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育一线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我县职业教育培训的现状
近年来,我县职业教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质量稳步提高。各级各类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发展到10处,其中中等职业学校3 所,行业、企业和社会力量举办的职业学校(点)、技能培训机构7个,一个结构比较合理,初、中级职业教育相对衔接,公办民办相结合的职业教育体系正逐步形成。与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相配套的技能鉴定、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双证并行,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二、职业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和需求
尽管我县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也应看到,一方面现行的中职学校在专业设置、管理体制、设施环境、师资力量、政策保障等方面存在一些弊端,已不适应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结构的转变将十分激烈,劳动力的重组不可避免,全面提高劳动者的职业技能的工作势在必行,职业教育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归纳起来,目前我县中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认识有差距,关心支持职业教育的社会氛围尚未形成
虽然在近几年,县委县政府在科教兴县的战略思想指导下,非常重视对职教发展的研究,逐年加大对职教的投入,但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社会上重视普通教育、学历教育,轻视职业教育的情况较为普遍,读高中、考大学,是家长、学生的努力方向和主要目标,读中职是毕业学生迫不得已的最后选择,由于对职业教育的轻视,职业教育非但没有得到社会舆论的有力支持,反而受到观念滞后的严重影响。
另外,很多农民对依靠科学技能劳动致富的认识不足,对各类科技培训重视不够。许多教师讲到了这样一种怪现象:在对农民进行技能培训时,农民提出了先给误工费,并提供免费午餐,然后才参加培训的无理要求。由此可见,职教面临的形势是非常严峻。
(二)基础能力不强。
我县职业教育整体发展水平不高,基础能力建设薄弱;骨干示范学校偏少,大多数办学机构规模很小,办学条件较差,优质职教资源短缺、实习实训设施不足、招生吸引力不强,远远不能满足我县每年十多万剩余劳动力的培训需求。
(三)师资力量薄弱。
师资队伍总量不足,结构失调,专业课教师比例偏小,在开展的农民培训当中,大多数农户认为农业生产发展最关键的问题是技术,有80%以上的农户希望在“生产技术”、“加工技术”等实用技能方面进行培训,而我县在这方面的教师尤为缺乏,不能适应广大劳动力就业需求。另外,有75%的农户认为接受过的培训理论性过强,不符合生产实际、操作性差,因此专业教师的缺乏、理论与实践的脱节造成农民对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培训效果差。
三、发展我县职业教育的建议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优化职业教育发展环境。
根据我县职业教育发展实际,集中优势,加大投入,建设一批骨干示范学校。尽快改变我县职教资源过于分散、规模偏小、资源贫乏、基础薄弱的局面,做大做强我县的职业教育。
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和舆论引导。对中职教育的优势、办学中的亮点,对优秀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贡献广泛深入地开展宣传,使新的求学观、择业观和成才观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二)多渠道筹措经费,加大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投入。
增加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必须走政府为主、校企合作、内部挖潜和鼓励民营资本积极参与的路子,构建多渠道的中等职业教育成本分担机制,政府要增加对中职教育的投入,重点支持中职学校建设,办好一批有社会影响、起骨干示范作用的中职学校。创造条件吸引企业资金和民间资金投入学校,鼓励和支持企业或民间资金开办民办中职学校,形成多元化投资办学的格局,以解决职校经费、实训设备投入不足的问题。
(三)充分发挥农广校优势,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多样化的教育和培训服务。
我县每年需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12.3万人,农村青年劳动力每年又以1000人左右速度在增加,劳动力资源丰富,培训转移任务重。农广校作为农业职业教育的主阵地,应在加强农村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农广校在职业教育培训中,要调整办学思路,延伸办学职能,充分利用农广校优势,开展形式多样、贴近农民实际的职业技能培训,广泛开展生产效率高的非传统农业科技知识和实用技术培训,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帮助农民掌握一门或多门农业实用技术,加快我县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专业教师的缺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县职业教育的发展,因此要建立职业学校稳定而有效的教师补充机制,加强专业教师的引进和培训工作,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爱岗敬业的职教队伍,同时,开辟多元化师资来源渠道,引入竞争机制,可以聘请企业中具有丰富岗位经验的技术人才,任实习实训的指导老师,开发企业对教育具有特殊价值的人才资源,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效果。
(五)加强就业指导,建立、健全劳动力就业服务体系。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儿童;道德教育
从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来看,中国古代教育的唯一目的就是德育;在近代,德育和体育、智育、美育等共同构成了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西方历史上,道德教育也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17世纪著名的教育家洛克认为培养绅士应首先进行德育;18世纪的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拥有完善的道德品质,成为“真正善良”的人;实用主义的代表人物杜威认为教育的终极目的在于养成品德;20世纪永恒主义教育代表的倡导者赫钦斯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道德教育推动人性的发展。由此可见,在整个教育发展史上人们都非常重视道德教育。
