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谈心谈话内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论文摘要: 回归生活世界是新课程的价值取向,构建生活化的课堂是改变信息技术教学现状的重要措施,将教学内容生活化是让教育回归生活的关键。本文介绍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校园生活、家庭生活、信息化生活相结合,将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生活化的一些经验,并以案例的形式作了剖析。
一、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理想与现状
教育家陶行知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思想,主张“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当前,回归生活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各门课程共同追求的目标,也是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必须体现的重要特色。
信息技术学科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新学科,其教学同样也需要生活化,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强调结合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设计问题,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掌握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鼓励学生将所学的信息技术积极地应用到生产、生活乃至信息技术革新等各项实践活动中去,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实践[1]。
然而,许多信息技术教师由于受早期计算机教材和传统教学观念等影响较深,以学生通过信息技术考核为目标,认为只要让学生掌握考核要求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就行了。许多教师将信息技术课程当成一门单纯的操作技能训练课来教,忽视了技术素养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这导致了教学与实践的脱节,典型地表现为学生只知道为了通过考核而学习信息技术,老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练,学生不会举一反三,不知道怎样创造性地利用信息技术。这样的信息技术课堂毫无生活气息、没有生命特征,学生往往满怀期待进入课堂,充满失望离开机房。
二、生活化信息技术课堂的实践意义
将知识建立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以生活经验为教学起点,易于设置“最近发展区”,能很快在主动的学习活动中建构自己的知识;恰当地设置与学生原有经验相冲突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将教学内容生活化,学生易形成对待生活世界中各种问题的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对教师来说,以上理论都是显而易见的,而构建生活化的信息技术课堂有其较为特殊的实践意义。
首先,教学本身就是一系列信息技术的活动(比如信息的获取、评价、存储、管理、加工、表达、集成、、交流),把教学活动围绕信息活动主线展开,建立起信息技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让信息技术服务于学习,服务于生活。这些必将促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本质性的变化。
其次,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注重实践与创造的课程,将信息技术课堂生活化,能够培养学生从生活实践中发现问题的能力,这是学习动力的源泉,解决问题的开始。教师通过技术思想和方法的应用及实际问题的解决,能为学生展示创造力提供广阔的舞台,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1]。
三、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生活化的策略
回归生活是新课程的生长点[2],构建生活化的信息技术课堂是是新课改的需求,是改变当前信息技术教学现状的重要措施,对实现素质教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那我们该如何构建生活化的信息技术课堂呢?
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将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生活化,实施以信息活动为主线的教学过程,展开注重实践的教学评价,都是实现信息技术课堂生活化的有效途径。我认为,将教学内容生活化是让教育回归生活的关键,这就需要在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间建立紧密的联系,让学生的信息活动基于现实的生活世界。下面,我将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生活化的策略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结合
学习本身就是信息活动,学习又是学生生活的最基本构成,学生如果能够将所学信息技术应用到学习(特别是其他学科的学习)中,让信息技术服务于学习,必定会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本质性的变化,更会使其对重新认识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价值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例如,在学习“文本信息的结构化”时,我要求学生将本节学习内容的知识点用不同的结构化表达方式表达出来并在课堂内展示,讨论各种结构化表达方式的特点及优势。这就是利用了学生在平时学习中常用的归纳知识点的学习经验,比较生动贴切。学生不仅能很快理解将文本信息结构化的意义,而且能够较快完成学习任务,学得好的学生可以将不同结构化的表达方式运用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以更好地主动建构知识体系,促进自己的学习方式的改进。
又如,在学习“表格信息的加工”时,我特意设置了一个拓展题,要求学生用excel的图表来解决数学和物理上的一个追及问题。追及问题是数学和物理上经常研究的实际问题,又是学生学习的难点。通过利用图表的直观解释,学生能够方便地弄清其中运动物体的运动状态,顺利地解决问题。这次与其他学科学习的结合,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多种方式解决问题的一个启示。
再如,研究性学习是新课改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我们在信息技术课堂中较多地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从选择研究性课题到作结题报告,学生会碰到如何选择课题、如何记录与存储信息、怎样将信息表达得更清晰等问题。从这样一些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入手,可以将“获取信息”、“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信息的管理”、“信息的集成”等知识与技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增加学习内容的实用性和生活性。
(二)与学生的校园生活结合
当前学生的学习负担是比较重的,高中生的校园生活比较单调、枯燥是不争的事实。学校每年一度的校运会、艺术节是学生展现自己的舞台,是学生踊跃参加、并愿意花时间投入的活动。将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校园生活结合,每次都能赢得高涨的学习氛围,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究其原因,即是将课堂引向了生活,关注了他们的情感与态度。
比如,因为艺术节上报名参加的歌唱类节目数量较多,艺术节组织者只能通过听录音筛选出其中优秀者参加,因此制作出优秀的音频作品是学生取胜的关键。而“数字化音频的采集与加工”的学习时间正好在艺术节举办的时间之前,通过音频的采集、合成、加上音效等信息活动后,学生在听到自己的歌声与伴奏完美的结合时,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三)与学生的家庭生活结合
学生的生活离不开家庭,家庭生活是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会生存亦是从家庭生活开始。家庭是最接近学生的外部环境,无论怎样的家庭氛围,都使得学生学习的途径、资源拓展了,信息技术知识得到了或多或少的运用,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家庭生活的品味,为建设和谐社会出一份力。
比如,在学习“表格信息的加工”时,我就请学生提前收集家中的电费单据,再利用初中所学信息技术知识,将一年中每个月的峰时用电量、谷时用电量、总用电量记录在excel的工作表中,在课堂上进行计算与统计的操作,并用图表清晰地表达出来。在此基础上,我要求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讨论并得出各种有价值的、建设性的结论来。学生在信息活动的基础上,分析了用电多少的各种原因,也能顺应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提出家庭节约用电的方案。
(四)与学生的信息化生活结合
