Papanas N. Effectiveness of interventions to improve patient compliance: A Meta-analysis[J]. Expert Opin Drug Deliv, 2014, 11(5): 1-3

[3] 都玉娜, 民. 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规范调查[J]. 中国社区医师, 2015, 31(1): 7-9

[4] 宋宇明, 忻晶, 张颖. 使用胰岛素笔患者现状调查及分析[J]. 当代护士,(下旬刊)2013.4:18-20

第7篇:健康管理小知识范文

守护宝宝的“饮食安全”

宝宝的主、辅食安全吗?

据2004年年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对北京、黑龙江、广东、福建、江西、四川、浙江、江苏、湖南等9个省、市的婴幼儿米粉产品的抽查结果表明,产品抽样合格率仅为58.3%。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一些小型企业偷工减料,不按照规定添加营养强化剂,使得部分营养强化剂指标达不到标准的规定或超出产品标签明示的偏差范围;有的甚至干脆不添加营养强化剂。另外,微生物指标超标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占不合格产品总数的40%。有的蔬菜米粉产品中菌落总数是标准值的4倍,大肠菌群是标准值的近6倍;有的婴儿米粉中甚至霉菌含量严重超标,是标准值的3倍。

因此,提醒各位父母在购买配方米粉、奶粉、谷粉等婴幼儿食品时,要把握以下4点。

1、查看婴幼儿食品包装上的标签标识内容

购买时,请注意产品的包装材料(塑料包装袋、金属罐头)是否完整无破损。此类产品按国家标准规定,应在外包装上标明食品名称、配料表、热量、营养素、净含量、制造者的名称和地址、产品标准号、生产日期、保质期、食用方法、贮藏方法、适宜人群等项目,若发现其中缺少任何一项内容,建议不予购买。

TIPS: 购买时,要查看包装物印刷的图案、文字说明是否清晰、易懂,若文字、图案含糊不清,则请勿购买。

2、查看营养成分表中标明的营养成分及其营养素含量

营养成分表中一般标注以下内容:热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类(如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C、部分B族维生素等)和矿物质(如钙、磷、铁、锌等)。这些标识的营养成分、营养素含量以及添加的其他营养物质等内容都应符合我国现行实施的国家标准。

背景小知识:

目前,我国现行实施的国家标准,包括《婴幼儿配方粉及婴幼儿补充谷粉通用技术条件》(简称《通用技术条件》)、GB10765-1997《婴儿配方乳粉I》(简称《配方I》)、GB10766-1997《婴儿配方乳粉II、III》(简称《配方II、III》)。这几项强制性国家标准,分别规定了适于婴儿、较大婴儿和幼儿营养需要的配方粉(含婴幼儿配方乳粉和婴幼儿配方豆粉)及补充谷粉的各类营养素限量指标。

3、查看适合婴幼儿月龄的产品

由于婴幼儿的消化系统发育尚不健全,不能直接食用谷类、鱼、肉、牛奶、普通奶粉及蔬菜等食品,而且不同生长时期的婴幼儿,其营养需要也不同。因此,需要购买针对特定月龄的婴幼儿的特定配方乳粉。即在购买时看清产品包装上的适用月龄,选择与婴幼儿月龄相适应的产品。

背景小知识:

国家颁布的《配方I》和《配方II、III》是针对特定年龄婴幼儿制定的特定婴儿配方乳粉标准。这些食品标准,针对不同月龄的婴幼儿的营养需要,调整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及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的比例,更适合于婴幼儿的消化与吸收。

在我国现行的国家标准中,所提及的“婴儿”的年龄段是指0~6个月、“较大婴儿”的年龄段是指6~12个月,“幼儿”的年龄段则是12~36个月。

4、查看生产企业的规模、产品的品牌

规模较大的生产企业生产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产品配方设计也较为科学、合理,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较严,产品质量有安全保证体系。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抽查结果来看,国内知名品牌的产品质量完全可以和国外产品相媲美。所以,建议父母选择国家认可的(即具有合法卫生许可证的厂商)、产品信誉度高的知名产品,以确保自己的孩子吃得安全、卫生、健康。

防腐剂是宝宝潜在的健康“杀手”?

如今,不少宝宝十分喜欢吃一些果冻、饮料、罐头等食品。而这些食品(包括鱼、肉类罐头;水果蔬菜等罐头;蜜饯、果冻、各种饮料),虽然口感好,颜色吸引人,但是其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会加入一定的化学添加剂,例如防腐剂,以抑制微生物生长、防止食品腐败变质,来保持食品原有的风味、营养价值。这些含有防腐剂的食品,婴幼儿食用是否安全呢?

对于防腐剂等食品添加剂,我国有严格的卫生标准。根据目前的科学知识认为,食品添加剂按国家规定使用对一般成年人来说是安全的,不会对健康产生危害。但是对幼儿来说,如果经常食用含有防腐剂或防腐剂超标的食品,对健康会造成一定的损害。因为目前使用的防腐剂大多是人工合成的,而幼儿又处于发育不成熟的阶段,尤其是肝、肾的解毒和代谢功能尚未完善。因此,最好的方法是父母尽量让幼儿多食天然食物,如:新鲜的水果、蔬菜,并可适当吃些坚果类零食,尽量少吃加工食品。

转基因食品可放心食用吗?

