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技总结范文

科技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技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科技总结

第1篇:科技总结范文

自收到《关于积极参与____年科技活动周活动的通知》后,我村组织全体计生协干部学习文件精神,制定活动计划,贯彻落实好上级的工作精神,办好今年的科技活动周。

(一) 宣传党和国家的科技方针政策。____年5月11日,我村在显眼的地方悬挂科技活动周主题横幅,广泛派发《婚前医学检查》、《免费婚前健康检查须知》、《____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等优生优育和计划生育工作宣传小册子,现场向群众宣传党和国家的科技方针政策,让广大群众通过了解科技活动,体验科技创新成果,理解创新、支持创新、参与创新,营造加快推动自主创新、促进科学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使“携手建设创新型国家”成为全民的自觉行动。此活动共派发宣传资料200多份,免费发放避孕药具50多份。

(二)突出“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促进创新创造”的科普内容。____年5月12日,我村计生办与安全生产办公室联合到各企业、出租房及众人的地方向本地群众及新莞人派发科普知识宣传单共300多份,并通过悬挂科普横幅,张贴标语,加强低碳生活、防灾减灾、公共安全、身心健康等知识的普及,倡导建立资料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第2篇:科技总结范文

一、加快建设公共科技创新平台

一是积极推进县科创中心建设。县科创中心强化技术与资金服务能力,努力提高孵化质量与水平,对在孵企业加大培育力度,促进企业发展壮大。引进项目时更加注重项目的质量及与*本地产业的关联度,努力引进发展潜力大、技术含量高、具有一定规模的高新技术项目。科创中心全年新引进孵化企业14家,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40%;孵化企业申报各级科技计划项目58项,有2家企业通过了浙江省软件企业认定,中心内软件企业达到4家。科创中心累计引进孵化企业达到83家,累计引进博士30人、硕士37人、高级职称人员36人,其中有26人为归国留学人员。入驻企业全年实现销售收入突破2亿元,为去年同期的3.7倍;外贸出口322万美元。中心先后被命名为省级青年创业基地、省级小企业创业基地和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二是加快建设行业研发平台。“浙江中科电声研发中心”、“浙江中科辐射高分子材料研发中心”等行业研发平台已正式组建,电声研发中心消声室土建工程正式奠基。这两个行业研发平台将依托中科院声学所和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强大的科研资源和人才技术优势,积极构建技术研发、产品检测、成果产业化平台,加快各类科技成果在*转化和产业化,为*主导产业结构调整、行业技术研发人才引进和培养提供载体。

三是加快建设主导产业公共科技创新平台。进一步完善电子电声产业公共科技创新平台实施方案,向省科技厅申报了省级公共科技创新条件平台,进一步推动电子元器件产业产品结构调整,提高我县电子、电声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积极与省林学院等单位接洽,研究探索组建*县木业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可行性,利用科研单位的人才及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优势,在木业行业共性技术攻关及科技成果转化上开展全面合作,切实提升*木业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二、努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一是积极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今年以来,我们立足*发展基础,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遴选一批市场容量大、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带动作用强的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加强政策引导,加大培育扶持力度,在电子、新材料、新能源、五金机械等领域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技术产品。今年,全县新增各级高新技术企业13家,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30%,浙江众成包装材料有限公司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新增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1家、市民营科技企业9家;新增省高新技术产品24项,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60%。截至年底,全县有各级高新技术企业43家,比20*年增长22.9%,其中国家级6家、省级19家,有省科技型中小企业40家、嘉兴市民营科技企业90家。全县25家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全年实现销售收入58.16亿元,同比增长51.9%,上缴利税总额9.14亿元,出口创汇3.29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2.6%、38.8%。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率24.83%,比上年上升1.67个百分点。

二是加强企业自主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积极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大力倡导企业自主创新,鼓励和支持企业承担科技项目。组织实施了一批节能减排项目,以科技创新推动企业实现节能降耗。全县共列入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291项,其中国家级项目立项10项,“组合式墨盒”、“GPS/GSB/CDMA组合天线模块”列入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内增强型竹木复合集装箱底板”列入国家农业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列入省级项目161项、市级项目19项、县级项目101项;列入省级新产品125项,省级新产品验收82项,分别完成年度目标的156%、137%。全年获得各级科技进步奖51项,其中省级3项、市级20项、县级28项,市级科技进步奖取得历史性突破;获奖成果中,技术水平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的有3项、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的有30项。加强企业研发中心建设,新组建企业技术研发中心省级2家、市级5家、县级5家。

三是加强专利工作。认真抓好20*年“保护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加强专利培训,共组织专利培训班9次,参加市级以上专利培训5次,参与企业155家、230人次。全年共申请专利673件,授权专利543件,其中发明(进入实质审查)和实用新型专利187件,发明专利正式授权12件。加强专利示范企业培育,新认定专利示范企业省级2家、市级3家、县级6家。

四是进一步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充分发挥科技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示范导向作用,与省农业科学院合作,开展了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县创建工作,制定了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县实施方案。7月,我县被省科技厅列为浙江省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县,大云镇、姚庄镇及缪家村、北鹤村、南鹿村分别被列为浙江省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镇和示范村。12月,大云镇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镇。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列入国家级和省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各1项。积极培育农业科技企业,新认定农业科技企业1家。

五是加强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组建了*县电子电声省级区域创新服务中心;县生产力促进中心紧紧围绕企业需求,开展技术咨询、科技项目申报、评估、专利、科技培训等特色服务,共科技项目61项,专利中介服务69项,开展独立评估业务157项。全县技术合同登记251项,合同金额1350.*万元。网上技术市场新增会员企业99家,上传技术难题140项,提供技术难题研发经费9763万元,网上签约技术合同37项,技术合同成交额6867万元,高新技术产品交易数16项,交易额960万元。

六是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全年县财政安排科技支出2946万元,占当年县级财政总支出的4%,比上年增长10%。其中科技三项经费支出2575万元,占科技投入的87%。落实对科技创新活动的优惠政策,对申报20*年度财政高新扶持资金的39家企业,兑现扶持资金457.6万元。