许多学生家长和其他学科的老师往往视计算机和网络为洪水猛兽,然而,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主的信息化生活离我们却是如此的近,家长和各学科老师也离不开计算机和网络。而家长和部分学科老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和接受能力往往不及学生。学生如果能够利用信息技术知识解决信息化生活中的问题,不仅能改变家长与部分学科老师的偏见,而且能体验学习的成就感,产生持久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比如,当下一个家庭有计算机并接入因特网已不再是什么稀罕的事,而部分家长还在为如何将多台电脑同时接入因特网而烦恼。在学习“组建小型局域网”时,我从学生对信息化生活的浓厚兴趣出发,请学生在课前调查各自家庭上网的需求与方式,然后在课堂中汇总需求,根据需求提出方案,画出网络拓扑图,再模拟采购设备,并动手组建可以多台电脑同时接入因特网的局域网。学生列举了软网关,加双网卡、加交换机、路由器等多种方案,并分析了各种方案的优缺点,学生经过这样的创造活动之后,成就感强烈,后续学习较为枯燥的理论学习也未见兴趣明显下降。
生活化的信息技术课堂就是要贴近学生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这是对学生生命的尊重、生命价值的提升;构建生活化的信息技术课堂,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将课堂引向美好生活。信息技术教师要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来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效益,更要帮助学生树立信息技术来源于生活有服务于生活的理念。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中职德育新课程;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2-029-2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教育只是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然而,长期以来,德育相当程度地存在脱离学生生活世界的现象,变成了道德知识和道德规范的教育。那么,如何实现德育教学生活化,提高德育课的针对性和实现性,这是每一个德育教师需要认真思考和探索的一个问题。
一、正确认识“教学生活化”在中职德育教学中的作用
1.当前中职德育课教学面临的困境。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高中阶段的扩招,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素质正逐步下降。作为中考失败者的中职生,文化基础较差,学习能力偏弱,同时,心理素质也相对薄弱,比较容易出现一些心理和行为上的偏差,上课迟到、早退,染发,着奇装异服,有的甚至沾染上抽烟、喝酒、打架等社会不良习气。另外,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信息的网络化、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学生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面临着极大的冲击,其中很多片面的价值取向和舆论导向如利己主义、享乐主义、自由主义等已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社会的德育氛围令人担忧。这些都给中职学校德育教育教学带来了不少的难度。
2.“回归学生真实的生活”是当前中职德育课教学的必然趋势。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们深信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学生,他首先是人,是现实生活中的人。世界瞬息万变的万物无时无刻不在对他们产生影响,这也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德育素材。为此,师生必须共同走向广阔而丰富的社会生活,挖掘生活中的课程资源和教学元素。特别是教师一定要多了解、关心、感受学生的生活,更多关注学生所面临的多元化价值观念冲突背景,将学生所面临的具体生动、丰富多彩的真实生活引入教学,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和认同感,从而激发和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学习动力和探究冲动,促使学生学会思考生活,善于提炼生活,最终使教学回归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表现得富有道德性。
3.德育教学生活化的涵义。
德育课教学生活化就是将学生课堂学习的间接经验与现实生活的直接经验有机结合起来,将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有效统一起来,构建职中学生各种感兴趣并且能够主动进行的学习活动,把生活世界提供给学生理解和体验,使学生在与现实世界的撞击、交流中进行探究和思考,产生对世界、对生活的爱,从而自发地、主动地去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并在主动的活动中建构自己的知识。
具有生活化的课堂教学应具备以下特征:一是教学目标生活化,二是教学内容生活化,三是教学方法生活化,四是教学评价生活化。
本文就“教学内容生活化”,作了一些新的探索。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在中职德育课中的实施
1.教学内容生活化,引导学生观察生活。
现阶段中职学生往往通过媒体、网络等吸收大量信息,他们的眼界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的学生都开阔。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除了从报纸上、网上找供讨论的问题,教师更要注重着眼于身边事,注重寻找学生身边的“热点”,使讨论的问题来源于学生可感知的社会活动及现实生活,鼓励学生多用辨证的眼光关注周围的生活,关注多彩的社会,用案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做一个善于观察的有心人。
比如,在上《职业道德与法律》这门课时,引导学生观察我县城镇交通状况,让学生讨论你是否要遵守交通秩序,对不遵守交通秩序者怎么办等问题进行讨论,判断与选择,既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也提高了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
2.教学内容生活化,引导学生感悟生活。
中职学生,他们正处于心理和生理的第二“断乳期”,而且一部分学生刚刚离开父母住到学校宿舍,他们的独立性与依赖性、自觉性与幼稚性相互交织,因而内心世界十分封闭,不愿意向大人开放。而封闭心理使学生遇到问题或困惑时得不到及时排解与宣泄,极容易导致学生自卑自弃、狭隘独尊、自我封闭等等,在与同学、集体、老师的关系中,很多时候表现出一种可怕的冷漠。如何纠正上述的心理偏差,德育课应该告别生硬的说教,回归生活,关注生活,指导生活,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认识自己,做—个心中有爱,热爱生活的人。
我在教《哲学与人生》这门课中,结合我校曾邀请中央级聋哑歌舞团到学校演出,给全体师生留下了极大的震撼事例,用他们成长的经历和成功去启发、引导我们的学生,在德育课上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3.教学内容生活化,引导学生理解生活。
德育课有着与其他学科不同的特点,它不仅给学生提供认识事物的工具和方法,更重要的是铸造学生的灵魂。但由于我们的教育仍存在着有意无意拔高的倾向,有的甚至严重脱离社会和学生的实际,使得本来正确的德育内容悬在空中,学生只是一味地埋头苦读,他们还没有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思想认识片面、极端,是非观念模糊,对真善、美和假、丑、恶缺乏分辨和鉴别能力,道德观念淡薄,义利不分,缺乏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面对这些状况,德育课教学应该摆脱大而空的教条,在学生生活世界的全方位中对其进行道德教育,使学生在生活中生成良好的德性。
我县经济欠发达,而我校学生大部分又来自农村,家庭相对来说都不太富裕。在上《经济政治与社会》这门课有关内容时,我就巧妙地选择材料,从历史、地域、家庭实际、发展等不同角度去正确引导学生,热爱我们的家乡,热爱我们的家庭。
4.教学内容生活化,引导学生体验生活。
德育的过程与生活过程是内在一致的,德育来源于生活而最终又要服务于生活,在生活中学,到生活中用。陶行知曾提出过“生活教育就是教学做合一”的观点,这其中的“做”也就是实践。实践性是很多课程的追求,但是德育课更加关注这一点,在课程性质和课程理念中都强调了要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和自身的实践。让学生在生活世界中经风雨、见世面,体验生活,体验社会,德育才能显现深厚的基础和强大的生命力。
例如,在上《职业生涯规划》这门课时,我们要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即将从事的职业,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合理地利用当地特有的地理资源和人文资源,尊重专心于自己未来从事的职业。比如对建筑专业的学生,我结合我县从本校毕业走出来的许多成功人士的例子,剖析他们的成长经历,巧妙将我们的学生把他们作为奴隶的榜样,参观他们创建的企业,到他们的企业去实习锻炼,教学效果非常明显。
三、德育新课程教学内容生活化带来的反思
德育教学生活化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始终紧跟时代变化发展,紧贴社会生活实际,最重要的是紧贴我们的学生生活实际。要善于理解和把握学生的实际生活,不仅做学生生活的发现者、挖掘者,更要做学生生活的引领者。
德育课教学生活化是立足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立足于课内外结合。课堂与生活联系,是促进知情意行统一的整体思想,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内在规律安排课程的开放性教学。做到用生活教育,才能彰显出德育课的魅力,才能体验出德育课强大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陶行知.生活教育文选[M].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
[2]鲁杰.回归生活——“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与教材探寻[J].课程·教材·教法,2003(09).