第8篇:健康管理小知识范文

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责任,对发热咳嗽人员进行建档立卡;做到因地制宜分散办公,办公人员必须佩戴口罩,并再次对使用的工作台、鼠键等进行擦拭消毒;居家人员每日在钉钉群汇报身体情况;实行干部职工上岗体温监测制度,在政务中心大厅门口设置体温监测点,体温正常方可进入办公区域,如发现发热咳嗽立即安全转送至发热门诊;每天至少对政务中心大楼公共区域进行全面消毒,每日12点与15点前对政务中心楼道、会议室、卫生间、公用电话、座椅、门灯开关进行消毒,做好消毒记录;指导干部职工做好个人防护,利用机关微信群及时电子版肺炎预防手册和疫情预防小常识。坚决防止疫情通过政务中心大厅传播蔓延,全力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企业、群众提供有效服务。

二、组织开展防控科普宣传行动

按照县委、县政府及指挥部印发的关于疫情防控的倡议书、防控宣传知识等积极开展宣传,并通过微信、QQ等社交媒体扩大宣传覆盖面,要求党员干部带头宣传,更新安全教育宣传栏,积极宣传疫情防控相关的知识。充分利用“微”微信公共号、大厅LED显示屏及门前主公路悬挂“戴口罩、勤洗手,测体温、勤消毒,少聚集、勤通风”标语等方式,并每天在大厅LED屏滚动播放预防小知识。根据疫情动态,持续抓好肺炎疫情期间的爱国卫生运动号召全局人员密切关注疫情动态,做到及时学习科普知识,营造“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良好氛围,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并且号召全体干部职工家属做好家庭卫生及疫情防护工作。全局人员严格按照疫情期间办公要求细致落实测温洗消等规定。

三、积极协调、办事防疫两不误

窗口工作人员采用错峰上岗方式,上班时间为:10:00-15:00,窗口工作人员基础上缩减70%以上,窗口工作人员全部采取防护措施上岗。在办事大厅门口设岗引导,坚持主动开展“引领服务”,严格执行首问负责制,一对一引导办事群众快速找到办事窗口,快速办完事,即办即走,减少大厅滞留时间。并增设“电话咨询预约”岗,倡导群众利用自助终端、手机和电脑进行网上办理,最大限度减少人与人之间的接触。调整服务方式。全面推行“网上办”“预约办”“邮递办”“快速办”“延期办”“暂停办”

第9篇:健康管理小知识范文

我国滥用药物现象严重,每年五千多万住院患者中与药品不良反应有关的多达250万人;每年有20万人死于不合理用药,其中又有40%(即8万人)死于抗生素滥用。

有适应证再服药

健康人尽量不吃药 首先,健康不是吃药吃出来的,是靠良好的生活方式、科学锻炼、良好的心态,包括适应社会。对于健康人来说,不吃药就是预防不良反应。有人认为,全天然的药没有不良反应,这是错误的。是药三分毒。

在亚健康阶段,还没有生病但已经有致病因素,此时应多注意,比如定期体检、调整生活方式等。如果不早重视,就可能引发严重的疾病。

生病了, 不乱吃药疾病指的是身体的机能出毛病了,出现症状和体征。一般应有明确的诊断,找到病因,例如甲流,是甲型流感病毒侵袭身体。开始生病时不要掉以轻心,到正规医院诊断,明确病因再治疗。腰痛有很多种原因引起,有的老百姓轻信广告或小商贩,不正规治疗,最终上当受骗。用药时用法用量一定要清楚,认真看说明书,注意不良反应。

避免重复用药。看清说明书,认识药品的通用名和商品名。一个药品只有一个通用名,但可能有多个商品名。如通用名为对乙酰氨基酚(别名扑热息痛),但商品名(即生产厂家给自己的产品取的名字)有泰诺林、百服宁、必理通等。

一些常见的认识误区

1.盲目地将保健品当药品服用

药品管理法规定不再有保健药品的提法,如果有治疗功效,那就列入药品管理。保健食品不是药品,仅具有特定的保健作用,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可调节机体功能,但不以治疗为目的,不能当作药品使用。正规保健品包装上应有“卫食健字”等标志。

保健食品不能代替药品治病,也不能代替日常食物使用。请记住:人体需要的多种营养主要从食物中摄取。

2.认为中药比西药安全

北京地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对1993-1999年5 900份北京地区药物不良反应的数据分析表明,引起不良反应的药品种类中,中药以13.4%的比例占第二位。

3.相信民间有“神医”

“神医”专治全世界医学权威久攻不下的医学难题,如癌症、糖尿病、脑瘫、癫痫、弱智、类风湿性关节炎、尿毒症、红斑狼疮、牛皮癣、不孕,越是难治的病宣称治愈得越快,有效率越高。然而,“神医”多用假药。假药是指:①药品所含成分与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成分不符;②以非药品冒充药品,或者以他种药品冒充此种药品。

4.认为新药一定比老药好

实际上,不能盲目相信新药。使用新药常存在一定风险。一般来说,发现新化学体需2~10年,鉴定有潜力的药物需10~20年。

小知识

自购药品应注意什么

1.对证选药(正规医生明确诊断);

2.注意药品的通用名和商品名;

3.价格比较;

4.注意性别、年龄差异和用药禁忌证;

5.注意药品外包装;

6.不要跟着广告走,防止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