三、积极开展科技合作交流

一是加强科技横向交流。加强北京、上海科技联络站建设,调整充实了联络站成员。举办了“20*专家教授*行”科技交流活动,邀请了复旦大学、上海交大、同济、中科院上海分院、上海科学技术开发交流中心等高校院所的15名专家教授,开展了科技项目推介、校企互动洽谈以及难题对接活动。组织企业参与省内外科技交流活动11次,举办了*纺织产业创新发展座谈会,邀请东华大学的专家教授为我县西塘、天凝、杨庙等镇纽扣、纺织、植绒行业的发展献计献策;组织企业参加北京科博会,与清华大学有关院系和中科院物理所、中科院微电子所等进行技术对接。深入各镇、企业,做好技术难题征集工作,筛选出46个难题汇编成册,发往北京、上海等地的高校、科研院所,为下一步开展科技合作交流活动奠定基础。

二是加强科技接轨上海。进一步深化与上海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制定了科技接轨上海工作方案。与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科学技术开发交流中心等单位开展了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对接洽谈,加强与上海科技中介机构的合作与沟通。积极参加上海举办的科技合作交流活动,将上海高校推介的项目整理、筛选后,选取适合我县产业的项目汇编成册,下发到有关企业。

三是加强对科技合作项目的支持。充分发挥科技合作专项资金的作用,加大对科技合作项目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强高新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鼓励更多的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进行产学研合作。今年,确定了万正电子的“高可靠性PTFE多层电路板的合作开发”等5个项目,作为科技合作专项资金项目,予以专项经费扶持。全年我县企业与高校院所共达成科技合作项目37项,合作金额6786.75万元,项目总投资19326.75万元。

四、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环境

一是完善鼓励科技创新的政策体系。研究制订我县新的促进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的政策,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扶持力度。落实上级有关企业技术开发费抵扣的政策,出台了《*县企业技术开发费加计扣除政策的实施办法》,进一步鼓励企业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不断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是营造科技创新的良好环境。进一步深化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组织开展了20*-20*年度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考核工作。调整充实了新一届县政府专家咨询委员会,特别聘请了6位杭州、上海等地的知名专家任委员,增强专咨委的力量。深化科技特派员工作,选派了新的一批科技特派员入驻11个镇,加强对科技特派员的培训和指导。

三是实施科技创新“六个一批”示范工程。通过开展科技进步、专利、自主品牌(商标、名牌)、标准化、信息化、农业科技等六类科技创新示范企业(基地)的培育,重点扶持一批科技创新型骨干企业,引导社会资源向科技创新型企业倾斜。

五、提高科技管理和服务水平

一是加强科技项目和经费管理。在科技计划项目和科技经费的管理中,继续坚持“三审一决策”制、异地评审制、招投标和课题制、合同制,完善第三方独立评估制度,建立科学的评估监督和绩效考评机制,努力提高科技管理效率。

二是努力提高科技服务水平。结合作风建设年和“三创一争”主题实践活动,县科技局不断加强作风建设,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主动深入镇、村、企业开展调查研究,宣传科技政策,协助企业做好新产品开发和项目申报。建立了重大科技项目跟踪服务制度,及时解决企业在科技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加强调查研究,局领导班子成员每人牵头承担一个重点课题进行深入调研,形成一批高质量的调研报告。

第3篇:科技总结范文

200*年是我公司体制改革后的第一年,也是我公司建设一流供电企业关键性的一年,创一流给我们工作和学习带来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对供电企业的管理水平、电网供电能力、配电系统供电可靠性以及设备装备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这无形中大大增加了科技进步工作量。今年,在公司党委、经理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公司全体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指标。

一、加强了科技进步工作的管理体制。今年上半年我公司为了加大了科技进步工作力度,及时调整了公司科科学与技术进步工作领导小组的组成人员,成立了以公司经理为组长,公司党委书记、生产副经理、总工程师等领导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新一届科学与技术进步工作领导机构,加强了对该项工作的领导和重视。明确了在生产副经理直接领导下由总工程师具体负责各项工作的开展和落实。强化了生技科作为全公司科技进步职能管理部门的组织、指导、协调、监管等管理职能。信息中心作为全公司电脑、网络及95598管理部门,代表了未来供电企业科技发展的方向。

二、技改工作按计划顺利结束。今年列入技改计划的工作主要有两项,一个是“调度自动化系统改造工程”,x月份开工,x月xx日成;另一个是“xx、xx变电站远方信号复位遥控技术改造”,x月x日开始改造,x月xx日改造结束。

三、科技创新工程已全部完成。科技创新类工程一共有三个,“呼叫中心建设工程”、“变电站主设备状态检测及诊断技术”和“光纤通讯工程”。“呼叫中心建设工程”、“变电站主设备状态检测及诊断技术”于上半年已经完成;“光纤通讯工程”也于x月xx日完成。

四、加大了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的工作力度。今年在公司领导的大力支持下,xx、xx及xx变电站遥视技术进展顺利,于x月底就已经完工。本项目由生技科负责实施,责任人是xxx科长,引进的是xx有限公司的产品。该装置可以远程巡视现场各类设备,在各种恶劣、危险的环境中,再也无须人们涉险进行现场巡检;还能实时获得来自现场的报警信息——火警、非法入侵等,并将事故现场实况记录下来,为分析事故提供第一手资料。nt系列远程图象监控系统,集音视频监控、远红外激光测温及防火防盗于一体,远程监控及会议电视功能于一身,监控前段采用专用的压缩编码设备,最大程度消除由于普通计算机及操作系统本身存在问题而给系统带来的不稳定因素。该系统具有良好的兼容能力,能与其他监控系统相互兼容。另外由服务公司负责的“低压电源切换开关的应用”项目,在x月份连开工带投入使用已经全部完成。该项目在吸取了以往“备自投”技术的基础上,又加以改进,由电源转换执行断路器、自动控制器、电动操作机构、执行断路器间机械连锁及手动专用手柄组成。执行断路器qn、qr均保持原有过流保护和断路保护功能。