论文摘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社会经济愈来愈依赖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这必将对企业的财务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从而对高校会计人才培养产生巨大的影响。本文以中国矿业大学会计信息化课程为例,结合对该校会计专业学生的访问调查,分析会计信息化体系各课程内容设置上存在的不足,提出会计信息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的改革方案,并进一步提出优化师资、联合实验教学、增强课程专业性等改革途径。
现代经济管理生活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不断地影响着现代管理方式,同时对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财务人员在企业中起重要的作用,如今社会所需要的财务人才不仅需要具备会计知识和管理知识,还要具备广博的会计信息化知识,这就对高校的会计信息化课程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我国高校会计信息化课程教学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不能满足社会的要求。本文以中国矿业大学会计系信息化课程为例,分析信息化课程教学内容上存在的不合理之处,探究会计信息化课程教学改革之路。
一、高校会计信息化各课程教学内容现状
中国矿业大学(以下简称“中矿大”)管理学院会计信息化课程教学内容如表1所示。
(一) 中矿大会计信息化课程教学内容特点
中矿大会计专业是江苏省品牌专业,其开设的会计信息化课程特点之一在于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所开课程从简单到复杂,从一般到专业;特点之二在于注重实践,所设课程均有理论与上机实践环节,在大四将所学全部知识应用于100笔真实经济业务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素养。
一直以来中矿大会计系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肯定,然而,在会计信息化课程建设上仍存在一些缺陷,现结合对该校2005级会计系学生(120人)的调查,对各门会计信息化课程教学内容分析如下。
(二) 中矿大会计信息化课程教学内容缺陷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75%的同学认为该门课程所讲vfp已不适应现代管理的需要,其适用面较为狭窄,并且所讲内容过浅。我国高校普遍存在此类问题,学校讲授课程与现实社会所应用的相脱节,教材版本陈旧过时。
高级程序设计语言:20.8%的同学认为vb课程在教学内容上与实际结合不够紧密,37.5%的同学认为所讲授内容未涉及vb与数据库的关系,内容不够深入。目前,我国高校不断地对各门课程压缩课时,对一些课程只是浅显介绍,对关键问题不能深入讲解,教师讲述的只是书本上的例题,但学生却不知如何将其应用于实际的经济生活中。
管理信息系统:72.9%的同学认为课程内容过于理论、抽象,虽自行动手设计小型系统,但最终只是形成设计简要思路并未成型真正的系统,学后觉得收获不多。笔者认为,主要原因在于授课教师不是会计专业教师,讲授内容过于宽泛没有针对性,虽从不同角度讲授课程扩展了学生视野,但实际上并未达到理想效果,从而不能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
会计信息系统:同学们普遍认为该门课程很有意义,对今后就业产生很大影响,其不足在于课程讲述内容过多且复杂,课程安排在大四上学期正值同学忙于找工作时期,课时又少,不能熟练掌握会计软件的使用方法。
电算化会计实务考核:大部分同学认为,实务考核将大学四年所学的会计知识和信息化知识全部演练一遍效果很好,是上岗前一次很好的练兵。
二、会计信息化教学改革设想
(一) 具体会计信息化教学内容改革
1. 停止vfp编程语言教学,开设access课程,丰富vb 语言教学内容
vfp并非全能型语言工具,虽简单易懂,但已远远不能满足经济管理的需要。笔者认为,在数据应用方面应开设access课程对学生专业能力的提高更有意义 ;在程序语言方面继续开设vb ,但课程内容需增加vb程序与后台数据库(access)的连接,为学生日后自行设计、开发、维护信息系统打下基础。
2. 将管理信息系统与会计信息系统合并
基于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内容抽象和会计信息系统课时有限的特点,笔者认为将两课合并更佳,其一可以增加会计信息系统的课时,其二可以以会计信息系统为例将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聚焦在会计信息系统上,便于学生理解。合并课程取名仍为“会计信息系统” ,课程设计以会计部门所需系统为主,如应收账款子系统、工资查询子系统。
3. 提高学生专业水平,增强学生分析能力
会计电算化实务考核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水平,但其主要工作局限于凭证的填写、报表编制,考查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核算能力,然而,很少涉及学生的分析能力。笔者认为,现代企业更加需要懂得管理的财务人员,要增强本科生未来竞争力必须提高学生分析企业运营状况、化解企业财务危机、合理进行财务管理的能力,所以在考核时应适当增加对学生利用信息化工具分析问题能力的考核。
(二) 提高教学专业性
除会计信息系统和电算化实务考核以外,中矿大其他会计信息化课程均由非会计系教师讲授。目前,我国高校缺乏既懂管理、会计知识,又懂信息化知识的教师。会计系教师所讲内容侧重于软件的应用,导致学生所学内容停留在对软件的应用阶段;计算机专业教师所讲内容侧重于软件的开发和语言方面,导致学生不能理解教师所讲内容与专业有何联系。然而,现代企业虽不需要会计人员开发系统,但需要系统的维护人员,市场上所销售的管理信息系统为通用软件,不能满足特定企业的特定需求,这就需要企业内部专业人员对其进行完善。笔者认为,学校应大力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信息化课程教师,课程要相对专业化。比起全盘吸收的“通才”式培养,笔者认为触类旁通的“专才”式教育更有意义。
(三) “联合教学”,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大部分高校上机实践环节仍以“封闭式”为主,即单机操作,然而现代企业更加依赖网络、更多地与其他部门联系。笔者认为高校可尝试不同专业共同上机实践,如可跨专业形成小组完成课程设计。会计专业学生可与人力专业学生组队,共同完成企业工资发放业务或完成工资查询子系统的设计等。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专业水平,另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笔者认为,较为真实的实践模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与真实性,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更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更易被学生接受。同时,学校的会计信息化实验室能够不断对硬件设施进行更新,尽可能地安装企业所使用的软件。