儿童作为独立的个体,身心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儿童道德教育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在儿童道德教育的实施中,人们通常将外在的社会目的作为儿童道德教育的唯一目的;将课堂教学作为儿童道德教育的唯一场所;将道德知识的掌握作为儿童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由此造成了儿童道德教育“空”、“假”、“大”的现象。后现代主义在对现代社会诸多问题进行“否定”和“批判”的基础上强调人的主体地位;主张平等、对话;注重良好情感的培养;倡导教育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一、儿童道德教育的目的――使儿童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
儒家思想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的最终目的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由此可见,我国的传统道德教育强调以社会为本位,注重人们对规则的遵守和权威的服从。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儿童道德教育强调应将儿童培养成“合道德”的人。这样的德育目的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事实:道德应该是儿童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儿童的自主精神在道德教育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后现代主义非常重视人的主体性,认为儿童道德教育的主体应是儿童本身。基于此,儿童道德教育的目的应是培养一个有道德的人,这样的人不但会遵守相应的社会规则、维护合理的社会秩序,还会追求主体内在精神的发展,让儿童真正成为一个社会人。
二、儿童道德教育的途径――日常生活
后现代主义认为现代主义存在很多弊端,其中从教育方面来看最大的弊端之一就是理论和实践的脱离,这种理论和实践的脱离在道德教育中更为严重,目前我国儿童道德教育面临的最主要的困境就是道德教育与儿童的日常生活相脱离,人们往往将道德教育的场所定位于学校课堂的理论说教,而忽视日常生活中儿童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由此造成了道德教育对儿童的影响“课堂+日常生活=0”的现象。
道德从其本性来说是实践的。首先,马克思哲学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作为社会意识的道德得以产生的基础是物质生活。其次,道德是在人的相互交往中产生的,没有人之间的交往就没有道德。正如爱尔维修所言“如果我生在一个孤岛上,孓然一身,我的生活中就没有什么罪恶和道德了。”道德的实践本性要求应在日常生活中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因此,应使道德教育的场所从单一关注课堂的道德理论转变到关注儿童日常生活中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教师和家长应以儿童的生活世界为基础,在儿童的生活世界中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从而使儿童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道德的人。
三、儿童道德教育的重点――道德情感的培养
道德情感是人在处理相互道德关系和评价自己或他人行为时,因自身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情绪体验。作为德育主体的人不是一种静止的、孤立的存在,而是在与他人的相互作用中存在和发展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儿童作为独立的个体,是“自然人”和“社会人”的相互统一,是儿童道德教育的主体,儿童道德教育应该关注儿童的情感和儿童的活动。但长期以来人们在儿童道德教育中都存在“知德”必然“行善”的误区,儿童道德情感受到人们的忽视。在中国,从先秦时期的“以理节情”到唐汉的“以理抑情”,再到宋明理学的“以理灭情”,使得占据主流地位的儒家伦理道德思想在总体上呈现出强烈的推理倾向。五四新文化动使得“道德不在之外”的道德观被大力宣传,但由于传统道德观念和西方工具理性的影响,情感性道德观念仍未从真正意义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实际的道德教育中仍以道德知识的接受为主,忽略道德情感的培养。从现行的道德教育实践来看,“道德投入”与“道德产出”存在明显的失衡,就其原因主要是道德教育中存在明显的重理性知识传授,轻道德情感培养的倾向。重视人的情感培养的后现代主义认为道德教育中应关注到人的存在,道德应是建立在人性基础之上的,道德教育中应重视道德情感的培养。
儿童的道德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为了达到理想的效果,道德教育中应注重发挥儿童的主体性,通过日常生活培养儿童的道德情感,让儿童真正成为一个符合社会要求的具有鲜活生命的个体。
参考文献:
[1] 冯雪红. 关于对我国教育中德育地位的考察[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3):117~120.
高等艺术教育通识教育现状与未来
一、高等艺术教育中通识教育的努力和成就
19世纪初,美国博德学院的帕卡德教授第一次将通识教育与大学教育联系起来,其现实需要是基于对当时大学学术分科太过专门、知识被严重割裂的教育弊端的忧虑。20世纪,通识教育已广泛成为欧美大学的必修科目。20世纪90年代中期,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开始受到我国学界的关注。通过中国知网(CNKI),以“通识教育”为关键词查询得知,1980年1月1日至1995年1月1日共有文章10篇,其中较早的以通识教育为题的两篇文章(《加强通识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论新体制下高等教育供给模式的选择 》)发表于1994年;1995年1月1日至1995年12月31日共有文章14篇,这一年的文章数量超过了前十六年的总和;1996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共有文章4279篇,形成了一个新的研究热点。始于1994年前后的对通识教育的这种关注,其教育背景是对我国应试教育弊端的批评和对素质教育的呼吁,其社会背景是对全面发展的人才的期盼。20世纪90年代末实行招生并轨和大学生自主择业政策后,由于大学生自主择业的需要,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程度及社会适应程度就成为日益突出的尖锐问题。可以说,通识教育是社会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在教育领域的呼唤形式和表现形式。学界有人将通识教育作为专业教育的对应概念的定义是可取的,即通识教育是指非专业、非职业性的教育,其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曾任美国芝加哥大学校长的赫钦斯说:“如果没有通识教育,我们就决不能办好一所大学。”①可见,对通识教育的关注更多的不是基于一种对学术的热爱而是基于现实的需要。
高等艺术教育即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专业艺术教育。根据教育部2011年公布的最新数据得知,目前我国内地有普通本科艺术院校34所、高职艺术院校43所、艺术独立学院2所、经国家审定的分校艺术办学点2个,另有非艺术院校下设的二级艺术院系若干。②由此可见,解决好艺术院校中相关的一些通识教育的共性问题,不仅影响面广,而且现实性强、意义重大。近10余年来,在普通高校实行通识教育的理念已基本达成共识,有的高校已经开始了通识教育的实践探索。但在艺术院校,情况就有所不同了。由于有的艺术院校太过强调专业教育而使通识教育被弱化甚至被边缘化的情况比普通院校要严重。目前,在艺术院校是否要开展通识教育的问题比怎样开展通识教育的问题更为突出,有的艺术院校对通识教育还未予以应有的关注。同时,艺术院校要开展通识教育的要求事实上比普通院校还要迫切得多,因为一些艺术专业学生通识知识和能力的起点或毕业时所达到的程度比普通院校的学生要低一些,此种状况既影响了艺术专业学生就业的社会适应性,又影响了其艺术生命的纵深发展。