第4篇:科技总结范文

1、认真编制了2020年科研计划,提出2020年科技推广计划

根据工作安排,从19年10月以来,共收到局有关处室、市局、学院等单位申请的科研项目45项,项目审查通过了三个阶段,一是经局内征求教授级高工和处领导意见,共提出38项;二是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对项目研究的必要性、可行性、预期水平与效益三个方面进行打分,并提出研究的总经费和相关的问题与建议。三是征求了科教处意见。

通过三个阶段,提出了2020年度的科研立项项目共32项,具体项目是地方道路隧道机电设施的现状与研究、基于多种无线传输技术的机电设备监控系统构建方案研究、隧道支护留核心土环形开挖工法适用性研究、水毁工程设计指南、预应力碳纤维在桥梁受弯构件加固中的应用研究、水毁数据资料的网络化管理与监测研究等;并将项目上报科教处。

在科技推广项目上,2019年提出了沥青热再生技术(时代列车)推广应用、沥青纤维封层技术推广应用、钢管混凝土拱桥拱座及拱肋混凝土性能研究成果推广应用3个项目作为19年科技推广项目,目前均已经应用推广。

2、全面推进工程造价复核工作

一是建章立制,落实我局工程内部审价程序。在出台《工程项目造价审查暂行办法》的基础上。2019年以来进一步规范工程项目造价审查工作程序、落实提高审查质量、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措施。效果主要体现在:促进主办处室经办人员对造价审查质量的重视程度,工作更加细致认真,审查过程中差错现象明显减少;促进了设计审查过程中方案经济技术比选和设计优化;对造价复核中发现的部分大中修工程存在设计数量计算不准确、设计文本及造价文件编制质量存在的问题,向业务处室沟通反馈促进了出台《大中修工程设计指南》,提高了养护大中修工程设计文件质量。

二是做好服务,共同提高技术人员水平

2019年以来,我室加大对造价文件的编制和审核、定额的运用等造价审核工作的技术交流,通过座谈形式对局工程审价中有关沟通机制、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进行了讨论,提出在审核工程概(预)算时应把握的原则、目前存在的问题和难点等,统一工作流程,统一把关尺度。全面提高了局机关相关业务处室技术人员对工程造价的审核质量。并且我室还主动做好服务工作,针对局业务处室日常工作较多,出差频繁等实际现状,有时对国家的政策变动信息和上级的技术政策文件不能及时了解和掌握,我们以总室名义书面函告各处室。如从2019年1月1日起国家取消了概(预)算中的部分规费,我们将这一政策及时函告各处室,并提出统一时间点的建议。通过培训和服务,不仅提高了全体技术人员对审价工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进一步理顺了沟通协调的机制,同时也大大提高了相关人员的业务水平,受到了一致好评。

三是严格把关,确保工程造价复核质量

对送核项目,审价小组工作人员在熟读设计文件、理解设计意图的基础上,严格按照技术标准、规范和工程概(预)算办法及相应的定额,认真复核计算每一个数据和材料单价,力争做到实事求是、造价合理。对于在复核过程中,发现对设计意图理解不一致,或有重大错误等情况时,主动与经办处室沟通协商,认真分析理解设计思想,结合其它工程的实践经验,提出修改完善的书面建议意见,供主办处室参考,对不能取得与主办处室一致意见的,提交局专题会议讨论决定。同时为不耽误项目的审批进程,复核人员经常加班加点,确保项目复核工作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截止2019年10月末,复核新改建工程估算、概算及设计变更79项,复核大中修、水毁修复、桥梁改造等养护工程预算257项,复核路建设工程预算2项,提出造价复核意见1300多条,意见被各主办处室采纳率达到90%以上,复核建议涉及调整新改建项目概算达28000亿元,养护工程预算4000多万元。

3、开展科技调研和现场落实“双服务”

根据局统一部署,迅速行动开展“双服务”(“服务企业、服务基层”)专项行动。2月10日-12日,由总工带队,奔赴服务基层点进行技术支持,在工地现场,服务组进入隧道工作面,分析岩质状况,解析施工次序,优化洞口施工方案,提出施工中还未排查的问题,对中隔墙的连接和排水方案进行会诊,并在施工驻地办公室对隧道设计、施工新技术向设计施工的技术人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在软基处理工地,服务组提出了降低路基,抛石处理等方案来补充优化软基处理。

4、组织山区公路水毁防治技术培训

4月份,在XX组织山区水毁防治技术培训,全省系统80余名基层技术人员参加培训。此次培训通过重点讲解我省山区河流水文特征、水毁的主要特征类型、预防的主要措施、滑坡水破坏特性、水毁修复的主要技术手段以及水毁修复实例分析,旨在推广近两年来我局在山区水毁防治、小流域综合治理和公路滑坡治理等方面的科研成果。

5.组织召开全省公路科技管理工作座谈会

8月11日,在XX组织召开全省科技管理工作座谈会,各市分管科技工作的领导、科技工作人员共30多名与会,会议交流近年来各地科技管理工作情况和科研项目完成情况,研讨了科技研发、“四新”技术推广应用等,以及科技管理工作如何与“建设打造五路”相结合的举措。布置了2010年全省公路科技项目申报工作,对各地提出的科技工作建议做了答复和梳理,会议对下一步的科技管理工作将会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第5篇:科技总结范文

一、强化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本部门工作效力和干部职工的科技管理业务水平。

为把党的科技方针、政策深入贯彻落实到全体职工中,我局认真贯彻学习了省、市科技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贯彻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的*大、*届二中全会、全国“两会”精神和省第八次党代会、省委八届四次全会以及市第二次党代会、市委二届五次全会和县委十届四次全会会议精神。同时,按照我县开展“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科学发展”大讨论教育活动工作的部署,制定了县科技局关于开展“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科学发展”大讨论活动的实施方案,成立了县科技局关于开展“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科学发展”大讨论活动的领导小组,并把开展“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科学发展”大讨论教育活动作为近期强化科技局全体干部职工工作效力和提高全体干部职工科技管理业务水平的工作重点。使全局工作作风不断得到改善,宗旨意识、服务意识、服务态度有了进一步转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热情进一步高涨。