三、结束语
对于现代信息化会计人才的培养高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不断完善高校会计信息化课程教学内容以适应社会需要,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以更好地为学生传道解惑,不断更新会计信息化实验设施并与其他专业联合上机模拟教学以营造较为真实的实践环境,不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使学生真正热爱所学专业,才能培养出信息时代的优秀会计人才。
主要参考文献 :
[1] 郑庆良,张明明. 会计信息化教学改革探微[j]. 财会月刊:综合版,2007(5):78-80.
[2] 杨春华. 试论高校会计信息化课程体系的重构[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6(4):62-64.
论文关键词:信科专业数学基础课程,整合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
信息与计算专业是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素养,掌握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运用所学知识和熟练的计算机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高等专门人才。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以下简称信科专业)是新兴的学科,我校信科专业成立至今已将近十年,在近十年里信科专业不断的建设与完善,取得了丰硕的成绩,现仅就信科专业数学三大基础课——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材选取等方面的改革进行探讨与研究。
一、根据专业性质,整合课程体系
信科专业是集基础数学、计算数学、计算机系统集成与开发领域的人才,因此就需要加强学生计算能力与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是信科专业的后继课的基础,是学生进入大学和学习专业知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桥梁。我校信科专业是2003年开设的一个新的学科,开设初期很多理论基础还都沿用过去的数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多半是在其基础上进行删减学时,增设新课程,相对来说课程的整体结构和知识体系还都不是很完善,特别是这三大基础课程,只是从学时上进行删减,并没有从整体结构和专业结构的需求去整合课程体系,这也是很多院校都普遍存在的问题优化教学内容,也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任务,只有优化课程体系,整合基础知识结构,才能更好的为学生营造专业学习与探究专业知识的氛围,让学生学得更好,更有应用价值。
二、根据专业需要,优化教学内容
信科专业不同于数学专业,其不止需要具有扎实的数学理论知识,还需要具有计算机系统集成与开发应用的知识,在课程设置与学时安排上相对数学专业都有较大的减少,而为了让学生在相对少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就要求我们优化课程内容,突出重点,循序渐进,深入浅出的进行课程内容改革,改革教学内容,使学生更好地接受相关知识,并为后继课的学习打好基础。
1、根据需要,调整教学内容
根据专业需要,联系专业实际,更新教学内容,突出重点毕业论文范文。一要结合数学史阐述清楚三大数学基础课的形成过程,研究的对象,基本思想方法及其在整个近现代科学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目的是使学生对学习这三大数学基础课有较好的认识和严格训练的思想准备;二要精选教学内容,避免重复。对于中学讲得较透的内容,例如函数部分和极限的求法等可少讲、精讲无限趋近的极限语言;对与整个专业课程体系关系不大或很难理解的内容,在不影响知识的连贯性基础上可删去,只有删除一些不重要的内容,才能把一些现代知识充实进来,才能在压缩
基金资助: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115C-819
教学时数的情况下保证教学质量。
2、合并课程,调整知识结构
解析几何与高等代数的关系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代数为几何提供研究方法,几何为代数提供直观。将解析几何与高等代数有机地合并在一起,从几何与代数不同的角度,加深对教学内容的认识理解,促使学生获得“数”与“形”结合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
3、精选内容优化教学内容,删繁就简,力求做到精益求精
从教学内容的特点出发,选取研究方法相同或体现相同数学思想的内容,讲清、讲透一节内容,采用探究式、启发式教学方式,把其余的内容交给学生课堂上特别是课下探究,如数学分析中的几大积分的建立,都采用分割、近似代替、求和、取极限的方法进行建立,研究的思想和研究的方法相同,因此在重点讲授定积分的积分概念后,用类比法讲授重积分的积分概念,其它的曲面积分、曲线积分等都可通过学生自学完成;又如解析几何中的平面和直线采用了相同的方法,因此,通过类比法,可将这部分内容整合为平面与直线的方程,点、线、面间的位置关系和度量关系,详细探讨平面方程的建立;再如对柱面、锥面、旋转曲面的研究采用了相同的消参数法,因而对这部分内容也需进行重建与整合。
4、在教学中渗透建模思想
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是可以渗透到三大数学基础课教学中的,且这种渗透有着较强的功能,它可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定理。从教学改革来说,加强数学建模思想在三大数学基础课教学中的渗透,主要体现在建模思想在概念讲授、定理证明、习题课等教学环节中的渗透。如数学分析中的函数、极限、微积分、级数等概念都是从客观事物的某种数量关系或空间形式中抽象出来的数学模型,我们在教学中应从它们的实际原型和学生熟悉的实际例子引出来,使学生感到课本里的概念不是硬性规定的,而是与实际生活有密切联系的;在定理的证明中把定理的结论看作是一个特定的模型,把发明者的原始想法和逻辑推理设为问题情境,将定理的条件看作是模型的假设,通过预先设置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发现定理的结论,这种融入数学建模思想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体验到探索、发现和创造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好途径。