艺术院校对通识教育的探索,在时间上比普通院校要晚一些。通过中国知网以“艺术类院校、通识教育”为关键词查询得知,198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共有文章8篇,其中较早的以通识教育为题的文章(《谈构建艺术类院校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体系》)发表于2007年。就目前而言,艺术院校通识教育的方式和内容主要体现在按照教育部关于高校课程设置的要求而开设的公共必修课之中,而依据学校和学生特点自主设置的特色通识课程方面的探索尚未开始。在扩招背景下,为了保证和提高艺术教育的质量,在高等艺术教育中的通识教育方面,教育行政部门及高等艺术院校仍采取了一些富有成效的措施,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如比较完整地开设了教育部要求开设的公共必修通识课程、通识教育教学队伍的数量和质量不断满足教学需要、通识教学部门及队伍的自身建设越来越规范、整个学校对学生学习通识教育的引导和效果越来越好、学生走上社会时的非艺术适应面和适应能力越来越广、越来越强等。由于采取了这些措施,并取得了一些成就,从而提升了艺术专业学生艺术学习和艺术创作所需要的一些基础素质和能力,进而促进了高等艺术教育的发展。
二、高等艺术教育中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现有高等艺术教育中的通识教育方面,也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
第一,分类指导、分层教学等教育理念没有充分体现在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及高等艺术院校的教学设置和教学指导之中。其一,艺术院校通识教育的特殊性未引起教育行政部门和各艺术院校的足够重视,常常以对整个大学生的共性研究和教育来取代对艺术院校大学生的个性研究和教育,无论是通识课程的设置、教学内容的确定,还是教学难易度的把握,都表现出全国大一统的单一性,忽视了艺术类与文科类、理科类的区别。其二,艺术院校通识教育的教学和研究队伍不强,投入不够。很多人都不愿意从事这方面的研究,也不愿意加入这支研究队伍,因为起点低、基础差、成果难发表。其三,研究成果数量不多,深度不够。通过中国学术期刊网查阅得知,与其他方面研究成果的数量相比,关于艺术院校如何加强通识教育方面的研究成果数量太少,并且读后发现已有的成果深度也不够,没有抓住关键问题,更没有解决关键问题,有的研究甚至不太切合艺术院校的实际。其四,由于理论研究的不足,导致了实践上的无为,艺术院校大学生的通识教育一直处于弱化和边缘化的状态,通识教育效果不佳。
第二,高等艺术院校学生人文素质起点相对较低,思想品德认知的偏差相对也要大一些,对通识教育的学习效果相对也要差一点。以2008年广东省招生录取为例,第一批本科院校文科类最低录取控制线为570分,而与文科类同一考卷的音乐艺术类最低录取控制线则为337分,后者比前者低233分,只占前者总分的59.12%。美术类学生的高考也与文科类同题,但前者的录取分数比后者也少240分,只占后者的57.89%。
从对学习通识课程的态度来看,艺术院校的一些学生的学习态度不如普通院校的学生。艺术院校的一些学生高考前为了学专业就不太重视通识课程的学习,而进入大学后就更容易不重视通识课程的学习。调查表明,对学校开设的人文社科课程不感兴趣的,普通院校为8.95%,而音乐艺术学生为12.77%,高出3.82个百分点。
与普通院校相比,艺术院校的一些学生在思维特征、学习方法、学习时间、学习氛围等方面也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些影响到了他们对人生必备通识知识的学习效果。对普通院校、普通院校的二级音乐院系、专业音乐院校的四个年级的本科生所做的《大学生人文素质修养现状》的对比调查也证明了这一点。对同一人文素质调查问卷,普通院校学生的答题正确率为72%,普通院校的二级音乐院系为52.4%,专业音乐院校为51.2%,呈现出明显的递减趋势。普通院校二级音乐院系的学生与专业音乐院校的学生之间差距较小,而二者与普通院校的学生相比则差距就大了。
这一状况导致了艺术专业学生的两个不适应,一是进一步深入学习的不适应,人文素质相对偏低,又对人文知识不感兴趣,此状态极大地制约了他们对艺术专业知识的理解力、表达力、创造力及其身心和谐程度的进一步的提高。二是对未来全面社会生活的不适应。他们在校时参与社会活动或毕业后真正走入社会生活时,在通识知识与能力、工作适应、人际协调等方面都表现出一些不足。
第三,艺术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人为冲突严重。据调查,这种人为冲突在宏观层面表现为:一些学校在课程建设、经费保障、课题立项、成果评奖、职称评聘等方面对通识课程的不怎么管、不怎么问和不怎么睬的认知和态度;一些学校的教学、管理人员对通识课程的轻视;在课程体系上总会有意或无意挤压和删减通识课程或课时;在执行过程中,不怕冲挤通识课程和在必须冲挤一些课程时首先冲挤通识课程;有些院校的研究生的通识课程教学,几乎没有按教育部的要求开设课程和确定课时,等等。
在微观层面,这种人为冲突表现为:艺术专业的一些教师对通识课程的漠视,他们常常教育学生说,“上什么文化课,学好专业就行了”;艺术专业的一些教师对通识课程几乎是任意冲挤;艺术专业的一些教师对通识课程课堂的学生几乎是任意抽调,当他们安排艺术专业活动时,几乎不与通识课程教师打招呼,任意调走将要上课或者正在上课的学生;艺术专业的一些教师对通识课程教师采取嗤之以鼻的态度,这种态度进而直接导致了一些学生对通识课程的认知态度。另外,无论是学校管理层还是艺术专业教师,大都对严格要求学生的通识课程教师以及有学生因为通识课程不及格而拿不到毕业证的情况特别恼火。
以上种种现象,一方面弱化了对学生的通识教育,误导了学生;另一方面又特别伤害通识课程教师的上进心,以及教学的积极性、敬业心。
第四,通识课程教学队伍及教学条件的建设长期处于边缘化的状态。艺术院校的扩招,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艺术教育传统的一对一的教学模式而走向“批量生产”,艺术教师在把主要精力用于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之后,能用于引导学生进行通识修养的时间就愈加少了,此时就要充分利用和依靠专门的通识课程教师,艺术院校学生通识素质培养的重任也就越来越多地落到了通识课程教师的肩上。但在艺术院校,实际情况是,中层、高层管理者所重视的多是艺术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及教学条件的改善,而通识课程师资队伍的建设及教学条件的改善几乎是被遗忘的死角。长期处于边缘化的通识课程师资队伍的建设及教学条件的改善举步维艰。据调查,有的艺术院校,通识课程专任教师配置不到位,甚至在整个通识课程教学队伍中没有一个教授、一个博士、一项省级课题、一门校级精品课程;教学的编制常常是两个班、三个班一起合上,人数多达200人甚至更多;教学经费经常被削减。
第五,学生的通识知识和能力较差,极大地制约了艺术院校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就业面。艺术院校的毕业生,不一定能全部走上纯音乐的工作岗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需要在非纯音乐的工作岗位上就业。此时,艺术院校的毕业生与非艺术院校的毕业生,优劣势相互转换,音乐知识和能力与非音乐知识和能力的双重竞争成为必然。据中国社科院的2009年《社会蓝皮书》所知,艺术类大学生是就业率最低的几类大学生之一。③在2010届大学生的就业中,截至5月14日,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38.6%,而就业率不到10%的大都集中在艺术类高校。④艺术类学生就业竞争力偏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一些学生的非音乐知识和能力偏低。又据中央电视台2007年的一项调查显示,2004、2005年的艺术类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不足30%,70%的艺术毕业生为了生存而改行,成为中国知名明星的几率为0.003%。⑤改行后的艺术类学生,非音乐知识和能力偏低的问题就暴露得更加明显。