二、认真开展“进村入户送科技”活动

根据科技部、、中国科协下发的《关于举办*年科技活动周的通知》精神,按照省、市科技部门的统一安排部署,*年*县科技活动周于5月27日至30日举行。今年我县科技活动周紧紧围绕“喜迎奥运、携手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个主题和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的“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科学发展”大讨论教育活动,大力宣传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科教兴县战略、人才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普及科技知识,弘扬科学精神。

活动期间,在*乡、*乡、*镇乡各悬挂了一条“喜迎奥运、携手建设创新型国家”为主题宣传横幅,出动车辆24辆次,发放各类技术资料16种15560份、科技知识手册58种5048册;发放各种避孕用具5000多支、避孕药300多盒;展出科普挂图41套410多幅。共组织干部、科技人员156人次深入到*乡、*乡、*镇开展科技宣传、咨询活动,设立现场科技咨询台7个,技术咨询人数3000余人次,接受群众观摩1.2万人次。帮助群众解决种养、医疗保健等方面疑难问题104条;举办科技培训班15期、培训人数675人次。

通过一系列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参与面广、影响面宽,各部门、各乡镇通力协作,发挥各自优势,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进一步提高了干部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形成了全县城乡上下联动,广大干部群众踊跃参与,大兴科普的良好局面,有力地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创新型*的建设步伐,营造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体现了开展“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科学发展”大讨论教育活动重在实效的要求。

三、扎实推进*县边疆解‘五难’(学科技难)惠民工程的实施

根据市科技局实施“云南边疆解‘五难’(学科技难)惠民工程”实施方案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工作内容,为切实做好我县嘉禾乡、*乡、*镇3个乡(镇)农村群众“学科技难”惠民工程的各项工作,按照“力争一年形成声势,两年明显改观,三年大见成效”的具体要求,加强农村科技基本阵地建设,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培训,全面提高农村群众科技素质和接受应用先进实用技术的能力和水平,因地制宜,推广应用先进实用农业科技成果。通过三年的努力,使我县每个行政村建一个科技活动室,并配备一批科技图书、光碟;每个乡镇配备一名乡(镇)长科技助理,每个行政村培养一名科技辅导员;每户农民都能真正掌握1—2门农村实用技术,并应用于生产实践中,使全县农村群众“学科技难”的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农业生产中的科技含量和贡献率得到显著提高。

今年,计划在*乡、*乡、*镇每个乡(镇)建立50户科学养猪示范。在*乡建立600亩蔬菜种植样板示范基地;在*乡种植大树茶2500亩;在*镇新扩建鱼塘面积20亩,引进鱼苗新品种50万尾,开展科学养鱼示范。目前已在*乡建立科学养猪示范户5户,引进仔猪60头,在*乡建立科学养猪示范户11户,引进良种母猪10头,杂交仔猪148头,在*镇乡建立科学养猪示范户20户,引进仔猪230头,开展科学养鱼示范20亩,引进良种鱼苗52万尾;二是在*年启动实施项目的3个乡(镇)的每个乡镇都已选派了1名科技特派员。制定并下发了《*县科技特派员管理办法》,明确了科技特派员的职责、任务、相关待遇和奖励措施;三是每个行政村培养1名科技辅导员,从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科技意识较强、学科学用科学积极性较高、有较强的科技示范带头作用的当地农民中培养了一批科技辅导员,全县已培养26名科技辅导员;四是按照每个成年农民接受1次以上科技培训,掌握1门以上实用技术的要求,结合我县边疆农业科技推广的实际需要,今年,共组织农民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培训,今年1-6月,累计开展学科技难技术培训106期,受训人员达6878余人次,

四、认真做好科技兴边富民强县项目申报工作

今年4月,国家科技部、省科技厅科技兴边富民强县调研组到*调研我县开展科技兴边富民强县工作,根据科技部、省科技厅关于对科技兴边富民强县调研的有关要求和调研组对我县开展科技兴边富民强县工作调研的反馈意见。我局积极向国家科技部和省科技厅申报了我县计划实施科技兴边富民强县项目4项:即*县肉牛产业化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甘蔗新品种引进及高产高糖栽培技术示范推广、*县核桃种植技术推广及示范、*县5000亩有机茶生产加工基地建设。目前,以上申报4个项目尚未批复立项。

五、强化科技项目申报和管理工作的力度

县科技主管部门始终把科技项目作为带动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积极论证、严格筛选,认真实施;同时,坚持多渠道争取,不断加大项目资金,切实抓好科技项目申报和管理工作。今年已组织申报省科技项目1项,即*县边疆解‘五难’(学科技难)惠民工程,现该项目通过省科技厅立项批准实施,补助资金55万元。目前,该项目正在处于实施过程中。

第6篇:科技总结范文

为提高全体员工消防“四个能力”,在遇到火灾事故发生时能快速高效的进行初期火灾处理,及时妥善地组织游人有序逃生,最大限度地减少人身伤亡。石油科技馆于2016年6月14日上午,举行了消防应急疏散及初期火灾扑救演练。

此次演练得到了展馆中心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是石油科技馆组织开展“安全活动月”最重要的一项活动。

演练的主要内容为:一是请油田消防支队邱淳教官现场培训,讲解大型公共场所及人员密集场所逃生技巧、灭火器正确使用方法,消火栓和水龙带使用方法;二是现场发现火警、引导游人疏散逃生及扑救演练过程;三是各部门人员进行灭火器实际操作演练。 在模拟火灾现场中,秩序维护人员启动手动火警报警;消防控制室值班员到现场确认火情,并及时通知客服中心;客服中心立即通知火灾事故应急小组领导及相关负责人;义务消防队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利用灭火器、消火栓进行初期火灾灭火;秩序维护部门配合展厅讲解员组织游客进行有序、安全疏散;安全救护人员有力保障整个疏散过程中的游人安全及展厅内游人的搜救。