5、增加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的应用
在三大数学基础课的教学中加入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的应用,是为适应当今世界快速发展的需要:一是制作教学课件,把那些在传统板书中不易或不能画出的图像用计算机软件制作出来并展示给学生,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直观化;二是缩短板书书写时间,用节省的时间更好的去分析问题和增加知识;三是将数学软件的强大的计算功能介绍给学生,对那些只需结果不需过程的计算题能够从计算机中直接获得优化教学内容,使学生能更关注问题的本质而非形式;四是我们在数学分析课程中开设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能够对一些实际问题进行研究与开发,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根据学生需要,选择合适教材
1、精选教材
改革课程教学摘要求会更高一些。
2、增加应用内容
提高应用内容在教材中的比重,增加应用内容。教师应重点讲解基础知识与基础理论,增加在本专业生产实践中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各类实际问题的例题,而对于那些应用性不大的内容可以重点讲解基本概念,压缩推导论证内容,借助应用类的实际问题,来强化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和观念,学会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内容,进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抽象思维的能力,让学生正确理解数学应用的广泛性。
3、注重联系
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是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被人为分为不同的研究分支的,它们是统一的整体,本质上是互相渗透、互相影响的。因此,在基础课教学过程中应尽力体现统一数学的观点,让学生体验到数学课程的相互联系和区别,为后续专业课程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根据时代需求,调整教学方法
1、采用启发式与研究式教学
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及综合素质的提高毕业论文范文。教师不能一味的去讲,而应加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使学生融入到课堂讲授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注重应用启发式与研究式并重的教学方法,要善于引导学生对同一问题从不同角度和不同方法去思考、去想象,最终探索出多种解题办法。
2、加大综合性全程考试模式的研究与探讨
我国目前的考试制度、考试内容和考试形式不同程度地束缚了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不重视实际应用结果,只认高分,忽略了运用数学知识和手段去解决和处理现实生活中的应用问题。综合性全程考试模式不光重视期末的考试成绩,同时在整个课程的学习中布置课程作业、撰写小论文等任务全程考核学生的学习能力,突出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与创新能力的考核,最终给出学生综合能力的成绩,这样可以避免学生期末突击复习,对知识掌握的会更扎实。
在传统的考试形式中,将建模思想渗透到考试命题中,适当地增加一些开放性的应用题,要求学生按数学建模的方式方法去解答,这样既能考查学生的数学素质和数学应用能力水平优化教学内容,又与平时的教改相配套。
3、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在教学中,适当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有利于节省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内了解更多的信息,获取更多的知识。加强学生对计算机操作能力的训练,积极鼓励学生自编程序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校园网络平台的使用,可以增强学生与教师的随时联系,开设课程论坛随时解决学生的疑惑,总结归纳重点内容及精选典型题目,随时本课程的最新研究动态与成果,将一些共性的问题重点研究与讲解,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
总之,21世纪的教学改革带给我们新的契机,高校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地进行科学研究,并注重积累,科研工作与教学工作相互促进,带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爱好。信科专业数学基础课的教学改革就应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科学计算与创新能力,不断探究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与专业需要的结合,培养学生运用数学与计算机的知识解决专业知识与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
察,主要是指“体察下情”。有些领导干部或上级单位的人员在与下级谈心谈话时,没有提前“做好功课”,对于下级当下整体的情况,特别是思想动态并没有做到及时掌握、充分了解,因此在谈心谈话的过程中,往往谈不到“重点上”,谈不到“心坎上”,有时候甚至还会让被谈话对象产生一种“领导不了解基层情况”的疏离感,进而出现抵触心理,难以敞开心扉。因此,在与下级谈心谈话前,谈话人一定要提前做好“功课”,不仅要对被谈话人所在的单位情况有所了解,更要对其个人的情况做到基本掌握。
当下属因工作困顿出现消极情绪时,没有讲话的意愿,要给予理解和换位思考形式的安慰,语气、用词需要慎重。“老张,最近把你累得不轻啊!没干过咱们这份工作的人可体会不到这一点。你一定也有不少想法,能给我说说吗?也许我能帮到你。”
言,主要是指“言之有物”。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成功与否一方面取决于双方之间的真诚态度,另一方面在于对语言的运用。一些人在与他人谈心谈话的过程中,由于为了营造轻松氛围,往往并未进行相应的提前准备,谈话内容也较为分散,主要以慢聊为主,这样的谈话方式,虽然能够营造出较好的氛围,但在真正实现谈心谈话效果上却很容易“打折扣”。
所以,在与下级谈心谈话过程中,不能空话套话一堆,毫无重点,关键还是要言之有物、言之有理,突出谈话的重点内容。比如,如果谈话内容更多涉及工作,那么就要重点围绕工作开展情况、目前存在的困难以及今后可以改进的方面等内容;如果谈话内容更多涉及思想,那么则应从个人目前的思想动态、心结问题、理想目标等方面谈起,让谈心谈话更具条理性和针对性,提升谈话的实效。