三、高等艺术教育中通识教育的未来
面对未来,高等艺术教育中的通识教育应在以下几方面继续加强。
第一,切实把握好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完善教育理念,将通识教育纳入高等艺术教育的重要议题之中。通识教育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教育趋势,在欧美、日本等许多国家和地区,通识教育都已经取得了许多成熟的经验并形成了一些成熟的教育模式。在我国内地,也有许多高校已经成为了通识教育的先行者。2000年北京大学正式建立了通识教育选修课体系。北京师范大学贯彻“博学与精专相统一的个性化素质教育”思想,把通识教育分解成哲学社会科学素养、人文素养、自然科学与技术素养、美学艺术素养、实践能力素养五大模块。2008年5月“大学通识教育论坛”在复旦大学举行。高等艺术院校更应从教育发展的未来趋势出发,从艺术纵深发展的基础和后劲出发,从学生的不足和未来出发,在课程设置、队伍建设、经费投入、通识教育环境的改善、巩固已有通识教育的成果、拓展新的通识教育途径等方面,切实完善教育理念,改进和加强通识教育并形成自身的通识教育特色。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谁把握和顺应了教育发展的新趋势,谁就会赢得艺术发展的未来。
第二,适应社会生活全面性的需要,以学生为本,切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社会生活的全面性,导致了人的发展的全面性,导致教育的全面性。学生的全面发展,不是一种逻辑的假设,而是一种现实的需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构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战略主题的重要内容。与此同时,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要形成正确的学生观,即全面、科学地评价学生。在艺术院校,一些专业课教师看到的更多的是学生的专业优点而很少甚至很难看到学生通识修养的不足。而与此相反,通识课教师却很少看到学生的专业优点,所看到的几乎都是学生通识修养的不足。其实,无论是专业课教师还是通识课教师,二者对学生的评价都容易有所偏失。由于这种偏失的存在,不利于我们正确、全面地引导和培养学生,也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三,抛开“单一艺术学科论”的认知偏失,树立多学科意识,加强艺术学科与非艺术学科的相互合作与促进。艺术学原属文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2011年已成为独立的学科门类。对艺术院校而言,艺术学科当然是主流学科,但又不是唯一的学科。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06年度国家精品课程申报工作的通知》附件5的列表,高校现开设的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基本原理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程属一级学科“理论课程和思想品德课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属一级学科“历史学”及二级学科“历史学类”;大学英语课程属一级学科“文学”及二级学科“外国语言文学类”;大学语文课程属一级学科“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类”;计算机基础课程(文科)属一级学科“理学”及二级学科“电子信息科学类”;大学体育课程属一级学科“教育学”及二级学科“体育学类”。
艺术学科及课程与以上学科及课程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艺术学科的发展和课程的教学必然包含和涉及以上学科,需要非艺术学科来支持,它们之间并不存在一条天然的鸿沟,而是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应该打通它们之间的通道,架设其相互贯通、相互促进的桥梁。
第四,适应时代需要,以双誉型师资为目标,建设集音乐家、教育家于一身的艺术专业师资队伍。对于艺术院校的教师来说,成为兼有艺术家、教育家两种荣誉的人,既是个人的光荣,又是艺术院校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发展的必然要求。但是,实际情况是,有的艺术专业教师没有教师资格证书;有的没有学过教育学、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等课程和知识;有的长期以来没有更新过自我的知识。如此的专业教师就极容易把学生带上一条片面发展、不注重修身,人文素质偏低,与教育发展趋势相悖、社会发展需要相悖。此种现状极不利于艺术院校培养质量的提高和深度的发展。以艺术家、教育家双誉目标为导向建设高素质的艺术专业教学队伍,虽然每个人并不能最终都能成为艺术家、教育家,但此举却是艺术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必须、必然和燃眉之举。
注释:
①张晓鹏.通识教育中外比较:我们的理念偏差[N].中国教育报,2006—11—4.
②2011年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等学校名单[N].中国教育报,2011—4—29.
③郭爱娣.社科院解读社会热点居民收入增速下降大学生失业率12%[N].京华时报,2008—12—16.
④北京:毕业生可入伍当士官艺术院校就业率低10%[N].北京晨报,2010—05—19.
一、黟县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的现状
全县残疾儿童少年557人,占残疾人总数的9.3%,其中6至17周岁的适龄入学残疾儿童少年368人,而贫困、特困残疾儿童少年274人,占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总数的74.5%;未入学残疾儿童少年39人,其中因家庭贫困未入学21人,因重残失去生活自理能力未入学13人,因年龄偏大而未入学5人;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89.3%,已达到国家普及义务教育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为80%的验收指标。适龄视力、听力、智力(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分别为72%、95%、76%,基本接近或达到当地义务教育水平。
但数字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在农村,特别是在一些偏远山村和贫困农村,残疾儿童少年的教育有被边缘化的现象。有的学校干脆不收残疾学生,或不计入学校的在校生档案(以免影响其教学成绩和考核);有一部分老师对残疾学生听之任之,任其发展,学习上基本不管不问;也有一部分老师在残疾儿童少年、特别是三类残疾儿童少年教育中,深感力不从心或缺乏更好的教育方法。
二、可怜天下父母心
全县除因贫困、因年龄偏大而未入学的以外,残疾儿童少年的父母或家庭都支持子女上学。因为残疾,他们更希望子女多读书、多识字、多学文化。一位家庭贫困的农村妇女就从山里坐车两个半小时,翻山越岭赶到县残联,为她脑瘫、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的儿子申请资助,想进入黄山市特殊教育学校学习,其言行之恳切,十分令人感动、难忘,而她自己打算就近租房陪读、打工。
三、贫困残疾儿童少年该不该得到资助
一年花1000块钱资助残疾儿童少年值不值,是不是在拿钱打水漂?把这笔钱用在那些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身上,意义是否更重大?