通过本次演练,筹备组的维修、消防、弱电等工程班组、客服中心、秩序维护部、保洁部熟悉了相应的应急疏散与灭火流程,秩序维护部很好的强化了疏散流程,熟悉区域逃生路线,高效的保障展厅内游客在突发事件下的人身安全;消防班员工熟练地掌握火灾报警流程及报警点位位置,最大程度地减少了火灾的救助时间。 同时,在演练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人员反应不及时,过程中员工态度认识不够,不严肃认证,灭火器材使用不当等,对暴露出的实际问题,我们将进行及时调整纠正,为确保科技馆的消防安全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7篇:科技总结范文

一、积极推进工业品网上交易,努力拓宽企业产品销售渠道。当今的时代是知识经济,信息经济时代,企业发展的很多难题可以借助现代化的网络手段予以解决。近年来,我乡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接轨现代物流,加快经济发展”的要求,积极引导企业参加“电子商务”,工业品网上交易,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工业产品销售渠道不畅通的难题,进一步拓宽了企业产品的市场,提高了企业电子商务水平。通过努力,现我乡已有家企业用电子商务进行网上交易。

二、大力加强全乡信息化、办公自动化建设。近年来,××乡积极致力于加强信息化建设,着力打造“数字××”。乡党委、乡政府对信息化建设十分重视,多方筹措资金,以乡信息中心作为建设主阵地,依托农技,建立健全全乡信息化服务网络。××乡的农技工作一向走在全区的前列,目前已实现村级农技服务站“村村通,全覆盖”。各村依托信息服务站,上网查询农业信息,对外供求信息,为村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方便。今年,我乡办公自动化建设大力加强。今年为建设青年中心和人才培训基地等软硬设施投资改善办公条件经费达多万元配备电脑台,打印机台,值此××乡政府现有计算机台数达到台,打印机台,印刷一体机台以及数码相机只,基本实现专线上网,并指定专人负责,乡政府日常文件、文稿基本实世界秘书网版权所有,现数字化管理和输出,全乡各行政村也至少有一台电脑上网。××乡还有了自己独立的网站,实现了网上办公,并有专人负责维护。现在,××乡网站各类功能基本齐全,并实现了网络视频。乡机关还专门安排了人员进这些设备和网络进行管理,机关网络管理人员对乡机关网站坚持天一次进行信息更新,并及时我乡各类中心工作的新闻信息。网站“领导信箱”和“网上办公”实行网络管理人员和领导亲自管理的方式进行,即时准确地回复群众的来信来访。目前,我乡机关网站的累计访问量已突破人次,日访问量多人次。今年上半年,我乡机关网站的信息的更新情况和领导信箱回复情况多次得到了区政府信息中心的表扬。下半年,我乡公文交换系统和农民信箱系统与区政府顺利完成对接,现在一切运行正常。年底我乡信息化建设工作还得到了区委书记吴国升的亲自批示。

三、强化科技创新,增强企业再生产能力。针对我乡中小企业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技术装备与生产工艺落后的问题,一年来,我们积极引导经济主体,开展产、学、研活动。利用“科工会”为契机,鼓励和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联合建立研究开发机构,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与此同时我们积极引导经济主体、依靠科技进步,引进先进技术设备,扩大再生产能力。一年中,全乡有八达、九洲、利达化工、巨桑等一批重点骨干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并相继投入正常生产,据统计项目建成投产后,可增工业产值个亿,可上缴利税万元以上。今年,我乡企业技术难题(项目)招标工作也成效显著,目前全乡已有家企业在中国浙江网上技术市场了技术难题(项目)简易招标书,共企业难题招标、技术需求项,拟提供研发资金万元,超额完成区科技局下达的工作任务

四、大力加强企业对外经济协作。我乡根据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工业立区、借力发展”的要求,紧紧围绕“科教兴乡”战略、“人才发展”战略,解放思想、引导帮助经济主体开展横向经济协作,引进技术、引进人才、引进项目,努力创造经济技术对接的平台。一年来,共引进桐庐、义乌、杭州、海宁等先进发达地区的协作项目个,项目投资万元。

五、精心做好“科工会”筹备工作。月中旬,根据区政府的安排,我乡精心组织,积极做好“科工会”的筹备工作,通过宣传发动,全乡共组织了人次,家企业参加这项活动,有家企业推进项技术对外进行技术合作,会上有衢州明大食品有限公司、衢州丸善建材等家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达成合作意向。

六、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推进农业和农村科技进步。积极探索政府科学引导,市场高效运作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强现代农业科技型企业和星火示范基地的建设,不断推进农业现代化水平。加速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与推广。以市场为导向,推广动植物新品种选育、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农产品贮藏、保鲜及深加工技术、水产高效及健康养殖技术、优良畜禽高产、优质、高效养殖技术等农业关键性增产增效技术。同时,我乡还积极开展农村科普单位、科技示范户和农村技术人员职称评定工作,有力地促进了我乡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第8篇:科技总结范文

(一)贯彻落实国发2号文件,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

为贯彻落实好《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2号)文件精神,加快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形成具有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我局代市委市政府编制完成“全市科技大会暨创新型城市建设推进大会”的主体文件——《关于加强科技创新,推动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代拟稿)、《市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规划(2011年——2020年)》(讨论稿),正式颁布实施《市“十二五”科学技术与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规划》,完成《市科技资源·项目·团队引进指南》、《产业技术发展研究院建设方案》(送审稿)的编制工作,起草编制《市“十百千”科技企业培育工程实施方案》、《市科技局以科技创新促进新型工业化发展工作方案》等一系列配套措施,为我市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政策保障;启动了“贵安新区”科技创新先行先试政策研究,得到国家科技部和省科技厅的充分肯定。为争取国家部委对我市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大力支持,在把市列入第二批国家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科技部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试点、“十城万盏”半导体照明应用示范城市以及组建市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等重大项目和事项上获得了科技部的大力支持。