观,主要是指“观察入微”。当人们彼此面对面交流时,除了言语之间的互动,彼此之间眼神和表情也能传达出很多信息。当被谈话人碍于上下级关系,不愿意一上来就敞开心扉、说出实话时,更需要上级领导及时注意把握好被谈话人的情绪,及时调整谈话方式方法,适度调节谈话的进度,循序渐进引导下级打开心扉,赢得彼此之间信任,从而让谈心谈话顺利进行下去。
做到“观察入微”,还要做到宏观把握。在听取下属汇报信息时,不要轻易地发表批评性意见。假如要做评论,应该在谈话的最后阶段,评论形式以认可、建议和规劝为主,让下属易于采纳和接受。“你刚才说到的某点我非常认可,我建议你可以在第二点继续努力提升,第三点可以缓一缓,等条件成熟时再进行,成功性可能更大一些。”
下属员工在谈话中,可能出现抱怨、批评的言语,客观上有责备上级之意,这时要头脑冷静,避免激动阐述或为自己进行解释,造成下僖晕得罪上级,对以后的谈话持有防卫态度,以致管理沟通不畅。
色,主要是指“和颜悦色”。在谈话中,有些领导或上级单位人员的态度和语气总给人一种高半截的感觉。因此,要开展好谈心谈话,需要谈话人与被谈话人之间营造出一种平等对话的氛围。
谈话人
职务
谈话对象
职务
谈话时间
谈话地点
谈话内容(要点摘要)
通过开展学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育活动,把我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境界,理解了党性教育,我要检讨一下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以前在学习上我存在着应付思想,态度不够认真,缺乏自觉性;自我约束也不够,今后我要坚决加以改正。
谈到党员交流问题,我们一点也不陌生。其实我们每天都在与人交流,只不过交流对象比较有限,主要局限于身边的同学、朋友,而且交流的内容也比较随意、肤浅,没有很大的针对性。这次的党员谈心问题,是我第一次深层次地去与他人面对面的交流,也是我第一次与其他系的学生党员交流,在此之前,我从未有过这样的经历。 这次的党员谈心,我主要找了四个人,分别是两个学生党员和两个群众。因为我个人原因,时间没有协调好,所以与领导谈话的这部分我没有完成。下面,我主要针对这次的谈话内容谈一下个人感受与体会。
xx:会计系预备党员。她在会计系党支部学习部工作,主要负责支部成员的思想教育与政治学习等问题,与我们系工作内容大致相同,与我们的不同之处是:会计系的政治学习开展比较频繁,每个星期一次,工作任务比较大。在这一点上,我是不太赞成他们的做法。我个人觉得,开展政治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大家能够跟随时代潮流,顺应时代的发展需要,通过在政治学习中的探讨学到某些具有价值意义的东西。因此,政治学习应更多的注重质量,而不是数量。过度的政治学习会给支部成员造成太大的压力,效果并不见得好。此外,在与李淑珍同志的交谈中,我们还涉及到了许多其他的问题,比如:支部建设、党员进新生寝室、大学规划等相关问题。这次的交谈让我对会计系党支部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从中发现了他们的优势之所在,比如:他们在博客的管理上采取部门分工的形式,即各部门负责管理与自己相关的板块,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工作精力,分担了个人压力,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他们的博客也管理得不错。总体而言,会计系党支部在日常管理与运作上有着自己独特的方式,值得我们去学习。
xx:计科系预备党员。她在计科系党支部负责的是发展部的工作,工作内容与我们没有区别。我们的谈话内容比较广泛,支部工作到学习、再到生活、最后到找工作,我们无所不谈。在谈到“党员进新生寝室”问题时,她给我的启发很大。之前,我一直认为每次在与新生交流时,基本上都是在重复着同样的话,无非都是学习、生活、思想教育、安全意识等方面,觉得很无趣。但是,她却不这么认为,她告诉我,虽然我们每天都在做着同样的事,但这并不是简单的重复,新生在各个阶段遇到的问题是不一样的,我们必须针对各个阶段的现状来引导和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这也是一项需要动脑的工作。这对我今后的工作帮助很大。
xx:我们系大二的学生。我和她在学生会共事的时候就认识了。她是一个生活比较独立、很有主见的女生,寒暑假的时候做过不少兼职。在谈话中,她提到了我们系举办的一些比较成功的活动,如:“指点江山”辩论赛、模拟招聘会、金贸大课堂,等等。对于这些活动,她十分的赞成。她认为,大二课堂活动丰富了我们的业余生活,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锻炼自我、展现自我的平台;在参加这些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并认识了不少朋友,这是她最大的感受。另外,在谈到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时,我发现,作为学生党员,我们的作用并不是很明显,与大家的交流比较少,仅仅局限在“党员进新生寝室”活动,学生党员在为大家服务时,也仅仅是把它当成一项工作,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还有待加强。
xx:大一学生,在班里担任班长,还加入了素质扩展班。她是一个工作比较负责的人,性格开朗、为人热情。我们的谈话内容主要是关于班级管理、学校师资力量和生活、学业方面的的问题。这次交流让我发现了学校在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大一新生普遍反映个别老师授课进程较快,学生难以跟上老师进度,这与高中教育有很大的区别,一时还难以适应。对于期末考试该如何复习,我给她提供了一些有效的建议。此外,她还指出了自己目前存在的困惑。通过这次的交流,我发现了不少问题,作为学生党员,我们有义务帮助他们,我们应多加强与他们的交流,及时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体来说,这次的谈话还是比较成功的,它让我对其他系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从中受益匪浅。我个人认为,今后我们应多加强彼此间的交流与沟通,多举办一些活动,在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继而相互学习、相互成长。
1.选择谈话对象并全面了解谈话对象的情况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辅导员只有了解、走近学生,才能和学生在思想上进行高质量的沟通[2],更好地达到教育、引导目的。正式谈话前,辅导员一定要通过查阅谈心对象的学生档案、在校成长档案、家庭经济状况调查表,通过其家人及朋友、同时深入到谈话对象的宿舍、消费场所、活动、学习中去,用心全面深入地了解谈心对象的情况。试想一下:在与一名困难学生谈心中,不经意询问其母亲在附近医院术后身体恢复情况,并请学生安排时间带领前去探望。而这些学生此前并未向辅导员提及,辅导员却能做到如此用心地关心学生及其家人,学生的心顷刻之间怎会不与老师贴近,谈话怎会取不到好的效果?