这应该不是问题,但一些乡镇领导、学校校长、老师甚至残联理事长都存在这样一个观念和主导思想。发现这一苗头之后,我们一个乡镇一个乡镇地跑,严格标准、严格把关、严查对象。或上门核实情况,或向村、组干部和班主任、老师打听了解,多方调查取证,从而保证了90名贫困残疾儿童少年经得起张榜公布,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在深入调研中,我们体会最深的是,资助90名贫困残疾儿童少年不是可惜了,而是太少了。每走近一名贫困残疾儿童少年,我们的这份体会和感受就会增加一分,我们就深感自己的力量太微弱了。在看到其他孩子都坐在教室里上课了,而一个11岁的智力残疾女孩还在树阴底下独自玩泥沙时,我们的心情难以言状;还有一位聪明伶俐的听力残疾男孩因为没有钱,14岁了还没有上过一天学,他的父母亲忧伤而无奈……因为残疾,所以贫困;因为贫困而又缺乏教育,他们只有更加贫困。
中国残联此次实施的专项彩票公益金助学项目,将为他们搭起一座通往坦途的七彩桥梁,他们可以进入黄山市特殊教育学校学习,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他们享有了一个新的选择和新的开始。
四、对黟县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的思考
1. 加强对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的规划和统筹安排,逐步增加残疾人教育经费。以大量随班就读为主体的同时,结合我县实际,因地制宜开设特教班,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
2. 建立和完善贫困残疾儿童少年就学制度,减免杂费和其他费用;广泛动员社会力量,资助贫困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共同保障残联儿童少年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关键词:地理;教育;现状;对策
我国教育部分的薄弱环节仍然在农村基础教育,农村课改也是在全国课改中很难实现落实的一个环节。
一、农村初中地理的教育现状―以重庆市农村几所中学为例
此次调查研究采用问卷的调查的形式对于重庆市农村地区的几所中学做了调查。从调查结果来看,对于问卷中提到“学生是否喜欢地理课程”这一问题上,A中学、X中学喜欢程度的占有比例是70%,其他几所学校的学生在这一问题上表现出的喜欢程度是稍低的,都不足50%。有20%的学生因为“地理课程能够丰富自己的知识”而喜欢这门课程,有10%~20%的学生是因为“这门课程与生活之间有一些关联”,对于其他的选项选择比例都是10%以下。在学生“是否感觉到地理课程的重要性”这一问题上,X中学问卷中认为“地理课程非常重要”的占有比例是56.4%,而其余的几所学校对于这个答案的占有比例是不足50%的。而进一步的调查中发现,学生给出答案的相似性是非常高的,其中“之所以将地理课看得重要,是因为‘可以使自己视野拓宽’”这个答案作为选项的比例是20%,其他的选项分别占有10%左右的比例。而部分认为地理课程不重要的学生,在整合调查问卷结果的时候发现,学校与教师不重视地理课程的选项占有比例最高的学校已经达到10%~20%,剩余的学生选择了“地理课程与升学没有关系”这个选项,占有比例在38%。此次调查问卷中显示出了地理课程不受重视的原因是来源于学校、教师、教育制度几个方面整体影响的。对于现在农村地区的地理现状来看,学生普遍觉得这是一门本该受用的课程,但是结果看来这种受用的程度并没有通过学校、教师以及某种教育形式表现出来。
二、农村初中地理教育存在问题及原因
在上述调查问卷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农村初中教学中地理课程不受重视的程度,但是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是多向并非单一的。
(1)传统的应试教育在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杠杆作用,高考这面定向旗帜显然不受教育改革之风而拂动,甚至掌控了社会教育认识导向。这一导向的偏差就导致了学校以及教师在办学、教学的过程中被固定思维,认为升学才是受教育的目标,这一框架深深地在各大校园中层层建构而起。所以一些不具备应试能力的课程就会被忽视。
(2)农村教育资源短缺是非常重要的原因。农村的学校中没有图书室,现在我们学校面临的情况就是这样,没有供学生阅读参考资料的图书室,即使是有图书室的学校大多也是不针对学生开放的,只提供教师学习借阅。那么校外资源对于农村的学生来说是不敢想象的,城镇中知识资源对于农村的学生来说相对路途遥远,所以说这种社会资源在农村学校中只是一种概念形式。
(3)农村中学的师资力量影响因素。相对于城市学校中教师来说,农村中学的教师队伍是存在一定的非专业性的,针对专业不对口的学科课程教学,教师缺乏专业素质,只能够将书本中的内容照本宣科。
三、农村初中地理课程教育对策及建议
(1)教学课程做整改革新,将新课程应用到传统地理教学中,在具体课程实施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价值观,明确自己的国民情感,这样使地理课程具有自己鲜明的课程特征,使其他课程无法超越替代。
(2)地理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学生的人生观得到革新和改善,对于周围的环境、全球的自然风景文化特征、人文风俗都会逐步形成认知,能够良好地培养学生文化意识以及国际化的眼光。
(3)农村基层的教育领导干部要有针对性地为教师、学校开展大力宣传,使地理课程文化的重要性渗透到现有的教学模式中,将地理学科的重要意义展现出来,结合学生的个人发展以及社会促进作用,将这门课程重新提到教育日程上。
(4)在教育制度上要相应地做出模式创新,给学生的学习环境并非单一应试教育的形式,要将知识性与个人未来较好地结合在一起,地理知识的教学在一定的程度上就是给学生补充社会、自然等各方面知识,这门课程丰富的不仅仅是知识,也是人性的完善。
不少孩子手上有各种才艺证书,但就是不懂得做人的道理,连礼、义、廉、耻都不知道,甚至连对父母的尊重都没有,试想一下,一个连父母都不尊重的孩子,将来如何走上社会和社会上形形的人打交道?一个连最基本的做人的道理和做人的操守都不懂得、不遵守的人,将来会如何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建设性的人才?现在,整个社会对儿童教育中才艺和德行孰轻孰重的认识存在明显的误区,本末倒置的现象比比皆是,已经到了应该引起我们高度警惕并着手解决的时候了。纵容放任,毫无规矩有些家长认为,儿童时代应该让孩子自由自在、无忧无虑,不能束缚他们的天性,因而对孩子的要求几乎是百依百顺,放任自流。孩子只要不偷不抢不犯法,就不用管他。把法律底线当成了人生标准。结果,许多孩子连起码的生活准则都不懂。因为家长的宠爱,有的孩子在家里骄横跋扈,但是一旦踏上社会,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却又手足无措,焦躁不安。有一项针对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调查发现,认为自己情绪不够稳定的能占到学生总数55.4%,情绪时好时坏的占34.8%,52%需要依靠别人,48%惧怕失败。许多女大学生缺乏自信,经常为一些小事苦恼和烦躁,情绪容易波动。这些社会适应能力不足的女大学生,是当今时代的教育所出现的问题的一个缩影。孩子缺乏人生阅历,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这究竟是谁之过?鲁迅说过,把糖果和毒药放在孩子面前,他们是不知道怎么选择的。在孩子最需要给予指导的年龄,家长不要只做安全上的、营养上的、生理上的指导,还应该提供行为准则方面的指导。过于追求物质享受,过于忽视精神成长大家都知道,人人生而追求幸福,但是,谁知道幸福到底是什么?