(二)组织科技项目申报,努力争取上级资金支持

围绕高新技术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点领域,组织实施重点科技项目66项,资助资金6105万元,其中,重大科技专项9项,资助资金2311万元;今年共组织我市企事业单位申报国家、省、市科技项目1000多项,争取国家扶持经费11880万元,市本级科技计划立项592项,总投入近10亿元,下达资助金额9005.85万元;我市8个高新技术领域项目进入国家科技部“支撑计划”与“863计划”,获得科技部立项支持,共计获得6104万元。完成了2013年国家“863计划”项目申报培训与组织申报工作,并推荐国家铝镁电解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铝电解强磁场环境下特种机器人与焊接工艺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等10项(含高新区2项)到科技部。

(三)深入实施科技金融,实现科技服务体系的新突破

科技投融资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申报国家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城市取得积极进展。制定了《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工作方案(2011-2015年)》,出台《市星级信用科技企业培育计划管理暂行办法》,组织成立火炬信用评价服务有限公司、火炬科技成果评估交易服务有限公司两家科技金融中介服务机构;与银行、招商银行等八家银行共同搭建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贷款合作平台,目前科技贷款合作平台共获授信68亿元,实际贷款近25亿元;会同银行、建设银行开展了5家“科技支行”试点,积极探索“科捷贷”等融资创新产品。截至目前,在科技金融计划的支持下,市共引进参与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的社会资金近15亿元(不含银行贷款),组建各类科技金融服务机构20家,累计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获得各类融资服务近70亿元。

(四)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企业,确立企业创新主体地

2013年开展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培训工作,推荐50家以上家优秀企业参加全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培育了31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按国家科技部要求,组织新材料、电子元器件、军民结合(装备制造)、动漫数字内容等四个产业基地顺利通过科技部国家高新技术(现代服务业)产业化基地复核;2013年预计全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为630亿元,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30%左右。完成《市高新技术产业统计指标体系》编写工作,健全和完善了全市高新技术产业统计指标体系;组织一批科技型企业申报省创新型企业和市市级创新型企业,新增30家市级创新型企业、13家省级创新型企业,另有3家企业参与国家级创新型企业评审。

(五)加强农业科技园区(基地)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我局大力扶持农业类科技项目,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其中现代农业与农村科技计划项目40个,科技扶贫项目6个;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基地)建设项目11个,其中市级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试点)3个、示范基地(建设试点)8个;低碳科技计划项目2个,重大农业科技专项1个。完成“特色食品产业现代应用技术研发中心”建设工作,挂牌成立了火炬生科特色食品技术研究开发工程中心;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农业科技培训,累计培训农村科技人员、科技大户、农民3300人次;开展“农村科技疑难问题诊疗行动“,引导科技特派员解决14项影响制约农业增产、农民致富、农村繁荣的技术难题。

(六)加大民生科技应用推广,支撑社会管理创新

针对当前“两湖一库”治理的科技需求,立项实施了《流域土壤磷素动态变化、释放机制及流失风险评价》等3个科技项目;下达了“硅系合金烟尘分离提纯粉体新材料矿物外加剂掺合料新技术”、“G模式的低碳社区示范推广”等低碳计划类项目二十余项,支持了资金400万。培育了海天铁合金磨料有限责任公司、山野环保发展公司等6家低碳科技示范企业;在乌当区碧水人家和王岗村以及灵半山社区实施“低碳社区试验研究和示范建设”项目,引导和促进了小区居民低碳生活观念和低碳消费意识的形成。以民办非企业的创新模式组建了现代药业研究院和当代健康产业与养生科学研究院。

科技支撑社会管理创新重点工作取得实效,我局制定了《科技支撑社会管理创新十条措施》,发挥科技在加强和创新我市社会管理工作中的支撑和示范作用;组织实施“公安执法车辆移动视频图像无线传输技术研究”等项目,并建成了省首个妇女儿童多功能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组织市公安局、市审计局、市政务服务中心和社区服务中心等部门立项实施“互动式交通信息系统建设及应用”等12个科技项目,提升和创新基层服务管理水平。

(七)完善区域创新体系,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

2013年,全省新增4家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大力支持市内7家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上升为国家级。对原成立的107家市企业工程中心进行考核认定并更名,共计35家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认定并授牌,新认定了市标准气体物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7家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立了市大气细粒子与大气污染化学重点实验室等3个市级重点实验室;构建了有利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信息对接平台、评估交易平台、转化应用平台,以及科技成果资源数据库、科技成果转化网等“三台、一库、一网”服务体系;挂牌成立的大学科技园和师范大学科技园成为省级大学科技园,打破了市乃至省大学科技园数量上零的突破。全面完成中国·西部()高新技术产业研发生产基地(二期)的建设。2013年科学技术奖评出科技进步奖一等奖5项,二等奖15项,三等奖16项。为强化科技计划资金对成果转化应用的引导作用,新设了科技成果转化奖,并评出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

(八)开展科技宣传和科普教育,营造良好科技发展氛围

为加强科技宣传和科普教育,我局积极开展科技活动周等相关工作,组织筹备了“科技活动周开幕式”、“中国科技创业大赛分会场启动仪式”、“创新要素对接会(药业专场、IT专场等)”、“市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等一系列大型活动,宣传了科普知识,同时也为企业创业、推广提供了便利条件;2013年共举办10期“科技大讲堂”系列活动,累计培训我市科技工作者和专业技术人才近3000人次;与市委组织部联合组织举办了“市领导干部科技创新专题培训班”;为适应防灾减灾工作新形势,增强全市科技工作部门和应急管理部门防灾减灾意识和提高应急管理能力,我局制定并出台了《市防震减灾“十二五“规划》和《市地震应急预案》。

(九)实施人才引进,构筑科技领军人才高地

深入实施“1020”创业人才引进计划,引进了威客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7家国内外高层次创业人才团队,支持了吉深地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10家高新技术企业开展人才培养;遴选了高新新普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等50名青年优秀人才开展重点培养。为推动我市政产学研深度结合,推进科技特派员计划项目立项工作,通过项目支持的方式向园区、企业、农村、社区派驻科技特派员,共下派122名科技人员,其中农村23名、社区8名、园区11名、企业80名。