2.明确谈话目的、确定主题及基本内容
贫困生问卷问及“希望辅导员与你个别谈话(心)交流引导的内容为(可多选)”,选择人生观价值观的交流73.3%,学业交流58.3%,生活问题交流56.7%,,情感、心理问题交流53.3%,学生干部工作交流30%,其他5%。问及“思想转化、心理帮助和经济资助,你希望得到的是”,90%被调查者选择思想转化、心理帮助和经济帮助相结合。由此可见,辅导员与困难学生的谈话内容应是较全面、实在的,应说出耳目一新的见解,帮其分析疑惑并提供解决问题的参考对策,正所谓“传道授业解惑。”。如与学业成绩较差、各方面积极性不高的困难学生谈话,就不能只进行学业交流,还应结合其职业理想、兴趣、在校职业核心竞争力塑造等实在的内容展开。明确主题和基本内容,是“谈不离题,话之有效,谈之有效”的前提[3]。
3.选好恰当的谈话时机
常言道,打铁看火候。找学生谈话也要看火候。有些辅导员不管学生是否愿意,想在什么时候谈即把学生叫过来让其接受谈话,这样易使学生出现抵触,效果肯定不好,甚至失败。怎样才能选好谈话时机呢?一般来说,找困难学生谈话应在师生关系融洽、情绪平和时。问卷中学生认为较易接受辅导员的教育引导、谈话效果可能较好的时机有:第一,结合感恩励志教育活动开展或资助金颁发前、时、后等时机。因为在经济上已得到辅导员实在的推荐帮助,那么接受辅导员对其在思想心理上的引导自然就在其中了。第二,困难学生心理矛盾、在同学中孤立无援或有困难等需要帮助时。此类困难学生往往因内向、自卑等原因不敢主动找辅导员,辅导员应在平时通过各种方式用心关注、善于发现,及时与之谈话排解困惑,给予思想与实在的帮助。第三,为避免谈话陷入形式主义,使交谈深入并达成目标,须在困难学生、辅导员均有充足时间下进行。
4.选择合适的谈话地点
合适地点的选择,归根结底是要把谈心的效果放大到最大化[4]。谈话地点的选择主要视谈话内容、对象而定,分为几种:第一,如果谈话涉及困难学生个人及家庭隐私,地点最好是幽静、轻松、不受干扰、除非需要否则无第三人在场的环境。因个别谈话是心灵上的互相碰撞,他人的介入会使谈话对象因自我警觉意识的出现而使思想呈现封闭状态,如在办公室谈话,人多会给谈话学生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加上其他老师可能“敲边鼓”,更易使学生反感,谈话肯定不会深入。因谈话对象的特殊性,各学院应尽可能创设一个专门的谈话咨询室,并简单布置,如在室内摆一套简单茶具,在与困难学生展开正式谈话前亲自泡茶并与其饮茶,可以使其放松心情,感受到老师的亲切和关爱,使学生能敞开心扉,较快进入谈话主题。第二,如果是不必聊及隐私主题轻松的谈话,则可以是较随意的地点,如球赛结束后球场休息交谈。第三,新时期个别谈话地点还可以是无形的,如QQ、电话等交谈。这种方式适用于性格较内向、胆小、害怕面对面交谈的少数困难学生。5.亲自联系谈话学生当前,不少辅导员叫其他学生传话让谈话学生到固定的办公室谈话,对此,谈话学生是较为反感的,因为困难学生不想周围同学对此事猜测,或认为老师对他们另眼相待。因而辅导员要自己拨打电话或其他方式亲自向谈话学生表明谈话意愿,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与真诚。
(二)以心换心,注意谈话的态度和方式
1.平等真诚,以情感人
贫困生问卷中问及“辅导员与你谈话,哪种方式你更易接受(可多选)”,选择尊重是70%,平等是70%,真诚是81.7%,激励是68.3%,引导是61.7%,实事求是且严肃的批评是18.3%,关爱是53.3%,其他是1.7%。因而对处于弱势群体的困难学生而言,他们更希望得到辅导员真诚的理解关心,不是存在问题时过多的要求和斥责,不是在遇到挫折时领导口气的强调坚强。因而谈话过程应始终做到真诚、平等、尊重、激励、引导。学生感受到你真心的付出,师生情感就会相通,“亲其师,信其道”,此时“晓之以理”,能达到谈话促其改进成长的目的[5]。
2.在谈话开始时找准情感切入方式
尤其在谈话开始时,要善于因人寻找情感切入点[6],选用自然妥贴的开场白[7]。如开场白要尽可能不揭他们的难处或短处,不要开门见山直谈“贫困”、成绩差、自卑等问题。可从大学生活、拉家常或其感兴趣的话题入手,辅导员也可使用共鸣法,如与学生共同的看法、爱好、相似的经历等,通过针对性的讲述,激起师生间心灵的共鸣,拉近与学生的距离[8],待学生紧张感消除后,再切入正题。
3.语言得体,肢体语言恰到好处
辅导员与困难学生谈心,说话要入情入理,尽量多用征求、探询、商讨的口气,忌态度生硬冷漠,话语尖酸刻薄。此外,把握肢体语言,交谈时目光亲切自然,面带微笑,身体略略前倾,必要时可采用一些友善的动作,如搭肩、抚背,这样能使谈话氛围变得和谐融洽。
(三)掌握谈话主动权的同时注意倾听对方的意见
辅导员掌握谈话主导权同时尤其要学会观察与倾听[8]。我们通过搭话、响应、期待等方法实现引导和控制,使话题围绕正题,及时做好启发开导和分析解释,同时注意学生的神态以至任何细微的内心变化,根据所获信息对交谈内容和进程加以变化调整。谈话中,要听完全困难学生的话,确定学生完整的意思后再作评论,经常打断学生的话,会使我们失去学生口中许多重要甚至一些不曾料到的信息或问题。有些谈话,辅导员更多的是扮演一个忠实的听众[9]。因有些困难学生与辅导员谈心,其实并不是希望获得意见,而是寻求心里能量的释放和情感的宣泄。如与一名近期心理压力较大的贫困生谈心,学生倾诉近日其所在宿舍失窃,因其是贫困生,且最近手头缺钱,所以感到宿舍某个同学在此事件上对其有异样的眼光和指桑骂槐的语言,对此其感到非常痛苦,但该生并不想辅导员插手此事。对此,辅导员只须在旁默默倾听,并不时递上纸巾给其擦拭泪水即可。当一切讲述完后,学生悲伤的心情自然如释重负。
(四)尊重隐私,做好保密,作好记录,巩固效果