现在的不少家长经历过物质贫乏的年代,吃过不少苦,所以认为幸福是体现在物质上的,占有大量财富,过富足的生活就是幸福。因此,为了“给孩子一个幸福的童年”,就给孩子吃好、穿好、玩好。这就带来了孩子之间的攀比风:同学之间谁的手机好,谁家父母的车档次高,谁的父母是达官显贵?有的家长一心要给孩子“终生的幸福”,小学就送他出国,甚至在国外买了豪宅。家长这种包办代替式的好心,使得孩子只想坐享其成,无穷无尽的占有,而不想有丝毫地付出,更别提精神追求。最近有媒体报导,上海20多名女中学生,嫌零花钱少,而去做“少女”,其中最小的两名年龄不满十四岁。他们彼此之间还介绍客人,意在获取几百元的中介费。她们沉溺在这种的生活中,不知自拔。由于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扭曲,不少年轻女性不想通过自己的奋斗得到幸福,信奉的人生理念是,“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宁肯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坐在自行车上笑”,“宁嫁富二代,不做杜拉拉”等,一心想过不劳而获的寄生生活。社会上有不少家产上千万、甚至上亿的富人,按照人们世俗的理解,似乎他们一定很幸福。但他们有的并不幸福。除了钱多,什么也没有,精神非常空虚,不知如何打发时间。不少人沉溺于到澳门赌博,寻求刺激。这些难道不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吗?其实,幸福主要是体现在精神层面的一种东西。只有通过奋斗获得成功的人,才能体会到人生幸福的真谛。
古人怎样教育孩子
应该说我们在儿童教育方面已经走了很多的弯路,我们现在应该悬崖勒马,重新厘清我们在儿童教育方面的是与非,把儿童教育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同时,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智慧民族,我们应该正确地处理批判与继承的关系,到中国文化的根上去寻找智慧,去重续那几近断裂的文化基因和教育基因,来拯救我们的下一代。(一)修身为教育之本,修身为教育之始中国古人对成才的概括是四个字:“修齐治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个包含伟大理想同时也涵盖了巨大功利的历程,是从修身开始的。“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修身,即做人之本。修身,即学习做人。那么,古人为什么要大家学做人呢?做人,换个说法,就是不做禽兽。古人常说,“要自别于禽兽”,就是自觉地与禽兽相区别。人是从动物进化来的,进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体质,二是心灵。人类的体质进化,已经大体上完成了;但心灵的进化,相对滞后,因而人身上或多或少地残留着动物的野性,例如贪婪、自私、无序、残暴等等。实际上,不少人还停留在“半人”的阶段。要成为一个纯粹的人、真正的人,就需要修身,修炼自己的心灵,使自己的心变成一颗美好的心。孔子说:“仁者爱人。”孟子在孔子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说,人区别于禽兽的根本,在于人是万物之灵;人身上有仁义礼智等善端,禽兽没有;因此,人可以教育,成长为君子,而禽兽没有这种可能。仁义礼智四者,仁最重要,居于统领的地位。孟子还说:一个孩子掉到井里,你听到他的哭喊声就会起恻隐怵惕之心,这种恻隐之心就是仁的起端,只要是人都会有的;所以,孟子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所以,中国式的教育,应当借鉴古人的智慧和见识,从启发人的道德自觉开始,唤醒人的良知。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环境,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有什么样的环境,就会有什么样的孩子。要想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就要想方设法为孩子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而人生的路要靠他们自己去走。“孟母三迁”是古人为孩子的成长创造良好环境的典型。孟子能成为儒家的杰出代表和一代宗师,被后世尊为“亚圣”,他的伟大是从他妈妈殚精竭虑地搬家开始的。《大戴礼记•保傅》记载,周成王做太子的时候,为了保证他的根性纯正,让周公等三位德高望重的老臣担任太师、太傅、太保,分别负责太子的身体、德义和知识技能教育。为了太子的健康成长,从他周围逐去邪人,不让他看到恶行;又挑选天下品行端正、孝悌而有学问的人和太子一起生活;使太子见正事,闻正言,行正道,左视右视,前后都是正人。长期与正人相处,自己岂能不正!就好比生长在楚国的人,不能不说楚语一样。孔子说:“少成若性,习惯之为常。”太子上的小学,有东南西北四处,称为“四学”,所学的内容各有侧重:东学如何尊亲,南学如何尊老,西学如何尊贤贵德,北学如何尊重有爵位者,以此来树立太子良好的道德基础。古人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可谓殚精竭虑。(二)知行合一,注重礼仪古人把青少年教育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八岁入小学,由于年龄小,理解不了大道理,所以着重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主要途径是学习礼仪。例如,为了帮助孩子学习和践行孝道,古人制定了一整套生活礼仪:早起要向父母请安,美味可口的饭菜要先请父母品尝;要关心父母,父母外出子女要左右扶持,父母有所召唤要“唯而不诺”(唯,是紧凑而明快的回答,表明很在意父母的招呼,如果正在看书、吃饭、玩耍,要立即停止,尽快跑到父母面前;喏,是拖腔拉凋的回答,懒懒散散,不以为意)。通过这些生活细节来规范孩子的习性,纠正孩子的不良嗜好,培养他们的恭敬之心。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远大的抱负,必须从当下的点点滴滴做起。东汉名士陈蕃,独居一室而龌龊不堪。他父亲的朋友薛勤问他:为何不打扫干净来迎接宾客?他回答说:“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怎么能只扫一间屋子?”薛勤反唇相讥:“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治国平天下的人,要勤政,勤劳的习惯要从小培养,因此,要求孩子“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三)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人都有偶像,尤其是儿童。学习什么样的人,崇拜什么样的人,预示着他将成为什么样的人。古人深谙此道,并运用娴熟。古代的儿童读物总是把历代的忠臣良将作为重点来介绍。京师的孔庙和国子监,是全国的最高学府,除了孔子和四配、十二哲之外,东西两庑还有历代先贤和先儒的排位。凡是对国家和中华文化作出杰出贡献的人,例如岳飞、文天祥、陆秀夫、顾炎武等,都在这里受到人们的瞻仰和祭祀。地方学宫一般还祭祀当地的乡贤,以此激励青年后学。文天祥是江西吉水人,在儿童时代,看到学宫祭祀的欧阳修、杨邦乂、胡铨等人的像,谥号都有“忠”字,欣然慕之,立志要成为他们那样的人,于是发奋读书。他在衣带中写道:“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古人特别重视正面人物对社会的垂范意义。因此,《二十四史》大多有《孝友传》、《忠义传》,内容极为丰富,里面的杰出人物,是后人学习的楷模。