第9篇:科技总结范文

(一)、指导思想:坚持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技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全面贯彻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按照市委、市政府“对接长珠闽、抢抓新机遇、增创新优势、建设新**”的要求,深入实施科教兴市和可持续发展两大战略。以结构的优化和产业的升级,促进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的调整为目标;以引进、消化、推广为主要途径;以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促进农业的科技成果推广为核心。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导向相结合,利用两个市场,发挥两种资源。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及效益优先原则,重点发展若干高新技术企业,培植一批实力强劲的民营科技企业,大力推广以良种良法为主的农业先进适用技术;着力实施专利、技术标准战略,大力增强科技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努力把全市科技进步提高到一个崭新的水平。

(二)、基本原则:

1、可持续发展原则。要以促资源、环保与经济协调发展为目标,加强科技进步在提高生产与资源利用率、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等方面的作用;要把促进经济的发展放在首位,将科技进步真正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第一生产力;要加强科技进步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科技进步的可持续发展。

2、目标导向原则。既要突出我市自身的特色,又要与国家、省、赣州市科技、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协调。

3、有限目标原则。要把有限的人、财、物力集中起来,优化组合,形成合力,集中力量发展那些一旦突破就能对本市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带动作用的关键技术领域。

4、远近结合原则。既要解决近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又要为下一步全市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5、市场与计划结合原则。要把市场机制作为配置科技资源的基本手段。以市场为导向,坚持效益优先,遵循市场经济与科技工作规律。同时,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协调、宏观指导作用,用好用活政策手段,动员全社会力量推进科技进步。

6、自主与引进相结合原则。在培养、壮大现有四大支柱产业的基础上,对有色金属、稀土材料、甜柚、特种养殖、花卉等地方优势产业做好自主开发。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广泛大力引进成熟的先进适用技术。

7、高低结合原则。重视发展地方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注重科技研究,侧重成果推广。

二、发展目标:

根据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一接三新”、“争当四个排头兵”的要求,结合我市科技和经济发展现状,力争到**年实现全市科技进步的重要方面和科技综合实力在赣州市名列前茅,到**年居全省县(市)级排位3名内的总体目标。具体目标是:

(一)、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发展新材料、稀土、有色金属加工,环保产品、机电一体化等领域的新技术产业。到**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40%,**年超过60%。

(二)、民营科技企业。加大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力度,扩张数量,提高质量。到**年,全市新增工业支柱产业2个以上,每个支柱产业领域培育2-3家中型以上的民营科技企业。民营科技企业总数达15户以上。到**年全市支柱产业领域形成3-5家大中型民营科技企业,总数达30家以上。

(三)、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大力引进推广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和适用技术,促进农业产业化,不断提高综合效益。到**年,全市建立1-2个具有较高水平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果业、园艺与花卉、商品蔬菜、特色养殖等重点农业产业化领域,每个产业建1-3个中等规模的科技示范基地。良种良法推广面达98%以上。

(四)、信息化进程。到**年,全市城镇区域信息化水平达到赣南中上水平。**年达先进水平。**年,全市50%以上的大中型企业实现信息化管理系统,**年达90%以上。

(五)、专利、技术标准。大力引导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民营科技企业实施专利技术标准战略。到**年,全市建立1家专利试点企业,到**年60%以上的大中型企业建立专利工作机制、90%以上的企业通过国际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

(六)、技术创新体系。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为两翼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到**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和50%以上的民营科技企业、60%以上的大中型企业建有内部技术开发机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强,到**年,以生产力促进中心、专利服务中心、科技评估中心、科技信息中心为主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创业中心等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

三、扶持和发展重点

(一)、工业科技:

1、高新技术及其产业

(1)、新材料:充分利用有色金属、稀有金属、非金属及化工矿产资源,开发、引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发展壮大矿产品加工业,重点研究、开发和支持低品位矿的冶炼,大力推广中矿(含钨细泥)直接生产钨化合物产品工艺技术。有效提高钨资源利用率。

不断提高玻璃纤维、环保涂料、精铋纯银、钨酸钠等产品的品位,支持开发后续产品如超细(纳米)钨粉、硬质合金工具,特种钨丝等建设项目。

稀土材料方面,稀土灯用三基色荧光粉质量赶超国内先进水平。

(2)、食品工业:大力发展以卷烟、果业(甜柚)、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食品工业,使全市四大支柱产业之一的食品加工业久盛不衰。扶持一批能形成产业链,带动一方产业经济发展的农业化龙头企业。

(3)、电子信息:推进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依托“数字赣州”,扶持可视电话、智能化广播等电子信息行业的发展。

(4)、机电一体化:应用现代化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机电一体化,提高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效益。在机电(各类机床设备)行业中大力推广数字控制、自动频率控制和自动频幅控制技术,扶持老旧设备的脱胎换骨,促进家具制造业的快速、稳步发展。

(5)、服装加工:不断引进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引导服装业向品牌、档次、集团、规模的方向发展,不断提升**服装在国内、国际市场的占有份额。

2、民营科技企业

通过加强领导,完善扶持政策,加大人才激活力度,提高民营科技企业家素质,增加资金投入,加强产、学、研合作等各项措施,加快全市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重点发展以有色金属和稀土产品为主的新材料产业和以齿轮、水力发电设备为主的机电一体化产业。应用现代化技术改造木材加工、食品、服装等传统产业、劳动密集型加工产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产业等领域的民营科技企业。融入一小时经济圈后,形成以企业、大集团为龙头,创新机构为支撑,广大科技型中小型企业为基础的民营科技企业群体,使我市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步入赣州市前列。

(二)、农业科技

1、现代农业技术示范

(1)、果业、商品蔬菜、瓜果、花卉等生产技术近年有较大发展。

①、甜柚:一是抓好无核柚新品种的选育,二是引进福建官溪密柚、梅州沙田柚等良种,三是继续大力发展龙回早熟柚、江坝柚、斋婆柚等传统品种,四是大力开发幼果。

②、脐橙:积极引进国外新品种,大力推广纽贺尔、朋娜、奈沃里等脐橙优良品种。

③、着力引进“寻乌特早熟密桔品种”,赣南野生南酸枣、于都大盒柿、石城牛心柿、日本甜柿、龙南板栗、无核桃李、脱毒丰香草莓、银杏等新品种。

④、抓好蔬菜优质、抗病虫、抗逆、适合设备栽培的新品种选育和引进推广,大力发展设施蔬菜,近几年以发展简易温室大棚为主。通过发展绿色无公害蔬菜和高档珍稀蔬菜打入赣州市场。