俗话说,“药到病除,言至心开”。通过谈心,学生可以在不受外界干扰的情况下,尽情诉说个人的思想感情、意见要求,反映自己的心理状况。谈心对于师生之间沟通思想、交换意见、交流信息、解决矛盾、融洽感情、增强信赖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总是希望通过谈心,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达到影响、教育学生的目的,而学生的心理与个性特征是复杂的,每个学生的心理状态、思想意识是不同的,这样就使谈心具有很大的难度。同时,并不由于老师好的谈话目的、善意的心愿,就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工作实践表明,有的谈话收效甚微,就像春日里不着边际的风,学生听了入耳不入心;有的谈话,虽然初衷良好,可由于言语不慎,反而刺痛学生;而有的谈话则效果显著,就像一把金钥匙,一下子就能打开学生心头的锁,能使学生如临春风、如沐春雨,有“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之感。原因何在?谈心是一门学问、一门艺术,班主任工作的实践使我深深地体会到,要想提高谈心效果,必须讲究方法、讲究策略。班主任工作中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情感相融的艺术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一个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教学生去认识世界,用心灵去了解别人――不仅仅是亲友,而且是生活道路上遇到的任何同胞――的处境。”教育过程是一个交心的过程,我觉得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深入人心。我们不难领会,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苍白无力、无从谈起。从教育者来讲,谈心是心灵感知的输出;从学生来讲,它是敞开心扉接受教育者心灵感知的输入。班主任教育学生的实质是师生两颗心愉快地碰撞,在师生双方不断碰撞中,实现感情的交流、融洽、升华,由情知到理知。谈话更是如此,语言交流是情感交流的表现形式。为达到师生情感融洽,班主任必须以宽厚的师爱赢得学生的信赖,以深沉的师爱激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以高尚的师爱教学生怎样去爱。我们班有个女孩,有早恋的倾向,我找她谈心,就问是哪个男孩追我们班的优秀女孩,说来听听,看看他有没有资格,这时这个学生感觉到我没有任何批评的意思,就告诉我实际情况,只是从众、好奇、自尊心惹的祸,在我耐心细致地分析下,学生的思想通了,投入学习的热情也高了。只有与学生平等交流,师生的心才会贴近、融洽,谈心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二、知己知彼
班主任在与学生谈心之前,一定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性特征,设计出科学的谈心内容和方法。
“内向型”学生,不善言辞,但勤于动脑,悟性较好。与他们谈心应采取平等对话方式,使他们感到教师平易近人、可亲可爱,使他们在“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解”之时能够豁然开朗。
“巧言型”学生,思维敏捷,口语表达能力强。与他们谈心,应深入全面地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状况,掌握事实根据,对其谈话内容要去伪存真,使其心服口服。
“谦虚型”学生,遇事谨慎,缺乏自信。与他们谈心,应推心置腹,坦诚相见,提出明确要求,使他们切实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殷切希望。
“多疑型”学生,往往对教师的谈心,存在诸多顾虑。与他们谈心不但要以情感人,更要以理服人。要用充分的理由证明自己的观点无懈可击,要以诚恳的态度使学生感到教师的真诚。
还要注意谈话的方式,如注意语气、讲究态度、内容集中、观察反映、不喊家长;还要注意谈话的时机,表扬要及时,批评要斟酌;谈学习要及时,论表现要慎重。
三、有的放矢
班主任在与学生个别谈心前,特别是要纠正学生某一不正确行为时,一定要深入调查,掌握实情,了解清楚学生产生问题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在不了解具体情况时盲目和学生谈话,不但达不到目的,还会产生负面影响,甚至使自己处于教育的被动地位,同时也容易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不信任感。找学生谈话,要有明确的谈话主题,即要明确谈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的。找学生谈话,通常有下列目的:①掌握情况,便于下一步开展工作;②解决问题,化解矛盾,排忧解难;③鼓励进步,激发向上;④布置工作,明确责任,指导方法;⑤沟通感情,融洽师生关系。但谈话不能企图同时解决许多问题,谈话的目标要尽量集中,内容要围绕主题进行,时间不可拉得太长,否则容易引起学生厌倦。要适可而止,让学生有意犹未尽的感觉,这样的谈话最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保密与承诺的适当使用
每个人都有属于他个人的秘密,也会要求别人尊重其隐私,师生在良好而深入地沟通中,难免会谈到一些与学生个人隐私有关的问题,当学生犹豫不决时,老师可以承诺学生保证替他保密,以消除学生的不安全感。保密是师生沟通中,为师者应基本遵守的原则,故保密虽非所有听到的事都绝对不能说,但教师仍应处处以同情与理解之心来为学生考虑,以免学生受到伤害。因此,不要随便承诺学生,但答应学生的事要遵守。教师应常常换个角度,站在学生的立场来想想,以了解学生的真实感受。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学生带手机的现象普遍存在,有的学生上课的时候,用手机发信息、看小说、打游戏,这时老师怎么管呢?我是这样处理的,一般情况不要带手机,有特殊情况,用老师的,如果带手机了,尤其是寄宿生,进入教室必须关机,如不关机,被我发现,当场关机,用信封装好、封好,送保卫科电脑箱保管,老师绝不看你的通讯记录和私人信息,适当的时候,通知家长取回保管。在这样的原则下,我们班关于手机的问题,就没有任何矛盾。总之,我们应把握“扬善于公堂,归过于私室”的原则,来处理学生的问题,必将收到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