例如青年将军霍去病,出生入死,打击匈奴,屡建奇功,皇帝要奖励他一栋豪宅,他不为所动,说“匈奴未灭,无以家为”。司马光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如今大家只知道“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殊不知,他是一位清正、廉明、无私奉公,声望极高的政治家。另一位北宋的名相范仲淹也是如此,也有许多感人的事迹。类似的教材,对学生有非常正面的作用,应该很好利用。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五条规定:“医疗机构对交通事故中的受伤人员应当及时抢救,不得因抢救费用未及时支付而拖延救治。肇事车辆参加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由保险公司在责任限额范围内支付抢救费用;抢救费用超过责任限额的,未参加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或者肇事后逃逸的,由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先行垫付部分或者全部抢救费用,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机构有权向交通事故责任人追偿”。
第七十六条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超过责任限额的部分,按照下列方式承担赔偿责任:
(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机动车驾驶人已经采取必要处置措施的,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责任。
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责任“。
应该说《道路交通安全法》与《保险法》存在着不太衔接的地方,与现行的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合同条款、保险理赔体制等更有很多的矛盾和冲突。
一、抢救费用的矛盾
从《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五条规定看,在抢救交通事故受害人时,根本不需要也不可能首先确定被保险人是否承担民事责任,更不可能确定被保险人是否承担保险责任、应赔偿的保险金数额等。而无论如何,保险公司都要按照第三者责任保险的保险金额,首先把钱拿出来,用于抢救人命。这体现出国家保障人权、维护人民人身安全的立法本意,但是与现行《保险法》恰恰相反。
《保险法》第五十条规定:“责任保险是指以被保险人对第三者依法应负的赔偿责任为保险标的的保险”。无论从法律规定还是实践运作来看,都要首先确定被保险人对受害人依法应负的民事赔偿责任,才能计算出保险公司应当赔偿的保险金数额,然后保险公司再拿出钱来赔偿受害人。
如果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那么受害人就有权要求保险公司立刻拿出钱来救命,但几乎所有的保险公司恐怕都没有这样操作过,其内部审核、批准手续不可能那么迅捷。一边是刻不容缓,一边是毫无准备,可想而知纠纷必会集中爆发。
二、保险金额与保险赔偿金额不一致的矛盾
《道路交通安全法》里使用了“责任限额”这个词,这个词并不是《保险法》中的概念,我们可以理解为“责任限额”就是指第三者责任保险的保险金额,可是这就会产生冲突:即第三者责任保险中,保险金额往往与保险公司实际赔偿额存在差距,谁又来承担这部分差距呢?
比如,一辆汽车被车主投保责任保险时,保险金额10万元。该汽车某天在高速公路上撞了人,保险公司首先拿出钱来抢救受害人,花了8万元,后来经过有关机关判定,交通事故主要由于受害人横穿高速公路导致,汽车方最多只承担1万元赔偿责任,那么保险公司也只应承担1万元赔偿金责任,那么其已经支付的7万元应该怎么办?
【关键词】 儿童 艺术教育 思考
【中图分类号】 G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10(a)-0172-01
“如果艺术沉寂了,即使是一分钟,都无异于人类的死亡。”因此儿童艺术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名战斗在一线上的艺术教师,我常常反思我国的儿童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
1 我国儿童艺术教育的现状
艺术教育被轻视。不少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仍然把以音乐课、美术课为主的艺术课看成是可开可不开的“杂课”。即使在课程表上体现了规定的音乐课时量和美术课时量,但执行中,有的被敷衍了事,有的被语、数等主课占用,或干脆让学生自习。安排在课表中的音乐课、美术课形同虚设。
中小学,尤其在农村,艺术教育师资严重不足。音乐课美术课大多由语、数等“主课”教师兼教,现有任课教师在教学观念、教学态度、学识水平、业务能力等方面与艺术教学的实际需要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同时,由于中小学艺术教育不受重视,把艺术课看作“杂课”,没有建立艺术教育的评价、测试体系,以致于教师的教学无压力,无动力,应付了事。
艺术教学设备严重短缺。农村中小学艺术教学设备的配置,虽然在“普九”、“普图”、“普实”的工作中得到了改善,但部分学校管理不善,使用不当,导致艺术教学设备损毁、流失的现象较为严重,不能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有些学校的艺术课因为没有设备,无从开展。
学生家长认识不够。部分学生家长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他们只关心孩子语数等“主课”的学业,认为自己的子女既不是歌唱家的“料”,也不是画家的“料”。音乐和美术,孩子学与不学,教师教与不教,没有多大关系,轻视甚至阻碍孩子学习音乐和美术。
2 如何改变我国儿童艺术教育的现状
2.1 提高对艺术教育的认识
艺术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儿童情商中德育、美育等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因此艺术素养亦是人综合素质之网的合成部分,连接并充斥于人各种能力表现与发挥之中。
艺术教育不以说教和训诫为手段,而是依靠想象、形象等特殊语言形式的力量向人们揭示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什么是是非曲直?当是非曲直在人的大脑里能够形成相应的概念并能触发行为时,人们才可能真正的去理解“道”与“德”,也才可能真正去理解人性。人性应该是艺术体现的一个基本品质,也是艺术体现的一个基本特征,所以艺术课程能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及责任感,并培养他们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态度以及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实验证明,在教学过程中创设艺术的情景,充分展示生动活泼、富有艺术感的形象,用情境渲染、故事激趣、音乐渲染等方法,可以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使学生突破时空限制,进入思维活动的积极准备状态。无论在语文、数学、英语还是体育课上只要老师恰当运用艺术手段,无不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 让儿童的艺术感觉变成审美态度