⑤、开发出1-2个国家野生名贵花卉新品种。抓好国家级野生名贵花卉铁凉伞的引进推广,逐步建立脱毒组培、离体快繁、质量监控、原种繁育基地。

2、粮食生产技术

培育和引进适合我市种植的优质、高产、抗病虫害粮食优良品种。重点推广“田两优66”、“全优436”、“全优402”、“株两优02”和“全优191”、“新香优207”、“D优527”、“K优金谷1号”等优质品种及抛秧、薄露灌溉新技术,建立全市粮食育种中心,引进和自主研制相结合的路子。

3、畜牧养殖技术

重点进行肉牛、猪、鹅、鸭、野鸡等新品种的引进和杂交优势的利用。扩大特种畜禽品种的引进与改良。加快养殖业区域化、专业化的进程,建成各具特色的养殖业经济带。制定与推广不同饲养规模及条件畜禽高效饲养技术规程。重视特种动物养殖技术的引进和推广。

4、水产养殖技术

大力发展水产良种繁育技术和特种水产产业。重点抓好虾、鳗、蟹、鳖、龟,大湖新银鱼、大银鱼、三角帆蚌、建鲤、斑鳜、刺胸蛙、乌鳢、南方大口鲶等新品种的引进与推广。

5、农副产品的储藏、保鲜和加工适应技术

(1)、注重加工设备及工艺的引进、消化和研制开发,扶持应用蔬菜、水果、食用菌、花卉,尤其是南瓜、甜柚等保鲜技术和高效、低毒保鲜制剂的研究与开发。

(2)、重点发展新型保藏技术(辐照、无菌包装、速冻、高压处理等)、综合利用、节粮、环保、分离、提纯、包埋、重组技术(超微、低温粉碎、超滤及渗透等)、营养功能强化技术等。

四、重大项目和重点战略

(一)、信息网络建设。主抓数字科技局项目建设。由网上办公自动化、网上项目申报、项目智能评估科技信息四大系统组成。系统网络架构采用内部管理与Wab相结合的模式,利用地理信息技术整合全市科技信息资源,逐步实现办公自动化。

(二)、产业基地建设。

1、基础设施。“四大产业化园区”(即东山、龙岭、罗边和章惠渠工业园)规划更趋统一,布局更趋合理,按高标准、高起点、高质量的标准发展。“十一五”期间,龙岭工业园中的科技园区建设初具规模。到**年,北部山区争取有1-2个工业园区建成。

2、产业化。建设“四大产业”即优化重点发展有色金属加工、稀土磁性材料、玻纤和环保涂料等产业。

(三)、制造业信息化。一是完善和健全制造业信息化协调指导和专家咨询体系;二是建立制造业信息化促进中心;三是在1-2家重点企业(如木工机械制造厂)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应用示范,新产品贡献率达到30%以上。

(四)、专利战略。

1、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提高专利申请的数量和质量。“十一五”期间,专利申请量年增长平均达到15%。

2、对符合本市经济发展方向,具有良好产业基础和发展前景的发明创造,在引进、实施时,给予一定优惠政策,对专利技术实施资金扶持。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创办专利孵化器,如知识产权市场。专利技术产业化的进程明显加快,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明显提高。到**年,高新技术领域的重大专利技术60%以上得到实施,30%以上形成产业。

3、大力培育一些拥有自主产权、主业突出、核心能力强的专利示范企业。

4、强化执法工作管理和监督,依法查处假冒他人专利行为,及时处理侵权纠纷,维护专利权人合法权益和公共利益。

5、充分运用专利制度的促进和保护功能,加强技术创新,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大力推进专利技术向生产力转化,鼓励依托专利兴办科技型企业。“十一五”期间,要通过实施专利战略,打破经济发达国家靠专利构成的技术壁垒,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优势,实现全市各类新型工业产业的跳跃式发展。

五、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一)、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机构。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建立符合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发展规律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产学研结合,建设企业技术中心,抓好一批技术创新试点的高新技术企业。融入一小时城市经济圈后,力争在全市高新技术企业中建成一个以上的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二)、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机构。积极引导全市民营科技企业通过增加技术投入,引进技术和管理人才,开展横向技术协作等各种措施改变内部技术开发机构少、规模小、人才缺、水平低、装备差的局面,逐步健全和完善技术开发机构。

(三)、中介服务体系。以市场调节为手段,以明确产权为前提,以融入一小时城市经济圈为依托,尽快建立和完善面向社会,面向企业的生产力促进中心、信息服务中心、专利服务中心、技术交易中心、科技人才中心等中介机构。

(四)、以四大工业园区和中介服务中心为窗口,引导和引进国外高校、科研机构、各类拔尖人才进驻我市创新创业。促进成果转化、壮大科技型企业。

(五)、农业科研培训服务体系。围绕促进农业产业化特别是果业、花卉、畜牧、家禽业等特色农业的产业化,大力引进推广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和适应技术。配合“农民知识化工程”,积极开展农村星火计划和科技扶贫。

六、政策措施

(一)、加强领导。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等发展新观念,加强对科技工作的督促推进。在领导层上形成时时处处,月月日日谈科技、学科技、用科技的良好氛围。

(二)、增加投入。建立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积极吸纳社会投入的科技投入机制。五年内,市级科技“三项经费”占本级财政支出的0.5%以上。同时,加大企业技术开发投入力度,鼓励社会资本进入科技产业领域的政策。

(三)、完善政策。尽快完善和制定《关于鼓励和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关于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若干规定》、《关于鼓励科技人员创业的若干规定》等一批加快科技进步的政策措施。

(四)、激活人才。通过加大培养、引进、激励力度,造就一支开拓进取、创新创业的科技人才队伍,为全市科技、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