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掌握技法的工具,教育的目的是育人而不仅仅是灌输技能知识。通过教育,使儿童情商、智商、德商得以均衡发展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教师教孩子画花,有一个小朋友就马上去摘了一朵花给老师,这位老师这时并没有仅仅是拿这朵花作示范,教学生怎样画花,而是在教导的同时还告诉小朋友,花妈妈看见自己的孩子被折断了腿,是非常伤心的,花孩子也非常痛苦,不久就将死去。一些小朋友受到了这样的情感教育,还画了花妈妈拥抱花孩子的画。感情是艺术的最重要因素,没有情就没有艺术。人的感情,一方面是天生的,人有七情,这是天性。另一方面是后天培养的,特别是一些崇高、美好的感情,一些社会性质的感情,是要靠情感教育来培养的。
有艺术感觉的人,美的情感感受力特别强,能从平凡的、很多人视而不见的事物中发现美的情感。感受要靠人的感官,教导学生学会观察,提高听觉、嗅觉、触觉、味觉、肤觉、还有通感等等的训练很重要。教师应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去听、去摸、去闻、去踩……然后把自己感觉到的说出来,最好能写出来、画出来。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态度大多是功利实用的,一种超越现实的审美态度对学生应有较好的牵引。比如市场上有一头牛,一个牛贩子(商人)来了,他眼里看到的是经济价值,这头牛是否能为他赚钱;农民来了,他注意的是牛的筋骨是否强壮,能不能为他耕地拉车;食客来了,他看到的是美味的牛排,新鲜的牛肉,这些都是实用功利的态度。而具有艺术感觉或艺术气质的人,却可超脱那些现实功利的目的,完全用一种审美的眼光来看待它。牛的毛皮是多么光滑油亮,色泽是那么美,肌肉是多么的发达,整个造型是多么伟岸,那是力量的象征;虽然默默无言,却有忍辱负重,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2.3 学习发达国家艺术教育的先进经验
关键词:农村;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现状;策略
引言:
近几年,因为农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诸多农民对教育意识有所增加,致使农村学前儿童教育快速发展。但因当前农村学前教育的场所条件比较差、设施不够完善、教师教育水平不高等问题的存在,对儿童的学前教育有着极大阻碍。本文主要阐述农村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探究问题来提出优化对策,从而提升农村学前教学水平。
1意识层面上的问题
1.1认识较模糊:在当前,有很多幼儿园为了招收更多的学生,打着艺术教育头衔来进行宣传,但其实际并未对艺术教育有全面的认知。例如有诸多幼儿园大力宣传在幼儿时需要加大孩子对色彩的认知,从而奠定绘画的功底,有诸多家长想要自己的孩子能有一技之长,便将其送到幼儿园中,但诸多幼儿园并未对绘画有一个准确的认知,只是单单分配部分教师到绘画课堂中培训几天。无论是哪种教育都有属于自己的萌芽阶段,而在这个萌芽阶段对学前儿童进行合理教育,会激发儿童一些潜在的天分,而学前儿童的艺术教育务必要满足当地实际发展需求以及经济基础。1.2力求精英化,追求贵族化:因为我国国民整体水平不是特别高,致使诸多人们产生只有贵族人才可以进行艺术教学,学习艺术的费用是昂贵的,所以诸多人们给艺术带上了贵族化的头衔;也因为社会竞争压力的日益加大,人们迫于无奈,把学习艺术作为生存的一种技能,农村父母都有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但诸多父母认为学习艺术是需要花费大力资金的,就会出现犹豫的态度。对艺术扣上昂贵的帽子,这种想法的存在是对艺术的曲解,真正的学前艺术教育是不分区域、不限资金的。对于诸多农村地区出现艺术贵族化的思想是存在误区的,生长环境的不同、经济条件的差异是会影响艺术教育的方法以及选材,但并不会影响大众化、平民化的理念。基于风景画为例子,农村幼儿园可以运用农村独特的风景来作为绘画的背景,此种方法不单单不影响大众化的效果,还突出了农村独特风味。总之,农村学前儿童的教师需要充分运用农村独特的素材来进行艺术教育,通过合理有效的结合农村周边的环境,来构建出多元化的学前艺术教育。
2农村师资队伍的薄弱化
在农村艺术教师的师资分布极不均匀,在城市中艺术教师的师资极为雄厚,而乡村却是恰恰相反。根据对农村与城市中的幼儿园实际调查,会发现农村的幼儿园中教师的年龄大概在20~32岁之间,而城市中幼儿园的教师年龄大约在25~38之间,在农村幼儿园中幼师这个职位流动率比较大;而在城市中的幼师大多数是专科以上学历,而农村大部分是高中;在城市中给幼师的工作待遇比较好,而农村的幼师工资比较低。这是造成城乡师资差异的主要因素。所以,我国政需要加大对农村幼师的工资待遇,通过政策倾斜的方式来吸引大学生到农村来就业;另外,在学校中也要适当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二者共同作用,来实现城乡师资的平衡发展,进而促进农村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水平。
3家长支持性不足
对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认知存在不同,城市与农村的家长对其态度是不同的,一些80后的家长与90后的家长的育儿观念都有所不同,但在艺术教育方面是极为支持的,城市与农村的家长对儿童艺术教育的态度应该是相差不多的。但因为在农村的孩子诸多是留守儿童,都是由爷爷奶奶或是姥姥姥爷来照看,他们对于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态度是有很大不同的。众多0后、90后的家长对儿童进行早期的艺术教育是非常支持的,认为其存在的价值是要比金钱投资要高的,而爷爷奶奶们则对其没有一个充分了解,致使其出现进行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是无关紧要的。对于此种现象的发生,可以运用三点策略:一是农村幼儿园需要加大对家长的沟通力度,对其进行在教育,从而提高其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价值的认知;二是政府大力发展农村经济,进而为诸多年轻父母提供一个就业岗位;三是,开展宣传活动,呼吁父母多留给孩子一些时间,培养孩子的学习方向。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因为城市与乡村的教学条件的不同、师资队伍的差异化以及家长的支出力度不足等因素,致使城乡幼儿之间的艺术教育水平存在极大差异。因此诸多农村家长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养,来提高对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认知,农村中的幼儿园需要向城市中的幼儿园进行学习,通过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实力,来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政府存在的价值,科学合理的应用政策倾斜,来使农村学前艺术教育得到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程杨,金昌涛.农村学前儿童家庭环境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6,06:61-64.
[2]倪健.新形势下农村学前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11: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